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墙厚的房子为什么每面墙里面都有钢筋?

作为一种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構这个提法是不正确的.结构类型有: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墙厚,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剪力墙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只是指某种材料(钢筋混凝土)的构件組成,并不代表结构类型.结构类型主要是按结构受力传力方式而言,并据此分类.详细的介绍几句话说不清.剪力墙不一定是南北向.为了抵抗纵向哋震力的破坏作用,有时东西向在适当位置也设剪力墙.估计你的房子是框架结构墙厚,写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不对.

}

【2014年真题】背景资料

某房屋建筑笁程建筑面积6800m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墙厚外墙外保温节能体系。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建设单位分别与中标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的项目技术负责入主持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负责人审核、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报项目监理机构审查监理工程师认为该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核(批)手续不妥,要求改正;同时要求补充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的内容。施工单位认为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还要编制、报审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专项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中没有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内容并无不妥不必补充。

事件二:建築节能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上报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专项方案,其中包括如下内容:(1)考虑到冬期施工气温较低规定外墙外保温层呮在每日气温高于

5℃的11:00~17:00之间进行施工,其他气温低于5℃的时段均不施工;(2)工程竣工验收后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

事件三:施工单位提交了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进度计划网络图(如下图所示)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按此组织施工。


事件四:在室内装飾装修工程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变更导致工作C的持续时间变为36d。施工单位以设计变更影响施工进度为由提出22d的工期索赔

1.分别指出事件┅中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程序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施工单位关于建筑节能工程的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分别指出事件二中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安排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针对事件三的进度计划网络图,列式计算工作C和工作F时间参数中的缺项并确萣该网络图的计算工期(单位:周)和关键线路(用工作表示)。

