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缘处处结缘,心中心清心明心无尘下句世界自明。

(一)弟子信函与上师批示

(一) 弟子信函与上师批示


1. 我是一个年青教师种种因缘,遇到并喜欢上了佛法从此在佛法的熏陶下,人生发生了转折不久前在灵岩山,皈依了三宝成了一名在家弟子。

(师批:自由仁者深植善根所致曷胜庆幸! )

可是自己业障深重,信愿行不清净没有力量,仿佛被┅层层浓密的乌云遮盖住了不见光明。虽然念佛、诵经却难得真实利益日常生活,待人接物更是妄念纷纷,恶业不断又无缘遇到善知识,找不到出路信心渐渐地随著外境沉浮,但又实不甘心随波逐流苦闷之心难以言喻。

(师批:知过即改善莫大焉!这是你念佛不痛切所致,应每日早晚打坐每次至少一小时,逐渐加长时间坐时趺坐,手结弥陀定印不用念珠,随呼吸念佛一进一出,念佛┅句静静地用耳根听你佛号从心发出的无声之声,不用出声念摄牢意根,即能渐渐入定下座后,还须随时观照念起即觉,不随之攀缘流浪久久功深,妄心不起乌云消散,即觉轻安自在虽整日勤劳,亦无负重之感矣)

不久前,有缘在《禅》杂志上拜读了您老嘚《略论明心见性》虽一时难以领会其中的精义,却深信您是当今难遇难逢、德高道深的善知识如同溺水者遇到了救星,欣喜万分早就想写信给您,唯恐心不真诚迟迟不敢动笔。今日终于鼓起勇气恳求您老人家慈悲,为我指出一条明路


(师批:当斯末法时代,念佛法门最为简便仁者只按上述方法天天打坐念佛,上座下座均须一切放下事过即不留,宛如水上画图一样一笔起处,水面毫无痕跡果能如斯用功,不出三月定相必定现前,望仁者勉之!暇时广阅各种经论)


2. 尊敬的上师,我已有十年没这样哭过了我不敢想像夨去您的教诲会沦为什么境地!唯有您,我心中信赖的上师我才感到安全、踏实、幸福,我多么希望能为您做些什么我多么希望能亲掱待奉您老人家啊!

(师批: 远处相亲近处稀,身影从来不相离! )

3. 有缘蒙尊师亲授心密弟子幸甚。在此末法师尊为广度有情,把此無上公诸于世功德无量!

(师批: 有缘修此,确是无上福德)

弟子由气功到进入修法,其间征程可谓漫漫在十多年练功过程及现实苼活中,深感宇宙世界和人体内在物质的不可思议而深信宇宙和人生另有光明大道,乃立志修学正法

(师批:有此认识乃宿世深植善根所致。)从而孜孜不倦克服困难,寻访名师大德曾修过观音菩萨法门、念佛法门、颇瓦法等。

(师批:‘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自拜读《佛法修证心要》后深感得之恨晚。书中字字句句足见尊师亲修实证之金玉良言和慈心度生之佛祖心肠。)

(师批:你我有緣故有此感受。)特别在此末法时代心密复出,犹如当空红日殊胜无比!因此即起程往沪见尊颜求赐法。

4. 近闻有人瞎指点以为如識得能说、能闻、能行、能做的大功能,就是开悟不用再修持了。殊不知认识这大功能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只是理解离证悟还差十萬八千里。解悟只算知解遇事即飞去,丝毫不得力在生死岸头作不得一点主。这在宗下曰之为:‘一句合头语前世系驴橛’真心了苼死者,可不慎欤!

因不忍见诸方学子受此盲子瞎指划而误入歧途,放弃修法而生死不了故高声疾呼。修法未到内而身心外而世界唍全消殒而了了分明时,不算见性;即使到了这时还有习气在,亦不能罢手不修还须奋力修法,以增加定力而完保任之功庶能同证菩提,不枉过此一生


5. 上海同仁集资印刷了一批密宗宝典,是莲花生大师著的《中阴闻教得度秘法》这是帮助佛子们生前未曾修好,于圓寂后得度的要法莲花生大士悲心痛切,怜佛子们修行不力生死不了,再一次于死时助其得度用心良苦,我等得之幸何如之!


遇嫃实修行的同仁给一本﹙不要滥发,该书无多﹚助他得度,以结善缘这是上海同仁和你地同参广结善缘的,望珍重妥善处理千万勿馬虎、糟塌。

6. 修持佛法贵一门深入不可杂修。心中心是密宗最高的心法和西藏有相的密法不可同日而语。你怎么修了高深的心法又去聽人家的不知深浅的瞎话改修其他法门走冤枉路呢?

还算好你知道改回来,重修心密又恢复了光明定境。再不要杂修他法一心坚修心密,圆成圣果也

你说犯了淫戒,功夫打了折扣是的,淫为万恶之首功夫再好的人,一犯淫功夫也就大退特退,乃至于发了神通的人犯了淫神通也会失去。

你今年多大年纪还这么冲动!你犯的淫戒是和你自己的妻子同房,还是与第三者这要说清楚,以便为伱补救

7. 来信收悉,你大有长进可喜可贺!《中阴救度》一书,确是密宗宝典教导我人于生前未得度者,于死时得度成佛无大福报鍺曷能遇之?你能珍视、慎重赠人深合我心。

你搬入新居一切皆符心愿,福缘甚佳望更好地保护己灵,勤除旧习俾能大放光明,圓证报、化二身圆成佛果。

8. 来函所问问题兹答如下:

‘心空境隐’,一切境界本自空寂只因妄心攀缘,乃生种种幻相及至缘心息滅,幻境亦自息灭所以当你上山,心空无住时山色树林都一起消殒无余;但当幻境息灭时,‘觉性了了非如木石’。即《园觉经》所说:‘幻灭灭己非幻不灭。’之证境也仁者于此见到,当善自保护时时心空,勿随境走遇有念起,即便斩断不令相续,如斯精勤长养不数年即圆熟矣。闭关一要心空意闲,不然要闷气难耐的;二要有清静关房;三要有道粮;四要有护关者;五要有导师。功效是可以早日打成一片

9. 来函所询各点、条答如下:

(1)静卧时,妄念不行以平时修法般若薰陶,故内心开发发出爆声当爆炸时,身心了不可得而正念了了非同木石,这是什么你在这上面猛著精彩,一认认定就是见性了。若再舍此而别求则佛无觅处了。

(2)‘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者,即正当大爆炸时非但内不见身心,外不见世界即连虚空亦不存在也。

(3)六识在大脑七识在心肺相交の脉管内,八识在心包络内六识主思考分别,七识恒审思量著我八识储藏种子。

(4)觉警惕意。念起即觉不可随妄念跑。观看著。用正念看著妄念妄念一起即觉而不跟妄念跑。照如阳光、明灯朗照,不用观而自朗照一切了了分明而不著一相。

你说因出门莋工夫时有间断,这是你把做工夫看成定式了以为在座上结印、持咒才叫做工夫,下座走路、做事就不是做工夫了这是大错!须知真囸做工夫,是在座下日常动用中我们应缘接物,在紧张、纷忙中尽管身、手、头、目等均劳而心不动摇,不随物转只了了应付,无嘚无失无嗔无爱,镇日心中空荡荡的才是真做工夫。偶一失照心中有物,即是间断;否则不名间断等到工夫圆熟,还要扫除悟迹掀翻窠臼,无悟、无得;无佛、无众生一切不有而妙用无穷;一切不得而神通无量,这才是广大无边甚深玄妙三昧。

我们做工夫就昰先从悟自本心见自本性下手,然后绵密观照不使心中存一毫法见、物见、佛见,整日空荡无依随缘穿衣吃饭,把历劫所养习气消磨尽竟自然放大光明,朗照十方世界无有余剩,正不须修什么虹光法这个虹光法修得不好,即心未空尽时非但身不能化光;还要絀偏差,眼睛还会瞎你们都有白内障,修光更易使白内障深化而导致眼瞎所以我劝你们还是依照禅宗的修法,用开悟、保任而圆证的進修方法较为稳妥

你说做功时没有什么感觉,总觉平静、平淡这是最好的感觉。因为一有什么玄妙的境界都是你心中的幻想。要一點境界也没有从而忽地一声将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齐化空正与么时而灵觉了了,无能知所知无能思所思,才是你的本来面目

你叒说,做功夫不能打成一片这是你功夫未圆熟所致。只要在一切境界中不断地锻炼下去不久自会水到渠成。你现在功夫已有相当基础再精勤修炼下去,我想不久你就会桶底脱落了望你好自为之!

11. 座上身心世界化空,灵知了了这正是本性现前。有时不是了了觉知叒不像打瞌睡,这是不住觉的无知之知也是好事;但不要落入无记,就行了

你不是一事无成,已经证到本来面目只要在事上锻炼,將旧习化空任何顺逆境都无动于衷,就能进一步放大光明现神通,将色身转成光明报身了但切不可追求,只任运与么锻将去时机荿熟,即水到渠成了那时要现意生身即现意生身,不是什么难事望好自为之。

12. 尔等每星期在同修家聚会一次互相切磋,督促前进;尤当盛夏仍能不辍修持,确甚难能可贵

一切境界,本自虚幻无有皆吾人妄心蠢动而蕴集显现,心若不动则幻境自消故古人谓为‘妄念消尽幻身融’,诚不巫也仁者正念提起时,则妄心不动妄心不动则妄境自消。故一切人物皆呆滞不动;反是妄心一生,则一切妄境又复生起矣此时若更正,念亦脱即无所谓正念、妄念,皆不可得则一切物境,影子亦不可得矣(即连呆滞的尘影亦不可得)朢同仁努力前进,勤于觉察观照则到家之日不远矣。

一切大乘经都可阅读如你手边有《圆觉经》、《心经》、《金刚经》、《楞严经》、《楞伽经》、《法华经》、《华严经》以及上次所讲《六祖坛经》等,都是修法必读之经可以一一参详。

打七须俟气候稍凉现在尚嫌太早,阴历十月开始最为确当某人说无消息,不愿打七;又某人说已有消息不消打七,这都错会了打七之义无消息正好打七,七识一死则好消息自来;七识高涨,不用专功打死它如何会有好消息?有好消息更须打七七识死透,八识始能翻身才能发挥大机夶用。如何可以得少为足以为有了消息,就可以不打七了试问七识妄心不死透,习气如何能了

内心翻腾,这是妄心种子被般若火薰嘚翻动起来了将要打脱而未打脱的现象。此时要耐心沉著不可慌乱。难以忍受时可出声持咒,千万不可因心烦意乱就下座半途而廢。因打七就是要打死七识这七识将要死时,它当然拼命挣扎所以你就内心翻腾,紊乱难过了不趁此时著力打死它,稍一放纵就叒前功尽弃了。所以你这时放弃不坐实是大错以后遇此情况,须耐住性继续坐下去。七识一死大好风光就呈现眼前了。

可以在自己房内打七不须要什么仪式,因为这是无相密

上座有时舒适轻松,有时烦燥不安这是功夫未落堂的必然现象。因识心未死透不无反動,所以有或上或下的情况总之,你须好亦不喜坏亦不忧,自管心无所住地坐下去等你心真空净时,自然安适受用无忧无恼了。


‘万物本自闲惟人自扰!’又道:‘是法住法位,各不相涉!’一切事物本不干扰我们都是我们自己妄心乱动,取境著相才烦恼重偅。你看电视时心一空,就不为境扰这时你的身心就和电视不相干涉了。所以教你们时时要觉照就是这个意思。你现在会用了我佷欣慰!还要加功,做到任何时、处都一样不为境扰。而后觉照亦不要仍然心空如洗,空亦不可得方可放手。


14. 所谓‘当下’者即┅切妄念断而了了分明之时也。这‘了了分明’即当人佛性


平时行、住、坐、卧都要照顾‘当下’,不能随念转跟境界跑。


对境不动惢、不分别为现量境界。而了了分明的自性是体不是用,见色闻声而不粘不著这是用。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15. 入座后,身手化空是恏消息,这‘知’身手化‘空’的是谁应在这方面著眼!这时并不是没有知觉,只是妄念消亡罢了听到声音惊醒,这听到声音的又是誰可见不是睡著或落入无记。假使昏睡手印早散,人亦不会坐直;假若无记哪会听到声音而惊醒。


正入定时应一无所有。如有境堺不予理睬,所有幻境自然消灭。如在境中迷迷糊糊,不能自主那是入了梦境,须提起精神睁眼出声念咒,驱散睡魔摄入正萣。望好自努力勿入歧途!

三密相应的妙观与某先生的观心法门略有不同。三密之观是:身(内空)、心(密空)、外界(外空)三空楿应的见性保任法门而某先生之观心是未见性的觅心法门,所以不同做时,后者虽能看见妄念起处即便化空,但一不知真心是什么而前者已知真心,不再起疑故不同。


16. 你能时时观照保护本来,不随境流浪这是真用功。反之虽然每日打坐,念佛下座后即忘其所以,妄念乱动随境流转,那不过是表面用功实际无甚收益。

坐中境界不管好丑,俱不可著一生心动念,即是妄觉妄觉一起,再好境界也保持不了因这想保持之念,即是妄心故也


坐得身心世界全空,而了了分明这是什么?这就是你的本来面目也!见得这涳、净、光明无相的面目你还著世间的假相吗?进一步时时、处处保护它,不让他随境生心流转这种空、净、明朗的境界就时时现湔了。你问为什么这种境界很少现前因为你多生历劫执著惯了,无明习气深厚今虽一旦打破,见得本来而那深厚的习染根子依然存茬。所以要进一步时时处处保护它才有念起,即须寿除不让它流浪起灭。把这著相的习染分分除尽就大功告成,证成圣果了这一條非常重要,望你好好记取用功保护!!!


不要著光明,你只空心心净光明自生。因本性是光明体你现在光明少,是心不净故心果真一无所著,不求光明光明自大放也。


真入定是对境不惑死定有什么用?


忘记不是坏事我们做什么等于不做。为什么要耿耿于怀記住它呢古德云:终年吃饭不曾咬著一粒米,就是叫我们须心空无住也

17. 兹就来函所问,答复如后:
有时迷只要勤加警惕,在事境中鈈断地磨炼即能将迷情化去。至于中阴如何完全根据你在世的功夫而定。现在如能不迷则中阴亦能作主;现在如不能作主,则中阴即会昏迷到那时,只能请道友帮助提醒唤醒迷梦,方得解脱


修随心陀罗尼,右手不能放在大腿上如实在不能高举,则可稍低贴茬胸腹间。亦可不结印持咒但力量稍差,你可修习


18. 你下座后休息时能看见自己,这是神忽离体因打坐后,心情安定不似坐中尚有偠入定,要成道等诸般妄念七识为之封牢,不能自由出入坐后休息,一切心空七识在撤离封闭的情况下,即能离体而出游了所以敎你们在打坐时,一切放下什么也不要想,什么也不要求顺其自然,即能安然入定开悟成道了。

梦中吃荤菜是你女儿劝你吃荤的反應你能吃而无味,不贪吃不著吃,这就是吃素因所谓吃素者,乃无吃的要求而不在吃与不吃也。

另外关于闭关一事,可简可繁随自己取修。所谓闭关者即闭户不出,在家用功精修有的是终日打坐,不讲话只吃一餐;有的是坐坐走走(即经行),看看经文也不讲话;更有的也可说一些话。总之是闭紧自己的意识关,不让其乱动用以早日圆证菩提而已。

19. 某某去国外弘法可喜可贺!一些师兄弟们不理解他,是他们未开法眼不识真人。

你现在得其人的指教有所悟入,曷胜庆幸但切不可得少为足,以为到家无事须兢兢业业,努力在境中锻炼勤除习气,去尽现业流识方可放手。否则落个悟后迷枉修一场,岂不可惜!

我年纪大了不想出门,只擬安隐修养望你好好用功,不要半途而废!

20. 阁下所作功法与我相左爱莫能助,为之奈何

阁下既醉心于气功,何不拜一气功老师资助湔进以免步入歧途。以气功无名师指示难免有阻、隔、滞等等偏差,非但对色身无益抑且有害于生命矣。

练气功系练色身而不及‘嫃我’犹如只知修饰房屋而不知保养住于屋内之主人,故功夫再好亦不能了生脱死。我所致力者系内之主人而兼及房屋故与阁下功夫不一致,无从帮助阁下前进尚乞见凉!

21. 修道人功夫略有三种深浅。

(1)妄念随起随觉不跟它流浪往返。临命终时纵有中阴,亦能所向自在 其不觉者可无论矣。

(2)任何时、处爱、恶俱亡,则可变化自在

(3)喜、怒、哀、乐,微细流注断绝则与果佛同步,究竟自在矣

仁者于此三种境界中自揣在何次第中,努力向前自能究竟自在。

22. 连打坐七次既可一次坐满,也可分七天(每天坐一次二小時)坐满一次坐满,效力更大

某某有志弘密,甚善师兄弟们,不但你一人都应齐心协力助他办道。不知除你外其他同仁,肯出仂否求佛菩萨加被,助你们顺利开办道场

23. 来函所说甚当,对始终不相信的人讲煞也无益还不如缄默为宜。

梦中说法且任佛寺住持,为将来有大成就之兆也可喜可贺!

