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book 锐龙 散热1600自带的散热用不用换一个,现在待机50多超频直接90+报警。。。

锐龙1600怎样超频_百度知道
锐龙1600怎样超频
我有更好的答案
通常R5 1600x不打算超频太多,也没有好散热器,就直接bios设置倍频数是38,这样就超频了,其工作频率会是3.8g,通常这样普通超频频率,电压不用设置就是默认都行,主板BIOS在超频3.8G通常不会偷跑增加电压,cpu超频稳定性也不错,适合长期工作。r5 1600x属于锐龙中高端六核CPU,带有字母x,代表具有更好的体质,更好的默认工作频率,通常是搭配b350主板,超频简单方便,超频设置特别简单,只需要按照该品种CPU常规超频能力,简单设置倍频就行了。如果打算普通极限超频,R5 1600x通常硬件下,散热器较好,电源额定功率充足,超频能力在4.1g频率,为稳定超频,需要适当增加电压,比如1.325v,但最好不要超过1.4v。超频较高的,需要搭配电源额定功率充足,12v输出电流大些,并且搭配上好的散热器。锐龙&AMD&Ryzen&1600处理器采用六核心十二线程设计,主频为3.2-3.6GHz,采用全新的14nm设计,性能强悍,非常适合中高端游戏玩家选择。需要搭配全新的AM4接口的主板,不兼容上代的AM3接口,所以想要组建Ryzen平台的玩家需要使用全新的游戏主板。
采纳率:100%
调整电压让稳定在1.25V为好!如果超频后稳定的话不建议增加电压 而且如果超频的话请关闭BIOS里面的自动超频和自动降频选项估计上你打开了要不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图片】ryzen1600超频的老哥进来讨论一下,有谁的1600能超到4.0吗?感觉这是不可能达到的,以前用原装的散热器基本最多超到3【amd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10,373贴子:
ryzen1600超频的老哥进收藏
ryzen1600超频的老哥进来讨论一下,有谁的1600能超到4.0吗?感觉这是不可能达到的,以前用原装的散热器基本最多超到3.9 这两天换了个东海x6想挑战下4.0结果还是没希望,超到3.8电压给的1.2875
超到3.9时给到1.35左右,到4.0电压慢慢加一直到1.425开机可以,但用娱乐大师一跑分直接黑屏死机,这也是很无奈啊,有没有越过坎的小伙伴?据说能超到4.0的都做了1600x 看来应该是这样了~
长期使用超到3.8就够了,不过买锐龙就是为了体验超频的,后面不敢超了,怕boom
有没有同样跪倒在4.0门口的老哥?有成功上4.0的老哥吗
说明体质就是如此了。
目前1.25v稳定运行3.7G
之前1.2v3.7稳定一段时间总是死机
1600x不说话,4.0就他妈看看的
我的.45v稳任何测试 如果只要r15稳 1.375v足矣
温度太高,不敢上,3.9我都怕了。。
听大佬说 3.2 3.7 是两个分界线 默认电压3.65很舒服
我1600x默电3.7感觉很一般
1600X,,自动全核3.7,,,
默频用用好了 最稳 省电 稳定情况下性能才好发挥啊
1.375V温度太高啦
没必要呢,CPU核心温度鲁大师不准,压力测试鲁大师CPU核心温度提示105°用AIDA64 测试是70+
我是1.23超3.7够用了,垃圾散热器受不了,温度太高,况且4.0功耗巨大
你们超频都是用x370么
老哥,我用技嘉b350d3h
和光威16g2133内存条,点不亮键盘指示灯,处理器风扇转,主板灯亮,是什么原因呢?
说穿了 是温度控制不住而已 你上分水 4g肯定上的了 但是意义不大
现在bios 里面1.225/3.8,温度待机40+,能跑鲁大师,64跑那啥cpu的,跑过几分钟,温度稳定75,游戏也能玩,就是没跑p95第一项
我1600x没超频跑分还不到9w
我的1700超了一圈发现还是默电3.6最实在各种烤鸡随便烤,打单核游戏也没有瓶颈。估计是我用双面内存条的原因,3.7 1.25v总是稳定不下来,原装散热在烤鸡的时候也压不住了。不带x的话拿原装散热器超到3.6毫无压力美滋滋那些装水冷强超4.0电压还给不够的跑分估计还不如3.6的分
1600的话x370主板超到4.0,电压1.45v就行了
1600被锁了4.0去不了
我的1500X,3.8G都得1.35V,3.9要1.45,再高没有了
我没测最低 直接1.2v锁3.7 过p95 ,3.8得1.27v到1.28v之间过p95但是锁3.8感觉240水冷温度烤机在65度多我觉得太高了就只锁3.7烤鸡60度左右.
