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西门子助听器专卖店地址的耳塞

发生了什么?
随着移动互联的快速普及,用户越来越喜欢在手机端查看内容、交流互动。为了让大家不错过任何精彩瞬间,我们将小组和MOOC迁移至饭团,丰富产品使用功能,提供优质用户体验。
什么是饭团?
饭团是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所有人都可以发布内容,和兴趣相投的人直接分享你的见解;内嵌于微信之中,操作简单,随时随地与他人交流!
我要怎么找到它?
小组和MOOC的用户内容和资料导出功能即将上线为什么很多助听器只有一个耳机呀?_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为什么很多助听器只有一个耳机呀?,为什么???我不理解。
(一) 工作原理
助听器名目繁多,但所有电子助听器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任何助听器都包括6个基本结构。
1. 话筒(传声器或麦克风) 接收声音并把它转化为电波形式,即把声能转化为电能。
2. 放大器 放大电信号(晶体管放大线路)
3. 耳机(受话器) 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即把电能转化为声能)。
4. 耳模(耳塞) 置入外耳道。
5. 音量控制开关
6. 电源 供放大器用的干电池。
助听器除有上述6部件外,大多数型号的助听器还有3个附件,或称3个附加电路(音调控制、感应线圈、输出限制控制)。现代电子助听器是一放大器,它的功能是增加声能强度并尽可能不失真地传入耳内。因声音的声能不能直接放大,故有必要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放大后再转换为声能。输入换能器由传声器(麦克风或话筒)、磁感线圈等部分组成。其作用是将输入声能转为电能传至放大器。放大器将输入电信号放大后,再传至输出换能器。输出换能器由耳机或骨导振动器构成,其作用是把放大的信号由电能再转为声能或动能输出。电源是供给助听器工作能量不可缺少的部分,另外还设有削峰(PC)或自动增益控制(AGC)装置,以适合各种不同程度耳聋病人的需要。
(二)主要技术指标
要了解助听器的声学效果,首先要对助听器的听感特性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主要的技术指标包括增益、频率响应、最大声输出、失真、等级输入噪声和动态范围等,这些技术指标均可通过助听器分析仪测出。
1. 声增益
助听器的放大率用增益来表示,即助听器耳机输出声压级与传声器输入声压级的差值。例如:输入60dB输出130dB,增益=130-60=70dB。增益会随音量的控制而改变。
2. 频率响应(ferquencyrange)
助听器输出增益的变化随输入信号频率变化的关系曲线称为频响曲线。这上频响曲线不是根据最大增益得出的。若把(如图耳聋与助听器选配95页)纵坐标改为输出声压级,得出来的曲线就是频响曲线(如图96页)。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语言频率范围为500-2000Hz,实验证明低频主要提供语言的能量,而高频的听力补偿对语言的清晰度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助听器从250-4000Hz的频响曲线的增益值,对助听器的选配十分重要。
3. 最大声输出(output sateretion sound pressure level)
当外界信号由60dB逐渐增大到90dB输入时,输出信号,但当输入信号≥90dB时,输出信号不再相应增大此时的输出为最大声输出。声输出=输入+增益。
4. 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
动态范围是助听器的最大输出与增益之间的差值(如图97页)。动态范围可承受音量控制的调整而改变。
5. 失真(total hamonic distortion)
