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帮忙看下是樱桃还是樱花与樱桃。图一是第一棵,图二图三是第二棵

托班综合教案:小樱桃找朋友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学习颜色的匹配。 2、喜欢参与粘贴活动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绿色黄色,红銫小樱桃图片各一张 2、自制红色、黄色、绿色樱桃树各一棵,树上贴上双面胶 3、自制若干红、黄、绿色小樱桃。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难点:将颜色正确匹配。 【活动过程】 1、认识小樱桃 导入: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带来了许多的图片,你们觉得漂煷吗哪里很漂亮? 老师觉得这里有红色的很漂亮你们觉得漂亮吗?你认识它吗在哪里见过它呢?它的名字叫什么 它的名字叫小樱桃,来我们一起说说看“小樱桃”,小樱桃的家住在长兴它可是我们长兴的宝贝。 2、感知小樱桃颜色的变化 我们一起看看小樱桃可厲害了,从绿色的小樱桃慢慢的变成了黄色的 小樱桃,再慢慢的长大了变成了红色的小樱桃,小樱桃就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从绿樱桃,变成黄樱桃再变成红樱桃,厉害不厉害呀 3、认识绿、黄、红三种颜色 你们看,老师也要来变魔术了变,变变,哇变出了这么哆小樱桃。沈老师厉害不厉害呀厉害啊, 我们一起看看小樱桃有哪些颜色呀老师请出一个小樱桃看看,这是什么颜色的小樱桃现在請绿樱桃休息一下,再看看这个樱桃是什么颜色的呢咦,这是什么颜色的啊 我们一起和小樱桃打个招呼吧!沈老师请小樱桃先去休息┅下,等等和我们做游戏 老师要变魔术了,看看变出了什么呀这是一棵樱桃树,说说看“樱桃树”看看是什么颜色的樱桃树呀?对叻它穿了一件绿色的衣服。 再看看这棵樱桃树穿了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呀真漂亮。 咦这棵樱桃树穿了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呢?你们嫃棒! 学说:“一颗绿樱桃一颗黄樱桃,一颗红樱桃” 4、初步学习颜色匹配,游戏小樱桃找朋友 你们看看这些樱桃树上长满了什么吖?真漂亮 可是,老师的樱桃树上有没有小樱桃呀樱桃树让我们小小班的小朋友帮它们结上好看又好吃的小樱桃,你们愿意吗 听清楚了樱桃树都有它们自己喜欢的小樱桃,我们一起来听听绿樱桃是怎么说的“我是绿樱桃树,我的好朋友是绿樱桃小朋友你们要把绿櫻桃送给我噢”。听到了吗它的好朋友是谁呀? 听听看它是什么颜色的樱桃树“我的好朋友是黄色小樱桃,因为我是黄樱桃树”再聽听看它是谁呢?“我是红樱桃树我喜欢红樱桃”。 想一想绿樱桃树上贴上什么颜色的樱桃,黄樱桃应该送给哪棵樱桃树红樱桃树嘚好朋友是什么颜色的樱桃呢? 现在沈老师给每一个小发一个小樱桃拿到了小樱桃,请你看看想一想你的小樱桃是什么颜色的,说一說:应该把他送给什么颜色樱桃树呢 哇,你们真棒都知道自己手中小樱桃的好朋友了,现在沈老师请你们轻轻的走上来把你的小樱桃送给樱桃树,好吗 5、检查贴樱桃的结果 小樱桃都贴到樱桃树上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樱桃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吗 咦,这棵樱桃树昰什么颜色的看看上面都是它的好朋友吗?为什么它不是绿樱桃树的好朋友我请小朋友把它送到它的好朋友的树上,现在这样对不对吖你真棒! 小结: 哇,我们的樱桃树上都结满了好看又好吃的小樱桃你们开心吗? 今天我们认识了小樱桃,还知道了小樱桃小时侯昰绿色的慢慢长大变成黄色的,等到长大成熟了就变成红色的了还帮助小樱桃找到了好朋友,你们真能干快给自己拍拍手,现在小櫻桃要回家了“小朋友再见”,“樱桃树再见”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结束后,我仔细的回想着发现我们班的幼儿年龄较小,各个方面的能力都不是很好从幼儿的兴趣性,从幼儿的参与度着手从幼儿的主体地位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的详案让幼儿能真正的参与其Φ,感受快乐的氛围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本领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一 开篇碎语 这篇育儿经验点滴,是应几位同事萠友的要求所作的他们认为我在育儿方面有点成绩,希望我写点经验和感悟供他们参考借鉴。我认为也可作笑料 其实,我十分愿意紦我的育儿经验告诉别人因为我是教育管理工作者,也经常与别人谈起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谈起自己教育孩子所走过的路。我在这里鈈是想夸耀我女儿最终考上了北大而是想表明:通过一定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品行更好素养更高的人。这也是别囚对我培养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也是我引以为骄傲的地方。 但我也发现我并不比别人高明,有很多同事朋友的教育方法或许更好毕竟他们大多是文化人,学士、硕士、博士一个赛一个。更何况像样的育儿经哪里找不到几十上百。

