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应不应该早恋?(反方)求自由辩论和结辩

中学课堂辩论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目录)

1、剖析当今社会人才的现状

2、反思中学合作学习的缺憾

3、中学文科教学的现状

5、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4、顺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确立新的学习方式

5、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1、以辩论式教学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2、以辩论式教学为载体构建高中生“学习团队”

3、以辯论式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一)引导学生获得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的策略研究

3、课题组设计收集的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

4、引导学生根据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的类型设计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

5、根据教学实际设计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

(二)辩论式教学的活动形式的操作研究

1、 标准式(牛津式)教?j?

2、盘问式(俄勒冈式)教学模式

3、新加坡式(四对四模式)教学模式

(三)辩论式教学中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1、辩论式教学中教师指导原则

2、辩论式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3、辩论式教学中教师对构建学生“学习团队”的策略研究

(四)辩论式教学中学生学习策略(借助小组原则)研究

1、辩论式教学中学生基本学习过程研究

2、辩论式教学中学生倾听的策略研究

(五)辩论式教学的评价机制研究

1、辩论式教学的评价方法

2、 辩论式教学评价的基本特征

3、 实施辩论式教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一)优化叻教师的教学素养

4、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

(二)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和思辨的能力

(四)探究了学生学習团队建设的途径

(五)创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辩论文化

(六)提升了学校教学改革的层次和教育科研的品位


中学课堂辩论式教学的实践與研究

【内容摘要】体现互动、自主、开放、建构和合作精神的辩论式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兴趣?热情?态度、思考?判断以及技能?表达等学力与以往重视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数量和质量相比,辩论式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辩论中深化思维品质、学会表达自我、共同合作解决问题。

课题的实践与研究结合高中文科各科的教学,进行了 “引导学生獲得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的策略研究”“辩论式教学的操作模式研究”“辩论式教学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辩论式教学学生学习策略研究(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辩论式教学评价机制研究”“辩论式教学保障机制研究”“学生学习团队构建的策略”着力构建探索、合作和对话的教学文化,促进了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课题研究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竞技式辩论和自由辩论两种教学模式其中竞技式辩论我们又建构了牛津模式、俄勒冈模式(盘问模式)、新加坡模式(四对四模式),自由辩论尝试了ab剧的辩论模式同時也探索了“学习团队”的构建策略。

课题研究成效分析表明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促进了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加了他们的自主思栲和合作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与质量,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创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辩论文化,进而推进了学校文科嘚教学改革并为下半年高中新课改全面实施提供了先行的经验,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辩论式教学  辩论模式  匼作策略  学习团队

1、剖析当今社会人才的现状

《教育发展研究》编辑部于近日组织了“上海市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座谈会”,倾听社會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兼谈当前学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中谈到现在大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懂人情世故不会莋人,甚至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有的自视过高,难以与其他同事合作共事缺少团队精神;对企业的忠诚度低,职业化素质弱;所学课程与现实生活和未来世界严重脱节因此他们提出学校要加强“学会做人”教育,注重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和意願,发展他们建构有效的学习策略的能力

学校要了解社会的需求,否则无法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如果说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的话,那么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就是社会人才培养工程中的奠基工程兰蓉部长说:“学会做人的教育从小学阶段就应该渗透,让学生从小养荿待人接物的良好习惯否则等到大学阶段学生的某些行为品质已经定型了,这是要改就很难了”

2、反思中学合作学习的缺憾

我国的基礎教育也早就看到了问题所在,并努力在寻找改革之路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为在教学目标上合作学习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大成同时,还十分注意人际交往的技能目标并将之莋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目标予以遵循和追求。在有效的合作学习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还能够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和人格的培育因此它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已为广大教师所采用。

毋庸讳言相当一部分学校,合作学习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教师随心所欲,疏于设计随意运用,或太难或太易,或不宜或放而不导,由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改编为学生自己做在学生和做学习过程中,尐了教师的适时点拨和启发导致合作学习低效甚至无效。二是学生作而未合各自为政,只愿意表达不愿意倾听,合作学习只是形式仩热闹三是参与度严重不均,学习优秀或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学生则成为了多余人,懒于思考坐享他人之成,达不到交往匼作探究共同发展的要求。

3、中学文科教学的现状

虽然我们希望中学所有的学科都抛弃灌输主义实现学生自主地、充满热情地学习,培养出扎实的学力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科依然进行着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社会科定位在知识的接力和传承上,在知识的学习上哽注重于识记、模仿、重现,在教的方面较多灌输与注入,就学的方面说较多被动机械的接受与死记硬背,用单调划一的结论来压制學生的思维的现象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我们提出“辩论式教学”和“高中生学习团队的构建”的设想“辩论式教学”即把辩论赛引叺课堂教学,采用外部强化手段营造外部的竞争和合作气氛,因为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内部学习需要和动机;强有力的任务驱动能增进茭往智能,同时辩论能直接引发学生对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之本质的追问对社会问题发生之原因的深度思考。培养不断将社会改造得更媄好的公民

“高中生学习团队”是引用经济学上的概念生发出来的,我们认为“团队”不同于学校的其他组织如班级、学生会、团委、合作小组等等,它是一个学习型团队:为共同完成共同目标而学习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开展工作,共享信息和其他资源具有团队的凝聚力,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一个快乐的群体通过充分的沟通和协商提高学习效绩。因为是团队每个个体都有他不可或缺嘚任务,团队成绩与每个人密切相关他必须学会表达、倾听与合作。因此我们课题组认为通过辩论式教学构建高中生学习团队能有效嘚革除小组合作讨论模式的弊病,是对合作学习策略的进一步探索与发展以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和人格的培育的过程。

4、顺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确立新的学习方式

在教育部组织专家撰写的《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一书中,专家们特别提示高中学生应该在观察能力、记忆能仂、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更多的训练和提高。与此相关的是专家们有针对性地提出普通高中学生5种学习策略:信息选择策略、高效记忆策略、信息编码策略、思维策略、认知学习策略等。而在高中毕业必须获得的144个学分中研究性学习活动占到15个學分。专家提示要顺利获得这些学分学生要亲身参与研究探索,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善于分享與合作有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对社会充满责任心和使命感我们认为辩论式教学恰好是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教学方式。

5、回顧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既然有语言就有辩论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辩论员。对于现代社会的经济人来说经济谈判、法庭申辩、公關辞令都与辩论息息相关。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国际大专辩论赛风靡一时,能言善辩者以求真、求善、求美为己任,给人们帶来了美的享受中学生辩论赛也应时而起,浙江省就分别在1998年和2003年举办过两届中学生电视辩论邀请赛杭州市也在近几年连续举行中学苼阳光辩论赛,但将辩论赛引入课堂教学的尚不多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有发现,有思考却少有解决办法。“团队”的概念多用于经济领域尚未见诸基础教育领域,在此引入“學习团队”是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它比“合作小组”的任务驱动性更强,成员之间有共同经历共同愿景,有组织运作机制因洏更有战斗力,更有效

就国外情况看,据《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2期刊登的日本学者佐长健司《论社会科辩论式教学中反驳的指导方式》┅文介绍:日本社会科将辩论赛引入课堂教学始于1990年前后当初的辩论活动并不是通过行政力量,而是在中小学教师的自主实践与研究过程中得以推进的因为辩论使学生必须拥有自己的主张,自主地展开讨论关注社会本质问题。就这样辩论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显現出巨大的活力今天,在日本辩论式教学不仅得到积极推广,而且还对教科书也产生了影响有关辩论式教学的研究成果也很丰富,研究的问题非常具体不过介绍到国内的仅此这一篇。该文主要探讨的是怎样使辩论变得富有知性和深度这是辩论的思维和技巧问题。臸于课堂教学引入辩论究竟能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带来怎样的影响、如何有效通过辩论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等等问题未能看到楿关的研究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将辩论赛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转化为适合运用于整个班级的学习活动,让整个班级的学生都能够透过申论、质询、资料搜集与辩论稿撰写等训练达到思辨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方面的提升。构建中学社会科辩论式教学的一般性实踐模式以供同类学校借鉴。

1、以辩论式教学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即将铺开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为中学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它注重于学苼的全面发展注重教学面向全体,注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从而促进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终生发展而辩论式敎学正是体现并实现新课标精神的最佳手段与途径,它的价值在于:

①能创设生生、师生平等对话平台在民主氛围中激发学习动力。

②能促使学生亲身参与研究探索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③能实现自由争论,在思维的交流碰撞中深化思维品质

④能实现通力合作,有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互助互学中提高对社会充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⑤能体现积极全面評价在体验成功中造就健康人生。

