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说的生浆水生花怎么办和熟是什么,怎么做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郝万山讲伤寒论》完整文字版.pdf 86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郝万山讲伤寒论
第 01 讲《伤寒杂病论》的作者3
第 02 讲《讲伤寒论》成书背景和流传 14
第 03 讲《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 32
关于六经辨证的若干问题49
第 05 讲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和要求 69
第 06 讲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和要求(2);太阳病概说88
第 07 讲太阳病概说(2 )、太阳病提纲104
太阳病的分类提纲121
第 09 讲太阳病病程的时间规律138
第 10 讲太阳中风证治 158
桂枝汤的适应症. 174
桂枝汤的禁忌症、桂枝汤的加减应用-1 193
桂枝汤的加减应用(2 )213
太阳伤寒与麻黄汤的适应症 226
麻黄汤的适应症与禁忌症238
伤寒兼证(1)252
伤寒兼证(2 )266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276
表郁轻证、太阳蓄水证(1)282
太阳蓄水证(2 )太阳蓄水证概说294
太阳蓄血证(1)303
太阳蓄血证(2 )、太阳变证及其治则316
表里先后治则、虚烦证 328
邪热壅肺证、协热下利证341
心阳虚证351
水气病 361
脾虚症 372
肾阳虚证382
阴阳两虚证 392
结胸证 403
结胸证(2 )414
结胸证(3 )、脏结证425
心下痞证(1)436
心下痞证(2 )445
痞证及其类证456
痞证类证、火逆证、太阳病欲愈候466
太阳病类证、太阳病篇小结 476
阳明病概说 487
阳明病纲要 499
阳明热证511
阳明腑实证(1) 526
阳明腑实证(2) 540
阳明腑实证(3)、脾约证551
津亏便结证、下法辨证和禁例563
阳明湿热发黄证 578
阳明发黄证、血热证、阳明病辨证590
少阳病概说 601
少阳病纲要、小柴胡汤的适应证(1)612
小柴胡汤的适应证(2 )625
小柴胡汤的适应证(3 )、少阳兼证(1)637
少阳兼证(2 )648
少阳兼证(3 )659
热入血室证、少阳病篇小结 669
辩太阴病证并治(1)679
辨太阴病证并治(2 )687
少阴病概要、少阴病纲要697
少阴寒化证(1) 707
少阴寒化证(2) 717
少阴寒化证(3) 727
少阴寒化证预后、少阴热化证、太少两化证 739
少阴急下证、阴郁证、伤津动血证、少阴咽痛证(1)750
少阴咽痛证(2 )、少阴病篇小结、辨厥阴病证并治概说765
厥阴病提纲、上热下寒证(1)776
厥阴上热下寒证(2 )、厥热胜复证790
厥逆证 804
辨下利、辨呕吐 815
辨呕吐、辨预后、厥阴病篇小结 826
辨霍乱病证并治 837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1)849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2 )、伤寒六经病证治总结859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共70讲.doc 180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共70讲》
第01 讲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
张仲景和曹操、刘备、华佗都是同时代的人物,这正是东汉末年。这个社会背景正是战争连年不断,而且天灾连年不断的这样一个社会背景。所以我们了解他的生卒年代,主要是了解他的生活的时代背景。籍贯:他是什么地方的人?他是东汉南阳郡涅阳人,这个地方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邓县有一个东稂镇,东稂镇的西北1.5公里左右有一 个张寨村,这个张寨村在清朝的末年,北门还保存着。这个北门上面有 一个石头刻的匾额,上面写着"古涅阳县"。所以由此可以证实,这个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的张寨村就是古涅阳县的县址。张仲景就是这个地方的人。我们在这里考察他是什么地方的人有什么作用?因为他是什么地方的
人,在他所写的著作里就有方言的特征,所以我们知道他是什么地方人,主要是为了读他的书,对他书中方言的准确含义能够仔细的了解。你比方说,在《伤寒论》中有很多地方谈到了"桂枝不中与之也","柴胡不中与之也",这个"中"和"不中"直到今天,仍然是河南地区的方言。"中"就是"可"的意思,"不中"就是不可,"不中与之"就是不可与之,这是典型的河南当地的方言的特点。又比方说,在《伤寒论》中这个"熬"字,我们现代的《词源》说:"小火慢慢煮就是熬",象我们现代汉语中通常所说的熬粥,熬药都是这个意
思。在《伤寒论》中有"巴豆,熬,去油","虻虫,熬,去翅足","白粉熬香","杏仁,熬黑"。如果我们用今天的这个"小火慢慢煮"来解释这个"熬"的话,杏仁,小火慢慢煮怎么能煮黑呢?巴豆,小火慢慢煮,怎么能煮去油呢?特别是那个白粉,就是白米粉如果加上水小火慢慢煮的话,那就煮成稀糊了,怎么能煮香呢?那我们要考察这个字的话,怎么考察?这可能是仲景当时用的一个方言。西汉杨雄写过一本书,它就叫《方言》,他是以当时的普通话来解释地方话的。《方言》里对这个"熬"是怎么解释的呢?他说:"凡以火而
干五谷之类,自山而东,齐楚以往谓之熬,关西陇冀以往或谓之火备,秦晋之间或谓之炒。"西汉杨雄的这段话,他说:"凡以火而干五谷之类",没说加水,就是只用火而使五谷杂粮干燥,并把五谷杂粮做熟了。"自山而东",就是山东这个地方,"齐楚以往",齐国、楚国这个地方把它叫做"熬"。"关西陇冀"这是陕西的一部分,甘肃还有河北的一部分"或谓之火备",这个火备干的"火备",这个字火备和这个字(焙)都
是一样的。"秦晋之间或谓之炒",秦是陕西的一部分,晋是山西的一部分,那个地方有的人把它叫做"炒"。可见在汉代,这个"熬"、"火备"、"炒",含义都是一样的。都是用火而使五谷杂粮干燥和做熟,也就是说"熬"字在这里,就是"炒"的意思。张仲景是什么地方人呢,张仲景不是河南南部的人吗?河南南部在古代属于楚国的北部,所以仲景是楚人,是楚人的话,他当然就用的是楚地的方言。所以他在《伤寒论》中的这个"熬"字就是指的炒的意思。这样我们就理解了在《伤寒论》中,"杏仁,熬黑"就是杏仁炒黑,"巴豆熬去油",就是把巴豆炒一炒,炒去油。巴豆的毒,全在这个油里头。所以中医有一句话叫做"巴豆不去油,力大如老牛",炒一炒就把它的油去掉了。特别是这个白粉,你看这个"粉"字是"米分也","研米使分散也",它的本意就是米的细末,就是米粉。什么叫"白"呢?汉代"稻曰白",你看那个《周礼》注疏,注这个"白","稻曰白",所以白粉就是白米粉。我们有一次考试,有一个名词解释,有一个学生大概既没有听老师上课,也没有看书,答"白粉"这个名词解释的时候,他居然写了一个"大烟土"。白粉就是白米粉,白米粉炒一炒就能炒香,熬香就是炒香。我们北京有一道菜叫作米粉肉,它就是拿五花肉放上佐料腌好了以后和这个炒香的米粉混合在一起,上笼屉上蒸,蒸完了香酥可口,不肥不腻,所以这个"白粉熬香"就是炒香。我们知道仲景是楚人,所以在考证这个"熬"在《伤寒论》中的本来的含义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它是指的炒。所以我们了解张仲景是什么地方人,主要是为了读他书,了解他书中方言的一些确切含义。张仲景的心理素质怎么样?作为这样一个名医,他一定有他特殊的心理素质。仲景在年青的时候,曾经找过一个心理学家,叫何颙的先生,请教何颙说:"先生您看看,我长大了我将来适合做什么工作。"何颙这个 人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人物,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他是一个很了不起 的心理学家。所以那个时候他看曹操,说现在天下大乱,汉朝将要灭 亡,治理国家,统一天下的一定是这个人。他说得很准,所以仲景呢也找他来看一看。何颙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这件事情 记载在什么地方呢?记载在《太平御览何颙别传》里,这本来是说何颙 说话说的准确,预测得准确。他说:"仲景先生,你呢'思精而韵不高', 你是一个善于深思熟虑,性格内向的这样的一个人,而不是那种大喊大 叫的喜欢张扬的人,所以如果你今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惊悸恐健忘入魔走火养性二便
经云:东方青色。入通於肝。开窍於目,其病发惊骇。诸病 肿。疼酸惊骇,皆属於火。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惊则心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身体日减。
气虚无精。病虚无气。洒洒然如惊。惊者平之。
夫惊虽主於心,而肝胆脾胃皆有之。惊是火热烁动其心。心动而神乱也。若因内气先虚,故触事易惊,或卒然闻响大声。目击异物。遇险临危,皆使人有惕惕之状也。惊则气乱。郁而生火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或自汗,或眠多异梦。随即惊觉。并宜温胆东加熟枣仁。
如远志丸妙香散、平补正心丹、龙齿清魂散皆可选用。卧多惊魇。口中有声。温胆汤下远志丸。卧多惊魇遗溲者。补胆防风东加羌活、桂枝,此下焦风寒。宜风药行经也。若气郁生痰而惊悸不眠者。四七汤加茯神、远志石、菖蒲。大抵惊则神出於舍。舍空则痰饮乘虚袭入,其神不得归焉,亦有肝虚风袭之者。本事方治卧则魂梦飞扬。惊悸多魇。通夕不寐。
先用独活汤数剂。后用珍珠母丸神效。盖因肝脏本虚。虚风内袭。所以魂游无定。肝藏魂者也。
风气水饮。乘虚袭入於肝。是以魂不宁而飞扬。若离体状。若作心血虚治必殆,此证最易愠怒。
