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铁路职业技学院铁路供电专业在哪个二高技侨城校区在哪里上学

原标题:厦门3所高校上榜2018“中国最好大学”!有你母校吗?

全球四大大学排名系统之一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

最新发布了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

排名展示了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600所大学

其中,福建共有15所高校上榜!!

其中有3所学校是咱们厦门的唷~

分别是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

而咱们厦门大学名列排行榜第22名

小编,这排名是怎么来的?评选标准是什么?~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国际化四个维度,使用的都是最能体现大学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例如新生高考成绩、毕业生就业率、论文数量与质量、成果转化收入等,因此排名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大学的竞争性地位。2018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首次引入了“社会捐赠收入”指标,用来测量大学人才培养的社会声誉。

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念才教授认为,与大多数排名相比,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公布了排名的原始数据,使得排名完全透明,体现了对排名结果负责、接受外界检验的态度,也提高了排名结果的参考价值。编制中,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详细说明各项指标的统计方法和数据来源,并直接公布各项测量指标的原始数据,方便他人核实验证或作个性化分析,可获取其详细排名方法、单项指标排名和个体学校数据等更多信息。

由于今年达到综合排名门槛标准的学校数量比去年有所增加,排名名单从去年的500所增加到600所。这600所高校完整覆盖了我国内地所有31个省级行政区,以及除军事、艺术以外的所有院校类型。

分析这份排行榜可以发现,“双一流”相关高校在2018排名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排名前30位的全部是“双一流”高校,其中28所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而在百强大学(因并列关系,共101所)中,“双一流”高校有88所。上海地区进入百强之列的高校,均为“双一流”高校。

与此同时,也有13所非“双一流”的百强高校,凭借过硬的指标表现上榜。这13所学校主要是医科院校,以及地处江苏(如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广东(如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浙江(如浙江工业大学)、福建(如华侨大学)等沿海发达地区的高校。

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600强全名单)

福建此次入围的15所高校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28个学院(含76个系)和14个研究院,形成了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管理科学、艺术科学、医学科学等学科门类在内的完备学科体系。学校现有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一级学科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46个福建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9个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拥有31个博士后流动站;3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个交叉学科;24个专业学位学科授权。(以上数据截至2017年3月31日)

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学校设有19个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创新平台5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26个;化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国际ESI学科排名前1%。共有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一级学科硕士点3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含23个工程领域),本科专业78个。(数据截至2017年3月)

华侨大学1960年创办于著名侨乡福建省泉州市,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设立、中国第一所以“华侨”命名的高等学府。1983年中共中央确定华侨大学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1997年,坐落于福建厦门集美学村的原集美华侨补习学校成建制并入华侨大学,更名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2003年学校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评优秀等级。2006年厦门校区正式启用。2017年学校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华侨大学现有31个学院,94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学校现有30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形成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工管相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学科实力稳步提升,现有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41个,工程、材料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7年12月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排名中,学校16个一级学科上榜。2017年学校跻身上海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百强。(数据截至2017年12月31日)

福建医科大学创建于1937年,前身是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首任校长侯宗濂(1900年-1992年),系中国近现代著名生理学家和医学教育家。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800多人、博士研究生260多人、硕士研究生2800多人,在校留学生40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4900多人。设有普通本科专业26个。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教学成果奖3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教学团队、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5个,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课程等4门。省级教学成果奖39项,特色专业8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4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5个,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3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教学团队9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个,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精品课程37门。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1个,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3个。学校设有非直属附属医院14所(含临床医学院2所),临床教学医院24所,专业实践教学基地87个,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临床教学与实践教学基地网络。(以上数据截止2017年11月30日)

福建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海滨邹鲁”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百年省属高等学府。学校肇始于1907年清朝帝师陈宝琛先生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2012年,教育部与福建省决定共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本部现有旗山、仓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4000亩。现有本科专业83个(2017年招生专业76个),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23513人,各类研究生7420人。校本部拥有1700多名专任教师,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57.5%;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0%;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含青年)入选者4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青年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含海外)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成员3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评审组召集人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学名师”2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8人,历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8人。(以上数据截至2017年9月)