用的原装散热器 3.7默频就能上。3.8加了0.072v到了 1.308到的能过aid64Fpu单项10分钟 加.0060v鲁大师都过不了。后面就没测了
以后更新bios再搞了
目前我是默频使用,反正就玩玩魔兽,刀塔,看看视频,cpu占用基本没超过30。。。。。。。。
温度45了!烤鸡能过CPU核心77℃,CPU72
登录百度帐号【评测】“5系”的价格买“7系”的性能!AMD锐龙5旗舰1600X深度评测
3月中旬,AMD正式发布4款锐龙5系列处理器,剑指中端处理器市场。同时,这也是继锐龙7系列处理器上市之后,AMD在今年竞争处理器市场份额的第二波攻势。在4月11日22:00锐龙5处理器正式解禁之时,我们曾在直播间和大家一起对AMD锐龙5 1600X的性能进行了首发测试,不过那只是简单的尝鲜。而在本期,我们将对AMD锐龙5 1600X这款处理器进行更加全面系统的测试,并会将其测试成绩和同为6核12线程的Intel Core i7-6800K进行对比,以考察这款AMD锐龙5旗舰处理器拥有怎样的性能表现。
AMD锐龙5处理器及B350芯片组解析
锐龙5系列一共拥有包括1600X在内的4款处理器,其中AMD锐龙5 1600X是该系列的旗舰产品,它拥有6核12线程,基础频率为3.6GHz,BOOST频率为4.0GHz,拥有16MB三级缓存,热设计功耗为95W,目前售价1999元。
锐龙5 1600同样也是6核12线程,不过频率比AMD锐龙5 1600X稍低,为3.2GHz~3.6GHz,三级缓存容量仍为16MB,不过热设计功耗降低至65W,目前售价1749元。
锐龙5 1500X是一款4核8线程处理器,其频率为3.5GHz~3.7GHz,拥有完整的16MB三级缓存,不过二级缓存则减少至2MB,热设计功耗同样为65W,目前售价1499元。
锐龙5 1400是该系列处理器中定位最低的一款,同样为4核8线程,频率为3.2GHz~3.4GHz,二级缓存为2MB,和AMD锐龙 5 1500X相同,但三级缓存缩减至8MB,热设计功耗为65W,目前售价1299元。
细心的读者应该能够发现,除了核心数和线程数之外,AMD锐龙5 1600X的大部分规格均和AMD锐龙7 1800X相同。此外,通过CPU-Z我们也可以发现,6核心12线程的AMD锐龙5 1600X的6×512KB二级缓存却拥有8个通道数。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锐龙5处理器就是由8核心架构处理器通过屏蔽部分核心和三级缓存而来。简单来说,锐龙处理器其实就是由2个CCX模块组成,每个CCX模块包含4个CPU内核以及8MB三级缓存。而我们本期要评测的AMD锐龙5 1600X就是每个CCX模块屏蔽了1个CPU内核而来。
▲AMD锐龙5 1600X CPU-Z截图
▲CCX(CPU Complex)CPU运算模块结构图
了解完锐龙5处理器之后,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锐龙5系列处理器主要搭配的B350芯片组。B350芯片组同样支持USB 3.1 Gen2和NVMe协议,并且也支持超频。与X370芯片组相比不同之处在于,B350芯片组不支持SLI,并且USB和SATA接口数量以及PCIe通道数量均有所减少,不过B350芯片组所支持的USB、SATA接口数以及PCIe通道数量仍能够满足绝大部分普通用户的使用需求。所以,入手锐龙5系列处理器的单卡用户选购B350主板即可满足需求。
▲X370、B350、A320芯片组参数对比
华擎AB350 GAMING K4主板及AM4散热器介绍
本次测试中,我们为AMD锐龙5 1600X处理器选择的座驾是华擎AB350 GAMING K4主板,它采用ATX标准规格尺寸以及Socket AM4插槽,并搭载B350芯片组。
接口类型:Socket AM4
芯片组:AMD B350
内存:DIMM×4(最高支持64GB DDR4 3200+)
扩展插槽:PCIe 3.0 x16×1、PCIe 3.0 x4×1、PCIe 2.0 x1×4、M.2×2、SATA 6Gbps×6
音频芯片:Realtek ALC892音频芯片
网络芯片:Realtek RTL8111GR千兆网卡
背板接口:PS/2×1、D-Sub×1、USB 3.0 Type-C×1、USB 3. 0×5、USB 2.0×2、RJ-45×1、HDMI×1、DVI-D×1、模拟5.1声道音频插孔
参考价格:899元
在这个“光污染”盛行的时代,光效已经成为主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华擎AB350 GAMING K4主板拥有RGB LED 指示灯,并且还板载了RGB LED接针,用户可以通过华擎 RGB LED 应用程序控制主板、散热器以及外接灯带的灯效。此外,该主板还加入了多重防护。它采用高密度玻璃纤维 PCB 板,可降低主板由于湿气造成的电子短路的伤害。同时它还采用了更加稳固的PCIe合金插槽,经过加固的PCIe插槽可有效降低显卡过重或者用户插拔显卡时的施力不当所造成损坏。
