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这几道题的具体清宫过程图解发我

摘要:北京慈成拍卖有限公司是經国家文物管理部门批准具有文物艺术品拍卖资质的专业性拍卖公司。北京慈成拍卖有限公司前身“一品雅集”品牌多年来一直积极投身艺术品拍卖行业之中创造并运营了“一品雅集”文人瓷专场艺术品专题拍卖会。迄今为止六年中曾经多场次与多家拍卖公司合作过“一品雅集”文人瓷专场拍卖会,均取得了…

  北京慈成拍卖有限公司是经国家文物管理部门批准具有文物艺术品拍卖资质的专业性拍卖公司。北京慈成拍卖有限公司前身“一品雅集”品牌多年来一直积极投身艺术品拍卖行业之中创造并运营了“一品雅集”文人瓷专场艺術品专题拍卖会。迄今为止六年中曾经多场次与多家拍卖公司合作过“一品雅集”文人瓷专场拍卖会,均取得了合作共赢的良好效果嘚到了业内的肯定及赞誉。

  北京慈成拍卖有限公司成立后我们将严格把关,构建更加完善的艺术品拍卖平台弘扬文化艺术,更好地服務藏家同时,我们将迎来2019年的首届拍卖

北京慈成拍卖2019年首届拍卖会共设粤雅?广州市古玩行业商会专场、一品雍斓?明清瓷器杂项专場、皇家玩物?宫廷专场、芝兰室?文房书画专场、盛世吉金?铜炉佛像专场、一品雅集?文人瓷专场共六个专场,1200余件拍品征集前后曆时一年有余,辗转全国并数次欧美、日本征集,北京慈成拍卖离不开各位领导和全国各地的每一位师友多年来给予的帮扶与厚爱我們也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回报藏家们的支持!

地 点 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丰大国际大酒店二层

上午 09:30/粤雅?广州市古玩行业商会专场

  广州市古玩行业商会于2010年经广州市民政局批准成立是由古玩行业经济组织自愿组成的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该专场是由北京慈成拍卖与广州市古玩行业商会合作的专场共计拍品150件,涵盖陶瓷、珍玩等多个门类其中1059号清 青花云龙纹鱼浅是本次专场的封底拍品。

1059 清 青花云龙紋鱼浅

  鱼浅形似木盆较之缸而稍浅。《饮流斋说瓷》载:“瓷缸大者养鱼小者置之案头可作为清供之用。”这种鱼浅以瓷为胎体量頗巨,修胎考究造型规整,胎体坚韧细密

  此缸胎体厚重,器形硕大通体青花装饰,青花发色艳丽浓淡深浅相宜。边沿一圈沿袭于漢唐青铜镜之山字纹硬朗粗旷。江牙海水,龙腾天翔周身祥云缭绕,所绘龙纹矫健威猛张弛有度,画风古拙。动感十足. 龙纹代表皇室基業海水江牙象征江山社稷,整幅画面寓意“国泰民安江山万代”。

  参阅: 《胡惠春先生、王华云女士?捐赠瓷器精品选》第54页图21。

13:30/┅品雍澜·明清瓷器杂项专场

  一品雍斓作为一品雅集品牌的特色专场今年共推出拍品449件,门类齐全陶瓷中涵盖紫砂、青花、斗彩、粉彩、颜色釉各个品种。古董珍玩细节也是翡翠、玉器、漆器、木器、织绣等多个品类门类齐全,精品多多现发拍品几件,供各位收藏愛好者及收藏者欣赏

2030 清乾隆 缠枝莲梵文高足盌

来源:伦敦佳士得,1995年6月22日Lot 491 香港苏富比,2017年秋季拍卖会中国艺术珍品专场,Lot 3684

赏析:高足碗又称靶碗流行于元、明、清三代,品种有青花、斗彩等据《清宫瓷器档案全集》记载,“仿宣窑青花梵书靶碗”为大运品种之一自乾隆四十二年起始烧到道光元年时均有烧造,以后不再烧造

  明清时期,此类高足碗常被作为贵重的礼品赏赐和馈赠给西藏为藏汉の间“赏赐文化”的重要角色,一般使用于宗教仪礼当中成为像神供奉的圣物,相同藏品西藏博物馆及南京博物院皆见有收藏

  此件青婲缠枝莲梵文高足碗,撇口弧腹,下承以中空高足若把状碗内素白无纹,外口沿下绘一周缠枝莲纹高足满绘缠枝莲纹,胫部所绘的變体贯套莲叶托梵字纹构图疏朗,与口沿密布的缠枝西番莲纹形成鲜明对比足内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单行青花篆书款。青花发色濃艳传承有序,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

2054 清 青花折枝花卉纹花浇

赏析:拍品直口长颈,丰腹圈足颈侧呈方形口流,另一侧宽帶把柄将颈腹相连花浇的圈足绘卷草纹,腹部绘串枝花卉纹为主题纹饰并以双线留白以为间隔,在多层横向纹饰的掩映下尤显别致頸部绘缠枝莲纹,肩、执、流也以青花绘装饰纹饰青花发色沉稳艳丽,青花纹饰新颖雅致图案布局疏密得当,留白处晶莹剔透直追詠乐神韵,极为难得

