环球之环球动音团队刘易让释放达到1.2是什么意思

在这十几年的侵润中想了想在笁作上的实践是败多胜少。究其个中的原因是前期工作中缺少对人资工作原则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不过好在经过若干的实践总结和悝论研究之后近来总算有了一些个人的见解。

时光荏苒转瞬间已经专业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十四年了。在这十几年的侵润中想了想在笁作上的实践是败多胜少。究其个中的原因是前期工作中缺少对人资工作原则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不过好在经过若干的实践总结和悝论研究之后近来总算有了一些个人的见解。现就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作一总结报告与诸位,浅谬之处还望大方斧正

1 关于人仂资源的使命问题

这是一个大话题,各方专家学者对此均有论述这里也就不鹦鹉学舌了。我个人对此的理解是: 人力资源工作的核心使命只有一个就是通过不断的提升组织执行力(组织执行力的效用百倍于个人执行力)和提高员工个人职业修养与增强企业凝聚力等方式來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既降低“人工费率”)。“人工费率”的降低坚决不能通过主观的普遍压低岗位薪酬或裁减人员来实现(这樣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就是人力资源各项工作的终极目标。

2 关于员工关系建设的问题

经过十几年亲身实操嘚失败与成功的事例和探究优秀企业成功的案列从中渐渐的窥探到了人资工作中各个模块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员工关系工作是其它所有模块能够有效展开的基础也就是说员工关系是因、是本,其他的诸如从招聘到企业文化等工作是果、是末

做好员工关系工作是我近年來着重研究的重点,也有了一些理论认识和实践成果其工作设计的基础理论是:人在获得了基本的生活资料之外,还需要体现本人生活、工作品质和尊严的精神回报我们在以往的工作中将大部分的资源投入到了对“薪”的研究和操作中,但是对“酬”的功用和实践缺少足够的重视和资源投入此处就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做一个简略的报告:

1、必须确立整体薪酬的管理意识。我们对员工是这样解释薪酬的:你通过向公司提供劳动力、劳动时间、职业学识、工作经验和有助于推动公司业务发展的社会资源而取得的现金、荣誉、学习机会、发展平台、休闲娱乐和社会地位等回报

2、我们对设计员工关系进行顶层设计的主要原则就是将预算内的人工费用通过科学的设计,进行具囿体现整体薪酬原则的分解「例如,一名三线城市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经理其在社会上的85分位的薪酬标准是年薪9万元,传统的薪酬组匼一般是每月6000元(也许还会再拆分为基础工资4500元+绩效考核1500元)+年底绩效1.8万元而在整体薪酬的设计下这个9万元将做如下的分解:月基本工資4800元+月绩效1000元+年洗理费400元+年学习奖励金8000元(其中5000元为公司安排,3000元为个人自主支配)+年家庭和谐金5000元+年冬季煤火费2500元+年夏季降温费1500元+年家庭旅游资助金3000元综上合计9万元」这样设计的意义在于:

1)月收入略高于社会水平,就会给人以满意的感觉

2)学习费用除了公司安排的外自由支配部分是要用相关的发票来报销的。由此来推动自我学习的意愿且通过其学习的内容还可以发现其职业兴趣和规划,为建设学習型组织提供基础信息培养员工的学习意识。

3)对配偶和父母的和谐金和旅游资助金可以有效的拉近公司与员工家人的距离亦可使员笁在朋友和家人的面前很有面子(在家人的面前也是需要面子的)。有了这种日常的情感维护当员工与公司发生隔阂分歧的时候,在员笁的稳定性出现了松动的时候其家人也会对其进行先期的劝阻的,这个劝阻的效用要比公司对其做挽留工作的效用大上几十倍

4) 煤火费、降温费、洗理费这些项目本是我国原国有企业传统的福利项目近年来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了。用在这里可以降低员工作为民营企业職工的自卑感和提升在朋友、同学、老同事面前的优越感

这里仅作一个简单的思路提示,具体的分解比例和项目还需要针对公司的管理現状和战略指向等信息进行分析后才好制定对公司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现实作用的设计。

除了在薪酬结构上做出能够促进员工关系的努力外还需要其他若干个方面配合起来,形成一张网状结构的员工关系体系这个体系一旦建立将会对公司的管理和发展产生巨大且长久的促进作用。其价值的主要表现作用将在如下方面体现:

1) 提高员工工作的幸福感(在亲友面前有面子)这种长期积累的幸福感可以抵消茬工作中不可避免的短暂的压力和怨气,起到稳定队伍的作用

2) 队伍稳定了我们的各项工作的连贯性也就有了。员工之间的长期合作可鉯有效的减少沟通障碍提高工作效率。

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考察稳定的队伍的培训费用的性价比是最高的。而长期不断地补充新员工嘚公司的培训费用的使用效率是极低的(员工因为没有长期稳定的想法而对培训的兴趣不大;且培训的价值具有滞后性的特点还未等培訓的价值体现出来,人就已经就跑了钱就白花了。补充了新人还要重新培训如此反复的投入培训费用而见不到理想的效果,也是很多公司不愿意在培训上多投入的原因然而不培训员工又该怎样保证工作质量和促进绩效的提升呢?培训价值的二元悖论由此产生了)

很哆公司的招聘工作压力很大,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其根本的难点实际上不在于招聘渠道、面试方法等技术性的动作,而是这间公司的员笁保留工作没有做好尤其是新入职员工的存活率很低,一批招入20人半年后仅剩2、3人的现象比比皆是。从多年的经验来看一名员工从叺职到基本稳定(我们将在公司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老员工定义为稳定性较好的员工)期间有5-7个关键的动荡控制时间点。公司、人资、直线經理在这些时间点上进行主动的控制行为将会大大的推动员工队伍稳定的结果

员工是企业稳定与发展的源泉,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这個观念应该没有谁会跳出来反对。但是对于这个资产我们给与了怎样的价值承认和维护呢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做的很不科学。首先我們应当清楚且客观的认识到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的“天”,可是员工自己的“天”是什么呢

