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七回300字概括 第七回和第十回两个回目情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水浒传第七回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水浒传第七回
《水浒传》第七回:林冲被押开封府。当案孔目孙定与府尹将林冲刺配沧州。陆虞候买通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要于途中杀害林冲。薛霸、董超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在野猪林,薛、董将林绑在树上,说明高太尉陆虞候指使他俩陷害林冲的根由。两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
水浒传第七回回目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水浒传第七回正文
且说把林冲带来使臣房里寄了监,董超、薜霸各自回家,收拾行李。董超正在家里拴束包裹,只见巷口酒店里酒保来说:“董端公,一位官人在小店中请说话。”
董超道:“是谁?”
酒保道:“小人不认得,只教请端公便来。”
却原来宋时的公人都称呼“端公。”
当时董超便和酒保迳到店中阁儿内看时,见坐着一个人,头戴顶万字头巾,身穿领皂纱背子,下面皂靴净袜,见了董超,慌忙作揖道:“端公请坐。”
董超道:“小人自来不曾拜识尊颜,不知呼唤有何使令?”
那人道:“请坐,少间便知。”
董超坐在对席。酒保铺下酒盏菜蔬果品按酒,都搬来摆了一桌。
那人问道:“薛端公在何处住。”
董超道:“只在前边巷内。”
那人唤酒保问了底脚,“与我去请将来。”
酒保去了一盏茶时,只见请得薛霸到阁儿里。
董超道:“这位官人,请俺说话?”
薜霸道:“不敢动问大人高姓?”那人又道:“少刻便知,且请饮酒。”
三人坐定,一面酒保筛酒。
酒至数杯,那人去袖子里取出十两金子,放在桌上,说道:“二位端公各收五两,有些小事烦及。”
二人道:“小人素不认得尊官,何故与我金子?”
那人道:“二位莫不投沧州去?”
董超道:“小人两个奉本府差遣,监押林冲直到那里。”那人道:“既是如此,相烦二位。我是高太尉府心腹人陆虞候便是。”
董超,薛霸,喏喏连声,说道:“小人何等样人,敢共对席?”
陆谦道:“你二位也知林冲和太尉是对头。今奉着太尉钧旨,教将这十两金子送与二位;望你两个领诺,不必远去,只就前面僻静去处把林冲结果了,就彼处讨纸状回来便了。若开封府但有话说,太尉自行分付,并不妨事。”
董超道:“却怕方便不得:开封府公文只叫解活的去,却不曾教结果了他。亦且本人年纪又不高大,如何作得这缘故?倘有些兜搭,不是耍处!”
薛霸道:“老董,你听我说。高太尉便叫你我死,也只得依他;莫说官人又送金子与俺。你不要多说,和你分了罢。落得做人情。日后也有顾俺处。前头有的是大松林,猛恶去处,不拣怎的与他结果了罢!”
当下薛霸收了金子,说道:“官人,放心。多是五站路,少便两程,便有分晓。”
陆谦大喜道:“还是薛端公真是爽利!明日到地了时,是必揭取林冲脸上金印回来做表证。陆谦再包办二位十两金子相谢。专等好音。切不可相误。”原来宋时,但是犯人,徒流迁徒的,那脸上刺字,怕人恨怪,只唤做“打金印。”
三个人又吃了一会酒,陆虞候算了酒钱。三人出酒肆来,各自分手。
只董超,薛霸,将金子分受入己,送回家中,取了行李包裹拿了水火棍,便来使臣房里取了林冲,监押上路。
当日出得城来,离城二十里多路,歇了。
宋时途路上客店人家,但是公人监押囚人来歇,不要房钱。
当下薛,董二人带林冲到客店里歇了一夜。
第二日天明起来,打火吃了饭食,投沧州路上来。
时遇六月天气,炎暑正热。林冲初吃棒时,倒也无事。次后两三日间,天道盛热,棒疮却发;又是个新吃棒的人,路上一步挨一步,走不动。
薛霸道:“好不晓事!此去沧州二千里有馀的路,你这般样走,几时得到!”林冲道:“小人在太尉府里折了些便宜,前日方才吃棒,棒疮举发。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
董超道:“你自慢慢的走,休听咭咕。”
薛霸一路上喃喃呐呐的,口里埋冤叫苦,说道:“却是老爷们晦气,撞你这个魔头!”
