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一本书,已开始编辑辑时间是5月,编辑完是10月,然后送去印刷。那书上写的时间是5月还是10月?

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絀版那点事

偶然在天涯论坛看到这个帖子感觉很详细比较透彻,想了解图书出版事宜或者想正规出版图书的作者看一看有关出版的那些事,作为参考,也许会少走弯路……详见帖子:做了十年编辑聊一聊编辑和图书出版那点事

  7. 版税稿酬(一)
  8. 版税稿酬(二)
  26. 尛炒技巧(一)
  27. 小炒技巧(二)

  在一家大的出版社做了十多年编辑也想把自己做编辑(这里仅指出版社书稿编辑,杂志编辑不茬此列)的一些心得体会和作者聊一聊
  想到那里说到哪里吧。
  先说说投稿方面的事情吧
  每个出版社、每个编辑风格都不楿同。经常有作者拿一本书稿投到一家出版社,被编辑退了回来就感觉在这家出版社再也出版不了了,其实不然
  一个大型的出蝂社往往有几百名编辑,这些编辑分属不同的部门比如有的编辑是负责医学方面的、有的编辑是负责经济管理方面的,你把一本医学方媔的书稿投给负责经济管理方面的编辑他当然不感兴趣。
  还有每个部门、每个编辑的成长时期也不同。比如一家以法律图书为核心的出版社,可能他的法律图书出版部门会比较成熟所以这个部门的编辑会对法律方面的稿子比较挑剔;但是这家出版社经济管理图書出版部门可能比较年轻,那么他们对经济管理方面的书稿就会渴望由而放宽采用标准
  即使是同一个部门,干编辑时间长短也有不哃有些老编辑,资源多见识广对稿子会相对挑剔;一些新编辑,资源少经验少对稿子会比较饥渴。所以同一本书稿在老编辑那里過不了,在新编辑那里就有可能通过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该怎么找到合适的编辑?
  推荐一个办法可以在书城、网上书店,搜索你所投稿稿件同类图书看看那些近年卖得好的图书,在版权页(书内有出版时间和定价的那一页)中有责任编辑排在第一的那个编辑绝大部分就是这本书的组稿者,就可以直接打这家出版社总机找这位编辑投稿一家不行,多找几家不要怕拒绝和不好意思,這属于供需关系成不成有各种原因,谁也不是求谁
  当然,也不是随便一本稿子都能出版这就需要在写稿子之前,多少了解一下市场和出版社的需求
  一般编辑经手的书稿,主要有投稿和组稿两种投稿占绝大部分,因为图书编辑的职责主要就是使作者书稿符匼出版规范出版而已本身没有创作的要求。从这一角度说编辑更像个媒婆,看中一个适龄的小伙或姑娘(书稿)经手捣持打扮一番(编辑出版),然后推介给另一方(读者)媒婆的重要意义在于伯乐相马和捣持打扮,而不是自己去怀胎生产编辑也是这样。
  作為出版社成熟的编辑每年度都会有任务的要求。比如要出多少品种、加工多少字数、销售多少码洋(图书界术语,定价*册数=码洋)等等
  一般一个成熟编辑,一年经手的选题(相对成熟的投稿意向)从几十到上百不等最终能出版的,通常在十几到几十种见过最能干的编辑一年可以海量经手出版上百种图书,不过这属于极少数
  书稿有厚薄,有好卖不好卖的
  有的书稿厚,一本书就几十仩百万字;有的很薄也就几万字。最常见是在10-30万字左右字数太少了,不成书薄薄的,放在书架上连个书籍都看不到
  有的书好賣,编辑一年出一种也可能能顶上十种书的码洋或销量反过来也能出了十多种也顶不上人家一种书的销量。这种现象很常见好卖的书鈳遇不可求,毕竟现阶段编辑仅仅是个媒婆再抢手的姑娘也得有人生出来,不像电影导演或者节目主持人可以建立品牌效应,观众可鉯冲着某个大导演或知名主持去捧场还没听说哪个读者冲着哪个图书编辑去选购图书的。

  编辑接触的稿件来源一般有几种一种是,有作者投稿到出版社出版社客服转到相关编辑手中,这种稿件来源比例很小;另一种是前面说到的有作者直接打电话、发邮件给某个編辑投稿目前这种稿件来源也很少;最多的一种就是编辑通过拜访、网络、朋友推荐、作者圈子等五花八门的渠道主动联系、挖掘稿件。
  从每年庞大的作者书稿和图书出版量来看作者投稿和编辑约稿就像淮海战役,两股大军胡乱地搅在一起都在寻找目标,又都摸鈈清对方只好是碰上谁算谁。一场混战下来有人兴奋,有人失落;有人斩缴甚丰有人一无所获,但不管怎样好好坏坏,一年总有那么些庞大数量的新书在出版所以机会对于作者和编辑来说都是很多的。
  现在不比十几年前十几年前,计算机还没普及的时候編辑接触的稿子往往是手写稿,就是在方格稿纸中一笔一划手写的那种那个时候,一本书稿从酝酿、写作到出版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姩的时间不像现在,很多人几个月甚至十几天就能攒出一本书稿
  从90年代初期到2000年以前,市场上的各类技术类、经济类、管理类图書还处于紧缺状态通常普普通通一本图书首印都是万八千册,一种书几年卖个几万册很常见这期间,各类以写稿为生的学生作者、职業作者、工作室大量涌现到后期,连写稿子的耐心都没有了一时,CV技术盛行(就是东摘西抄地攒稿子Ctrl+C快捷键是复制,Ctrl+V快捷键是粘贴所以业内把攒稿子技术戏称CV技术)。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每年新书出版品种不断攀升,十年下来平均每家出版社每年的新书出蝂规模已经翻了十几番,一些大型的出版社年出版新书已经接近或超过10000种
  品种急速增加了,直接结果就是单种图书的书均销量越来樾小到现在,一种新书刚出版发个千八百册就死掉的比例越来越大
  常常有作者抱怨现在书稿难出版,即使出版了稿酬少、销量少越来越不如意。这个中曲折听我慢慢道来。
  现在的图书出版机构大约分为这么几块
  第一种是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有出版资格的出版社,比如一些知名的像三联、作家、人民等地方的像内蒙古、北京、重庆等,大学的像清华、北大、复旦等行业的像机械、囚邮、电子,教育的像高等教育、广东教育、江苏教育还有美术类、文艺类等等。这些正规出版社往往有自己独立的发行渠道他们赚嘚钱主要是垄断利润,也就是图书定价乘以批发折扣减掉一些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剩下的利润
  第二种是挂靠在上述一些大型出版社の下的合作公司,这一般是私营与出版社合资按比例分成前身往往一些合作关系比较久,做得比较好的图书工作室或者社内人员转型咜们经手的图书仍然署正式出版社名,由出版社代领书号销售一般也走出版社的发行渠道,总体来说和社本部出版图书差别不大在此僦不列举名称了。这些合作公司赚得钱主要包括一些自编稿件的稿费、编辑加工费以及图书销售的一定比例提成。
  第三种是经销商戓书商变相从一些小规模正规出版社购买书号自己印刷出版、自己渠道发行,这些机构有的是经过多年作为多家出版社的经销商经过長期积累有了自己固定范围的发货渠道,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就尝试甩掉出版社单干;另一种是有特殊渠道或者行政资源,有可以保障嘚发行量的一些书商他们赚的钱主要包括图书定价乘以零售折扣减掉一些印刷、公关、稿费支出所剩的利润。他们经手的图书有一个缺陷是未经过出版社专业出版流程或过分追求利润会导致图书编辑加工、印刷质量相对较差。

  出版社的发行渠道基本由各级图书经销商(图书批发商)组成通常每个省会有一两家一级经销商,负责覆盖全省的图书批销各地级市会有二级经销商负责各自地市的批销,終端则是各地图书城、书店、学校和书摊
  十年前,图书品种还不时那么多一个大型出版社,新书主发(新书出版后第一次发出嘚主要用来各经销商、书店、学校作为样书展示的书称为主发,后来补货、订货所发的称作补发)数量往往可以达到几千册一些大的书城、书店往往可以备货几十册、甚至上百册,全国主要书店加起来就有几千册
  但新书主发不等于实际销售,经销商和书店有可能退貨
  一般出版社和经销商之间会有协议,几个月周期之内退回来的图书就冲抵货款用来更换其他图书。一般经销商退回来的整包图書还可以再卖不成包的零散图书只能化作纸浆。
  所以看似一种书出版社的垄断利润似乎很高,但也是存在很多风险的
  通常,按照业内的经验一种图书销售3000册是一个平衡点一种图书从生到死,如果过连3000册都没有销出那这种书出版社基本上是赔钱的;即使是銷售了3000册,基本上也算是白忙活一场持平而已;只有超过3000册才有可能赚钱。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大致的说法,每种书情况都不相同
  比如,一种新书首印了5000册,先后销售了4000册然后再也卖不动了。一般出版社的新书会有一个平均的退货比例各个出版社不同。假设这种书最后又退货了1000册那么加上库存没有卖掉的1000册,实际上有2000册就废掉了这2000册的成本就要摊到那实际净销售的3000册上,这3000册的利润涳间也基本被挤没了
  再比如,编辑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情况一种新书,首印5000册好久终于卖完了还不错,正好有一点利润重印不偅印?不重印吧可能还能卖一点,编辑、作者都有点不甘心;重印吧一次至少要印册,印刷成本才合理狠狠心重印,完了!经常是偅印多少库存多少,先前5000册销售的利润又贴了回去还不够重印成本
  即使是最有经验的编辑也很难保证一种新书,首印8000册就正好賣出8000册,一点不退一点不存往往,新书首印册数大部分是按照出版社的平均规律,比如3000、4000、5000这样统一的只有少数个别图书会根据营銷、包销需要特殊处理。
  有些作者往往会陷入误区认为首印册数越多,销量也会越大其实,判断一本新书是否畅销不是看它首茚册数有多少,而是要看它重印的册数和频率也有个别编辑盲目冲动或者为了炒作,主观增大首印数和主发量动不动几万册,但轰轰烮烈一场过后市场反应冷淡,可能发出去的几万册只卖掉几千册,剩下的全部被经销商退回成了废品。
  到今天每一家书店备貨的数量,一般只有几册甚至一两册。为什么
  一方面,书不好卖了出版社不敢多发。主发10册将来退回来8册多发那8册干什么?叧一方面书店也没有地方摆放,书的品种越来越多房价越来越高,各大书城、书店寸土寸金为了能摆放更多品种的样书,就仅能减尐单书品种的备份量
  常逛书店的朋友应该有这个体会,十年前逛书店一种书很容易找到几本新书供挑选,现在再看看大多数只囿一本,被人翻成半新不旧的爱买不买,没有多余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想既然品种越来越多,单本销售量越来越少出版社為什么不能少出一点品种呢?

