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多手机厂商要给安卓付费都使用OLED 屏幕?OLED 屏幕是未来趋势吗?

羡慕三星?LG旗舰为何终于用上了OLED屏幕_凤凰科技
羡慕三星?LG旗舰为何终于用上了OLED屏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手机领域,提及 OLED 显示屏,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三星。不过,目前在 OLED 屏幕行业,技术和产能最强的厂商,除了三星之外,大家应该都能想到 LG。
原标题:羡慕三星?LG旗舰为何终于用上了OLED屏幕
在手机领域,提及 OLED 显示屏,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三星。不过,目前在 OLED 屏幕行业,技术和产能最强的厂商,除了三星之外,大家应该都能想到 LG。不可否认,无论是 Samsung Display 还是 LG Display,这两者一直是 OLED 领域的核心玩家。只是三星更专注于智能手机领域的中小尺寸 OLED 屏,而 LG 则主力出货电视所用的超大尺寸 OLED。  当然了,LG 也有针对手机领域的 OLED 柔性屏,并且很早就被国产厂商拿去使用了。例如LG 提供给小米 Note 2 的双曲面屏,但是那块屏幕被称之为供给小白鼠的实验室屏幕,尽管独家供货仍产能不足,并且屏幕质量问题堪忧,存在&阴阳屏或者暗沟下颗粒感很重&的问题,Note 2 的产能为此经过多次调整。  这是否意味着,LG 的 OLED智能手机屏幕没有出头之日了吗?并非如此!LG 前段时间最新发布的 V30 旗舰手机,就是用上了自家最新 P-OLED 屏幕技术的产品,号称是全球第一款采用 P-OLED FullVision 显示屏幕的手机。那么,LG 为什么终于觉悟也要开始深入涉足手机行业 OLED 屏幕了呢?
  首先必要要说的是主流趋势。三星的 OLED 屏幕和显示技术早期在 2010 年时只能排在最后一名,但凭借迅速改善和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领导者,并继续积极的引领行业变革,最新 DisplayMate 评测的 Note 8 的 OLED 屏幕,被认为是该权威机构所评测过的、最具创新型、性能最优的智能手机显示屏。
  作为同乡的竞争对手,LG 深知这一点,而且显示屏的趋势也正在往 OLED 显示屏发展,苹果的 iPhone 8 就是这一趋势的领导者之一。因此,即便 LG 通过市场调研,媒体传播,或者 OLED 行业竞争对手的客户订单,基本上也很清楚这一点,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一开始将 OLED 屏幕引入到旗舰机当中。LG 本身就是行业内最大的显示屏卖家,再不跟进步伐就晚了。
  再者,LG P-OLED 显示屏幕产能的提升也是一方面,毕竟 OLED 屏不是说产出就能产出。近两年 LG 不断投资的产线,并表示希望能够尽快保证每一年产出 1.2 亿的 6 英寸 P-OLED 智能手机屏幕的产能,满足主流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既然目前已经能满足 V30 的出货量,说明产能正在稳步提升。不过,真正满负荷地进行量产需要等到 2018 年后期,届时才有可能进一步满足苹果和谷歌等大客户的订单需求。
  第三个不得不说的就是 P-OLED 屏幕的技术优势。通过 V30 可以了解到,在显示技术上,这块屏幕分辨率可以达到 2K 级别,具备广色域和精确的色彩特征,色域可以达到 109% 的 DCI-P3 范围,覆盖 148% 的 sRGB 色域,原生对比度超高。同时,屏幕操作响应时间比 LCD 快上十倍,能够有效消除图像显示滞后的情况,动作片和 VR 内容体验提升明显,还支持 HDR 10 提供更好的影像观赏体验。