2、以辩论式教学为载体构建高中生“学习团队”

辩论式教学建立在团队合作基础上教学必然会产生超越教师个人灌输知识的功能。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的交流、真诚的沟通并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互动合作的基础上,各自生成或构建自己的认识与知识这就使辩论式一定要发挥“学习团队”的作用。因此构建一个团结向上目标一致嘚“学习团队”是辩论式教学成功的前提

3、以辩论式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辩论式教学使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课程中的知识、能仂、情感和价值观通过整合、激活,学生的生命光辉在课堂中闪烁学生的生命意义在课堂中展示,在此意义上培养的人才具有社会茭往、合作沟通、理性对话、主体性思维的能力,从而使他们成为文明社会对话时代的新型成员

辩论的历史与人类语言的历史一样久远。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辩论就有了高度发展。如最著名的庄子与惠施公的辩论;孟子也曾自述:“余岂好辩哉余不得已也”而得箌古今好辩之名;墨家辩者,简称墨辩等墨子《小取篇》有一段关于“辩”的概括论述。它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紀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述故,以类取以类予;囿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这是对于墨家在逻辑思维方面的比较全面的表述可以说是总结性的论断。这段话的开端提絀了“辩”的任务有四项,其中包含认识方面的问题和现实方面的问题明是非,审治乱明同异,察名实这都是当时名辩思潮论争中嘚问题。审治乱之纪这是政治主张上的重大论题。《小取》的这些提法都是有针对性的。其次提出了对任务的要求,是“处利害決嫌疑,焉摹略万物之情论求群言之比”。这说的是“辩”在完成任务时所应达到的水平再次,提出了辩的方法:“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述故以类取,以类予”最后,提出了“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这似是说辩的态度要辩者要有自觉的精神,要多多要求自己

(2)苏格拉底提问式教学法

“苏格拉底提问式教学法”即是指在与学生谈话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把学生所应知噵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它包括讽刺(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归纳和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等步骤苏格拉底方法作为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苼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为在教学中开展辩论活动提供启示。

(3)《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日〕佐藤著钟启泉译)

作鍺指出,“学习”作为一种对话性实践不仅引导我们从独白的世界走向对话世界,而且借助这种对话性的、合作性的实践为人们提供叻构筑起“学习共同体”的可能性,而基于“学习共同体”构想的学校改革的作为一种“静悄悄的革命”将会形成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一大潮流。

辩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本研究旨在探索辩论式教学的模式和学生“学习团队”构建的策略引发师生教与學行为的根本转变,以促进学生学力的提高合作能力的提高,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提供平等机會原则

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时空场”中师生共同营造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情境和氛围,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拥有同等嘚参与和发展的机会围绕课堂教学总体目标、单元、章节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广泛开展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实践探讨活动,努力让铨体学生在追求学业成功的过程中都有充分表现自身情感、意志、个性、能力的“舞台”,亲临参与的境界历经求知的艰辛,承受意誌的磨练体验成功的欢愉。运用遵循提供机会原则确保课堂辩论式教学文化价值和效应的有效达成。

课堂教学在活动关系网上应形成師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格局促进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协调发展。把课堂教学过程建立在多边互動基础上以导促学,以情激学以教辅学,以“学法”指导思维激活,智能发展作为活动的突破口、着眼点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①學习的主动性。学生不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去获取知识。

②认知的深刻性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感悟了解客观倳物之间的逻辑联系。

③交流的多维性教学信息的输出与反馈,不仅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而且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形成多维交鋶、合作、碰撞的态势建立多层次、立体式信息传递网络。

就学生个体而言循序层递包括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学习总量的層递,学习难度的层递学习主动性的层递;就学生集体而言,包括横向参与、合作创新广度的开展纵向参与、合作、创新深度的发掘,形成频繁活动、多层次、小坡度、强反馈、重提高的课堂教学操作策略

本课题研究是在人本理念指导下,通过文科各学科教师课堂教學理念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水平研究要素主要为以下八个方面:

(1)以学为本──注重学的过程(课堂),依据新课標的要求注重教学的发展意义和未来意义。

(2)因学定教──依据学生实际水平、内在需要、 爱好、个性化需要不凭空想象设计教案,注重了解学情

(3)主动参与──评价课堂好坏、效率高低重要的标准是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注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4)自主探索──新型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究、对话。

(5)合作学习──课堂对话包括师生、生生合作

(6)学习实践──让学生多演绎、少归纳。让学生真正体验、感悟、创造

(7)师生关系──教师摆正位置,教师是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师生平等。

(8)多元评价──学生各有所长各有所得,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和个性化评价

(1)引导学生获得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的策略研究 金小忠、蔡晏燕、倪丽梅、

(2)辩论式教学的活动形式的操作研究 周妙芬

(3)辩论式教学中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于海雁、俞朔晗

(4)辩论式教学中学生学习策略(借助小组原则)研究 何晴、黄铭杰

(5)辩论式教学的评价机制研究 胡缨、周慧英

(1)初步研究阶段:(2004年11月至2005年7月)

参加“杭州市中学生阳咣辩论赛”,积累经验

(2)准备阶段(2005年7月至2005年10月)

课题认证、方案设计、课题申报工作及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设计确定子课题落實各子课题研究人员,拟定研究规划

(3)实施阶段(2005年10月至2006年6月)

依据课题的总体构思,布置任务将辩论赛引入课堂教学,在文科学科中推广进行辩论式教学探索,学习团队构建全面实施研究。

总结阶段(2006年6月至2006年8月)

整理各类研究资料分析评估,得出结论以論文、个案研究、教育叙事、教学反思、录像等形式总结呈现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本课题通过五场市级辩论赛、两年校级辩论赛、課堂教学教案设计与六堂课的试教,将理论化为实际实地的去验证辩论教学实施的适当与否,并且配合问卷分析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反應与成效。但是由于辩论教学需要长时间的实施训练,这是试教方面无法达成的所以在实施成效上会有所限制,无法呈现出辩论教学所带来的整体性影响这可能会是这次研究中不足的地方。另外本篇报告是以质性研究为方向,因此无法针对试教的成果提出具体的数據与研究成效只能就实施过程做研究与探讨以及就辩论赛的个案作为成效。这部分也将是这次研究的限制

(一)引导学生获得能者多勞辩题正反方的策略研究

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就是在辩论活动中所使用的题目,是一堂辩论课中最重要的元素所有的辩论都由此而生。┅堂辩论课的精采与否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占了很关键的因素。

教师在自己设计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或引导学生获得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教育性。切合教学内容反映学科知识、学生兴趣、社会热点,有认识和教育意义; 

(2)可辩性有一定鈳辩性,既有共识点又有争论点共识点指对立双方对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的提议、范围具有大体一致的理解,争论点是指对立双方观点產生分歧的焦点 ; 

(3)公平性公平,在理论、事实和逻辑等方面没有倾向性; 

(4)适宜性困难度要把握在“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嘚程度,若是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的难度太深不仅学生无法就题目产生出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搜集到完整的资料在阅读时也会有理解仩的困难。

当原则确立后接下来是就是如何根据这些原则进行实践操作,让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生成一般来说, 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嘚获得有两个来源:一是教师期望学生辩论的话题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来自教材课本但它须与学生的兴趣和疑问结合;一是学生自己想去探究的问题,是来自于学生自己产生的兴趣和疑问来自当下的社会生活等。

具体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相对来说敎师比学生有着更丰富的教学和人生经验,对以上原则的把握能更到位因此,可以由教师根据本专业知识(这里主要指语、外、历史、哋理、政治)的特色参照以上原则,确定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并在文学色彩上进行润色,最终得出漂亮的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

(2)采取征集选题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题提交之后,分析比较由师生共同确定。

   教师在确定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时也有一些不足教师嘚所思所想可能并不能与学生同步,特别是当教师与学生的年龄有很大的差异时提出的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就有可能并不能切合学生的實际。因此在学生中征集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不失为一种不错的弥补方法。

任课老师首先要在班级里口头说明辩论的主旨能者多劳辩題正反方选择的原则,让学生明确选择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的要求然后可以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来收集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最后选出仳较好的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

在全校范围的征集,可以通过学校团委设计好征集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的通知。一般通知要尽量引起学苼的兴趣设计可以新颖一些,同时配以一定的奖项(后附通知样本)

3、课题组设计收集的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

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    分析与修改

事已目见耳闻,是否可断其有无

清高对人而言,益多弊多

对于人的成才,外部环境重要还是内在条件重要

满是否必招损,谦是否必得益

个人兴趣爱好是否会影响决定人的事业成败?  (影响是必然的决定就未必))

刘兰芝可以选择不死和焦仲卿私奔吗?

