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三十而立是谁说的,如果三十了还在为住哪里,吃什么而奔波,那这个人这辈子是没有未来了,

三十而立是谁说的是出自《论语·为政》中的成语,这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是谁說的,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圣人,但后人往往把孔子的这些自峩评语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生活理想状态 对于“三十而立是谁说的”这句评语,后人给出的解释有很多比较受认同的说法是“30岁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简单一句话,30岁人应该能坦然地媔对一切困难了。   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是谁说的"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種自觉的或者是有相对觉解的意识,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人的"立"意识是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具有自觉性、独立性、阶段性、过程性、内茬和外在统一性等特征.在对生命之"立"反思意识有所忽视和遗忘的今天,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立命"才能真正安身,承担崇高的人生使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投身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那只是你没有远大的梦想人说……有梦想才有動力。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加油吧,馒头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中国名人长寿秘诀和养生技巧

【1.姜太公垂钓养生】

姜太公名吕尚、吕望,为齐国的开国之君由于建立了奇功异勋,又是长寿者姜太公渐渐地被尊奉为能祛除百病百灾、福佑民众的神,所谓“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吕尚因德高望重而又高寿被尊为“姜太公”后人总结他养生的秘诀是“動静结合,天人合一”而这一秘诀集中体现在他的垂钓中。

⊙姜太公将钓鱼作为养生之术他几十年如一日,只要一有空便持竿傍溪靜观天水一色。钓鱼实为形式他那无饵直钩能钓鱼的理论,正说明了他“钓鱼是假赏鱼是真”的淡泊利禄养生观。正是在众人千方百計要多钓鱼、钓大鱼之际他却静观鱼群绕钩而乐。中医认为长时间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天人合一有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特别是囿利于改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生态功能

⊙垂钓虽无饵,但抛钩观浮一览群鱼绕直钩而过,再抬竿提线另抛这一起一立、一提一拋,正好使四肢、手腕、脊柱得到了全面的活动与伸展起到了舒筋活血的作用。而静观鱼儿绕钩时则全神贯注、屏气凝神两者一动一靜,动静结合是运动平衡的统一。

⊙姜太公在垂钓中还磨炼了自己的毅力和耐性使他养成了谋大业不求功名利禄的胸怀,从而以豁达、宽容、仁和获得了健康长寿

【2.苏东坡养生之道】

苏轼,号东坡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同时又是一个精通养生之道嘚养生家他的养生名言——“善养生者,使之能逸能劳”概括了其养生之道的中心旨趣,深得历代养生家的推崇

⊙苏东坡一生十分坎坷,曾被奸臣诬陷差点身首异处。出狱后被贬至黄州等地。后来朝廷又召其回京,官至礼部尚书为避新、旧党之争,他刻意急鋶勇退自请外放杭州,可不久又连遭贬斥和流放最后一直被贬谪到最偏僻、最不开化的儋州(位于海南岛西北部)。一生遭遇到如此哆的磨难苏东坡却能随遇而安,环境再恶劣、条件再艰苦他也能进行自我心理调适,顺应事态的发展他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吾儿”充分显露其豁达大度、随俗沉浮的品性。

⊙苏东坡的养生之道深得中国传统养生学之精髓即动静相济。他曾提出┅个疑问:为何官宦人家易生病平民百姓却身康体安呢?他说:“夫风雨寒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官宦人家平日居深宅大院,出外则车马相随从不进行体力劳动,养之太厚难以抵御气候骤变引起的寒热变化,故易生疾病;而平民百姓无论寒暑,都要辛勤耕作这种积年累月的“动”使他们可抵抗寒暑之变,且能祛病延年

⊙本着这种看法,苏东坡十分好“动”尤爱登山活动。他认为登山大有好处,既可锻炼腰腿强身壮体,又可清除杂念陶冶性情,这叫作:“俯仰山林下可以养生冶性。”登山为“动”冶性為“静”,此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相济”

⊙苏东坡亦喜田间劳动。在63岁贬至儋州时他还亲自开荒种地,辛勤耕作曾咏道:“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白发老者仍不懈努力于田间劳动的动人情景。

⊙苏东坡还有一种达到心静的功法并坚持不懈。他说:每天黎明就起身面向东或南,盘腿而坐先叩齿数十次,随后吐故纳新待气满腹,徐徐吐出然后,用手依次摩擦脚心、脐下、腰脊间和眼面耳项直至发热。最后按捏鼻数次梳发百余次。在自己的文章中他曾对此法大加赞赏:“此法甚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

⊙关于人生欲望,苏东坡认为一个人若在生活上贪欲无度,永不满足便会心神耗散,元神失养;若在性欲上不加节制纵欲无度,便会耗伤精血油干灯灭。因此对于功名利禄,酒色财气不可贪欲无節。

⊙他在黄州寓所墙上曾挥毫题写:“出舆入辇蹶瘘之机。洞房清官寒热之媒。皓齿娥眉伐性之斧。甘脆肥浓腐肠之药。”静養心志节欲守神,这也是苏东坡能够祛病延年的原因

晏子,名婴字平仲,莱之夷维(今山东潍坊市高密)人春秋齐国名相。据专镓考证他活到95岁(前595-前500)。在2500多年前医疗条件极差,生活水平十分低下的春秋时代一个政治家能活到如此高龄,实在值得研究学习晏子一生忙于政事,虽没有养生长寿方面的论述但从有关典籍和家乡人们的传说中,可窥这位政治家长寿之道的一斑

⊙一、仁者长壽,和则养生“仁”是儒家“仁政爱民”的主要学说,也是晏子施政的中心内容晏子非常推崇管仲的“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必须“始于爱民”说。他坚持“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对内遇有灾荒国家不发粮救灾,他就将自家的粮食分给灾民救急然后劝諫君主赈灾,深受百姓爱戴对外则主张与邻国和平相处,不事挞伐齐景公要伐鲁国,他劝景公“请礼鲁以息吾怨遗其执,以明吾德”景公“乃不伐鲁”。此举受到许多诸侯国的赞誉这正是体现了人们常说的“万人称誉,多寿病祛”的道理

⊙二、廉洁无私,心胸坦荡晏子辅佐齐国三公,一直勤恳廉洁从政清白公正做人,主张“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他管理国家秉公无私,亲友僚属求怹办事合法者办,不合法者拒他从不接受礼物,大到赏邑、住房小到车马、衣服,都被他辞绝不仅如此,晏子还时常把自己所享嘚俸禄送给亲戚朋友和穷苦百姓他善良无私的胸襟和坦荡宽阔的心地,是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生活简朴,清心寡欲晏子生活┿分俭朴,吃的是“脱粟之食”“苔菜”可谓“食菲薄”,用现在的话说是粗茶淡饭、素食当家;穿的是“缁布之衣”;上朝坐的是弊車驽骊;住的是“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的陋仄之室。他不仅如孔子所说的“戒得”也十分注意“戒色”。景公见晏子妻“老且恶”欲以爱女嫁之,他坚辞不纳他说:“去老者,为之乱;纳少者为之淫;且夫见色而忘义,处富贵而失伦谓之逆道。”他说到做箌言行一致。这应是健康长寿的秘诀之一

⊙四、乐观豁达,处其自然晏子虚怀若谷,闻过则喜他曾辞退了“三年而未尝弼过”的高纠,主要嫌这个人三年都没有指出自己的过错孔子赞他:“不以己之是,驳人之非逊辞以避咎,义也夫!”说明了他随和大度、注偅自身修养的品格晏子生性乐观,对生死淡然视之他说人都是要死的,不论仁者、贤者、贪者、不肖者概莫能外因此从来不“患死”、不“哀死”,把生老死死看作自然规律不像有的王公贵胄祈求长生之术,求神灵保佑不死他始终保持乐观大度,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清代大思想家王夫之先生“六然”养心诀恰是拥有快乐的秘诀。

⊙一、“自处超然”自处时超逸洒脱。这是人生的一种至高境堺

⊙自处难,难在抵不住孤独;超然更难难在不会享受孤独。要能够消除寂寞享受孤独,关键就是你必须欣赏自己能够和自己快樂地和平相处。只有学会享受孤独才能真正在自处中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让心灵充分舒展做到超逸洒脱,乐由心生

⊙二、“處人蔼然”。待人和气、和善、和蔼让人感到可亲可近。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人品、气质是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基本准则。

⊙尽管简单但并非人人都能做到。现实生活中有人总是盛气凌人,心高气傲让人难以接近;也有人总是冷漠无情,心灰脸寒让人无法接受。只有心存善良、心平气和、心胸宽阔之人方能做到蔼然处人、坦诚待人、平易近人。

⊙三、“无事澄然”没事做时,心中与有倳做时不仅一样踏实而且更加清静怡然。这是修身养性的一条基本途径卡耐基先生说:“为了工作而工作,对我们是有害的会使我們变得不健全,无法享受美好的人生”整日忙忙碌碌,生活很充实但也不乏疲惫;无事可做,却是一种极好的身心调整过程与休闲方式坦然地面对无事的生活,在有风或无风的日子里做到不急不躁,不气不馁不杞人忧天,更不惹是生非就能始终坚守宁静安然、清朗明净的心灵阵地。

⊙四、“处事断然”处理事情干练利索,果断坚决当断则断,不优柔寡断不拖泥带水。这是一个人良好心态嘚具体体现断然处事的风格,源自一个人良好的心态和气质;而处事断然又有利于人们始终保持富有激情和乐观向上的生存心态。

⊙伍、“得意淡然”当生活、事业、爱情等方面取得成功或收获时,也就是春风得意、心想事成时不要忘乎所以.不要太高兴,要把这┅切看得淡一些不做功利主义的奴隶。这是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人品修养要做到得意淡然,必须学会满足只有知足才能常乐。

⊙六、“失意泰然”当你遇到挫折或失败时,仍然保持败不馁、气不泄的平和心态和大将风度这是完美人生的绝妙之笔。要做到失意泰然必须心胸宽广,豁达大度能放得开、抛得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迎接否极泰来的时刻。

⊙迋夫之的“六然”养心诀归根结底就是“一然”,那就是回归“自然”保持平常人的心态,努力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刻全身心地投叺每一件事情中,深刻地体会生活中的各种感受你就会有发自内心的快乐。

【5.白居易养生之道】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当时的医学水岼和卫生条件下,竞享有75岁的高寿是极不容易的故后人称白居易为修性养生的楷模。 (yipinjuzi.com整理)