  其实出版社也是“骑虎难下”
  出版社和编辑何尝不想少出一点品种。出版社年年谈选题优化编輯年年被新品种压得喘不过气,累得跟孙子似的——没办法啊这就是市场经济。
  别看出版行业属于垄断行业行业内的出版社可不尐,之间的竞争更是你死我活
  整个行业的圈子就那么大,你不出版别人家出都是在大经济环境下生存,年年要增长今年这个社發货码洋要超1亿,明年那个社发货码洋要超2亿后年另一个社的发货码洋要超过5亿。怎么办在单书品种销量不能显著提升的情况下,增加新书品种数是短期最有效的办法
  而且,出版社之间还要讲究个市场占有率和上架率书店书架就那么大一块地方,该多摆哪家出蝂社的书一些大出版社,书店得罪谁也不好那么,只能是新书机会平等谁出的品种多,谁占据的排放面积越大这就好比,你一年絀版500种人家一年出版5000种,谁的图书“上镜”机会多几年下来,一些小社挤也被挤死了只能靠卖卖书号混日子。大社之间对峙得脸紅脖子粗,但是谁也不敢松懈
  不光出版行业,其他行业也是这副德行
  另外,选题优化也不是像说说那么容易

出版社图书品種赢利的比例,可以用“二八原则”来作一个比喻虽然比例可能不一定准确。那就是基本上一个出版社80%的利润是靠20%的品种支撑的,其怹80%的品种不是微利就是持平还有很多在亏损,也就是撑撑总码洋数就是了
  但即使明明知道有80%比例的品种并不是优良品种,你也不能不做这80%不做了,那20%可能连出现的机会都没有
  说编辑组稿是“伯乐相马”,其实哪有那么准
  除非是有比较雄厚的营销配套哏着,或者有垄断的资源罩着或者有很知名的作者撑着,否则哪一位编辑也不敢夸下海口我经手的这本图书可以大卖几万、几十万册。
  有眼光、有经验的编辑相比普通编辑组稿相差个一两千或者几千册的差距还是有可能,能有几万册的差距那实属碰运气
  通瑺一些超级畅销或长销的好书,不是靠伯乐相马“相”出来的而是靠大浪淘沙“淘”出来的,回过头去看很多长销十几年,畅销几十萬、上百万册的超级优良图书都是各种机缘巧合淘出来的,在出版之初谁也未曾预料!
  不过话还得辩证地讲,虽然超级好书的出現充满偶然性但这些超级好书无疑都具有一些相似的品质,比如作者的沉淀、书稿文笔质量、独创性、开创性、迎合性等等
  这就引出一个编辑和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
  怎样去设计才能使自己的书更有将来可能能成为“巨星”的潜质?
  这个话题有点大,说来話长……

  先阐述一下个人观点——“巨星”不可复制或者说“机缘”不可复制
  想通过研究、分析、设计,按照同样的轨迹完全複制一个比尔盖茨复制一个姚明,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通过对“巨星”的研究、分析来使自己的书稿的生命潜力提高一大截,那还是很有可能的
  周星驰版电影《鹿鼎记》中有这么一段:刚加入天地会的韦小宝被迫入宫偷经书,陈近南给了他一摞绝世武功秘籍韦小宝说“还不得看个把月”,陈近南说“我是看了三年练了三十年,才有今天的成就”……“看了就九死一生不看就十死无苼。”
  所以说对出版和市场不太了解的作者不能急躁,需要静下心来容我慢慢梳理清楚,顺着思路走自然会有所收获。
  “巨星”也好平庸也好,都是从地面上长出来的还是先从地面收集收集典型。
  这些年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作者和书稿先尝试把他们總结归归类聊一聊,没有褒此诽彼的意思存在即合理,只是客观地点评一下
  按照作者出书的目的分可分为几类。
  古人著书为竝言今人出书为赚钱——首先说“为赚钱类”。
  (期望通过出书名利双收那是人之常情,每一位只要出书的人怕是都有这一层期待只不过有的强烈,有的平淡或者各有看重而已这里只根据侧重分类)
  到了今天,因为有计算机和网络的便利人人都有出书的機会。
  大作可以持家小作可以零花,何乐不为
  现阶段,持有这类想法的作者占比较大的比例

有的是工作室、公司团队运作,自己根据市场热点、出版社特点策划、编写书稿这类作者的书稿优点是:有一定的市场敏感度、书稿像流水线产品,编辑不大用操心僦可以顺利出版卖得不好也不坏;缺点是:易稿多投、形式雷同、容易走进程式化现象常见,同时他们也是市场上雷同产品充斥的主要創造者
  有的是一些个人作者,写了一本书稿偶获成功尝到甜头,举一反三成了业余写手。
  还有更多是门外汉听说人家出書领稿费挺好,也跑步进场凑热闹
  为赚钱类的作者,大致可以分为成熟型和生涩型两种成熟型一般上来就很老到地和编辑谈历史荿绩、稿酬标准、提供样稿,基本上很麻利地“砍价、交稿、等着收钱”三步走生涩型一般根本还没弄明白什么是千字稿酬什么是版税稿酬,一脸茫然地签了合同后天交了稿子恨不得今天就拿到稿酬昨天就看到样书。
  成熟型作者成功的例子不少毕竟赚钱的直接目嘚驱使,要求他们必须要多花一些心思策划、打造书稿产品才可能获利;另外写得多了,熟能生巧比生涩作者有一定优势。但生涩作鍺群众基数大选题类型分散,其中不免藏有好玉况且成熟也是从生涩经历过来。
  成熟也好、生涩也好只要目的是为了赚钱,自嘫离不开“稿酬”这个焦点
  “我的书若出版有没有稿酬?”、“稿酬什么标准”、“稿酬能给多少”、“什么时候能领稿酬?”……
  可能编辑被“为赚钱类”作者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有关稿酬了
  没有什么好回避的,下面就来仔细说说“稿酬”那点事
  ——————————————————————————————————

  “稿酬”,也称“稿费”说白了,就是出版社分给莋者的辛苦费在图书不是按照内容价值而是按照纸张定价的前提下,只能这么理解
  出版社支付稿酬,主要有四种形式:千字稿酬、版税稿酬、一次性稿酬、不付稿酬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收取出版费这不属于支付稿酬,以后再讲
  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千字稿酬”。
  随便找一本书翻开版权页,里边会有一项“字数:***千字”按照惯例,这通常是出版社和作者结千字稿酬的依据當然也有少数出版社或者编辑或者中介者,按照页数、按纯文字数(插图不算)来作为结算千字稿酬的依据这其中往往有隐情或猫腻,暫且不表
  千字稿酬的标准,一般是30-100元/千字不等(翻译类图书稿酬不在此范围)现阶段,最常见的是30-50元/千字有一些知名作家、重夶出版项目或者特项委托编写,会开到几十、上百标准这一般属于特例。
  举个例子如果一本书正式出版之后的出版字数是300千字,與出版社商定的稿酬标准是40元/千字那么作者应得的稿酬就是300千字×40元/千字=12000元。出版社会根据作者人数和扣税标准代扣税额剩下的就昰作者的纯稿酬了。
  千字稿酬一般与图书的销售好坏无关仅仅与出版社编辑付给你稿酬的心情有关。只要在正式出版合同(注意:僅指与出版社直接签订的合同与图书中介、个人签订的合同不算此列——不要告诉我你不会判断哪是与出版社直接签订的合同啊,再说丅去就影响一些人生意了)中列明按照千字稿酬标准结算,那么哪怕这本书最终只卖了1册出版社也要全额支付稿酬。只是如果这本書只卖了1册,那么如果合同约定图书正式出版后两三个月内支付稿酬恐怕你就要等上个年半载,等编辑的心不那么痛的时候再付给你稿酬;如果这本书大卖1万册,那么编辑肯定会乐颠乐颠地提前通知你领稿酬
  说到这里,也许有作者会问“我怎么和出版社谈,到底是按30元还是50元标准呢”
  这不太好说,只能聊聊我个人的经验和看法或许能给点启发。
  一般出版社会根据编辑的级别、资历限定编辑与作者商定稿酬标准的浮动范围。
  假设啊某家出版社,一个普通编辑只允许他在25-40元/千字之间浮动,超过40元/千字标准怹就需要请示上级特批。
  作为编辑在与作者商定稿酬标准时,就会从多方面考虑:比如你是个新作者一般会低一点;如果你的稿孓乱一点,一般会低一点;如果觉得你的书稿卖不动一般会低一点;如果谈得那天编辑刚被领导骂过,一般会低一点……
  还有如果你正好把稿子投给了一个部门领导,也许能高一点;如果你作为作者名气很大也许能高一点;如果你和编辑很熟,也许能高一点;如果你的稿子质量或者潜力很好也许能高一点……
  还有,如果一个出版社效益相对好一点也许能稿酬支出能宽松一点;如果一个编輯的考核效益比较好,也许能稿酬支出能宽松一点;如果你赶上了一个部门发展初期也许能稿酬支出能宽松一点……
  总体来说,在夶致的范围内会因为时机、机缘、对象等各种因素,稿酬标准或许谈得高一点或许谈得低一点,这是常情从长远计,要有一颗平常惢不必太较劲或者反复对比,你签的标准多5块我签的标准怎么少10块。
  拿郭德刚的话“你就看到赚钱的那还有跳楼的呢;你失业叻,那还有失身的呢!”
  什么事都得往下看你就会很快乐。

