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会不会破发首日破发 破发啥意思

小米IPO首日即破发 科技公司扎堆上市为哪般
来源:南方日报
  本周一,小米集团(01810.HK)终于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首日,小米的股价虽然一度震荡,但最终还是破发,收盘价为16.8港元,相比发行价小跌1.18%。但即使如此,其收盘市值仍然达到了3759亿港元(约479亿美元),成为了有史以来全球规模前三大的IPO,也是今年科技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IPO项目。
  其实“流血”上市的不仅仅只有小米。进入2018年以来,国内高科技企业赴海外IPO的脚步明显加快,先是“视频三杰”——爱奇艺、哔哩哔哩、虎牙先后在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上市,继而猎聘、优信二手车在港交所和纳斯达克IPO,而此番小米在港挂牌之后,光是本周,港交所就还将有映客、51信用卡登场,再加上腾讯音乐、中国铁塔、同城艺龙、美团点评、拼多多等,未来几个月的上市潮可谓相当的汹涌。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小米,今年多家已经IPO的公司上市首日都遭遇了破发,随后的股价也是起伏不定,并未出现高歌猛进的状态,为何资本环境不是太友好的情况下,即使流血,这些高科技企业也要扎堆上市呢?
  破发频现,大势不好或是主因
  对于小米而言,上市首日破发其实早有迹象。从被市场一直看好,到估值不断下调,再到暗盘交易期间就呈现破发迹象,小米的挂牌之路,走得有些出人意料的艰辛。对此,小米董事长雷军在9日开盘前的敲锣致辞中就直言“大势不好”是一个重要原因。开盘后,雷军在现场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短期股价不是最重要的,长期价格是最重要的。“过去一个星期焦虑的是万一跌得很难看,怎么见人。小米过去8年有起有落,但特别顺。这次IPO从低点开始,未必不是好事。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把公司做好。完成定价之后的压力才刚刚开始。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把公司做好,以经营做核心。继续努力,继续加油,把公司做好。”至于怎样才算是将公司做好?在9日晚上举行的小米香港主板上市庆功宴上,雷军则称,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
  此番言论并非空穴来风。虽然上市首日遭遇破发,但机构投资者对小米的前景还是颇为看好的,不仅李嘉诚、马云、马化腾等行业领袖斥资购买了小米的股票,许多行业人士同样对小米的未来报以极大期待。9日,记者在现场随机采访的几位机构投资者也纷纷表示不会因为小米股价开盘破发而跟风抛售,“目前来看,小米的经营层面还是相当良性,核心的手机业务二季度的数据据说也相当不错,后期应该还有不少操作空间。”不仅如此,9日晚间香港恒生指数公司还公告称,由于小米集团符合恒生综合指数的快速纳入指数规则要求,小米集团将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恒生环球综合指数、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相关指数的成份股将于日(周一)起生效。此举创下港股史上被纳入恒生指数最快纪录,而成为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之后,小米集团将成为沪港通投资标的,A股投资者可以借道港股通购买小米股票,这对于小米上市后的股价走向无疑是一个重磅利好。
  其实,对于风云变幻莫测的股票市场来说,上市首日破发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不过今年的确有点多。以小米上市选择的港交所为例,根据Wind统计,截至6月30日,2018年上半年赴港上市的中资公司里,有13家公司上市首日就跌破发行价,占比高达68.42%。不过上市破发并不代表着前途一定悲观,今年3月B站和爱奇艺上市首日就先后迎来破发。3月28日晚,B站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开盘价报9.8美元/股,较发行价11.50美元/股跌约14.8%;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爱奇艺的身上,3月29日晚爱奇艺在纳斯达克上市,开盘18.20美元/股,收跌近13.61%。“跳水”的姿态远比小米来得惊心动魄。