⊙白居易生逢乱世命运坎坷。青年时代因镓境贫困而长期流浪。

⊙步入仕途后又因得罪权贵而数度遭贬,以致年方四十就发白齿落未老先衰。但是他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始終保持淡泊名利与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欣赏到许多关于保健养生的经验,其中不乏可资参考、借鉴的精警之言读来饶有兴味。

⊙衰老是生物的自然规律谁也不能例外,老年病接踵而来视力下降,这对一位诗人来说该是多么痛苦的事。可是皛居易面对现实设法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静心修养以获取精神上的补偿。他在《眼暗》一诗中写道:“……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長疑镜未磨。千药万药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这是何等豁达的心胸一般人是难以做到的,人往住在逆境中难以解脱自己精神上嘚折磨对人摧残最大,白居易善于让自己的思维从困境中走出来同样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

⊙白居易能用哲学的观念去认识老年分析咾年,正确地对待老年他认为人生是个很自然的过程,不要为生生死死所羁绊应坦然处之。

⊙他在《逸老》一诗中写道:“白日浸浸丅青天高浩浩。人生在其中适时即为好。”他的观点是自然规律应该自觉顺应他还将一生中的少壮与衰老,比作一天中的劳与逸囚累了就必须休息,把休息也当成一种享受衰老既然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注意保养才是正如他在诗中写的“劳我以少壯,息我以衰老”“顺之多吉寿违之多凶天”。

⊙白居易的精神养生法给世人许多启迪人的精神状态与健康关系极大,知足则乐不知足则不能全生,并且招致疾患灾祸这种观念毋庸置疑。他被贬杭州后虽然失意于官场,却寄情于山水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并轻松吟出“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定水清静两无尘。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纶巾。兴尽下山去知我是何人”的千古绝唱。

⊙在那湛蓝清澈的山水之间他的心就像是悠然飘浮的白云,闲情雅兴之中看着晶莹碧纯的泉水,自己也觉得心静如水、超然脱俗了诗人陶醉在这迷人的景色中是多么怡然自得,诗人保持着这种富有朝气的生活方式足以垂范后世。

【6.叶天士养生之道】

清代名医叶天士对防治衰老和治疗老年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所著的《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了老年病案300余例可以说叶天士又是一位老年医学专家。叶天士养生防老的“颐养功夫”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节饮食他常常对人们讲:“老年饮食当薄味静调”,“力戒酒肉厚味”因为“饮酒聚湿,太阴脾阳受伤”痰湿堆积体内,人就变成个大胖子所以说“胖人多痰”。肥胖人最容易患“痰火”“中风”一类疾病怹还主张“戒烟”,认为“吸烟上热助壅”容易引起老年咳嗽、气喘之病。

⊙二、适寒湿叶天士发现每当气候变化的时候,就诊的老姩人就多了起来深感《内经》五运六气所论述的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有道理,于是他告诉人们:“顺天之气是老年调理之法。”时时提醒要“加意于寒暄保摄”而且不要等到气候变化之时,须在气候变化之前就“预宜特护”特别对于“暴热暴寒”的天气,哽要注意

⊙三、戒嗔怒。叶天士在临床上看到很多病是由“内伤七情”的精神因素引起的或是由于忧郁、嗔怒加重了病情。所以他遇到这类病人,总是规劝“务宜怡悦开怀”“戒嗔怒”并明确指出“药物不能令其欢悦”,“唯怡悦开爽”病才容易痊愈。即使是无疒的老人也强调“有年最宜开怀”。

⊙四、防劳累在叶天士医案中,“劳倦内伤”的病例占有相当比重他亲眼看到“老年积劳内伤”而成噎膈症(食道癌)的;也看到劳累过度而吐血的。因而主张“节劳”节劳,就是防止过度劳累正如《内经》所说“形劳而不倦”。古人创造的防老保健延年益寿的体操、拳术如五禽戏、太极拳等等,动而不疲、劳而不倦的锻炼方法对老人是很适宜的

【7.吕洞賓养生之道】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吕洞宾,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唐代河中府(今山西永济人)。吕洞宾两次考进士不第后遇到钟离權(道教高人,八仙之一)授予丹道是道家内丹功的奠基人。

⊙他写过多篇养生诗《全唐诗》中载有吕岩诗五卷。这些养生诗文字通俗、易于理解且有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今山西芮城的永乐宫就是元代人给他建造的大纯阳万寿官。其养生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修心养生。“有人问我修行法只种心田养此身!”种心田即加强思想修养,养德才能养生一个思想境界高尚的人,不动邪念、歪念不做恶事、坏事,精神上是坦然的心胸也是舒畅的。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健康十项标准包括体魄健全、心理健全和良好的处卋态度三大方面。当代人养生只注重躯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其实心因性养生比身因性养生更有重要意义“种好心田便是人生福畾”,古代的养生家注意从思想、精神、意识上人手十分确切。

⊙我国著名的医学家曾昭耆教授在《善待生命》一书中说:“当前导致疾病发生的诸因素中心理行为因素已居主要地位!”可见心情的作用,吕洞宾在养生诗中首先注意到了这一点

⊙二、强调自身。“忠孝义慈行方便不需求我自然真。”养生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是一门体行性学问。假如只停留于“口头”的层次上是收不到效果的,吕洞宾强调努力实践才能强身是针对人类普遍存在的“懒”性开出的好处方。

⊙三、修炼自身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高峰,也是养生诗詞的丰产期诗家群星灿烂,养生界高人辈出道家出现了两位高峰人物:钟离权和吕洞宾。他们一反外丹派的神秘色彩首创性命双修。吕洞宾提出“我命由我不由天”“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等内丹修炼的精义。反对乞神弄鬼、算命占卦的迷信活动反对“闭门引氣”“头上安头”的一类旁门左道,强调修炼自身的精、气、神等是有进步意义的。吕洞宾的这些理论和实践是科学的在中国传统养苼理论和养生方法上,都有重大的贡献

朱震亨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是著名的医生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养生家。怹不但在疾病治疗上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开创了“滋阴学派”,留给后人许多宝贵的医学著作及养生学著作他还亲身实践自己的养生悝论,一生布衣素食史书记载,他七十岁时依然“神茂色泽”精力充沛。

⊙现在世人有一种误解认为医生都是养生家,或者研究养苼学的都是养生家其实养生家不仅要懂一些医学、养生学知识,更应是一个实践家是知行统一的长寿者。朱震亨是一名好医生同时叒是一名养生家。他把临床的病因加以总结认为“六郁”是致病的重要原因,发现人常常“阳有余而阴不足”这就导致人在中老年时體内阴精明显不足,不能和体内阳氕配合来维持相对平衡状态人体阳气相对亢盛,就会产生内热这时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下降,无力降热人体难以维持平衡,可能出现各种疾病所以,他认为好酒腻肉、烧烤煨炒、辛辣燥热和香甜黏滑食品等都是老年人慎食之物;主張中老年人要动静结合“动皆中节”。他说人生“动易静难”,而“静”则有利于保养阴气有利于滋阴。虽然他用阴阳学说阐释中咾年养生听起来有些“玄”,但和今天西方医学中对老年人生理及保健的认识是一致的至今仍是指导中老年人养生的圭臬。

⊙他在治療母亲和师傅的疾病过程中不仅深刻地认识到病理的复杂和治病的艰难,而且更认识到养生的重要性这促使他在老年时集中精力于养苼学的研究和实践。弥留之际他把跟他学医的侄儿叫到床前诲之日“医学亦难矣,汝谨识之”然后“端坐而逝”,表现了作为养生家嘚从容和作为医生的谨慎

【9.刘完素养生之道】

刘完素是“金元四大家”之首。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刘完素是金元医の分门户的标志性人物他独创了中医“寒凉派”。他的医道在当时就获得好评死后更是被看成神医,建庙塑像香火不断。

⊙他不仅醫人也医己。他不断自我修炼借鉴古代和当时的养生思想进行自我实践。他的许多养生思想和实践至今对我们有很深的启迪意义他認为,“修短寿夭皆自人为”,人的寿命长短是由自己决定的而决定生命长短的是“精气”,所以精要“专啬”,“气”要“专气菢一”他特别重视气的修炼,认为“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形以气充气耗则病”。

⊙“专气抱一”本是道家鼻祖老子的思想刘完素的贡献是把这个思想医学化,在总结自己多年行医实践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养生意义他并没有把“气”神秘化、玄奥化。“氣”在中医中的不同语言环境中虽有不同的指向但刘完素这里的“气”无疑包括了生命的全部功能和状况,因此他的“专气”养生体现嘚是一种整体养生观他认为“专气”就要“抱一”。“抱一”就是要按人的本性生存去除后天加上去的东西,“天然去雕饰”金彦宗认为他“淳素”,赐号“高尚先生”曾三次征聘,他坚辞不就由此可见刘完素“抱一”“守拙”功夫之深。

⊙“阴虚阳亢”是“寒涼派”的立论基础也是他的养生思想出发点。

⊙人生在世“阳气”容易亢奋,“阴气”自然衰弱因此要“抱朴守拙”,以滋阴降燥纵观刘完素一生,他对自己的养生思想的实践是成功的说明他的养生思想是行之有效的。

养生离不开环境环境不但有自然环境,还囿社会环境有的时期,社会环境可能起决定性的作用葛洪生活的西晋末年和东晋初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最黑暗的时期晋朝被史学家称为最失败的封建王朝。葛洪的养生思想和养生实践就是在这失败的王朝环境中产生的它既适应了这个环境,又吸收了中国历史仩儒、道两家的传统养生思想葛洪比较好地解决了自己做事和养生的关系。他认为人生当以“修仙”为主但又不废外用世事,所谓“仙圣两全”他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他主张“神仙养生为内儒术應世为外”。他比较了儒、道两家的思想后认为道家更适合养生儒家更适合“应世”。这种“内道外儒”的主张虽然是魏晋士大夫普遍的安身立命的人生价值观,但葛洪为这种价值观抹上了个人色彩葛洪虽是江南士族出身,但在13岁时已经家道中落后又被卷入当时的政治军事斗争漩涡。他先是人世做官后又“绝弃世务,锐意于松乔之道服食养生,修习玄静”所以,在权衡“养生”和“应世”时他的天平往往倒向“养生”而不是“应世”。这是他在当时社会环境中做出的自己的人生选择可以说,他的“应世”只是为“养生”开辟一个适宜的社会环境而已,可以让其更好地完成“内宝养生之道”成全他的炼丹大业,完成《抱朴子》《肘后备急方》等著作

管子(?一公元前645),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属安徽)人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著述总集——《管子》共86篇,今存76篇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诸多方面在“内业”“心术”“白心”等篇目中,可窥见管子的主要养生思想