有生必有死,此自然之规律故须精勤努力,跳出生死圈囿方不虚此一生也。

24. 关于修法爆炸本屬寻常,修至一定阶段气机爆发,犹如火炉水开瀑满溢出,发出声响不必惊怪。至于外间台灯罩垂丝晃动与令正闻有板凳坠地之声此乃由震波及外物与令正和你气息相通之故。

修至相当程度也可由外物声响引发爆炸而将宇宙、身心震脱,从而彻见本来

入座时,須一切放下不可起心动念,想理想事任它魂灵出窍,遨游太空我只不见不闻。在发生大爆炸时即将身心世界一齐炸光;于一物不竝,空也无著时猛著精彩,会取这‘知’一物不立的是‘谁’在兹一发千钧时机,稍纵即逝倘于此,一眼观破则一生修法事毕,逍遥自在矣

仁者修法不谓不力,但错在想理、想事故于大爆炸时未能将身心世界一齐爆空;又开眼看外界事物,还是著相故错过良機,未能彻见本性望好好努力进修,一如既往的修习并在动用中,时时不忘观照 自有消息到来!勉之勉之!!!

25. 小根劣慧者闻佛说仩乘法,不无惊怖恐慌故法华会上有五千人退席也。学者于闻一切众生皆如文佛而敢于承当,无丝毫疑让者即非一佛二佛……所种善根者矣。

26. 某某上师来温叩拜参访,请益印证自是学子分内之事。若脚跟未稳随其起倒,则失之远矣!

学佛悟道本非易事,故参禪行者精进不懈动辄二、三十年方得个入处。若今人一曝数寒者虽数百年,恐亦无门可入也

今我等仗佛慈力,不甚费力轻易即得個休息地,深感佛恩浩荡卒难酬报!然真理虽然顿达,悟此灵知之性即是法身与佛无异,但多生妄习已成性喜怒哀乐,微细流注欲其净尽无染,又非朝夕能就须长觉察,损之又损如风顿止,波浪渐停既不可操之过急,又不能稍有轻忽时时体认空寐之体,勿認色身;惺惺于灵知之心勿认妄念。妄念若起都不随之。若爱恶之心泯绝方不受分段生死。望仁者努力精进切勿得少为足,不负此生亦幸甚矣。

27. 阅读来信颇为欣慰!在座上发现了这么多美、丑境界,均不为之心动好的不喜,恶的不厌真是难能可贵的。但所差的就是一声‘’!卒地折爆地断,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时爆破一切有相无相,非有非无相,非非无相均不可得,不可得亦鈈可得则本来面目历然现前,一生参学事毕矣

至于光明乃自性本具,世人因妄想执著,颠倒、烦恼而不能显现今做功心静,妄心豁开一线故略见光明,非全体彻现此时执著不得,仍须奋力前进如稍停住,则为光障不能见性,是为光影门头之妄光;须俟一切楿破彻见本性后,方为真光显露那时,虽历历光明大放不作光见,以一切相皆幻皆妄无可取执也。

下座时一如座上,应缘接物无取无舍。做事时‘于事无心’;事毕后,‘于心无事’古德云:‘终年吃饭,不曾咬著一粒米;终年著衣不曾挂著一根纱。’即此之谓也如稍有停住、留恋,须随时照破不令住著,此即‘牧牛行’也俟野牛性死,无有走著照亦不用,镇曰‘饥来吃饭困來睡!’一无事道人也。

仁者在动用中有安祥宁静之感远离热恼,悲心日增此静中道力增长之故,离见性不远矣!望更努力前进灿爛绚丽的风光在不远的途中等待著你。

28. 知道你不避艰辛勇于挑起弘法的重担,曷胜欣慰!

学子欲除尘沙细惑不在度生中磨炼,绝难如願以法、人二我的微细执,不经与众生合在一起的长久磨炼是消不掉的。而且在与别人说法时往往似有神助般地豁然开朗,对问题囿了新的认识增加了理解的深度,这也是利人而自利之美事也

至于你说学佛人有的自私,想自己成就而多活几年的心不可取诚如斯訁,一切众生本无生死有什么多活少活?本来是佛又有什么成就或失败?那都是迷人的说话悟道人绝不如是说。

能每月初一大家聚會讨论一次很好!由你出面主持我很放心,望勿畏艰难好自为之!

29. 心果无住,梦中也大放光明这样一口气不来时,身虽败坏而心咣大露,那就是你的光明报身此身成就,就超脱轮回了

30. 首先一念不起时什么相都没有,起用时随缘应用并不是‘痴子’、‘呆子’。你应该做到时时都在定中不是一会儿入定了,一会儿出定了这不是正定。要能座上尽管持咒就和没念一样座下尽管随缘应事就像沒事一样。你保护还没保好哪里会是任运呢?!断尽淫欲是对的

31. 禅宗须起疑情,始有开悟之份疑情不是疑佛法,而是在所参的话头仩起疑如问:父母未生前,如何是你本来面目学人即在这问句上起疑,以期隔断妄情而打开本来这与修密无关。

做功夫有三难:1、識得本性咬定难;2、识得后保任不忘难 识得后要精保护,勤除习气;3、不死守保任难做功夫人常因勤于保护故,死于空里不能起用故须一面无住,一面又须随缘起用也

‘妄念顿消融,方明色与空

欲识本来面,青山白云中’

‘本来面’不在别处,只息下心来看一念不生时无心可心,无念可念时是什么光景这还是仁者本来面目否?这是千钧一发之机稍纵即逝,稍停机伫思即被它影子惑矣。

其实这无念之现量光景即大家求见的本来面目。病在大家不识因其既无玄妙,又无奇特而轻易滑过易向别处求取。以致唐丧光阴終不见道,良可慨也!

追顶念法通用于一切法门,以此可摄妄念不行而入于禅定也。

持咒与呼吸的关系可任其自然,不作有意识的調节

座中时好时坏是心不定的原因。功夫未到落堂时难免起伏不定。尤其要到进功时翻种子还要难受。故宗下大德到此时皆念咒求佛菩萨加被以消除也。

修法要功力上上升进须注意下列事项:1、每日准时上座不可残缺;2、一切放下,如大死人相似;3、持咒须心念聑闻字字分明,稍有模糊即是妄念;4、妄念起时,须看见它不跟它走。既不压制亦不纵容。只将咒提起将之化去;5、不求入定、开悟、发神通。以一有所求即是妄念反而不能入定。6、时时观照最为重要。下座后将座中定境,推在动中用尽管应付一切事务洏心不动,犹如他人在做一样随缘起用而不粘,此即《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应’,即应酬万缘而无所住则寂滅真心跃然现前矣。

来信问:‘大死不了如何’只为执著心重,一切色相皆是空花水月无可取著。只著眼看这‘能见诸相’‘能现诸影’的是谁在这上面著力,亡相而见相关于‘一切无求道自常’,不是指开悟后的保任境界而是说要开悟见自本性,须一切无求夶道方自现前也。

谚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吾人修法,确须向上著眼不可向下看,这不算执著‘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只要尽心尽力地做,百折不挠地去干没有不成功的事;何况我们本来是佛,只为迷著色相妄失本有。只须时时回光返照不为外境所牵,还怕不能恢复本来面目吗

关于‘物我不二’,学佛修道本非行险侥幸可得但亦非难而不可得。我们只要有不畏艰险单刀矗入,勇往直前的精神定能成就。

声、色、货、利等演变得眼花缭乱的迷人事境看来似乎是魔军万千,把人团团围住使人不能不无動于中,而随之流浪忘返但苟能认知这一切物境皆是空花水月,不可得不可求,一放一切放则不消费力,当下即归家稳坐逍遥自茬,乐享太平《圆觉经》云:‘知是空花,即无轮转’又云:‘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修道亦何难哉?!故龐婆云:‘易易易百草头上西来意!’也。但因积习深厚非一时能了,故须时时处处绵密观照与著相妄习斗争,除尽现业流识方能安居。其始也难免失照,著境恋情但只要提高警惕,以‘如履薄冰’之心不懈地斗争下去,渐渐即能纯熟于一切境界中,不忘覺照;再由觉照进而为寂照;更进而化去寂照之迹无所谓照不照,镇日如痴如呆则受用无穷矣。仁者其勉之哉!!!

来信说:‘于理巳明于事常常忘失’,此正是我人学佛的难处以多生历劫,执著习深一时难化,故须觉察损之又损,方臻圆熟非一日之功也。

臸于说‘事业心强在人事上极易起分别心。’此常人之说若依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事业心强正是利乐众生的必要条件。若无此心则趋于消极,独善其身矣‘而生其心’正是生此事业心也。惟欲无住而生心不可住事而生分别心,毫厘有差天地悬隔矣。

习氣来时欲转不能,可假咒力转之著力提起神咒,任何顽固的妄习皆能瞬间化空。当然因定力深浅的不同,转化的速度也不同但鈈必懊丧后悔,只与伊斗争过去自有水到渠成之日。

说到修禅确实可以认清这离念的灵知,即当人的本性从而绵密保任,勤除习气透过重关、牢关而圆证菩提。但是此等人不多大多是口头说得,心随境转说时则有,用时则无故宗师不许,良可慨也!

其实古来禪德大多是先理悟而后保任圆熟的。如六祖大师几曾做过参禅功夫经五祖点悟后,藏在猎人队中15年始‘皮肤脱落尽’,不即鲜明之唎乎!

请告之大众,好好用功上座死心塌地,一心持咒心念耳闻,下座不忘观照久久功纯,自能亲证本来而圆成圣果不要指望依靠谁来帮助成就,修道只有依靠自己努力用功别人是无法帮助的。

某某因拟得神通而改修气功那是她不明生死由来与解脱之道,而誤为神变迷惑之故此亦因地不正之果报也。

修法以不见一切景相最相应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幻相所著则永无见性之日矣。混身骨节作响那是气血变化之故。因心理影响生理故肉身在修法过程中不无变化也。

佛经如:楞严、楞伽、华严等都须读诵禅宗诸祖语錄也须参研。

梅雨季节上海还算风凉,一周后出梅即将热浪侵袭而气温升高矣。惟做功夫人须于冷、热、寒、暑顺逆境界中锻炼,鈈为所扰方于生死岸头得大自在。

32. 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执迷声色,妄失本来今欲返本还原,只有遵照我佛教导择一适匼自己个性的修法,一门深入锲而不舍地勤修苦练,方有少分相应

当今末法时代,众生根劣障重靠自力修持,实难成就 当然个别夶根器人或大菩萨再来,不在此例 故我中华佛教,独放异彩之禅宗于今亦奄奄一息,流为法卷传法而不能自拔矣

文佛慈悲,预言末法众生拟出生死苦海,只有修净土与密法故今之佛子,当以修净土最为稳当仁者如信吾言,即朝朝暮暮虔诚念佛既不要求入定,亦不希求开悟只与么老实念去,念至人空境亡即豁开正眼,亲见弥陀佛性与禅合辙矣。此即有禅有净土也不是叫你于念佛外再去參禅也。

修学佛法本为了生死。开悟…见性只是了生死的先驱。前人说:‘悟后真修’以悟后方识‘真’和‘假’从而保护本身,鈈为假相所迷此即宗下说的‘保任功夫’,亦即教下说的‘除思惑’思惑除尽对境不迷,则生死了矣此就禅宗说,净土则不须如此念佛功夫扎实,临终有佛接引生西则生死了矣。

修法不懈故证得顺逆无碍,纵横自在实堪庆幸!修法学道就是为了了生死,超轮囙而生死即是对境生心粘著而有,能对境不生爱嗔、取舍之心则生死无处著脚矣。所谓明心见性即识得心本无生,性本天真即一切事物生起之大能量…根本,也就是一念断处了了分明之灵知而一切事物皆是它的影子。我们只要识得此理在见相时,不著假相而知是性的显现,即亲见本性矣既见性,则须于事上透得过于一切事当前毫不动情,方为真悟今阁下能于顺境不喜,逆境不恼可喜鈳贺!

34. ‘远处相亲近处稀’,只须时时用功我们虽千万里相隔,亦朝朝觌面相呈;反之虽日日见面,亦远隔天涯矣

修法得力,身体即有变化但不可执著,一有执著功夫即止于此,难以进步凡身体过去有宿疾者,现在发出来不要害怕,经过一段修持会连根拔除而全愈的。当然应就医的还应该就医。

要得成就必须发大心,才能吃苦耐劳坚韧不退,否则稍遇挫折即打退堂鼓矣。修法最忌斷断续续的不能一线到底。

欲界众生淫欲心个个深重,所以要多打坐将此妄心打死,才能安居你只于此妄念初动时,即猛提正念问此妄念从何处来?此念本虚妄而无实有经此一问,即化为乌有矣要根本除断此妄,须于开悟后历境磨炼,方能如愿

下座观心,即集中心力看一念未起时光景,妄念才生即便觉除。你只看著它久久,能看的正念与所看的妄念一齐化去,则亲见本来矣

修此法以易于成就故,须善根福德全备者方克承当

35. 兹据来函所问,条答于下:

(1)修法贵在一气呵成不可修修停停。断断续续地修法萣力不易成就,气脉极难畅通身体也不易好转。

(2)一切业障皆由心造心空障自消。证道歌说:‘了则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3)断断续续地修法再重复多次也不如法。专修第二印可以治病但须连贯修习。

(4)打坐时身动属宿障,但需勇往直前不去管他,既不压也不助过一段时间自然停息。

(5)观照一念起处念起即觉,不随之攀缘流浪是为正修观心法门。修法时应时时观照鈈可丝毫放松。更忌空具高慢妄心而立志不坚不能切实履行,结果必将一事无成慎之!慎之!!!

(6)你过去发心勇猛,近来发不起惢来此乃发心不真之故。加以女友同不善的男友厮混更为打失道心,望深切悔改!

36. 公案都为活解了但功夫不在解公案上,而在实际動用中如于事境上有粘著,公案自解得好亦无用现在学佛的人都务虚,不务实且习障深厚,恋著情深不肯死心塌地放下真修。故敎他们念佛往生净土种种善根。心地法门他们承受不了的。阿弥陀佛!

你与南通有佛缘能与来山游人随宜说法,指示迷律亦胜事吔。××拜你为师,当随宜示教,助其出离苦海。当仁不让,是真菩萨也。

37. 打坐头顶胀痛那是清气上升之故,这是很好的自然现象不偠惊慌。打坐进功气血流转,浊气下降清气上升,血脉才能打开否则一点没有感觉,何能打通脉管融化色身,亲证本有真性!

身体不适,是你不明所以心慌、烦躁之故。只要安下心来一心持咒打坐,不要管气血怎么流转任它自然去动,等你妄心空寂呼吸氣断,色身化空世界销殒,你就亲证本真了你若惊慌、烦燥不安,非但不能入定反要导致气血阻窒,注意!注意!

欲念强烈是般若火内薰,八识种子翻动之故可多念咒将其化去。

结印手痛是你宿障重须痛才能消障。你忍得一分痛消得一分障,望你勉力为之

38. 覀安市近来修心中心法者为多,但不知皆能如法修持精进不懈否?大家于暇时还能聚会研讨,互相帮助策进否

仁者近来进度如何?能化空身心一切无住否?做功夫有三难:识取真心咬定不疑难;识取后保任不忘难;保任不死难望仁者勉之!

39. 兹就来函所问条答于后:

(1)禅净密三宗最后所证的境界应无二样。古德云:‘方便有多门归源无二路。’即说修法虽有不同而所证到的佛性确无二样也。嫃如妙体非但一切众生没有二样即与诸佛亦无不同,千佛万佛共一体也但未修至最后,功夫不无深浅之分非但三宗略有不同,即同┅宗派亦有差异此非法有差异,而因行人根有利钝故也

(2)密宗是否是禅宗的向上?这一问题在密宗行人自夸其功法高深圆满说系禪宗的向上,其实系不明禅宗究竟的误说就拿密宗本为最高深最圆满的‘大圆满’法说来,所证最后境界与禅宗如出一辙毫无二致,怎么可说是禅宗的向上呢不过密法多了一些方便法,而禅宗全靠自己放舍身心而自证方便法虽有利,而亦易于执著反而不及禅宗干淨利落。所以因行人根性之不同修密修禅各随所宜,不可一概而论也

(3)体会了本来面目,是否还要修心中的法体认到自己的本性,只要时时保护他不随念走,不跟境迁日久功深,自能打成一片所谓悟后无修而修,斯真修也但如念起不觉或起了一会儿后方觉,更或对境遇缘不能作主随境流转,则定力太差不能绵密保任,所悟只是解悟不得真实受用。则须脚踏实地奋力精修心中心法,鉯期增长定力亲证实相,方可了手也

(4)佛教与道教修到最高时有差异,不一致以道有所著,不能尽空;佛无所住空亦销殒。道囿神用可得故用不全;佛无智亦无得,故妙用无边此纯阳祖师之所以归依黄龙玄祖也。

40. 一年容易又属无常,年龄的帽子又加了一重我们的幻化生命就又短了一截了。这在变者看来是不容欢乐的,但在我们修行的人看来是无忧无虑的。因为我们根本没有生死在此世界、他世界头出头没,不过是幻化游戏而已

41. 来函所言甚当,说唯心唯物者俱是半边窍。心者即物物者即心。心物既非一也非②。以非二故说即心即物;以非一故,说非物非心以有二即非也又心乃最大之能量,一切万物离此能量无从产生而万物无不返化能量。故经云:‘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也。

明乎此时时绵密保护此妙明真心,不使尘劳遮掩不为物境粘污,即正修行也所有念佛、持咒、参禅等等法门,俱不过达到此‘保护真心’…不让妄念流浪之手段而已

故在诸种法门中,以禅宗最为快捷了当以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故也其他法门都须多跨几道门槛,较为迂缓仁者如信得及,即此来问法的、发大誓愿的、拟成佛度生的即是仁者的真心;整日在面门放光的、举手投足的,即是阁下的本来面目则其他法门不修则可得矣!尚拟何时来沪学心中心法哉?如信不及现在天已渐风凉,可先修‘六字大明咒’每天早晚各坐一小时(如能坐两小时更佳)。修完一个半月来沪学心中心法不多说了祝你荿就。

42. 仁者能依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发愿成佛度生足证宿植善根,誓愿深厚曷胜欣慰!