小怒则惊悸转剧。虚火不时上升。岂非肝脏受困之验欤。二方非深明木盛生风。木槁生火之理。
不能识其奥妙,不能用以建功也。
〔诊〕寸口脉动为惊。惊者其脉止而复来,其人目睛不转,不能呼气。
石顽治河南督学汪缄庵媳。产后病虚无气。洒洒然如惊。常时咳青黑结痰。欲咳则心中大动。咳则浑身麻木。心神不知所之。偶闻一声响,则头面哄热微汗。神魂如飞越状。专事妇科者屡用补养心血之剂罔效。虚羸转剧。邀石顽诊之。脉浮微弦而芤。独左寸厥厥动摇,此必胎前先伤风热。坐草时迸力过甚。痰血随气上逆。冲过膈膜而流入心包也。朝用异功散加童便 淬蛤粉。以清理痰气。夕用大剂独参汤下来复丹。以搜涤瘀积。盖痰在膈膜之上。非焰硝无以透之。
血在膈膜之上。非五灵无以浚之。然非藉人参相反之性,不能激之使出也。服数日。神识渐宁。
形神渐旺。改用归脾汤加龙齿、沉香。调理而康。
又治吴昭如室。年壮体丰,而素有呕血腹胀脾约便难之恙。两遭回禄。忧恚频承。近於失血之后。忽然神气愦乱。口噤目瞠。乃尊周渭文秉烛相邀。诊其气口数盛而促。人迎弦大而芤。形神不能自主。似有撮空之状。渭老以为证犯条款。不出五日当毙。予谓不然。若是撮空,必然手势散漫。今拈著衣被。尽力扯摘。定为挟惊挟怒无疑。爪者筋之余。非惊怒而何。况脉来见促。当是痰气中结。殊非代脉之比。询其病因。惊怒俱有。遂勒一方。用钩藤钩一两。煎成入竹沥半盏。姜汁五匕。连夜制服。明日复延往候。云服药后,即得安寐。六脉亦已稍平。但促未退。仍用前方减半。调牛黄末一分,其夕大解三度。共去结粪五六十枚。腹胀顿减。脉静人安。稀糜渐进。数日之间。平复如常。
金匮云: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
惊自外邪触入而动,故属阳。阳变则脉动。悸自内恐而生,故属阴。阴耗则脉弱。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此形寒饮冷。经脉不利。水停心下而致动悸,故用麻黄以散营中寒。半夏以散心下水。与伤寒水停心下用小青龙汤无异。首论以脉弱为悸,而此汤用麻黄、半夏散寒治水。知其脉必不弱。非弦即紧。盖脉弱为心气不足。岂此药所宜用乎。用丸不用汤者。取缓散水。不取急汗也。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茯苓汤主之。
呕逆痰饮为胸中阳气不得宣散。眩亦上焦阳气不能升发所致,故半夏、生姜并治之。悸则心受水凌。非半夏可独治,必加茯苓以去水。水去则神安而悸愈矣!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颠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瘦人火水之盛。为水邪抑郁。在阴分不得升发,故於脐下作悸,及至郁发。转入於阳。与正气相击。在头为眩。在顶为颠。肾液上逆为吐涎沫,故用五苓以伐肾邪。利水道。水去火自安矣!悸即怔忡之谓。心下惕惕然跳。筑筑然动。怔怔忡忡。本无所惊。自心动而不宁,即所谓悸也。心虚而停水,则胸中渗漉。水既上乘。心火恶之。心不自安。使人有怏怏之状。常筑筑然动。是则为悸。盖水衰火动则为烦。水乘火位则为悸。原病式曰。水衰火旺,必烦渴引饮。水停心下而为悸也。心下悸有气虚血虚。属饮属火之殊。夫气虚者。由阳气内微。心下空虚。内动为悸。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惊悸狂眩。千金定志丸、千金茯神汤。
或六君子加菖蒲、远志。血虚者。由阴气内虚。虚火妄动。归脾汤加丹参、麦冬。停饮者。水停心下。侮其所胜。心主畏水,不能自安,故惕惕而动。半夏茯苓汤、茯苓甘草汤,或二陈汤加白术、猪苓、泽泻。有表邪挟饮。半夏麻黄丸、小青龙汤选用。火旺者。因水不能制火,故时悸时烦。跳动不宁。天王补心丹。不应。六味丸加五味、麦冬、远志。有邪气攻击而悸者,宜审其何邪而后治之。有营卫涸流。脉来结代者,必补气益血生精。炙甘草汤。因痰饮而悸。导痰东加枣仁。有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也。温胆东加川连,其脐下悸动。肾气上凌也。五苓散加辰砂。有所求不遂,或过误自悔。 懊嗟吁。独语书空。若有所失。温胆东加人参、柏子仁。胸中痞塞,不能饮食。心中常有歉。爱居暗处,或倚门后。见人则惊避无地,此卑 之病。藿香正气散。虚者,人参养荣汤。有真心跳。乃血少。非惊悸也。又或梦中如堕岩崖,或睡中忽自身体跳动,此心气不足也。归脾汤下朱砂安神丸。肥人多属痰饮。瘦人多属血虚与阴火上冲。夫悸之证状不齐。总不外於心伤而火动。火郁而生涎也。若夫虚实之分。气血之辨。痰与饮。寒与热。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在临证辨之。
〔诊〕沉细属饮。结代者。虚而有饮。虚弱者,属气虚。沉数者,为血热。尺中弦紧。为肾气凌心。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
石顽治老僧悟庵。心悸善恐。遍服补养心血之药。不应。天王补心丹服过数斤。悸恐转增。面目四肢。微有浮肿之状。乃求治於石顽。察其形。肥白不坚。诊其脉,濡弱而滑,此气虚痰饮侵渍於膈上也。遂以导痰汤稍加参、桂通其阳气。数服而悸恐悉除。更以六君子加桂。水泛作丸。调补中气而安。
经曰: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神伤则心怯。火伤则畏水。)胆病者惊惕。心下 。恐人将捕之。肝病者如人将捕之。肾病善怒。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心胞络是动。心中大动。精气并於肾则恐。胃为恐。(土邪伤水故也。)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恐则热伤其肾,故精虚志不足也。)恐者。似惊悸而实非。忽然心中恐惧,如人将捕之状。属肾本脏,而傍及於他脏。治法则有别焉。治肾伤者,宜补精髓。六味丸加枸杞、远志。治肝虚者,宜养阴血。六味丸加枣仁、龙齿。
治阳明者。壮其气。四君子加木香。治心包者。镇其神。远志丸加朱砂、琥珀、犀角。头眩而恐。脉弦无力。属胆虚。六君子加柴胡、防风、当归。兼进加减八味丸。胆虚目暗。喉痛数唾。眩冒五色所障。梦见争讼。恐惧面色变者。补胆防风汤。劳心思虑伤魂者。羸瘦善恐。梦寐不宁。一味鹿角胶。酒溶多服效。肾脏阳虚善恐。八味丸。
经云: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於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
按内经之原健忘者。俱责之心肾不交。心不下交於肾。浊火乱其神明。肾不上交於心。精气伏而不灵。火居上,则因而为痰。水居下,则因而生躁。躁扰不宁。是以健忘也。治法。心气不足。妄有见闻。心悸跳动。恍惚不定。千金茯神汤。思虑过度。病在心脾者。归脾汤。挟虚痰者。加姜汁、竹沥。精神短少。人参养荣汤送远志丸。痰迷心窍者。导痰东加木香。上虚下热。天王补心丹。心火不降。肾水不升。神明不定而健忘。六味丸加五味、远志。心气不定。恍惚多忘。
四君子去白术加菖蒲、远志、朱砂,等分。蜜丸服。心气不足。精神恍惚。少睡。夜多盗汗。怔忡健忘。辰砂妙香散。瘀积於内而善忘如狂。代抵当丸。
石顽曰:因病而健忘者。精血亏少,或为痰饮瘀血所致。是可以药治之。若生平健忘。乃心大窍疏之故。岂药石所能疗乎,故凡开凿混沌之方。悉行裁汰。
人天境内。三教同源。入圣超凡。趋舍各异。医司苍生之命。体法王之心。凡三教九流。疾厄之苦,如萃一身,皆当贯彻其旨。庶无自欺之弊。尝闻师尼寡妇之治。与常人有别。岂衲子参堂打七之入魔。炼士坐功运气之走火。与常人无异耶。余虽不敏。业尝究心斯道。遍考方书。从无及此。每见呆修行人见性不真。往往入於魔境,或丧志如木偶,或笑啼癫妄。若神祟所凭。良由役心太甚。神心舍空。痰火乘凌所致。详推治例。与不得志人郁悒 傺之候。不甚相远。但其间多挟五志之火。虽有虚证虚脉。一切温补助阳涩精药。概不可施。多有涤痰安神不应。服大剂独参汤而愈者。有安神补气不应。服六味地黄兼滋肾丸而愈者。有涤痰降火不应。后服天王补心丹经岁不辍而愈者。然此皆下根人。执迷不省。随其所著而流入识神矣!更有业种魔根。诡遇名师。为藏身悔过之地。始焉非不勇猛。善知识见其略有见地。稍加策厉。安知其进锐者其退速。未几本性炽然。恣行贪著。集成异端。嗔痴暴戾。淫杀盗妄。靡所不至,此宿世定业。虽诸佛不能化导。岂药石能治乎。至於修真炼气之士。不求自然之旨。刻以吐纳为务。乃至气乱於中。火炽於外,而为怔忡痞逆。躁扰不宁等患。慎不可妄行耗气散表之药。为害莫测。况有不能秘精啬神。
真气不能外廓内充。为风寒所侵。水谷所犯。惟黄耆建中、枳实理中为正治,其余七情六气。以意逆之,或有过剂伤中。虚火为患者。大剂独参汤以敛之,即有得其术者。真气初调之时。一身阴气赶散。腹痛肠鸣不已。虫垢悉从魄门而出。自后真气方得内守。可以结胎。可以辟谷。当此切勿误认为病而饵汤药以耗真气。不特前功尽废,且有性命之虑,亦有居处失宜,不能调制其火。
胎息不安者。独参汤送养正丹。取丹砂、铅汞之同气相求。自然胎息安和。医师不谙。见其灼热燔蒸。误认客邪散表。势必昆 飞焰。玉石俱焚矣!不特发表当禁。一切辛散走气。苦寒伤阳。沉降助阴药。咸宜远之。
大抵炼气之道。以阳为宝。纯阳为仙。纯阴则鬼,此理之最显者。用药不可不知。近世医术浅陋。药石无功。多有沿袭坐功却病之法。不过欲断除妄念。勘破关头。昧者不能果决。每致壮火飞腾。头面赤热。膈塞心忡。喘逆蒸汗而成上脱之候,亦有阴气消亡。强阳不制。精髓不固。二便引急而成下脱之候。急乘欲脱未脱时。峻投保元汤下灵砂丹。以救上脱。数进生料六味下黑锡丹。以固下脱。屡奏奇功於反掌间。当知精津血液。总藉神气之统摄也。曷观世俗三教所习。趋舍虽异,而致病之由,皆不离於色相。苟能静究其理。妄希图治,而曰无贼於人。吾未敢信以为然。
养性之道。从古医林未之及也。惟孙真人千金方后。述之颇详。近予衍释其义。三复读之。要非予心所谓养性之旨也。夫所谓养性者。务竭己灵。以开天下后世学道人之心眼,则吾性常留宇宙间。庶得养之之道。若从事乎炼形食气。徒资一己之私。乌得谓之道耶。嗟予素禀蒙昧。不逢名师之点勘。赖有先哲遗言。得以焕发性灵。以资利济之用。因於千金方中检得二方。一为耆婆大士万病丸。一为西岳真人灵飞散。迥出意表,其万病丸方。业经收入局方。虽有癫疰蛊毒。
黄肿水病。 痹疟痢。种种诸治。详其方下。首治七种痞块。因以隶诸积聚门中。予尝以疗历年不愈。诸治不效。荫入骨髓诸病。靡不随手取应。不特方下诸治也。至灵飞散方。仅见云笈七笺。
