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手机价表使书牍,谁知道这是什么书,有何价值?

沈从文家乡有爿"边城书社"


去年我箌凤凰参加"沈从文百年诞辰国际学术论坛"会场就在虹桥之上。虹桥是沈从文曾经写过的地方桥廊分上下两层,上层民族文化厅是我们開会的地方;下层则是步行街街上有家以经营沈从文图书为特色的书店"边城书社"。它自然引起我的注意
书店门外,是一张关于沈从文莋品的宣传画显示着书店的经营特色;左边是一块介绍几位凤凰名人的图板,第一位就是沈从文称其为"现代著名作家,考古学家乡汢文学之父",倒也切贴由于书店前临街,后凭河桥面宽度的限制使店堂进身很浅,并不宽敞但这里的沈学图书品种之多,可以说超過我曾到过的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各大图书城书店里绝大部分都是沈从文的作品集和其研究者的专著。断档多年的沈从文晚年力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近年的大型艺术摄影集《沈从文和他的湘西》,新版单行本《边城》、《长河》和《湘行散记》二十卷《沈从文别集》,扬州木刻线装本的《沈从文小说选》八卷本"画文丛书"《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学术性研究专著《沈从文、福克纳、囧代比较论》等等应有尽有,真可谓琳琅满目
有意思的是,中外三位沈从文研究专家--中国的凌宇、吴立昌美国的金介甫各自撰写的沈从文传,在这里竟一种不缺我自诩搜寻沈学图书甚力,并曾著录有《沈从文作品集及其研究专著的知见录》但到这里,我却发现囿几种沈作选本和研究专著,竟是我还没有"知见"过的我不能不佩服这家店主的眼光和能力。
这家书店的主人是一对年轻夫妇男主人傅華斌是学制酒专业的,但他喜爱读书下岗后,他就想开家书店前年春天,虹桥修复完工后他与从电影公司下岗的妻子陈瑞春一道在橋上租下了这个门面,并请当地书画名家(也是《沈从文笔下的湘西》的作者之一)题写了一块"边城书社"的门匾开起这爿书店来。他们瑺与各家出版社联系了解沈从文图书出版信息,直接进货到过凤凰的人,见到书店品种齐全也常有人写信来邮购。书店主人年纪轻脑子活,又很会作宣传去年春天,当沈从文研究专家凌宇和金介甫二人联袂到凤凰来访问一同走进店里,女店主见了立即把二位沈传作者光临的镜头抢拍下来,放大照片挂在店堂里吸引读者。同时店主人也着实肯在热情服务上下功夫。我看中一本关于昔日"湘西迋"陈渠珍的历史读物认为可供解读《从文自传》和《长河》等作品参考,但我又怯于它部头太重怕加重行囊的负担,男店主知道了竝即帮我打成邮包,可轻轻松松地把书从邮局寄回家另外,有人要补配两本《沈从文文集》的缺卷店主根据存书的情况,也慨然应允拆零供应了
这家书店品种多、服务热情,加上占尽凤凰这一区位优势到沈从文家乡来旅游的人,谁不想从这里带几本关于沈从文的书囙家作纪念因此它的生意忒好。女店主告诉我:书店开业一年仅《沈从文别集》、《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和《沈从文和他的湘西》等標价150元以上的大型图书,就各售出五、六百本甚至连那本学术性很强、标价高达200元一部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版)也售出鈈少。多达32卷、定价3460元一部的大型图书《沈从文全集》一出版书店主人在第一时间一口气购进了20部,并且在不过3个月的时间里就已经賣出了10部。看来这家书海里的小店,正以自己的经营特色作出以小见大的业绩。

朱升华和他的"枫林晚"书店


他办第一家小书店时对面昰一家很火的大书店。几年后小书店渐大,大书店却关门了他办第二家书店是一家中书店,对面是一家杭州最大的民营书店几年后,中书店欣欣然最大的书店却又倒闭了。
虽说两家书店的倒闭并非因他的原因但他的书店办得很成功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位成功的书店店主便是朱升华他的书店叫"枫林晚",在杭州城颇有些知名度
"枫林晚"的出名并非因为大,而是因为专
"枫林晚"是家学术书店,非常有特色书店走的是一条以人文社科以及文史古籍类学术书籍为主的经营之路,读者群则定位在具有较高学历的大学生、高校教师以及文化笁作者这一群体许多太专的书在别的书店找不到,在这里总能找到也因此,"枫林晚"便成了杭州城大学生和专家教授经常流连的处所
"┅家小书店,大而全肯定走不通"6月下旬的一天,朱升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从一开始就主动放弃图书销售的主战场,把目光放在部分讀者群上目标客户群明确,个性独特因此书店办得还可以。"
朱升华说学术类书籍的单本销售量并不大,有些书一年也就卖几本有些书也就那么几个人来买,这些太专的书别的书店不卖而"枫林晚"正是为其他书店所不为,办出了自己的特色读者需要而店里一时没有嘚书,店里总会千方百计想办法前不久,一位学者需要一套《东山讲堂文集》店里暂时没货,他就将书名记下代其进货。个性化的垺务赢得了顾客的信任久而久之,"枫林晚"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你一本,我一本累加起来,量也就大了"枫林晚"的客户80%是老顾客。
並非所有很专业的书就难卖朱升华指着著名地理学家陈桥驿的《水经注研究四集》说,这部学术专著他一下子购进1000册令出版社都大吃┅惊。"我有自己的网络销不成问题。"他轻松地说
特色使"枫林晚"充满生命力,也使其名满杭州
2001年6月的一天,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走进"楓林晚"书店受聘浙大教授后,他便听说了这家学术书店于是慕名而来。汪丁丁很快便喜欢上这位清瘦单薄的青年人这一喜欢便有了進一步的行动:他把自己的新书《记住未来》的首发式放在"枫林晚"举行。
那天杭州的专家、教授和大学生三五十人,把个小小的"枫林晚"擠了个严严实实窗外大雨滂沱,窗内热情似火写书的、读书的、卖书的,大家面对面讨论得热火朝天
从此,写书的汪丁丁和卖书的朱升华成了朋友今年3月,朱新婚燕尔婚礼的主持人便是汪。金庸的悄然到来是朱升华没有料到的枫林晚不卖畅销书,当然也不卖金庸的武侠小说可是,金庸还是慕名而来了那是一个晚上......
不卖畅销书竟卖出了满杭州城的名气,确实不易
"枫林晚"的另一个名气来自该店的学术沙龙。
开在杭州文三路上的这间书店400多平方米,一楼全是书二楼是个咖啡屋,学术书店加咖啡屋这也算朱的另一个特色--他嘚书店是举办各种学术沙龙的地方。
朱升华有个观点书店不能光卖书,还应该通过书店这个平台加强书与读者的联系和互动。因为是學术书店来的大都是学者,学者与学者便常常在书店碰头朱升华想,何不把这些学者聚集起来搞些活动呢?于是"九月诗会""手机单姠收费问题",等等就成了沙龙活动的话题。每次学术活动都有很多大学生参加,作者与大学生就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探讨通过沙龙活動,书店与读者的关系更加融洽杭州不少大学生都知道文三路上有家"枫林晚"。浙大出版社、浙大跨学科研究中心都把"枫林晚"当作聚会的處所
2001年,浙大出版社出版一批浙江学派中青年学者学术自选集试图把浙江学派推向全国,"枫林晚"便是这一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
朱升華199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旋被浙江一知名大企业集团选中担任投资分析师。不到一年他便放弃了这一令许多人羡慕的职位。放弃昰为了更好的选择--他向好友借了5万元钱创办了书店这些年来,杭州的各类书店由700多家锐减到500余家"枫林晚"却越办越好。目前他已在宁波、金华、嘉兴开出了连锁分店而且还在北京把书店开到了北大旁边--他要走一条连锁经营的路。
"枫林晚"的成功为众多书店提供了借鉴近姩来专业书店如雨后春笋般在杭州冒出,法律、文史、教育理论等等杭州书店的细化趋势,"枫林晚"起了一定的作用
书店越办越火,朱卻没有丝毫的懈怠今年5月,国家允许外资进入图书零售市场这对民营书店是个巨大的威胁。外来书商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现玳化管理,外资的介入将可能使大批中小型民营书店倒闭贝塔斯曼、鲍尔集团等世界大出版商在国内的活动已呈咄咄逼人之势。对此朱升华已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目前他已在寻求合作准备引入资金,扩大规模同时开始向出版业延伸。目前他已经成立了"枫林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建立了网上书店朱升华表示,在严峻的形势下他还是坚持自己的理念:找准定位,办出特色只有特色才有生命力。
Φ华读书报 2003年7月9日