  不过在低迷了一个多月后,B站和爱奇艺终于在5月中旬迎来了爆发——B站5月份股价累计上涨48.6%,表现远强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同期2.4%的涨幅,而爱奇艺更是在6周的时间里让股价翻了一倍。无独有偶,在5月11日上市的虎牙股价也一路势如破竹,一直保持着强劲的上涨势头。因此,即使小米上市的首日出现了破发,我们也并不能对其未来的走向妄下定论,而这也同样不会阻止映客、51信用卡、美团、拼多多等继续加速上市的步伐。
  扎堆上市,大市不好才是挑战
  为什么2018年科技公司的上市潮会重现?背景原因可谓相当复杂,宏观经济层面美国加息缩表、中国经济增速换挡、全球范围内股票市场震荡等等都是理由之一。“但最直接的原因恐怕还是市场缺钱了。”战国策首席分析师杨群表示,过去十多年里,互联网行业热钱充沛,只要项目有前景,亏损再多,创业企业也不用太担心资金不够的问题,烧起钱来更是争先恐后。但进入2018年以来,钱荒的迹象开始出现,例如OFO这类之前火热的共享单车,已经不断爆料出资金问题。此前流血上市的二手车电商优信,过去两年多亏损30亿元,而已经启动IPO计划的美团也呈现亏损不断扩大的迹象,资料显示,美团2017年亏损近200亿,三年累计亏损353.02亿元。
  “为了烧出个未来,不少科技行业的创业公司近年来的亏损不断扩大,手里的存粮不够,自然就有些慌了,所以就算二级市场比较麻烦,但还是目前最好的融资选择。”在杨群看来,上市潮的背后对资金无穷尽的渴望才是最基本的推动力量,虽然在目前的投资环境下,这些企业流血上市的可能性很高,但只要上市了,就算流血,但总归能续上资金链,要是资金断链了,那才是大麻烦。
  但在Reational AB分析师张星看来,流血上市也只是缓解之法,市场层面的严峻考验才是真正的挑战。“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才是最大的挑战。”张星表示,以小米的主战场智能手机市场为例,中国智能手机过去三年销售量的复合增长率仅1.07%,几近饱和,小米2017年和2018年一季度虽然取得了惊人的销量增幅,但主要是依靠海外市场尤其是印度市场的低端产品拉动,红米贡献了核心销量,但利润贡献则并不理想。因此在上市后,如何利用新增的资金推动销量、利润双增长才是关键。而正在上市途中的美团点评、映客、拼多多,也同样有着各自的业务层面隐忧。拼多多的GMV增速惊人,2017年达到了达1412亿,用不到3年的时间就达到了京东将近10年才达成的规模,但今年以来有关拼多多上假货、山寨货泛滥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可见在追求速度的同时,拼多多的平台服务品质并没有得到有效保障;而即将挂牌的映客作为移动直播市场的一线公司,2017年比2016年的月活人数下跌16%,营收下滑9.40%,也同样彰显出了有速度但是没质量的发展状态。“如果这种状况不得到根本的改变,在更加公开透明的二级市场上市融资,或许短时间能够解决它们的资金链问题,但长远来看反而会让他们暴露出更多的问题,进而失去市场对它们的信心。”张星称。
  由此可见,在经历了十多年的狂飙突进之后,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发展正在引来新拐点,在资本热情逐渐褪去、市场容量日渐饱和的情况下,过去简单粗暴的商业模式创新,用流量换取关注度的做法已经不再那么灵验了,用技术创新、用服务驱动、用品质比拼的新时代正在到来。
  南方日报记者 程鹏
  □近期将上市科技企业一览
  6月27日,映客在香港举办投资者路演会,宣布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的上市计划。据悉,映客将于7月4日定价,7月11日公布配售结果,7月12日正式于港交所上市,拟募集金额在11.64亿港元到17.38亿港元之间。
  美团点评
  6月25日,根据美团点评在港交所公布IPO招股书。招股书显示,2017年,美团点评的餐饮外卖服务的年度交易金额为人民币1710亿元。有媒体报道称,美团的估值将高达600亿美元,将成为BAT之后的第四大互联网公司。
  同程艺龙
  6月21日,同程艺龙赴港递交招股书,正式启动IPO计划。招股书显示腾讯为同程艺龙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4.9%;携程为第二大股东,持有股,持股比例22.88%。