方书曾未采录。方中云母。功专扶阳。力能辟除三尸。荡练五脏。佐以钟乳之补真阳。人参之安五脏。茯苓之守正气。桂心之利关节。柏仁之益聪明。菊花之清神气。续断之续筋骨。地黄之填骨髓。天门冬之滋津液。与云母同。为杀三虫伏尸之专药。考诸本经。一皆轻身延年之仙品。洵为修心养性静功服食之首推。孙子饵之尸解。良由云母性善灵飞使然。较之彭祖麋角丸。专取血肉之味。培理血肉之躯。宗旨悬殊。趋舍各别。第以石药性悍。服之恐有未安。不无遗误将来之虑。於是力行修制。亲为尝试。但初服两三月间,或时稍有头旋眼黑。服及半载。渐觉步履轻捷。足膝不能自主,此药力僭上。无以统摄其下也。服至年余。视听斯聪。应酬无倦,即有六淫外侵。五味内泊。得此温养之力。力能自散。无取他药攻发也。予初服此。见者莫不以之为诞。迄今三易星霜,而筋力犹然与往昔无异。是以亲属交知。互相效尤。间有服食之初。鼻中微衄二三次而止者,亦有腹中微痛。圊下虫血而安者,此灵药攻逐三尸积荫之故。
积荫蠲除。真阳日长。色力日增。灵根日固。触境遇缘。无非至道。道在日用常行。又何必离隔阴阳。炼形食气。方为至道哉。
灵枢云:夫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
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胃中热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痛胀。
世医治病。但知热以寒治。寒以热治。外此总不讲也。设病中热消瘅而见悬心善饥。洵为热证无疑。然必审其脐以上皮热。方是胃中热气蕴隆。若出黄如糜。不但胃中有热,而肠中亦为热邪奔迫可知。倘脐以下皮寒而见腹胀。有似乎实热固结。实为胃中虚寒之候,或见肠鸣飧泄。非特胃中有寒,且移寒於二肠矣!盖热泄则肠垢黄赤。寒泄则 溏清冷,此病机之最显著者。可以明辨。况有胀而泄利黄赤,此胀为胃寒阳气不布之胀。泄为肠热便垢之泄。复有消谷易饥小腹胀痛之病。岂非胃中有热肠中有寒之一验乎。若此种种。苟未明仲景三泻心汤、黄连汤、乾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浓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乾姜人参半夏丸等法,必不可以语至治也。
经云:春伤於风。夏生飧泄。(风木之邪内乘湿土也。)邪气留连。乃为洞泄。(邪气留连既久,则中气失职而为洞泄无度矣!)清气在下,则生飧泄。(下焦虚寒。火不生土,则中气不治而为飧泄食不化也。)大肠小肠,皆属於胃。胃脉虚则泄。(脉者气血之先。脉虚则胃虚。二肠失其上源而为泄泻矣!)湿胜则濡泄。(脾恶湿。湿胜则绵绵而泻无止期矣!)诸厥固泄,皆属於下。(脾肾俱虚则阳气不能运於四末,故厥冷沉固而泄泻清冷也。)暴注下迫,皆属於热。
(暴泄而肛门迸迫,此属火化。若暴泄而肛门不禁,即属阴寒。久泄而肛门不禁。又属阳虚。所谓暴泄非阳。久泄非阴是也。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於寒。(火气炎上。寒性润下。加以澄澈清冷。安得不为寒乎。)原病式曰。泻白为寒。青为风。黄赤黑皆为热也。大抵泻利。小便清白不涩。谷不化而色不变者。寒也。谷虽不化而色变黄赤。烦渴小便赤涩者。热证也。寒泄而消化者。未之有也,或火性急速。传化失常。谷虽不化,而暴泄臭秽色黄者有之。仲景云:邪热不杀谷。以热得湿,则飧泄也。
东垣云:夏间淫雨阴晦。时行泻利。予一日体重肢痛。泄利而小便闭涩。思其治法,必用淡渗以利之。今受寒湿之邪。若从淡渗。非暮年所宜。行年五十以上。降气多而升气少。得淡渗之剂。是降之又降。阳气愈弱。精神愈短矣!合用风药。以羌、独、升、柴、甘、防同煎。所谓湿寒之胜。以风平之。又曰:下者举之。是因曲而为之直也。若不达升降之理而一概施治。安得愈乎。李士材云。内经之论泄泻,或言风,或言湿,或言热,或言寒,此明四气皆能为泄也。又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此名脾虚下陷之泄也。统而论之。脾土强者。自能胜湿。无湿则不泄,故曰湿多成五泄。若土虚不能制湿,则风寒与热,皆得干之而为病。治法有九。一曰淡渗。使湿从小便而去,如农夫治涝。导其下流。虽处卑监。不忧巨浸。经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是也。一曰升提。气属於阳。性本上升。胃气注迫。辄尔下陷。升、柴、羌、葛之类。鼓舞胃气上胜,则注下自止。又如地土淖泽。风之即乾,故风药多燥,且湿为土病。风能胜湿。所谓下者举之是也。一曰清凉。热淫所至。暴注下迫。苦寒诸剂。用涤燔蒸。犹当溽暑郁蒸之时,而商 飒然倏动,则炎 如失矣!所谓热者清之是也。一曰疏利。痰凝气滞。食积水停,皆令人泻。随证祛逐。勿使稽留。经云:实者泻之。又云:通因通用是也。一曰甘缓。泻利不已。急而下趋。愈趋愈下。泄何由止。甘能缓中。善禁急速,且稼穑作甘。甘为土味。所谓急者缓之是也。一曰酸收。泻下有日,则气散而不收。无能统摄。注泄何时而已。酸之一味。能助收摄之权。经云:散者收之是也。一曰燥脾。土德无惭。水邪不滥,故泻皆成於土湿。湿皆本於脾虚。仓廪得职。水谷善分。虚而不培。湿淫转甚。经云:虚者补之是也。
— 曰温肾。肾主二便。封藏之本。虽属水,而真阳寓焉。少火生气。火为土母,此火一衰。何以营运三焦。熟腐水谷乎,故肾虚者必挟寒。脾虚者必补母。经云:寒者温之是也。一曰固涩。注泄日久。幽门道滑。虽投温补。未克奏功。须行涩剂,则变化不愆。揆度合节。所谓滑者涩之是也。以上九治。治泻之大法。至於先后缓急之权。岂能豫设。须临证之顷。圆机灵变耳。
戴复庵云:泻水而腹不痛者。湿也。升阳除湿汤或胃苓汤。饮食入胃。辄后便完谷者。气虚也。香砂六君子,或枳实理中汤。腹痛泻水肠鸣。痛一阵。泻一阵者。火也。黄芩芍药汤。痰留於肺。大肠不固,或时泻,或时不泻,或多或少者。痰也。脉必弦滑,其人神色不瘁。二陈加苍术、木香,或探吐之更佳。腹痛甚而不泄。泄后痛减者。食积也。保和丸消导之。餐泄者。史记名迥风。水谷不化。湿兼风也。风邪干胃。木来贼土。清气在下。升阳除湿汤。若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者死。溏泄者。污积粘垢。湿兼热也。黄芩芍药东加香、连。 溏者。中寒糟粕不化。色如鸭粪。所以澄澈清冷。小便清白。湿兼寒也。附子理中汤。洞泄者,即名濡泄。体重软弱。泻下多水。湿自盛也。胃苓汤。水液去多。甚而转经血枯,故筋急也。升阳除湿汤。滑泄者。久下不能禁。湿胜气脱也。四柱饮。不应,用六柱饮。热泻。粪色赤黄。弹响作疼。粪门焦痛。粪出谷道。犹如汤热。烦渴小便不利。五苓散。泻水多者亦必用之。若去桂,即不效。寒泻。腹胀泄注。食即呕吐。理中汤加肉桂、诃子、升麻。食久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脉沉迟。身冷不渴。溲清,或绵绵腹痛。附子理中汤加肉果。夏暑暴泻如水。周身疼痛汗出。脉弱少气。甚者加吐,此名紧病。浆水散。盛暑逼於外。阴冷伏於其中。非连理汤不可。气虚而泻。四君子加升、柴、肉果、诃子。伤食泄泻,必嗳气如败卵臭。保和丸。虚者,治中东加减。积滞泄泻。腹必绞痛方泄者是也。平胃散加磨积药。伤酒泻。葛花解酲汤。痰泻,则头晕恶心。胸腹迷闷,或时泻甚,或时不泻。二陈汤加海石、香附、星、香、芩、连。姜汁调。神曲糊丸服。有人患早起泄泻。
或时有血。午后仍便结粪。能食善饮,此是酒积作泻。二陈加炮姜、酒炒川连、红曲。陈酒曲糊丸。乌梅汤下。有血。去半夏加麝少许。晨夕各一服。日间无事。将晡腹膨。一夜肠鸣不得宽泰。
次早洞泄,此名顿泻。是脾虚湿盛也。胃苓东加木香、砂仁。虚者,理苓东加木香。气泄。肠鸣失气。胸膈痞闷。腹急而痛。泻则腹下稍安。须臾又急,亦有腹急气塞而不通者,此由中脘停滞。
气不流转。水谷不分所致。木香调气散。水渍入胃。名为溢饮滑泄。渴能饮水。水下复泄。泄而大渴。茯苓甘草汤。五苓散。并灸大椎三五壮立已。乃督脉之病也。泄而口渴引饮。小便短涩。
此为津液内亡。钱氏白术散。肾水不足之人患泄,或过服分利之剂而渴者。加减八味丸。失治。
必致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等证成矣!凡大便泄。服理中汤。小便不利。大便反泄。不知气化之故。
本肺不传化。以纯热之药治之。是以转泄。少服则不止。多服则愈。热所以不分。五苓散加人参、炙甘草。名春泽汤。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泻而腹热。脉滑坚者。
属实。当与消导。不应。是食积发热也。加香连。更不应。加大黄微下之。泻而经年不止者,属寒积。备急丸神效。泄泻恶心欲吐,或水土不伏,或感山岚瘴气而泻。藿香正气散。脾胃虚弱。
内挟风冷。泄泻注下。水谷不化。脐下 痛。腹中雷鸣。乃积寒久利。肠滑不禁。木香散。若药与食入口即泻下者。名直肠泻,难治。本方加人参、白术。用伏龙肝汤煎服。忧思太过。脾气结而不能升举。陷入下焦而成泄泻者。逍遥散去归加升麻、木香,或越鞠、枳术相和服。不应,用补中益气加木香。久泻谷道不合,或脱肛。乃元气下陷。大肠不行收令而然。补中益气加诃子、肉果、五味。乌梅肉为丸,或四君子加防风、升麻。
老人消运不及,而膨胀作泻。九味资生丸加木香。善饮者。加泽泻、肉桂。凡泻多因於湿。分利小水为上。若老人气虚下陷。又宜风药以胜之,如补中益气加羌、防之类,或升阳除湿汤升举脾胃。所谓下者举之。湿寒之胜。以风平之是也。大泻气脱而不知人。口眼俱闭。呼吸欲绝。急灸气海穴。大进参、附辈温补之。稍迟即不可救。
五更泻。是肾虚失其闭藏之职也。经曰:肾司开阖。肾开窍於二阴。可见肾不但治小便,而大便之开阖,皆肾操权也。今肾既衰,则命门之火熄而水独治,故令人水泻不止,其泻每在五更。
天将明时,必洞泄二三次。以肾旺於亥子五更之时,故特甚也。惟八味丸以补其阴,则肾中之水火既济,而开阖之权得宜。况命门之火旺,则能生土,而脾亦强矣!有用六味丸加沉香、砂仁。
以山药末打糊。代蜜为丸。以摄火归源而愈者。有用六味丸加远志、益智。兼调脾肾而愈者。有用六味丸七分。杂二神丸三分。服之而愈者。有用五味子煎汤送四神丸者。有用二神丸加五味子、山茱萸、肉桂、茴香。陈米饮糊为丸服者,亦有属酒积食积者。盖一日进取之物。至此时皆下大府而急奔也。但食积之泻,其腹必胀满。泻后则顿减。泻下皆是稀粪。酒积泻下。都是稀沫,或有兼血积者。与肾泻之纯清水液。迥乎不同也。审系何积,即以何积治之。
石顽曰:泄泻诸治法颇详。何独不及虚损之泄泻也。盖肾脏真阴虚,则火邪胜。火邪上升,必伤肺而为咳逆。真阳虚则水邪胜。水气内溢,必渍脾而为泄泻。既嗽且泄。上下俱病先后天之气并伤,故虚损关捩。全系乎此。余尝用理中丸加五味子以治下泄。异功散加细辛以治上咳。每每获效。若服之作胀发热者。终难挽回。不可以其咳泻俱缓。轻许其治也。
〔诊〕内经云: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是谓五虚。死,其浆粥入胃。泄注止。