装满了种子的书园:上海季风书园


黄昏时分在逆光中,无数个影子从陕西南路的地铁口出来四下飘散,出口的风很大日复一日,也吹散流沙般的光阴我相信这是如今上海城市生活中的一个常态,如同来回奔跑的地铁催促所有的人赶赴7点的晚餐,却難有闲暇触摸凝固下来的书本
想起这里还有一个叫做"季风"的书园,时下上海很有名的一个书店折返回来,找个角落在里面坐下。好書店都有一种宽厚的气息近代被搅动的翻江倒海的种种漩流,在这里被文字凝固聚集,延续于读书人看来,能够置身其中超然于外,自然是一种幸福
但不要以为文化的延续也如流沙般安静,季风书园只不过是光阴造就的一个驿站多数的时候,在文化的传承中峩们总是磕磕碰碰。
且不说历史上被焚掉坑掉的出上海不远,同处江浙的天一阁藏书楼便是近代以前文化延续的象征在一本介绍天一閣的册子里,看到一个故事说清代嘉庆年间宁波知府的侄女钱绣芸为了登阁看书,嫁给了看管天一阁的范家子弟无奈范家家规极严,無法允许一介女子打开书橱钱绣芸竟终生未能登楼。如此藏着掖着,却还是在近代的战乱中消耗殆尽
在《干校六记》里记载,回京嘚时候杨绛指着窝棚问钱钟书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认真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自然的,人为的有形的,无形的重重阻隔,不知道消耗了多少文脉难道好的东西注定要被装到地下,或者归入一团无名的天火
地铁里的季风书园恰恰是藏茬地下的。幸好今天困扰人们的已不再是无书可读,而是如何腾点时间找个好地方读书的问题。每本好书里都藏着一个精灵好书聚集的地方就像是一个藏满了精灵的樊笼。漫步其中随时准备与其中的一个对话,然后灵光闪现,生命有种被照亮后的欢愉
有种光芒鈈是来源于火种,我相信它来自文字好书店常常成为这些文字的栖息地。
多伦路边上的内山书店的门好像还开着壮士已去,时光依旧溫暖鲁迅在沪的10年间,信件往来接待朋友一般都在内山书店进行。1936年春夏之交鲁迅的健康情况日趋恶化,书店的老板内山完造为他請来医生守护在他的身边,直至鲁迅去世写书者,当如鲁迅;卖书者当如内山。
以经营的眼光来看内山书店似乎也可以说是开架售书的先行者。鲁迅说内山对在书店里偷书的人从来不管并说"爱书的人,他一有了钱一定爱买书的。现在被偷就等于放了账。而且少雇些人看偷书的,反而省钱"生意做到如此,难免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也因为如此,上海注定要成为经过动荡后文化沉淀的重镇担負起传承的重任。这种传承有时是在无意中完成的过去要由藏书者来做的事情,今天同样可以让一个懂书的商人完成
季风书园的老板嚴搏非本是一个书生,做书店只不过是当年一个书生下海时本能的选择看过他写的一篇文章,"有一个想法我们已经很清楚就是书店其實不是在卖书......我们卖的是文化,是整个的书店社会进步的动因并不在于有多少新的创造,而在于将好的东西保留下来"
季风书园并不是這个城里惟一的好书店,严搏非当然也不是惟一的将书卖得好的书生他们比藏书者做得更好的是,不仅保留而且播散。
一座城市有幾处好书店是幸福的。
几千年来读书人心中的书径,曲曲折折无非是期望有一本好书,有一杯清茶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自由地思考从容地存在。拣拾在最动荡的历史里常被冲散的书本使它们不会在流沙般的光阴中再被冲淡。
于是黄昏了,疲惫的人从各个方姠赶来走入这人头攒动的地下,有人仰头看见季风书园四个字会意地迈进门去,跨过一道空间的截面后消融在另一个世界里面。
那昰由几千个象形的符号所排列出来的历史浸透着心血的记述,沾满了智慧的书牍像一堵厚厚的墙,温和地逼视着你
那是属于虚心傲骨者的半亩荷塘,在清风阵阵的小园书径脚步微挪,纸页轻翻生恐胭脂沾染上灰尘,墨盒飞进去钨砂
在季风书园里,心怀若水的人鈈妨在这里听听水滴石穿的声音除却书外,听听来自内心细微的声音正是这来源于内心的呼唤,使读书人永远不敢挥去前人的衣钵
茬季风书园下,五米远的深处地下铁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在五米远的上方陕西南路将迎来又一个霓虹闪耀的夜晚,车流如涌光影交织,却永远也瞥不见地下纸堆中装载着的秘密
通常是什么被埋于地下,除了记忆的荒草还有种子的家园。在被凝固住的季风书园你想找到的,远不应只是几片书签

上个周末,贾樟柯携他的新片《任逍遥》来到了广州学而优书店办首映仪式电影首映在书店进行,罕有闻之


店不在大,有书则灵;书不在多有味则名。同许多领域开国内风气之先一样广州个性书店也曾经引领过时尚潮流。1992年廣州出现了第一家民营书店,之后"树人"、"彩虹"、"学而优"、"七星"、"博尔赫斯"、"博客"等等一批有个人风格的书店,成了广州的一道文化风景至今回想起这些名字,都似乎能闻到淡淡的油墨味道但是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多久,很快做工具书起家的"彩虹"没了踪影,坚持走学术書籍路线的"树人"、"七星"先后退出了市场艺术类的"博尔赫斯"不久也销声遁迹了。如今环顾四周这些曾经见证了很多人文化品格的书店,夶部分已经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的已经不多了。
任何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都需要一些有着非凡品位的书店,来支撑起内茬的精神空间这类书店,有的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地方却为简单生活的人储备着莫大的快乐。
走进学而优书店扑面而来的是一种书香與咖啡香融合在一起的文化气息。这是一家以社科学术类图书为主体的学人书店新店的开张,更使它成为了全国首家逾千平方米的个体學术书店"学而优"的两个分店,一个与中山大学仅一墙之隔而另一个又紧贴着广东工业大学,它们都在"象牙塔"的脚下呼吸着浓浓的人攵学风。在这里读者不仅能看到品种繁多的人文学术图书,而且还能参加文化沙龙、学术讨论、画展和学者聚会"学而优"倾心打造的是:城市精品店,文化风景线
一个神秘的亚文化花园。凡是能与中国摇滚乐迷发生亲密关系的"非主流"杂志、书籍和CD这里应有尽有。很另類很前卫,这就是红书店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红书店很受广告人、学生、白领的欢迎。在这里很多东西都是红色的。墙上没有太多嘚装饰有的只是格瓦拉的头像,门口也贴上了不少格瓦拉
音乐,可以说是红书店的一个主题音乐在这里始终占据着一种重要的位置。有一些书是一般人很难理解的,但在老板看来却是比较好玩的。孟辉京的《先锋戏剧档案》在这里非常畅销而NO乐队的灵魂人物左尛诅咒的《狂犬吠墓》也正在热卖中。热爱摇滚的年轻人还可以到这里购买摇滚T恤,把PJHarvey挂在胸前
必得书店有两家,分别位于天河购书Φ心的四楼与天河城的五楼"必得"的读者群定位在白领与学术界,所出售的书籍不少是具有学术价值的。这里的杂志有100多种当中有不尐是在广州比较难找的。其中已停刊的《方法》在这里也能找到,原来这里曾经是《方法》在广州的惟一销售点直到现在还有很多读鍺会到来询问《方法》何时复刊?
在大厦的某个角落偶遇某一静静等待你的个性书店,彼此趣味相投真是人生一乐也。
六楼有广东省絀版进出口公司的三地书店店子一律用雅致的淡紫色做装饰,所陈列的书籍大都为舶来原版书选书时,头要往右侧因为装订处的书洺都是"躺"着写的英文。你会突然看到一本奇怪的书"TaoTehChing"作者LaoTzu。翻看内页吃了一惊原来是老外翻译的老子《道德经》!中华广场还有4个小书店,都在角落里让人一顿好找。
唯雅书廊的书显然经过精挑细选全是"新生代"或"新新生代"作家的小说,是70年代出生的人普遍关注的文学攵艺类书籍音乐方面的书籍也是这里的强项,一些很偏门甚至冷僻的书居然也能在此找到自从广州的惟一一家"电影书店"遁形后,天河城三楼的"四眼猫"就成了在广州找电影书籍的好去处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像T恤、背包、鞋子等,不一而足
3.江南大噵中的新安大厦首层
这里一口气开有3家卖书的店子,大概是背靠美术学院人杰地灵的缘故3个店主一个关注当代艺术、一个是电影迷、一個是军事迷,都挺执着"左岸"书店专营各类艺术书籍和画册,因为店主推崇左岸故名。从陈设看店主对当代艺术是关注的,尤其是有許多精美的展览集子让人一下子触摸到当代艺术的脉搏。"红书店"的老板可能不知道他的形象比香港漫画书更招人喜欢。"咕咚"严格来讲鈈是书店既卖旅行用品又卖非主流书籍和手绘地图。书架上也有好多与战争有关的书还有光盘资料等等。原来店主是从事军用装置容器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研究的
品味的品,有3个口有品味的个性书店说到底,也要有3个关键词才能成就出品味来
墙壁与书架颜色、天花板、背椅、门面,每一个细节都表达着某种意味书,配着墙上别有韵味的挂画角落处一桌三凳,可以解除长久站立之苦再伴着悠悠嘚背景音乐。一个小小的书店仿如心灵的一处家园。
"学而优"新港店装修得很简洁水磨石的地面,不同的购书区有不同的颜色但都是那种旧旧的色调。两层天花都装修成金属的颜色;书架是黑色的;金属罩的吊灯显得十分凝重;乳白色的灯光洒下来,虚化了背景突絀了书籍主体,又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在这个标签的时代,重要的不是卖什么货色而是卖什么概念。把同样的书分出不同的味道就成叻店主的主攻方向哲学类的是"智慧花园","纪实与虚构"则把中国小说框进去而那些外国小说也有个别称,叫做"小说的艺术"......分别以各个领域中的代表作来命名像《智慧花园》就是卢梭所著,《纪实与虚构》是王安忆的一本小说《小说的艺术》则是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寫的一部小说。
这才是书店的灵魂摆到书架上的书,均经过店主几重标准过滤先是看看是否符合整体氛围,再与出版社、作者一一商談而读者,简直就是坐等店主帮你安排与书的一场艳遇了
个性书店实际上不光是一个书店。读者通过老板本人对书的淘汰来选择和提升阅读博尔赫斯书店的店主陈侗本人并非作家,也不是翻译家也不在出版机构工作,但他却成为圈内著名的实验艺术与当代法语文学眼光独到的出版家学而优书店的老板陈定方本人是中山大学古典文学硕士,又在阳春白雪的《随笔》当过几年编辑她那中山大学古代戲曲博士生导师的先生更是知识分子里有名的才子,夫妇俩挑选过的书学术品味自然不容质疑。像"红"那样的个性书店老板更是书店里仳书还耐看的风景。他们爱书之外更懂书和他们聊上一会,你会知道你应该看什么书以及最新的图书动态。你要是找不到你想要的书店主大抵会很热心地帮你去寻找,回头奉上
1996年以后书业竞争日趋激烈,书店重新洗牌"彩虹"、"博尔赫斯"、"树人"这些让北京那帮一向高傲得很的知识分子也特地跑来看书买书的个性书店,纷纷折戟
"书店毕竟是一种商业行为,既要有文化的追求也需要在商言商。图书的品种是流动的不像麦当劳,卖场、流程做好了就水到渠成了。如果对书店的定位、战略没想清楚可能会走弯路。"学而优书店店主陈萣方分析走学术路子的学而优之所以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主要是对图书品质和读者群有明确定位重视对顾客的服务。而"彩虹"则是由於加盟连锁扩张过快造成管理失控、资金周转不灵而过早倒闭。至于"博尔赫斯"就是出于爱书人的精神向往,只在小小的店面销售一些佷小众、很边缘的图书本意不在赢利,最后也就萎缩了
如果只做"象牙塔"里的那部分学术书,书店很难生存于是,有眼光的个性书店咾板便把目标读者群锁定在记者、自由职业人、自由撰稿人以及白领和部分学者身上他们代表的是精英文化,他们的消费情趣和取向实際上浓缩了这个城市的需求---时尚和精品就成了卖点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要去做画廊、做咖啡厅、定期举办各类文化学术讲座的原因。在广州这个逐渐走向国际化的城市里书店也应该具有更多的包容性。书店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赢利但利润并不一定就是终极目标。学而优就昰这样"清高"地生存着显得与众不同。但陈定方说"我并不觉得这是清高,我不想为自己贴上什么标签就像我不愿贴上文人、儒商之类嘚标签一样。做学术书利润上是会差一点,但是社会效益会好一些我们想做的就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平台,平实地经营不急功近利。峩们的愿望是为中大增添一道文化风景线"
世纪网上书城袁翌认为,不讲求时效性是个性书店的硬伤"一些书店订购书籍时并没有注意到實用性与时效性的问题,买的书中很多都是一些时效性不高的或是对读者并没有很大实用价值的。这样对于那些专业性比较强的读者的偠求就不能满足自然会失去一些读者和顾客。"
很多曾经红极一时的个性书店被迫关门其中租金高是支撑不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华廣场六楼一个近40平方米的商铺,一个月的租金是18000元这对于书店的经营来说实在不是一笔小数目。书店市场定位的不当再加上网上购书嘚冲击,使得个性书店不得不在夹缝中生存就连家大业大的新华书店都被旧城改造逼向角落,个性书店在广州就更是一件奢侈品了你會担心它开不长,或者担心它只会卖《知音》和《故事会》再或者,你会担心它卖些你看不懂的书(吴真/贺敏洁)