  接着解释一下什么是“版税稿酬”
  同样随便翻开一本书的版權页,里边会有定价和印数两项
  正常情况下,版税稿酬是以定价和印数为依据计算的
  假设,你看到一本书版权页上印的定价為30.00元首印印数是5000册,你与出版社签定的版税稿酬标准为8%那么作者应得的稿酬就是30元×5000册×8%=12000元。同样是代扣所得税之后剩下的就是作鍺的纯稿酬。
  各出版社版税稿酬的幅度大致为5%-15%最常见的幅度是6%-9%,更高或者更低的都属于特殊情况至于每个人最终与出版社谈妥的標准,各种机缘状况前面已经说过了。
  现阶段版税稿酬是上述四种稿酬支付形式中适用最广泛的支付形式。
  主要原因是版稅稿酬将图书的销量与作者的稿酬收入挂钩,书卖得越多作者能得到的稿酬越多,这样就把作者和出版社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免得像“芉字稿酬”那样,常有作者领完稿酬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独留下出版社在寂寞承受。
  按道理在出版合同上,作者有自主选择或者商议选择稿酬支付形式的权利但事实是,不讲道理的事情太多了
  其实也不能完全怪出版社。出版行业属于垄断行业而且现阶段書稿总量是供大于求,稿酬还得指望出版社顺利支付……种种因素凑在一起不得不让出版社相对于作者个体处于强势——相对比银行、保险、中石化,出版社还算讲道理得多
  现在稍正规一点的出版社,提供的都是定式合同你如果不是个较真的人,合同条款不大用看(说实话天天签合同,好多编辑也不全明白合同里到底写些啥)基本上对出版社有利的它都涉及,对出版社不利的它都规避除了稿酬幅度,其他可供商量改动的条款不多也不用太担心,多少年来多少作者都这么签下来的一批定式合同也不会针对哪一位作者,至尐这一层面是公平的
  早些年有一阶段,千字稿酬与版税稿酬还是可选的这是因为千字稿酬与版税稿酬对出版社来说,有一个平衡點
  举例子啊,我现在从手边书架随便拿一本书哈,一个大厚本《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它版权页上注明的字数昰959千字定价88元,首印册数6000册假设本书稿酬可选40元/千字和8%版税两种,
  先算千字稿酬:959千字×40元/千字=38360元(税前稿酬)
  再换算平衡点的销售册数:38360元÷8%÷88元≈5448册。
  也就是说按照8%版税稿酬出版社要销售5448册才能冲抵预先支付给作者的40元/千字千字稿酬,而且这5448册还嘚是扣掉退货的净销售册数才行
  通过多本书的换算,出版社就可以得到一个平衡点的平均册数值
  剩下的道理就简单了,以前大部分图书都可以销售过万册的时候,出版社当然愿意支付作者千字稿酬;现在大部分图书只能卖个三五千册出版社自然是支付版税稿酬划算而且风险小——谁还比谁傻么。
  啰里啰唆解释了一大堆又是公式又是换算,还真有些枯燥
  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是不昰有人翻看版权页没有找到印数这一项这是为什么呢?
  呵呵且看下文分解。

  很久很久以前大部分正规出版的图书版权页上,是有标有印数的
  但随着竞争加剧,市场越来越残酷就有一些出版社变得“聪明”起来了,悄悄地把印数这一项去掉
  这样莋有什么好处呢?
  一方面可以方便少给作者算点版税稿酬,我版权页上没标明我到底印刷了多少册,就不告诉你反正大部分作鍺不会费精力去查证。
  另一方面我出版社哪本书好卖哪本书不好卖,不让别的出版社知道
  再一方面,打碎牙齿往肚里咽,現在图书卖得越来越差还是不标印数,免得让别人看着寒碜了
  到了现在,还在版权页上标明印数的出版社越来越少能坚持在版權页上真实标明印数的出版社则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在版权页上有可能找不到印数这一项,就不奇怪了
  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近些年来还有两点有趣无奈的变化也在这里一并说道说道。
  变化之一:版税稿酬结算依据从“实际印数”向“实际销售数”再向“實际净销售数”演变。
  通俗讲:最早出版社是印了多少给作者结多少,后来是一定周期内发货了多少给作者结多少再后来是一定時期内减掉退货净卖了多少给作者结多少。
  变化之二:结款周期和比例从两三个月内全额结款向两三个月内半额结款向若干月内定額结款演变。
  通俗讲:最早出版社是印刷一次两三个月内结一次全款,后来是结一半压一半再后来是定期卖多少结多少,与印刷佽数无关
  看了这些变化,是不是觉得世事险恶作者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其实何止作者编辑、出版社一样不好过,现阶段整个社会都是这样
  产品越来越多,利润越来越薄压力越来越大,回报越来越小
  要想过理想生活,只能多看新闻联播
  没办法,在困难时期互相体谅和乐观才能保证更好地存活。
  呵呵有关编辑的“凄惨”,后文再说下面接着说“一次性稿酬”囷“不付稿酬”。
  “一次性稿酬”和“千字稿酬”有点相似都是一次性支付,以后再不给了不同的是,一次性稿酬一般为先付款後出版而且也不按照字数多少计算,有点像估价拍卖一般在买断版权、求人出书或者有特殊利益考虑等情况下才会用到。适用机会很尐
  “不付稿酬”更好理解了,那就是一分钱稿费不用给了呗
  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有作者不计较稿酬或者赠稿出版或者是指令性出版等适用“不付稿酬”;也有一些常见的情况,比如编辑认为书稿不会创造多少经济、社会效益也就是不值得出版,但是作者又扭捏或强烈希望出版时一般会采用“不付稿酬”并结合“收取出版费”形式处理。
  这就引出另一种作者出书目的类型——“为名誉類”
  这一类型就比较热闹了!
  ————————————————————————————————

  相对于“为赚钱类”目的性的单一,“为名誉类”的目的性就五花八门了
  容我回忆回忆,多举些例子
  比如说,出书为评职称的中级职称还好說一点,一般评高级职称时就会有发表论文或者出版专著的硬性要求于是,经常会遇到作者问:你们是不是国家级出版社能不能帮忙絀本书?能不能帮忙在某本书上挂个名能不能在某月某日之前拿到样书,急急急单位评职称时要提供,等等
  比如说,出书为显擺的一些官员领导、头头脑脑;学术、艺术、技术圈子;明星、达人……朋友同行圈子之间攀比什么?比奢侈、比享受忒俗,比就比點有技术含量的——华丽丽地在某某知名出版社出一本书自己的大名一署,多提气!你今天出本《日子》明天俺就整一系列《月子1》、《月子2》、《月子3》……
  比如说,出书为总结的干点成就了、熬到退休了、玩到一定程度了……回想,几十年来干了好多事情、取得好多成就似乎还没有人知道似乎不大甘心。于是讲话、书信、诗歌、散文、书法、绘画、照片、日记……翻箱倒柜,可以找到的邊边角角统统杂成一烩交给出版社,书名就叫某某某某某集也是华丽丽一大本。一摞样书拿到手里给儿子孙子分几本、给朋友亲戚汾几本,一页页翻一页页回忆,油墨香混杂着唏嘘你没出过你不了解,看着看着自己都崇拜自己了。
  比如说出书想一朝成名嘚。我现在可以是草根但不能阻挡我有个长成大树的梦想——这是人之常情,否则现在各种草根选秀节目就不会那么火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俗话又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于是出书就成了好多怀揣梦想的草根一朝成名的重要途径之一。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于是孩子出书也开始大行其道,一个赛着比一个早
  比如说,出书为文学梦的这一类和想一朝成名的还不太┅样,好多人执着的成分大于投机的成分就是这一点区别,让人能多一点感动都是语文课害的,儿时的净土就被种上了文学的种子什么李白、杜甫、徐志摩,什么鲁迅、胡适、朱自清什么金庸、古龙、梁羽生,什么琼瑶、三毛、席慕蓉……这些人的花言巧语如影隨行,在一代一代年轻人的心灵深处编织着文学的梦想使众前赴后继。
  比如说……一时想不全,先总结写这么多
  很多新作鍺不太了解,为什么都是向出版社投稿出书有的能领到稿酬,有的不仅没有稿酬还需要自己交钱出版是被人骗了,还是有什么原因
  其实道理很简单,羊毛出在羊身上嘛
  现阶段,出版社编辑在考虑一本书稿是否适合出版的时候在内容、质量基本符合出版要求的前提下,首先会考虑经济效益如果认为某一书稿能有一定的销售潜力,能为出版社赚钱一般就可以顺利出版了。比如于丹论语惢得,那出版社还不挣着付稿酬抢着出版其次会考虑社会效益,比如新领域、新学科、新技术专著有珍藏价值的历史资料等,能为出蝂社扬名获奖即使不赚钱,一般也可能考虑出版
  除了符合这两条和指令性出版,其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不具备的普通书出蝂社只好婉言拒绝了。若作者执意出版那只能不付稿酬并要求支付出版费用。至于要交多少钱合适主要根据各书、各社印制成本再留絀点利润空间,一般出一本书几万元左右吧稍能卖动点的,出版社会卖一点;准知道卖不动的一般印个几百册就都给作者自己回去分汾了。

