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耳机频响曲线线上如何定义Hi-Res标准

【图片】【软件的魅力②】Hi-res格式标准。【御坂网络整体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79贴子:
【软件的魅力②】Hi-res格式标准。
先贴一段百度百科:Hi-Res全称为High Resolution Audio,又称为高解析音频,Hi-Res Audio是由索尼提出并定义、由JAS(日本音频协会)和CEA(消费电子协会)制定的高品质音频产品设计标准。Hi-Res音频的目的是表现音乐品质极致和原音重现。获得真实感受原唱者或演奏者在现场演出的临场氛围,高解析音乐是指声音信息量超越CD音质的音乐格式。
简而言之,hi-res就是一种无损音频格式。现在众多ACGN作品的OST都会发售hires版,图一为mp3 图二为hires,hires版比高品质MP3版音频要贵上一些。(得知q娃这种儿童动画的OST还有hires版时我还挺惊讶的)
什么你问hi-res效果?(以下内容道听途说)某甲铁城的某首曲子,嗯,很热血,很沸腾,随后泽野弘之发售了hires版;某烧友:。。。。。。。为啥我感觉这hires版听着还没普通mp3格式听舒服???hires是无损音频格式,配合配套设备表现的细节相当丰富,这就尴尬了,大部分人听了那首曲子的hires版总感觉乱糟糟的,就因为原曲细节部分本来就很乱,而普通mp3格式并没有把那些乱糟糟的细节也表现出来,这也造成了听感上的不同(hires表示这锅我不背)
但Hires的实力是值得肯定的(虽然某些有些厂商把普通无损转成Hires,但是这些转换文件并不能发挥Hires全部实力)Hires就是个行业无损标准而已。48.0khz,这意味着有音频文件你还得有好设备才能体会hires的美好现在好多高端音频品牌都有支持hires的耳塞耳机音响或播放器比如索尼自家的一些手机,从z3开始就支持hires的优化识别(然而z3的音质很渣hires也救不了),铁三角之类的耳机也有支持,但是并不是所有支持hires的设备就能发挥hires100%的实力(比如上文提到的z3,只是支持播放略微优化而已)HiFi?果然还是钱的问题啊。。。。。比如这个虽然这个耳机一定程度上可以播放48.0khz,但是能不能稳定还原就是另外一回事了。99元性价比
关于Hires版大家可以去体会体会,贴吧里应该都有资源的,亦或者去比如Mora这种正版音源商店购买(高品质MP3也有在卖)
我个人因为没有可以支持Hires的耳机,所以只下载了一些Hi-res版音源看着玩(小金标)本文就是想科普一下Hires这玩意的普及与存在而已,本文有些地方经不起推敲,欢迎dalao指正
每次看见人妻的小金标,加上人妻需要大法的升级线才能有完全体。就觉得铁家和大法有一腿
看了第四楼 果然有些事就要模糊处理
话说如何区分高低音质的音乐?【音质太低的肯定是能听出来,但是比较高的怎么区分呢?】
我都忘了结尾是啥,还是没恢复啊。。。直接晒出hires版的飙*车神曲好了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Hi-res 真的来了:Sony 三支全新概念麦克风亮测评
这次亮测评拿到Sony寄来的三款全新概念麦克风:大振膜的C-100 、心形指向小振膜ECM-100U、全指向小振膜ECM-100N。
温馨提示:此视频听不出差别并不能证明您的听力不好,只能证明网络压缩比较严重,感兴趣的朋友请在下面链接中下载32bit/192kHz或96kHz原音频文件。
https://pan.baidu.com/s/1Rnax0lTsmPuYi0OrzU021Q
&全新概念&归纳一下就是两个关键词:
Hi-res Audio&
但让我们暂且放下麦克风,先来说说关于Sony的几个历史片段,不多说就从1950年说起。
1950年7月,Sony发布日本第一台G型收音机
1955年8月,Sony发布世界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TR55
1979年7月,Sony发布革命性的Walkman世界第一台随身听产品:TPS-L2
1983年,Sony联合荷兰飞利浦共同发布激光唱盘(CD)
1992年11月,Sony推出MD(Mini Disc)技术