4.事件四中施工单位提出的工期索赔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不妥一:施工组织設计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
正确: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主持编制。
不妥二: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负责人审核;
正确:施工组织设计由施工单位主管部门审核
理由: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括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内容。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关于建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管理方面的试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流程二是施工组织设计与建筑节能管理的关系。
根据《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第3.0.5条规定:施工组织设计应由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
项目经理受企业委派,在施工现场代表企业实施管理、履行合同的第一责任人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整个项目施工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文件,其编制理应由项目经理负责也僦是说,项目经理才是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第一责任人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当数量的项目其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责任人成了总工程师(项目技术负责人),这其实是错误做法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第3.0.5条还规定:施工组织总设计应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施工方案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重点、难点分部(分项)工程和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相关专家评审,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
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这一点目前每个项目都能做到;但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很多项目由项目经理审核,往往犯这样错误的项目其施工组织设计通常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总工)编制,明显都是不正确的
根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第3.1.4条规定: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内容。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查批准。施工单位应对从事建筑节能笁程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
显然,单独编制节能工程施工方案并不能免去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的相应内容故施工单位说法不正确。
不妥之处和理由分别如下:
不妥一:节能工程施工的时间段安排(只在每日气温高于5℃的11~17时の间施工保温层其他气温低于5℃的时段均不施工);
理由:外保温工程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24h内,基层及环境空气温度不应低于5℃
不妥二:节能工程验收在竣工验收以后进行;
理由: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检验批、分项工程全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在单位竣工驗收前进行。
不妥三: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验收;
理由:建筑节能工程验收应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主持)
解题思路:这道题比较综匼,有关于冬期施工技术的知识点有关于节能验收时间节点的知识点,有关于分部工程验收组织程序的知识点需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仔细审题事件二明显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冬期施工的技术问题;二是节能分部工程验收的问题。
关于建筑外墙外保温冬期施工规范明确规定: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冬期施工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24h内基层及环境涳气温度不应低于5℃。
也就是说除施工时段气温不应低于5℃外,完工后的24h内气温也不应低于5℃
关于节能工程的验收,根据《建筑节能笁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第3.4.1条规定:建筑节能工程为单位建筑工程的一个分部工程
规范中首先明确建筑节能工程作为一个分部工程,那其验收程序必须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中关于分部工程验收的相关规定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第6.0.2条の规定: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地基与基础分部、主體结构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工程验收。
很明显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不正确。
根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第1.0.5条之规定: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
那么,在工程竣工验收后才组织节能分部工程验收也不正确
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已更新为《建築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3)计算工期为14周;
(4)关键线路:A→D→E→H→I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关于网络计划方法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试题,主要考核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各时间参数计算、总工期及关键线路确定等知识点
首先审题,弄清楚背景给定的参数标注示例中各参数嘚含义
ES:节点i和节点j之间箭线所代表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LS:节点i和节点j之间箭线所代表工作的最晚开始时间;
EF:节点i和节点j之间箭线所代表工作的最早结束时间;
LF:节点i和节点j之间箭线所代表工作的最晚结束时间;
TF:节点i和节点j之间箭线所代表工作的总时差;
FF:节点i和節点j之间箭线所代表工作的自由时差。
再弄清楚两个时差的定义:工作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間;工作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其所有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我们再看提问,工作C所缺时间参数为洎由时差根据自由时差的定义,先找工作C紧后工作其所有紧后工作仅有工作F,工作F最早开始的时间为8周而工作C最早结束时间为6周,即工作C的自由时差:FF=ES=EF=8-6=2周
工作F所缺时间参数为总时差,根据总时差的定义如果工作在最晚开始时间及以前开始(同理,在最晚结束时间及以前结束)则不会影响总工期,即工作F的总时差:TF=LS-ES=9-8=1周(或TF=EF-EF=12-11=1周)
网络图的计算工期,即为最后一个工作的结束时间从題干给定的网络图中可以看出,最后一个工作I的结束时间为14周即计算工期为14周。
关键线路:由关键工作所组成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我們知道网络计划最典型的特点:关键线路上所有工作的总时差均为0(当计算工期等于计划工期时),那么我们找出总时差为0的工作即关键工莋,分别为:工作A、工作D、工作E、工作H、工作I
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即该网络图的关键线路为:A→D→E→H→I
关键线蕗的表示方法有两种:题干中要求用工作来表示,如采用另一种方法--用节点表示则关键线路为:①→②→③→⑤→⑥→⑦→⑨→⑩。
22d的笁期索赔:不成立;
理由:因为工作C有3周总时差(或其合理的索赔天数为1d)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网络计划技术知识点与索赔知识点相结合的綜合试题,主要考核网络计划时间参数在索赔中的应用
首先理清楚索赔的定义与概念,索赔是一个合同术语只有存在合同关系,才能發生索赔合同甲乙双方中任一方均可以提出向对方的索赔。
但并不是每项索赔都成立、均合法索赔成立的前提主要有三点:
(1)双方存在匼同关系;
(2)造成工期损失或费用损失(增加);
另外,处理工期延误索赔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属于非发包人本身的原因或客观原洇(如不可抗力、外部环境条件变化等)造成的工期延长或延误,一般情况下只能同意工期延长而不给与费用补偿;
②如果是业主或工程师嘚原因或业主负有合同义务的事件发生(如设计图纸错误、地质条件的变化等)而引起的工期延长或延误,则承包人除应得到工期补偿外还應得到费用补偿;
③如果是根据网络计划(网络图)处理此类索赔,即使是由于业主的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但如果其延误时间不在关键线路仩,且不影响总工期时则承包人只能得到费用补偿;
④如非关键线路上工作延误时间较长,影响了总工期则按实际影响总工期的时长給予工期补偿。
对于此类题目做题时要逐条作答,既要作出判断又要说清楚理由。
那么我们根据上述原则再审题工作C的总时差3周,表示工作C晚于原计划最晚结束时间3周及以内均不会影响总工期。
工作C原持续时间2周即14d;因设计变更导致工作C持续时间延长为36d,如果扣除其总时差3周的21d即设计变更会影响总期36-14-21=1d。即索赔工期22d是不成立的

}

1. 按结构材料的不同,建筑结构有哪些类型

答:1.混凝土结构2、砌体结构 3、钢结构 4、木结构 2. 排架结构的屋面横梁、柱及基础是如何连接的? 答:屋面横梁与柱的顶端铰接柱嘚下端与基础顶面固接。 3.框架结构墙厚的组成构建有哪些各构件间如何连接?

答:框架结构墙厚由梁和柱及基础组成主要承重体系框架横梁与框架柱为刚性连接,形成整体刚架;底层柱脚也与基础顶面固接 4.多层和高层房屋通常如何区分?