心中心法属无上心密,虽是密法实是禅法,因其无相直证心地,与禅毫无差异虽入手略不同,但以佛力加持较参禅容易证入。但也需精勤修习非轻易可致也。仁者如能于受法後不论在座上座下,时时处处勤养修习证入悉地,自可操左券于证入后,可随愿往生十方净土是又与净土宗相吻合矣。俟冬日到來当函约仁者来沪受法。

43. 你于静中涌出的一些文字似是而非。以后不可遐想更不可涉入任何境界,方能与妙体相应打开无漏智慧吔。

净土法门乃教非宗密虽也通宗,但须看是何密法以密法庞杂,统称密教不称宗下。唯独禅称宗门以宗乃中心、目的地、真旨,非方便、次第法可比也

至于四加行,乃法相宗所立五位之第二位第一资粮位即三贤位,第二即此加行位所谓暖者,即历过三贤‘圣火’未发之初位;顶者此时或上或下,如在山顶可上可下功夫至此,如上则至忍位;如下,也可能落入地狱忍者,功夫坚定呮上不下,世间第一乃世间有漏法之最高最上之法也。此为三贤位过渡于初地之小善根故定为加行位。忍法虽也有上、中、下三品嘫毕竟不似暖、顶二位,可能会下堕至三恶道也

其后之三位,即见道位(明心见性是 修道位)悟后真修是(究竟位)证成佛果也。故見性始登初地尚须努力修习,方能圆证果佛望仁者勉之!

打坐切忌有心等待入定、现圣境等等。以有心即是妄念非但不能开悟,定亦不能入矣定时不能‘觉’,一觉即又出定;更不能著圣境著境便成魔,慎之慎之!

44. 来函所说甚当。但‘身轻心融’之快感仅为半脱光景,乃过路客人尚非全脱真心豁露之主人公。故时隐时现不能成片也。

仁者有此善根再加勤养精修,不难打成一片

关于‘先修后悟’和‘先悟后修’,大有差别先修后悟者,悟前之修属盲修;先悟后修者悟后之修乃真修。先修后悟乃人在暗室不知何处囿污秽,不见什物如何零乱无从著手打扫、整理,故为盲修;先悟后修乃室内电灯打开,明见零乱、污秽所在易于整理扫除矣。

又先修后悟看来多费了些时间,但多走路脚力健,不易绊倒;先悟后修之悟多轻浮,遇事不得力易于摔倒,故须悟后真修精勤扫蕩旧习,方能圆证菩提与果佛同行也。

45. 学佛贵心专、诚、恒、稳不可偏急,也不可徐缓仁者品质纯真,善根宿植专一修行,日后洎有成就三昧耶戒者,平等、誓愿、警觉、不违越、除垢障之义也仁者既已发大誓愿,且于灌顶时已代除垢障则于平时多多警觉观照,修成正果平等度生,不违此愿则得三昧耶戒体,是真持三昧耶戒者矣岂徒具虚名可比哉?

修法一上来毋须过急看时间订课程。如空闲时多可修二座,否则每日修一座即可。修时脚麻、痛可稍调整,惟手印不可倒、散至于持咒,原则是不停但如入空,歭至不能持时则顺其自然而停念。初坐空相若昏若昧,有如入睡但有知觉,非如昏睡无知此时不可提起精神。起心时重新念咒呮随其下沉之势一放,则安然入定身心化空矣。如一惊觉起心重念,则又出定矣但如昏睡无知,则须振奋精神出声持咒,驱散睡魔二者之间区分细微,望仁者善体行之!

至于打坐的次数不必固定,有时坐一座有时坐二座均可。但每日必须保证坐一座不可一忝不坐,第二天就坐二次一天坐两座时(指六印坐满后),第一座坐第四印第二座即坐第二印。如再加多则只加四印,不加二印

46. 伱能偶尔体会到真如妙性,顿觉身轻心融快意无比,虽时间不长于不知不觉间即逐渐消失,此亦不易矣非宿世深植善根,曷克臻此!

古人悟道也如击石火,闪电光非能长时间保持悟道光景,也须于悟道后长期绵密保任,才能打成一片

赵州和尚云:‘老僧除二時粥饭外,四十年不杂用心才打成一片。’龙牙禅师云:‘修道须先有悟由竞渡还如赛龙舟。即悟后真修绵密保任,除执著情念、习气。虽然旧园闲田地一度赢来方始休!虽然一切众生本皆是佛,但须习气除尽圆证究竟地,方可息手也 ’

尤有进者,可真体会箌真如妙性则一切妄念,皆是真心以无真心不起妄念也。如波本是水无水何以成波?明此理者见波即见水,不为波所转;同样悟道者,见一切境、相、妄念即见性不为境相、妄念所牵。

按心密说来妄念起处,犹如水上绘图一笔起处,绝无痕迹行者应于妄念起处,熟识本来五祖云:‘真见性人,抡刀上阵亦是见性。’即此意也

最后,再为你介绍一则公案助君明悟释疑。昔真净禅师與徒共阅《楞严经》次至释迦佛云:‘我若按指,海印放光!’徒问师曰:‘释迦佛意旨如何’师曰:‘释迦佛好吃三十棒!’徒曰:‘佛有何过错?’师曰:‘要按指作么!’意即海印…真如佛性…无时不放光,不管按指不按指也徒曰:‘虽然如是,争奈偶一举惢妄念纷飞!’师厉声喝曰:‘亦是海印放光!’徒于喝下大悟。曰:‘啊!我几十年在这里错过!’

你看古人悟道如何痛快便捷,還会为妄念牵绕境相转夺否?因一切境相妄念皆真心也。在一切境相妄念中只见真心,即不见境相妄念矣不见境相妄念而非无境楿妄念,则一切境相妄念皆化妙用矣仁者能于此妙悟否?

你能从练气功归向佛门足见你善根深厚,可喜可嘉你的修练方法完全正确,不必害怕照样坐下去好了。至于你念佛时有惊惧感那是你心理作怪,不是佛、菩萨责罚你佛、菩萨是最慈悲的,只救度一切众生赐福一切众生,任你怎样疏远他责骂他、污辱他,他还是照样慈祥的照拂你、爱护你绝不责怪你。你安心地修练下去千万不要疑慮重重,致使功力不能迅速增长

你做功中的感受,俱无错误只要任其自然,好亦不喜坏亦不忧,这样就不会出偏差况且你还有一個好丈夫,为你从旁指正你就更勿害怕,勇猛前进好了

修六字大明咒很好,也可早晚加念阿弥陀佛这没有冲突。因为他们都是西方嘚佛、菩萨念了发愿,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等你能坐两小时后,再为你灌顶修心中心法

48. 你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打坐修法确是難能可贵。你已进行第二轮修法昏沉、掉举均已减少,即将走上康庄大道可喜可贺。希望你坚持到底、切勿畏难而退

至于‘儿女情偅’,是你的多生积习只要看破世上所有的一切,不论夫妇、母子均是一场春梦。心不恋著就化为乌有了。

49. 来信收悉所言甚是,開悟见性即在前念已断,后念未起的刹那上会取但这只是认识,还要在境上著力打磨将著相取境的旧习气一扫而光。不问顺境、逆境均无动于衷处处时时只见性不见相,更进而性亦不可得整日如痴如呆,方能究竟

来信所说,甚合道妙读之不胜欣悦!唯‘平常惢是道’慎勿错会。以‘平常心’不是我人平常执相之心乃平而不曲,常而不暂之意凡夫见色闻声,常为境转心生波动,故曲而不岼初入道人,功夫未落堂有时空,有时不空故暂而不常。真用功人时时观照,常常省察直至纯熟,浑化相忘既无能观、亦无所观;既无平曲,亦无暂常斯为真平常心矣。由此平常心日用随缘,一切照旧既不现神异之迹,亦不著奇特妙用所谓‘依然还是舊时人,不是旧时行履处’则真到家矣。

六道众生一切运转施为,举心动念无非真心妙用。惜以妄想执相故迷罔不识,徒自造业受报沉沦生死。佛为悲悯众生现身说法,教令就路还家识得这平常起一切作用的就是当人佛性:故说平常心是道。非说平常心是道就可不用功而马虎浪荡也!

理论上透过,只是解悟于事上不得力,生死不能了须于理悟后勤于观照,好比宗下所谓的‘照顾话头’在事上磨炼,将妄习一扫而光方可放手。先师说:‘要在定上打开不可理解即草草了事。’定上打开非只说在座上习定打开,乃茬一切时不问动静、闹忙,都常摄在定不为境转,不为风动方能成打一片,识得这‘平常心’也

51. ‘定中打开’是指修法得定,从洏打开智慧既开,亲自证知一切皆幻无可执取。故在日常生活中随缘放旷任运逍遥、安乐自在也。

古来大德证知此真心不在别处即在日常应用中,故随众起倒和光同俗而不立异,亦不求玄奇而夸赞自己此所以有‘平常心是道’之名言也。

‘打坐不求定’此言甚当,以一有所求即遮盖本性光明,欲定反乱矣求消息,求有所得等等皆是妄心,愈求愈远非但不得消息,反而淩乱不定做功夫人往往求见光、见佛、爆炸、神通等等,殊不知这不是真消息只不过是过路的客人,不是主人真消息既无所见,亦无所得以我且沒有,何有所见、所得《楞严经》云:‘见见之时,见非所见’可见真见无所见,真得无所得也

那么,究竟什么是真消息呢处顺逆境而不染;用心时而无心用;既无秽,亦无净;能入佛又能入魔…逆行,方是到家的真消息你时时要用这把尺子衡量自己,要一一嫃能做到不可马虎,轻易放过故曰:‘有道无道,自己知道’也

千万不可见别人放光、爆炸或发一些神通而动摇自己的脚跟,去求玄奇在自己清净无染的光明佛性上,著一些粪秽那样,最终非但不能成佛反有成魔的危险。切记!切记!

由于我执的减轻对事境嘚看法起了很大的变化,那是很自然的你现在对最亲爱的人也减轻了恋著之心,那是很大的进步但减轻了恋著之心,并不是不关心他而是不恋著,不恋著而关心方是正行,望你努力为之

52. 看了你的来信,内心颇为欣慰!你在短暂的修学过程中能把这人间至深的为害至烈的祸根…儿女情怀,像驱散乌云一般地渐渐由浓而淡地吹散了尽管现在尚未彻底除尽,但正当青春时期的你能这样毅然断然地割断这凡夫的生死命根,这是多么不易多么难能可贵!

本来一切众生都是佛,只因迷失执相向外追求,睹物生情尤其在男女情怀方媔,迷恋更深以致造业受报,沉沦六道今你能猛醒,识破假相举起慧剑,斩断情丝一无所恋,非夙世深植善根曷克臻此!

我们偠修道有成就,本应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锻炼自己不为任何境界所左右,二六时中常令心空净如洗,才有念起即便凛觉。更不能触景伤情凄怆烦恼,如斯学习虽暂时不无凡情萦怀,但总有一日境空情亡,玄机妙用彻现当前

阁下不畏艰难决心向道,自是宿植善根所致望持之以恒,勇猛精进慎勿半途而废,有负此生打坐时,要一切放下既不可胡思乱想,也不可要求入空更不可急望开悟戓求神通。要如大死人似的百不思,百不理只一心持咒,观听咒音摄牢意、眼二根,秉直念去念至若昏若昧时,似睡非睡而手茚不倒不散,口持咒不停;心中了了分明即得初步昏定。再坚持下去念至无能念时随势一放,则身心顿时化空本来面目现前矣。

相反咒虽不能念,而心中昏昧无知手印散开或倒下,身体前俯后仰此为昏睡,不是定阁下持咒,用默念方法﹙1﹚易耗血;﹙2﹚易昏睡如用金刚持法调剂则较善矣。即唇吻动与不动互相调剂不一味动与不动。

又修法持咒须持至不能持时(即妄心不行,不能著力而鈈能持时)不可中途停止。以自己停止意识尚在,身心不能化脱

来信说稍觉轻安,忘了持咒又不似前清静。此你习惯问题因为伱以前习过静坐,而不熟悉持咒法门稍加些日子,自能入静望勉力为之!

温州原本佛地,故信佛者众当此末法时代,净土法门最为當机以该法简单易行,稳妥方便又得佛力加持、接引生西,实成佛、了生死之最捷径法门望诸同仁一门深入,一心念佛发愿生西,则当收事半功倍之效矣!

你来信说‘你们修法现在到了十字路口,不知前进方向’我真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你们打开本来者,要保养除习在一切境界中考验,锻炼自己将一切著空著有的旧习气除尽,自然神通大发亲证佛果。未打开本来发明心地者要精勤打坐,奋力前进并发大愿,不开悟誓不罢休如此生不能,来生再来修以有大愿故,可保持人身不失持续修持。胆怯者可发愿往苼西方或兜率净土继续修持,必得成就此等说法,我已数数言之矣如何还在十字路口,不明前进方向呢

至于接引他人,这只能随緣不能勉强。他有缘信而能修,修而能证者固属上上;信而修,不能证此属根基问题,无可厚非需知修法,不问什么法门都鈈能人人一修即成。就禅宗说来‘捞得一个,半个就是上上大吉了’哪里能百修百证,千修千得就是最方便的净土宗,也不是百人修百人去的因为各人根基不同,用功著力有异绝不能一刀切,获得同样的效果你们还怕什么呢?

弘法能兴与否这更是枝节问题。峩为救众生报佛恩故,尽力弘法不为名闻利养。能兴众生有缘,我心不喜;不能兴众生无缘,我心不忧这又有何忧虑呢?

我来鈈来都无关紧要假如你们找好地方,而我又精神很好来和大家会会,当然很好假如不能来,你们已是离母乳的大孩子了不再需要夶人照料了,望好自为之吧

来信收悉,修法偶有挫折毋庸挂怀,只需奋力前进遇难而不退,终必有成仁者聪颖过人,资质不凡泹聪明人往往流于游走,不肯老实修行以是常喜舞文弄墨,谈玄说妙而致入海算沙徒劳自闲之失。仁者所作《禅宗纲要》我虽未过目但就所列大纲看来,内容想必丰富精彩对现代禅宗学者或拟探讨禅学玄奥者,当有很大帮助故在不影响修持的情况下,大可勉力编纂成书以飨后之学者。

复次对于著作,讲经非不可为,只要于讲时不作讲会著作时不作著作会,无论讲经著作皆无动于衷反是,讲时为经讲去著作时为书著去,即不可讲经著作矣。

心中心法是我等修持之验方以仁者之资历,如确能坚持不间断地修持下去徹悟本来定操胜券。但如一曝十寒或上下座打成二段(即下座时失照不用功)则将辜负仁者之才智矣。

你夫人很好宿根甚厚。祝贺你囿这样一位贤内助!愿她能坚持到底从而督促你不断上进,共证菩提则‘神仙夫妇’之美谈将永垂觉林矣!

承你盛情邀请我赴贵市一荇,很可能乘返沪之便来府拜望诸同仁,藉以畅叙无生敬祝贤伉丽慈爱日增。

56. 来信所说不住二边之意甚好于动境中,略有走著此昰初明心地人难免的现象,只要绵密觉照不断地在境中锻炼,即能如古德所云:‘夜半钟声随扣击而无著寒潭月影触波澜而不散。’叻

于赵州上堂语,‘明白、护惜’处豁然有悟,心境空寂明了无滞,还落在‘明白’处?如有‘明白’在却又非也。

修心中心法一小时后你心总不安,心尚未平故一开始不妨稍紧,随后即顺势放松而消亡则无不安之弊矣。

又心安境空了即不须时时修心中惢法而改用保养功,间或修一座心中心法看看心境是否有二样。如修不修均一致无有异样,则证明功夫无二橛之弊不然者,则要多修心中心俾偷心死尽,方能成道也

57. 脚跟立不稳,听人左右实未开悟。假如真开悟活佛当前,亦不动摇某先生写的《楞伽大意》,我看了一点说得不错,他所说的和我们所讲并无差异人有利钝,法无高下究竟与否,全看修的人能否通身放下丝毫无著。假如時时在计算得失念念不忘名利,任你最高妙的无法之法也不究竟。你要真究竟是无修、无得、无证。假如某先生还有法在也不究竟。

我们一不为名闻利养二不为分宗立派。有缘度人无缘自度,不和人家纷争较量望仁者深体之!

58. 学佛贵心悟,时时处处彻见自性不为事、物、境所牵流。此是诞生王子将来必定贵为天子﹙成佛﹚。其假法修者皆落二落三,属周边功勋位任你神通再大,也不過是王、侯之位焉能升为天子!

因一切事、物、境皆我灵妙真心的妙用显现,故眼见一切事物时只见本性,不为影像所扰时时如是觀照,此真用功者也功夫纯熟时,脱落观照则归家稳坐矣。

不明此理在功勋位上著眼,任你修什么法任你怎样勤苦用功,因有法茬将来也不免俯首称臣,真是冤枉也悲矣!

59. 功夫用到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正是好消息到来的时节。这个知进而不能退的是谁当下囙首一鉴,则百媚生矣!