看看天色又晚,三个人投村中客店里来。
到得房内,两个公人放了棍棒,解下包裹。
林冲也把包来解了,不等公人开口,去包裹取些碎银两,央店小二买些酒肉,籴些米来,安排盘馔,请两个防送公人坐了吃。
董超,薛霸,又添酒来,把林冲灌的醉了,和枷倒在一边,薛霸去烧一锅百沸滚汤,提将来,倾在脚盆内,叫道:“林教头,你也洗了脚好睡。”
林冲挣的起来,被枷碍了,曲身不得。
薛霸道:“我替你洗。”
林冲忙道:“使不得。”
薛霸道:“出路人那里计较的许多!”
林冲不知是计,只顾伸下脚来,被薛霸只一按,按在滚汤里。
林冲叫一声:“哎也!”急缩得起时,泡得脚面红肿了。
林冲道:“不消生受!”
薜霸道:“只见罪人伏侍公人,那曾有公人伏侍罪人!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却不是‘好心不得好报!’口里喃喃的骂了半夜。”
林冲那里敢回话,自去倒在一边。
他两个泼了这水,自换些水去外边洗了脚,收拾。
睡到四更,同店人都未起,薛霸起来烧了面汤,安排打火,做饭吃。
林冲起来,晕了,吃不得,又走不动。薛霸拿了水火棍,催促动身。董超去腰里解下一双新草鞋,耳朵并索儿却是麻编的,叫林冲穿。林冲看时,脚上满面都是燎浆泡,只得寻觅旧草鞋穿,那里去讨,没奈何,只得把新草鞋穿上。叫店小二算过酒钱,两个公人带了林冲出店,却是五更天气。
林冲走不到三二里,脚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鲜血淋漓,正走不动,声唤下止。
薛霸骂道:“走便快走!不走便大棍搠将起来!”
林冲道:“上下方便!小人岂敢怠慢,俄延程途?其实是脚疼走不动!”
董超道:“我扶着你走便了!”
搀着林冲,只得又挨了四五里。看看正走不动了,早望见前面烟笼雾锁,一座猛恶林子,有名唤野猪林:此是东京去沧州路上第一个险峻去处。宋时,这座林子内,但有些冤仇的,使用些钱与公人,带到这里,不知结果了多少好汉。
今日,这两个公人带林冲奔入这林子里来。董超道:“走了一五更,走不得十里路程,似此,沧州怎的得到!”
薛霸道:“我也走不得了,且就林子里歇一歇。”
三个人奔到里面,解下行李包裹,都搬在树根头。林冲叫声“呵也,”靠着一株大树,便倒了。
只见董超,薛霸道:“行一步,等一步,倒走得我困倦起来。且睡一睡,却行。”放下水火棍,便倒在树边;略略闭得眼,从地下叫将起来。
林冲道:“上下,做甚么?”
董超,薛霸道:“俺两个正要睡一睡,这里又无关锁,只怕你走了;我们放心不下,以此睡不稳。”
林冲答道:“小人是好汉,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
薛霸道:“那里信得你说!要我们心稳,须得缚一缚。”
林冲道:“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的。”
薛霸腰里解下索子来,把林冲连手带脚和枷紧紧的缚在树上,同董超两个跳将起来,转过身来,拿起水火棍,看着林冲,说道:“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去回话。便多走的几日,也是死数!只今日就这里倒作成我两个回去快些。休得要怨我弟兄两个:只是上司差遣,不繇自己。你须精细着。明年今日是你周年。我等已限定日期,亦要早回话。”
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董超道:“说甚么闲话!救你不得!”
