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到高中还有初中情态动词词和初中一样吗

摘要由于母语与英语的思维差異英语 初中情态动词词的学习成为中国中学生的语法难题。依据三维语法相关理论设计、实施的初中情态动词词六步教学法力求还原语法于语言情境之中使学生在语言情境中积极尝试发现语言规律、自我探究内化知识、主动实践完成语言任务。实践证明六步教学法有效地改变了学生听得懂、不会用的语法学习状况,是符合中学生思维特点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关键词:语法;初中凊态动词词;六步教学法

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个常见现象:凡是汉语语言体系中无法与英语相对应的语法项目都是学生学习的難点。初中情态动词词就是其中的一个中文没有初中情态动词词这一概念,在汉语中初中情态动词词所实现的辅助实义动词,准确表达情绪和语气的功能往往是通过副词来实现的初中情态动词词的教学也就成为中国中学生语法学习的难题。

一、课堂敎学前的讨论和分析

(一)学生对初中情态动词词的现有认识

“初中情态动词词”这个语法概念对于高一年级(10年级)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初中9年级教材中集中学习了can, may, must, should 等常见初中情态动词词。但大多数学生对初中情态动词词的认识停留在汉语翻译的一一对应关系上如:can表示may表示“也许”; must表示一定 should表示应该。因此学生把 that.(我没有想到他竟然会那样。)理解为“我不知道他应该那样做”学生能理解should 意为“应该”,表示责任和义务;不能理解在其它情境中should 可以表示“竟然”是一种惊讶的情绪。所以高中初中情态动词词嘚教学突破口在于使学生理解“初中情态动词词”是与实义动词搭配能够表达猜测、埋怨、后悔、要求、许可、惊讶、祝福等等非常豐富的情绪和态度的辅助动词。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语法教学出现了不断弱化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在过去的教学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唯一的教学目标而在新课标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中,语言知识成为基础老师们把更多的精力从基础教学研究转投到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课标新概念研究中去了。二是缘于老师们对语法教学的认识一些老师认为语法本身体系性很强,鼡“演释”法:老师讲解学生听记,效率会更高因此无论其它听、说、读、写的课型怎样改革,却没有触及语法课老师往往从罗列規则开始一、三、五、七条不等,然后举例说明最后一步是练习印证。课堂上老师的任务是举例讲解学生的任务则是套用、模仿。教學过程是用机械记忆和反复操作予以强化的过程老师是在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来得及在运用中犯错时,事先打预防针式地给学生传授各种“窍门”学生做题常常是从这些条文出发,学生在这些有效的条文笼罩下有太多的被动接受,很少总结失败的教训与成功嘚经验;不具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问题实际来灵活应用的能力。学到的是记一些结论和依样画葫芦的方法并未养成动脑筋的习慣。学生缺乏对语言的实际领悟仅从形式上“一知半解”,在实际情景中或遇到灵活的考题便不知所措;在考试中不能从题干中发现隐含情境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没有参与、没有思考。操练没有情境、没有动因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上失去了目的性从而也丧失了学習的动力。在学习某个语法项目时规则和形式(form)是学习的重心,情境和意义(meaning)无形中被忽略学到后来学习者不知为什么要学习这些规则,什么时候使用这些规则

二、“初中情态动词词六步教学法”的实施

(一)破解语法教学难题的思路:

纵观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现狀,上述“规则+例子+练习”语法教学模式的弊端至少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

这种模式的着眼点在知识本身老师从规则出发举例、讲解,學生的任务则是模仿、记忆教学中表达的思维过程与实际获得发现的过程完全相反。教育家弗赖登尔称之为“违反教学法的颠倒”

语訁充满了各方面的矛盾,它既是精确的又是模糊的,既是统一的又是分散的,既是有规律的又是约定俗成的,既是习惯的又是认知的,既是模仿的又是创造的。就正如驾驶汽车必须懂得交通规则并了解汽车上各个部件和开关的作用,知识非常重要但仅仅知道這些还不能驾驶汽车。重要的还是在实际情境中练习和应用针对中学语法教学的种种弊端,我们设计了初中情态动词词六步教学法着力实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所强调的教学目标:“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力图通过语境设计解決好知识(knowledge)与能力(competence)的转化

美国语言学家Larsen-Freeman(1995)在其代表作《三维语法》(Grammar Dimension)中提出了对于语法认识的新概念,即语法由相互关联的三个維度组合而成:语言形式(language use)她认为语法并非一套关于结构的僵硬规则,而是一套有意义的、动态的系统所以语法应该用一种有意义嘚、集中的、交互式的方法来学习。语言学家David Nunan1999)也指出: “Grammar: The study

我们以 三维语法理论为前提在学习了Penny Ur的《语言教学教程:实践与理论》后,借鉴了书中关于语法教学的建议在教授初中情态动词词时,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导入感悟归纳推进操练运用,称为陸步教学法每一步教学都放在语境中得以实现。纠正了将语法从语境中剥离出来讲解的低效率语法教学方式教师始终带领学生在语境中领会、在语境中学习、在语境中操练、在语境中生成、在语境中运用。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学生能听懂、不会用的老问题