&   炫耀显示技术只是一方面,重点是,全面屏成为了接下来智能手机设计的趋势,而这一趋势目前 OLED 已经相对成熟。从 V30 不难看到,这是完全不同于 V20 的一款机子,上下边框与 V20 相比减少了 20% 到 50%,只有额头和下巴有有少许面板,最大化可视空间,一眼望去几乎就是整块屏幕,更加养眼,更加时尚。LG 的 P-OLED 正好就是为全面屏趋势而准备的。
  因为 P-OLED 本身的优势非常多,其中耐用性突出,即便是对于三星今天的玻璃曲面 OLED,其塑料基板也更加结实耐摔不易碎。因此,在 P-OLED 轻薄、寿命长的前提下,非常有利于手机厂商灵活的设计出绝佳的全面屏手机。LG 介绍 V30 时曾表示,通过 P-OLED 屏幕可以轻而易举的设计出超窄边框手机,至少比传统缩减 3-4 毫米的边框。
  不过,官方发言肯定存在一定的夸张宣传效果。因为今年年初采用 LCD 屏幕的 LG G6 旗舰,也同样是全面屏设计,可一些实测表明,V30 的屏幕侧面边框实际上比 G6 还宽了一些。对此 LG 方面的解释似乎早已准备好了,声称是避免出现侧边光折射问题,再者是误触和握持手感这些方面。&
  LG 也许不愿承认第一代 P-OLED FullVision 屏幕存在的缺点,但既然官方承诺了其优秀的全面屏特征,下一代还可进一步加以改进,至少方向上是正确的,留给 LG 改良的时间还很多。无论如何,全面屏手机是目前最不千篇一律的设计趋势之一,无边无 界、广视野、大尺寸,这些显示屏特征无比引人注目。&
  LG 转向 OLED 最后可能还有一个可能不是非必要的原因,那就是 LG 作为谷歌的合作伙伴,也会负责推广 Daydream VR 当做手机的主要卖点。毕竟在谷歌 Daydream VR 规范中,要求硬件组件采用 OLED 显示屏以便提供支持,所以我们看到了 V30 被宣传为首款真正为 Daydream VR 做好准备的旗舰手机。
  总之,LG V30 是第一款采用&&P-OLED FullVison 全面屏的手机,但必然不会是最后一款,接下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手机,采用越来越类似的 OLED 全面屏设计,未来几年会不断延续到中低端产品线上。届时,如何利用全面屏在软件交互和功能上进行创新,如何脱颖而出,将会是各大手机厂商所面临的挑战。很高兴,拥有 OLED 核心技术的 LG 也是参与者之一。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106071
播放数:79409
播放数:33109
播放数:164345当前位置 & &
& 苹果用定OLED:中国屏幕厂商彻底傻眼
苹果用定OLED:中国屏幕厂商彻底傻眼
07:39:08&&出处:&&
编辑:小路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07-04][07-04][07-04][07-04][07-04][07-04][07-04][07-04][07-03][07-03]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烧屏又瞎眼,为啥大家还要用 OLED 屏?
转自:雷科技
如果要问近两年智能手机变化较大的趋势,可能很多人的目光都会放到取消 3.5mm 耳机孔上,然后把这些肆意砍掉耳机孔的厂商从头吐槽到脚。其实除了耳机孔外,手机最直观的元件「屏幕」也正在偷偷发生着变化。
小伙伴们应该会发现,最近各大厂商们都默默地给新机换上了曾经被认为是“非主流”的 OLED 屏幕。而传统液晶屏似乎有种马上就要被淘汰的节奏!
比如刚刚开卖没多久的 iPhone X,就拥有一块特别定制的 OLED 屏幕。果粉们都知道,苹果一直是 LCD 屏幕的忠实粉丝,没想到今年说叛变就叛变了……
再比如一向对屏幕不怎么在意,甚至还曾吐槽过 1080P 和 2K 分辨率差别不大的华为,都在今年的 Mate10 Pro 上特别配备了 OLED 屏幕。
而在小尺寸 OLED 领域处于垄断地位的三星 Display,最近似乎也有要关闭 LCD 工厂的意图,不过他们的理由是自家 OLED 屏幕需求过于旺盛……
三星:emmm,LCD 这种 out 的东西居然还在生产,都挡住我司的致富之路了!