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
可怜豪杰束手就死!正是:万里黄泉无旅店,三魂今夜落谁家?毕竟林冲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水浒传第七回赏析
林冲发配沧州,但高衙内霸占林太太的目的还没有达到。由于东京市顶住了高部长的压力轻判了林冲,使得陆参谋妙计的功效大打了折扣。只要林冲还活着,对高衙内来说就始终是个障碍。况且对另一个主谋陆参谋来说,在这件事上已彻底得罪了林冲,所以他更想置林冲于死地。无论为主子还是为自己,陆参谋都需要将这个脏活干到底。
于是陆参谋就去找了押送林冲的两名公安董超和薛霸,赏了两人10两金子(3万人民币),并代表高部长封官许愿。董、薛两个小小的公安,平时恐怕见都见不到高部长,自然就一口答应在路上做掉林冲。这事搁在今天,就是某部长高官为了儿子能霸占手下的太太,故意陷害部下,但地方的公检法系统并不买帐,公正作出了判决,这时候部长大人又让人出3万元收买负责押送的公安让他们暗中下手杀掉该名部下。这个桥断也是现在反腐倡廉连续剧中经常出现的。而董、薛两人吃完原告吃被告,不仅拿了陆参谋的钱,还照样拿林冲老丈人张教官的钱。他俩沿途一路虐待林冲,并要在野猪林下手。但千算万算还是漏算了一人,大相国寺的鲁智深一直暗中保护着林冲。这鲁大师耐心的确不错,董、薛两公安一路虐待林冲时,他倒是很沉得住气,一直未现身,直到紧要关头才出手救人。无斋主人一直想,要是智深大师早点现身,林教头岂不要少吃很多苦头?救了林冲后,为防万一,鲁智深一路护送林冲到沧州附近,董、薛两人始终再无机会下手。
沧州附近正是黑白两道赫赫有名的小旋风柴进的地盘。柴进是老牌太子党,祖上为大宋朝的建立立下过汗马功劳,宋朝太祖的领导核心地位就是柴进的先祖让出来的。投桃报李,宋太祖赵匡胤赐柴家丹书铁卷,子孙犯罪可以被豁免。因此沧州柴家是黑道人物、犯罪分子的最佳避难所。在江湖上混难免要犯事,犯了事柴家庄就是最好的去处,江湖上不少黑道人士都受过柴进庇护。水浒中除了宋江就是这位柴大官人在江湖上的名声最大。沧州地界黑白两道都要买柴老大一个面子。水浒上说:
“柴进又置席面相待送行;又写两封书,分付林冲道:‘沧州大尹也与柴进好;牢城管营,差拨,亦与柴进交厚;可将这两封书去下,必然看觑教头’”。
柴老大款待了林冲后,就写了封信给沧州市监狱劳改大队长和队长,让他们好好照顾林冲。于是林冲就开始了在沧州监狱的服刑改造生涯。
水浒传第七回回评
此回凡两段文字,一段是林武师写休书,一段是野猪林吃闷棍;一段写儿女情深,一段写英雄气短,只看他行文历历落落处。
开封滕府尹止知奉承太尉,那管草营林冲。丈夫生负寄冤,割舍妻儿,不失英雄气概;张氏、张老,善承林冲之志,到底不为衙内所污,可称真泰山、真节妇!
又曰:自有宋以来野猪林中,结果了多少冤屈的性命,几回得遇太白金星鲁智深搭救。巧哉!林冲相交花和尚,便得花和尚之力,岂不是绝处逢生!两解差同为刽子手,董超初犹豫不决,后与薛霸同谋,智深杀之,而林冲救之。后以得罪高俅流配大名,又受李固金而欲死卢佼义,卒为燕青冷箭所死。呜呼!既已漏网,何又投罗,术固不可不慎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上传我的文档
 上传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71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求助此文档
水浒传120回版各回目主要内容
下载积分:0
内容提示:水浒传120回版各回目主要内容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949|
上传日期: 11:02:2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此文档不支持下载
发布找文档任务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水浒传120回版各回目主要内容
关注微信公众号《金瓶梅》和《水浒传》是什么关系?
《金瓶梅》和《水浒传》什么关系?儿子和老子的关系。
《金瓶梅》是将《水浒传》一段情节挖出,补缀、推演、丰富、异化,写成的新小说。
一部世界名著从另一部世界名著体内产生,好像只是中国国情。《金瓶梅》原本是长在《水浒传》上的寄生蟹。没想到,越长越旺,越长越大,越长越肥,不仅脱离母体,还跟母体分庭抗礼。
《金瓶梅词话》曾是书会才人的说唱底本。晚明作家张岱的《陶庵梦忆.卷四.不系园》写到一次文人聚会上,杭州杨与民“出寸许界尺”“用北调说《金瓶梅》一剧,使人绝倒。”
考察《金瓶梅》跟《水浒传》的血缘关系,宜以时间早的《金瓶梅词话》为底本。幸亏那时没出版法,兰陵笑笑生才能把《水浒传》若干章节换汤不换药搬到自己书里。这位文学神偷“鼓上蚤”,对《水浒传》无所不偷,有的是几回几回的偷,有的是整段整段的偷,有的是偷来水浒命意重作文章,有的是偷来水浒人物再放光彩。这位“天下第一文抄公”对《水浒传》采取“拿来主义”,任意抄录、改写、重装,组合到《金瓶梅词话》中。
那么,中国小说中上第一神偷从《水浒传》偷了些什么?人们常说“偷来的锣鼓打不得”,《金瓶梅》作者如何能将偷来的锣鼓敲了个震天响?