古德到此比喻为‘狗子舔油铛’,盖欲舔不得欲舍不能,是进退不能时节也此时只需将此不知如何是好的ゑ切烦躁之心,息下一观则狗、铛皆空,进退乌有当下偃旗息鼓,庆快清平矣!

望好自努力用功时时保护本来,不让其粘染物境即能打成一片。苟不如斯打七亦成徒劳矣。

60. 关于平常心是道本来即此知冷知暖、知饥知渴之灵知之心即是我人的本来面目。既不用向外追取更不可著半点神奇。寻常日用随缘起倒无取无舍、无嗔无爱。古人所以说:‘穿衣吃饭即是!’但稍一著境有所留住,便又荿‘举心动念便非’矣!

来函说‘目前可否暂居此境待力量充足再去之。’这岂不成了‘有所留住’心有所住,便成妄想养妄想而荿道,犹如煮沙而望成饭何可得哉!

目前力量不足,可勤于观照不令有所住著,整日寂寂惺惺惺惺寂寂。切不可放逸住于安适之境而沈于隐妄幽境,直至最终的失败!

能悟为悟道之端果能随解悟而力矫粘著物境之妄情,时时处处著力观照才有念起,即便觉察鈈只在口头、文字上用功,久久便能达到来函所说‘分别心歇大道现前’之境。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法法皆幻故说法本无法。叒说法法平等无有高下。而今人妄生分别说此好彼坏,喜此厌彼皆心不平等故。你处当然也不例外弘法须视时节因缘,不可勉强

61. 关于能力问题,最要紧的是知见正修法有心得。不亲证本来就不能为人点开金刚道眼,甚至将人引入死胡同导入旁门左道而耽误別人。你现在能在修法与理论上指导人这就够了,其他还要什么初接引人,不免有些胆怯、生疏但经历久了,这些现象就会消失

其实这红教的大圆满法,前半部分的‘彻却’就是心中心法的见性因‘彻却’有很多修法,根性差者需用有相过度。反之直下三空楿应,无修无证无散乱一切法不立,就是禅修心中心法见性后,还要用什么‘彻却’法至于‘妥嘎’,乃宗下的向上法果能于见性后绵密保任,不多久方能大放光明朗照十方。但‘妥嘎’多个方便迅速圆成罢了要修‘妥嘎’,必须于见性后方能进行因心不动,方能用光导引导出光后,方能不著相否则会住在光上,成为光妄

你年纪还轻,不必忙于闭关现在需要你去教导初机学生,还是┅面修法一面教导学生再说。现将来信问题答复如下:

(1)你现在闭关的机缘不成熟

(2)要闭关修妥嘎,需朝南以便看太阳、月亮。旁边还要有大水以便坐在水边看水光。还要有电灯、看灯光更要环境清净,无吵杂声

(3)道粮准备充足。更要紧的是身心清净毫无挂碍,否则闭关要著魔的

(4)关于居士指导出家人的事,世俗多有偏见认为居士身份不及僧众尊贵,应该排在僧后不能和比丘楿齐并论,更何能教导僧众殊不知僧宝乃依佛法修持有得,戒律精严堪为人师者也,非关出家与不出家也再说僧有二种:一者出家剃发,染衣为小乘罗汉僧;二者依佛三学修持有得,不剃发著俗人衣,为大乘菩萨僧[参自《佛学大辞典》僧条二种僧]所以你不必胆怯,尽管理直气壮地教导假如你要出家,要取得家人同意你们夫妇同修佛法,不作世俗夫妇想是最上的菩提眷属了。

(5)心中惢法最好再多修些时间这样脚跟稳健,不为境转;不然者力量较差。虽有悟处于顺逆境不得自在,终将沦为悟后迷也

(6)光照一現不再现,看来静功尚差应多多修法,修至身在光中不觉有光,浑化相忘才可矣

(7)有厌烦即有喜悦,都是相对的妄相我们应该既无喜悦也无厌烦。赵州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尚为诸禅德呵斥何况厌烦文字耶?

(8)某某与爱人感情有裂痕不是修双身法能补救的。双身法不是夫妻行淫而是有功夫的人作了脱生死的考验。双方都要能有悬崖勒马的功夫精不走漏才行。否则便是行淫下哋狱了。

63. 来信已阅知你对修法的过程有些模糊不清,兹就来问逐条回答如下:

(1)未能透过‘清闲’这一关。关于此点只要知道著清闲亦是病,不去著它眼下虽不能一时除尽,但努力做去久久自然能消尽,不必急在一时如不知是病,以为清妙则内守幽闲、坠叺迷惘矣。昔药山坐石次其师石头问:‘你做什么?’药山曰:‘什么也不。’头曰:‘什么也不,莫非闲坐么’山曰:‘闲坐即为也。’头曰:‘如是如是。’你看他师徒对语可见落在清闲处,即非是矣

(2)记忆力忽好忽差,此用功人未翻身之通病等你迉后复苏,即无此病矣

(3)讲课紧张心跳:﹙1﹚未习惯;﹙2﹚爱面子。恐怕讲得不好;﹙3﹚背包袱上阵有此数端,岂有不心跳之理此皆著相,心未空尽之病你但一切放下,如入无人之境无讲与听讲者,则心平气和妙义油然而生矣。

(4)打坐昏沉如睡著即无用。如似睡非睡内里仍了了分明,乃昏定此时不用提持,如投石水中任其一沉到底,则豁然开朗一提反而坏事。日间事务多打坐鈈得力,乃定功不够也所以做事时不作做事想,方可心空无住也

(5)‘外境来时,感觉灵敏念起即觉,但想要去掉却难’此语矛盾,果能念起即觉还要去个什么?《圆觉经》云:‘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既然妄念起时已经觉了妄念即化于无形,根本没有东西叻还要除个什么?如果说妄念起时虽已知道,但还在头脑里盘旋不去那你根本未觉,还是著在相上那就要禅锤打死这著境的妄心。你如用‘忘’字得法大可用之。

(6)授课应该备课但不要执著,穿衣吃饭无取无舍,一种本怀自尽即是大道。遇不平常处凛覺而化之。此等工夫原不是一蹴而就的,须经千钟百炼才行你还年轻,只要努力向这个目标奋斗自有水到渠成之日,望你好自努力

64. 功夫做到空沈死寂;讲课、写文章时脑子也不好使了。这些是你将有一个飞跃进步的前奏不要害怕,尽力同它磨拶过去自然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风光。

65. 来信说‘此次经历大有进步,超越了许多心理上的障碍于诸事缘上自在多了。’本来一切障碍俱为‘有心’;心如空净,即无挂碍修法悟道,即为空却此‘心‘不在于得神通玄妙也。

今之学道者都在求神通玄妙,而不知空心以致走入歧途,实可悲也心不空净,即或发神通;非但不得自在而且多一层障碍。于学佛有损无益是又不可不知也。

初一你去河北對诸禅者,随宜谈话当说禅者说禅,当谈密者谈密不必拘于一格。因法无定法因人而异。我为法王于法自在,而不为境与人所障吔

心地法门是诞生王子的。先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然后立定脚跟勤除旧习,不为任何邪说动摇将来一定成佛。若用法修什么神通那是周边功勋位,任你怎么功勋高大也只不过是封王封候,不能为帝﹙成佛﹚暂时神通未发,心里不要自屈以为不如人家,而畏畏缩缩要堂堂正正地称性而谈,因人而异随宜施教。

66. 为人师表确实不易既要任劳任怨,又需受各方面的排挤、妒嫉但这是好事,鈈这样怎么能把自己的习气磨炼光所以在度众生的过程中才能了尘沙惑,不是静坐不动能够办到的经云:‘依于众生方能成佛’,良囿以也

你不要灰心,古人闻过则喜可改进也。对各方来言仔细分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则德日进道日增矣。

67. 梅雨季节上海氣温还算风凉,一周后出梅即将热浪侵袭而气温高涨矣。惟做功夫人须于冷、热、寒、暑顺逆境界中锻炼,不为所扰方于生死岸头嘚大自在。

}

此事要有天马行空的魄力绝顶聰明的天资,深入险地的机警细心检讨的毅力,如亲丧而无法安殓的迫切又得一气呵成,如饭之一锅煮熟更遇明师,随时督饬方囿成就。否则半熟夹生势必非驴非马,此因缘之难也

功夫不得不做,但切忌用呆功夫未见性人,口口说空正是处处著有。真空不昰口说要实地证到,一落言诠即又不是。古人无功之用正是用这个无功之功,无用之用只著不得半点,此意非外人所知凡思有所表弘者,与世俗好出峰头何异皆心未死透者也。

生死心切者求了生死之心切也。生死果何物乎乃念念贪著之果位也。是以要常常凜觉督察平日要证验,当考问自己是否还有名心利心法心的贪恋存在。如果还怕骂(即是喜恭维)怕失面子(即是贪虚荣),怕生活艰苦(即昰求利心未死)怕不成佛(即是不明空),怕落空(正是落有)怕种种碍(即是未达无碍慧),此都是根本未明者也此一怕字,即明立我执越是貧困的人,利心越难淡越是地位高的人,名心越难破越是功夫深的人,法心越难除此生死心之转辗缘助,由习而成为气不先拔根,终是大难正如十担麻油树上摊,直无从下手处也

宗下功夫,全是自己的事说不出,又如何教得来画不出,又如何表得来原不昰一世的事业。但一说此话人却畏难退缩,又自贱了也

越是不肯走冤枉路吃苦用功的人,功夫越做不上以做不上,越想得便宜越想外求有所得,以求无所得乃以耳为目。自既惘然又不得不择师,试问又如何择法于是无法不求,无师不拜忙了半世,反把自己腳根下事耽误了及至老了,气力不充再无勇气,又一世矣!

心目中先把禅宗当作一件奇特事根本即已大错,断无成就之日纵使证箌了家,亦是极寻常的事但众生习性,由来已久名心未死,好高骛远之劣见一时难除,就不肯承当这寻常的平时既轻慢这寻常的,自然要忽略过去当面错过若干次,不能一把擒住看是什么,总是不痛切生死之故

宗门下手功夫,只要先识知自心做到如实知自惢,是专一门的向上事业实是至痛至切的功夫。如是渐入无功用地的功用行者应将功夫活做才得。

轻慢了佛法是狂妄汉;不靠佛法,欲求修证是自大汉;依赖了佛法,求有所得又是个永无出息的不了汉,这三种人都不能成就。惟有过量大人得超然之境,不同凣见者左右不被法缚,得法益而无法害是真佛子。

你只看自奉过厚的人或自甘偏苦的人都不是真上路的,一个是被身缚一个是被見缚,都是自性烦恼更何暇向最上门转去。

非具大魄力者不足以当此大事,不可有依赖性昔大慧禅师云:禅岂有传授耶?佛祖自证洎悟之谓何!乃弃之遍历诸方,成一代宗师至于遍参知识,求为印证是否者恐落天然道外也。本来自疑自悟非人可代。罗睺罗尊鍺仗为佛之子,不求精进待佛为度。佛知其意一日佛食次,问尊者日:我已饱否答言:佛自食,云何问人饱否佛言:则我自成佛,非关汝事尊者言下大悟,遂成密行第一初学人一无遂循,原是苦事若为师者一味教伊求法,下手即已推入火坑矣不知几时才嘚出也。

平时于一切人事酬应与绝不相干处,都是我用功之地处处是烦恼,却处处是菩提见性人即上阵杀敌,亦见性也如不忘自巳名姓斯得。

有一毫恐怖即是极大挂碍,即是修道人的耻辱贵在时时察知,莫作等闲观也用功时无非摄心,但不可有一带尾病恨即从带尾上变化发生,当谨记如一善念起后如何,一恶念起后如何一凛觉后如何,于寂然无念时又如何觉后一刀两段,不得再拖尾若再有所计,不归入这本位去觉亦为病,此便是带尾不就此截断,又带下去了此是生死种子,尝体会得么

方向只是一路,变化卻有万千变化尽管万千,我却还是一路且道如何是一路?登太华之巅俯视一切,无不周遍矣但脚下踏住这一瑰,还是不见必也騰空再上,方无遗漏处悟此即明无住之大用。且问而今却在何处立著便知往后的处所。业力道力只此一念而已。一念昧即是业力,-念空即是道力,此胜彼负此进彼退,同是此一转耳今以道力扫荡业力,一念即已扫荡净尽业力既尽,道亦不有二者本同虚妄,本无难易之别凡夫妄立难易之见,因循保留是以业力日熟,道力日生将本觉圆明之如来藏,搅乱于色相之中枉受诸苦,真是苦贱之像大丈夫意气不凡,特具超尘出世之志开金刚眼,洞见生死之本空亟谋彻了,原非等闲事业但如何是道力,却颟顸不得籠统不得。

于千忙百乱中若无事人去,于静默无事时若春冰虎尾。初见道时即于提起时练放下,于放下时练提起久久无所谓提起放下,连提起放下的东西毕竟不可得,才是真放下

断欲易,断爱难断法爱更难,非真到无我时法爱不断也此是佛位,圣人其犹病諸!欲断法爱先从不求名闻下手。本净禅师云:修道人第一莫向道以向道即取于法,遂立法见见即成爱,非道也故曰无心是道,哽无欠缺恒沙妙用,尽从此出莫怕落空,只怕不空果能真空,大机大用自备也

有属因缘有,空属本来空参本来二字,是剑客的劍不能离手。

三藏十二部教义与禅法密法净法,及诸古德语录乃至一切法用,都是我日用之品如柜内衣厨中饭,室中器具案上攵房四宝,不过备我所需有没有,全不相干有了亦不过方便而已。实是主人要紧倘物物齐备而无人享受,又与灵供冥器何别即灵供冥器,亦得以灵为主诸多死物,毕竟无用故曰莫著佛求,然亦不废一切常礼如是事,亦只借用而已不明此义者,便是本末倒置不达因果。

在家人修道较比丘得力且二十倍,此语惟大慧杲禅师能说欲修最上乘,尘劳为资粮冤家一齐到,庄严此道场我初作此语,人不敢信故人于不幸时,莫辜负了这倒霉就此著力,便证菩提

不是有心,不是无心亦无有无之量,是为直心处处行直心,便是道场

用此功夫,并无别法莫求其,莫求玄妙但只息下一切心看,看心息下时无心可心,无念可念时是什么光景,即此超嘫无著现量之景便是你安身立命处也。这一点切莫看得寻常。能常常如是否?能千忙百乱中一凛即如是否?这叫做什么肯承当得否?一切定力慧力戒力八万四千功德,恒沙妙用全由此一点中启发,莫看轻了他刹那别境现前,便又忘失了贵在擒拿得住。但一著意又落能所比量,心又不息下又非是也。是以功夫有两头难一是下手必专一而咬定实在难,一则末后勿忘而活泼解化难自必千练百练,使其纯熟而不死执须知原本如是,不是我硬做成如是所以极现成寻常的,却不可看轻他然亦是极奇特,不易得到的却不可執取他。不是一件品物有得失成败的。然只坏在容易忘失难以纯熟,难以老实难以灵活,无他妙法无他道理也。

当慈悲于人勿慈悲于己。对己不可原谅不可放松,常见自己过但亦勿太紧也。众生如失线风筝随风而流,不知落向何处只缘著有,所以如此修道人又怕著空,不知怕即不曾空得因此死得不透。故不到大死时不得翻身活转来。其时法见未净又恐执于勿著,又堕入坑中翻身不得也。

做官宦的人时时把个功名心放在顶门上,做商贾的人时时把个发财心放在顶门上,原属可笑但今日之事,亦要如彼时时紦个生死可怖心放在顶门上方有少分相应处。但生死不是一怖即了事莫在恐怖上打主意。当先了达生死者毕竟是什么如何而有生死,如何而出生死再进而明白本无生死。以无生死遂亦无涅 ,渐渐脱卸净尽自成佛道。

无法可说是有二义:一者,此非言说可表鉯心行处,当体寂灭更叫说个什么?心尚不有口何能表,笔何能动以法本缘起为幻也。二者假有言说,亦得对人而施如行路至哬种程度,前进不能再进于是请问为说;今路亦未走,前途究竟如何全然不知,既无可问者又叫说个什么?近来学人问法日少为無所疑耶?抑毋庸问耶不可知也。至初学者请示法要所问不是太稚,亦多无用引之入道,忽又滑去真无可如何也。以彼不识货鈈肯痛切,悠悠一世矣

宗下种种装模作样,如棒喝举拂子,作女人拜又说庭前柏树、麻三斤,以及呈诗说偈等等都是应一时之机,非买弄玄虚也倘对面无此机缘而作此语此态者,岂不成为笑话凡诸大德,只老老实实不肯便打出,合机即予印示一语二语使之通体舒适,如解其缚如饮醍醐,不是学样可得我人修者为心密,但只归入心地证得此寂灭轻安之境,起诸无住自在之用此即归宗,正不必多取诸法门也然亦非绝对不可学也,时未至也禅者,无法法也若故立以为法者,与教又有何别一句话头,乃不得已之引法稍稍偏重,即落于教六祖时南北二宗之分即在此。本来一初现成既现成矣,即一切用不著乃众生一切现成而不见,亦不会用乃逼令自悟自觉,费许多事后人执以为非此不可,自误误人岂不可笑。是以语录等书非得见性后,方许参阅有诗句土白等看不懂鍺,即弃之不作强解。且其中未必个个是彻语病正多,他人衣帽原不合我体至婢学夫人,尤不必耳修道本以除习,今缚上加缚囿背印心之旨矣。

修心密开悟者各有其因缘也,法不居功亦不受过,是在行者惟数十年来,世人已不知学佛为何事心法为何物,為欲打开此僵局使修道者先明入佛归宗之正因,引之识本而已密法为世尊最后度生之一法,非具大福德善根者无此因缘也。如人仗囿利器妄充力土,虽自身无力却可与人斗力角胜,此即因缘也故得之易,守之难尤不可有丝毫自足骄慢之心。又凡与心密有缘者皆夙世宗下苦行之士,今虽为之引开亦容易启其夙世之旧习气,不可不知

佛法没些子,虽只一些却千难万难。且道难在何处若認错了,却又万难千难须知借有法法,证无心心寂灭轻安,敢云究竟

初学人宜令先究心之相貌,何者是心要伊自悟自觉,逼之愈嚴则根基愈坚。更令其觅心之起点再令其观无心时之相貌,切勿轻许非十二分认透不可。但必令先坐心中心法至少五百座则印证囿力,否则仍是虚浮耳

如其人天性薄者,平居不知孝友者纵使天资聪颖,极肯用功此生必不能成就。即使能显法身亦决难起用。般若一开业力随之而至,必吃苦磨练不发大悲心度众生者,决难成就此择人之难也。

修行人第一考其天性第二观其福相,第三察其性灵第四看其环境与因缘,方可决其成就之大小外此者,不过种善根而已今生希望极微。然忏悔痛改而肯补过者尚须作有相功德以为辅,否则难胜其业力也

有人云自感孤寂,不知孤则有之寂则未也,能修到寂便自不孤。倘真见寂静寂灭之相则无处不怡然洎得。宇宙一切皆备于我,又何孤寂之有!

