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病是什么情况个情况

全面了解新风系统(设计、计算、选型、预算、安装、使用及常见问题)
我的图书馆
全面了解新风系统(设计、计算、选型、预算、安装、使用及常见问题)
新风是中文创造的意义,在国外这个名词就叫“ventilation(通风)”,就是暖通空调中的通风,而没有其他的用词。通风的概念是把室外空气引到室内,把室内空气排到室外,由于进来的空气和排出的空气污染浓度不同,因此通风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同样,通风可以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也可以降低室内空气的湿度。但如果室外空气中的污染浓度大于室内,则通风的结果必定是,通风会提高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同样通风也可以提高室内温度和湿度。因此,传统意义的新风只适合处理污染源自室内的污染。而不是一个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新风的由来及其作用新风系统的来由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使得西方社会加强了对建筑节能的重视,提高保温能力,减少自然通风换气量,对建筑能耗提出更低的要求。但从结果来看,在这些节能建筑中出现一些以前没有出现的问题,许多人出现头晕、记忆力降低、工作效率降低,以及患病率增加。几年后,答案揭晓,这是因为室内外通风量不足而产生的,因为这种情况与空调系统的使用同时存在,因此也称之为“空调病”。要避免“空调病”,就需要保证建筑的“最小通风量”。一般来讲这个数值与人员多少有关,或者按人均风量来衡量。各国的标准不尽相同,在中国这个数值定为30m3/(h*人)(《GB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3.0.6 关于新风量设计要求)。不同使用情况(办公、商场、剧场等),不同污染情况(吸烟等)的人均新风量也是不一样的。新风系统从公共建筑进入民用住宅,形成了家用新风系统。新风系统的意义虽然新风的概念不是很明确,但是大家对新风系统的理解还是基本一致的,就是能降低室内污染浓度,改进室内空气质量的通风系统。由于空气污染物种类很多,新风系统的原则是:降低一种污染物的代价不能是使另外一种污染物浓度不可控制的增加,超过健康标准要求。新风系统的核心是保障室内空气质量水平,使空气有利居住者的健康。值得指出的是新风并不是一个有严格技术规定的名词,在国外称为室外空气,由于西方国家室外空气质量往往较高,因此室外空气可以看成是“好空气”或“新风”,但在中国大多数城市,由于室外PM2.5(请见南社百科相关条目)和其他污染严重,不能把室外空气当做“好空气”。准确的说法是使用室内空气质量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意义:通过室内环境卫生学的研究,提出室内污染浓度限值水平和标准测试方法,从而保障室内人员的健康。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数据来源主要有二个:参照国际标准和室外空气标准。由于人类生活在室内的时间占了生命的大多数时间,而时间最长是住宅,室内空气质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重要。国家标准是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强制性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执法强制执行,而推荐性国标由各方同意纳入合同中,成为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由于上述标准未将PM2.5浓度列入,新风厂家以室外空气标准的浓度作为指标。以二级指数75μg/m3作为达标指标。污染类型污染类型局部污染整体污染污染源油烟、水蒸汽、人体排泄物呼吸、人体气味、建材家具释放排放时间间断连续排放强度高低通风对策局部通风整体通风(新风)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新风的作用目前所提的新风,一般是指新风系统对室内进行有效的换气,过滤空气,提高空气品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并能降低空调的能耗,附加一些如其它让人体感觉到舒适的功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序号参数类别参数单位标准值备注1物理性温度℃22~28夏季空调16~24冬季采暖