《金瓶梅词话》受《水浒传》哪些影响,表现为数种情况:
★狗尾续貂
最有代表性的是《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四回“吴月娘大闹碧霞宫,宋公明义释清风寨”。这一回内容是:西门庆死后,吴月娘到泰山烧香,先拜碧霞宫女神,再到碧霞宫道观休息,受到恶少调戏,险被污辱。后被王矮虎掠到山上,要其做押寨夫人,为宋江所救。不管是女神形象,还是吴月娘几乎被辱、做押寨夫人,甚至迫害吴月娘者的结局,都是从《水浒传》移花接木。
吴月娘看到的碧霞宫娘娘,原文照抄宋江看到的九天玄女:“头绾九龙飞凤髻,身穿金缕绛绡衣。蓝田玉带曳长裙,白玉圭璋擎彩袖。脸如莲萼,天然眉目映云鬓,唇似金朱,自在规模瑞雪体。犹如王母安瑶池,却似嫦娥离(居)月殿。正大仙容描不就,威严形象画难成。”宋江梦中看到九天玄女,见于《水浒传》第四十二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水浒传》的九天玄女变成《金瓶梅词话》的碧霞宫娘娘,两处描写仅一字不同,即《金瓶梅》是嫦娥“离”月殿,《水浒传》是嫦娥“居”月殿。
吴月娘拜祭碧霞宫娘娘后,接着发生两件事,都改写自水浒。
第一件事是吴月娘险些被污辱,改写自林冲娘子险些受辱:碧霞宫道士石伯才设计,安排知州高廉的小舅子殷天锡奸污前来烧香的吴月娘。吴月娘坚决反抗,被吴大舅救出。整个过程甚至吴月娘喊的“清平世界,拦烧香妇女在此做甚么!”都和陆谦设计帮高衙内骗林冲娘子如出一辙,见于《水浒传》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二件事是吴月娘被王矮虎掠上清风山,为宋江所救,改写自《水浒传》第三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在《水浒传》里,王矮虎掠清风寨知寨刘高之妻上山,想让她做押寨夫人。宋江因刘高是好友花荣的同僚救了她。《金瓶梅词话》的情节和对话几乎跟《水浒传》一模一样,只不过刘夫人名字改成吴月娘。八十四回还提到设计奸污吴月娘的殷天锡后来为李逵所杀,则是节录《水浒传》第五十二回“李逵打死殷天锡,柴进失陷高唐州”情节。
《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四回对于整部小说有什么意义?有哪些出彩处?简直没有。全文删除也不影响这部小说,给人的印象是:《金瓶梅词话》作者要给小说凑一百回回数,拿《水浒传》编排凑数。
★★东施效颦
《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六回“来旺儿递解徐州,宋蕙莲含羞自缢”,内容是:西门庆为了霸占宋蕙莲,设计先将假银子交给宋蕙莲丈夫来旺儿做生意,接着诱使来旺儿夜晚到花园“捉贼”,诬赖来旺用假银换真钱,将其扭送官府治罪。西门庆诬陷来旺儿的操作方法、过程、结果,都是模仿《水浒传》张都监陷害武松,事见《水浒传》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武松大闹飞云浦”。在《金瓶梅词话》里,是吴月娘的丫鬟玉萧大叫“一个贼往花园中去了”,将来旺儿引入花园,然后由西门庆家人将他捆住。在《水浒传》里,是武松对之有好感的侍女玉兰对武松说“一个贼奔入后花园里去了”,然后由张都监的侍卫将武松绊倒捆住。按照西门庆的刁滑、来旺儿的愚鲁,完全可构思出自己的精彩情节,何必拘泥于水浒?《金瓶梅词话》作者太懒惰了。