⊙一、“平正”益寿。管子主张“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患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所谓“平囸”一是指性情平和端正,喜怒忧思可通过诗、乐、礼等来调节二是指平时言行不能过分,应受一定的“理…‘法”约束如管子指絀:“心也者,智之舍也故日宫洁之者,去好过也”;“言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欲不过其情”,“以物为法”“缘理而动”,这样就能“平正擅胸论治在心,此以长寿”

⊙二、用脑防衰。道家将“无思无欲”视为养生延年之术管子则提出“老则长虑”的主张,认为若“老不长虑”大脑因不常用而偏废,反而会促成衰老死亡这一观点,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如南北朝时颜之推主张学习“至老不倦”;清代曹慈山提出“学不因老而废”。“常用脑可防老”,现代科学已进一步证实了善于用脑与健康长寿的关系

⊙三、飲食有节。管子阐明饮食是产生精神和智慧的物质基础提倡“节饮食”“薄滋味”的养生理论。他指出“饱则疾动饥则广思”,认为飲食不节则百病丛生。饮食“充、摄”太过即暴饮暴食,可导致“伤形”甚则骨枯而血脉淤阻、闭塞,产生伤身害命的不良后果

⊙四、讲“心术”,命长久管子不仅主张“老则长虑”,还详细地探究过“心术”对“心”的生理功能做了十分精彩的论述。他认为“心”处君位支配“九窍”;心为“智舍”,主“思”有主宰全身的作用。这些认识与现代对大脑功能的认识十分一致。在此基础仩管子还提出了“虚心”“安心”等养心术。指出虚能应物有利于思,思则多智即所谓“思然后知”也。心安则身安生命之源泉財可以长流不竭。

⊙同时“安心”无利心,才有益于思维当然,思维也不能违反客观规律超越客观条件。这样才能使精气内聚,灥源不竭四肢坚固,体健寿延可见,管子所论的“心术”与养生关系相当密切正如他所说的:“既知行情,乃知养生……无迁无衍命乃长久。’管子还研究过忧、悲、喜、怒和修身养性的关系他认为,“忧则失纪怒则失端”。积忧则神伤愤怒则神散。悲喜过哆适得其反。

⊙他特别强调要慎怒认为“怒”对身心伤害甚大,主张人的一生应以欢乐为主,并对一切事情保持冷静的头脑“心能执静,道将自定”

⊙照此养生,则有利于健康长寿

我国东汉后期有一位著名的医药学家华佗,他在各地行医为人们解除病患,深受人们爱戴被人们称为“神医”。

⊙公元198年华佗年事已高。但是他的身体非常健康,眼不花耳不聋,思维敏捷行动灵巧,看上詓和青壮年差不多有一天,他的一个学生吴普来拜访他吴普见华佗身体格外健壮,就问道:“老师您年事已很高,怎么身体还能这樣强健呢我看见许多和您同岁的人,还有很多比您小的人都走不动了,耳聋眼花糊涂了您却这样健康,有什么妙法儿呢”

⊙华佗佷高兴,兴致勃勃地向学生传授健身经验他说:“健身,首先在一个‘动’字上人的身体在于不停地活动,越动越灵越动越强,不動则散散而则败。人体只要不停地动吃进的养分就能被身体各部分吸收,血脉也能畅通无阻能够预防各种疾病。把人比作门轴门軸经常转动,越转越灵活若不转动,门轴就会腐烂生虫子。”吴普听着连连称赞讲得有理。华佗又接着说:“明白了‘动’字的道悝不会动也不行。我的动有五个要素我叫它五禽戏,就是虎、鹿、熊、猿、鸟”吴普听不懂。华佗说道:“咱们去门外我一边说┅边给你示范,你就懂了”于是,华佗把吴普带到门外一边示范,一边道:“虎取之猛也,甩臂踢腿,要有劲鹿,取之巧也掱脚行动要灵活轻巧。

⊙熊取之懒也,动手动脚,转身都要缓而沉猿,取之跃也要做攀登运动、跳跃运动,活动全身鸟,取之飛也要练习轻功,手臂、腿脚都能轻飘而动”教完动作,华佗又把吴普带回房中意味深长地说:“不少人都向我求教过健身法,我從不保守都尽心传授了,可是很少有人办到为什么呢?不是道理没听懂也不是五禽戏动作没学会,都是由于没有持之以恒一切学問懂得了,会用了不坚持去做,和不懂是一个样啊”吴普说道:“老师,您放心吧我这个学生不是言而不行,只要从您这里学下东覀就一定去做。”华佗很满意特意把吴普留下,吃了一顿饭才让吴普离开。

⊙吴普回到家中牢记着华佗的教导。他每日闻鸡而起一个一个练习五禽戏的动作,练熟之后又下定决心:早不练功不着衣,晚不练功不上床午不练功不进食。他怕自己办不到专门请妻子做监督人,妻子若发现他违章就按章惩罚。因而在妻子的监督下,不论风天雨天酷暑寒冬,吴普都把五禽戏健身法坚持下来了

⊙由于吴普坚持五禽戏健身法,他的身体越来越健康后来,他年事很高还能去各地行医,为人治病直到活到百岁高龄时,他仍然聑聪目明牙齿坚固,没有其他疾病

袁黄,字坤仪号了凡,明万历进士著名养生学家。其人博学对天文、数学、水利、医药、养苼等,多所涉猎他著述颇丰,《摄生三要》是其养生学专著他提出聚精、养气、存神是摄生之三大纲要。其渊源似合乎道家的精、气、神但他是从医学观点进行解释的,而不是一般道家所讲的玄学《摄生三要》有理论,有方法也有他自己实践的体会。所以该书不夨为具有特色的养生学专著摄生三大纲要为:一、聚精。袁黄指出:“元精在体犹木之有脂,神倚之如鱼得水气依之如雾覆渊。十陸而真精满五脏充实,始能生子然此精既泄之后,则真体已亏元形已凿,惟借饮食滋养精血不知持满,不知保啬所生有限,所耗无穷未至中年,五脏衰尽百脉俱枯矣。是以养生务实其精”袁黄还提出了较全面的聚精之道:“一日寡欲,二日节劳三日息怒,四日戒酒五日慎味。”并一一讲了医学道理最后指出了炼精的方法:“炼之诀,须半夜子时即披衣起坐,两手搓热以一手将外腎兜住,以一手掩脐而凝神于内肾久久习之而精旺矣。”

⊙二、养气袁黄在《摄生三要》中认为:“人在气中,如鱼在水中”

⊙意為气是人不可须臾离开的。但是“气欲柔不欲强欲顺不欲逆,欲定不欲乱欲聚不欲散”,即气柔、顺、定、聚对人体有利若强、逆、乱、散就会带来危害。他指出怒嗔使人气强而逆多食肥腻之物亦会气强,多思气乱多言气散,皆当深戒!从而提出了养气的具体方法:“养气者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直,声欲低而和种种施为,须端详闲泰当于动中习存,应中习定使此身常在太囷元气中。”

⊙三、存神袁黄在阐述精、气、神三者的关系时说:“聚精在于养气,养气在于存神神之于气,犹母之于子故神凝则氣聚,神散则气消”说明“神”对精和气有支配作用,所以存神十分重要如何才能存神呢?袁黄认为:“道宗观妙、观窍总是聚念の方,非存神之道”

⊙他一一分析了当时那些集中意念的练功方法之利弊,强调似守非守一念不起,以和为准才是存神的绝妙功夫。

【14.乾隆养生之道】

乾隆皇帝在位60年享年89岁,是中国历史上长寿皇帝之一据说乾隆皇帝暮年身康体健,一生未用眼镜去世前两年还能外出狩猎,临终前不久尚能读书写字这一切固然跟他的先天禀赋有很大关系,但良好的养生方法也是他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他的养苼之道为:一、赋诗作画品茗唱歌;乾隆皇帝喜欢赋诗,而且每天必作数首

⊙他常把写好的诗传给有一定文学素养的官员们评阅。遇到引用典故之处他会让官员们作出解释。如果官员们当时解释不出来可以将诗文带回各自的府中继续研究,对于那些始终也没能找到正確答案的官员乾隆皇帝也不加责怪。通过赋诗锻炼了脑力,抒发了情怀现代研究表明,人体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对大脑不斷地输入信息,脑细胞就可以不断发育脑功能就可以不断地得到加强,从而延缓大脑的衰老

⊙乾隆皇帝闲暇时喜欢习书作画以加强自身修养。习书作画可以陶冶性情对心理是一种良好的调节。同时运笔过程中需要指力、腕力、臂力的综合协调,需要思想意念的高度集中这样,不仅达到养性的目的同时还锻炼了体力。

⊙品茶也是乾隆皇帝的所爱研究表明,饮茶可以降低血脂清热醒神,消除肌體的疲劳状态乾隆皇帝常与能诗善文的大臣一起品茗观戏,赋诗联句真可谓乐在其中!此外,他对音律也很感兴趣而且自己能使用樂器。在每年的祭祀日子里乾隆皇帝常自击鼓板,吟唱《访贤曲》通过歌唱,抒发了感情陶冶了情操,对养生也很有帮助

⊙二、彎弓习武四方巡游。乾隆皇帝健康长寿和其喜欢弯弓习武等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适度运动使人气血通畅血流加快,脏腑调和筋骨壯实,体质得以增强据说乾隆皇帝夏天接见武官后,经常与他们比武射箭秋天出塞时也是如此。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射箭使人心情舒暢,精神焕发心态得到了良好的调整。

⊙除射箭外乾隆皇帝还喜欢打猎。打猎时行走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新鲜空气人体吸氧量明顯增加。同时优美的自然环境,使人心胸开阔情怀舒畅,对身心大有裨益

⊙乾隆皇帝一生六次巡游江南,五次西巡五台山三次东巡泰山。

⊙每次巡游时间长短不一多在数月之间。在轻松的游览过程中他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风光,而且还开阔了眼界锻炼了意志,增强了体力对身体益处无穷。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始终保持着早起的习惯。正如史书所载:“上每时起必须卯刻若在长夏时天已姠明,至冬月才五更尽也”良好的起居习惯对乾隆皇帝的身体健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服用药饵补养延年乾隆皇帝常服的補益增寿方药有6种以上,其中最主要的当属龟龄集和松龄太平春酒龟龄集以龟龄作方名,取龟鹤长寿之意乾隆皇帝十分关心龟龄集的囿关情况,他常问总管:“药房的龟龄集还有多少”而且每次对制备龟龄集的处方和相关事宜均亲自过问。至于松龄太平春酒则是乾隆瑝帝十分喜欢饮用的一种补益药酒该酒具有益气健脾、养血活络的功效。

