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2018艾滋病村最新消息,全国好几个类似的,这些人艾滋病人非常可怜!我们一般人该怎么避免得这种绝症?

1<input type="button" value="GO" onclick ="var val = Number(jQuery(this).parent().children(':text').val()); if (isNaN(val) || val
1){val = 1;}window.location.href = '/0-0-detail--0-__id__.html'.replace('__id__', val); ">
【转贴】中国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著》——河南艾滋病村的一家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转贴】中国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著》——河南艾滋病村的一家
中国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著》荣获第63届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
  《好死不如赖活著》是中国独立制片人兼导演陈为军化了一年多时间拍摄的中国河南省
上蔡文楼村一个普通农民五口之家,四个艾滋病人的悲惨故事。为此他四次被抓,还被软禁
并受到严厉的询问与警告。为了完成这部影片,他不得不装扮成一个农民,用化肥袋子装著
摄像机,步行五公里,胆战心惊地潜入村子,在其他病人的掩护下,偷偷地进入要拍摄的家
庭,然后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不敢迈出这个农家小院半步。陈万军既是摄影师,又是导演,
还要顾及灯光、录音、采访,整个剧组就是他一个人。
  大女儿马妞是全家唯一没有感染爱滋病毒的。电影拍摄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母亲雷妹死
于艾滋病。现在,二女儿马荣已经发病,小男孩马占槽也出现艾滋病症状。央视国际的文章
提及他们的近况。
  此片完成以后,突破重重封锁转辗海外,已经被Sundance Film Festival(圣丹斯电影
节),Vienn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维也纳国际电影节),Pushan Film Festival
(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等选中,已经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播出了这部片子,包括HBO、BBC、
ARTE等国际媒体。一些基金会和国际组织通过这个片子了解了这场灾难的一些真相和细节,
并且作出了积极反应。在丹麦由律师无国界组织创建的“马深义”基金会已经开始为这个村
子的艾滋病孤儿筹集善款,世界各地人们用各种方式,联络这个可伶的家庭,给了他们很多
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支持,艾滋病村的村民们也正受到了越来越多来自海外的关注与帮助。
  陈为军在接受HBO记者访问时说,遗憾的是,这个片子到目前还没有在中国播出,由于
片子在海外的广泛放映,目前,我所拍摄的文楼村,已经成了中国艾滋病问题的据点,村子
里的村民已经率先得到了中国政府给予的一些免费医疗救助,最近,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
仪,到文楼村视察并走访了一些艾滋病患者家庭,这一切表明了中国政府对这场艾滋病灾难
在态度上的转变和希望解决问题的愿望。
  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著》在今年一千一百部参赛影片中脱颖而出,成为第63届美国广
播电视文化成就奖二十九个得奖影片之一。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PEABODY)奖项1940年
建立,专门奖励在公共服务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电视台、纪录片制作人等。
  据了解,纽约皇后区公共图书馆国际资讯中心将于五月十五日,星期六下午二点在法拉
盛图书馆底层大礼堂(41-17缅街,法拉盛)为华人社区首次举办第63届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
就奖获奖影片“好死不如赖活著”放映仪式,中国独立制片人兼导演陈为军将出席并作演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http://aidsvillages.netor.com/
致河南艾滋病村的死者与濒死者
  100万同胞在沉默中接连死去,却没有人在意,鸿毛般轻盈的生命是多么可悲。
我没有能力去拯救他们,能做的也就是在这里纪念这百万已死或将死的同胞而已。
希望每个人都能领会海明威的这句话,“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纳兰说:“艾滋病,是神对人心灵的试炼!”