★★★因风吹火
《金瓶梅词话》第十回写到,李瓶儿原是梁中书的小妾,因为李逵在翠云楼杀了其全家老小,梁中书和夫人各自逃生。李瓶儿拐带大量财富到东京投亲。梁中书逃亡故事来自《水浒传》第六十六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李瓶儿在《水浒传》根本子虚乌有。《金瓶梅词话》借《水浒传》梁中书逃亡挟带出李瓶儿,使得李瓶儿能以富婆身份出现。因风吹火,相当聪明。
★★★★借鸡生蛋
由《水浒传》武松杀嫂敷衍成更详尽的西门庆潘金莲艳事,是《金瓶梅词话》的作者借《水浒传》这只“老母鸡”生出一只松花鸭蛋。
《金瓶梅词话》整块从《水浒传》切割了四回,即:
第二十二回“横海郡柴进留客,景阳岗武松打虎”;
第二十三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
第二十四回“王婆计啜西门庆,淫妇药鸩武大郎”;
第二十五回“偷骨殖何九送丧,供人头武二设祭”。
这四回是《水浒传》“武十回”的前半部。“武十回”即描写武松的十回,是《水浒传》的重要章节。武松的故事是给宋江引出来的:《水浒传》第二十二回宋江杀了阎婆惜,跟弟弟宋清避难到柴进庄园,宋江在廊下误踩了病中武松烤火用的铁锹,武松险些打了宋江,柴进向武二郎介绍了“及时雨”,武松纳头便拜。宋江引出了武松,作者暂时放下宋江,开始写武二郎传奇。而西门庆和潘金莲私通,是武松杀嫂并最终逼上梁山的诱因。
《金瓶梅词话》把《水浒传》四回衍化成前十回中的九回和第八十七回:
第一回,景阳岗武松打虎,潘金莲嫌夫卖风月;
第二回,西门庆帘下遇金莲,王婆子贪贿说风情;
第三回,王婆定十件挨光计,西门庆茶房戏金莲;
第四回,淫妇背武大偷奸,郓哥不愤闹茶肆;
第五回,郓哥帮捉骂王婆,淫妇药鸩武大郎;
第六回,西门庆买嘱何九,王婆打酒遇大雨;
第八回,潘金莲永夜盼西门庆,烧夫灵和尚听淫声;
第九回,西门庆计娶潘金莲,武都头误打李外传;
第十回,武二充配孟州道,妻妾宴赏芙蓉亭;
第八十七回,王婆子贪财受报,武都头杀嫂祭兄。
《金瓶梅词话》前十回只有第七回“薛嫂儿说娶孟玉楼,杨姑娘气骂张四舅”不是水浒故事。《金瓶梅词话》前十回好像照抄《水浒传》。武松打虎、武松跟武大郎见面,潘金莲见了武松后想三想四,武松决然搬离兄长家,王婆贪贿说风情,西门庆跟潘金莲勾搭成奸,郓哥带武大郎捉奸,王婆出主意毒杀武大郎……但是从《水浒传》的四回(实际是三回半)写成长达十回,总得增加些自己的东西,《金瓶梅词话》增加了哪些东西呢?
----西门庆和潘金莲各自的复杂来历和曲折历史。
----王婆和西门庆、潘金莲之间的琐碎对话和心理活动。
----西门庆和潘金莲比水浒更香艳细致的调情通奸过程。
----西门庆和潘金莲偷情同时如何把孟玉楼娶回家。
----改变了原来水浒中某些人物定位,如仵作何九,在《水浒传》中,他有正义感且老谋深算,他给武大郎验尸时假装中恶,避免当场表态,却机智地偷出武大郎酥黑的骨殖,和西门庆行贿的银子放在一起,写上年月日,给武松查清武大郎被杀真相提供了关键证据。在《金瓶梅词话》中,何九贪财、世故,受西门庆钱财,替西门庆消灾,在武松最需要他时逃走了,给武松弄清武大被杀案制造了最重要障碍,后来他还在王婆引领下进西门府找潘金莲,向提刑千户西门庆给犯了罪的兄弟求情。《水浒传》中的何九到《金瓶梅词话》中变节,出于两方面需要。一方面,说明社会黑暗、道德沦丧侵及到普通百姓;另一方面,没了何九帮助,武松就没法明正言顺、酣畅淋漓的复仇,结果误杀了李外传,被刺配千里之外,使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故事能继续下去。
