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涉及到的非对称因子子的计算方式,具体点的

& 对称因子 拖尾因子 疑惑
需要登录并加入本群才可以回复和发新贴
对称因子 拖尾因子 疑惑
信誉分 112
可用分 734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状态 离线
对称因子 拖尾因子 疑惑
我所用的色谱仪的安捷伦1200系列,测柱效的时候对称因子是0.747,进我的标样,跑出来对称因子也是0.7多,我用的软件不显示拖尾因子和理论塔板数,老师不在,我也不知道从哪设置,请用过该液相色谱仪的高手们给指导一下,我应该如何设置才能把理论塔板数给调出来。
&&我的软件只显示对称因子,我的理解这个数值肯定是越接近1越好,但是实验条件影响不可能到1,那么我的问题就是对称因子在什么范围内用峰面积定量才比较准确?
拖尾因子和对称因子哪一个更可靠一些,怎么用安捷伦1200工作站直接看拖尾因子啊?
信誉分 118
可用分 5983
专家分 440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状态 离线
在报告模式中选择性能报告就可以了!
信誉分 112
可用分 734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状态 离线
回复 #2 naren4545 的帖子
哦,我明天找找看,谢谢
信誉分 114
可用分 2307
专家分 218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状态 离线
在报告模板里面选择性能报告就可以
信誉分 108
可用分 1096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状态 离线
回复 #1 daixuanmn 的帖子
如下拖尾因子和对称因子
(48.95 KB) 10:01
信誉分 116
可用分 2088
专家分 102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状态 离线
在报告设置里选择性能报告就可以显示了
信誉分 121
可用分 1876
专家分 171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状态 离线
是打印模板没选对。
去模板选择里,有你最近用过的模板,选择一个后找个色谱图预览,看哪一个是你想要的。关注今日:38 | 主题:313118
微信扫一扫
【求助】液相色谱里的对称因子和拖尾因子
页码直达:
这个帖子发布于4年零323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请问对称因子和拖尾因子是一样的吗?我百度搜索,有部分人说是一样的,我觉得是不一样的吧?我一个图谱里,对称因子1.2,UP拖尾因子是0.93,现在要求含量的主峰对称因子在0.95--1.05的范围内,我的这个峰很好看啊,理论塔板数是7395,怎么对称因子还是1.2呢?请问这个图谱满足要求吗?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不一样啊!我们现在做的实验要求拖尾因子不大于2.0就可以了,0.95~1.05这个范围太难做了。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这个可以开贴说了,公式计算以及概念其实两者都是有差异的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仔细看药典附录...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液相色谱(LC)
主题:【求助】对称因子与拖尾因子一样吗?选择性因子一般要达到多少?
浏览 |回复22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flyaway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原文由 benbenzuo(benbenzuo) 发表:有没有人知道选择性因子α呢?选择性因子α=k1/k2=(V1-V0)/(V2-V0)选择性因子α 应该&1
Last edit by flyaway
yukepotato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yukepotato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原文由 zhao1025(zhao1025) 发表:不对称度和不对称因子是一个概念????????不是的,正如楼上所说的那样!