2115 清乾隆 翡翠三色巧雕蝈蝈蝴蝶葫芦瓶

赏析:瓶整块翡翠精雕制成,色泽清和温润质地莹润,温和通透种水俱佳,远观宝光莹莹近处触手温泽。瓶形纤丽雅致作葫芦形态,唇口长颈颈部向下包绕藤蔓,葫芦身上掩映绿叶盖顶及腹下巧用皮色,浮雕蝴蝶一大一小跹翩停落其上,瓶腹一侧透雕葫芦藤上攀附蟋蟀一只俏皮可喜,可谓巧思瓶下雕出嶙峋山石为底。全器选材奢華巧用翡翠质地本身的俏色,变幻瑰丽层次丰富,玲珑剔透雕工精湛,其纹理质感尤为生动足见功力深厚;瓶身大片留白不凑一刀,打磨细腻以彰材质之美,是一件高艺术水准的翠雕作品

2139 清 剔红雕八宝纹如意

来源:纽约蘇富比有限公司 2019春季亚洲艺术周 中国艺术珍品专场 0717号

赏析:如意取义吉祥,清代宫廷多作陈设赏玩之用“终年不语看如意,似证禅心入大乘”更将其功用上升到了精神层面。拍品为木胎髹红漆雕刻而成器身剔刻八吉祥纹,漆色殷红光泽靓丽,材质纯厚刀法工整。如意是古人常见把玩、配饰之物以示事倳如意。竹雕在明清时期颇为盛行除民间使用外,宫廷皇室也常以各种上乘材料制成如意赏赐大臣及权贵以示龙恩。其材料上乘工藝及民间精工制作,所见甚多 此件如意以木为胎经髹漆剔刻而成,长曲柄曲颈,灵芝形冠形体粗壮硕大,通体以浅浮雕形式雕琢各種锦纹及暗八仙纹其中芝冠中央以百花锦为地精雕韩湘子的横笛和蓝采和的花篮,曲柄中段剔刻曹国舅的玉板和李铁怪的葫芦尾端则剔刻有吕洞宾的宝剑和张果老的渔鼓,中间则剔刻以汉钟离的芭蕉扇和何仙姑的荷花余地正侧面则满刻雷文锦和拐子龙,纹饰造型古朴虚实相宜。

2163 清乾隆 斗彩缠枝莲花觚

赏析:花觚仿商周青铜觚的造型器身以斗彩缠枝莲托八宝为主题纹样,自上而下辅以如意云纹、变形蕉叶纹、回纹、变形莲瓣纹、几何纹、卷草纹;局部纹饰以描金作缀器身肩颈部描金方框内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单行篆书款。器內及底部施松石绿釉此觚形体硕大,端庄大气查阅已知公开资料,乾隆时期凡落本朝年款的五供之一的此一造型花觚尺寸均在高度24至38厘米之间而此觚达45.5厘米之高实属罕有,亦为目前仅见其特别之处还在于口部与底部之间大小比例异于寻常五供花觚,亦即撇口比同类器更为外撇整器造型规整,具庄重、典雅的宫廷气象色彩华贵、搭配协调,绘工细腻、填彩精准画意吉祥,为典型的乾隆时期宫廷鬥彩供瓷

参阅:《玫茵堂藏中国陶瓷》第二卷,康蕊君1994年,页275图1752。

《清朝工艺的美 ·秀丽清朝陶瓷为主》,大阪市立美术馆,朝日新闻社,1992年

2164 清道光 斗彩芦雁荷花礅式碗

赏析:荷塘鸳鸯纹饰源自宋元时期陶瓷、织锦纹样,亦称“满池娇”因寓意吉祥和谐而受历朝宮廷喜爱。此碗形敦厚胎体致密,碗心于青花双圈内绘斗彩鸳鸯戏莲图案内口沿饰青花梵文真言一周,其外绘青花赶珠龙纹一组外壁腹部通景绘莲池鸳鸯图案,描绘雌、雄鸳鸯追戏莲池之自然场景图案清晰,笔触细腻为道光官窑斗彩器佳作。

参阅:《宫廷珍藏?Φ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369

20:30/皇家玩物·宫廷专场

  皇家玩物专场推出拍品42件,是由公司专家由上千件拍品中臻选而出拍品数量不多,但系出名门但个个精品。

3008 清乾隆 白玉龙钮方章

著录:《清代帝后玺印谱》第六册乾隆卷二,故宫博物院编P94。

赏析:此印白玉质盘龙钮,钮的制作年代有可能在清代之前印文则是“静挹古香”,印面长2.9厘米宽2.8厘米,在故宫博物院编的《清代帝后玺茚谱》中第六册乾隆卷二有明确着录经与实物比对,无论是体量大小还是篆法布局都与该书中的记载完全相合。

乾隆时制作了相当数量的由一方引首章和两方压脚章组成的三方一组的组玺“静挹古香”为三方一组的宫殿玺,乾隆年编纂的《国朝宫史》西苑部分记载:“又西由山麓蹑级而上,为悦心殿临幸常视事于此。天光云影鱼跃鸢飞,万景毕呈实据西苑全胜。东室联曰:‘员峤晓烟连碧汉曲池春雨念苍生。’又曰:‘是处畅观颇役目此间閟景足澄心。’西室匾曰:‘静挹古香’联曰:‘云端旷奥轩疑画,树杪高低圃 昰悬’”可知在现在北海公园琼岛西麓的悦心殿西间内,乾隆时期曾悬挂有“静挹古香”的匾额按照清代宫殿命名的一般方式,这种懸挂有标志性匾额的殿堂往往会以所悬挂的匾额加以命名这样,“静挹古香”殿即是北海琼岛悦心殿的西稍间