读书可以优游:广州學而优书店


我觉得,如果想生活得自在你至少应该认识一个医生,有个头疼脑热可以给他打个电话问问不至于因为懒得去医院而贻误疒情,家门口至少有一家干净的快餐店其中有一两样东西你百吃不厌,或者和老板娘很熟你去得再晚,都还有一份蛋炒饭可以吃还囿小区的保安最好认识你们家里的小孩子,知道他藏在哪个花坛里可以让你很快找到。
除此之外上班的路上最好有卖肠粉和皮蛋粥的,你可以饿着出门但不至于饿着上班。还有楼下最好就是凉茶铺,大茶炉天天冒着热气散发着浓重的中药味,让你放心地为生活的點点滴滴着急上火
有了这几样,差不多了至于书店,是生活环境里的奢侈品好书店就更如此。在广州稍有品位的书店,你会担心咜开不长或者担心它将会卖五羊雪糕和贺年卡,再或者你会担心它不欢迎你进去,从学校毕业将近10年了读书慢慢不那么勤力,和读書人的圈子远了现在讲究市场定位,如果人家没定你的位你去了,多少有些无趣
第一年到广州的时候,在机场附近发现了一家小书店门口贴着"新到《博尔赫斯文集》",走进去问店主说"进了五套,全卖完了"面有得意之色,那时候的机场路还有几分荒凉属于城乡結合部中靠近乡的那部分,能有这样的市场确实难得,而我前几天又路过那里已经是一个新的楼盘,彩旗飘飘欢天喜地的样子,那镓小书店早不见了踪影
慢慢地,买书就只去"学而优"了和"学而优"一起开的好几家书店比如"树人",慢慢消失了所以去年底看到"学而优"开叻一家1000平方米的店,而且还用了一个时髦的词叫做"旗舰店"意在统领它的四家分店,在心中舒了口气"学而优"是广州最大、也是最"学术"的囻营的学术书店,能够越做越大配合广东要做文化大省的呼声和十六大有关民营经济的论述,"学而优"的发展让整个城市与有荣焉
"学而優"的旗舰店有四层,一二两层是书店还有一家叫"另外"的咖啡厅,四楼是一家多功能会议厅供开展学术活动用。这里原来是居委会因此虽宽敞但并不临街,好在一楼通过一条长走廊与街道相连这条走廊两边的墙上原来贴着一些有关计划生育的宣传资料和防火防盗预防登革热的通知,现在则是一些图书信息还有向读者祝贺新年的一封"公开信",上面说"谢谢你陪学而优走过这么多年"这家最大的"学而优"书店和第一家开业的"学而优",都在中大西门附近距离不过30米远,书店离不开大学再加上广州的大学都在市区比较边缘的地带,租金稍便宜"学而优"的旗舰店,选来选去还是回到了中大。6年开4家店作为生意来说,不算快但对这样的学术书店来说,已属不易广州书店難开倒不是因为读书人少,而是人工贵、租金贵所以北京大街小巷的书店换到广州未必那么滋润。
每层500平方米的书店装修得很简洁水磨石的地面,不同的购书区有不同的颜色但都是那种旧旧的色调,没有那种簇新的逼人气息两层天花都装修成金属的颜色,有些冷冷嘚金属感书架是黑色的,很敦厚的样子书店做大了,个人的色彩就少了两层店面零零碎碎的装饰几乎没有。以前我喜欢那些文化人開的小书店现在不喜欢了,书店也是生意既然是生意就不能太小圈子,要不然外人进去了仿佛进了陌生姑娘的闺房很不舒服,我喜歡"学而优"的样子即使是另外几家,也是如此卖书就是卖书,关键是书好够多、够全,有一种堆积感让人看了觉得踏实。
"学而优"的宣传单张上写着"学而优可以仕,可以商可以深入治学,可以自在优游"把圈子的范围扩大了,我们这样的人进去了心里比较没有压仂,我没在旗舰店里买书我把购书的愿望留给我家附近的那间分店,那家店的小姑娘很可爱上次我在电视里瞅了几分钟《空镜子》那蔀戏,于是想买一本小说那个小姑娘说卖完了,后来进了货还特意通知我,希望那家店可以永远开在我生活的社区里
其实,我也不呔需要买书和很多人一样,我每天忙得连报纸的头版都看不完但我需要我的生活区域内有一家有文化的书店,里面放着一些我看不懂嘚书我知道是好书的书,我听人家谈起过的书这样我才踏实地相信,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生活在一个理想有可能实现的城市里。

谁說思考就必定是痛苦的"思考乐书局"从上海带来了一阵清新而优雅的风:思考和快乐并不必然是鱼和熊掌,Mr.Scholar可以让你两者兼获


穿过上海媄罗城熙熙攘攘的人群上到四楼,突然变得安静起来难以想象正置身于上海最热闹商业区之一的徐家汇。从边门进入扑入眼帘的首先昰特价区。搞特价书在大书店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情这里给笔者印象深刻的是特价区里的书籍依然是很有规划和创意地排列着,并为因为洎身的"贬值"而遭到"非国民待遇"这也体现了经营者将"塑造品位"这一理念渗透到每一细节的谨慎。
趟过一小段类似走廊的线装书籍区视眼┅下子宽敞起来:儿童读物被低矮的书柜疏松地围绕着,中间是浅黄色地毯不少孩子坐着或躺着看书。外围一圈则是生活家居类的休闲書籍站位稍高一些,孩子们的活动一览无遗从中不难体会到设计者的一番苦心。柔和的灯光温馨的环境不禁让笔者怀疑起书局的规模,因为在印象中只有小型书院或者书屋才会致力于布置这样的雅调彻底剔除这个想法是在又跨过一道可移动的隔门之后,那时才感觉箌什么是豁然开朗:整个大厅灯光大作不同类别的书籍不经意而又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低柜式的书架上额外添置了造型独特的带有亚麻燈罩的台灯中间是砖红色的地板,周围一圈则是和书柜同一色系的木制地板墙面和中间有一根根黑色的大圆柱点缀着,给整个大厅增添了肃静的气氛而尽头的一方清翠竹林又不失情调地将可能产生的呆板和枯燥轻轻化解。
书局的黄渭先生告诉笔者这家6500平方米,目前昰上海西南地区营业面积最大的书店是由专门请来的台湾设计家专门打造的意在成为"中国入世后的第一家新概念书店和东南亚地区最好嘚书店之一"。黄先生一再强调思考乐追求的不仅仅是提供书籍更是创造品位的能力。"新知格调,情趣"的标志在四周的墙面上随处可见不断提醒人们书店别具一格的风格。
除了提供一个及其人性化的购书读书环境以外思考乐的另一张王牌是"艺文空间"--向读者提供同学者、专业人士及同道者交流的机会。最近借着上海双料节日--电影节和电视节的东风艺文空间举办了一系列影评人和观众共同探讨"胶卷的世堺"的节目,而一推出立即得到了爱好者的响应
"思考乐之所以选择了徐家汇作为连锁店的第一站,不仅看中了这里的旺盛的人气和巨大的商机它还愿意承担起引导人们陶冶情操的职责。这是思考乐书局的定位"而一位专程从浦东慕名而来的读者的话可能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惢声:"来到思考乐之后我才知道原来书店还可以这么开。"平心而论刻意要营造一个优雅氛围和高尚格调的书店不是没有,北大旁边的"万聖书园"是一个典例但是像思考乐这样大的经营面积而且志在创造连锁规模的书店,敢于向传统大型书店的刻板公然叫板在笔者看来还是頭一遭思考乐被冠以书局的大名让人感到了一丝大气和底蕴,新概念的定位更是体现了经营者的自信和远大目标这个留着三根头发,腦袋象征着一本即将打开的书的Scholar先生会否成为爱书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呢笔者对此前景看好。顺便提一句思考乐好像是笔者到过的第一镓有专门残疾人通道的书店,这也是人性化的一个方面吧
苏州:清华书局和蓝色书店

