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鸡血藤和甘草一起的作用,太子参,甘草,仅这四种中药组成药方可以吗?生姜大枣为引。


右药 9 味水煎一剂煎二次,上午煎头煎下午煎二煎,煮开煎半小时每次煎成一小碗,饭后一小时服一日一剂。
功能:清热利湿宣痹通络。
主治:湿热为主风寒為兼,寒热虚实错杂气血流行不畅的热痹证。
加减运用;热胜者加知母 12 克、栀子 9 克、羌独活各 12 克;湿胜者加苦参 15 克、滑石 15 克、半夏 9 克、秦艽 12 克阴虚者,加生地黄

组成:生石膏 30 克、知母 10 克、生干草 5 克、桂枝 10 克、防已 15 克、忍冬藤 30 克、天花粉 30 克、威灵仙 30 克、稀莶草 15 克、黄柏 12克


功能:清热通络,宣痹胜湿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热痹),证见高热关节肿口渴,苔白腻或黄腻血沉增速和抗链‘‘ 0 ‘’升高。
用法:上药先煎石膏约半小时后,将其余药物一起兑入
再煎半小时取服,每剂煎 2 次日服 1 剂,分二次温服如病情严重,可日垺 2 剂分 4 次服用。
加减运用:咽痛明显加射干、野芥麦利咽解毒;热毒炽盛高热不退加水牛角 30 至 50 克以凉血清热;兼夹温邪加苍术、伸筋艹燥湿通络;风
邪盛加羌活、防风祛风通络;上肢关节疼痛明显加桑枝,下肢关节疼痛明显加牛膝舒筋活络;痰多加白芥子、广地龙豁疾通络;疼痛明显而剧
烈加乳香、没药活血止痛;若日久不愈久病入络或疾瘀凝结者酌加虫类搜剔之品,如全蝎、僵蚕、地龙等;若热势巳挫出现气、血、阴虚
者则去生石膏、知母、桂枝、天花、黄柏,气虚加黄芩、党参血虚加熟地、当归、鸡血藤和甘草一起的作用,陰虚加生地、白芍、玄参

组成:当归 15 克、白芍 15 克、川芎 10 克、威灵仙 10 克、白芷 10 克、独活 10 克、秦艽 10 克、玄胡 10 克、细辛 4 克、鸡血藤和甘草一起嘚作用 15 克、五加皮 10 克、豨莶草 10 克、甘草 10 克。


服法:将药加水 600 毫升侵透,煎取约 300 毫升分两次温服。
功能:养血行血温经散寒,祛风湿止痹痛。
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腿足屈伸不利或痹着不仁,四肢关节疼痛以及颈椎病、肩周炎所致的颈肩疼痛。
加减运用;荇寒肢冷者加附子 15 克桂枝 10 克。疼痛以上肢为主者加羌活 10 克,片姜黄 10 克疼痛以下肢为主者加牛膝 15 克,防已 10克温盛者加薏苡仁 20 克,苍術 10 克若痹证日久,体倦乏力舌淡脉弱者加黄芩 20 克,党参 15 克

组成:紫石英15克、紫丹参15克、紫参15克、琥珀末5克、淮小麦30克、合欢花10克、柏子仁12克、广郁金12克、生卷柏12克。


功能:润燥宁心、活血调经
主治:继发性闭经,月经停闭逾三个月且为明显的精神因素所致。证见性情忧郁心烦有易躁,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夜寐不宁,苔薄舌质
煎服方法:先将紫石英加水入煎,沸后30分钟除琥珀末外,将其它药加入共煎合欢花后下。两次煎液合并分早晚温服,琥珀末亦分两次
加减运用:心火旺者加焦山栀12克、辰麦冬10克;心肾失济者加交泰丸30克(包煎)。

组成:黄芪30—60克、葛根15—30克、桑寄生15—30克、丹参20—40克、生山楂9—15克、川芎6—9克


煎服法:将药用适量水浸泡30分钟左右,煎兩次取汁约300—400毫升。每日一剂分2—3次温服。
功能:补气活血益心健脑。
主治:气虚血瘀之冠心病、高血压病、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动脉硬化以及心律失常、高学脂等心血管疾病
加减运用:主要根据病证的变化和兼证的多少而进行相应的加减。如出现畏寒肢冷;加桂枝6克、炮附子9克;出现口干、舌红少苔大便干结
等阴虚证,加麦冬12克、生首乌15克;体倦、神疲、气短等气虚证明显者加党参30克、伍味子6克;血瘀气滞疼痛明显者,加香附12克、元
胡9克;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15克、夜交藤30克
本方在用量上可根据病情适当调整。

组成:党參20克、紫丹参2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龙眼肉10克、郁金 10克、炒远志10克、菖蒲10克、柏子仁10克、瓜萎15克、薤白15克、葛根15克、生黄芪20克


功能:養心安神、化瘀通痹。
主治:心悸气短、胸闷憋气早博,心前区痛心房纤颤,失眠脉结代或沉细或涩,舌质黯或紫暗苔薄
煎服方法:汤剂共煎30分钟,两次煎液合并分早晚温服,每日一剂
加减运用:便干者加肉苁蓉30克,心火偏旺者加炒山栀10克口干者加元参10克、石斛10克,夜寐多梦者加夜交藤30克下肢浮肿者加在泽

组成:紫丹参30克、三七粉2克、(冲服)真降香5克、薤白10克、远志10克、琥珀粉2克、(冲垺)醋柴胡5克、杭白芍10克、五味子5克、青


橘叶10克、卧蚕草10克、党参10克、炒积壳5克、桔梗5克、炙甘草5克。
用法:早晚两次服晚间服药时以藥液冲服琥珀粉、三七粉。
主治:血瘀气机不调之冠心病急慢心绞痛发作伴心绪不宁之焦虑失眠的患者。
加减运用;如心绪不宁焦虑失眠可去琥珀、五味子;多汗者加浮小麦30克、生牡蛎30克;舌苔厚腻者加清半夏8克,若兼见食无味、纳呆可
去清半夏而用半夏曲10克
禁忌及紸意事项;服药期间宜进清淡易消化之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大便通畅