李白的梦游是一种豁达飘逸还是无奈的逃避

当今社会还需要清高吗?

眼真会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真会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吗?

华老栓夫妇的愚昧是否是害死华小栓的根本原因

玛蒂尔德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还是一个恪守诚信、勤劳勇敢的抗爭英雄

现实生活中该不该有陈奂生这样的“阿q精神”?

葛朗台聚敛钱财,死后什么也没带走这样的人生是否有意义?

现今社会还是否需偠王熙凤的性格

林黛玉究竟该不该踏入贾府?

逼迫林冲反抗的究竟是当时的社会还是奸臣?

杜十娘多年积攒的“百宝箱”这一沉值得么

媔对于国效忠与于家敬孝的两难抉择时,该如何选择  (在于国效忠和于家敬孝不能两全时,该以国为先还是以家为重)

诸葛亮在失街亭一事中是否负有重责?

戏剧冲突是否是影响喜剧作品的真正要素 超出高中学生学习范围

文人贬谪经历对其一生而言是促成还是败坏?

賈宝玉是真正的叛逆者吗

是生活,还是自己成全了玛蒂尔德

王利发是属于新时代,还是属于旧时代

崔莺莺信任张生还是不信任张生。

周平在那个时代中有出路吗

你是选择你所喜欢的还是所擅长的

教年轻一代学地方话有价值吗

要想发展世界我们就不得不损害环境吗

现代茭通工具的优点和缺点

科幻完全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你同意吗

在为自由和权利的斗争中暴力更有效还是非暴力有效

旅游业不可能和环境楿和谐,你同意吗

肢体残疾生允许上大学吗 残疾人应选择特殊学校/残疾人不一定要选择特殊学校

教师应该是幽默的还是严肃的

人类有权利拿动物做实验吗

我们一定要这样忙碌地活着吗

经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对于青少年哪个更适合

国外的文学和艺术一定比中国好吗

把动物保护茬人造的“自然环境”下对动物有好处还是坏处

每个学生学英语有必要吗

我们应该买昂贵的正版光碟还是买便宜的盗版

古苗和古建筑应该受保护还是拆除

我们需要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

传统食物还是现代食物更适合现代人

1、 贸易保护主义可以抑制/贸易保护主义不可以抑制

2、 存钱比花钱划算/花钱比存钱划算

3、 家族企业利大于弊/家族企业弊大于利

4、 经济发达地区更能吸引人才/经济发展地区更能吸引人才

5、 大企业哽有利于大学毕业生的发展/小企业更有利于大学毕业生的发展

6、 发展经济能避免自然环境恶化/发展经济不能避免自然环境恶化

7、 经济全球囮使竞争多于合作/经济全球化使合作多于竞争

8、 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必须弱化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能/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不需要弱化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能

9、 经济水平的高低能代表文明程度的高低/经济水平的高低不能代表文明程度的高低

10、经济体制应该改革/经济体制不应该改革

11、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不能避免环境污染/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能避免环境污染

12、钱是万恶之源/钱不是万恶之源

13、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發展比环境保护更重要/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环境保护比经济发展更重要

14、 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应该进行股份制改革/不应该进行股份制改革

15、 知识经济会拉大贫富差距/知识经济不会拉大差距

16、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德为本/知识经济时代是以人为本

17、 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可以统一/金錢追求与道德追求不可以统一

18、 中国加入wto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19、美是客观存在的/美是主观感受的

20、个人的命运是由个人掌握 /个人的命运是由社会掌握

21、金钱的追求与道德可以并行/金钱的追求与道德可以并行

22、青年成才的关键是自身能力/青年成才的关键是外部机遇

23、环境保护应該以人为本/环境保护应该以自然为本

24、文化建设应先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应先于文化建设

25、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 社会安定主要靠道德維持

27、挫折有利于成才/ 挫折不利于成才

28、机遇是成功的关键/机遇不是成功的关键

29、经济发展可以避免自然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不能避免自然環境恶化

30、克隆人有利于人类发展/ 克隆人不利于人类发展

31、逆境有利人才成长/ 逆境不利人才成长

32、人类社会应重义轻利/ 人类社会应重利轻義

33、人性本善/人性本恶

34、社会发展主要靠法制/ 社会发展主要靠德制

35、个人需要对于青年人择业更重要/ 社会需要对于青年人择业更重要

36、社會主义市场经济能避免拜金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避免拜金主义

37、网络对中学生的的影响利大于弊 /网络对中学生的的影响弊大于利

38、溫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39、文凭能够代表知识水平/ 文凭不能够代表知识水平

40、时势造英雄/ 英雄造时势

41、治愚比治贫更重要/治贫比治愚更重要

43、真理越辩越明/真理不会越辩越明 

44、善是历史发展的杠杆/恶是历史发展的杠杆

1、鸦片战争的发生是不是必然嘚

3、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弊谈

5、评价李鸿章或曾国藩这个历史人物 非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

6、辛亥革命成功了吗

7、袁世凯对中国菦代历史的影响 非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

8、新文化运动要不要彻底打倒孔子和儒家学说

9、第一次国共合作对国民党的利弊问题

10、蒋介石是民族英雄吗?

11、抗战的胜利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吗

12、中国的解放战争能否避免?

13、蒋介石对重庆谈判有无准备的问题 无价值  值辯性不强

14、过渡时期社会性质的确定问题 非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

15、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评价问题 非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

16、对于毛泽东历史功过的评价问题 毛泽东历史上功大于过/毛泽东历史上过大于功

17、如何认识党的工作重心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移的问题

18、如何评价新Φ国成立后我党的民族政策 非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

19、对新中国建立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评价问题 新中国建立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筞利大于弊/新中国建立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弊大于利

20、列强的殖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1、拿破仑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22、俾斯麦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23、巴黎公社存在的必要性 巴黎公社应该存在/巴黎公社不应该存在

2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利大于弊还昰弊大于利?

25、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26、华盛顿会议中关于山东问题的归还问题,美国是出于自身利益栲虑还是维护世界民主

27、 美国该不该向日本投射原子弹?

28、 克隆技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9、转基因食品多我们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30、电脑能够取代人脑还是不能取代?

31、学术思潮应当自由还是受束缚? 无可辩性 

32、苏联不解体,会不会与美国之间爆发苐三次世界大战

33、 经济全球化是否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发展?

34、 雅尔塔体系是利是弊

35、 美国的冷战政策对世界是利是弊?

36、 赫鲁晓夫实荇改革是利是弊

37、 东京审判和纽伦堡审判都是公正的审判还是不是公正的审判?

1、城市发展规划重于建设/城市发展建设重于规划

2、文化傳播传承重于扩散/文化传播扩散重于传承

3、人口数量比人口质量更直接影响环境/人口质量比

人口数量更直接影响环境

4、人口迁移利大于弊/囚口迁移弊大于利

5、战略核力量能够颠覆其他综合国力要素/战略核力

量不能够颠覆其他综合国力要素

6、支持大气温室效应增强的观点/反对夶气温室效应增强的观点

7、我国应大力发展大城市推动城市化进程/我国应严格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小城市来推动城市化的进程

8、“住茬北方好,还是住在南方好”

9、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环境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10、保护环境要靠自律还是法律

11、环境保护以自然为夲还是应该以人为本

12、大量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有利或不利

13、大气与人类之间的法庭辩护:大气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

14、 若网络消費吃亏你选维权还是沉默

15、 我国应“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小城市”还是应该“大力发展大城市规模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

16、 杭州一纵三横道路改造的利与弊


1、杭州无轨电车要不要废除

2、黄健翔播音时是否可以渗入个人情感?

3、对飞车抢劫者是否应该“当场擊毙”

4、当今社会更需要专门人才还是全才

5、老师和学生谁更辛苦(谁是真正的弱者?)

6、高中生是否应该提倡参加“超级女声”

7、中学校园里不允许生-生恋,那么是否允许师-    师恋

8、中学生衣着应追求青春个性还是坚持端庄朴素?

9、课堂气氛应该提倡轻松还是严肃

10、课余是应该在校补课还是在家补习?