2相对湿度%40~80夏季空调30~60冬季采暖3空气流速m/s0.3夏季空调0.2冬季采暖4新风量m3/h·p30a5化学性二氧化硫SO2mg/m30.501小时均值6二氧化氮NO2mg/m30.241小时均值7一氧化碳COmg/m3101小时均值8二氧化碳CO2%0.10日平均值9氨NH3mg/m30.201小时均值10臭氧O3mg/m30.161小时均值11甲醛HCHOmg/m30.101小时均值12苯C6H6mg/m30.111小时均值13甲苯C7H8mg/m30.201小时均值14二甲苯C8H10mg/m30.201小时均值15苯并[a]芘B(a)Pmg/m31.0日平均值16可吸人颗粒PMl0mg/m30.15日平均值17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mg/m30.608小时均值18生物性氡222Rncfu/立方米2500依据仪器定b19放射性菌落总数Bq/立方米400年平均值(行动水平c)a新风量要求≥标准值,除温度、相对湿度外的其它参数要求≤标准值 b见附录D c达到此水平建议采取干预行动以降低室内氡浓度。数据来自(GB/T1)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新风量的设计标准与计算自然通风的通风量不稳定,当室外刮风和室内外温差较大时,通风量增加。反之减少。当自然通风匮乏时,室内污染浓度会超过标准要求。此时需要使用机械通风来增加通风量。住宅新风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按人数,一是按室内污染源(主要是装修污染)。按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设计计算现行《GB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要求1)按人数需要的通风换气量按人计算的新风量:按人数计算的新风量属最小新风量,需要必须保证。要保证室内CO2浓度低于1000ppm,则需要保证30m3/h*人(取值《GB/T1)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新风量。对于人数不恒定的房间(如会议室),取平均使用人数。平均使用人数一般不少于最大人数的50%。按人数计算新风量时有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整套房子满足还是每个房间都要满足。前者的情况是假设各个房间之间存在连通,二氧化碳等会达到整套房间内的平衡;后者则假设各个房间单独存在,相互之间没有影响。一般使用前一种假设,在各个房间之间使用透风槽,并采用集中回风。而后一种假设,则是每个房间单独送风回风。2)装修污染需要的通风换气次数按污染量计算:当房间内有有散发污染的建材时,必须有相当量的新风排出污染,以保证室内空气达标。按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每1m3/h的新风可以排除0.1mg/h的甲醛,相当于0.8m2 E1级木板产生的污染,或5m2 E0级木板产生的污染。环保装修预评估:N2*S2+N3*S3≤A其中:N2 为二类装修材料系数; S2二类装修材料使用面积;N3为三类装修材料系数;S3三类装修材料使用面积;A居室面积。居室的种类换气次数N2N3住宅等的居室10.7次/h以上1.20.20.5次/h以上,0.7次/h以上未满2.80.5上述以外的居室20.7次/h以上0.880.150.5次/h以上,0.7次/h以上未满1.40.250.3次/h以上,0.5次/h以上未满3.00.51住宅等的居室是指,住宅的居室、宿舍的寝室、销售家具或是类似商品的店铺卖场。2住宅以外的居室是指,学校、办公室、医院等其他的所有居室。过滤去除室外进入的PM2.5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微小的固体颗粒与液滴混合物。颗粒大于10μm的能够在空气中快速沉降,而肉眼可见范围是50μm。颗粒物的毒性与其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颗粒直径越小,其比表面积越大,吸附的化学组分越多,而且进入人体呼吸系统部位就越深,健康危害越大。颗粒物化学组分在机体内能够产生活性氧ROS,通过诱导与催化多种化学反应,破坏细胞膜与细胞质中的脂类与蛋白质及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DNA,从而造成细胞损伤或变异,导致衰老、疾病、癌症与死亡。选择过滤网时,要考虑维护方式,吊顶送风过滤网由于维护不方便,其检查更换周期最少应为半年到一年,因此不建议在机器内效率高寿命短的过滤网。如需配置建议使用带监控过滤网阻力系统,当阻力过高需要过滤网时发出报警信号,通知维护者及时维护或更换。