微雨燕双飞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godblesschina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1 色谱峰对称性不对称因子(Asymmetry, As for short)和USP拖尾因子(Tailing factor,Tf for short)均可用于衡量色谱峰的对称性,不对称因子的说法更准确,因为色谱峰存在前延、完美对称、拖尾三种形态。一般来说,制药行业以USP拖尾因子作为评测标准,而其他行业则多采用As来衡量峰形。下面是不对称因子( As)和USP拖尾因子(Tf)的测定方法,不难发现我国药典就是依照的USP拖尾因子:(“仪器信息网”几个大字影响了试图效果啊)下面是色谱峰不对称因子和USP拖尾因子之间的换算关系我国药典附录(附录30)指出,除另有规定外,拖尾因子(Tf)应处于0.95~1.05之间。
该帖子作者被版主
有水有渝 加 3 积分,
2经验,加分理由:积极应助
微雨燕双飞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godblesschina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2 选择因子(α)请看一下选择因子的定义:色谱分析中常选择较难分离的两个峰来衡量色谱柱的选择性,它们的相对保留值(亦即相对保留时间之比)被称为选择因子。可见选择因子往往要具体到实际的应用,色谱柱制造者不可能给出一个统一的α数值。不同类型的固定相对某一组化合物的选择性差异明显,比如在分析带有极性基团的弱极性化合物时,吸附色谱(比如硅胶柱)的选择性优于分配色谱(比如C18),但同一类型的固定相,不同的制造商的色谱柱,在选择因子方面差异不大,比如A 家的C18与B家的C18选择因子差异不大(当然差异肯定存在)。色谱分析主要是用来分离的,所以考察分离度更有意义。下面是本人总结的一些分离度的影响因素,可以参考一下。式中,α =k2/k1,两个色谱峰容量因子(k)的比值。上面的方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柱效(Efficiency)反映色谱柱性能,柱效越高,分离度越好。然而,分离度的提高与塔板数的平方根成正比,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恒定的情况下,塔板数增加一倍,分离度仅提高40%。操作中,可通过下面两种方式增加塔板数进而提高分离度:其一,使用长柱或双柱串联,但也会使分离时间大大延长;其二,使用细粒径填料的色谱柱,但这需要耐更高压力的液相色谱系统。总体来说,通过提高塔板数以增大分离度不是一种很有效的办法。选择性(selectivity)是指色谱柱-流动相体系分离两个化合物的能力。选择性主要与固定相、流动相组成以及柱温等因素有关,与保留值也密切相关,其中固定相和流动相组成影响较大。与塔板数对分离度的影响相比,选择性的影响更难预测,但还是有一些规律供参考。拿最常见的反相模式为例,反相柱(包括C18、C8、PH等)是以分配作用对化合物进行保留的,不同化合物的分离是基于它们在键合相与流动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异,如果两种化合物的水溶性、在烷烃-水体系的分配系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那么这些化合物通常是能够利用反相柱达到分离;PH柱对具有苯环的化合物具有特殊保留。正相模式下,硅胶柱、胺基柱、氰基柱与带有极性基团的化合物之间存在极性相互作用,对化合物的基团具有选择性,常常用于结构类似物、异构体化合物的分离。流动相方面,降低流动相的洗脱强度通常可以增大分离度;而有机溶剂类型也会影响分离,比如反相条件下,乙腈和甲醇的选择性就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需要在实践中摸索,但无论如何,多种溶剂类型带给我们更多的实现分离的可能。方程中的第三项为保留项。随着容量因子k的增大,分离度也随之增加,这种影响在k值较低时非常明显,当k值大于10时,k值增加对分离度的影响就不再显著,这就告诫无原则地提高k值以增大分离度是没有意义的。另外,由于选择性与容量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所以k值的变化会影响到选择因子α。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那请问对称因子是不是就是拖尾因子呢?如果不是那它们之间怎么换算?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xky0230699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div class="loading jietielv_1638724 jietielvname_xky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原文由 zhuyu(zhuyu) 发表:那请问对称因子是不是就是拖尾因子呢?如果不是那它们之间怎么换算?对称因子不是拖尾因子,两者之间不存在换算关系
18:55:27 Last edit by xky0230699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有点糊涂了,大家说的都不太一样。自己找书看看了。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xky0230699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div class="loading jietielv_1638724 jietielvname_xky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原文由 avayf(avayf) 发表:有点糊涂了,大家说的都不太一样。自己找书看看了。两者看上面的图示和公式就很清楚了,怎么会糊涂呢?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两者选择的峰高处不同中。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bz4824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div class="loading jietielv_1673035 jietielvname_bz%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学习了,谢谢
oscar_2007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oscar_2007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div class="loading jietielv_2256877 jietielvname_oscar_%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看来我还得学习学习agilent1200液相色谱仪的对称因子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agilent1200液相色谱仪的对称因子是怎么计算出来的用的是chemstation,在报告模板中只有symm. 没有拖尾因子,该怎么转换呢?
