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取消流量卡漫游升级全国流量卡是什么意思

取消全国流量漫游费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取消全国流量漫游费是什么意思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中国电信将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提速降费政策要求,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部署,确保日实现全面取消区分“全国”和“本地”手机流量计费方式。调整流量计费方式的准备工作非常繁杂,涉及到两亿多用户的套餐梳理、规则调整、资费配置、系统改造、业务验证等工作,所需周期较长。为尽早将这项惠民举措落实到位,中国电信将克服困难、全力以赴“将好事办好”。同时,也希望广大用户给予理解和支持。
广东10000知道专家
具体政策及落地时间还没有确定下来,建议您再关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中国移动7月1日起取消流量漫游费 省内流量升级为国内流量
6月22日,中国移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关于中国移动取消流量&漫游&费的公告》称,自日起,中国移动取消流量&漫游&费,新老用户省内流量升级为国内流量(不含港澳台)。
以下为中国移动公告全文:
关于中国移动取消流量&漫游&费的公告
尊敬的客户:
为贯彻落实国家提速降费政策,自日起,中国移动取消流量&漫游&费,新老用户省内流量升级为国内流量(不含港澳台)。
详情请咨询客服热线10086或当地营业厅,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您可能也感兴趣: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76号
TechWeb公众号
机情秀公众号中国移动7月1日起全面取消漫游费 省内流量升级全国流量
大小:3.20MB
据中国移动官网消息可以得知,在7月1日之后,就会取消流量漫游费,省内流量也升级全国流量,这样大家就不要怕流量不够用了,具体是怎么样的呢?大家是不是还不是很清楚呢?今天小编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赶快来看看吧~~
中国移动取消漫游费
尊敬的客户:
为贯彻落实国家提速降费政策,自日起,中国移动取消流量&漫游&费,新老用户省内流量升级为国内流量(不含港澳台)。
详情请咨询客服热线10086或当地营业厅,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顺间转换资讯7篇中国移动7月1日起取消流量漫游费,省内流量升级为国内流量_凤凰资讯
中国移动7月1日起取消流量漫游费,省内流量升级为国内流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国移动7月1日起取消流量漫游费,省内流量升级为国内流量6月22日讯,中国移动公告称,为贯彻
原标题:中国移动7月1日起取消流量漫游费,省内流量升级为国内流量6月22日讯,中国移动公告称,为贯彻落实国家提速降费政策,自日起,中国移动取消流量“漫游”费,新老用户省内流量升级为国内流量(不含港澳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808
播放数:9064
播放数:866
播放数:164323  手机上网流量“漫游”费要取消了。6月22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发布公告称,为贯彻落实国家提速降费政策,自日起,取消流量“漫游”费。
  出差遇流量尴尬问题缓解
  昨日上午,中国移动在官网发布公告,自日起,中国移动取消流量“漫游”费,新老用户省内流量升级为国内流量(不含港澳台)。随后中国电信、也相继发布相同内容的公告,确认自7月1日起取消流量漫游费。
  取消流量漫游费早有消息。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闻库曾表示,流量“漫游费”将于7月1日取消。
  5月17日,工信部、国资委发布《关于深入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2018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7月1日起取消移动流量“漫游”费,鼓励基础电信企业推出大流量套餐等流量降费举措,移动流量平均单价年内降低30%以上。
  新京报曾报道,由于存在本地流量和全国流量的区分,不少经常出差的网友都遇到了“本地流量用不完,全国流量不够用”的问题。中国移动用户郝先生向记者表示,由于套餐里是全国流量,在本地上网优先使用全国流量。“如果月底刚好去外地出差,套餐内的全国流量耗光,赠送的本地流量在外地不能使用,只能花钱购买流量包。”
  三大运营商宣布取消流量“漫游”费,将解决郝先生面临的“本地流量用不完,全国流量不够用”问题。
  取消“漫游费”有助于简化套餐
  据业内人士介绍,所谓漫游费是语音时代,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运营商的建设成本存在差距,各地资费水平不一。为了防止有用户在低资费地区办理套餐到高资费地区使用等问题,才出现了漫游费。
  到了3G和4G时代,使用流量业务逐步超越了语音业务,但漫游费一直保存了下来。在此基础上,各地纷纷推出了各种不同的资费套餐,虽然丰富了选择,但也给不少用户带来选择的困难。
  电信专家付亮认为,取消流量省内外差异后,简化了运营商套餐。“不需要推那么多套餐,套餐中可能出现的bug也就减少了。对用户来讲是有利的事情。”
  研究院院长张云勇曾向记者透露,未来设计以流量为核心的套餐,和国际运营商来对标。国际运营商主要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流量,一个是视频,通过这两个维度来制定扁平化的套餐。
  本地的运营商都会不定期赠送用户本地流量,也有用户担心未来还会不会继续赠送本地流量,赠送的频率、额度是不是会降低。付亮表示,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政策解读,如果还允许赠送本地流量的话,那么赠送本地流量就成为运营商促销的手段。
  ■ 相关
  移动流量平均单价降低30%能实现吗?