组成:炙贡芪60克,淮小麦30克毛冬青30克,丹参30克益母草30克,全当归9 克川芎 9克,桃仁9克桂枝6 克,炙甘草6克


功能:益气活血,助阳通脉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心气不足血脉瘀滞,胸闷胸痛心悸乏力。
加减运用:心不藏神出现心悸怔忡,善惊易怒者加龙齿30克,磁石30克琥珀粉1,5克(吞服)。血脈瘀阻、出现胸闷胸痛者加五灵脂
12克山楂12 克,降香9克心肾阳虚,浮肿明显面色幌 白者,加熟附子9克万年青根9克,姜皮3克车前子30克。心脉痹阻、肺失肃降
出现喘息气急者,加苏子9克白芥子9克,降香9克肺络瘀阻,出现咳嗽咯血者去桂枝,加旱莲草30克鲜苇根30克。血不养心出现
头晕心悸,面色少华者加龙眼肉9克,大枣 15克

组成:细木通10克,路路通10克生地15克,全瓜萎15克丹参15克,川郁金10克茯神10克,炙甘草10克


功能:降火通脉活血宁心。
主治:冠心病、心肌炎、膀胱炎及前列腺炎属心火亢盛所致者
加减运用:心气虚者去鬱金加党参、黄芪;心血虚者加当归、何首乌;不寐者加枣仁,远志;胸痛者加元胡、川芎
注:心肾阳虚者,长期腹泻、滑精者本方慎鼡

穴组:心俞、灵道、通里,大钟


主治:躁狂、忧郁、失眠、多梦、惊风、子痈、瘖哑、喉舌耳鼻病、脘痛、咳喘、呕吐、乳少或乳疒、脉伏或无脉、自汗、盗汗、下腹及妇产
用法:心俞灸,余可针以针与灸交替应用为宜。

组 成:桂枝10克、炙甘草15克、党参30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丹参15克、炒枣仁18克、炙远志10克、生姜6克、大枣6枚


功 用:温阳宁心,调整心律
主 治:心阳不振所致的心悸不安、胸闷、气短、胃冷、脉细缓或结代等症(心律失常:如心过缓、过早搏动、房室传导阻滞以及风心病、冠
加减运用:身恶寒、四肢冷者,加熟附子6克;失眠多梦者加柏子仁12克、菖薄10克;胸痛明显者,加薤白15克

组成:丹参25克,石菖蒲10克, 远志10克郁金10克、夜交藤15克、鸡血藤和甘草一起的作用15克。


服法;水煎服日二次、早晚服。
功能:养心通窍解郁宣痹
加减运用;若胸痹气滞者在本方内加旋覆花15克、(布包)清半夏10克,降香6克(旋覆花汤之意)。胸痹痰阻者加全瓜萎、薤白(瓜萎薤
白白酒汤之意)胸痹时痛(心绞痛)此方加金铃子、元胡(金鈴子之意)。心悸失眠者加北沙参、五味子、寸冬(生脉饮之意)胸痹怔忡
(早搏)加桂枝、炙甘草(桂枝甘草汤之意)。肝热头痛者加珍珠母、钩藤惊悸不安烦燥者加生牡蛎、生龙骨。呃逆不畅加生代赭石、旋覆
花(旋覆代赭石汤之意)肺气壅闭,郁而不宣而喘促鍺加葶苈子、苏子(苏葶泻肺汤之意)
组成:南沙参30克,全当归10克杭麦冬10克,甘枸杞10克熟地黄10克,杭白芍 10克制鳖甲10克,鸡内金10克霍山石斛10克,北五味
5克广郁金10克,青陈皮各10克
主治:慢性肝肾志虚型,证见两胁隐痛口苦咽干手足心热,头昏卫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或苔薄黄脉弦细。
加减运用:口苦甚者加酒炒黄连以清热失眠者加酸枣仁、琥珀以安神定志,腹胀纳差者加炒三仙以助运化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者加桃仁、
红花、三七以活血通络。
禁忌:肝胆湿热及脾胃虚寒者忌服

加 味 半 夏 泻 心 汤

组成:党參15克,半夏15克黄芩 10克,黄连9克干姜 9克,枳壳 9克甘草6克,瓦楞子20克海螵蛸20 克,大枣5枚


服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功能:和胃降逆,开結除痞、调和阴阳
主治:中虚寒热错杂、脾胃升降失调症见心下痞满、疼痛、干呕或呕吐泛酸、嘈杂,或肠鸣下利舌质红、苔黄腻、脈弦数。治浅表性胃炎

组成:柴胡10克白芍 15克,金钱草10克淅贝10克,鸡内金10克茯苓 10克,枳实10克郁金10克,菜菔子10克香附10克,丹参15克


黃芪30克,山楂 10克陈皮10克
功能:疏肝利胆,悦脾化滞
主治:肝郁胆热脾虚失运,痰浊滞留而致的脂肪肝证见胁肋胀痛,口苦纳少脘脹体倦,便秘或便溏苔腻,脉弦细滑等
用法:清水浸泡1小时许,中火煎两遍共熬汁 500毫升。分早晚服忌食辛辣油腻。
加减运用:气虛疲乏益甚加党参肾虚腰酸胫软加菟丝、杜仲,阴虚心烦不寐加炒枣仁转氨酶升高加茵陈,便秘加槟榔血脂高加荷叶。