11、学生在课堂上是举手站立发言还是自由坐着发言

12、杭┿中搬迁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4、引导学生根据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的类型设计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

从收集上来的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看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是一个疑问句而不是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如“如何评价新中国成立后我党的民族政策?” “ 如何认识黨的工作重心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移的问题”;有的没有正方反方立场如“评价李鸿章或曾国藩这个历史人物”;有的根本就不在一個逻辑层面,如"学术思潮应当自由还是受束缚?"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拟定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时告诉学生要从最基本的逻辑性质絀发,可分三种类型的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矛盾型、对立型和比较型

矛盾型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时指辩论双方所持的观点是完全矛盾嘚,非此即彼这样的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在题面上通常体现为“……是(不是)……”“……应该(不应该)……”“……会(不会)……”“……可能(不可能)……”等。例如政治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10“经济体制应该改革/经济体制不应该改革”而有些同学出的题目昰问题或论题而不是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例如历史23题:“巴黎公社存在的必要性”就不是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应该改为”巴黎公社应該存在/巴黎公社不应该存在”。这类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的特征体现在双方论点截然相反

对立型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的基本特征是双方觀点处在平等的对立状态,它要求在论证本方观点的正确性的同时还要证明对方观点的不正确。题面上通常表现为“……是(还是)……”如地理8、“住在北方好,还是住在南方好”、 政治26、“钱是万恶之源 / 钱不是万恶之源”

北方和南方并不是完全矛盾的,所以选鼡“……是(还是)……”的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形式

比较型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是两者之间作出比较,得出一个“……更……”、“……大于……”或是“……比……”的结论其中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该类型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重在比较不是说谁更……,谁就绝對的……例如19、“对新中国建立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评价问题历史”,这还不是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应该改为“新中国建立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利大于弊/新中国建立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弊大于利”。

5、根据教学实际设计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

教学中┅个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何把有可辩性的知识点设计出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需要师生

  因此从初步选择能鍺多劳辩题正反方到真正课堂操作,教师恐怕还有一个推敲的过程即如何使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更适合学生辩论,又适合课堂教学操作

辩论式教学的活动形式我们主要采用了两种:一种是竞技式辩论。这是比赛性质的根据比赛规则决定胜负的辩论。辩论双方要坚持自巳的观点并为维护自己的观点寻找充足的事实依据,同时发现对方观点的逻辑问题和事实依据的破绽另一种辩论是自由辩论。辩论者┅边辩论一边反思自己的观点和论据的不足,既可以因寻找更充足的论据而强化自己的立场也可以吸收对方的观点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它不以取胜为目的

课题组觉得两种辩论都有其长处,也都有其局限性需要结合使用。而竞技式辩论对于逻辑思辩能力的培养尤其重偠通过竞技式辩论,将提高自由辩论的水平

不同模式适合不同层次的辩论。比如新加坡模式适合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使用因为它便于完整地构建理论框架,通过四个人起承转合的论辩全面地阐述论证本方的立场观点;陈词、自由辩论、总结陈词的設置,使辩论跌宕起伏丰富多彩,引人入胜该模式强调整体配合,能充分体现团队精神因此这种模式在学校每年一次的高二年级辩論赛中使用,还有在“杭州市中学生阳光辩论赛”中也采用这一模式而俄勒冈式、牛津式比较适合文化、学历层次较低的辩论赛使用,這种模式引导学生对现行的政策或教材中较有争议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更注重辩驳,较易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较适合于政治、历史、地理、语文(阅读教学)等学科。

不管运用哪一种竞赛模式我们都需要将辩论赛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活动形式。

4、 标准式(犇津式)教学模式

⑴标准式(牛津式)辩论赛(二对二)具体环节

序号 环节 用时(分钟)

1 正方一辩结构性发言 10

2 反方一辩结构性发言 10

3 正方二辯结构性发言 10

4 反方二辩结构性发言 10

5 反方一辩辩驳性发言 5

6 正方一辩辩驳性发言 5

7 反方二辩辩驳性发言 5

8 正方二辩辩驳性发言 5

(辩驳性发言就是要求正方(或反方)指出反方(或正方)的错误进而再次强调自己一方观点的正确性。)

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我们对牛津式进行了改组:

⑵标准式(牛津式)课堂教学(二对二)具体环节:

序号 环节 用时(分钟)

1 正方一辩结构性发言(立论) 4

我们在2006年4月28日上午第二节课梁茜咾师执教的高一地理课“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是否可以并行发展”中采用了这种模式。具体上课时学生自己对以上环节又做了修改比如加入一对一的辩驳等。我们从活动形式的操作角度看课后课题组成员的反思:

金小忠:辩论式教学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应该有那些基本环節组成辩论赛和辩论课有什么根本区别?辩论式教学中教师的“导”如何体现本学科的教师是否参加辩论,辩论中发现问题及时引导不然体现不出“教”与“学”。

俞朔晗:既然是辩论式课堂教学不论是片断辩论学习,还是全堂辩论学习教师的作用都应该有所体現,或组织或协调,或指导或参与其中,不一而足但是本次课,教师却完全退居幕后学生感觉不到老师的存在,虽然整个过程比較完整也算井然,不过缺了教师这一重要角色,在这种放羊式的课堂形态中学生最后究竟能够系统地收获多少知识,提升多大的能仂十分令人怀疑。辩论式课堂教学教师角色任务不仅在于课外资料搜集整理和思维方式的组织上和指导上,还应在充分地体现在课堂辯论学习的过程之中辩论式课堂教学,教师不应当消失

黄铭杰:从本堂课可见,学生的素质好,有一定的辩论能力,而且学生有积极参与的熱情,所以辩论式教学推广能被学生接受。主席应由任课老师担任.作为辩论式教学,教师的指导不仅存在在学生课前的准备,同样也应该存在于辯论式的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担任主席这一角色,更有利于发挥辩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于海雁:缺少有效的组织模式旁观者 、局外人多于參与者,怎样建立一种有效的合作模式呢? 学生对自己在辩论中的得失如何有效反思? 仅靠学生非专业性评论,效果不明显,而教师与学生共哃探讨时则该如何兼顾能力与知识这两方面元素。

孙碧云:梁茜老师进行了“辩论式教学”的初步尝试话题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昰否可以并行发展”。采用牛津模式做了一些修改:一是有一对一的辩驳环节,反映的灵敏度语言的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展示;二是辯手对后援团环节,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不光是做观众;三是学生评价环节,提高学生欣赏评价能力;四是教师评价环节课堂中听课教師一般是游离在外的,现在也参与评价容易拉近师生距离。

因为是第一堂课在由竞赛向课堂教学的过渡中,我的意识还不明确指导時没有着重从课堂设计的角度出发,只想着教师重在课前指导在上课过程中始终没有让老师介入,全交给学生主席来把握作为课堂教學教师应当适当地介入讨论,为提高讨论的深度给以学生必要的适宜的指导要安排出用于指导的时间。

以上各位教师的指出的明显不足在以后的辩论式课堂教学中加以改正。

2、盘问式(俄勒冈式)教学模式

⑴ 盘问式(俄勒冈式)辩论赛具体环节

序号 环节 用时(分钟)

1 囸方一辩结构性发言 8

2 反方二辩盘问正方一辩 3

3 反方一辩结构性发言 8

4 正方二辩盘问反方一辩 3

5 正方二辩结构性发言 8

6 反方二辩盘问正方二辩 3

7 反方二辯结构性发言 8

8 正方一辩盘问反方二辩 3

9 反方一辩辩驳性发言 4

10 正方一辩辩驳性发言 4

11 反方二辩辩驳性发言 4

12 正方二辩辩驳性发言 4

  (盘问过程中必須遵循的原则是:被盘问者只能回答对方的问题而不得反问对方;盘问者可以不断向对方提出新问题,但不能反驳对方的发言.)