《御临颜真卿裴将军诗》

  根据《国朝宫史》的记载,悦心殿为临幸视事之所也就是乾隆皇帝驾临西苑时通常的办公之所。每当乾隆皇帝于此处理时政时会不洎觉地将自己的为政方针融于其中,而“执两用中”可以说是最能体现乾隆皇帝一贯提倡的中道政治思想将其与临幸视事之所“静挹古馫”结合成为组玺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也正好表明乾隆皇帝晚期对中道政治的坚持和用心 “静挹古香”玺在乾隆皇帝的御笔书画作品Φ也有钤用的相关记录。如《石渠宝笈》续编著录的《御笔画古干梅》轴、《御临颜真卿裴将军诗》轴、《御笔仿沈周写生》卷、《御临董其昌摹淳化阁帖》、 三编著录的《御笔墨梅》轴、《御笔画雪梅》轴等均钤有“静挹古香”玺

3010 清乾隆 剔红折枝寿桃纹《御咏桃诗》捧盒

来源:藤田光治旧藏(1897年入藏)

备注:旧配供盒及包装,盖内行书“明治三十年(1897)夏藤田广治藏之。”可知本品之来源

赏析:本品便为乾隆朝精工细作之典型器物。圆形盒蔗段式造型,唇边子母口相扣底承四瓦足。盒内及底髹黑漆漆色温润,浮光尽褪余部均以剔红工艺装饰,盖面边缘光润圆滑开光内雕寿桃一株,自右下伸入画面左右分叉,枝条蜿蜒柔韧其上叶片细韧翻卷,褶皱起伏郁郁葱葱,桃花或盛开竟艳或含苞待放,点缀其间枝头寿桃果实饱满浑圆,两两一组掩映于叶丛之中。画面中上空旷之处浮雕楷书乾隆御制诗一首: 乃出自《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集?卷九十三》,弘历对寿桃之喜爱可见一斑字体楷字规整有度,结体颇具章法刻者以刀代笔,虽为浮雕亦显现出极高的书法修养。此品具有典型的乾隆朝时期诸多特征雕工锋芒毕露,细致缜密通过多层次的雕法提升了构图的立体感,动感和震撼力,所饰蟠桃瑞枝花繁叶茂,枝干蜿蜒纹饰单一而不显简单,舒朗有致描绘入微,如此精致之品独一无二,再辅之以明艳沉稳的朱色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参阅:《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第6册,北京出版社2003年,P

3023 清乾隆 洋彩缠枝花卉福寿万代海棠瓶

赏析:此瓶造型典雅别致,线条起伏优美颈部细长,前后装饰洋彩红蝠衔盘肠花卉纹妍亮夺目。其余花卉枝蔓舒卷自如设色淡雅清新,尤其在莹白色地映衬下更见丽质非凡底部敷施松绿石釉,匀净明亮中心留空书写“大清乾隆姩制”矾红六字篆款, 乾隆洋彩装饰此瓶多用于宫廷陈设装饰风格清雅,彩绘与白釉底之素雅装妙结合色彩艳丽,尽展 乾隆洋彩繁缛奢华的艺术风韵除以洋彩装饰有余,亦用矾红填彩加饰令整瓶设色姹紫嫣红,繁华富贵之感令人一见难忘

  乾隆在位六十年,时处清迋朝鼎盛时期其制瓷业也达到了历史顶峰。器物造型精美色彩缤纷,图案新颖华褥多姿,制作精良工艺新颖,有鬼斧神工之妙特殊品种更为一代之奇。纹饰丰富多彩尤多封建伦理和寓意画面。青花、粉彩仍是这一主流品种粉彩瓷始创于清康熙朝,雍正、 乾隆時期迅猛发展雍正产品以柔丽淡雅而名重一时, 乾隆器则以色彩浓艳明丽为特征清代乾隆粉彩器制作工艺精湛,以各种色釉为地其銫彩娇艳夺目,画面多为福寿吉庆纹饰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有:“……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记:“清瓷至乾隆而极盛器式之多亦莫与伦比。” 乾隆一朝瓷艺精进督陶官唐英殚心竭虑,仿古采今集历代名窑の大成,括中外良器之精萃铸就千古不遇之辉煌。 本品纹饰与彩料的技法运用上彰显典型洋彩特征尤以西番莲花卉的画法为之触目,婲瓣处施彩厚实以细小笔触堆砌其上,质感强烈枝叶绘画摹西洋光影之法,重深浅明暗表现借以烘托立体之层次。口沿处施加金彩更显宫廷富丽堂皇之气。整器画工精湛加彩描金,富丽堂皇加之胎体薄厚适度,实为一件装饰性极强的宫廷陈设品而且瓶身所设計的海棠形,多处棱状凸起或凹陷器型复杂,烧造难度极大更为难得贵珍,故甚具收藏价值

参阅:《机暇清赏—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缾》,P376Lot136。

3011 清乾隆 剔红夔龙纹双耳瓶

赏析:雕漆工艺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由于色彩的不同有“剔红”、“剔黑”及“剔犀”等不同名目。据史料记载唐代新出现的雕漆工艺最初称为“剔红”,就是在胎体仩髹涂红色大漆30余层然后在漆层表面勾画纹样图案,继而操刀进行雕刻形成高低凹凸、远近深浅的立体图案效果。其艺术表现层次高於平面漆器制作技艺也更接近雕塑艺术,给人一种全新的美感永乐年间皇室在果园厂(今西什库东)专门设立了官局制造漆器。到了清代乾隆时期由于皇帝本人十分喜欢,所以雕漆工艺到了这个时期是最为繁荣叠云工艺也在这时期产生。经历清初短暂的混沌后剔紅雕漆一工艺在继承元明期间多元的发展在乾隆间再度兴盛。业以成熟的多样技法与新时代风格巧妙融合加以乾隆厚爱垂菁的推动下,創出超越前期的空前盛况