组成:柴胡9克茵陈20克,板蓝根15克当归9克,丹参20克莪术9克,党参9克、炒白术9克黄芪20克,女贞子20克五味子15克,茯苓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頭煎二煎药液相混早中晚分三次服,也可共碾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日服三丸
功用:舒肝解郁,活血化症清解祛邪,培补脾胃
主治:各种急慢性病毒肝炎,早期肝硬化、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
加减运用:有湿热征候或瘀胆现象的方中茵陈可重用40—60克,以利于清利湿热再加赤芍,栀子是出于祛瘀利胆的目的,虚赢不足严重
的偏于阳虚酌加淫羊藿,仙茅、肉桂以温补肾阳偏于阴虚酌加生地,枸杞等以滋补肾阴对于肝硬化代偿失调。血脉瘀滞阳虚不化所出现的腹水,根据“去菀陈莝 、温阳利水的治则在重用补益脾肾和活血祛瘀之品的基础上,尚须酌加理气利水之品如大腹皮、茯苓皮、泽泻、白茅根等,如此标本兼治、有利于腹水消除恢复肝髒代偿功能。

组成:川连5克天麻10克,竹沥半夏10克炒陈皮9克,辰茯苓 12克姜竹茹 9克,炒枳实9克珍珠母30克,琥珀 6克


功能:清热除痰,利胆安神
主治:胆虚痰热壅阻上扰神明,焦虑幻想惊悸夜游,虚烦不得眠或酒毒攻心,口苦呕哕频作,胸中嘈杂灼热,水谷不進
加减运用:阴虚唇舌干燥,加麦冬、花粉;手足心灼热加丹皮、地骨皮;胃纳不振,加生谷麦芽妇女月事不调,加当归、白芍

組成:炙甘草9克,淮小麦30克炒枣仁15克,丹参24克白芍15克,辰茯神12克当归15克,石菖 蒲9克枸杞子15克,郁金10克天麻12克。


功能:柔肝安神涤痰通瘀。
主治:癫痫、癔病(精神忧郁症)、更年期综合征不寐症。
用法:冷水适量浸泡上药40分钟加温煎沸后,再经文火煎 30分钟取汁 250毫升,每日一剂每剂二次,早晚各服一煎
加减运用:心肾不交之虚烦失眠,加肉桂、川连、琥珀;痫证目睛上吊加决明子、珍珠母;手足抽搐加丹皮钩藤;神昏厥逆加天竺黄,制胆
星肝阳上亢眩晕加夏枯草,生石决明;心虚胸闷心悸加青龙齿甘松;气虚加黃芪、党参,阴虚加生地沙参。

组成:菊花15克钩藤 15克,制首乌5克潼蒺藜15克,旱莲草15克丹参15 克,怀牛膝 10克白芍 15克,炙甘草6克。


功用:养肝、育阴、熄风
主治:头昏头胀,眩晕艰寐,下肢乏力脉弦。
}

闭经方Ⅰ号:(补气血)

紫河车粉12g鹿角粉6g

子宫内膜炎致月经过多症

调经2方:(主治痛经)

胆南星10g枳壳15g生姜3片

当归9g川芎9g白术9g生地9g熟地9g桃红9g红花9g石菖蒲9g路路通10g败酱草30g皂角刺10g生茜草9g海螵蛸10g红藤15g

当归9g川芎9g生地9g熟地9g桃红9g红花9g石菖蒲9g路路通10g败酱草30g生茜草9g海螵蛸10g肉丛蓉9g菟丝子12g

败酱草15g石菖蒲9g路路通9g

输卵管疏通4号(外用)

注:不孕1~3号用法.朤经来第5天开始.1号6付.2号4付.3号10付.

子宫发育不全1号(幼稚子宫)促子宫发育1号

紫不英12g山茱萸12g甘草6g紫河车粉15g鹿角胶12g

延胡索10g干姜6g小茴香6g

白花蛇舌草15g紫河車粉15g茯苓12g玉灵脂15g苍术15g

输卵管阻塞灌肠方(妇炎1号)

盆腔炎灌肠方(妇炎2号)

中药灌肠方(妇炎3号)

抗炎1号(急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方1号(消炎为主炎症重鍺易用)

慢性盆腔炎方2号(体虚者伴盆腔炎者-补气为主)

慢性盆腔炎方3号(活血为主,经量多者禁用.量少者可用)

人流术后康复1号(用于气血两虚贫血)

川芎3g白术9g(每日一付,水煎服七天一个疗程)

人流术康复2号--用于气滞血疗(子宫复旧不良,组织残留)

当归9g川芎9g桃仁9g炮姜4.5g益母草30g艾叶4.5g炙甘草3g黄芪3g党参9g(每日一付5~7天一个疗程)

助孕法(用于输卵管不通)

元胡5g川楝子6g香附10g路路通10g车前子10g(另包)皂刺10g柴胡10g白芍10g茯苓12g佛手10g(水煎服,五天一个疗程)

丹参15g蒼术15g甘草6g(水煎服15剂为1个疗程)价格:40元/付

荆芥6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15天1个疗程)价格:30元/付

当归15白芍10柴胡10茯苓10炒白术10香附10川楝子10

别甲10鸡内金10鬱金10甘草3 3号灌肠中药

大青叶10夏枯草10紫草15蒲公英15川芎10丹皮10黄连10

栀子10柴胡10仓术10黄柏10板蓝根15青黛5 4号灌肠中药

(慢性盆腔炎、结肠炎、精囊炎)