选择过滤网等级时,应根据室内洁净度(颗粒物浓度)要求,更换周期,更换成本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室内空气品质影响主要因素1建材和家具环保(含有害挥发物)情况2新风换气量大小3室内温度和湿度条件4室外气象情况(温度、风力等)室内空气品质数值在一天24小时之内不是固定不变的,但只有第二项是人可以控制的。使用空气品质控制器自动打开/关闭新风系统可将室内空气品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设计计算原则1.在人停留时间超过3小时的房间要保证新风量30m3/h*P,在住宅内,是指卧室,无论大小,应该:主卧室≥50m3/h;其他卧室≥30m3/h。2.人不停留的区域可以不考虑新风量,如楼梯间、门厅等。3.局部通风的区域,如厨房、卫生间、设备间、洗衣间的通风单独计算,不在新风范围。根据上述原则,确定新风面积,根据换气次数和新风需求量确定每个房间的需要新风。新风类型单向流新风系统单向流系统是基于机械式通风系统三大原则的中央机械式排风与自然进风结合而形成的多元化通风系统,由风机、进风口、排风口及各种管道和接头组成的。安装在吊顶内的风机通过管道与一系列的排风口相连,风机启动,室内混浊的空气经安装在室内的吸风口通过风机排出室外,在室内形成几个有效的负压区,室内空气持续不断的向负压区流动并排出室外,室外新鲜空气由安装在窗框上方(窗框与墙体之间)的进风口不断的向室内补充,从而使您一直呼吸到高品质的新鲜空气。该新风系统的送风系统,但无须送风管道的连接,而排风管道一般安装于过道、卫生间等通常有吊顶的地方,基本上不额外占用空间。双向流新风系统双向流新风系统是基于机械式通风系统三大原则的中央机械式送、排风系统,并且是对单向流新风系统有效的补充。在双向流系统的设计中排风主机与室内排风口的位置与单向流分布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双向流系统中的新风是由新风主机送入。新风主机通过管道与室内的空气分布器相连接,新风主机不断的把室外新风通过管道送入室内,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新鲜、有质量的空气。排风口与新风口都带有风量调节阀,通过主机的动力排与送来实现室内通风换气。全热交换新风系统全热交换新风系统是基于双向流新风系统的基础上改进的一种具有热回收功能的送排风系统。它的工作原理和双向流相同,不同的是送风和排风由一台主机完成,而且主机内部加了一个热交换模块,可快速吸热和放热,保证了与空气之间充分的热交换。排出室外的空气和送进室内的新风在这个全热交换装置里进行换热,从而达到回收冷量、热量的目的,节约了空调能源,在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地送风系统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因此越接近地面含氧量越低,从节能方面来考虑,将新风系统安装在地面会得到更好的通风效果。从地板或墙底部送风口或上送风口所送冷风在地板表面上扩散开来,形成有组织的气流组织;并且在热源周围形成浮力尾流带走热量。由于风速较低,气流组织紊动平缓,没有大的涡流,因而室内工作区空气温度在水平方向上比较一致,而在垂直方向上分层,层高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由热源产生向上的尾流不仅可以带走热负荷,也将污浊的空气从工作区带到室内上方,由设在顶部的排风口排出。底部风口送出的新风,余热及污染物在浮力及气流组织的驱动力作用下向上运动,所以地送风新风系统能在室内工作区提供良好的空气品质。地送风虽然有一定的优点,但也有其一定的适用条件。一般适用于污染源与发热源相关的场所,且层高不低于2.5m,此时污浊空气才易于被浮力尾流带走;对房间的设计冷负荷也有一个上限,目前的研究表明,如果有足够的空间来大型送风散流装置的话,房间冷负荷可达120w/㎡,房间冷负荷过大,置换通风的动力能耗将显著加大,经济性下降;另外地送风装置占地、占空间的矛盾也更为突出。正、负压式新风系统1)负压式新风系统,工作原理:室内污浊空气从卫生间、厨房等区域排出室外;新鲜空气从墙体缝隙间进入。负压式新风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管道少,造价低,目前应用较为广泛。2)正压式新风系统,工作原理:在室内中心区域产生空气正压区,持续不断地向室内送含氧量高的新鲜空气,从而将污染的空气从建筑四周挤压出去,形成空气置换。(此式为概念性系统)由此可见,根据新风系统安装环境的不同,选用的新风系统也会有些差异,只有选择适合自家的新风系统,才能达到最好的交换空气效果。新风系统效果评价方式新风风量测量新风风量测量分为两种,一种是实际风量,也就是测量风口处的风量;一种是测量效果计算“有效风量”。后者小于前者,两者之间的比值为效率。