音频方面,这款主板搭载Realtek ALC892音频芯片,支持Sound Blaster Cinema 3音效软件,并且还可以通过Reality 3D 音效技术模拟出5.1/7.1 环绕音效,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加生动逼真的音效体验。供电设计方面,这款主板采用的是9相供电电路设计,整个供电电路由台系大中SM4337、SM4336低内阻MOSFET、5K电容以及封装式电感等元器件组成。
我们知道,锐龙7处理器发布的同时,AMD也推出了Wraith MAX、Wraith SPIRE以及Wraith STEALTH这3款全新的AM4散热器。除了Wraith MAX是OEM渠道专供之外,Wraith SPIRE以及Wraith STEALTH散热器将跟随锐龙处理器的包装一同出售。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购买AMD锐龙7 1700、AMD锐龙5 1600以及AMD锐龙5 1500X会赠送Wraith SPIRE,而Wraith STEALTH则将随AMD锐龙5 1400以及暂未发布的AMD锐龙3系列处理器的包装赠送,也就是说本次评测的主角AMD锐龙5 1600X的包装内是没有附赠散热器的。
虽然AMD锐龙5 1600X的包装内并没有散热器,但我们还是收到了Wraith MAX和Wraith SPIRE。Wraith MAX的底部拥有纯铜底座、两根散热铜管以及大面积的散热鳍片,而Wraith SPIRE则采用的是嵌入式纯铜底座以及大面积的散热鳍片。此外,这两款散热器还支持RGB灯效,并且可通过主板的灯效软件进行控制。为了考察AM4散热器的性能,在本次测试中,我们为AMD锐龙5 1600X加装的就是拥有95W散热能力的Wraith SPIRE。通过这段时间的考察,Wraith SPIRE的表现稳定,应对AMD锐龙5 1600X毫无压力。
我们如何测试
对于AMD锐龙5 1600X的性能,我们将通过基准性能、应用性能、游戏性能、内存性能、处理器温度以及平台功耗这几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此外我们知道,和AMD锐龙7系列处理器一样,AMD锐龙5系列处理器也都没有锁频,所以我们也将会AMD锐龙5 1600X进行超频。通过超频,一方面我们将考察它拥有怎样的超频潜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将会测试在超频之后它的性能会有多大的提升空间。
我们知道,AMD锐龙5 1600X所对位的处理器是Intel Core i7-6800K,所以为了让大家对AMD锐龙5 1600X的性能有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也会将它的测试成绩与Intel Core i7-6800K进行对比。
▲两款处理器正反面对比(左:AMD锐龙 5 1600X,右:Intel Core i7-6800K。)
测试平台的搭建上,结合AMD锐龙5 1600X的产品价格和市场定位,显卡方面我们选择的是AMD Radeon RX 480。而在内存方面,我们为参测处理器搭配的是芝奇TridentZ DDR4 3200 32GB(8GB×4)内存套装。不过鉴于两款处理器的内存搭配方式不同,我们为AMD锐龙5 1600X搭配的是双通道内存,而Intel Core i7-6800K则搭配的是四通道内存。
为了保证测试成绩的可对比性,我们对测试环境的设定也做了统一。首先在处理器方面,我们均在BIOS中两款处理器设定为默认状态。而在内存的设定上,我们统一将内存频率调节至DDR4 3200,并将内存延迟设定为16-16-16-36@1T。此外,在游戏测试环节,我们均在分辨率和最高画质设定下进行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让两款处理器在游戏测试中展现出各自的真实性能,如果游戏的全局画质设定中包含了抗锯齿等级的设定,我们将维持原设定。如果全局画质设定中没有包含抗锯齿等级的设定,那么我们将关闭抗锯齿。
测试平台一览
主板:华擎AB350 GAMING K4、ROG RAMPAGE V EDITION 10
处理器:AMD锐龙5 1600X、Intel Core i7-6800K
内存:芝奇TridentZ DDR4 3200 32GB(8GB×4)
硬盘:金士顿UV400 240GB SSD+东芝饥饿鲨256GB SSD+希捷1TB HDD
显卡:AMD Radeon RX 480
散热器:Wraith SPIRE散热器+九州风神黑虎鲸风冷散热器
电源:海盗船AX1500i
基准性能测试
测试点评:从这一部分的测试结果来看,两款处理器互有胜负。首先在多线程性能方面,AMD锐龙5 1600X的CPU-Z Bench多线程测试成绩为14533分,Intel Core i7-6800K的CPU-Z Bench多线程测试成绩则为11410分,前者的领先幅度达到27%。同时在SiSoftware Sandra算数处理器性能测试中,AMD锐龙5 1600X的测试成绩为174.26GOPS,弗里茨国际象棋基准测试成绩为19493秒/千步,它的这两项测试成绩也均领先Intel Core i7-6800K约8%。