  拼多多
  6月29日,拼多多宣布计划赴美上市,并将在近期向SEC提交招股书,承销商为高盛和中金。传闻称,本次拼多多上市估值在300亿美元,但该消息未得到证实。
  51信用卡
  51信用卡拟以每股8.50-11.50港元在香港IPO,计划发售1.187亿股股票。据招股书显示,51信用卡在2015年、2016年、2017年的营收分别为0.9亿元、5.71亿元、22.6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0.53亿元、7.44亿元,连续两年盈利。
  宝宝树
  6月28日晚间,宝宝树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招股书显示,2017年宝宝树总营收7.30亿元,亏损9.11亿元,其中广告和电商占收入的96.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小米上市首日破发 7月23日将正式纳入恒指
7月9日,作为港交所“同股不同权”新规实施后的第一股小米集团(1810.HK)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小米董事长雷军亲自敲锣开市。图/视觉中国7月9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与发行价每股17港元相比,开盘价下跌2.35%,为16.6港元,总市值为3714.4亿港元(约为473.3亿美元)。截至收盘,小米股价固定在16.8港元,相比发行价下跌1.18%,总市值为3759亿港元(约479亿美元)。相比雷军7月8日披露的小米估值543亿美元,小米市值IPO首日蒸发64亿美元。从被市场一致看好,到估值一路下调,上市前暗盘股价多次破底,这家港交所首个同股不同权试点企业,把今年以来的IPO热推向了高潮。尽管定价在区间下限,并且开盘后股价即遭破发,但创始人雷军依然显示出信心决心。9日晚举办的小米香港主板上市庆功宴上,雷军表示,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上市首日小米市值缩水64亿美元7月9日,小米集团上市首日破发,收盘价为16.8港元,相比发行价下跌1.18%,成交额为76.824亿港元,总市值为3759亿港元(约479亿美元)。相比雷军7月8日披露的小米估值543亿美元,小米市值IPO首日蒸发64亿美元。7月6日,小米将香港IPO价格定在每股17港元,这是其发行价区间17-22港元/股的下限,对应市值为3803.94亿港元(约484.73亿美元)。小米上市当日,股价开盘即遭遇破发,开盘价为16.6港元,随后更是一度下跌5.67%。尽管随后不断回升,但截至收盘时,股价仍未突破发行价。当日同时,香港恒生指数却开盘走高,9日交易日收盘后上涨372.88点,涨幅为1.32%。挂牌交易之前,小米的认购并未如此前预期那样大火,公告显示,其香港发售和国际发售均属于轻微超额认购。整体来看,全球发售34.33亿股认购,只是发行量的1.57倍,中签率为100%。早间,面对小米开盘即破发,雷军在鸣锣开市后接受媒体采访说,“刚才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告诉我,比他想得好得多”。最近大势不好,短期股价不是最重要的,长期公司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9日晚举办的小米香港主板上市庆功宴上,雷军表示,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将纳入恒指,A股投资者可借港股通购买7月9日,新京报记者从香港恒生指数公司获悉,小米将被纳入香港恒生指数。香港恒生指数公司称,由于小米集团符合恒生综合指数的快速纳入指数规则要求,相关指数的成分股将于日起生效。香港恒生指数公告称,小米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恒生环球综合指数、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香港恒生指数相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介绍,成为香港恒生指数成分股之后,小米集团将成为沪港通投资标的,A股投资者可以借道港股通购买小米股票。