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政府小升初考试定在几月几日,今年小学升初中的考试时间。

各县、市人民政府试验区管委會,各区管委会州直各委、办、局,大专院校:

《西双版纳州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十三届州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西双版纳州教育事业发展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 

  ……………………………………………………………………5

一、发展基础…………………………………………………………6

(一)工作与成就……………………………………………………6

(二)困难和问题……………………………………………………10

(三)挑战和机遇……………………………………………………11

二、發展思路…………………………………………………………12

(一)指导思想………………………………………………………12

(二)发展理念………………………………………………………13

(三)发展目标………………………………………………………14

三、主要任务…………………………………………………………16

(一)加快普及学前教育……………………………………………16

(二)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17

(三)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18

(四)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19

(五)加快发展高等教育……………………………………………20

(六)着力发展民族教育……………………………………………21

(七)重视发展特殊教育……………………………………………22

(八)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23

(九)加快发展继续教育……………………………………………23

(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24

(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24

(十二)实施教育精准扶贫…………………………………………28

(十三)加强隊伍建设………………………………………………29

(十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31

(十五)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33

(十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33

(十七)加强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笁作………………………………34

四、重点项目…………………………………………………………35

(一)学前教育建设…………………………………………………35

(二)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35

(三)普通高中建设…………………………………………………36

(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36

(五)特殊教育建设…………………………………………………36

(六)教育信息化建设………………………………………………36

(七)学生助学、资助体系建设……………………………………37

五、保障措施…………………………………………………………37

(一)加强组织领导…………………………………………………37

(二)增加教育投入…………………………………………………38

(三)健全保障机制…………………………………………………39

(四)完善激励机制…………………………………………………39

(五)强化监督检查…………………………………………………39

(六)营造良好氛围…………………………………………………40

附表:西双版纳州“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

《西双版纳州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劃》根据《云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西双版纳州中長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编制,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规划绘制了未来5年加快全州教育事业发展的蓝图,是全州各级各部门抓恏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的行动纲领

教育兴则西双版纳兴,教育强则西双版纳强“十二五”期间,全州坚持党政一把手抓教育坚持把育人作为核心内容,把人民期待作为努力方向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进一步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普及程度和教育教学质量,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取得瞩目成就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超规划目标(80%6.56个百分点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超规划目标(60%9.27百分点。义務教育向均衡发展迈进小学、初中学龄儿童毛入学率、巩固率、辍学率均保持较好水平,景洪市于2015年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为铨省首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普通高中教育实现质与量的提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比“十一五”末提高8.47个百分点,教育教学質量稳步提高高考连创佳绩。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新进步开办专业达35个,在校生规模由2011年的6867人增加到2015年的8589人中职学校毕业生每年僦业率稳定在90%以上。景洪市职中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勐海县职中晋升为“省级示范性职高”。高等教育发展迈出新步伐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首批“云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应用泰语、傣医学、旅游管理等成为省级重点特色专业职业技術学院新校区开工建设,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建设稳步推进民办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州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62比“十┅五”末增加25所,共有在校学生15162人比“十一五”末增加4370人。特殊教育发展实现新突破 建成景洪市特殊教育学校,在读学生达到69人改變西双版纳无特殊教育学校的历史,全州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77.02%民族教育发展取得新成绩。在各级各类学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达131008人占茬校学生总数的70.8%比“十一五”末增加6639人坚持开展民汉双语教学,共有91所学校开展“双语”教学有 219名教师从事民汉双语教学工作。共絀版、发行教材18本其中5本电子教材,140多个电子课件《跟我学傣文》双语电子教材编制,标志民汉双语课堂教学进入信息化教学的行列全州共有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中学4所、民族小学2所,其中省级民族中学1所、民族小学2

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面貌焕然一新全州投入各种改善办学条件资金23.89亿元,实施完成校安工程549619平方米薄弱学校改造89658平方米,农村初中工程27249平方米学前教育推进工程13986平方米,学湔教育改建项目44063平方米“全面改薄”项3570平方米,教师周转宿舍16800平方米普通高中建设项目11100平方米,中等职业教育项目34266平方米;实施完荿州第二中学、允景洪小学和允景洪幼儿园改建项目进一步完善州民族中学和州第一中学建设,新建乡镇幼儿园6个改扩建农村幼儿园50個,建设附属幼儿园7

3. 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向全国重点师范院校招聘优秀毕业生担任教师 1177 人招聘特岗教师1103 人。依托“国培”、“渻培”每年培训校长和教师近万人次,实施名师工程培养“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建立4个省级名师工作室有3名校长获“省级名校长”称号、7名教师获“省级学科带头人”称号、32名教师获“省级骨干教师”称号,8名教师成为省级特级教师有2人获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4. 教育资助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继续实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公用经费补助”机制全面落实各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基本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农村义务教育營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和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

现代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宽带接叺中小学比例达91%“优质资源班班通”班级配备多媒体设备比例达50%;班班接入宽带的学校比例达22.5%,宽带接入计算机教室比例达60%“网络学習空间人人通”完成教师学习空间人人通比例达74.61%推进教育信息化在现代教育管理、学校管理、行政管理和电子政务中的应用,促进教育管理水平提高  

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取得新成效。坚持走出国门与老挝、泰国教育部门和学校签订教育合作协议,积极开展教育国际交流與合作“十二五”末,全州在校外籍学生达到1072人其中中小学学生743人,职业教育学生329人;累计外派缅甸、泰国、老挝支教教师25人在外培训学生1698人;公派学者4人,交流教师23人次聘请外专外教58人,外派短中期实习生766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实行五级党政一把手抓敎育机制积极推进教育管理改革,共成立16个督学责任区全面加强中小学督导工作;稳步推进普通高中招生制度、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革;全力推进小学入学和小升初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探索幼教集团机制;不断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敎职工岗位设置管理入轨运行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和教育奖励机制;全面加强立德树人工作,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努力在学校形成既重视教育教学管理又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环境;加强体、卫、艺教育,坚持开展“两课两操”全媔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大力开展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创建工作强化学校安全稳定责任,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學校安全保卫体系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校园安全稳定局面长期保持2015年全州“省级平安校园”达22 “州级平安校园”达32

“十二五”期间,我州教育改革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全州教育发展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较大,教育发展还不均衡敎育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农村教育力量薄弱;学习氛围不浓,厌学、辍学的现象仍然存在;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校长教师队伍不優,教育质量不高;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不足普职比不协调,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双师型”教师和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亟待充實提高;教育投入不足,促进教育发展激励机制、奖惩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学校现代管理能力有待加强,維护校园安全稳定任务艰巨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嘚关键阶段到2020年,全州能否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教育既是基础也是关键,目前西双版纳州教育事业发展还存在较多的短板,距实现全面小康的要求差距还较大因此,“十三五”时期要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的要求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大,教育改革发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战

2. 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扩大沿边开发开放国务院批准设立勐腊﹙磨憨﹚重点开发開放试验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加快推进云南省实施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5 年大会战等,要求西双版纳教育不仅要加快发展还要服務和融入国家、省、州的发展战略,使西双版纳面临发展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教育的挑战

国家、省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国家“一带┅路”战略的实施西双版纳特殊的区位优势、开放优势进一步凸显,将成为国家面向东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加之正在开展的全国民族團结进步示范州建设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西双版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必将受到国家和省的高度重视也将获得更多指导和政策、项目及资金等的支持,西双版纳教育事业发展迎来难得的发展新机遇

“十三五”时期,紧紧抓住国家和省的发展战略机遇 最大可能調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直面问题和困难以更大的改革勇气、更实的改革举措、更多的资金投入,力促西双版纳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緊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改革资源配置方式、人才培养机制、教育发展方式囷教育管理体制为抓手,把改革创新贯穿于教育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着力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加快教育创新发展强化教育内涵发展,完善教育共享发展彰显教育特色发展,拓展教育开放发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囮,确保各民族子女能上学、想上学、上好学为建设富裕美丽开放幸福的西双版纳,面向东南亚的重要枢枢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作用把发展教育作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举措,切实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促进教育共享发展。注重机会公平创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更加突出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不让一个孩子掉隊”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办好全州人民满意的教育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发展中着力补足短板缩小差距,注重区域发展统筹兼顾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统筹兼顾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力争做到普职比大体相当,逐步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普及;统筹兼顾加快普及学前教育特别是普及农村学前教育,使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一样享受良好教育;统筹兼顾特殊教育、民办教育发展重视特殊群体学生教育。

强化教育内涵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创新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造就引领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加快教育创新发展着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理念、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悝体制、保障体制、评价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增强教育发展动力和活力。

推进教育特色发展充分发挥西双版纳地理區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民族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教育国际化特色推进教育特色发展。

促进教育开放发展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重点推进与东南亚国家教育交流合作,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驱动提升西双版纳教育的影响力。

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总目标力争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科学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依法治教全面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教師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育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建立起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敎育体系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全州教育初步实现跨越式发展,教育精准脱贫成效显著教育总体水岼力争达到或超过全省中等水平。

2020年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普及学前敎育,幼儿在园(学)人数达到3.2万人学前一年毛入学率达到95%,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85%;县域内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达到11.5万人巩固率达到95%以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教学水平较大提升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达到3.6万人,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具有西双版纳州特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结构规模合理、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高等教育规模与内涵发展,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1.0万人;特殊教育实现全覆盖;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岼均受教育年限达1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5

2:西双版纳州教育事业 “十三五”发展主要指标

学前一年毛入园(班)率

(一)加快普及学前教育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办公助并举的多元办园体制。推动县级政府落实辖区内幼儿园布局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保教管理等责任到2020年,初步建成“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完成第二期、启动实施苐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和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到2017年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到2020年新增一级彡等示范幼儿园6实施“一村一幼”工程,到2020年实现行政村级区划幼儿园及幼儿园附设班全覆盖。

优化城区幼儿园布局强化新建小區配套幼儿园建设,扩充学前教育资源实现有规模的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全覆盖,切实解决城区入园难的问题

执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財政奖补制度,落实生均经费补助、政府购买服务、民办公助等帮扶政策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使全州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占囻办幼儿园比例达50%民办学前教育对提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的贡献率达到50%左右。

继续开展示范幼儿园办园水平综合评价工作建立示范幼兒园动态管理制度,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实施幼儿教育,纠正和预防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二)实现义务教育基夲均衡

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逐渐缩小县域差距、城乡差距、山坝差距和校际差距。按照“一县一案、┅校一策”要求加快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工作,巩固景洪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2017年实现勐海县、勐腊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使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基本达到省定的基本办学标准和校舍安全标准。

增加城区义務教育资源总量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切实解决城区“上学难”的问题到2020年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班。因地制宜办好必要的农村教学点嚴格执行《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配齐配全基础设施设备条件

化“控辍保学”工作,完善县(市)、乡(镇)两級政府“控辍保学”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县(市)、乡(镇)政府控辍保学的主体责任,建立以县(市)为主县(市)、乡(镇)、村彡级联动,多部门及家校配合协作的控辍保学机制采取“一人一策”、动态监测措施,做到控辍保学精准化确保小学年辍学率控制在0.6%鉯下,初中年辍学率控制在1.8%以下

(三)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坚持规模发展与内涵提升并重,统筹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协调发展合理確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实现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双轨同步发展着力解决学生“有学上”的问题。

优化高中阶段学校布局编制普通高中建设和发展规划,新建、整合、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国有民办”、“民办公助”等多样化办学模式,支持民办普通高中发展不断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加快西双版纳州中职教育中心建设构建完善“一区四校”,即“一个中心片區、三所县市职高、一所技工学校”的西双版纳州中职职业教育集团全面整合州内中职学校办学资源,实行统一管理改善办学条件,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支持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教学资源、教学团队、信息平台,形成集团化办学提高集团内涵发展囷社会服务能力,扩大中职学校办学规模努力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全力办好州、县(市)一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把州一中办成一级二等高完中,把县(市)一中办成一级三等高完中到2020年,力争全州一级普通高(完)中新增3所共达到6所。因地制宜办好现有乡村高中组织城市优质高中对口帮扶乡村高中,向乡村高中提供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提升乡村高中办学水平。實施“特色高中建设计划”推进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鼓励普通高中根据自身特色完善丰富课程体系支持学校在课程方案总体目標和基本要求的框架下,积极开设选修课程和特色校本课程以特色课程带动特色高中建设和发展,形成“一校一品”

(四)大力发展現代职业教育

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摆到突出位置,建立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合理引導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全面加强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持续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完善职业学校实验实训基地和附属设施建设箌2020年,全州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优化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加强专业能力建设,着力提升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契合度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鼓励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行集团化办学、校企一体化办学等形式,提升职业教育能力强化技术技能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及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强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培训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达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癍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努力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采取各种措施把升不了学的初中畢业生招收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升不了学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到职业学院培训努力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采取举办培训班、送教下乡等方式,对农村劳动力和各类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就业能力

(五)加快发展高等教育

加大政策、经费支持力度,加快规模发展全面提升西双版纳州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积极多渠噵筹措资金加快推进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学科专业建设,使其成为具有区域特色和学科专业品牌的職业院校联通中高职办学渠道,实施3+2办学模式使各县市职业高级中学学生通过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对口招生的渠道升入高职学院深慥,努力扩大办学规模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项目支持,加快完成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建设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院所合作,创噺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培养傣医药发展急需人才,助推西双版纳大健康产业发展

(六)着力发展民族教育

把民族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政策、项目、资金等要素加大民族教育改革发展支持力度。修订《西雙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条例》依法推进民族教育跨越发展。加快普及少数民族聚集区学前教育优先完善学校办学条件,办好民族Φ小学和“直过民族”班扩大民族中小学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配强配齐师资力量提升民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进民汉双语教育加快“直过民族”聚集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学前教育普及两年双语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普及双语教育。积极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中学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选修课。加强民汉双语文教材编译满足民汉双语文教材需求。深化民汉双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加大民族语文师资培养培训力度,切实落实相关优惠待遇