则虚者活。泄而脉大者难治。大便赤瓣。飧泄脉小者。手足寒难已。飧泄脉小。手足温者易已。
脉经云:泄注脉缓。时小结者生。浮大数者死。又洞泄食不化。脉微小留连者生。紧急者死。脉滑按之虚者,必下利。肾脉小甚为洞泄。脾脉小为泄泻。仲景云: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腹鸣而满。四肢清。诊其脉,洪大者死。腹大胀。四肢清。脱形。泄甚。不及一时而死。下则泄泻。上则吐痰,皆不已。为上下俱脱。死。
滑伯仁治一人年老色苍。夏月与人争辨。冒雨劳役受饥,且犯房事。夜半忽病发热恶寒。上吐下泻。昏闷烦躁。头身俱痛。因自发汗。汗遂不止。脉皆洪数。盖吐泻内虚。汗多表虚。兼之脉不为汗衰泻减。法在不治。姑以大剂参、耆。兼白术、乾姜、甘草、茯苓、陈皮。水煎不时服。
至七剂见面赤。四肢发出红斑。凡斑证自吐泻者吉。谓邪从上下出也。但伤寒发斑。胃热所致。
今之发斑。由胃虚而无根之火游行於外。可补不可泄。可温不可凉。若用化斑、升麻、黑参之类。
则死生反掌矣!仍服前方十余剂而愈。
又治一人。每日早起大泻,或时腹痛,或不痛。空心服热药不效。令至晚食前服即效。以暖药一夜在腹。可胜阴气也。与酒客湿泄。服汤药不效。服丸散即效同意。
石顽治总戎陈孟庸。泻利腹胀作病。服黄芩、白芍之类。胀急愈甚,其脉洪盛而数。按之则濡。气口大三倍於人迎,此湿热伤脾胃之气也。与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二剂。痛止胀减,而泻利未已。与乾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二剂。泻利止而饮食不思。与半夏泻心汤二剂而安。
内经云: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 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
贼风不云实邪,而言虚邪者。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设阳气充盛。虽有贼邪。莫能为害也。起居不时者。非特劳役失宜,而饮食失节,亦在其中矣!阳受之则入六腑者。言六腑之经气受邪於外则营卫气塞,而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者。邪并於气之象也。阴受之则入五脏者。言五脏之神气受伤於内则水谷不能克运。留於肠胃而腹满飧泄也。久为肠 者。言脏气久滞,不能统运津液。乃至移於二肠而为 积崩迫,此则阴气受伤所致也。肠 便血。身热则死。寒则生。
肠 为肠胃受病。不当更见表热。表热则内外俱困。阳无所依,故云热则死。寒则生耳。
肠 下白沫。脉沉则生。浮则死。
肠 下白沫。为里气不守。反见脉浮。中宫无主。安得不死。
肠 下脓血。脉悬绝则死。滑大者生。肠 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滑大者生。弦涩者死。
以藏期之。
悬绝弦涩,皆气血殆尽之脉,故主死。滑大为邪实可攻之象,故主生。
脾脉外鼓沉。为肠 。久自已。肝脉小缓。为肠 ,易治。
脾脉外鼓沉。言气口脉盛,而按之有力。虽久可治。肝脉小缓。谓人迎缓而不大。无客邪乘脾之候,故易治。
肾脉小搏沉。为肠 下血。血温身热者死。心肝 亦下血。二脏同病者可治,其脉小沉涩。
为肠 ,其身热者死。热见七日死。
肾脉小搏沉而乏阳和之气,且见血温身热。为真阴下脱,故死。心肝 亦下血,即前外鼓沉及小缓之脉证。以脾为心之子。心为肝之子,故二脏同病者可治。若见脉小沉涩。为营血内竭。
加以血温身热。不出七日必死也。
肾移热於脾。传为虚。肠 。死。不可治。
土衰不能制水。先后天脾胃俱败也。
阴阳虚。肠 。死。
阴虚则血温身热。阳虚则支冷不食。
泄而脱血。脉实,皆曰难治。
下脱而见脉实。脉证相反。纯属邪气用事,故为难治。
仲景云:夫六腑气绝於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於内者。利不禁。下甚者。
手足、不仁。 下痢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下痢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下痢脉数。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脉紧为未解。下痢脉数而渴者。命自愈。设不瘥,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下痢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下痢气者,当利其小便。
下痢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下痢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下痢脉沉而迟。
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痢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下痢后脉绝。手足厥冷。 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下痢腹胀满。身体疼痛者。
先温其里。乃攻其表。(以上金匮要略。)下痢脉滑而数。有宿食。当下之。下痢不欲食者。有宿食。当下之。下痢而腹痛满。为寒实。当下之。下痢腹中肾者,当下之。下痢脉迟紧。为痛未欲止。
当温之。得冷者。满而便肠垢。下痢身躯疼痛。急救里。诸温之属。可与理中、四逆、附子汤热药。急投之美。下痢大孔痛者,当温之。下痢脉大浮弦。下当已。下痢舌黄。燥而不渴。胸中实。
下不止者死。下痢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此为下不尽。更下之愈。风寒重者不可下。下之后。
心下坚痛脉迟,此为寒。但当温之。脉沉紧。下之亦然。脉大浮弦。下之当已。下痢脉浮大,此为虚。以强温之故也。设脉浮革者。因尔肠鸣。当温之。(以上千金参补。)下痢三部脉皆平。
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下痢脉迟而滑者。实也。痢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下痢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下痢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下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热痢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下痢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下痢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下痢肺痛。紫参汤主之。气痢。诃梨勒散主之。保命集云。脓血相杂而脉浮大。慎不可以大黄下之。下之必死。谓气下竭,而阳无所附也。凡阴阳不和。惟当分利阴阳。经云:暴泄非阳。久泄非阴。大便完谷下。有寒有热。热者。脉疾。身多动。音声响亮。
暴注下迫,此阳也。寒者。脉沉而细。身不动作。目睛不了了。饮食不下。鼻准息微者。姜附汤。
若身重四肢不举。术附汤证也。
东垣云:饮食一伤。起居不时。损其胃气,则上升清阳之气。反下降而为飧泄。久则太阴传少阴而为肠 。寒冷之物伤於中。 满而胀。传为飧泄。宜温热以消导之。湿热之物伤於中而下脓血者,宜苦寒以疏利之。风邪下陷者升举之。湿气内盛者分利之。里急者下之。后重者调之。
腹痛者和之。洞泄肠鸣。脉细微者。温之收之。脓血稠粘。数至圊而不能便。脉洪大有力者。下之寒之,此治痢之大法也。
张介宾曰:肠 一证,即今之所谓痢疾也,其所下者,或赤或白,或脓或血。有痛者。有不痛者。有里急后重者。有呕恶胀满者。有噤口不食者。有寒热往来者。虽其变态多端。然总不外乎表里寒热,而於虚实之辨。尤为切要。凡邪因表者,必有表证。但兼其表而行散之。表邪解则痢自愈,如无表证,则必由口腹。悉属内伤。但伤於内者极多。因於表者,则间或有之,此内外之不可不辨也。以寒热言之,则古以赤者为热。白者为寒。至刘河间而非之曰,如赤白相兼者。岂寒热俱甚於肠胃而同为痢乎。至丹溪则因之曰。赤痢乃是小肠来。白痢乃是大肠来,皆湿热为本。自二子之言出,则后世莫敢违之者。愚见则有不然。夫痢起夏秋。湿蒸热郁。本乎天也。因热求凉。过吞生冷。由於人也。气壮而伤於天者。郁热居多。气弱而伤於人者。阴寒为甚。须知寒者必虚。热者必实。更以虚实细详之,而寒热愈明矣!如头疼身热。筋骨酸痛者。实也。胀满恶食。急痛拒按者。实也。烦渴引饮。喜冷畏热者。热也。脉强而实者。实也。脉数而滑者。热也。外此则靡非虚寒矣!而相似之际。尤当审察,如以口渴为实热似矣!不知凡系泻痢,必亡津液。液亡於下,则津涸於上。安得不渴。更当以喜热喜冷别虚实也。以腹痛为实热似矣!不知痢出於内。肠胃必伤。脓血稠粘。安能不痛。更当以痛之缓急。按之可否。脏之阴阳。腹之胀与不胀。脉之有力无力。分虚实也。以小便之黄赤短少为实热似矣!不知水从痢去。溲必不长。溲以阴亡。溺因色变。更当以便之热与不热。液之涸与不涸。色之泽与不泽。分虚实也。以里急后重为实热似矣!不知气陷则仓廪不藏。阴亡则门户不闭。更当以病之新久。质之强弱。脉之盛衰。分虚实也。至於治法。须求何邪所伤。何脏受病,如因於湿热者。
去其湿热。因於积滞者。去其积滞。因於气者。调之。因於血者。和之。新感而实者。可通因通用。久病而虚者。可塞因塞用,皆是常法。独怪世之病痢者。十有九虚,而医之治痢。百无一补。
气本下陷,而再行其气。后重不益甚乎。中本虚寒,而复攻其积。元气不愈竭乎。湿热伤血者。
自宜调血。若过欲推荡。血不转伤乎。津亡作渴者。自宜止泄。若但与渗利。津不转耗乎。世有庸工专守痛无补法,且曰。直待痛止,方可补耳。不知因虚而痛者。愈攻则愈虚愈痛矣!脉来微弱者可补。形色虚弱者可补。口腹素慎者可补。胸膈宽快者可补。病后而痢者可补。因攻而剧者可补。后重之可补者。陷则升而补之。热则凉而补之。腹痛之可补者。滑泄则涩而补之。虚寒则温而补之。然而尤有至要者,则在脾肾二脏,如泻而后痢。脾传肾为贼邪。难疗。痢而后泻。肾传脾为微邪。易医。是知肾为胃关。开窍於二阴。未有久痢而肾不损者,故治痢不知补肾。非其治也。凡四君子、补中益气,皆补脾虚。若病在火乘土位侮母。设非桂、附大补命门。以复肾中之阳。以救脾家之母,则饮食何由而进。门户何由而固。真元何因而复耶。若畏热不前。仅以参、术补土。多致不起。大可伤已。
