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三个月检查说是粒细胞缺乏症能治愈吗怎么冶疗

原标题:粒细胞缺乏症的这些检查诊断标准,你了解过吗?

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病前多数患者有某种药物接触史。起病急骤、高热、寒战、头痛、极度衰弱、全身不适。由于粒细胞极度缺乏,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感染成为主要合并症。牙龈、口腔粘膜、软腭、咽峡部发生坏死性溃疡,常覆盖灰黄或淡绿色假膜。

一、检查:1、血象: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多正常,某些恶性肿瘤浸润骨髓、意外急性放射事故可同时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计数均<4×109/L,粒细胞缺乏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相对增多。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常有中毒颗粒、空泡等变性。严重感染者见到核左移或幼稚细胞。应注意非典型的淋巴细胞和异常细胞。

2、骨髓象:因病因不同而异。早期可无明显变化,也可呈幼粒细胞不少而成熟粒细胞减少的“成熟障碍”表现,或疾病极期呈粒系减少,恢复期逐渐出现各阶段粒细胞。

3、骨髓活检:对骨髓纤维化、骨髓转移癌、淋巴瘤等有重要价值。骨髓检查可帮助MDS的鉴别诊断。

4、骨髓培养:体外CFU-GM集落培养,可了解骨髓增生活性、骨髓中性粒细胞储备,帮助鉴别药物直接毒性作用或是免疫因素抑制粒细胞生成。

5、肾上腺素试验:帮助鉴别是否为假性粒细胞减少症。

6、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测定:帮助识别是否为免疫性粒细胞减少。

7、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滴度测定,免疫球蛋白测定。8、血清溶菌酶测定:溶菌酶升高提示粒细胞减少或缺乏是因破坏过多所致,溶菌酶正常或减低示粒细胞生成减少。

二、鉴别诊断:1、高热病人须分辨感染与粒细胞缺乏症的因果关系。

2、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注意与急性白血病鉴别。

急性白血病:发病急,骨髓和外周血中主要是原始细胞,若不治疗病人常于半年内死亡。根据白血病细胞的类型,临床上又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两大类,每类又有几型。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分型如下:

①ANLL分为7型,即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早幼粒细胞型(M3)、粒-单核细胞型(M4)、单核细胞型(M5)、红白血病(M6)、巨核细胞型(M7);

②ALL分为L1、L2和L3型,近年来又根据细胞的免疫学特点分为T、B、前B、普通型和未分化型。

}
 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 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成人低于2.0×109/L者,儿童低于1.5×109/L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如粒细胞严重减少,低于0.5×109/L者,称为粒细胞缺乏。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中性粒细胞生成缺陷,中性粒细胞在血液或组织中破坏或消耗过多,以及中性粒细胞分布异常。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的原因有:1.细胞毒药物、苯等化学毒物和辐射2.偶尔引起粒细胞减少的药物如止痛剂、镇静...
 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 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成人低于2.0×109/L者,儿童低于1.5×109/L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如粒细胞严重减少,低于0.5×109/L者,称为粒细胞缺乏。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中性粒细胞生成缺陷,中性粒细胞在血液或组织中破坏或消耗过多,以及中性粒细胞分布异常。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的原因有:1.细胞毒药物、苯等化学毒物和辐射2.偶尔引起粒细胞减少的药物如止痛剂、镇静剂、抗甲状腺药、磺胺药等。3.各种自身免疫疾病通过免疫介导引起。4.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及原虫感染。5.白血病、骨髓瘤及转移瘤细胞骨髓浸润,影响正常造血干细胞增生。6.某些先天性遗传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在血液或组织中破坏或消耗过多原因有1)免疫因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2)严重细菌感染,脾亢等因素。中性粒细胞分布异常如:粒细胞转移至边缘池或粒细胞滞留于肺、脾等。有时,粒细胞减少的发病机制是以上因素综合导致。临床表现,轻度减少者,可无明显症状,重度减少时可出现疲乏、无力、头晕、食欲减退,易引起严重感染。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见白细胞不同程度减少,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对增加,重度减少时,其细胞核常呈固缩,胞质内出现空泡。依据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可以诊断,同时找出病因及发病机制,治疗上首先去除病因,治疗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原发病,防治感染,在致病菌未查出之前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使用升粒细胞药物: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具有确切疗效,适用于各种先天性及获得性粒细胞缺乏症,如白血病、肿瘤化疗和骨髓移植后,以及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合并粒细胞减少者。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属于中医“虚劳”范畴,补气养血、益气养阴、滋补肝肾等方药有显著提升白细胞作用。
}

一、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

  (1)促白细胞生成药: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很多,如维生素B6、维生素B4、利血生、肌苷、脱氧核苷酸、雄激素、碳酸锂等,但均缺乏肯定和持久的疗效,因此,初治患者可选用1~2种,每4~6周更换一组,直到有效,若连续数月仍不见效者,不必再继续使用。

