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养殖鲍鱼可以和贝类养殖周期一起养吗?多少温度盐度合适

养小鲍鱼的盐度是多少?温度多少?_百度知道
养小鲍鱼的盐度是多少?温度多少?
我有更好的答案
温度最低不低于27‰,温度要13度左右;盐度能稳定于29‰~31‰为好,最高不超过35‰。
采纳率:91%
Duterte's visit to Japan nex
Duterte's visit to Japan nex
2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114
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公务员考试、资格考试、安全生产、工程建设、法律文献、大学论文、学术资料、高考中考、考研备战、司法考试、合同范本、法律文书、机械机电、总结材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优秀文档资料,供大家参考学习,很有价值的。看到好资料赶快行动!!本站文档源于网络和个人所创,如有侵权,请“留言”告之,会自行删除!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酒店海鲜养殖技术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酒店海鲜养殖技术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43|
上传日期: 21:10:5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6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酒店海鲜养殖技术
关注微信公众号水产运输与暂养保活剂保活机理
《水产品水产运输与暂养保活剂保活机理》
为了更好的提高水产保活率,让广大客户真正明白保活的机理,便于更好的与保活剂配合,达到理想的保活效果。我们科学客观的分析了提高水产品成活率的内在因素,针对大家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常见错误,增设《常见问题解答》。计算了高密度暂养、溶氧过饱和条件下纳米氧管和高压风机的配置问题,增氧机总制气量=
(0.012~0.024)*暂养量(千克),纳米氧管总长度=
(0.048~0.096)*暂养量(千克),每平米纳米氧管铺设量=0.048~0.096*暂养密度(千克/吨水)*水深(米)。此配置可比传统增氧方式省电2/3-7/8。
增设《长期暂养主要指标》,月死亡率2%。
另外,我们列出了保活剂的品名、作用和用法,以增加透明度。让那些担心使用保活剂产品会危害水产品、危害人体健康的人彻底放心。特别说明,我们的产品配方使用的原料全部来自正规厂家,所有成分均非药品,经得起检验。我们的产品不仅对水产品无害,而且还能排出水产品体内毒素和药物残留,消除土腥味、柴油味。我们建议您先拿小部分水产品试试看。
我们优化了操作工艺,让您的操作更方便,熟练后一个人在十分钟内搞定与保活剂相关的所有工作;一周只需2次。
我们给出采用我们技术的水产品暂养成本,指出保活用品成本每天每斤1-4分钱,日综合运营成本0.032—0.16元。
我们高兴地看到,使用活力双保技术的人,都取得了成功、赚到了钱。
水产品买卖,以活为贵,死则贬值。提高水产品成活率,可使水产品保值或增值,因此是广大水产从业者的心愿。
目前,对水产品保活用品及其技术的应用依然呈几个极端:
1、几乎所有能够提供水产品保活用品和水产技术服务的单位和个人,都只关注池塘和工厂化养殖车间等大水体,忽视运输和暂养的小水体;
2、对水产品保活技术的学习、实践需要很长时间(几年),故只有少数水产技术人员能掌握,其它水产从业人员如渔民、小贩、业主、酒店饲养员等仅凭有限的经验养殖。
3、水产技术人员往往在某一品种上或某养殖区域内耕耘,能够掌握鱼虾蟹贝不同运输方式(船运、水车运、干运)不同暂养方式(开放式暂养、封闭式循环水暂养)的复合型人才稀缺。
4、传统运输和暂养技术,操作复杂、耗时长,设备与耗材成本高昂,并不适合快速流转的水产流通业需要。
一句话,目前国内还没有知名的专业机构,提供卓有成效的水产品运输和暂养系统解决方案。
对于大多数水产流通业者而言,真正需要的是道理易懂、操作简单、成活率高、成本低廉的水产保活技术。
郑州双保水产技术研究中心专门从事水产行业技术研究多年,主要课题水产从捕捞开始到销售零售网点的整个水产后链条的技术钻研,从暂养池的生态改良、最原始的减压抗震的运输木桶设计到最新鲜活水产运输车的改进以及纳米技术引进等等,都在不断的提高着运输和暂养阶段水产的成活率,虽然说我们这几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们还远远不满意,因为我们所做的水产保活率比日本韩国等先进的保活效果还有一定的差距,一些水产物种根本没办法在不影响免疫状态的情况下进行长途运输,造成了深远内地消费者很少吃到一些特殊物种的鲜活海鲜。为了能够更简单更有效的提高水产的运输和暂养成活率,在王博士的带领下与水产学院合作历经两年,通过近百次实验和全国十几个省数百家用户的试验,终于成功研发了适合水产在运输过程中和暂养过程中明显提高成活率的保活剂----活力双保,该保活剂分为活力双保运输保活剂和活力双保暂养保活剂两种,活力双保运输保活剂能大大的提高水产运输环节水产的成活率,给广大水产运输客户带来福音,活力双保暂养保活剂能保证水产批市暂养户以及水产养殖暂养户和酒店终端等大量水产人的暂养成活率,让消费者能够食用到鲜活的海鲜。以上两种保活剂海水、淡水都能使用。
&&&(1)高成活率。不论运输还是暂养,成活率都大大提高。(2)成本低廉。1吨水体只需增加1元钱,货主可少损失数十、数百元。(3)操作简单。您只需将我们配好的保活剂,规范地泼洒到水中即可。(4)卫生安全。所用保活剂符合国家规范,按照说明使用,对水产品无任何副作用,人食用无害。
我们希望能为广大水产从业人员提供借鉴和帮助,希望为那些初入行、不懂要领者提供方法,为那些凭直觉和习惯做事的人提供规范,为那些勤劳诚信的人提供效益。
适合运输类型:渔船运输;水车运输;泡沫箱干法运输;麻醉运输;生态冰温运输。
适合暂养类型:开放式流水暂养;封闭式循环水暂养;换水暂养。
适合区域:沿海与内地。
适合暂养时长:短期暂养10-15天;长期暂养1-4个月。但长期暂养对暂养环境、投饵、暂养密度的要求另当别论。
该文章所涉及保活剂,符合国家规范,按照说明使用,对水产品无任何副作用,人食用无害。
水生动物发病,病症很多,诊断及治疗方法也非常复杂,不是这本小册子能说清楚的,故本册着重预防。发病时,可与中心联系帮助提供方案。
该文章海淡水产品均适用。当然盐度、PH值等指标需要调整。
该文章可作为水产人的贴身工具书,经常翻阅,温故知新,对您的水产运输和暂养事业必然大有帮助
水产品死亡原因分析
水产品暂养法则
提高水生动物成活率三件事:改善水环境、杀灭病原菌、提高水生动物抗病力
改善水环境(一)& 水源
改善水环境(二)& 盐度
改善水环境(三)& PH值
改善水环境(四)& 水温
改善水环境(五)& 溶解氧
改善水环境(六)& 氧化还原电位
改善水环境(七)& 净水
改善水环境(八)& 解毒
改善水环境(九)& 水深
改善水环境(十)& 水循环量
改善水环境(十一)& 总碱度
改善水环境(十二)& 藻类
改善水环境(十三)& 气压
杀灭病原菌
杀灭病原菌(一)& 工具消毒
杀灭病原菌(二)& 水体消毒
杀灭病原菌(三)& 切断传染源
提高水生动物抗病力(一)& 避免水生动物受伤受惊
提高水生动物抗病力(二)& 放养密度
提高水生动物抗病力(三)& 避免自残与互残
提高水生动物抗病力(四)& 投饵
生态消毒剂
水环境变化调节剂
净水解毒剂
藻类培养液
水质稳定剂
生态杀菌剂
营养补充剂
多功能免疫增强剂
病毒和细菌病防治剂
底质改良剂
活力双保水产保活剂
渔船高成活率运输操作规范
水车高成活率运输操作规范
活鱼干法运输操作规范
开放式流水暂养池操作规范
封闭式循环水暂养池操作规范
贝类高密度运输与暂养保活方法
常见问题解答
1、盐度和海水比重的关系如何?
2、消毒工作可有可无吗?
3、配人工海水前需要测试淡水PH值吗?
4、海水晶选购有何要求?
5、水中余氯如何处理?
6、怎样识别曝气效果的好与坏?
7、纳米氧管的维护要点有哪些?
8、水质测试剂有什么用途?
9、保活剂对水生动物有害吗,人食用有害吗?
10、使用保活剂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么?
11、保活剂泼洒于水体后水色发黄怎么回事?
12、水中泡沫多且捞不净、水面见油膜、泡沫出现黄色、水发粘怎么回事?
13、水生动物死亡时身体发硬、身体扭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4、淡水鱼身上的絮状物(像细针)是什么病?
15、挂网虾可以长期暂养吗?
16、铺底沙养蟹,底黑是怎么回事?
17、水生动物发生疾病怎么办?
18、水产动物常见症状有哪些?