喻嘉言曰:内经云:下痢发热者死,此论其常也。仲景云:下痢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
此论其暴也。盖暴病有阳则生。无阳则死,故虚寒下痢。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或其人脏中真阳未漓,或得温补药后。真阳随返,皆是美征,此但可收拾其阳。协和其阴。若虑其发热。反如常法。行清解之药。鲜有不杀人者矣!金匮申下痢发汗之禁。谓下痢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盖以下痢一伤其津液。发汗再伤其津液。津液去则胃气空,而下出之浊气。随势上入胃中。
遂成胀满。求其下痢,且不可得。宁非大戒乎。伤寒厥痢发热。与下痢发热。迥然不同。伤寒厥而且痢。为虚寒之极。所以反能食者则死。反发热者不死。若痢证则能食者不死。发热者多死也。
周慎斋曰。凡生病处,皆为阴为火。为阳气不到。若阳气所到之处。断无生病之理。痢疾不发於夏,而发於秋者。盖夏时阳气尽发於表。太阴主里。湿土用事。纯阴无阳,或过食生冷。积而不化。积久成热。痢之所由起也。不发於夏者。无阳则阴不运。发於秋者。阳气入里。攻之使然也。治法。宜以苦寒之药。燥湿涤热。佐以辛热助阳。开郁达气,故曰:行血则便红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虽然,亦有虚实之辨。浅深之别。未可以概治也。心者。血之主也。肺者。气之主也。凝滞则伤气。郁热则伤血。气既病,则心肺亦病矣!而小肠者。心之合也。大肠者。肺之合也。二经皆出纳水谷。转输糟粕之官也,而胃又为大小肠之总司。肺移病於大肠,则气凝涩而成白痢。心移病於小肠,则血凝涩而成赤痢。大小俱病,则赤白互下。胃土传湿热於大小肠者。
痢色兼黄,如胃中先伤冷物。以致胃寒不能游溢精气上输於脾。脾即不能散精以上归於肺,则津液留滞於胃,即为胃家之积,其证呕逆恶心,其状色如桃胶而不臭。右关脉沉细而紧。宜用浓朴、木香、乾姜、肉桂、吴茱萸等。虚人可用附子理中汤。非大小肠积之可比也。至於色之黑者。分为二种,如焦黑之黑者,此热极反兼胜己之化也。黄芩芍药汤下香连丸,如漆黑之光者。
此瘀血凝久而然也。桃核承气汤。丹溪谓仲景可下者。悉以承气下之。大黄之寒,其性善走。佐以浓朴之温。善行滞气。缓以甘草之甘。饮以汤液。荡涤肠胃。滋润轻快。积行则止。局方例用热药为主。涩药为臣。用之於下痢清白者犹可,其里急后重者,皆属於火。又加以温热之药。非杀而何。大凡热痢。仲景虽有用大承气者。然皆指伤寒热邪传里致病。非滞下之谓。盖大黄专攻湿热。在所必需。芒硝专攻燥结。滞下总有里急后重,其积滞已是下注,故无复用芒硝之理。若系寒积。又须姜、桂、吴茱萸以温之。以寒积多属於虚也。至於通因通用。原有两法。有酒蒸大黄。有蜡丸巴豆。分析甚明。况滞下多因寒滞郁热而成。世俗恒用姜茶煎。赤。倍芽茶。白。倍生姜。往往获效。岂可偏执为热哉。积有新旧之分。旧积者。气血食痰所化也。新积者。旧积已去。未几而复生也。然旧积宜下。新积禁下,其故何也?盖肠胃之熟腐水谷。转输糟粕者,皆营卫洒陈於六腑之功。今肠胃有邪,则营卫营运之度。为之阻滞,不能施化,故卫气郁而不舒。营血涩而不行。於是饮食结痰停於胃。糟粕留於肠。与气郁血涩之积。相挟而成滞下矣,必当下之以通其壅塞。既下之后。升降仍不行。清浊仍不分,则卫气复郁。营血复涩。又成新积。乌可复下乎。但理卫气。和营血。以调顺阴阳,则升降合节。积亦不滞而自化矣!然旧积亦有不可下者。
或先因脾胃之虚,不能转输其食积,必当调补脾胃。兼行气之药。俾虚回而痢自止。世俗治痢。
只守清热破气攻积凉血利水等法。虽朝夕更医。出入增减。不过如此。已濒於危。犹曰血色依然。
腹痛未减。谁敢温补。死无后悔。伤哉。痢初起时。便见脓血者,宜调气和血。气分药必不可少。
若但见白脓。宜调气消积。不可用血药。引邪入於血分,必变脓血也。白痢初起。里急后重。频欲登圊,及去而所下无多。才起而腹中复急,皆湿热凝滞所致。胃苓东加木香、砂仁。血痢初起。腹痛迸迫,或脉数大。身有微热者。
先与小建中汤和之。中有肉桂。伐肝和营最捷。脓血稠粘。势甚不可遏者。黄芩、芍药、延胡索、木香、砂仁。腹痛。少加肉桂以和之。血积稠浓。可用黄连。若略见少血,或稀淡者。不可便用苦寒。戕犯胃气。为害不浅也。凡血色紫黯。屡服凉药,而所下愈多。作冷痢治,故血色如猪肝。
如紫草,如苋菜汁者。非炮姜不治。理中汤去参。加肉桂、木香、肉果、乌梅。纯下血而色鲜浓浓者,此心脾伏热也。大黄黄连泻心汤。有食积。枳术丸加浓朴、黄连、木香、延胡索。赤痢初起。宜加延胡。最散血积。小儿八岁已内者。作食积治。风入肠胃。纯下清血,或湿毒下血。胃风东加枳壳、荆、防。风入肠胃。下痢青绿杂色。神术汤。下痢腹痛异常。脉沉而紧。无热证者。
先以姜、桂之类温之。后理积滞。里急而至圊反不能即出者。气滞也。疏通为主。重则小承气。
轻则黄芩芍药汤。里急而频见污衣者。气脱也。补中益气去当归加木香。湿热下痢后重。升阳除湿汤。虚滑而后重者。圊后不减。以得解愈虚故也。养脏汤。白痢初起。但腹痛后重,不能食。
小便却清痢者,为虚寒。二陈汤加炮姜、焦术、浓朴、木香、砂仁。能涤除痰积。宜加用之。后重本因邪压大肠坠下。是以用大黄、槟榔辈,此实也。若久痢后重不除,此脾气下陷之故。宜升、柴以升提之。槟榔、枳壳皆当禁用。若肺气郁在大肠。腹痛后坠。理气药中。须加桔梗以开之。
亦有积已去而过食浓味生冷复重者。建脾兼消导为主。痢如胶冻,或如鼻涕,或如鱼脑,此为冷痢。先用木香、焦术、豆蔻、砂仁、浓朴。次用理中汤加木香。不应。更加诃子、粟壳。下痢脉迟紧。腹痛未欲止。当温消之。枳实理中汤。下痢清白。手足厥冷。腹痛不已。附子理中汤。积久冷痢。少腹酸痛。结滞不爽,及下久连年不止。千金温脾汤。冷痢。去甘草。加桂心。倍香附、人参。热痢。去桂心。加大黄一钱。姜、附、人参各减一钱。久痢不瘥。虽所下渐减,而津血枯槁。肛门涩滞者。千金羊脂煎润以导之。羊脂。本经专主下痢脱肛。腹中绞痛,而世罕知用。惜哉。暴下积日久不止。千金附子汤。久痢虚冷滑脱。
脉细。皮寒少气。畏食不能言,或时发虚热者。附子理中汤加肉桂、肉果、诃子。下痢脐下搅痛。
桃花丸。下痢久脱。虚冷白滞。大桃花汤。热痢二三年不止者。浓朴汤。久痢。所食之物皆不化。
四肢沉重。肌肉消尽。椒艾丸。下痢发热。自汗脉弦者。是伏邪所发。法当从表解散。仓廪汤。
有一方长幼相染者。谓之时疫痢,亦宜仓廪汤。一种阴虚痢疾。切戒攻积之药。凡见痢下五色。
脓血稠粘。滑泄无度。发热烦渴。脐下急痛。至夜转剧而恶食,或下鲜血者。便属阴虚。急宜救热存阴为主,如驻车丸、阿胶丸、归连丸、阿胶梅连丸、千金黄连汤、黄连阿胶汤、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等方选用。下痢至夜发热。烦渴引饮。为津液受伤。内水亏竭。燎原之火自焚,不得不引外水以济急。切不可用香燥之药。钱氏白术散加乌梅。下痢失气者,当利小便。阴气前通,则阳气自化矣!五苓散加木香。痢仍不止。以诃子、浓朴、橘皮等分。丸服。下痢大孔痛。宜温之。
黄耆建中加木香、当归。痢后大便秘涩。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或少有白胆,此为气虚下陷。慎勿利之。但举其阳,则阴自降矣!补中益气汤加防风。下痢后里急后重不除。风邪伤卫。
卫气不行也。非三奇散不愈。蛊注毒痢。血如鸡肝。心烦腹痛者。茜根丸。虚人。理中汤加黄连、乌梅。不应,用乌梅丸。下利后遍身浮肿。五苓散。用生术、肉桂。加升、柴。利后虚浮。六君子加木香、肉桂。初利脓血稠粘。势甚宜下者。一味大黄。酒蒸为丸。赤多。用温酒下百丸。白多。用淡姜汤下七十丸。以夺其势。然后调理则易愈。冷热不调。下利赤白。兼冷食食积者。连理东加枳实、砂仁。下利乾呕者。胃虚而寒热错杂也。外台黄芩汤。先前白利。后变脓血者。戊己丸。先前白利。后变鲜血者。四物汤去地黄。加炮姜、炙甘草、木香。先前脓血。后变赤白青黑。腹痛倍常者。驻车丸。先前脓血。后变白沫白脓者。补中益气加炮姜、赤石脂。下利日百度。精神委顿。反不痛者,此邪气胜。正气微,不能鼓激也,难治。有患利昼夜不及数度,而反发热。心下痞闷,不能食而呕,其有昼夜不止百度。
反脉静身凉而能食。何也?曰:利之邪客於下焦。由横连竟传大肠。原无反热之理。以中焦无病。
虽下利无度。不碍饮食。惟邪发於中焦。由横连入胃。以胃受病。自不欲食也。凡风寒伤於营卫之中,则为疟。饮食伤於肠胃之内,则为利,而世有疟后痢。痢后疟者,此则表气不固。邪气内犯而致也。若疟邪发泄已尽,必无复为利疾,皆由元气下陷。脾气不能升举,故风寒暑湿。得以袭入而为利耳。又有利后似疟非疟。乃阴阳两虚。阳虚则恶寒。阴虚则发热,故寒热交战似疟也。
又有疟利齐发。疟止而痢甚者,皆是脾胃之气虚陷所致。并宜先与黄耆建中。加木香、浓朴之类。
次与补中益气加姜、桂。若服后痢减而疟作,此阳气得补而与阴争也。再与补中益气少加桂、附。
助阳祛阴则愈。凡久痢年高。与产后病后。诸疮疽及泻后作痢。慎不可用攻伐之剂。急宜醒脾崇土。补中益气加炮姜、木香。有血。加乌梅、芍药。下痢六七日。经尽。当有结粪。若至十三日再经。结粪不出者,此胃气告匮也。慎不可更与攻克之剂。惟培养正气。庶有生机。下痢以胃气为本。胃失生长,故恶物而不欲食。但得思食。无分何物。与之遂获愈者,此胃气胜故也。凡痢下如鱼脑,或如猪肝,皆半死半生。下如尘腐色。大孔开如竹筒不收者,或如屋漏水,或纯下鲜血,及如赤豆汁。唇如朱红者,皆不可治。
石顽曰:肠 之证。内经原有下血。下白沫。下脓血之异。推详脉证。大抵以白沫属寒,其脉应沉。脓血属热。脉应滑大。
若见白沫而脉反浮。见脓血而脉反弦涩悬绝。为脉不应病,故皆主死,其扼要尤在身热则死。寒则生。为大关捩。以肠胃受病。不当更见表热。表热则外内俱困。将何所恃而与攻救邪。更详脏腑诸痢。咸以脉沉小为可治。血温身热主死。内经大义如此。再推仲景论痢。以身热手足温。为阳回可治。厥逆不返。为阳绝主死,此盖指伤寒阴证而言。不可与夏秋肠 并列而论也。然下痢岂无身热得生者。凡挟邪之痢。与时行疫痢,皆有身热。但当先撤表邪。自然身凉痢止。当知内经所言血温身热。乃阴虚之本证,此则兼并客邪耳,及观先辈论痢。并以白沫隶之虚寒。脓血隶之湿热。至守真乃有赤白相兼者。岂寒热俱甚於肠胃,而同为痢之说。丹溪从而和之。遂有赤痢从小肠来。白痢从大肠来,皆湿热为患,此论一出。后世咸为痢皆属热。恣用苦寒攻之。蒙害至今未已,即东垣之圣於脾胃者。犹言湿热之物。伤於中而下脓血。宜苦寒以疏利之。脓血稠粘。数至圊而不能便。脉洪大有力者下之,亦认定脓血为热。曷知血色鲜紫浓浓者。信乎属热。若瘀晦稀淡,或如玛瑙色者,为阳虚不能制阴而下。非温理其气,则血不清。理气如炉冶分金。最为捷法。设不知此。概行疏利之法。使五液尽随寒降而下。安望其有宁止之日哉。尝见屡服黄连。虚阳迫外,而反发热发斑者,亦有虚阳内扰。忽发除中。反骤能食者。有频用大黄。开肠洞泄。甚至发呃吐蛔者。有大黄下咽。反胀闭不通。阴气上逆,而变中满鼓胀水肿者。凡此之类。未遑枚举。夫天气之热。四时之正令也。因热而恣伤冰水瓜果。是逆其正气。腑脏为寒物所伤而为患也。