福建农林大学是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学,是福建省重点建设的三所高水平大学之一,在培养高质量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高效益的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学校现有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8个领域)。设有国家和部省级创新平台119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7个,位居福建省属高校首位、全国农林院校前列。(2018年1月更新)

集美大学地处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国家海洋局与福建省、福建省与厦门市共建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硕士推免生资格单位,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现有21个学院,68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及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基本形成了经济、法、教育、文、理、工、农、管理、艺术等综合性的专业结构体系。有8个福建省一级重点学科(其中2个特色重点学科),1个水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应用经济学、体育学、数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农业、工程、教育、税务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以上数据截至2018年1月)

闽南师范大学是福建省重点建设大学,前身为漳州师范学院。2013年4月,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现有18个教学院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0300余人。设有61个本科专业,建立了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3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专业授权类别(19个学科领域),4个博士人才培养方向。(数据截止时间为2017年6月)

福建中医药大学原名福建中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创办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福建中医药大学。

学校设有13个学院(部),2个研究院;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中医学、中药学、药学、护理学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市场营销、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医学影像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康复治疗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实验技术、医学检验技术、海洋药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20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万多人,其中研究生1500多人。

厦门理工学院位于被誉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的国家中心城市——厦门,是福建省属公立本科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秉持“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遵循“明理精工,与时偕行”的校训,积极探索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对外合作三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发展道路,建设“亲产业、开放式、国际化”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现有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车辆工程和电气工程),56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经、管、文、艺、法等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20508人(含研究生284人,留学生113人);专任教师106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44.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为90%,“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42.3%,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7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12名,省级教学团队2个。学校的“教师发展中心” 被评为省级示范中心。(数据截止2017年10月)

福建工程学院坐落于素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学校肇始于1896年清末著名乡贤名士陈璧、孙葆瑨、力钧,著名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苍霞精舍”,首开福州近代新式教育之风。1908年开始举办工业教育,开设了铁路、电报两科,解放前为享有盛誉的“福建高工”。1953年后分立为福建机电学校及福建建筑工程专科学校,两校随时代变迁几易校名,后由福建高级工业专门学校、福建中华职业大学、福建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等先后调整合并,于2002年成立福建工程学院。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并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4200多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68人(含外国留学生),15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拥有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5个省一级重点学科、3个学术型硕士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数据截止2017年10月底)

闽江学院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是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现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硕士学位培育单位、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设有15个学院(系),拥有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开设本科专业55个,涵盖经、法、文、史、理、工、管、艺等八大学科门类;建有省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服务产业应用型专业群6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7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9万人。(数据截至2017年8月31日)

泉州师范学院坐落在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东亚文化之都——福建省泉州市。现有两个校区:东海校区、诗山校区,占地1185亩;另有校企合作软件学院(江南校区),占地105亩。学校是省级“平安校园”,荣获省级“五一劳动奖状”,连续六届荣获省级“文明学校”称号。

现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专业和课程改革”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以及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01项;获评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更新时间:2017年5月)

龙岩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管理体制的全日制多科性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著名革命老区——福建省龙岩市,是根植并成长于红土地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原福建资源工业学校并入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正式升格更名为龙岩学院。

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重点学科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特色建设专业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市教学名师37人,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建立42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成立闽台客家研究院、中央苏区研究院,设有动物医学研究所、闽西食品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所等30个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科研学术机构;升本以来,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746项;获各级政府奖多项,其中,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青年佳作奖1项,多位教师获得龙岩市科学技术奖、专利奖和闽西文化奖。(数据更新:2017年11月9日)

莆田学院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海上“和平女神”妈祖故乡、著名侨乡——莆田市区,是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由福建省政府领导和管理,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2011年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获评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福建省文明学校、平安校园,福建省花园式单位。

拥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包括计算中心、电教中心、网络中心),40个实验室,其中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9个;实习实训基地 210个,其中部级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个。直属附属医院1个,非直属附属医院3个,教学、实习医院38个。(数据统计截止2017年4月)

快为你喜欢的学校加油点赞吧~

来源:福建日报、厦门广电微信公众号

}

      2015年12月4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统战部组织学院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侨胞近二十人赴陕鼓集团参观学习。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统战部组织学院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侨胞近二十人赴陕鼓集团参观学习