再来看看国产面板厂们,京东方算是最早一批研究 OLED 屏的,近日宣布成都工厂已经可以量产,但要大批量供货目前还比较困难,且实际素质还是未知数。但已经可以看出整体研发趋势都在向 OLED 上靠。
OLED 对于我们而言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但因为以往几乎为三星的专利,所以之前并没有这两年这么火~ 而且,OLED 之前的黑历史实在太多。
小雷就简单举两个例子吧。一个是烧屏,OLED 烧屏时屏幕会泛出不同颜色的色块~在三星 Galaxy S2 到 Note3 这段期间曝出的烧屏问题是非常多的,S5 到现在的 Note8 由于技术改进概率已经小了很多。
这个主要和 PWM 调光的关系有关,目前也是无法避免,但如果是素质较高的 OLED 屏幕,肉眼看的时候没那么明显。不过也有一些次品屏幕,会在暗光环境下直接造成“闪瞎眼”的情况~
既然 OLED 黑历史这么多,为啥手机和面板厂商们都要抛弃耕耘多年的液晶屏幕,而选用这个总感觉并不靠谱的材质呢?
从材质本身特性来看,OLED 屏幕由于是自发光,全黑状态下对比度、可视角度更高,沉浸感更强,还省电。此外,其色彩的鲜艳程度也是 LCD 比不上的,成本也要更高,感觉更有档次~
更重要的是,OLED 屏幕更适合未来手机 ID 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屏幕刷新率和扩展性上面也要更有优势。比如 OLED 屏幕用于VR体验上的操作会更好。而 OLED 的柔性可弯曲特点也符合未来折叠屏技术的发展趋势~
话说回来,你更喜欢手机用上 OLED 屏幕,还是传统的 LCD 液晶屏呢?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什么时候烧屏又闪瞎眼的OLED屏,成为了手机厂商的香饽饽?如果要问近两年智能手机变化较大的趋势,可能很多人的目光都会放到取消3.5mm耳机孔上,然后把这些肆意砍掉耳机孔的厂商从头吐槽到脚。其实除了耳机孔外,手机最直观的元件「屏幕」也正在偷偷发生着变化。小伙伴们应该会发现,最近各大厂商们都默默地给新机换上了曾经被认为是“非主流”的OLED屏幕。而传统液晶屏似乎有种马上就要被淘汰的节奏!比如刚刚开卖没多久的iPhone X,就拥有一块特别定制的OLED屏幕。果粉们都知道,苹果一直是LCD屏幕的忠实粉丝,没想到今年说叛变就叛变了……再比如一向对屏幕不怎么在意,甚至还曾吐槽过1080P和2K分辨率差别不大的华为,都在今年的Mate10 Pro上特别配备了OLED屏幕。手机厂商们偶尔发一下神经,或许可以理解,主打个差异化卖点什么的。不过如果连屏幕厂都坐不住了,问题就可以说是相当的严重了。号称小尺寸LCD面板厂一哥的LG Display,过去曾乐此不彼地打磨IPS LCD屏幕,没想到最近突然宣布自己撒手不干了!有报道称,LG最近悄悄地把几个液晶屏工厂给关了,高管也表示今后不会再在LCD上浪费钱了。言外之意,不就是要转型手机电视全搞OLED屏幕了?这点从下半年发布的旗舰V30上就可以看出,LG是铁了心要和液晶屏闹掰了!而在小尺寸OLED领域处于垄断地位的三星Display,最近似乎也有要关闭LCD工厂的意图,不过他们的理由是自家OLED屏幕需求过于旺盛……三星:emmm,LCD这种out的东西居然还在生产,都挡住我司的致富之路了!再来看看国产面板厂们,京东方算是最早一批研究OLED屏的,近日宣布成都工厂已经可以量产,但要大批量供货目前还比较困难,且实际素质还是未知数。但已经可以看出整体研发趋势都在向OLED上靠。OLED对于我们而言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但因为以往几乎为三星的专利,所以之前并没有这两年这么火~ 而且,OLED之前的黑历史实在太多。小雷就简单举两个例子吧。一个是烧屏,OLED烧屏时屏幕会泛出不同颜色的色块~在三星Galaxy S2到Note3这段期间曝出的烧屏问题是非常多的,S5到现在的Note8由于技术改进概率已经小了很多。不过最近iPhone X又把这个有些远古的词汇带了回来。其实,OLED烧屏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只能尽量降低概率。