以逆正气之病。又以逆病情之药治之。何怪变证百出乎。虽是岁之热。较他岁倍常。是以患肠者。较他岁亦倍常,其间总轻重不同。所见之积。一皆五色。良由五脏之气化并伤。是以五色兼见。按五色痢。古人皆为肾病。以肾为藏精之室。所居之位。最下最深。深者既病,其浅而上者,安有不病之理。
精室既伤。安能任蛰藏之令乎。仲景所谓五液注下。脐筑湫痛。命将难全者是也。夫以精室受伤。五液不守之患。不知益火消阴。实脾堤水。兼分理其气。使失於气化之积随之而下。未失气化之津统之而安,即口噤不食者,亦不出乎此法。盖肠 之属,皆缘传化失职。津液受伤,而致奔迫无度。岂可恣行攻伐。以为不易之定法乎。历观时师治痢。无高下贤愚,必用橘皮、枳壳、浓朴、槟榔之属。稍有赤沫,即用芩、连、芍药。水道不利。便与木通、车前。口噤不食。不出黄连、石莲。况世所谓石连者,皆粤中草实伪充。大苦大寒。与本草所言莲子堕淤泥中。经岁取出者迥异也。凡遇五色噤口,及瘀晦清血诸痢。每用甘草、乾姜。专理脾胃。肉桂、茯苓。专伐肾邪。
其效如鼓应桴。初起腹痛后重者,则兼木香、槟、朴以泄之。饮食艰进者,则兼枳实、焦术以运之。阴气上逆。乾呕不食者,则兼丁香、吴茱萸以温之。呕吐涎水者,则兼橘、半、生姜以豁之。
脓血稠粘者,则兼茜根、乌梅以理之。水道不通者,则兼升、柴以举之。身热不除者,则兼桂枝、芍药、姜、枣以和之。阴虚至夜发热痛剧者,则兼熟地、黄耆、阿胶、归、芍以济之。若数日不已而腹痛后重转甚者,必须参、术、升、柴兼补而升之。久痢噤口不食,此胃气告匮。最为危候。
较之初起口噤。尚有浊气可破。积沫可驱。迥乎不同。非大剂参、术。佐以茯苓、甘草、藿香、木香、煨葛根之属。大补胃气。兼行津液,不能开之。但得胃气一转。饮食稍进。便宜独参汤略加橘皮或制香附。缓缓调补。兼疏滞气。最为合剂,如茯苓之淡渗。木香之耗气。葛根之行津。
皆当屏除,即如久痢后重用三奇散。取黄耆、防风以致开阖。枳壳以破滞气。以为卓识不群。然后重稍减。便当改用补中益气。转关妙用。全在乎此。若浓朴、枳、橘、砂仁等耗气之药,皆戈戟也。凡脉见弦细小弱,或六部沉小,皆当准此。间有脉来滑大数实者,方可用芩、连、芍药、泽泻之属。挟热后重烦渴者,当与白头翁、秦皮、黄连、白芍之类。误用大黄。变成肿胀。若其人元气未惫。大剂人参、桂、附散其浊阴。尚可救其一二。洞泄不止。服大剂参、术。不应,用养脏汤,亦不应。惟附子理中汤调赤石脂末。间有得生者,即发呃吐蛔。尚有四逆、参附、吴茱萸汤、乾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乌梅丸等法。然非平日相信之真。纵有生机,亦勿许治。若至发斑发躁。久痢不食。忽发除中。从无救治之法也。尝见痢久虚脱。六脉弦细。厥逆冷汗。烦渴躁扰。
呃逆不宁。峻用理中、四逆、白通、通脉之类。虽日进人参二三两。服之非不暂安。脉来微续。
手足渐温。稀糜稍进。去后亦稀。三四日后必然骤变,此根气已绝。灯尽复明之兆。切勿因其暂安。轻许以治。徒为识者鄙笑耳。至於妇人临产下痢。最为危殆。郑氏有胎前下痢。产后不止。
七日必死之例。予尝用甘草乾姜东加浓朴、茯苓、木香。治妊娠白痢。千金三物胶艾汤。治妊娠血痢。连理东加胶、艾。治赤白相兼之利。驻车丸、千金黄连汤、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胎前产后五色诸痢,皆可选用。若胎前下痢。产后不止。势莫挽回者。用伏龙肝汤丸。随证加减。未尝不随手获效也。世医治痢。专守通因通用。痛无补法之例。不知因气病而肠中切痛。非温理其气则痛不止。因气陷而浊气下坠。非升举其气则后重不除。因气伤而津液崩脱。非调补其气则积不已。因阴虚而至夜微热腹痛。非峻补其阴则痢痛不息。世人见余用参、术、姜、桂温补气血之药。
以为可骇。更有用黄耆、地黄滋阴腻滞之药。益怪甚矣!且有用石脂、乾姜温涩固脱之药。以为劫剂,而大诽之。不知内经中原有涩因涩用之法。盖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非涩而何。况因涩而过用利气。乃致滑脱不收。安得不用涩以固之耶。更有不知调气。但见下痢日久。便行止涩。轻以粟壳、诃子投之。闭其滞气。迫痛愈加。愈劫愈甚,此与杀之无异也。
痢不纳食俗,名噤口,如因邪留胃中,胃气伏而不宣,脾气因而涩滞者,。香、连、枳、朴、橘红、茯苓之属。热毒冲心,头疼心烦,呕而不食,手足温暖者,甘草泻心汤去大枣易生姜,此证胃口有热,不可用温药。若阳气不足,宿食未消,噫而不食,枳实理中加砂仁、陈皮、木香、豆寇,或山楂、曲、 之类。肝乘脾者,戊己丸加木香、肉桂。有水饮停聚者,心下必悸动不宁。五苓散加姜汁。有火炎气冲者。黄连解毒汤去黄柏加枳壳、木香。有胃虚挟热而呕逆者。连理汤。有积秽太多。恶气熏蒸者。大黄黄连泻心东加木香。丹溪用人参、川连、石莲子、粳米、姜汁。煎汤细细呷之神效,如吐。再作服之。但得一呷下咽便开。石莲子真者绝无。余常以藕汁煮熟。稍加糖霜频服。兼进多年陈米稀糜。调其胃气必效,此即石莲之意也。治噤口痢。多有用黄连者,此正治湿热之药。苦而且降。
不能开提。况非胃虚所宜。不可轻用。大抵初痢噤口。为湿瘀胃口,故宜苦燥治之。若久痢口噤。
则胃气虚败,即大剂独参、理中。恐难为力也。久痢不止。诸药不应。贫人无力服参者。乌梅、大枣各数枚。煎服屡效。
休息痢 此证多因兜涩太早。积热未尽。加以调摄失宜,不能节食戒欲。所以时止时作。补中益气加肉果、木香。吞驻车丸,亦有阴虚多火,不能胜任升、柴、木香、白术者。只用驻车丸加人参、肉桂、乌梅之类。有积。可加枳实、炮黑楂肉。有服补中益气数服。不应。反下鲜紫血块者,此久风成飧泄。风气通於肝。肝伤不能藏血也。三奇汤倍防风加羌、葛、升、柴,其一切利水破气药,皆为切禁。
蛲虫痢 其证腹大。皮肤黄粗。循循戚戚然。得之於寒湿。寒湿之气。菀笃不发。化为虫,此九虫之一,其形极细。胃弱肠虚,则蛲虫乘之,或痒,或从谷道中溢出。仓公以芫花一撮主之。
乌梅丸、黄连犀角散亦主之。然虫尽之后,即用六君子加犀角、黄连、乌梅肉丸服。以补脾胃。兼清湿热。庶不再发。若一味攻虫。愈攻愈盛。漫无止期也。
痢后风 因痢后不善调摄,或多行,或房劳,或感风寒,或受湿气。致两脚痿软肿痛。用大防风汤。痢后变成痛风,皆调摄失宜所致。补中益气加羌活、续断、虎骨。
痢后呃哕 此乃胃气虚寒之极。最为恶候。急宜橘皮乾姜汤主之。下痢而渴。误食冷物水果而哕者。理中汤加丁香十五粒。柿蒂五枚。水煎热服。兼寒热往来者。小柴胡加丁香。血痢呕哕而渴。心烦不得眠。小便不通者。猪苓汤。白痢呕哕。用五苓散。以中有肉桂可通逆气也。
〔诊〕下痢白沫。初起脉小滑。能食者易治。洪大急疾。四肢厥冷者难治。久痢脉微弱小细者即愈。数实或虚大无根者危。下痢脓血。初起脉小滑,或弦软。身不热者易治。数实滑大而身热者。势虽甚。犹或可治。若先不热。五六日后。反发热脉大者必死。久则脉宜芤迟虚细。不宜数盛滑实,或身热不止。口噤不食者皆死。久痢脉结代。反骤能食。为除中者必死。大抵下利之脉。
初起虽实大不妨。六七日后最忌强盛。凡下痢脉浮身热。作风治。脉沉身重。作湿治。下痢为肠胃病。虽频迸而能食则吉。若噤口痢。初起脉数实可治。久痢而反不能食。脉见有余者死。惟小弱流利者,当作胃虚治之。
海藏治杨师。屡大醉后渴饮冷水冰茶。后病大便鲜血甚多。先以吴茱萸温药。次与胃苓汤。
血止后白痢。又与温下药四服乃止,或曰。何不用黄连之类以解毒。反用温热之剂。曰:血为寒所凝。渍入肠间而便下。得温乃行。若用寒凉,即变证难疗矣!汪石山治一妇。病痢半载余。服四物、香连愈剧。腹痛后重。咳嗽烦热。脉皆细弱而数。以补中益气去归。加茯苓、芍药为散。日用米饮调下。三次而安。
吴茭山治一妇。长夏患痢。痛迫。下黄黑。曾服香薷、枳壳、黄连愈剧,其脉两尺紧涩,此寒伤血也。问其由。乃行经时渴饮冷水一碗。遂得此证。与桃仁承气加延胡索一服。次早下黑血升许痛止。次用调脾活血之剂而痊,此盖经凝作痢。不可不察也。
李士材治屯田孙侍御夫人。久痢不止。口乾发热。饮食不进。犹服香、连等药。完谷不化。尚谓邪热不杀谷。欲进芩、连。数日不食。热甚危迫。诊之。脉大而数。按之极微。询之小便仍利。
腹痛而喜手按,此火衰不能生土。内真寒而外假热也。小便利则无热可知。腹喜按则虚寒立辨。
急进附子理中汤。待冷与服。一剂而痛止。连进二十余剂。兼进八味丸而康。
石顽治春榜项鸣先尊堂。下痢血色如苋汁。服消克苦寒芩、连、大黄之类愈甚。不时发热痞闷。六脉瞥瞥虚大。右关独显弦象。然按之则芤,此气虚不能统血之候。与补中益气加炮姜、肉桂。四剂而安。
又治郭然明之室。患五色痢。昼夜数十次。兼带下如崩。误服大黄、黄连之属十余剂。遂隔塞不通。口噤不食者半月余。至夜必大发热躁渴。六脉弦细而疾,此足三阴俱虚之候。与理中加桂、苓、木香、乌梅以调其胃。次与加减八味作汤。导其阴火而痊。
刑部郎中申勖庵高年久痢。色如苋汁。服芩、连、芍药之类二十余剂。渐加呃逆。乃甥王勤中。邀石顽往诊。六脉弦细如丝。惟急进辛温峻补。庶合病情。遂疏理中加丁香、肉桂方。诸医咸谓血痢无用姜、桂、人参之理。迟疑不敢服。
仍啜芩、连、芍药。迁延五日。病愈甚而骤然索粥。举家及诸医,皆以能食为庆。复邀石顽相商。
而脉至如循刀刃,此中气告竭。求救於食。除中证也。世人但知下痢能食为向愈。曷知其有除中之例乎。因表出以为后学之鉴。
褚某水尊堂。深秋久痢。口噤不食者半月余。但饮开水及爪瓤汁。啜后必呕胀肠鸣。绞痛不已。烦渴闷乱。至夜转剧。所下皆脓血。昼夜百余次。小水涓滴不通。诸医束手告辞。始邀石顽。
切其六脉,皆弦细乏力。验其积沫,皆瘀淡色晦。询其所服,皆芩、连、槟、朴之类。因谓之曰。
所见诸证俱逆。幸久痢脉弱。尚宜温补。姑勒一方。用理中加桂、苓、紫菀调之。服后小便即通。
便得稍寐。三四日间糜粥渐进。痢亦渐减。更与理中倍参。伏龙肝汤泛丸。调理而痊。
又治同川春榜陈颖雍。触热锦旋抵家,即患河鱼腹疾。半月以来。攻克不效。遂噤口粒米不入,且因都门久食煤火。肩背发痈。不赤不疼。陷伏不起。发呃神昏。势日濒危。内外医科。互相推委。因命楫相邀石顽。就榻诊之。六脉弦细欲绝。面有戴阳之色。所下之物。瘀晦如烂鱼肠脑。证虽危殆。幸脉无旺气。气无喘促。体无躁扰。可进温补。但得补而痈肿 发。便可无虞。
遂疏保元汤。每服人参三钱。生黄耆二钱。甘草、肉桂各一钱。伏龙肝汤代水煎服。一啜而稀糜稍进。再啜而后重稍轻。三啜而痈毒贲起。另延疡医敷治其外。确守前方。服十余服而安。前后未尝更易一味也。
— 大兵船上妇胎前下痢。产后三日不止。恶露不行。发热喘胀。法在不救。有同道误许可治。