  (2)免疫抑制药治疗:如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环磷酰胺、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输注等,对部分患者,如抗中性粒细胞抗体阳性或由细胞毒T细胞介导的骨髓衰竭患者等有效。

  (3)集落刺激因子治疗:主要有非格司亭(rhG-CSF)和rhGM-CSF。用非格司亭(rhG-CSF)治疗严重的慢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0.5×109/L)的Ⅲ期随机对照临床实验报道:120例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和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用非格司亭(rhG-CSF)3.45~11.50μg/(kg·d),皮下注射,连续4个月后,其中108例患者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其他原因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如Fehy综合征、药物性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内破坏不定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Kostmann综合征、Shwachmann综合征等也有治疗成功的小宗病例报道。治疗不仅通过促进骨髓内粒细胞生成和释放而使中性粒细胞数升高,而且可以激活成熟中性粒细胞,从而使其吞噬功能增强而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预防及并发症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预防

  对密切接触放射线、苯或其他有害物质时应建立严格防护制度,并定期进行血常规等检查,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使用细胞毒药物的病人应每1~2天检测粒细胞数,并及时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尽可能避免或限制服用可能引起粒细胞减少的药物。在服用可能引起粒细胞减少的药物(非细胞毒药物)时,应注意每周检查血象。对有药物过敏史或药物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病史者,应该避免服用相同及同类药物。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并发症

  粒细胞减少症的主要合并症为感染,包括肺部感染、口腔感染、皮肤感染等。如粒细胞缺乏症常急骤起病,患者均有寒战、高热,口腔最易并发严重感染,表现为坏死性溃疡,常被灰白色或黑色假膜覆盖,软腭或咽弓可因坏死而穿孔,即所谓的走马疳。会阴区感染是仅次于口腔的易发部位,直肠、肛周及阴道均可发生坏死性溃疡。上述部位的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因缺乏粒细胞常造成感染迅速扩散,进展为败血症,病死率很高。

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检查

  1、血象血细胞计数通常显示白细胞数减少,分类中粒细胞明显减少,而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如能进行显微镜直接观察,则更可靠、正确。少数患者可伴贫血和(或)血小板减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大多在正常范围内,但粒系增生常减低,伴成熟障碍,即中、晚幼粒以下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红系及巨核系基本正常。

  引发粒细胞减少的各种感染,应分别选择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3、最常见的病毒感染应检测有关病毒的抗原和(或)抗体。细菌、真菌感染者应取感染灶分泌物培养及血培养,真菌感染者的感染灶分泌物涂片检查也有重要价值。

  4、感染灶的影像学检查可定位诊断及帮助定性。恶性肿瘤患者经各种有关的影像学检查可明确部位,病理或细胞学检查可确诊。

  5、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进行有关的自身抗体检测,则是确诊的关键。

四、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诊断

  几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诊断:

  1.慢性良*粒细胞减少症。

  ①儿童与成年人均可发病。

  ②无引起ANC减少的病因,亦无编码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ELA2基因突变。

  ③病程良性,无严重感染,无肝、脾大。

  ④ANC常<0.5×10^9/L,单核细胞可增多,可伴贫血或血小板减少。

  ⑤BM增生活跃,粒系前体细胞成熟受阻,成熟粒细胞减少,红系、巨核系正常。随病程进展增生可减低。

  ⑥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可阳性。

  ⑦细胞遗传学正常。

  ⑧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G-CSF、脾切除均可有效治疗。

  2.自身免疫*粒细胞减少症

  ①有或无自身免疫性疾病。

  ②50%肝、脾可大。

  ③感染因ANC减少分级而定。

  ④有抗中性粒细胞抗体,IgG/IgM型。

  ⑤治疗以皮质激素、IVIG、甲氨蝶呤、G-CSF、脾切除等。

  ⑥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应治疗。

  3.纯粒细胞再生障碍

  ①严重化脓性感染。

  ②70%有胸腺瘤,有的于胸腺瘤切除后始发病。

  ③BM增生,红系、巨核系正常,粒系前体细胞几乎消失。

  ④患者血浆或淋巴细胞可抑制粒系前体生成。

  ⑤治疗用环磷酰胺、皮质激素、IVIG,胸腺切除。

  4.周期*粒细胞减少症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于任何年龄。

  ②每15~35d为一发病周期。

  ③发作期症状有发热、咽炎、口炎、黏膜感染、细菌感染,ANC常<0.5×10^9/L,持续3~5d。

  ④发作期BM粒系减低,成熟受阻于中幼粒细胞阶段。

  ⑤间歇期血象、骨髓象均正常。

  ⑥治疗以G-CSF为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粒细胞缺乏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