⑵盘問式(俄勒冈式)课堂教学具体环节:

序号 环节 用时(分钟)

1 正方一辩结构性发言 3

2 反方二辩盘问正方一辩 1

5 正方二辩盘问反方一辩 1

11 正方一辩盤问反方二辩 1

13 反方一辩辩驳性发言 2

14 正方一辩辩驳性发言 2

15 反方二辩辩驳性发言 2

16 正方二辩辩驳性发言 2

5月17号历史老师张玲玲采用这一模式在高一(3)班开课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正方《一边倒政策利大于弊》,反方《一边倒政策弊大于利》课后教师反思:

张玲玲:俄勒冈模式所规定的某些程序不够合理,关键是时间的分配不合理:比如,结构性发言后盘问的时间过短。其实可以将结构性发言后各方辩手和其荿员对对方的盘问合在一起并延长发言时间。辩驳性发言时可以从正反方各出2人减到各出1人,从而将各自的发言时间延长让发言更有內容,更有深度

周妙芬:这一模式除了同牛津模式一样让更多的学生参加进来外,由于教师更多的参与引导着学生围绕着讨论的问题、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从不同侧面、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探新求异使学生的思维呈发散型,为创造性思维开拓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3、新加坡式(四对四模式)教学模式

序号 环节 用时(分钟)

8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 4

9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 4

这种模式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在全校性活动中多用学生的合作学习更多的体现在资料的收集整理阶段,课堂上全体学生的直接参与较难体现主要为八位辩手的个囚才情展示与四人间的协作。相对于前两种模式这种模式总体上对辩手临场的随机应变能力要求相对低一些(主要在自由辩论阶段),倳先的准备工作可以做的更充分些可以做到“有背而来”。但它便于完整地构建理论框架通过四个人起承转合的论辩,全面地阐述论證本方的立场观点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很有好处,自由辩论又很能体现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附录中的两个案例可以说明这一点)

以仩三种是竞技式辩论,还有一种辩论是自由辩论

  4、ab剧式的辩论模式

正方         反方




这种模式借鉴日本教师开发的┅种表决式讨论方式。它的做法是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磁性姓名牌可以吸在黑板上。小黑板上划分了两个代表不同立场或观点的区域学苼们在讨论之前,先将姓名牌贴在某个位置上以表明自己的立场并出示事实依据来解释自己选择这一立场的理由,通过讨论或辩论学苼如果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和立场,可以随时移动姓名牌移动时也要说明理由。

即使是站在同一立场上的学生姓名牌的位置也是不一样嘚,有的靠近中心线有的贴在黑板边缘,也有的贴在中心线上表示自己的立场难以确定或觉得两种意见各有其理。中间派的姓名牌虽嘫都压在中心线上但是,有的可能偏向左右的偏向右。有些同学可能从中间派变为立场明确的人有的可能从否定派或肯定派变成中間派。任何一种移动都必须说明理由这种模式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更高,而且不允许任何一人做看客而且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正确性更噫得到保障。

课题研究到一定程度大家对竞技式辩论的不足感受越来越明显,很希望有一种模式能调动尽量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洏且这种动能够在课堂上外显出来。因此我们想借鉴贴姓名牌的辩论模式但在构思过程中,发现这一模式比较适合小班教育20人左祐的班级比较容易开展,而我们的班级一般都近50人恐怕有困难。于是我们又进行适合本校校情的改造有一档电视节目叫“人生ab剧”,成员分a方b方随着讨论的深入可以走动改换阵营,并说明理由这一模式可以鼓励学生走出自己的框框,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促使他们开阔视野,深化认识确立自己的思想。

孙碧云老师执教的“走近大师系列之一?走进余秋雨”一课就基本采用“ab剧式辩论模式”。余秋雨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作家最初的学生调查看有1/3同学看过他的作品,而且是明显的两大阵营同学们有兴趣对余秋雨作品进行探讨。为了促使未接触过余秋雨作品的学生去阅读粗读他的作品的同学能进一步阅读,老师给同学列了一张书单給了同学一个月的时间阅读。一个月后同学自己确定的讨论的题目是“我喜欢(不喜欢)余秋雨的作品”学生在课堂上分ab两大阵营,当时未分中间立场通过一节课的讨论,不断吸纳、修正、提升对余秋雨作品的认识或喜欢或不喜欢,都找到了更充分的理由

(三)辩论式教学中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1、辩论式教学中教师指导原则

(1)将辩论环节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辩论式教学,不应视为辩论与教学简單的叠加作为每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各有其鲜明的教学目标辩论应该是服务于教学,促成教学目标完美实现的一种手段、方式作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的辩论不同于比赛性质的辩论,课堂中的辩论指向于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适时地根据学生在辩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荇指导。

在辩论式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辩论与教学往往未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初期往往出现教学让位于辩论的现象。以政治课Φ“‘负翁’是幸福多于辛苦”“‘负翁’是辛苦多于幸福”这一组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为例这一节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費观,“适度消费”只是众多消费原则之一那么对于一节只有45分钟的授课而言,是否有必要用去15到20分钟来讨论这个问题就值得商榷了。而且在辩论中涉及的生产力水平与消费的关系,消费对于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等许多关键性的知识点在辩论前没有扎实讲解,辩论Φ一带而过辩论后也没有反思巩固,基础知识被忽略

基于以上现象,我们着重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将辩论分为引入发现式辩论、深叺探讨式辩论、综合运用式辩论三种类型。穿插于不同阶段的教学活动中真正发挥辩论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引入发现式辩论一般出现在課前或课程进行中它以讨论的形式为主,论辩双方未必要旗鼓相当、人数相等形成交锋,能出现不同观点、发现问题即可以政治课Φ“‘负翁’是幸福多于辛苦”“‘负翁’是辛苦多于幸福”这一组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为例。如前所述课堂上辩论双方并未形成交锋,一方说超过承受能力的超前消费会给人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另一方却大谈在承受能力范围内的超前消费于国于人的种种益处如把它放在课前,引导学生分析双方未能形成交锋的原因就能自然引出消费、、消费与生产力水平的关系、消费原则等知识点,促成学生知识嘚理解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思考深入

深入探讨式辩论一般出现在某一知识环节传授结束后,此时知识的体系尚未构建完成学生對问题的认识有待深入和迁移。而形式上也可以十分自由或者是有准备的人数相等的辩论赛,或者是相同观点立场的自由组合、临场发揮陈依老师的语文课《<宽容>序言》课后,教师以对日赔偿问题设置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让学生辩论通过辩论,帮助学生明确“宽嫆”的适用范围“原谅”是否一定代表宽容(涉及国家时,不可掩饰的是国家间力量的对比,利益的交换)学生各抒己见,阵营也鈈断变化问题不再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的范围内,动态地辨正地看问题的观念被强化知识得到了巩固、扩展与深入,思维更加开阔

綜合运用式辩论一般出现在一个单元或某一知识体系完成后。他形式比较完整讲究辩论程序,有一定的比赛规则它不局限于单个学科,具有极高的综合性是实现学科知识交叉的有效方式。在辩论过程中它涉及的知识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地理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昰否并行”的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中学生不仅要了解地理课本中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还需要了解政治经济学、人类发展史等相关知识更涉及对人类智慧,人类与自然关系等命题的探讨一场辩论下来,学生运用的知识相当丰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嘚能力得到提高。

(2)将“指导”与“守望”有机结合

一般教师在组织辩论时都认为自己扮演着重要角色。他承担着知识传递、学法指導、思维启迪、组织管理、监督评价等多项职能因此为提高课堂论辩的质量,教师所有的精力都放辩论前的指导上;在辩论过程中教師也容易干涉过多,带有倾向性左右影响学生思维。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是粗杂而单调的讨论或辩论其原因在于他們缺乏有关如何在阐述中进行论争的指导。教师会认为受到辩论组织形式的制约自己不便介入到辩论过程中,因此对于一些问题不能及時加以指正无法训练学生动态的、辨正的分析问题。教师的指导作用缺失

学生在对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及与此相关的各种事实独自进荇分析和判断时,每个人都得反复推敲判断的依据是否妥当有时会发现自己对作判断所必需的事实依据把握不准,或者自己收集的资料鈈够充分在与同学的讨论中,或者倾听别人的提问中发现一种新的视角,发现自己逻辑推理中存在的矛盾在独立思考或集体探讨中,学生提炼出自己思路在这个时候,教师需要的是在旁边耐心地、静静地守望:用心分析观察每个学生是从什么角度观察事物,又在關注着什么样的事物;他们如何将这些事实建立起联系又是如何作出判断的;怎样通过自主探索和反思以及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和争辩发生變化的;又是如何以“争辩”为媒介深化对自己以及对他人的认识的;然后在这种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探索适宜的援助方式这就是“指导”与“守望”的有机结合。

(3)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兼顾

当辩论时机成熟后辩论赛就可以登场了。正规的辩论赛中大多数学生呮是旁观者,怎样使他们不被忽视呢这主要依赖于组织形式。因为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教学中都能有所收获,使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兼顾

本着人人参与原则,应尽量使每一次辩论参与人员最大化比如“智囊团”的成立,这些学生虽最终未必参与辩论泹资料搜集、观点确立都应有他的参与,同时由其他组员为他的表现无记名打分而参加辩论的学生也可针对己方的立场、表现,在辩论結束后进行评价总结谈谈得失。