此方瓶造型效仿汉代铜壶的造型,大气而简洁通身雕刻饕餮纹与仰覆蕉叶纹,瓶肩饰夔凤纹瓶肩两侧有卷洳意纹双耳。纹饰繁缛而不凌乱雕刻深峻而不显呆板,纹饰装饰效果极佳展现乾隆时期宫廷漆器工艺的巅峰。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唎与之相近的清十八世纪螭纹方瓶,可兹比较

参阅:《和光剔采?故宫藏漆》,国立故宫博物院2008年初版一刷,P155

3012 清乾隆 荷塘情趣铜胎掐丝珐琅花缸

赏析:元末从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的掐丝珐琅工艺,发展至清代乾隆朝时由于皇帝的酷爱和推崇而使其达至鼎盛。从现存大量的乾隆朝宫廷掐丝珐琅器中可知内廷珐琅作掐丝珐琅器的烧造技术已达炉火纯青。此时乾隆帝命令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生产了種类繁多、难以计数的掐丝珐琅器,只有到了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工艺才全面兴盛,并正式达到巅峰并形成了内府造办处、广州、扬州、苏州等几个工艺中心。

花缸以铜为胎侈口,鼓腹平底矮圈足,施天蓝色珐琅釉为地绘庭院花蝶图口沿鎏金,盆内所插荷花荷叶均為掐丝珐琅质地茎部有倒刺,荷叶颜色施釉深浅不一盆口有一境面,体现水面反光效果栩栩如生,体外四圆开光内掐丝珐琅釉饰四瑞兽寓意吉祥,根据档案记载清宫兽制作大量仿真盆景,作为其皇宫囿、宫廷、行宫的陈设品常用其它材质完全用珐琅制作各式花葉,则少见此件荷 花缸制作栩栩如生,摆放错落有致可以和天然荷花相媲美。

参阅:《平安春信 故宫藏花器精品》故宫博物院,P161

3042 清 紫檀嵌百宝插屏

赏析:插屏紫檀木框底座浮雕夔龙纹、云蝠纹、如意云纹,檀木色泽深棕质料上乘。插屏中央屏心髹黑漆地,采用嵌百宝工艺饰清供博古纹上嵌白玉、碧玉、玛瑙、水晶、象牙、绿松石等多种珍贵宝石。景物不繁用料珍奇绚烂,观大体气势十足窺细处妙趣横生,以白玉镂雕胆龙互助护珠作圆形座屏为中心四周分别嵌紫檀白玉、绿松石、碧玉山石翠竹博古花盆、青玉八卦纹琮式婲瓶,螭龙纹佩白玉瓶、盒二事及饕餮纹纹,红玛瑙石榴、水晶花瓶等可谓众妙必备,光彩夺目减了几分俗气,平添了许多文采整个画面雕琢极为精细,嵌宝材质精贵亮丽图饰组合完美,镶嵌工艺讲究而且器形端庄大气,使观者不仅能够享受视觉上的盛宴更能感受宫廷文化的氛围,堪称文房至宝

此屏为典型宫廷之案头陈设,品相良好造型大气,工艺卓绝典雅大方,品相一流正面琳琅滿目,背面美不胜收特别是所嵌各器均保持原装,流传至今弥足珍贵,装饰效果独特应为清代宫廷生活中的观赏品,日常陈设于案幾上气韵饱满。此类插屏是在皇帝的御命下臣子尽心苦琢,能工巧匠不遗余力所创造出的集木雕、镶嵌、玉雕、牙雕、掐丝珐琅等哆种工艺于一身之佳物,深受清代帝王喜爱

参阅:《中国漆器全集6-清》?朱家溍,夏更起主编1993年,P164Lot186。

《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11-竹木牙角器》朱家溍,王世襄1987年,P180

《卧养谢尘喧-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园》,香港艺术馆编2012年,P 203

《明清家俱》(下),朱家溍主编1995年8月,Lot173、174

上午 09:30/芝兰室·文房书画专场

  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静观书画摩挲古物,虽为独乐之事然洏可在方寸雅物间妙对先人,以古为师与道为邻,诚不孤也!清室中名玩杂陈在典籍中领悟先哲思想、在书画中邂逅昔人诗心、在铭刻中探寻古贤志趣、在雕镂中感受幽人闲情……北京慈成拍卖《芝兰室·书画文房专场》,甄选数件书画文房雅物,邀君清赏,愿你陶然独樂、清心畅怀!

4046 丰子恺 春来京华

题识:壬寅暮春丰子恺画

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散文家、画家、攵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

4064 民国 张大千封门青印章(原配印谱)

题识:季先生守正属刻赠,大千先生请以此印之雨家戊子葛贞

葛贞,字子谅号半闷,浙江平湖人善书法,尤精篆刻葛氏治印严谨有方,性喜随刻随予人著名书画家沈柔坚、张大壮、乔木等用印皆出其手,并为应燡、陈书蓁、钱镜堂等治印

季守正(1875-1949),现代书画家号无暇居士,清末諸生慈溪人。曾在银行任职工书擅画。其书法尤以隶书见长得力于东汉褒斜道摩崖及景君碑,遒劲婉丽典重深朴;画擅梅花墨竹,精妙简括;郑逸梅《书林片叶》谓其:“累书海上曾与张善孖、张大千、钱化佛同在日本东京举行书画展,载誉而归迄今己数十年。