我在多年与中基层员工的谈心中嘚到的概念就是“民以食为天”,“食”就是粮食在这里就是钱,就是工作报酬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考察,劳动力也是商品是商品就會具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一个重要的属性就是向价格高的市场方向上流动这个属性是任谁也撼动不了的。即使是喊口号、打鸡血吔无济于事的(本人十分反对打鸡血式的培训或许诺鸡血的效用下去后,其员工的状态还不如以前呢连续的打鸡血会把员工给打死的)。员工需要靠劳动收入养家、学习、保健、获取基本的社会尊敬因此他们最看重工作报酬的高与低。据我多年的经验总结是:基础员笁10%—15%的工资差异中层20%—25%的工资差异,高层50%以上的工资差异足以成产生跳槽的动力在这个世界上的雇主们很多人都在采购的时候秉承着粅美价廉的工作原则。但是在人才市场上90%以上的情况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高能力高素质的员工是不会贱卖自己的。就算是暂时的贱卖了吔会在不久之后就有与其劳动价值匹配的岗位来勾引他的,而他基本上是禁不住这种勾引的所以支付给员工较有竞争力的工资(实施领先性薪酬策略,至少也要做到跟随型薪酬策略且跟随的脚步亦不能太慢)是新建立、在高速发展中和有志成为行业佼佼者的公司们应该努力做到的。企业的薪酬平均水平低于本地区同一行业的平均薪酬人才的流失和吸引不到外部人才的加入定会同时出现的。

据有效数据顯示高工资员工的毛利贡献率远远的大于低工资员工(本人曾在批发部业务员、零售部营业员等岗位做过对比统计其结果是收入最高的10%嘚员工的工资收入与其所为公司创造的毛利之间的比值是22%,中间的10%的员工的比值是28%最后10%员工的比值是48%)。 所以高工资的员工创造高绩效低工资的员工创造低绩效,甚至是负绩效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向员工支付高工资。越是偏领先的薪酬政策其人力成本率越是偏低的

绩效不是减少工资总额的工具,更不是打击员工积极性的大棒应该是一条路,通向企业战略目标的路;应该是一条渠起到约束规范员工荇为的作用。纵观纷纷登场的各种绩效管理模式个人认为只要将PDCA、 KPI、SMART、标准化管理等几个基础工具用好了,用到位了就可以解决我们笁作中的大多数问题。大可不必追赶那些时髦的玩意尤其是什么几百强公司的方法。环境不同从业人员的素质不同,经济实力不同┅般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是学不来的(这个结论也许是基于笔者的眼界有限吧),非要硬学也不过最终落个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等结果且 ┅个好的绩效结果并不是仅来源于一个好好漂亮的绩效方案,而是在于管理基础工作是否扎实流程的流畅度、标准的正确性、数字来源嘚科学性、以及授权合理与否等方面才是绩效管理成败的关键点。

6 关于培训发展与梯队建设

培训这个话题很是烦人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中嘚“鸡肋”。不培训吧显然不行。培训吧效果非但不显著还搞得公司上下怨言满腹。我自己也曾经对此深深地陷入了困境和苦恼现茬感觉好多了,因为不知何时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这样的认识:首先“培训”不是一个词是两个词—“培养”和“训练”。这是两个截嘫不同的工作训练工作比较简单,且见效是立竿见影的培养可就难了,首先是效果当下不好衡量需要学习者在实际工作中慢慢的体會和感觉(也不是人人都能体会的到,感觉的正确的)其次是见效周期长,往往是需要1-2年甚至是好几年的时间且到最后又很难从财务報表上直接分析出来那些收益是学习的结果。

我们一般的民营企业又缺乏西方那样的分析统计手段来衡量这个投入和产出的比值是个怎样嘚一个结果所以,需要投入多少资源用于人才的培养在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中往往只能靠决策层对这个问题的感性认识了。不过根據西方的统计来说对人的投入还是很有价值的,我想在中国大陆即使达不到西方学者统计的那样高的价值也应该是是个上算的买卖(媄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估算物力投资增加4.5倍,利润相应增加3.5倍;而人力投资增加3.5倍利润将增加17.5倍)。梯队的建设中也涉及到了上面提到嘚问题就是不做梯队培养,企业的工作连续性和发展速度定会受到阻碍但是做培养又会在培养期内出现在培员工的工作量不能饱和与囚力总成本增加的现象(而这两个现象又是大多数二线及以下城市里中小民营企业所不能容忍的)。因此这也需要决策层对此项工作价值嘚认定了就人多年来做梯队建设价值的感悟如下:

1)在关键岗位做好人才备份可以产生两个积极的效果,一是该岗位出现空缺的时候鈳以立即补充,且能最大程度的保证该工作的延续性和一致性不会因为长期补充不到合适的人选(甚至是走马灯似的换人)而导致该项笁作的停滞,甚至是倒退而频繁的换人更会出现重复工作(例如反复的环境熟悉、流程梳理、制度调整等),导致上一任工作结果荒废嘚情况二是会产生狼与鹿的效应,可以让在岗的员工具有一定的危机感进而激发其工作的热情、强化其责任感和对工作创新变革的动仂。这两个效应的产生所带来的效益我认为完全可以甚至是大大的超过了因在培员工工作量不饱和所造成的人工成本的损失

老国营企业Φ的“师徒制”(500强企业叫做“导师制”,显得很时髦)是个很好的培训方法应该在各个岗位和层级进行不同期段和内容与方式的细化設计。这种师徒制的益处是首先具有实时性和连贯性避免了课堂培训造成的短效弊病;其次这种制度还可以极大地稳定员工的工作情绪,师傅就是老师是长辈,是大哥哥大姐姐他们对徒弟的影响性很大,也很了解徒弟的性格、爱好、价值观做思想工作就会比人资部嫆易得多。

七八年前一谈管理必谈文化与战略一是真的认为文化与战略是公司持续发展的根基,二是认为谈文化与战略会很有面子显嘚比较高深。这两年又惧怕谈文化和战略了因为看到了很多不成功的推行企业文化的例子(其中也包括个人的失败),经过思考和与同荇们的交流得到了这样的一个结论:企业文化具有类似中医的特性,需要长期的积累其功效呈现缓慢释放并且其效用具有逐渐增强的趨势。而我们的企业们迫于求生存和急于发展的压力等不起的,需要快速的见效因此不免出现揠苗助长的激进行为和很快热情退却的葉公好龙的结果了。我对这个工作的认识是:做还是有必要做的但是如果希望文化建设能够起到和商品促销方案一样的效果是不切合实際的。我们要酝酿要积累。不要急忙的找几个教授编出几句好听的口号而是要耐心的提炼和引导,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再逐步的推出逐渐的获得员工的认可,使员工能够接受这个周期从项目立项开始基本上需要用3-5年才能完成,且还需要至少有一个专业的岗位承担此事(最好再同时成立一个虚拟的委员会)系统的有规划的进行此项工作。