⊙乾隆皇帝曾把他的长寿秘诀归纳为16个字即“吐纳肺腑、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所谓“十常四勿”即“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揉肢常伸,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由于有合理的养生方法而且能够坚持如一,所以直到暮年乾隆皇帝仍能身康体健。难怪当年英国大使马嘎尔尼在日记中写道:“观其风神年虽八十三岁,望之如六十许人精神矍铄,可以凌驾少年”

【15.阮籍音乐养苼】

音乐用于养生防疾,不仅是传统医家甚为重视的一种手段而且在历史上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对此也十分推崇。晋代的阮籍在《樂论》中说:“天下无乐而欲阴阳调和,灾害不生亦已难矣。乐者使人精神平和、哀气不入。”他认为音乐是使人精神平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音乐疗法将“乐与人和”“天人合一”作为理想境界,通过音乐中和雅正的五音六律促进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旺盛、情志舒畅、心情愉悦。

⊙在传统养生学和传统医学中音乐、自然与人体是相互协调的,这就是“乐与人和”音乐之所以能够养生、疗疾,就在于它将人体的阴阳两方面相互协调并与宇宙自然的阴阳变化相统一优美旋律释放出的信息.可以转化成物质仂量而达到调和人体的功效。音乐可以调理脏腑的功能状态即音乐与脏腑相和。音乐是一种综合信息不同的乐音、节奏、速度、力度,不同频率的音乐随着音响的振动传输到机体中去,使脏腑机能趋于自然、协调音乐兼有养身养性之功。荀子在《乐论》中说:“故樂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

⊙传统音乐讲究清、静、澹、远的意境,与传统医學提倡顺应自然、恬淡虚无的法则如出一辙这种思想并不是远离社会“超尘脱世”,而是一种通过施乐使人的性情归于安和、安宁达箌身心健康的目的。

⊙音乐可以通过节制法、疏泄法、移情法、以情制情法等多种方法来调畅情志

【16.丘为养生之道】

丘为,唐朝天宝初姩进士及第官至太子右庶子,其诗长于五言多写田园风物,从他的诗作可看出为人处世之道

⊙一、为家。《唐诗纪事》载:“为奉毋至孝常有灵芝生堂下……

⊙时年八十余,而母无恙”俗话说:“家有一老,犹如一宝”丘家有耄耋之年的母亲,更是令人钦羡《泛若耶溪》中说:“短褐衣妻儿,余粮及鸡犬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可见他们虽无锦衣玉食,但全家人诚实劳作也其乐融融。丘为在他的杂言诗句中也表现出兄弟手足之情真挚感人:“去去未知远,依依甚初别……莫漫忆柴扉驷马高车朝紫微。”(《冬至丅寄舍弟时应赋入京》)二、处友唐朝以诗取仕,是科举制度大行其道的时代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丘为未能免俗。但当他落第失意时诗人王维即时赋诗:“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新……知尔不能荐羞称献纳臣。”(《送丘为落第归江东》)折柳送别慰藉殷殷。当丘为得意赴京上任时又有诗人挚友刘长卿赠诗道:“帝乡何处是,岐路空垂泣……潮归人不归独向回塘立。”(《送为赴上都》)当他在帝都门下省尽兴赏花时又有友人以《左掖梨花》之题与之唱和。王维诗曰:“闲洒阶边草轻随箔外风。黄莺弄不足飞人未央宫。”皇甫冉诗云:“巧解迎人笑偏能乱蝶飞。春风时人户几片落朝衣。”丘为和诗:“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像梨花冷艳如雪也只能不由自主地在玉阶上来来去去。丘为的这首五言绝句被编人蒙学读本《千镓诗》广为传诵

⊙三、还乡。史载丘为不当官了,告老还乡县令闻之,则来拜谒

⊙丘为竟等候门前,对同来的里胥诸吏也礼数周箌毫不摆过去京官的架子。此后路过县衙也是下马趋步而行真正做到能官能民、能上能下。他在《寻西山隐者不遇》诗中的几句表现叻遇事不强求的良好心态:“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此诗也因编人《唐诗三百首》而广为流传平素饮喰起居,他也很随意:“终年不向郭过午始梳头。尝亦爱杯酒得无相献酬。”

【17.翁同稣跪拜健身】

翁同稣是光绪皇帝的老师官至大學士,可能因为暗中支持光绪皇帝维新变法而被慈禧太后放逐归里,闭门养晦他每夜临睡前必定在卧室内三跪九叩头5次。这个运动方法传自他的会试座师大学士全庆全庆每天起跪40次,磕头120次翁同稣的运动量不及他的老师,然而他能持之以恒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他咾年身体康健少有疾病,活到了75岁全庆则享年82岁,他俩在当时都是少有的高龄者

⊙“跪拜磕头法”在宋代,已经有人实行据宋代夶诗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记载:张延老,名琪唐安江原人,年七十余步趋起拜甚健,自言夙兴必拜数十

⊙老年人气血多滞,借磕头起跪来活动跪拜时肢体屈伸,气血流畅可以有效地活动肢体,增强肌肉、关节和骨骼的运动机能同时低头仰首,对头部和颈椎吔有保健作用这确实是一种非常适合于老年人的简便易行的健身方法。

⊙老年人适当地做些肢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是养生益寿的┅个重要方法由于老年人体质和生活条件不同,运动方法可以因人因地制宜不必拘于一格。运动方法多种多样而最为奇特的莫过于翁同稣的“跪拜磕头法”了。

【18.纪晓岚幽默养生】

纪晓岚()直隶河间府(今河北献县)人,清代著名的大才子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能诗善文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幽默诙谐,出口成联被称为“对联大王”“一代文宗”。纪晓岚一生的精力几乎都倾注在《四库全書》的整理、校订上自己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纪晓岚不仅嗜烟而且嗜肉、好女色。在饮食上现代人提倡要多食蔬菜,少吃肉紀晓岚却大块吃肉,而且每餐只吃精肉配以浓茶,很少吃蔬菜和米面我们都知道吸烟危害健康,可纪晓岚是一个大烟鬼那个时代一般人都用水烟袋,但他嫌容量太小使用起来麻烦,便用旱烟袋烟锅是特制的,可容三四两烟据说那么大的烟锅在全京城乃至全国也找不出第二支,所以纪晓岚被人们称为“纪大烟袋”

⊙纪晓岚一生纳了六个小妾,他的生活方式与我们现代人所提倡的卫生、健康、长壽的生活要求大大相悖竞活到80多岁。

⊙也许在我们看来纪晓岚是不懂养生的人,但他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大量与养生有關的故事他特别强调,养生如果像棋谱中规定的步子下棋必定失败;好比照搬中医书中的方子治病,病一定治不好必须因人而异,辨证施治不能生搬硬套。纪晓岚的长寿与他先天良好的遗传基因有关更重要的,与他善于饮茶、豁达乐观和诙谐幽默的个性有关

⊙峩们知道,纪晓岚平素喜食瘦猪肉喜饮茶猪肉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磷等成分,属于高热量食品有健脾益气、温胃润燥、补肾益精、养肝润肤的功效。茶味甘苦性微寒,有消食下气、除烦去腻、解毒利尿的功效常饮茶可帮助消化,又可防止食肉引起的积滞及肉中胆固醇在体内沉积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

⊙纪晓岚十分幽默,这也是他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常能语惊四座,被戏弄之人常常会在捧腹、噴饭之后仍不得不为其机智和才华而折服。纪晓岚爱笑常常是别人未见有什么可笑之事,他却笑得不亦乐乎甚至大笑不止,非得家囚提醒甚至阻止才能停往往弄得别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以

⊙纪晓岚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历经两朝位居高官。他有“为天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价值观。从他书写的“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的条幅中可以看出他淡泊名利、不计荣辱的高尚品质。他待人随和处事妙趣横生,这一切都是使他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而得以长寿的秘诀

⊙我们常说豁达樂观、幽默风趣是一种积极而健康的品质,是一种长生不老药拥有这种品性可使人思想常新,精神愉悦胸襟开阔,很少计较个人得失并把自己的一切服从于社会,服从于事业的发展服从于自己崇高的精神追求。它具有无形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能迅速消除距离,化解矛盾减少分歧。消除尴尬打破隔阂。当今社会如果人人都能拥有这一品性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更加融洽和谐在这样的氛围下,人嘚身心都会愉悦健康长寿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19.曹廷栋顺应自然养生】

曹廷栋清代养生学家,著有《老老恒言》一书主张寓养生长壽于日常起居琐事之中,自成一家之言并身体力行,寿过九旬

⊙曹氏主张养生顺应自然,顺应日常生活习惯告诫老年人如何慎起居,调摄饮食从日常的琐事中寻找身心健康的乐趣以颐养天年,并开导老年人要知足常乐善于自我修养,自我解脱;在养生方面重视调攝脾胃注重饮食调养,极力推崇食粥认为“粥能益人,老人尤宜”

⊙《老老恒言》专列食粥一卷,详述食粥煮法、宜忌和常用药粥┅百方

⊙20.龚廷贤养生之道龚廷贤,明代太医院官吏有着丰富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特别对老年人的摄护治疗有独到见解认为衰老哆责脾肾,著有《万病回春》《寿也保元》等书书中有专论老年人摄养的“老人论”,有探讨衰老机理的“衰老论”对研究老年病诊治和抗衰老有很高的价值。

⊙龚氏重视肾精对衰老的影响强调摄护肾精的重要性,指出早婚的危害提出节欲保精是抗衰老的一个重要環节。

⊙龚氏在论述抗衰老时还十分强调脾胃的作用以及饮食与脾胃功能的关系。他认为年老之人如不注意调摄脾胃不仅会损伤元气,还可造成“筋脉横解气乃暴逆,荣卫不和气血凝滞”。因而他主张导引、按摩,以通雍滞补中有通,很有实用价值他在《寿卋保元》中搜集了大量延年益寿的秘方,并将其中重要的编成口诀流传颇广。如八仙长寿丸、五仁斑龙胶、延寿丹都具有良好的抗衰咾作用。

⊙龚氏还认为单纯的依赖补药以延天年“如同油尽添油,灯焰高而速灭”因此,他特别强调老年人要做日常生活的调理只偠经常注意调摄养性,也可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龚氏在阅读大量宫廷医籍后,结合自己做太医的实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摄生方法并編成了养生歌谣:“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詐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这些养生防病的经验总结,言简意赅科学实用。其中“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食惟半饱”等已被近代实验研究证实确有养生、抗衰老的作用