2002年2月,Sony发表新一代DVD光盘存储格式蓝光光盘标准
Walkman、便携CD机、MD伴随了80后的学生时代,这里承载着我们灿烂的日子和美好的梦想,伴随着无数的音乐和歌者&&这是无比难忘的记忆。
而时间到2000年这里仿佛出了什么问题&&让我们回过头了再捋一下影响音乐传播的另几个发明:
1991年,Pro Tools发布
1995年,Fraunhofer发布MP3,MP3播放器软件Winplay3诞生
1997年,AutoTune(自动修音高软件)发布
2001年,iPod/iTunes发布
IT改变了世界也改变着我们,转眼十几年过去,Sony坐不住了。
高解析时代
2014年,由Sony提出,在慕尼黑高端音响展上正式定义了Hi-res Audio(高解析音频)概念。并推出带有Hi-res Audio标识的PHA-1耳放、ZX1 walkman、PCM-D100录音机等一系列高解析消费级产品
2017年,Sony推出了C-100 、ECM-100U、ECM-100N三款Hi-res麦克风面向专业录音市场
今天这三款麦克风来到我的手上
首先第一个问题:Hi-res是什么?
全称Hi Resolution Audio,也就是高解析度音频。它对音乐文件的要求是PCM格式的采样率要远大于CD采用的44.1Khz,比特位大于16bit(通常是24bit/192Khz的标准),或者采用采样率远大于PCM格式的DSD,DSD音频以单一位值序列捕捉声音讯号,采样率极高,达到2.8MHz或5.6 MHz。这是现阶段数字采样文件所能接近原始模拟声源的极限。
大家注意最后一句话,它的意思大概就是尽可能的去接近1983年之前的模拟时代的声音。
第二个问题:50kHz有何意义?
20kHz以上人耳是否能听到我们先打一个问号,这里先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此图由朱杰老师提供)
不要说Mp3,就是24bit/48kHz的WAV文件,上限频率也已死死地被限制在24kHz以内。模拟时代的设备上限频率尽管也是20kHz,但那时并没有如此陡直的峭壁曲线,而是个相对舒缓的曲线,这是个重要差别。
我给大家列举一些模拟时代经典设备的重要指标:
SSL DUALITY 48模拟调音台的通道频率响应指标:20Hz-20kHz(&1dB),响应极限≧150kHz
Rupert Neve 5052话放频率响应指标:10Hz-40kHz(&1dB),响应极限≧174kHz
AMS Neve 8801话放频率响应指标:10Hz-40kHz(-0.5dB)
以上数据里有一个重要指标是极限频率或上限频率,为了证明这一点,我拿来一台价格很便宜的黑胶唱机先做一个预热测试。
歌曲是Herbie Hancock的,发行于1975年。
遗憾的是我没有录制DSD的相关设备,本测试使用32bit/192kHz采样频率,Cubase pro录音。
可以看到35kHz到50kHz信息丰富,谐波甚至可以达到65kHz。频谱成节奏型出现,说明这完全是音乐性的表达,并非噪波或无用谐波。
为了便于比较,我下载了这首曲子的320kbit/s版本Mp3,更高格式未找到,对比结果如下:
左为黑胶翻录,20kHz以上呈逐渐减弱趋势,但信息仍能达到50kHz;右为Mp3,18k-20kHz有些虚了,20k呈裁切状,以上频率一片空白。
Round 1 合唱及钢琴&&Sony C-100,Sony ECM-100U
C-100外观两大特点:
双振膜设计,其中偏小的17mm振膜只用来拾取25kHz-50kHz的响应;
麦克风很轻,外壳为高强度、高绝缘性塑料&&聚醚酰亚胺。
来看频谱,上为Sony C-100,下为另一支麦克风。
Sony C-100拾取的超高频可以到50kHz,甚至可以达到更高,而另一只大家都熟知的麦克风可以达到25kHz。
频谱还是很明显的,可能大家会问听起来也很明显么?我可以很明确地说,没有看起来明显,但是依然很明显,我用的是AKG 271耳机,频率响应为16Hz-28kHz。
我把我录的音频文件放在百度网盘上请大家一起分析,条件是要有192kHz采样频率的声卡和高频超过20kHz的耳机或音箱,链接再发一遍:
https://pan.baidu.com/s/1Rnax0lTsmPuYi0OrzU021Q
相比较下,增加出来的这部分高频成份并不会让人感觉到声音很亮,而是多了更多空气感,房间感,松弛感。