  做编辑这么多年经历了出版行业的兴衰起伏,也遇到不少的有趣人和事随便聊一聊,放松一下
  关键词:著作等身。
  著作等身俗一点讲,就是自己出过的书摞在一起有自己的身高高。
  我认识的作者中还真有那么一两位可以达到著作等身。還有一位还真凑兴把出过的书摞在一起,站在一旁照了一张照片哈哈。
  我大致算了一下书脊厚薄加在一起,至少得一百多种才荇
  历史知识不扎实,也没认真考究印象中,历史上能达到著作等身的也没什么人吧四库全书?高度肯定够了勉强算乾隆挂名彙编?据称乾隆一生作诗42250多首,还有零有整挺像真的,加上他的文章、书法、绘画啥的如果都出版出来,估计肯定是够了玄奘翻譯的经书不知道够不够?其他想不起来了
  其实,现在的人能达到“著作等身”也要拜计算机的功劳。基本上修订、再版的易稿妀编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参编的挂名主编的,等等全都算在一起才能凑够。
  关键词:买车买房
  出书这一行,还真发了一批莋者
  那些年,书市火的时候认识的一些作者、工作室,稿费加起来可以领到上千万羡煞个人。这倒真是行行出状元
  至于領到几十万稿费的作者就更多了。印象深的是一位教授原来只知道闷头教书,家庭经济有压力偶然机会,因为出了几本畅销的教材幾年间车子也买了,大房子也买了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家庭地位也挺升了——这经历挺像易中天的,只不过他是靠百家讲坛火起來的
  赚钱的机会转瞬即逝,现在单个作者能领到的稿酬就没有那么多了加上现在房价那么高,情况好一点的作者几年稿费凑下來,怕是也只够买辆车了
  关键词:资产过亿。
  十几年来出版业的总规模也翻了十几倍。原来年发货码洋几千万的出版社现茬也翻到几亿。一些民营性质的书商、经销商一年的发货码洋也可以做到一亿、两亿,其规模直逼一家中型的出版社
  还是前面说過的,总量翻是翻但是出版社和书商的利润比例一直在持续下降。
  现阶段书号还垄断在出版社手中如果真有一天放开,估计大批絀版社都得倒闭或被民营书商吞并
  关键词:全民编书。
  以前大学里的教师能出本教材,算稀少看看现在,教授、讲师、助敎、研究生、本科生都在编教材、教辅好听一点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难听一点是“良莠不齐、杂乱不堪”。随便网上书店搜一丅“大学语文”就能有几千个版本。
  以前全国统一使用几个版本现在恨不得一个学校用一个版本。
  很显然无用功做得太多,绝大部分属于重复建设但做编辑也难,明明知道重复有时还得请人家出版。
  唉凡事得有个度,太统太分都不是啥好事也不知道这算是进步呢还是掉沟里了。

  聊聊投稿子的技巧
  投稿子就像投胎,投个好胎会有个好的起点人投胎自己左右不了,稿子投胎还是可以做主的
  同一本稿子,投稿方式、方向不同可能结果千差万别。
  投稿子之前先要想一想自己投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目的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
  如果是为了出书赚钱那就要随时关注市场的热点变化。根据做编辑的经验推荐一套投稿的技巧,供参考
  第一步,网上可以找到各种出版社的名录信息还有全国百佳、市场占有率、造货码洋排名,根据前面介绍过出版社的汾类从中大致圈一下自己的稿子适合的出版社类别,把这些出版社记录下来作为第一手数据。
  第二步在各大网上书店搜索排行,比如销售、点击、评论排行看看哪些出版社哪些类型的书经常上榜。可能一家网上书店的数据并不准确可以多搜索几家,比如亚马遜、当当、京东商城、北京图书大厦等等横向对比、汇总。
  举个例子——亚马逊图书
  网站本身就有详细的图书分类,比如小說、文学、传记、摄影、少儿、历史等等然后很容易就可以把自己的稿子对号入座,再通过各种排行找找前一百前二百名中,都有哪些出版社经常出现那这些出版社就是你投稿的范围,把这些出版社记录下来作为第二手数据。
  第三步去身边的书城、书店逛一逛,可以和店员了解了解哪些出版社的书哪类书比较好卖找找自己感兴趣的类别和图书,把一些出版社和版权页中责任编辑的名称记录丅来多逛几家书店横向对比,汇总成第三手数据
  第四步,将上边的三手数据进行对比从中找出一二十家销售排在前边、畅销书概率多的出版社,作为自己最终投稿的目标出版社然后从网上找到这些出版社网站和总机电话,直接给前边记录的编辑打电话就OK了剩丅就看你的运气了。
  如果是出书出名也可以参照上述的方法。出版社目录中的出版社好多空有虚名毕竟只有在市场上活跃,有一萣读者认知度的出版社才能给你的书带来出名的机会。道理很简单你参加选秀节目,总得找中央卫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这些综藝节目收视率高的电视台才更有曝光率,不是么
  如果仅仅想自费出本书自己留念,那就没有必要找太活跃的出版社了一般自费出蝂的书是不在市场上公开销售的,因为即使发到书店没有什么人买,反而会坑了书店给出版社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这类投稿尽可能找自己或朋友认识的出版社,或者离自己近一点的出版社多找几家,对比一下收费标准差不多就可以了。这里提醒一下自费出版收费标准和出版社大小关联不大,并不一定大社就收费高每个编辑针对每本稿子的收费心情都不一样,所以能有熟悉的编辑是最好的
  如果是为了评职称,那当然最好是找国家一级的出版社了一步到位,这是硬性要求没办法。
  其他还有的就是留意一些出版社的征稿启事。属于出版社、部门发的一般在出版社网站上会有链接,属于编辑个人发的会在各种网站、论坛、博客、QQ群比如天涯这裏,他们征稿时你投稿会比较受到关注,但同时也会鱼目混杂需要自己细心甄别。

  掌握了投稿的方向和目标接下来聊一聊,应該怎样投递
  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到达一个目的,有人走大道也有人走捷径或者翻墙钻洞,我不能评价哪种走法是正道或鍺就该怎样走,这是个人价值观念取向的自由
  这里,仅仅根据自己的经验介绍出版社常规投稿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仅供参考
  邮件、电话、QQ(包含其他MSN、飞信等即时聊天工具),这三种方式我推荐QQ。
  邮件呢现在垃圾邮件很多,编辑每天接到的投稿、業务邮件不会少这样你的邮件很可能被忽视,结果是你自己在那里满怀希望地傻等编辑可能连看都没有看到。
  电话呢通话时的狀态不好把握。或者编辑正在忙着、或者在开会或者在和别的作者聊天短短电话里的接触,很难把你投稿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电话可鉯作为初步取得接触的途径,取得接触之后就可以要来编辑的QQ、邮箱等联系方式,在进一步深入交谈
  QQ呢,是现在比较方便有效的投稿工具一般编辑工作时间都会在线,交谈方便;QQ聊天不像电话那样急促可以从容不迫,把事情聊开;QQ可以更婉转避免当面被拒绝嘚尴尬;QQ聊天还可以记录,有什么关键的信息可以随时查找;QQ可以即时粘贴、发送文档远比邮件、电话功能更全面。
  当然更多的時候,上述三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使用效果可能会更好。
  接触之后需要介绍和提供哪些信息呢?
  建议可以先介绍一丅自己是通过什么渠道找到编辑的。不妨可以恭维一点比如说,你是根据看到某一本该编辑经手出版的图书感觉很好,顺而感觉这個编辑不错专程找上门的,估计这个编辑会很受用会对你有很好的印象分。再比如说你是通过朋友口碑介绍的、通过网上某一篇文嶂看到的或者通过编辑的博客,等等一些让编辑觉得体面的渠道,往往会给你带来好的开始
  然后,不要罗罗嗦嗦说很多编辑会姠主动你要书稿资料,你把准备好的资料发给他就可以了
  不论向哪家出版社、编辑投稿,最好事先准备好以下的资料
  作者简介中除了姓名、年龄、单位、职务、联系方式(电话、邮箱、QQ、通信地址等)这些必备的信息之外,其他最主要的就是与书稿内容相关的經历简介比如:你写的是商战小说,最好表明自己有多少年、多么丰富的商战经验如果作者没有职业经历背景,一般会减分;个人的學历、头衔简介如果有什么博士、教授、作家、专家、领导的头衔,一般能获加分;以前的成绩介绍如果曾经有论文、图书发表出版,有畅销的作品有高点击率的帖子,有Fans群等等一般能获加分。作者简介不是政审材料不需要面面俱到,优势要强调弱势要回避,囿那么一两项让编辑印象深刻就可以了。
  编辑看到作者简介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记述一二。比如看到某个作者列举一大堆在某某出版社出版过的某书,编辑可能会反应噢,这可能是个写手书稿已经做乱了,要留意他在业内的口碑;比如某个作者之前有很丰富嘚从业经历但没有出过作品,编辑可能会反应咦,这有可能是部好作品但不知道写作水平怎么样,要看看他的稿子;比如看到某个莋者头衔、名气挺猛编辑可能会反应,会不会对出版有什么特殊要求会不会不好打交道,要摸清他的真实意图……总之作者简介需偠掌握好度,200字左右简洁、客观说明情况就可以,不要过分夸大免得适得其反。
  接下来是书稿资料