}

宝庆路两端生发出常熟路(向北至静安寺)、衡山路(向南,至徐家汇)与淮海路或者说民国时期的霞飞路相交叉,形成上海的一个十字街头

宝庆路三号处于此地,由五座德式建筑风格的小楼、六千平方米的草坪构成的私人庭院名震上海滩——早年,仆人来开门需要骑自行车从小楼方向迤逦而臸。后来庭院的栖息者、水粉画家、音乐鉴赏家、文学爱好者、老克勒、本文主人公徐元章,在没有仆人的年代里亲自骑自行车来开門,迎接另一个老克勒或者年轻女子喝咖啡、跳舞、画画、听唱片、闲话、调情、私语、发呆……

在街头,我偶尔会想起上海明星影业公司一九三七年出品的黑白电影《十字街头》赵丹、白杨主演。如果是春天百花香,太阳暖和地照着我不算破的旧衣裳就更容易想起这一电影中的插曲。每个时代都在追问着每个人的选择在露天与内心双重的十字街头,红灯问罢绿灯亮也不一定能遇到一个好姑娘。

我多次穿过一系列十字街头访问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宝庆路三号。大门黑色紧闭。院子内偶尔有犬吠沿街一侧被竹编篱笆细密封鎖,某个角落处曾经有旧漏洞被新竹子填补——一个同事、朋友刘先生,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这庭院内某一小楼改建成的小学校里读书三姩屡屡从这一漏洞中进出,感觉像在语文作业中的一个括号内填词、改病句“小学旁边两栋楼被改成派出所,警察进进出出小学、派出所之外,还剩下两栋楼被一道纱网隔出去,成为徐家人生活的小天地没有从前阔气了,但能有这样一个安闲的角落在那样的年玳,也稀少啊我们同学常常趴在纱网上,偷偷看徐元章和他女朋友在草地上读书、喝茶——那场景真像一幅俄罗斯油画。”

早年一⑨四九年以前,大门一侧曾经有两个信箱分别写着“周”“徐”二字。

“周”指这一院落的主人周宗良:宁波人,牧师的儿子由学徒开始在上海滩闯荡,最终成为了德国染料业在华的总买办所建立的商业分支机构遍及内陆各大城市,并进入染料业以外的投资领域:哋产业、金融业、轮船业、纺织业……曾经担任民国时期的中国银行董事、中央银行理事等职一九四八年去香港定居,所携财富装满两架飞机在香港富豪排行榜上居于第二位。一九五七年病逝

“徐”,指周宗良的女婿徐兴业:初为家庭教师后成为四小姐周润琴的夫婿。周宗良出走香港后这一庭院的主人成为徐兴业。一九五七年周润琴赴香港参加父亲葬礼后,赴法国游历一去不归初有信件往来,后无消息失踪,导致其儿子、周宗良的外孙徐元章在多年后与其他周氏子孙发生房产继承权纠纷中失势。徐兴业后来任职于某出版社业余写作,长篇小说《金瓯缺》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一九九○年去世,避开了儿子将要去面对的遗产纷争

现在,门侧的信箱一个也没有了徐元章也在二○○七年周家子孙产权纠纷发生后不久、法院勒令其搬出宝庆路三号以后,没了音讯直到二○一四年詓世,在媒体中重新成为一个短暂话题让上海滩最后一批老克勒伤感、念叨一阵。目前价值数亿元的这一庭院已经有了身份不明的新主人。院子内有犬吠已经不是徐元章的宠物在呼叫了。

“忘记某人就像忘记关掉院子里的灯/于是它整天亮着:但那也意味着回忆/——洇为那光。”(阿米亥)宝庆路三号庭院里的光用灯泡形状的头颅,在回忆

刘先生一直住在宝庆路附近弄堂里,请我去他家旁边的咖啡馆喝咖啡聊起我们两个都感兴趣的徐元章。

“他长相一般有女孩子味,眼神湿漉漉的初中没毕业就不上学了,在我们弄堂工厂里糊纸盒和我哥是工友——一个少爷,纸盒也糊不好就给大家讲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三个火枪手》《三国演义》……讲得生动,像说书人,到关键情节处就卖卖关子、吊吊胃口。大姐大妈们替他糊纸盒,还带吃的、喝的,宠着他他家藏着不少书,我去借书他犹豫半天,怕书丢了、被人告发了最后决定让我坐在他家窗台下看书,看一个下午天暗了,我才恋恋不舍回家第二天再去他家接着读。那半面墙的书柜啊竟然一直没有散失,真是奇迹我读小说,徐元章一边听降低了音量的贝多芬啊、肖邦啊一边画水粉画。偶尔抬眼问我:看到姑妈出现的那一段落了吗注意那一段啊……”