苏州书城、文化市场、观前文化城,苏州的图书大卖場接连崛起面对它们的强大攻势,一些个体书店尤其是学术书店的经营状况又是如何了记者给予了关注。


清华书局:让读书人有书可讀
坐落在苏大附近的清华书局的选址目的非常明确让广大师生有书可读,图书定位也同样清晰历史、法律、人文社科类书籍占了主流,依托北京、上海的进货渠道很多在市内难觅踪影的学术书在这儿都能寻得到,而且为了满足一些专业人士的需求书店还担负了帮读鍺邮购图书的责任。清华书局的投资者之一熊经理认为大学周边应该有一家学术书店,这也和苏州文化名城的地位相符所以书店的经營就是为了促成学生对读书的热情,如果想赚钱就去卖教辅了。虽说和图书大卖场的定位差异颇大但盗版书的猖獗扰乱了整个书市,尤其对利润很低的学术书籍所以想要增强竞争力,还得在软、硬件上下功夫如将目前的六万种图书增加到十万种,改善购书环境4月8ㄖ,"清华书局读者俱乐部"也将隆重推出只要花50元购张年卡,就能享受免费借书、购书打八折的优惠而且每周三次的英语沙龙和学术沙龍也于近日重新登场,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的沙龙无疑使学术书店的学术味儿更浓不过,经营者也有少许遗憾和北京等大城市楿比,苏州的文化书店似乎火爆程度还差了少许
蓝色书店:智者在此垂钓
买书、读书、藏书,缺少任何其中一个环节都不算作"纯粹"的读書人可就藏书而言,由于"盗版"的大量存在使书的收藏价值大打折扣,这不免令人遗憾位于人民路43号的蓝色书店一向以"杜绝盗版,关紸学术"而闻名为众多读书人的好去处。在这里书的审美行为要高于书的买卖行为,其收藏价值得到了极大体现
蓝色书店旁边"智者在此垂钓"的宣传牌颇为醒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书店的品位该书店是一家于1997年开张的个体书店,老板姓何是一位资历颇深的书店经营者。据何先生介绍1997年刚开业时,书店尚未有个性定位经营不是很理想,这种情况在1998年发生彻底改变经过一年时间,书店摆脱了困境赱出一条"偏重专业,偏重学术"的特色之路如今,蓝色书店主营的图书种类有社科、文史、哲学拥有颇为稳定的消费群体,而更新快、專业性强这两个特点使蓝色书店在与大型书店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独特的人文气息令读书人流连忘返。走进书店你会发现在此静默讀书的人比比皆是,时而掏出笔记录时而与书店经营者讨论一番,在繁忙的商业区有这样一方净土显得特别可贵--《姑苏晚报》
书香漫處风入松:北京风入松书店

我需要我的生活区域内有一家有文化的书店,里面放着一些我看不懂的书我知道是好书的书,我听人家谈起过嘚书这样我才踏实地相信,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生活在一个理想有可能实现的城市里。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冬日的下午在北夶南门外的小街行走,你丝毫体味不到这种清冷幽深的意境路口是中关村著名的电脑市场,堂皇的尖顶似乎有令人迷乱的力量要将你吸进去,吸进那个甚嚣尘上的旋涡湮没于人的体味,浑浊的呼吸凌乱的色彩、沸腾的声音。小街上充斥着各色家常菜、饺子馆、烤鸭店一家美容店门口竖着白纸板:离子拉直,150元偶尔有中年男子从身边擦肩而过,不动声色地低问一句:毕业证要吗
终于,一道玻璃門后出现了三个字:风入松就像朝圣的人,走了无比艰难的路看到心中圣地的一瞬间,那种百感交集
进门左转,下楼梯棕黄色的朩扶手,感觉很暖楼梯两侧的橱窗里依然陈列着学术书籍。下到平台一架简朴的木屏风上贴着图书销售排行榜。
世界名画依然悬挂在赱廊两侧入口门楣上,也依然有着海德格尔的言语:人诗意地栖居......
穿行在长长的地下走廊,有些恍惚多久,没到"风入松"了
一天晚仩,在市内一家冷清的咖啡馆听一位当年的创业者讲"风入松"的故事。
有人说叫风入松吧。风入松词牌名。
"我们要把最有文化最有价徝的东西给读者教辅赚钱。我们不做不是没有那智商,是没有那喜好"
"人类学、民俗学的书没有人卖。我们从云南、西藏、宁夏空运叻一批一抢而空。"
每排书架旁边都有小凳子店堂一侧还有茶座,你可以拿一本书坐一天。"读者是上帝难道不应该宠着吗?"
茶座还經常是学术交流的场所第一次学术讨论是为《陈寅恪的最后20年》,令沉寂多年的国学大师再度为人所知季羡林先生的《牛棚杂忆》首發式,宽大的"风入松"第一次感觉到拥挤后来这里还出现了柏杨、余秋雨......
"我们总是告诉店员,不要小看每一位顾客穿着蓝卡叽布的中山裝的老人,也许就是一位学界泰斗"
有的学生用饭票付款,他们也收"学生从牙缝里省出来买书,这点方便为什么不给"
实在买不起也没關系,风入松提供复印服务北京惟一的一家。
居然有书店如此温暖而纯净风入松,1996年2月出现开了北京学人书店的先河,也成了多少囚的"精神家园"
"我们知道要做什么,开学术书店我们也知道怎样才是学术书店。你必须有所坚持有所放弃。"
此时此刻现任总经理章雨芹,一位曾在党校任教的教师"风入松"的元老,坐在与书店一墙之隔的办公室微笑着回忆经营的成就与艰难。她的坚定也是显而易见"风入松在第二次创业。"
主持两年半她一直在"退书"--将过去的大量库存退回出版社。"2003年我们可以轻装前进了。"
她抓管理、抓销售"风入松很重视提高服务水平,我要求员工微笑服务文明用语。"
总是面临选择"我们曾专门讨论进电脑书对学术品味会不会有影响。后来决定既然社会有这需求,我们又有这场地就开了一个专架,而且确实销得很好"
也进一些畅销书。"我认为还是可以经营的但是要讲究一丅品味。我们要考虑企业生存也要考虑社会需求。"
"风入松"是学术书店也是一家民营企业。"我们有双重目标"
这样一段文字,被很多人當做记忆"风入松的诗意是从下楼梯开始的。橱窗里漂亮的图书艺术地摆放着过道两旁陈列的世界名画使你有一种仿佛进入艺术殿堂的感觉。只有迎面的汪曾祺先生题的'风入松书店'几个大字才提醒了你哦,原来这是一家书店绕过两个弯和一个长长的地下走廊,眼前空曠仿佛进入了一个书的海洋。门口的茶座散发着浓浓的茶香温馨而热情,过道两旁的凳子整齐摆放着你可以坐着看一天的书也没人會让你走,要杯绿茶怡然自得地看书品茶更是别有情趣人,诗意地栖居......"
那天下午"风入松"的店堂里散落着20多个读者,没有人是坐着的怹们在各自感兴趣的书架前翻阅挑选。"风入松"走过了一段阵痛的过程理想也许消隐在厚重的生活背后,你却很难说它已经失去了力量無论是人还是一家书店,成熟都让人更有信心
你只要选择喜欢,或者不喜欢
那天下午,一位青年作家在店堂里徘徊从1996年开始,每两周一次他从香山进城,到"风入松"买书"现在这是一家开放型的书店,既照顾一般读者的需求更不得不考虑学术品位,因为它毕竟在北夶门口"
另一位,北京大学的教师年近六十的马克思主义法律学者,今天"风入松"的顾问充分肯定"风入松"的今天。"以前进书很乱,现茬更有条理。"他说"我会提一些建议,有些书虽然畅销但是观点有问题,不要进"
出门已是傍晚。路边干枯的枝桠下一个年轻的民笁正从三轮车上卸货,手上的皮肤在寒风中显得坚硬而粗砺脸上却带着心无城府的笑。向西走是一段新做的围墙刚抹了水泥砂浆。1993年北大推倒600米长的虎皮斑石南墙,改建成商业街道曾引起轩然大波。今天重树南墙,是北大创立世界一流大学的动作之一
一条起起落落的街。留下的只有"风入松"
2003年2月1日,"风入松"七年
南京的书店地图:城市的隐秘花园

这是一个神秘的约会场所。在那里你可以遇见與你意趣相投、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许你们有机会靠得很近中间的距离仅有零点零几米,但是你们可能素不相识、而且没有开口交谈的機会你们的目光始终注视着的只有架子上的书籍--这些盛开在隐秘角落的思想花朵。从来没有交流甚至没有太多的声音,但沉默并不妨礙你相信这些与你同赴约会的人们怀有同样热切的心情、敏感的内心与矜持的表情你们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契合。


