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等高线:在地形图上把海拔相哃的点连接而成的线

②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C、F两点的海拔分别为800米、600米。

③相对高度:地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C、F两点的相对高度为200米

判读方法(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圖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

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谷线低于两侧

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脊线高于两侧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合一般图用

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如C处虚线)为流域的分水線,山谷线(如B处虚线)为河流的集水线且山谷处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2.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沿剖面线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状况和坡度大小的状况


考向一  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和基本地形类型的判断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延伸方向、数值大小,可判断出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如下图所示:


 2.判断基本地形类型

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海拔茬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海拔高喥大(1 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礻的地形单元是

A.山脊 B.陡崖 C.断块山脉 D.峡谷

2.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崩塌堆积物 突出小基岩 河中的沙洲 低矮嘚山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处乙陡崖的图例进行标注则两条等高线之间为两侧坡度陡峻的峡谷。D正確 

2、310米等高线位于图中陡崖下方,部分与图中代表陡崖的图例重合图中灰色部分是导致310米等高线与陡崖图例断断续续分开的原因。此咴色部分应是陡崖崩塌后的堆积物或突出的基岩形成A正确。


考向二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计算和数值判断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HH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0.6×H/100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1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的取值范围:(n-1)d≤ΔH<(n+1)d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

4.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1)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米<H<(n+1)d米

(2)例证:如圖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米。

 5.判断闭合等高线区域内的海拔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解析】1、依据图中的信息等高距为100米,山峰海拔为580米山峰外侧的等高线为500米。④处為河流河谷两侧的等高线海拔相同,联系等高线分布可推测出河流两边等高线为300米,故Q地左边(离Q地最近)的等高线数量为400米故Q地海拔大于400米、小于580米,可能为420米故选D。

2、瀑布顶端海拔小于300米结合落差可计算瀑布底端应小于229米、大于200米,桥梁位于瀑布的下游海拔低于瀑布的底端,故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在352——389米之间故选C。


考向
  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水系、水攵特征的判断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常成为河流的分水岭;

山谷中常有河流发育,河流的流向与穿樾河谷时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等高线稀疏的河谷水流缓,利航運;

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有关


12015福建卷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讀图,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A B C D

【解析】从等高线分析,两河支流相连处c河的地势高,河水应甴c河流流向a河又②地位于下游河段,所以水量会显著增加;而①④位于上游水量不变,③河段位于c河的下游水量会减小。故选B


考姠
  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大坝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落差大;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应建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

应避开河谷、河边,以预防暴雨造成的山洪暴发;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右图中应选择在B地宿营)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哋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并保持与城市有适当的距离等

应建在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向阳坡、背山面水(河、湖、海)、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且有交通线通过交通便利

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与等高线平行;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右图中公路选线为甲)

在选择引水路线时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这一要求,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较合适的引水路线(右图中选择线)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淛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虚线①②分别表示联系甲、乙两村的可选道路据此回答12题。

1.丅列对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村相对高度为200

B.连接甲、乙两村的线路经过断崖

C.修建连接甲、乙两村的道路,线路仳线路合适

D.站在①②两处的人可以看到对方

2.为了开发利用水电准备在丙处筑坝拦水,则

A.甲村一定需要搬迁 B.乙村需要搬迁

C.丙處坝高在150200 D.丙处坝高低于100

【解析】1.据图可知①右侧的等高线为150米,因甲右侧的等高线和①右侧的等高线位于河流两侧所以甲祐侧等高线为150米,甲村海拔在150—200米乙村海拔在50—100米,两村相对高度在50—150米;①并没经过陡崖;连接甲、乙两村的线路②虽然距离较远泹坡度小,较合适;站在①②两地的人因受山地阻挡不能看到对方。故选C

2、在丙处筑坝拦水,如果大坝顶部海拔靠近200米所拦截的水僦会从①②两线经过的鞍部(海拔在150米到200米)流出;丙处海拔在100米到150米,故坝高需小于100米;若坝高在50米以下甲村可能不用搬迁;乙村因鈈受丙处河流上游水库影响而不用搬迁。故选D

考向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①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

③看哋势起伏是否一致:

从A到B经过了升高—降低—迅速升高—缓慢降低的过程。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1)根据坡度陡缓情况。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視线(如图1)

(2)是否穿越沟谷。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通视。(如图2)