水产品暂养控制成本的14个方法
暂养设施附加说明
暂养耗材、价格、使用成本
水产品暂养与运输用品实物
日运营成本分析
长期暂养主要指标
水产品保鲜方法
这一部分,主要内容是如何提高成活率的理论介绍,其中包含的方法和数据对您是有益的,您将其应用于实战操作中即可。经常翻阅,您会惊讶地发现对您“真正有用”的可能只有几百字,或者只有几句话、几个关键词。这说明,您已熟练掌握了水产保活技术。
水生动物死亡原因分析
水产品死亡,一定有原因。
水产动物和其它动物一样,对病菌侵袭和机体的损伤都有一定的免疫和修复能力,并不是受到损伤和病菌侵袭就得病、死亡,只有外界刺激达到一定程度时海水动物才会生病、进而死亡。
按照死因,从大的方面说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外界致死因素(外因),一方面是自身因素(内因)。
外因包括:
物理原因。如:网衣拉伤;挂在网衣上(或网内)时受海浪拍打;高密度运输时海水动物间的碰撞、挤压、弹击;干露时间长;水温过高或过低;短时间内温度变化过快导致应激反应;盐度过高或过低;短时间内盐度变化过快导致应激反应;溶解氧过低;光照太强烈;水中悬浮颗粒多、浊度高影响水生动物正常呼吸;人为操作造成机械损伤。
化学原因。如:ph值过高或过低;短时间内ph值变化过快导致应激反应;重金属含量高;柴油泄漏进水箱内;海水污染;水生动物粪便、微生物尸体、藻类尸体、水生动物残尸残肢、残余饵料、大分子有机物腐败;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含量高;人为添加渔药过量或用错。
生物原因。如:由细菌感染疾病导致的死亡;由真菌感染疾病导致的死亡;由病毒感染疾病导致的死亡;由寄生虫感染疾病导致的死亡;水生动物自残(如章鱼);水生动物混养不当导致相互残食(如章鱼和螃蟹);同一种水生动物之间的相互攻击和残食(如皮皮虾);
内因包括:
自身防御与免疫力。以鱼类为例,鱼的皮肤、粘液、鳞片能阻碍和防止致病因素侵入。粘液中含有黏多糖,具有杀菌作用。肌肉骨骼具有抵御机械力的作用,在受到外来挤压时保护肝脏组织。组织屏障能阻碍已进入机体内的细菌和毒物对组织的破坏。当致病因素突破上述屏障后,在体内,肝、脾、淋巴结、网状内皮细胞和血液中的血细胞都有吞噬和消化致病菌的能力,肝细胞还有强大的解毒功能,肾脏可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只有当机体的防御能力、免疫能力不足,而外界致病能力很强时,机体才容易得病。
属性差别。如:年龄,幼鱼发病死亡率高,成鱼发病治愈率高,衰老期抗病力又降低;性别,雄性好斗机体易受损伤,雌性繁殖期易死亡;品种,虾蟹易得红体病,鱼类易得气泡病;营养,当饥饿或营养不良时,抗病力下降。
遗传。如虾蟹等无脊椎动物系低等动物,易因应激反应而死亡;鱼类对应激反应的适应力则较强。
找到死因,就可以采取措施延长存活时间、提高成活率。
水产品保活法则
一、养殖条件要可控。生命是复杂的,导致水生动物生病和死亡的因素很多,养殖过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这是风险,故要变不确定性为确定性。也就是说,养殖条件要可控。如设制冷机,当温度低于某一设定值或高于某一设定值时,制冷机自动工作,增加了对温度变化的调控能力;添加水环境变化调节剂,增强水生动物对水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要能够对养殖条件的各个变量都能够控制,对各变量的控制能力强,且符合水生动物的生活习性的话,水生动物就很难死亡,从这个角度讲,水生动物死亡就是人们疏于控制、控制不力或无力控制造成的。影响水生动物存活的变量至少包括:水质、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净水、解毒、水深、水循环、藻类、光照、气压、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营养、饵料、人为操作、机体状态等。建立可控观念,要用工具代替人力,并且尽量机械化、自动化、定量化,因为单纯靠人工操作,难免疏漏。
二、水环境要稳定。水生动物死亡,往往与外界诱发因素有关,变动的因素不易控制,故求稳定,即水环境稳定。水环境不稳定,意味着水生动物会发生应激反应,意味着大量病原菌浸入,意味着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在运输和暂养过程中,水生动物70-90%的死亡是输入性死亡,即人为造成水环境不稳定导致。从这个意义上讲,水质的稳定比水质的好坏还重要。水质稳定和水质好坏的辩证关系应该是:在保证水质稳定的前提下改善水质。这就要求:1、要有优质水源;2、水在饲养水生动物前须经过净化消毒。3、外界来的水,换水量不要太大。4、水环境变化的温度、盐度变化在2度以内,PH值变化在0.3以内。5、慎重用药,不盲目用药。6、养殖过程中,水质趋于不稳定时要予以调节。
三、底质要好。水产养殖有句老话,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因为水生动物排泄物、微生物和藻类死亡、水生动物残尸残肢、残饵、大分子有机物、泥沙等最终沉底,继而腐败,滋长病菌,大多数鱼虾蟹贝属底栖动物,在变坏的底质下很容易染病死亡。所以保持良好的底质是水生动物存活的关键。底质好,水体自然好,而水体看起来好,底质未必就好。改善底质,要注意及时挑出死亡水生动物、不让脏东西入池、抑制病原菌、池底排污、养殖工具净化消毒、用保活剂改善底质等。
四、加快物质能量循环速度。越是高密度暂养,越需要加强物质能量循环速度,以最大限度改善水质,满足水产动物新陈代谢需要。如,我们倡导每小时水循环量至少为水体总量的3倍以上,提高净水能力,是提高物质能量交换;要求用比表面积大的滤料来繁殖有益菌,是提高物质能量交换;增大溶解氧含量,增加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是提高物质能量交换;其实,我们降低温度来抑制细菌繁殖,原理即在于降低了细菌细胞膜的流动性、阻止了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这也是物质能量交换原理的运用。
五、契合水生动物生活习性。水生动物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不同水生动物有不同的生活习性,这就要求我们按照水生动物各自的生活习性做事。长期暂养,硬件环境、管理方式必须契合水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小龙虾有沿池边爬行的习性,将正方形池改造成长方形池并减缓坡度,亩产可由当前的400斤提高至800斤;又如海参在恶劣情况下有挤出体内水分以适应环境的特性,故设置够高够密的石礁供海参利用,亩产可达千斤;八爪鱼章鱼等软体动物有攀附习性,故设置附着物让其攀附其上有利于提高成活率等等。
六、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有病治病,无病预防,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人体养生学道理了。然而目前在渔船、水车、暂养池、门市、饭店等各个流通环节,水生动物还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这样不对。我们要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这是因为:(1)海水动物得病不易察觉。待到发现时,病情往往已很严重,将带来不必要的损失。(2)有些疾病尚无良方。虽如此,提前预防却可能使此类疾病不发生。(3)提前预防,投资少,时间短,易操作,水生动物存活久,效果好。
七、内服与外用结合。使用保活剂,既要外用、泼洒于水体中,也要喷洒或拌于饵料中内服,两者结合使用。其中杀菌剂、净水消毒剂主要是外用,微生态制剂、免疫增强剂内服为主,外用为辅。
八、先试验,成功后再跃进。我们提倡创新精神,在思想上大胆,在行动上审慎,有新想法后应先在小范围内试验,待取得成功经验后再扩大范围和规模。
九、勤巡视勤检测勤处理。巡视就是查看与暂养相关的各个方面,如制氧情况、车辆状况;检测就是对暂养关键点检查测量,如溶解氧、氨氮含量;勤处理就是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不留尾巴,如死亡水产品及时捞出。三勤原则应制度化、规范化、习惯化。
十、借用外脑,与时俱进。延长水产品存活时间、提高成活率、降低成本是永恒的话题。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要善于学习,善于利用外部的力量。
提高水生动物成活率三件事:改善水环境、杀灭病原菌、提高水生动物抗病力
提高水生动物成活率,说白了就是要做好三件事:改善水环境、杀灭病原菌、提高水生动物抗病力。
水环境因素包括:水源;盐度;ph值;水温;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净水;解毒;水深;水循环量;总碱度;藻类;气压。
杀灭病原菌即杀灭或抑制危害水生动物的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一般每毫升水中致病菌数量小于10000个对水生动物就无害。需要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有些细菌对水生动物生存有益,因此将所有微生物统统杀死的做法是不恰当的。故生态暂养的做法是:扶持有益菌、抑制致病菌并保持生物种类多样性,以保证水体稳定。杀灭病原菌包括:工具消毒;水体消毒;水产本身消毒;切断传染源。
提高机体抗病力包括:避免水生动物受伤受惊;控制适当的放养密度;避免自残与互残;投喂饵料。
改善水环境、杀灭病原菌、提高水生动物抗病力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水环境好,可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水生动物的抗病能力增强;病原菌被杀灭或繁殖受抑制,可减少有害微生物对水环境的破坏,减少水生动物疾病的发生;水生动物抗病力增强,可提高对不良水环境和有害微生物的耐受力。
以上是活力双保保活技术的保活机理。
改善水环境(一)& 水源
并不是所有的水源都适合水产养殖。
水源一般涉及:自然海区海水、深井海水、人工海水三种。
自然海区海水。渔船在海中作业时,不断抽取自然海区的海水进、出水箱,以实现水循环,这种水一般可直接用。但受污染的水不应被抽进水箱内,特别是渔港内的水,多被污染。对于污染海水,应及时关闭给排水口。
深井海水。海鲜车和沿海室内暂养用水,常用深井海水,一般深井海水的ph值、盐度、水温适宜,水经过砂滤,受污染程度低,可直接使用。
人工海水。内地,或其它不便使用自然海水的地方,需要使用人工海水。注意事项:
1、现在市场上的海水晶高中低档均有,一般龙虾鲍鱼海参等名贵海鲜宜用高档海水晶,低值贝类或二三天即换水的海鲜可用低档海水晶,大多数“大路货”用中档海水晶即可。
2、配制可参照产品说明书,一般水与海水晶的重量比为30:1左右。配置时可用盐度计(比重计)测试、调节。人工配海水时要不断搅拌,以使海水晶充分溶解。要用盐度计选取表层水、底层水数个节点测量盐度,全部一致后证明海水晶充分溶解。有些海水晶含氯,应有纳米氧管曝气数小时使氯气溢出后再放养海鲜。
3、内地城市的自来水,由于含有危害海鲜的氯,要做除氯处理。方法:(1)用纳米氧管曝气数小时,使水中氯气溢出。(2)化学法,用余氯测试剂测试自来水中氯含量,然后向水中加入硫代硫酸钠(俗称大苏打)除氯,一般1吨水用2-3克硫代硫酸钠。
其它水源问题:重金属含量超标。无论自然海水,还是人工海水,都可能遇到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问题。重金属离子浓度超标,对水生动物有害。其中,汞的毒性最大,银、铜、镉、铅、锌次之,锡、铝、镍、铁、钡、锰依次降低。重金属超标的根本原因是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高(也有工业污染造成的),并溶入水中所致。重金属离子含量可用专门检测金属离子的水质分析盒检测。重金属离子可用净水解毒剂消除,通常根据水源中重金属离子含量的多少,每吨水中施用2~10克不等。
改善水环境(二)& 盐度
水生动物生存要有适宜的盐度。不同水生动物适宜的盐度各有不同。
运输和暂养某种水生动物,须搞清该水生动物适宜的盐度范围。
下表为部分水生动物运输和暂养适宜的盐度:
皮皮虾(学名虾蛄)
南美白对虾
基围虾(学名刀额新对虾)
梭子蟹(学名三疣梭子蟹)
花盖蟹(学名锯缘青蟹)
赤甲红蟹(学名日本蟳)
章鱼(学名长蛸)
八爪鱼(学名短蛸)
偏口(学名牙鲆)
多宝鱼(学名大菱鲆)
花蛤(学名菲律宾蛤仔)
皱纹盘鲍鲍(俗称大连鲍)
肛脐螺(学名泥螺,又称红腚螺)
贻贝(俗称海红)
欲增加盐度,可酌量添加海水晶;欲降低盐度,可酌量添加淡水。
水车加淡水冰后,酌量添加海水晶,提高盐度
测量盐度用盐度计。实践表明盐度25适合多数海鲜生存。
注意:水生动物虽有适宜的盐度范围,并且有些水生动物适宜的范围还比较广,但盐度变化不应过快。一天内(最多一小时内)变化不要超过2度。超过2度,水生动物会因不适应变化而导致死亡。这就要求,水生动物首次从一地转运到另一地前,接货一方要测量两种水环境的盐度差异(渔船与水车,水车与暂养池,充氧水运/水车与内地暂养池),发现盐度差异大及时采取措施。若无差异或差异不大,可不必测量。
改善水环境(三)& PH值
ph值即水的酸碱度,化学上表现为氢离子在水中的含量,酸性溶液ph值为0-7,碱性溶液ph值为7-14,水的ph值为7,绝大多数海鲜适宜在弱碱性水中生存。海水动物适合的ph值在7.5-8.5之间,最适为7.9-8.2。
应将ph值控制在水生动物适宜范围的下限。这是因为,PH值越高,水中有害物质的毒性越大。如:在水温16度、PH值7.5-8.5时,PH值每增加0.5,氨的毒性便增大3倍。
测量ph值用ph值试剂。
若水中的ph值呈酸性,可以逐渐添加固体氧、过氧化物、生石灰、食用小苏打等碱性溶液以增加ph值;若水中ph值过高,可逐渐添加磷酸二氢钠或白醋以降低ph值。初期少量缓慢添加溶液,用ph试剂检测、调节,有经验、操作熟练后可一步到位。
注意:Ph值变化不应过快,一般变化不要超过0.3,ph值变化过大,水生动物会因不适应而导致死亡。这就要求,水生动物首次从一地转运到另一地前,接货一方要测量两种水环境的PH值差异(渔船与水车,水车与暂养池,充氧水运/水车与内地暂养池),发现PH值差异大及时采取措施。若无差异或差异不大,可不必测量。
改善水环境(四)& 水温
大多数水生动物都是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以此适应水环境。不同水生动物适宜的温度范围是不同的,在适温范围内,还有最适温度。但是在长期的暂养实践中我们发现,水生动物在海中生活的最适温度与适宜在暂养池/桶内暂养的温度并不一致。由于短期暂养过程中基本不喂食,增重不考虑,主要是保活,故暂养最适温度通常是水生动物基本不活跃、不吃食时的温度。但为期数月的长期暂养例外。
无论运输还是暂养,都应将温度控制在水生动物能够承受的各自适宜温度的下限,这样做的好处有:
低温不影响水生生物正常生存,但能减缓其新陈代谢速率。
低温可抑制水中有害微生物繁殖速度。
低温时溶解氧含量高。
低温有助于降低水中微生物的耗氧量。
低温有助于降低水生动物的排氨量。
低温有助于降低水中氨气的毒性.