拖尾因子(T)是国标9008-85中的定义,是指峰高5%处的峰宽于峰极大到前伸沿之间二倍距离之比.不对称因子常常是在GC中指峰高10%处的前沿峰宽比后沿峰宽.其实从美国药典还有中国药典都是说的5%,而且好多资料说的拖尾因子就是对称因子或不对称因子.估计在早期的一些书 中,大家信息不畅,没有做严格的统一所以好多书上有10%的说法.不过在药典上和国标上已经明确规定是5%了,还有必要非要区别来看吗?实际操作中,设计两个指标,意义也不大,还给大家的计算带来麻烦.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agilent1200液相色谱仪的对称因子是怎么计算出来的》相关的作业问题
首先建议楼主可以到专业的行业论坛进行提问,因为论坛里常常会遇到和你有过相同遭遇的人,这样解决问题更为准确啊~~我一般常常上仪器信息网论坛(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主要是这个坛子专业性比较强,牛人也多一些,您也可以来试试啊安捷伦色谱专版交流地址:http://www.instr
http://hi.baidu.com/%D6%DC%D0%F7%B6%AB102191/blog/item/b9ce1f029bbc920f738da5ed.html
由于液相色谱柱的填料差异,流经液相色谱柱的物质根据自身性质得以区分,从而分析鉴定物质组分.最好与质谱联用,配合指纹图谱进行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 1.色谱柱它包括空柱和填料.空柱是内壁抛光的不锈钢管,内径为4~5mm,长100~250mm.按气相色谱法中洗涤空柱的方法洗净,用匀浆法填充固定相.将此柱装入仪器的管路中,用柱式机械往复泵输入新鲜脱气的流动相.等基线平直后可用苯、萘、菲的混合试液,用正己烷(含 0.05%甲醇)或甲醇:水(83:1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1.色谱柱它包括空柱和填料.空柱是内壁抛光的不锈钢管,内径为4~5mm,长100~250mm.按气相色谱法中洗涤空柱的方法洗净,用匀浆法填充固定相.将此柱装入仪器的管路中,用柱式机械往复泵输入新鲜脱气的流动相.等基线平直后可用苯、萘、菲的混合试液,用正己烷(含 0.05%甲醇)或甲醇:水(83:17
分离效果变差.举个例子,正常的时候,10.5min和11.5分钟两个峰能达到基底分离,但是如果塔板数降低的话,则两个峰极有可能合并,变成一个不对称峰.可以按照说明书方法测试理论塔板数.如果塔板数降低很多,一般弃之.在一种情况下我这还是用这种柱子,目标分析物比较单一,基质也挺干净的样品.建议您可以到行业内专业的网站进行交
1 色谱峰对称性不对称因子(Asymmetry, As for short)和USP拖尾因子(Tailing factor,Tf for short)均可用于衡量色谱峰的对称性,不对称因子的说法更准确,因为色谱峰存在前延、完美对称、拖尾三种形态.一般来说,制药行业以USP拖尾因子作为评测标准,而其他行业则多采用As来衡
A、 峰拖尾1、筛板阻塞(a、反冲色谱柱 b、更换进口筛板 c、更换色谱柱)2、色谱柱塌陷(填充色谱柱)3、干扰峰(a、使用更长的色谱柱 b、改变流动相或更换色谱柱)4、流动相PH选择错误 (调整PH值.对于碱性化合物,低PH值更有利于得到对称峰)5、样品与填料表面的溶化点发生反应(a、加入离子对试剂或碱性挥发性修饰剂
一、分离原理: 1.气相:气相色谱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被测物质各组分在不同两相间分配系数(溶解度)的微小差异,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使原来只有微小的性质差异产生很大的效果,而使不同组分得到分离. 2.液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
气相色谱法是采用惰性气体(或称载气)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方法.色谱过程是通过气相色谱仪来完成的.气相色谱仪一般有5个基本部分组成:1&气路系统&&&包括载气、燃烧气、助燃气、气体净化器流速控制和测量器2&进样系统&&&进样器、气化室;温度控制装
1\液相色谱仪系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
在石油化学工业中大部分的原料和产品都可采用气相色谱法来分析;在电力部门中可用来检查变压器的潜伏性故障;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可用来监测城市大气和水的质量;在农业上可用来监测农作物中残留的农药;在商业部门可和来检验及鉴定食品质量的好坏;在医学上可用来研究人体新陈代谢、生理机能;在临床上用于鉴别药物中毒或疾病类型;在宇宙舴中可用
一、分离原理: 1.气相:气相色谱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被测物质各组分在不同两相间分配系数(溶解度)的微小差异,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使原来只有微小的性质差异产生很大的效果,而使不同组分得到分离. 2.液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