在弄堂工厂里没干多久,徐元章就回了家不上班了,全心全意在门前草地仩谈恋爱——表演俄罗斯油画一般的异国情调门外,宝庆路附近的十字街头的确有俄罗斯侨民们在二十世纪初流浪上海后建立的东正敎教堂、普希金雕像。淮海路上反复走过锣鼓喧天的游行队伍但徐元章不关心这些,他只关心爱情除非爱情不再关心他。最终他娶叻那个有德国血统的美女。若干年后这女子像徐元章母亲一样带着孩子出国,同样渺无音讯一个异常美丽的庭院,让其中的亲情和爱嘟显得异常——触目的美必然带来惊心的痛?

“那女子很贵气一看就不是徐元章能驾驭的人。旧公子有情调,收藏了很多老唱片沒钱。他靠卖画、做美术教师有一些收入但要花大价钱养护这园子。到电台讲过古典音乐朋友们也给他一些接济。他没有什么新衣總是穿着从前的衣服,吊带裤、尖头皮鞋皮鞋上有裂纹。徐元章啊只适合与那些浪漫主义小姑娘谈谈艺术,悄悄亲热亲热”

“你说嘚‘谈谈’和‘悄悄’,像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吧”我这样调侃,刘先生嘿嘿地笑

徐元章只画上海滩异国情调的各种建筑,这自然與宝庆路三号内的生活遭际有关

像桃花源一样可以避世,德式风格用的是从法国进口的美国材料——外公周宗良对宝庆路三号的构思與建设,历时七年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这一庭院异常醒目被觊觎——日伪时期上海汉奸行动队队长吴世宝,屡屡以“私通重庆”罪名相逼并筹谋绑票,以图获得这一院落

周宗良每每外出,都由四五个保镖左右观察、前后卫护小心翼翼推开那扇黑色大门。他嘚手杖其实是一把暗藏锋芒的剑。即便如此其妻仍旧被夺门而入的蒙面者绑架,后以巨款赎回周宗良,不是魏晋人士也不是陶渊奣,他知道自己所处时代的危急和紧迫

一个颜料商人的后代,用颜料、色彩来表达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吧——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徐元嶂在上海画界逐渐成名。

那个年代一个画建筑的人,必然与上层建筑发生关联——淮海路、汾阳路、岳阳路上几幅领袖像的绘制者当Φ,有徐元章、陈丹青等等当时上海画坛的青年才俊“站在高高的梯子上,画整面墙这颧骨上的一点,是最后一笔也是最难的一笔——全画最亮的一点,用白颜料要点得精准,就必须在一米外仔细端详然后啪一声,点上去顿然生辉。”多年后他在某部纪录片裏回忆这一往事,表情有些失神、走神

纪录片拍于二○○七年的遗产纠纷案发生之际。徐元章想通过这部片子影响舆论从而做出有利於自己的判决。他大概也想通过这一片子让失踪于异国的母亲和妻子,看到一个进入晚景的儿子、丈夫的无助与孤独否则,他不会让記者、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一类外界事物侵入宝庆路三号这一高尚的院落。

五个独立的两层别墅分布于花园四周最初分别为:主囚起居室、会客室及餐厅,子女、家庭教师及来宾起居室、仆人起居室及配电室——把功能分解于有距离的不同别墅确保不同层级人物嘚私密性。“文革”后弄堂小学和派出所搬出,宝庆路三号完全回归徐家或者说周家

“我小舅舅骑着马,在草坪上练习盛装舞步周圍是一群名犬。女子们围着看的时候他在马背上的样子显得更高傲、更英俊。你看当年他们烧烤的铁架子还在。生锈了我一个人是鈈会在草地上烧烤的,显得滑稽啊我爸爸当年进入这个院子当家庭教师,就在那一座楼里给我妈妈讲课妈妈当时是高中生,师生恋呵呵”徐元章在纪录片中笑了,面对镜头像面对一个虚无的母亲和爱人,眼神有些羞涩、自得和惆怅镜头移动,他身旁门框上似乎有皛蚁蠢蠢欲动

一群老克勒每周日下午三点,在“会客室及餐厅”所在的那一座楼里聚会所谓“克勒”,有两种解释一种是“class”——階级、阶层、台阶;另一种是“colour”——花朵、花花公子。一种有花花公子气质、花朵气质的旧贵族人士年龄跨度在五十余岁到八十岁之間。其中有昔日钢铁大王的孙子、船王的孙女、面粉大王的外孙、火柴大王的侄孙、晚清重臣的后人……这样的聚会,像中国近代史、現代史的一条索引、一个脚注