此前的5月7日,恒生指数公司特地宣布从第三季度起将同股不同权架构公司纳入恒生综合指数选股范畴,业界普遍看好7月9日上市的小米将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根据香港恒生指数公司相关规定,只要新上市股票在首个交易日市值位列现有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的前10%,该股票会在上市之后第10个交易日,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及其分类指数。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小米上市后将在10个交易日后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创下港股史上被纳入恒生指数最快纪录。这意味着,小米将和腾讯、工商银行等个股一样,成为香港股市最优质的资产之一,同时,小米将成为沪港通投资标的,普通投资者投资小米将更加便捷。热点1 如何看待小米上市首日破发?尽管有国家队作为基石投资者,小米开盘后仍破发。截至收盘,小米股价为16.8港元,全天跌幅为1.18%。其实,9日盘前已有破发迹象。挂牌交易前,耀才证券和辉立交易场两家暗盘交易市场皆将小米的暗盘交易价开报16港元,低于小米确定的17港元IPO价格,最终两家交易市场收报分别相对IPO定价下跌4.7%和5.3%。对于破发,雷军表示,小米IPO从低点开始,未必不是好事。“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把公司做好,以经营做核心”。破发将对小米产生怎样的影响,已成为投资者最关心的话题。一位持有小米股票的分析师表示,“从机构角度,目前的估值比较合理,如果长期发展来说,比较值得期待”。但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偏悲观,看空大于看多。目前小米的投资者主要集中为三类,短期投资者因破发而卖出,遵循其投机交易原则,财务投资者则更看重经营业绩和增长潜力,而机构投资者更加关注管理层。后两者则从长期观察小米的价值,会留出有一段时间观望。7月9日,敲锣前有持有小米股票的分析师表示,首日破发并不影响长期价值,微微蹲下是好的情况。上述持有小米股票的分析师对媒体表示,小米一旦破发,可以委托承销商重新在市场上冲销,对股价起到稳定作用,绿鞋制度会持续一段时间稳定小米股价。但收盘后,一位港股投资者告诉记者,绿鞋机制似乎并未启动。2 雷军持股市值达150亿美元小米上市首日收盘价为16.8港元,对应总市值为3759亿港元(约479亿美元)。根据招股书披露,按照雷军持股比例31.41%计算,其持有股票市值约为150.45亿美元,相比17港元/股发行价对应的市值蒸发约20.1亿美元。小米高管团队中,林斌持股最高约为13.33%,黎万强持股约3.24%,洪峰持股约为3.22%,刘德持股约为1.55%,王川持股约为1.12%。也就是说,持股最少的王川身家也将约为5.4亿美元,而最高的林斌将达到63.9亿美元。开盘后,雷军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一个星期,在想大家投资了我们,万一跌得很难看,怎么出去见人”。但这一个星期下来,尤其过去一两天,他开始觉得IPO从低点开始是一个新的开始,未必不是好事。雷军描述,小米路演时候曾火得不得了,很多投资者不停找雷军要额度,但在最后一两天遇到压力,整个完成路演定价,压力才真正开始,因为三大股市天天跌,跌的心都碎了。对于小米的边界,雷军表示,肯定有边界。“我定了三个原则:同一个用户叠加;都在小米电商核心零售平台上,不搞新渠道;有没有能力做”。他透露,小米一季度同比增长85.7%,“这么大规模保持这样的增长,前所未有”。3 小米期货期权推出,允许“做空”小米上市首日,港交所便推出小米期货及期权,允许市场“做空”,这在港股市场并不常见。此前被称为港股“四大独角兽”的阅文集团、众安在线、易鑫集团、平安好医生,上市首日均未推出期权期货。对此,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小米上市第一天推出小米的衍生品,意在给市场削峰平谷,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不至于大幅下跌和剧烈波动。过去香港历史上只对两家公司做过这样的事情。李小加进一步解释道,这类衍生品在ICBC(工商银行)和AIA(友邦保险)做过。“这并不是说某个公司有什么特殊,我们要给这个公司做,关键是因为这样的公司规模足够大,市场对其关注的兴趣足够深”。