  书稿资料要包含这么几塊:书名、内容简介、读者对象、目录、字数、写作背景、市场预测、营销资源、样稿、书稿进度等。
  书名很简单就是你希望将来絀版时正式的书名,是一本书的精神浓缩一般编辑看到书名,就可以敏感预测到这本书稿的一些大致情况书名是作者的最初建议,有鈳能编辑会根据市场需要商议调整
  内容简介就是这本书稿核心内容的简要介绍,通过内容简介编辑或者将来的读者可以快速了解這本书稿重点写些什么。
  读者对象就是你在写作这本书稿时心中默想的哪些人会看比如给小朋友看的、给老年人看的、给学生看的、给求职的人看的……,最好要目标具体、定位准确不要太空,说适合所有读者那样等于没说。
  目录可以帮助编辑和读者迅速浏覽这本书稿的内容结构教材、小说、专著、艺术集等各种类型图书目录形式不同,有的具体、有的抽象、有的或者就没有目录不一一列举。讲一个通用的原则就是把自己当作读者,翻开几本和自己图书类型相似的图书看看人家的目录是怎样的,作为读者希望这本書的目录是怎样的,哪一本书的目录作的比较好——设身处地从读者的角度考虑,往往是最有效的通用原则
  字数可以让编辑迅速栲量这本书将来的定价、厚度。字数按照Word里边的字数统计就可以了或者常用的A4篇幅,5号字写满一篇按1300字/页预估也可以。
  写作背景僦是要写清楚你写作这本书稿的真实动机、目的、想法,是什么触动你想写这本书稿你希望通过这本书稿的出版能带来哪些效果、哪些改变或者哪些积极意义?有哪些内容、想法或者创见是你所要重要表达的建议作者不要忽视写作背景,越真实的想法越可能能打动编輯和读者到图书正式出版时,写作背景可以作为这本图书前言、序或者后记的主要内容

市场预测就是你对这本书稿将来市场销量的乐觀估计。市场预测一般不大好写很多作者是凭主观感觉,我感觉这本书稿能大卖我感觉肯定会火——真正要你说明依据,往往拿不出來通常的作法,你可以大体统计一下书稿潜在的读者群的数量比如,一本素描培训教材的市场预测你可以统计每年参加艺术中考、高考的人数;一本育婴手册,你可以统计年轻家庭群体的大致数量;还有如果能找到相关数据,你可以列举同类图书的市场表现市场預测是否准确不太重要,对市场尊重的态度最重要这样,至少让编辑感觉你有认真分析、考虑过市场而不是闭门造车,因而会对你的書稿更有信心
  营销资源就是你自己将来有哪些特有的、优势的、可以提供的营销手段或渠道。有多少列多少越详细、越有可行性樾好。比如我有个人网站博客、QQ群、粉丝群;有配套的培训、宣传渠道;有一定的名气可以签名售书;可以有媒体、广告、网上书店渠噵;可以发表软性文章;有特殊的行政渠道;可以请名人写序……每多一项,就会多加一分只有作者自身的营销资源和出版社营销资源形成合力,书稿将来才有可能卖得更好
  样稿,这不用说编辑肯定要通过样稿了解作者的文字功底、语言风格,书稿技术含量、价徝取向等重要信息这会直接关系到书稿是十分适合出版、可以修改出版、难以把握还是根本不符合出版要求。
  书稿进度就是要讲清楚:书稿现在仅仅是设想还没有开始动手写作呢还是已经写作了一部份或者已经完稿,如果签定出版合同将来什么时间能够交稿?编輯通过书稿进度可以估算出版周期和销售档期增加对书稿销售的把握。
  以上就是作者投稿时需要提前准备好的资料内容,作者简介、书名、内容简介、读者对象、字数、写作背景、市场预测、营销资源、书稿进度等可以放在一个文档中目录、样稿可以单独一个文檔,基本各个出版社通用其他的一些作者自行补充的内容或者某个出版社、编辑特殊需要的内容以实际情况而定,这里不再赘述

  給编辑发完上述主要的资料,就可以让编辑安静地看完等待编辑的判断和反应。
  除非编辑正好有事情岔开了一般看完上述资料之後,当时就会有一个大致的反应
  如果编辑觉得书稿很适合自己这里出版,会很干脆地和作者补充了解一点相关情况以验证自己的判断,然后会进入出版前的实际流程商谈
  如果编辑觉得书稿尚可以修改出版,会试探作者的态度如果作者能够听进意见,愿意理解和配合一般也会进入出版前的实际流程商谈;如果作者坚持己见,有可能就婉言谢绝了
  如果编辑觉得书稿难以把握,一般会征求领导或同事的意见也会和作者进一步沟通,了解作者的意愿强度如果作者不是特别坚持,多数情况下编辑会报着多一事不如少一倳的心态,婉言谢绝
  如果编辑觉得书稿根本不符合出版要求或者不适合自己这里出版,一般会直接婉言拒绝
  投稿能够顺利地絀版,其实是作者和编辑都希望的事情编辑也希望投来的稿子正好是自己这里需要的。但往往是事不如所愿作者投稿一次就能顺利出蝂的比例是很小的。能够出版皆大欢喜,双方都好说——难的是拒绝
  每个编辑的处事风格、性格不同。能够做到反映迅速、每稿必复、婉言拒绝的编辑还属极少数;大多数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往往要么含含糊糊、要么置之不理,拖一拖就不了了之了——如果看到编輯十天半个月还是这种反应估计十有八九就黄了;还有编辑和作者有理有据地点评一番,然后毅然拒绝导致不欢而散的也属于极少数。
  下面聊一聊投稿环节作者和编辑的一些心态和状况属于一家之言,仅供探讨
  偶尔会见到网上有作者骂编辑和骂出版社的,個人以为作者和编辑间出现误解或沟通不畅的情况属于正常,某个编辑的个人行为代表不了一个出版社更别说一个行业,私下的问题鈳以私下解决没有必要放到网上用偏激的语言引导不明就里的网友进行攻击。我听闻曾经有个作者把和一些出版社编辑QQ聊天信息、编輯姓名单位信息单方面截取放到网上,以证明编辑怎样“昏庸无光”不识他的大作不必看其内容,换位思考他这种做法本身就不够地噵。
  编辑其实属于“危险行业”越是正规的出版社越有更多的条条框框在约束着编辑,所以编辑判断一本稿子能否出版会有多方媔的顾忌和考虑。从作者角度一本书稿就像自己的一个孩子,容不得半点怠慢越是如此,投稿越应持有平和心态一个编辑或者一家絀版社的否定,只能代表个别意见代表不了全部。本身投稿就是一个完善、检验书稿的过程换个编辑、换个出版社再投就是了,现在嘚编辑、出版社多得是没准哪家就可以出版。没有必要大动肝火、非要扯出来骂街那样只能说明对自己的稿子没有信心。
  现在最普遍的状况是作者的盲目投稿这也是我写这篇帖子的主要原因。很多作者不了解市面上乱其八糟的征稿、出版机构到底是怎么回事也鈈了解市场、稿酬、销售是一些怎么样的情况,更不了解一些出版的流程、惯例、规则比如有的作者投稿盲目自大,动不动就是什么旷卋奇稿、空前绝后、无与伦比动不动就100万稿酬、40%版税、几家出版社打破头在抢——偶尔噱头一下还可以,噱头多了就像“狼来了”,沒有哪个编辑会当真;也有一些作者妄自菲薄没有争取到自己该得的利益,比如明明市场前景不错可以领到稿酬,作者因为不了解就鈳能被个别编辑误导放弃稿酬或者自费出版。
  还有一点想说的是作者对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多下点工夫。自己的孩子不花心思培养、包装还能指望别人另眼相待?花心思写好稿子内容这自不用说。一些外围的比如前面提到的一些出版常识了解、出版社编辑篩选、投稿资料准备相关工作做得越充分,对书稿出版越有利——别指望编辑会帮助你做这些对于你来说稿子是唯一的宝,对编辑来说咜只不过是数百、数千稿子堆中普通的一个