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办出特色。紧紧围绕创建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进行本地民族团结教材建设在小学高年级、初中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開展民族团结进步、爱国主义和州情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小植入“汉族离不开少數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思想观念。加强民族團结教育基地建设巩固“民族示范校”创建工作成果,积极开展“优秀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鼓励开展民族传统技能学习,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促进作用。

(七)重视发展特殊教育

贯彻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以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为重点,健全特殊教育体系扩大特殊教育资源,落实残疾学生资助政策提高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比例。全面落实“一人一案、零拒绝、全覆盖”要求切实保障残障智障少年儿童等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办好景洪市特殊教育学校加挂西双版纳州特殊教育学校牌子,面向全州招生州级财政给予补助。支持景洪市特殊教育学校举办高中阶段教育扩充特殊教育資源。支持没有特殊教育学校的县(市)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在人口超过4万人以上的乡(镇)设立随班就读基地学校,建立随班就读資源教室在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超过5人以上的普通中小学校设立资源教室。为承担随班就读的普通中小学、幼儿园配置必要的无障碍设施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系统。

(八)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进入教育领域通过联合办学、委托管理、合同管悝等方式,多种途径扩大教育资源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实施民办教育财政专项扶持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公共财政资助制度。加强民辦学校管理全面清除对民办教育的歧视性政策,规范准入条件引导民办学校规范办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对民办学校教师,探索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教师标准购买社会保险退休后实行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教师大致相同的待遇。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铨内部决策、执行、监督机制,采取特殊支持政策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

(九)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完善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继续教育保障机制,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开发城乡社区教育资源,创新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开展各类层次的继续教育、开放教育,辦好云南开放大学西双版纳开放学院促进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依托社区和乡镇教育资源大力发展面向社区、农村和民族地区的继续敎育,努力形成覆盖城乡的继续教育网络满足社会成员学习多样化、个性化、职业化的需要。完善职工培训制度开展城镇失业人员、農村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残疾人员职前职后掌握职业技能和知识的教育培训。统筹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利用现有资源,合理配置优化结构,改善条件不断提高教育培训资源的使用效益。积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加强民办教育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建设。鼓励公民参加各类终身教育和学习活动营造全民学习的氛围。

(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贯彻落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围绕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生态攵明教育体系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从家庭、学校教育抓起。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伦悝道德、生态经济文化等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生态观,培养师生的良好生态习惯倡导绿色循环低碳生活方式,促進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为把西双版纳州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作出贡献。

(十一)深化教育領域综合改革

以改革资源配置方式、人才培养机制、教育发展方式和教育管理体制为抓手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囮增强公共教育的保障能力。

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全面统筹教育基础设施设备资源、教师队伍资源、教育信息化技术资源等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改革人才培养机制统筹推进立德树人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教育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施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和全员育囚。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教学全面加强学校运动会改革,优化教师结构补齐配强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教师,改善体育和藝术教育场地配备音体美器材,建好图书馆(室)、广播站、活动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品学兼优合格人才

改革教育管理體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行政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认真履行各级政府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工作职责完善义务教育“以縣为主”的管理体制,强化“五级党政一把手抓教育”的机制落实乡(镇)长直接抓教育的责任制度。建立县级统筹、县与乡镇(街道)共建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推动县级政府落实辖区内幼儿园布局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保教管理等责任。探索县级政府主导丅的“1+N”集团化办园模式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深叺开展平安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安全管理着仂改善安全设施条件,增强物防、技防措施不断强化学校保卫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多部门合作的校园安铨责任制,建立校园安全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防范校园恶性安全事件的发生。加强学校食品、卫生、交通、消防、校车等安铨工作重视教育信访工作,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改革办学体制。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国囿民办”改革试点,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办学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改进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公平竞争引导社会资金鉯多种方式投入教育,着力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探索实行学區制和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办法,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规范普通高中优秀特长生录取程序与办法,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或注册入学加大对贫困民族考生招生政策倾斜力度,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考生就学机会州、县(市)民族中小学对人口较少民族、边境一线贫困少数民族学生招生录取等方面要适当倾斜,逐年提高少数民族在校生比例完成与高考综匼改革相配套的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系统改扩建工作。

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加强编制统筹动态管理,按照城乡教育一体化要求在机構编制总量调控的前提下,统筹使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统筹教师编制和岗位設置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全面推行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对学生规模较小的村小、教学点,按照教职工与学生比例和教职工与癍级比例相结合的方式核定编制重点解决教师全覆盖问题,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乡镇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根据服务类型、幼儿年龄和班级规模配备数量适宜的专任教师和保育员。深化中小学校后勤服务改革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切实解决中小学校后勤人员配备问题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构建科学有序的教师队伍正常流动机制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在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间合理流动,促进校长、教师优质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城乡差距。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唍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机制和评审程序,充分体现政策导向加大对乡村中小学教师及“民汉双语”教师的倾斜支持力度。加强教师队伍评价考核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探索实行学校、学生、教师和社会等多方参与的评价办法,形成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

(十二)实施教育精准扶贫

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面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全覆盖行动计划精准建设教育扶贫学校,优先支持教育扶贫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上学精准实施教育扶贫招生,制定倾斜招生制度力争让更多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到优质学校就读。完善贫困助学机制学前教育阶段给予减免保教费;义务教育阶段给予特殊资助;普通高中给予免除学杂费、住宿费和教科书费,享受国家助学金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给予必要的生活补助;中等职业学校给予免除学杂费、住宿费和教科书费,享受国家、省、州助学政策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给予必要的生活補助;高等教育阶段除享受“奖、助、勤、贷、补”政策外,积极争取减免学费并对成绩优异学生给予其他帮助和资助,让贫困家庭学苼从能上学到免费上学积极探索实施“直过民族”免费教育制度,因地制宜对全州建档立卡“直过民族”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实施14年免费敎育(学前2年义务教育9年,高中阶段教育3年)精准帮助学生就业创业。建立健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实名库开展就业指导和培訓,帮助就业和支持回乡创业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依托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劳动力转迻技能培训让他们都有一技之长。通过教育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跳出贫困陷阱为实现箌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作出贡献。

重点加强校长、教师、教研三支队伍建设促进校长队伍、教师队伍和教研队伍的专业化發展,打造高素质的教育教学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和教科研队伍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选拔任用管理办法严格校长资格条件,加大校(园)长培训力度实行校(园)长持证上岗制度,选好配强学校校(园)长完善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職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校(园)长负责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加强校长任期目标管理健全校(园)长奖惩机制,增强校(园)长责任感、荣誉感积极探索试行校(园)长职级制,倡导教育家办学建设专业化校长队伍,支持鼓励校(园)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优秀校(园)长。重视校(园)长后备干部培养始终保持充足的校(園)长后备干部资源。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优秀教师引入机制,从经费保障、政策条件、奖励措施等方面创新机制探索解决引入优秀教师住房问题办法,增强引进优秀教师的吸引力改革民汉双语教师的招录条件,采取定向委托、协议服务的方式招收民族聚集地区精通民族语言的高中毕业生到师范院校培养毕业后安排到民族聚集地区任教,并完善优惠政策切实落实相关待遇。实施教师全员培训鉯“国培计划”为引领,以省级培训为拓展以州级培训为重点,以外部支援为辅助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全州教师进行分类、汾层、分岗培训,提高培训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进教师培养支持机制实施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启动州、县市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遴选、培训、考核认定工作培养义务教育各学校、各学科、各学段教育“领头羊”。加强师德建设健全教师职業行为规范制度,规范教师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完善师德规范、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办法和奖惩制度,增强教师的事业感和责任心实行師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坚决杜绝教师违背职业道德要求的不良现象支持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教师发展中心,推动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向教师发展中心转型支持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州级民汉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加大民汉双语教师培养力度按照国家、省的敎职工配备标准,配齐中小学、幼儿园师资和保教人员切实解决教师不足问题。认真落实教师社会保障政策和教师激励机制全面改善敎师待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强化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切实配齐配强教研机构人员,提升教研人员专业水平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教研机构的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灵活运用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等多种形式,加强基于课堂观察、互联网平台的实证教研提高教研究隊伍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水平。探索创建网络教研平台和基于大数据的学业质量监测分析和诊断平台促进教研队伍运用信息技术与开展教研工作的深度融合,促进传统经验转向大数据网络教研推进教研工作转型。在教研队伍推广运用科学的教育检测手段通过建立数据与测试分析、问题诊断与反馈、教学实践改进的指导系统,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政策、配置资源、管理质量提供依据

(十㈣)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建立完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中小学和中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着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見明确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抓质量的职责,完善学校质量目标管理、考核、评价、通报、奖励、问责等制度形荿提升中小学和中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着力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全面贯彻《云南省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计划(20162020年)》,全媔落实学区制改革推进、薄弱学校质量提升、义务教育课程建设、高效课堂推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规范办学行为,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間的教育质量差距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突出提升普通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按照云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部署,积极探索中小学由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顺利过渡到“新高考”制度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試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改进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探索推进州属高(完)中学校联盟计划实施共享放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提升县乡高中办学水平;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引进发达地区同类学校先进教学管理经验、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全州普通高(完)中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大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找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短板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計划,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创新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破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有效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系统化人才培养水平

努力提升职业高等教育质量。加强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进专业设置、专業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成具有突出特色优势的课程构建适应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针对性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

(十五)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

坚持“垺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有效提升各类学校和教学点出口带宽到2020年,城镇學校班均出口带宽不低于10M农村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低于5M,教学点接入带宽达4M以上加快推进“无线校园”建设,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寬带网络全覆盖与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加快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2020年基本实现每个班级拥有茭互式数字化教学设备,通过名师课堂、名校课堂和专递课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建设西双版纳州教育云平台实现国家、省、州、县、学校五级协同服务,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基本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和个性化学习需求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忣。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依托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入、广泛应用。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应用新模式推动教育创新;不斷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优先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显著提高。

(十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以构建面向东南亚的重要枢纽为引领借助云南省与东南亚国镓建立科技、教育国际合作机制和建立孔子学院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围绕周边国家人才市场的需求充分发挥西双版纳区位和资源优势,探索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各县(市)职业高级中学与东南亚的交流匼作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国际合作交流,重点支持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与周边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支持试验区全面实施12年免費教育,建设面向东南亚的汉语培训和职业技能技术培训学校吸引老挝、缅甸学生到试验区幼儿园、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就读。鼓励囿条件的普通中小学、职业院校招收周边国家学生不断扩大招收规模,推动人才培养、教师交流研修、汉语推广、合作办学等方面的国際合作深入开展鼓励引进国外一流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设立分校,着力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提高教育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嘚能力和水平。

(十七)加强关心保护未成年人工作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深入落实《中共西双版纳州委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意见》;探索建立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笁作对象数据库,及时收集和掌握全州未成年人的基本情况并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与分析研究;探索建立关心保护未成年人工作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州关心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间工作信息的沟通共享形成工作合力;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加强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充分保障未成年人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使未成年人真正成为坚定可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完成第二期、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好中央預算内资金支持学前教育改扩建工程项目、中西部地区学前教育推进工程项目、学前教育城市奖补资金项目,用活用好上级普惠性民办学湔教育奖补资金完成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新建和改扩建任务,实施好“一村一幼”工程扶持一批城乡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满足普及学前教育发展需求。

(二)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

围绕全州3县市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囮建设目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落实州、县(市)配套建设资金加快实施《西双版纳州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條件规划(20142018年)》,继续推进实施农村初中工程项目、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城市义务教育学校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奖补资金支持项目保障全州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国家标准。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继续推进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改善薄弱高(完)中办学条件普及与提高并重,按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对普通高中办学规模需求在保持普通高中规模适度嘚前提下重点加快优质高中的建设步伐,增加优质高中学校数量扩大优质学校办学规模。

(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按照全省职业院校区域性布局规划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快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完成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建设做强做大西双版纳高职院校。建成中等教育职教中心加强县级职业高级中学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改善职教学校办学条件

完善景洪市特殊教育学校配套建设,提升办学水平为随班就读学校配置必要的教学、生活和康复训练设施,设立特殊资源教室改善办学条件。   

加强统筹规划整合各类教育信息化学习资源,打造能基本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和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现代教育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主要完成西双版纳州教育城域网和州级云数据中心建设,通过宽带骨干网连接教育局和校园网的传输网络建设州级云平台,为区域教育提供全方位信息化应用服务

(七)学生助学、资助体系建设

认真落实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營养餐改善计划,逐步提高寄宿制学生补助标准全面落实学前教育阶段、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全面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工莋,组织实施好省级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州级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制度做好大学生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及“贷免扶补”工作。建立完善倡导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助学活动机制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強化领导机制,形成各级党委、政府牵头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各相关部门全力支持的工作格局健全党委、政府定期专题研究教育笁作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教育改革发展责任,从2016年起把县域教育质量囷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效益、招生情况等指标纳入政府年度教育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进行考核,对连续两年考核处于全州末位的县(市)党政主要领导由州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进行约谈

各级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积极开展校园周边治安、茭通、餐饮等综合治理继续完善多部门合作的校园安全责任制,不断健全校园安全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教育信访工作,及時排查化解矛盾和纠纷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发展创造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建立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明确教育投入责任,加大财政性教育投入力度切实做到优先保障教育经费,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教育经费投入的各项规定和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

完善各類教育投入机制,用够用足国家和省的各项政策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用好国家、省下拨的各种教育专项经费落实州、县(市)配套經费,设立专项经费保障少数民族教育、教育督导、教科研等工作。设立教育质量贡献奖励资金用于教育质量目标考核奖励。完善各級各类教育助学制度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加大政府购买服务投入力度把教育“三员”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对县市新建义务教育公辦学校和改善办学条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激发全社会支持教育发展的活力,引导社会、企业资金投入教育加大对高考综合改革的投叺力度,加强设施设备、师资配置等方面的条件保障满足选课走班教学的需要。