运输和暂养某种水生动物,须搞清该水生动物适宜的温度范围。
下表为部分鱼虾蟹暂养适宜的温度(根据经验,大多数鱼虾蟹暂养适宜温度为9-15度,最适11-13度):
海中适宜温度
海中最适温度
暂养适宜温度
暂养最适温度
皮皮虾(学名虾蛄)
南美白对虾
花盖蟹(学名锯缘青蟹)
赤甲红蟹(学名日本蟳)
章鱼(学名长蛸)
八爪鱼(学名短蛸)
偏口(学名牙鲆)
多宝鱼(学名大菱鲆)
水车运输又与暂养不同。一般地,3小时内的短途运输,水温与暂养温度一致即可。若长途运输,因为运输密度比暂养密度大得多(2-25倍),故需要对水生动物进行麻醉处理,以降低其新陈代谢速率,达到提高成活率的目的。而麻醉最经济高效的办法就是低温麻醉,即将温度降到水生动物能够忍受的适宜温度范围的下限。就温度而言,长期暂养和长途运输的本质不同在于:前者将水温降到水生动物刚好不活跃、不吃食的状态,水生动物仍能活动、只是新陈代谢程度降低;后者是将水温降到水生动物处于的麻醉状态,水生动物已不能活动,新陈代谢程度达到最低。诚然,暂养比运输的存活时间长得多。
下表为部分鱼虾蟹运输适宜的温度:
低温麻醉温度(℃)
红鳍东方鲀
同理,贝类适宜的暂养温度和运输温度分别为:
肛脐螺(学名泥螺,又称红腚螺)
贝类运输和暂养具体操作后附。
测量温度用温度计。温控措施:
温控措施:
1、渔船用的是活水,一般不加冰,但在夏季高温季节要用冰降温,有些渔船已配备温控设备了。
2、水车用深井海水,一般可满足需要,夏季温度高时加冰降温,冬季桶外铺保温棉。
3、有深井海水可用的暂养池,全年温度比较恒定,一般可满足需要,夏季环境温度高时加大1.5倍循环量。
4、封闭式循环水暂养的,配备制冷机调控温度。
5、麻醉水生动物,可用冰或制冷机降温。
加淡水冰后,要测量盐度,酌量加入海水晶。
注意:虽然水生动物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体温以适应环境,但温度变化不应过快,暂养期间(麻醉除外,麻醉就是要通过温度骤降使水生动物休克),温度变化应符合下列条件:温度大于10度时,每小时的温度变化幅度低于4度;温度在1-10度时,每小时的温度变化幅度低于1度。温变过大,水生动物会因不适应而死亡。这就要求,水生动物从一地转运到另一地前,接货一方要测量两种水环境的水温差异(渔船与水车,水车与暂养池,充氧水运/水车与内地暂养池),发现温度差异大及时采取措施。
改善水环境(五)& 溶解氧
水产运输和暂养,由于密度大,必须有充分的溶解氧。
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规定:溶解氧含量至少16小时在5毫克/升以上,其它时间任何时候不得低于3毫克/升。
对溶氧要求是:溶氧均匀、气泡小而密、溶氧量过饱和。特别是溶氧过饱和(10-12mg/L),可显著提高成活率。
溶解氧一般用增氧机及配套输气管向水中增氧。
通体曝气、橡胶材质的纳米氧管可满足水产运输与暂养对溶氧的需求。其好处有:
1、保证水生动物正常的代谢需要
2、可适当提高暂养密度。
3、溶氧均匀,水生动物不会因局部缺氧而死亡。
4、对于水产运输而言,纳米氧管气泡小且密,有助于保护水生动物不受损伤。而氧排常会造成底层水生动物死亡。
5、在水中浮起、缓慢上升的小泡泡形成千万条水流,在水桶/池内形成宝贵的微流水条件,活水有利于水生动物生存。
6、有利于好氧性分解细菌(如芽孢杆菌)生长繁殖,将水中的粪便、残尸等有机物分解,消除水体污染。
7、有利于好氧性解毒细菌(如硝化细菌)生长繁殖,将水中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降解。
8、好氧性细菌、有机质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消耗氧气,高溶氧可保证有充分的氧气供应。
9、提高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促进物质能量交换。
10、抑制厌氧微生物活动,不使其分解出对水生动物危害极大的尸胺、硫化氢、甲烷、氨等。绝大多数厌氧微生物都是对水产动物有害的。
11、充足的在水中成雾状分布的溶氧小泡泡,能“迫使”溶解在水中的氮气、氯气等有毒气体逸出水面。
12、气泡的充分搅动,可使池内受热均匀,避免因局部氧度过高而使水生动物受伤。
13、提高水生动物对有毒有害物质的耐受性,延长存活时间、提高成活率。以中国对虾为例,一般溶氧条件下(5-6mg/L),氨气浓度达到0.98
mg/L,中国对虾96小时内死亡一半,而在溶氧过饱和条件下(10-12mg/L),氨气浓度达到1.52
mg/L,中国对虾才会在96小时死亡一半;一般溶氧条件下(5-6mg/L),氨气浓度达到1.36
mg/L,中国对虾48小时内死亡一半,而在溶氧过饱和条件下(10-12mg/L),氨气浓度达到2.37mg/L,中国对虾才会在48小时死亡一半。再如大菱鲆(多宝鱼),一般溶氧条件下(5-6mg/L),氨气浓度达到1.14mg/L,大菱鲆96小时内死亡一半,而在溶氧过饱和条件下(10-12mg/L),氨气浓度达到1.74
mg/L,大菱鲆才会在96小时死亡一半;一般溶氧条件下(5-6mg/L),氨气浓度达到1.82mg/L,大菱鲆48小时内死亡一半,而在溶氧过饱和条件下(10-12mg/L),氨气浓度达到2.40mg/L,大菱鲆才会在48小时死亡一半。对亚硝酸盐的耐受性与氨氮相近。可见,在水质恶化的条件下,溶氧过饱和可使水生动物多存活一倍时间,或者在水质恶化的同等时间里,溶氧过饱和可使水生动物少死亡一半。
在高密度暂养、溶氧过饱和条件下,纳米氧管和高压风机的配置的要求是,增氧机总制气量(立方米/小时)=
0.012~0.024*暂养量(千克),纳米氧管总长度(米)=
0.048~0.096*暂养量(千克),每平米纳米氧管铺设量=0.048~0.096*暂养密度(千克/吨水)*水深(米)。可比传统增氧方式省电2/3-7/8。注意纳米氧管曝气不能太微弱,像人断气一样,也不能翻滚呈油锅沸腾状,以曝气均匀、水中呈“雾”状弥漫、气泡上浮速度缓慢为度,最好能在连接每组纳米氧管的输气管上安装阀门以调控气量,溶氧最低不低于8
mg/L,最高不高于13 mg/L。此溶解氧值不是净水中的溶解氧值,而是投放水生动物之后的溶解氧值。
高溶解氧带来高成活率,几乎所有的水生动物死亡都与溶解氧不足有关。因此关于溶解氧的投资是最经济、最有效、性价比最高、最稳定、最持久的投资。
为防止断电造成水中溶解氧不足,事先购买固体氧或液态氧,断电时投放。
测量水中溶解氧含量用溶解氧测试剂。具体操作见说明书。
增氧机、氧管应有备份,以便更换
改善水环境(六)& 氧化还原电位
氧化还原电位,是水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
消毒剂、溶解氧等是氧化性物质,可提高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以及微生物分解的其它物质,是还原性的,可降低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
氧化还原电位越高,物质能量交换得越快,处理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越强,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越强,对水生动物生存越有利。反之,氧化还原电位越低,物质能量交换得越慢,处理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越弱,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越弱,对水生动物生存越不利。
污染水氧化还原电位约-0.15V,无氧水约0-0.2V,与空气接触的水约0.2-0.4V,含有高溶解氧的水氧化还原电位更高。
消毒剂可提高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但消毒剂具有杀菌缺乏选择性、有益菌有害菌统统杀死的缺点,故不宜常用。特别是在良性水环境中使用消毒剂,还会人为制造水变。但只用活菌制剂也不行,因为活菌制剂的分解代谢产物是还原性的。故在水中有毒有害物质达到一定程度时,使用消毒剂,提高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是有益的。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水质败坏一般从底质败坏开始,而底质败坏的表现就是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升高。用对水生动物刺激性小,又能分解还原性物质的底质改良剂是有益的。这种底质改良剂实际就是特殊的氧化性消毒剂,少用抑菌、多用杀菌,故对长期暂养贡献甚大。从这个意义上讲,麦饭石、沸石粉、活性炭、生石灰这些吸附型的底质改良剂,不及分解型的底质改良剂效果好。吸附型底改剂,短期使用效果不错,水色漂亮,吸附性也好,但几天后,底部易发黑发臭。
除消毒剂和底质改良剂外,最有效最安全最简单地提高氧化还原电位的办法是提高水中溶解氧。实践表明,水中溶解氧达到8毫克/升以上,即可保证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
改善水环境(七)& 净水
净水主要是物理过滤,清除、过滤不溶于水的固态物质。
固态物质的主要危害体现在:1、沙粒、浮泥、固体碎屑、胶体等悬浮物质易使水体浑浊,影响水生动物正常呼吸。2、水生动物残尸残肢、藻类和浮游动物尸体、残饵、粪便、有机碎屑,在水中腐生细菌的分解作用下,会腐败变质,产生氨气、甲烷、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毒性物质。3、污浊水质会导致嗜污性寄生虫(如盾纤毛虫)和细菌大量滋长,污浊水质与病原菌从来都是如影相随的孪生兄弟。