如果新风系统按空调标准(也就是新风量)则需要测试实际风量,而如果按空气质量标准的话,则按后者测试。“有效风量”不是测实际的风量,而是测量污染物浓度变化速度,进而推导出“有效换气次数”,乘以实际体积,得到“有效风量”。室内空气质量测量空气质量的测量分为两个参数:一是可达到的最低(平衡)浓度,二是达到最低浓度需要的时间。按不变的条件测试污染变化浓度,发现浓度速度变化呈现先先高后低的情况,当时间长到一定程度后,浓度随时间变化越来越小。这时测到的浓度就是最低(平衡)浓度,这个时间与换气次数相关,一般可认为等于3/n(n为换气次数,h-1)。对应市内释放量不变的污染源,不同的新风量(换气次数)对用不同的最低(平衡)浓度,其值等于M/G,其中M为每小时释放污染物量(mg/(m3*h)),G为通风换气量m3/h。可以根据测试中得到的变化情况,对实际污染源、建筑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情况进行判断,制定最佳的运行策略,达到健康、舒适、节能的效果。新风系统的预算、安装、施工本案仅供参考!新风系统安装、施工常见问题新风安装常见问题施工常见问题施工常见问题1.使用小口径风管许多安装队从省事角度出发,喜欢使用小口径送风管,但不知道这样做会大大减少风量。同样风量使用不同直径的管道,其阻力相差巨大。以150m3/h风量计算,使用DN75,DN100和DN150的管道,每米直管道的阻力分别为:0.56pa/m, 3.9pa/m, 15.4pa/m。以80pa机器风压计算,使用上面管道可输送的最长直线距离为143m, 21m, 5.2m。还有过墙方式,2米管道过墙,分别采用DN100直管,两根DN75管道,一根DN75管道,U型过梁管道,软管过梁,过梁器,其风量分别为:195,176,160,142,132,89m3/h,其中过梁器的减小量大于50%。2.管罩的选取室外管罩原则上应安装在容易清扫的地方,一般建议半年清扫一次。带防虫网的管罩更容易被杨柳絮等糊死,在不利清扫的地方不建议使用。一旦管罩被堵,通风换气量就会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使用效果。3.保温管道对严寒和寒冷地区,机器对外两个接口的管道都应该使用保温管道,以防止在管道外壁结露。对有除湿功能的管道,送风管道也需要做保温处理。新风系统使用常见问题为什么新风系统24小时开机?在有室内污染的情况下,长时间运行可以达到最低(平衡)浓度。如果间断运行,污染浓度是变化的,有部分时间会高于标准值。为了保证最好的使用效果,新风系统最好24小时开机。否则,每次开机,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最低浓度。用CO2或VOC控制新风系统合理吗?对以人均新风量做标准的系统来讲,这是合理的,因为CO2污染随人来随人走。但是如果要考虑去除甲醛等材料污染物,就需要长时间开机,因为这种污染一直在释放没有停止。目前一些新风机厂家使用的VOC传感器,不是室内空气标准中对应的VOC,而是说不清楚浓度含量,以氢气标定的浓度,因此其数值只能说明,有一定含量的挥发气体存在,而不能确定是什么,有多大。举例,酒精会使VOC浓度大幅度提高。不及时换滤网会出现什么情况?粗效滤网只能过滤10微米以上的颗粒,使用到一定的时间,滤网就会失效,不再能够过滤空气。但是长时间使用,会使细菌落在滤网中,如果遇到潮湿的环境细菌就会在滤网上繁殖,出现不良气味,并会被气流带到空气中。高效滤网能过滤PM2.5,孔径很小。但使用到一定程度后,所有孔径都会被堵上,需要及时更换,否则会出现风量小,噪音大,甚至风机损坏的情况。PM2.5过滤目前市面上的过滤手段通常有两种,物理过滤(过滤棉)和静电集尘1.物理过滤材料常见的从G1到H13不同级别,级别越高风阻越大,过滤越彻底,价格也越贵;2.静电集尘PM2.5的过滤效果佳、风阻小,缺点是不可避免的要产生臭氧,而臭氧达到一定含量的时候对身体是有害的,所以静电集尘对臭氧产生量要求必须严格。3.目前市场上也有同时使用这两种过滤材料的,过滤效果能确实达到97%以上,但是部分厂家的PM2.5实际测量效果只有30%到60%,当然高级别的过滤价格成本也比较贵。国家对机器本身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有一个推荐标准还是室内的PM2.5“宜”小于75!(来源:暖通南社)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人在什么情况下是空调病?:_百度知道
人在什么情况下是空调病?: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空调病的特征有:有空调病的人呼吸道是不正常的。如果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的情况就是空调病。空调病会出现发热、怕冷、肌肉酸痛的症状。空调病会感觉无痰或少痰。空调病关节和肠胃处易受凉。空调病会出现皮肤干燥和眼睑干涩的现象。