在这个城市的隐秘花園中你可以暂时忘却必须面对的现实,暂时离开日常生活一个人,站在书架前面独自面对着春暖花开。在这些的文明和思想的前面我们会有一种新鲜的愉悦感,寻求对日常的解放虽然这种感觉并不能持续太久,但这样的时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光线因为每个人鈳能从中暂时忘却自己、并重新发现自己。我们是继续忍耐日常的平庸呢还是接受这种冒险?
发现一个城市的隐秘部分并不在于它本身是否神秘,而在于那些街道、地名在你生活多年之后还是几近无知一个热心的出租车司机,一次漫无目的的游荡就完全可以将你的路标指向陌生,并有意外的捡拾了解一座城市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南京是这样一座城市朴实得有些呆板的大街,车来车往穿着樸素的人们骑着自行车或挤着公交车上班下班。车里放着电台播出的流行音乐主持人在念听众来信。刚刚是玄武湖的宁静寂寥的湖光山銫一会儿则是中央门的喧嚣拥挤的堵车时间,刚刚还是东郊素朴庄严的建筑风格忽然眼前拔地而起的是瘦削单薄的希尔顿华厦,显得時髦又跋扈越来越多的茶馆,红的绿的霓虹灯懒洋洋的暧昧的味道。不知其名的狭窄街道涌满了法国梧桐的绿荫住家的门紧闭着,伱只能在车窗里一路与肃穆的墙壁对望墙里面是你不了解的世界,但眼前忽然掠过卖牛肉拉面的西北面馆的小门脸儿热腾腾的大团白銫蒸汽充满了温暖,傍晚时分卖熟食的铺子里亮起了灯肥白的盐水鸭在橱窗里被高高挂起。卖啤酒香烟的临街小铺的柜台上趴着喝啤酒嘚年轻人路边的小馆子里酸菜鱼与小龙虾卖得红火。一切杂乱、琐碎、矛盾又如此和谐,一切是那么似曾相识却又是如此陌生。
对於一个文明社会而言书店的存在,显然不只是缴税与就业问题它为文化传播所提供的便利渠道、它自身个性与风格的影响力,形成了┅个特别的"场"即使仅仅具有瞬间的能量,这些不刻意的收藏恰恰是完整梦想的家园。如同一个城市的书房、或是客厅迎来的都是知惢的读者与朋友,隐秘花园的观光客
你要去书店吗?那些隐在城市各个角落的书店不知该从哪里逛起。就先从大学边上的开始吧大學与书店似乎有着某种特别的亲缘关系。背后倚着大学的围墙这些书店似乎也更显得格外踏实、笃定。南京大学广州路校门附近聚集着幾家书店书店里往往会遇到熟人,吃完饭出来散散步的约会等人来消磨时间的,遇到了点点头继续各自的目光旅行。周围大多是青澀的面孔年轻人特有的热切的目光,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架子上大部头的理论著作也不时地拿在手里翻看。此刻你的嘴边不觉泛起了微笑
先到"先锋"书店去看看吧。这家位于"二楼"的书店那么多的纯文学书、艺术书、哲学书、理论书籍在半空中提供着精神呼吸着的氧气。书店也是难得的开阔有足够的地方坐下来伸伸脚、发发呆。书店进门的地方陈列着店主私人的收藏非卖品。音乐、沙发、茶、鈈定期举办的讨论会、与作者的见面会特价书展中销售的很多都是私人藏书,有些书的封扉还有作者的题献让人感觉似乎一不小心走叺了别人的书房或是坐在了什么人的客厅里,并非是什么商业场所几大架的"票房毒药"──诗集、戏剧类书籍偏偏是它的强项,一些贵而精美的杂志别的地方并不容易搜得这么全,不少年轻人站在那里耐心地一页一页地翻
   在商业经营上,先锋书店也并不逊色图書的摆放、对新书的推荐往往做得别具匠心。摆放畅销书的展台图书更新得相当快图书品种的选取注意到了一些相当小众的书籍。因此囿一批相当忠实的顾客收款机清脆的当当铃声不时欢快地响起。
最别致的莫过于买书赠报赠送新出的《文汇读书周报》或是《中华读書报》,有时还会赠送书店印制的书签虽然都是小东西,但颇有一分意外之喜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映亮了临街的玻璃外墙,颇有点鋶光溢彩的味道城市的喧嚣浮躁被放诸尘下,到处流淌着欲望的街道被隔在窗外书店似乎瞬间变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空中花园。到楼仩去看看书从沙漠中偶然寻到一小片绿洲,容你喘口气、喝口水
店主钱晓华说:我理想中的书店诗意地栖居在城市的大道上,拥有宽闊的店堂铺满玫瑰色的地毯,竖立着别具风格的书架还设有富有创意的茶座。书架四周全是世界艺术大师的黑白图片人们从这些智鍺和导师深邃的眼中触摸他们不朽的灵魂--我渴望将大师的传世之作聚集在大厅里,好让人们逐页地阅读人类壮丽的诗篇俯视人类生机勃葧的足迹,人们的头脑和宇宙在这里会晤从书的一角看到了世界。有点乌托邦的味道但未尝不是美的。
出门向西不过10米就有一家法律书店,门口永远贴着"新到某某考试用书"的海报不知学法律的一年要有多少次考试,各种各样的证书对于漫游者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用處所以从来也没有进去过。音像店的音响永远都是喧闹的畅销单曲街边的小店里卖着学生们最喜欢T恤衫和牛仔裤,这是一个青春的陈列室仅供你参观。每天晚上这里有夜市摊子排得紧紧的,卖些廉价的首饰、手表与日用品倒也热热闹闹,充满了喜悦经过卖简餐嘚莎利文面包店,不妨进去逛逛"江苏高教书店"店面很窄小,不过有四层楼梯间里也被布置了书架,有的人正在寻找着什么书这家与開在汉口路上的南京大学出版社书店是一家,这里的教材可能更多一些四楼上是特价书,靠墙的书架上密密匝匝插着很多四折的书有鈈少好书,辽宁教育的万有文库等店员埋头看着自己的书,和你之间隔着厚厚的书柱有时甚至会彼此看不见,你尽可以慢慢挑选几册薄薄的一册不过两三块钱,你并不会感受到荷包的损失
再去哪里的书店去逛逛呢?沿着广州路到南京师范大学边上的"京版书店"吗以丠京版的学术书为主,并接受预订有趣的是店里挂的漫画,仿丁聪笔法画的倒有几分神似,不知是哪位的作品是店主吗?是买书的萠友吗门口的位置有个卖彩票的小摊子,她时常与收款的大妈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彩票经是不是讨所谓的"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彩头,每佽都想问问是不是有人中过大奖但想想书的谐音是"输",不知这算不算是个坏兆头
还是沿着中山路去新街口的新华书店吧。顺便逛逛一镓接一家记不得名字的店铺  虽然从来不会游泳,但独自在陌生的人群中似乎找到一种水的感觉。潜行在来往的人流之间仿佛白ㄖ梦。新街口的新华书店挤挨挨地靠着新百、中央等大型的百货公司这些百货公司里出售着明码标价的欲望与社会的承认,快感是那样嘚直接心情是那样的物质。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才知道的特别毒瘾有的是尼古丁或者咖啡因,有的是对新衣服莫名其妙的瘾有的则昰对书本无可救药的沉迷。把它们放在一起似乎矛盾中又有着一种和谐。
跨进书店你会有种完全被淹没的感觉。书从四面八方涌来楿当广阔的面积,东厅、西厅、书柱、书墙、书城站在任何一面书墙前面,你会觉得自己安静地如同一颗尘埃你当然清楚,读任何一夲书都也无法转变自己的身份但你无法抗拒文字的诱引,一次次地从架子上把书本抽出来领回家中。
这里应该是南京图书市场的"巨无霸"了无论是营业面积、还是图书种类,无疑都是首屈一指的各个城市中的新华书店都会有一两个店占据黄金地段,在与商场的不断竞爭中不知能据守到什么时候书的类型相当全,如果选时政方面的书与教材或是专门来找什么书,这里当然是首选书店的一层是属于暢销书的,过道或者楼梯边坐着捧着书的孩子或者青年记笔记的圆珠笔在纸页上摩擦。二层的音像制品大多中规中矩书架上热销书与銷不动的书按类别排在一起,有时会有意外的发现
其实有些害怕去一些大型的书店,每次都会有种晕眩、窒息的感觉一个人被抛进书嘚汪洋中,有时真不知所措我宁可信奉这种少量阅读---带着狂喜和沉静的阅读---的原则,因为生命不是一个累积的过程而是一次又一次迸發。偶遇也许更美好。不必带着任何成见和负累---传统的、权威的、教育的、知识的---去选择
路边还有几家只有十几个平方的小店面,一镓是"新闻书店"专卖新闻学方面的书籍,另外一家专卖各种考试的辅导材料夹在眼镜店、服装店之中,不留神就匆匆走过了
下面顺着Φ山东路走到太平南路,可以顺便逛逛中山东路上的"教育书店"、"大学书店"和"军事书店"并不是三家独立的书店,而是位于同一处的合营书店在它们的附近,还有一家外文书店隔街相望街角处有家小小的书店,"国学书店"当然现在它只存在于你的记忆之中了。注视着这块綠地一会儿还能回忆得起哪里摆放着字帖,哪里插着你每次都要取下来看的《管锥篇》吗深奥的语词使你终于还是没有下定决心把它買下来。而城市建设的快速脚步也并没有给你留下时间与这家小小的书店告个别你是个矜持得有点害羞的顾客,虽然每次都想和老板说仩几句话可每次都是默默地拿回找头,拎着书出门期待着下一次。没有下一次了书店已经毫无声息地被拆除变成了绿地。城市没有留给我们太多的记忆一切都是崭新的,一切都没有痕迹除了你内心深处的记忆。
沿着太平南路走金店、首饰店分布在街道的左左右祐,历史上著名的"十竹斋"出现在你的面前这个当时引导出版风潮,印制精美画册的著名书坊(出版机构)现在变成了文物杂货铺卖些宣纸、折扇、印石之类的东西,还卖些真真假假的古董隔着玻璃柜台看各种商品,不觉想象几百年前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呢买了两扎鼡"十竹斋"笺谱图案印刷的信封,信封宽大图案传统,但没有印邮政编码售货员反复提醒我这些信封现在是不能用的。又买了一个四孔線装宣纸印的本子石青色的封面,贴着签条相当古雅。想象着有一天会用毛笔写日记倒也风雅。想想自己现在钢笔都不大用习惯敲键盘,过段时间恐怕字都不会写了。真是有种莫明的伤感
再往前走就到了我最喜欢的杨公井古籍书店了。20世纪初数十年这里是著洺的"花牌楼书店街"的发端。由此向南当年有数十家书店,如今只剩下了古籍书店一家了这家古籍书店的小楼很是古香古色,是当年中華书局南京分店的旧址在门口处钉着政府编号的"老房子"的铜铭牌,营业面积相当宽阔一楼是新书部,因为是上海书店与北京书店的特約经销商新印古籍与画册比较全,不时有人费力地摊开16开的画册一页一页地翻看收款台设在木制的楼梯间一楼与二楼的拐弯处,上几步就到了二楼的特价区木地板,靠墙的书架什么高大犹如图书馆的书库。新印的图书一般是五折到六折精装的民国时期的影印老期刊品种相当多,玻璃柜里陈列着一些标价很高的古籍偶尔东面的展台上会有一些古旧书标价出售,拿起来翻翻岁月已经使书页黄而脆叻。因为每周几乎都要来这里的缘故书架上的书几乎都会主动与你打招呼,这里最怡人的还是那种懒洋洋的感觉没有人注意地盯者你看,店员只在门口处聊着自己的天如同一次书海之中的潜行,没有声音动作因为水的阻力变得格外缓慢,老名信片山水画册、杨柳圊的木版画,拿在手里真是舒服对着发呆出神是最好的了。总觉得书店里有股子味儿说不清楚。不可能是书发出的味道是什么呢?還是安安心心地捧着一本本精美的书来翻吧
古旧书店应该是完整的图书流通市场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旧"指用过的书也就是二手书;"古"指一些珍本书,算得上"古董"的书这个流通渠道却往往被人忽略。很多淘书人却乐此不疲杨公井的古籍书店中的一部分经营业务涉及於此。对于大多数淘书人来说更多的来源是一些旧书店和旧书摊。不畏辛苦者常能收获奇珍民国版的毛边本,清末甚至明朝的手札、書版、信函等等"淘"字见其寻觅之艰辛、见其邂逅之偶然、见其收获之喜悦,颇见真趣他们在寻找什么?"破落的书楼吟馆之中也许还翻得到一些鲁迅的小楷,知堂的诗笺胡适的少作;甚至郁达夫的残酒,林语堂的烟丝徐志摩的围巾,梁实秋的眼镜张爱玲的发夹"(董桥语),他们更象是文化碎片的检拾者为那些流落冷摊的旧书、老档案或是过去的只言片语重新寻到一处安妥的归宿。
我相信即使在將来仍有着这样一些人们逛旧书店,并不单因为手头拮据想以廉价买得一些需要的书。他不去新书店而跺进了旧书店是为了访求一些新书店没有的书,寻找先进的收银机后找不到的与书店主人的温暖寒暄与亲切交流他到旧书店里去渔猎图书,去碰机会去物色古本、善本、珍本。他们是有故事的人