在高密度暂养条件下,水质一旦变坏,便会使水生动物感染疾病、死亡,染病或死亡的水生动物又会引发周边水生动物染病、死亡,不久即会爆发集体性死亡,因此必须净水。
净水的第一步是暂养设施的清洗,要在未装入水生动物前清洗干净,包括:池子/桶,筛盘,抄子等。
第二,水生动物表面一般粘带有浮泥等杂物,渔船上一般少清洗,但从渔船运至水车上时应尽量清洗,至于暂养池则一定要清洗。应将水生动物及装水生动物的筛盘、网兜冲刷或在容器中浸泡后再入桶/池。
第三,设过滤装置。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有过滤装置,开放式流水养殖在自然海水入池前一般也经过过滤,渔船实时有新鲜海水流入故对过滤装置要求低,倒是水车上普遍缺乏过滤装置。水车暂养密度是池子的2-25倍,水质又得不到净化,水生动物极易死亡,因此有必要在水车上设过滤装置,实践表明,有水循环装置的水车,鱼体重量和水体重量之比1:6的情况下,运输60小时,成活率可达95%以上。此装置要求滤水精度达30微米,水循环量为总水体的1倍以上。因此配备水泵和过滤器,与水箱一起形成水循环,对提高运输成活率有积极意义。考虑到车内空间小,过滤器宜采用滤水能力强的小容积过滤器,或置于水箱上部,或置于水箱侧位。
传统上,小水体过滤常用过滤棉、珊瑚砂、活性炭,大水体过滤常用沙滤。事实表明滤水效果都不太好。随着技术进步和新型材料的兴起,原本用于污水处理的纤维滤料(纤维球)正被水处理领域广泛应用,其特点如下:
过滤精度高。滤料过滤精度几微米至几十微米,对水中悬浮物的去除率可接近100%,甚至对细菌、病毒、大分子有机物、胶体都有明显地去除作用,粗滤进水悬浮物含量120mg/L时,出水悬浮物含量≤5mg/L,精滤进水悬浮物含量25mg/L,
出水悬浮物含量≤2mg/L,可满足渔业用水要求。
生物膜高效。纤维球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高达3000,是生化棉的7.5倍,且水头损失小,有利于有益菌附着繁殖;通过人工泼洒有益菌原液而繁殖起来的有益菌群,可在滤料表面形成有益菌膜即生物膜,当水流经过生物膜时,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的、可溶于水的物质会被有益菌消化,转化为无害物质。此外,形成优势的有益菌群还可抑制水中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滤速高、占地少。纤维球滤速在20-85立方米水体/平米.小时,滤水良好的滤速为25-35立方米水体/平米.小时,是过滤棉、石英砂等滤料的3-8倍(相当于面积减少2/3~7/8)。如总养殖水体10吨,3倍循环的话,1平米的纤维球滤料即可。
维护方便、寿命长。纤维球滤料的纳污量为6~10kg/m3,可长时间不必更换。且滤料耐腐蚀,使用寿命可达5-10年。每年仅需更换表层10%的滤料即可。
1公斤纤维球滤料的市场价约20元,10吨养殖水体,约需纤维球70公斤,1400元。
第四,人工维护。(1)室内暂养的死亡水生动物要及时捞出,避免污染水质。水生动物死亡,一般体色发白、身体倒翻、静卧不动,容易识别。(2)滤料上面的杂质要及时清除;污浊、不再有效的滤料要及时更换。除用于培养有益菌的生化棉外,其它滤料均可清洗。(3)面积较大的锅底形水泥池,每天至少两次人工推池,即用拖把驱赶着水产品、人由四周向中央螺旋式行走,最后将杂质由中央排水口排出,一般50平米水泥池2-3分钟即可完成;平底池也要勤巡视勤清理。
需要指出,水中有杂质未必不好。在有适量有益菌(每毫升3亿个以上)存在的条件下,池底有3-5毫米厚的、能够被纳米氧管冲起的浮泥是有利的。因底层浮泥被冲起,有益菌附着其上,有利于净水。
改善水环境(八)& 解毒
养殖水体有毒物质主要是: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重金属离子。
重金属离子去除已在水源处理一节介绍,不再赘述。
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来源:1、水生动物残尸残肢、藻类和浮游动物尸体、残饵、粪便、有机碎屑在腐生细菌的分解作用下产生。2、水生动物自身新陈代谢产生,一般1kg重的水生动物,每天排泄的氨气为1g。3、浮游动物每天每平米水面产生的氨氮为6.75-35.2mg。4、硫酸盐、硝酸盐在反硫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作用下降解产生。
氨氮(化学式NH4-N)的毒性主要通过分子氨(NH3)发挥出来,水温越高、ph值越高,分子氨在氨氮中所占的比例越高,毒性越大,如水温20度、ph值10时,分子氨在氨氮中含量为80%。见下表。氨的特性是,总是由ph值高的一边渗入ph值低的一边,所以当水中的ph值高于水生动物体内的ph值时,氨气会浸入水生动物体内,造成血氨中毒,导致细胞活动受障碍,继而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当氨含量0.01-0.02毫克/升时,不会影响水产动物的正常活动。当氨含量0.02--0.2毫克/升时,水生动物仍可忍受。当氨含量0.2-0.6毫克/升时,水生动物易发病。在氨含量大于0.6毫克/升时,水生动物会急性中毒死亡。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规定,养殖水体中分子氨的浓度应在0.02mg/L以下,在水温15度、ph值8.0的条件下,相当于氨氮0.74mg/L。养殖过程中要将氨氮含量控制在0.2毫克/升以下。检测氨氮含量用氨氮测试剂
一定温度和PH值条件下分子氨(NH3)在总氨氮中所占的比例(%)
亚硝酸盐(化学式NO2-)是氨转化成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H3+1.5O2→HNO2+H2O,HNO2+0.5O2→HNO3。在这一过程中,一旦硝化过程受阻,亚硝酸盐就会在水体内积累,当浓度过高时,会通过水生动物的呼吸和渗透作用进入血液。亚硝酸盐的毒性体现在,它能够将水生动物体内的含二价铁的亚铁血红蛋白氧化成含三价铁的高铁血红蛋白,由于高铁血红蛋白不能与氧结合,从而使血液失去运载氧气能力,水生动物缺氧窒息,导致免疫力低下、病原菌侵入,最终导致死亡。当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在0.2毫克/升以下时,不会对水生动物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含量长期在0.2-0.5毫克/升时,水生动物会慢性中毒;含量大于0.5毫克/升时,水生动物中毒症状加剧。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规定,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浓度应在0.2mg/L以下。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用亚硝酸盐测试剂
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在微生物作用下可以两两之间相互转化。
NH3+1.5O2→HNO2+H2O&&&&
HNO2+H2O→NH3+1.5O2
(NO2-)+0.5O2→(NO3-)&&&&&
(NO3-)→(NO2-)+0.5O2
硫化氢(化学式H2S)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硫酸盐在硫化细菌的分解作用下产生,粪便、残饵等有机物在厌氧菌分解作用下产生。硫化氢的毒性体现在,当水中硫化氢浓度高时,它通过水生动物的呼吸和渗透作用进入水生动物体内,与血红素中的铁离子结合,破坏血红素结构,使血红蛋白失去载氧能力,血液呈巧克力样黑色,同时破坏水生动物的皮肤和粘膜,使水生动物缺氧窒息,导致免疫力低下、病原菌侵入,最终导致死亡。氨的毒性随PH值增大而增大,但硫化氢的毒性随PH值降低而增大,硫化物在水中常以(HS-)和H2S两种形式存在。二者受PH值调节,转化形式为:H2S→(H+)+(HS-),(H+)+(HS-)→H2S。当pH
值为9 时,约有98%的硫化氢以HS- 形式存在,毒性小;当pH值为7时,HS- 和H2S
各占一半;当PH低于6时,水中超过90%的硫化物以硫化氢的形式存在,当pH值为5时,则有99%的硫化氢以H2S的形式存在,毒性很大。在水旁可闻到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即硫化氢)。硫化氢含量达到0.5mg/L时即可使水生动物中毒死亡。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规定,养殖水体中硫化物的浓度应在0.2mg/L以下。由于海水的pH值较高,所以海水养殖受到硫化氢危害的机会相对比氨氮、亚硝酸盐小。检测硫化氢含量用硫化氢试剂
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均易溶于水。在高密度暂养条件下,若不进行人工干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会急剧增加,加之其它致病因素,数小时内便可导致水生动物死亡。因此必须做水体解毒。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都有去除水中有害物质的功效。实际上我们正是综合运用这三种方法去除水中有害物质的。具体办法为:
1、&& 换水或加大循环水量
2、&& 底层放纳米氧管,保持水中溶解氧过饱和。
3、&& 施加保活剂。
改善水环境(九)& 水深