不过在wPrime 32M运算测试中,AMD锐龙5 1600X则要小幅度落后于Intel Core i7-6800K。而在单线程性能方面,AMD锐龙5 1600X的CPU-Z Bench测试成绩领先Intel Core i7-6800K达32%之多,并且Performance Test CPU MARK单线程性能也能够小胜对手,但其Super Pi一百万位运算测试则要比Intel Core i7-6800K多耗时0.422秒。
总体来说,AMD锐龙5 1600X有5项测试成绩优于Intel Core i7-6800K,领先幅度最高达到32%。同时它也有3项测试成绩不敌对手,但落后幅度均在5%以内。
内存性能测试
▲AMD锐龙5 1600X+DDR4 3200双通道内存
▲Intel Core i7-6800K+DDR4 3200双通道内存
▲Intel Core i7-6800K+DDR4 3200四通道内存
测试点评:考察了AMD锐龙5 1600X的基准性能,接下来我们再一起看看与之搭配的内存性能表现如何。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用户们通常会为Intel Core i7- 6800K搭配四通道内存,并且从AIDA64 Cache & Memory Benchmark的测试结果也可以看出,Intel Core i7- 6800K搭配双通道DDR4 3200内存和搭配四通道DDR4 3200内存之间的性能有着较大的差距。所以为了公平起见,我们仅对比DDR4 3200双通道内存在分别搭配 AMD锐龙5 1600X和Intel Core i7-6800K时的性能。
从测试成绩来看,在同样的内存频率和内存延迟设定下,该内存在搭配AMD锐龙5 1600X时,内存读取带宽、写入带宽以及拷贝带宽均优于它在搭配Intel Core i7-6800K时的测试成绩,并且写入带宽的领先幅度达到27%之多。不过在延迟方面,该内存在搭配AMD锐龙5 1600X时的延迟达到73.4ns,比它在搭配Intel Core i7-6800K时的延迟要高出不少,看来锐龙处理器在内存延迟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
应用性能测试
测试点评:在应用性能测试中,AMD锐龙5 1600X的成绩全面领先。Adobe Photoshop CS图片处理耗时是比较依赖处理器单线程性能的测试项目,Intel Core i7-6800K在这个测试项目中耗时125.8秒,而AMD锐龙5 1600X完成整个测试流程的耗时则缩短到109.5秒,后者领先幅度达到13%。在CINEBENCH R15处理器渲染性能测试以及7-Zip基准性能测试中,AMD锐龙5 1600X的领先幅度也能够达到5%~8%。同时,在MediaCoder、Handbrake视频转码以及Foobar音频转码这三项转码测试中,AMD锐龙5 1600X的用时也均比Intel Core i7-6800K要少。
除了上述的测试项目之外,我们还选用更能真实模拟用户实际使用情况的PCMark 8 Home场景,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从成绩来看,AMD锐龙5 1600X的总分为4704分,同样领先对手约5.7%。
游戏性能测试
测试点评:在游戏性能测试环节,我们首先使用3DMark中的Fire Strike场景对两款处理器进行了测试。AMD锐龙5 1600X和Intel Core i7-6800K的物理分数分别为16941分和16020分,前者领先约5.8%。不过两款处理器的总分非常相近,它们之间的分差仅有15分。
在测试游戏的选择上,我们选取了《使命召唤:无限战争》、《文明6》、《杀手6》等7款不同类型的游戏对两款处理器进行考察。从测试成绩可以看出,两款处理器在不同游戏中的表现均比较相近,彼此测试成绩之间的最大差距也不超过3%。因此,在游戏测试环节,AMD锐龙5 1600X和Intel Core i7-6800K的性能可以认为是平分秋色。
处理器温度及平台功耗测试
测试点评:为了尽量保证平台的一致性,测试中我们统一使用九州风神黑虎鲸风冷散热器,并且两款处理器均搭配的是双通道内存。从测试成绩来看,在待机状态下,AMD锐龙5 1600X的温度和平台功耗分别为33℃和67W,均要优于Intel Core i7-6800K。
我们通过运行prime95 In-place large FFTs,将两款处理器调节至满载状态。AMD锐龙5 1600X在满载状态下的温度为62℃,比Intel Core i7-6800K的满载温度低5℃。同时在平台功耗方面,AMD锐龙5 1600X的满载平台功耗为174W,而Intel Core i7-6800K的满载平台功耗则高达204W,比AMD锐龙5 1600X多30W。
超频性能测试
▲在1.482V电压设定下,AMD锐龙5 1600X可全核心运行在4.1GHz,并且Super Pi一百万位运算耗时缩短至10.154秒。