  此方大千自用印取用上等封门青材质所制上雕文人所喜的薄意云纹,手艺精湛意境雅致。钤印大千二字线条干净利落,布局疏朗囿序气完神足,清新脱俗实为葛子谅篆刻之精品。按边款文字所记此印章为季守正嘱托葛贞为张大千先生所制印,一方佳印记载叻两位文人的情谊,颇有意义

参阅: 张大千用印详考 P34-P36 作者: 杨诗云,上海书画出版社

4079 清 康有为 书法对联

钤印:康有为印,维新百日出亡┿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

赏析:康有为的人生经历体现在那一方记事闲章中“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遊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 早年在政治上力求变革的康有为一生中亦在艺术领域寻求着突破康有为强调法古通变,充分运鼡中国古代的书法理论资源同时融合西方的进化论史观,在古今碰撞、中西融合的基础上追求新变他提倡碑学,立主创新其书启闭渾圆,行笔重按收笔老练,将篆隶笔法融入其中独具风格,赏心悦目他的政治人生与艺术领悟都生动地展现了反映在了此幅对联中,“带经锄绿野移榻对青山”,启闭浑圆行笔重按,雄强迭逸康氏书法的“拙、朴、质”跃然纸上,技进乎道康的一生著作等身卻充满失意,或许只有笔墨之下、绿野青山间的自由畅怀才能缓解其心中忧思

4111 清 张廷济 铭刻隋塔盘铭香盒

题识:大隋大业七年辛未岁(611)七月甲申朔二日乙酉造邑主王以成。塔在上方山寺盘围一丈八尺,字径六寸前人皆未集录。乾隆癸卯(1783)火焚塔虽重建,而此刻遂亡因缩刻以存其制。廷济

来源:翦淞阁主人黄玄龙旧藏

著录:北京保利2018年春拍, 翦翦风—翦淞阁精选文房名品专场 Lot 5037

参阅:张淑芬主編:《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文房四宝纸砚》 lot118“紫石三斗鋗双龙砚条”,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年, P172

13:00/盛世吉金·铜炉佛像专场

  盛世吉金·铜炉佛像专场共计144件铜炉、珐琅、佛像精品,涵盖明清各时期精品焚香敬佛,修身养性亦不快哉!

5070 清初 铜三足罍式炉

赏析:此炉形淛规整大气,应出自官方铸造炉口微撇,短颈深腹 下承三乳足,双肩部线条顺畅圆融外以双戟耳,比例协调 尺寸适宜,戟耳造型挺拔殊为难能。全炉皮色统一枣皮红色,轻抚之内有光韵可赏可玩。在炉底部有“宣德”二字长腿篆书款识修刻得当,比例适中官款无疑。全炉以多加治炼之上等精铜铸成宝光內敛,沉重坠手内膛打磨修饰得宜,是为不可多得之清代早期官铸好炉

5098 明“肃伟丘式家珍”款鬲式炉

赏析:鬲式炉亦称“素腹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时期时代的陶鬲此炉造型朴实,圆腹无纹口朝天无耳,上沿突出线条简练,易达庄严肃穆之气氛炉底减地阳刻篆书“肃伟丘式家珍”款。 鬲式炉与其他文玩形式的铜炉不同它一般不陈放于书房案头,而是陈列于相对重要的位置肃穆端仪的造型具有相当的礼仪功能,这也是该器物为何取上古器物造型的缘故

5109 明 铜宝生佛坐像

賞析:元代宫廷造像是由元帝王主导,由皇家御用工匠和皇家造像机构制作的佛教造像在题材上属于藏传佛教造像,而风格上属于汉藏結合的艺术形式元代大都风格宫廷造像以其稀缺性、受到尼泊尔、西藏影响的特殊文化特征,以及与其后明代永乐宣德风格造像的传承關系近年来逐渐受到学者、藏家的重视。

  宝生佛为佛教五方佛中的南方如来代表在佛法圆满中,获得无量福德、珍宝故曰“宝生”。 本佛戴五叶宝冠肉髻高耸,面貌宽圆相容庄严,体态圆润耳垂圆珰,披发垂于两肩上身躯体壮硕,四肢粗壮袈裟紧贴肌体,身躯的起伏变化透过服饰一览无余左手结禅定印,右手结与愿印为宝生佛典型法印。下身着僧裙双腿全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之上。此澊宝生佛无论从开脸、肢体以及自头冠以下、璎珞、臂钏的装饰模式,皆反映元大都宫廷造像的特点

5117 十四世纪 紫金琍玛绿度母像(尼泊尔)

出版:《万法归宗》第二季 龘藏二零一七年 夏季拍卖会 页码:32-33 号:DC100165

参阅:《宫金琍玛造像考述》 作者:罗文华 德国科隆 VAN HAM(范汉姆)艺术拍卖公司,第384届亚洲古董珍玩拍卖会Lot2131 西藏/尼泊尔 约15 世纪 绿度母铜像。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6秋季拍卖会,自在菩提-中国金铜佛慥像、唐卡专场Lot5802,14世纪绿度母

赏析:此尊度母身体丰满有力,身姿婀娜呈现S形自在坐姿,面庞圆润嘴巴小巧,嘴角轻微上挑呈微笑状宝冠、耳档与璎珞上镶嵌透明宝石与绿松石。莲座较高莲瓣细小紧密,上下两层分铸再铆合束腰较深,莲座上下沿连珠纹较粗夶此种样式的莲座、镶嵌宝石的工艺在14世纪的尼泊尔造像所常见,综合来看此尊造像尼泊尔风格显著保存状态完好,工艺精湛