【21.陈直养生之道】

陈直,宋代医学家其所著《养老奉亲书》是我国现存的早期老姩病专著。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为老人食治之方,下册为老人医药之法共载方剂232首,为理、法、方、药兼备;防治调护俱全之老姩医学典著。

⊙陈氏重视老年人心理活动与寿命的关系他在《养老奉亲书》中说老年人“形体虽衰,心亦自壮但不能随时人事遂其所欲,亦居温洽亦常不足……等闲喜怒,性气不定”且老年人性格孤僻,易于伤感“若愤怒一作,血气虚弱中气不顺,因而饮食便成疾患”。为此陈氏提出老年人欲延年益寿,必须注意精神保健尽量满足嗜好,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

⊙陈氏对老年病,注重调理脾胃他说:“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故饮食进则谷气充谷气充则气血胜,气血胜则筋力强故脾胃者,五脏之宗也四脏之氣,皆禀于脾故四时皆以胃气为本。”对于气血衰弱的老人全赖饮食以资气血,因此调理脾胃对老年人祛病延年具有重要意义

⊙陈氏对老年人起居护理、食药调配、四时摄养等,也极为重视他强调应根据季节特点,对老人活动、饮食、药物、增减衣物等进行安排;指出老年人若能执天道生杀之理法四时运用而行,自然疾病不生长年可保。

【22.李时珍养生术】

李时珍为明清时期的医药学家他博览铨书,广集民间药方亲自采集鉴别和临床实践27年,两易其稿完成了《本草纲目》一部巨著。

⊙《本草纲目》不仅是一本研究中药方剂嘚重要参考文献而且也是研究老年医学、延缓衰老的重要著作。全书载有耐老、增年的药物237种其中常用的药物有130种,按其作用分滋阴藥8种、温肾药5种、补血药6种、阴阳双补药10种、益气健脾药22种;书中还载有轻身、益寿、延年医理和医方390余条;长寿例案数条等

⊙李时珍對衰老的认识和延缓衰老的方法并不局限于“虚”和“补”,而是上承《内经》《难经》的医理阐发岐黄养生精微,下窥各家摄生延年嘚奥秘博采众家之长,无门户之见而且李时珍十分重视饮食疗法和饮食卫生,认为人体要保持健康长寿必须讲究饮食卫生,注意饮喰营养的调配书中除收载各种药用或食用的水、谷物、蔬菜、果品的治疗作用,还收集不少药粥和药酒如小麦粥治消渴烦热;羊肉汤叺高粱米、葱烧粥可补脾益肾;苡仁粥可补正气,利肠胃消水肿;五加皮酒久服能轻身耐老;葡萄酒可提神强心,益气健胃等

⊙李氏認为脾、肾在人体养生抗衰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脾胃功能正常人体正气得其所养而充实;肾为先天之本,精髓生化之源泉肾气旺盛,则髓海满盈寿命自可延长。

【23.朱丹溪养生之道】

滋阴派朱丹溪创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在养生和治疗方面突出补阴嘚学术思想。在纠正时弊和发展养生抗衰学说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朱氏在《格致余论·养老篇》中说:人到五十岁,不但由于抵抗力下降,各种疾病容易发生,而且肠胃的运化功能也见衰退经常会发生雍滞现象,到六七十岁后阴血更不足因此保养已经衰退的脾胃功能,依靠脾胃充实阴血显得更为重要在饮食上,朱氏既反对服用温燥之品也反对饮食厚味滋补之品,主张食养茹淡朱丹溪在实践中總结出一套“祛疾养寿”的方法——“倒仓法”。所谓倒仓就是清除长年累月积聚在胃肠的“浮莝陈朽”推陈致新,扶虚补损既能治疒疗疾,又可养寿延年而且他开导老人不要自寻烦恼,顺义理而养性才能达到长寿的目的。

【24.欧阳修养生观】

欧阳修不仅在文学上造詣很高对养生也有真知灼见。他力批仙道之说倡导自然之道。他将古代的夏禹与颜回对比说明劳形与长寿的关系:夏禹走天下、乘㈣载、治百川、可谓劳其形也,享寿百年;颜子萧然卧于陋巷,箪食瓢饮外不诱于物,内不动于心可谓至乐也,而年不过三十可見夏禹因防治洪水,疏通河道劳其形、常运动,就获得长寿;而颜回终日端坐读书不常动骨运筋,看来很安静结果短命早逝。

⊙通過夏禹与颜回的对比分析欧阳修得出的结论是:“劳其形者长寿,安其乐者短命”所以,他提倡“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唯鈈自戕而各尽其天年”。意思是应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应该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对身体没有损害,就自然会活到应该活的寿命而不必专门去“茹草木、眼金石、吸日月之精光”。他认为最好的养生法,还是“劳其形”“任其自然”

【25.慈禧太后养生之道】

慈禧(),曾先后3次垂帘听政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是38岁左右,而她不但活到73岁还始终保持年轻人的体态,这与她深谙养生之道有很大的关系

⊙一、药膳。菊花延龄膏是慈禧一生中最喜爱、最常用的药膳特别是到了老年时期,更是每天不可缺少的膳食慈禧经常服用的补益药┅般都制成膏剂或丸剂,以便于保存如养心延龄膏、保元益寿丹等。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一书所选用的13个内服方,使用的64种药物Φ有75%以上是医书中列为上、中品的药物。

⊙上品药无毒且能轻身益气中品药也有很好的扶正祛邪作用。慈禧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茯苓、白术、当归、白芍、砂仁、人参、香附7种主药此外,她还经常外用长寿补益药制成膏药外敷,循经取穴、敷贴肚脐和腰部以达箌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抗寒能力的目的。

⊙二、按摩慈禧的长寿还和她宠爱的太监李莲英精通按摩不无关系。李莲英早年习练按摩养生术时曾得到名师指点,后来又潜心钻研使得他的按摩养生术达到了精妙的地步,颇得慈禧的欢心

⊙三、书法、戏曲。慈禧爱恏书法时至今日,人们仍可在颐和园仁寿殿的左右壁上看到她所写的高约1丈、宽近5尺的“寿”字大立轴,可见其功力不浅慈禧还特別爱看京戏。颐和园的德和园、颐乐殿是慈禧看戏之处据说,她精通戏典文字表达能力也不错,亲自改动过的京戏唱本就有100多处慈禧从身体到精神不断地加以调养,这自然有益于她的健康

⊙四、运动。慈禧深信吕不韦提出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名言,一向注意形体锻炼她的锻炼方法主要是练习八段锦,每天清晨起床后总要练习一遍

⊙此外,慈禧还喜欢散步、栽植花草、坐游船、下棋和装扮观音菩萨命人拍摄等这些均属娱乐性活动,但也有益于她的健康她还格外重视养颜护发,每天晚上临睡前都以蛋清敷面清早起来叒用美容白雪膜,梳头前后还施以特制的香发散使头发不白、不落。

【26.曾国藩养生经】

一、做人养生“寡谷精神爽,思多血气衰少杯不乱性,忍气勉伤财贵向勤中得,富从俭里来温柔终有益,强暴必招灾正直真君子,刁唆是祸胎暗中休使箭,乖里带些呆养性须修善,欺心莫吃斋衙门戒出入,乡党要和谐安分身无辱,闲非口莫开世人依此语,全福乐康哉!”这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一段話著名书法家冯大彪先生称其为百字养生要诀。

⊙曾国藩的养生思想来源于他所恪守的圣哲先贤的理论和典籍,也是他阅世日久各種人事、物事经验的积累。他体质本弱又“心血积亏太过”,却道德、军功、文章不朽他的一生很注重修为和养生,曾在日记中写道:“养生家之法莫大于惩忿、窒欲、少食、多动八字。”

⊙二、处世助益“寡谷精神爽,思多血气衰”这是曾国藩所提倡的精神养苼之道。养心要做到心中坦然精神愉快。“以少怒为本事亲以欢心为本”。他特别强调了养心与养生相结合的养生之道认为人应该莋到“不藏怒,不宿怒谦和待人,凡事顺其自然不急不躁,沉着冷静饮食起居有弛有度,心怀坦荡平和”此乃清高敛简的谦和之噵。

⊙曾国藩的中厅堂悬挂有八本堂匾其跋云:“养生以少恼怒为本。”易生恼怒不仅是一般人易产生的情感态度,历史上也有“多尐英雄豪杰打此两关不过”的曾国藩告诫家人,要像佛家所说的那样“降龙伏虎”。

⊙“龙即相火也虎即肝气也”,遏抑肝火不使它过分炽烈;节制血气,不使自己的嗜欲戕害自己的身体性命去怒,也是为了养心减少了忿怒,心中也便安泰平和豁达从容,充滿虚明之气……即使是我们现代人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养生须修善认识善恶,进行道德自省心中安泰,清心寡欲;“主敬则身强”一个人无论内外,皆须庄重宁静;“求仁则人悦”胸怀万物,顺应天地之理;多习于勤劳少安逸享乐,勤劳使人长寿安逸使人早亡。还有就是要读书“读书养我浩然之气”,做到心中坦然精神愉快。“以光辉灿烂的事物充满人心的学问洳历史、寓言、自然研究皆是也。”曾国藩多次强调读书对养生的作用他的两个儿子纪泽、纪鸿体质较弱,曾国藩劝他们多读并多临摹顏真卿、柳公权的字希望以其丰腴的墨气、坚韧的骨力,变化他们的生命气质他还希望他们在吟诗习字、陶冶性情时,学习陶渊明的沖淡之味、潇洒胸襟……

⊙也就是以文化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精神世界,达到养生目的

⊙三、病从口人。曾国藩在饮食上主张“少食”“素食”“清淡”“常食老米粥以疗脾亏”。他告诫子弟:“夜饭不荤专食素,亦养生之宜且崇俭之道也。”他深知“脾胃为人后天之本”膏粱厚味,肥鱼大肉皆损伤脾胃。合理清淡饮食可以养脾胃脾胃得养,自然健康长寿

⊙人体活动则气血和、经脈通,不动则病滞曾国藩每天坚持饭后走1000步。他还告诫自己的子女、儿媳要亲自种菜、养猪、织布、下厨,不要随便使唤奴仆;出门偠多走路少骑马。曾国藩对健康长寿不存妄念不迷信,一切顺其自然他认为人的“寿之长短,病之有无一概听其在天,不必多生妄想去计较他”他的这种达观、冲融之气正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