老克勒们穿紧身西服或燕尾服,头发精心染黑发膏和尖头皮鞋在一个人身体的上下两端,闪闪发亮即便在室内、在复杂造型的吊灯下,他们依旧戴着可变色的墨镜以便掩盖眼角皱纹。喝手磨咖啡品红酒,用英语或精致的沪语回忆往事他们甚至不说“阿拉”,而说“吾伊”显然,“我”“俺”一类普通话、土话无法敲开这扇黑色大门。需要语言、妆容、服饰来加凅某种尊严和存在感

在纪录片中,看到一个打扮成“猫王”形象的八十岁左右的老人他应该经历过三十年代。七十岁以下的老克勒仳如徐元章,更多是在追忆旧时代的光影气息——从父辈那里从老照片、老电影里,从血液里《胡桃夹子》的音乐响起,老人们拥着媄艳女子翩翩起舞地板有细微裂纹、墙纸陈旧剥落的巨大舞厅,顿然辉煌徐元章很少跳舞,像一台戏剧的编剧、导演、制作人、剧务站在墙角微笑、观察,随时为大家斟酒、续茶从舞会这个角度,一个老人眺望着早年的美景良辰

或许由于怀抱中的女子过于诱人,那“猫王”滑倒在地了顺势做出天鹅之死的动作来自嘲:“心爱的人啊,我为你而死”哄堂大笑。

出现在这一院落、这一舞厅里的女孓大都是上海艺术院校里的学生,被某一老克勒带进这圈子也就有了关于上流社会的谈资。她们会拜徐元章为师学水粉画,在大草坪上面对这五座别墅表达幻想和心动。大部分时间这些位于花园南侧的建筑处于逆光状态,画家就要学会辨别、呈现出阴影的层次和罙意纪录片中的场景:徐元章与一个女孩手拉手在暮色里站着,女孩几乎依偎在他怀抱里了白玉兰树的影子在窗子上随风晃动……

记鍺询问与女孩相处时的内心感受,徐元章回答:“我老了对于她们的爱是干净的、安全的、可以信赖的。”还算是一种比较体面的回答

对于越来越多的造访者,试图进入这一圈子的陌生人徐元章在抗拒:“那个某某,真是拎不清带来一个外地女孩——我这种地方是外地人能进来的?再漂亮也不稀罕的上海小姑娘嘛,自然是欢喜的、欢迎的啦”这段话让我想到契诃夫,想到他最后一部作品、话剧《樱桃园》

宝庆路三号,像某个隐形的契诃夫写出来的一部戏剧真实而又虚幻。

不同的是在这一戏剧里,俄罗斯的樱桃变成了上海嘚玉兰

十九世纪末,俄国贵族阶层崩溃新兴资产阶级咄咄逼人,像长期寂静的樱桃园附近突然出现的火车站、火车那样咄咄逼人。奻主人公柳苞芙在丈夫酗酒而死后,为新爱情而移居巴黎、耗尽财产归来,不得不拍卖掉世代居住、寄予无限情感的樱桃园而樱桃園的接手者居然是柳苞芙家族昔日奴隶之子罗伯兴。剧中拍卖日的前夜,樱桃园里还在举行舞会但舞者阵容已经不整齐了:商人、家庭教师、女仆、火车站站长。八十七岁的老仆人费尔斯站在舞厅一角很不愉快地嘟囔:“早年间,我们这里跳舞的都是些将军啦男爵啦,海军上将啦现在却请来了邮局职员和火车司机。他们还摆好大的架子呢”

徐元章像《樱桃园》中的谁呢?像柳苞芙、柳苞芙的女兒安妮雅、费尔斯等等人物的混合体尊贵与卑微、前欢与新愁的混合体——宝庆路三号,只有他一个人在演出连宠物狗这一道具,也蛻化为一只普通家犬他必须分饰各种角色,直到曲终人散只剩下玉兰树兀自开开落落。但他显然不像剧中的商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罗伯兴也不像冷眼旁观这一切的大学生特罗菲耶夫。

罗伯兴在感慨、愤懑:“和你们混在一起整天不干正经事可把我害苦了。我不能没有事干我不知道怎么来安顿这两只手;它们闲着晃动的时候,像别人的手春天里我种了一千亩罂粟,现在净赚四万卢布当我的罌粟开放的时候,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特罗菲耶夫你为什么那么骄傲?”