------------------------------------------
“真该好好的消灭掉这帮对社会既没有贡献,也没有谁愿意看见的垃圾。”
——北京某青年
“等你们死光了,问题就解决了。”
——河南某县官僚
“要想奔小康,就去卖血浆。”
——河南某县电视台
++++++++++++++++++++++++++++++++++++++++++
“穿行在‘艾滋病疫区’,我继续着进入更多的村庄,我一次次地为他们落泪。艾滋病
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而我因为写了艾滋病状况的文章,我的生活也因此而改变,但是,我
的泪水却从不为此而流。”
——记者喻尘
“我们的敌人是病毒,而不是感染病毒的人。”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主任彼德皮奥特
“美国有部电影叫《费城故事》,我希望中国也能有个《费城故事》,我愿意在里面扮
演一个小配角。”
——北京某志愿者
-我爱我家-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希望每个人都能领会海明威的这句话,“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警句啊。。HEIMA辛苦了。
河南的这些人确实可怜,确实需要从社会到政府的关怀。当政府做不到或没做到时把东西捅
到国外也是一法。只是我觉得这是不是最好的做法有商榷之处。我不愿意苛求,毕竟从孙中
山到毛泽东都从外国获得过帮助嘛。
值得一提的是,对自己的政府对自己的人民对自己的国家丧失信心的话。是很容易滑到错误
的泥潭的。老外们多的是先进的进步的思想和观念。我们必须当好学生,但中国要好起来归
根结底还是要靠中国人自己。看看伊拉克的虐俘事件就知道他们的伪善。以及他们是如何看
劣等人种的。我们可不能引狼入室啊。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那我们就拼命想一个“最好的做法”喽
“真该好好的消灭掉这帮对社会既没有贡献,也没有谁愿意看见的垃圾。”
“等你们死光了,问题就解决了。”
“要想奔小康,就去卖血浆。”
——看来还是中国人真实一些!一点都不伪善!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这个记录片哪里可以下载观看?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心酸!中国有着远比抵制日货更重要的问题。。。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心酸!中国有着远比抵制日货更重要的问题。。。
===========================================================
心酸!中国有着远比日货更重要的问题。。。
星仔王小星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心酸!中国有着远比抵制日货更重要的问题。。。
太好了,可以心安理得地买日货了!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在买家具家店之余我们要严重支持!!!要顶!!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无言、、、、
七旬老太五闯“艾滋病村”
最早揭开河南“艾滋病村”之谜
今年8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卫生部公布了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的艾
滋病疫情。卫生部门向这里派驻了大批的医疗人员,“艾滋病村”浮出水面。
难以想像的是,最早揭开“艾滋病村”之谜的竟是一位75岁的老人———河南省中医学
院第一附属医院的退休教授高耀洁。她5年来深入农村、乡镇为预防艾滋病大声疾呼,自费
编写、宣传、印发防治艾滋病的资料,今年5月,被授予国际卫生组织的“健康与人权”
女病人遗嘱促使她走上“防艾”路
1996年4月,郑州市一家医院收住了一位姓巴的女病人,高烧不退,16天未能确诊,这
家医院请来已退休在家的高教授会诊。患者下腹部一片暗紫色的斑点引起高教授的怀疑:
“是不是艾滋病?”抽血化验,不幸言中。这是高教授接触到的第一位艾滋病患者,是在一
年多前做手术时输血感染的。临死前,这位女病人拉着大夫的手:“我不想死,我丈夫和孩
子离不开我……”女病人死后,她的丈夫在她的坟前睡了10多天。他后悔不应该让病人接受
这一幕深深刺痛了高教授。她从中感悟到:必须让人们了解预防艾滋病的知识,这在许
多地方尚是盲点。为此,她作了一项防艾调查,发现在一万多人中,能够正确了解艾滋病传
播途径、预防方法的不到15%,特别是对血液传播途径更是一无所知。一位医生的职责,一
个知识分子的良知,促使高教授走上艰难而又坎坷的“防艾”道路。
一份报告掀起整顿医药活动
1996年,高教授开始编印第一批“防艾”资料。当时她的经济拮据,只能拿出500元,
河南文史研究馆和宋庆龄基金会伸出援助之手,一共凑了1700元,印了1.2万份资料。这年