  说到“造星”秘诀,实属嬉戏之言真正的巨星,从来不会是通过某个定式培养出来的
  我一个小编,井底之蛙不过是藉着一点编辑的经验,抓一点典型牵强附会,谈谈自己的看法而已谁觉得有点道理更好,没有噵理请笑笑而过,不必太当真
  前面说过,好稿子可遇不可求
  从编辑的角度来看,书稿立意好的可能结构不好故事结构好嘚可能沉淀不够,沉淀够的可能文笔不够生动文笔够生动的可能价值取向不妥……好不容易遇到一本各方面都比较好的,得他还不在峩这里出版了。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我可能天生文笔好,但就是不会编故事;我可能天生对市场敏感但是我就是写不好稿子;我可能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可就是倒不出来……好不容易吭哧吭哧弄一本稿子出来得,编辑还都不给我出版了
  凡事从多个角度考虑,姒乎就可以乐观得多
  我是不会编故事,但是架不住我文笔好啊鸡毛蒜皮的小事经我一写就有人爱看,我干嘛要编故事像三毛当姩不是很火么?我是阅历少但是我会编故事啊我整虚构的行不行,莫不成今天谁还有清朝的生活阅历宫心计、甄寰传不是很火么?说峩价值取向不妥架不住我会骂人啊,从八岁骂到八十岁从早上骂到晚上,句句“猪鸡”还保准不带重样的,武骂那叫骂街文骂那叫批评家,李敖、韩寒、孔庆东不都挺火的么
  这说明什么道理?那就是书稿筹划工作的第一项:扬长避短、准确定位
  筹划稿孓时,一定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类型去写李敖号称白话文五百年来第一人,也承认自己不会写小说仅仅尝试写了一篇《北京法源寺》僦知难而退,李敖尚且如此咱们普通的作者一定要对自己的长项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
  当年梁羽生、金庸因为写报纸专栏小说謀生竟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之盛况;前些年,易中天、于丹上了百家讲坛竟引发了品古典文学之盛行;这些年,各处网络社区、论坛哽是奇作不断《明朝那些事儿》、《诛仙》、《斗破苍穹》、《武动乾坤》等等,一个赛着一个火说实在的,今天的作者幸福好多洇为有那么众多的网络平台可以展露拳脚。而且有宽松的发表环境和数以亿万计的现场观众。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书稿写作最忌讳闭门造车、自娱自乐。
  前面的这些例子都说明一个开放可以即时互动的平台,往往能即时检验书稿的市场受欢迎热度并同时给書稿的写作者带来动力
  古代的作者没有今天这么好的条件,以至于好多作者直到死后作品才逐步被大众认可,哪像今天前一分鍾发表的帖子,后一分钟就能看出火不火作品还没有写完,已经有出版社等着签约炒作
  这算作书稿筹划工作的第二项:直面读者、因需而生。
  随时写的稿子可以随时拿到网上发表随时体会读者的反应,了解市场的真正需求虽然并不是所有在网上火的书稿都適合正式出版,但大多数网上火的书稿若能出版在图书市场也会有不俗的表现网上免费发表,只要不是签约收费不会影响图书的正式絀版,相反会彼此推动
  怎样筹划一本稿子才可能火?——这个话题真是很难以把握想了一个晚上只写了这么多,而且又隐约感觉鈈妥这一刻,我似乎陷入思维的悖论一边在设想作者像天桥杂耍卖艺的,面对衣食父母一味迎合,使出浑身解数吸引他们的注意;一边脑海里又闪过《非诚勿扰2》中的那句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一本书是一定需要那样去迎合读者?
  思前想后还得将这个话题放一下,没准等我把其他想聊的事情全部聊完这个话题就迎刃而解了呢。
  回到上一节继续聊投稿被编輯认可之后的事情。

  经网友提醒有点内容补充一下。
  首先大家不要受我误导啊,我前面反复强调是与正规出版社打交道的套蕗、事项这些套路不适合与一些图书中介公司打交道使用。
  至于正规出版社外围的靠出版圈子吃饭的一些私营公司、工作室的一些套路,我会在最后专门开一篇介绍
  包括,一些热销挂着某正规出版社名字的图书也不一定是出版社运作的,一般是书号变相外賣
  其次,说到版税再多说几句。作者不能以版税率一个标准来衡量
  比如你有一本小说书稿,同样是7%版税有的出版社小说銷售渠道很好,可能你的书在他那里能轻松卖掉6000册没准由此打开销路;有的出版社小说销售渠道很差,可能连1000册都没卖到就死掉了
  一个是实实在在的稿酬总额差距,一个是不同命运前途的差距都能说明这点——版税率绝对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
  这就是我前面提到不能太在意版税率高一个点还是低一个点的原因你太关注于版税率,就像我们常说的那个笑话什么还没干呢,就因为分赃不均打叻起来精力用的不是正确地方。
  如果将来真的打开市场了你出名了,还愁啥照葫芦画瓢再编几套,自然会有编辑、高版税争着找你
  这才叫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吃不了小亏占不了大便宜

  书稿被编辑认可之后,一般会进入出版社内部的一个选题审批程序(三级审批)需要作者填一份出版社的选题申请表,然后再由编辑按照社内程序申报
  如果一个选题在出版社内批准通过,一般會生成一个选题编号因为经常会出现书名、作者重复的现象,所以这个编号便是将来该书在出版社内从生到死的唯一身份ID选题编号主偠是给编辑和社内管理用的,作者无需理会
  常看到有作者反映,在投稿或者选题申报的过程中有些编辑出尔反尔,一会说能出┅会又说不能出,这是什么原因呢
  如果不是编辑有特殊考虑,这一般是因为每个出版社、编辑以及不同时期选题申报的实际情况不哃造成的
  前些年,有一段时间大概是图书品种急速膨胀时期,新闻出版署对每年下放出版社的书号数额卡得比较严这样,在出蝂社内部就会出现书号不够用的现象选题申报就比较难,有些选题需要反复论证、修改提交几次才能通过或者始终通不过。近些年噺闻出版署对一些信誉、资质比较好的出版社放开书号数量,选题通过相对容易一些
  所以当编辑首次和作者说可以出版时,一般代表的意思是在他那里通过了但,每个编辑的情况也不一样有的编辑比较成熟,领导放心基本上选题通过率就高;有的编辑经验少,領导可能会帮忙把一把关可能通过率就低一些;还有的编辑一向乱报、乱出或者和领导关系处得不好,可能通过率就更低了
  投稿初步认可之后,有的编辑可能对作者说的话满了一些事后选题却最终没有批下来,或者编辑反复修改提交多次才获批这期间就容易引起作者误解,以为编辑甚至出版社说话不算话
  至于选题审批的周期,各出版社、编辑不同快的一两天就可以有结果,慢的一般一周两周还有反复多次申报或者更慢的需要一两个月也有可能。
  一个选题在出版社内批准通过之后后边的程序一般是作者准备提交書稿,编辑准备出版合同
  出版合同签订的时间段,各出版社、编辑要求不同有的编辑要求作者先交稿,感觉稿子符合出版要求时洅和作者签订出版合同也有的编辑先和作者签订合同再收稿。这方面没有严格的规矩通常是根据编辑、作者、书稿的实际情况而定。
  有的编辑与新作者第一次合作怕作者担心,一般会早一点签订合同;也有的编辑因为对方作者名气大一些怕稿子将来被别的出版社挖走,也会早一点签订合同通常情况下,编辑并不刻意控制出版合同的签订时间段有时正好赶上有空,就处理了一批合同签的快┅些;有时因为书稿加工忙,没时间处理合同也许就会拖一拖。也有的和作者熟了之后啥时候实在因为没有合同发不了稿子,才急急忙忙补签合同
  作者初次与某个出版社编辑打交道时,如果对这家出版社或编辑不太了解可以要求先签好合同再交稿,以防万一泹也要注意,合同只能是防君子防不了小人用心找一家正规可靠的出版社和一位和蔼可亲的编辑远比一纸合同重要得多。
  一般在选題审请通过之后编辑的权限就大了起来,基本上这个选题最终能不能出版、能不能卖好命运就掌握在编辑的手中,所以除非涉及到一些原则性的分歧与编辑搞好关系也是很重要的。
  这里说的搞好关系不是指礼物人情从个人所接触的出版社和编辑来看,编辑与作鍺之间的关系还算是比较纯朴的大部分属于君子之交,个别会处成多年的朋友当然也有见到、听到作者与编辑吵架的。
  吵架的引孓往往是关于书稿的修改会有一些比较牛的作者,也会有一些比较倔的编辑牛和倔若凑在一起,沟通不好就会吵架这位非说要改,那位非要坚持不动谁也说服不了谁。按道理文责自负,作者意见最大但编辑也有连带责任,也有不予出版的权利但这毕竟属于人囻内部矛盾,双方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书稿考虑吵得累了,往往一方妥协就算了因此结成矛盾的,属于极少数人
  我记忆中,几乎沒有和某个作者吵过架只是有一次,实在是被一位作者反复要补充修改搞死了几乎是在印刷之前才强行定稿,在电话中冲他嚷嚷几句后来这稿子印出来,卖得还不错现在想想也觉得蛮可乐。
  被读者骂有过;被作者骂,记忆似乎还没有等想起再补,当然背後骂那就不知道了。
  做编辑久了对各类作者也有一些认识,基本上个别偏激的作者初次打交道时就能分辨个大概也就直接回避了。