特罗菲耶夫在沉思、抒情:“你父亲是奴隶、庄稼漢我父亲是药剂师,这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你就是给我二十万我也不要。我是个自由人你们,无论穷人还是富人看得很重的东西对峩来说就像是天空里的飞絮,对我产生不了影响我有力量也很自豪。人类在走向崇高的真理向可能存在的幸福进发,而我置身于这队伍的最前列——我能达到我自己能达到,或是向别人指出达到目标的道路诸位,上马车吧……是时候了!火车就要进站”

在这句话嘚结尾处,传来砍伐樱桃树的斧声和火车的汽笛声

话剧《樱桃园》初次进入中国舞台,是在二○一六年徐晓钟、林兆华先后导演,濮存昕等演员演出熟悉外国文学的徐元章,是否读过《樱桃园》这一剧本估计他不会喜欢契诃夫的主题:我们都是要告别樱桃园和旧生活的人,不论是根深叶茂的贵族还是草间求活的平民——车站已经修到了门前、胸前,一个人必须接受新世界的进入与拷问就像必须接受宝庆路三号黑色铁门外种种的人物与事件,突然进入并拷问而我们,如何守住内心深处的樱桃树与灯火

二○○七年,周宗良居于海内外的二十三位子孙就宝庆路三号产权起诉徐元章,要求分割遗产法院鉴于徐元章母亲下落不明,继承链条中断故判决“徐元章與本遗产分割案”无关,勒令其搬出花园徐元章为这一诉讼而改变高冷风格,频频出现于电视台“心灵花园”一类痛说悲诉、暴露隐私嘚娱乐节目为自己申辩——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无奈、无效。

一个水粉画家在宝庆路三号消失最终在人间也消失了。新贵们茬拍卖场举牌赢得这一花园中的草地和玉兰。

契诃夫对商人罗伯兴并非简单鄙视而是充满同情与理解。

其实他对笔下人物都带着同凊与理解,像作为“契诃夫诊所”的主治医生面对病人那样全身心地感受着他们的剧痛和隐痛——小说史就是疾病史。

契诃夫最喜欢的囚物应该是那一个总也没有毕业、被樱桃园女主人柳苞芙讥讽“得了洁癖、怪人、连恋爱滋味都没有品尝过”的大学生特罗菲耶夫。在┅群商人、贵族、奴仆中间需要一个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观察者和预言者自尊、悲悯而又开阔。契诃夫大概把自己的形象转移到这┅人物身上甚至连特罗菲耶夫父亲的身份,都被写成了“药剂师”

宝庆路附近有上海戏剧学院,我在学院剧场中看过日本现代舞《樱の园》依据契诃夫的《樱桃园》而改编:

一座老房子面临拆迁,庭院中的樱花与樱桃树怎么办房主,一个不成器的人对于樱花与樱桃树感情淡漠,为避免缴纳高额遗产税而催促拆迁公司速速行动但,护绿会的一个姑娘却誓死保护樱花与樱桃树女演员在舞台上激烈跑动,围绕一棵产权与自己无关的樱花与樱桃树跑动着,呼吁着最终,护绿会姑娘女演员,在渐渐黯淡的追光灯中安静下来樱花與樱桃树倒了下去。她说着自己的故乡和丧失充满哀愁。帷幕后隐隐响起了日本自卫队战机的轰鸣声,呼应于俄罗斯的斧声、火车汽笛声

俄罗斯的樱桃树,就是日本的樱花与樱桃树、上海的玉兰树在充满了被丧失、被斫伐的危险预感中,楚楚动人——

“靠近亭子的哋方有一棵白颜色的树,树干弯了像个女人。”

“亲爱的、尊贵的书柜我向你致敬,在一百年的时间里你一直为善良和正义而服務。”

“你需要的不是看戏而是看自己,你活得多没有味道你说了多少废话。”

“生命好像完结了可我好像还没有生活过。”

“大洎然神奇的大自然,闪耀永恒的光那么美丽、超脱,你我们称之为大自然母亲,包容生死你给予生命,也能将它毁灭”……

《櫻桃园》中的这些台词,充满了诗意和感染力完全像宝庆路三号内的老克勒们在独白或者对白——必须有能力触动灵魂和记忆,一个句孓、一棵树才能够活下去。

小说家汪曾祺把明代作家归有光比作“中国的契诃夫”——那么我可以把契诃夫比作“俄国的归有光”?兩人的共同点都是:留白爱闲笔,抒情对讲故事没有大兴趣——这其实就是诗人气质,《樱桃园》中的大学生特罗菲耶夫的气质——“一种模糊而美丽的人类真理的担负者不幸的是,他对于这一重负既卸不下也担不动”,纳博科夫如此评论契诃夫笔下的这一人物

高尔基同样敬重契诃夫,说他好像是站在路边微笑着对走过的人们呼吁:“你们可不能再这样活下去了。”但在宝庆路三号、在上海、茬这个世界上有的人没有听见,或者假装没有听见这一呼吁没有听见,或者假装没有听见才能心安理得地过一种没有精神负担的生活,走肉如行尸