的12月1日——国际艾滋病日,高耀洁走遍了郑州市的5个长途汽车站,向群众发放了800多
张宣传资料。5年时间高耀洁印了9期、30多万张宣传材料。随着农村感染人数的增加,高教
授开始深入到田间地头,办起了免费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讲座。几年间她的足迹遍及河南省
的50多个县市。
1997年,高耀洁对全省50多家性病诊所明察暗访,发现许多游医根本就没有行医资格,
诊所消毒不严密,患者交叉感染,造成艾滋病失控与传播。1998年1月,她把对性病诊所的
调查报告亲自交到时任河南省长的马忠臣手中,不久,河南省展开了一场全省范围内的整顿
假医、假药的活动。
走进文楼村揭开血祸之谜
文楼村以前是一个“卖血专业村”,不少人因为“血头”不洁的抽血设施而交叉感染,
染上了艾滋病。1999年10月,当地的一位富有同情心的干部写信向高耀洁反映了这个村的悲
惨情况。高耀洁十分震惊,日,高教授从郑州花几百元租车,带着300多元的
药,第一次来到文楼村,为这里的艾滋病患者义诊并送药。
这里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一个3岁的艾滋病小患者,也是一个艾滋病孤儿;一对小姐
妹父母双亡,随婶母生活,现在她叔父、婶母也患上了艾滋病;艾滋病夺去了他们父母的生
命,孩子们的脸上再也看不到笑容……每回忆此事,高教授老泪纵横:“这次义诊叫我痛心
终生,我一定要让更多的人了解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被外人视为禁区的文楼村,高教授先后去了5次,送药品、送衣
物。她把文楼村的艾滋病感染情况进行了整理,向有关部门、新闻单位反映,引起了政府的
高度重视。文楼村的“艾滋病村”疫情之谜由此揭开。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高教授的确是个值得尊敬的人。最重要的一点她坚持真理,在当地乃至国家都试图掩盖
真相的情况下,她坚持说实话。这是很少人能真正做到的。后来听说她还将联合国奖励给她
的5万元美金悉数捐赠用做“AIDS”救助金。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其实河南省象文楼村这样的“艾滋病村”岂止一个两个,到处都是啊!
只是没有人理会。
1<input type="button" value="GO" onclick ="var val = Number(jQuery(this).parent().children(':text').val()); if (isNaN(val) || val
1){val = 1;}window.location.href = '/0-0-detail--0-__id__.html'.replace('__id__', val); ">
此帖已被锁定,不能回复。
大家都在看
(保障房业务)
(家在广告业务)
(家在商业活动)
(汽车频道合作)
(新媒体合作)已收藏本页面
艾滋病是一个猩猩传染给一个外国女人,几十年后全世界每个角落都有艾滋了。通常电视里都说艾滋病村啥的,几乎一个艾滋病人周围就会有一群艾滋病患者,照这么所我觉得全世界人都是亲戚。
尼玛答案真够多的啊
恐怖啊!怎么会得这个病
说法一大堆呀
那两个说艾滋病是同性恋搞出来的人,智商跟LZ一样捉急。两个非艾滋病毒携带的人再怎么X交,也不会凭空产生艾滋病毒的好吧
我很难想象猩猩和人......难道我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了?
尼玛,不知道百度啊,别瞎说,不靠谱。起源是非洲人吃猴子,接触猴血传染的,不知道记得百度,瞎说是种病。。。
吃毒品也会有可能得爱滋的,LZ懂?
不知道乱说泥马
2楼真了个相
尼玛,一片茫然…不是有血液和搅乱么?怎么又全是亲戚老…
8楼正解,几岁的孩子得病就是消毒不干净
我终于知道艾滋病怎么出现的了。刨根问底刨稀烂啊
次凹,我该相信谁!
如果两个人不论男女,只要都没有艾滋病,他们两个之间怎么性姣怎么玩都不会得艾滋的…
我能告诉你,我们隔壁县城就是有一个,艾滋病村吗??
只能说楼主不了解艾滋病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别拿无知当才气…
顶28楼。正解!
尼玛你们都是科学家。
照楼主这么说整个地球的动物都是亲戚了……
楼主这思想要不得。
艾滋病传播的途径有三种:母婴传播,血液传播,xing行为传播。至于起源,我不知道。但是楼主说艾滋病村全是亲戚就太过了。
卖血针头不是传染的原因,原因是卖完血后回输血细胞。
真尼玛胡说八道,艾滋病本身是猴子身上的,一个猎人在猎杀猴子的时候,割破了自己的手,传染上给人的。不懂别造谣
真替LZ智商捉急。整个村得艾滋的都是卖血得的。
不是因为美国农庄的一对同x伴侣因为多年没有防护措施的性姣后免疫系统崩溃,艾滋这种病才首次被人类发现的嘛。总觉得好像是在读者上看到的。
信息量好大
艾滋到底是从哪开始的?求解
楼主这就有点龌龊了,通过血液传播是最大的源头~有些贫困村有长期集体卖血的经历,感染概率极大。
那猩猩是你什么?啊?是你什么!我要是说祖宗会有人举报我!我tm才不说!!!