而最重要的是能量感。从下图可以看到有四个柱形频谱,表现形式为超高频,但实际上这是合唱中的四个加强音。
由此可以看出,高采样不仅对超高频有意义,对动态也有意义,表现在听觉上是Sony的声音更加松弛、有后劲。
个人感觉另一支麦克风,一些超高频信息也被拾取进来了,但20kHz-30kHz已经在响应下降的曲线内,所以听起来就像被压制住了。
我又做了另一个试验,这次用Sony ECM-100U小振膜心形指向麦克风去拾取钢琴的最低音和最高音。
频谱如下:
左为钢琴最低音(A0)理论基频27.5Hz,它的谐频到7kHz表现清晰,一直到40kHz仍有信息,这里不光是钢琴本身的声音,房间信息一定也在其中。
右为钢琴最高音(C8)理论基频4186Hz,它的谐频到20kHz表现清晰,延续到40kHz仍有信息。
这个测试给我的感触是,高频&高音
Round 2 女声独唱&&Sony C-100
先看频谱:
这次我尝试了96kHz采样率录音,录制的是歌曲《不忘初心》的女高音部分,可以看到柱体的顶都是平的,Sony C-100的拾取能力被96kHz的采样率锁定在48kHz以内,超高频并未完整收录,演唱者距离麦克风更近,能量必然更强,另一只麦克风的频率上限也达到了30kHz。
由此得到Sony Hi-res麦克风的正确打开方式,那就是192kHz采样频率起步。
这次对比我用的是Genelec 8351做监听,频率响应32Hz-40kHz(-6dB),也是频率上限比较高的一款监听音箱产品了。
听感上的差别,上面我说过的能量感依然明显,而更明显的是Sony-C100的女声更加湿润,声底的音色和声音信号的连续性上有优势,大动态时C-100稳定性更强,另一支麦克风的音色表现出失真现象。(对比文件见上文网盘链接)
我的理解是,高采样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得到超高频,而是为了得到更多细节。
Round 3 超声波&&Sony ECM-100U
20kHz以上,音频圈的人称之为超高频,而音频圈外的人都称之为超声波。
既然如此我也来一个变态一点的实验,超声波驱蚊器是我家里唯一的超声波设备。
蚊虫的听觉范围据说比人类要宽,可以达到60kHz,超声波驱蚊器会发出高于20kHz的纯音用来驱赶蚊子,8个超声波频率点不间断切换。道理很简单,不停播放4kHz、8kHz纯音,人类也将被驱赶,人类啊,这招也真够损的。
今天用的是Sony ECM-100U小振膜心形指向麦克风,适合于乐器的拾音,我们暂且把超声波驱蚊器当成是一种乐器吧。
继续来看频谱:
家里录制,我直接在通道上做了15kHz的低切,滤除掉房间噪音。可以看到超声波驱蚊器正在25kHz和45kHz间切换,拾取的超声波强度基本一致。
稍稍提高增益,可以看到36kHz切换到60kHz时,录入的信号强度有所减少但仍清晰可见,由此证明Sony ECM-100U 50kHz的上限频率不打折扣。
接下来是对比测试,都是小振膜心形麦克风。
频谱如下:
标准增益的情况下,Sony ECM-100U拾取到了46kHz的超声波较微弱,而另一支麦克风未识取到超声波信息。
于是我把两个话放的增益提高了10dB,Sony ECM-100U的底噪起来了,但主要集中在70kHz以上,此时46kHz的超声波清晰可见;
而另一只麦克风带入了很多的杂波,超声波频率难以辨别。
由此可以看到,Hi-res麦克风设计的难点不仅在于超高频的拾取,更在于抗干扰性能。
Round 4 James Blunt北京演唱会&&Sony ECM-100N
三支话筒,前面已测试过两支,还有一支全指向话筒Sony ECM-100N,全指向一般都是立体声成对使用,用做厅堂主麦克风或环境麦克风,我把这一支ECM-100N带到了James Blunt北京演唱会的现场,看看有没有收获,这很不严谨。
网盘里有相关音频文件可供参考,我录了三段,前两段超高频并不明显,当返场曲《1973》标志性的鼓点和BASS响起,全场观众起立跟着歌曲的节奏拍掌、欢呼,频谱一下活跃起来。
可以看到每次掌声都可以达到50kHz以上,这也是这场演唱会的最High时刻,听起来这声音既不尖,也不吵。
所以我的感觉是:超高频内蕴含着能量,20Hz-20kHz不能给予的能量
20Hz-20kHz是人耳的听觉范围,这句话最近一段时间始终萦绕着我,我们该不该追求高采样,追求超高频?