当外界声音经过助听器放大后,除波幅的放大外,其它任何在摨、上的变化比为失真。如谐波失真最为常见(如5-17)。盒式助听器应≤5%。
6. 等级输入噪声(equivalent input noise level)
当输入信号为0时,本机固有的噪声输出称为等效噪声,要求在30dB以下,此值越小越好。
7. 感应线圈灵敏度(induction pick-up coil sensitivity)
当输入10Ma/mfeild场强时,助听器的输出声压级越大,灵敏度越高。
8. 声反馈
在一放大回路中,放大的声音被话筒拾音并再次放大而产生的尖叫声就叫声反馈。声反馈是一种普通音频放大系统中常有的现象。假如某一频率的声反馈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电路就变成该频率信号的振荡电路,助听器会产生较强的振荡信号,外加信号就"淹没"在振荡信号中。助听器往往产生尖叫声的原因也在于此。不同助听器峰的频率不同,所产生反馈的音量也不同。
这一过程是一回路,发生在声漏源与话筒之间。放大的声音逸出有被话筒拾音并再放大。在低、中等增益助听器,泄漏的声音在到达话筒时已丢失了很大的能量,故不会造成大问题。高功率助听器的高强度信号可到达话筒形成再放大的回路过程。如此反复不断,一个信号被一再的放大,起到产生音频振荡,即发出啸叫。这时助听器已处于一个无用的状态,尤其是大功率助听器的用户常常受到这种令人讨厌的刺耳反馈的干扰,而不得不将助听器音量调低,以至于无法得到更大的音频增益。若该系统频率响应相当平,缺乏共振峰,就不太可能产生声反馈。然而助听器都不存在这样的系统,总是有峰值和反馈问题。
耳内或眼镜式助听器传声管的长度与直径可影响系统的共振峰,从而增加或降低振荡幅度和频率及反馈的音高。在某种程度上,传声管的长度与直径决定有无声反馈的出现。
声反馈可来自接收器与耳模之间通过空气的声音传播与话筒耦合。以下情况可出现这一类型的反馈:
①被放大的声音从耳模内侧直接泄漏到外侧;
②接收器、话筒隔声不够。
声音直接泄漏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如下:
1. 耳模或耳内助听器外壳不适配,声音从耳模与耳道壁之间逸出,声音直接泄漏是声反馈的最常见因素。
2. 接收器(盒式)与耳模,或传声管(耳级式和眼镜式助听器)与耳模连接欠佳,使声音在传入耳内前直接泄漏出来。这一问题可在接收器与耳模之间或盒式助听器导线接头处塞入布料或塑料垫圈来解决,也可以将传声管与耳模重新胶合来解决。
3. 接收器与耳模之间的传声管裂开可造成直接声漏。解决办法是更换传声管。
4. 传声管与助听器肘或接收器中级不配套而声漏。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用新的传声管。
5. 助听器肘不合适。解决办法是调换新的。
查找声反馈原因宜从耳模开始逐项检查各种因素。
第一步,用手指封闭耳模的耳道开口或耳内与内助听器接收器开口,然后将音量开足。如果无反馈发生,而当带上助听器后出现反馈,很可能是耳模或外壳不合适,需换新的。。如仍有反馈,检查传声管与耳模或接收连接。对接收器在外部反馈,检查传声管与耳模或接收嚣的连接。对接收器在外部的盒式助听器,第一步若出现反馈,可垫圈后重复第一步骤。如果检查所有过程后仍有反馈,可能是接收器声音隔绝不够,这必须送厂修理。
第二种情况是接收器、话筒或两者声隔绝不够,尤其在输出强时,接收器壁产生泵样机械振荡,所知机内的空气形成声波,通过空气腔传送到话筒。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三种:
①增加话筒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这样到达话筒的声压就成低幅。
②在话筒与接收器之间放一联锁墙以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阻止声音传导。
③在话筒嘴上放一橡皮管,以使助听器内部传出的声音不能到达话筒振动膜,橡皮管可在机内衰减到达话筒的声压。
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声反馈总是一种高频现象。这有二个原因:
首先,就响应曲线的峰而言,初级峰通常在1-2kHz范围内,次级峰出现在3-4kHz范围内。前者与助听器内部声放射反馈有关,后者与耳模或传声管(或两者)都有直接声漏有关。此外,在耳模不合适时,高频声波较低频声波易逃逸,所以声反馈通常都是高频率的。
声反馈已成为近年助听器工程中相当困难的问题。许多工厂在设计时,竭力强调高频,但不得不因反馈问题而将增益降低。可能的解决方法是利用外耳道的自然共振频率为2.8-3.0kHz,为减少反馈可降低一些高频响应,利用外耳道共振特性来强调高频,这能使到达鼓膜的800Hz以上高频的强度每音阶增加3dB。
近来,另有减轻声反馈的算什么。第一是在耳后助听器耳钩上和耳内式接收器传声管内放阻力滤波器。这种阻力滤波器(从680-3300Ω)可降低1kHz区的初级共振峰,使频响曲线变得光滑。第二是装上频率移动控制器(反馈降低控制器),将次级共振峰(约3kHz)移向高或低频区,根据使用者外耳道的共振特性,这一小小的移动能有效地降低共振频率的放大,从而减轻声反馈。这一方法只在小数助听器中采用。
此外,还有机械性反馈、磁性反馈、电子反馈等
助听器的分类可以有多种方法
1. 按其外型分类
按其外型可以分成五类:盒式、眼镜式、耳背式、耳内式、骨导助听器。其中眼镜式、耳背式、耳内式助听器又称为耳级助听器,耳级助听器接收声音的方式较其它类型的助听器更接近生理状态。
(1)盒式助听器
也称为体佩式,其出现较早,体积较大,外观如同一个微型收音机,佩戴在身前,有一根导线将声音输出信号送至耳机。多采用普通晶体管元件,故价格低廉。其体积较大,便于制成大功率输出、宽频谱范围、多功能调节的助听器,且适于手指活动不灵便的人使用。此种助听器的元件热噪声较高,从而使得助听器的本底噪声较高。由于盒式助听器常与衣物磨擦,磨擦声往往成为干扰噪声。
(2)眼镜式助听器
仅是一种由体佩式向耳级助听器发展过程中的过渡期产品,麦克风与接受器可在不同的镜腿上,实现信号对传(CROS,contralateralrountingofsignal), 也有在同一镜腿上的。目罢庵种饕巡欢嗉?BR>
(3)耳背式助听器
是现在使用得最广泛的助听器,外形纤巧,依赖一个弯曲成半圆形的硬塑料耳钩挂在耳后,外壳可借用皮肤或头发的颜色加以掩饰,放大后的声音经耳钩通过一根塑胶管传入耳模的声孔中(如图临床听力学444页)。输出功率有大、中、小不等,不同听力损失电路,如自动增益控制(AGC),K-Amp电路等。
(4)耳内式助听器
严格地讲,耳内式助听器应分为耳甲腔式和耳道式助听器。耳甲腔式中还可区分成全耳甲腔式和半耳甲腔式。耳道式还发展出完全耳道式(CIC)助听器(插图)。耳内式助听器外形更加精巧,依据每个人的耳甲腔或耳道形状专门定做,使用时直接放在耳甲腔或耳道内,不需要任何电线或软管,十分隐蔽。但耳内式助听器的输出功率不是很高,仅适用于轻度、中度、中重度聋的患者使用。
(5)骨导助听器
先天性外耳发育不全(如外耳道闭锁,耳部畸形)的患者及某些因患外耳、中耳疾病(如化脓性中耳炎)而不适于佩戴气导助听器的患者,可考虑选配骨导助听器。
2.按其技术原理分类
在讲述电助听器近百年来的历史时,已经从技术原理上对助听器进行了分类。电学助听器、电子管助听器、半导体助听器、集成电路和编程式助听器。如果以助听器采用数字电子技术的程度来进行分类,那么在集成电路助听器之前的助听器,都采用模拟电子元件,从编程式助听器开始,数字电子芯片进入助听器,控制其他模拟元器件的工作,称为数模混合电路。近期美国starkey及丹麦Oticon、德国Siemens公司宣布他们推出了全部采用数字技术的数码助听器。
人们在用各种设备测量出助听器的静态频响之后,更加关注它的动态特性,因为日常人们所接触的声音,是强度和频率都在动态变化着的信号,按其动态频响特性来区分,助听器又可分为两类:
(1)FFR(fixed frequency response,固定频响)助听器
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助听器均为此类助听器,其频响特性在产品出厂时即已确定,助听器上的音调旋钮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频响特性。选配人员在设定好助听器的种类参数之后,病人无论置身于何种声学环境中,助听器的频率响应都固定不变。