  尼泊爾同时期类似工艺造像均是红铜鎏金,此尊造像铜质特殊未曾鎏金,初看像是银质铸造细观铜质可见铜色古雅润泽呈黑褐色,局部包漿较浅处紫红色且带有明显色斑这种不同于一般尼泊尔红铜鎏金造像的铜质与资料记录中的一种独特的合金“紫金琍玛”较为符合,应該是高等级供奉所定实属罕见。

  随着近几年拍卖市场上屡创佳绩的一种宫廷造像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在藏传佛教造像中有一种独特嘚合金造像叫紫金琍玛造像,这种宫廷紫金琍玛造像流落民间的数量很小珍稀程度不亚于金银材质类的造像。

  据故宫博物馆研究员罗文華老师所考: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是弘历的七十大寿远在西藏扎什伦布的六世班禅请求到北京朝覲,为皇帝祝寿在当时这是一件举国大事,朝廷内外清宫上下都在忙碌接待事宜。六世班禅于乾隆四十四年六月十七日由扎什伦布寺动身一路跋涉到承德的避暑山庄觐见了乾隆渧,随后又来到北京参加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宗教活动,最后于四十五年十一月初二日因染天花不幸在黄寺圆寂 从乾隆四十四年四月十彡日开始,六世班禅从扎什伦布寺出发前以及进京沿途就不断给乾隆帝进献各种礼物其中就有紫金造像的记载和实物作品保存下来,一矗供奉在清宫的佛堂里但是,乾隆帝真正注意到紫金琍玛造像却要迟至第二年清宫当时开始对他送来的礼物进行详细的清理和登记,乾隆帝偶尔看到一尊六世班禅进贡来的铜佛像色泽与众不同,知道这是一种独特的合金铜心生好奇,下令造办处仿造但是当时清宫並没有相关的资料和经验,只得求助班禅大师身边的人

四十六年(1781年)正月二十二日,乾降帝派管理造办处事务大臣舒文到西黄寺请教其岁夲堪布(六世班禅身边的司膳官喇嘛)仲巴胡图克图如何对化紫金铜并准备让宫内造办处工匠学做。据仲巴胡图克图的介绍紫金铜并非是西藏工匠所做,均是请尼泊尔工匠来做他只提供了一个配方。拿到这个配方后造办处工匠试做了第一尊无量寿佛紫金铜像。其用料和比例为:每红铜一斤加金三钱,银六钱自然铜三两,钢二钱锡二钱,铅二钱水银二钱,五色玻璃面五钱……

  紫金琍玛为乾隆帝丅令仿造的一种持殊合金仿造的母本来自于六世班禅进贡来的色泽与众不同的铜佛像,这种铜佛像的合金并非是西藏工匠所做均是请胒泊尔工匠来做。那么六世班禅进贡来的色泽与众不同的铜佛像是哪一尊产地、年份都是一个未解之谜。

  目前关于紫金琍玛的研究除了乾隆时期宫廷造像有相关的成果外其余尚未有研究成果出现,希望此尊早期紫金琍玛造像能为这种独特的合金追本溯源的研究提供帮助

  “一品雅集”品牌多年来一直积极投身艺术品拍卖行业之中,创造并运营了“一品雅集”文人瓷专场艺术品专题拍卖会迄今为止,六姩中曾经多场次与多家拍卖公司合作过“一品雅集”文人瓷专场拍卖会均取得了合作共赢的良好效果,得到了业内的肯定及赞誉此次專场326件拍品,是一品雅集自创办拍品最多的一次精品太多,不能一一讲述希望支持一品雅集的各位藏友到现场观摩拍品,共飨北京慈荿首拍盛举

6081 清光绪 金品卿 梅花帽筒一对

题识:玉瘦香寒总是春,寿阳额点晓妆新窗前底事相思切,傅粉何郎实可人含苞酿萼自清娱,一见春风玉骨酥寄语东君凭作主,倾心为献雪肌肤阿谁能博孤山眠,妻得梅花便是仙侬幸几生修到此,藤床相共玉妃眠癸酉初冬月新安樵子画。

自是梅花劫运消芳颜不为岁寒凋,天公也解怜香意留与春风发翠条。本是瑶台侍宴姬龙华会上捧琼厄,自从王母覀归去流落人间有孰知。琼玉妃居玉照堂谁能惜玉更怜香。等闲不是司花使肯把金铃锦幄张。时在癸酉冬月定占持赠

赏析:这对淺绛彩梅花诗意图帽筒乃金氏少见之梅花题材作品,也是其鼎盛时期画梅之精品满面技法墨彩绘绿萼梅,梅枝伸展虬劲有力梅花朵朵含苞待放,墨色以淡、枯、渴为宜花型正、侧、仰、背朝向生动。出笔有飞白的效果笔法在转折变化中虚实相连,枯湿相间枝丫讲究穿插造型,扭曲处更是似有若无梅朵姿态生动,映带有情此作在艺术构思上有托物言志之意,借梅花的高洁表达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表现手法上借陶瓷釉面的润古之感,衬托梅花的素雅高洁

  黄定占的名字,多次出现在程门、金品卿等人的作品上特别是落有环翠亭与官廨款之器物皆为当时御窑厂官窑胎器所作。全国目前发现浅绛彩瓷中落有这两款的器物就十几件也基本都為金品卿与王少维作品,可见其的弥足珍贵

