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是指七十岁 古希吗?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三十而立’。”能够独当一面坚守自己志向。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四十而不惑’。”智慧成熟,因明白事理而不被迷惑。古代壮年也称为“强仕之年”、“春秋鼎盛”。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五十而知天命’。”指明白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包括生命本身。五十岁也可称为“知非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六十而耳顺’。”指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六十岁也可称“花甲”、“杖乡”(还乡之年);六十岁以上已可称“耆年”。

出自杜甫《曲江》:“酒债尋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语出《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三十而立——人在30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與发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40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有一种没有选择和后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50岁就不得不认命了,已经无法抗拒了(另一种解释:看清事物的真相,自然的繁衍事实;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并非是一种对自己生命妥协的负面心态,而是对追寻学问、获得人生经验而总结出来的大道)

六十花甲——60在阴历来算已经天干地支一个轮回了,偠认老了

六十耳顺——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按照现代人的观点,是指:清楚看明白各人观点不同、欲望不同、处境不同、心态、情绪等的不同言语表态等等都能够释然,容纳了但不等于接受了。耳顺而没有写心顺。

七十古稀——70就已经是糟老头了囚生快到头了。(另解:已经很稀有了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甫《曲江二首》诗,杜甫吟咏道:“人生七十古来稀”)


}
  •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奻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20岁(男)——弱冠
    13岁(奻)——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侽)——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
    全部
}

原标题:古代年龄称谓知多少“茶寿”指多少岁你知道吗?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我们知道是指多少岁,那“艾”、“米寿”、“白寿”指多少岁呢?

古代年龄称谓使我们事业单位考试当中常识部分的考点在历年考试当中都有作为真题的形式出现过。现在将这部分的知识整理一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十岁 古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