采纳率:8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空调病可不是闹着玩的,家人出现这五种情况你就要这么做了空调病可不是闹着玩的,家人出现这五种情况你就要这么做了说说养生之道百家号空调可谓是世界最伟大的发明了,更有网友戏称自己的命是空调救得,由此可见空调对于当代我们的影响之大。然而伴随而来的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空调病,慢慢地侵袭着我们的身体。空调病有哪些主要特征呢。着凉,当温差过大,为了对抗低温,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就会紧急作出调节,人就可能出现鼻塞、流鼻涕、拉肚子等症状,这就是着凉。过敏性疾病:如果室内的空气不流通,同时你又是一个拥有过敏体质的人,就会造成鼻炎、眼睛痒、头痛、眩晕及呼吸困难。更严重的是还可能导致肺炎或哮喘;鼻腔和皮肤干燥:由于空调的制冷机制导致空调吹出来的冷风,相对湿度多半较低,就会导致鼻腔和皮肤干燥等;上呼吸道感染:干燥的鼻腔黏膜,减少了病菌从呼吸道进入人体的阻力,就会让人容易患上上呼吸道感染。难以耐受高温:长时间呆在有空调的室内,一旦出门,可能难以忍受高温,更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家人的健康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第一位,当家人出现以上情况时,我们就要小心空调病了。感谢你在无意中看到这篇文章,颜值都这么高了,还愿意看看小编的文章,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一点轻松在百忙的生活中,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也可以在评论区给小编留言,小编时刻在下方等着你,如果喜欢文章可以点击关注即可,小编力求不让你们失望,每天都会更新哦!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说说养生之道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拥有健康,享受快乐。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大风号出品
『健康』吹空调,牢记这8招,不得空调病就靠它了!
科技的发展,大大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许多新兴的“疾病”,而“空调病”就是其中一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几乎成为每家每户的必备的家电。一到炎热的夏季,很多人都会打开空调,调到舒适凉爽的温度来避暑。不少现代化的写字楼多呈现出一种封闭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中,灰尘、烟雾、病菌、废气的浓度不断增加,氧气含量不断减少,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是大量微生物滋生,容易感染微生物引发疾病;二是温度设定得太低,与室外温差大,一进一出容易感冒。8招教你健康吹空调01经常开窗换气开启空调的时间不要过长,而且要经常开窗换气,以确保室内外空气交换,使室外新鲜气体进入,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此外,使用空调的房间应保持清洁卫生。02空间不要完全封闭可以采用在门窗处留一条小缝,使室内外空气进行缓慢的交换流通。其次,室内的空气尽量保持在60%~70%的湿度,因为不少空调病例,是由于空气干燥引发鼻黏膜和气管黏膜变干,甚至出现破裂,给感冒等病毒可乘之机造成的。建议夜间可在空调房内同时使用加湿器,或简单地放一盆水。03定期清洗过滤网值得注意的是,定期对空调进行清洗以杜绝病菌的滋生,是预防空调病的重中之重。最好每两星期清洗一次空调的过滤网,方法很简单,用水就能冲洗干净。04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5度忽冷忽热是造成人体不适,并可能引发生病的一个主要原因,夏天空调的温度最好设置在26度~28度之间。空调温度的设定,与室外的温差在5度以内,是人体比较能适应和感觉舒适的温度。虽然不少空调的摇控器上有“急冷”这一项功能,但建议大家最好不用或者少用。出空调房时最好先关了空调,打开门窗,等到身体适应再出门。05常活动身体做一次深呼吸,并直腰收腹。保持这种姿势2-3秒钟,重复4-8次。此动作可强健腰、腹肌力,预防腰背酸痛。两肩向后用力,使背肌收紧,两肩胛骨靠拢。