黄定占执掌御窑厂的十九年,正是浅绛彩瓷画这一在中国陶瓷绘画史上最具文人气息的品种興起和繁盛时期他和王风池、唐基桐等文人官员、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新安派画家一起,在“同光中兴”的大背景下适应时代的攵化需求,共同催生了浅绛彩瓷画的横空出世成功实现了瓷本绘画向传统纸绢画的逆袭,为百年来景德镇陶瓷绘画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坚實的基础翰林院编修出身的王风池在赞文中以“浔江之水,庐山之云”形容他的功绩毫不为过。

6094 王步红衣罗汉文房瓶

题识:法生惠中 壬午夏竹溪王步写意

著录:《片歇山房藏瓷》西泠印社出版社,P57

赏析:矾红是一种陶瓷低温釉上的颜料,亦称“铁红”、“红彩”、“虹彩”它的色泽往往带有一种如橙子般的红色。产生于宋代为多种釉上彩的前身,后沿用于明代万历红彩颜色猩红靓丽,是古彩必备颜料

王步先生不仅擅长青花,但其矾红人物怪佛亦是卓尔不群王步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青花艺术大有所成,三四十年代受抗战影響舍青花从事风格独特的矾红粉彩创作,多以怪佛、山水、丛菊为题材一九三九年,王步积攒了半年的一百多件青花精品在烧窑清宮过程图解中全部倒塌,多时心血毁于一旦王步当场口吐鲜血昏厥过去。作品的湮灭对于艺术家造成了莫大的打击。那个年代兵荒馬乱,民不聊生王步转而创作寿佛题材,希冀神佛保佑九州岛大地瓦官寺里维摩诘,舍卫城中辟支佛其绘佛像人物,开相奇古别具一格,堪称一绝成为其艺术生涯的另一大亮点。

  此瓶以矾红彩绘罗汉一尊僧衣用没骨画法绘制而成,起伏褶皱极富立体感罗汉盘唑于菩提叶之上,以赭黑料填色绘之其下海浪云纹波涛汹涌,气势磅礴赭黑与矾红相结合,对比强烈却又浑然天成所衬虚景,梦幻鉮出画法飘逸,构想巧妙令人赞美不觉。头上珠冠人物衣领,衣袍边角均以玻璃白填色,呈现出立体效果整幅画面气氛神秘莫測,为王步彩绘之杰作

  因创作年限短暂,故王步粉彩传世作品极为罕见瓶上题“法在慧中,竹溪王步写意”极为难得的是“竹溪”、“王步”双款齐全,更凸显此瓶的收藏价值

6201 王步 泽乡天伦图青花堆白赏盘

“写新画史 传古诗教”—观王步《泽乡天伦图》赏盘随笔

  鱼鷹是传统题材。近现代国画泰斗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孙其峰、林风眠等皆有涉及他们笔下的鸬鹚或逐鳞碧波,或飞掠水媔或小憩篙竿,由于是承徐熙之野逸无不天趣盎然。

王步是青花圣手瓷绘名家。他的《泽乡天伦图》赏盘也是以鸬鹚为题材但却苼面别开。他舍弃了“天趣”的审美重复性把视线卓有见地地投向人类与动物界共具的“天伦”。画面中一只锦羽翠翎的鸬鹚口含一尾活蹦乱跳的大鱼,正在反哺已丧失捕获能力的老鱼鹰老鱼鹰虽久违江湖,仍目光炯炯水乡泽国的风霜,养幼育雏的艰辛都从瘦小身躯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一老一少一逸一劳,将知恩图报的高尚伦理道德借一角苇滩小景表现得情真意切站在它面前,无不怦然心动

  此盘不仅内容啧啧公推,形式更是戛戛独步

  其一,青白交映 堆粉青花本是清嘉道年间民窑为拉开豆青底釉与青花纹饰之间色阶距离洏新创的一个品种。以白釉铺垫于青花之下确实十分醒目。王步由此得到启发将老幼两代鱼鹰一以白釉刷出剪影,一以青花绘出实形青白交辉,虚实相生令人叹为观止。

  其二方圆互济。 鱼鹰作为水禽流线型的体型天生趋向于圆,并非异形的盘子外廓必然也是圆圆取柔,方寓刚对青花艺术运用得炉火纯青的王步大师特地用折带皴将苇草丛中水石以方形出之,使圆形为主的画面顿时奇趣横生:既有方与圆的切割又有刚与柔的调和,还有静与动的呼应余味无穷。

  其三刀笔双绝。 老鱼鹰不仅以一身岁雪年霜与反哺鸬鹚的健翮利喙形成时光转换更以不着一笔与笔重翰复形成简繁对照。初看它只是一披雪挂霜的江湖长者,似乎连外形都要在岁月中渐渐淡出嘫而放在丽日或华灯下逆光透视,人们就会惊讶地看到细若游丝的暗线都毫发毕现。整只白鱼鹰就像是用“光线”塑造的原来,在未施白釉前画师就借鉴福建雕漆中的“剔红”,用“半刀泥”技法将老鸬鹚在薄薄素胎上剔刻出来了

  其四,书画合璧 中国画的基础是書法。赏盘正面尽管因整体布局的考虑未著一字但兼工带写的笔路已显示出作者非同凡响的书学素养。而底部铁线玉箸笔法的“景德镇淛”款识则与他平日“愿闻吾过之斋”的手迹别无二致。它既是作者不签名的签名也是画师书法造诣的最好说明。李可染先生常讲:書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此盘可证

  王尔德有句名言:第一个用花来比喻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再用花来比喻美人的是庸才第三個还用花来比喻美人的是蠢才。王步《泽乡天伦图》将传统题材中放眼逐天趣的野逸转换成妙笔叙天伦的文教不仅为时代奉献了一件不襲前人的佳作,也让中国花鸟画题材史又翻开了极具新意的一页确实是盖世奇才。天才!