与药一服。次早反加呃逆。计无所施。乃同兵丁。托言货船。拉石顽往诊,其脉三至一代。直以难治辞之。彼则留住前医。不使上涯。方知其意原欲巧卸。恐余不往,故不明言其故。当此急迫之际。不与解围,必致大伤体面。因谓之曰,此证虽危。尚有一线生机,必从长计议。庶可图治。彼闻是言。始放其医抵家,而求药於余。遂与盏一枚。钱数文。
令习砂糖熬枯。白汤调服。既可治痢。又能下瘀,且不伤犯元气。急与服之。彼欣然而去,其医得脱。闭户挈家而遁。直至数日。大兵去后宁家,即过我而谢曰。若非金蝉脱壳。不免为螳臂所执也。
飞畴治朱元臣子。患五色痢。二十余日。胸膈胀满,而粥饮不进。服药罔效。别延两医诊视。
— 用大黄。一用人参。元臣不能自主。因执治於予。予曰。用大黄者。因其脉满脉大也。用人参者。因其痢久不食也。痢久不食。大黄断断难施。膈满作胀。人参亦难遽投。今拟伏龙肝为君。
专温土脏。用以浓煎代水。煎焦术、茯苓、甘草、广藿、木香、炒乌梅。一剂痢减食进。再剂而止。遂不药调理而起。
大小便不通
经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瞀闷,此谓五实。夫脾胃气滞不能转输。加以痰饮食积阻碍清道。大小便秘涩不快。二陈汤加升、柴、二术。数服。能令大便润而小便长。湿热痰火结滞。脉洪盛。大小便秘赤。肢节烦疼。凉膈散、小承气汤选用。阴囊肿胀。二便不通。三白散。
大小便俱不通。小腹膨胀。乃膀胱溺满。支撑回肠,故并大便不得出。用二陈倍茯苓加泽泻、木通先利小便。回肠得通,而大便随出矣!风闭。用烧皂肉灰为末。粥清调下,或烧汤蒸下部良。
冷闭。用连根葱一二茎。带土生姜一块。淡豆豉二十一粒。盐二匙。同研烂作饼。烘热掩脐中。
以帛扎定。良久於饼上灸之。热闭。用田螺捣烂。加麝香一分。冰片半分。入脐中。以帛束之。
如人行十里即通。
石顽曰:肥人素多痰饮湿热结聚。因病每致大小便不通。腹满不食。气逆喘急。势盛不得不下。
有屡下不得通利者。有再三下而始通者。有下之利不止者。大抵湿热素盛之人。大便不行。日数虽多。结粪甚少。所下不过溏粪垢腻。甚至骤下不可遏者,多有热去寒起。正气随脱,即变呃逆之证。以此本属湿热。温补仍助本病。苦寒徒乏胃气。每至不可救药。若始先知其湿热痰积。用导痰汤多加姜汁、竹沥。下滚痰丸。甚则下控涎丹。方为合法。若迟则湿热上涌势剧。胃中津液尽变浊秽。虽有合剂,不能取效也。凡大便不通而腹中雷鸣者。下之必无结粪。盖肥人下后。多有脱泄不止之虞。瘦人汗后。每多乾热不止之患。不可不知。
丹溪治一老人。因内伤挟外感。自误发汗。脉浮数。年高误汗,必有虚证。乃与参、术、归、、甘草、陈皮等。自言从病不曾更衣。今虚迸痛不堪。欲用利药。朱谓非实秘。气因误汗而虚。
不得充腹。无力可努。仍用前药。间与肉汁及锁阳粥。浓煎葱椒汤浸下体。下软块五六枚。脉大未敛。血气未复。又与前药。二日。小便不通。小腹满闷烦苦。仰卧则点滴而出。朱曰。补药未至。倍参、术。服二日。小便通。半月而愈。
又治一妇人脾疼。后患大小便不通,此是痰隔中脘。气聚上焦。二陈加木通。初服探吐。再服而愈。
汪石山治一妇。因忧惧劳倦。小腹胀满。大小便秘结不通。医以硝、黄三下之。随用随秘。
反增胸腹胃脘胀痛。自汗食少。汪诊之。脉皆濡细而数。曰,此劳倦忧惧伤脾也。盖脾失健运之职,故气滞不行。前药但利血而不能利气。遂用人参二钱。归身钱半。陈皮、枳壳、黄芩各七分。
煎服而愈。
喻嘉言治一人。大小便俱不通。因新秋病疟。三五发后。用药截住。遂觉胸腹间胀满日增。
不旬日外。腹大胸高。上气喘急。二便全无。食饮不入。能坐不能卧。能俯不能仰。屡服下药不应。商用大黄二两作一剂。
喻曰,此名何病,而敢放胆杀人耶。医曰。伤寒肠结。下而不通。惟有大下一法。何谓放胆。曰:世间有不发热之伤寒乎。伤寒发热。津液枯槁。肠胃乾结,故用下药以开其结。然有不转失气者不可攻之戒。正恐误治太阴之腹胀也,此因腹中之气。散乱不收。津水随气横决四溢而作胀。全是太阴脾气不能统摄所致。一散一结。相去天渊。再用大黄猛剂大散其气。若不胀死。定然腹破。
遂以理中汤少加黄连。疾势略减。次日用五苓散本方。药才入喉。病者即索秽桶。小便先去。大便随之。腹中原是大黄推落之泄粪,其所以不出者。以膀胱胀大。腹内难容。将大肠撑紧。无隙可出耳。石顽治杨松龄。夏月感冒。曾服发散药十余剂。大小便俱闭涩不通。更一医。用硝、黄下之。少腹左畔遂胀起如墩。不赤不热。有时哗哗作声。复延疡医。以敷药治其外。以解毒利水药治其内。药未进而躁扰不宁。因延石顽诊之。六脉紧细而快,此过汗津液大伤。又与苦寒攻里。
致阴邪内结。膀胱不化。溺积不通。法在不救。幸胃气有权。形神未槁。尚能稍进糜饮。姑许以治。因与济生肾气大剂。煎成入有嘴壶。托起其项。徐徐仰灌升许。顷令转侧。以鹅翎探吐,即时溲便如注。少腹顿平。更与十全大补调理而安,此证前后患者四五人,或小便淋沥,或遗溺不止,或形羸气脱,皆立辞不治。
经曰:北方黑色。入通於肾。开窍於二阴。(可知大便闭结专责之少阴。证状虽殊。总由津液枯竭也。)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当归肉苁蓉之类。)肾主五液。津液盛则大便如常。房欲过度。精血耗竭。多致秘结,或饥饱劳役。损伤胃气。
或辛热浓味。渐渍助火。伏於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致令大便结燥。高年血不充。每患是疾,故古人有胃实脾虚。风秘气秘痰秘。冷秘热秘。虚秘实秘之分。临证所当细察详问也。胃实而秘。善饮食。小便赤涩。麻仁丸。脾虚不能运化。倦怠懒於言动。补中益气倍升、柴、当归。
煎成调生蜜、麻油。清气一升。浊气自降。有脾虚下秘者。以此汤下麻仁丸。风秘者。风入大肠。
传化失职。羌、防、苏子、枳壳、麻仁、杏仁、皂角灰。煎服润肠丸。气秘者。气不升降。谷气不升,其人多噫。枳壳、沉香、苏子、槟榔、乌药、陈皮。煎服降气散,或四磨、六磨选用。痰秘者。痰饮湿热阻碍。气不升降。头汗喘满。胸胁痞闷。眩晕腹鸣。半夏、茯苓、木香、槟榔、枳实、橘红、香附、白芥子、姜汁、竹沥。不应。加大黄、黄连。甚则控涎丹下之。冷秘者。六脉沉迟。面白或黑。凝阴固结。胃气闭塞。肠内气攻。腹中喜热恶冷。藿香、浓朴、姜、桂、枳壳、陈皮、生姜。煎服半硫丸。热药多秘。惟硫黄性缓而通。冷药多泄。惟黄连浓肠止泄,如阴寒秘结。当与阳药冰冷服之。然数服中。间与清润药一服。不令结秘。若病本虚寒。标显躁热。
亦宜助阳药中少加苦寒以去热躁。躁止勿加。热秘者。六脉数实。面赤口乾。身热肠胃胀闷。时欲得冷,或口舌生疮。二肠热结。苏子、黄芩、生地、芍药、杏仁、枳壳。煎服润肠丸,或四顺清凉饮。虚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白,或年高,或病久,或脾虚津枯血少。归身、熟地、苁蓉、参、耆、沉香、松子仁、桃仁、麻仁、蜂蜜,或麻仁、枳壳、当归、人参。蜜丸服之。瘦人血枯火秘。通幽汤煎成。入蜜服之。老人津枯。妇人产后去血过多,及发汗利小便。病后血气未复。
虚劳骨蒸,皆能作秘。惟当益气补水养血。不可用硝、黄利药。巴豆、牵牛。尤在所禁。有一种大便不通。腹中胀闷。求通不得。频频登厕。努力太过。虚气被挣下注。肛门里急后重。时不可忍。气逆呕恶。渴而索水。饮食不能。呻吟不绝。欲与通利,则气以下脱。欲与升提,则气以上逆。呕恶难堪。人参、枳壳、当归煎服。加陈香橼皮尤效。肾脏血虚。大肠风秘。生何首乌捣自然汁一盏。和白蜜。炖热服之。六味丸加蜜调服亦通。
固本丸作膏常服亦妙。古方治老人燥结。多用苁蓉。不知胃气虚者。下口即作呕吐。肥人胃中多有痰湿。尤非所宜。惟命门火衰。开阖失职者。方为合剂。然须丸服。若作汤,亦必作吐。以其味咸气浊也。丹方。治肾肝风秘。至夜微发寒热者。用生何首乌两许顿煎。服之神应。若暴病热邪固结,及中有留滞者禁用。以其纯阴味涩。无养正祛邪之力也。失血后烦渴。大便不通。一味生地黄捣汁服之。大病后不得寐。大便不通。一味熟枣仁。擂水去滓。煮粥频食。血枯燥结。恒用熟地黄蜜煎常服,或熬膏亦佳。又老人血枯便闭。用生地黄、当归身、鲜首乌各四两。广皮一两。熬膏炖热服半小杯。不通。三五次效。实秘者。能饮食。小便赤涩。枳实、槟榔、木香、砂仁、蓬术、大黄、皂肉灰之属。气滞腹急。大便秘涩。六磨东加大黄。诸秘服药不通,或虚人畏服利药者,宜蜜煎导、削酱姜导。分寒热选用,其猪胆导。非伤寒邪热。不可轻试。病患胃气虚者。用之往往有呃逆之虞。不可不慎。
或问乾结之甚。硝、黄亦可暂用否。曰:承气汤用硝、黄。乃伤寒邪热入里。胃液乾枯。肾水涸竭,故宜急下以救阴津为务。若老人虚人,及病后肾水本亏。以致燥结。再用硝、黄下之。
是虚其虚。目下取快一时。来日复秘愈甚。欲再下之。虽铁石不能通矣!倘遇此证。当劝慰之。
缓图奏效。切勿性急。自贻其咎也。
〔诊〕阳结脉沉数,或促。阴结脉迟伏,或结。老人虚人便秘。脉多沉伏而结促不匀。若见雀啄者不治。
小便不通(闭癃)
经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下焦者。别回肠。注於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於胃中。成糟粕。俱下於大肠,而成下焦。
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则缩蜷。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阴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而走筋矣!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於脾。脾气散精。
上归於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经云: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夫肾肝在下。地道也。心肺在上。天道也。脾胃居中。气交之分也,故天之阳绝而不安於地者,则白露不下。在上之阳不交於阴,则在下之阴无以为化。水道其能出乎,此上焦之气化也。仲景曰:卫气行,则小便宣通。又曰:脾病则九窍不通,此中焦之气化也。东垣云:在下之阴虚。在上之阳盛。致肾气不化,必宣其阳而举之,则阴可得而平也,故丹溪云:以吐法通小便。上窍通而下窍之水出焉。然升提止可施於涓滴不通者。
若溺涩短少,或淋漓作痛者。非所宜也。由经言及诸论观之。未有不主於气化者。不审乎此。转行疏利之剂求功。多见其不知量也。