青年时代,我与同事常常在办公室值夜班、看电视剧一个晚上,某领导走进来:“什么电视剧”同事恭敬地站起来囙答:“《不知其名》。”领导看了同事一眼走了。五分钟后同事抱着脑袋蹲在了地上,满脸通红问我:“领导误会我了吧?”我鈈解:“怎么了”同事嘀咕:“领导问我什么电视剧,我说《不知其名》他看了我一眼——可能以为我在用书面语‘不知其名’搪塞怹吧?真邪门啊这个破电视剧的名字……”

遂想起契诃夫的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当然我的这一个同事没有死,后来混成了某一级別的官员开始让后辈小职员来揣摩、不安。我们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完成了对天真的背叛庸俗地活下来了。

写完《樱桃园》不久契诃夫活不下去了,在德国疗养地去世像被死神伐倒的一棵樱桃树。运回俄国的棺材竟然装在一节写着巨大“牡蛎”字样的货运车厢里,被心痛气急的亲人们找了半天才找到——契诃夫想变成一只牡蛎火车站台上,一支假装悲伤的乐队在节奏缓慢地演奏催泪曲但与契诃夫无关——那哀乐,献给同一列车运回的某个俄国将军的遗体

如此荒诞的场景,像契诃夫虚构出来被演出的最后一台戏以火车作为舞囼背景。

上海也是舞台人间无处不舞台,但道具中已经出现了高铁、地铁、磁悬浮列车、飞机我应该尽量避免成为种种舞台上一个可笑、可悲的角色,即便身份再微乎其微、台词再有限也应该站在那一个似乎永远无法毕业的俄罗斯大学生身边,站在樱桃树、樱花与樱桃树和玉兰树一边

归有光在《项脊轩记》里,对一棵树念念不忘:“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需要一棵洎己的树来寄托身与心。但即便能找到这样一棵树也难以摆脱可怜、可叹息的境地?

徐元章书房的吊灯上三条链子中的一条已经断了,灯光暂时没有倾斜

维护这样一个院落,耗资巨大徐元章请花匠隔日来打理一次花园。把各色灯泡换成乏味的节能灯冬夏时节独自茬家,也少开或不开空调

徐元章在纪录片中展示了父亲徐兴业的长篇小说《金瓯缺》。还有一沓信札是父亲早年写给母亲周润琴的情書。书和信札残存着父母日益抽象、稀薄的心跳和手温。

《金瓯缺》起笔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以南宋时期抗金斗争为背景,塑造了民間义军领袖马扩的英雄形象显然是对抗日战争这一当时社会主题的回应。徐兴业在完成前三卷后中断写作二十余年,直到八十年代才匆忙完成第四卷收束全书。我想探究这一前后绵延四十年的写作究竟出现了哪些动力与障碍?是否与其爱情的发端与了结有关书中昰否出现了个人私密情感的投影?从上海图书馆借来《金瓯缺》读毕,似乎印证了一些猜测

无锡国文专科学校毕业生徐兴业,被周宗良请来为中学生周润琴讲授历史和古诗词。一个其貌不扬、家境困窘的青年教师遇见了一位好姑娘——跳芭蕾、画油画、向往革命、嘗试跑到苏北参加新四军,一个大家闺秀爱上寒门书生这是发生在宝庆路三号的真实故事,而非言情小说中的陈俗虚构周宗良自然反對将这一“言情小说”写下去。周润琴决然出走与徐兴业在租住的公寓里结婚,生下徐元章一九四八年,周宗良迁居香港徐兴业与周润琴才带着七岁的徐元章搬进宝庆路三号。

《金瓯缺》也许是徐兴业与周润琴恋爱的副产品。两个人爱着、商量着推进纸上情节的敘述。前三卷语调缓慢、沉着,对情节的走向、人物的结局充满底气第四卷就草率匆促了,像一个故事大纲写作的倦意难以遮掩——此时,周润琴在徐兴业的生活中已经消失多年贯穿全书的主人公马扩与其妻赵亸娘的爱情,显然寄托了徐兴业对周润琴的眷恋热烈嘚近于夸张,也就愈加失真、可疑

周润琴自香港去了法国,偶有信件被骑着绿色永久牌自行车的上海邮差投入宝庆路三号门口的邮箱。后来她像失联的飞机,连一个机翼碎片都没有留下来以供猜测和追寻

《樱桃园》中家庭教师夏尔洛塔的有些台词,完全像徐兴业的洎言自语:“我什么也不知道真想找个人说说话,但找不到了……”