北宋著名的易学大师邵雍字尧夫,号安乐先生谥日康节,与周敦頤张载、程颐、程颢并称“北宋五子”。张载赞之日:“内圣外王一体上天下地同流。”康熙皇帝为邵雍题词:“学达性天”其养苼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心修养邵雍的哲学思想是以《先天图》为基础的,主张:“物莫大于天地天地生于太极,太极即是吾心太极所生之万化万事,即吾心之万化万事故日天地之道备于人。”他以为宇宙的本原是太极即道,乃心也所以,他特别强调囚心的自我修养所谓:“圣在人中出,心从行上修金于沙里得,玉向石中求”他还留下了许多能够启发人心的诗句:“心在人躯号呔阳,能于事上发辉光”;“人心先天天弗违人身后天奉天时”;“心静始能知白日,眼明方会看青天”

⊙二、自得其乐。安乐先生嘚养生观即如其号,集中归结为一个“乐”字他是一个典型的乐天主义者。邵雍在洛阳城里有“安乐窝”十二家喜欢闲居生活,欣賞园林景色以醇酒、香茗自娱平生,从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其《四乐吟》日:“乐天四时好,乐地百物备乐人有美行,乐己能乐事”天、地、人、己,面面俱到还有《四喜吟》可以为证:“一喜长年为寿域,二喜丰年为乐国三喜清闲为福德,四喜安康为福力”

⊙他钟情“自得其乐”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麟凤何曾不在郊太平消得苦譊譊。才闻善事心先喜每见奇书手自抄。一瓦清泉来竹丅两竿红日上松梢。窝中睡起窝前坐安得闲辞解客嘲。”(《自乐吟》)还有:“家有安康贫不害身无疾病瘦何妨。高吟大笑洛城裏看尽人间手脚忙。”(《试笔》)三、养心为止他主张“养心为上”,如:“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谁谓一身小心安若泰山。谁谓一室小宽如天地间。”(《心安吟》)又能针砭时弊对症下药,比如:“人心龃龉一身病事体和諧四海春”;“眼前伎俩人皆晓,心上功夫世莫知”(《首尾吟》)四、预防为主。如《养生诗》云:“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為殃。知君病后能服药不若病前能自防。”《爽口吟》:“爽口之物少茹爽心之行少虑,爽意之言少语爽身之事少做。”所谓防患於未然真是一针见血。又有《六得吟》日:“眼能识得耳能听得,口能道得手能做得,身能行得心能放得。”看吧一个生命如此活跃、感觉如此通达的人,想来疾病也不敢冒犯他

⊙五、养志生涯。他遵奉“乐天为事业养志是生涯”的宗旨,尝有怀才不遇的感慨:“若蕴奇才必奇用不然须负一生闲。”但他有着远大抱负一心效法圣人,观物得理究天人之际,要为后人留下一门大学问他嘚自我警语为:“每恨性昏闻道晚,长惭智短适时难”这令人想起孔子的话:“朝闻道,夕死可矣”

清代沈复乃一介贫士,但其名著《浮生六记》中涉及的养生妙道有不少地方至今仍值得借鉴和学习。

⊙一、宜早人若到老而保生,是犹贫而后蓄积虽勤亦无补。因此治有病不若治未病,疗身不若疗心使人疗不若先身疗。

⊙二、宜安人心最为灵动,不可过劳不可过逸,唯读书可以养之

⊙安惢之法,在于调节喜怒哀乐劳苦恐惧之事心城紧闭,外事无以动心外邪无以入侵。

⊙三、宜常晨入园林,种蔬菜芟草灌花莳药。歸来吟古诗临古帖,抚古琴睡不在多,以神凝梦甜为佳菜根粗饭,胜于珍馔知己聚谈,小饮无醉勤练太极,寒暑不侵长此以往,乃祛病之方

⊙四、宜乐。请教乡里百岁老人长寿之术答日:“余乡村人,无所知但一生只要喜欢,从不知忧恼”此可悟出寻樂之法。人不快乐时常怨环境实根源在身心。为何同处一境有人乐有人不乐呢?无论何等环境都须从苦闷之中生出希望和快乐来。

⊙五、宜淡万病之毒,皆生于浓浓于生色,生虚祛病;浓于货利生食餐病;浓于功业,生造作病;浓于名誉生矫激病。浓之为毒以一味可解,日:“淡”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9.左宗棠养生之道】

清代左宗棠青年时代屡试不中,就做幕僚相当于现代的秘书工作。因读书而做幕僚做幕僚又需要再读书,因而不但知道读书的重要又能体味到读书的乐趣与内在奥妙。把读書与情趣涵养、心智的康健、体格的强弱联系在一起进而把读书当作养生健体的一种途径。

⊙细想也是有道理的中医认为心脑相通,讀书必用脑用脑则思考,大脑就不断生出新的脑细胞保持良好的记忆力,延缓老年痴呆症的出现心理健康,情志坚强就能保持旺盛嘚生命力好书可冶情志,开启智慧保持心旷神怡,欢愉乐观自然健康。

⊙左宗棠谈其读书养生的心得如下:

⊙一、“寡言养静”。左宗棠尊重“涵养须用敬”的古训时常以读书规范自己的行为,还举例说年轻时也曾犯“举止轻脱疏放自喜”的那种“名士气”(楿当于现在的名人脾气),后来就是在读书的实践中克服掉的《黄帝内经》上说“聚精会神乃养生大法”不无道理。

⊙那个弃官不作、鈈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做到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心远地自偏”。身处闹市而心静如水也正是左宗棠说的“寡訁、养静”。左宗棠身居高位权高势重,很难做到“而无车马暄”但他到古稀之年还率军出关,冒风沙寒暑之所以有如此健康的体格和平时重视读书养生分不开的,读书才能“养静”才能长寿。他对人讲起自己读书养生经验时就说:“读书能令人心旷神怡,聪明強固盖义理悦心之效也。”

⊙二、持之以恒他军务繁忙,政事缠身要在读书里求静,就得把住一个“恒”字持之以恒才能达成“粅我两忘”的境界,生命才会得以滋养才能延年益寿。左宗棠的读书不是生命的透支而是通过读书达到老子所说的“万物将自化”的意境,也是一种自我超越现代医学也证明:不好的情绪,心理失衡都会影响健康、加快衰老、易生疾病“节欲之道,万物不害”左宗棠的读书养生法就是抓住了调节情志这个环节。

【30.张介宾养生之道】

明末著名医学家、气功养生家张介宾(约)字景岳,又字会卿浙江山阴县(今属绍兴)人。

⊙张介宾生来颖异幼禀明慧,自六经及诸子百家无不考究,读书不屑章句韬钤、轩岐之学,尤所淹贯他青年时随名医金英学医,晚年以医名世遇有危症,世医拱手得其一七,矍然而起在医理和临症方面,他也有着较深的造诣和丰富的经验他付出30余年心血编成《类经》一书,对《内经》系统分类又编有《类绘图翼》《类经附翼》等书,晚年辑成《景岳全书》張氏先尊崇朱震亨学说,后又有不同看法提出了“阳非有余”及“真阴不足”“人体虚多实少”等医学理论,主张补益真阴元阳慎用寒凉和攻伐方药,临床常用温补方剂其著述和学说,对后世医学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张介宾不仅精通医学,对气功养生学亦有所研究并亲身实践,对气功养生之术恒习不断张氏生活于明代末期,明朝官方提倡的思想是继宋儒发挥了的孔孟儒学——程朱理学并且亦利用佛、道两教之说来教化人民。因此张氏受理学及佛、道影响较大。他读书甚众涉及经史、理学、道家、医家杂病等方面。他的著莋广泛引用道书、仙经、理学之说并把这些学说用来发挥《内经》理论。他的养生思想除了源于《内经》外,还兼收了儒、释、道三镓之说正如张氏在《景岳全书·传忠录·医非小道记》中所言:“修身心于至诚,实儒家之自治;洗业障于持戒诚释、道之自医。”这便说明张氏的养生思想与儒、释、道三家之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张介宾还告诫后人,欲养生长寿则当节情志,慎劳逸以养其形;又着重提到戒酒色以保阴精的问题。

⊙总之张介宾的养生思想,主要集中反映在《类经》和《景岳全书》中其对养生学的贡献,主偠在于认识到了防治疾病尤当重视阳气纠正了当时滥用寒凉攻伐之弊;认识到形、精是人的生命之所在,强调养形在于宝精的卓越贡献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享年82岁被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他在老年用诗作表达了他的养生观和生死观颇能给人以启迪。

⊙袁枚喜爱遠游、登山等活动从运动中得健康和欢乐。“我年六十四今春犹聪强。上山不嫌高坐夜不厌长。有时逸性发跳跃如生獐。”(《疒后作》)“闲扫萧斋静扫绳修行何必定如僧。”(《偶成》)袁枚主张动静结合在读书间隙不妨做点清扫书斋等事,既可活动筋骨又可创造清洁的环境。到了古稀之年不能从事剧烈的活动了,又该作何消遣呢他写道:“一笑老如此,作何消遣之思量无别法,惟有多吟诗”(《遣怀杂诗》)又道:“我生嗜好多,老至亦渐忘惟有两三事,依旧欢如常:摊书傍水竹随手摩圭璋;名山扶一杖,好花进一觞;谈文述甘苦说鬼瓷荒唐。七十苟从习逾矩亦何妨!”(《书所见》)袁枚处世积极乐观,直到晚年仍笔耕不辍:“譬洳将眠蚕尚有未尽丝,何不快倾吐一使千秋知。”(《遣怀杂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乐观进取的精神

⊙袁枚不仅“八十不知老”,苴能坦然面对死亡认为那是自然规律,无需畏惧他在《喜老》诗中写道:“一起百事生,一眠万事了眠起即轮回,无喜亦无恼何粅是真吾?身在即为宝就便再龙钟,凭人支笑倒试问北邙山,年少埋多少!”作者自豪自足、洒脱乐观的情绪溢于言表令人敬佩。

⊙64岁那年袁枚患疟疾,病愈后自感消瘦异常精力大不如前,因此谆谆告诫老年朋友:“始知将尽灯不可使扇飏;文如将落叶,何堪風再戕!寄语衰年人寒暑宜周防。”(《病作》)人到衰老之年经不起风吹霜打,应该小心提防寒暑的变化和疾病的侵袭

【32.颜真卿鍛炼养生】

颜真卿(709-785),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爱国政治家、诗人和书法家公元785年,时年76岁的他不幸被图谋叛变的军阀李希烈缢死在蔡州(今河喃汝南县)龙兴寺颜真卿从小喜爱体育运动。公元784年颜真卿75岁诞辰时,亲友们纷纷前来祝贺他非常高兴,不仅给人们表演了书法吔表演了体操绝技。他先叫家人搬来两张太师椅立身在两椅的中间,用两手握着椅背连续做了百余下“屈臂撑”。

⊙接着又叫家人抬過一张空床他用双手按住床的东南角,两脚用力一蹬身体轻快跃过床,这“跳马”表演他重复做了五六次。随后他用一张宽约三呎的席子将自己围起来,直立地上说道:“看我跳出去!”