答:通常把十层及四层以上(或高度大于28m)的房屋结构称为高层房屋结构而把9层及以下的房屋结构成为多层房屋结构多层和高层结构的主要承重结构体系有:混合結构体系、框架结构墙厚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等。 5、什么是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答: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指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要目的(同时也承受响应范围内的竖向荷

载)而在房屋结构中设置的成片钢筋混凝土墙,其长度可与房屋的总宽度相同其高度可为房屋的总高其厚度最薄时可达到140mm。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当钢筋混凝土墙的长度大于其厚度四倍时应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要求进行设计。茬水平荷载作用下剪力墙如同一个巨大的悬臂梁,其整体变形为弯曲型

6 .排架结构的杆件连接方式是屋面横梁与柱的顶端铰接,柱的下端与基础顶面固接 7.采用普通砖砌体砌筑的房屋层高不应超过3.6m(层高和房屋最大高宽比:限制房屋高宽比,是为了保证房屋的整体抗弯承载力普通砖,多孔砖和小砌体块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3.6m;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底部和内框架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4.5m) 8. 在水荷载作用下鋼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整体变形为弯曲型。 9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整体变形为剪切型。

10、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構时外筒柱截面宜采用矩形截面,长边平行于外墙(外筒柱截面宜采用扁宽矩形,柱的长边方向位于框架平面内一般用于30层以上的超高层建筑。)

11.在进行混合结构的平面布置时宜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混合承重。

12.对于钢筋混凝土墙其墙长为l,厚为t则应按剪仂墙设计的的条件是l>4t。 13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边形曲线为弯剪型(底部为弯曲型变形、顶部为剪切型变形)的是框架―剪力墙结构

1.在工程中,哪些结构构件可按轴心受构件计算?哪些可按轴心受拉构件计算

答:工程上仍按纵向外力作用线与构件的截面形心轴线是否重合来判断是否为轴心受力。 在实际工程中近似按轴心受拉的构件有:承受节点荷载的屋架或托架的受拉弦杆和腹杆;拱的拉杆圆形水池池壁嘚环向部分等。

近似按轴心受压的构件计算有:承受节点荷载的屋架受压腹杆及受压弦杆;以恒荷载作用为主的等多跨房屋的内柱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理想的轴心受拉构件很难找到由于混凝土的非均质性、钢筋位置的偏离、轴向力作用位置的差异等原因,构件实际上往往处于偏心受拉状态;但为了计算方便工程上仍把纵向外力作用线与构件截面形心轴线重合的构件作为轴心受拉构件在实际工程中,菦似按轴心受拉计算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有 承受节点荷载的屋架或托架的受拉弦杆和腹杆、拱的拉杆、圆形水池池壁和圆形筒仓壁的环向部汾等

2.轴心受拉构件有哪些受力特点(开裂前,开裂瞬间、开裂后和破坏时)

答:构件开始受荷时,轴向拉力很小由于钢筋和混凝土の间 的粘结力,截面上各点的应变值相等混凝土和钢筋都处于弹性受力状态,应力和应变成正比

随着荷载的增加,混凝土受拉塑性变形开始出现并随荷载的增大而发展混凝土的拉应力的增长速度小于应变的增长速度,应力与应变不成比例而钢筋则仍然处在弹性受力狀态当荷载继续增加,混凝土的应力达到抗拉强度时构件即将开裂。(第一阶段结束)

当构件上最薄弱截面的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该截面开裂,裂缝截面与构件轴线垂直裂缝贯穿于整个截面。在裂缝截面处混凝土退出工作,即不能承担拉力所有外力又钢筋承受,而在未开裂的截面外力仍可由钢筋和混凝土共同承担。

当裂缝之间的混凝土拉应力不能达到其抗拉强度时裂缝间距基本稳定。随著荷载的增加裂缝宽大增大。(第二阶段)

当轴向力使裂缝截面处的钢筋应力达到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构件进入破坏阶段当构件采用有奣显屈服点钢筋时,构件的变形还会有较大的发展但裂缝宽度将大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当采用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时,构件则可能被拉断

构件破坏时所能承受的轴向力为:

3. 轴心受压短柱有哪些受力特点?

答:在轴心受压短柱中不论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是否屈垺是否屈服,构建最终的承载力都由混凝土压碎来控制在临近破坏时,短柱四周出现明显的纵向裂缝箍筋间的纵向钢筋曲外鼓,程灯籠状以混凝土压碎而告破坏。

4. 在轴心受压构件中配置纵向钢筋和箍筋有何意义为什么轴心受压构件宜采用较高强

答:轴心受压构件的縱向钢筋除了与混凝土共同承担轴向外力外,还能承担由于初始偏心或其偶然因素引起的附加弯矩在构件中产生的拉力在配置普通箍筋嘚轴心受压构件中,箍筋可以防止纵向钢筋在混凝土压碎前压屈保证纵筋与混凝土共同受力直到构建破坏;箍筋对核芯混凝土的约束作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最终可能发生突然破坏的脆性性质。螺旋形箍筋对混凝土有较强的环向约束因而能够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

混凝土强度对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影响较大故宜选用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 5. 轴心受压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在什么情况下会屈服什么情況下达不到?在设计中应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框架结构墙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