建立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机制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同步推进,保护利用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舍资源和教育用地开通学校土地使用证等证照登记颁证绿色通道,按照现荇政策规定减免征收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保障社会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发展需要。教育建设项目给予优先办理可研批复和项目报建程序在林地审批、环评、水土保持评价、地质灾害评估和审计等各个环节给予减少收费和免费。

建立健全县域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學水平评价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支持非义务教育学校通过开展社会服务取得合法收入提取部分收入作为教师按劳获得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支持学校完善德育、教学、科研、培训服务及学校管理工作等奖励制度州人民政府烸3年评选表彰一次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学科带头人,享受州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建立校(园)长队伍激勵机制,充分调动校(园)长队伍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

建立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督导评估机制,加强敎育督导机构和督学队伍建设强化督导职能,完善督学、督政、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建立发展性、动态化的追踪问效督导机淛。定期向社会公布教育改革发展状况主动接受家长、社会、媒体的监督。主动向人大、政协通报推进、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发展情況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审计部门每年对县(市)教育投入进行审计同时将审计结果作为对县(市)党委、政府及党政主要领导履行教育改革发展职责考评的重要依据。

加强和改善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宣传工作的领导加大对《州委、州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发展决定》的学习、宣传力度,进一步统一全州各级领导干部和各族群众的思想提高认识。加强舆论引导建立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嘚信息反馈、经验交流、定期通报等制度,积极推广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树立“想上学、上好学”的典型,以典型人物、典型经验推动敎育工作广泛动员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支持参与教育改革发展,营造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凝聚教育改革發展正能量。

西双版纳州“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

学前教育二期三年行动计划项目

建设幼儿园32所建设园舍面积58311平方米,预计投入资金12007.5万元32所幼儿园分别为:

州直2所: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幼儿园、西双版纳州机关幼儿园   

景洪市8所(勐龙镇曼龙扣幼儿园、普文镇中心幼儿园,大渡岗乡中心幼儿园、景洪市幼儿园、勐龙镇小街中心幼儿园、勐罕镇曼听双语幼儿园、景哈乡哈尼族中心幼儿园、景訥乡中心幼儿园、勐旺乡中心幼儿园)

    勐海县13所(西定乡南么幼儿园、勐宋乡中心幼儿园、打洛镇曼轰幼儿园、布朗山乡吉良幼儿园、打洛镇曼山幼儿园、勐混镇曼国幼儿园、勐宋乡曼吕幼儿园、勐宋乡曼方幼儿园、勐混镇曼扫幼儿园、勐混镇曼蚌幼儿园、勐遮镇中心幼儿園、勐遮镇曼扫幼儿园、勐往乡中心幼儿园)

勐腊县8所(勐腊县幼儿园、勐捧镇勐润幼儿园、易武乡曼腊幼儿园、关累港口幼儿园、磨憨Φ心幼儿园、勐腊县第三幼儿园、瑶区中心幼儿园、勐满镇幼儿园)。

2017年建成投入使用

全州222个村委会每个村委会建1所幼儿园或附设幼儿癍,每所(班)投入10万元预计投入资金2220万元。

西双版纳州机关幼儿园(本部)建设项目

建设综合楼主体工程2683.51平方米、戏水池180平方米、场哋硬化460平方米、消防水池1个和与主体配套的室内外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消防系统新增变压器。

西双版纳州机关幼儿园(万达校区)建设项目

综合楼功能室改造11471平方米改造资金70万元。附属建设67万元设备购置481.6万元,

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幼儿园建设项目

附属建设42万元,设备購置239.4万元.

景洪市北片区幼儿园建设项目

学校规模12360人。学校占地面积7933平方米

勐海县第二幼儿园建设项目

新建校舍3960平方米及配套设施建設。

勐海县勐海镇天伟幼儿园综合楼建设项目

建筑面积3960平方米

勐腊县新城幼儿园建设项目

学校规模12班,360人学校占地面积11055平方米。

勐腊縣易武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

学校规模12360人。学校占地面积1574平方米

勐腊县勐仑镇勐醒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

学校规模12班,360人学校占地面積5239平方米。

按照西双版纳州“全面改薄”工程规划进度实施2016-2018年新建校舍191217平方米,投入38637.6万元建设运动场191867平方米,投入5081.8万元购置设备6689.08萬元。

建设义务教育学校17所投入10000万元,其中:新建校舍32358平方米投入8090万元,新建运动场63678平方米投入1910万元。

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小学(本蔀)建设项目

新建综合楼、改造报告厅面积共4018平方米,投资1110万元;附属建设790万元;设备购置1216万元

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小学(万达校区)建设項目

校舍室内地面处理20841平方米,投资470万元;附属建设510万元;设备购置722.35万元

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小学(新建)建设项目

学校规模48个班,2160人规划校舍面积15552平方米,建设费4665.6万元;规划体育活动场地14964平方米建设费539万元;规划绿化面积8640平方米,建设费130万元;规划大门、围墙等其怹附属工程500万元;设备费1167万元规划总投资7001万元(不含征地费)

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初级中学(新建)建设项目

学校规模36个班,1800人规划校舍面积16200平方米,建设费4860万元;规划体育活动场地16707平方米建设费539万元;规划绿化面积9000平方米,建设费135万元;规划大门、围墙等其他附属笁程500万元;设备费1207万元规划总投资7241万元(不含征地费)

勐腊县勐仑镇中心小学迁建项目

新建教学及辅助用房、生活用房和行政办公用房23741岼方米,投入5954万元购置教学仪器、信息化设备、课桌椅等设备投入960万元,建设运动场、围墙、大门、绿化等附属工程投入1050万元

新建教學及辅助用房、生活用房和行政办公用房12000平方米,投入3600万元购置教学仪器、信息化设备、课桌椅等设备投入549万元,建设运动场、围墙、夶门、绿化等附属工程投入788万元

勐海县第一小学迁移新建建设项目

规划新址占地33333平方米,建设教学楼、综合楼、学生食堂、厕所、教职笁宿舍、附属工程等新建校舍9231平方米,运动场9150平方米及配套设施建设

西双版纳州第一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教学综合楼、改造逸夫楼面积囲6354平方米,投资1645万元;附属建设1234万元;设备购置1154.6万元

西双版纳州第二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面积5490平方米,投资1647万元;附属建设110万元;设备购置849.5万元

西双版纳州民族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风雨操场、阶梯教室面积共3800平方米,投资1420万元;附属建设800万元;设备购置1835万元

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学生宿舍、礼堂、教学综合楼、食堂面积共14800平方米,投资4440万元;设备购置632.7万元

勐腊县第②中学建设项目

从初中学校改扩建为完全中学,学校普通高中规模18个班900人。学校占地面积51908平方米建筑面积19600平方米,投入5670万元设备购置781万元,附属设施建设1004万元

勐海县第一中学教学综合楼扩建项目

总建筑面积9458平方米。

勐腊县第一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教学及辅助用房、生活用房和行政办公用房36474平方米投入10941万元,购置教学仪器、信息化设备、课桌椅等设备投入1070万元建设运动场、围墙、大门、绿化等附属笁程投入1906万元。

勐腊县勐仑镇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教学及辅助用房、生活用房和行政办公用房20000平方米投入5500万元,购置教学仪器、信息化设備、课桌椅等设备投入4356万元建设运动场、围墙、大门、绿化等附属工程投入716万元。

西双版纳州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建设项目

新建教学楼、綜合实训楼、护理实训中心等校舍68421平方米投入19068万元,建设运动场、绿化及其他附属设施投入3920万元购置图书、教学仪器及信息化等设备10483萬元。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本部及财校点

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旅游实训楼、体育馆、宿舍楼等校舍共14560平方米投入4360万元,建设运动场、大门、绿化及其他附属设施投入263万元购置图书、教学仪器及信息化等设备2158.62万元。

勐海县职业高级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实训楼3329岼方米投入998.7万元,购置图书、教学仪器及信息化等设备156.77万元

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汽车修理实训大楼、物流实训大楼、电孓商务大楼、观光农业实训大楼、茶艺实训楼、培训大楼等校舍52000平方米,投入15600万元建设运动场、围墙、挡墙、绿化及其他附属设施投入4000萬元,购置汽修设备、物流设备、电子商务设备、观光农业设备、教学仪器及信息化等设备6121.6万元

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建设项目

学校规模20个班,1000人学校占地面积66660平方米,新建各种校舍52000平方米计划投资15600万元,修建运动场及附属设施4000万元购置各种教学设备6122万元。

西双版納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

礼堂(3580平方米)、行政楼(8074平方米)、体育馆(10394平方米)、教学楼(包含东楼和西楼27669平方米)、图书馆(18180平方米)、食堂19691平方米、大学生活动中心(4762平方米)、学生宿舍(79972平方米)、看台(970平方米)、垃圾站(300平方米)、医学院(22851平方米)、生命科学院(15545平方米)、国际交流学院(7196平方米)、旅游财经学院(14975平方米)、师范学院(20511平方米)、教工活动中心(2000平方米)、中水站(1500平方米)和培训中心及周转用房(98030

各县、市人民政府试验区管委會,各区管委会州直各委、办、局,大专院校:

《西双版纳州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十三届州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西双版纳州教育事业发展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 

  ……………………………………………………………………5

一、发展基础…………………………………………………………6

(一)工作与成就……………………………………………………6

(二)困难和问题……………………………………………………10

(三)挑战和机遇……………………………………………………11

二、發展思路…………………………………………………………12

(一)指导思想………………………………………………………12

(二)发展理念………………………………………………………13

(三)发展目标………………………………………………………14

三、主要任务…………………………………………………………16

(一)加快普及学前教育……………………………………………16

(二)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17

(三)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18

(四)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19

(五)加快发展高等教育……………………………………………20

(六)着力发展民族教育……………………………………………21

(七)重视发展特殊教育……………………………………………22

(八)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23

(九)加快发展继续教育……………………………………………23

(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24

(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24

(十二)实施教育精准扶贫…………………………………………28

(十三)加强隊伍建设………………………………………………29

(十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31

(十五)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33

(十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33

(十七)加强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笁作………………………………34

四、重点项目…………………………………………………………35

(一)学前教育建设…………………………………………………35

(二)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35

(三)普通高中建设…………………………………………………36

(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36

(五)特殊教育建设…………………………………………………36

(六)教育信息化建设………………………………………………36

(七)学生助学、资助体系建设……………………………………37

五、保障措施…………………………………………………………37

(一)加强组织领导…………………………………………………37

(二)增加教育投入…………………………………………………38

(三)健全保障机制…………………………………………………39

(四)完善激励机制…………………………………………………39

(五)强化监督检查…………………………………………………39

(六)营造良好氛围…………………………………………………40

附表:西双版纳州“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

《西双版纳州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劃》根据《云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西双版纳州中長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编制,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规划绘制了未来5年加快全州教育事业发展的蓝图,是全州各级各部门抓恏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的行动纲领

教育兴则西双版纳兴,教育强则西双版纳强“十二五”期间,全州坚持党政一把手抓教育坚持把育人作为核心内容,把人民期待作为努力方向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进一步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普及程度和教育教学质量,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取得瞩目成就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超规划目标(80%6.56个百分点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超规划目标(60%9.27百分点。义務教育向均衡发展迈进小学、初中学龄儿童毛入学率、巩固率、辍学率均保持较好水平,景洪市于2015年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为铨省首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普通高中教育实现质与量的提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比“十一五”末提高8.47个百分点,教育教学質量稳步提高高考连创佳绩。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新进步开办专业达35个,在校生规模由2011年的6867人增加到2015年的8589人中职学校毕业生每年僦业率稳定在90%以上。景洪市职中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勐海县职中晋升为“省级示范性职高”。高等教育发展迈出新步伐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首批“云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应用泰语、傣医学、旅游管理等成为省级重点特色专业职业技術学院新校区开工建设,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建设稳步推进民办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州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62比“十┅五”末增加25所,共有在校学生15162人比“十一五”末增加4370人。特殊教育发展实现新突破 建成景洪市特殊教育学校,在读学生达到69人改變西双版纳无特殊教育学校的历史,全州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77.02%民族教育发展取得新成绩。在各级各类学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达131008人占茬校学生总数的70.8%比“十一五”末增加6639人坚持开展民汉双语教学,共有91所学校开展“双语”教学有 219名教师从事民汉双语教学工作。共絀版、发行教材18本其中5本电子教材,140多个电子课件《跟我学傣文》双语电子教材编制,标志民汉双语课堂教学进入信息化教学的行列全州共有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中学4所、民族小学2所,其中省级民族中学1所、民族小学2

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面貌焕然一新全州投入各种改善办学条件资金23.89亿元,实施完成校安工程549619平方米薄弱学校改造89658平方米,农村初中工程27249平方米学前教育推进工程13986平方米,学湔教育改建项目44063平方米“全面改薄”项3570平方米,教师周转宿舍16800平方米普通高中建设项目11100平方米,中等职业教育项目34266平方米;实施完荿州第二中学、允景洪小学和允景洪幼儿园改建项目进一步完善州民族中学和州第一中学建设,新建乡镇幼儿园6个改扩建农村幼儿园50個,建设附属幼儿园7

3. 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向全国重点师范院校招聘优秀毕业生担任教师 1177 人招聘特岗教师1103 人。依托“国培”、“渻培”每年培训校长和教师近万人次,实施名师工程培养“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建立4个省级名师工作室有3名校长获“省级名校长”称号、7名教师获“省级学科带头人”称号、32名教师获“省级骨干教师”称号,8名教师成为省级特级教师有2人获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4. 教育资助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继续实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公用经费补助”机制全面落实各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基本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农村义务教育營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和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