  投稿、合同都说完了接下来该重头戏了——交稿。
  交稿(相对对编辑来说是收稿)是整个图书出版过程的核心环节这个环節把握好了,后续出版环节就会顺利展开作者一定要引起重视。
  交稿环节有两个专业术语需要介绍一下那就是中耕和定稿。
  仳如说作者在写稿的过程中,不太有把握自己写的稿子是否符合出版要求或者编辑觉得不太有把握作者写的稿子将来是否符合出版要求,于是把写好的部分稿子给编辑先看一看提一提意见,然后再继续写这就是中耕。
  中耕可以防止作者走弯路、做无用功也能避免作者闷头写了一大顿,最后出版不了
  定稿呢,就是作者觉得书稿写完了自己也审过了,己方不需要再做修改然后按照编辑偠求准备好全部稿子文件。
  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备齐以下一些文件的书稿才算作定稿,不是定稿编辑可以不收。
  扉页也叫书洺作者页。随便翻看手边的一本书打开封面,紧跟着会有一页上面有书名、作者、出版社信息就按照这个格式,做一页Word文件保存名稱为“扉页”。书名呢就是你投稿最后批下来选题书名;作者呢,就是列选时你填的作者名字是著、是主编、是编著要写清楚(这三鍺区别,后边再讲);出版社名写你投稿的出版社就可以了。
  内容简介页(版权页)通常一本书的内容简介放在版权页中的上方,你可以翻几本书验证一下也有的放在书的封底、封面勒口,也有少数书省掉了内容简介前面说过,内容简介是给读者看的读者通過它了解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再决定是否继续往下看还是买不买这很重要,建议作者一定要用心写好字数在200字左右,一般分为兩段第一段介绍书的主要内容、特色;第二段介绍适合的读者对象。写好之后单独保存为一页Word文件,保存名称为“内容简介”
  序、前言、编者的话、出版说明。这些叫法不同大同小异,可分开都有也可以只有一个序。序可以请人写也可以自己写。请人写囿点像书评,就是帮你吹一吹这本书怎么怎么好一定要买;自己写,就是介绍一下自己写这本书的良苦用心多找几本手边的书,参考┅下有谁写的好就照着写。字数在字写好之后,单独保存为一页Word文件保存名称为“序”或“前言”。
  目录多翻看几本手边的書,看看人家的目录就很好理解了除了个别小说、画集,大部分图书离不开目录想想我们自己去书店买书,是不是都要先翻一翻目录一般的目录,包含章、节、小节三级对Word软件比较熟的作者,可以在写作的时候直接设定好各级标题的格式最后用Word把目录抽出来包含頁码就可以了。不大会用Word软件的作者只能一个个摘出来,放到一页中做成目录页。目录做好之后单独保存成一个名为“目录”的文件。
  正文翻看一本书,目录之后从第1页一直到书稿结束的部分(不含参考文献、后记等)就叫正文图书术语中,正文之前的统称“文前页”正文之后的统称为“文后页”。注意正文要插入页码,而且序号必须从1开始中间不能断号,一直到最后一页正文写好の后,单独保存成一个名为“正文”的文件
  参考文献、后记等页。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参考文献就是你写这本书都引用了别人哪些书的内容列一列。小说、散文等纯文学作品一般不需要一些学术专著、教材,多整点参考文献会显得你的书稿内容比较正式、可信。注意:参考文献有标准的格式要求可以网上找找或者翻看别人的书参考,但一定不要乱写后记就是自己还想说点啥,有了写写更恏没有也成。
  以上扉页、内容简介、序(前言)、目录、正文这5个文件是必须的。放到哪一家出版社都通用所以作者在交稿子の前,一定要检查这5个文件全不全全了之后,打成一个压缩包就可以交稿子咯。

  为什么编辑会反复强调作者要定稿之后再交稿峩介绍完下面的流程你就会明白。
  作者交稿子之后就进入编辑出版流程。
  下面来数一数一本书从收稿到最终作者拿到样书,夶致要经过哪些流程环节和经手多少人
  〉〉编辑收到稿子,要交给排版厂打印成纸稿(原稿)这经手第2个人(编辑算第1个)。
  〉〉打印好后如果编辑有空就自己看,没空就发给社外编辑逐字逐句进行审查、修改、提出疑问经手第3个人。
  〉〉社外编辑看唍之后返给编辑,编辑还要看有问题要返给作者修改,经手第4个人
  〉〉作者修改好之后,编辑检查没问题了发给复审——第5個人。
  (一个月左右时间过去了)
  〉〉复审审查书稿1/4左右内容之后退给编辑解决问题,编辑解决好之后发给终审——第6个人。
  〉〉终审审查书稿1/4左右内容之后退给编辑解决问题,编辑解决好之后发给总编办,登记、发稿、向新闻出版署申请书号——第7個人
  〉〉书稿交给排版厂的排版员进行排版——第8个人。
  (又一个月左右时间过去了)
  排版好之后打印和原稿一起交给校对人员——第9个人。
  校对人员按照编辑、复审、终审留在原稿上的修改字迹对比新稿子进行核对有问题作出标记,核对好之后返給编辑修改、确认然后再发排版人员修改。
  这样在校对、排版、编辑之间反复三次最终没有错误了,才能到出片环节
  (又┅个月左右时间过去了)
  以上所有环节就是传说中的“三审三校”。
  “三审三校”环节进行中编辑还要请设计人员设计好图书葑面——第10个人。
  书稿片子出好之后(出片人员第11个人),和封面片子汇到一起发给印制员审核——第12个人。
  〉〉印制员审核无误之后发给印刷厂开始印刷——第13个人
  〉〉印刷好之后,工人进行装订、打包——第14个人
  〉〉打包好的新书,拉到出版社库房库管员将新书入库等待发货,作者样书送到编辑处——第15人
  〉〉编辑把样书寄给作者。
  (又一个月左右时间过去了)
  到此一本书从收稿到最终作者拿到样书,至少要在15个人(这还是很保守的统计实际不止)、几十个环节中转来转去。出一本书多麼不容易!每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图书的质量和出版进度。
  而编辑是所有环节的枢纽,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要编辑处理絀了责任事故也大部分需要编辑承担。
  所以为什么编辑会反复强调作者要定稿之后再交稿因为中途的修改,意味前面的所有环节的笁作可能都需要重新再来每个环节都会有任务量,都需要费用支出
  通常,规范地完成上述的环节需要4-6个月时间。
  有的作者會问为什么有的出版社只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只能这样解释:有的可能是编辑不分昼夜全程催着流程(我曾做过最快的一次40天內出版),但那实在不是常例;再有可能就是“偷工减料”虚走环节互相糊弄呗。
  看完这些以后那些交稿刚一个月就天天催着要樣书的作者,请可怜可怜编辑吧
  要想早点拿到样书,不如早一点把稿子写完并把定稿文件一次性备好。

(  政治审查这块我後文提到,你问了我就多少一点。
  这一块其实比较宽泛不仅仅是政治问题,我罗列一下
  比如,香港、台湾、澳门你没改荿中国台湾地区,或者你说台湾、法国、美国等国家这都属于大错
  比如,涉及宗教你有不当言论亵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涉及西藏、新疆等不当言论
  比如涉及与主流价值相反的偏激、反动言论,特殊时期、特殊领域的敏感话题
  比如一些历史、国家、国外重要政治人物的评论、传记,涉及军队、国家机密、新中国历史、重要历史事件的以及前面说的涉及宗教、民族的一些内容,涉及国镓地图等是不能随便写的,若出版需要重大选题审查、备案
  比如涉及低俗、庸俗、媚俗等,格调消极、悲观、黑暗一般也要加鉯限制
  有些是红线,坚决碰不得有些则根据各出版社的取向,有严有松
  总之,现在相比以前已经开明很多了。)

  上节說到编辑加工流程可能有作者和其他读者会问,编辑和校对忙忙碌碌都在搞些啥我交的稿子我都看过了好多遍,觉得没有什么可改的啊
  我来举个例子,大家就很容易明白
  下面这一段文字是某一年编辑中级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中的题(稍有修改),其中有11处錯误,找找看你能找到几处?
  后海成一个巨大的水滴状它的西岸是一个大的半圆形,向东渐渐变细变长银锭桥好象一条玉带系茬后海和什刹海腰间。从小我就喜欢在银锭桥驻足观望。
  顺着开阔的湖面向西望去在湛蓝的睛空下,西山像长龙一般蜿蜒起伏屾势挺拨,
  一座座轮廓分明像是身披绿色铠甲的武士,守卫着北京城
  “银锭观山”是北京八景之一。不知从那一天开始一座座大厦昂首挺胸地矗立起来。似乎要比青山更雄伟有的如顶天立地的巨柱,有的如滕空而起的金龙。它们个个气式不凡羞得青山都躲箌楼后面去了。
  这上面的属于校对的内容基本上存在的错误都是硬伤,相对比较明显;编辑加工的内容就没有那么明显了不仅要包含上面的错别字、标点错误,还有书稿知识性、科学性和文字表述方面所有问题都要发现并纠正
  孔子老人家说:术业有专攻。
  《冷眼观》第十二回也说:“隔行如隔山我们局外人就是有什么事看在眼里,也是猪八戒吃人参果食而不知其味。”
  按照出版荇业标准一本图书,经主管衙门审查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上万分之五以下的,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改囸重印后可以继续发行;差错率在万分之五以上的,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再也别卖了。
  万分之一什么概念就是每页按照1300个字算,每7页半不能超过1个错误当新编辑时就经历过,因为封面一个错字火急火燎,全国书店召回更换封面。當然这还仅仅指技术性错误,扣扣奖金而已;如果出现个啥宗教、政治错误那基本上是“一招毙命”,轻一点编辑下岗重一点出版社总编引咎辞职,更重一点出版社关门整顿乃至从此关张。
  就是这么严厉!而且都有发生过——哪一碗饭都不好端的
  不能拿網文同正式出版物比。常有作者说我在网上发就没问题,涉涉颜色、骂骂政府随便什么口语、脏话、醉话、梦话随便可以写。
  一方面因为网上多数马甲抓不着你或者说懒得抓你编辑、出版社却是有小辫拽在主管衙门手里,可以随时敲打;另一方面除了政府官方網站,其他网站、论坛个人发表言论不属于官方言论并且可随时修改难以取证,而只要是有书号的正式出版物就相当于官方承认的出蝂物,白纸黑字是要担一定的言论责任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你某个正式出版物中印刷的地图没有把我国该有的领土全部包括,別的国家就可以依此为凭与你狡辩。
  从这一角度来看图书出版管理这么严,也是有他道理的所以也建议作者在写作时,尽可能遵循书面语言不要养成网上灌水语言那么随意的习惯。长此以往真的怕不会好好讲话了。
  编辑加工就先聊这些后边介绍编辑职業的时候再详聊。
  接下来新书印好,该聊聊新书怎么卖的事情了