李小加透露,港交所对小米集团的判断,估计头一天会吸引大量的交易,而且这个交易本身有相当的深度,投资者有足够的兴趣,风险管控也能承受得住。希望让这个产品交易活跃起来,而且能给不同取向的投资者,不同的需求以满足。此前7月4日晚间,港交所发布公告称,首家在香港新上市机制下以不同投票权架构上市的公司小米集团股份,将于日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市场上市交易。小米上市日将向投资者提供多项产品选择:小米期货及期权,小米衍生权证,并纳入认可卖空指定证券的名单。4 李小加回应港股破发潮近期,越来越多的企业赴港上市,包括小米、美团、华兴资本等明星企业。今年上半年,香港IPO数量已冲至全球首位,其中有200家企业向港交所提交了申报稿,同比增长65.29%。不过,港交所的另一项数据也很惊人。根据Wind统计,截至6月30日,2018年上半年赴港上市的中资公司里,有13家公司上市首日就跌破发行价,占比高达68.42%。面对近期赴港上市的新股大面积破发,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7月9日表示,“监管者不可能说哪个公司好哪个不好,交易所就服务两个人,有钱的和用钱的。”对于市场上关于港交所过度发入场券,投资者没保障的疑问,李小加表示,“我们从来不想找多少家公司上市,也没追求数量的动力。交易方式是你愿意来就来,来了也是一视同仁”。对于港交所上半年改革完成后的扎堆上市潮,港股下半年是否可能迎来坏消息的提问,李小加称,多元化的市场只要有交易就不存在好坏。港交所作为交易所应该非常中立,既站在发行者又站在投资人角度。小米上市大事记5月3日,小米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文件,为港股“同股不同权”打头阵。5月23日,小米邀约上市时主要投资者的认购价约850亿美元。6月7日,小米通过港交所上市聆听,并提交CDR申请。6月11日,证监会披露小米CDR招股书,小米计划融资100亿美元。6月14日,小米在证监会更新招股书,确认本次发行CDR所对应的基础股票占总股本比例不低于7%,股份占比不低于50%。6月19日,小米宣布推迟CDR发行申请。6月21日,小米在港交所更新招股书,招股价17-22港元,发售约21.8亿股,拟筹资480亿港元。7月4日,小米在机构场外交易中折价5%成交,成交价16.14港元,交易额2.2亿港元。7月6日,发售价定为17港元/股,散户认购倍数9.5倍;暗盘盘初下跌4.5%,最低跌至15.5港元。7月8日,雷军发布公开信,详述三大策略保证公司高成长。7月9日,小米在港交所正式上市。新京报记者 杨砺 整理花絮雷军:怕敲坏港交所的新锣7月9日上午7点20分左右,港交所门外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新京报记者约7点35分进入港交所,会场已经聚集了近100人。随着时间推移,场内聚集的人越来越多,记者现场获悉小米挂牌仪式的参会人数可能超过600人。8点20分,雷军和小米公司CFO周受资现身,二人的出现引来了现场的欢呼。短暂停留后,二人前往嘉宾区。与平时发布会上衬衫、牛仔裤、帆布鞋的行头不同,雷军这次身着黑色西服,佩戴橙色领带,这也是小米LOGO的颜色。当天登台的小米一众高管,都默契地佩戴了橙色系领带。随后,林斌、黎万强等小米高管依次通过媒体区。在与多名嘉宾合影后,雷军发表了演讲。9日的鸣锣现场,公司第一天开张时一起喝小米粥的13个人都来到了敲锣现场,一同来的还有175位小米员工代表。此前,外界就在猜测小米会不会出现破发的情况。小米盘前已出现破发迹象,与IPO定价每股17港元相比,一度股价跌幅超2%。9点28分,雷军重新登台准备敲锣。盘前破发似乎并没有影响他的心情,脸上挂着标志性的笑容。站在他身旁敲锣的是一位支持小米8年的忠实米粉洪骏,其余小米高管和嘉宾分列两侧。在现场人群“10,9,8,7……”整齐的倒计声中,雷军手中的鼓槌敲在了200公斤重的“加大版铜锣”上。雷军敲响的铜锣是在山西专门定制的,造价30万。敲锣后,李小加对雷军说,“你敲得声音太小了”。雷军笑称,“你这是新的锣,我怕给你敲坏了”。上一次来到港交所敲锣,还要追溯到11年前金山上市,雷军筹备多年、辗转数地最终成功带领金山上市。11年后,小米的上市之路同样跌宕起伏。延展小米上市炼成记成立至今,小米已经经营8年时间。小米以性价比产品为卖点,成为中国智能手机换代潮的受益者,同时构建了与之匹配的互联网服务和IoT生态。小米的发展有两个重大转折。一是米3手机的销量未能复制前两代产品,拖慢了小米进入4G市场的速度,并在此时开始向手机之外的品类拓展;其二是2016年营收崩盘,与以往不同小米拒绝公布销量和销售额,随后雷军承认公司扩张太快。