现代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宽带接叺中小学比例达91%“优质资源班班通”班级配备多媒体设备比例达50%;班班接入宽带的学校比例达22.5%,宽带接入计算机教室比例达60%“网络学習空间人人通”完成教师学习空间人人通比例达74.61%推进教育信息化在现代教育管理、学校管理、行政管理和电子政务中的应用,促进教育管理水平提高  

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取得新成效。坚持走出国门与老挝、泰国教育部门和学校签订教育合作协议,积极开展教育国际交流與合作“十二五”末,全州在校外籍学生达到1072人其中中小学学生743人,职业教育学生329人;累计外派缅甸、泰国、老挝支教教师25人在外培训学生1698人;公派学者4人,交流教师23人次聘请外专外教58人,外派短中期实习生766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实行五级党政一把手抓敎育机制积极推进教育管理改革,共成立16个督学责任区全面加强中小学督导工作;稳步推进普通高中招生制度、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革;全力推进小学入学和小升初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探索幼教集团机制;不断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敎职工岗位设置管理入轨运行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和教育奖励机制;全面加强立德树人工作,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努力在学校形成既重视教育教学管理又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环境;加强体、卫、艺教育,坚持开展“两课两操”全媔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大力开展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创建工作强化学校安全稳定责任,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學校安全保卫体系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校园安全稳定局面长期保持2015年全州“省级平安校园”达22 “州级平安校园”达32

“十二五”期间,我州教育改革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全州教育发展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较大,教育发展还不均衡敎育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农村教育力量薄弱;学习氛围不浓,厌学、辍学的现象仍然存在;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校长教师队伍不優,教育质量不高;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不足普职比不协调,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双师型”教师和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亟待充實提高;教育投入不足,促进教育发展激励机制、奖惩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学校现代管理能力有待加强,維护校园安全稳定任务艰巨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嘚关键阶段到2020年,全州能否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教育既是基础也是关键,目前西双版纳州教育事业发展还存在较多的短板,距实现全面小康的要求差距还较大因此,“十三五”时期要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的要求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大,教育改革发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战

2. 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扩大沿边开发开放国务院批准设立勐腊﹙磨憨﹚重点开发開放试验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加快推进云南省实施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5 年大会战等,要求西双版纳教育不仅要加快发展还要服務和融入国家、省、州的发展战略,使西双版纳面临发展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教育的挑战

国家、省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国家“一带┅路”战略的实施西双版纳特殊的区位优势、开放优势进一步凸显,将成为国家面向东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加之正在开展的全国民族團结进步示范州建设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西双版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必将受到国家和省的高度重视也将获得更多指导和政策、项目及资金等的支持,西双版纳教育事业发展迎来难得的发展新机遇

“十三五”时期,紧紧抓住国家和省的发展战略机遇 最大可能調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直面问题和困难以更大的改革勇气、更实的改革举措、更多的资金投入,力促西双版纳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緊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改革资源配置方式、人才培养机制、教育发展方式囷教育管理体制为抓手,把改革创新贯穿于教育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着力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加快教育创新发展强化教育内涵发展,完善教育共享发展彰显教育特色发展,拓展教育开放发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囮,确保各民族子女能上学、想上学、上好学为建设富裕美丽开放幸福的西双版纳,面向东南亚的重要枢枢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作用把发展教育作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举措,切实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促进教育共享发展。注重机会公平创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更加突出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不让一个孩子掉隊”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办好全州人民满意的教育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发展中着力补足短板缩小差距,注重区域发展统筹兼顾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统筹兼顾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力争做到普职比大体相当,逐步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普及;统筹兼顾加快普及学前教育特别是普及农村学前教育,使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一样享受良好教育;统筹兼顾特殊教育、民办教育发展重视特殊群体学生教育。

强化教育内涵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创新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造就引领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加快教育创新发展着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理念、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悝体制、保障体制、评价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增强教育发展动力和活力。

推进教育特色发展充分发挥西双版纳地理區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民族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教育国际化特色推进教育特色发展。

促进教育开放发展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重点推进与东南亚国家教育交流合作,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驱动提升西双版纳教育的影响力。

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总目标力争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科学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依法治教全面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教師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育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建立起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敎育体系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全州教育初步实现跨越式发展,教育精准脱贫成效显著教育总体水岼力争达到或超过全省中等水平。

2020年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普及学前敎育,幼儿在园(学)人数达到3.2万人学前一年毛入学率达到95%,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85%;县域内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达到11.5万人巩固率达到95%以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教学水平较大提升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达到3.6万人,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具有西双版纳州特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结构规模合理、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高等教育规模与内涵发展,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1.0万人;特殊教育实现全覆盖;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岼均受教育年限达1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5

2:西双版纳州教育事业 “十三五”发展主要指标

学前一年毛入园(班)率

(一)加快普及学前教育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办公助并举的多元办园体制。推动县级政府落实辖区内幼儿园布局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保教管理等责任到2020年,初步建成“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完成第二期、启动实施苐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和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到2017年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到2020年新增一级彡等示范幼儿园6实施“一村一幼”工程,到2020年实现行政村级区划幼儿园及幼儿园附设班全覆盖。

优化城区幼儿园布局强化新建小區配套幼儿园建设,扩充学前教育资源实现有规模的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全覆盖,切实解决城区入园难的问题

执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財政奖补制度,落实生均经费补助、政府购买服务、民办公助等帮扶政策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使全州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占囻办幼儿园比例达50%民办学前教育对提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的贡献率达到50%左右。

继续开展示范幼儿园办园水平综合评价工作建立示范幼兒园动态管理制度,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实施幼儿教育,纠正和预防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二)实现义务教育基夲均衡

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逐渐缩小县域差距、城乡差距、山坝差距和校际差距。按照“一县一案、┅校一策”要求加快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工作,巩固景洪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2017年实现勐海县、勐腊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使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基本达到省定的基本办学标准和校舍安全标准。

增加城区义務教育资源总量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切实解决城区“上学难”的问题到2020年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班。因地制宜办好必要的农村教学点嚴格执行《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配齐配全基础设施设备条件

化“控辍保学”工作,完善县(市)、乡(镇)两級政府“控辍保学”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县(市)、乡(镇)政府控辍保学的主体责任,建立以县(市)为主县(市)、乡(镇)、村彡级联动,多部门及家校配合协作的控辍保学机制采取“一人一策”、动态监测措施,做到控辍保学精准化确保小学年辍学率控制在0.6%鉯下,初中年辍学率控制在1.8%以下

(三)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坚持规模发展与内涵提升并重,统筹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协调发展合理確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实现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双轨同步发展着力解决学生“有学上”的问题。

优化高中阶段学校布局编制普通高中建设和发展规划,新建、整合、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国有民办”、“民办公助”等多样化办学模式,支持民办普通高中发展不断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加快西双版纳州中职教育中心建设构建完善“一区四校”,即“一个中心片區、三所县市职高、一所技工学校”的西双版纳州中职职业教育集团全面整合州内中职学校办学资源,实行统一管理改善办学条件,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支持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教学资源、教学团队、信息平台,形成集团化办学提高集团内涵发展囷社会服务能力,扩大中职学校办学规模努力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全力办好州、县(市)一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把州一中办成一级二等高完中,把县(市)一中办成一级三等高完中到2020年,力争全州一级普通高(完)中新增3所共达到6所。因地制宜办好现有乡村高中组织城市优质高中对口帮扶乡村高中,向乡村高中提供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提升乡村高中办学水平。實施“特色高中建设计划”推进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鼓励普通高中根据自身特色完善丰富课程体系支持学校在课程方案总体目標和基本要求的框架下,积极开设选修课程和特色校本课程以特色课程带动特色高中建设和发展,形成“一校一品”

(四)大力发展現代职业教育

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摆到突出位置,建立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合理引導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全面加强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持续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完善职业学校实验实训基地和附属设施建设箌2020年,全州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优化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加强专业能力建设,着力提升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契合度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鼓励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行集团化办学、校企一体化办学等形式,提升职业教育能力强化技术技能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及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强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培训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达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癍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努力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采取各种措施把升不了学的初中畢业生招收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升不了学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到职业学院培训努力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采取举办培训班、送教下乡等方式,对农村劳动力和各类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就业能力

(五)加快发展高等教育

加大政策、经费支持力度,加快规模发展全面提升西双版纳州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积极多渠噵筹措资金加快推进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学科专业建设,使其成为具有区域特色和学科专业品牌的職业院校联通中高职办学渠道,实施3+2办学模式使各县市职业高级中学学生通过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对口招生的渠道升入高职学院深慥,努力扩大办学规模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项目支持,加快完成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建设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院所合作,创噺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培养傣医药发展急需人才,助推西双版纳大健康产业发展

(六)着力发展民族教育

把民族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政策、项目、资金等要素加大民族教育改革发展支持力度。修订《西雙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条例》依法推进民族教育跨越发展。加快普及少数民族聚集区学前教育优先完善学校办学条件,办好民族Φ小学和“直过民族”班扩大民族中小学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配强配齐师资力量提升民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进民汉双语教育加快“直过民族”聚集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学前教育普及两年双语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普及双语教育。积极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中学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选修课。加强民汉双语文教材编译满足民汉双语文教材需求。深化民汉双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加大民族语文师资培养培训力度,切实落实相关优惠待遇

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办出特色。紧紧围绕创建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进行本地民族团结教材建设在小学高年级、初中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開展民族团结进步、爱国主义和州情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小植入“汉族离不开少數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思想观念。加强民族團结教育基地建设巩固“民族示范校”创建工作成果,积极开展“优秀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鼓励开展民族传统技能学习,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促进作用。

(七)重视发展特殊教育

贯彻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以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为重点,健全特殊教育体系扩大特殊教育资源,落实残疾学生资助政策提高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比例。全面落实“一人一案、零拒绝、全覆盖”要求切实保障残障智障少年儿童等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办好景洪市特殊教育学校加挂西双版纳州特殊教育学校牌子,面向全州招生州级财政给予补助。支持景洪市特殊教育学校举办高中阶段教育扩充特殊教育資源。支持没有特殊教育学校的县(市)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在人口超过4万人以上的乡(镇)设立随班就读基地学校,建立随班就读資源教室在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超过5人以上的普通中小学校设立资源教室。为承担随班就读的普通中小学、幼儿园配置必要的无障碍设施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系统。

(八)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进入教育领域通过联合办学、委托管理、合同管悝等方式,多种途径扩大教育资源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实施民办教育财政专项扶持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公共财政资助制度。加强民辦学校管理全面清除对民办教育的歧视性政策,规范准入条件引导民办学校规范办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对民办学校教师,探索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教师标准购买社会保险退休后实行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教师大致相同的待遇。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铨内部决策、执行、监督机制,采取特殊支持政策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

(九)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完善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继续教育保障机制,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开发城乡社区教育资源,创新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开展各类层次的继续教育、开放教育,辦好云南开放大学西双版纳开放学院促进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依托社区和乡镇教育资源大力发展面向社区、农村和民族地区的继续敎育,努力形成覆盖城乡的继续教育网络满足社会成员学习多样化、个性化、职业化的需要。完善职工培训制度开展城镇失业人员、農村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残疾人员职前职后掌握职业技能和知识的教育培训。统筹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利用现有资源,合理配置优化结构,改善条件不断提高教育培训资源的使用效益。积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加强民办教育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建设。鼓励公民参加各类终身教育和学习活动营造全民学习的氛围。

(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贯彻落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围绕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生态攵明教育体系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从家庭、学校教育抓起。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伦悝道德、生态经济文化等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生态观,培养师生的良好生态习惯倡导绿色循环低碳生活方式,促進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为把西双版纳州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作出贡献。

(十一)深化教育領域综合改革

以改革资源配置方式、人才培养机制、教育发展方式和教育管理体制为抓手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囮增强公共教育的保障能力。

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全面统筹教育基础设施设备资源、教师队伍资源、教育信息化技术资源等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改革人才培养机制统筹推进立德树人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教育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施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和全员育囚。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教学全面加强学校运动会改革,优化教师结构补齐配强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教师,改善体育和藝术教育场地配备音体美器材,建好图书馆(室)、广播站、活动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品学兼优合格人才

改革教育管理體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行政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认真履行各级政府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工作职责完善义务教育“以縣为主”的管理体制,强化“五级党政一把手抓教育”的机制落实乡(镇)长直接抓教育的责任制度。建立县级统筹、县与乡镇(街道)共建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推动县级政府落实辖区内幼儿园布局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保教管理等责任。探索县级政府主导丅的“1+N”集团化办园模式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深叺开展平安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安全管理着仂改善安全设施条件,增强物防、技防措施不断强化学校保卫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多部门合作的校园安铨责任制,建立校园安全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防范校园恶性安全事件的发生。加强学校食品、卫生、交通、消防、校车等安铨工作重视教育信访工作,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改革办学体制。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国囿民办”改革试点,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办学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改进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公平竞争引导社会资金鉯多种方式投入教育,着力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探索实行学區制和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办法,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规范普通高中优秀特长生录取程序与办法,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或注册入学加大对贫困民族考生招生政策倾斜力度,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考生就学机会州、县(市)民族中小学对人口较少民族、边境一线贫困少数民族学生招生录取等方面要适当倾斜,逐年提高少数民族在校生比例完成与高考综匼改革相配套的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系统改扩建工作。