----增加了某些次要人物,如李外传和迎儿。李外传是西门庆的替死鬼。武松找西门庆报仇,他跑去给西门庆报信,代替西门庆死到武松手里,构成武松被流放、西门庆却逍遥法外的情势。迎儿是武大前妻所生,出场时十二岁,受后母潘金莲虐待。武大死后迎儿又成了潘金莲的丫鬟兼出气包。潘金莲嫁入西门家,将迎儿留给王婆照管,这是第九回的事。到第八十七回,武松遇赦返乡,迎儿十九岁,该出嫁的年龄。武松就棍打狗,以看顾迎儿为理由、拿迎娶潘金莲为诱饵,将依然迷恋武松、利令智昏的潘金莲骗回家杀掉。
李外传和迎儿似乎次要,却对从《水浒传》到《金瓶梅词话》的转型起到转向作用。因为这两个人物出现,水浒英雄武松的个性被改变了。水浒打虎将精明过人,武松杀嫂先审后杀,有证人,有记录,井井有条、滴水不漏。斗杀西门庆目标明确、干净利落。他怎么可能在寻找西门庆报仇时跟李外传纠缠放跑西门庆?《金瓶梅词话》偏偏这么写,也必须这样写。西门庆和潘金莲如果死了,他们的故事还乍往下写呢?兰陵笑笑生不是蒲松龄,不乐意做鬼文章,只能让本该做鬼的西门庆和潘金莲再做几年人。迎儿似乎多余,却起到伏线千里之外的作用。迎儿露面时十二岁,武松遇赦返乡时她十九岁,这七年中,《金瓶梅词话》独创的“西门庆传”写完了,潘金莲被吴月娘发卖,到王婆家待嫁,迎儿成为武松将潘金莲骗回来的借口。只不过,这里的武松已不是水浒英雄武松,而是《金瓶梅词话》创造的一个“善机变”人物。倘若是水浒铮铮铁骨、坦坦荡荡的英雄武松,岂能冒叔娶嫂恶名,即使仅仅是杀嫂借口?!
其实,《金瓶梅》的作者一落笔,就试图跟《水浒传》从基本立意上区别开来。按文学史家的观点,《水浒传》始终围绕一条红线——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写故事和人物。社会黑恶势力,包括教坏良家妇女的王婆和诱奸良家妇女的西门庆,逼迫武松杀人,杀人结果是武松被发配,最后上梁山。《金瓶梅》的初衷却是打算借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惨烈风月故事醒世。
《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开头就用一段词做说教:
“丈夫只手把吴钩,欲斩万人头。如何铁石,打成心性,却为花柔?请看项籍并刘季,一似使人愁。只因撞着,虞姬戚氏,豪杰都休。”
《金瓶梅词话》讲述项羽和刘邦因“情色”带来人生不幸,根本就是扭曲,是指鹿为马。不管项羽还是刘邦----特别是盖世英雄项羽----跟女人的关系,都不是他们人生失败的原因。开国皇帝刘邦的人生更不能说是失败。《金瓶梅词话》接着说自己这本书是干什么用?非常奇怪,这本众人眼中的“淫书”居然想劝世、想教育男人远离女色:“如今这一本书,乃虎中美女,后引出一个风情故事来。一个好色的妇女因与了破落户相通,日日追欢,朝朝迷恋,后不免尸横刀下,命染黄泉,永不得着绮穿罗,再不能施朱傅粉。静而思之,着甚来由。况这妇人,他死有甚事!贪他的断送了堂堂六尺之躯,爱他的丢了泼天哄产业,惊了东平府,大闹了清河县。”......