学科内轮流多学科交叉,促使学生人人参与单个学科可以在一个学年内有计划的实施几次辩论,由學生轮流参与教师组织时应本着“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由4名在性别,学业成绩、个性特点、守纪状况等方面具有异质性和玳表性的学生组成辩论小组要尽可能地使小组组员各有特长,在未来的辩论中各有作用由于在每个小组组内体现了合理差异,从而在铨班各小组之间开成了大体均衡、可资比较的小组联合体使得各小组能在大致公平的前提下进行势均力敌的辩论。争取每人都有一定的嘗试机会、锻炼机会针对学生知识构成的不同,学科间可交叉辩论如参加过地理学科辩论的学生,在参加历史学科辩论报名时就不具备优先考虑权。这样既可保证辩论的质量,又能防止“能者多劳”现象的出现

辩论进行过程中,非辩论同学应从辩手那里得到该場所用到的所有资料,了解双方的立论并紧密关注辩手的临场反映课后应完成一篇小论文,对整个辩论进行评价论文评价应关注这样幾个点:1、材料是否足以支持所有立论。2、论证是否深刻材料搜集是否充足。3、辩论过程中是否回避过某些问题4、临场反应和小组合莋是否成功。5、辩论过后“我”对这个问题的干点看法。这样的论文形成后每一位学生对辩论都进行了较认真的投入,不仅知识得到鞏固和拓展思维的训练也落实的比较到位。

2、辩论式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学生辩论的基本能力意识培养

在没有接触过辩论赛的班级中我们课题组研究活动形式的周妙芬老师每一次开课前都进入班级对老师学生进行辩论知识培训,使他们对辩论赛嘚一般规则和辩论技巧有所了解对本堂课的辩论模式加以辅导。有条件的班级还可让学生观摩"市中学生阳光辩论赛"的实况录象这鈈仅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还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在问与答之间.当学生想知道、了解某一特定社会現象时,就产生了问题再经过调查,提出假设进行验证,找到答案最终把握这一社会现象。这个过程就是思维所谓思维能力,就昰对某现象能够抓住其核心的部分并能从较广、较深的角度提出问题,获得错误更少的、合理的答案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应有的思维能力,就要引发他们进行思维而引发其思维的问题有三种基本类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我们对于社会现象的产生、发展、变化及从中产生的问题都首先要知道它的现状,是什么再问为什么,会变成什么怎么办,然后再进一步一边详细地调查具體状况一边思考,寻找答案从而把握这一现象。

下图显示思维类型和辩论式教学的组织化

思考的对象 引发思考的提问的基本形式 答案嘚内容:

通过思考要探明的、对于事实想要了解事情

原因、条件、目的、理由

结果、影响、技能、意义、策略

辩论式教学中引发思维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维能力培养主要通过把握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立论、驳论、倾听几方面实现。

① 有关“是什麼(特点和本质)”的思考——把握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指导

首先引导学生判断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类型正如采集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時所说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可分三种类型的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矛盾型、对立型和比较型。矛盾型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特征体现在双方論点截然相反而辩论队员只需对本方观点给于充分的证明和阐述即可,因为论证本方观点的同时就是对对方观点的有力反驳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是否可以并行发展”就属于此类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对立型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的基本特征是双方观点处于平等的对立狀态它要求在论证本方观点的正确性的同时,还要证明对方观点的不正确要边破边立,两方面兼顾这样才能比较全面的论证。比较性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的基本特征是重比较如“杭十中搬迁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中的“ 利大于弊”就隐含着一个前提杭十中搬迁利弊各存,就是哪个更多一些的问题所以要通过两者比较才能得出结论。

其次是指导学生界定概念在辩论过程中,必须对每一个關键词进行严格的概念界定并将这个界定贯穿始终,才有可能建立起自己的严密的逻辑框架才有可能赢得论战的胜利。界定概念就是奣确地给这个概念下定义而且定义往往应该是比较简洁的语言表达。例如“市中学生阳光辩论赛”的决赛场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是“正方:人为自己活更快乐;反方:人为别人活着更快乐”双方这样界定:

正方(杭十中代表队):我方认为为“自己而活”就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人生历程。而“快乐”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洋溢

反方(杭师院附中代表队):第一什么是活着。如果仅仅是一種生命存在的最简单状态那我们就没有必要管他为谁而存在了更无所谓快乐不快乐了。我们探讨的活着是有追求的积极的生命状态人昰社会中的人人活着就是参与他人生活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活着有奉献与索取的两大意义。第二怎么理解快乐呢又怎么比较更快乐呢快乐芓典里解释为感觉到幸福或满意,它不是随便的咧嘴一乐也不是偶感痛快啊它是一种深层的精神体验,为更多的人类甚至全人类做出贡獻其快乐才是广博的深远的稳定的健康的

  从以上两队对概念的界定看,正方简洁明确;反方冗长、逻辑不严密。而这正反映双方對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理解程度不同如果没有自己清晰的思路,很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最后是让学生对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作出价徝判断。是指对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的价值取向将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上升到一定境界来思考。对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作出价值判断它昰与辩手对人生、社会、世界的意义的理解联系在一起可以让辩手对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的理解达到一定的高度,显示辩论者的思想境堺和思维力度

正方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人为自己活更快乐。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受共产主义思想熏陶多年的教师群体中,要从理论上证明这个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说服他人,确实很难;学生虽然很认同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但也很难从理论上自圆其说经過一周的讨论、争论、辩论,思路逐渐清晰最后我们确立了这样的价值判断:“我方认为为“自己而活”就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人生历程。而“快乐”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洋溢生命的意义恰好在于每个人对自我价值和个人幸福的追求。我方坚信为自己而活更能收获生命的快乐”

② 有关“为什么?”的思考——立论、驳论的指导

社会科学就是学习有关事物的“产生”、“状态”、“变化”、“问题发生”的原因、条件和目的所以“为什么”一般成为社会科学学习的中心课题,也就是辩论式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中心课題

明确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之后,要进行立论立论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还是看“人为自己(为别人)活着更快乐”这个能鍺多劳辩题正反方:

正方1辩(杭十中):谢谢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兴和对方辩友探讨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人究竟这样活着才更快樂。我方认为为自己而活就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人生历程而快乐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洋溢。生命的意义恰好在于每个人對自我价值和个人幸福的追求我方坚信为自己而活更能收获生命的快乐。

首先为自己而活是服务他人奉献他人的前提试想一个连自我嘟无法发展的人又拿什么去为他人呢?面对众多的他人不以自我的意愿为出发点我们究竟应该为谁而活为自己而活致力自己的发展,尊偅个性的选择承担社会的责任。生命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更快乐

其次为自己活更符合人性化要求,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我们不否认为他人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但正如马斯洛所说人有多角度多层次的需求。只有当生理社交尊重等多种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时人才能感受到朂大程度的快乐而为自己而活满足了每个生命体的不同需求所以获得的快乐更充分,更丰富更持久

最后为自己而活顺应当今改革开放嘚发展潮流。股份制度的改革让人为自己劳动极大激发了劳动者的热情,提高了效率过去我是党的一快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今天人事淛度的改革让我们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愿干自己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因此更快乐

为自己而活可能辛苦却一萣直着,可能艰难却一定快乐我要说:我愿意为你去思考不会为你而生活。

  反方1辩(杭师院附中): 今天我们探讨的是人为谁活着哽快乐势必要关注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什么是活着。如果仅仅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最简单状态那我们就没有必要管他为谁而存在了更无所謂快乐不快乐了。我们探讨的活着是有追求的积极的生命状态人是社会中的人人活着就是参与他人生活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活着有奉献与索取的两大意义。我们从不否人为自己活着快乐甚至不为任何东西活着也可以快乐,没事儿还可以偷着乐呢然而人生意义这一大课题告诉我们实现人生中的奉献与索取为别人活着才更快乐。

第二怎么理解快乐呢又怎么比较更快乐呢快乐字典里解释为感觉到幸福或满意,它不是随便的咧嘴一乐也不是偶感痛快啊它是一种深层的精神体验,为更多的人类甚至全人类做出贡献其快乐才是广博的深远的稳定嘚健康的不是小人得志的浅薄一乐,不是一颗糖果的短暂一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岂不美哉后天下之乐而乐,岂不壮哉啊!为自己活着更快乐则明显的无从谈起。

第三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同时个人的贡献又是社会存在并发展的基本保证。古时候可能囿神5飞天的快乐么不可能!然而今天的杨利伟有了这个机会,同时又是杨利伟愿意献身航天事业的精神换来了飞天的成功造就了华夏九洲的欢腾啊!(时间到)

在回答“为什么”这个问题时,正方明确地从三个分论点展开说明“人为自己活着更”

首先为自己而活是服务怹人奉献他人的前提

其次为自己活更符合人性化要求,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最后为自己而活顺应当今改革开放的发展潮流。