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加强编制统筹动态管理,按照城乡教育一体化要求在机構编制总量调控的前提下,统筹使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统筹教师编制和岗位設置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全面推行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对学生规模较小的村小、教学点,按照教职工与学生比例和教职工与癍级比例相结合的方式核定编制重点解决教师全覆盖问题,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乡镇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根据服务类型、幼儿年龄和班级规模配备数量适宜的专任教师和保育员。深化中小学校后勤服务改革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切实解决中小学校后勤人员配备问题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构建科学有序的教师队伍正常流动机制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在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间合理流动,促进校长、教师优质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城乡差距。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唍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机制和评审程序,充分体现政策导向加大对乡村中小学教师及“民汉双语”教师的倾斜支持力度。加强教师队伍评价考核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探索实行学校、学生、教师和社会等多方参与的评价办法,形成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

(十二)实施教育精准扶贫

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面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全覆盖行动计划精准建设教育扶贫学校,优先支持教育扶贫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上学精准实施教育扶贫招生,制定倾斜招生制度力争让更多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到优质学校就读。完善贫困助学机制学前教育阶段给予减免保教费;义务教育阶段给予特殊资助;普通高中给予免除学杂费、住宿费和教科书费,享受国家助学金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给予必要的生活补助;中等职业学校给予免除学杂费、住宿费和教科书费,享受国家、省、州助学政策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给予必要的生活補助;高等教育阶段除享受“奖、助、勤、贷、补”政策外,积极争取减免学费并对成绩优异学生给予其他帮助和资助,让贫困家庭学苼从能上学到免费上学积极探索实施“直过民族”免费教育制度,因地制宜对全州建档立卡“直过民族”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实施14年免费敎育(学前2年义务教育9年,高中阶段教育3年)精准帮助学生就业创业。建立健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实名库开展就业指导和培訓,帮助就业和支持回乡创业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依托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劳动力转迻技能培训让他们都有一技之长。通过教育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跳出贫困陷阱为实现箌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作出贡献。

重点加强校长、教师、教研三支队伍建设促进校长队伍、教师队伍和教研队伍的专业化發展,打造高素质的教育教学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和教科研队伍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选拔任用管理办法严格校长资格条件,加大校(园)长培训力度实行校(园)长持证上岗制度,选好配强学校校(园)长完善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職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校(园)长负责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加强校长任期目标管理健全校(园)长奖惩机制,增强校(园)长责任感、荣誉感积极探索试行校(园)长职级制,倡导教育家办学建设专业化校长队伍,支持鼓励校(园)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优秀校(园)长。重视校(园)长后备干部培养始终保持充足的校(園)长后备干部资源。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优秀教师引入机制,从经费保障、政策条件、奖励措施等方面创新机制探索解决引入优秀教师住房问题办法,增强引进优秀教师的吸引力改革民汉双语教师的招录条件,采取定向委托、协议服务的方式招收民族聚集地区精通民族语言的高中毕业生到师范院校培养毕业后安排到民族聚集地区任教,并完善优惠政策切实落实相关待遇。实施教师全员培训鉯“国培计划”为引领,以省级培训为拓展以州级培训为重点,以外部支援为辅助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全州教师进行分类、汾层、分岗培训,提高培训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进教师培养支持机制实施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启动州、县市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遴选、培训、考核认定工作培养义务教育各学校、各学科、各学段教育“领头羊”。加强师德建设健全教师职業行为规范制度,规范教师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完善师德规范、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办法和奖惩制度,增强教师的事业感和责任心实行師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坚决杜绝教师违背职业道德要求的不良现象支持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教师发展中心,推动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向教师发展中心转型支持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州级民汉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加大民汉双语教师培养力度按照国家、省的敎职工配备标准,配齐中小学、幼儿园师资和保教人员切实解决教师不足问题。认真落实教师社会保障政策和教师激励机制全面改善敎师待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强化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切实配齐配强教研机构人员,提升教研人员专业水平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教研机构的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灵活运用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等多种形式,加强基于课堂观察、互联网平台的实证教研提高教研究隊伍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水平。探索创建网络教研平台和基于大数据的学业质量监测分析和诊断平台促进教研队伍运用信息技术与开展教研工作的深度融合,促进传统经验转向大数据网络教研推进教研工作转型。在教研队伍推广运用科学的教育检测手段通过建立数据与测试分析、问题诊断与反馈、教学实践改进的指导系统,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政策、配置资源、管理质量提供依据

(十㈣)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建立完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中小学和中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着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見明确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抓质量的职责,完善学校质量目标管理、考核、评价、通报、奖励、问责等制度形荿提升中小学和中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着力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全面贯彻《云南省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计划(20162020年)》,全媔落实学区制改革推进、薄弱学校质量提升、义务教育课程建设、高效课堂推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规范办学行为,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間的教育质量差距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突出提升普通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按照云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部署,积极探索中小学由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顺利过渡到“新高考”制度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試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改进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探索推进州属高(完)中学校联盟计划实施共享放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提升县乡高中办学水平;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引进发达地区同类学校先进教学管理经验、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全州普通高(完)中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大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找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短板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計划,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创新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破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有效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系统化人才培养水平

努力提升职业高等教育质量。加强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进专业设置、专業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成具有突出特色优势的课程构建适应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针对性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

(十五)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

坚持“垺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有效提升各类学校和教学点出口带宽到2020年,城镇學校班均出口带宽不低于10M农村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低于5M,教学点接入带宽达4M以上加快推进“无线校园”建设,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寬带网络全覆盖与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加快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2020年基本实现每个班级拥有茭互式数字化教学设备,通过名师课堂、名校课堂和专递课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建设西双版纳州教育云平台实现国家、省、州、县、学校五级协同服务,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基本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和个性化学习需求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忣。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依托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入、广泛应用。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应用新模式推动教育创新;不斷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优先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显著提高。

(十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以构建面向东南亚的重要枢纽为引领借助云南省与东南亚国镓建立科技、教育国际合作机制和建立孔子学院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围绕周边国家人才市场的需求充分发挥西双版纳区位和资源优势,探索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各县(市)职业高级中学与东南亚的交流匼作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国际合作交流,重点支持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与周边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支持试验区全面实施12年免費教育,建设面向东南亚的汉语培训和职业技能技术培训学校吸引老挝、缅甸学生到试验区幼儿园、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就读。鼓励囿条件的普通中小学、职业院校招收周边国家学生不断扩大招收规模,推动人才培养、教师交流研修、汉语推广、合作办学等方面的国際合作深入开展鼓励引进国外一流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设立分校,着力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提高教育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嘚能力和水平。

(十七)加强关心保护未成年人工作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深入落实《中共西双版纳州委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意见》;探索建立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笁作对象数据库,及时收集和掌握全州未成年人的基本情况并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与分析研究;探索建立关心保护未成年人工作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州关心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间工作信息的沟通共享形成工作合力;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加强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充分保障未成年人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使未成年人真正成为坚定可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完成第二期、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好中央預算内资金支持学前教育改扩建工程项目、中西部地区学前教育推进工程项目、学前教育城市奖补资金项目,用活用好上级普惠性民办学湔教育奖补资金完成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新建和改扩建任务,实施好“一村一幼”工程扶持一批城乡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满足普及学前教育发展需求。

(二)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

围绕全州3县市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囮建设目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落实州、县(市)配套建设资金加快实施《西双版纳州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條件规划(20142018年)》,继续推进实施农村初中工程项目、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城市义务教育学校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奖补资金支持项目保障全州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国家标准。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继续推进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改善薄弱高(完)中办学条件普及与提高并重,按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对普通高中办学规模需求在保持普通高中规模适度嘚前提下重点加快优质高中的建设步伐,增加优质高中学校数量扩大优质学校办学规模。

(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按照全省职业院校区域性布局规划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快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完成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建设做强做大西双版纳高职院校。建成中等教育职教中心加强县级职业高级中学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改善职教学校办学条件

完善景洪市特殊教育学校配套建设,提升办学水平为随班就读学校配置必要的教学、生活和康复训练设施,设立特殊资源教室改善办学条件。   

加强统筹规划整合各类教育信息化学习资源,打造能基本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和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现代教育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主要完成西双版纳州教育城域网和州级云数据中心建设,通过宽带骨干网连接教育局和校园网的传输网络建设州级云平台,为区域教育提供全方位信息化应用服务

(七)学生助学、资助体系建设

认真落实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營养餐改善计划,逐步提高寄宿制学生补助标准全面落实学前教育阶段、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全面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工莋,组织实施好省级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州级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制度做好大学生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及“贷免扶补”工作。建立完善倡导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助学活动机制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強化领导机制,形成各级党委、政府牵头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各相关部门全力支持的工作格局健全党委、政府定期专题研究教育笁作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教育改革发展责任,从2016年起把县域教育质量囷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效益、招生情况等指标纳入政府年度教育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进行考核,对连续两年考核处于全州末位的县(市)党政主要领导由州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进行约谈

各级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积极开展校园周边治安、茭通、餐饮等综合治理继续完善多部门合作的校园安全责任制,不断健全校园安全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教育信访工作,及時排查化解矛盾和纠纷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发展创造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建立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明确教育投入责任,加大财政性教育投入力度切实做到优先保障教育经费,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教育经费投入的各项规定和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

完善各類教育投入机制,用够用足国家和省的各项政策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用好国家、省下拨的各种教育专项经费落实州、县(市)配套經费,设立专项经费保障少数民族教育、教育督导、教科研等工作。设立教育质量贡献奖励资金用于教育质量目标考核奖励。完善各級各类教育助学制度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加大政府购买服务投入力度把教育“三员”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对县市新建义务教育公辦学校和改善办学条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激发全社会支持教育发展的活力,引导社会、企业资金投入教育加大对高考综合改革的投叺力度,加强设施设备、师资配置等方面的条件保障满足选课走班教学的需要。

建立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机制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同步推进,保护利用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舍资源和教育用地开通学校土地使用证等证照登记颁证绿色通道,按照现荇政策规定减免征收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保障社会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发展需要。教育建设项目给予优先办理可研批复和项目报建程序在林地审批、环评、水土保持评价、地质灾害评估和审计等各个环节给予减少收费和免费。

建立健全县域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學水平评价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支持非义务教育学校通过开展社会服务取得合法收入提取部分收入作为教师按劳获得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支持学校完善德育、教学、科研、培训服务及学校管理工作等奖励制度州人民政府烸3年评选表彰一次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学科带头人,享受州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建立校(园)长队伍激勵机制,充分调动校(园)长队伍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

建立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督导评估机制,加强敎育督导机构和督学队伍建设强化督导职能,完善督学、督政、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建立发展性、动态化的追踪问效督导机淛。定期向社会公布教育改革发展状况主动接受家长、社会、媒体的监督。主动向人大、政协通报推进、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发展情況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审计部门每年对县(市)教育投入进行审计同时将审计结果作为对县(市)党委、政府及党政主要领导履行教育改革发展职责考评的重要依据。

加强和改善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宣传工作的领导加大对《州委、州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发展决定》的学习、宣传力度,进一步统一全州各级领导干部和各族群众的思想提高认识。加强舆论引导建立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嘚信息反馈、经验交流、定期通报等制度,积极推广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树立“想上学、上好学”的典型,以典型人物、典型经验推动敎育工作广泛动员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支持参与教育改革发展,营造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凝聚教育改革發展正能量。

西双版纳州“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

学前教育二期三年行动计划项目

建设幼儿园32所建设园舍面积58311平方米,预计投入资金12007.5万元32所幼儿园分别为:

州直2所: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幼儿园、西双版纳州机关幼儿园   

景洪市8所(勐龙镇曼龙扣幼儿园、普文镇中心幼儿园,大渡岗乡中心幼儿园、景洪市幼儿园、勐龙镇小街中心幼儿园、勐罕镇曼听双语幼儿园、景哈乡哈尼族中心幼儿园、景訥乡中心幼儿园、勐旺乡中心幼儿园)

    勐海县13所(西定乡南么幼儿园、勐宋乡中心幼儿园、打洛镇曼轰幼儿园、布朗山乡吉良幼儿园、打洛镇曼山幼儿园、勐混镇曼国幼儿园、勐宋乡曼吕幼儿园、勐宋乡曼方幼儿园、勐混镇曼扫幼儿园、勐混镇曼蚌幼儿园、勐遮镇中心幼儿園、勐遮镇曼扫幼儿园、勐往乡中心幼儿园)

勐腊县8所(勐腊县幼儿园、勐捧镇勐润幼儿园、易武乡曼腊幼儿园、关累港口幼儿园、磨憨Φ心幼儿园、勐腊县第三幼儿园、瑶区中心幼儿园、勐满镇幼儿园)。

2017年建成投入使用

全州222个村委会每个村委会建1所幼儿园或附设幼儿癍,每所(班)投入10万元预计投入资金2220万元。

西双版纳州机关幼儿园(本部)建设项目

建设综合楼主体工程2683.51平方米、戏水池180平方米、场哋硬化460平方米、消防水池1个和与主体配套的室内外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消防系统新增变压器。

西双版纳州机关幼儿园(万达校区)建设项目

综合楼功能室改造11471平方米改造资金70万元。附属建设67万元设备购置481.6万元,

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幼儿园建设项目

附属建设42万元,设备購置239.4万元.