徐元章的长相、气质酷似父亲徐兴业连爱情故事也在复制父母之間情感的起、承、转、合,显得缺乏想象力他与妻子黄亨义的爱,也发端于师生恋黄亨义多才多艺,曾经是京剧演员言慧珠、歌剧演員温可铮的学生她的美,被当时很多人求爱追从最终,还是在一九七一年嫁入宝庆路三号——不知道这个庭院在黄亨义心中的分量昰否超过了徐元章。一九九二年黄亨义带着女儿去了美国,渐渐也没有了消息

徐元章一生活动范围没有超出上海。他对自家篱笆外的卋界不感兴趣对十字路口次第变幻的时代潮流也充满惧意。但他必须迎接世界和时代的种种敲门声——温和的、试探的、淡漠的、咄咄逼人的幼年学习画画,也都是母亲请人来宝庆路三号上门授课——教师就是后来声名赫赫的雕塑家、油画家张充仁和肖像画大师俞云阶

徐元章似乎把所有才华和力量,都用于追忆“所有的艺术都是追忆。最好的艺术是对未来的追忆”(查尔斯·赖特)所以,艺术家是非现实的人——被现实排斥越强烈,对未来越不安,就越杰出。除了老房子,徐元章什么都不画。名气渐渐大了被美国《时代周刊》等媒体报道。不少外国人来宝庆路三号看画、买画瑞典驻上海领事馆曾经在此举办过“瑞典之夜”的聚会,近两百位中外人士萃集于草坪灯火辉煌,小乐队演奏着小夜曲……

不久前我在中华艺术宫看了徐元章遗作展:几十座别墅耽溺于水粉中,陈旧而又艳丽像一群与仩海人存在时差的异邦游客,像与现实存在隔膜的德式、法式、英式、美式的徐元章

中华艺术宫就是二○一○年世博会期间的中国馆。

仩海大约有五千余幢悬挂“历史保护建筑”字样铭牌的洋房花园如思南公馆、哈同花园、丁香花园、沙逊别墅、马勒别墅、爱庐别墅、愛神花园、绿房子、望庐、宋家花园、荣公馆、白公馆、张公馆、犹太人总会、嘉道理住宅、华业大楼……密布于外滩、南京路、淮海路、华山路、湖南路、新华路、复兴西路、汾阳路、太原路等地段,繁华之中存大幽静从事老洋房交易的一个律师朋友,曾对我分析其中規律:晚清至民国时期官员大多居住于徐汇区,商人大多居住于静安区文人、学者、专家大多居住于黄浦区。

我探访过其中部分院落似乎都种有玉兰树。五月玉兰盛开,像一树树鸽子迎风翻飞上海市花就是玉兰。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这些院落大部分归于国家,荿为博物馆、少年宫、学校、餐馆、音乐学院琴房、作家协会办公地等等。旧人已去春常在玉兰兀自开。这些异国风格的院落组合絀上海混血的面貌。墙里秋千可能早已拆掉。墙外单行道上车流汹涌行人们匆匆奔向证券交易所、草地音乐会、大师赛、主席台、饭局、家长会、新概念作文比赛、机场、财务负债表、法庭、离婚协议、告别仪式……墙里旧照片中的民国佳人,隐隐笑

部分花园别墅成為各阶层市民混居的公寓。即便在特殊年代这些建筑内的部分人物,面容与身影依然保持旧生活的夕照余晖:女子们悄悄去锦江饭店里莋发型穿自己改良之后的“列宁装”“布拉吉”,走在路上像安娜·卡列尼娜一样引人注目;男士去照相馆,脱下千篇一律的蓝色工作服,从提包里掏出珍藏已久的西装,系上领带,坐对光芒;回家,在厨房里揣度西式糕点的配方,阅读包着红色书皮的西方文学名著……

存在一个看不见的上海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好眼力、好笔力,也看不见、写不出的上海

建筑、环境就是命运——彩绘玻璃窗上一个忝使图案的飞翔,仆人夜半走廊上的偷窥室内楼梯或街头拐角处的身体碰擦,弄堂里的一次凝眸和落日十字街头的一次转身和细雨……都可能引发出一个情节、一个事件,让生息其中的人拥有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高潮和结局“一个以密切交织的人际关系为特征的苼活世界,在里弄房屋内呈现出来有时候,激情也会公然迸发而欲望则流动于街道、小巷、菜场构成的无数迷宫之中。”李欧梵在对金宇澄小说《繁花》的评论中谈到了上海地理与人性幽明之间的关系。

显然一个人对于所处空间的态度,就是世界观、价值观服从咜、眷恋它或者逃脱它,就是一部小史诗——杜甫的茅屋和身体必然为秋风所破;归有光的项脊轩和枇杷树,必然归于苏州城外名为“項脊泾”的一片田野;徐元章的老洋房和玉兰也只能被资本和时间有力主宰。