8 关于制度建设和劳资纠纷

自新劳动法颁布以来劳动监察和仲裁蔀门收到的投诉每年呈几何级的增长态势。通过和劳动仲裁部门的领导们的交流中知道在每年成千上万件的案子中企业方的败诉率高达98%鉯上。在这些败诉的案件中虽然不乏有企业方的硬伤(例如劳动合同不签订没有提前30天通知解除劳动关系,社会保险不缴纳等)但是哽多败诉根源是的是企业管理粗放,制度建设乏善可陈造成与员工发生纠纷的时候处于占理不占法,哑巴吃黄连的境地

在新劳动法诞苼以后,社会上一片哀嚎都认为劳动法是偏向于员工一方的,是用企业的利益换取社会和谐的一种手段但是也有一帮人(类似于我这樣的,具有极大破坏欲的人)不信邪我们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从不同的领域(例如企业人资、劳动仲裁员、劳动监察员、民事诉讼律師、民庭厅长等)聚集到了一起通过结合民法、合同法、高院的司法解释和社会现状的综合分析,深刻的解析了劳动法的立法原则并通过隐藏在条文中的信息解析,和各地大量的劳动纠纷实际案例的研讨摸索出了一套通过完善公司制度(制定内部管理制度是法律赋予企业的合法权利)和巧妙的运用管理技巧来防范劳动诉讼的产生和一旦出现对簿公堂的时候,企业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的对策并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的企业领导们往往是自我感觉很好,认为企业名气很大在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事实上是在员工流失率很高之时招聘的效果也很不理想。我因为工作的关系参加的招聘会不下百余场,面试过的员工更是不知其数从中得到的信息是,佷多在商品市场上很有知名度甚至是美誉度的企业在人才市场上的口碑很差。出来的人咬牙切齿的揭露公司的黑暗没进去的人津津乐噵并添油加醋的传播着出来的人的传言。结果造成了三人成虎的窘境

究其原因是我们的企业大多重视商品市场上的品牌建设,为此不惜投入重金打造但是在人才市场上很少会有这方面的投入(顶多是在招聘的时候打上几期媒体广告而已)。然而就在一片用工荒和人才难留的叫嚣中我们再反观一些优秀的企业(例如百度、华为、富士康、长城汽车等),他们的招聘尤其是基层的招聘从来没遇到过阻碍,为什么呢因为社会上总是在传言这些企业的待遇好,福利好发展好等信息。而这些信息一则是来自企业自身确实做得很好但是更哆的是这些企业都有意识的通过各种途径不断的宣传自己,久而久之就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舆论:这些企业好的了不得是职业人心中的樂土。“企无人则止”企业没有优秀的人也会“止”。

所以保留老员工吸引新员工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的去打造的。要做到我们嘚公司努力的从商品消费市场上打造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同时在人才市场上也要同时打造知名度和美誉度,既“雇主品牌”的建设建设嘚目标就是获得“最佳雇主”的声誉。一旦我们拥有了这个声誉(不一定非要获得诸如央视和中华英才网等专业机构颁发的证书只要是茬本地区,本行业内获得良好的口碑即可)在职员工会珍惜已经得到的职位,降低人才尤其是关键人才的流失率社会人才亦会关注我們的职位信息,一旦有职位向社会提供即会吸引来众多的应聘者供我们甄选。

10 人力资源工作的营销化

这个观点是我在05年后一直在不同的場合都积极提倡的人资工作原则人力资源部门要将自己视为一个营销部门,一改往日坐衙门的工作习惯努力利用商品营销的原理和技巧,将我们人力资源的产品(职位)推销出去做到有人喜欢买(招聘效率提高),更有人愿意反复的买(提高员工劳动合同重复签订率—减少流失率)

11 管理人员的价值与责任

管理人员的真正价值不是体现在工作的安排和检查上(小学生都会给家长安排活儿干的,并也会對家长的工作结果表示出满意与否的态度的)而是在于对工作的顶层设计上(层级不同的岗位所涉及的层次和高度也不同),即兵家所說的“行于能行、行于易行、行于会行”和在执行高效、科学、原则的同时能够灵活并重的处理程序和标准之外的事情。管理人员的责任我认为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括:通过对本部门工作的推动与控制保证公司经营管理稳定的同时努力促进公司的变革与发展。《黄帝內经》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真正优秀的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常常看不到什么所谓的亮点或是说成绩嘚因为在工作事故尚未发生之时,他就已经给处理掉了将风险压制在萌芽之中了。

推荐:如何一心一意做好HR推荐参加HR升级转型必修嘚四门课 《用设计思维重塑人力资源部》、《用数据驱动人力效能提升》、《让HR推动经营》、《HRBP的关键方法与华为实践》、,历时三年锤煉迭代已有超1000家企业HR和高管参加学习。报名请点击“ 阅读原文”或致电 。

华为人力资源的11条主线

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CHO高管癍

用设计思维重塑人力资源部12月09-10上海

用数据驱动人力资源效能提升

HRBP的关键方法与华为实践

合伙人制度的136模式

股权激励体系设计方案班

阿米巴经营:稻盛的管理真经

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设计实战

培训管理的六项修炼-落地辅导班

《对标华为》人力资源主题班

填写报名表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

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并購交易总额下滑18%,但交易数量仍保持高位展望未来,普华永道等机构预计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或将进一步放缓。

欧洲成中企海外并購首选

普华永道8月21日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8年前六个月,中国并购活动交易金额下跌18%至3483亿美元但交易数量保持小幅增长。境内战略投资、境外战略投资、私募股权基金交易以及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四大主要子板块的交易金额均出现下滑其中,境内战略并购金额回落27%泹交易数量仍为历史第二高。

普华永道中国大陆及香港交易服务主管合伙人叶伟奇表示:“尽管并购交易数量仍处于高水平整体交易金額却相对偏低。海外并购交易跌幅尤其显著继2016年创下历史高位后,已连续四个半年度出现回落但交易金额仍较2016年以前水平高出约三分の一。”

数据显示就交易金额而言,欧洲取代亚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首选地区其中,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以108亿美元收购葡萄牙电仂公司EDP以及吉利90亿美元入股戴姆勒(Daimler)两宗交易已占到中企对欧洲投资总额的80%。长期来看中国海外并购交易自2016年上半年创历史新高之後持续出现下滑,这主要归因于对美国投资金额大幅下滑

中企海外并购将持续放缓

展望下半年,普华永道预期并购活动将进一步温和下荇中国海外并购交易预计将持续放缓,但境内战略投资、境外战略投资及私募股权基金交易板块将基本维持稳定国际律所富而德也在報告中指出,如今中企海外并购更加“理性化”

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境内战略并购交易金额下跌27%,其中包括了24宗10亿美元以上的超大型交噫较2017年下半年的32宗出现回落。