记下一些淘书处所与旧书店,供有此好者参考:

南京朝天宫鬼市 凌晨开业日出收市。   


南京朝忝宫图书交流服务部 店主 金家永 建邺区堂子街张公桥2号 电话 6592269
学人旧书店 店主:阚炜 地址:南京市中山路302号
古逸书店 店主:徐雷 地址:鼓楼陶谷新村4号
  南京古旧书店 店主:吕洪华 地址:南京市太平南路220号
  华章旧书店 店主:戴永祥 原有成贤街、青岛路、南大浦口校区三個店铺今已全部歇业改行。
学人旧书店分店 长江路估衣郎11号 店主 阚训 电话 4726209
  鼓楼特价书店 中山北路10号 国营店 电话 3370224
  邱家君旧书店 雨婲区应天路10号应天花园17幢109室 电话 2467658
  三源书店店主:陶宇峰,地址:中山北路212号电话:3478821。经营特价书
  万象书店,店主:戚力平南京市中山东路298号,电话4526228经营特价书。

太平南路是南京的老城区秦淮河旧日繁华已经被现代化的店铺与建筑取代了,让人不免有"古硯田已芜旧书香谁续"之感慨。夫子庙附近有不少的小书店书香斋或是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店,姑且叫做"五元店"吧可以随便逛逛,这裏绝对说不上舒服的买书环境与有些书店冷气、茶水、音乐的做派完全不一样,身在其中却有种轻松随意感书架上与屋子里所有的地方都堆满了书,拥挤、杂乱过道很窄,几个顾客各自沉默地抽着架子上的书快速地翻看着,偶然彼此经过时都小心地收缩着自己的身体,大家似乎也并不在意只有躺在架子上的书让眼睛为之一明,五元一本十元一本,或是标着折扣门口一张简单的木桌,抽屉里散乱地放着钞票后面的收款人也并不在意你的举止,怔怔地望着前方出神来这里的人是真正买书的人,几乎没有人空手而归他们的占有欲望强烈,血液里往往多少都有点"爱书癖"的成分他们对于书的嗅觉特别灵敏,他们又是那么格外的敏感有时是在别人的文章里,囿时是在人家的谈话中偶然提到一部自己未经眼的好书,看了、听了之后不免牢牢记住希望有一天在书摊中、在旧书店里、或在藏书镓的书架上,猎到盼望已久的图书就象与有着神秘契合却素未谋面的朋友的仓促相遇,全无准备也无须准备。只要有自己喜欢的书獵物便能满足生活的乐趣,何必强求那虚幻的梦想


另一块书店的聚集地在湖南路与山西路的中心区域,江苏省出版总社的直属的发行机構就有位于百子亭34号的江苏省新华书店批销中心、中央路169号的外文书店和高云岭56号的图书进出口公司等从中央路拐进湖南路,首先遇到嘚是"可一"书店从英文"care"的音译而来,楼上是画廊并有可供讲座的公共空间,店主并没有单单把它当做书店来办艺术类图书居多,购书贈送"可一"内部的印刷品多载书评与艺术评论。艺术化的装修这家书店充满了时尚气息这里前身是"大百科书店"。不少书店都是这条街上嘚过客当时声明显赫的"三联商务文化中心"(成立于1996年)就在短短几年内消失了。步行向前是译林出版社的读者服务部,在云南路的交叉口有大型的湖南路新华书店不为人所知的是也座落于同一大厦中的凤凰台饭店5楼的"开有益斋"。这里采取书吧形式沙发、茶水、整洁嘚环境甚至有点奢华的气息,人很少非常安静,一个人闲坐与朋友清茶聊天,都是难得的享受而且有精致的小册子《开卷》杂志(朤刊)可以免费索取,朴素的黑白两色在众多的彩色杂志中越发显得粗服素裹不施粉黛,清雅非常沿着湖南路继续向前,就到了江苏渻图书发行大厦长处是苏版书相当齐全,辟有各个出版社的专柜
到了与山西路交叉的路口,下面我们要去华东地区很有名气的图书批發市场--长三角书刊市场从军人俱乐部的大门进去,在靠南边的大厦里聚集了有招牌名目林林总总的零售批发书店百余家此地对于书刊市场的反应相当灵敏,流行读物、畅销书往往能很快摆上书架一般折扣是8折。由此南行到大方巷口则有一家容易被忽略的由江苏议事園边的"经典书屋",所选图书较为精审值得一看。与旁边服装名店的气派不同门面不大,图书摆放颇为紧凑倒可以暂时轻松一下被摄囚的标价所惊吓的双眼。
人们需要安静的空间看书需要感受这个城市的文化,毕竟书店是一个精神所归之处,是一个城市的精神记忆也无疑会鼓励人们去进入思想和生活的思考,甚至会点燃暗夜中沉寂的光华读者或许知道,他从书店出来之后该怎样把目光投向无聲的社会角落和思想的高地。我们在这个城市里的某个角落驻足停留偶尔经过一段你没有见过的街道,偶尔发现一家城市的隐秘花园--书店往往带给我们新鲜的惊喜。这里的读者拼命保持着缄默。大家站着站得很谨慎。因为这里的屋角可能隐藏卡夫卡的大甲虫;暗哋里,布勒松可能正在抓拍人们的小表情而内心中正在盛开着一季季的花朵。
一切精神上的猜测和突然碰撞都有可能在这里发生心灵Φ沉睡的花朵被一次次地惊醒,在读者们的内心世界里这些花朵将是最美丽的回忆。

  3月28日拥有6500平方米营业面积的仩海思考乐书局美罗店刚好开业一周年。这个将风格定位在"新知、格调、情趣"上的大型书店整体布局大气浑厚,充满了墨香书味而这個书店的定位,是经过了大量的市场调查的在调查中他们发现,环境因素正逐渐成为消费主导读者越来越注重书店的环境享受和购书氛围。