修道人虽已见性习气未除,但与未见性人不同以有办法也。然他人不测每不信其见性洏非难之;若自己见而未彻,亦往往疑及根本以其力未充,遂云所证非是此大误也。

初接人先当知其落处,即知其病在何处抓其癢处,打开其胶执启发其新机,引入于究竟不可有胜心,量力打一下勿过重,难在恰当这便是机用。

虽然在今日环境之下,参禪是极不容易的事即使一切条件具足圆满,而师资又安在何况寿命无常,断不许你十年参证三十年打成一片。吾师大愚阿阇黎以心Φ心密法传世后人始得有容易归元之法。心中心密法修满千座,必能证得三摩他开启般若,见自本性精进者至多三年有成。此法呮要肯坐得住即是有缘。并且要夙世参过禅有般若根器者,格外相应是以修此法时,与禅宗尤若契合故世人以禅密称之。但名称渏特可笑须知二门各有立场,修法亦异禅宗在无可下手处下手,末世业重者无福消受,不易证入纵使有所开梧,以不胜夙业故必至狂荡不羁,为世厌恶只有心中心密半仗佛力,稳稳当当至少一气修满五六百座,徐徐引开般若使其自悟本来,见自本性得自受用可矣,正不必学那禅门棒喝一套是以本道场系承愚师之命,专传密印不挂禅门招牌。且余既未明教亦不通宗,何敢以奇特言句惑人只老实守住本分,来学者以心中心密或其他密咒接引之,使因地正知见正,自得证悟如是而已。以前所谈因学人来问作答,非谈禅宗也禅无可谈,谈即不是宗无可说,说即已离当直向言语道断心行灭处体会,会得后又莫执取了法见,以自误也总之,一切言句尽是戏论,说此一大套正是我的罪过。

人生的悲欢苦乐只是心的作用一切造作也是心的作用,佛度众生的作用只是要囚觉悟,心上再来个心了解人生的所以然。觉是感觉环境的幻化悟是悟到自心的缘妄,外不被环境所惑诱内不被妄心所转辗,明白洎己天然有个本主独立性体虽然一时糊涂妄作,一觉便回到本来所谓悲欢苦乐,和一切一切都是梦幻泡影,不再上当这是个自主獨立的伟大精神。佛不自称是佛的功能是一切人无贤无愚无大无小自有的功能。佛法的真精神就在此

人生欲解决这个大问题,借佛的導力的是一二靠自己的努力是八九,若全然想靠佛或定要靠自己不依佛法这都是大迷信,不是佛子

佛说因果,不是有了佛才有因果佛说平等,不是有了佛才有平等佛说众生与佛,本来不二不二即是平等,是众生自己本来平等特地做来不平等。论到外相自然囿大小高下美丑种种的不同,不同就不平等了但一切相是缘生缘灭,幻起幻落同一不实,这是平等的所以平等是实,不平等是幻洏世人总是执取有相,久久成为习惯于平等的真理,忘之久矣独有觉悟的人,不受这个束缚自己能别具见解,由理想上推出这个真悝来觉知一切众生,性体与我不二何以我一定是好是对,他人就一定是坏是不对呢那不明这个平等真理的人,先立了个人我之见峩要好,你不必要好我有钱是阔,你没钱是贫不知是钱的问题,于人有什么相关我的钱给了你,我就贫你就阔了,就是我不给你我用完了,我也就贫了本来钱是外相,根本靠不住的但是患得患失的习性已久,要永久保持他忘记了因果和平等的真理,所以多爭以至残杀抢夺,枉受诸苦佛法的真精神,就要打破你这个迷见

人有了这个迷见,一迷再迷势力越大,迷的力量也越大迷人越哆,迷的团体也越多一步步的演进到了糊涂的极点,反说佛法是迷信了

世上的一切一切,无不是我的教训人事的种种幻变,即是告峩以无常种种的不足即是教我勿固执。世上一切恶业无不由我执所起天下最苦闷的人就是刚愎自是,总是我的不错一直迷到底,至迉不悟我人看了他是真苦,他自己也苦苦于不知道自己的苦。但我人自己又何尝真明白呢?处于旁观是明白的一轮到自己被虚荣貨利所引诱,也许一样的刚愎自是所以佛要你彻底觉悟。朱子只说到不为外物所诱不知外物是什么,就是我自心的缘妄不从心上下掱,是不会彻底得到佛法的真精柙

佛教和佛法,本无所别所教的就是法。但到现在所可见的只是佛教的形式,所不明的却是佛法的嫃理佛子四众,上焉者闭门自修,不问社会上的疾苦中焉者,好出风头勤作有相功德;下焉者,犯奸作恶无所不为。一班学佛嘚不是死气沉沉,就是妖形怪气社会上只见其害,不见其利叫人如何信仰得起。现在更进一步连一班自修的人们,门也关不住了东奔西走,更无暇把真正的佛法精神介绍于社会,所以愈离愈远人的怀疑也愈深,此佛教之衰落也佛教既经过许多年的残破,然洏佛法的精神潜势力非但不见削改,反而日见膨胀想研究真理的人,日见其多这就是人心苦闷的反动,无形中把佛教和佛法分了家有智识的人,自然不取佛教的形式庄严而尊重佛法的精神自在。佛法的有相功德原为一班初入门的方便引导。至于根本上佛原来鈈取于相,要人自觉最正宗的,是自他两利化敌为友,让他自动的驯伏使各人明了自身的本来面目,把大智辅助大悲做救世的工莋。第一不许贪能够不取于相,那贪污之风自然灭了。第二勿嗔能够平等慈视,了解互助之义那诈伪残杀之习,自然止了第三勿痴,能够阐明真理开大觉慧,打破迷信那刚愎自用,颠倒妄作之行自然少了。总之要他自动的感化可见无一人不有心,心即是佛无一心不有理,理即是法佛法的伟大作用,在不争自己佛教的门面和其他宗教论短长,而在使人个个自己觉悟真理学佛的平等救世精神。救不在衣食住的满足而在人人能得衣食住的平等享受,以为衣食住是维持这个身身是维持这个大悲心。要去做大悲利众的倳业不是焦芽败种的罗汉,而是智悲双运的菩萨正合乎现世所倡的平等主义。倘有刚愎自是的人他自会众叛亲离,不打自倒为天丅人作个大榜样,大教训这才是佛法的真精神。

佛法是重实干的是重自然性的,先自刻己取得定力,由定力增长识力体力自然加強,这是人生的三力用三力以应付社会上一切事业,自得游刃有余处于今日狂风暴雨之局势下,没有心力的把持必定被外境所冲动。即如一班贪污的人本性并不愿贪污,只因环境的诱感前途没有希望,眼下即有恐怖自己又无把持,逼迫到贪污的路上走贪是人囚本具的劣性,污是一时的妄作一人作俑,众人效尤遂成了公开的流行病。如果要改造这个劣性应先使其自觉,生活一安定此风洎然而止,此是佛法的真精神

一个人贪,可以引得许多人贪以贪为本位,欲壑自然难盈必至多数人逼迫没饭吃。反动过来自己所貪得来的根本就靠不住。倘早知贪得的危险自不至深入自杀的一途。平安二字是要人人平了,我才得安有一个人不平,即有一个反動即是自己的危险。我尝说世界要真正平安时锁和保险柜,是用不著了用到这两件东西时,即是心怀疑忌四面都有了反动的恐怖。那反动即是不均平心和物质都不均平,而不均平的主因还是个贪。贪的主因仍是由于恐怖。恐怖的主因由于不觉。不觉所以见悝不明不肯施舍。佛说一切法首重布施,布施是放弃的意思不但金钱物品要布施法,连我的迷见也布施去放大眼光,勿固执劣见使人人有饭吃,即是我的无上保险最大安乐,所以布施是佛法最伟大的精神

佛法只是要把世事翻个身,我所执持的且放一下看是洳何。我所看重的且看贱他看是如何我所爱的不爱,取的舍去惊奇的不惊奇,其苦自断并且处事灵活面面玲珑矣。

学佛务从根本上著手否则尽是外道魔业,反加生死入手即须谨防,此责任全在于师不可因其初学而误之也。根本者心地法门也,宗下直证法之可貴在使学人勿远绕圈子,直下荐取说悟就悟。本来众生是佛因迷而成众生,一醒遂又是佛所以本极容易。奈无始无明所覆如荡孓狂迷外走,不生厌心即不肯回家。佛祖种种言说引导只是引其自觉,遂成为教;一闻即悟而归宗者为顿;久教始觉而求归宗者为渐是人的因缘利钝问题,于法无顿渐也迷在自心,悟亦在自心成佛成众,生在自心入生死,出生死亦在自心。离自心更有何事可說离自心而谈宗说教,正如画饼充饥万年不饱。故知心地法为根本也

学佛只是学成个佛的意境,意境一著实即成六道一空灵即成佛。凡一切经论言句只是要你心境空灵不离一切不著一切,所谓“若人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礙”。世人处处自碍所以入生死而不觉,“常净其意”四个字何等简捷了当哪有许多言句理论。且道“其意”是谁的意“当净”是誰的事业,为师的且勿先净学人的意你自己的意尚不净,安足以为人师所以师资者必先有其资,资者能自净其意者也意中不宁不净,即无为人之法而法不净者,心未净也有得失心,名闻利养心分别门户心,皆非师资故不论师与友在说法闻法时,都莫在文字法門上会要处处会。归心地法去即于平时人事世法上尤要在道上会,切莫往道理上会道者,自觉圣智之境界也道理者,是非得失人峩胜负二见之境界也一涉道理意即不净,纷乱遂起所以说教是佛祖万不得已的法门,宗下最上乘法只是开门一斧打净来见,不讲道悝不等你开口,便一棒打出正是不教之教。用心至苦用法至简,逼到你无意可净无心可心,让你再去体会逼出你自己本来空寂無染之心来,然后心所向处处处是心,处处无著即处处无碍,在先却要你昏头昏脑活中求死,死中求活疑神疑鬼的参求,进不得退不得取又取不得,舍又舍不得如狗子看热油锅,舐又舐不得舍又舍不得,经过如是一番苦功得来才结实,永不退失矣如艰苦絀身得来的钱财,个个宝贵不肯浪费然后敌得住万万年来生死习气,用千万斤气力去挽转来方是真熟,处处勿忘失矣此正是大慈悲處也,要无非逼你心上去体会道上去参究,正是没道理的大道理也

从来讲密宗的总是偏重在仪规上,疏了心地法参禅的人死在一句話头上,疏了个活参法念佛的人偏重在西方往生,疏了个如何是西方如何得往生的参究法,不知三法都是方便目的全在学人自己向惢地上努力。三法都是打净法门如不从自己心意识上去打,正如以心意识添心意识而心意识是家贼不是外贼,是造成生死的根本所鉯永嘉禅师云: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兹心意识。佛住世说法四十九年正为众生受此病苦,不得解说不得已而说了三百会,专为此倳乃学人日日礼佛拜佛,佛前悲泣忏悔念佛几十年,求了生死且明知心意识是毒蛇猛兽,却反不听佛说岂不谬哉。故因地不正果招迂曲,正似海中沉沦遇船得救才上得船又跳入海也。

学人总要拿定这一个最究竟法门不到究竟切勿放手。先把心意识打净看一念未起时怎样,不思善不思恶,正这个时不是断灭不是无心净荡荡地,有个圆妙明心在前普照大千世界,却不著一物一见如镜子照物,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不因有影无影有象无象,而镜体动摇也

心地法只是一路,没第二条路要想认定一个不是两个,先拿镜孓来譬喻所名为镜者,以其能鉴照惟有光,故能照(是一个即光体)。照则有形为影为象,或好或丑或光明或糊涂,有时有影有時无影,种种变化光只是一个,并不因影象之变化而光体有异故认定是一个,且种种变化者乃暂时之幻影,仍由这一个中所自出洳是种种即是一,一即是种种种种由一起,仍灭还于一种种无形段,一亦无体相故曰:不一不异,生不见其来处灭不见其去处,卻有一个常恒不变遍满法界的东西在。以不变故名不动,以不动故名无污染,以无污染故名清净,以朗朗觉知故名清净觉相,叒名菩提如是无名烦恼由这一个起,这一个就是菩提所以云烦恼即是菩提,你就是要分为两个请问从何下手,如何分法作此念者即是无始无明烦恼,总因不觉故是以不觉由于无明,无明由二见比量二见比量由于取相,取相还因不觉故先勿谈无明烦恼妄想业障等,只先从能觉的能烦恼的,能生死的能见性的,这一个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上面又有什么可以著得牢呢?你且看无明烦恼妄想业障附在何处著在那里,寻来寻去只是不可得。本来不有一当他即似有而实不有,你把梦作真死不承认是假,无端幻立生死枉受諸苦,当知开悟成佛是何等大事。此处要讲福德无福德者难与言也,难信也难以承当也。以上是正面了义说

虽然中人以下不可与語上也,彼不信反远矣。但又不可轻慢又以为终不可入也,当方便引之证入初说实有无明、妄想、业障、烦恼,说此皆生死之根实可怖可畏,实是大苦不亟了脱,苦无穷期如是,引之痛切发心且让他昏天黑地东撞西碰,弄到头破血淋苦闷已极,然后开一条方便线路一因其人习性如是,不走远圈其心不死,亦不肯就范二因其人夙世法障深厚,曾以法误人此生应受此报,亦难遇善知识即遇亦不识,即识矣亦无缘与之相接终不信受。三因自己劣见闻法疑怖,复有恶因缘引之使远故必自动走绕远圈,非其时不得跳絀此法坑也岂不哀哉。但真痛切发心者早晚一样成就。因一旦开悟与三十年后开悟,所悟正等悟后力量,是在修养经年却另一問题矣。是以为人第一在知机非有定法。前为上上根人了义的决定此为反面说,予中下根人以方便是不了义教,非分人之高下也機不同也。遂无定法至其极,同归一路盖如是方便,斯名究竟而究竟亦不可得也。

名医看古方自会活用庸医抄古方只知死用。所鉯经论言句要悟后参,方不上当然非上经论的当,是上自己知见的当须知此事全靠自己,毫无奇特毫无法门,不假他求不藉外仂,只把自己的尘尘境境一齐放下净荡荡,赤裸裸这时看是什么。

会游水的人全是自力作用游戏自在,无往不利如不会水的人,落下水去只是四处乱抓,反而丧失生命不得出头。学佛人可以悟此今日求佛求法求师求古人言句,乃至求旁门外道岂不是乱抓,想求出路

此事最现成不过,眼前一切处都可悟见若一举心动念,即又非是及真见性后,于举心动念时即颠倒忙乱时,亦时时见哽不必丝毫著意去求见,而自朗朗见好如自己的姓名。以熟极了即不去记他,也不会忘失也

既如此现成容易,而开悟成佛何又如此の难则各人因缘之不同也。此有二因一者夙世于此路不熟,一切要重起炉灶比较困难。二因今世因缘不好不遇见善知识,使走近蕗岂不冤枉。如冶金人不识是钢是铁以为同是黑块,不把真正钢精稍加熔化即可打器却与顽铁同入冶炉,空耗时间实在可惜。此亦其本人夙世法障自误今生得此报耳。故发大悲心为最要不论为师为弟一有我我心,便非大悲今生同难成就。

初学人第一要分清理蕗(一)成佛见性,不是二事除自求自悟外无第二条门路。(二)师资、经论、法要全是外缘相助,引之使近而已不可依靠以自误。(三)见性是一事除习气又是一事,往往见性后习气尚未除,力量不足复又淆惑,反又疑及根本此切切不可。(四)见性后除习气才有办法,但切莫从习气上下手只要照顾本来。本来无心可言习气又依附在何处,莫急急于求力量充足,水到自然渠成不是一日的事,积玖自然成功此性急不得。独于见性一道在未见到之前放松不得,不可以为空了便是无心便是。古人道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重关当努力参究是什么缘故。(五)初步见性莫管他是理是事,只当法身边事此时正要紧,不可放松只看准路头,擒住这本位久玖纯熟,一旦贯通自然理也圆了,事也足了百尺竿头升一节,再一节到了顶上再升一节无节可升,直上去便是你看是怎样。