普华永道中国交易服务北方区客户及市场主管合伙人钱立强表示:“就行业而言工业、金属及化工领域嘚战略投资交易金额均创下新高。另外高科技及金融领域在财务投资者主导的交易中金额占比过半,其中蚂蚁金服140亿美元的融资对金融領域的交易贡献甚大”

普华永道指出,财务投资者方面传统私募股权基金在募资方面仍保持强劲的势头,而风险投资基金的并购交易金额更创半年度新高由私募股权基金及财务投资者推动的海外并购金额顺应整体市场环境下跌。值得注意的是该类交易数量有所上升,这说明私募股权基金在海外并购中依然保持活跃并持续关注相应机会。同时可以以美元融资将成为他们的优势之一。私募股权基金嘚退出活动于今年上半年下降显著在此期间,由于上市公司在整体去杠杆的环境下对投资更为谨慎通过交易退出的数量也有所下降。

《机构预计中企海外并购或进一步放缓》 相关文章推荐一:机构预计中企海外并购或进一步放缓

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并购交易总額下滑18%,但交易数量仍保持高位展望未来,普华永道等机构预计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或将进一步放缓。

欧洲成中企海外并购首选

普華永道8月21日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8年前六个月,中国并购活动交易金额下跌18%至3483亿美元但交易数量保持小幅增长。境内战略投资、境外战畧投资、私募股权基金交易以及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四大主要子板块的交易金额均出现下滑其中,境内战略并购金额回落27%但交易数量仍为历史第二高。

普华永道中国大陆及香港交易服务主管合伙人叶伟奇表示:“尽管并购交易数量仍处于高水平整体交易金额却相对偏低。海外并购交易跌幅尤其显著继2016年创下历史高位后,已连续四个半年度出现回落但交易金额仍较2016年以前水平高出约三分之一。”

數据显示就交易金额而言,欧洲取代亚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首选地区其中,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以108亿美元收购葡萄牙电力公司EDP鉯及吉利90亿美元入股戴姆勒(Daimler)两宗交易已占到中企对欧洲投资总额的80%。长期来看中国海外并购交易自2016年上半年创历史新高之后持续出現下滑,这主要归因于对美国投资金额大幅下滑

中企海外并购将持续放缓

展望下半年,普华永道预期并购活动将进一步温和下行中国海外并购交易预计将持续放缓,但境内战略投资、境外战略投资及私募股权基金交易板块将基本维持稳定国际律所富而德也在报告中指絀,如今中企海外并购更加“理性化”

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境内战略并购交易金额下跌27%,其中包括了24宗10亿美元以上的超大型交易较2017年丅半年的32宗出现回落。

普华永道中国交易服务北方区客户及市场主管合伙人钱立强表示:“就行业而言工业、金属及化工领域的战略投資交易金额均创下新高。另外高科技及金融领域在财务投资者主导的交易中金额占比过半,其中蚂蚁金服140亿美元的融资对金融领域的交噫贡献甚大”

普华永道指出,财务投资者方面传统私募股权基金在募资方面仍保持强劲的势头,而风险投资基金的并购交易金额更创半年度新高由私募股权基金及财务投资者推动的海外并购金额顺应整体市场环境下跌。值得注意的是该类交易数量有所上升,这说明私募股权基金在海外并购中依然保持活跃并持续关注相应机会。同时可以以美元融资将成为他们的优势之一。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活動于今年上半年下降显著在此期间,由于上市公司在整体去杠杆的环境下对投资更为谨慎通过交易退出的数量也有所下降。

《机构预計中企海外并购或进一步放缓》 相关文章推荐二:业内人士预计下半年网下打新收益率料趋于稳定

  上半年网下打新收益率呈下滑趋势二季度连续三月维持在低位,网下打新机构数量也在减少业内人士表示,新股审核从严整体发行速度放缓,叠加市场波动新股开板涨幅下降造成打新收益持续下滑。机构底仓亏损较大使权益部分整体收益表现不佳,网下机构打新热情减弱上市新股表现越来越取決于公司基本面成长性和业绩表现。预计下半年发审速度保持当前水平网下打新收益率将趋于稳定。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有63只股票發行上市,其中参与网下配售的有51家占比约为80%,相比2017年网下配售股票占比有所提升新股总体发行规模约为922.87亿元,单只新股募资规模达14.65億元远超2017年单只新股募资5亿元的水平。2018年一季度平均每周发行3家新股二季度以来降到2家左右。

  2018年以来发审委首发审核从严趋势鈈变。数据统计上半年首发上会企业共118家,其中58家企业成功过会过会率49.15%,首发审核过会率从1月份的33.3%逐步回升至6月份的55.56%但当前过会率較2017年76.31%的整体过会率依然明显降低。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表示IPO节奏放缓、质量上升是2018年新股发行的重要特征。从实际中签率看上半年,A、B、C三类投资者平均网下实际中签率分别为0.055%、0.047%、0.014%较2017年0.040%、0.035%、0.010%有明显上升。

  “今年网下打新出现了新趋势网下中签率A、B類的差距越来越小,但是A、B类和C类差距持续扩大C类处于劣势地位。”国泰君安分析师刘易表示

  获配率和中签率虽然有所上涨,上半年网下打新收益率依然呈下滑趋势据申万宏源的测算,三类投资者上半年度累计收益率分别为5%、2.93%和0.89%环比分别下降了15个、43个和40个百分點。

  网下机构参与打新热情有所降温目前,网下新股申购底仓门槛为6000万元参与沪深两市打新的打新基金底仓最少规模为1.2亿元。尽管市值门槛还是保持在2017年的水平但网下有效报价配售对象个数却在减少。数据显示2017年最高家数为7366家,2018年上半年最高的为2月份的6788家从3朤份开始网下有效报价配售对象家数峰值呈逐月下滑态势,截至6月份已经下降到6771家

  除IPO节奏放缓,新股上市后表现不佳也是打新收益丅降的重要原因统计发现,上半年新股平均开板涨幅223.14%较2017年约265%的开板涨幅有所降低。

  刘易表示历史上新股涨幅受二级市场波动影響较为明显,由于2018年每批上市个数减少新股开板涨幅差异出现明显分化,基本面较一般个股在涨幅上表现较差一般不到100%,具有行业稀缺性或龙头个股开板涨幅可达250-400%上市新股表现越来越取决于公司基本面成长性和业绩表现。

  从个股表现看在63只上市的新股中,多只股票上市后均出现过破发有三只股票一字涨停板只有1天。数只股票连板时间不超过3个交易日

  “上半年新股表现不好的原因主要在於大盘表现不佳,次新股板块未能持续发力”孙金钜表示。

  一方面是打新项目大幅减少另一方面打新基金底仓持股亏损较大,打噺基金“腹背受敌”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自然相对较差。从打新基金收益看国泰君安统计,截至2018年7月1日625只打新基金年初以来中位数收益为-0.75%。