一般刚刚开始做OLED屏幕的厂商前期的屏幕,或是定制参数的新型屏幕,因为技术积累不够,就会比较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好在现在烧屏都是属于保修条款内的,如果遇到了烧屏,应该立即联系官方售后点更换屏幕!OLED的另一个bug就是闪屏,当你将手机屏幕亮度调低,再使用相机进行拍摄的时候,会发现它一直在闪,拍出来的照片容易变成一块亮、一块暗的情况。这个主要和PWM调光的关系有关,目前也是无法避免,但如果是素质较高的OLED屏幕,肉眼看的时候没那么明显。不过也有一些次品屏幕,会在暗光环境下直接造成“闪瞎眼”的情况~既然OLED黑历史这么多,为啥手机和面板厂商们都要抛弃耕耘多年的液晶屏幕,而选用这个总感觉并不靠谱的材质呢?从材质本身特性来看,OLED屏幕由于是自发光,全黑状态下对比度、可视角度更高,沉浸感更强,还省电。此外,其色彩的鲜艳程度也是LCD比不上的,成本也要更高,感觉更有档次~更重要的是,OLED屏幕更适合未来手机ID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屏幕刷新率和扩展性上面也要更有优势。比如OLED屏幕用于VR体验上的操作会更好。而OLED的柔性可弯曲特点也符合未来折叠屏技术的发展趋势~话说回来,你更喜欢手机用上OLED屏幕,还是传统的LCD液晶屏呢?本文图片来自:正版图库0人已赞分享订阅Copyright&2018雷科技只有OLED适合做全面屏?看完这篇文章我懂了|苹果|全面屏|OLED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只有OLED适合做全面屏?看完这篇文章我懂了
只有OLED适合做全面屏?看完这篇文章我懂了
  进入到2017年下半年以来,手机产业就掀起了一股全面屏的浪潮。不管是像三星这样的国际巨头品牌,还是众多国产手机品牌,似乎都在一夜之间进入了全面屏时代。苹果曾经宣称3.5英寸的屏幕是手机的最佳尺寸,但在手机大屏化的趋势下,以及技术积累和设计进化的情况之下,今年的iPhone&X又迎来了一次突破性的革新——5.8英寸全面屏。
  不用OLED做全面屏都是耍流氓?
  当下的所有全面屏手机采用的面板分为两类,也就是TFT-LCD与OLED两大类。大多数厂商均采用了液晶全面屏,而OLED全面屏由于技术垄断以及产能较低,每个厂商很难从上游拿到供货,即使能够拿到也是非常小量。目前大规模生产OLED面板的只有韩国的LG与三星,LG主攻大尺寸面板,三星则是一直致力于小尺寸OLED屏幕。
为什么说OLED更适合做全面屏?
  虽然大陆面板厂京东方在今年10月正式宣布量产柔性AMOLED屏幕,但是要想在短时间内赶上三星的步伐恐怕还比较困难。目前三星可以说已经垄断了小尺寸OLED面板市场,占有整个市场超过九成份额,年产能达数亿片。而在三星面前,苹果也只能选择折服,让其成为了iPhone&X的OLED面板独家供应商。
iPhone&X选择了价格高昂且只有一家供货商的OLED全面屏
  作为苹果十周年纪念版机型,iPhone&X并没有选择液晶全面屏,而是选择了价格更加高昂且只有一家供应商的OLED全面屏。LCD与OLED最本质的区别就是LCD需要背光支持,而OLED能够做到自发光,这是两者最大的差异,也是决定两种屏幕在显示效果以及屏幕厚度的决定性因素。
真正的曲面屏只有OLED可以做到
  由于自发光的特性,OLED相比LCD屏幕能源利用率更高,在显示黑色时完全不发光。另外得益于OLED结构简单,机身也能够做到更薄。iPhone&X通过OLED让“刘海”与屏幕获得了更好的契合度;三星S8也通过OLED做到了曲面屏,获得了所有手机当中最高的屏占比。而LCD的全面屏,总觉得离真正的“全面”差点儿意思。
  未来全面屏将成为手机标配
  智能手机市场全面屏爆发的趋势离不开网络的发展,随着超高速4G以及将要到来的5G网络普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内容创造和产品消费的主要设备来源,这也推动了人们对于更大屏幕的追求。为了能够满足用户的大屏需求,手机厂商往往会选择增加手机尺寸来实现,而当手机尺寸增加到手掌和口袋大小的制约后,厂商们自然开始追求屏占比。
各大手机厂商都在追求一个屏占比