测试点评:在锐龙5处理器首发当天的直播中,我们也曾对AMD锐龙5 1600X的超频性能进行了简单的测试。当时在1.425V的电压设定下,我们将AMD锐龙5 1600X的全核心频率均提升至4.0GHz,并能够通过一些简单的测试。鉴于直播过程中较为仓促,我们并没有进一步提升AMD锐龙5 1600X的频率,所以在本次测试中,我们特别为AMD锐龙5 1600X搭配更高端的ROG Crosshair Ⅵ Hero主板,在BIOS中使用倍频超频的方式向更高的频率冲击。
经过反复尝试之后,AMD锐龙5 1600X能够在1.482V的电压下以4.1GHz的频率开机(CPU LOAD-LINE CALIBRATION等级设置为Level 4),并在Super Pi一百万位运算中耗时10.154秒完成测试。不过在4.1GHz的频率下,AMD锐龙5 1600X的状态不够稳定。因此,我们最终仍然将频率退回至4.0GHz,并测试了AMD锐龙5 1600X的性能。
从测试成绩看来,相比默认频率下的测试成绩,AMD锐龙5 1600X在超频至4.0GHz之后,其SiSoftware Sandra算数处理器性能和CPU-Z Bench多线程性能均提升了约8%。而在运行《文明6》AI性能测试时,其每回合平均耗时也缩短了4.7%。同时,在其他测试中,它的性能也有不同程度上的提升。
综合整个测试成绩来看,AMD锐龙5 1600X的综合素质令人满意。首先在应用性能测试中,AMD锐龙5 1600X的表现全面占优,并且在温度及平台功耗这两方面,它的表现也能够优先于Intel Core i7-6800K。此外,在基准性能测试中,它的性能和Intel Core i7-6800K互有胜负,并且部分测试成绩的领先程度能够达到32%,而在游戏性能方面两款处理器则是平分秋色。
综合来看,AMD锐龙5 1600X的综合性能已经超过同为6核12线程并且频率相近的Intel Core i7-6800K。而在售价方面,Intel Core i7-6800K是一款目前售价超过3000元的处理器,AMD锐龙5 1600X的售价则仅为1999元,用“5系”的价格就能够买到“7系”的性能,可见AMD锐龙5 1600X有能力成为AMD争夺中端处理器市场的“排头兵”。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挤牙膏终结者 - 锐龙AMD Ryzen 1600X评测
AMD翻身了,是的它终于翻身了,这对于DIY硬件来说是今年最好的消息。提到锐龙翻身就不得不提另一个牙膏大厂,作为一路过来的老玩家,从牙膏厂推出酷睿i系列开始,是既有惊喜又有无奈,惊喜的是当时的功耗和性能,而当AMD缺席桌面旗舰牙膏厂例行升级频繁更换接口的时候,除了无奈更多的则是愤怒!
缺了AMD的竞争,牙膏厂不仅疯狂的挤牙膏,售价也一路水涨船高,原本定位主流旗舰的i7售价2000出头,现在呢?i5都快到2000了…AMD Ryzen 7和5陆续发布后,牙膏厂的售价终于迎来了小幅度的下降,其实牙膏厂的内心是拒绝的,但这次还是被打蒙了,以至于一不小心挤了一大盆的牙膏,正式推出了i9,最高18核心32线程…为的就是阻击AMD X399的16核心32线程。
一激动扯得有点多了,但这些都证实了Ryzen到来的各种好处,所以满满的都是期待啊,废话不多说正文开始…
↑ 本次试用的三大件,包括锐龙1600X、ROG C6H和金邦EVO X灯条,知客和AMD的考虑还是挺周全的,因为对DIY玩家来说,这三大件就等于是一个全新的平台了,手上有DIY电脑就能正常使用!
↑ 锐龙处理器包装盒,整体和以为的包装盒差不多,盒子配色上随处可见锐龙的logo,侧面开窗能看到里面的CPU。
↑ 考虑到锐龙处理器带X比不带的频率高功耗高,所以没有附带原装信仰风扇,里面孤零零的只有处理器和Ryzen 5的贴纸。
↑ 这个透明保护壳还是很熟悉的,AMD也一直都是这样的,下面是处理器上面是贴纸!
↑ 锐龙处理器本体,盖子上的RYZEN采用大字体设计高大上十足,顶部是处理器详细的型号,一般只需要看这两个就OK了。
↑ 非常熟悉的黄灿灿令人眼花缭乱的针脚,这次AM4接口达到了1331针,作为老司机来说,对于AMD的针脚记忆犹新,以前有多次手贱搞弯过,拨正时想死的心都有了,如果断多了的话,就只能说拜拜了!其实关于接口上,AMD这点不如牙膏厂,虽然牙膏厂主板针脚也容易弯容易坏,但起码还能维修换底座,而且CPU普遍贵一些,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作为DIY部件里最脆弱的接口,安装拆卸时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也真心希望AMD X399旗舰平台的TR4接口能用到AM4上..别让一些DIY玩家在折腾时心里产生害怕的想法。
↑ 单就处理器外观上来说,除了针脚数,锐龙处理器的外观和以往的AMD处理器基本差不多,没有AMD ThreadRipper旗舰处理器带来的震撼感强!
↑ 华硕ROG C6H主板,拥有败家的优质血统,毫无疑问是目前最强的X370主板。
↑ 包装风格和以往的ROG主板差不多,第一层是主板,下面是各种附件!