(2)LDFR(level dependent frequency response)助听器
采用K-Amp电路的助听器是典型的TILL型,而多数可编程式助听器中的宽动态范围压缩电路则是更准确意义上的LDFR。
3. 按照功用范围来分
可分为集体助听器和个体助听器。顾名思义,个体助听器适用于某一个体。而集体助听器主要用于电化教学、户外教学,特别适合于聋儿康复机构或学校教育。按其具体功能,又可划分成以下三类:
(1)固定式有线集体助听器
这一类集体助听器,实际上类似于外语口语教学中使用的语音教室系统。在教师桌上设有主机,每个学生桌上设有分机,主机和分机上都设有麦克风和专用耳机,主机上还可以连接录音机等辅助教学设施。主机与分机之间,分机与分机之间都有线路相联,可实现自由对话。先进的集体助听器,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个聋人的具体听力损失情况,调节每个耳机的音量音调,不受教室距离的限制,不论前排后排的学生都可以听到清晰适度的语声。这对于口语教学、加强聋儿的语言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缺点是,这类助听器仅局限于教室内使用,且对每一个使用者个体来说,耳机的频响不一定与他自己日常使用的个体助听器相同。
(2)调频助听器
声源经过一个调频信号发生器(类似于无线话筒),被一台或多台调频助听器所接收。聋人佩戴的助听器既可以连接上"解调制"部件来接受解调后的声信号,又可以作为普遍助听器使用,其参数选配也同普遍助听器一样(如图)。这种助听器使用方便,不受聋人活动的限制,可在百米半径内接受声音,非常适于聋幼儿的户外教学。一对一的调频助听器更适合于那些经过听和言语训练,已在学校和正常听力儿童一起学习的聋儿。因为老师把麦克风别在衣领上,不论聋儿坐在什么座位上,都可以清楚地听到老师的讲课。不少家庭把调频信号发生器置于电视机的音箱附近,便于聋人听清远处的电视伴音。
(3)闭路电磁感应集体助听系统
此种助听系统由放大、调频部件及预先安置在教室、家庭等室内场所的线圈、个体助听器组成。传声、放大、调频部件可把来自录音机、收音机、电视机或老师的声音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到包围线圈所包围的范围。聋人可充分 利用助听器的T(拾音线圈,telecoil)档,在进入预先铺设有线圈的室内时,通过电磁感应原理,接收到清晰的声音,而不受距离和人数的限制。具体的使用效果与线圈设置合理与否、T档拾音线圈的灵敏度的大小直接相关。
参考资料:http://www.eye123.com/zhutqi/cpjshao/.html
帮你选购助听器
如何选购助听器?消费者应掌握三个窍门:
一是测试听力。正常听力在20分贝以下的声音能听得十分清楚;轻度听力损伤对20分贝以上声音才听清楚;中度听力损伤对40分贝以上声音才听清楚;高度听力损伤对60分贝以上声音才听清楚。所以一定要根据听力损伤程度,因人而异配戴助听器。
二是功能定位。由于听力受损程度的老人不一样,需要矫正的功能也有差别,有的只需要放大功能,放大外界声波,增强声音强度;有的则需要补偿功能,只是对频率损失进行补偿;有的要求自动增长,对外界过大声音自动抑止,对噪声进行过滤。所以要因人而别,对特定功能需要定位。
三是实用款式。助听器品种多样,有盒式、连耳机式,价格较实惠;也有美观的耳内式,像花生一样大小,放在耳道内;也有根据耳腔大小订做的耳腔式;还有半支香烟大小的戴在耳背的耳背式;耳腔式、耳背式助听器均采用肉色且又小巧,粗看均不明显,所以价格也要高一些。
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 www.china315.com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原来是有些型号的盒式助听器是双耳机的,是用1变2的线接成2个耳机,还有些是双耳机的设计,有2个耳机插孔,但要接2跟线,用起来不方便,且盒式机慢慢被淘汰了。其他耳背式和耳内式接2个喇叭几乎就没法用了,助听器是老外设计发明的,人家那里的普及率很高,只考虑使用效果、方便,不考虑成本,设计2个耳机没用