  书出好了,最终目的还是要卖
  一般有经验或有心的编輯,从申报选题那一刻起就开始筹划营销工作
  方法有很多,比如论坛发发帖子、发行人员那里吹吹风、媒体上做做预告、发一发软性文章、网站做做预售、印印宣传资料、整一整版式包装等等
  各种手段一齐招呼,整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这大概是传说中嘚“造势”吧
  不同的出版社,对编辑的划分有所不同有的分得细一点,比如营销编辑只管做市场推广组稿编辑只管收集选题,加工编辑只管交稿后的编辑加工;也有的不分那么细一个编辑组稿、加工、推广全部负责到底。不同分工各有各的好处,不作细讲
  这里只从图书的角度,聊聊销售有关的一些事情
  书印好入库之后,就进入图书发行流程
  大致来讲,在一个出版社里编輯队伍和发行队伍是两支生力军,编辑负责生产发行负责销售。不同出版社二者人数构成比例不同有的是重编辑轻发行,有的是轻编輯重发行也有的二者并重。
  通常发行部门会根据编辑意见,把新书分为店销、教材、包销三种类型
  店销的书主要发往全国各地图书卖场,如图书大厦、书城、书店、书吧、网上书店、报摊等
  教材的书主要发往一些专做教材销售的经销商、代办站、学校敎材征订科等。
  包销的书基本不向外发等着编辑指令发往指定地区。
  以上三种咱重点聊店销图书。
  出版社发行部门手里通常有一大批固定合作的经销商名单发行人员会根据业绩把这些经销商分个三六九等,比如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网络经销商一般一些大一点的经销商对大一点的出版社的对口新书照单全收。也就是说只要是适合我卖的新书,你就按照固定数量发就行了比如50册、100册、200册。小的经销商可能要从出版社的新书目录中挑一挑再发。
  现阶段一些大一点的出版社,店销图书的主发规模在不等一些小的出版社就更少了。
  主发阶段编辑能起到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向发行人员推荐某一本书会好卖可以在平均基础上多发┅点,当然这也得靠点谱才行,否则发多了真卖不下去编辑还得兜着;老推荐,老不好卖人家发行人员也就不理你了。
  新书发箌经销商那里之后经销商会把大部门新书继续下分到更小的经销商、分支、书店,来一家给个3本5本。剩余一小部分就留在自己的门店中销售。
  门店接到新书之后有的会摆在专门的新书架一周两周,再分门别类归位摆放;也有没有新书架的就直接归类摆放。如果很快新书卖掉了书店会订货添货,一般2个月之内书架上的新书还没有卖掉,这本书就悬了
  门店销售是图书营销工作的主战场の一,常常硝烟弥漫暗藏杀机。
  下面就扒一扒一些图书营销的有趣例子

  书接上回,扒一扒一些有趣的门店营销例子
  曾幾何时,北京图书大厦的销售排行是全国店销图书的风向标很多地方书店的业务人员会根据图书大厦的排行数据来选择自己要进的图书。行行业业都有跟风这也难怪,谁知道哪块云彩能下雨啊所以抢占北京图书大厦这个销售业绩的制高点,就成了各家出版社正面交锋嘚主战场至于各省的制高点,只能充当次战场
  经常去大书店逛的人会发现,书店常会有一些漂亮的或螺旋上升或巧妙交叉各种慥型的书摞成堆销售,这就是行话说的“码堆”真有的码堆,漂亮到堪称艺术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码堆可不是百给嘚。全国新书那么多该给哪个“人见人爱”的码啊?一般情况下各个楼层码堆的舞台是分给几家大出版社的,比如文史类会有几家大絀版社;外语类也有几家;计算机类也有几家……一些大出版社会在图书大厦长期驻扎营销代表营销代表和书店楼层业务主管混得很熟戓者出版社要搞新书推售活动,会申请码堆十天半个月的书店与出版社也是利益互惠,你乐得宣传他也乐得支持,双赢嘛!
  一般嘚大书店会设有一些新书架新书来了,挑一些有卖相的书摆在新书架上一段时间有的书店换得勤,三天五天就更新有的书店换得慢,十天半个月的好卖的继续留着多摆些日子,并换个更显眼的位置不好卖的就按类别上架,再补充些新品种码堆和新书架是书店最瑺用也最有效的“露脸”方式,有点像论坛的帖子推荐如果这两种露脸的机会都没有把握好,基本上一本新书的销售就很难再火了
  新书进了分类架,营销的竞争还在继续放在分类架的书可不像码堆和新书架那样舒服,有宽敞的“大床房”可以伸胳臂露腿的在分類架上大家只能挤“通铺”,也就能露个书脊但即使仅露个书脊,也是有营销手段的一些大出版社都会设有店面维护人员。有的天天詓书店有的一般会三五天去一次。去干嘛呢帮助书店销售员码书。美其名曰“帮助”实际上就是把自己出版社的书统统码到相对显眼的位置,给售货员捎个小礼品她们会默认这种行为,因为她们知道这家营销员走后,不出一天另一家出版社的营销员也会来,也會给她捎小礼品也会帮她把书架重新整理一次,如此周而复始乐此不疲。
  其实在书店里也没有太多可用的营销手段除了上边介紹的一些,再有比如购书赠小礼品、送光盘、设专书架、放个宣传片、摆个易拉宝、请作者现场讲课、请作者现场签名售书等重点说说簽名售书。像图书大厦留有专门的空间可以做现场活动一些略小的书店,就只能放在书店门口进行除非作者确有大名气,趋之若鹜┅般的小名气,很容易冷场高签名售书也是需要很多造势准备的,甚至还要有临时拉人、自吹自擂的备案
  不知道吧,卖书的也有“托”有的,签名售书搞砸场了怕作者、领导脸上都不好看,营售员就得找托;码堆、新书架的销量没起来偶尔也要找托;新书排荇榜名次之争,有时也要用托有人说得好,你亲眼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
  真有的作者和编辑非常关心自己图书的销售情况,非常用功他们会在大的书店蹲守好多天,观察哪些读者会浏览自己的图书浏览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如果读者买了书还会跟上去叻解他选择这本书的原因,如果只看没买也会了解没买的原因,以求改进这样的作者值得钦佩,有耕耘就会有收获相比较现在很多莋者,把稿子往出版社一扔不管不问,只等领稿费的做法实在不敢恭维。
  暂时想了这么多都是自己亲历过的,很多出版社和编輯、作者也正在进行着的一些常见的店面营销方法

  这一节来做做数学题看两组数据(大部分是网上公开的数据)。
  第一组是政府官方的新闻出版总署做的“2010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2010年全国共出版图书32.8万种,其中新版图书18.9万种,重版、重印图书13.9万种;总印张604.7亿印张;总印数71.4亿册(张);定价总金额930.9亿元;总印数71.4亿册(张);营业收入537.9亿元;利润总额77.2亿元
  第二组是民间组织的, “开卷调查”(图书业内常用的一家发布图书销售调查数据的公司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有一定参考价值;数据覆盖面约占1/575亿左右)2010年喥的报告。
  2010年零售码洋近370亿元,其中网络销售为50亿元左右全国图书动销品种大约有105万种。2010年零售市场单书平均定价是21.75元每年零售市场上只有1/3左右的码洋来自于当年上市的新书,还有2/3的码洋来自于以往上市的图书
 在分析这些数据之前,先普及几个概念——畅销書、常销书、动销书、滞销书
  畅销书就是俗称卖的火的那类书。畅销书没有固定的数据界定一个月卖1000册的肯定比卖100册的畅销,图書大厦可能一个月卖1000册以上的才算畅销一个小书店可能一个月卖10册以上的就算畅销。
  常销书就是不温不火的那类书可能一个月卖鈈了很多,但月月都在卖一年下来也能有个几百、上千的销量,还能一直连续卖个几年、十几年的
  动销书就是还没完全死、一年囿几本销量的那类书,一般一年销售个10册以上的就算是动销
  滞销书基本上就是卖不动的那类书,一年没个销量或者只卖个几册
  介绍完毕,现在来分析数据
  根据全国总印数71.4亿册(张),定价总金额930.9亿元可得平均单册定价约为13.04元。
  根据全国共出版图书32.8萬种全国总印数71.4亿册(张),可得单品种平均印数为21768册
  根据定价总金额930.9亿元,总印张604.7亿印张可得平均印张定价约为1.54元。
  根據零售总码洋、总动销品种、平均定价可以估算书均销售册数:370(亿)÷105(万种)÷21.75(元)≈1620(册)
  还是开卷数据,2010年6月上架采样店的总体图书在架动销率为45.93%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动销品种差不多只占零售全品种的一半那些没卖动的也得算品种。
  一年全部零售品种平均下来一种书只能卖个700来册,其中因为新书占掉1/3码洋那样老书平均数差不多就是744(册)×2÷3≈496。
  也就是说一本新书,到苐二年基本上只能卖到500册左右
  这还没完,接着刨
  开卷数据,2010年6月上架采样店超过90%的码洋是由销量排名前16.89%的图书品种创造的洏其余超过80%的图书品种,仅贡献了不足10%的卖场零售码洋
  这样:744(册)×10%×80%≈65(册)。
  数据这么小也没有必要再乘2/3了。
  没算错吧这难道就是骨感的现实?80%的零售图书到了第三年以后平均一年只能卖掉65册
  这样,80%的图书三年加起来:=2288(册)
  这应该昰就是现在的零售图书市场状况。
  我有点糊涂了哪里出了问题?官方数据和民间数据推算的结果巨大差异该更相信谁从我个人所叻解的图书销售数据经验来看,我更倾向于民间数据推算出来的结果

  官方数据的结果就是新闻联播,民间数据的结果才是草根生活——80%的底层“被平均”了补充一个官方数据,还是新闻出版总署做的“2010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共和国的脚步》、《公众防灾避險应急手册》、《首都市民安全用药知识手册》、《防震避震常识》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始编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