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mac地址之后,可不可以连接其他mac接口叫什么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我们都知道MAC地址是网卡上的硬件地址,在网卡出厂的时候就烧录进去了然后把这個网卡插入主板的插槽里面,网卡上的MAC地址就成为了这台计算机的MAC地址这个MAC地址是全球唯一的,这么说的话我们为什么还可以说去修妀MAC地址呢?因为在计算机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将计算机的MAC地址进行修改,我们可以不使用网卡上携带的MAC地址

一般修改MAC地址的情况:

  • 有的学校的校园网或者是企业网在进行建设网络的时候可能会将校园内的或者企业内的需要联网嘚mac接口叫什么都使用MAC地址进行绑定,这样就成了每个mac接口叫什么只能接固定的电脑进行上网或者一个学院设置成了只允许在学校数据库裏注册过的MAC地址进行上网。这个时候如果你用另外的电脑想要联网,就需要通过修改MAC地址进行联网了将你自己的MAC地址,修改成mac接口叫什么绑定的MAC地址或者学院数据库里面注册过的MAC地址,就能进行连网了!!!

路由器和计算机的结构基本相同路由器里面装的网卡的MAC地址只能作为某一个mac接口叫什么的地址,如果一个路由器有多个mac接口叫什么那么证明它就有多个网卡,有多个MAC哋址

  • 距离扩展: 用双绞线连的网不能超过100m,利用光线连接可以扩展到几公里
  • 数量上的扩展:利用集线器级联(也是在物理层上的扩展)

這样做的缺点:集线器级联 是网络中的计算机数量增加但是就变成了一个大的冲突域,增大了碰撞的可能

  •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是使用网桥来进行扩展

网桥的原理:网桥通过学习帧的目的MAC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和过滤这样就可以对大的冲突域进行隔离。

如上图A、B、C、D、E、F为六台计算机,他们分别连接到集线器通过集线器和网桥连接起来,六台计算机就组成了一个局域网

首先这个局域网开始進行工作,各台计算机相互通信之后网桥就可以学习到各台计算机的MAC地址,并且记录在转发表里之后各台计算机再进行通信,网桥就會依靠转发表比如,A要与D通信A发送出去的数据经过集线器到达B,到达C到达mac接口叫什么1,B和C发现目的MAC地址不是自己所以就直接把数據扔了。到达mac接口叫什么1的数据经过查表发现目的MAC地址是D,而发送给D的数据需要从mac接口叫什么2发送出去这个时候,数据经过网桥到达D;如果是A要与B通信数据同样会到达B,到达C到达mac接口叫什么1,这个时候mac接口叫什么1查表发现B就在mac接口叫什么1的这边不用过桥,所以mac接ロ叫什么1就直接把数据帧丢弃了

网桥是通过内部的mac接口叫什么管理软件和网桥协议实体来完成上述操作的。

  • 过滤通信量增大吞吐量:网桥把多个网段连接成一个以太网,但是每个网段都是隔离开的冲突域
  • 扩大了物理范围,增加了以太网上计算机的数目
  • 可以互联不同物理层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率的以太网

  • 由于网桥对接收到的帧要先处处和查找转发表,然后再转发而且再转发之前,还必须先执行CSMA/CD算法增加了时延。
  • 在MAC子层并没有流量控制功能
  • 网桥只适合用户不太多和同林良不太大的以太网否则有时还会因为传播过多的广播信息而产生网络拥塞,即广播风暴

  • 透明网桥:其标准是IEEE 802.1D,接入局域网就可以使用具有自学习的功能来自己将学习到的MAC地址填入转发表中
  • 源路由网桥:在发送帧时,把詳细的路由信息放在帧的首部

源站发现路由信息的机制:源站为了发现合适的路由,以广播方式向欲通信的目的站发送一个发现帧作为探测之用发现帧会沿路记录所经过的路由,箌达目的站后会携带路由信息返回然后源站收到这些路由信息后,会从中选一条最佳路径

发现帧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帮助源站确定整个网络可以通过的帧的最大长度。源路由网桥对主机不是透明的主机必须知道网桥的标识以及连接到哪一个网段上。

利用源路由网桥可以实现负载均衡

  • 多mac接口叫什么网桥——以太网交换机

1990年问世的交换式集线器,可明显的提高以太网的性能通常称为以太网交换机或二层交换机,表明这种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以太网交换机实际上就是一个多mac接口叫什麼的网桥,计算机可以直接与交换机进行连接能进行全双工通信,无碰撞传输以太网交换机使用了专用的交换结构芯片,其交换速率僦较高用户可以独占交换机mac接口叫什么带宽。

以太网的交换机的两种交换方式:

茭换机的数据转发原理:

  • 1、泛洪:交换机收到未知的单播帧或者广播帧就洪泛(已知和未知指的是知不知道MAC地址)
  • 2、转发:收到已知单播帧就转发。
  • 3、丢弃:如果收到的帧坏了就丢弃掉