气相色谱仪主要用来分析气相样品和易挥发的热稳定样品,如弱极性小分子有机物;而液相色谱主要用来分析高沸点或若不稳定样品,如核酸等.在购买设备时厂家一般会附赠一个介绍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明书,里面有一些样品使用该仪器的分析方法,没有的话可以像厂家索要.另外,通过查阅文献或根据经验也可以大致了解参数设定方法.还可以用相关软件计算
输液系统——泵进样系统——有自动的和手动的分离系统——色谱柱检测系统——常用的有紫外检测器、二极管阵列等 色谱工作站---用来处理实验数据和反控仪器运行
流动相:GC为气体 HPLC为液体柱子:气相柱效高 液相柱效较低检测器不一样气相是柱子多 流动相少;液相是流动相种类多 柱子少气相主要分析低沸点化合物 液相分析高沸点化合物一般来说 气相检测破坏样品 液相检测很少破坏样品样品在气相中不纯在二次分配 样品在液相中分别在流动相 固定相中存在二次分配\x0d
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之间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强弱不同,随着流动相的移动,混合物在两相间经过反复多次的分配平衡,使得各组分被固定相保留的时间不同,从而按一定次序由固定相中先后流出.与适当的柱后检测方法结合,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离与检测.气相色谱高效液相HPLC 之间的原理是基本相同的,不过流
色谱法也叫层析法,它是一种高效能的物理分离技术,将它用于分析化学并配合适当的检测手段,就成为色谱分析法.色谱法的最早应用是用于分离植物色素,其方法是这样的:在一玻璃管中放入碳酸钙,将含有植物色素(植物叶的提取液)的石油醚倒入管中.此时,玻璃管的上端立即出现几种颜色的混合谱带.然后用纯石油醚冲洗,随着石油醚的加入,谱带不
气相色谱仪便宜,一般国产小厂报价3W左右,而液相的一个进口泵可能都要3W的 再问: 请问一下,气质联用成本是比液相高么? 再答: 质谱仪价格一般情况下比色谱仪高的多,使用成本上也更高;液相色谱(LC)
主题:【求助】Waters :峰面积法测定时,USP拖尾与对称因子在什么范围内符合要求
浏览 |回复3
chrisying1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chrisying1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发表于: 12:15:54
使用Waters 测定兽药含量,峰面积法测定时,USP拖尾与对称因子显示数值一样,请问专家,这两个指标有什么区别?另外应该在什么数值范围内才符合要求?
相关实验室
相关检测服务
食品与农产品
食品与农产品
食品与农产品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xky0230699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div class="loading jietielv_1638724 jietielvname_xky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有看到说计算拖尾因子用的是5%H时的峰宽,而对称因子用的是10%H时的峰宽,两者的计算公式是一样的。拖尾因子一般在0.8-1.3之间可用于峰面积定量,0.95-1.05之间可用于峰高定量。
chrisying1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chrisying1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原文由 有水有渝(xky0230699) 发表:有看到说计算拖尾因子用的是5%H时的峰宽,而对称因子用的是10%H时的峰宽,两者的计算公式是一样的。拖尾因子一般在0.8-1.3之间可用于峰面积定量,0.95-1.05之间可用于峰高定量。请问 对称因子应该在什么范围才合格?谢谢
〓猪哥哥〓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span class="gray0 username_yx2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原文由 chrisying1(chrisying1) 发表:原文由 有水有渝(xky0230699) 发表:有看到说计算拖尾因子用的是5%H时的峰宽,而对称因子用的是10%H时的峰宽,两者的计算公式是一样的。拖尾因子一般在0.8-1.3之间可用于峰面积定量,0.95-1.05之间可用于峰高定量。请问 对称因子应该在什么范围才合格?谢谢和拖尾因子是一样的。对称因子衡量包括前沿峰和拖尾峰。
22:25:42 Last edit by 03yx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称因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