  除了取消移动流量“漫游”费,很多用户还关心移动流量单价下降30%如何实现。
  据媒体报道,根据三大运营商财报及工信部相关数据,2014年至2017年,三大运营商流量资费均价分别为134.7元/GB、78.1元/GB、47.88元/GB、28元/GB,2015年-2017年三年中的资费降幅分别为42%、38.7%、41.5%。对比2014年,2017年的全国流量价格降低了80%。业内认为,2018年移动流量平均单价降低30%还是很有可能实现的。
  此外,根据宽带发展联盟发布的《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报告》,2018年第一季度我国移动宽带用户使用4G网络访问互联网时的平均下载速率达19.12Mb/s,同比提升54.3%,我国网速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 看点
  有网友担心流量漫游费取消有“套路”
  流量“漫游费”取消在即,很多用户更关注的是什么时候实现降低30%以上。此前,工信部披露近三年来,我国宽带用户单价下降了90%,移动用户资费下降了83.5%。
  部分用户认为国内流量资费与其他国家相比偏高。对此电信专家付亮认为,“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平均使用流量偏少,这是导致计算出来国内流量资费偏贵的最主要原因。运营商资费也是这样,用得套餐越高,平均单价越便宜。”
  昨日据记者,“我觉得流量‘漫游’费本来就不合理,7月1日就要取消了,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新浪微博用户“爱搞机的小nv孩”发布消息说,“虽然下个月三大运营商取消流量漫游费了,但大家好像并没有开心和激动的样子,反而都在怀疑会有新的套路,比如限速、流量跑得快等等。”
  此前三大运营商曾推出手机上网“不限流量”套餐,不少用户使用后发现,所谓不限流量套餐,在上网流量到达一定限额后,会出现限速情况。
  虽然三大运营商网站在推出该套餐时,网站页面存在提醒,但有不少用户反映,一些地方运营商通过电话推销“不限流量”套餐时,并未提到限速等情况,存在欺诈嫌疑,引发用户投诉。
  ■ 数据
  户均移动流量使用一年暴增170%
  6月20日,工信部官网公布2018年5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
  1-5月网累计流量达210亿GB,同比增长196.3%。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206亿GB,同比增长212.3%,占网总流量的98.1%。
  5月当月户均网接入流量(DOU)达到3.97GB,与2017年5月相比增长169.3%。
  截至5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近15亿户,同比增长10%,1-5月净增7831万户。其中,移动宽带用户(即3G和4G用户)总数达12.3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82.3%;4G用户总数达到10.9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73%。
  据媒体报道,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专家测算后表示,取消语音漫游费是直接惠及每个移动通信消费者的政策,每年带来的降费总额超过280亿元。
  ■ 观点
  提速降费还可以“更快更简单”
  2015年4月份,李克强总理在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表示“流量费太高了”,由此开启了三大运营商的“提速降费”之路。
  从纵向看,运营商在提速降费上已经取得不少进步。在2015年,国内固定宽带费用显著下降,4G手机套餐费用也同步下调;2017年,遭人诟病多年的手机长途、漫游费正式取消;各大运营商也确实多次下调了手机流量费用。
  不过,从用户的角度看,运营商在提速上表现突出,在降费方面表现不太爽快。毕竟,降费直接关系着运营商收入的“真金白银”。
  目前,手机流量费已经是三大运营商竞争的焦点,谁能够提供更优惠、更简单、更少套路的流量套餐,谁就能够轻易获得用户肯定。在4G用户增长出现瓶颈的当下,运营商降费可以“更快更简单”。
□ .马.婧  .新.京.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量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