渔船、水车运输,由于容积有限,故用筛盘多层叠放暂养。筛盘用耐海水腐蚀的材料制成,常用木板、塑料筛片、网衣,且要求透水透气性好,耐磨损。为防止水产品压伤,筛盘高度8-10cm,每平米放25-30斤水产品。一般水箱高1-1.2m,可放10-15层筛盘。满载时,海水与货物的容积比一般为1:1。
暂养数天的水池,适宜水深30-40cm,冬季气温降低,应将水深提升至50-60cm。也可将水产品装于筛盘中,分层养殖。暂养数天应给鱼虾蟹留出一定活动空间,筛盘高度15-20cm。
改善水环境(十)& 水循环量
水循环量大,物质能力交换量大,有利于高密度长期暂养。有条件的,应尽量增大水循环量。
高密度封闭式循环水暂养池:水泵每小时流量为池内总水体的3倍以上;水车上的水循环量还要加大。
低密度(每平米10斤以下)封闭式循环水暂养池:水泵每小时流量至少为池内总水体的1倍。
开放式流水暂养池:保持微流水状态,实时进水排水,每平米暂养10斤水产品,每天水流量为养殖池水量的3-4倍,夏季高温时为4-5倍;每平米暂养20斤水产品,每天水流量为养殖池水量的5-6倍,夏季高温时为7-8倍。由于开放式流水暂养的水源来自深井海水,其水质要经过过滤沉淀池才能使用。
水循环量大,对水泵的要求高。现在大多数地方还在用水族馆用水泵,性价比低。推荐使用低功率、低扬程、大流量的池塘水泵。循环水养殖,一般1-3米扬程就够了,池塘水泵完全可以满足要求。实践证明,在同样功率同样扬程的情况下,池塘水泵流量是水族泵的4倍以上。
改善水环境(十一)& 总碱度
在暂养法则中我们提过,要保持水体稳定。
水体稳定的重要指标之一是PH值稳定。就像大水体比小水体对温度变化的缓冲能力强一样,提高水中的总碱度,可使PH值不致大起大落,缓冲能力强。
PH值不稳定的水体总碱度一般在40-60毫克/升,PH值较稳定的水体,总碱度应大于120毫克/升。
检测总碱度可通过测量PH值的办法获得。清晨太阳尚未升起时PH值最低(约6时),日过正午刚偏西时(约14时)PH值最高,若PH值变动幅度大于0.5,则说明总碱度不足;若PH值变动幅度小于0.5,则说明总碱度满足要求。
增加总碱度可向水中施加碳酸钙或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改善水环境(十二)& 藻类
渔船、水车运输暂养时间短,可不必考虑藻类的影响和维护问题。
需存活数天或十数天的暂养池,则需要考虑藻类的影响和维护问题。
藻类种类多样,小藻类常会导致水质不稳定,有些藻类水生动物不能食用但却可为浮游动物食用因此造成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有些藻类如蓝藻死亡产生毒素需要防治,对水生动物生存有益的藻类为硅藻和绿藻,特别是大型硅藻,可为水生动物食用,应加以培养和维护。
有专门培养硅藻等有益藻类的藻类培养液。
有益藻类作用:
1、吸收利用水中的硝酸盐、硫酸盐、磷酸盐,避免它们过量积累对水生动物造成危害,如硝酸盐含量60mg/L便会危及水生动物生存。
2、生长繁殖过程中为水中提供氧气。
3、可为水生动物提供直接或间接的饵料,减少甚至不用投饵。
藻类的存在,可促使浮游动物、菌类种类多样化,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实现微生态系统平衡。这对水生动物长期存活有利。
而水体中只要溶解氧充足、营养盐充足、微量元素适当,藻类就不会死亡和老化。
水中不同的藻类及其数量,会产生不同的水色。草绿色、红棕色(茶褐色)为绿藻、硅藻水色,是优良水色,其它水色如绿、深绿(暗绿)、蓝绿、棕、暗棕、黄、白浊等都是对水生动物生存不利的水色。
藻类多、水的透明度低,藻类少、水的透明度高。水产品暂养,要防止藻类过多繁殖影响透明度,但主要是避免藻类少带来的水质清澈,老话说,“水至清则无鱼”,水体太清澈并不好,反而应警惕水变的发生。
水色不好时,在确保溶氧的前提下,应施加净水解毒剂、水质稳定剂、藻类培养剂,并改良底质。
改善水环境(十三)& 气压
一般地,阴、雨、雾天,气压低,特别是大雾天,气压更低,使得水中的溶解氧降低,可能影响水生动物正常生存。
此时,应测试溶氧值,看溶解氧是否够。若不够,或增设氧管、更换更大功率增氧机增加溶解氧,或降低暂养密度。
杀灭病原菌
水体中有大量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每一类微生物都有成百上千种,其中有对水生动物有益的微生物,也有许多对水生动物有害。这些微生物是肉眼所看不见的,他们的繁殖速度极快,有的几小时繁殖一代,有的一小时繁殖几代,更有的2分钟就能繁殖一代。理论上讲,一个20分钟繁殖一倍的细菌,8小时后即可繁殖10亿倍。研究表明,微生物之所以繁殖这样快,和它们独特的生理结构即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有关系,举例,人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约为0.3,鸡蛋为1.5,而乳酸杆菌为120000,这一生理结构使得微生物可以快速吸收营养物质、快速排泄物质、快速分解物质、快速生长繁殖,这种速度可达到我们常规无法想象的程度,以乳酸菌为例,一个乳酸菌在1小时内可以分解倍于自身体重的乳糖,而一个人需要28.5年才能消耗自身体重1000倍的乳糖。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阻止病原菌大量繁殖。
一般地,每毫升水中的致病菌总数超过10万个,水生动物易得病。每毫升水中致病菌数量在个时,对水生动物是安全的。
杀灭病原菌一般有三种办法:
消毒剂。消毒剂有杀菌作用,但缺点是杀菌缺少选择性,往往有益菌有害菌统统杀掉;故化学消毒剂主要用于暂养前的固体表面消毒、水体消毒,有时控制不到位导致病原菌大量滋生时,也用化学消毒剂抑菌或杀菌,只是此后还要培育有益菌群。
噬菌剂。即生态杀菌剂,此菌可吞噬其它细菌,特别是,主要吞噬有害菌,基本不吞噬有益菌。适合长期暂养用,可取代化学消毒剂、抗生素,使水产养殖做到绿色、安全、零药残。
有益菌群。经过科学配比的有益菌群,通过消毒剂杀菌而后泼洒的方法,一段时间后在水体中能形成优势菌群,占据营养源,有害菌群因得不到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而死亡或生长繁殖受到抑制。
杀灭病原菌(一)& 工具消毒
工具包括水池、水桶、水箱、玻璃缸,筛盘、网兜,抄子,叉裤、水靴、手套等。
工具消毒用海淡水均可。
消毒剂有多种,建议用高锰酸钾。因高锰酸钾溶液药效期短,通常只能保存2小时,溶液变成紫褐色就失去消毒作用。高锰酸钾的这一特性使其适合做刷池消毒剂,现配现用。也可用双氧水,因其分解产物只有氧气和水,绿色、安全。
养殖池用久了,池壁和池底易附着病菌、藻类、虫体和毒素(用手摸,有油乎乎的感觉),水产动物在此环境中易染病继而死亡。故池子应定期清洗消毒。一般一个月刷洗一次。若赶在出货后、换水前刷池固然好,如果在养殖过程中就发现池子有刷洗消毒的必要,则可排空池水或将池水转至相邻空池,水产品倒入别池,马上刷洗消毒,然后水产品回池、重新注水即可。这方面,并联走水、呈糖葫芦串结构的池子较串联结构的池子有优越性。
水泥池、玻璃缸消毒方法:将消毒液配好于脸盆内(高锰酸钾,每吨水20克的比例),用刷子蘸水刷洗,须将池壁附着的油状物刷掉,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筛盘、抄子等小型工具,一般在阳光下晾晒即可,不便于晾晒的,应浸泡于配有杀菌消毒剂的小水体中30分钟至2小时。
长期暂养的大面积池子,人在入池前一般需对水靴、叉裤做消毒处理,以免带入致病菌。
抄子,特别是有病菌感染的抄子,应注意消毒,以防传染给其它池。因抄子在捞水产品时往往从池底起,极容易附着病菌。故长期暂养的池子,应多配备几把抄子,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可设一配有消毒液的水桶,一般抄子在其中浸泡1-2分钟即可。
杀灭病原菌(二)& 水体消毒
水体消毒的目的是:杀灭水中的病原菌。这里为叙述方便,我们将有害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统称病原菌。
鉴于传统消毒杀菌剂在杀灭有害病原菌的同时,也杀灭有益菌、有益藻类,破坏水体微生态平衡的考虑,我们应策略性地进行水体消毒。
一、运输或为期数小时至一两天的短期暂养的水体消毒。因时间短,使用活菌制剂起效慢、效果差,另外运输时一般采用降温法,活菌的繁殖速度受到抑制,效果更差,故用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消毒剂使用后马上见效,可大量减少细菌总数并抑制致病菌繁殖,另外由于消毒剂因为提高了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还可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从而使水生动物尽量不染病,但消毒剂不能无限制添加,必须控制合适的剂量,过多则对水生动物有害。。消毒剂要用对水生动物刺激性小、作用时间长、有解毒功能的生态消毒剂。另外实践证明,在水温高于10度时,100-200ppm的生态杀菌剂也有效。
二、换水时的水体消毒。开放式流水暂养,或者定期换水的封闭式暂养,换水后也可用消毒剂杀菌。因为换水后,消毒剂的浓度被稀释。此外,由于换水使得原水体中的部分致病菌和毒素被带走,毒性稀释,也为水生动物恢复体质提供了便利。这是换水池可长期暂养水生动物的原因所在。