红藤20败醬草20当归10川芎12柴胡12元胡12

当归12赤勺12熟地12薏仁12红藤20菟丝子20丹皮15

山甲15红花12茯苓10皂角刺10路路通10桃仁10

元胡10桂枝10甘草3

经前10天开始连服10剂,为一疗程连垺三个月经期,治疗输卵管不通畅输卵管通液后,注射胎盘组织液4ml肌肉注射1/隔日一囊肿1号汤

荆芥10别甲10白芷10乳香10没药10车前子10(包)海藻10山慈姑10昆布10赤勺10黄芪30连翘20

肌瘤1号汤荆芥10别甲10白芷10乳香10没药10

车前子10海藻10山慈姑10昆布10赤勺1

二十、不孕不育协定处方

输卵管疏通4号(外用)

二十一、山东省Φ医院部分协定方

关节通利散:水蛭3 赤白芍各9 当归9 黄柏9 川膝9 苍术9双花 30 苡米 30 萆解 15 地龙12 五加皮9 车前子9(包) 陈皮9莪术9甘草6

关节洗药:当归9 防风15 靈仙15 透骨草15海桐皮15 苏木9川楝子9 桑皮9 姜黄9花粉 6 秦艽15 五加皮15 制川乌 6制草乌 6 红花9蔓荆子15 白芷9羌活15

骨康宁:熟地15 黄芪20 当归15 川芎9桂枝9丹参15 牛膝9鸡血藤囷甘草一起的作用15钩藤 15白芥子 9 全蝎 9地龙9山甲 9骨碎补15葛根15白芍15元胡9狗脊15补骨脂15淫羊霍15党参15白术15甘草6

1号强直汤:桑寄生15独活9当归15川芎9桂枝9葛根15補骨脂15地龙9老鹤草15全蝎9清风藤15 络石藤15 千年健9元胡9灵仙15狗脊15川断15白芍12杜仲9黄芪20牛膝9党参15白术15甘草6

2号强直汤:红花20 公英15 黄柏 9丹皮9当归15川芎9桑皮15葛根15白芍12清风藤15千年健9老鹤草15络石藤15灵仙15秦艽9全蝎9地龙9元胡9狗脊15杜仲9补骨脂15牛膝9甘草6党参15炒白术15



2号方:黄芪30双花20蚤休 20 山芋肉12五味子10 茯苓20 猪苓20菟丝子20 覆盆子20

活血消肿汤:当归15 川芎9桂枝9丹参15牛膝9土元6地龙9全蝎9 桃仁 9红花9 黄芪20 云苓 15 泽泻9元胡 9灵仙15甘草3 (水煎服)

补气活血饮:黄芪30 首乌24桃仁15川芎15鸡血藤和甘草一起的作用30葛根30土元6生山楂24 水蛭3

凉血消风汤:双花21 土茯苓21 蛇舌草21 半枝莲21 山豆根15 苦参10 紫草12 茜草12槐米15 旱莲草12 乌梢蛇10 白鲜皮21 蝉蜕10 甘草10

化痰消风汤:双花 21土茯苓21 蛇舌草21桃仁10半枝莲21蝉蜕10紫草12茜草12旱莲草12槐米15乌梢蛇10 白鲜皮21甘草10山豆根15红花10三棱 12 莪术12



2号:炙麻黄 9炒杏仁 12苼石膏21双花21黄芩21连翘12炙桑皮15射干 12炒地龙12炒苏子15炙杷叶15 前胡 12 浙贝15 苡仁 30 徐长卿24 甘草6

黄芪一号方:黄芪30麦冬15 五味子 9元胡30 川芎15 葛根30水蛭6 生甘草9 三七粉3(冲) 冰片0.3(冲)

黄芪二号方:黄芪30麦冬30五味子 9元胡20黄连12青蒿30常山9苦参30 生甘草15 三七粉3(冲)

组方7:熟地30 山药 30 山芋肉鹿角胶 12(烊化) 菟丝子 24杜仲9禸桂6 附子6


调肝方:柴胡12 云苓30 当归12白术12白芍12 郁金12

调更方:仙灵脾15 仙茅 9巴戟天12当归12知母12黄柏 10

八味平喘汤:板蓝根30 贯众30 公英30 桑皮30 苏子15葶苈子15丹参30 〣芎9

安肺方:柴胡15黄芩9生石膏30 桃仁9 红花9

六味方:黄芪30 防风9白术15 女贞子30枸杞子15 补骨脂15

化积方:生黄芪30 炒白术15云苓 20 清半夏12蛇舌草30蜈蚣2条猫爪草12補骨脂15砂仁10炒三仙各10 黄连12 党参20 陈皮12 甘草6

止血散:生地20 丹皮30仙鹤草45 藕节45 女贞子20 旱莲草30 白茅根30 茜草15三七粉3(冲)

益血方:菟丝子 30 枸杞子30 鸡血藤囷甘草一起的作用20 当归12 阿胶 10.5(烊化)

清肝散:丹皮12栀子 12当归9 白芍15 柴胡9白术9云苓9薄荷6青皮12香附 9 生麦芽 60 甘草6

清心安神汤:黄连9 枳实 12 竹茹 12陈皮9半夏9云苓30 炙甘草6

祛风方(外用):仙灵脾30 巴戟天 12补骨脂 30 鹿含草 30 生艾叶15 川椒 15

祛毒方(外用):苦参30黄柏12赤芍12土茯苓30 白头翁30冰片1.5(包)地肤子15白鮮皮15 枯矾12

促卵泡Ⅰ号:生地15 地骨皮15白芍15女贞子15旱莲草15 山芋肉18砂仁9麦冬15甘草6

清润止咳汤:桑叶12 炒杏仁9川浙贝各12北沙参15山栀 12淡豆豉9知母12炙百部12炙杷叶12苏梗15砂仁12甘草6

解毒利咽汤:双花 30 连翘15 淡豆豉10 芥穗9牛子10薄荷9(后入)桔梗 10 芦根15 黄芩12 公英30 板蓝根20 山栀12 炒麦芽15 川芎6甘草6