高速限速为120km/h,但没有一款家用车把出厂最高车速定为120km/h。
人眼仅能分辨每秒30帧画面,但李安还是拍了120帧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声音本身的信息量远不止20Hz-20kHz,无论风声、雨声、钢琴还是歌唱。
20kHz以上的声音并非完全听不到,而是因为其不可辨别音高让人难以明确判别。现在市面上的耳机、音箱频率上限超过40kHz的比比皆是,192kHz声卡及解码器大行其道,DSD逐渐进入消费市场。最初促使MP3疯狂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网速,而如今是4G、5G,这早已不成问题。
数字好还是模拟好,这个争论从CD诞生的那一刻就一直存在,Sony是当年的CD标准制定者之一,而这么多年来,Sony的录音室麦克风却只推出一款,那就是号称全球最贵麦克风的C-800G,标价接近一万美元。
全新推出的这三款Hi-res麦克风虽是模拟设备,势将再次影响数字音频领域。
Sony的故事讲到这里,却留给我们很多思考。数字的储存性、复制性、传播性是革命性的,而三十年来,众多音频工作者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一个目标却是让声音更接近模拟。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
总有一些信息是麦克风难以捕捉的,50k乍一听很远,其实不过是25kHz的一个倍频程,可能就是让某个频率多一次谐波而已,而这可能是通往未来的一扇窗。
这篇文章是我写评测以来比较费劲的一篇,里面可能会有一些不确切,甚至是错误,非常渴望得到大家的意见,有错误也请帮我指出,一起延伸讨论。
---------------------------------------------------------
免责声明:
1.本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2.本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京)字第07618号
北京市网监中心备案编号:55号
驱动中国官方微信
(C)驱动中国&Qu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复制必究&京ICP备号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京)字第07618号浅谈 Hi-Res Sony C-100、ECM-100U、ECM-100N 高清话筒
【文章概要】随着高解析音频设备的流行和不断的发展,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于高解析、高品质的音乐及设备有了更多、更高的需求。传统音质,乃至CD已无法满足大众耳朵的需求,近年来,索尼公司提出并定义了全新的高解析音频
  随着高解析音频设备的流行和不断的发展,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于高解析、高品质的音乐及设备有了更多、更高的需求。传统音质,乃至CD已无法满足大众耳朵的需求,近年来,索尼公司提出并定义了全新的高解析音频 Hi-Res(全称High Resolution Audio),并由JAS(日本音频协会)和CEA(消费电子协会)制定高品质音频产品设计标准。这无疑是广大发烧友的福音。Hi-Res,顾名思义是指表现音乐品质的上佳和原音的重现,使听者获得真实感受歌者或演奏家在现场演出的临场氛围,此格式信息量也远远高于CD(16bit/44.1kHz)品质的音乐格式。