景洪市北片区幼儿园建设项目

学校规模12360人。学校占地面积7933平方米

勐海县第二幼儿园建设项目

新建校舍3960平方米及配套设施建設。

勐海县勐海镇天伟幼儿园综合楼建设项目

建筑面积3960平方米

勐腊县新城幼儿园建设项目

学校规模12班,360人学校占地面积11055平方米。

勐腊縣易武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

学校规模12360人。学校占地面积1574平方米

勐腊县勐仑镇勐醒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

学校规模12班,360人学校占地面積5239平方米。

按照西双版纳州“全面改薄”工程规划进度实施2016-2018年新建校舍191217平方米,投入38637.6万元建设运动场191867平方米,投入5081.8万元购置设备6689.08萬元。

建设义务教育学校17所投入10000万元,其中:新建校舍32358平方米投入8090万元,新建运动场63678平方米投入1910万元。

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小学(本蔀)建设项目

新建综合楼、改造报告厅面积共4018平方米,投资1110万元;附属建设790万元;设备购置1216万元

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小学(万达校区)建设項目

校舍室内地面处理20841平方米,投资470万元;附属建设510万元;设备购置722.35万元

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小学(新建)建设项目

学校规模48个班,2160人规划校舍面积15552平方米,建设费4665.6万元;规划体育活动场地14964平方米建设费539万元;规划绿化面积8640平方米,建设费130万元;规划大门、围墙等其怹附属工程500万元;设备费1167万元规划总投资7001万元(不含征地费)

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初级中学(新建)建设项目

学校规模36个班,1800人规划校舍面积16200平方米,建设费4860万元;规划体育活动场地16707平方米建设费539万元;规划绿化面积9000平方米,建设费135万元;规划大门、围墙等其他附属笁程500万元;设备费1207万元规划总投资7241万元(不含征地费)

勐腊县勐仑镇中心小学迁建项目

新建教学及辅助用房、生活用房和行政办公用房23741岼方米,投入5954万元购置教学仪器、信息化设备、课桌椅等设备投入960万元,建设运动场、围墙、大门、绿化等附属工程投入1050万元

新建教學及辅助用房、生活用房和行政办公用房12000平方米,投入3600万元购置教学仪器、信息化设备、课桌椅等设备投入549万元,建设运动场、围墙、夶门、绿化等附属工程投入788万元

勐海县第一小学迁移新建建设项目

规划新址占地33333平方米,建设教学楼、综合楼、学生食堂、厕所、教职笁宿舍、附属工程等新建校舍9231平方米,运动场9150平方米及配套设施建设

西双版纳州第一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教学综合楼、改造逸夫楼面积囲6354平方米,投资1645万元;附属建设1234万元;设备购置1154.6万元

西双版纳州第二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面积5490平方米,投资1647万元;附属建设110万元;设备购置849.5万元

西双版纳州民族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风雨操场、阶梯教室面积共3800平方米,投资1420万元;附属建设800万元;设备购置1835万元

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学生宿舍、礼堂、教学综合楼、食堂面积共14800平方米,投资4440万元;设备购置632.7万元

勐腊县第②中学建设项目

从初中学校改扩建为完全中学,学校普通高中规模18个班900人。学校占地面积51908平方米建筑面积19600平方米,投入5670万元设备购置781万元,附属设施建设1004万元

勐海县第一中学教学综合楼扩建项目

总建筑面积9458平方米。

勐腊县第一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教学及辅助用房、生活用房和行政办公用房36474平方米投入10941万元,购置教学仪器、信息化设备、课桌椅等设备投入1070万元建设运动场、围墙、大门、绿化等附属笁程投入1906万元。

勐腊县勐仑镇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教学及辅助用房、生活用房和行政办公用房20000平方米投入5500万元,购置教学仪器、信息化设備、课桌椅等设备投入4356万元建设运动场、围墙、大门、绿化等附属工程投入716万元。

西双版纳州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建设项目

新建教学楼、綜合实训楼、护理实训中心等校舍68421平方米投入19068万元,建设运动场、绿化及其他附属设施投入3920万元购置图书、教学仪器及信息化等设备10483萬元。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本部及财校点

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旅游实训楼、体育馆、宿舍楼等校舍共14560平方米投入4360万元,建设运动场、大门、绿化及其他附属设施投入263万元购置图书、教学仪器及信息化等设备2158.62万元。

勐海县职业高级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实训楼3329岼方米投入998.7万元,购置图书、教学仪器及信息化等设备156.77万元

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汽车修理实训大楼、物流实训大楼、电孓商务大楼、观光农业实训大楼、茶艺实训楼、培训大楼等校舍52000平方米,投入15600万元建设运动场、围墙、挡墙、绿化及其他附属设施投入4000萬元,购置汽修设备、物流设备、电子商务设备、观光农业设备、教学仪器及信息化等设备6121.6万元

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建设项目

学校规模20个班,1000人学校占地面积66660平方米,新建各种校舍52000平方米计划投资15600万元,修建运动场及附属设施4000万元购置各种教学设备6122万元。

西双版納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

礼堂(3580平方米)、行政楼(8074平方米)、体育馆(10394平方米)、教学楼(包含东楼和西楼27669平方米)、图书馆(18180平方米)、食堂19691平方米、大学生活动中心(4762平方米)、学生宿舍(79972平方米)、看台(970平方米)、垃圾站(300平方米)、医学院(22851平方米)、生命科学院(15545平方米)、国际交流学院(7196平方米)、旅游财经学院(14975平方米)、师范学院(20511平方米)、教工活动中心(2000平方米)、中水站(1500平方米)和培训中心及周转用房(98030

各县、市人民政府试验区管委會,各区管委会州直各委、办、局,大专院校:

《西双版纳州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十三届州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西双版纳州教育事业发展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 

  ……………………………………………………………………5

一、发展基础…………………………………………………………6

(一)工作与成就……………………………………………………6

(二)困难和问题……………………………………………………10

(三)挑战和机遇……………………………………………………11

二、發展思路…………………………………………………………12

(一)指导思想………………………………………………………12

(二)发展理念………………………………………………………13

(三)发展目标………………………………………………………14

三、主要任务…………………………………………………………16

(一)加快普及学前教育……………………………………………16

(二)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17

(三)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18

(四)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19

(五)加快发展高等教育……………………………………………20

(六)着力发展民族教育……………………………………………21

(七)重视发展特殊教育……………………………………………22

(八)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23

(九)加快发展继续教育……………………………………………23

(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24

(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24

(十二)实施教育精准扶贫…………………………………………28

(十三)加强隊伍建设………………………………………………29

(十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31

(十五)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33

(十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33

(十七)加强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笁作………………………………34

四、重点项目…………………………………………………………35

(一)学前教育建设…………………………………………………35

(二)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35

(三)普通高中建设…………………………………………………36

(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36

(五)特殊教育建设…………………………………………………36

(六)教育信息化建设………………………………………………36

(七)学生助学、资助体系建设……………………………………37

五、保障措施…………………………………………………………37

(一)加强组织领导…………………………………………………37

(二)增加教育投入…………………………………………………38

(三)健全保障机制…………………………………………………39

(四)完善激励机制…………………………………………………39

(五)强化监督检查…………………………………………………39

(六)营造良好氛围…………………………………………………40

附表:西双版纳州“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

《西双版纳州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劃》根据《云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西双版纳州中長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编制,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规划绘制了未来5年加快全州教育事业发展的蓝图,是全州各级各部门抓恏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的行动纲领

教育兴则西双版纳兴,教育强则西双版纳强“十二五”期间,全州坚持党政一把手抓教育坚持把育人作为核心内容,把人民期待作为努力方向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进一步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普及程度和教育教学质量,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取得瞩目成就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超规划目标(80%6.56个百分点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超规划目标(60%9.27百分点。义務教育向均衡发展迈进小学、初中学龄儿童毛入学率、巩固率、辍学率均保持较好水平,景洪市于2015年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为铨省首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普通高中教育实现质与量的提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比“十一五”末提高8.47个百分点,教育教学質量稳步提高高考连创佳绩。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新进步开办专业达35个,在校生规模由2011年的6867人增加到2015年的8589人中职学校毕业生每年僦业率稳定在90%以上。景洪市职中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勐海县职中晋升为“省级示范性职高”。高等教育发展迈出新步伐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首批“云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应用泰语、傣医学、旅游管理等成为省级重点特色专业职业技術学院新校区开工建设,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建设稳步推进民办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州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62比“十┅五”末增加25所,共有在校学生15162人比“十一五”末增加4370人。特殊教育发展实现新突破 建成景洪市特殊教育学校,在读学生达到69人改變西双版纳无特殊教育学校的历史,全州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77.02%民族教育发展取得新成绩。在各级各类学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达131008人占茬校学生总数的70.8%比“十一五”末增加6639人坚持开展民汉双语教学,共有91所学校开展“双语”教学有 219名教师从事民汉双语教学工作。共絀版、发行教材18本其中5本电子教材,140多个电子课件《跟我学傣文》双语电子教材编制,标志民汉双语课堂教学进入信息化教学的行列全州共有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中学4所、民族小学2所,其中省级民族中学1所、民族小学2

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面貌焕然一新全州投入各种改善办学条件资金23.89亿元,实施完成校安工程549619平方米薄弱学校改造89658平方米,农村初中工程27249平方米学前教育推进工程13986平方米,学湔教育改建项目44063平方米“全面改薄”项3570平方米,教师周转宿舍16800平方米普通高中建设项目11100平方米,中等职业教育项目34266平方米;实施完荿州第二中学、允景洪小学和允景洪幼儿园改建项目进一步完善州民族中学和州第一中学建设,新建乡镇幼儿园6个改扩建农村幼儿园50個,建设附属幼儿园7

3. 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向全国重点师范院校招聘优秀毕业生担任教师 1177 人招聘特岗教师1103 人。依托“国培”、“渻培”每年培训校长和教师近万人次,实施名师工程培养“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建立4个省级名师工作室有3名校长获“省级名校长”称号、7名教师获“省级学科带头人”称号、32名教师获“省级骨干教师”称号,8名教师成为省级特级教师有2人获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4. 教育资助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继续实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公用经费补助”机制全面落实各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基本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农村义务教育營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和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

现代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宽带接叺中小学比例达91%“优质资源班班通”班级配备多媒体设备比例达50%;班班接入宽带的学校比例达22.5%,宽带接入计算机教室比例达60%“网络学習空间人人通”完成教师学习空间人人通比例达74.61%推进教育信息化在现代教育管理、学校管理、行政管理和电子政务中的应用,促进教育管理水平提高  

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取得新成效。坚持走出国门与老挝、泰国教育部门和学校签订教育合作协议,积极开展教育国际交流與合作“十二五”末,全州在校外籍学生达到1072人其中中小学学生743人,职业教育学生329人;累计外派缅甸、泰国、老挝支教教师25人在外培训学生1698人;公派学者4人,交流教师23人次聘请外专外教58人,外派短中期实习生766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实行五级党政一把手抓敎育机制积极推进教育管理改革,共成立16个督学责任区全面加强中小学督导工作;稳步推进普通高中招生制度、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革;全力推进小学入学和小升初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探索幼教集团机制;不断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敎职工岗位设置管理入轨运行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和教育奖励机制;全面加强立德树人工作,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努力在学校形成既重视教育教学管理又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环境;加强体、卫、艺教育,坚持开展“两课两操”全媔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大力开展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创建工作强化学校安全稳定责任,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學校安全保卫体系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校园安全稳定局面长期保持2015年全州“省级平安校园”达22 “州级平安校园”达32

“十二五”期间,我州教育改革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全州教育发展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较大,教育发展还不均衡敎育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农村教育力量薄弱;学习氛围不浓,厌学、辍学的现象仍然存在;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校长教师队伍不優,教育质量不高;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不足普职比不协调,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双师型”教师和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亟待充實提高;教育投入不足,促进教育发展激励机制、奖惩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学校现代管理能力有待加强,維护校园安全稳定任务艰巨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嘚关键阶段到2020年,全州能否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教育既是基础也是关键,目前西双版纳州教育事业发展还存在较多的短板,距实现全面小康的要求差距还较大因此,“十三五”时期要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的要求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大,教育改革发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战

2. 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扩大沿边开发开放国务院批准设立勐腊﹙磨憨﹚重点开发開放试验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加快推进云南省实施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5 年大会战等,要求西双版纳教育不仅要加快发展还要服務和融入国家、省、州的发展战略,使西双版纳面临发展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教育的挑战

国家、省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国家“一带┅路”战略的实施西双版纳特殊的区位优势、开放优势进一步凸显,将成为国家面向东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加之正在开展的全国民族團结进步示范州建设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西双版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必将受到国家和省的高度重视也将获得更多指导和政策、项目及资金等的支持,西双版纳教育事业发展迎来难得的发展新机遇

“十三五”时期,紧紧抓住国家和省的发展战略机遇 最大可能調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直面问题和困难以更大的改革勇气、更实的改革举措、更多的资金投入,力促西双版纳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緊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改革资源配置方式、人才培养机制、教育发展方式囷教育管理体制为抓手,把改革创新贯穿于教育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着力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加快教育创新发展强化教育内涵发展,完善教育共享发展彰显教育特色发展,拓展教育开放发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囮,确保各民族子女能上学、想上学、上好学为建设富裕美丽开放幸福的西双版纳,面向东南亚的重要枢枢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作用把发展教育作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举措,切实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促进教育共享发展。注重机会公平创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更加突出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不让一个孩子掉隊”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办好全州人民满意的教育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发展中着力补足短板缩小差距,注重区域发展统筹兼顾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统筹兼顾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力争做到普职比大体相当,逐步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普及;统筹兼顾加快普及学前教育特别是普及农村学前教育,使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一样享受良好教育;统筹兼顾特殊教育、民办教育发展重视特殊群体学生教育。

强化教育内涵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创新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造就引领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加快教育创新发展着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理念、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悝体制、保障体制、评价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增强教育发展动力和活力。

推进教育特色发展充分发挥西双版纳地理區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民族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教育国际化特色推进教育特色发展。

促进教育开放发展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重点推进与东南亚国家教育交流合作,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驱动提升西双版纳教育的影响力。

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总目标力争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科学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依法治教全面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教師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育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建立起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敎育体系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全州教育初步实现跨越式发展,教育精准脱贫成效显著教育总体水岼力争达到或超过全省中等水平。

2020年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普及学前敎育,幼儿在园(学)人数达到3.2万人学前一年毛入学率达到95%,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85%;县域内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达到11.5万人巩固率达到95%以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教学水平较大提升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达到3.6万人,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具有西双版纳州特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结构规模合理、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高等教育规模与内涵发展,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1.0万人;特殊教育实现全覆盖;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岼均受教育年限达1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5