  全面屏这个概念是在去年小米MIX的发布会上第一次被提出来的,当时小米所提的全面屏采用了三面极窄设计,甚至摒弃了距离感应孔和扬声器开孔,前摄也被放在了机身下方,这也使得它拥有惊人的屏占比。随后三星则给出了另一种答案,采用了上下窄边的曲面屏设计,通过OLED曲面设计让两边甚至达到了无边框的效果。
全面屏相比普通屏幕视觉效果更具冲击力
  不得不承认,全面屏相比普通屏幕视觉效果更具冲击力,显示效果也更加惊艳。目前18:9的曲面屏手机让机身看上去更加修长,握持感也更加出色。同时得益于全面屏的设计,手机也拥有了更大显示面积。全面屏可以让手机在保持屏幕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机身更小,或者是机身不变的情况下屏幕更大。
BOE成都六代线是中国第一条柔性OLED生产线
  随着三星、LG&Display、京东方、天马、JDI等众多上游厂商对全面屏技术的不管改进与完善,更加成熟的18:9全面屏手机方案已经出现,目前国产品牌华为、金立等都采用了这种全面屏方案,金立更表示旗下全部手机产品都将使用全面屏。至此,全面屏已经成为了手机产品的一个标准配置选项,并且有望全面普及。
  目前的全面屏还无法做到屏下指纹识别
  在过去几个月中,不少人期待的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并没有出现在这部苹果十周年纪念版机型上,这也意味着iPhone&X的用户必须习惯于新型的人脸识别的解锁方式。相比起占用屏幕上方空间放置摄像头等元器件来做人脸识别,这也是为什么iPhone&X会有“刘海”设计,屏下指纹的好处是能够保证屏幕的完整性,手机直接贴在屏幕上就能识别并解锁。
iPhone&X使用了人脸识别解锁方式
  从指纹识别的技术原理来看,光学、电容、热敏和超声波是四种常见的指纹识别方式。而在手机或是一些平板设备上,体积轻巧,成本低廉的电容式模组是大多数消费电子厂商的首选。今天的电容式指纹传感器识别的解锁速度已经非常理想,从贴上手指到进入主屏只需要0.15~0.2秒,日常使用几乎感觉不到等待的时间。
光学、电容、热敏、超声波是四种常见的指纹识别方式
  不过,电容式传感也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它没办法隔着屏幕识别按在屏幕上的指纹,这主要是因为屏幕模组本身的厚度导致传感器收集不到足够多的信号,所以要想实现屏下指纹解锁就只能通过穿透力更强的光学和超声波两种解决方案。
  OLED是屏下指纹识别的最佳方案
  今年,深圳汇顶科技就推出了首款基于光学方案的屏下指纹识别技术。这项技术通过放置在OLED屏幕下方的光学指纹传感器,主动发射出不可见的结构光来识别屏幕上的指纹纹路。同样是在今年,Vivo也展示过基于高通超声波方案的屏下指纹识别原型机,依旧采用了OLED屏幕。
电容式传感的致命弱点是无法做到屏下指纹识别
OLED屏幕由于结构简单是屏下指纹解锁的最佳方案
  之所以两种方案全部使用了OLED屏幕,主要是由于OLED屏幕的模组厚度要比同规格的LCD屏更小,无论是光学传感还是超声波穿透,数据损失会更少,响应速度自然也更快。所以未来不管是三星还是苹果,如果谁能率先推出了屏下指纹识别技术,也必将会使用OLED屏幕。
  折叠全面屏手机不是不可能
  OLED屏幕还有一大特性就是能够做到柔性显示,当然这些可能还离我们还比较远,而且实用性也并不是很高。不过随着手机屏幕越做越大,屏占比越来越高,能够折叠屏幕的手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折叠全面屏只有OLED屏幕能够实现
  目前苹果已经为可折叠的OLED屏幕申请了专利,联合京东方进行研发,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一款搭载OLED全面屏并且可折叠的iPhone就要诞生了?如果苹果能够赶在竞争对手之前研发出折叠显示器,那么苹果将重返电话和技术创新的前沿,即使脸部识别技术(Face&ID)中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落后。
新闻排行榜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厂商要给安卓付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