助听器,只有一个耳机.因为在环绕立体声的测试中,声源可以做水平或者垂直旋转。看来和眼睛的情况差不多吧。 单个儿耳朵工作的人,听立体声估计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一个耳机就够了`多一个也是多余的
看说明书不就知道了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迷你助听器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迷你助听器
常规耳背式助听器是将麦克风、放大器、受话器等组成元件统一安装在助听器的机身内,造成外型大。迷你助听器是将受话器从机身分离出来,通过一节导线放置在使用者的耳道内,这样的创新设计,使助听器的体积大大减小,只有传统耳背式助听器的二分之一,更加隐蔽、小巧、美观。我们把它称之为“迷你”助听器。
迷你助听器产品简介
常规耳背式助听器是将麦克风、放大器、受话器等组成元件统一安装在助听器的机身内,造成外型大。迷你助听器是将受话器从机身分离出来,通过一节导线放置在使用者的耳道内,这样的创新设计,使助听器的体积大大减小,只有传统耳背式助听器的二分之一,更加隐蔽、小巧、美观。我们把它称之为“迷你”助听器。
迷你助听器的耳道式接收器技术(receiver in the ear, RITE)得益于开放式助听器的发展,数字技术能保证最有效的声反馈控制,于是催生出这种接收器和机壳分体式的助听器,和传统助听器将接收器安装在耳背式助听器的机壳内不同,这种新型助听器将接收器装在微型的耳塞里,和助听器分开了。这项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避免声反馈、佩戴舒适、没有堵耳效应、音质好。虽然不同厂家对此项技术有不同的名称,如耳道式接收器(receiver in the canal, RIC), 耳廓式助听器(post aurical canal, PAC)或耳上式助听器(over the ear, OTE)等,经过三年的市场“推敲”,迷你助听器基本已经称为行业通用名称了
迷你助听器迷你助听器与其它产品的对比
从盒式助听器,耳背式助听器(BTE),耳内式助听器(ITE)到俗称为“迷你”助听器(CRT),这可能是助听器助听器发展史上的最具革命性的创新发明之一。海之声听力全国连锁在中国率先全面引入世界名牌全系列“迷你”助听器产品。下面我们对迷你助听器与其他类型的助听器进行对比和分析迷你助听器的优势。
迷你助听器外形隐蔽小巧美观
与传统助听器相比,由于受话器从机身上分离出来,使助听器体积大大缩小,通常体积只有传统耳背式助听器的二分之一,更加隐蔽、小巧、美观。
迷你助听器高频增强
提高高频增益是开放式验配的理想结果。耳道残余共振作用能够增加高频增益,耳道残余共振响应通常在 Hz之间----言语理解重要的频率范围。
图1:开放和封闭耳塞的真耳堵耳增益(REOG)。真耳未助听增益(REUG)作为对比。
图1中所示耳道开放的真耳未助听增益(REUG)。观测到 Hz范围内有一个13至17 dB的共振峰。在耳道封闭的助听器验配里,由于耳道封闭,共振特性改变,自然开放耳的放大益处消失了。然而,图1中深蓝色曲线可以看到,耳内受话器选配保存了部分耳道共振效应。封闭耳塞曲线与REUG相比,在低于1 KHz几乎没有差别,但是在高频明显衰减。
迷你助听器减少堵耳效应,佩戴更舒适
除了提高高频放大之外,耳内受话器技术的另一大优势是减少堵耳效应。堵耳效应,通常描述为自己的声音“回音”,令人十分烦恼,有些人因此放弃佩戴助听器。堵耳效应是指耳道内低频声压级的增强。
图2:开放和封闭耳塞的堵耳测试结果。
图2:开放和封闭耳塞的堵耳测试结果。
结果来自于MacKenzie,2mm通气孔和耳道开放的测试结果作为比较。