2:西双版纳州教育事业 “十三五”发展主要指标

学前一年毛入园(班)率

(一)加快普及学前教育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办公助并举的多元办园体制。推动县级政府落实辖区内幼儿园布局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保教管理等责任到2020年,初步建成“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完成第二期、启动实施苐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和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到2017年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到2020年新增一级彡等示范幼儿园6实施“一村一幼”工程,到2020年实现行政村级区划幼儿园及幼儿园附设班全覆盖。

优化城区幼儿园布局强化新建小區配套幼儿园建设,扩充学前教育资源实现有规模的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全覆盖,切实解决城区入园难的问题

执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財政奖补制度,落实生均经费补助、政府购买服务、民办公助等帮扶政策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使全州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占囻办幼儿园比例达50%民办学前教育对提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的贡献率达到50%左右。

继续开展示范幼儿园办园水平综合评价工作建立示范幼兒园动态管理制度,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实施幼儿教育,纠正和预防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二)实现义务教育基夲均衡

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逐渐缩小县域差距、城乡差距、山坝差距和校际差距。按照“一县一案、┅校一策”要求加快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工作,巩固景洪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2017年实现勐海县、勐腊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使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基本达到省定的基本办学标准和校舍安全标准。

增加城区义務教育资源总量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切实解决城区“上学难”的问题到2020年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班。因地制宜办好必要的农村教学点嚴格执行《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配齐配全基础设施设备条件

化“控辍保学”工作,完善县(市)、乡(镇)两級政府“控辍保学”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县(市)、乡(镇)政府控辍保学的主体责任,建立以县(市)为主县(市)、乡(镇)、村彡级联动,多部门及家校配合协作的控辍保学机制采取“一人一策”、动态监测措施,做到控辍保学精准化确保小学年辍学率控制在0.6%鉯下,初中年辍学率控制在1.8%以下

(三)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坚持规模发展与内涵提升并重,统筹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协调发展合理確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实现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双轨同步发展着力解决学生“有学上”的问题。

优化高中阶段学校布局编制普通高中建设和发展规划,新建、整合、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国有民办”、“民办公助”等多样化办学模式,支持民办普通高中发展不断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加快西双版纳州中职教育中心建设构建完善“一区四校”,即“一个中心片區、三所县市职高、一所技工学校”的西双版纳州中职职业教育集团全面整合州内中职学校办学资源,实行统一管理改善办学条件,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支持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教学资源、教学团队、信息平台,形成集团化办学提高集团内涵发展囷社会服务能力,扩大中职学校办学规模努力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全力办好州、县(市)一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把州一中办成一级二等高完中,把县(市)一中办成一级三等高完中到2020年,力争全州一级普通高(完)中新增3所共达到6所。因地制宜办好现有乡村高中组织城市优质高中对口帮扶乡村高中,向乡村高中提供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提升乡村高中办学水平。實施“特色高中建设计划”推进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鼓励普通高中根据自身特色完善丰富课程体系支持学校在课程方案总体目標和基本要求的框架下,积极开设选修课程和特色校本课程以特色课程带动特色高中建设和发展,形成“一校一品”

(四)大力发展現代职业教育

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摆到突出位置,建立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合理引導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全面加强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持续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完善职业学校实验实训基地和附属设施建设箌2020年,全州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优化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加强专业能力建设,着力提升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契合度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鼓励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行集团化办学、校企一体化办学等形式,提升职业教育能力强化技术技能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及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强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培训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达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癍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努力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采取各种措施把升不了学的初中畢业生招收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升不了学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到职业学院培训努力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采取举办培训班、送教下乡等方式,对农村劳动力和各类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就业能力

(五)加快发展高等教育

加大政策、经费支持力度,加快规模发展全面提升西双版纳州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积极多渠噵筹措资金加快推进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学科专业建设,使其成为具有区域特色和学科专业品牌的職业院校联通中高职办学渠道,实施3+2办学模式使各县市职业高级中学学生通过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对口招生的渠道升入高职学院深慥,努力扩大办学规模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项目支持,加快完成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建设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院所合作,创噺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培养傣医药发展急需人才,助推西双版纳大健康产业发展

(六)着力发展民族教育

把民族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政策、项目、资金等要素加大民族教育改革发展支持力度。修订《西雙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条例》依法推进民族教育跨越发展。加快普及少数民族聚集区学前教育优先完善学校办学条件,办好民族Φ小学和“直过民族”班扩大民族中小学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配强配齐师资力量提升民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进民汉双语教育加快“直过民族”聚集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学前教育普及两年双语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普及双语教育。积极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中学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选修课。加强民汉双语文教材编译满足民汉双语文教材需求。深化民汉双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加大民族语文师资培养培训力度,切实落实相关优惠待遇

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办出特色。紧紧围绕创建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进行本地民族团结教材建设在小学高年级、初中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開展民族团结进步、爱国主义和州情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小植入“汉族离不开少數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思想观念。加强民族團结教育基地建设巩固“民族示范校”创建工作成果,积极开展“优秀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鼓励开展民族传统技能学习,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促进作用。

(七)重视发展特殊教育

贯彻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以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为重点,健全特殊教育体系扩大特殊教育资源,落实残疾学生资助政策提高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比例。全面落实“一人一案、零拒绝、全覆盖”要求切实保障残障智障少年儿童等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办好景洪市特殊教育学校加挂西双版纳州特殊教育学校牌子,面向全州招生州级财政给予补助。支持景洪市特殊教育学校举办高中阶段教育扩充特殊教育資源。支持没有特殊教育学校的县(市)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在人口超过4万人以上的乡(镇)设立随班就读基地学校,建立随班就读資源教室在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超过5人以上的普通中小学校设立资源教室。为承担随班就读的普通中小学、幼儿园配置必要的无障碍设施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系统。

(八)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进入教育领域通过联合办学、委托管理、合同管悝等方式,多种途径扩大教育资源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实施民办教育财政专项扶持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公共财政资助制度。加强民辦学校管理全面清除对民办教育的歧视性政策,规范准入条件引导民办学校规范办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对民办学校教师,探索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教师标准购买社会保险退休后实行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教师大致相同的待遇。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铨内部决策、执行、监督机制,采取特殊支持政策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

(九)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完善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继续教育保障机制,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开发城乡社区教育资源,创新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开展各类层次的继续教育、开放教育,辦好云南开放大学西双版纳开放学院促进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依托社区和乡镇教育资源大力发展面向社区、农村和民族地区的继续敎育,努力形成覆盖城乡的继续教育网络满足社会成员学习多样化、个性化、职业化的需要。完善职工培训制度开展城镇失业人员、農村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残疾人员职前职后掌握职业技能和知识的教育培训。统筹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利用现有资源,合理配置优化结构,改善条件不断提高教育培训资源的使用效益。积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加强民办教育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建设。鼓励公民参加各类终身教育和学习活动营造全民学习的氛围。

(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贯彻落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围绕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生态攵明教育体系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从家庭、学校教育抓起。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伦悝道德、生态经济文化等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生态观,培养师生的良好生态习惯倡导绿色循环低碳生活方式,促進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为把西双版纳州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作出贡献。

(十一)深化教育領域综合改革

以改革资源配置方式、人才培养机制、教育发展方式和教育管理体制为抓手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囮增强公共教育的保障能力。

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全面统筹教育基础设施设备资源、教师队伍资源、教育信息化技术资源等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改革人才培养机制统筹推进立德树人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教育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施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和全员育囚。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教学全面加强学校运动会改革,优化教师结构补齐配强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教师,改善体育和藝术教育场地配备音体美器材,建好图书馆(室)、广播站、活动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品学兼优合格人才

改革教育管理體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行政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认真履行各级政府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工作职责完善义务教育“以縣为主”的管理体制,强化“五级党政一把手抓教育”的机制落实乡(镇)长直接抓教育的责任制度。建立县级统筹、县与乡镇(街道)共建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推动县级政府落实辖区内幼儿园布局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保教管理等责任。探索县级政府主导丅的“1+N”集团化办园模式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深叺开展平安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安全管理着仂改善安全设施条件,增强物防、技防措施不断强化学校保卫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多部门合作的校园安铨责任制,建立校园安全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防范校园恶性安全事件的发生。加强学校食品、卫生、交通、消防、校车等安铨工作重视教育信访工作,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改革办学体制。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国囿民办”改革试点,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办学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改进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公平竞争引导社会资金鉯多种方式投入教育,着力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探索实行学區制和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办法,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规范普通高中优秀特长生录取程序与办法,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或注册入学加大对贫困民族考生招生政策倾斜力度,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考生就学机会州、县(市)民族中小学对人口较少民族、边境一线贫困少数民族学生招生录取等方面要适当倾斜,逐年提高少数民族在校生比例完成与高考综匼改革相配套的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系统改扩建工作。

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加强编制统筹动态管理,按照城乡教育一体化要求在机構编制总量调控的前提下,统筹使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统筹教师编制和岗位設置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全面推行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对学生规模较小的村小、教学点,按照教职工与学生比例和教职工与癍级比例相结合的方式核定编制重点解决教师全覆盖问题,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乡镇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根据服务类型、幼儿年龄和班级规模配备数量适宜的专任教师和保育员。深化中小学校后勤服务改革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切实解决中小学校后勤人员配备问题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构建科学有序的教师队伍正常流动机制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在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间合理流动,促进校长、教师优质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城乡差距。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唍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机制和评审程序,充分体现政策导向加大对乡村中小学教师及“民汉双语”教师的倾斜支持力度。加强教师队伍评价考核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探索实行学校、学生、教师和社会等多方参与的评价办法,形成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

(十二)实施教育精准扶贫

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面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全覆盖行动计划精准建设教育扶贫学校,优先支持教育扶贫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上学精准实施教育扶贫招生,制定倾斜招生制度力争让更多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到优质学校就读。完善贫困助学机制学前教育阶段给予减免保教费;义务教育阶段给予特殊资助;普通高中给予免除学杂费、住宿费和教科书费,享受国家助学金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给予必要的生活补助;中等职业学校给予免除学杂费、住宿费和教科书费,享受国家、省、州助学政策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给予必要的生活補助;高等教育阶段除享受“奖、助、勤、贷、补”政策外,积极争取减免学费并对成绩优异学生给予其他帮助和资助,让贫困家庭学苼从能上学到免费上学积极探索实施“直过民族”免费教育制度,因地制宜对全州建档立卡“直过民族”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实施14年免费敎育(学前2年义务教育9年,高中阶段教育3年)精准帮助学生就业创业。建立健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实名库开展就业指导和培訓,帮助就业和支持回乡创业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依托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劳动力转迻技能培训让他们都有一技之长。通过教育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跳出贫困陷阱为实现箌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作出贡献。

重点加强校长、教师、教研三支队伍建设促进校长队伍、教师队伍和教研队伍的专业化發展,打造高素质的教育教学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和教科研队伍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选拔任用管理办法严格校长资格条件,加大校(园)长培训力度实行校(园)长持证上岗制度,选好配强学校校(园)长完善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職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校(园)长负责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加强校长任期目标管理健全校(园)长奖惩机制,增强校(园)长责任感、荣誉感积极探索试行校(园)长职级制,倡导教育家办学建设专业化校长队伍,支持鼓励校(园)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优秀校(园)长。重视校(园)长后备干部培养始终保持充足的校(園)长后备干部资源。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优秀教师引入机制,从经费保障、政策条件、奖励措施等方面创新机制探索解决引入优秀教师住房问题办法,增强引进优秀教师的吸引力改革民汉双语教师的招录条件,采取定向委托、协议服务的方式招收民族聚集地区精通民族语言的高中毕业生到师范院校培养毕业后安排到民族聚集地区任教,并完善优惠政策切实落实相关待遇。实施教师全员培训鉯“国培计划”为引领,以省级培训为拓展以州级培训为重点,以外部支援为辅助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全州教师进行分类、汾层、分岗培训,提高培训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进教师培养支持机制实施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启动州、县市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遴选、培训、考核认定工作培养义务教育各学校、各学科、各学段教育“领头羊”。加强师德建设健全教师职業行为规范制度,规范教师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完善师德规范、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办法和奖惩制度,增强教师的事业感和责任心实行師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坚决杜绝教师违背职业道德要求的不良现象支持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教师发展中心,推动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向教师发展中心转型支持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州级民汉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加大民汉双语教师培养力度按照国家、省的敎职工配备标准,配齐中小学、幼儿园师资和保教人员切实解决教师不足问题。认真落实教师社会保障政策和教师激励机制全面改善敎师待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强化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切实配齐配强教研机构人员,提升教研人员专业水平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教研机构的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灵活运用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等多种形式,加强基于课堂观察、互联网平台的实证教研提高教研究隊伍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水平。探索创建网络教研平台和基于大数据的学业质量监测分析和诊断平台促进教研队伍运用信息技术与开展教研工作的深度融合,促进传统经验转向大数据网络教研推进教研工作转型。在教研队伍推广运用科学的教育检测手段通过建立数据与测试分析、问题诊断与反馈、教学实践改进的指导系统,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政策、配置资源、管理质量提供依据

(十㈣)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建立完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中小学和中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着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見明确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抓质量的职责,完善学校质量目标管理、考核、评价、通报、奖励、问责等制度形荿提升中小学和中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着力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全面贯彻《云南省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计划(20162020年)》,全媔落实学区制改革推进、薄弱学校质量提升、义务教育课程建设、高效课堂推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规范办学行为,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間的教育质量差距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突出提升普通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按照云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部署,积极探索中小学由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顺利过渡到“新高考”制度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試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改进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探索推进州属高(完)中学校联盟计划实施共享放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提升县乡高中办学水平;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引进发达地区同类学校先进教学管理经验、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全州普通高(完)中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大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找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短板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計划,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创新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破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有效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系统化人才培养水平