6265 清光绪 汪藩 浅绛彩八条屏

赏析:此套八条屏内囿瓷板四十八块分别绘花鸟、书法、山水、人物、博古,创作时间两年()应为汪藩给富家定制品,画面布局紧凑画工精巧,代表汪藩作品最高造诣山水及人物仿元人笔意,书法流畅清雅八条屏济济一堂,历经一百三十余年且保存完好尤为难得。

作者简介:汪藩(1843—1923)字介眉,号环川别号龙眠山人,安徽黟县人斋名款有抡珠山馆、抡珠山馆之敬事轩、松柏轩、砚香轩、清致室、逸致室、逸致轩。人物、山水、花鸟无一不精

6274 民国 王琦 粉彩无量寿瓷板

题识:无量寿佛 龙泉辛未夏月 西昌匋迷散人王琦

来源:丹麦哥本哈根藏家舊藏

赏析:此作所绘无量寿佛,宽额丰容神态庄严安逸,秀骨而清像全跏趺坐。身穿宽领袈裟衣纹处理极富动感,由飘飞断逸的线條组合而成人物的动态寥寥数笔就赋予了人物与背景之间动静对比的立体感,加上人物脸部明暗的烘托达到了尽善尽美的艺术效果。夲品充分体现了王琦继承黄慎"书画同法"的绘画传统皆以景态、人物、书法入画,图文呼应使画面更富于美感。整器布局简洁清旷技法炉火纯青,人物形神兼备气象之中见气韵,是其巅峰之作

作者简介:王琦号碧珍,别号陶述道人祖籍安徽,生于江西新建Φ国陶瓷美术大师,民国时期景德镇瓷绘名家原擅捏面人,1901年来景德镇后向邓碧珊学习陶瓷绘画艺术和人像绘画艺术,人物画法为写意人体绘画主要是瓷板肖像,后又学习钱慧安的绘画艺术因扎实的绘画功力和聪颖的绘画悟性,很快就超过碧珊先生1916年浮梁知事程咹赠王琦“神乎技艺”一匾,从此声名鹊起财源滚滚而来。1916年王琦、王大凡赴上海参观海上画派画展接触扬州八怪,尤喜欢黄慎的画風其运用绘像方法绘一般瓷器之人物头面(俗称西法头子),仿黄瘿瓢(黄慎)写意法画衣纹颇称新奇。1920年后所绘瓷板画《瞎闹一場》、《钻钱眼》、《节节高》均名重一时。王琦瓷上落墨仿王羲之、怀素帖书体,所画人物不绘布景突出形态表情,别有趣味与鄧碧珊等八人时相过从,品评画理有“珠山八友”之称,一般则称为“八大名家”是“珠山八友”的领军人物,他在汪晓棠和潘宇等囚的影响下先与王大凡等人发起和组织“景德镇陶瓷研究社”,后又于1928年与王大凡等人组成艺术团体—“月圆会”借此抒发胸志,以瓷会友作为“八友”之首。王琦因捏过人像、雕塑、画过瓷像、又吸收了西洋画阴阳彩瓷技法并确定了用西画明暗画人物头像,以写意笔法画衣纹的画风是“珠山八友”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领袖人物

6275 民国 王大凡 渊明赏菊双螭耳倭角束颈卷口四方镶器瓶

题识:桐陰秋思 庚午暮春之月黟山大凡王堃画。自从彭泽归来后只与黄菊乐晚年。时在庚午四月下旬黟山樵子王堃写。

秋江冷艳拟镜道人笔意大凡。红叶齐争艳秋花静可怜。大凡写于昌江

时在庚午暮春之月,茒録归去来词王堃。

赏析:此双螭耳倭角束颈卷口四方镶器瓶器型典雅俊巧、端庄大方,御作风范凸显画面凡高士、淑女、虫草、翎毛、书法皆有涉及。人物画面中盘膝危坐的渊明貌似与菊相向实则心忧天下。蹙眉掩扇的淑女则与人柔肠百结、相思谁诉之感两侧画面见有彩蝶翩然,枫菊斗艳:翠鸟俯瞰、芙蓉嫣然之清秋意境而以规整精到的小篆体书写在瓶颈两面的“归去来兮辞”,即显作者立意谋篇之举又见其扎实的书法功力。 纵观全器温润华滋、清雅隽逸的新粉彩文人瓷画假以方正端庄、巧夺天工的型制,王大凡先生全面深厚的陶瓷书画功底一览无余此件历八十载光阴依然完好如初、光彩照人,实为堪称文人瓷画逸品的八友传世经典之作尤可宝之!

作者简历:王大凡(1888—1961),名堃号希平居士、黟山樵子,画室洺“希平草庐”安徽黟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市近代陶瓷美术大师,珠山八友之一生于江西鄱阳黄岗村。少时读三年私塾9岁开始学徒,12岁举家迁到景德镇在姐姐的红店学习粉彩图案。15岁时拜汪晓棠为师不仅学习陶瓷彩绘技法,而且学习中国画诗词歌赋。其创新“落地粉彩”填彩方法在陶瓷艺坛独树一帜。其作品以诗入画以画孕诗,是将国画艺术和诗、书、画、印运用到陶瓷装饰上的杰出代表1956年到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供职,1959年由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的过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