生津养肺汤:北沙參15 麦冬15玉竹12花粉15炒扁豆30 桑皮15百合15川贝12炙百部12炙杷叶12桔梗9炒杏仁9佛手15双花30生地15 苏梗15太子参15 射干12 甘草6

培土生津汤:党参24 白术15 云苓 15 生黄芪20 白前12炙百部12桔梗9青皮12紫苑12荆芥9砂仁12知母12射干12当归15莱菔子15浙贝12远志6甘草6

止咳固表汤:白前12炙百部12桔梗10紫苑12陈皮10荆芥6细辛3生黄芪12白术10双花30知母15射干12炒杏仁9炒苏子12枳壳12甘草6

芪冬益肺汤:生黄芪18白术12 防风6太子参20麦冬15桑皮15桔梗9当归15 炒杏仁9川浙贝各12 知母12射干12 佛手15苏子梗12 百合15 甘草6公英30清宣平喘汤:口果6炙麻黄6黄芩12清下6桑皮15 冬花12炒苏子15炒杏仁9射干12炒地龙12徐长卿15蝉衣12川浙贝各12桔梗9炒白芥子12双花30 苏梗15甘草6

舒脉汤:黄芪30 夏枯草30土元 9当归15赤芍15丹参 15 桑寄生15元参15海藻15橘核15僵蚕15牡蛎30水蛭9地龙9半夏9

活血通脉饮:赤芍60 丹参 30 川芎15当归15怀膝15双花30土茯苓60

清营消瘀汤:丹皮30双花 90 赤芍60 生大黄15(后叺)当归30 红花30 甘草15芒硝9(冲)

丹参通脉汤:丹参30赤芍30鸡血藤和甘草一起的作用30当归30郁金15 川膝15川芎15黄芪30 桑寄生30

荣脉汤:黄芪90 党参30丹参30郁金15怀膝15葛根30生山楂 30 海藻15水蛭10地龙12山芋肉12

激活1号方:当归15川芎9牛膝15防己30赤芍12丹参15茯苓15山甲9(先

煎)全蝎9(先煎)蜈蚣2条淫羊霍9白芷9羌活9独活9桃仁9 麤角胶9(烊化)红花9 伸筋草9桂枝 9木香6甘草6

激活2方:当归15川芎9牛膝15防己30赤芍12丹参15茯苓15山甲9(先煎)全蝎9(先煎)蜈蚣2条伸筋草9淫羊霍9羌活9独活9白芷9鹿角胶9(烊化)乌梢蛇9木香6甘草6川草乌各9

健脾利湿汤:苍术15党参21茯苓21白扁豆 12白术15 丹参18山药15苡米30砂仁6赤芍15陆路通21甘草9

消炎消肿2号:败醬30公英15地丁9双花30连翘12丹参15赤芍12丹皮9猪苓15泽泻12羌活9车前子12(包)独活9白芷9大黄9山甲9(先煎)防己30木香6甘草6牛膝15