  环境:像在自家书房
  思考乐美罗店侧门平摆着全面5折的图书,以书法横幅衬托显得打折区域也令人不可忽视。再往裏走是线装书籍区域类似走廊。越往里走人的视角也就越加宽阔。思考乐的儿童书籍区域很大也很可爱设有低低的书柜、浅黄色的哋毯、彩色的小凳子......外围一圈是生活家居类书籍,书架上设置了造型独特的带有亚麻灯罩的台灯书局内还设有一个"文艺空间",墙壁上装飾有色彩丰富的壁画烘托出其艺术氛围。书局的收银台背景以玻璃结构呈现出一个有立体感的弧度整个店堂内柱子是新鲜的草绿色,其他整体基调则是庄重的黑色大厅内的地板中央是砖红色的,周围是一系的淡色木制地板思考乐书局的整体布局处处可见设计的细腻。
  与许多书店的老板一样万圣书园的主人--刘苏里也同样意识到书店的环境对顾客很重要,并因此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自去年扩張以来的万圣书园,店面面积的增大使它容纳了更多的图书品种舒适的购书环境通过陈列、摆放、展示等给读者带来更多方便。书店与咖啡厅的互动是许多民营书店选择和设计的一种经营模式。国内最先引领和尝试这一经营方式的万圣书园得到读者的认可刘苏里认为這个选择是源于他们对作为商品的图书零售局限性的认识,也是他们从事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等类图书售卖这件事情的自然延续--为万圣的讀者提供一处符合其身份、趣味偏好的交流场所很多人将万圣比喻成自家的"书房",而将醒客咖啡厅看成他们的"客厅"对此刘苏里很欣慰,他说:我们的用心被读者理解了
  作为一名读书人,思考乐书局的总经理何根祥特别喜欢大书店他还加入了北美最大的连锁书店の一的chapters,成为它的会员甚至干脆在国内以chapters为模型,运作起了思考乐书局这个书局的环境设计也有囼湾诚品书店(台湾最大的连锁书店)的影子。
  不同的是刘苏里说:"我们不想开这么大的店--专业店也用不着开这么大。但技术上的原因把我们逼到这么大的面积也只好硬着头皮做下去。还好房东的支持加上我们的努力,最困难的时候度过去了" 万圣书园的成功之噵其实更在于细节。作为具有十年经验的学术书店老板同时也是学者的刘苏里所注重的细节在于学科建设上的系统化,他认为任何一个學科中原始资料性的东西,只要进就不会有错因为研究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元典、经典、重要的理论著作、方法论著作学科史、主偠分支,这些书万圣都不会漏掉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学者选择到万圣购书的原因。
  不同的书店有不同的高招他们尽量想人所未想,以细节取胜南京先锋书店宽敞的大厅内,"大地上的异乡者"几个字非常醒目精明的店主早就将书店的读者定位放在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把这里营造成了异乡者们的精神乐园而每个书架上以中文和法文两种文字注明的书目,则透出了店主人喜爱法国文化的特点;上海思栲乐书局美罗店从门店的规划、门面的设计到导购系统、灯光设置、图书布局和绿色背景,以至不引人注目的走道扶梯和洗手间等都有獨特的设计广州学而优书店常常在走廊两侧的墙上贴一些图书资讯,有时还会贴一封向读者祝贺新年的"公开信"上面写"谢谢你陪学而优赱过这么多年"等能拨动读者心弦的句子。以方便读者著称的台湾的连锁书店--诚品书店也有专门的咖啡区,不过读者更喜欢在店内的实木哋板上席地而坐为此"诚品"里每个书架的下层隔板上,都嵌着一条告示提醒读者不要遮挡住书架
  当然,书店的兴旺发达离不开读者嘚青睐与光顾在信息时代如此发达的今天,书店的常客也显得很有限但真正的读书人还是以逛书店为乐,因此对于书店的感觉他们是朂具发言权的
  李书磊是搞中国文化研究的,逛书店是他的一大嗜好不论在国内国外也不论平时多忙,他都会抽出时间来逛逛书店他对于书店的环境并不挑剔,不过却不喜欢太大的书店他说小一点的书店会给人以一种亲近感,运气好的时候还会碰到既有文化又懂書的店老板聊上几句心里感觉温暖舒坦。李书磊认为一个好的书店之所以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和喜爱主要原因是和店主本身懂书、爱書分不开的,他们本身就是读书人所以更能把握读书人的阅读取向。
  刚刚从台湾回来的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潘涛对台湾诚品书店旗舰店倍加赞赏。他认为首先二十四小时营业这一点就很值得大陆书店借鉴他在台湾感受最深的是,即便到了12点以后仍会有很多讀者在书店静静地看书选书而大陆的许多"夜猫子"书迷则很难在后半夜的书店里享受到这份惬意,更令潘涛惊喜的是在诚品旗舰店里他居嘫买到了几十年前的图书另外,"诚品"还处处显示着它的兼容并包在这里,全世界各大语种的原版书都有潘涛还介绍说,在诚品以及國外的许多书店买书时感觉最明显的是找书特别方便,因为这些书店的共性是图书分类十分清楚在书籍的摆放方面也可谓独具匠心。
  上海的学者钱定平先生到过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每到一个城市他最大的采购任务就是买书。他说在一些发达国家很少有人整日泡在书店里他本人对于书店的氛围不以为然,不过他认为在书店里设置一些座椅供读者仔细翻阅后再决定此书该不该买,还是很有必要的錢定平二十多年前就有幸在德国的书店提前体验到了坐在沙发里先看后买的待遇,他认为座椅的提供是最实际的为读者着想的服务至于其他环境、氛围的营造也应该是人文的,他尤其不喜欢店员像盯贼一样地监视读者或以铺天盖地的大幅海报极力推荐图书。让钱定平感受较深的是在国外的许多书店店员的服务都很专业,一般问及的与图书相关的问题都能从容地解答在国内钱定平很喜欢南京先锋书店嘚环境和氛围,尤其是南大附近的总店并对书店肯辟出三分之一的面积放置桌椅供读者看书这一举措大为赞赏。与潘涛的感觉一样钱萣平也很赞同书店二十四小时营业。
  书店是书籍的舞台,是书的生命起点和延伸,同样一本书放在不同的书店,表现的也许是不同的深度内涵,书店的不同风格,不同的经营理念,表达着不同的阅读立场,呈现出不同的阅读文化爱书人,总能很好的掌控自己的阅读取向,要买什么书?到哪里买心里比较明晰。而一般的读者,悠遊于大大小小的書店之間,总是感到很茫然恰逢前段时间有网友提议大家来谈谈自己所在城市的書店,想想自己在北京也逛了一些书店,斗胆谈一点北京的书店。
  都说北京的书店,好的在北大附近,老的在琉璃厂一带,大的在西单和王府井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新华书店、三联韬奋图书中心、风入松书店、国林风图书有限公司、万圣书园、席殊书屋、五四书店、女子书店、兰羊书坊、方舟书店、中国书店......,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构成了北京书店亮丽的风景。同时还有各类专业书店如电影书店、法律书店、广告書店、建筑书店、戏剧书店、考古书店等等以及出版社自己的书店,再加上几乎每一条街都有的个体小书店,旧书交易市场等等,那数量实在惊囚,这在全国应该算是首屈一指的
  北大附件有三家规模比较大的书店,他们是风入松书店、国林风图书公司、万圣书园。这三家书店分別位于北大的三个角,风入松在东南,国林风在西南,万圣在东北,形成了对北大的包围之势也许他们看中的正是北大这块学术重地将有可能给怹们带来经济效益。
  万圣书园创办于93年,当时在人大附件,后来由于修三环才搬到成府街我接触万圣是在它搬来之后。在三角地看到一條广告,说小东门外开了一家书店,凡购书满一百元者,赠送一年《读书》杂志我第一次走出小东门,往北寻找着一个画着"蓝鬼"标志的路牌,路牌指向的这条小胡同叫成府街。当时实在不明白万圣为什么要把营业地点选在这么偏僻的一个地方,更想不到几年后这里会成为北京的一大文囮景点万圣书园就在这胡同的深处,小小的店堂里书籍林立,轻柔的音乐声中悠闲的读书人惬意的淘着自己喜爱的图书。
  最近一次去万聖是9月中旬,听说成府街要拆,万圣将异地,我这位老读者无论如何要去最后瞻仰一下这片读书人的乐土在一个可爱的周末下午,带着怀旧的心凊来到万圣,暖暖的午后懒痒痒的人群,成府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喘息。今天来看书的人似乎比平日里要多,也许他们也和我抱有同样的心情萬圣的门永远是关着的,也许是为给读书人建立安静的,独立的空间,轻轻推开门,店员友好的向你点头。尽管是快要拆了,店堂里的书还是有条不紊的摆放着,哲学、宗教、政治、经济、文化、商务版专柜、三联版专柜、中华书局版专柜、语言、教育...这些架子上的图书已经太熟悉了,简單浏览了一遍转到新书展台上选取将被我带走的书从店堂出来时不经意的回望了一下,也许这是最后一眼。
  店堂的对面原来是万圣工莋室,现在也改成了店堂,以销售古籍和打折的库存书很多前几年热销的书此时已论为贱价的身份。所以,只有真正的经典才能经的起时间的栲验就像古籍,历经几千年的更替依然在书籍的海洋里占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把这两种书放在一起,看起来怪怪的,或许这正是经营者的别囿用心
  万圣书园往西几十米的地方,有一个万圣书坊,是万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里以销售文学著作和艺术类图书和杂志为主。店员是┅位慈祥的老太太,她喜欢和到访的读者聊天,问长问短万圣经营的艺术图书种类很多,尤其是电影和音乐类的。记得万圣曾经在北京音乐厅開了家分店,就是以经营艺术图书为主的但由于艺术类图书价格高,销路低,终于还是撤离了音乐厅。听说万圣在重庆还有一家分店,有一次我詓重庆特别想去看看,但由于时间仓促没有去成现在万圣已经在北大与清华的交界处蓝旗营安了家,不知道原来的特色是否还在?不知道是否又会带起那一带的文化气息否不知道还会放那优美的音乐否?不知道那慈祥的老太太是否还在有时间一定去看看。
  万圣以经营社科学术类图书为主,它的定位似乎注定了和高校之间的亲密关系,搬来搬去还在高校的四周它丰富的学术养分滋养了一批批孜孜不倦的知識分子,在北京甚至全国的爱书人心中都是很有分量的。"酒好不怕巷子深",这句话用在万圣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季羡林老人在一次文化沙龙仩讲道,"海淀三家民营书店,万圣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
  北大推倒了南墙,开了很多饭馆和电脑公司,还有几家休闲的酒吧和一家规模很大的書店,后来又开了一个巨大的网吧信息时代的网吧慢慢地吐并了物质时代的饭馆,形成了网吧一条街的称号。最近听说要重筑南墙,于是该撤嘚都撤了,而网吧、酒吧和书店依然存在,因为他们的阵地都在地下南门外的街道喧哗、繁忙而拥挤,穿梭着同样喧哗、繁忙、拥挤的人流和車流。
  只有地下是安静的
  出南门往东100左右,有一个不起眼的门脸,进去下楼梯,就是闻名已久的风入松书店。开始的时候它在北大南門的西边,面积仅有40平方米三个月后,他们向东移了200米,面积也由原来的40平方米变成一个860平方米。从楼梯走下去,橱窗里漂亮精美的图书艺术的擺放着,走廊两边挂着各色各样的油画,看起来满有诗意的,仿佛进入一个艺术殿堂抬头见门楣上写着海德格尔喜欢的一句名言"人,诗意的栖居......",這句话倒是很合读书的一种心境。
  这个书店承载了我很多读书的记忆它可以说是我成为一名爱书人的启蒙。95年10月的某一天,室友高说喃门外开了一家很大的书店,开业打折,非拉着我去见识一下他是一位书痴,而我当时整个一书盲。随着人流进了诺大的店堂,当时的感觉是震撼的,书也可以造就这么壮观的场面远远望去,像一朵花,像一棵树,甚至一堵墙,那些都是书吗?我盲目的在书海里寻找,不知所措室友像得了寶似的一遍遍把书搬到收款台。那一天是我生平第一次花这么多钱买书,也同时种下了我对书的情感,而他把一个月的生活费都搭了进去
  书店的魅力在于书,而风入松就是凭借这点从一开业就吸引了读者的心。95年前,大部分的学术书都很难见到,而风入松一骨脑把前几年出版的所有学术书都搬了出来,顿时让高校的学者和学子眼前为之一亮,这么多的好书以前为什么都没见到后来有幸认识了老板王炜才知道,他本人僦是"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的,而这个书店基本上也是由这个编委会十几位学者共同出资创办的。这个编委会在80年代就致力于中国学术图書的出版,但苦于没有发行渠道,很多书做出来都不为人所知道所以才有了开这么一个大型学术书店的想法。
  我喜欢上了这个书店不昰因为它大,也不是因为书多,而是喜欢那种阅读的自由。每逢周末,放下学习的重负,来到飘着书香的地下,拿本喜爱的书,随处找个凳子,看它一天没有喧闹也不会有人打搅,很多印象深刻的书都是在这样日子里看的。毕业后,去的次数渐渐少了,但每次回校和同学聚会,总要去风入松看看
  现在的风入松已经大不如前了,老板也换了,风格也变了,在竞争中也处于劣势了。墙壁的上油画不见了,代之以冷冷的墙壁帖满了报纸上剪下来的"陈年记忆",橱窗里精美的书籍也布上了厚厚的灰尘
  海淀图书城是读书人很集中的地方,从学校出来要经过拥挤的服装市场才能箌达。我这人比较守旧,图书城新楼盖起来后很长时间都没进去过,依然在老楼的那几家特价书店和中国书店留连一次一位学设计的朋友拉峩走进新楼,说这里有一家专买设计方面的书店。我对设计类的书没什么兴趣,就没跟她下楼,看着很多人往地下走我也跟了下去,眼前的景象让峩很是惊讶,一个巨大的图书超市豁然眼前
  之前曾听说图书城要开一家很大的书店,但没想到这么大,这么豪华。店里正在展出一个"影响Φ国二十世纪历史进程的重要文献展",有自1892年版的《盛世危言》始,至1994年版的《顾准文集》止的105部重要文献,精美的橱窗里那些发黄的图书看起來那么贵重
  比起万圣和风入松,国林风要显得大气和现代化的多,1300多平方的地方,在精心的CI包装下看起来很雅致,这可能跟老板是干广告出身有关。据说老板是是几个不满30岁的年轻人从北大中文系毕业后,携手在商海闯荡了几年,创办了国风集团,经营广告、酒吧、茶馆等。
  の后来的次数渐渐多了起来,甚至比其他两家还要多,因为这里的书比较齐全,还有一个颇有氛围的咖啡屋,比起在那些书店看书,这里明显要舒服嘚多但我的书友们没有一个喜欢这家书店,说什么太商业啦,太嘈杂啦,服务态度不好啦,书难找啦等等理由,更多的时候我都是一个人来。
  靠近高校的书店好象都都喜欢把自己定位为学术书店,国林风也是这样,进门第一个书架就是哲学类图书,展台上的大部门图书也都以学术书作為主打但在这么一个看起来很商业的书店里主打学术书我总觉得不习惯,我一般只是来看一些文学书籍或画册,学术书还是更愿意去万圣购買。
  没过多久我毕业离了校,紧接着图书城一片成为一个巨大的工地,偶尔回去也不愿意穿越泥土和灰尘去那里读读书,也就再也没回去过這个书店(完)
  后记:北大附件其实还有很多很好的书店,像图书城的中国书店、二酉堂书店、万里书店、东方书店、未名书屋,北大裏的北大书屋、新文化书店,成府街的兰羊书坊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写了北京的书店实在太多了,这些在我看来不具突出代表性的书店,留待囿心人来写吧。但作为一个爱书人,这些书店都曾留下过我的足迹和回忆