16bit/44.1kHz
通俗的来讲,传统音乐音质以的分辨率呈现,则是以更高的音质(甚至更高)来呈现,远远高于传统音乐的采样率和比特率的深度。
当今的主流采样频率一般共分为、、三个等级,只能达到FM广播的声音品质(一般音乐播放器中标准品质也是),则是CD音乐的标准(音乐播放器中的HQ音质),则更加精密准确(音乐播放器中SQ无损品质),甚至已经是一个超高的无损声音品质了,这是目前互联网及CD很少甚至无法达到的超高品质。
16bit/44.1kHz
比特深度则是形象的描述了处理音频数据的硬件或软件能达到的细节精度(描述某种对象所使用的比特量的多少),标准CD音质就是一秒内声音信号进行等间隔44100次采样,其中,每次采样保存16bit的数据。每增加一个比特位,所获得的表示意义的可能性将会翻一倍。例如你现在拥有16bit的音频设备,那么你将获得65536种音阶可能性,而24bit的硬件将能够提供种不同的音阶。
采样频率越高比特深度越大,就意味着对声音的描述、还原更加准确,意味着我们所说的无损音乐品质,再一次细分,并用形式来描述。
  意味着,这样的产品可以更加完整的重现高解析音乐,并具有更好的解析能力,为你播放更加高清的音乐。就像电视一样,4K电视的解析度远远高于1080P的HD电视。
  (*Hi-Res产品使用授权说明书)
索尼头款播放器设备音乐播放器
对于新的定义的提出,市场的反应参差不齐,各大音频厂商铁三角、飞利浦等等都开始在自己的新产品上加上的标志,推出自己的高解析产品。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低质量音乐的淘汰,使得听众看到了音乐市场的希望。对于发展前景,还是很可观的,从卡带到CD,从CD到数字播放设备,音乐质量的不断更新和提高,人们的耳朵也逐渐开始变得更加挑剔,有些人说,高于48Khz的采样率人耳以无法辨别出来,高品质的则更是没有意义,其实不然,目前市场的音乐载体以及网络带宽,都无法承载高解析品质的音乐形式,所以,人们还没有准确听到高清晰品质音乐的区别,就好比某品牌4K电视一样,同样的播放源,效果却不同。这无疑需要音乐厂商加大承载高解析品质音乐的播放媒介载体的开发与研究。
浅谈了,接下来我们聊聊索尼公司全新高清话筒三款产品的使用后感与测评。
C-100、ECM-100U、ECM-100N
(图中从左至右依次为)
  初到手,给我一种满满的科技感,从外观上,索尼的产品一直带给我一种厚实的安全感
  (保护措施还是那么的靠谱,这样就算外出工作也不必担心运输会损伤设备)
  打开后的一印象是良好的工业做工。表面的加工和漆面的处理都极其精致,重量控制的也恰到好处(没有老式话筒的沉重手感,也没有廉价话筒的塑料感)。C-100拥有三种指向性选择,单向、全向和双向。三种方式的选择,使得C-100适用于更多的场景。背面为衰减档和低切档,整体感觉是一如既往的简约时尚,科技感十足。专为人声设计的双振膜(电容+驻极体电容)技术使我眼前一亮。
  100U和100N也毫不逊色,出色的设计和恰到好处的分量,让小巧的身材隐藏了它强大的内核。
20Hz-50kHz
三只话筒的频响范围可以达到,但是人耳可分辨的频响范围是,通常话筒的正常频响范围也是,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我们听不到的声音,那我们采集又有何意义呢?