↑ C6H正面照,其实这些年ROG已从经典的红黑配色转换成灰色,而且科技感十足。
↑ 背面,当然标配了AMD散热器扣具,部分高端散热器需要拆卸掉这个扣具才能安装!
↑ AM4接口,这是AMD平台的标示之一,相比牙膏厂极其不容易损坏,但是处理器就要尴尬一些了!
↑ AM4接口的小扣条,这个扣条和牙膏厂的是有区别的,牙膏厂的扣条是直接压住CPU进行和主板接触,同时彻底固定住CPU;而AM4掀起扣条时底座上盖会向上移动,这时候安装处理器再扣上时,猜测移动的底座会轻微挤压针脚达到和主板接触的目的,由于轻微挤压了针脚也会起到一定固定CPU的作用,但由于一些硅脂过于粘稠,拆卸散热器还会把处理器带出来,不小心就会损坏针脚,所以这并不是有人说的底座设计缺陷,应该就是这样的,不看好AMD采用针脚设计有这方面的原因!
↑ 两个PCI-E 3.0插槽周边有金属保护,避免插入显卡时用力过猛造成PCI-E插槽损坏。
↑ 华硕主板标配的SupremeFX音效,除了音质有提升外,这点也是主板发光设计的重点!
↑ M.2接口
↑ 四根DDR4内存插槽,就喜欢华硕的内存插槽设计,只需要扣上面就能安装拆卸了,方便很多避免了底部碰到显卡PCB的兼容问题。另外主板24pin供电旁边还提供了机箱前面板USB3.1接口。
↑ 为了给锐龙处理器提供充足的供电能量,C6H的CPU供电采用4pin+8pin设计。
↑ 8个SATA 6GB接口,现在主板在硬盘接口上已经算是激进了,倒是机械硬盘的性能没有什么改观。
↑ 主板后置I/O接口,左边是BIOS清除和BIOS更新按钮,剩下的除了USB3.0和2.0接口还有一个USB3.1接口,支持Type-A和Type-C。
↑ 塑料材质的后置I/O保护盖有线材连接,拆掉后发现内部有独立的PCB,这个就是CROSSHAIR VI的RGB发光原因。
↑ 继续拆掉主板供电散热器和南桥南桥散热器,拿在手里非常的厚重,供电散热器采用热管连接,而南桥散热器由于没有线材连接,发光的败家之眼logo应该是主板上的led灯折射出来的!
↑ 12相CPU供电,前置I/O里面还有一个M.2 WiFi接口。
↑ X370南桥芯片,除了CPU内部集成内存控制器和PCI-E控制器外,这个芯片则是SATA控制器和USB控制器,芯片表面和CPU一样覆盖了保护盖,而牙膏厂的CPU除了里面用硅脂外,南桥直接就是芯片+主板厂商的散热器,连硅脂都节省交给主板厂商了…
↑ C6H外观欣赏,虽然ROG近些年的红黑配色没了,但由于采用了华硕AURA RGB灯效,也算是弥补R粉心中的对于红黑配的经典了!此外,C6H主板发光的地方不多,比起一些主板全是乱七八糟的灯光来说低调不少。
↑ 金邦极光系列EVO X灯条,除了自身自带的光污染外,从包装盒提供的信息来看,还支持很多主流主板的RGB灯光同步,包括华硕、华擎、技嘉和微星。
↑ 背面参数是8GB x 2,频率为3200MHz。
↑ 内部所有配件,2根内存和2根连接线以及说明书。
↑ 金邦EVO X采用两块PCB设计,所以整体非常的高,顶部是RGB信仰灯,所以需要额外的供电来支持,白色接口是供电线,插在主板上的风扇供电接口即可,而另一根则是主板RGB灯光同步连接线。
↑ DDR4内存除了缺口和DDR3有区别外,金手指采用两边较短中间凸起的不平设计也是一个区别。
↑ 金邦内存顶部的红色是开关,在不接主板RGB灯光同步的情况下,通过滑动能实现四种呼吸灯光,分别是红、蓝、绿和循环模式。
↑ 连接主板RGB灯光同步的四针接口
↑ 内存RGB灯光供电接口。
↑ 内存连接线的方式很简单,白色的接在主板风扇接口上,黑色的接在主板RGB 的四针接口上。
↑ 处理器上的三角形和AM4底座上的三角形对准,轻轻把处理器放入,然后扣上扣条就完成了安装处理器了,再次强调,一定要小心翼翼的,因为针脚实在太脆弱了。
↑ 涂抹硅脂,除了均匀涂抹外,也可以直接在CPU中间放入适当的硅脂用CPU散热器挤压也可以。
↑ 扣上CPU散热器安装完成,其实AM4主板安装部分散热器很方便,不像牙膏厂需要先安装各种扣具,当然了这点还需要散热器支持。
↑ 安装内存并把LED灯供电接入主板上的风扇供电接口。
↑ 找到主板RGB灯光同步接口,C6H共有两个,一个位于顶部,一个位于底部。
↑ 顶部由于金邦内存的RGB灯光同步连接线过短,没法绕到内存的另一面。
↑ 但更悲剧的是,底部也因为连接线过短无法连接内存,看来只能放弃掉灯光同步了。
↑ 装机配件,除了锐龙1600X等三大件外,还有Tt钢铁侠机箱、EVGA 650W全模组电源、迪兰HD6970公版显卡和Tt Riing Plus RGB风扇。