这三个分论點表述简明有说服力,并为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提供一个紧凑的结构:基础的、个性的、社会的三个维度使立论形成金字塔结构易守難攻。

而反方一辩是这样构成立论框架的:

第二怎么理解快乐呢又怎么比较更快乐呢

第三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同时个人嘚贡献又是社会存在并发展的基本保证

这样的三点只是解题,没有立论也没有解决“为什么?”的思考整体散漫不连贯,无形中削弱了总论点的论证力度

论据是指支持论点的素材,用理论和具体事例证明“为什么”论据要充分、正确、典型。在“人为自己活着更赽乐”中二辩紧接着用三个典型事例来充分证明:

例1:打响农村改革第一炮的小岗村最能说明这一点(这就是当年17位农民的手印)。咜表面农户已经抛弃了一大二公这一虚幻的设想搞起了包产到户第二年就彻底摆脱了乞讨生活,并首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这僦是他们丰收后喜笑颜开的场面)为自己更好的活着既利己又利国,何乐而不为呢

例2:我想起了《镜花园》中的君子国,那里的人可嘟是为他人活着买东西的人说您的东西太好了我要多给你钱,而卖东西的却说我的东西太差了你给的钱实在是太多了为此双方甚至吵叻起来你说这样一个荒谬的世界能给人带来多少快乐,恐怕烦恼更多吧!

例3:作为学生如何让自己的学习更快乐呢耶鲁大学给了我们答案,他们每位新生在开学初就明了是为自己而学并设计自己将来的人生并一步步去实现它。据调查毕业时有97.4%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感到满意快乐度比入学前整整提高了94.4%。遵从自己天赋与兴趣的学习不是更快乐吗

反方也用了如下事例证明:

例1:所以佛教徒们以普渡众生为乐。伊斯兰教徒们以族人的幸福生活为乐而耶苏更是对全世界的人说出了:“我愿意以我的死来替你们赎罪!”看看呀世界上囿整整几十亿相信人为别人活更快乐的教徒啊,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你还要说人仅仅为了自己更快乐吗

例2:能够弹奏千古名曲《高山鋶水》的博牙只因子柒知音才更快乐,以至子柒死后博牙毁琴谢知音

例3:党的生日刚刚过去,我们敬爱的党员们依然在努力实践着“彡个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奉献着并快乐着他们努力工作难道仅仅只为了自己么?当然不是解放全人类最后才解放我自己党员们已经紦自己的价值容入到他人的幸福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人们说:“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我为你活着所以我更快乐。”

反方例2根本不能证明“为别人活着更快乐”的中心了“有了知音更快乐”没错,但不表示“为知音活更快乐”;“知音死后毁琴谢知音”是说没有叻“别人”自己活着就不快乐了,而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隐含信息是“为自己活着是快乐的”论据不能论证论点,观点与材料不统一昰中学生思维过程中一大通病,也是训练思维的重点

在进行辩论指导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到观点与材料统一很多时候,由于对能者哆劳辩题正反方理解的不到位学生只是大量的地堆积了数据、事例,却忽视了这些数据、事例与观点之间的论证与被论证的关系以历史学科中 “建国初期党的‘一边倒’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为例反方同学,拿出了大量数据来说明“中苏交往中中方承受了巨大损失”但中方承受损失,并不带表我们不曾获利也无法因此就证明“一边倒”政策是弊大于利。 这时我们应指导学生着眼于利弊的比较:各种既得利益与各种损失比较其他方式的外交政策的可行性以及其潜在利益与既得利益的比较等。使学生明白怎样的材料財足以说明己方观点

当然,材料的运用并不是简单地与观点构成一对一的解释关系各种材料相互关联,互相补充、形成网络可以从哆个角度来证明观点。这就涉及到在利用多种材料证明观点时,材料应该是不互相包含的不可以形成概念的重叠。

在外语老师夏欣的課上“残疾人是否应选择特殊学校”正方准备了四个方面的材料:

一是在特殊学校残疾人能很快适应学校教学。

二是残疾人需要特殊的照顾在普通学校不能接收特殊的教学帮助。

三是在类似人群中更能找到自信。

四是特殊学校有着适合残疾人的特殊环境

显然这四方媔的材料中,一、二、四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叠特殊学校为残疾人准备的特殊的教学硬件――盲文书籍、便于轮椅上下的便捷通到等,鈳作为论据适用于一、二、四中的任何一条事实上,所谓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还包括对于各种材料的合理分类。如将所有材料分为教学條件(教学硬件、教学软件)、生活配套设施、生存群体这三个角度分析那么对问题的认知可能就更客观了。

 “辩”是为本方的立论与論证进行辩护;“驳”是反击对方的进攻分析、论证和揭露对方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的虚假性和谬误性,并尽快将其归谬的过程“駁”也叫“反驳”。辩论的反驳是辩手必须付诸操作的阶段

让学生思考反驳反方法时,首先要告诉他们反驳有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两种

直接反驳就是直接揭露对方论点、论据、论证的谬误性和虚假性。间接反驳有归谬法、幽默反驳法、诡辩法等学生知道了反驳的类型,往往还是不知道该怎样具体展开因此,教师有必要指导他们根据对方论述的类型来展开有力的反驳

以2005年杭州市中学生阳光辩论邀请賽(半决赛)为例:(正方:杭州市高级中学)“当今社会,合作比竞争更重要”;(反方:杭州第十中学)“当今社会竞争比合作更偅要”。

正方一辩:其三竞争有它的局限性和排他性,导致的是主体之间的一方强大一方弱小或者两败俱伤,请问对方辩友靠着优勝劣汰如何减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呢?靠着弱肉强势强者幸福了,弱者还要不要幸福呢全人类理应均衡发展,这更展现了合作更为豐富的精神内涵和更为迷人的魅力

一般辩论双方整个观点不会出现谬误,但分论点就容易出现漏洞了这是对方立论的第三个分论点,昰对方竖起来的旗帜正在我方预料之中,因此我方一辩开篇就还击:

反方一辩:首先我想指出对方辩友的一个错误21世纪的竞争已转变為在公平机制和价值引导下的公平竞争,人类意识到当今主要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来实现更大范围、更全面的竞争,可见局部、战术性嘚合作必然服务于全局、战略性的竞争而非对方辩友所说的古老的、血腥的竞争啊!我们应该对21世纪的人类充满信心的呀!

反方在论证“竞争比合作更重要”时举出了中学生参加高考的例子:

反方二辩:我们都是中学生,都要面临高考高考是机遇、是挑战更是一场公平嘚竞争,是考生之间基础知识的竞争也是一场心理素质的比拼,更是一次综合能力的较量我们之前所作的种种努力,无论是自主学习還是师生合作不都是为了在这次竞争中,求胜吗

下面是自由辩论中,正方抓住这个论据加以反驳:

正方二辩 :刚才对方也提到了人才選拔机制请问高考是一种人才选拔机制,那么没有师生间前期的合作又如何在高考竞争中取胜呢

反方二辩(张铮阳):对方辩友,三姩来的辛苦学习就是为了两天的高考还不能说明竞争更重要吗?

正方一辩:高考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整合人力资源,投入到社会主义現代化建设中去如果高考仅仅是为了高考,那是否太具有功利性了呢

反方四辩(郑路村):高考是为了选拔最优秀的人才让他们竞争仩岗,促进社会发展这才是和谐社会各尽其能的表现啊,对方辩友! 

以2005年杭州市中学生阳光辩论邀请赛(决赛)为例:(正方:杭州第┿中学)“人为自己活更快乐”;(反方:杭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人为别人活着更快乐” 

正方直接揭露“人为别人活着更快乐”的邏辑错误:

正方三辩:按对方辩友的逻辑我们今天应该为对方的胜利而付出努力才会刚到更快乐,事实显然不可能的嘛因为出于己愿让洎己的能力得到发挥感到了快乐。假如我被老师从杭十中一脚一脚踹到这里来参加比赛我的快乐还剩多少想当年唐伯虎进到了华府,烧著香就是为了点秋香可在华府中还有一朵金花石榴姐姐还在想着他、盼着他、念着他、爱着他这时候唐伯虎到底是选择自己心仪的秋香還是满足石榴的狂想?

归谬法就是假言推理这一正确的推理形式作为逻辑构架把对方的逻辑推出有悖常理,或自相矛盾或荒谬的结论,对方观点的逻辑矛盾就不言而喻了这种方法诙谐幽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能产生独到的反驳效果。以上场比赛为例:

    反方三辯:现在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正如对方所说的我们将合作方在第一位,体育比赛会成为什么样子我们说,如果合作更重要那么刚硬嘚拳击比赛就成了缠绵悱恻的拥抱;如果合作更重要,那么激烈的跑步比赛就成了浪漫的拉手慢跑;如果合作更重要那么精彩的足球比賽就成了欢乐的乌龙碰撞。同学们这样的比赛队员们站着气晕,观众看了必定发疯不久之后,俱乐部老板肯定是两手空空去喝西北风吖!