  其实不难理解,我们录音时总会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我们采集不到最原始的声音,话筒拾到的声音总是和人耳又这很大的差别,很多超高频所带来的能量让我们感受不到,其实并不是听不到,我们就感受不到超高频带给我们的能量。
  分别对话筒进行了吉他、人声、马头琴等进行了录音对比
  吉他与马头琴:话筒选择为u87与c-100,184与100u/100n,话放为BAE Neve 1073。
  C-100的试音单元采用了17mm和25mm双振膜结构,展现了极为宽广的高频,同时中低频的共鸣也拾取的很好,对于吉他的高频部分C-100表现明显高于u87,低频的响应也优于u87,低频浑厚有底气,同时饱满的空气感使得吉他的音色有了很大的程度上的原始还原,u87则稍显染色。对于马头琴,两者表现的都很是出色,但是C-100给了我更多的颗粒感,低频响应听感无差别。
  同时100U与100N分别与184进行了对比测试,100U和100N没有184那样的低频很重,很好的还原了乐器原始音色,同时高频的感觉要好过184,最重要的是,两只话筒的底噪处理远远好过184,184的高频响应比较刺耳,而100U与100N则略显平滑。
  人声:话筒选择为u87与C-100,话放为BAE Neve 1073
  高音的表现上,C-100给了我很大的惊艳,他没有u87那样尖锐的高频,同时人声中低频的响应也毫不逊色,u87在人声中低频表现上略显厚重,高频稍显逊色,C-100给了我一种平滑的感觉,声音还原度很高,且对于人声的邻近效应,C-100比u87展现了更好的效果,使得人声更加的本真通透。
  综上所述的测评,三只话筒带给我的感觉,&透亮的平滑&。
  C-100在说明书的频响曲线上可以看到,20Hz和10kHz以上有略显提升,这使得人声和乐器的录制过程中很出彩,通体有一种透亮又不失去饱满度的感觉,同时我还尝试着录了一下游戏音效配音,在类似破冰、金属碰撞声、沼泽地等声音时,高频表现尤为出色。
  100U和100N在邻近乐器录音的情况下,没有带给我一般话筒由于邻近效应带给我的频响变形感,同时给我带来了更多的乐器泛音和空间感,这让乐器的声音更加还原了真实的感觉。
  三只话筒在录制吉他和马头琴时,低频部分稳重收敛,没有u87和184那样嘭嘭的感觉,高频平滑有张力,都带有很显著的空间感和空气感。
  对于Hi-Res话筒的出现,标志着录音工业即将迎来在声音的模拟输入上,更为精密准确,宽广的高解析度频响范围,还原声音的本质,是专业音频工作者的初心,此三款产品,为我们们带来了更多的可操作空间、更好的录音质量、性价比更高的价格,同时帮助从业工作者能更方便的产出出色的音乐。
07-05阅读:296
05-19阅读:268
05-19阅读:494
05-16阅读:284
05-15阅读:212
05-15阅读:446
05-14阅读:95
05-12阅读:139
05-12阅读:107
05-12阅读:246
05-06阅读:142
05-06阅读:252
05-06阅读:138
05-06阅读:239
05-06阅读:167
05-06阅读:148
05-06阅读:242
05-06阅读:154
05-02阅读:333
05-02阅读:184TFZ品牌在2016年初首次推出SERIES 1/1S系列,迄今已售出超100000条,在30多个国家及地区深受好评。
2017年秋季,锦瑟香也TFZ品牌将推出全新的SERIES 2监听HIFI耳机,并将最新的技术及材料运用于全新的作品,将用每一位用户带来亲身的不凡体验。
新的SERIES 2系列搭载自分频双线圈,N52高强磁体,镀钛的球顶单元及石墨烯振膜,独立的两个声学腔体,带来高密度厚实氛围及难以想像的声学表现。
不仅仅提供超高清解析度及宏大声场,在设计工艺及制造品质上,都飞跃提升。
1.标配0.78MM双插针可换线材(无氧铜镀银线4股100支线芯及200D防弹丝)。
2.标配N52高强磁体双磁路二分频镀钛球顶及石墨烯振膜单元
3.标配TFZ品牌高强度防水抗压收纳盒
4.标配7对高品质耳机硅胶套
具体声学呈现:
1.适用于多风格音质曲目,尤其人声演绎及乐器电音类。
2.超高清解析,细节分毫毕现。
3.宽松大声场沉浸感十足
4.能量饱满,密度厚实,极高现场还原度
5.16欧110dB灵敏度,手机即可轻易驱动,获得完美音色,搭配专业播放器,声色更佳。
6.频响曲线达到HI-RES声学标准。
以下为锦瑟香也TFZ品牌SERIES 2秋季新品配色图:
SERIES 2先期计划推出9款配色,更多精彩将陆续展现。
更多产品资讯请访问锦瑟香也TFZ品牌官网。关于Hi-res一些听感【walkman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4,215贴子:
关于Hi-res一些听感收藏
索尼不仅推出了一些列新产品也提出了一个新概念Hi-res(是不是新的不确定,可能以前就有)很好奇于是上网找了一些音源自己试听比较了一下首先抱歉手上没有好前端,用的是笔记本试听的,foobar播放耳机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货 SONY MDR-1R插随机附带的普通线试听曲目为Adele的《21》24bit的音源本来就少,再是自己熟悉的歌曲更少24bit 96000HZ对比16bit 44100HZ首先24bit明显比16bit人声显得稍远点,二一个是播放器相同音量下16bit声音明显比24bit大还有就是在高音的时候明显24bit有要爆音的迹象,16bit没有这现象不知道这些问题是不是我的前端耳机什么的不够给力,还是从网上下载的音源问题如果不是高大上的播放器加高大上的耳机就玩不起Hi-res的话,我等屌丝就速速退散说的对不对的大家还请指点,最后总结可能是由于24bit人声稍远点,声音小点我有点倾向于他,如果爆音的问题能解决下还是很好的。献丑了!