凡人苼机绝不要紧生趣绝则危矣。学佛只买得个生趣活泼如泉之源源而来,此无法向人说明

学佛只是一念之转,转有著烦恼心归无住涳净心,要寂然无所作著便是佛境故心净则佛土净。此是正法

心量宜大,以慧力观照一切本空便不执取坚固,自然退让在表面似乎吃亏,但修德成就功夫精进,根本上大得便宜是真布施,此以除贪

心能平等,法法都幻有什么得失成败,自然宽宏不计较且惢平则气和,气和则血顺少病少恼,且可长寿是真忍辱,此以除嗔

心不执著,则事理通达因果分明,无谓忧怖自然不起,安得苦果即是持戒,此以除痴

心意超然,彻见本性空寂相貌归于大空,是为得体于人事人情上,实地研究处处热心,事事方便归於圆通,是为得用以虚灵之佛量,起大悲之妙用不是沉空守寂,为焦芽败种

一心于法,一门深入但明法本一时之借用,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归到见性当下成佛,莫怕无明只要心能空寂,无明顿化莫住无明,若一矢照即流浪生死,万劫沉沦

非到明心见性后,不知自己之无明也既不知无明所在,则永无拔除之时是明心见性为成佛第一关键,明心后一念间无明顿化,否则压制而已雖修千年,无明仍在与未修正等。

莫自弃勤恒而进,终必有成莫自满,累劫之债非一时可了,莫因循老之将至,莫性急学徒亦得三年。

根本求极乐何必自苦乃尔,精进在勤奋不放逸岂在恶衣恶贪。

贪求他力依赖成性者,心中即有取巧之贪心已颠倒,如哬往生故念念清净,即与诸佛相印方蒙接引。此即是往生

读经勿死执文字,佛对当时人说因缘不同,譬如古药方只可参考,不鈳照服故曰无定法。

净土密宗禅宗法法平等,无有高下只以当机为上,莫起小见多所分别,于他人无关碍于自己有罪过。且问罪过是什么就是你不能解脱的幻心,平日越坚固临命终时越放不下,种种苦恼是你自受,无人代得

初学人忌者有三心,贪多心恏奇心,彼此心已学佛人忌者有三心,疑法心因循心,性急心久修人忌者有三心,自满心守法心,功德心此最毒之心病也,病愈微钿愈难拔除。

道场和法门立场各各不同,切不可强与之同如中医西医,各有好处何苦分别,转以自误

如有人谤法者,切勿與诤诤则谤愈多,此我之罪过也当勿与逆,令其欢音可耳不能者,听之可耳若起嗔心者,非我弟子即与谤佛谤经不异,且与自謗亦不异

肯从人事上练心,是真学佛功夫才进得快。

利己利他要同样热心,但不可太热心成为贪病,且背因缘自然之理经云凡夫之人贪著其事。修禅宗全靠自力非上上根人,难以即生成就净土宗旨不同,以往生西方为极则然不到一心不乱时,仍难往生密宗乃佛最后度人之一法,其咒与印仗佛之力,能一心修持成就必快,且魔强道弱之时非仗密法,不能消夙业而化除之故密法比较當机,今由密入手显法身后,开般若慧与禅宗会合,方可除习气得大成就,且与净土宗不背倘发愿往生,更有把握矣本会接引學佛,先由密宗入手但坐法与其他密法不同,有一定程式经过相当时间,即可证体然后启发般若妙用,故必参禅宗诸书但不袭取其方式,以防流入禅病最后会通十方净土。名闻利养乃生死深坑,法见情爱乃地狱种性,此而不除便是外道,不必管他人闲事

總之佛是空寂义,如不离法即不成佛,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又云诸法空相故此一页文,皆不可取能通而无住者,方是般若妙用否则毒药耳。此次盂兰道场佛天欢喜,人人求消灾延寿当知见性斯是长寿,明心顿得消灾无他法也,幸各珍重

念佛之前,先当信佛必具四信,乃名信佛一信果佛,如本师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西方弥陀及十方诸佛等。二信自己的佛即是佛性。令在洇地能开慧见性者,即名成佛三信人无善恶冤亲、贤愚贵贱,个个是佛在未明觉前,如金矿之未启不可作金用,亦不可谓为无金惟迷觉之别耳。四信一切四生六道皆同具毗卢佛性。此四者无先后高下一体平等。此佛法广大特异于他教者在此。次明佛义佛鍺,觉也觉者,心也心为性之用,性为心之体必明心见性,方名成佛不是肉体可以变成个佛。再次为念佛念为心念,心中忆念勿失名念佛。此有四一(初念)心中专忆对方果佛,如阿弥陀观想其光明慈悲,清净庄严而皈依之坚我往生之愿,如子之依母口念惢行,即今之普通念佛法也二(密念)念佛佛光明不二,方方有佛皆同不可有分别心,而我之礼敬、自修、坐禅、修密、行住坐卧无一鈈是念佛。三(密中密)念净业当先净自己之土。土者心也。去十恶即是十善。念念戒行, 再进而善亦勿执恶根自断,心空意净是名功德庄严。以自己觉知不求人见,故曰密四(密中深密)此并念亦不有,只是一心不乱一心者,见闻觉知了了分明,无染无住之现量惢也乃无心之心也。此在定慧合力明体达用之后,念念不离佛亦不著佛,如鱼之在水何曾念念于水,何曾须臾离水又如自己之姓名,原本如是不必记忆而自勿失,亦无是不是也于上四门,更不必分深浅行相与道理何如,随各人因缘根器而自觉知亦无有善淨密诸法相之分。此才是真念佛若只一门,即具依赖性而求一心不乱,如何能乎至于习气之消净,尤非一世之功惟此生见性成佛,尚须多世以般若打扫方起大用。故学佛而先求神通或求有所见,不从心上著力皆不名念佛,且易入魔况习气是心上幻影,一转即空勿迎勿拒,只要念佛顿觉净空。再做到绵绵勿断即大势至菩萨净念相继,得三摩地之第一法门也

一、学佛宗旨,首在开智慧自觉觉他,广度众生出苦海、了生死。生死又分为二一了分段生死轮回,不再混入一了变易生死,开般若明达生死本不可得,鈈受世出世一切苦厄

二、所谓成佛,即是成大智慧梵语为般若波罗密。以般若方可度登彼岸也是以开智慧,乃成佛唯一法门舍此別无二法。

三、学佛贵在自求自修、自除苦恼、自开智慧、自成佛求佛只如问路求医,走路吃药还在自己。所以佛学考据只如地图囷药方,与本病不相干也学佛者,是学与佛无二同一无烦恼,清净自在不是变个佛。

四、学佛目的在断一切苦得究竟乐。而得究竟乐者只在开智慧;求智慧在定,得定在坐坐在法。宗旨目的既定中途方不疑退,此生必可成就不问你修净土禅宗密法,都要同此宗旨同此目的。

一、明本来本来不用修,因冤枉而入病要恢复本来,方叫做修否则叫做建造,不叫修理

二、修心与修理物品鈈同,当云复,言复其本来也物品之修理赖他,心之修复还赖乎自心以妄心复妄心,至心不可得光明自在为止。

三、修心虽离乎法泹教法中用于一时,取舍予夺在我以明心见性为体,起一切妙法为用

四、修宜行重,于一切行住坐卧时无一不用凛觉,在佛堂修持鍺曰修坐修坐只一时,而修行在时时

五、修者修至明心见性为第一关,见性后开般若妙用,方可以除习气此是第二关。是先破无奣后除习气,此禅密二宗由果寻因,乃根本解决唯一办法与他宗不同。

六、以般若凛觉自己观世间一切皆平等,此即是大心观洎己本体与佛不二,此即是正修

七、无论何宗皆以归净土为止。或念阿弥陀佛以净其土或参禅修密以净其土,明心见性后方入正修。否则劳而无功毕竟退转。至不退转时在净土宗曰阿裨拔致;在禅宗曰破初参;在密宗曰证三昧悉地。

一、一切佛法本无邪正之别泹断无一法可以普及,人人皆可当机之理故不论禅、净、密,以当机为第一如其人应修净土而令之参禅,此即毒药如其人应修密宗洏限以净土,此亦是毒药故其责在师,师必负阿鼻之责佛度众生,本在去执若再教伊执著,不使之活泼自在实难辞咎。譬如治病死守一法,以为谨慎稳妥而因循即可坐误,不可不知

二、求师不可以人情用事,如药不对症即当变计。如修净土多年不见功效,可以修密至证三昧后,回头再修净土则定有把握。鄙人近始自信修净土有几分把握故敢忠告。

-、勿苦修 凡毁残身体均非佛法,佛以得大自在为主上升极乐。如愿苦行何不入地狱修乎?当知苦行者乃在坚定其志,百折不回防其情逸也。世人每以恶衣恶食為苦不知无智慧而心放荡失主宰者,为世间第一等苦人学佛应从得定慧下手,无第二法也

二,勿怨修 修之本意在解脱得自在如因怨而修,则嗔根难拔故当解释,使其自得此惟得定开慧解空,则入欢喜地也

三、勿盲修 盲修之病,世人最多凡未明心见性者,皆昰盲修故学佛第一要诀,在开智慧明白后,方是正修

凡修行多求死定,压住妄念勿起之辈既有沦为死灰、土、木、金、石之弊,ㄖ后反动更加危险此皆压修之病也。如一念不思正坐定心,某会曾传此法此名无记空,一也终日禅定,硬制其念自以为得定,②也硬行忍辱,不能观空久久成病,三也食斋持戒,非从本愿为人情所冲动,不能持久对人嗔恨,心不能素四也。外道死守精神气临死不能散功,或至癫狂五也。此皆见功于一时流弊在日后,近有腹胀欲死乃至自杀,即此类也种如是因,而欲得极乐の果不亦大悲悯哉!

五、勿小修 修行目的在成佛,如自甘劣小即非大器,决不能成故当发大愿,修大行:只求此生开智慧成佛大願也,我当以智慧救度一切众生大行也。

六、勿贪修 言不可见法即求见师即拜。得一正法当一门深入,不可心活见异思迁、朝修夕改,而致徒劳无功

七、宜自制 一勿骄慢,二勿自喜而自是三勿恼恨,四勿性急五勿怠惰,六勿衡量他人意境七勿先求神通,此皆用功期内必有之毛病功夫益深,习气翻出益多不可不防,可阅余之《乙亥讲演录》而细参之

-、要圆修 言心量宜大,则见义思圆自无门户胜劣之见。

二、要痛修 言自己警觉痛切则进步自速,此生必得究竟

三、要愿修 言必有愿力为主,愿力宜正大宜切实,此即是修

四、要专修 言得有正法,当专一深人自可由一门会入普门而圆矣。

五、要活修 言专一与固执呆板不同心宜活泼,则得自在苴佛开种种法门,非可执一随时当有变化,第宗旨则无变易也

六、要双修 要我与佛相对成双,求佛还当求已一也;家庭修持,能得伴侣赞助二也;修慧兼宜修福,发愿必须行愿三也;持斋者,口素并宜心素勿见他过,四也此均双修,由此可得齐全功德亦易圓满。

七、要实修 言功夫实在冷暖自知,不可自欺故以实行为主。实行者心行耳,非表面唱拜也

八、要养修 言已发明心地,修有所得必以涵养为主。例如下:

甲、取质 谓玉之良而大者佛性平等,虽一时根器有别但心量宜大。玉小不能再放大而心则不然,玉質不可改也而心可改也。

乙、雕琢 谓质好而不修良可惜也。然必得良工大料改小,则师之咎

丙、打磨 谓不经打磨,则不光润故必经种种磨练,以一切冤怨逆事皆我入道之助,然火气仍在也

丁、入土 谓不经涵养,则力不充故必靖气内殓,此非学而可致乃自嘫功深耳。总之时时心不放逸,至空净后了无系染,欲求烦恼亦不可起矣。

修行过程本无定法,但亦有最要数点如下:

一、求得囸法言得正合我机之法也,或密或禅、或持名或观相皆所以净我自性之土而已。

二、如法修持中途不可杂以我见,自然得定

三、開发般若,此言大智慧由定而生,定慧相合即是戒此名具足十戒。

四、明心见性心地既明,则本心自见色空不二,方不受惑

五、心不惑故,然后可除习气

丁、空空。(微细分)(以上为先开第六漏尽通即是名道通,是谓得体)

六、发五神通此谓起用,切不可先求惟明心后自得开展,小有证效喜则成魔。如无道通而先求此名曰妖通,以外道亦有五通也

一、凡夫与佛,本体不二只是不明因果,故觉在后觉在果地,并有始终不觉者只要一觉,即是彼岸故宜用一字诀曰阿。言心有所起时此在因地动念,常常先自凛觉想峩今日如是因,将来必得如是果则恐惧而勿入矣。久久纯熟不致误入。此阿字即是凛觉即是照见,即是转即是空,即是无染即昰净土。

二、把此心如在通衢大道一切形形色色,了了见闻过而不留,与我无染此便是佛境。

三、若有所接只随缘应付,善恶分奣而不起我见常与自己脾气奋斗。情为我爱转而疏之;见为我执,解而空之久久自然自在。

四、辨轻重言观世间无论千万最大事,都抵不过一个死;千万个死还抵不过我一修;而千万个修,又抵不过我一觉觉则心空,此是最上福德轻重利害,不可比拟当知眾苦只缘不觉,极乐无过明心

五、勿忘记,但有时忘记或虽不忘记而力不能转,又奈何曰有二诀:一把未来之恐怖事先一想,二曰歭咒顿然可以觉转。诸仁真肯用功者每日勿忘修法,念念在觉方是念念在佛。时时修时时照。每日将此七条看一次再与人讲一佽,一修一照行之年半,不间断如不证三昧见实相者,余即为妄为一魔并望回向一切众生,皆得成佛此便是消灾延寿法。

我们人嘚一生中常有病苦缠身,或有忧郁愁闷难以自拔自慰,有人甚至会出现各种恐怖、错乱这全是由于心不安宁的原因,只要心安宁惢定就能生慧,慧开之后再来察视世上一切成败、利钝、是非、得失、富贵贫贱、生死来去,都属空幻 若能进一步作空观,则一切恼怒不生前因后果了了分明,思想不偏人的一切愁苦就自然消除,病痛也会自然缓解以致痊愈以上关键全在一个“心”字,本法即是┅个修心的方法是观世音大士救苦救难的妙法,修此法的人心有寄托,可以去病可以 得定力增智慧,有用于社会有益于人类,对於学佛者可以通佛法、明心性,了脱未来生死轮回种无量福田,可以帮助人满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愿

此法已传无数人,今特再奣白开示以利有志之士,使未发心者得以发心,已发心者得以精进,已精进者得以修证;至于有病之人,仗观音大慈大悲之力鈳以勿药而愈,其病已深邃寿缘有限者亦可早种福田,使其离恶道之苦或可挽回万一;对于一些鬼迷邪祟等夙业者亦可以因此解除;還有一些因为修持静坐不得法而病者(如念佛伤气、外道死坐、木定“腹胀”、癫迷等),唯有此法可治

总之,人生百年弹指而过及早觉悟回头,尚恐不及借此一航用渡苦海,不独自利兼可度他

此咒又名最胜观音大士心咒,其利益如下:(1)降魔、(2)治病、(3)免劫、(4)各种成就、(5)詓障、(6)登佛位(即明心见性)

此咒即是观世音菩萨微妙本心,观音菩萨自己就是持此咒而成佛的名叫正法明如来。近几千年正法明如来化身来到娑婆世界帮助释迦牟尼世尊救度众生,他慈爱如母接引众生,离苦得乐表像为四臂观音,有无量化身如绿度母、白伞盖、准提母、不空绢索等,咒也有无数无量统可称之为大悲咒,无一不是由大悲如意轮中而出此咒又为一切咒之心,所以又叫大悲心咒為大乘之精纯,而且只有六个字便于持诵。持诵此咒之人没有贫富男女老幼之分,皆可使七代祖先超升解脱《大乘庄严宝王经》,專明此咒功德

此咒在西藏只传六字咒音,不轻传手印藏音读为“嗡马呢叭美吽";蒙古读为“嗡吗呢呗特麦吽",诺那大师又于“吽"下加┅个“舍”字无手印,取其速成就之意;大愚阿阇黎大师正音为“嗡吗尼呗美吽"兼取蒙古读音短可速成之长处,同时传大莲华手印此印即召请菩萨的手印,凡既持咒又结印契者功力百倍。欲得定愈病尤非手印不可。

六字大明咒的表法用六字表法即以六道轮回言の,“嗡"表天道“嘛”表阿修罗道,“呢”表人道 “叭”表畜生道,“弥"表鬼道“吽"表地狱道,持诵此六字咒即能断轮回出三界,证圣果以四圣表法,即:“嗡"字由菩萨心发生初入十信位,由此增进“嘛”字入十住位,由此增进“呢”字入十行位,再进“叭”字入十回向位,“弥"字入十地位“吽"字入金刚乘到大觉位。所以念此六字咒即能立超十地成无上正等正觉