↑ HD6970显卡算是老掉牙了,但因为楼主是外观党,一直非常喜欢AMD的公版显卡,加上平时不玩什么游戏,所以这个卡一直被我珍藏着,这次拿出来就是因为要组建3A平台,为了信仰拉低处理器整体性能也在所不辞,自认为这款公版设计是AMD史上最漂亮的,但由于近年来AMD在高端卡上的缺席,信仰都被老黄泰坦皮占据了,而RX480的公版又是短PCB设计,所以还在等旗舰Vega公版卡,从AMD推出幽灵信仰灯散热器来看,Vega显卡的公版也非常令人期待。
↑ 装机过程省略,简单处理下走线,这台信仰满满的主机算是装好了。
↑ 电源通电后,主板上已经亮起了信仰灯,这里突然产生了一种想法,就是AMD HD6970显卡顶部的三条红线,拆开改造一下加上灯估计就更帅气了。
↑ 通电一次点亮。
↑ 信仰灯欣赏,首次开机当然要进入BIOS里面瞅瞅,这一瞅不要紧发现了CPU温度比较高。
↑ 室温在30度左右,而CPU温度已超过了60度,考虑到前阵子各种翻车,发现C6H的BIOS还是0902比较老,所以直接另一台下载最新的BIOS更新。
↑ 更新到最新的1201后发现温度还是高,以为散热器没有装好或硅脂的问题,于是拆下装了几次还是这样,但安装系统后发现另有蹊跷,后面会揭晓。
↑ 直接安装系统,这个时候顺便盖上了Tt钢铁侠的全景天窗侧板,灯光效果还是杠杠的。
↑ 进入系统第一件事就是数框框,多大12个框框数起来还是非常爽的,锐龙1600X采用6核心12线材设计,CPU占用率非常的低,部分线程还都是休眠状态。
↑ 考虑到HD6970实在太老又不支持PCI-E3.0,为了不影响接下来的性能测试,所以显卡更换为比它新一些的公版GTX780。
↑ 由于温度决定着硬件性能,过高会导致降频性能变弱,所以测试前还是先解决处理器BIOS温度过高的问题。用AIDA64查看温度发现和BIOS里面一样都是60多度,但AMD Ryzen Master官方超频软件里面却在40度左右,通过查看AMD官网的数据发现,处理器温度传感器与主板之间设置了+20度的偏移,也就是说主板检测的温度需要减去20度,这些温度偏高都是假象,实际以AMD官方软件为准。
↑ 虽然温度高是假的,但还是出现了体验上的问题,由于CPU散热器的风扇是根据主板温度调速的,测试时主板检测处理器温度过高后风扇转速也跟着提高,随之带来的就是噪音,由于Tt这款散热器的风扇没有温控,换上四针的风扇后能听到明显的噪音。
↑ 通过AIDA64单点FPU进行10分钟的测试,发现AIDA64的温度已达到了74度,而AMD官方超频软件才55度左右,差别确实是20度左右,可见CPU散热器上的风扇转速和噪音绝对不小。至于这个问题何时才能改善,除了主板厂商外还要需要检测软件厂商的改善才行,但现在只能忍着噪音了,不过主板温度高却不用担心性能了,下面进行性能测试。
↑ 鲁大娘检测的测试平台,CPU为默认,内存开启XMP模式频率稳定在3200MHz。
↑ 虽然网上都是铺天盖地的锐龙处理器性能跑分,但这次还是避免不了,性能体验是首要的!首先是CPU-Z测试,单线程为424多线程为3385,事实上CPU-Z 1.79版本除了跑分大大改少以外,据说还修复了Ryzen处理器性能太过强大的BUG,原因你懂的。
↑ WinRAR基准,处理速度达到9633KB/秒。
↑ 国际象棋基准测试,每秒千步为19176。
↑ Super PI测试100万位时间在10.51秒。
↑ CINEBENCH R11.5测试分数为13.75pts
↑ CINEBENCH R15测试为1248cb。
↑ 3DMark 11的物理分数为12080
↑ 3DMark的Fire Strike模式物理分数为16779。
↑ 鲁大娘娱乐跑分为27万,处理器性能为123968。
↑ 考虑到这次测试的锐龙处理器是带X的版本,所以不超频总有些对不起它,为了不翻车,所以主板已更新为最新的1201版BIOS,然后设置为中文。
↑ 进入BIOS第三个选项后,选择Ai超频调整设置内存XMP模式,即第四项D.O.C.P.Standard,此时内存频率就会运行XMP模式。
↑ 由于锐龙1600X的默认频率就是3.6G,单核最高4G,为了稳重直接设置40,即4G主频。
↑ 由于锐龙处理器的电压跳动范围太大,普遍在1.35V-1.45V实在拿捏不准,为了安全所以小超不要超过1.4V,电压可以选择自动、手动和补偿模式,建议选择补偿0.01v即可。
↑ 通过多次尝试,最终这个锐龙1600X超到了4.1G,而且稳定过了各种测试,从CPU-Z的测试分数来看提升不小,其中默频为单线程424多线程3385。
↑ WinRAR基准测试超频后为10073Kb/秒,默频为9633KB/秒。
↑ 超频后国际象棋为21064,默频为19176。