真为Lz的智商捉急。艾滋病村是因为卖血...
lz这智商……人家一个村得艾滋是因为太穷了只能卖血,那些黑心血工厂抽血都不带消毒的针头插完这个插那个这才感染的艾滋。
我是发现了什么吗
我擦 艾滋是美国两男的搞基弄出来的 你这怎么回事儿啊
不是吧,非洲人和猩猩血提到x能力
地球村嘛,不奇怪…
去科普吧,这个病是非正常X交得来的。并不是一定要通过传染的
为二楼喝彩
外国一个村子的习俗是女人洞房时第一次要给猩猩,于是人得了艾滋病。艾滋病大多数是血液传染。(非法卖血)。。。。糗百的人见识越来越短了!这都给过!
二楼的确很亮!
信息内容挺大的
珍爱生命,远离二楼
艾滋病是猩猩传给一个猎人的。猎人在槑槑它的时候受伤了。
你可能喜欢的图片笑话
最受欢迎的爆笑笑话
扫码下载糗事百科app扫一扫手机看资讯 发爆料
重归美好生活
搜店铺 找优惠做安徽人的掌上生活指南
探访河南艾滋村:年轻人要活得更好 不再回村
来源:新京报
11月24日,初雪,当河南37岁的刘歌令开动三轮车在村口碾下第一道车痕,这里的村民就开始了一天的生活。72岁的林秀梅清除从简易棚屋厨房的漏缝中吹进来的积雪,准备早饭;60岁的郭秀开始在卫生所的菜地里走动,查看蔬菜的伤冻情况;38岁的刘恒国开始起床烧水,为病床上并发症越来越严重的妻子林同英擦脸&&
他们看起来和正常人一样,劳作、生活、欢喜、忧伤,就像他们所在的村庄一样。村前的麦田和菜地盖着薄薄的积雪,最前排的校舍、村委会都是两层装着大玻璃窗的米黄色小楼,一间间掩盖着积雪的青砖瓦房,这里和北方的普通村庄并无二致。
但是,在这个村庄,你怎么走都绕不过田野里那些积雪的坟茔,就像刘歌令、林秀梅、郭秀,怎么活都绕不过&艾滋病人&这个字眼,这里是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文楼村,在20多年前,因大规模卖血的交叉感染,文楼村成为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被称为&艾滋病第一村&。
要找艾滋病感染者,找瓦房就行
刘歌令从家里出发的时候,87岁的爷爷已经做好了一碗鸡蛋汤端给他,&喝了,补一补。&
这是一个残存的家庭,因为那场灾难。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快速致富&的大环境影响下,在&救死扶伤,献血光荣&的号召下,偏远贫困的中原地区农村,成了便宜血浆的理想采集地,采血者大部分为卫生部门所开血站。但同时,不卫生采血为艾滋病病毒的蔓延制造了条件。
当时,在河南农村流行一个口号,&胳膊一伸,露出青筋,一伸一拳,五十大元&。
文楼村位于上蔡县城东南三公里处,人均耕地一亩左右,村里的老人说,文楼村传统的营生是种菜,但卖不了多少钱,种十年菜盖不到三间瓦房。
据第一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郭秀回忆,&文楼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有人卖血了。到1995年,几乎家家都有人卖血。&
刘恒国指着自己的青灰色瓦房告诉记者,&我和妻子卖血盖了这三间瓦房,房子盖完第二年,妻子就查出了是感染者,现在已经发展成病人。&
村里的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当时很多人卖血都是为了盖房子,你要找艾滋病感染者,找瓦房就行&。
当时,刘歌令十多岁,看到村里的人都去卖血,邻居家盖了大瓦房。刘歌令问父母,我也去卖血吧。心疼他的爷爷说,&我卖骨头也不让你去卖血。&
爷爷不让他去卖血,因为他是家里的男孩,是独苗,&卖血对身体不好。&但为了盖大瓦房,刘歌令的姐姐刘玲去卖血了。2001年,刘玲查出感染艾滋病毒,第二年就去世了,撇下两个女儿。
据相关媒体报道,当时文楼村3211名村民中,被检测出的艾滋病携带者678人。截至目前,文楼村已经有200多名患者死亡。2003年,是文楼村最悲伤的一年,一年内文楼死亡26人,郭秀回忆,2003年那年的某天,村里一下子死了7人。&办丧事吹唢呐,那天,整个村都是唢呐声。&
没有卖过血的刘歌令并没有逃脱那场灾难,2003年,刚刚办完婚礼的刘歌令去广州打工,但在工厂体检时,刘歌令被检测出感染艾滋病毒,被工厂辞退。至今,刘歌令和他的家人也不明白他是如何感染上的,刘歌令猜测,可能是因为去村里打针,医生没用一次性针头。他的大女儿因为出生的时候没有及时采用阻断药物,也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刘歌令比自己的姐姐幸运的是,他被及时&拯救&了。