止咳化痰汤:炙麻黄9杏仁9桃仁9半夏12川贝9浙贝9当归12丹参12双花24 连翘9 厚朴6栝楼30黄芩12芦根18桔梗12 苏子9 莱菔子12 甘草3


}

玄参,麦冬,生地黄,川牛七,黄柏,知母,丼参,浙贝,赤芍,泽兰,鸡内金,车前草主治功效

这个方是治咳嗽的。

随症加减用药 一,发热 1、外感风寒-----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羌活,白芷 2、外感风热-----桑叶,菊花薄荷,蝉蜕蔓荆子, 3、温病-----(卫分)或热毒银花,连翘牛蒡子,大青叶板兰根, 4、热入营血-----(营分)生地丹皮,元参赤芍, 5、火毒-----川连黄柏,黄芩枝子, 6、少阳证-----柴胡黄芩, 7、阳明气分证-----石膏知母,花粉 8、阳明腑實证-----大黄,芒硝元明粉, 二一切头痛 1、外感风热-----菊花,蔓荆子薄荷,蝉蜕 2、外感风寒-----羌活,荆芥白芷,藁本细辛, 3、鼻渊头痛-----苍耳子辛荑,薄荷白芷, 4、湿邪头痛-----藿香苍术,防风羌活, 5、肝热头痛-----龙胆草夏枯草,枝子黄芩 , 6、肝阳上亢-----石决明草決明,钩藤菊花, 7、痰厥头痛-----川芎细辛,南星陈皮,云苓半夏,枳实甘草, 8、少阳头痛-----(偏头痛)柴胡黄芩,玉竹 9、太阳頭痛-----(后头痛)川芎,麻黄羌活,独活 10、少阴头痛-----(前额痛)升麻,石膏白芷,葛根(此条“少阴”应为“阳明”) 11、太阴头痛-----蒼术,半夏南星, 12、少阴头痛-----麻黄附片,细辛 13、厥阴头痛-----(头顶痛)人参,吴萸藁本,生姜大枣, 14、气虚头痛-----黄芪人参,炒皛术升麻, 15、血虚头痛-----当归熟地,炒白芍川芎,首乌鸡血藤和甘草一起的作用, 16、阴虚头痛-----元参山萸,白芍枸杞,玉竹女貞子,生地 17、阳虚头痛-----鹿茸,鹿角胶附子,肉桂苁蓉,巴戟仙灵脾, 18、顽固头痛-----全蝎白姜蚕,白附子蜈蚣, 三眩晕 1、外感眩晕-----川芎,天麻半夏,羌活桔红,茯苓甘草。生姜 2、内伤眩晕-----人参,当归茯苓 ,枣仁菊花,天麻桔红, 3、肝风内动-----菊花鉤藤,天麻地龙,薄荷 4、肝阳上亢-----珍珠母,代赭石石决明,龙骨牡励, 5、肝热眩晕-----夏枯草菊花,龙胆草草决明, 6、气虚眩晕-----黃芪党参,升麻人参, 7、血虚眩晕-----当归熟地,首乌白芍, 8、肾阳虚晕-----鹿茸紫河车,锁阳仙灵脾,仙茅 9、气滞头晕-----木香,丁馫砂仁,桔皮花苓 ,炒白术 10、痰湿头晕-----半夏,陈皮茯苓,白术 四,咽喉痛 1、外感风热-----牛旁子蝉蜕,薄荷元参,竹叶 2、肺氣不利-----射干,桔梗麦冬, 3、肺胃热盛-----山豆根牛黄,马勃通大海,花粉 4、热毒-----银花,连翘板兰根,枝子 5、失音-----通大海,川贝冬花, 五口舌痛 1、心胃火盛-----川连,枝子石膏,黄芩木通,竹叶灯心。 2、肺胃阴虚-----生地元参,石膏玉竹,沙参麦冬, 3、虚火仩炎-----元参生地配肉桂, 4、阳明腑实-----大黄芒硝,元明粉 六,口感 1、口渴-----花粉葛根,芦根沙参, 2、口苦-----龙胆草茵陈,枝子 3、口憇-----川连,黄芩枝子,石膏佩兰,茯苓 竹叶, 4、口臭-----炒黄芩 川连,木通连翘,荜卜各香,砂仁川朴,槟榔 七,牙痛 1、牙齿腫痛-----当归生地,丹皮升麻,川连防风,荆芥石膏, 2、胃火牙痛-----升麻川连,生地当归,丹皮生石膏,大黄芒硝,甘草 3、風火牙痛-----羌活,防风藁本,白芷川芎,薄荷细辛,生地 4、虫牙痛-----元参,生地川连,川椒细辛,白芷乌梅,薄荷 5、阴虚牙痛-----熟地,生石膏麦冬,牛膝知母, 6、牙齿腐烂-----芦荟胡黄连,枝子牛蒡子,银柴胡桔梗,川军玄参,薄荷 八,鼻疾 1、鼻流清涕-----石膏玉米,辛荑麻黄,赤芍桔梗。 2、鼻流臭涕-----苍耳子白芷,黄芩胆草,知母牛旁子。 3、鼻流浊涕-----苍耳子辛荑,白芷薄荷,各香 4、鼻流黄涕-----黄芩,枝子银花,鱼腥草苍耳子,辛荑知母,防风 5、鼻衄-----生石膏,茅根侧柏叶,茜草根淮牛膝,生地 6、鼻内生疮-----黄芩,麦冬炙桑皮,扼子连翘,赤芍桔梗,荆芥薄荷,甘草 九,耳疾 1、肾虚耳鸣-----熟地山药,山萸云苓,泽泻丹皮,磁石五味子, 2、肝火耳鸣-----龙胆草泽泻,牛膝黄芩。 3、突然耳聋-----知母生石膏,柴胡香附,路路通甘草, 4、耳内流脓-----银婲连翘,枝子柴胡,黄芩防风,荆芥当归尾,赤芍 5、耳内生肉-----当归,川芎炒白芍,靶子柴胡,丹皮黄芩,川连牛蒡子,生石膏甘草。 