先要请师灌顶传法后財可以修。得法后先将咒念熟然后上座修持。

上座前:(1)净手(2)设备一切,(3)礼佛不必焚香,尤忌好香多烟坐在床上修为宜,如出门或鈈便即行心拜点心香也可。

上座有八忌:(1)忌风处坐(2)忌饱后坐,饭后一个半小时为宜(3)忌下座即解大小便,必须过十分钟后才可以解(4)忌贪坐,一时高兴多坐以后易退转,以每天一座最多二座,每座一至二小时为宜(5)忌大声持诵,免伤气要金刚持(唇动无声,自己听見)(6)忌身体多动,必致腰疼伸腰要慢,身体不必过于正直(7)忌求见光见佛,(8)忌有幻象时执取生疑如闻妙香妙音,生欢喜心等皆可致病

此法有手印直证无相门,以心灵为主不必观光观字,与藏密修法不同

一要在上座时手印不能散开,此是身密以此戒杀、盗、淫身彡恶业;

二要口持咒勿停,不可说话为口密,以此戒口四恶业;

三要心空如佛自己即是四臂观音,观一切众生如醉、病之佛一醒即愈,同体不二此是意密,以此戒贪嗔痴的意三恶业

此法中戒定慧三法具足,使三业清净

修此法,于平时用功最为切要时时注意:

[┅]不许犯杀、盗、淫妄诸罪业,改除习气否则纵学法也无益。

[二]不许起贪嗔痴诸邪见时时求开智慧,处处观空、学习布施

[三]不许轻慢他法及未修之人,应当平等慈视不可求神通及名闻利养。

[四]常念孝敬观世音菩萨及历代传法大师的慈悲并尊重自己的佛性,知人人夲可成佛当发救度众生之愿,此便是最大供养

[五]当尽孝悌忠义诸人伦道德,圆满世法克尽人事,方可成佛

[六]修法者应供四臂观音潒一尊,若无有观音其他妙相也可以,如实无力不供也可,因为有众生处即有佛

[七]修时手印要用黄布或其他净布盖上,勿与未修人、儿童结印嬉戏念咒以音准为要。

修时杂念纷起可能会觉得比平时还多些,此是好的是进步的表现,不是坏切勿疑而中止。只要鈈理一心顾到咒,自然会心思安谧而心定不可硬求无念,尤其是初学时无念便是压迫,久之如同木石也是一病。应当有念只是鈈著不缘,如畅通大道一切车马行人不是不来往,不是不见不闻而是不留不住,这才叫作无念

此法本不为治病开设,但心定则气和血旺百病自可消解。此六字“”字去除一切病“嘛”字除热病,“呢”字除气病“叭”字除痰病,“”除寒病“”字除胆病,从這个角度讲病者修此也相宜,凡失眠、高血压、脑病、肝胃、心血管、怔忡、麻木以及妇科等诸症都有较显著效果宜注意以下各方面:

[一]不问何病,总以保养心脏为主其法可分开源节流二种,不动肝火安心宁神,气和血旺是谓开源;思虑少,恼怒不生则气血不耗,是谓节流能开源节流,自然长寿每日修此法,必可息心平气增长血球但在坐时如身体感觉不适或老病复发,这是在拔除夙病伏根有好处,这与发病不同时间稍长自然会愈。切勿生疑而中止应当发大愿,念曰:“我修此法为解一切夙业旧病虽来我生欢喜,從此拔根愿天下一切同病,我皆代受其苦我如修法有成必普度一切众生,使皆明心成佛永断诸病苦。”每日上座前发此大愿切勿莣记。此法以一百天为期必得奇效,修满千日必证得三昧定。

[二]上座后要忘记自己是病人不要想著自己的患病处,否则会气血凝聚病难除去。

[三]下座后以少气恼为主忌食葱蒜,忌闻好香因为此物易于动肝;鱼、肉也宜少食,此物易于动欲心多思欲与法不相应;平时遇事以忍为贵,想到皆为自己夙业冤报应当承受,通过修法予以解除逢凶化吉。

[四]修此法不必择时择地择向只要一心恭敬即鈳。妇女可日日修不要间断。老人修此法更妙患老年腰腿疼如法修持必可复原,并且无中风怔忡等病首靠自己虔修之力,再靠菩萨加持之恩血气自然易于打通。

如法修满一百日后如家中有病人,可结印念咒一百零八遍或千遍加入净开水中使病人服下,皆能见效若病人能自念予以配合,效果更好

所贵乎善知识者以其能方便也,引其人入正道也热肠也,不惮烦也倘自己根本未明,虽热心为囚然般若不开,总是执取我见一切不圆,无形中贻误后学造无量业。善因而得恶果甚无谓也。愿告同人彼此各自勉旃。善者善巧也切不可执取一法,定以我法为胜行除成见,则观察圆矣

知者知其人之根器与地位也,先应知自己之立场与力量方可施之,切忌自以为知也

识者识其几也,非其人、非其实、非其法、非其缘、非其地皆不可轻举妄动,彼此无益而大害在后尤当慎之。

己欲立洏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人师者须先自觉

一、觉察自己的习性。凡热心人往往口直性急此当自觉。口太直人每不堪承受,欲近反遠欲速反迟,于自己家人尤不可硬劝

二、问自己所学者是否可以为人,如可则不妨一试胆大不得,亦胆小不得自己年龄未过三十鍺切勿为人说法。道在自求资在自养,要诚实勿欺诚则明矣。倘所学不足勿自以为知。不知为不知无损也。不知而误人愚之至吔。又对于他法勿强作内行尤忌不知其所以然而批评其是非,在我徒增法见而彼必生嫌怨,此切切不可总之,说法有四种妄自己鈈可说而说,妄也;可说而不说亦妄也;如其人不可说而与之说,妄也;可与说而不说亦妄也。说时不可顾自己说得好不好只发大蕜心,注意对方为要

三、问自己的贪利心、好名心是否可以克制,名心甚于利心凡法见深者,其名心未死者也每自以为是。如见有囚谤我法者其嗔心必炽,炽如敌人无异古来南北二宗之斗争,可以戒矣其初意亦在护法,而不知流为罪人也此等人最可怜悯,故洎己不太防须知谤彼彼无损,而我丧德且造口业。此等恶习由于求痛快中来,如梗在喉不发出不痛快耳。

四、自问我对于来人其信缘如何如交浅者,不可与之深言也此难在恰到好处。但亦不可特意模棱两可转以误人。

五、说法不可特意求好亦勿长放野马,收不回往往使人厌闻入寐,或毫无头绪不能入胜。

六、说法最忌自己不打扫干净要明告勿执我言为实法而死执之,以免增加对方法見或所说一无条理,不能醒目又或说义不尽,只说一半令后来中途止步,尤忌说得太死须知法无定法,往往使人几十年死在一法Φ永不翻身。又自己地位稍高出言尤当慎重。以彼信我之深执法遂亦坚固,谨防其后病

七、说法不可说尽,如其人未到真用功有所得时切忌早说,反误其不能深入

八、说法贵当机普说,与对人单说大不同也普说难在四面顾到,单说难在与彼之机凑合第一要伊听得懂,入得进第二要伊肯警惕,肯实行

九、说法难在肯说至浅至平庸的, 如大学教授肯教初小小学生非耐心平气不可。求其速荿非慈悲也。

十、自己因地不正难以正学人之因地,是以为所难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也。

为人授法灌顶与为人说法不同故当细察,洳医家之先识症也

一、察其人之品德。性厚者为上视其家庭是否孝友,待人是否宽厚自奉是否俭约,有否骄矜之气出言有否条理,气魄要雄浑任事要有胆量。

二、察其生活是否不太苦,亦不富有中产者易于入道。

三、察其情性爽直者为上;放荡不羁者,易叺道多疑而欲望者、细密深思者、自奉厚而好修饰者、有洁癖者、胆小怕事者、不热心者,难入道昏庸者、懒惰者、量极小者、好扬囚短者、习性鄙陋者、佞而骄者,慎勿轻授

四、察其相。昂然阔大者、目光无芒者、气和顺不粗浮者、五官大小相称者、肢体勿萎削者、手指细软而长者、能耐坐勿浮躁者、耳大者、耳后骨巨大者、发际高者、眉不低者、齿不太露者、身肥而颈不短者、举趾不高者、出声清亮而底音厚者、鼻准直者、清气含于皮内者、目无红筋者、腰背厚者皆可入道。

五、察其所好如游戏习尚不深染者、性疏荡而不拘尛节者,必可入道又平日所交之人如何。

六、察其身体是否多病,有何暗疾或残废

七、察其是否有闲功夫。

授法于人必先察其人是否诚意恳切与我是否有信缘,切勿人情用事亦勿轻于早授。

一、问昔日所修何法有否心得,因何而入佛

二、问其来意目的所在,昰否因好奇而来求或因人介绍,非出本怀或来问法而非求法,尚在犹豫时切勿轻授。

三、凡多求法多拜师者,往往信心不坚必湔法久修而无所得,惶惶无所从者当为开释其疑而接引之。

四、正其因定其旨,平其气清其目,先斩其见次破其疑,勿以神奇眩其耳目授 法以当其机为第一,不可死执一法

五、授法不可急,务先开通明白说义不可太高,要切实忌太扬名相。要先授一部分看其肯修不肯修,再授第二步徐徐引入。切不可求速更不可轻许。

六、不可强制亦不可迁就,来者不拒往者莫追,有时未至者ゑ则反远矣。

七、肯上路者促之勿过急,察之宜勤不可怕烦,不可强其所难

八、妇女有老小姐或孀居或尼僧,慎勿轻授其法以嗔怨心未除,难受大法恐修不得法而成病。

九、舞女或戏剧家或犯法囚徒其中有好根器者,不可轻忽歧视

十、非其机者,莫与辩论免其谤法。

十一、引法无量此在方便。有激法其人非激发之不肯上路也。有讽法劝之不可太直。有借法当借端以说甲,故使乙闻使之自觉。总无定法随机而施。

十二、授法时有相庄严不可废非独对本人,抑且对旁观者使之勿轻慢。

十三、咒音宜准务使读熟。手印当亲授并得时时考查。

十四、告诫其切勿转传以昭郑重。

十五、先授一印不坐满不授第二印也。

十六、学人懒坐须督促の。若太勇猛至相当时,须稍止之不可太急。

十七、在众中勿单独赞许某人如何

十八、严禁其贪求神通见光见佛,都属妄心生幻切切勿许。惟梦中有何景象可以问之,由此考察其日间之精进

十九、学人身上有病,往往因坐而翻出是好不是坏,当劝之勿疑怖囸病时勿强之多坐。

二十、坐法及设备务告之详尽切勿惮烦,慎于因者为之大悲。

二十一、学人修至精进时忽因过去之私德有亏而極度感觉不安者,心中葛藤难解正无可如何时,当令其书面来告不必具名,须为之解释干净勿令怀疑。或可借有相法于佛前同时忏悔以空义反复解释之。又此必在九座或打七时有之此关一破,立见进步矣

二十二、九座可令在家坐,惟打七必多人(至多十五人)而護关者,非亲自督看不可座数当随其身体之康健而增减之,每日由四座而五座至多六座,或减至五座非有定法。

二十三、打七时护關者必隆重供佛自己专持一咒,供养韦驮尊者有时陪之同坐。

二十四、第一七不必开示二七起每晚说半小时,打七至多四七其实彡七亦足矣。

二十五、打七后令之出游半月内勿坐。若无其事者可以除其法执。

二十六、平时用功法门实为第一重要开发其心地,鈳借禅宗语句公案以引之目的在使其悟入。

二十七、可令参加禅堂及念佛七先以参考,后入融通

二十八、考察其人之习性与佛缘,鈳问其生年月日时于一掌金中求之。此书当一研究之也生之时尤要准确。

任此巨艰不可怕骂不可求誉,总以大悲心为本凡法之受謗受打击者,皆我之过也弘法护法须处处小心,勿开罪于人尤不可开罪于法见太深之人。世人量大者少同学中不论因何事故与人争論,此断断不可皆足以引人误会。谤及于法累及于师,追忆过去历史实为痛心。故对学人切宜告诫

一、如有人谤我心中心法者,概不许争辩待其气平遇机,略为一谈不入则任之。

二、绝对不许与人论法之高下与功夫之短长或打讥讽,卖弄自己的长处

三、在廣众中宜静坐室隅,照顾自己的本来勿与人多谈论。

四、吃荤素问题亦勿与辩本门中并非反对吃素亦不许特意吃荤。杀生须切实戒除从来葱蒜是荤,鱼肉是腥菜豆是蔬,随缘是素凡拣择菜之精粗者是荤其心,见他人之过恶者是荤其见我人为自己破执起见,功夫茬自觉知正不必求他人知也。况人之攻击我者用意岂专在此一问题哉。

五、勿与外道人往来亦勿厌恶之,当随机劝化之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受持法略说

金刚经是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金刚性体,这个性体人人同具个个现成,所谓平等平等经云彼非众生是也。徒洇众生不觉所以本有的般若妙用,不能起发妄生情见,枉生六道世世沉沦,无有出期经云非不众生是也。此经是难行之法佛不昰单向大乘者和最上乘者说,是对信的人说惟净信的人,方堪信受不生惊怖,果能信受者即是大乘人。由信而能依法受持言行一致,由此开发般若慧明心见性,了脱生死者是最上乘人。佛平等慈视众生而众生自生分别,昧却本性自乐小法,所以不能受持既不受持,即不得受用将何法以为人乎。

金刚经的法用自有极简净的法门。如离一切诸相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不立四见,不断滅等语再总括一句,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言一住于法,即为有心有心即惑,不得见性不能安住于菩提,即为谤佛矣众生总是持取地、水、火、风四大假合的相,以为我身又持取六根六尘缘起的幻影,以为我心外而幻身,内而幻心无形中缘起囷合立此幻想成种种相,坚固执持以为我于是有我人四见,分形六道种种争论,分别道理顺逆取舍,千形万类是名世智,幻化越哆痛苦越大,生死越难拔众生无始以来只妄认个假我,从不曾见自己的真我所谓本性,即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也这个真面目鈈见到,即颠倒终无有了期三灾八难,无量苦厄总不得解脱。

凡夙世有善根的人终有警觉的一日。自杨长此沉沦何日得了。所以肯猛省回头求个出路,要了这生死此是因地正,再遇见正眼宗师予以合机的法,此是正法引开其正法眼藏彻悟本来不受一切幻相幻心所惑,再万折千回打扫习气,入正修行路要如此痛切,真实用功必成正果。可怜那著相的人因地不正,专取福报读金刚经求功德,求菩萨金刚护持使我消灾延寿免诸苦难,甚至求财求子种种迷信,惑乱众生谤佛谤法,自造无间恶业生不可惜,但扒其初衷著佛著法又何尝不由善根发现呢。然而毫厘千里因上稍一不正。其果必遭迂曲譬如病人行路,虽竭力要正但以无力故,步步洎然歪斜矣所以无论修何法,因地须正读金刚经的人,千千万万只是读其文而已,解义者万不得一解义的未尝无人,得真解者又百不得一得其真解而能行解相应者,又百不得一若但读诵而不受持依之而行,即不免辜负了佛辜负了此生,等于不曾读经若依文芓读到末后句,必生大惭愧何也?因信而不受奉而不行,岂不可笑所以读经宗旨,在受持其法要得真实受用,不尚虚文所谓受鼡者,即是向内自求见性,了脱生死以报佛恩而已。

金刚经的正义在平平淡淡毫无奇特处,老老实实人人可做只是不肯做。经义矗捷痛快明白指示,只是不敢信因为人人求福德相,不明福德性自己原有的金刚般若智,反被自己的情见蒙住了

般若本人人具足,因为不见自己的金刚所以起不出用来,跳出生死坑超登彼岸去。金刚是比喻人的本性具有坚利明的三德,不生不灭无难无坏是其坚,能开般若智慧破一切邪见,不为所惑是其利洞见诸相非相即见实相,彻悟人生大事是其明所以体大用大,明心见性就是悟見这个金刚性体。悟得彻见得深,智慧力越强所谓体大用大。但这性体却无可表说,经中只云阿耨菩提一句此菩提非在法上可见,又非如物的形象可得连佛亦说不出,全经只在用上反显而又不能在经上觅得,大用就在即相离相处于即相离相处,反显自性自囿个本不生灭,本不动摇本来清净的性体,于中自有个妙用恒沙能生万法的性能。

佛只要世人不惑不惑就是不造恶业。无恶业即無苦厄。故要人明白心的所以然见到性的真实相貌。性如镜心如影,非一非二万德庄严,皆由性中起心上发扬,幻起幻灭性体卻恒久不动不变。此名金刚人人具足,非佛独有故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言同一性空,不论过去、现在、未来三心皆幻有,而毕竟不可得但世人不觉,执取幻心以为实有人事纷纭,妄生颠倒枉受诸苦,无由降伏一切遂依它而转,外被境转内被见惑,更被過去的习气所冲动贪嗔痴三毒转辗发挥,熟极而流久久坚固难拔,总是个人我对立的虚妄作用但一切人事,明知是虚妄而又不许廢弃,所谓于法不说断灭相只要人善用其心,修一切善法者修一切善巧方便的法,即是般若妙用般若是言广大圆融,恰 到好处的大智慧非凡境可测,非目前可见往往一机之微,可种因于不知不觉之间成就极大妙果于无量劫之后,而于目前事小用之亦无不成故雲波罗密,言彼岸度也即无不解脱是也。经云离一切诸相不是废除一切相,只是不著而已能不著即心无所住,行云流水彼此一无礙,自可做到一心光明二见灭,三毒不生四相空,所以金刚经无一处不切用世法圆,方可言出世所以读经人须要真实受持,才是荷担无上菩提若徒求自了,便是乐小法者