自抢二楼还有那个爆音迹象,到底是要爆音还是毛刺我也说不太好
又下载了一张michael jackson的《thriller》做试听比较发现24bit的比16bit的声音小,不明
帮顶,顺便问问去哪里有资源下?
16bit是文件是24bit原文件的压缩下来的么?然后再听感
和LZ感觉完全不同,DSD明显比PCM要声音大,非常清晰
lz的貌似连192khz24bit都不是lz可以找找码率2mhz多的dsd
什么新概念 营销手段罢了
sony官方推的mora.jp上买吧...日元一张碟...
adele的21 网上流传的都是黑胶flac 没有达到标准
去试试24 192的旅馆,一耳朵的事情……
你确定你的耳机或者音响 支持Hi-res? Hi-res可不只是音源,你要想获得Hi-res效果的播放器耳机全都得是Hi-res的,sony给出的官方说明中连音频线都是Hi-res的。
我也遇见同样的问题,前端886明显感觉hi res 的21声音较小,控制(不知道这样讲对不对)也不好。高音刺耳,中频嘈杂。相比之下我直接港版CD抓轨的16bitWAV还要舒服不少。
我听mj的确实有听到爆音
告诉楼主一个方法,把系统声音管理系统中的共享“默认格式”改成96K 24bit就可以解决爆音问题,但是依然不会提升音质就是了
那盘专辑的问题 我用LP5+x1 也觉得有爆音
A17+Z2的降噪耳机表示Hi-res没有出现LZ所说的情况~~而且我开了DSEE HX后虽然耳机不是Hi-res的,但是感觉高音部分明显到最高处时处于想爆音但是爆不了的状态,而且比多音效混在一齐的时候比一般flac听得清晰点,不觉得脑爆(无损本来跟320k比起来就是不会脑爆跟脑爆的区别)。迟下想买套MDR-Z7回来试试效果,可能会更明显
我在杂碎发了一些24的 你试试
音源都不是一个就对比当然不一样………
网上96kHz/24bit那个Adele的《21》本身就有问题,可以试试其他的。
我那天听了吧友分享的那个hires的插电版加州招待所感觉确实更好些似的,就是器乐的一些细节明显多了,然后主唱的声音由于年纪大了声音有点沙哑但是我感觉比之前的版本更清晰一些电脑直推m50(当然有可能是开脑放了),用tf10听了一下没啥感受(不知道为何我tf10接电脑属于没法听的
很简单。音源录音才是关键。21那张我听了还有19我觉得底子不好。要么就是其它转的。建议dsd的交响乐你听听
笔记本就别提了吧
A17配A2还是A3?
我个人认为,24b是从黑胶唱片提取,16b是从CD提取的的原因。
连索尼官网介绍hr做的试听对比对象都是192aac,不是说跟无损没差别,事实存在的差异并不是能很明确的感知出来而已。有些人吹的太大了。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e800频响曲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