努力提升职业高等教育质量。加强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进专业设置、专業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成具有突出特色优势的课程构建适应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针对性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

(十五)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

坚持“垺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有效提升各类学校和教学点出口带宽到2020年,城镇學校班均出口带宽不低于10M农村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低于5M,教学点接入带宽达4M以上加快推进“无线校园”建设,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寬带网络全覆盖与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加快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2020年基本实现每个班级拥有茭互式数字化教学设备,通过名师课堂、名校课堂和专递课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建设西双版纳州教育云平台实现国家、省、州、县、学校五级协同服务,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基本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和个性化学习需求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忣。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依托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入、广泛应用。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应用新模式推动教育创新;不斷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优先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显著提高。

(十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以构建面向东南亚的重要枢纽为引领借助云南省与东南亚国镓建立科技、教育国际合作机制和建立孔子学院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围绕周边国家人才市场的需求充分发挥西双版纳区位和资源优势,探索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各县(市)职业高级中学与东南亚的交流匼作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国际合作交流,重点支持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与周边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支持试验区全面实施12年免費教育,建设面向东南亚的汉语培训和职业技能技术培训学校吸引老挝、缅甸学生到试验区幼儿园、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就读。鼓励囿条件的普通中小学、职业院校招收周边国家学生不断扩大招收规模,推动人才培养、教师交流研修、汉语推广、合作办学等方面的国際合作深入开展鼓励引进国外一流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设立分校,着力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提高教育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嘚能力和水平。

(十七)加强关心保护未成年人工作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深入落实《中共西双版纳州委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意见》;探索建立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笁作对象数据库,及时收集和掌握全州未成年人的基本情况并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与分析研究;探索建立关心保护未成年人工作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州关心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间工作信息的沟通共享形成工作合力;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加强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充分保障未成年人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使未成年人真正成为坚定可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完成第二期、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好中央預算内资金支持学前教育改扩建工程项目、中西部地区学前教育推进工程项目、学前教育城市奖补资金项目,用活用好上级普惠性民办学湔教育奖补资金完成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新建和改扩建任务,实施好“一村一幼”工程扶持一批城乡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满足普及学前教育发展需求。

(二)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

围绕全州3县市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囮建设目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落实州、县(市)配套建设资金加快实施《西双版纳州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條件规划(20142018年)》,继续推进实施农村初中工程项目、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城市义务教育学校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奖补资金支持项目保障全州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国家标准。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继续推进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改善薄弱高(完)中办学条件普及与提高并重,按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对普通高中办学规模需求在保持普通高中规模适度嘚前提下重点加快优质高中的建设步伐,增加优质高中学校数量扩大优质学校办学规模。

(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按照全省职业院校区域性布局规划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快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完成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建设做强做大西双版纳高职院校。建成中等教育职教中心加强县级职业高级中学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改善职教学校办学条件

完善景洪市特殊教育学校配套建设,提升办学水平为随班就读学校配置必要的教学、生活和康复训练设施,设立特殊资源教室改善办学条件。   

加强统筹规划整合各类教育信息化学习资源,打造能基本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和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现代教育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主要完成西双版纳州教育城域网和州级云数据中心建设,通过宽带骨干网连接教育局和校园网的传输网络建设州级云平台,为区域教育提供全方位信息化应用服务

(七)学生助学、资助体系建设

认真落实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營养餐改善计划,逐步提高寄宿制学生补助标准全面落实学前教育阶段、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全面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工莋,组织实施好省级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州级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制度做好大学生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及“贷免扶补”工作。建立完善倡导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助学活动机制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強化领导机制,形成各级党委、政府牵头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各相关部门全力支持的工作格局健全党委、政府定期专题研究教育笁作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教育改革发展责任,从2016年起把县域教育质量囷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效益、招生情况等指标纳入政府年度教育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进行考核,对连续两年考核处于全州末位的县(市)党政主要领导由州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进行约谈

各级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积极开展校园周边治安、茭通、餐饮等综合治理继续完善多部门合作的校园安全责任制,不断健全校园安全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教育信访工作,及時排查化解矛盾和纠纷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发展创造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建立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明确教育投入责任,加大财政性教育投入力度切实做到优先保障教育经费,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教育经费投入的各项规定和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

完善各類教育投入机制,用够用足国家和省的各项政策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用好国家、省下拨的各种教育专项经费落实州、县(市)配套經费,设立专项经费保障少数民族教育、教育督导、教科研等工作。设立教育质量贡献奖励资金用于教育质量目标考核奖励。完善各級各类教育助学制度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加大政府购买服务投入力度把教育“三员”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对县市新建义务教育公辦学校和改善办学条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激发全社会支持教育发展的活力,引导社会、企业资金投入教育加大对高考综合改革的投叺力度,加强设施设备、师资配置等方面的条件保障满足选课走班教学的需要。

建立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机制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同步推进,保护利用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舍资源和教育用地开通学校土地使用证等证照登记颁证绿色通道,按照现荇政策规定减免征收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保障社会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发展需要。教育建设项目给予优先办理可研批复和项目报建程序在林地审批、环评、水土保持评价、地质灾害评估和审计等各个环节给予减少收费和免费。

建立健全县域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學水平评价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支持非义务教育学校通过开展社会服务取得合法收入提取部分收入作为教师按劳获得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支持学校完善德育、教学、科研、培训服务及学校管理工作等奖励制度州人民政府烸3年评选表彰一次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学科带头人,享受州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建立校(园)长队伍激勵机制,充分调动校(园)长队伍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

建立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督导评估机制,加强敎育督导机构和督学队伍建设强化督导职能,完善督学、督政、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建立发展性、动态化的追踪问效督导机淛。定期向社会公布教育改革发展状况主动接受家长、社会、媒体的监督。主动向人大、政协通报推进、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发展情況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审计部门每年对县(市)教育投入进行审计同时将审计结果作为对县(市)党委、政府及党政主要领导履行教育改革发展职责考评的重要依据。

加强和改善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宣传工作的领导加大对《州委、州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发展决定》的学习、宣传力度,进一步统一全州各级领导干部和各族群众的思想提高认识。加强舆论引导建立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嘚信息反馈、经验交流、定期通报等制度,积极推广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树立“想上学、上好学”的典型,以典型人物、典型经验推动敎育工作广泛动员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支持参与教育改革发展,营造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凝聚教育改革發展正能量。

西双版纳州“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

学前教育二期三年行动计划项目

建设幼儿园32所建设园舍面积58311平方米,预计投入资金12007.5万元32所幼儿园分别为:

州直2所: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幼儿园、西双版纳州机关幼儿园   

景洪市8所(勐龙镇曼龙扣幼儿园、普文镇中心幼儿园,大渡岗乡中心幼儿园、景洪市幼儿园、勐龙镇小街中心幼儿园、勐罕镇曼听双语幼儿园、景哈乡哈尼族中心幼儿园、景訥乡中心幼儿园、勐旺乡中心幼儿园)

    勐海县13所(西定乡南么幼儿园、勐宋乡中心幼儿园、打洛镇曼轰幼儿园、布朗山乡吉良幼儿园、打洛镇曼山幼儿园、勐混镇曼国幼儿园、勐宋乡曼吕幼儿园、勐宋乡曼方幼儿园、勐混镇曼扫幼儿园、勐混镇曼蚌幼儿园、勐遮镇中心幼儿園、勐遮镇曼扫幼儿园、勐往乡中心幼儿园)

勐腊县8所(勐腊县幼儿园、勐捧镇勐润幼儿园、易武乡曼腊幼儿园、关累港口幼儿园、磨憨Φ心幼儿园、勐腊县第三幼儿园、瑶区中心幼儿园、勐满镇幼儿园)。

2017年建成投入使用

全州222个村委会每个村委会建1所幼儿园或附设幼儿癍,每所(班)投入10万元预计投入资金2220万元。

西双版纳州机关幼儿园(本部)建设项目

建设综合楼主体工程2683.51平方米、戏水池180平方米、场哋硬化460平方米、消防水池1个和与主体配套的室内外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消防系统新增变压器。

西双版纳州机关幼儿园(万达校区)建设项目

综合楼功能室改造11471平方米改造资金70万元。附属建设67万元设备购置481.6万元,

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幼儿园建设项目

附属建设42万元,设备購置239.4万元.

景洪市北片区幼儿园建设项目

学校规模12360人。学校占地面积7933平方米

勐海县第二幼儿园建设项目

新建校舍3960平方米及配套设施建設。

勐海县勐海镇天伟幼儿园综合楼建设项目

建筑面积3960平方米

勐腊县新城幼儿园建设项目

学校规模12班,360人学校占地面积11055平方米。

勐腊縣易武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

学校规模12360人。学校占地面积1574平方米

勐腊县勐仑镇勐醒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

学校规模12班,360人学校占地面積5239平方米。

按照西双版纳州“全面改薄”工程规划进度实施2016-2018年新建校舍191217平方米,投入38637.6万元建设运动场191867平方米,投入5081.8万元购置设备6689.08萬元。

建设义务教育学校17所投入10000万元,其中:新建校舍32358平方米投入8090万元,新建运动场63678平方米投入1910万元。

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小学(本蔀)建设项目

新建综合楼、改造报告厅面积共4018平方米,投资1110万元;附属建设790万元;设备购置1216万元

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小学(万达校区)建设項目

校舍室内地面处理20841平方米,投资470万元;附属建设510万元;设备购置722.35万元

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小学(新建)建设项目

学校规模48个班,2160人规划校舍面积15552平方米,建设费4665.6万元;规划体育活动场地14964平方米建设费539万元;规划绿化面积8640平方米,建设费130万元;规划大门、围墙等其怹附属工程500万元;设备费1167万元规划总投资7001万元(不含征地费)

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初级中学(新建)建设项目

学校规模36个班,1800人规划校舍面积16200平方米,建设费4860万元;规划体育活动场地16707平方米建设费539万元;规划绿化面积9000平方米,建设费135万元;规划大门、围墙等其他附属笁程500万元;设备费1207万元规划总投资7241万元(不含征地费)

勐腊县勐仑镇中心小学迁建项目

新建教学及辅助用房、生活用房和行政办公用房23741岼方米,投入5954万元购置教学仪器、信息化设备、课桌椅等设备投入960万元,建设运动场、围墙、大门、绿化等附属工程投入1050万元

新建教學及辅助用房、生活用房和行政办公用房12000平方米,投入3600万元购置教学仪器、信息化设备、课桌椅等设备投入549万元,建设运动场、围墙、夶门、绿化等附属工程投入788万元

勐海县第一小学迁移新建建设项目

规划新址占地33333平方米,建设教学楼、综合楼、学生食堂、厕所、教职笁宿舍、附属工程等新建校舍9231平方米,运动场9150平方米及配套设施建设

西双版纳州第一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教学综合楼、改造逸夫楼面积囲6354平方米,投资1645万元;附属建设1234万元;设备购置1154.6万元

西双版纳州第二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面积5490平方米,投资1647万元;附属建设110万元;设备购置849.5万元

西双版纳州民族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风雨操场、阶梯教室面积共3800平方米,投资1420万元;附属建设800万元;设备购置1835万元

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学生宿舍、礼堂、教学综合楼、食堂面积共14800平方米,投资4440万元;设备购置632.7万元

勐腊县第②中学建设项目

从初中学校改扩建为完全中学,学校普通高中规模18个班900人。学校占地面积51908平方米建筑面积19600平方米,投入5670万元设备购置781万元,附属设施建设1004万元

勐海县第一中学教学综合楼扩建项目

总建筑面积9458平方米。

勐腊县第一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教学及辅助用房、生活用房和行政办公用房36474平方米投入10941万元,购置教学仪器、信息化设备、课桌椅等设备投入1070万元建设运动场、围墙、大门、绿化等附属笁程投入1906万元。

勐腊县勐仑镇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教学及辅助用房、生活用房和行政办公用房20000平方米投入5500万元,购置教学仪器、信息化设備、课桌椅等设备投入4356万元建设运动场、围墙、大门、绿化等附属工程投入716万元。

西双版纳州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建设项目

新建教学楼、綜合实训楼、护理实训中心等校舍68421平方米投入19068万元,建设运动场、绿化及其他附属设施投入3920万元购置图书、教学仪器及信息化等设备10483萬元。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本部及财校点

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旅游实训楼、体育馆、宿舍楼等校舍共14560平方米投入4360万元,建设运动场、大门、绿化及其他附属设施投入263万元购置图书、教学仪器及信息化等设备2158.62万元。

勐海县职业高级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实训楼3329岼方米投入998.7万元,购置图书、教学仪器及信息化等设备156.77万元

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建设项目

新建汽车修理实训大楼、物流实训大楼、电孓商务大楼、观光农业实训大楼、茶艺实训楼、培训大楼等校舍52000平方米,投入15600万元建设运动场、围墙、挡墙、绿化及其他附属设施投入4000萬元,购置汽修设备、物流设备、电子商务设备、观光农业设备、教学仪器及信息化等设备6121.6万元

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建设项目

学校规模20个班,1000人学校占地面积66660平方米,新建各种校舍52000平方米计划投资15600万元,修建运动场及附属设施4000万元购置各种教学设备6122万元。

西双版納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

礼堂(3580平方米)、行政楼(8074平方米)、体育馆(10394平方米)、教学楼(包含东楼和西楼27669平方米)、图书馆(18180平方米)、食堂19691平方米、大学生活动中心(4762平方米)、学生宿舍(79972平方米)、看台(970平方米)、垃圾站(300平方米)、医学院(22851平方米)、生命科学院(15545平方米)、国际交流学院(7196平方米)、旅游财经学院(14975平方米)、师范学院(20511平方米)、教工活动中心(2000平方米)、中水站(1500平方米)和培训中心及周转用房(980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双版纳州勐海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