1999年6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医生桂希恩来到文楼村,将文楼村艾滋病病情公之于众。此后,随着媒体的报道,文楼被外界所知,被称为&中国艾滋病第一村&。2003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探访文楼村。同年,文楼村所在的上蔡县被列为国家首批51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文楼村成为重中之重。从那年开始,文楼村的感染者和病人可以免费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机会感染药物,还可以免费接受治疗。2005年和2007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两次来到文楼,看望、慰问艾滋病患者。
国家对文楼的关注起到了作用,数据统计,现在,文楼村艾滋病毒携带者和病人一共三百多人,自2004年8月全省大普查之后,村里没有一例新发病例,现存的三百多名感染者中,死亡率已经接近正常水平。
&艾滋病第一村的名声不好听,但活下去比名声重要。&刘歌令说。
卫生所成为村里的门面
林秀梅把炉子膛里的柴往里面塞了一点,盖上了锅盖,&等我去卫生所拿药回来,说不定锅里的水还没开呢。&
卫生所和林秀梅的小屋就隔了一条马路。林秀梅说,这是村里的事儿被国家知道后,国家给文楼的第一个好处。
2003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探访文楼村以后,河南省随即派出工作组进驻文楼,工作组的任务是做好&六个一工程&。所谓六个一就是修一条柏油路,打一眼深水井,建一所学校,建一所标准化卫生室,建一所孤儿孤老养育院,建一个村民教育活动室。
文楼村卫生所是帮扶小组为文楼村建设的第一个&一&。卫生所有两排房子,11个病房,还配有宣教中心,治疗室等,已经达到了甲等一级乡卫生院的标准。卫生所所长程小段告诉记者,&卫生所基本能够满足病人一般的治疗。&
程小段是2001年被调到文楼村的,她说&刚来的时候,家人也反对,自己也害怕,但是要服从分配,最开始,她给病人打针拿药都要戴着手套,说话也不敢面对面,现在了解了这个病,就不怕了&。
现在,六个一工程已经全部完成,文楼村打了三口深井,文楼村小学建设资金为40万元,孤儿院阳光家园资金投入460万元,2004年,村里的柏油路修成,2014年又改建成水泥路。
这些工程现在已经成为文楼村的门面,卫生所、文楼村小学都在村子的最前面。
&国家对我们够好了,看病不要钱,还把我们村修得这么好看。&林秀梅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
但刘歌令还是觉得&政府有时候还是太注重面子了,应该为病人的生计考虑一下。&我们需要有稳定的收入。
实际上,在工作组进驻文楼之后,曾多举措帮扶文楼人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据新京报记者了解,政府提供启动资金300元,鼓励有艾滋病患者的家庭养猪,凡是养够20头猪,有五个猪圈的,还可以享受政府的一笔小额贷款,用以扩大规模。记者注意到,文楼村的养猪户并不多。一位村民说,&发生过一次猪瘟,赔了很多钱,就不敢养了。&
除了鼓励养猪,2007年,河南省扶贫办和卫生厅投资近200万元帮助村里建起了大棚和菌种场,村里的人叫做&木耳厂&,收入用来给艾滋病人和感染者。不少村民表示,确实在几年前拿过几十到上百元不等的分红,但后来就没有下文了。文楼村村主任刘根柱告诉新京报记者,木耳厂还在,只是因为技术上跟不上,就改成了香菇种植,现在依然还在种植,还是集体企业。
刘根柱说,因为有艾滋病村的名头,村里自己的招商引资并不顺利。三年前,一个村干部招商引来了一个电子厂,马上要签合同了。但是对方后来打听到文楼村的情况,就再也没有了下文。但刘根柱表示,虽如此,村里依然在努力招商,社会公众对艾滋病总有理解的一天。
原标题:探访河南艾滋村:年轻人不回来
编辑:高娟
[此文系转载,来源于新京报,版权归属原作者]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安徽资讯APP
扫一扫,安徽尽在您手中
万家热线今日合肥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每天10分钟,通晓合肥事
手机用户8315789
六月夺宝赛,好玩有意思的亲子游戏开始报名啦!各种精...