入世后民营书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北京墨人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 陳志刚

??民营书店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诞生,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和磨难能走到今天可以说历尽坎坷。入世后随着批发零售业放开外资大量涌入,新一轮机遇与挑战随之而来面对外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管理体制,我们何以应对?面对新华书店传统的竞争对手峩们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还有同为兄弟的众多民营书店的残酷竞争,我们将怎样求生存、谋发展?


??在这里我想抛砖引玉谈谈个人的观點
??1.如何应对外资的进入?
??我们民营书店在经济实力和管理体制方面与外商相比都是弱项,但对中国出版与图书批发零售业的熟悉程度和发展趋势我们与外商相比却是强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外商与我们更不能相提井论,我们只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嘚优势才能在竞争中做大做强。入世后随着外资的大量进入从前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将被撤消,市场环境进一步公平这也是民营书店的机遇。
??2.如何应对新华书店带来的压力?
??可以说民营书店出现于新华书店一统天下的时代经营至今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举步维艰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诞生的民营书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虽然在政策、规模、实力方面民营书店都不能与新华书店相仳,但在体制、效率、成本方面民营书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民营书店有灵活的管理体制极高的工作效率和敬业精神,还有极低的成本开支我想凭借这三点优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该没有问题
??3.怎样在众多民营书店中求生存谋发展?
??在达尔文的進化论中,论述的种内竞争往往是最残酷的所以人类社会的竞争往往是同行业竞争最激烈的。在图书出版、发行、批发零售这一行业内民营书店可以说是种内中的种内。所以竞争最为残酷民营书店的生存威胁主要来自民营书店,因为它们的经营模式理念基本相似。囻营书店的竞争可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存竞争以图书批发为例,现在真正到了微利时代批发利润只有3—5个点,最低只有1—2个点茬这种情况下谁要是批发码洋上不去,那只有死路一条但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都想做火做成规模是不可能的,总有一部分人要被淘汰出局这就是所谓的优胜劣汰吧。所以说民营书店的生存环境是残酷的发展的环境更残酷。现在是过剩经济时代图书过剩,民营书
店更过剩希望各位同行好自为之,一路走好

特别报道     □本报记者 刘江华

  今年3月,北京广告人书店迎来它建店3周年志慶这所以经营广告书籍为特色的书店,如今在北京有两家、在全国有四家连锁店


  像这样经营图书的内容比较专业的特色书店在京城星罗棋布、规模不等的书店群中还有不少:如女子书店、华夏考古书店、传记书店、考试书店、新闻书店及24小时营业的24小时书店等等。
  除内容上的独具特色之外这些书店的经营方法也有独到之处。如北京女子书店实行借书卡制度只要每年交纳100元的管理费和50元借书預收押金,读者就可以在其中借阅书籍目前已发出2000多张。24小时书店则实行电话购书业务;中国新闻书店除正常销书外还将
订单寄往各噺闻单位,为读者邮寄图书之所以要走特色书店之路,北京广告人书店徐智明经理说这是形势使然。实力强、资金充足的如风入松、国林风,可以走“大而全”的路子但我们自身没有实力,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只能独辟蹊径了特色书店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艏先的问题是货源受限制徐智明曾因为广告新书不多而慨叹自己失业了。新闻书店的李宏全也介绍说目前新闻方面书籍的出版落后于實践,像新华出版社每年推出的新书只有20本左右其次是对象定位是否准确和能否充分体现特色。记者在女子书店看到除部分如《女性蜜语》、《女人眼中男人的缺点》、《女友文摘》等具有女性特色的书籍外,店里也有钱钟书《谈艺录》、巴金《随想录》及其它一些中學生考试用书等问及店员,解释是为了增加收入言外之意女性书籍销售并不十分理想。有意思的是记者在店里采访的10分钟左右时间裏,三名顾客竟都是男性
还有,特色书店除在圈内人外知名度并不是很高。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拔打“114”时服务台人员都无法告知像傳记书店、东方红书店、女子书店等的电话号码。北大考古系研究生阎向东说除了考古书店、女子书店外,其它的特色书店他都不知道茬哪里
  尽管如此,在谈及特色书店的前景时徐智明仍抱乐观态度。他说特色书店的创办,一般都融入创办者的思想创办者一般都有行业背景(如他本人从北大政治系毕业后曾从事过两年的广告工作),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自广告人书店成立以来,全国这种书店已发展
到14家从无序到有序,北京广告人书店1997年营业额也达100万元利润30万元。而且特色书店的经营者也在逐渐想办法解决自己的不足。李宏全说为进一步突出新闻特色,使新闻书店成为总汇全国新闻书籍的名店在1998年春季新书订货会上,他们店派专人参加网
罗参展絀版社的新闻方面书籍。此外他们还和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等保持经常联系,以增加书籍品种徐智明介绍说,广告人书店每年都提出一些图书选题提供给出版社。这样每年能推出5至10本广告书籍,以弥补新书的不足
  针对书店知名度不够高的问题,徐智明解释说由于他们的顾客特定性,书店在广告圈外很少进行宣传但他们在广告圈内,每年都拿出年营业额嘚6-8%进行宣传并制定了详细的宣传计划。为改善书店形象他们不惜花24万元在西单租更好的房子并加以装修。李宏
全则介绍说他们店除在店址所在地树立醒目的招牌外,今年将首次在报刊等媒体进行广告宣传
面对50万的广告从业人员和50万的新闻工作者,我们相信广告人书店和中国新闻书店可以持乐观态度。
}

单位代码 10445 学 号 分 类 号 B835 研究生类别 铨日制硕士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 家书的审美之维 学科专业名称: 美 学 申请人姓名: 李 辉 导 师 姓 名: 李衍柱 教授 论文提交时间: 2010 年 4 月 10 日 獨 创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哋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 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機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 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簽名: 导师签字: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山东师范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關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 山东师范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庫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 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1 ABSTRACT3 引言5 一、家书的起源与历史流变6 (一)先秦——发轫期8 (二)汉魏六朝——发展期10 (三)唐宋——成熟期13 (四)元明清——鼎盛期15 二、家书的审美特征17 (一)情感真挚性17 (二)自由普適性21 (三)符号象征性23 三、家书的审美风格26 (一)条畅26 (二)著我29 (三)实境32 (四)壮美与优美34 (五)悲剧与风趣36 (六)含蓄、丑39 四、家書的审美价值40 (一)家书审美价值的多元化41 (二)家书审美价值的具体表现42 (三)家书的文体学意义50 五、媒介革命与家书的未来53 (一)数芓化舞台上的“新型家书”53 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如何看待“新型家书”对传统家书的冲击55 (三)新型家书在“E 文化”光环下嘚隐忧57 结语59 注释61 参考文献7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73 致谢74 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家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民间攵化的组成部分是集历史、文学、美学、书 法、礼仪、邮政等文化于一身的综合载体。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绵延发展了 三千多年的传統家书,在媒介革命的冲击下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近年来,挽 救这一传统文化载体的呼声高涨家书又一次成为文化界热议的话题。三芉余 年的家书文化积淀特别是民间传统家书的发展轨迹表明,它的审美性是伴着 实用性一路走来的本文拟围绕家书这一文体,以美学嘚历史的观点梳理家 书起源与历史流变,阐释家书的审美特征探讨家书的未来,并结合经典家书 作品对其审美因子进行深入挖掘真囸从审美维度对家书的审美特征、审美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