为了证实开放耳塞不产生堵耳效应,测试对象选择了10个弱听人士(5男5女)。每个受试者选配最合适的耳塞大小和听管线长度。堵耳测试结果(开放耳塞,封闭耳塞)记录为在同样测试条件里,堵耳响应减去开放耳道响应。受试者在测试过程发“ee”声,保证“内部”测试信号。这些平均数据与MacKenzie的平均数据放在一起比较,MacKenzie的平均数据关于封闭、开放选配,以及通气孔(2mm通气孔)选配的堵耳效应。值得注意的是佩戴开放耳塞的堵耳效应可以忽略不计。即使使用紧的封闭耳塞,平均堵耳效应也不到2-3 dB。对于大多数患者,这个数值不会引起烦恼,甚至不会注意到。
迷你助听器平滑的频率响应,音质更自然
音质与频率响应有着直接的关系。耳内受话器的联结系统能使平滑响应得到最优化,并扩展其高频放大响应。下图为使用耳内受话器的助听器在KEMAR的耳朵上测试到频率响应。可以看到频率响应曲线非常平滑,且高频增益扩展至8000 Hz。
图3:开放和封闭耳塞测试到的最大插入增益(IG)
图3:开放和封闭耳塞测试到的最大插入增益(IG)
图上可以看出,两种耳塞测试到的高频增益非常相似。由于封闭耳塞使耳道泄漏更小,因此低频增益比开放选配要高10至15 dB。
迷你助听器良好的反馈抑制,摆脱恼人的啸叫
耳道受话器式助听器在设计上麦克风与受话器的距离比常规助听器明显加大,可以有效降低反馈的可能性。在开放式选配中,反馈的风险性要高于封闭式选配。这需要助听器有一个有效的反馈消除系统。高档助听器的反馈消除系统能够提供10-20 dB的额外稳定增益(净空增益)。通过外形设计与自适应反馈抑制系统保证大多数患者在日常生活里享受无反馈聆听。
迷你助听器验配范围
市场上的耳内受话器助听器几乎都是基于传统开放耳设计的,因此功率并不大,适合的听力损失范围:
中功率受话器:验配范围≤90 dB
大功率受话器:验配范围≤100 dB
超大功率受话器:验配范围≤110 dB
想了解更多关于的知识请咨询海之声听力专家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这个传奇耳机即将灭绝,厂家任性地去做助听器了这个传奇耳机即将灭绝,厂家任性地去做助听器了老张极品百家号趁着双11买耳机本来是件开心的的事情,但眼看着有的超经典耳机即将灭绝,真正的灭绝,让人难免心酸,比如今天为大家推荐的峰力pfe121耳塞。要知道,和当年女毒耳塞ck100齐名的这副耳塞,是众烧友神往的。时隔多年,ck100已停产,而pfe121也成为为数不多的传说级耳塞,当年1480的价格终于在今天降低至880元,这真是市面仅存的最后一波pfe121了。第一用滤网调音的品牌,三种滤网三种风格说到pfe121的传奇之处,就不得不说说峰力的滤网调音。滤网分为绿色、黑色、灰色,更换后分别强化低频、中频、高频的声音。因为很多人拿来听女声,灰色滤网一度炒到很高的价格,最夸张的时候,一对灰色滤网竟然卖到180元以上,被烧友戏称“滤网比耳机贵系列”。听女声的绝佳选择,声扬动铁单元独有“动圈味道”pfe121的声音密度很足,这得益于声扬动铁单元独有的“动圈味道”,让人声听起来比一般动铁单元更富有“感情”,这只有对比后才能体会到。Pfe121听女声,唇齿音特别清晰细密,加上灰色滤网对高频的强化,量感很足。听年轻女声尤为合适,对各种ACG萌音也都通吃,比如花泽香菜、熊木杏里、坂本真绫等等,音染不多却独有韵味。14g重,至今依然是耳塞界的睡觉神塞烧友界公认的非常适合睡觉佩戴的耳塞,14g重量放眼现在的hifi耳塞,也很少能达到。做助听器出身的峰力很懂人体工程学,用过pfe121的人都知道,耳塞表面的工程塑料材质很特别,有一种细砂粒的手感,和皮肤接触很透气,还能减小听诊器效应,那种轻若无物的感觉是别的耳塞没有过的。开玩笑地说,峰力是个被助听器事业耽误多年耳机品牌。实际上,pfe121只是峰力“玩票”之作,没想到声音和佩戴感如此受烧友欢迎,等这一波pfe121售完,市面上就真的没有pfe了,不知道峰力还会不会再来“玩”耳机呢,期待。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老张极品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美与丑在于你一念间的选择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门子助听器说明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