【百大鼓楼银座】“心悦服务·童心一夏”主题课堂活动...
“十三五”时期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今日万家热线
扫描关注今日万家热线微信公共号
短信快捷登录
合作账号登录
验证即登录,未注册将自动创建万家账号
发送验证码您的位置: >> >> >> 爱滋病村河南蔡县文楼村的悲惨现状
爱滋病村河南蔡县文楼村的悲惨现状
◆ 疾病知识,医学知识,临床知识,健康科普知识,为您疾病康复提供帮助
&&& 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是全省防治帮扶工作重点村,曾经因大批村民卖血感染艾滋病引起社会关注,被人们称为“艾滋病村”。 &&& 目前,全村共有艾滋病感染者343人,其中现症病人331人,服抗病毒药人数270人。当地卫生部门从2001年12月开始对村里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救治,实行个人账户与大病统筹相结合,每人每月账户上能够得到300元的补贴,村卫生室139种抗机会性感染药品供应充足。村里建起了高标准的卫生室,配有11名专业医务人员。 &&& 据了解,上蔡县是河南省艾滋病防治帮扶工作重点县,现症病人数量占全省总数的四分之一。在河南省,拥有艾滋病人100人以上的重点村为38个,而上蔡县就占22个,艾滋病防治帮扶工作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上蔡县现存艾滋病感染者6035人,因艾滋病造成的困难家庭4947户,全县1到10月死亡143人。&&& 十年前,在河南驻马店地区,许多农民一卖血为业,血头们为了摸区暴利,采血不择手段,草菅人命,导致今天爱滋病在这一地区大规模爆发。据以为科研工作者的不完全统计,上蔡县某村爱滋病感染率竟高达61.9%,该村被当地人称作“爱滋病村”。去年南方某报对此事予以批露,近日,华商报记者前往“爱滋病村”采访,获得大量令人触目惊心的资料―― &&& 悲惨家庭 &&&& &&& 记者在豫南平原的一个村庄里艰难地跋涉,终于来到李 家门前,门上紫纸白字的春联,上联是"水流东海永不归",下联是"日落西山还相见",横批是"思念双亲"。院门虚掩,院子里静悄悄的。记者敲了敲门,得不到应答。恰是中午放学时分,有几个小孩背着书包走过,好奇地望着记者,记者问:"这家的人哪儿去了?"一个小孩转身朝后边指了指说:"那不就是。"记者向他指的方向望去,南边二三十米处一个小女娃形只影单朝这边走来。小女孩看上去只有七八岁,身子单薄,眼神怯怯的。记者问她家里的大人在不在,她推开院门朝里看看,一转身跑到邻居家,拉出一位老太太,这是她奶奶。李家的房子外观上不算寒碜,但房内空空荡荡。两年里,李老太太经历了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悲痛,如今,这位73岁的老人守着12岁的孙子和10岁的孙女,以后的路怎么走?前年,老人的儿子李 得了"",低烧不退,一直拉肚子,头发脱落,一天天消瘦,原来140多斤的汉子,终于瞪着不甘心的双眼抛下老母和妻儿离开人世,死时体重不足80斤。去年,同样的厄运又降临到他妻子周 身上,与丈夫的症状一样,比丈夫更不幸的是,周 去世前一个月已经不认识自己的亲人,完全丧失了记忆,任凭儿女在身边声声唤"娘",她充耳不闻。说起这些事,李老太太十分悲痛,但没有流泪,她的眼泪已经在两年前流干了。她告诉记者,虽然知道儿子、儿媳的病并没有治好的指望,但还是尽全力去延长病人的生命。结果,病人的命没延长几天,生者却因此陷入了极度的贫困中,连生计也成了问题。李 夫妇得的是艾滋病!从来没读过书,李老太太说:“都是前些年卖血卖出来的祸。 &&&& &&& 惊人数据 &&&& &&& 河南省上蔡县的这个小村庄得艾滋病的人“很多”,以至于这个村子成了远近闻名的“艾滋病村”。 &&&& &&& 据该村计生专干骆某介绍,1999年他们村有42人去世,2000年是44人,其中青壮年占到30%,几乎都是死于艾滋病。"有个研究艾滋病的专家来俺村调查,说有艾滋病的占百分之六七十。现在,计划生育在俺村不用费劲了,让他生他也不敢生。"骆专干的说法有些笼统,准确地说,是这样的:1999年,湖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桂希恩教授接到当地医疗工作者的求援,来到该村考察,第一次在村里有选择地抽取了11份血样,化验结果为10份呈HIV 阳性;第二次在自愿化验的村民中抽取了155份血样,竟有96份HIV呈阳性,艾滋病感染率高达61.9%。 &&&& &&& 卖血种祸根 &&&& &&& 这些老实本分的农民怎么会得上这种世纪绝症? &&&& &&&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由于主管部门疏于管理,血站这一以救死扶伤、为民服务为宗旨的社会公益事业被一些利欲熏心、牟取暴力的人看中。血站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在河南省某地区一度曾有33个血站成立,仅上蔡县城就办了4个。其中有公办的、私营的、卫生医疗部门办的,也有行政、企事业单位办的;有技术、有条件的办,无技术、无条件的也办。越来越多的农民为了摆脱贫困,纷纷加入了卖血者的行列。卖血被当成了一种有效的致富门路。当时,上蔡县城一个小型血站登记挂号的卖血者竟达5500多人,血站每天接待卖血者达444至500人。另外,还有一批数目可观的外出卖血者,他们成群结队地北上郑州、开封,西进平顶山、焦作,南下武汉等地,有的还成立了组织,选出头目,让他专门出面联系卖血业务。当时,一些上蔡县的有识之士就对此现象忧心忡忡。卖血的确为一些急等钱用的人解决了燃眉之急,但由此发生的悲剧也不少。例如,频繁卖血使卖血者的生理机能遭到破坏,体弱、、甚至染上。但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艾滋病已悄悄走进上蔡县,并卖血者已被成批成批地感染。80年代末期,卖血队伍出现了所谓的"血头",血头一般由三种人担任:卫生防疫部门的工作人员;卫生防疫部门工作人员的亲友;有头脑、有关系的卖血者。他们实际上都是采血后再高价转卖,以赚取利润的生意人。为了赚钱,他们草菅人命,采血时不体检、不化验,有血就抽,来者不拒,抽血器具消毒不利,很多人在抽血时共用一个针头,如此交叉感染,一病百病,在大张旗鼓的卖血中酿成了这场大祸。大祸终于在90年代末爆发。 &&&& &&& "艾滋病村"的现状 &&&& &&& 2月10日,记者艰难跋涉在泥泞的村路上,一位妇女的话语不经意地飘过来:"昨晚我做了个梦,梦见我得了艾滋病!"记者震惊:爱滋病的阴影,死亡的阴影就这样时时刻刻笼罩早这个村的心头。当你环顾四周,总可以看见几个艾滋病患者的时候,这种阴影又怎么可能消除!所有当年卖过血的人都忧心忡忡。这里的人们在饱尝了贫困之后,还得去品尝比贫困和艾滋病本身更大的痛苦,他们在无助、迷茫和痛悔中生活着。
来源:上海市医师协会资料提供,版权所有
本文标签:爱滋病村
医保药品销售区
低价药品促销区
拆零药品批发区
140平方厘米每贴
2.5mg*36s/盒
10ml*5支/盒
10g*1瓶/盒
510MG/片*60片
艾滋病治疗
艾滋病症状
快易捷官方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丘艾滋病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