随着2017年小米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核心产品销量逐渐恢复,带动其生态公司产品不断扩增。2018年发展势头迅猛的小米走到了IPO的门前。543亿到1000亿美元之间,小米估值几番变化小米成立至今共完成6轮融资,估值也一路走高,一度传言将达到1000亿美元。IPO之前,高盛、瑞信等机构给出800亿到940亿美元的估值。不过,由于硬件业务收入占比高达90%以上,市场对其估值再度调低至600亿到700亿美元之间。今年6月,记者获得的一份路演材料显示,小米阶段估值中值约为620亿美元。如果行使15%的超额配售权,则估值区间为544亿至703亿美元左右。最终小米以发行价格区间下限17港元作为发行价,市值约543亿美元。估值的变化,体现了市场对小米是一家什么公司的认知。在这一点上,雷军变过,外界也变过。作为曾经苹果的学徒,雷军曾在早期的发布会上身穿黑色T恤和蓝色牛仔裤,如同乔布斯在苹果iPhone发布会上的感觉一样,因此得到“雷布斯”的称号。但随着他将借鉴苹果发展的模式归纳为“软件(MIUI)+硬件+互联网服务”后,开始逐步脱离上述形象,换上西装。到此次上市前,雷军将小米描述为一家身具硬件、电商和互联网三种特性的全能型公司。对于估值,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是一个多方博弈的结果。导致小米估值降低的原因是,已上市的独角兽公司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投资者对未上市独角兽的评价更加理性。此外,对于小米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认知上也正在趋于理性,手机制造商的定位更符合小米的情况。善抓机遇,小米商业版图不断扩大回忆过去一个星期的经历,雷军对媒体说,曾担心股价下跌得很难看。路演的火热,及投资人纷纷索要额度,与最后两天全球三大股市连跌,简直是冰火两重天。雷军说很多人看不懂小米,是小米比较创新;小米比亚马逊专注,是因为小米只做100多种商品,而亚马逊卖1亿多种货。但从小米的发展史来看,抓住机遇一直是雷军最核心的技能。与外界普遍看到七个合伙人创业的故事版本略有不同,一位手机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小米继承了摩托罗拉退出中国留下的供应链,而后者曾是手机行业史上最重要的玩家之一。随后的故事则更为明显。2011年7月,雷军宣布进入手机行业,发烧友之选的概念迅速打动了一些具有购买能力的数码爱好者。三年后,雷军开始向普通消费者扩张,米粉成为新的关注焦点。这一时期,小米以性价比迅速切入抢夺市场,却也缺失进入高端的可能。2014年互联网手机全面爆发,2015年初小米开始转道印度市场,但直到2017年才真正有起色,这一年苹果三星遇冷而其他中国厂商战术撤退,市场留出部分空间。印度成为小米国际化的样板,雷军甚至亲自坐镇指挥。上市敲锣后,雷军对外称,小米国际化积极推进中,欧洲布局后,下一步将剑指美国市场。作为一家成立8年的公司,小米目前已经有36%国际收入,雷军说,“再过两年后可能超过50%”。雷军下一家上市公司或是金山办公小米上市后,雷军发布了一条微博,照片没有选择热闹的敲锣现场,而是11年前第一次到港交所敲锣的旧照,彼时金山软件登陆香港主板。尽管并非创始人,但金山软件是雷军职场经历最重要的一家公司,也是他参与的第一家上市公司,至今雷军仍担任金山软件董事长一职。2003年10月,雷军曾在账面上只有3000万元资金时下定决心重写WPS软件,这一软件曾填补中文文字处理软件的空白。小米上市前夕,金山软件旗下金山办公CEO葛珂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计划今年独立上市。如果成功,这将是金山软件自身和旗下猎豹移动后第三个上市实体。办公软件WPS作为金山软件起家产品,一度是该公司的核心甚至是唯一业务。然而,随着微软进军中国,以及移动互联网兴起,其主营收入地位为游戏业务所取代。在资本市场,2011年,金山办公从金山软件拆分出独立运营。2017年5月,金山WPS发布招股书,计划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招股书显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雷军。事实上,小米是雷军第五次以实际控制人参与的公司上市,其余四次分别是金山软件、欢聚时代、迅雷网络和猎豹移动。除了迅雷网络上市,他参与了其他所有公司的上市仪式。金山办公之外,雷军旗下金山系公司还将分拆出金山云和西山居两家上市公司。