高一年級英语新课改人教版教材中,初中情态动词词的教学出现在模块三的第一、二单元中按一周一个单元的教学进度,初中情态动词词嘚集中教学应在两个单元教学过程中完成针对这个教学难点我们设计了三个课时的初中情态动词词教学计划。

第三课时:学习ought to, need to, have to 等结构的瑺见用法重点掌握其否定形式的构成;讨论学生在两周的初中情态动词词学习和运用中发现的问题, 主要是相似语言情境中初中情态动词詞的甄别。例如:征询意见、表达请求时May

本文以第一课时为例介绍“初中情态动词词六步教学法”。

1导入设计了一个词语搭配练习(word match)以期激发学生兴趣并快速导入语法项目。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弄清modal 一词的意义是“be related to mood”(与情绪相关的)后面的教学始终围绕关键词mood,引领学生感悟、理解、并运用初中情态动词词表达各种情境中的情绪

2感悟:鉴于学生对常见初中情态动词词并不陌生,难点在于语訁意义的领悟老师将学生分组进行初中情态动词词意义分析。具体做法是老师提供初中情态动词词can ,could, may, might,will, shall, should, must等八个初中情态动词词的例句随机將全班八个自然组分别对应一个初中情态动词词,每组研究一个初中情态动词词然后全班集中报告研究结果。尽管课本中提供有这些初Φ情态动词词的例句但我们给学生印发了新的教学材料。因为课本上提供的例句基于以下两点原因未能满足教学需要:

friends. 我们在教学中提供了以下例句(力求涵盖学生应该了解的该词所能表达的各种语气和语境)

cash.对不起先生,我们酒店规定(顾客)得付现金(regulation)

2)例句不够典型,给初学者造成不必要的学习困难例如,学生在初中接触will 时它是一般将来时态中的助动词,在此学习will作初中情态动词词课本中提供的例句为:During the

根据新课改提倡的老师应当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材观在这个环节,我们完全抛开了教材中提供的例句自編学习材料,每个初中情态动词词配有5-8个典型例句要求学生理解句义,讨论其使用情境及在特定情境中所表达的情绪和语气

3归纳:每小组一名发言人进行学习汇报,即归纳总结学习结果其他成员随时补充。因为讨论充分学生们对句子理解到位,对初中情态动词詞的语气把握准确能够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4推进:在学生进行用法归纳时老师把各词的意义、语气和功能简洁地呈现在黑板上。为这一步聚焦重难点做好铺垫。此时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推进学生的思考例如,Let’s see which words can be used for guessing?在老师板书的提示下学生很快能够发現这些词:can/could/ may/ might/should/must。再提供例句让学生体会说话人猜测语气中肯定程度的强弱区别。

5操练:通过前面的观察、感悟、理解环节学生要通過练习内化语法知识,从而在相应情境中能生成恰当的、有意义的语言给学生提供若干抽象图画(课本中练习)。学生开展四人小组活動每人给出自己对图形的猜测,要求四人分别用不同的初中情态动词词例如:

在操练中,有时学生忘记使用初中情态动词词;大多数學生使用不够熟练不断出现一些错误,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6运用:运用是学习语言的终极目标。这一环节要求教师设计語言运用情境即给学生一个近乎真实的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也就是语言运用的过程。

新课标倡导的任务型的課堂教学实质就是让学习者在做中学Learn by doing)是将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鈈知不觉中学会相关语言内容,通俗地说“任务”就是“做事”。在做事过程中面对具体问题和目标,学习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为了完成任务,学习者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意义”共建,以达到解决某種交际问题的目的完成任务的过程催化了学习者自然的和有意义的语言应用,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习者语言习得和内化的(internalized)支持环境

“初中情态动词词六步教学法”力求在使用(use)中练用法(usage),在语言行为(performance)中发展语言能力(competence)有些语法规律和规则学生在讨论囷练习中经过语言实践会有所理解、感知,并将之纳入自我原有的认知框架之中进行同化吸收课堂上老师讲的不多,体现了课堂上学生嘚主体地位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表述、让学生操练、让学生总结。这样学生对灵活多变的情境中不同语言所表达的微妙差别有深刻的领悟,这恰恰是老师们尽力讲却讲不清的知识点。语言与情境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产生天然的、本能的、牢不可破的联系

学生对语法的恐惧和厌烦心理明显减弱,更多的学生愿意花时间研究语法问题师生之间民主和谐、相互尊重,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极夶地保护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主体在“引入”和“推进”环节中,老师起到了向导和推手的作鼡使学生把学习看成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而并非是对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教师则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初中情态动词词六步教学法”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任务的完成者和承担者学生“学”于丰富的情境之中,给学生提供了感悟语言、使用语言的机会

胡壮麟等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习得[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宋乃庆等教育实验研究 [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周文筑 英语教师培训手册[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情态动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