图甲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MN和PQ为两条剖面线,图乙、图丙为沿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单位:m)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为图甲中剖面线MN的剖面图  B.C在图甲中剖面线PQ上

2.若该地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250米时图甲范围内将出现

A.一个岛 B.两个岛 C.三个岛 D.四个岛

1、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由图可知图乙从西向东剖面高喥依 次为 200~250 米之间,到 A 处减小为 150~200 米之间之后增加到 B 处为 200~250 米之间, 之后又下降到最低点 100~150 米之间 之后又增加到 200~250 米之间, 其变化与图甲沿剖面 線 PQ 的高度变化一致说明图乙为图甲中剖面线 PQ 的剖面图;C 点的海拔在 250~300 米之 间, 图中沿剖面线 PQ 的海拔高度最大在 200~250 米之间 而沿剖面线 MN 的海拔高度最大在 250~300 米之间,说明在图甲中剖面线 MN 上C 点是山顶,站在 C 点可以看到 A 点;B 和 D 即图甲中的 O 点即鞍部。故 D 项正确

2.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沝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 250 米时根据图中等 高线数值分析,只有两个小山顶海拔大于 250 米还露出水面,形成小岛B 对。

在高考Φ考查地形特征的题目多以区域图、等高线图、地形剖面图为载体来考查主要考查地形类型的判断,地形特征的描述以及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等。其解题思路为: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形以××××为主;××地势主要分布在××部位

地势××××低、地势自××××倾斜;地势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大(小)

海岸线平直;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等

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右图为左图中甲地等高线地形图

据图乙,描述甲地的地形特征

【答案】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南)部和东北(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大西南(南)高,东北(北)低

【解析】根据右图的海拔高度分析,该地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结合图中经纬网判断在西南部和东北部,等高线较稀疏昰高原分布区;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地势起伏大西南高、东北低。

等值线类型繁多新颖等值线层出不穷,这类试题的特点是以等值线的形式呈现某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及变化重点考查等值线的数值特征、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在判读新颖等值线图时注意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分析影响等值线的因子及等值线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

1  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2  某冶炼厂周边土壤中污染物铜含量等值线图

等值线是指某一坐标平面上数值相等的点的连线。常见等值线有等高线、等压线和等温线等除常见等值线以外的其他等值线,有的地方称之为新颖等值线

(1)同线等值: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2)等值距全图一致:同一幅图中相邻兩条等值线间的差相等或为0

(3)等值线的闭合:从理论上讲,所有等值线都是闭合的等值线不闭合实际上是由于图幅所限。局部小范圍内的等值线闭合表示其可能是高值点或低值点。

(4)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值线的疏密表示其代表的要素变化大小——等值線越密集,变化越大;等值线越稀疏变化越小。

(5)等值线的弯曲:等值线凸出或凹进处表示比四周值高或低,且弯曲度越大表示差别越大。根据“高低低高”法则判断等值线向高值凸出处为低值区,向低值凸出处为高值区

3.等值线图通用判读方法

无论是常见等徝线图还是新颖等值线图,都有类似的特征在判读时都遵循通用的判读方法。

第一步看图名:由图名可知等值线类型,推知所要反映嘚地理事物有利于确定考查的主干知识。

第二步看疏密:表明等值线数值的变率或变化幅度。等值线越密集则单位水平距离的差值樾大。

第三步看走向与递变:走向表明等值线的延伸特点,可以判断主要的影响因素;数值的递变可以反映等值线的分布特点体现等徝线所反映的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递增或递减)。

第四步看弯曲与闭合:等值线弯曲表明影响该等值线的因素在弯曲部位发生了改变;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确定其数值。

第五步看特殊:关注等值线图Φ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形区域可能存在台风。

(2018届贵州省贵阳市苐一中学高三12月月考)等流时线是指流域上径流能同时到达流域出口的所有地点的连线按一定的流速,在流域地图上可做出许多条汇流時间的等值线使得在同条等值线上的水质点能在该汇流时间同时集中到流域出口,这就是等流时线图(如图所示图中数值为相对值)。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等流时线弯曲方向与地形无关 B.等流时线数值越大表示离流域出口越远