↑ 超频后Super PI测试100万位时间在10.173秒,而默频为10.51秒。
↑ 超频后CINEBENCH R11.5测试分数为15.20pts,默频为13.75pts。
↑ 超频后CINEBENCH R15测试为1376cb,默频为1248cb。
↑ 超频后3DMark 11的物理分数为12770,默频为12080。
↑ 超频后3DMark的Fire Strike模式物理分数为18977,默频为16779。
↑ 超频后鲁大娘娱乐跑分为28万,处理器性能为135067;而默频下为27万,处理器性能为123968。
↑ 锐龙1600X超频后性能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但随之也带来了功耗的增加,其中整个平台待机为70W左右,仅满载测试CPU后为150W左右,超频后满载测试则达到了210W,那么温度呢?
↑ 超频后用AIDA64单点FPU进行温度测试,发现AIDA64的CPU二极管温度直接逼近了90多度,然后测试被软件自动停止,而AMD官方软件温度还在70度左右。
↑ 更换Prime95进行超频压力测试,最终CPU温度不超过75度,而这时候的风扇已经是最大转速,噪音可想而知。
↑ 锐龙1600X的性能已经测完,下面就该虐牙膏厂的处理器了,本次对比CPU为i5 4690K,虽然该处理器略微显老了,但对于牙膏厂来说就跟新的一样,毕竟在牙膏厂眼里,如果不是锐龙翻身被逼的,甚至还想继续挤下去!这不,i5 4690K的单核426多线程1679,而锐龙1600X单线程424多线程3385,对于牙膏厂再老的U也没啥区别。
↑ WinRAR基础测试i5 4690K仅5700 kb/秒,而锐龙1600X为9633KB/秒,比牙膏厂提升了近一半,这意味着解压一些过大的文件时事半功倍。
↑ i5 4690K的国际象棋为12568,锐龙1600X为19176。
↑ i5 4690K的Super PI测试100万位时间在9.502秒,而锐龙1600X为10.51秒。这个情况应该是意料之内,毕竟牙膏厂的单线程的确优势很大。
↑ i5 4690K的CINEBENCHR11.5测试分数为6.53pts,而锐龙1600X的为13.75pts,又是超过一半的碾压牙膏厂。
↑ i5 4690K的CINEBENCHR15测试分数为590cb,锐龙1600X为1248cb。
↑ i5 4690K的3Dmark 11物理分数为7272,锐龙1600X为12080。
↑ i5 4690K的3DMark物理分数为7839,锐龙1600X物理分数为16779。
测试总结:优点:多核性能优势明显,性能强大功耗低,性价比简直高的不行了!尤其是R7系列,让牙膏厂的X99平台直接优势全无,X299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R5更是直逼i7,买1000多还是买2000多的相信大家都很明白!
缺点:Ryzen本身的温度虽然不高,但架不住主板检测的高啊,导致CPU散热器风扇转速高带来的噪音有些大,希望官方联合主板厂商尽快解决,毕竟已经影响用户实际体验了!另外就是超频很一般,相比牙膏厂动辄就超4.5G,锐龙的超频体质普遍很低。
最后:十年了,AMD这次的翻身绝对是PC行业的大喜事,不仅让牙膏厂这次很被动,也终结了牙膏厂多年来的挤牙膏, PC在核心上的增加将是未来的趋势,这点从牙膏厂推出18核心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不过,由于AMD多年来缺乏高端市场,所以在体验上还需要加强,这点就需要时间才能解决了!
另外,这次AMD翻身有讨论称在游戏上多核心优势不大,也就出现了多核无用的声音,对于这个声音楼主是万万不敢苟同的,游戏优化确实有一些且两家实际体验也差不多,但这不能说多核就无用嘛,先不说日常的网页多开、图片渲染等多线程应用了,i3和i5玩游戏也没区别不是?
所以多核肯定是越多越好的,例如身价几百亿和身价几千万日常吃饭都差不多,不能说都吃的一样有钱无用吧?几百亿肯定要比几千万的强毋庸置疑!
&文章仅代表作者:yefanleilei 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yefanleilei
ZAEKE|知客、让数码更懂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锐龙原装散热器怎么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