三、长期暂养前的水体消毒。封闭式水体,由于水体要长期使用,故对水质要求较高,一般要先做水体消毒处理。使用消毒剂,可大幅降低水中的总菌数,使致病菌数量降低到安全浓度。但消毒剂不能彻底杀灭水中的致病菌,这就使得消毒剂药效过后,菌类又大量繁殖起来,而水中致病菌的繁殖速度是有益菌的几倍至几百倍(具体机理很复杂),如无人为干预措施,病原菌会发展成为优势群体,抢占营养源,有益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水生动物在这样的水环境中容易得病,继而死亡;为此,我们要在消毒剂药效过期后,补充有益菌原液、人为增加有益菌数量,使其发展成为优势群体,抢占营养源,这样反过来又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构造良性生态系统。
四、养殖水体消毒。适合长期暂养的循环水体。养殖水体,已不存在消毒问题,因为使用消毒剂又会杀灭有益菌,这时候需要做的是维护为生态平衡系统,定期添加水质稳定剂、生态杀菌剂、藻类培养液、抑菌排毒剂等活菌制剂。用生态杀菌剂代替消毒剂和抗生素,以杀灭病原菌。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如水生动物死亡未及时清除),养殖水体中有时还是会发生病原菌繁殖过旺、成为优势菌群的情况,特别是在动物体表及内脏大量繁殖时,水生动物易染病继而死亡,此时若用活菌制剂,因其见效慢(要一至数天),这期间还会死亡,因此还得用消毒剂,将细菌总数降下来。然后再补充有益菌,建立新的生态平衡。
活菌制剂起效慢,因其主要靠菌体的滤食、分解、繁殖发挥作用。如生态杀菌剂施加水体4小时后发挥作用,而硝化宝(硝化细菌)则需要3-5天后才能显著降低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但活菌制剂的优点是:经济、作用时间长、绿色安全、水体稳定。故活菌制剂主要用于长期暂养。另外水产人还要根据活菌制剂这一特性,事先让它们繁殖起来(一般需3-5天),而后投放水产品。
杀灭病原菌(三)& 切断传染源
我们强调,防治结合,预防为主。但在实践操作中还是无法避免致病菌进入水中,或病原菌在水中爆发增长至危及水生动物生存的问题。所以在做好工具消毒和水体消毒的基础上,还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灵活给水。活力双保保活剂本身具有净水能力,可大大延长换水间隔,给诸位省钱省事,但终究要换水。在换水问题上,我们强调不要大进大出、以免水生动物发生应激反应,除非水质已彻底坏掉,否则一次换水10%就可以了。换水时应注意净水、解毒,特别是开放式流水养殖池、病毒高发期的夏季、引水车水入池的几种情况,应格外注意。有条件的,设一滤水池或桶,专门对给水源消毒。
机体消毒。高密度、长时间贩运来的水产品,谁也不敢保证它们的体表没有高致病性病原菌。所以应药浴以杀菌。将一定剂量的生态消毒剂稀释于水中,使水产品在其中10-30分钟,就完成药浴了。很多时候,水产人因为货物多、人手少、时间紧、空间小等原因未及药浴,但有条件时做药浴,还是有好处的。
染病个体隔离暂养。暂养时发现染病的个体,如烂尾、烂腮、烂眼、红体等,应捞出至有独立给排水系统的池中,以免对其它健康个体造成危害。就像2003年中国“非典”对病人的做法一样。水产人应预留一个或多个有独立给排水系统的暂养池。病体入池后,可集中治疗,治愈再入原池;难以治愈的,可采取措施优先出售,实现保值或增值。
提高水生动物抗病力(一)& 避免水生动物受伤受惊
水生动物怕受伤,怕惊吓,怕振动,怕袭扰,一句话,怕刺激。尤其虾蟹,系低等动物,在外界刺激作用下易发生应急反应,继而死亡。
水生动物受伤受惊一方面降低自身免疫力、抗病力,另一方面有害微生物趁机侵袭,以致发病进而死亡。
如,(1)鱼虾蟹受到刺激会激烈挣扎,肌肉紧缩,此时若没有大量的充氧血来补充,将会产生大量的乳酸积集在肌肉血管中,血液的PH值降低,因酸性血液对氧的利用率较低、造成呼吸困难,体质弱的水生动物便会死亡。(2)螃蟹腿被捉时,会剧烈挣扎至断足逃逸。(3)水生动物在受到刺激时还会分泌大量粘液和排泄物,使病菌大量迅速繁殖。(4)有些水生动物如章鱼受外界惊扰大时,易喷墨而死亡。(5)鱼的体表有鳞片,能分泌粘液,可以保持体内渗透压平衡,若因表皮擦破导致鳞片和粘液脱落,使体内渗透压失去平衡,就降低了对疾病的抵抗力。(6)体表有伤的水生动物极容易染病,因为正常情况下,水生动物有层层防卫措施,病菌不容易侵入继而搞破坏,而一旦机体受伤,病原菌就会趁虚而入、附着其上,大量繁殖,水生动物最终得病死掉。
避免水生动物受伤受惊要做好如下工作:
水生动物在水中时
1、&& 防压。鱼蟹虾及薄壳贝类,尽量避免堆叠过厚。
麻醉。麻醉剂可降低水生动物的新陈代谢,化学麻醉剂一般只适用于鱼类。虾蟹贝可用低温法麻醉
3、&& 避免强光直射水体。
4、&& 人员应避免在池边大声喧哗。
5、&& 尽量少用抄子搅动水生动物。
增氧机、水泵、制冷机、柴油机应尽量远离水箱、养殖池,降低声响、震动。
水生动物离水时
水生动物在挑选、捕捞、分选时,可将筛盘置于水中,在水中操作,以降低离水后的剧烈挣扎。
8、&& 捕捞、搬运动作要迅速,减少干露时间。
保持空气湿度。只要空气湿度够,虾蟹等依然可以用腮丝汲取溶解在空气水滴中的氧气存活。可用吸水性强的棉片遮光保湿。
10、虾蟹离水后,可用吸水的厚海绵压住筛盘,以防挣扎时相互弹击受伤。
提高水生动物抗病力(二)& 放养密度
无论是水生动物运输还是暂养,都应有合理的放养密度。但水产流通业有时因实际情况需要不得不增加放养密度,也是客观事实。下面以软硬件条件均达标为前提,提供如下数据:
一、& 渔船、水车运输。
鱼虾蟹长途运输一般密度:200-330斤/立方米水体。72小时以上的超长途运输密度:100-120斤/立方米水体。几小时内运输:最多不能超过500斤/立方米水体。
贝类运输密度:600-800斤/立方米水体。
二、& 暂养池/缸。
鱼虾蟹单层暂养:水深20-40cm,适宜水深30-40cm。一般10斤/平米,最多不超过20斤/平米。某些形体大的底栖鱼蟹,短期暂养可达40斤/平米。小鱼虾蟹,暂养密度同比减半。1-4月的长期暂养,6-8斤/平米。
鱼虾蟹分层短期暂养:水深不宜超过120cm,15-20cm一层,最多不超过5层。暂养量50-100斤/立方米水体。小鱼虾蟹,暂养密度同比减半。
贝类适宜暂养密度:分层暂养,可达到600斤/立方米水体,适宜堆叠暂养。
贝类无水低温保湿保活,可在冰箱或冷藏柜中,暂养密度视具体情况而定。
提高水生动物抗病力(三)& 避免自残与互残
鱼类不能用大气泡增氧、气泡上浮速度不宜过猛,否则其分泌的粘液会使水面起泡沫,败坏水质。
某些水生动物如章鱼,有自残行为,自己吞食自己的触角。发现自残时,说明水生动物饥饿,应投饵或者降温。
温度高、饥饿时,同品种水生动物之间也会互相残食,此时注意降温或投饵。
鱼类不宜与虾蟹混养。水质容易变坏
虾和蟹不宜混养,蟹的夹子会将虾夹伤或者夹死。
软壳的虾与硬壳的虾、软壳的蟹与硬壳的蟹不宜混养,硬壳虾蟹会将软壳虾蟹掐伤,甚至吃掉。软壳虾、蟹应挑出来集中暂养。
小个体和大个体的虾、小个体和大个体的蟹不宜混养,小个体挨欺负,有些小个体会被掐死,或者吃掉。
大个体的蟹应用橡皮筋绑住夹子,以防相互掐架,掉足或者死亡。
暂养中还应注意水生动物两两之间的关系,将那些属于“猎手-猎物”关系的水生动物区隔开,避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如:
1、&& 章鱼与螃蟹。前者吃后者
2、&& 鲍鱼与螃蟹、章鱼。后者吃前者
泥蚶、贻贝、扇贝、牡蛎、蛤类与螺类、蟹类。后者吃前者
4、&& 肉食性鱼类与薄壳贝类。前者吃后者
若空间紧张,则必须用筛盘或网兜将它们区隔开来,筛盘或网兜的空隙以水生动物逃不出进不去为度。
&提高水生动物抗病力(四)& 投饵
饥饿不仅减弱水生动物体质,而且使其免疫力降低,易发疾病、继而死亡。
在水产流通业,短期暂养不方便也不必投饵,但在如下情况下需要投饵:
1、需要拌饵料防病或治病时。有些疾病,外用药效果不明显或无效果,须内服。
2、发现水生动物相互残食时。
数天至十数天的暂养,与几个月的长期暂养不同,投饵的目的不是为了增重,而是保活。
投饵注意事项:
渔船、水车上不投饵。
当发现水生动物有相互残食现象,或需要防病、治病时,可投饵。
将饵料与保活剂拌匀,使其有粘性再投喂。
饵料投喂量为水生动物总重量的2%或更少。
治病须投喂一个疗程(3-5天)。
多数鱼虾蟹属底栖动物,昼伏夜出、夜间觅食,投喂集中在清晨和傍晚两个时间段,早晨投饵量为总投饵量的1/3,傍晚投饵量为总投饵量的2/3,每个时间段分2-3次投喂,以15-25分钟内食用完毕为度,少投、勤投,以免剩余大量残饵败坏水质。
水生动物入池几小时后,行动恢复正常再投喂。
投饵结束后,及时排污、清理残饵。每天的排污工作可在投饵后进行。
若鲜活小杂鱼不易获得且不易存储,可用渔用饲料代替。渔用饲料适口性好、宜保存、厂家稳定供应。
10、 暂养池内水生动物需要运输的,提前1天停喂,让水生动物排空腹内粪便,以利运输。
保活剂的品名、功能及操作方法
刷池用消毒剂(高锰酸钾)
用法:刷池:排干池水,用水稀释成高锰酸钾溶液,20克/吨水,用刷子蘸溶液刷洗池壁和池底。消毒:用水稀释成高锰酸钾溶液,20克/吨水,用于工具消毒,浸泡15-20分钟。
生态消毒剂
作用:杀灭水中的细菌、真菌、病毒
用法:用水稀释后均匀泼洒,新水暂养池:每次0.2克/吨水;渔船或水车:每次0.5克/吨水
水环境变化调节剂
作用:1、快速增强水产动物对水环境(溶解氧、盐度、温度、ph值)变化的抗应激能力。2、在干露、运输、分选、倒池前后使用,可提高成活率
用法:1、用水稀释后均匀泼洒,2克/吨水,每3-4天补加一次。2、水浑、水脏、水变、泡沫多、水发粘时,补加本品0.5克/吨水、水体解毒剂1克/吨水。3、出售前2小时使用本品2克/吨水,免疫增强剂3克/吨水,水产动物活得久活得好。
净水解毒剂
作用:1、可用于季铵盐、重金属(如硫酸铜、高锰酸钾)、有机磷(如敌百虫)、染料(如孔雀石绿)、抗生素、菊酯类、藻类死亡产生的毒素、农药、生活污水、水锈、氨、亚硝酸盐的降解及解毒。2、水质突然变清、变白、变红、变黑、水脏、水浑时使用,可改善水质。
用法:1、用水稀释后均匀泼洒,暂养池:2克/吨水,每3-4天补加一次。渔船或水车:每次3克/吨水.