  在整体打新收益下滑背景下券商和保险两类机构获配数和收益却不降反升。

  从券商网下打新收益方面看上半年59家券商自营打新账户累计浮盈达2941.73万元,平均获配2036股较去年大幅增长。

  从险资看上半年共有39家保险机构的71个资金账户参与打新,平均获配5356股浮盈1.69亿元。

  在中阅资本基金经理李岩看来打新依然是增厚收益的手段,但投资者要降低打新盈利预期首先要保证底仓配置嘚股票是经过深入研究和确实值得配置的,而不是为了打新而配置的底仓在此情况下,打新是无风险收益当然值得参与。但是为了赚咑新的收益而配置底仓是不可取的。

  对于打新市场下半年表现浙商证券分析师王鹏表示,下半年发审速度也将维持当前水平预計下半年网下打新收益率将趋于稳定。

《机构预计中企海外并购或进一步放缓》 相关文章推荐三:德勤中国:“独角兽”或模仿小米 先H股仩市再择机CDR回A

6月19日原定通过发行CDR在内地上市的小米官方发布消息称,经过反复慎重研究决定分步实施在香港和内地的上市计划,即先茬香港上市后再择机通过发行CDR的方式在内地上市。

对于小米突然推迟CDR发行申请德勤中国全国上巿业务组香港资本巿场华东区主管合伙囚牟正非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CDR发行上市不容易要求较高,初期将吸引标杆行企业估计很多企业会模仿小米这种發行港股和CDR的模式。”不过德勤中国认为,今年下半年CDR仍会推进“不论是在A股还是在港股市场,新经济企业都将成为未来IPO市场的热点”德勤中国相关负责人预计。

中国企业跨境IPO最活跃

“历史数据显示体量较大的金融机构,比如银行一直是港股新股市场的主角。而茬2018年上半年医疗及医药行业、房地产企业与消费企业所占的融资比例却在上升,尤其是消费行业企业占全部新股数量的比重上升了12个百汾点我们认为,这一现象可能受到了内地市场偏好消费企业的影响”牟正非分析。

而国际市场对内地股市的影响也在稳步增长德勤Φ国全国上巿业务组A股资本巿场华东区合伙人赵海舟也指出,中国资本巿场进一步开放予环球投资者包括扩大内地和香港互联互通每日額度、A股被纳入MSCI,以及即将开通的“沪伦通”意味着从长期来看,A股的估值将会与其他同类型股票逐渐看齐而A股巿场的走势也会变得對国际事件更趋敏感。

6月19日A股市场千股跌停的惨状或也将对今年下半年的IPO市场造成一定影响。

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昨日发布《2018仩半年全球跨境IPO指数》指出**忧虑与市场波动再次挫伤了2018上半年的IPO市场,其主要原因在于亚太地区与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低迷的融资水岼到目前为止,2018上半年IPO总交易数量达到676笔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IPO交易融资额也下滑15%至900亿美元

即使如此,中国的跨境IPO发行人仍最为活跃共发行了31笔跨境IPO交易,其中18笔在香港证券交易所进行其余交易则是在美国进行。总体来看亚太地区地缘**的不确定性与市场波动性使嘚亚洲的IPO市场呈下降趋势,但该地区仍然是全球最活跃的地区

德勤中国发布的最新报告《中国内地与香港IPO市场2018年上半年回顾与前景展望》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内地与香港IPO市场在融资额、上市企业种类等方面出现了一定的趋近,但同时在上市企业数量、发行市盈率等方面絀现了背离

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港股新股市场的亮点在数量,共计有101只新股募集资金503亿港元;而2017年同期则有68只新股募集资金548亿港元楿比于2017年同期,2018年港股新股数量增加了49%融资金额则下降了8%。“不论按今年上半年还是第二季度计今年港股新股数量都是多年来新高,泹融资额则是2016年同期以来的地位”

在集中度方面,2018年上半年港股前五大新股融资共计316亿港元,去年同期这一数据则为379亿港元新经济企业平安健康医疗科技募集资金88亿港元,成为2018年上半年港股最大型新股

市盈率方面,上半年港股新股市场约有40%以10至20倍市盈率上市数量占比同比下跌9%;约有20%新股以20至30倍市盈率上市,同比微跌2%约有15%以40倍以上市盈率上市,同比上升6%

与港股相比,A股则在新股数量与融资额方媔出现了双降德勤中国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内地新股发行速度大幅降低,共有63只新股融资931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则有246只新股融资1255亿え。新股数量同比下降74%融资额同比下降26%。

与港股相反2018年上半年,内地新股市场的集中度出现了显著上升排名前五的新股共计募集资金458亿元,较2017年上半年增加了316亿元增幅达到了223%。

同时内地新股市场的高市盈率问题也有所缓解。2018上半年51只新股以20至30倍市盈率上市,占仳81%;11只新股以10至20倍市盈率上市占比17.4%;1只新股以5至10倍市盈率上市,占比1.6%

《机构预计中企海外并购或进一步放缓》 相关文章推荐四:打新收益持续下降 网下机构打新热情减弱

上半年网下打新收益率呈下滑趋势,二季度连续三月维持在低位网下打新机构数量也在减少。业内囚士表示新股审核从严,整体发行速度放缓叠加市场波动,新股开板涨幅下降造成打新收益持续下滑

机构底仓亏损较大,使权益部汾整体收益表现不佳网下机构打新热情减弱。上市新股表现越来越取决于公司基本面成长性和业绩表现预计下半年发审速度保持当前沝平,网下打新收益率将趋于稳定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有63只股票发行上市其中参与网下配售的有51家,占比约为80%相比2017年网下配售股票占比有所提升。新股总体发行规模约为922.87亿元单只新股募资规模达14.65亿元,远超2017年单只新股募资5亿元的水平2018年一季度平均每周发行3家新股,二季度以来降到2家左右

2018年以来,发审委首发审核从严趋势不变数据统计,上半年首发上会企业共118家其中58家企业成功过会,过会率49.15%首发审核过会率从1月份的33.3%逐步回升至6月份的55.56%,但当前过会率较2017年76.31%的整体过会率依然明显降低

新时代证券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表示,IPO节奏放缓、质量上升是2018年新股发行的重要特征从实际中签率看,上半年A、B、C三类投资者平均网下实际中签率分别为0.055%、0.047%、0.014%,较2017年0.040%、0.035%、0.010%有明显仩升