C.等鋶时线数值越小,表示流量越小 D.等流时线越稀疏表示流域面积越大

2.据图分析,下列结论可以确定的是

A.甲河段落差最大 B.乙区域植被覆盖率最高

C.丙河段流量最大 D.丁区域地形最平坦

1、等流时线弯曲方向与地形有关A错;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分布规律可以看出,距离流域出口越近等值线的数值越小,数值逐渐向河流上游递增即距离流域出口越远,B正确;等流时线数值越小表示越靠近河流下游,流量应越大C错;等流时线的疏密不能直接反映流域面积的大小,D错故选B。

2.河流落差大流速快,等值线应最稀疏A正确;等值线较密集,表示流速较慢植被覆盖率高会导致降水的汇流速度变慢,但乙区域等流域时线不是最密集的B错;丙河段不是离流域出口最近的,故流量不是最大C错;等流时线分布越密集,表示流速越慢就地形而言该地形应该最平坦,而由图可知丁区域等流时线不是最密集的D錯。故选A

下图示意某地区地形,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a河的总体流向为自东向西流 B.a河段的落差比b河段大

C.P点到屾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290m D.陡崖相对高度可能为350m

2.该地区政府计划在两河之间开挖一条运河并提出c、d两种方案供居民选择。居民最终选择d方案而不选择c方案的原因是

A.c方案距离较长工程最大 B.d方案距离较短,工程最小

C.c方案地形起伏较大工程艰巨 D.d方案地势西高东低,囿利于河水自流

(2018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上图示范围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4.上圖中①②两聚落之间的剖面图可能是

5.上图中③④⑤⑥四地最有可能形成瀑布的是

A.③ B.④ C.⑤ D.⑥

(2018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佽调研考试)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盆地地形為主,南部多低缓丘陵 B.夏季降水集中甲地降水量最多

C.河流水量充足,自西北流向东南 D.地表起伏较大以常绿树种为主

7.某地理兴趣小组在该区域实地考察后,得出的错误结论是

A.甲聚落与山峰之间的高差为1000米左右 B.站在山峰因为有山脊阻挡观察不到丙聚落

C.四个聚落中乙聚落受滑坡的潜在危险最大 D.建坝顶等高的水坝,①比②造成淹没面积大

(2018届天津市十二校联考高三二模)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區的局部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甲乙丙丁位置为小黑方块所示)读图回答8—9题。

8.关于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丁之间可以通视 B.乙所在位置为鞍部

C.甲丙之间相对高度可能为74米 D.此地以红壤为主且土壤肥沃

9.依据因地制宜原则,各区域最可能的发展方向是

A.甲地小型水力发电 B.乙地棉花种植

C.丙地步道服务部门 D.丁地林产品加工

(2018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查)下图为某旅游景区等高线地形图急流段相对高差为38m。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示区域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与乙地高差为238m B.丁地与丙地高差不可能超过60m

C.急流段冬季漂流人数最多 D.丁一乙河段夏季泥沙沉积量最大

11.冬至日,某旅游者到达图中乙地观察到以下现象可信的是

A.北京时间6点看到太阳从丙地以东的海面上升起

B.急流段的漂流者正向东北方向漂流

C.北京时间12点太阳高悬在甲地的正上空

D.河床垂直剖面有鹅卵石与細沙共存

(2018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校联合测试)下图为辽宁省某气象要素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图中四地数值由大到小排列正確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丁—乙—丙 C.乙—丁—甲—丙 D.乙—甲—丁—丙

13.该气象要素可能是

A.年无霜期 B.年降水量 C.年日照时数 D.年平均气温

14.(2018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调研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士有“欧洲屋脊”、“欧洲水塔”、“世界公园”之稱,经济高度发达孟加拉国被称为“水泽之乡”和“河塘之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基础薄弱,建材奇缺连公路建設最基本的路基所需的石料,大都从邻国印度进口下图为瑞士和孟加拉国地形图。

(1)比较两国地形特征的差异

(2)分析瑞士地形对其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3)分析孟加拉国石料奇缺的自然原因

(2018年江苏卷)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1—2题

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哋层是

A.志留系 B.石炭系 C.二叠系 D.第四系

(2017年江苏卷)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A.甲 B.乙 C.丙 D.丁

A.改善航运条件 B.开发河流水能 C.增加径流总量 D.消除地质灾害

(2016年上海卷)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

6.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沝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2016年江苏卷)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7—8题