从这段话,可以推测兰陵笑笑生创作之初原本有两条计划:第一,他打算用潘金莲诱使西门庆断送前程和性命的故事谴责好色的妇女。这跟曹雪芹对待妇女态度完全不同。曹雪芹借贾宝玉的嘴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金瓶梅》却持“女色祸水论”,在作者心目中,即便像西门庆这种坏得头顶长疮脚底洗脓的角色,他遭遇不幸,该负责任的是潘金莲。第二,《金瓶梅》本来打算只将潘金莲和西门庆情爱故事加以铺排和演义。此时作者想没想到李瓶儿、庞春梅这两人?是否决定小说书名叫“金瓶梅”、或“金瓶梅词话”?八字还没一撇呢。写过长篇小说的作家都有这方面的经验:在写作过程中,构思时没想到的人物会一个一个冒出来,事件会一件一件自己跑出来,并不是所有长篇小说家都像曹雪芹,先写它个《红楼梦》第五回,把所有人物的命运匡定下来。《金瓶梅》最初只想演义西门庆和潘金莲两个人的风月故事,这是文本提供的线索,不是笔者向壁虚构。但开弓没了回头箭,故事越写越长,人物越写越多。围绕着西门庆,“金”(潘金莲)、“瓶”(李瓶儿)、“梅”(庞春梅)的故事一步一步完成,《金瓶梅词话》的书名也就出来了。
崇祯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写定者跟兰陵笑笑生语言习惯不太一样,似乎是跟正统文学走得更近的人,多少懂些吴语的人,写案头阅读更拿手的人。李渔成为可能的侯选人。兰陵笑笑生显然更熟悉“说话”,更喜欢民间巧话、小曲俗话,更乐意抄抄其他作家写过的词曲、故事,也更熟悉鲁西南和苏北一带的话。其人即使是“大名士”,也放荡不羁,喜欢接近下层民众,喜欢在书会才人中摸爬滚打,在酒楼饭庄饮酒划拳,在妓寮娼馆浅斟低唱。两个不同的写定者给我们留下两本不一样的书。打个不太合适的比喻:《金瓶梅词话》跟《新刻绣像金瓶梅》相比,有点儿像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赛“原生态”歌者跟职业通俗歌手对垒。现代著名作家施蛰存将词话本和崇祯本做过对比后,认为“拖沓”、“鄙俚”的词话本要比“简净”、“文雅”的崇祯本好,崇祯本“反而把好处改掉了也”。施蛰存显然肯定“原生态”。其实,《金瓶梅词话》肯定已不是袁宏道所见《金瓶梅》原生态。崇祯本写定者对《金瓶梅词话》做了不少改动,删除曲词,改动话语,特别是将第一回重写了。《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景阳岗武松打虎,潘金莲嫌夫卖风月”,坚持走《水浒传》老路。《新刻绣像金瓶梅》第一回“西门庆热结十兄弟,武二郎冷遇亲哥嫂”,显然想隆重推出西门庆。不管崇祯本对《金瓶梅词话》其他擅改对不对?第一回改得相当有水准。
崇祯本第一回在开头有诗词各一首,诗是引用吕洞宾的:“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崇祯本写定者接着说教:“只这酒色财气四件中,唯有‘财色’二者更为利害。”世人追逐财色,财色害坏世风,“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这话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关于项羽刘邦的启示,可算《金瓶梅》“主题揭示”。标志着《金瓶梅》进一步跟《水浒传》分道扬镳。
★★★★大放异彩
《金瓶梅词话》前十回,已不露痕迹地悄悄从水浒江湖豪杰圈走出,渐渐进入市井细民氛围。从第十一回开始,兰陵笑笑生一步一步把“西门庆传”唱响,一步一步把西门家业做大,一步一步把西门庆的触角伸到社会四面八方,从西门一家写及众多家,从市民写到官场,从地方写到朝廷,《金瓶梅词话》跟《水浒传》彻底划清界限,有了真正的自我。
兰陵笑笑生最初大概还没有写百回小说的创作计划,他本来只想把武松杀嫂当发面引子,发酵个“情色祸水”大炊饼。没想到,落笔一写,作者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经验纷纷向“水浒”叫板,进入小说变成“大宋故事”;作者熟悉的芸芸众生纷纷向潘金莲叫板,进入小说变成众多“西门娇娃”,越写越有趣,越写越好玩儿,越写越有味儿,越写越长,于是,来自遥远宋代的陈年腊肉笋干,被兰陵笑笑生烹调成了鲜活生猛的明代市民生活的“满汉全席”。
《水浒传》里西门庆和潘金莲这对狗男女,把自己的淫乐建立在他人尸骨上,早就该杀,死了活该。武松杀嫂和大闹狮子楼,何等精彩,何等快意。没想到时隔二百年,兰陵笑笑生让西门庆和潘金莲起死回生,再活七年。这七年,是精彩纷呈的七年。这七年,绘出以西门庆为中心、号称宋代实际是明代社会的风俗画。这个发生在运河旁边的市井故事,堪称明代的清明上河图。(马瑞芳)
关注书房记微信公众号(shufangji2013)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浒传第七回题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