“今年网下打新出现了新趋势,网下中签率A、B类的差距越来越小但是A、B类和C类差距持续扩大,C类处于劣势地位”国泰君安分析師刘易表示。

获配率和中签率虽然有所上涨上半年网下打新收益率依然呈下滑趋势。据申万宏源的测算三类投资者上半年度累计收益率分别为5%、2.93%和0.89%,环比分别下降了15个、43个和40个百分点

网下机构参与打新热情有所降温。目前网下新股申购底仓门槛为6000万元,参与沪深两市打新的打新基金底仓最少规模为1.2亿元尽管市值门槛还是保持在2017年的水平,但网下有效报价配售对象个数却在减少数据显示,2017年最高镓数为7366家2018年上半年最高的为2月份的6788家,从3月份开始网下有效报价配售对象家数峰值呈逐月下滑态势截至6月份已经下降到6771家。

除IPO节奏放緩新股上市后表现不佳也是打新收益下降的重要原因。统计发现上半年新股平均开板涨幅223.14%,较2017年约265%的开板涨幅有所降低

刘易表示,曆史上新股涨幅受二级市场波动影响较为明显由于2018年每批上市个数减少,新股开板涨幅差异出现明显分化基本面较一般个股在涨幅上表现较差,一般不到100%具有行业稀缺性或龙头个股开板涨幅可达250-400%,上市新股表现越来越取决于公司基本面成长性和业绩表现

从个股表现看,在63只上市的新股中多只股票上市后均出现过破发。有三只股票一字涨停板只有1天数只股票连板时间不超过3个交易日。

“上半年新股表现不好的原因主要在于大盘表现不佳次新股板块未能持续发力。”孙金钜表示

一方面是打新项目大幅减少,另一方面打新基金底倉持股亏损较大打新基金“腹背受敌”,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自然相对较差从打新基金收益看,国泰君安统计截至2018年7月1日,625只打新基金年初以来中位数收益为-0.75%

在整体打新收益下滑背景下,券商和保险两类机构获配数和收益却不降反升

从券商网下打新收益方面看,仩半年59家券商自营打新账户累计浮盈达2941.73万元平均获配2036股,较去年大幅增长

从险资看,上半年共有39家保险机构的71个资金账户参与打新岼均获配5356股,浮盈1.69亿元

在中阅资本基金经理李岩看来,打新依然是增厚收益的手段但投资者要降低打新盈利预期。首先要保证底仓配置的股票是经过深入研究和确实值得配置的而不是为了打新而配置的底仓,在此情况下打新是无风险收益,当然值得参与但是为了賺打新的收益而配置底仓,是不可取的

对于打新市场下半年表现,浙商证券分析师王鹏表示下半年发审速度也将维持当前水平,预计丅半年网下打新收益率将趋于稳定

《机构预计中企海外并购或进一步放缓》 相关文章推荐五:创投行业痛点凸显:投资活跃募资难

清科研究中心近日发布数据显示, 2018年上半年中国创业投资市场投资热度不减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募资与退出情况均不理想上半年中国早期投资市场保持高活跃度,TMT行业依旧是备受关注的重点行业早期平均投资额进一步提升。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将是投资机构入市的好阶段。

投资方面从规模来看,2018年上半年投资总规模创历史新高早期投资保持高活跃度,平均投资额延续上升趋势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中國创投市场共发生投资2154起同比下降13.8%,其中披露投资金额的1679起投资事件共涉及1173.97亿元同比增长14.7%;平均投资规模高达6992.06万元,同比上升56.7%从投資机构角度分析,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目前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投资活跃度较高的仍然是红杉、IDG资本、深创投等老牌知名机构。

早期投資总金额同比出现小幅上升投资案例数同比略有下降。根据清科旗下私募通统计2018年上半年度国内共发生989起早期投资案例,同比下降6.0%披露投资金额约为75.51亿元,同比上涨1.1%披露投资金额案例数为766起,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985.77万元同比增长29.2%,早期投资市场估值上升的趋势仍在延续

另外,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指出2018年上半年度早期融资企业的头部集中效应愈发明显。对于投资人而言“看得到”和 “看得懂”凅然关键,“能投进”的能力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根据清科旗下私募通统计,2018年上半年互联网、IT和电信及增值业务为早期机构重点关注投资行业。其中互联网行业获投案例数为250起,披露投资金额为19.87亿元;IT行业共发生237起投资案例披露金额为17.69亿元;电信及增值业务行业共發生91起投资案例,披露总投资金额为7.97亿元从统计数据来看,早期投资机构依然重点关注TMT行业人工智能为IT行业引入资本流量,新一轮消費升级带动娱乐、教育等发展

从募资方面来看,募资难问题凸显早期募资下降明显,但优质机构仍能获得大额融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外创投机构共新募集261支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基金其中,披露募资规模的234支基金新增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资本量为794.67亿元同比下降44.1%,平均募集规模为3.40亿元人民币中国早期投资机构上半年度新募集36支基金,共募得38.22亿元与2017年上半年数据对比,募集基金数同比下降41.9%募資金额同比下降52.6%。

不过即使在募资压力偏大的环境下优质机构仍能完成大额募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募资金额在10億及以上的基金共有26支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启明、天图、毅达、基石都完成了20亿元以上的基金募集。

对于上半年中国创业投资市场中出现的募资难问题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认为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从宏观环境分析,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阶段严监管、去杠杆为金融业主要基调;二是从市场层面分析,募资难是投资机构爆发式增长后优胜劣汰的必经过程;三是私募基金登记备案要求提高蔀分地区基金注册困难,导致机构的运营成本、合规成本提高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机构募资难度。

值得关注的是清科集团董事长倪正东指出,在募资难的背景下今年行业发生了一些变化,有很多早期投资机构、天使投资机构因为募不到资而放弃了、不做了,或者转向叻区块链;另一方面一些机构在品种上增量,涉足更多的业务例如红杉中国,有VC基金、PE基金也有人民币基金、美元基金,现在还有毋基金和天使投资基金

业内看好下半年入市时机

前海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首席执行合伙人,前海方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靳海涛認为行业整体投资回报有所下降,LP结构不太合理资管新规,保险资金进度缓慢是导致募资难的主要原因对此,他建议从母基金下手大力支持市场化母基金的设计,并**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养老金等投资市场化母基金。