东垣云:小便不通,皆邪热为病。分在气在血而治之。以渴与不渴而辨之。渴而不利,或黄或涩者。热在上焦气分也。小便者膀胱所主。若肺热不能生水。是绝其寒水生化之源。宜清肺而滋化源,故当从肺分助其秋令。宜茯苓、泽泻、车前、木通之类淡味渗泄之药。水自生焉,如不渴而小便不通者。热在下焦血分。肾与膀胱受热。闭塞其流。须知、柏之类苦寒气味俱阴之药以除其热。稍兼肉桂辛温散结之阳药以泄其闭。若服淡渗之味,则阳无以化,而阴愈闭塞不通矣!气分热。渴而小便闭,或黄或涩者。黄芩清肺饮。血分热。小便闭而不渴者。滋肾丸。不应。并中焦亦有热也。加连、柏、甘草,等分煎服。阴虚血热人。渴而小便不通,或涩痛淋沥者。切禁五苓燥剂。宜导赤散。津液偏渗於大肠。大便泄泻。小便涩少,或水停心下,不能下输膀胱者。五苓散渗泄之。若六腑客热转於下焦而不通者。用益元散以清之。若气迫闭塞。升降不通者。二陈汤去半夏。加木通、滑石、柴胡、升麻以提之。汗出过多。小便赤涩。
此五内枯燥。慎勿用利水之剂。生脉散加黄耆、当归。若右寸独数大。小便点滴而下者,此金燥不能生水。气化不及州都。生脉散去五味子。易大剂紫菀。可一服而愈。小便不通。腹下痛闷难忍如覆碗者为实,亦分在气在血。气壅於下者。四磨、六磨选用。血污於下者。代抵当丸。有火虚者。非与温补之剂则水不能行,如金匮肾气丸。元气下陷而水道不通者。补中益气汤加木通、车前。升清以降浊也。小便不利。审是气虚。独参汤少加广皮如神。凡小便不通。用独蒜涂脐法。
以独囊蒜一枚。栀子三枚。盐少许。捣烂。摊纸贴脐。良久即通。未通。涂阴囊上立效,或用食盐半斤。炒热布包熨之。天行热病。小便不通。用蚯蚓泥升许,以水浸澄清。渴即与饮。不应。
用地龙数枚。同芦根。捣汁饮之。
闭癃 闭癃者。溺闭不通。淋沥点滴也。惟肝与督脉三焦膀胱主之。经云:膀胱之胞薄以懦。
得酸则缩蜷。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又云: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盖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然遗溺闭癃。不取膀胱俞者。盖膀胱但藏溺,其主出溺者。
皆从三焦及肝与督脉也。闭癃者。合而言之。一病也。分而言之。有暴久之殊。盖闭者。暴病。
为溺点滴不出,俗名小便不通是也。可用疏通利窍之剂。甚则用吐法以提其气自通。若补中益气、二陈、五苓。俱可探吐也。癃者。久病。为溺癃淋沥。点滴而出。一日数十次。名淋病是也。
惟宜滋养真阴。兼资气化,如六味、生脉之类,亦可合用。若疏泄利气之药,皆为戈戟矣!夏秋热伤癃闭。以滑石调水饮之即通。但阴虚泉竭者禁用。
金匮云: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
大便必坚。小便即数。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蒌瞿麦丸主之。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渴欲饮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脉浮发热。
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便血。
金匮论淋证四条。一曰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此肝移热於膀胱。因肝热甚。失其疏泄之令而然也。一曰胃中有热。消谷引食。大便坚。小便数,此因胃热炽甚。消烁津液。肠胃膀胱之源俱涸也。一曰有水气,其人苦渴,此膀胱气化不行。水积胞中为患也。一曰小便不利。
用蒲灰散等治,此因膀胱血病。血属阴。阴病则阳亦不能施化也,其用栝蒌瞿麦丸者。盖缘肺气不化。膀胱不通。致水渍则津液不行,而胃中燥渴,故用栝蒌根以生津。薯蓣以补肺。茯苓疏肺气下行。瞿麦逐膀胱癃结。然欲散下焦之结。又需阳药始得开通,故少加附子为使,必水积而腹中冷者,方可用之。若虽有水气而腹中不冷,即当效五苓之法。以桂易附,或因积热闭癃。又当改附子为知、柏也,其蒲灰散等三方。悉治膀胱血滞气不化而小便不利之证。蒲灰滑石者。薄灰治瘀血。滑石利窍也。乱发滑石白鱼者。发灰消瘀血。白鱼去水气也。茯苓戎盐者。咸润走血。佐茯苓淡渗利小水。白术兼利腰脐间血也。三方亦有轻重。乱发为重。蒲灰次之。戎盐又次之。至於渴欲饮水。
口乾舌燥。明系热在上焦,故用白虎以荡涤膈上之热。加人参以救津液也。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乃热结膀胱。津液固结之候,而见脉浮发热。太阳热邪循经发外也,故用猪苓汤以导热滋燥。慎勿因其发热而与发汗。重伤其阴,必致便血,故为切戒。
诸淋所发,皆肾虚而膀胱生热也。水火不交。心肾气郁。遂使阴阳乖舛。清浊相干。蓄在下焦,故膀胱里急。膏血砂石。从水道出焉。於是有淋沥不断之状。甚者窒塞其间。令人闷绝。凡小肠有气,则小便胀。小肠有血,则小便涩。小肠有热,则小便痛。制剂之法。并宜流行滞气。
疏利小水。清解热邪,其於平调心火。又三者之纲领焉。心清则小便自利。血不妄行。最不可用补气之药。气得补而愈胀。血得补而愈涩。热得补而愈盛。水窦不行。加之谷道闭遏。未见其有能生者也。虽然。肾气虚弱。囊中受寒而成淋涩者有之,其证先寒栗而后溲血。盖冷气与正气交争故也。又有胞系转戾不通者,其证脐下急痛。小便不通。凡强忍小便。疾行走马,或忍尿入房。
使水气逆上。气迫於胞,故屈戾而不得舒张也。胞落则殂。
石淋者。脐腹隐痛。小便难。痛不可忍。溲如砂石,或黄赤,或混浊。色泽不定。正如汤瓶久受煎熬。底结白碱。宜清其积热。涤其砂石,如麦冬、葶苈、木通、葵子、滑石、车前、连翘、瞿麦、知母。涩痛甚者,为膀胱蓄血。加琥珀、肉桂、大黄辛温以散之。加味葵子茯苓散。专治石淋之圣药。紫雪亦佳。劳淋者。遇劳即发。小便淋沥不绝,如水滴沥而不断。有脾劳肾劳之分。劳於脾者。补中益气加车前、泽泻。劳於肾者。六味丸加麦冬、五味。血淋者。虽主实主血而与小肠为表里。然须看血色分冷热。色鲜紫者,为小肠实热。小肠热甚而血渗胞中。与溲俱下。大剂生牛膝为主。兼车前、山栀、生地、紫菀、犀角、桃仁、芦根汁、生藕节汁。血虚而热。用生地黄三两。黄芩、阿胶各半两。柏叶少许。水煎服之,此千金法也。若色瘀淡者,属肾与膀胱虚冷。生料六味丸加肉桂。芦根捣水煎。候冷服。若两尺脉沉弦而数,必有瘀血停蓄。犀角地黄东加紫菀、牛膝。若琥珀、麝香、当归、川芎、萆 、木通、白术、木香、香燥破血利水耗气之类切禁。气淋者。气化不及州都。胞中气胀。小腹满坚。溺有余沥。宜沉香、肉桂、茯苓、泽泻。佐以木通、瞿麦、葵子、山栀、石韦之类。实则气滞不通。脐下妨闷。加香附、木香。不应。加硝、黄。溺后疼痛。去石韦、木通、瞿麦、葵子、山栀。加秋石、生甘草梢、藕汁。气淋服利水药不能通者。沉香降气、四磨汤选用。膏淋者。俨若脂膏,或便中有如蜓蚰之状,此名肉淋。乃精溺俱出。精塞溺道,故便欲出不能而痛。宜茯苓、秋石、沉香、海金沙、泽泻、滑石。
如不甚痛者。须固涩其精。慎勿误与通利。鹿角霜、肉苁蓉、菟丝子、莲须、芡实、山药之类。
或桑螵蛸、菟丝子等分。泽泻减半。蜜丸服。后以六味丸合聚精丸调补之。冷淋者。寒气客於下焦。水道不宣。满於胞内。淋涩而白。先发寒栗,而后便数成淋。宜金匮肾气丸加鹿茸、沉香。
戴氏云:进冷剂愈甚者,此是冷淋。牛膝半两煎汤。加麝少许。下八味丸。冷淋小便闭涩。数起不通。窍中苦痛。憎寒凛凛,或因烦渴饮水过多。水积胞中不行。生附子散。不应,用栝蒌瞿麦汤。热淋者。心肺蕴热,不能滋其化源。小便赤涩如血而少。烦渴引饮者。导赤散加黄芩。躁热不渴者。滋肾丸,或淡竹叶煎汤调辰砂益元散。凡人服金石大毒。以助入房。败精流入胞中,及饮食痰积渗入者,则皆成淋,或忍精不泄。停凝作痛而致淋者。木通、车前、牛膝、泽泻、茯苓、滑石、甘草,或汤或丸俱效。有膏粱太过。食积成痰。流注为淋。宜尿浸山楂、川连、丹、皮海石、玄明粉之类。小便艰涩如淋。短而不作痛者。虚也。六味丸加鹿茸、肉苁蓉,如茎中不痛而痒者,此属精虚。八味丸。小便淋沥。茎中痛不可忍。相引胁下痛。参苓琥珀散。有服五苓散不效。用生料鹿茸丸却愈,此皆下元虚冷之故。胞痹小便淋沥涩痛。肾虚膀胱积热也。肾沥汤。胞痹不得小便。小腹痛。
若沃以汤,则小便虽涩而略通者,此膀胱虚寒也。茯苓丸。虚寒甚者。巴戟丸。老人精气已衰。
犹不绝欲。小便淋沥。小腹胀闭而牵引谷道,或溺血梗痛。肾气丸加牛膝。热极成淋。茎中痛。
五苓散减桂大半。加滑石、木通、生甘草梢。口苦咽乾。小便赤涩,或欲成淋。清心莲子饮。伏暑成淋。五苓和益元散。虚人。生脉散。不时服之。小便自清。后有几点血者。五苓散加牛膝、熟地、紫菀。有因怒而致淋者。非青皮、沉香、山栀、木通不能已也。有因思虑成淋者。归脾汤和五苓散并进。汗多而小便痛。暑月常有之。盛暑冷冻饮料既多。上停为饮。外发为汗。津液不通。
小肠闭塞。五苓散加人参、甘草。名春泽汤。最为合剂。老人气虚下陷成淋者。补中益气加木通、泽泻。以升麻、柴胡升九地之阴。木通、泽泻降九天之阳。服之殊验。心脾血虚。归脾汤、辰砂妙香散选用。淡秋石治血淋茎中热痛。降火最捷。但元气下陷。小便多者禁用。血淋服诸药不效。
— 味薏苡根捣汁服之。血淋每日用黄茧丝二两。煮汤饮之。七日必效。留丝 灰存性。蜜丸服之。
并主妇人血崩。又生鸡子黄。每日清晨沸汤调服二枚,其血自清。牛膝三两。煮成。入麝少许顿服。名地髓汤,此治血淋要剂。但淋久不止。元气下陷者。又为切禁,且虚人能损胃气,及崩淋下血不止者,皆不宜服。以其滑精故也。朴硝雪白者。治痛淋殊效。每服二钱。血淋。用冷水下。
气淋。木通汤下。石淋。炒研用温水下。石膏火 。同琥珀滑石。乃石淋之要药。然须质壮初起者宜之。老人绝欲太早成淋。生绿豆水浸。擂汁服之。然不若淡秋石擂水饮之,其效如神。一切淋浊属实热者。
应手获效。稍涉阴虚。甚於砒鸩。不可不慎。
〔诊〕少阴脉数。妇人则阴中生疮。男子则气淋。盛大而实者生。虚小而涩者死。
薛立斋治一人。素膏粱。小便赤数。口乾。吐痰稠粘。右寸关数而有力,此脾肺积热移於膀胱。先用黄芩清肺饮清理脾肺。次用滋肾丸、六味丸以滋肾水而安。
又治一儒者。发热饮水不绝。每如厕。小便涩痛。大便牵痛,此精竭复耗所致。用补中益气送都气丸而安。
石顽治内阁文湛持。夏月热淋。医用香薷饮、益元散。五日不应。淋涩转甚。反加心烦不寐。
乃弟广文彦可。相邀往诊。见其唇赤齿燥。多汗喘促。不时引饮。脉见左手微细。右手虚数。知为热伤元气之候。遂疏生脉散方。频进代茶。至夜稍安。明日复苦溲便涩数。然其脉已向和。仍用前方不时煎服。调理五日而痊。
又治太史沈韩倬。患膏淋。小便频数。昼夜百余次。昼则滴沥不通。时如欲解。痛如火烧。
夜虽频迸,而所解倍常。溲中如脂如涕者甚多。先曾服清热利水药半月余,其势转剧。面色痿黄。
饮食艰进。延石顽诊之。脉得弦细而数。两尺按之益坚,而右关涩大少力,此肾水素亏。加以劳心思虑。肝木乘脾所致。法当先实中土。使能堤水,则阴火不致下溜。清阳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浆水生花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