2、水浑、水脏、水变、泡沫多、水发粘时,补加水环境变化调节剂0.5克/吨水、本品1克/吨水。
水质稳定剂(活菌制剂)
作用:1、若在水体中繁殖成优势菌群,可抑制水中有害菌生长繁殖,水产动物吸收后,可抑制体内有害菌生长繁殖、保护内脏器官,被水产动物排出体外后继续在水中发挥作用。2、分解残饵、粪便、有机颗粒
用法:用水稀释后均匀泼洒,3克/吨水,每3-4天补加一次。拌饵投喂:5克/公斤饵料
藻类培养液(活菌制剂)
作用:培养有益藻类,为水产动物提供天然饵料,实现藻类和菌类的微生态平衡。
用法:用水稀释后均匀泼洒,3克/吨水,每3-4天补加一次。
抑菌排毒剂(活菌制剂)
作用:对致病菌有竞争排斥作用及抗感染作用,维护肝、肠正常功能,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减少粪便臭味,提高净水能力
用法:用水稀释后均匀泼洒,3克/吨水,每3-4天补加一次。拌饵投喂:3克/公斤饵料
生态杀菌剂(活菌制剂)
作用:裂解杀死水中的致病菌、保护有益菌,替代抗生素和消毒剂,水产动物吸收后,抑制体内有害菌生长繁殖、保护内脏器官,被水产动物排出体外后继续在水中发挥作用。生态杀菌剂在4小时后发挥作用。
用法:用水稀释后均匀泼洒,8ml/吨水,每3-4天补加6ml/吨水。拌饵投喂6ml/公斤饵料。
作用:促进虾蟹迅速硬壳,防止软壳,促进鱼类骨骼强壮,补充水产动物钙质。
用法:用水稀释后均匀泼洒,2克/吨水,每3-4天补加一次。拌饵投喂2克/公斤饵料
营养补充剂
作用:补充水体中缺乏的各种维生素、电解质、氨基酸、糖类,可解除水产动物体内毒素、保护肝脏,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及抗应激水平。
用法:用水稀释后均匀泼洒,暂养池:3克/吨水,每3-4天补加一次。渔船或水车:每次5克/吨水. 拌饵5克/公斤饵料
多功能免疫调节剂
作用:1、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2、提高运输成活率。3、抑制有害菌、寄生虫生长繁殖。4、排除体内毒素和药物残留。5、改善肉质,去除土腥味、柴油味
用法:用水稀释后均匀泼洒,暂养池:3克/吨水,每3-4天补加一次。渔船或水车:每次5克/吨水. 拌饵5克/公斤饵料
病毒病防治剂
作用:预防水产动物病毒病。
用法:用水稀释后均匀泼洒,3克/吨水,每3-4天补加一次。拌饵4克/公斤饵料
寄生虫病防治剂
作用:预防水产动物寄生虫病。
用法:用水稀释后均匀泼洒,2克/吨水,每3-4天补加一次。
底质改良剂
作用:降解底质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消除底黑、底臭。
用法:用水稀释后均匀泼洒,1.5克/吨水,每3-4天补加一次
作用:为水体提供溶解氧
用法:在断电或增氧机供氧小的情况下使用,用水稀释后均匀泼洒,每次20克/吨水,最多可加100克/吨水(不换水条件下)
保活活力双保剂采用铝箔塑料袋包装,配方科学、效果卓著,操作方便。用户只需打开包装袋,将保活剂稀释,然后均匀泼洒于养殖水体中即可。
保活剂每小袋可供1吨水体3-4天之用,适用于海淡水各种鱼虾蟹贝的运输和暂养。
现有运输专用保活剂、暂养专用保活剂两种。运输专用保活剂用于运输和为期3-4天内的短期暂养,暂养专用保活剂用于3天以上时间的暂养。
操作几次后,您定能熟练运用本法。
相信您通过持续观察、试验、改进后,存活时间会比本法更长,成活率会比本法更高。
渔船高成活率运输操作规范
在水生动物个体健康完好的情况下,参照本手册方法,运输40小时,成活率95%以上。在有高精度水循环过滤设备的情况下,参照本手册方法,运输72小时,成活率95%以上。
主要事项:
确保水箱、筛盘、给排水、柴油机、输气管、氧管等完好。
对水箱、筛盘、网兜、抄子等工具提前清洗、消毒。
3、&& 溶解氧调节好。
水产品装入前,将活力双保运输专用保活剂稀释于小桶内,搅拌均匀,泼洒于船载水箱中。运输密度大的,酌情增加保活剂用量。
捕捞全过程中,尽量避免水产品受伤。装前注意将死亡水产品剔除,以免败坏水质。
6、&& 筛盘内控制适当的暂养密度。
7、&& 不良水质区域关闭给排水阀门。
&水车高成活率运输操作规范
在水生动物个体健康完好的情况下:在封闭式水环境中,参照本手册方法,运输24小时,成活率95%以上;在有高精度水循环过滤设备的情况下,参照本手册方法,运输60小时,成活率95%以上。
确保水箱、筛盘、给排水、柴油机、输气管、氧管等完好,准备保活剂、海水晶、手电筒等。
对水箱、筛盘、网兜、抄子等工具提前清洗、消毒。
水箱内注水,溶解氧、温度、盐度、ph值调节好。
水产品装入前,将运输专用保活剂稀释于小桶内,搅拌均匀,泼洒于车载水箱中。运输密度大的,酌情增加保活剂用量。
若有条件,让待运输的水产品在暂养池内进行低温驯化,以适应水车内的低温环境,可提高成活率。
装入水产品。水产品在入车过程中尽量避免受伤;装前注意将死亡水产品剔除,以免败坏水质。若从养殖厂装货,应装那些停喂1-2天的水产品,以免其排泄物污染水质、降低成活率。
7、&& 各筛盘内控制适当的暂养密度。
8、&& 视运输时长选择是否进行水产品麻醉。
9、&& 路上每3-4个小时停车检查水箱一次。
说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水中大30倍,而且扩散速度是水中氧气的30万倍,所以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是足够的,只要有70-100%的空气湿度,水生动物能够汲取溶解于空气水滴中的氧气而不死,这是干法运输的原理。但不同水生动物对氧的利用能力不同。贝类由于可以紧闭双壳或将身体缩进壳内,最耐干运,蟹次之,虾又次之,鱼类耐干运能力最差,故此法主要适用于虾蟹贝。
根据发货数量,准备相应数量的泡沫箱、冰、胶带、瓦楞纸箱、筛盘、充氧袋,检查氧气瓶是否氧气充足,并调好0-2℃的冰水。
2、检查泡沫箱、充氧袋是否漏气;新泡沫箱有异味的,应晾晒除异味。
3、投饵的虾蟹贝,发货前24小时停止投喂,以免虾蟹贝排泄物影响成活率。
4、发货前一至数天,使用保活剂可大大提高水产品运输成活率。
5、根据发车时间、短途运输时间、操作时间计算何时操作,尽量使时间衔接紧凑。
6、将虾蟹贝捞至筛盘中,根据客户需要情况,剔除体质弱、死亡虾蟹贝。
7、将装有虾蟹贝的筛盘放至装有0-2℃冰水的容器中,一般虾麻醉1-2分钟,蟹麻醉3-5分钟,但操作时不可教条,以虾蟹贝离水后不能爬行但仍可轻微活动为度。
8、将麻醉后的虾蟹贝小心移至泡沫箱内,泡沫箱高度不应超过10cm,以免压伤虾蟹贝影响成活率;一般70*40*10(cm)的泡沫箱,虾装12-13斤,蟹装13-15斤。注意蟹不能背部朝下。
9、泡沫箱内装冰瓶或蓄冷剂以降温,一般28升空间1公斤冰,若是裸冰应用塑料袋等物包裹以防融化后溢水。
10、虾蟹贝上覆吸水性好的海绵或棉片等物,一为保持箱内湿度,二为防止虾蟹苏醒后活动,三为保护充氧袋不被刺破。
11、盖好泡沫箱盖,用胶带封严密。在泡沫箱上扎孔充氧气,待泡沫箱微微鼓起后迅速拔掉充气管,用胶带封好气孔,此法适合短途运输。也可将泡沫箱装入充氧袋内,扎紧氧袋口、将氧管插入充气,待氧袋鼓起,迅速拔掉充气管,再抚平氧袋并扎紧,逐箱装入瓦楞纸箱中,此法适合长途运输。
12、根据需要,标明品名、规格、数量、金额、发货人、接货人、地址、联系方式等。
13、发货。
活鱼干法运输操作规范
在鱼体个体健康完好的情况下,参照本手册方法,运输15小时,成活率95%以上。
1、根据运输的鱼品种,先做试验。方法:少量添加麻醉剂,添加一次,停几分钟观察一次,直至鱼被麻醉。且入清水后,鱼可在数分至十数分钟能苏醒。以此确定该鱼适用的麻醉剂量。
2、发货前一至数天,使用保活剂可大大提高活鱼运输成活率。投喂的鱼应于发货前2天停喂。
3、将确定剂量的麻醉剂施加于载鱼的水体中,将鱼麻醉。为节约麻醉剂,水刚好没过鱼体即可。
4、将被麻醉的鱼捞出,放至装有冰瓶的泡沫箱中(鱼不直接接触冰瓶以免冻伤,可做阻隔),然后在上面铺一层保湿材料如纤维片。
5、封箱,增氧。
开放式流水暂养池操作规范
在水产品个体健康完好的情况下,参照本手册方法,暂养7天,成活率95%以上;暂养15天,成活率90%以上。
1、&& 水泵、筛盘、给排水、输气管、氧管等完好。
水产品入池前对池子、筛盘、网兜、抄子等工具提前清洗、消毒。
确保暂养池、滤池完好,滤水清澈、水流通畅、不漏水。
用水质检测剂测试水质是否符合要求,主要指标:重金属含量、余氯、盐度、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若不符合要求则用人工方式调节。若水源及操作方法相同,以后可不必检测。
水产品暂养
在水产品入池前,将暂养专用保活剂稀释于小桶内,搅拌均匀,泼洒于水池中。暂养密度大的,酌情增加保活剂用量。
根据水产品的品种、大小以及暂养时长,控制适当的暂养密度。
每天大换水1-2次,换水时进行底质排污;其它时间保持微流水条件、实时进水排水,也可不换水,视水质而定。
4、&& 每3-4天补加保活剂一次。
5、&& 死亡水产品及时挑出、捞出,以免败坏水质。
6、&& 勤巡视勤检测勤处理
封闭式循环水暂养池操作规范
在水产品个体健康完好的情况下,参照本手册方法,暂养7天,成活率95%以上;暂养15天,成活率90%以上。
1、&& 水泵、筛盘、给排水、输气管、氧管等完好。
水产品入池前对池子、筛盘、网兜、抄子等工具提前清洗、消毒。
确保暂养池、滤池完好,滤水清澈、水流通畅、不漏水。
不管是自然海水还是人工海水,都应该用水质检测剂测试水质是否符合要求,主要指标:重金属含量、余氯、盐度、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若不符合要求则用人工方式调节。若水源及操作方法相同,以后可不必检测。
水产品暂养
施加0.2ml/吨水生态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以杀灭病原菌,一般5小时后即消毒剂药效过期后才能放水产品。通常情况下,生态杀菌剂只作换新水时消毒使用,养殖期间不再用,但水质突变须用生态杀菌剂重新消毒时例外。
在水产品入池前,将活力双保暂养专用保活剂稀释于小桶内,搅拌均匀,泼洒于水池中。暂养密度大的,酌情增加保活剂用量。
入池前检测盛装水产品的水箱或泡沫箱内环境,确保水温、盐度变化在2度以内,PH值变化在0.3以内。若差距大,采取缓慢注水法使水产品逐渐适应暂养池内水环境。水产品若体表脏,应冲洗净再入池。
根据水产品的品种、大小以及暂养时长,控制适当的暂养密度。
5、&& 每3-4天补加保活剂一次。
6、&& 及时清理滤料上的污物
7、&& 死亡水产品及时挑出,以免败坏水质。
8、&& 勤巡视勤检测勤处理
贝类高密度运输与暂养保活方法
贝类保活有两种方式:
1、水中充氧方式。
2、无水低温保湿方式。
无水低温保湿,可在冷藏柜中实现,层层叠放比单层散放保活效果好。另无水低温保湿保活,会有一定的失重率,温度越低,失重越小,温度越高,失重越多,但入水后复增重。大多数贝类适合在0-2度的温度中保存。
适当分层,贝类运输与暂养密度可达每立方米600-800斤。
下面以部分贝类为例说明
无水、湿度80%以上
-2~0度,20天成活率100%,22天成活率96%。
0-1度,18天成活率100%,20天成活率98%,22天成活率94%。
2-4度,16天成活率100%,22天成活率93%
4-6度,16天成活率100%,22天成活率90%
6-8度,12天成活率100%,14天成活率93%,18天成活率87%,20天成活率82%。
8-10度,6天成活率100%,8天成活率91%,16天成活率81%,20天成活率71%.