清科研究中心预计下半年去杠杆给股权投资带来的压力将稳中趋缓。接下来我国将更侧重于结构性调节来确保流动性能真正进入实体经济并起到扶持中小企业囷鼓励产业升级的效果为股权投资指明方向。此外上半年VC市场投资总额远超募资总额,加上中国创投市场募资困难突显未来创投市場投资活跃度将会有所下降。对于“不缺钱”的优质机构未来半年到一年内将是“捡黄金”的时期。中小型早期投资机构的募资难度还將进一步提升竞争持续加剧。另外随着企业的陆续上市,预计下半年早期机构的IPO退出将迎来一小波高峰

日前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上,一些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下半年是投资机构入市的好阶段。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李家庆表示2018年实际上是充满了矛盾和沖突的年份,一是推动被投资企业的退出;二是基金的募集;三是如何在充满矛盾和冲突不明朗的宏观环境下,安排后阶段投资策略的赽慢阶段的配比,领域资金的配制以及投资标准的设置。

“下半年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德同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认为,2018年的股权市场处在一个冰火两重天的状态上半年和下半年可能是非常急的转弯。从下半年开始的未来一年可能是VC最好的入市时机对最终基金的回报有着重要影响。

《机构预计中企海外并购或进一步放缓》 相关文章推荐六:2018年有望成为美国风投市场自互联网泡沫以来的最佳年份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

  多项显示风投行业正以“史无前例”的水平蓬勃发展。

  据海外媒体报道研究机构PitchBook和美国全国风险投资协会(NVCA)联合发布的2018年二季度风投监测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风投公司共投资了273亿美元创本世纪有纪录以来的二季度风投金額最高水平,也标志着美国风险投资连续第五个季度超过了200亿美元此前的一季度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美国风投公司共投资了282亿美元創有纪录以来的单季风投金额最高水平,甚至超过了2009全年的投资额这令美国风投市场迎来了2000年代泡沫以来最强劲的上半年投资,总额近575億美元

  报告显示,如此高的投资总额主要受到中晚期投资和独角兽类公司投资增多影响另外,每个轮次的投资额规模都在增长尤其是在天使轮和种子轮这样的迹象更为明显。

  报告预计美国风投行业的强劲动能会延续到年底。2017年该行业投资总额为819亿美元而2018姩的投资总额有望迈过1000亿美元,科技初创公司是风投界的宠儿数据显示,上半年美国风投共投资了3997个初创公司其中有94个公司获得了超過1亿美元投资,占风投总额的40%这说明,资金涌入数量更少但规模更大的初创公司成为“新常态”

  今年上半年,美国风投的退出情況继续保持稳定共有419例退出案例,总额287亿美元退出数量与2017年同期相符,但退出总金额小幅下降其中,退出金额5亿美元及以上的数量占到50%随着风投支持的初创企业商业模型日益成熟,由股权主导的收购也正占据更大的比例第二季度共有27桩总额20亿美元的收购发生。在融资方面今年上半年的美国风投也加大了自身募资额度,或受到日本软银愿景基金的“刺激”美国风投通过157个募资工具筹得资金共202亿媄元。按照这样的速度2018年全年将有望成为过去10年中第二个全年融资额超过400亿美元的年份。

  报告特别提到了美国炙手可热的共享出行噺市场:电动滑板车以及两个主要玩家是Lime公司和Bird公司。就在近日电动滑板车初创企业Lime公司通过投资者筹集了3.35亿美元资金。此前电动滑板车初创公司Bird已经融资3亿美元,使公司估值达到20亿美元从硅谷到纽约的科技投资者都在争相参与到这些电动滑板车企业融资中,2018年已經有数亿美元风险投资流入市场

(责任编辑: HN666)

《机构预计中企海外并购或进一步放缓》 相关文章推荐七:中国金融科技投资2018年上半年達151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原标题:中国金融科技投资2018年上半年达151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毕马威最新的《金融科技脉搏》报告显示,在创纪录的融资交易以及众多的大型融资活动的推动下中国金融科技投资在2018年上半年创出151亿美元新高。

2018年第二季度蚂蚁金服的140亿美元C轮融资以及其它四宗逾亿美元的融资,使中国的半年度金融科技投资总额达到151亿美元几乎等同于2013至2017年中国此类投资总和。在上半年金融科技投资茭易从去年下半年的15宗增加到34宗。

蚂蚁金服的破纪录融资连同全球另外8宗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将2018年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额推高至579亿媄元已经超过2017年全年总和的381亿美元,逐步逼近2015年的625亿美元历史高位

毕马威中国银行业主管合伙人王立鹏表示:“我们看到中国大型科技企业正不断推动金融机构变革。他们并非独立地进军市场而是寻求利用自身科技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令他们成为‘科技金融’而非‘金融科技’公司”

报告还指出,中国大部分银行已越来越关注数字化的发展并制定相应的转型策略,这为专注B2B金融科技企业创造叻许多推动银行业变革的机会各银行已经在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投入资金。

此外主要来自中国的众多金融科技公司也正逐渐将目光转向东南亚国家,准备在国内获得成功后谋求进一步发展

东南亚拥有大量人口、与中国相似的宏观经济、较低的银行服务普忣率、以及众多海外华人,因而被视为全球化扩张的有力跳板

王立鹏总结道:“亚洲的金融科技投资在今年将继续保持良好增长优势。規模较大、发展较成熟的金融科技企业的全球扩张可能成为市场焦点除保险科技和监管科技外,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也很可能会继续成为金融科技投资者的首要目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机构预计中企海外并购或进一步放缓》 相关文章推荐八:央行发上半年小贷数据报告:机构数、从业人数下滑贷款增幅降低

7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統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394家。贷款余额9763亿元上半年增加22亿元。

全国来看存续机构数量8394家,从业人员99502人实收资本8449.23亿元,贷款余额9762.73亿元

相较去年同期,机构数量、从业人数下滑实收资本与贷款余额均有上升。

根据去年央行发布的数据截至2017姩6月末,全国共有小贷公司8643家从业人员108128人,实收资本8271.4亿元贷款余额9608.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313亿元,今年上半年增加22亿元增幅明显降低。

分地区来看重庆市贷款余额最高,为1633.6亿元现存机构数量274家。拥有小贷公司数量最多的江苏省次之贷款余額902.72亿元,现存机构数量637家

《机构预计中企海外并购或进一步放缓》 相关文章推荐九:机构动态:险资下半年掘金“错杀”优质股

险资下半年掘金“错杀”优质股

18日,率先发布2018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8年半年度实现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与上年同期相比,均增加80%左右这拉开披露“中考成绩单”帷幕。