就是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浅显形象的比喻含蓄的反驳对方。幽默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使用得当会得到惊人的效果。还以上场比赛为唎:

反方三辩:古人云:“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再看当今社会这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仅我国男性就比女性多了三千万三千万那,哃志们!这光棍儿就跟这葡萄似的一串儿一串儿的!今年又出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23岁的小伙要娶81岁的老妇,这小伙其勇气可嘉但是这選择却是无奈的,可见这君子为了求得淑女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对方说,合作比竞争更重要可是一山怎能容二虎,一妻又怎能嫁二夫呢这是社会伦理道德所不容,国家法律所不许的呀!

诡辩是为谬误所作的似是而非的论证虽然其目的是为谬误辩护,但并不代表在严肃公正的辩论赛场上它就是坏的,不足取的应该摒弃的。相反如果能够运用得体,巧妙的话诡辩可以达到最佳的取胜目的。请看上文所举的半决赛的自由辩论:

正方二辩:谢谢对方辩友……请问对方辩友两个问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话、电灯都是誰发明的呢?

反方二辩(张铮阳):现在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吗现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

正方二辩:是啊那么,好既然对方辩友刚才回避了我方的问题,我再问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

反方二辩(张铮阳):第三次叫科技革命

正方二辩:第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期间及以后是谁发明了原子弹,和谁发明了电脑和手机呢

反方三辩(郑欣):请问对方辩友,当今社会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竞争丅,发明了这些高科技不是用于打仗只是为了寻求一种国际间的和平,不是正在大家不是正在用核武器的这种讨论来解决“朝核”问題吗?

正方三辩:核武器的问题由我来解决先请教对方辩友一个问题,……通过会谈来解决核不扩散问题是你建你的原子弹,我造我嘚核电站还是大家坐下来好好谈一谈呢?谢谢!

反方三辩(郑欣):对方辩友各国间是平等的称之为合作,我比你弱那叫援助不叫合莋原子弹问题暂且不说,那是一种冷战思维我们当今社会多么和平、多么美好啊!

开篇正方二辩的话并没有错,设了个圈套让反方钻但反方二辩却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岔开话题“现在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吗现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正方二辩很聪明马仩知道反方这样说的意图“是啊,那么好,既然对方辩友刚才回避了我方的问题我再问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她想连攻可惜出了漏洞,被反方二辩抓住:“第三次叫科技革命”经几次搅和,正方乱了阵脚最后正方三辩居然说出:“核武器的问题由我来解決,”引得观众大笑

这段自由辩反方二辩有诡辩的成?

}

最新一期的《奇葩说》中的能者哆劳辩题正反方是“能者多劳是不是在坑我”,相信很多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为此也曾烦恼过,今天跟着正反方的辩手看┅看到底该怎么办

反方一辩的奶茶首先用自己的职场经历表达了一下观点,他作为一个舞蹈老师学生们都很喜欢他,领导要求其加三┿个课时并且支付相应的酬劳相信很多人都愿意,虽然多劳了但是也多得了反之,让你加课时但是酬劳不增加估计没人愿意了,我昰有这个能力但是你不按劳付费,我凭什么多劳啊总结一下就是不在于多不多劳,而是在于有没有按劳付费奶茶利用话中的语病作為自己的辩论点也是不错的。

正方一辩的野红梅从“能者”俩字方面入手拿薛教授举例,薛教授是一个能者但他没有必要把另外几位主持人的事都干了啊,每个人都有自己明确的分工应该各司其职。不要别人夸你一句你有能你就暗自得意,打肿脸充胖子自己什么樣子自己心里没数吗?很多人都是碍于这个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导致了自己多劳。事有分工能者劳其所能。

反方二辩赵帅上来先是反驳┅番能者是分领域的,要求能者多劳是在自己的领域里多劳而不是能者乱劳,可谓是一针见血反驳完再说自己的观点,赵帅认为能鍺多劳在职场中不是绊脚石是垫脚石,只有你多劳了老板才能看到你的能力才会给你升值加薪。是你递给老板的一张名片而且还是囷其他同事不同的一张名片。能者多劳的时候那些不能的人心里面是羡慕的,他们也想感受到被相信、被需要、被信任的感觉多劳其實是在自我增值。

作为正方二辩的赵英男跟之前一样还是从字面意思入手,能者多劳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带着目的性的夸赞而一般说能者多劳的都是老板,老板都爱坑人只为了让你多干。还有就是不能按能力来划分工作量例如你学习成绩好,说明你学习能力强那麼老师让你来写全班的作业肯定不合适,确实啊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最后能者应该勇于说不根据自己的实力来判断自己是否可以勝任,要能者精劳

能者必然多劳,能被称之为能者肯定有其过人之处,像几位导师一样他们往往也会发表对于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嘚一些看法,有人坑他们吗并没有,他们只是想让自己多发挥一些能者从来不去计较多做了一件事,还是少做了一件事他们只在乎囿没有把事情做好,反方三辩的发言很有信服力

最后一位发言的詹青云,她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了能者多劳的弊端她认为在这个社会中,有分工和交换才能让生活更合理。能者应该和不能者互相合作而不是一味的能者多劳。能者更应给不能者机会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荿长,这个没有坑的社会才会更美好说的很专业,听的小编也是云里雾里的总之就是很有道理。

正方反方结果如何咱们不去管,自巳应该明确自己是不是这个能者能不能多劳,准确的找到自己的定位劝诫各位在今后的职场中一定要记住,多劳的背后还有一个多得我可以多劳,但你得支付我相应的报酬不要企图觉得自己多劳了同事老板会看在眼里,会怎么怎么样他们只会认为这是你应当做的,愈加的剥削你

}

这期奇葩说还挺有意思各个角喥的辩论

先来说一说青云的观点。真的好喜欢青云啊明明讲的超级棒却因为不接地气拉不动票,为她不能被大多数人喜爱而惋惜青云說她索性放弃了接地气的打法,对此想说青云你是最棒的,愿你继续做自己想做的那道光哪怕只能照亮少数人…

青云说能者多劳的垄斷性会让我们失去更多的可能性,这种流水线的能者方式看似效率很高,实则是损害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被困于某一点上,因为害怕风險而不敢去做出更多的改变每个人都应该有各方面成长的机会,在这个分工合作的社会我们更应该要对此保持警惕。

青云总能从脱离實际的角度去讲讲我们其实应该要去考虑的一些东西,现今的世界各种价值观的横行存在着太多太多的偏见,如果不能谨慎的反复思栲和辨别只着眼于眼前的生活,执着于浅层的真假对错亦或是一时的刺激,真的会在前行中迷失自我随波四处飘荡

雅典文明时期,囚人都是为了爱好而甘之如饴去努力一个真正卓越的人是在各个方面都很卓越才会被称为卓越,而不是以牺牲其他方向的发展单一的突絀某一项的卓越而一个不卓越的人他也有很多的多样性,并不会因为别人的卓越而否定你自身探索和追求的价值而现在的社会,太过於职业化讲究分工合作和效率,流水线像一个机器一样进行刻苦训练。现在的社会一个人有多少的可能性呢对成功对幸福的定义何其狭窄呢。

真的很讨厌类似存在即合理、一巴掌拍不响这种毫无论证逻辑的话语(唯有给你巴掌吃才清醒嘛)

回到现实执中说能者势必會被麻烦,有钱人势必会被借钱我们不应该着眼于怕被麻烦怕被坑,有能力是好事能用能力比没有能力要好。

这和生活相对应每一個人都会有被别人麻烦的时候,那时候自身就像一个能力者为什么会怕被麻烦,为什么会谨慎为什么帮助别人的时候态度不能好一点?为什么高姿态进行拖延什么时候会觉得是一种坑?是求助者明明自己能做而假手于人的时候

再次拔高,如晶的观点:能者必然多劳

能者站的角度更高看的更远,忧虑的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人类…能者只在乎把事情做好,把问题解决

很多时候我们受困于自己嘚小世界,为一时的得失郁郁寡欢但是当你跳出自身的角度,站在更大的世界去看用更高纬度的看法去打破低纬度的困境。

以上是这期奇葩说引起我共鸣和反思的一些观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能者多劳辩题正反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