      在临潼区陕鼓集团生产基地,统战成员们先后参观了陕鼓集团发展历史陈列馆、陕鼓企业文化长廊、零部件车间及总装车间。在陕鼓集团陈列馆,一个个等比缩小的产品模型、一面面光荣辉煌的证书奖牌标志着陕鼓集团几十年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攻克的一座座科研高峰;在陕鼓企业文化长廊,作为“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近百块专利技术证书组成的专利墙和百余位普通职工照片组成的笑脸墙将陕鼓集团独特的“感恩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在高达十余层楼,占地近万平米的生产厂房里,先进的数控机床和为数不多的工人技师正在忙碌有序地为国内外客户按需定制生产各种类型的鼓风机设备。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平稳有序的生产活动,优美的厂区绿化美化和员工富有朝气的精神状态,突显了陕鼓的文化实力。

      统战成员们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和实地参观,切身感受到了以陕鼓集团为代表的我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强大科研实力和雄厚生产能力,深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感到自豪。纷纷表示要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并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责任,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和学院发展多多建言献策,为祖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努力。

}

[导读]:本文讲述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基本信息及专业介绍,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方向、就业前景等,还包括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院校名单。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技术

培养方向:房建、结构、路桥、施工、预算、钢结构、安全工程、道路桥梁、房屋建筑、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国际工程、建筑工程、建筑管理、建筑施工、施工管理、市政工程、土建施工、土木工程、质检安全、道路与桥梁、钢结构焊接、设计与造价、道路桥梁施工、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预算技术、建筑工程监理、建筑节能施工、建筑设计技术、建筑水电设备、交通土建工程、缺陷工程修复、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装饰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施工管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同一个专业不同大学其学习方向、开设课程等不尽相同,以下提供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的专业介绍,仅供参考。具体信息以学校网站公布为准。

1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能掌握一定的职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土木工程生产、经营和管理技术,熟悉国家建筑业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基础课: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建筑识图与绘图等。

专业基础课: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力学、房屋建筑学、房屋建筑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

专业课: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验收、建筑设备工程、钢结构安装、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计算机辅助概预算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以训练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教学过程,包括:实验、实习、基本技能训练、大型作业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语言实践和体育实践课等。

可取证书:北京市建设委员会颁发的施工员、预算员、材料员、实验员和测量员证书,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证书,国家CAD等级证书,英语A/B级证书等。

就业方向:在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土建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工程项目组织、现场施工管理、质量验收、施工安全、材料检测、技术资料及工程造价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也可以在建设单位、建设行业管理部门、监理、设计和物业管理单位从事一般的技术及管理工作。

1河北工程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建筑结构设计和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专门技术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将接受业务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公关能力等方面素质的综合培养,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熟练掌握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结构设计和建筑施工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业务、管理、表达、自学、科研、公关等能力的综合素质培养。

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计算机文化知识、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钢结构、基础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建筑经济与管理、地基处理、建筑结构CAD、建筑定额与概预算。

就业深造:本专业就业领域包括:建筑结构设计所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安装公司从事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监理公司从事建筑施工监理;工矿企事业从事基建工作;建筑结构研究所从事科研、开发工作。

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

主要培养掌握建筑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理工兼备的宽厚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并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中的一个或两个方向上具有专长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或研究型人才。

主要课程有:英语,建筑制图、工程数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设计、工程沟通,国际学习技能,能量与运动、材料与工艺、电子系统、工程项目等。本专业毕业生能在房屋建筑、建筑工程公司、市政规划部门从事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指数:

2013年本专业高校毕业人数为人,其中男90%、女10%,2013年本专业高校招生男女比例为文科26%、理科72%、文理综合2%,近几年本专业的就业率分别为2011(85%-90%)、2012(85%-90%)、2013(85%-90%)。[以上数据来自/]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近专业:

土建施工类、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基础工程技术、土木工程检测技术。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优势院校

吉林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黎明职业大学、江西科技学院、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1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大学有: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华夏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民办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哈尔滨江南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黑龙江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东方亚太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
湖南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建筑工程总公司职工大学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专业介绍及相关内容高三网持续更新中,敬请关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高技侨城校区在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