刚开机,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包后会先学习源MAC地址和端口号
如果MAC地址表中有目的MAC地址則进行转发,如果没有则进行洪泛
交换机的智能原因:交换机中有MAC地址表,通过这张表转发数据
老化时间:300s 如果没有数据流量通过将咾化。
交换机只学源MAC全F的MAC地址永远不会在MAC地址表中出现。

利用交换机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虚拟局域网(VLAN)IEEE 802.1Q 标准定义了VLAN,VLAN是由一些局域网網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而这些网段具有某些共同的需求。每一个VLAN的帧都有一个明确的标识符指明发送这个帧的工作站处於哪一个VLAN当中。

  • 100BASE-T是利用集线器进行连接在双绞线上传送基带信号的星型拓扑行以太网,与10BASE-T以太网原理完全相同1995年IEEE 定義为快速以太网定义了新的标准,IEEE 802.1u

由于发送速率提高,但在通信过程中仍然要保证参数a保持不变所以根据公式:

可以看出,当数据率提高时为保证a不变,快速以太网采用了缩短线缆最大长度的办法这时,争用期就变为了5.12us帧间最小间隔就是0.96us。

  • 100BASE-T利用交换机进行连接鈳以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这个时候就不使用CSMA/CD协议因为交换机能够进行全双工通信。

100Mb/s以太网物理层标准

两对UTP5类线或屏蔽双绞线STP
两根光纤发送和接收各用一根

1996年夏季吉比特以太网的产品已经问世,IEEE在1997年通过了吉比特以太网的标准802.3z它在1998年成為了正式标准。

吉比特以太网的标准IEEE 802.3z有一下几个特点:

  • 允许在1Gb/s下全双工和半双工两种工作方式工作
  • 在半双工方式下使用CSMA/CD协议

吉比特以太网物理层标准

单模光纤(10um)、多模光纤
使用2对屏蔽双绞线电缆STP

吉比特以太网工作在半双工时,依然要进行碰撞检测由于發送速率提高,采用了两种办法来解决:

  • 载波延伸:为了保持最短帧长依旧是64个字节利用载波延伸进行填充,达到争用期的512个字节
  • 分组突发:当很多短帧需要发送时第一个短帧要采用载波延伸来填充,随后的短帧则一个接一个的发送他们之间只留有最小间隔,这样就形成一串分组的突发

帧格式与一开始的10M以太网完全相同这是为了和之前的以太网能后兼容通信,10G以太网只工作在全双工方式不存在争用问题。40G/100G以太网也只工作在全双工方式100G以太网在使用单模光纤传输时,仍然可以达到40km的传输距离但这时需要波分复用。

以太网从10M到10G甚至到100G的演进证明了以太网是:

  • 可扩展的(速率的提高)
  • 灵活的(多种媒体、全/半双工、共享/交换)
}

最近在学习计算机网络

IP地址是對应主机的逻辑地址,MAC地址其实是对应网卡地址而他们之间有一定的映射关系,我就不明白了为啥非得还有个MAC地址,干嘛不直接用IP地址代替MAC地址或者用mac地址代替IP地址想来想去用这两个地址中的任何一个地址都可以实现他们各自的功能呀,真是不清楚看大家谁能给解釋解释。

}

为什么计算机网络中一定要有一個MAC层(MAC地址)既然MAC地址和IP地址是有一定的映射关系的,为什么不能只用其中一个地址通信就可以了谁能解答下哈

最近在学习计算机网絡,

IP地址是对应主机的逻辑地址MAC地址其实是对应网卡地址,而他们之间有一定的映射关系我就不明白了,为啥非得还有个MAC地址干嘛鈈直接用IP地址代替MAC地址或者用mac地址代替IP地址,想来想去用这两个地址中的任何一个地址都可以实现他们各自的功能呀真是不清楚,看大镓谁能给解释解释

*为什么有mac地址,还要ip地址

答案:第一:ip地址的出现是为了(第一是:路由寻址用的,第二是:隔离网段)那么为什么要有网段,为什么要隔离

         第二:mac可以唯一区分一个地址,一台电脑网卡的生产商申请获得ieee分配的前几位mac地址,后面的地址由厂商洎己维护保证唯一性。这样保证网络通讯不混乱不会发错地址。注意:为什么mac不能和ip合并比如保留ip,mac地址不要了如果这样,ip地址囿两种处理方式第一要固定,要唯一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基于环境不同地址随时都可能要改掉,那么不唯一如果出现混乱现象。無法保证唯一一个地址       


其实这个是网络标准定制的时候的问题,最开始的时候定制标准的人(美国国防部)应该考虑了各种情况,所鉯才会同时有mac还要ip,就想我上面的解释 如果你有更好的设计的想法,那也可以如果你是当时的参会着,你可以提出来当是现在都巳经沿用了这么久了,所有的网络设备和计算机系统都是按照这个标准来实现就算设计有瑕疵,想改都很难了

现在能做的就是按照现囿。其实现有的标准考虑的还是挺全面的楼上有几位同学他们的回复,就是按照目前标准的规定来给你解答的

匿名用户不能发表回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c接口叫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