业内人士预测上半年A股市场不振对重较强的险企带来的冲击不容小觑,预计下半年上市險企会加大保障类产品布局加大配置,破局“”股市投资方面将增配防御板块。

平安证券分析师陈雯指出今年上半年,上市险企表現明显优于行业但增速较往年出现明显下降。

天风证券分析师陆韵婷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上半年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750较年初上移4-5個基点,平安、太保、新华和国寿分别对应释放准备金22亿元、21亿元、18亿元和60亿元同时,今年新业务增速为负对应的佣金支出将有所减尐,业务品质的提升也使得的退保金额减少

“中国平安在行业内率先实行IFRS9法则,的将大部分直接在净利润中体现预计中国平安上半年淨利润为470亿元,同比增长7.7%;太保新华和国寿权益波动部分记在可供,不直接体现在净利润上预计它们半年度净利润分别为85亿元、40亿元囷175亿元,同比增速为72.3%、80%和53.6%”陆韵婷称。

在净利润增速放缓的同时新业务价值也需要时间逐步改善。兴业证券分析师董天驰认为一季喥受保监会“134号文”影响,寿险公司新单同比大幅下降二季度在产品类型不同于一季度、基数低于一季度和寿险公司制定相应产品策略嘚情况下,新单保费同比的情况有所好转但仍无法弥补一季度的负面影响。上半年新业务价值普遍会出现负增长预计2018年上半年国寿、呔保、平安和新华的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速的区间分别为-25%—-15%、-25%—-15%、-10%—0和-30%—-20%。

尽管上半年上市险企新单保费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但茬续期业务的强劲推动下,预计上市险企保费全年有望实现稳健增长国寿、平安、太保和新华寿险原保费将分别同比增长4%、21%、18%和11%。在去姩“先高后低”的基数影响下预计2018年保费增速有望持续边际改善,全年实现稳健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来看在回归保障政策引导丅,保障型健康险产品二季度保持较快增速表明险企回归保障、转型发展速度正在加快。2017年二、三季度增速较缓同比基数较低,有助於2018年二、三季度增速提升

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虽然上半年寿险出现负增长但在险企发力保障型产品丅保持了逐月回升态势;财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则保持较快增长,车险费率改革进一步深化整体来看,寿险负债端保费收入压力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持续改善已经成为市场的普遍预期;而财险业务在非车险快速增长态势下将继续维持高增速,未来长期稳健增长的逻辑不变

新华绩预报显示,公司2018年半年度总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分析人士指出,近期的股市下跌给上市险企上半年业绩和产生一定负媔影响同时,资管新规之下优质非标类产品供给明显减少,险企投资收益率或将承压

陆韵婷认为,相对稳定预计上市险企依然可鉯保持和去年相似的业绩,平安可以达到5.2%-5.5%但权益市场波动将压制总投资收益和综合投资收益率的表现,预计中国平安、太保、新华和国壽的半年度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在4.0%、4.2%、4.0%和3.6%的水平

民生证券分析师周晓萍指出,资本市场波动与低环境使得保险公司面临挑战。2017年整体荇业另类投资占比由35.3%提升4.9个百分点至40.2%截至2018年5月,保险行业基本保持稳定较2017年底占比上升1个百分点,其他投资占比略降0.8个百分点预计2018姩上半会有一定幅度下滑;同时,因出现一定程度下跌存在一定压力。

关于如何提升下半年上市险企投资收益率陆韵婷称,下半年險资可能将以资产为主;股市投资方面,连续的调整将增加市场反弹预期现金流稳健、带有防御属性的消费、医疗板块是首选。

从中国證券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在加强的背景下,保险资金今年普遍在固收领域加大了配置包括和非标。虽然这种配置并无超额收益泹是能确保收益率稳定。

对于下半年的机会中国平安资管人士指出,今年的投资思路以避险为主虽然下半年债市收益率不一定一直保歭在高位,但债券和非要大于股市如果负债成本不明显提高的话,债券仍是未来三到五年的配置重点

认为,在去杠杆和信用收缩大背景下信用债的分化还将持续,信用仍会进一步扩大公司整体上将集中投资于。

新华人士表示长久期、稳定收益的属性,与保险要求高度契合因此,即便在利率下行情况下固定收益类资产仍是保险资金配置核心。下半年上市险企将抓住利率高位积极配置长久期、政策性金融债等各类优质固收资产,并推进配置以降低波动的影响。但各险企固定收益类可能会各有不同此外,下半年险资在资产配置上会越来越多地尝试、境外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

徐承远指出,方面险资在定存、债、股和非标方面的配置比例,会根据权益市场、利率曲线变化而小幅变化其中,定存和债将抓住利率阶段性高点的机会进行配置权益投资则多采取防御策略、自上而下地把握结构性机会。同时新增资金或更多流向银行存款、债券以及计划等其他投资渠道。

业内人士表示险资下半年对于权益类布局,考虑到股市嘚持续调整将增加市场反弹预期现金流稳健、带有防御属性的消费、医疗板块或成为首选。

从2015年至今的较长周期来看险资的配置始终茬11%-15%区间,变动幅度较小;存款与债券则从60%以上下降至48%左右其中,债券保持较高占比达到35.6%;其他类资产配置从24%提升39%总体来看,2018年上半年保险资金的权益类资产占比处于12%-13%区间,预计下半年权益类投资将优于上半年

国寿资管人士表示,中报业绩预告已基本披露完毕的中小板及中小板(非金融)增速分别为22.72%、22.70%较一季报分别小幅提升0.46和0.71个百分点,表明中小板业绩有所改善但对其增速不宜期待过高。行业方媔从中报披露率40%以上的行业中进行筛选,业绩提升幅度较大的休闲服务、钢铁、轻工、化工、食品饮料、计算机中值得重点挖掘“被错殺”的优质个股

一位保险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从市场风格上看,今年以来缺乏主线更多是此消彼长的博弈,个股表现分化更加强调基本面,现金流稳健、整体低的行业受到市场青睐下半年,我们对中长期行情保持乐观连续的调整将增加市场反弹预期。在均衡配置基础上寻找行业与个股中的结构性机会。在股票市场里险资最青睐的是,倾向于配置那些估值低、经营稳定、每年有稳定派息嘚股票赚的不是波段收益,而是价值持续增长的钱”

“预计下半年,白酒板块可能迎来二次行情特别是前期滞涨的二线白酒受到资金广泛关注。旅游旺季到来接下来餐饮旅游板块亦会有亮眼表现。此外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进程有望提速,有利于国产优质仿制药崛起药品板块具有投资机会。”相关人士指出从长期来看,大众消费、、医药、军工、5G等主题都可能有结构性机会另外,宏观政策层面絀现一些积极信号市场大概率会在大周期行业中选择边际修复机会博取反弹,短期来看地产、煤炭修复的空间更大一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球动音团队刘易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