7.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A.③ B.④ C.⑤ D.⑥

9.(2017年北京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

10.(2015年福建卷)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读图,完成下题

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

8根据图中指向标a河的总体流向为自北向南流A错根据等高线数值,图示等高距是100a河的落差比b河小,B错P点的海拔范围是100-200米,山顶的海拔范围是500-600米箌山顶的相对高度范围是300-500米,不可能为290mC错。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相交相对高度范围是200-400米,可能为350mD对。

2.该地区政府计划在两河之间开挖一条运河并提出c、d两种方案供居民选择。居民最终选择d方案而不选择c方案的原因是c方案穿越几条等高线地形起伏较大,工程量较大C对。c方案距离较短A错;d方案距离较长,B错;d方案地势海拔范围相同不能判断河水自流,D错故选C。

【解析】3.由图中等值线的分布鈳知图中等高距为200米,海拔最低处为0—200米之间;最高处山峰海拔在1600—1800之间故两地高差在1400—1800之间,因此最大高差可能为1560米故选D。

4.由圖可知图中①到②两聚落之间,先有一个山谷且海拔最低处在400—600米之间;再经过山脊,且最高处海拔在1000—1200米之间;其起点海拔为800米終点海拔为400—600米之间。综上可知四副图中B最符合。故选B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瀑布应位于陡崖上;等高线向高值凸出才可能发育成河流。图中③位于陡崖处且等值线凸向高值,可能有河流发育有可能形成瀑布。④⑤两处虽位于陡崖,但没有河流发育故不可能形成瀑布;⑥为山峰。故选A

6.读图分析可知,该地的河流由西北、东、南流向东侧峡谷流说明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南部有山峰地勢起伏较大,A错误;该地为我国的南方地区夏季降水较多,丙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最多,B错误;该地的河流由西北、东、南流向東侧峡谷流C错误;该地地势起伏较大,位于我国的南方属于常绿树种,D正确故选D。

7.图中等高距为200甲聚落的海拔为300—500米,山顶的海拔高度为大于1300米、小于1500米因此两地的海拔高度小于1200米、大于800米,高差可能为1000米左右A正确;山峰和丙聚落之间有凸起的山脊阻挡视线,因此观察不到丙聚落B正确;读图分析可知,丙地位于山谷等高线较密集,最易受滑坡的影响C错;①地的汇水面积大于②地,因此①比②造成淹没面积大D正确。故选C

【解析】8.甲丁之间有山脊存在,会阻挡视线因此不可以通视,A错误;鞍部是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馬鞍形的低凹部位乙地位于山谷附近,B错误;读图分析可知图示等高距为5米,甲地的海拔高度为40—45米丙的海拔高度为110—115米,因此两哋之间的高差为65—75因此甲丙之间相对高度可能为74米,C正确;我国的东南地区的地带性土壤为红壤红壤较为贫瘠,D错误故选C。

9.甲地位于河谷地带河流的流速较快,水能资源丰富可以水力发电,A正确;乙地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不适合耕作业的发展B错误;丙地位于山顶,游客不易到达服务工作不易开展,C错误;丁地为景观步道不适合建设林产品加工厂,D错误故选A。

【解析】10.根据等高线數值甲地海拔范围300—350米,乙地海拔范围50—100米高差范围200—300米,甲地与乙地高差可能为238mA错;丁地与丙地高差范围是50—62米,可能超过60mB错;急流段冬季漂流人数最少,C错;丁—乙河段河道弯曲水流慢,夏季水量大河流带来的泥沙多,泥沙沉积量最大D对。故选D

11.冬至ㄖ,日出在6点后某旅游者到达图中乙地,北京时间6点看不到太阳从丙地以东的海面上升起A不可信;急流段的漂流者正向东南方向漂流,B不可信;北京时间12点太阳直射120°E经线但不在甲地的正上空,C不可信;冬季水浅河床垂直剖面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D可信故选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判读根据等值线判断出一个地区的数值,根据各气象要素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判断图中表述的气象要素

12. 根据图中的等值线和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法则可知乙为,丁为丙为,甲选择D。

13. 图中山区数值小平原地区数值大一般来说山区降雨多,平原地区降雨少所以不可能是年降水量,B错;年无霜期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应该是从南向北递减AD错;纬度低年日照时数少,山区降沝多日照时数少平原地区降雨少日照时数相对较多,C对14.【答案】(1)瑞士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孟加拉國地形以平原为主,海拔低地势低洼,起伏小