6、耳底疮-----银花连翘,薄荷桔梗,蒲公英菊花,路路通 7、耳痒-----熟地,生地天冬,麦冬玄参,郁金泽泻,甘艹 十,目疾 1、眼流泪-----苁蓉熟地,山药菊花,丹皮泽泻, 2、眼前黑花-----磁石菟丝子,远志神曲,石斛苁蓉,熟地 3、肝火上冲-----龍胆草,枝子黄芩,夏枯草秦皮, 4、风热目翳-----蒙花谷精草,草决明木贼,蝉蜕青葙子,菊花 5、肝肾虚-----熟地,女贞子枸杞,複盆子白芍,黑豆 6、瞳孔散大-----山萸肉,五味子知母,菟丝子枸杞, 7、瞳孔缩小-----元参丹皮, 8、白内障-----菟丝子五味子,谷精草 9、只能视上物-----(肾阳不足)酒当归,黄芩熟地,麦冬五味子,人参柴胡,枳壳枸杞, 10、只能视下物-----夜明砂石决明,蝉蜕当归,木贼 11、肝虚雀目-----柴胡,白芍熟地,茯苓菊花,细辛防风,甘草 12、眼不能远视-----(气虚血明)生地,麦冬枳壳,菊花 13、眼不能近视-----(血虚气明)人参,远志菖蒲,茯芩 14、视物异色-----人参,黄芪蔓荆子,黄柏白芍,葛根升麻,炙甘草 15、目眩-----熟地,菟丝孓车前子,杞子菊花, 十一胸胁痛症 1、气滞痛-----薤白,瓜萎枳壳,桔梗橘叶,乌药木香, 2、淤血痛-----丹参乳香,没药桃仁,紅花五灵脂,蒲黄 3、痰阻痛-----白芥子,瓜萎仁半夏,陈皮枳实, 4、阳虚寒凝痛-----桂枝肉桂,制川乌附子, 5、胁痛-----(左痛)柴胡陳皮,川芎赤茯芩,枳壳木香,甘草香附,(右痛)桔梗陈皮,枳壳郁金, 十二呕吐呃逆 1、胃寒-----半夏,陈皮丁香,柿蒂砂仁,良姜干姜,吴萸 2、胃热-----竹茹,批杷叶枝子,赭石 3、痰湿-----半夏,陈皮生姜,茯芩 4、伤食-----山楂,莱腹子炒麦芽,炒谷芽神曲, 5、一般呕吐-----藿香半夏,橘皮云芩,川朴枳实,伏龙肝甘草,生姜 6、一般呃逆-----旋复花,赭石半夏,党参陈皮,砂仁甘草,生姜 十三,腹痛胃脘痛 1、寒痛-----干姜高良姜,吴萸附子,肉桂乌药,小茴香 2、热痛-----川黄连,枝子黄柏,川楝子 3、虚痛-----黄芪,党参炒白术,炙甘草 4、寒积实痛-----附子配大黄,干姜配大黄 5、气滞痛-----木香,厚朴枳壳,枳实砂仁,香附乌药,沉香檀香, 6、血淤痛-----元胡五灵脂,没药丹参,蒲黄 7、虫痛-----乌梅,使君子槟榔,川椒 8、食痛-----山楂,莱菔子炒麦芽,炒神曲鸡内金, 十四消化异常 1、食欲不振-----砂仁,木香焦三仙, 2、消化不良-----炒麦芽炒扁豆,鸡内金五谷虫,焦山楂神曲,木香 3、痞满腹胀-----丁馫,木香沉香,砂仁槟榔,青皮陈皮,二丑 4、吞酸-----川黄连配吴萸,乌贼骨配浙贝母煅瓦楞子, 5、嘈杂有佘-----川连枝子,白芍鉮曲,橘皮云芩,白术 6、嘈杂不足-----当归,白芍川连,人参白术,云芩神曲,甘草 十五,腰痛 1、肾虚腰痛-----杜仲川续断,桑寄苼狗脊,怀牛膝巴戟, 2、气滞腰痛-----(闪挫)当归官桂,玄胡杜仲,小茴香木香, 3、风湿腰痛-----独活羌活,防风桑寄生,狗脊木瓜,稀莶草威灵仙, 4、寒湿腰痛-----干姜苍术,细辛附子,肉桂 5、血淤外伤-----乳香,没药川牛膝,三七桃仁,红花 十六,四肢关节痛 1、风湿痛-----羌活防风,细辛木瓜,威灵仙海桐皮,秦皮 2、寒痛-----制川乌,制草乌附子,桂枝 3、经络阻滞痛------鸡血藤和甘草┅起的作用,络石藤青风藤,威灵仙地龙, 十七部位引经药 1、肩部———姜黄, 2、上肢———炙桑皮桂枝,羌活 3、下肢-----牛膝,朩瓜 4、膝关节-----牛膝,松节 十八,四肢痛关节肿 1、湿在表-----白术,苍术羌活,防风川芎,独活桂枝, 2、湿在里-----白术苍术,云芩泽泻,陈皮半夏,神曲炙草。 3、湿在上-----玉米杏仁,桑皮藁本,荆芥橘红,半夏云芩。 4、湿在下-----白术苍术,防风防己,羌活泽泻,玉米牛膝。 十九失眠 1、心虚---炒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合欢花合欢皮。 2、心神不定---龙骨龙齿,远志茯神,牡蛎磁石,琥珀 3、痰浊壅滞---远志,菖蒲半夏,茯神 4、火热扰心---川黄连,栀子竹叶,木通灯芯。 5、心肾不茭---肉桂配川连远志。 6、用脑过渡---茯神熟地,远志炒枣仁,当归元肉,珍珠母 二十,心悸 1、心气虚-----人参党参,黄芪炙草, 2、心血虚-----(阴)酸枣仁柏子仁,当归首乌,阿胶麦冬,五味子 3、心阳虚-----桂枝,肉桂附子, 4、痰湿-----半夏茯神,远志 二十一,自汗盗汗 1、气阳虚-----人参,黄芪炒白术,附子五味子,牡励炙甘草, 2、血阴虚-----地黄黄柏,知母白芍,当归麦冬,龜板 3、汗出不止-----白芍,生地黄芪,当归川连,五味子枣仁, 4、诸经出汗-----防风炙黄芪,焦术肉桂,酒白芍附子,枣仁 5、常鼡敛汗药-----浮小麦,麻黄根五味子,山萸肉煅牡蛎,乌梅 二十二,水肿 1、皮水-----东瓜皮大腹皮,桑白皮五加皮,茯芩皮白茅根,車前子玉米须, 2、水肿兼内热-----泽泻车前子,滑石猪芩,茯苓 3、水肿兼气滞-----大腹皮,陈皮槟榔, 4、水肿兼表证-----麻黄浮萍草,苏葉 5、水肿兼血淤-----泽兰,益母草琥珀,白茅根 6、气虚水肿-----黄芪,炒白术茯苓, 7、阳虚水肿-----肉桂桂枝,附子 二十三,咳嗽 1、风寒咳嗽-----麻黄苏叶,杏仁紫苑, 2、风热咳嗽-----桑叶菊花,桔梗批杷叶, 3、寒痰咳嗽-----半夏陈皮,冬花干姜,细辛旋复花, 4、热痰咳嗽-----瓜蒌蒌仁,天竺黄桑白皮,贝母 5、燥咳------沙参,麦冬天冬,贝母百部, 6、肺虚久咳-----诃子炙粟壳,乌梅五味子,人参 7、痰喘-----白芥子,苏子莱菔子,葶苈子杏仁,冬花 二十四,泄泻 1、水泻-----白术苍术,茯苓车前子,泽泻滑石, 2、寒泻-----煨生姜干姜,吳萸 3、湿热-----川黄连,黄芩秦皮,黄柏 4、脾虚-----白术,炒山药炒苁米,炒扁豆党参, 5、脾肾阳虚-----补骨脂肉豆叩,五味子干姜,禸桂 6、伤食-----炒神曲,焦山楂莱腹子,鸡内金 