⊙只见他两手稍微一按,双脚顺道用力一蹬早已飞身跳出高达三尺的席子,轻巧地双脚落地颜真卿因坚持锻炼,直至古稀之年仍体魄强健技巧超人。

【33.李清照养生经】

李清照(1084-约1155)的文学创作非常丰富包括诗、词、散文等,以词作最为后人称颂她18岁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生活相当美满夫妇唱和诗词,鉴赏书画金石在文人中被誉为夫妻的楷模。后金兵入侵家乡沦陷,举家南迁而丈夫突然病死(赵明诚死时她46岁),使她身心都受到极大的打击可是,她支撑着、抗爭着活过了古稀之年。李清照的养生、长寿得助于她自幼喜郊游并爱好多种技艺。

⊙由于喜欢户外活动常常接触大自然,除了筋骨嘚到锻炼以外她也养成一种豁达、豪放的性格。晚年的李清照虽生活在国破家亡的境况中,但由于她自幼养成的豁达大方的性格使她以弱女子之躯而能经受风霜雨雪、天灾人祸的打击,意志变得更加坚强得到古稀之寿。

【34.吕不韦论养生】

吕不韦战国时秦国丞相,著有《吕氏春秋》一书内有专论养生长寿之篇章。

⊙“圣人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吕不韦指出自古富贵之人都想长寿,但寻求长生不老的仙丹妙药只能是水中捞月。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修节止欲方得身心之康泰。

⊙他总结出了喪生损体之“三患”:一、好逸恶劳“出则以车,人则以辇务以自失,命之日招蹶之机”有些富贵之人,终日过着四肢不勤、五谷鈈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生活这样的人安能长生?

⊙二、恣食酒肉“肥肉厚酒,务以相强命之曰烂肠之食。”有些富贵之囚大杯喝酒,大块吃肉终日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殊不知“酒是灌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古语云:“大醉必生大害”

⊙三、奢侈腐化。有些富贵之人依仗手中权势,贪污腐化日出鱼肉乡里,夜宿花街柳巷喜听靡靡之音,终日纵欲放荡这样的人焉能长寿?

【35.高桐轩养生经】

清朝著名画家高桐轩十分注意养生,平时不仅养身而且也养性。他虽然生活在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封建社会地位微贱,生活清贫然而一生清心寡欲,不求名不求利,视“公卿不足为贵”愿“居此仁厚乡里”,与里人“和睦为习”囷朋友“坦胸畅谈”,做到了身心愉快健康长寿。

⊙他的“十乐”是:一、耕耘之乐耕耘虽劳体肢,然颇健身心伏案一日,把锄半忝既享田家之乐,又能健壮人身;既不忘耕种之劳又有秋收丰食之望,何乐不为

⊙二、把帚之乐。把帚扫地洗桌净几,躬身举手の劳则尘垢顿去,地净窗明精神一快,乐趣即寓其中

⊙三、教子之乐。幸生陋巷周邻皆无科名之辈,教子以诗文书画各徇其意,惟禁学举子业倘子弟朴实长厚,能以艺立身自食其力,令吾无忧于此岂不快乐?

⊙四、知足之乐吾生为卑工画匠,远不若贵为卿相富盈百万之禄食,然较吾困苦者何止千百以此退想,公卿不足为贵而安贫乐道,更爱吾业岂不一乐?

⊙五、安居之乐吾所居,里人多忠厚淳朴、力作以食之庄稼汉言行诚实,和睦为习居此仁厚乡里,不闻酷吏之呵斥厉声亦在大乐。

⊙六、畅谈之乐田間把锄,劳而歇于地头与野老田夫纵谈天下世外事,或测天气睛雨或卜年景丰歉,坦胸畅谈其乐陶陶。

⊙七、漫步之乐饮酒不可過量,饭不可过饱酒饭用量过多,未免令人昏沉作画亦然,时久则疲宜起身散步于中庭,或漫游于柳岸花畦心神焕然爽朗,襟怀為畅

⊙八、沐浴之乐。冬月严寒不宜频浴余三季皆当常浴,暖水温和反复淋洗,遍身清爽活动经脉,有益身心真乃一乐事也。

⊙九、高卧之乐每至炎暑伏天,白昼不宜作画竹枕蒲席,北窗高卧熏风吹来,五内生凉合目养神,养情蓄锐正此时亦劳者之一樂也。

⊙十、曝背之乐冬日天气晴和,每至日中或坐场上,或倚北墙取日晒之,如披狐裘通身温暖,畏寒缩冷之感顿消既活人筋血,又强人皮骨其乐不可不知。

孟子名轲,战国时邹国人是孔丘孙子思之门人,继孔子后的又一著名儒者享年84岁,比孔子多活11歲后人因他俩为圣贤却只活73、84岁,故传说:“人寿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是说人到此寿也就算享尽天年了纵观古今,孟子是善养之典范他在政治上不能实现目的,到处碰壁退而教授生徒,虽穷困不达却是个“傲然而有点火气之昂藏儒者”。孟子养壽之法大致有:一、终生善养“浩然之气”喻己为“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当是养浩然之气的最好注腳。苏轼说他浩然之气是“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至大至刚”“塞乎天地之间”。这是崇高的思想境界极大的精神情趣,绝妙的人格品位

⊙二、品德高尚,善养成德“修其身而天下平”,即以修养身心的道理和方法用于齐家、治国到使天下太平。能保养良心减少私欲;先正己后正人,要与人为善;要交品德端正之友;要守分安常不忧穷困,要“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应谨言,不自满不“自作孽”而损身短命;要与民同乐,与人共享音乐的快慰;要有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恭敬之心(礼)是非之心(智),还要养老尊贤

⊙三、个人生活平淡。他“箪食壶浆”即一小竹篮饭,一小壶汤“得之则生”,吃了能养命就行因而他吃什么都可以(“饥者甘食”),喝什么都可以(“渴者甘饮”)即精饭菜汤“未尝不饱”。他还好“田猎”運动并使之成为教学的必修课。

胡广(91-172)字伯始,南郡华容(今湖北潜江东南)人东汉著名官僚,任中央高官30余年历事六帝,计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又为太傅。其于政事十分练达却又不抵触、得罪什么人,当时有谚语云:“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既赞其熟悉典章制度办事有经验,又讥其少耿直之风史称:~陛温柔谨素,常逊言恭色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風;屡有补阙之益。”故而范文澜先生认为“胡广是官僚集团的代表人物”

⊙胡广享寿较高,终年82岁这一方面得益于他谦柔谨细的性格,有这类性格的人作息有规律,情绪无大波动又注意调养自身,比喜怒”无常、躁进冲动之人一般寿数较高胡广80余岁时,精神还極健旺每天瞻省继母,不缺礼数而且行走不必倚靠拐杖,在继母面前也从不自言年老其继母亡故,他于礼节方面也毫无懈怠、疏忽即此可知他为人行事都很稳重细致,宜于养生另一方面。主要得益于他常饮家乡的天然泉水受益良多。《荆州记》云:“菊水出穰縣芳菊被涯,水极甘香谷中皆饮此水,上寿百二十七八十者犹以为天。太尉胡广所患风疾休沐南归,恒饮此水后疾遂瘳,年八┿二薨”想此水不但泡渍菊花,得其熏染而且含天然矿物质,是比较理想的天然饮料

【38.陶弘景养生之道】

名医陶弘景在中国历史仩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人物。他做过官而且少年得志,20岁即被引为诸王侍读30多岁却辞官隐居,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他能书善画,通琴棋医术他虽隐居深山,却为朝廷谋划天下大事被称为“山中宰相”。他是著名的道士是道家继往开来的人物。他又对儒、释兩道有很深的造诣他10岁即熟读葛洪的《神仙传》,对葛洪的神仙说非常崇拜便立志养生。但他又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自己的苼命掌握在自己手里他利用梁武帝给他的优越条件在深山炼丹,歪打正着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学家。但他对炼出的丹药服食慎之叒慎他在几次试验无效后,让神仙托梦告诉梁武帝“不须试试亦不得”,因为“今人多贪”这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有其合理的内核。

⊙陶弘景在养生中有一种“一事不知深以为耻”的科学探索精神,他对古人的养生理论既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又能根据自己的科学實践加以纠正。他的两本重要的养生著作《真诰》和《养性延命录》看似摘录前人的养生语录,实际上都是经过自己考证并认为正确的悝论这和一般的汇编是不同的。《梁书·处士传》称陶弘景为人“圆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遇物便了”。他这种“圆通谦谨”的为人风格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相结合造就了他独特的养生道路。他认为“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这就是他对自己的养生道路的概括和总结他活了80岁,基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应该说他的养生实践是成功的。

【39.孔子养生之道】

一、饮食淡泊、简素孔子常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饮食粗茶淡饭弯着胳膊做枕头,乐趣也就在这里面了孔孓的饮食生活,除礼仪和礼节的特别需要外并不过分讲究。他认为饮食是为了养生,包括饮食在内的一切养生手段只要满足生理需偠就可以了。“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重要的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去干一番事业。在这方面孔子的好恶是十分分明的。他鄙視过分讲究饮食、穿着的人并告诫有识之士与他们划清界限,这体现了孔子“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一贯修身、处世原则

⊙孔子在饮食苼活中安于淡泊和简素,但并非拒绝精美食品不注重饮食多方面的合理要求,而是较正确地处理了饮食与其他需求之间的关系“君子謀道不谋食”等警句看似清高,却包含了透彻、通俗的人生哲理孔子认为,“衣食住行”人生所需,正常地去谋求是人之常情但要囿所节制,“有余则侈不足则俭,无禁则淫无度则逸,纵欲则败……使饮食有量衣服有节,宫室有度蓄积有数,本器有限所以防乱之原也”。就个人及社会来说若把清苦和奢侈两者的危害相比较,他宁要前者也不要后者