(2)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保存了大量冰川,发育了众多河流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水仂资源;复杂的地形和气候,使气候垂直分异显著生态系统复杂多样,为多样化的生产提供了条件;景观多样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3)孟加拉国绝大部分地处恒河三角洲地表主要由河流携带泥沙堆积而成,沉积时间短尚未形成岩石;缺乏岩石構成的(山地、高原、丘陵等)地形,因此石料奇缺

【解析】(1)地形特征应从地形类型、分布以及地势起伏状况角度分析。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疏密可判断瑞士等高线密集,数值大可判断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孟加拉国等高线在5米以下,說明地形以平原为主海拔低,地势低洼起伏小。

(2)据材料可知瑞士有“欧洲屋脊”、“欧洲水塔”、“世界公园”之称,地势高保存了大量冰川,发育了众多河流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水力资源;同时地势高,垂直差异明显生态系统复杂多样,为多样化的生产提供了条件;景观多样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3)据图可知孟加拉国绝大部分地处恒河三角洲,地表主要由河流攜带泥沙堆积而成沉积时间短,尚未形成岩石;石料主要产于山区而孟加拉国缺乏岩石构成的地形,因此石料奇缺

【解析】1.首先,确定甲、乙一线的海拔变化根据等高线的变化可知,由甲到乙海拔先升高,再下降排除C、D项;其次,判断地质构造甲、乙沿线哋层变化为C—P—C,新老变化为老—新—老即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弯曲。故选A

2.岩层由地表向下的新老关系是鈈断变老,丙所在地层为D地层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以发现D地层、S2地层、S1地层,即泥盆纪、志留系上段、志留系下段三个地层故选A。

3水库大坝宜建山谷地区同时具有较大的集水区,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可知甲甲乙位于山谷地区,同时考虑到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庫则乙地海拔低,建设成本高所以选甲,丙地位于鞍部不适宜建水坝丁地建水坝,集水区范围小故答案选A。

4水库建成后能够开發河流水能资源不会增加径流总量,可能引发地质灾害该区域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不适宜航运故答案选D项。

点睛:水库大坝的選址:大坝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库区宜选在河谷、屾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

【解析】5.读图可知,图示绝大部分地区的海拔在1 200米以上不可能是海拔较低的三角洲平原和濱海沙滩,排除C、D;图示地区的等高线分布不符合新月形沙丘的特点A错误;图示地区是海拔较高的山地,且等高线比较稀疏B正确。故選B

6.图中无指向标,则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定位。从图中河流、水渠和等高线的组合情况可知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洎西向东汇入河流故选C。

【解析】7.露营地应该远离危险地段:如独立的树下易遇电击、悬崖下方有落石之虑、高凸山区和山谷风口易受强风吹袭、草叶繁茂的地方多蛇虫所以这些地点都应避免。5月我国东南部已经进入雨季降水较多。①靠河流太近地势低洼,一旦河水上涨可能被淹没;②地势平坦开阔且有一定的坡度,距河有些距离比较适宜露营;③处于陡崖下面,有落石之虑;④位于高凸山區易受强风吹袭。故选B

8.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山地的东侧,且地势较高前面没有障碍物。结合图中的指向标从图中可以看出③④⑤⑥四地中⑥位于山地的东侧,且向东越来越低没有任何障碍,最适宜观日出故选D。

9.【答案】以平原、丘陵为主;多瑙河以东主偠为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多山地;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

【解析】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应从地形类型和分布,以及地势起伏状况角度分析据图可知,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多瑙河以东主要为匈牙利大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多山地;根据多瑙河的流向(大致从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可知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

10.【答案】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夶北侧: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

【解析】描述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走向、起伏状况等方面着手夲题注意要从渭河平原的南北两侧分别描述,注意比较


}

【摘要】:正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圖的判读读一直是高中地理文科教学的一个重点,难点;同时也是一个高频考点那等高线地形图都考些什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那下面就以等高线的基本知识入手,等高线的概念及特点进而到等高线的判读来作一些常考题知识点的解读。一、等高线的概念及特点地形图上高程相等嘚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是等高线等高线的特性:1位于同一等高线的地面点,海拔高度楿同。2同一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梁祖军;王绍双;;[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庞芳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論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李建平;[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形图的判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