小米上市或标志着,雷军嫡系部队全面资产变现的开始。新京报记者 梁辰 马婧 杨砺 实习生 童北晨 赵炜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helenhdli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小米上市首日破发,股价低迷将会成为常态吗?小米上市首日破发,股价低迷将会成为常态吗?蓝鲸财经百家号7月9日,热闹了近半年的小米上市规划终于尘埃落地,只是首日表现没了当初高喊千亿美元市值的意气风发。上午小米港交所上市,开盘价17港币,盘前竞价即跌破发行价,开盘后一路走低,最低跌至16港币每股,跌幅5.76%。对此,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最近大市不好,短期股价不是最重要的,长期的表现才是最重要的。其实,首日破发在互联网上市公司中并不罕见。2012年Facebook上市第一天微涨了0.6%,次日即大跌11%,跌破发行价,而亚马逊上市后的13个交易日里,有5天都在发行价以下,更何况7月10日小米股价开始高开高走。长期表现是上市转折点出现后最能呈现公司价值的标尺,只不过就目前来看,小米真的有驱动股价攀升的机会吗?前景不容乐观。港股还是小米的“蜜糖”吗?尽管一级市场的寒冬警报让小米选择提前赴港上市,但低迷的港股却未必能成为小米的救星,概括地讲,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小米短时间内股价也许很难有巨大增长的机会。进入2018年后,港股迎来冰火两重天的焦虑时期。一方面,受内地独角兽集体上市的影响,港股上半年成为全球最热的IPO市场。据Wind显示,截至日,港股共新增103家上市公司,其中包含3家通过介绍方式上市的公司,相比2017年同期港股共新增69家上市公司,同比增长49.28%。但另一方面,港股发行的新股破发率惨不忍睹。Wind数据所知,截至7月4日,在港股新增上市的100家(剔除3家通过介绍方式上市的企业)企业中,破发率高达75%。曾被市场称为“新经济五剑客”的众安、阅文、易鑫、雷蛇与平安好医生,股价均呈现较大跌幅,其中易鑫和雷蛇的股价已较历史高位下跌超过50%。而且今年港股市场对新经济公司IPO的反应可谓是冷淡许多,虽然上市公司数量创新高,可总融资额为503亿,却较去年同期反而下降了8%,也是自2016年以来的低位。联合一级市场更为惨烈的现状,可以发现,整个市场实打实的迎来了一阵“钱荒”。追根溯源,银行体系是一、二市场资金最主要的来源渠道,一关闸限水,自然资源紧缺,“有钱人”都缺钱了,谁还大规模地再往亏损的新经济公司砸钱?而具体反映到独角兽们上市,原本关于中国一级市场估值过高的质疑便不绝于耳,现在通过上市逐步拉低价格,私募市场与公开市场的估值差异最终总会消失。这可能是一个重新估量公司商业价值的过程,小米就是典型例子,从IPO刚开始宣传的千亿美元市值,到雷军7月8日披露的543亿美元估值,中间已经腰斩近一半。令人担忧的是,接下来港股上市的公司,也是经过国内投资追捧提升估值的代表,他们同样可能重蹈小米的覆辙。更何况,利率上升、人民币走弱以及大国贸易前景的不确定性,将影响到亚洲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这也是外界质疑小米支撑不起高估值的原因之一,关键是也给未来盈利带来不确定性因素。小米正在触及天花板,利润增长难以打动股市?2012年Facebook上市当日的技术故障,以及外界对其移动化道路的争议,使得Facebook遭遇了纳斯达克史上一次罕见的IPO灾难。接下来的整整一年中,Facebook都没能走出这场股灾的阴影。然而仅仅三年过后,它的市值达到了2260亿美元,市盈率高达81倍。让华尔街闭嘴的直接原因,自然是利润,尤其是移动端广告到2013年末占据了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Facebook一波三折的IPO终于被市场抛到了脑后。对小米来讲,如何像Facebook一样逆势反弹的关键也是利润,但手机业务将达天花板、IoT板块未见爆发,这种情况下,小米未来财报利好的机会到底有多大呢?针对占据主要营收的智能手机业务,小米目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恰逢整个智能手机市场销量下滑的环境背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6月及上半年的市场情况,数据显示,6月份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661万台,同比下滑12.4%,2018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滑了整整18.7%,累积出货量为1.96亿台。