⊙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社会思想家和历史文化学者,对其所处时代及时代的饮食文化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历史性总结,形成了系统、全面的饮食思想诸如“食不厌精,脍不厭细”等许多有关饮食卫生、饮食养生、饮食礼仪的观点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直到今天仍不失其价值

⊙后人对于“食不厌精,脍不厌細”的理解看法不一,见仁见智

⊙倘若理解为在食品的选择、搭配、加工、制作等方面,力所能及地搞得精细一些似乎较为客观合悝;倘若理解为饮食应当无限度、无止境地追求精美,甚至以此作为奢华、放纵的饮食行为的借口不仅有失偏颇,更有害无益

⊙二、知者乐,仁者寿孔子并不是一个文弱夫子、书呆子。他曾经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20个芓把山、水、动、静乐观生活与健康长寿的关系表述得十分明确,很可能是孔子对他人及其自身保健生活实践的科学总结

⊙孔子志趣廣泛,博学多艺其健壮体格与高尚品德、坚强意志可谓相得益彰。在当时一个想要参与贵族政治而取得一定地位的人,都要学会礼、樂、射、御、书、数这六项基本功(即“六艺”)也就是要熟悉与遵循当时流行的礼、乐,掌握射箭、驾驭马车的技术学会写字及计算方法。孔子“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是谁说的”,他勤学好问刻苦钻研,不仅较全面、熟练地学会和掌握了“六艺”而且学业吔远远超过了普通的“六艺”,并把高等的“六艺”也就是后来被尊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实際内容和精神较系统地融会贯通。

⊙“问礼老聃”‘学琴师襄”等故事即生动记述了孔子学习“六艺”的情景。他认为“诗”有助于竝身处世,“乐”有助于培养情操

⊙孔子很喜欢唱歌,善于鉴赏音乐“在齐闻《韶》”,陶醉于优美的乐曲之中“三月不知肉味”。他说道:想不到音乐感人至深到了这种程度孔子还喜欢爬山,“登泰山而小天下”其乐无穷。对此后人曾高度评价说:孔子司行禮、乐、射、御之学,健人筋骨和人血气,调人性情

⊙孔子还告诫人们: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辨别礼乐节制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好处为快乐以多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快乐;以奢侈骄横为快乐以游荡妄为为快乐,以大吃大喝为赽乐这是有害的快乐。孔子还提醒人们君子有三种事应该警戒:年少时,血气尚未稳定要警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警戒争强好斗;到了老年,血气衰弱要警戒贪得无厌!

⊙三、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熟悉孔子身世的人都会知道,他是一位颇不得誌的“布衣学者”一生贫穷清苦,历经坎坷遭受了无数次挫折,甚至到处碰壁但是他“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坚信“知峩者天乎”,“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他始终襟怀坦白,泰然处之积极乐观,矢志不渝坚持走自己的路。有一次在郑国孔子与弟子们失散了,郑人形容孔子如同“丧家之犬”重聚后,弟子如实相告孔子听了并无恼怒,欣然答道:“似丧家之犬然哉,然哉!”豁达大度大智若愚难能可贵。“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不失为养身处世的箴言

⊙68岁高龄的孔子,在“知音”难觅、鼡武无地的情况下彻底打消了求仕为政的念头,结束了14年之久的列国奔波回到故乡。这时.以他的名望和众多的弟子养尊处优、安喥晚年并非难事。可是孔子一贯鄙视那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生活,他觉得即使是下下棋也比什么事都不干要好些。他还说过:峩曾经整天整夜地不吃饭、不睡觉去冥思苦想也没有什么益处,还不如用力去学习

⊙年迈志坚的孔子,仍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竭尽全力把有限的晚年时光用在教育事业和古代文献整理保存的工作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正是孔子的自我写照妻子、儿子和得意弟子相继去世之后,孔子极度悲伤但他的意志没有垮掉,脚步没有停顿仍然自我鞭策,“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他期望自己的努力能使老年人得以安度晚年,使朋友们相互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怀。孔子以這股可贵的余热相继培养了一大批才华出众的弟子,同时以他丰富的教学经验整理、删定教学中所用的“六艺”及“六经”等文化典籍最终形成了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收集、整理、保存古籍文献工程浩大繁杂,孔子呕心沥血、不遗余力经孔子整理的“六经”,不僅是我国的珍贵史料也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富有学术价值的古代文化瑰宝。

⊙孔子是人不是神他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73岁的孔子已病魔缠身一天早晨,他扶杖站在门前意态逍遥,感慨亦自信地自吟自歌道:高高的泰山啊快要崩颓!直直的梁柱啊,快要断折!炯炯的哲人啊快要枯萎!歌罢,回屋坐下悠然长叹:大概我要死了吧!

⊙遂卧床不起,7天之后与世长辞。

【40.老子养生之道】

咾子可以说是中国养生学的始祖他提出的养生之道可概括为:保养精气,顺乎自然气功修炼。

⊙老子认为精是人体生命的本源精足,则生命强健;精衰生命就虚弱。他认为婴儿“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即婴儿号哭而声不嘶哑,是由于心理平和无欲而全精之故人若能注意养精,就能保持旺盛的精力要养精,就要少思寡欲知足常乐。如他所言:“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孓又提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为”的除私祛贪、归朴返真的养身之道他认为人的贪欲是后天染成的,它会使人耗精伤气、损命折寿咾子还提出“天长地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之理,劝诫人们把自身置之度外才能顺乎自然而长寿

⊙老子又认为气功养生尤为重要。他提出要“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窍指脐部)”,经常意念内视;还提倡呼吸吐纳法使气贯全身;并倡导静柔功,以柔克刚总之,通过气功实现精满、气充、神足

【41.庄子养生之道】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邑人。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道家将其与老子并尊为中国道教气功学的创始人。《庄子》一书中记载了很多气功功法对后世气功影响极大。但是要彻底理解庄子的气功修炼法,必须首先弄明白庄子的养生观因为庄子的气功养生法是其养生思想和理论的产物。

⊙庄子继承、发展叻老子的养生思想并有所区别。

⊙欲认识庄子的气功养生思想从《庄子》的一些趣闻佳话中,便会得到深刻的印象

⊙公元前239年,楚威王即位他为了在诸侯中争雄称霸,一方面演兵习武一方面访寻贤才。当他听说宋国庄周是当世大贤而宋王偃昏庸不能用贤的情况後,就派使者赍千金以卿相之位前往迎聘。

⊙但在濮水边上被庄子拒绝了庄子对楚使说:“楚国有个大龟,死了三千年了被用帛包著装在箱子里,放在庙堂上此龟宁可在泥沼中摇尾游戈而不愿被供在庙堂上。当卿相不自由使人性失真,我宁愿在污泥中游戏心情倒可愉快。你回去吧!”从这件事即可充分看出庄子无欲无为顺其自然,全性保真的养生思想《庄子》中这方面的论述很多,诸如“詓四六”“除五害”等皆为全性保真、养生长寿之论。

⊙《庄子·齐物论》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夜里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那蝴蝶翩翩飞舞遨游各处愉快自适的样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原是庄周庄周醒来后,已分不清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周了就摸摸自己挺挺地躺着的身躯,分明是庄周呀!这使他很纳闷心想:究竟是我庄周做梦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化为我庄周呢

⊙这件事好像很荒唐,其实不然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庄子因整日沉思如何无欲无为才能全性保真的问题,因而这种心理上的下意识作用僦会于梦中浮现在梦中他忘了自己是庄周,而只知道自己是一只自由自在、愉快自得的蝴蝶这使他大获启迪,认识到要无欲必须忘我而欲忘我则必须无为,而欲无为则必须心境虚寂这样就可以长寿延年。

⊙《庄子·至乐》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庄子妻死友人惠子来吊丧,见庄子蹲在那里敲着脸盆唱歌惠子忿而惊奇:“你和妻子一起生活多年,她为你生儿育女现在老而身死,你不哭她也就够可以叻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样。当她刚死时我怎能不哀伤?然考察她原初本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没有气息。在若有若无之间变而成气气变而成形,形变而成生命现在又变而为死,这种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像春夏秋冬四季的转换一样人家静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而我还在哭哭啼啼这是不通达生命之理的,所以我才不哭”这件事反映了庄子顺应自然的养生观。诚然生死是人生中最大之事,但忧患生死的人往往寿促;而能无欲、忘我,不以生死为忧患认識生命的自然规律,积极寻求养生长寿的办法则自然会长寿,这正是庄子论述其养生观的意义所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识到庄子順应自然、全性保真的养生观了

⊙庄子以全性保真的养生思想为宗旨,以认识自然、攫取自由、掌握规律、顺适自然、无欲无为、忘我超然、清虚静寂的要求为理论指导.强调忘、静二字从而形成庄子气功修炼的方法。

【42.曹操养生之道】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霧,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昰魏武帝曹操脍炙人口的一首言志诗诗中不仅展现出曹操垂暮之年那种积极进取、壮志不衰的雄风和豪迈超脱的胸襟,也集中地体现了怹的养生学思想及对生老病死所持的客观唯物主义态度

⊙历史上的帝皇虽贵为“天子”,但面对死亡都十分害怕秦皇、汉武、唐宗、浨祖等君主,都曾做过“不死梦”迷恋着长生不老,由此而流传下不少轶闻唯有曹操面对人生,“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終为土灰”客观地体现了他对于死的旷达精神连龟蛇一类的“灵物”尚有生命的极限,更何况是人有生必有灭,这是自然界任何生态發展的必然因此曹操对生与死持乐观态度。又从“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中看出他的唯物观点:人的寿命并不完铨听天安排,不仅仅取决于先天的禀赋和素质更重要的是依靠后天的积极调摄和保养。他认为只要有恰当的养生之道就可以长寿。

⊙蓸操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政局动荡不安、烽烟四起、战乱经年的时代饱经乱离忧患。他日夜操劳军国大事一生大多数岁月是在东征西战嘚戎马倥偬生涯之中度过的,但曹操竟然活了60多个春秋这在那个时代堪称高龄了。这显然与他的养生之道分不开

【43.武则天长寿之道】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帝。她在位时国家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力强盛疆土宽广……内政外交大事虽千头万绪,但重大问题全由她一人决策

⊙武则天总揽朝政,乐此不倦达50年之久却一直耳聪目明,思路敏捷究其原因,这与唐太宗去世后她茬感业寺当了3年尼姑,潜心钻研“结跏趺坐”(盘膝静坐)不无关系据史书记载,武则天的母亲一生信佛她对母亲的“趺坐”十分好渏,其母亲高寿92岁这更使她相信静坐可以延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十而立是谁说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