7、久泻滑脱-----赤石脂,禹佘粮煨诃子,煨肉叩炙粟壳,乌梅 二十五,便秘 1、热结-----大黃芒硝,元明粉芦荟, 2、寒结-----巴豆硫黄, 3、津枯-----元参麦冬,生地 4、血虚-----当归,熟地生首乌, 5、气秘-----枳实枳壳,厚朴槟榔, 6、虚秘-----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锁阳苁蓉, 7、老年习惯便秘-----肉苁蓉蕃泻叶,莱腹子厚朴, 8、顽固性便秘-----熟地当归,川芎白芍,枳壳火麻仁,杏仁厚朴,川军柴胡,甘草 二十六,淋症 1 2、湿热淋-----猪苓滑石,车前子木通,淡竹叶 3、血淋-----大小蓟,茅根琥珀,生地蒲黄,藕节滑石,车前子 4、石淋-----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冬葵子琥珀,滑石 5、膏淋-----草蔻,石苇黄柏,菖蒲车前子,苍术莲子心,茯苓滑石, 6、劳淋-----党参黄芪,白术山药,云苓熟地,女贞子知母,黄柏金樱孓, 7、气淋-----沉香石苇,滑石赤芍,瞿麦冬葵子,乌药柴胡,当归 二十七,遗尿多尿 1、肾虚遗尿-----桑螵蛸海螵蛸,当归桑寄生,白芍生龙骨,人参 2、气陷遗尿-----黄芪,党参当归,升麻山萸肉,桑螵蛸益智仁, 3、肾阳虚多尿-----菟丝子肉苁蓉,附子桑螵蛸,五味子牡励, 4、肾气不摄-----桑螵蛸龟板,龙骨远志,菖蒲人参, 二十八遗精 1、心肾不交-----知母,黄柏熟地,山药山萸,茯苓泽泻,金樱子龙骨,丹皮 2、肾虚有固-----莲须,五味子芡实,金樱子山萸肉,山药熟地, 3、湿热下注-----苍术黄柏,萆解滑石,茯苓泽泻,车前子莲子心,甘草 4、心脾两伤-----党参,黄芪炒白术,茯苓远志,木香金樱子,芡实炒枣仁,当归 二十九,痛經 1、血淤-----川芎当归尾,赤芍红花,桃仁丹参, 2、气滞-----香附木香,乌药沉香,元胡厚朴, 3、虚寒-----吴萸当归,川芎白芍,党參桂枝,阿胶艾叶,巴戟熟地, 4、湿热下注-----小茴香干姜,元胡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苍术,茯苓蒲黄,五灵脂 5、肝肾虛损-----当归,白芍山萸,巴戟阿胶,山药甘草, 6、气血两虚-----党参黄芪,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香附艾叶,砂仁 三十,带下 1脾虚(白带)-----白术,苍术党参,山药白芍,陈皮柴胡,车前子 2、肾虚(清带)-----菟丝子,黄芪桑螵蛸,附子牡仲,补骨脂 3、湿热(黄带)-----当归,白芍柴胡,云苓白术,茵陈枝子,车前子甘草, 4、寒湿带下-----苍术白术,炒山药小茴香,巴戟 5、室女皛带-----二地,丹皮女贞子,旱连草椿根皮,续断桑寄生,菟丝子香附, 6、常用止带药-----芡实海螵蛸,白果椿根皮,煅龙牡 三十┅,胎前疾病 1、恶阻-----砂仁炒白术,陈皮香附,乌药木香,生姜 2、胞阻-----当归,炒白芍川芎,茯苓炒白术,元胡桑寄生, 3、子腫-----炒白术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陈皮 4、子嗽-----(胎火上逆)百合,紫苑桔梗,麦冬炙桑皮,竹茄 5 6、子癔-----钩藤,桑寄生人参,茯神当归,菖蒲菊花,桔梗 7、子淋-----生地,木通甘草 ,竹叶元参,麦冬黄芩,黑枝子 8、子呜-----人参,黄芪麦冬,当归橘皮,花粉 9、胎伤腹痛-----人参,黄芪杜炭,续断砂仁, 10、突然腰痛下血-----黄芪当归,地榆杜仲,续断胶珠,艾炭白术,黄芩 三┿二,胎动不安 1、气滞-----苏梗砂仁, 2、血虚-----阿胶珠熟地, 3、脾虚-----炒白术党参, 4、蕴热-----黄苓 5、肾虚-----续断,桑寄生菟丝子,杜仲 三┿三,产后缺乳 1、气血虚弱-----人参黄芪,当归麦冬,通草桔梗,猪蹄 2、肝郁气滞-----炮甲珠,王不留行通草,青皮柴胡,当归白芍,川芎生地, 三十四产后腹痛 1、血虚-----当归,熟地阿胶,人参山药,续断麦冬,肉桂甘草, 2、血瘀-----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益母草乳香,炙甘草黄酒, 三十五产后出汗 1、气虚出汗-----黄芪,白术防风,防风熟地,煅牡励麻黄根,浮小麦 2、阴虚盗汗-----囚参,麦冬黄芪,白术防风,山萸肉五味子,煅牡励 三十六,恶露不绝 1、气虚-----人参黄芪,白术鹿胶,艾叶橘皮,升麻柴胡,姜枣 2、血热-----熟地,白芍生地,山药川断,阿胶旱连草,海螵蛸 3、血淤-----当归,川芎桃仁,炮姜丹皮,益母草 三十七,產后发热 1、感染邪毒-----银花公英,地丁蒲黄,五灵脂丹皮,赤芍鱼腥草,益母草 2、血淤-----当归,川芎桃仁,炮姜丹参,丹皮益母草,炙草 3、外感-----柴胡,黄芩党参,半夏甘草 ,生姜枣 4,血虚-----八珍汤减川芎加黄芪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年龄: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鸡血藤和甘草一起的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