二是,小米手机在国内的增长已经基本停滞。据IDC数据显示,小米虽全球销量耀眼,但国内销量仅5510万部,此前2014年-2016年,小米国内销量依次是5270万部、6490万部、4150万部。也就是说,雷军看似大刀阔斧的重组和变革,只是让小米在国内回到了下跌前的状态,离2015年的高峰相差近1000万。在如此明显的发展局限下,小米只能寄希望于中高端旗舰机,但实际上这部分手机销量一言难尽。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定位于旗舰+高端旗舰的手机产品(2000元以上)占比在进一步缩小,从2015年的18.8%缩减至2018年Q1的6.2%。一般来讲,品牌形象固化,从低到高的转型尤为困难。至于被雷军寄予厚望的IoT板块,不仅仅是受产品智能化功能的限制,实际上市场对智能家居、万物互联等一系列概念的追捧,已经消退。而消费者在对智能家电产品尝鲜过后,很少人将其作为可联网化的智能设备,只是把它们当做普通的电器使用,反映到米家对应的各类产品上,其MAU从2015年10月的高点至今下跌超过80%,市场情况可见一斑。从长远眼光来看,小米生态链也很难达到颠覆现有消费品结构和市场格局的程度,毕竟现有厂商已经垄断了多数家电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和供应链,无论是产能还是专利积累,小米还将受制于人。也就是说,小米手机难逃“组装”和产业链的桎梏,有可能很大程度上也将延续到未来的生态链中。如果说Facebook股价的回升来自于其用户量及业绩的增长,那小米在这点上能达到的高度或许已经能够预见。营销、互联网、创新,这三个故事正面临挑战港股低迷、贸易战摩擦的环境,令小米股价深受影响,而其自身若是不能用利润证明,最后剩下的可行之道,估计还是讲故事。上市之前,小米的故事是营销,奔赴上市,小米的故事是互联网,而上市之后或许是创新,当然这三个故事还能不能在小米上市后起到效果,是个未知数。首先来看营销。在招股书中有一组数据比较有意思,2017年,小米营销费用高达52.3亿,占整体开支的4.6%,而产品研发费用仅为31.5亿,占整体开支的2.7%。自2015年起,小米每年在营销方面的开支皆高于产品研发,两份开支间的差距也在逐年拉大。重营销而轻研发,这是小米面对持续性亏损的选择,短期来看,其实这种选择无可厚非。为了减少亏损,在利润上升空间不大的情况下,只能减少开支,而削减研发还是营销,技术实力薄弱的小米自然不会寄希望于投入大而见效慢的研发。只不过,这种倾向可能带来两种风险:营销不买账,创新继续乏力。在众多手机厂商中,小米的互联网营销可谓是首屈一指,可难免有些过犹不及,其手机一直抢购、缺货,被质疑虚假公布销量、广告违规等等,这些“耍猴”的套路是否在上市后归为不规范经营,又或者受到监管,皆有可能。更何况作为一个上市的商业巨头,如此营销手段也将影响企业形象。至于另一重风险则有关上市后小米所讲的创新故事,公司为了减少亏损而收紧研发,对本来就缺乏技术基因的小米来讲,可能意味着产品升级更加困难。如今华为技术优势尽显,蓝绿厂凭借两款旗舰机打破一直以来创意乏乏的品牌形象,小米的处境更为艰难。而技术的短板也决定了小米在IoT、互联网服务、手机三条赛道上,都很难引领行业变革,就像当初首次提出全面屏,到头来还是苹果将其推向潮流,这不仅是影响力的差别,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技术上的差距。总体来看,小米所讲的三个故事其实都是相互牵连,研发实力跟不上,中高端机品牌转型很大程度上成了一句空话,而这也将影响到小米互联网服务的业绩增长,如此一来,互联网公司的上市名义估计也就兜不住了。因此,相比上市之前资本故事还能助推估值,上市后小米处境实则更为艰难。从0到1000亿元人民币的飞跃,雷军用7年时间做到了,但对一个公司来讲,7年或许还过于短暂,未来小米从上市这个转折点走向何方,还需更多时间验证。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蓝鲸财经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财经资讯门户+财经记者工作平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港股上市破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