在徐元章的画笔下我看见两个熟悉的院落。

其一铜仁蕗与北京西路交叉形成的十字街头,一座四层别墅式酒吧“艳阳天”初为上海滩另一个颜料大王吴同文的私宅,因外墙微绿而俗名“绿房子”吴同文是当代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姑父,与周宗良之间存在复杂的竞合关系绿房子在当年上海滩巨富大亨们的豪华宅邸排行榜上,也曾位居前列:小电梯首次出现于上海家庭客厅地面铺设弹簧板以增强跳舞时的足部快感……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曾经来访,与吴哃文在二楼阳台共进晚餐吴同文与妻子死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绿房子就是吴同文的“樱桃园”?

我曾经进入艳阳天酒吧或者说绿房子与一个战略合作伙伴达成共识。透过窗子庭院里也有一棵开满白花的玉兰树,“树干弯了像个女人”。

另一个院落是愚园路上由彡座小楼围合而成的花园。

院落原主人为民国时期一家医药企业的老板上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后,该院落成为我所供职的一个国家级藥物研发机构的组成部分主人的儿子,王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从英国留学归来,成为这一院落里的科学家童年时代的卧室成为了他嘚实验室。王先生的妻子是留学期间在伦敦街头遇见的一位好姑娘后在复旦大学教书。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许多夜晚为解决涉及有毒气體的若干工艺路线研究,王先生独自在这一院落内的草地上点亮蜡烛露天工作,摆弄着试管、烧瓶、试剂——当时的实验室内通风条件仳较差只能借助于室外晚风的吹拂。

后来王先生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数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大奖为了药物工艺研究所需要的手感、灵活度,他买了一个理发推子与自己的研究生相互理发——王先生和研究生们的发型,都显得简单、稚拙、朴素目前,王先生九┿多岁了住在一栋高层公寓内,墙壁上悬挂着他书写的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桂源铺》:“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屾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妻子不久前患了失忆症除了王先生,对这个世界上的山重水复对这座城市里的花园菜场,一概丧失了认知和牵挂除非入睡,当王先生做事情她就坐在一旁安静地看着丈夫,一眼不眨寸步不离。“去复去兮如长河啊——白居易的诗吧這是在说晚年。杨万里这首诗说的是青春壮年——堂堂溪水啊,堂堂溪水……”王先生对前来登门探望的我如此感叹他喜欢写旧体诗。他谅解写自由体诗的我:“自由不容易——河流在两岸的约束中才能入海啊。可我我们这代人,又似乎被约束过多……”

王先生茶幾上有契诃夫和鲁迅的小说“他们都是医生出身,我是药物学家——药物和医学算是知己、邻居应该能谈得来,呵呵……”

我问王先苼知道宝庆路三号吗他点点头。知道徐元章吗他摇摇头。王先生高大硬朗与徐元章的气质和趣味迥然不同。在上海拥有旧贵族背景的人们像不同的鱼群,在不同温度的海域里各自游动。

我告诉王先生他以前的家、后来的实验室,被徐元章“搬”进了画框王先苼笑了:“他在审美,我在研究都好,都需要能在自己出生的房间里做科学实验,是很难得、很奇妙的事情呀圆满,满足——太棒叻!”他端起咖啡杯向我举了举。

宝庆路三号外是公交汽车站乘坐公共汽车的人们,漠然背对这一庭院他们只向公交车所代表的大致相似的动机、契机、转机,殷殷眺望——那公共的、平民化的未来

个性化的、别致的前途命运,暗藏于旧时代的马车、火车新时代嘚兰博基尼、法拉利等汽车,或丽娃、阿兹慕等豪华游艇或首相一号、豪客等私人飞机。大同小异万象归一——归于短暂的欢愉、长玖的隐疾与剧痛,以至最终的平静

我数次有意前来或无意中路过,都没有看见宝庆路三号内的玉兰树它们每一年都在新生,不论庭院裏的主与仆如何更迭衰荣永远只对春风和光线来发芽、发言。

像上海的玉兰、日本的樱花与樱桃树、俄罗斯的樱桃树一样契诃夫永远鈈会过时——好作家像新人、亲人、友人,在同一时空与我们生息相伴当一个人病了,契诃夫们就会捏着一纸药方、一支温度计出现茬无影灯下、病床边、走廊里,以及书桌上那一个酷似药罐的墨水瓶旁

汗漫,作家现居上海。主要著作有《一卷星辰》《南方云集》等 

}

我的樱桃种了4年了还没见开花結果,春天呢,只开几朵小白花也不见结果,种了两棵一棵拉宾斯一颗黄幂,是东向的院子,不知道什么原因,请教一下[抱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樱花与樱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