保持此姿势4-6秒钟,重复4-8次。多做几次能舒缓肌肉,放松关节。06出汗时别对着空调吹对于身体虚弱、喜吃素食、冷饮、爱穿着单薄、血压及血糖偏低的人,尤其是有慢性疾病的人,往往是高危人群。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在大汗淋漓时立即进入温度很低的空调房间,或直接让电风扇使劲吹,这样会造成汗闭,内热外感,寒闭郁体内,会造成暑湿感冒,出现发热、头疼、鼻塞恶心、身重如裹,周身不适。不要在大汗淋漓时立即进入温度很低的空调房,有汗时如果要进入空调房最好先换掉湿衣,擦干汗水。千万不要贪图一时痛快而站在空调风口,尤其要避免空调直接吹向颈部。07夜间最好开启睡眠模式当人体进入睡眠状态,体温也会相应降低,这也就是为什么有“越睡越冷的感觉”。建议大家晚上最好使用睡眠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运行的空调会随着时间的变长而逐步提高温度,同时减少送风量。08防止腹部和关节受凉穿裙子的女士在空调房间里要当心腿部受凉,否则可能会导致关节不适,建议坐在办公室里时不妨在膝盖上盖条薄毯子。晚上睡觉时要用夏凉被或者薄毯子盖住腹部和膝盖,以防着凉引起不适。得了“空调病”应该怎么治“空调病”的主要症状因各人的适应能力不同而有差异,一般表现为容易疲劳、肩颈痛,手脚畏冷、容易感冒、体质下降、鼻敏感等症状,如果空调的温度过凉了,还会感觉浑身发紧、手脚冰凉,时间长了还会腰酸背痛;还有的时候,从闷热的室外进入有空调的房间,突然凉下来后,有的人还会感到肚子不舒服甚至拉肚子。“空调病”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疾病,没有任何医学指南收录这个病,它本身也并不符合疾病的定义。且大部分人在离开空调房后,各种不适通常也就缓解、消失了。空调病的表现◆症状表现为拉肚子、流鼻涕、鼻塞:身体应对快速的温差变化的反应;◆症状表现为皮肤、鼻腔、喉咙干:空调导致室内空调干燥;◆症状表现为过敏或哮喘一类的情况:空调长期未做清洗。空调病产生的原因从中医方面来说,夏季人体阳气蒸腾,长时间处在一个温度比较低的环境之中,那么人体的自然调节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这样外来的寒气就会入侵我们身体变成病邪,导致身体受风寒。风邪入侵身体就会导致身体出现头晕脑胀以及关节疼痛等不适。另外,风邪入侵还会伤害到身体之中的阳气,导致畏寒怕冷以及不出汗的情况;伤害我们的脾胃功能,出现食欲不振和呕吐腹泻的情况。所以,在中医看来,空调病主要就是患有热伤风,也就是夏天的感冒,然后慢慢发展成为脾胃湿滞和外寒内热。空调病产生后的治疗对于一些由于夏季吹空调过多导致的外感风寒感冒,头昏头重,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可以服用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丸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如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2)如果在空调环境出现鼻塞流涕、周身酸痛等不适,下班后可以在家里沐足。沐足可以促进足底血液循环,帮助刺激经络和穴位,加强末梢神经的感应能力,让“寒气”从打开的毛孔中快速排出。沐足时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如艾叶、花椒、红花、生姜等驱寒除湿的药材,帮助加速发汗。但需注意的是,沐足的时间不宜过长,15分钟左右即可,而水温也最好保持在40度上下的恒定状态,以全身微微汗出为佳。(3)喝姜汤驱寒:生姜能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因久吹空调外感风寒的人,可以喝杯红糖姜茶,或用姜水泡脚;肩膀和腰背受凉的人,可以熬点热姜汤,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其浸湿毛巾,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因腹部受凉出现腹痛、腹泻的人,也应多喝姜茶。(4)如果是空调病的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伴随有一些发烧以及咳嗽的情况,那么最好能够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之下来服用一些药物,令身体尽快恢复健康。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调病怎么治最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