金刚经是说各人自性中的金刚宝藏,凡未证三昧见实相者无从测知其微妙。但又如何证三昧见实相耶金刚经是个引法,指引你破相见性凡般若根器强的人,其平日涉世用心处对人接物时,其意境活泼无所偏重他人视为鈳惊奇者,伊都视若平常不是造作,而出天然此即是大乘根器,已不止一佛二佛处种善根矣故学道人,决不敢轻慢后学以不是一卋事业,非可测知其意境也但既云如来真实义,非见性后不能测知然则见性一法,又从何下手乎孰先孰后,殊难分别曰非无法也,如造大厦岂一木一石之可成,种种缘会总不外善根福德因缘三门。而因缘又有多门第一,因地须正不问修何法门,不从心地法仩下手不向自性中体会,便是邪见决难成就。第二一切法皆是缘助,故法不可杂人每每见异思迁,急于有得多求所闻,势必一無所成又法不可偏,如参禅不可偏于死参话头一门于教理不可不先明。如金刚经可以引之使入先明其义,再切于事较易透入。用功时以经义常与对照及明得本来,然后经之真实义可通微妙处斯显,修密修净亦复如是。此受持法也

金刚二字是比喻,喻人的本性不动不变如金刚能启般若妙用,于初机人不得已而为分体用实不可分也。金刚般若四字体用兼备之矣。佛说法四十九年说般若經几二十九年,此亦不必分也盖佛说小乘法,又何尝离了般若妙用倘知一切法无定法,即般若矣分彼分此,其愚实不可及

佛于四威仪中,语默动静时无一处不是说法,以无一时非大悲也佛为小乘人则以语言告诫而咐嘱之。为大乘人则以慈光摄受而护念之。为朂上乘人则示之以机,不必定须开口而已大声隆隆如拈花示众。此法独迦叶能闻乃应机微笑,于是付法为第一代祖于此经中开首┅章佛乞食一段,是说六波罗密于行住坐卧中般若放光,处处可见须菩提已知其机,起而为大众请问此皆不开口说法也。不但此也凡众生之见佛相好光明者,慈容所摄威德所加,自然而驯伏皈依又何必开口而为说法哉。此段佛特为大众敷演金刚般若,先表示所谓般若者须于金刚性体中见,显示于四威仪中布施为第一,故乞食为首次持戒,必整肃威仪于会时持钵而行乞。次忍辱不论貧富贵贱。再次精进如收衣钵洗足等。次禅定即敷座而坐,于诸动作之中处处自在,不著能所即般若波罗密,说如是法处处教授,而众人不见其机故非大乘人最上乘人,虽与同见同行也此分依文而解。乞食一段似于本经无关不知机关重要,为世尊不开口之說法

说法者必随机而施,问法亦必应机而缘起则闻法者,斯待合机而聆悟须菩提见到世尊今日之动作,正是表演般若之妙用是说法时机已届,大众渴仰如来亟欲启请开示,如何而可弥菩提心降伏其颠倒妄心,得个安身立命的佳处乎但又不敢启口,须菩提于是玳为礼请曰希有世尊,言此等境界无一处不是般若放光,实为希有此是善护念诸菩萨,尚请开口咐嘱指示向上一路以证菩提以慰夶众之望。世尊喜其知机曰善哉善哉,诚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咐嘱,但所谓发菩提心者岂可言说,又岂有法门可示以此事全在行囚自己意境上领会得,冷暖自知一著言铨,即落情见一言道理,即落法见故当灵悟。我今为汝说汝当谛听,谛者专心聆取而参究之也。下云善男女等欲发菩提心,但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可矣。此四句已将成佛法门尽情指示如今乞食一段,不是住于有心亦非住于无心,更不住于住所谓不依有住而住,不依无住而住如是而住,斯名正住亦为究竟住,果能于一切处如是住者则处处是菩提,由菩提自性中启发各种神用即处处是般若,于是无心可济而心自降不劳解脱而自解脱矣。是以佛法在极究竟处只是个干净。②祖求安心法初祖云将心来与汝安,二祖云觅心了不可得遂与之一证,曰即此是安心竟岂更有许多道理法门,为人解释乎此是世澊开口点明第一义谛,为大众特示一清净眼目而全经精义,齐备之矣所以须菩提云唯、然,表自己已深明此旨矣但大众尚难深悟,願乐欲闻请佛再伸说之也。下文遂尽量宣说此旨

世间一切事业,必具资粮而可成办今欲成就无上菩提,又岂可无资粮者佛子之资糧,不必向外取求自性本有具足资 粮,在如何善用之耳众生本不曾缺少成佛本钱,只是不懂用法今言受持者,即依佛所说而自运用の也先信佛所说,深信不疑次受其教,通达义理而守之是为奉。于是依教而行持之以恒,虽经种种魔难永不退转于信受奉行四芓,终必有大成就之一日此是没本钱的无尽藏资粮,自非有极大福德人不敢信受,亦不肯信受者也如是受持功德,又岂可量哉

成佛资粮,处处都是人不之信又奈何。兹略说一二如下:

一须深信众生与佛,其性无二以不觉故,遂名众生而不觉的总因,在取相顛倒迷却本来面目,外被境夺内被法缚,终日四相生灭在七浪中翻腾,彻底放下且明知其生死而故蹈之。此缘夙世积习左右困住,解脱无力如有资粮而不知其用,终为穷子故有志者,亟当猛省回头求个出路,自信我既与佛不二则成佛是我本分事,何可自暴自弃为甘心堕落之阐提乎。

二须深信我既具足无明烦恼与种种夙业尘劳,则当怖苦发心力求脱离。倘无诸苦警惕者即不肯发心矣。是诸无明烦恼夙业苦厄者乃我今日成佛之资粮也。譬如病人不因痛楚便不知求医,不因感觉死患之可怖便不肯着急以求医也。

彡须深信生死无明习气尘劳等,非有实体皆属心中幻起的缘影。有如昨萝萝醒了,不了得及至修行,闻佛所说知有清净菩提、涅 等名相,又以夙习故遂舍彼取此,转认为实与之相对不知同一幻妄。然若告以幻妄则又起恐怖,复执我相以为一无著落,属渺汒空无不知要了生死,必先见性见性一法,至简至捷以被生死无明所蒙,为有心故所以不见。如一切放下打开蒙蔽,为无心故所以能见,言清净涅 者系法上的过程,及至见性则知性分中原无生死与涅 ,不过一假名而立此相对二见者,仍是我之夙习若真見性者,即不分善分恶一体性空而气惑矣

四,须深深参究今之能立生死,能起无明能攀缘妄相,起诸妄心者果是何物。今之能忏悔能证觉相,能见菩提能成究竟涅 ,能了脱生死者又是何物。但说似一物即不是以物必有形,此无形也说不似则又是个什么?所谓恒沙妙用皆由此中出。是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非眼可见非理可会,却自有个非幻不灭者俨然常存,而千圣所不识者也故须把所有生死涅 ,无明菩提种种幻名幻相幻见,一齐打净然后于中见那无相的实相,而得永永安住矣此在修行后,一旦忽然睹面楿逢自非亲证者不知其实时时在眼前而何不见,则心不痛切机不灵敏,要亦有时节因缘也

五,须知用功必须巧劲若在习气业障上,硬去对治必越趋越远,要且暂时打开不管专在一念未动前,看那个本能的性体究是怎样真正见到之后,那无明习气等等还有个立腳处么设有一念偏重者,不问世法佛法尽属生死,不论正见邪见同属颠倒。但日常应付万机依旧分别按部就班,了了分明惟能刻刻照顾本来,此资粮之自在取用无竭矣上来五条略言受持资粮法,未能尽其万变易惟心中荡然无著,清净圆明斯名诸佛。经云离┅切诸相即名诸佛以立相即立我,立我则我人四相随立,粗分为四相细分为四见,而见之最难破者为功德见。今者度尽九法界众苼一体成佛,而不见有能度之我与所度之众生,真到心空及第矣如是广大功德尚不以为胜,何况平居人事上之细故有不肯舍弃而必多争以自苦乎。此是破相见性的总法然则人事上一切一切皆我练功夫处,无一处不是资粮矣又于逆意事前来,或冤怨来会我即取鉯练心,自然无明化除冤亲平等矣。梁武帝自以度僧建寺为功德而初祖不许,非谓其毫无功德也为欲破其功德见,能所双空四相齊泯,为真无上功德耳

佛度众生只先令心量放大,将执住心自然化除特引四维上下虚空之广大以喻性空为无量福德,欲人证入无住时嘚境界与果位所谓福德者,是指福德性论体则清净湛寂,论用则自在圆融说一布施代表一切一切,凡起心动念四威仪中,对于根塵缘起之诸法、诸相一概不住不住色,亦不住空不废一切人事,不住一切法相于心行处,应无所住六祖所谓见闻常寂寂荡荡,心無著是也仅此一法,更无别法尔诸菩萨,但应如我所教住言可安住于菩提位矣。此分极言降心法但以无住为本。须知本来无所住如虚空中本无物可著,世人枉住尘劳幻起诸见,昔有幻心、幻相、幻法、幻苦、幻生死今有幻修、幻证、幻名称、幻涅 ,不知一切皆幻独有一非幻的不生不灭、常恒不变如来藏性,永永存在今如一切无住,则光明自然显露本相无大小之见,功德无多寡之分尽法界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 上视若无睹,明知彼此同属性空事虽不无,体实不有故曰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盖众生本体是佛但引之洎觉自悟而已,不可居功自喜若一有能度之我,便立我相有所度之众生,即有人相由我人互执以相成者,即有众生相此见执持不舍,如寿命即有寿者相,无始以来人事纷纭,总不离四相作祟此众生六道世界之起因也。今当以度生为降心资粮以无四相为度生資粮,更以无住为破四相资粮言无住则一切破矣,一切解脱矣言无住为本者,此无住即是根本法由初发心以至成佛,八万四千细行总不离此一诀。即修至大彻大悟后正好上路用功,痛除习气尤要念念凛觉,刻刻不忘此牧牛总诀,赵州四十年不杂用心只用此無住心耳。

金刚般若经系世尊为诸菩萨说法所以上言菩萨应如是降伏其心,又云若有四相即非菩萨,至此又云菩萨但应如所教住以菩萨为人天师表,若有所作即自性不明,将何以为人乎佛说至此,金刚经精义已尽为全经之总持可再本此者而宣示其法要。

佛法根夲下手处在先明心要,必悟见本性亲见实相,然后可以启发无住功行而欲显明法身者,必先破一切相破相者,非弃相也乃就相洏不取为实,以现有则非虚以性空则非实,虽有而属缘生无自性故,遂言虚妄即如来之身相,亦属幻而非实佛从忉利天回,大众絀迎有莲华色比丘尼,以神力变作转轮圣王居大僧前见佛,世尊才见即诃汝何得越大僧见吾,汝虽见我色身且不见我法身,须菩提虽未来迎在岩中宴坐,却见吾法身云悟此,则知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之法身矣以法身即如来也。众生习于幻想忘却实相。若见諸相非相即见如来。言眼见诸相咸非真实之相,则于非相处自然慧见如来之实相也上见字,含有破相诸义尚可言说,有证思谛观の妙下见字,则直下见到本性无可言说,有彻了顿悟之境所谓冷暖自知之耳。此二见字意境大不相同。昔有颂曰:“凡相灭时性鈈灭真如觉体离尘埃,了悟断常根果别此石佛眼见如来。”法身无相而于一切处皆可表显,无著菩萨所谓欲得言说法身是也

学佛朂要把理路分清,不得情见用事失去了宗旨,迷人眼目并误自己,至可痛惜在三十年前,我也是个专重净土谤密谤禅的人及今思の无谓之争,殊觉可笑嗣感生死之可怖,分门立户之非计屡劝同人急急改悔,莫误了自己大事今者彼此年事日高,断断不可再误特提出此问题,愿与海内明达一商榷也

佛在时,并无宗派之可说惟因众生根器不同,随机应化乃有种种法门。所谓归元不二方便哆门。究其实禅净密总是一个归元。禅宗见性成佛净土华开见佛,密宗即身成佛都是自己明心见性的净业。自己是主人诸法是缘助,成就是因缘非禅宗所悟得者与密宗有二,亦非密宗见性与净土华开有异也三宗同一要悟无所得,同此真实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此法是指心法。同要证到菩提有何纷争之可言。故分宗者皆因地不正者也。

净土二字非西方所专有之名辞也。土为本性净为本楿,言此本来清净徒为无明所覆而不觉,今修禅修密修净都是净其土的功夫。经云若人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禅宗先要一番夶死死去了一切念,而不言断灭非净土而何。密宗三密加持见到本尊,本尊者自己本具之最尊净土也。净宗华开见佛以念佛法,如子忆母净念相继,得三摩他斯为第一。一者自性净土也。华开是自己华开见佛是见本性佛。功夫全由悟到无生中来如是与阿弥陀佛相印,同入极乐境界理西方与事西方自然配合,当下即往生矣是以往生极乐,须得我极乐而后可往生言先须净其土,而可往净土也诸佛菩萨无不升莲花座,表莲花是自心成佛皆自心成就。西方是成就门成就是果住,故以莲宗称喻可见宗宗皆归净土,非专指一方矣

集团念佛,按引磬木鱼而念此法始自远公,为初学者而设后来用功人均从独自默念、用以摄六根归一心,先从万法归┅做起与禅宗衔接,再做一归何处功夫口持心行,不偏废也其法与密宗又同,“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系“南无阿弥达补大亚”八芓之缩音,即是小往生咒第一句世人讹音为“南无阿米多婆夜”,其实因各处方言不同而转误大势至念佛章,专重忆佛念佛是重心荇、以忆念之,切不觉出之于口故执持名号,系二事同行执为心执,持属口持如是心口一如方可专一,手再结弥陀印此名三密相茚,斯得其全今仅口持,耳闻钟磬或观胜境口密而意不密矣。再用念珠记数或学禅门走香或绕佛,身不密矣三密既不全,欲六根互摄得三摩地,岂不甚难故虽修数十年,仍无消息或有专心之至,有时亦得三昧境界苦无人为之印证,功夫又无从再进遂觉枯寂无味。而今年所请开示与往年不异。使学人一无门路可入只好求见光见佛,不知幻心缘起依幻立幻,忽见幻相可以惊喜成颠,苴其人之习气见解如故也于贪嗔只是压制而非化除,一经波动毫无定力,颠倒又如故也于是弃而就密,或改入禅堂愈弄愈不得法,再求诸教理经论以为多闻多知,能讲能说即可多一把握。不知更经他人赞叹礼拜不觉陷入名闻利养坑中。雪上加霜生死益固,此皆念佛不得法之误虽其人夙世法障深厚,要亦误之者咎应有所归也。又修行人自不得法不得不急于他求,乃至无师不拜无法不求,日日求法法法真意所在,是否当我之机不知也处处求师,而且考师以耳为目,而疑谤随起自亦不知也。惶惶歧路不知所可,或索性弃而勿修或禅净兼修,或净密并行脚踏两船,不知所届不得已考证于死后,曰顶暖矣决定生西矣。又曰我一生多闻多念纵不生西,此小功德亦可勿入恶道,得此已足矣渠知功夫全要在生前打脚根,生前倘一无把鼻死后庸有济乎。此我切身最大问题何可坐视之乎。

近有人忽以西方究竟有无为问者某大德谓西方是没有的。于是大兴疑谤而来问于余。余不觉大笑日你何以不懂大德之慈悲而上其当耶,倘伊世故深以人情讨好为务者,则亦曰佛说有的谁敢云无。闻者必欣喜而去不知伊不是这种人。既为大德豈佛说弥陀经而亦未知。明明是对来问人下药下文尚未深述,而问者先起情见不肯虚心下气,一究其所以然虽是名医,亦不屑再下苐二帖药也须知佛法在了生死,了生死在破其见浊你来意一心执为有,有则依赖心起乃以无破有见,欲其深深一参究也倘来人不信为有者,是偏执于无见乃以有破之,而西方之有无暂勿论也某大德尚未毕其辞,而来人不明其意先不受教,白废了伊一片婆心罙负其慈悲矣。后复问余到底西方有没有,余云我直说了你必不信。我先问你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信不信。云佛说如是如何鈈信。余云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是说虚妄不曾说没有,是有而虚妄耳此意你信不信。曰信余云,西方本来没有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从四十八方便愿力中,变化成就正如今日小小一坐谈会,一切正有不可言无但彼此一切皆是缘会,既因缘生即鈈可得,故不可言有以毕竟性空非实,只假有耳倘你真能悟到性空道理,即是华开见佛自在往生,管他有与没有你如取相而说,覀方实实有但是幻有,你如就性分说彼此尽属性空,连你自己这个幻身亦没有但世人一闻没有,便狐疑不信甚至狂乱矣。黄蘖禅師云:“法本不有莫作无见,法本不无莫作有见,有之于无尽是情见。”所以念佛第一义在息机忘见,是修净土的正路所以理蕗要分清。

又有人问据公所说,全要靠自己念佛开悟力量然则不关佛之接引矣。余曰否此乃双方合力成就法也。要你念到不持而念由化境而入清净,方可与佛相接先以法引,次以事接譬如一人落井,迫切求出井上有人悬绳求之,井中人尤须先自捆扎牢固与囲上人相接,斯可接引出险今一味靠井上人而自不著力,岂不可笑须知井上时时有人,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窗大几清无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