循环水或勤换水,增氧时
8-10度,6天成活率100%,8天成活率87%,10天成活率82%,12天成活率77%,14天成活率64%,16天成活率51%,18天成活率40%,20天成活率0。
无水、湿度80%以上
5度,2天成活率100%,3天成活率98%,4天成活率93%,5天成活率87%,6天成活率84%,7天成活率82%,8天成活率70%,9天成活率53%,10天成活率41%。
10度,1天成活率100%,2天成活率88%,3天成活率85%,4天成活率73%,5天成活率60%,6天成活率55%,8天成活率48%,9天成活率33%
无水、湿度80%以上
0度,11天成活率100%,15天成活率90%,18天成活率80%
2度,8天成活率100%,12天成活率90%,15天成活率80%
4度,8天成活率100%,12天成活率90%,14天成活率80%,17天成活率70%,18天成活率50%
6度,6天成活率100%,10天成活率90%,11天成活率80%,15天成活率60%,17天成活率40%
10度,4天成活率100%,9天成活率90%,10天成活率80%,12天成活率70%,13天成活率30%,14天成活率20%,16天成活率0
15度,3天成活率100%,4天成活率90%,5天成活率80%,7天成活率60%,9天成活率30%,11天成活率0
无水、湿度80%以上
-2-0度,15天成活率99%
0-4度,29天成活率99%
20-25度,可保活5-8天
5、花蛤及杂色蛤
无水,湿度80%以上
-1.7~-1度,8天,成活率100%,12天,成活率95%,13天,成活率90%以上。
2-2.5度,4天,成活率100%,10天,成活率95%,12天,成活率85%,13天,成活率78%。
4-5度,3天成活率100%,5天95%以上,6天80%,10天,70%。
10-18度,1天成活率100%,2天成活率98%,3天成活率80%,4天成活率70%,5天成活率66%
在水温0-3度水中,花蛤可存活7-10天,12-18度水中,能活4天。20度水中,能活1.5-2天。
无水、湿度80%以上,3-5度,1天成活率100%,2天60%
有水,充氧,3-5度,2天成活率100%,3天90%,4天80%
无水、湿度80%以上
-2-2度,保活8-10天
10度左右,保活4天
8、贻贝(俗称海红)
无水,湿度80%以上
-1.5~-0.5度,9天成活率98%,11天成活率88%
0-4度,7天成活率100%,8天成活率90%
8度,保活4天成活率98%,6天成活率90%,7天成活率80%,9天成活率60%
25-30度,1天成活率100%,2天成活率60%,3天成活率20%
无水,湿度80%以上
1-10度,能活7天
河北沧州青县海鲜张先生:暂养梭子蟹,用活力双保技术后,7天存活率98%,每平米15斤;以前极难养活的多宝鱼,在玻璃缸中已经养了十多天,一条没死。
四川南充海鲜王先生:以前基围虾养不过夜,用活力双保技术,4天过去了成活率97-98%,
40cm水深、暂养密度达到40斤每平米。同行们很诧异,连绵阳的水产人都过来取经;因为淡水鲈鱼不耐活,二三天就全部翻白死亡,覃先生试着用活力双保技术养鲈鱼,结果4天成活率100%!只有一条翻白侧游,但以活价卖掉了。
河南濮阳许先生:以前去山东拉白虾,成活率就四五成,最多不超过五成,用活力双保技术,成活率90%以上,拉回濮阳能很快批发完。
山东青岛工厂化养殖车间赵先生:用活力双保技术,皮皮虾暂养5天,成活率98%,第一天死亡一斤多,以后每天只挑出3-4只死虾,水温20多度,还以为养不活呢。用活力双保技术的一个好处是基本不用换水,每天仅水泵电费就节省60多元。
江苏苏州张先生,玻璃缸循环水暂养,先前每3-4天就得换水一次,否则海鲜就会大量死亡。用活力双保保活剂,2个月水质依然完好,节省了大量时间和金钱。
福建暂养墨西哥红龙的张先生,先前5000斤虾1个月死掉2000斤,用活力双保保活剂,日死亡率降低到0.2%。当地大龙虾一般暂养2-3个月,有50%成活率即可赚钱。
江西吉安赵先生,暂养外地干法运输来的基围虾,总是第一天成活率60%,第二天全部死光。用活力双保保活剂,在出售前成活率总可以达到90%以上。
广东深圳一水产批发商运用活力双保技术,无水运输石斑鱼、金枪鱼、鲈鱼等活鱼,15个小时成活率100%。
如想与他们交流运输和暂养技术
常见问题解答
1、盐度和海水比重的关系如何?
在比重计上,一组是比重,一组是盐度。
比重是比较专业的术语,盐度则是粗略的表述,盐度与比重的关系式为:
水温高于17.5度时,盐度=1305(比重-1)+0.3(水温-17.5);
水温低于17.5度时,盐度=1305(比重-1)+0.2(17.5-水温)。
2、消毒工作可有可无吗?
不是。为确保暂养效果,必须事先做好工具消毒和水体消毒。因为我们的养殖工具、养殖水体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致病菌。这些致病菌一旦遇到适宜的条件,就会大量繁殖,使得水生动物染病死亡。如某些病毒性疾病,迄今尚无良方,水生动物感染了病毒性疾病,就像人得了癌症一样,很难治愈。致病菌个体微小,肉眼无法识别,大多数水产人又没有专业的检测设备,所以必须消毒。通过事先消毒,是可以预防大多数病害发生的。工具消毒推荐用高锰酸钾,因为它的药效期只有2小时,消毒后用清水清洗干净马上可用。大家应养成每次出货完毕即做工具消毒的习惯。水体消毒用生态杀菌剂,渔船、水车以及为期1-2天的短期暂养,施加生态消毒剂的同时即可放养水产品。长期循环水暂养,应在施加生态消毒剂5-8小时后,再投放水产品和保活剂。在长期暂养过程中,视水质情况,可适时做水体消毒。
3、配人工海水前需要测试淡水PH值吗?
需要。我们知道,PH值0-7为酸性,7-14为碱性,水的PH值为7,呈中性。有些地区的水偏酸性,有些地区的水偏碱性,过于酸性或过于碱性的水质都不适合养水产品。所以要在加海水晶前,测试水的PH值,上下偏差应小于0.2,即控制在6.8-7.2的范围内。超出此范围,则需调节。PH值偏低,可施加生石灰或小苏打;PH值偏高,可施加食醋或稀盐酸。
4、海水晶选购有何要求?
这里不便指定哪家的产品好,哪家的不好。建议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海水晶。真正好的海水晶配出的人工海水比自然海水还要好。应避免用低档次的海水晶,否则得不偿失。若硬件、水质等各项指标都正常,操作也无误,海鲜还是大量死亡的话,应首先想到是否是海水晶出了问题。在水处理条件合格的情况下,优质海水晶兑出的人工海水可使用3个月以上。当对某个品牌不熟悉时,应先拿少量水做实验,验证无误后再大量使用。
5、水中余氯如何处理?
城市用自来水,一般是自来水厂加了漂白粉的,因为氯制剂消毒价格最低,这样就会造成水中有未充分分解的余氯。此外,有些海水晶中也含有余氯。水中余氯达到一定含量,对水生动物有害。严重的几个小时就会造成水生动物死亡。
测量水中余氯含量可用余氯测试剂。消除余氯,可用纳米氧管曝气数小时。但更快更稳妥的办法是用净水解毒剂中和余氯,一般1-2克/吨水,
6、怎样识别曝气效果的好与坏?
很多水产人有一个认识误区,即认为气泡越大,越多,上浮速度越快,溶解氧越高。其实大错特错了。这种增氧方式至少有3个弊端:1、气泡在水中剧烈运到,使得水生动物不得安生,造成输入性应激反应。2、气泡频繁不间断地袭扰水生动物机体,机体易受伤,病原菌乘虚而入,水生动物易染病死亡。3、气泡越大、上浮速度越快,溶解氧越低。溶解氧低,会造成一系列的养殖问题。
前面已有论述。真正好的曝气效果应用纳米氧管,它是气泡石、扎孔塑料充气氧排的替代品,溶氧效率是他们的5倍。纳米氧管和高压风机匹配,产生的气泡又小又密,上浮速度很慢,在水中像雾一样弥漫,对水生动物无损伤,溶解氧可达8毫克/升以上。
7、纳米氧管的维护要点有哪些?
1、纳米氧管系橡胶材质,不能自沉,需要设法沉于底部。沉底时注意水平放置,否则会造成曝气不均匀现象。
2、有条件的,最好在各个纳米氧管的输气端安装控气阀门,以调节气流量。
3、纳米氧管运营一段时间后,如2-3个月,曝气管会被微生物阻塞,影响曝气效果,此时应取出曝气管,用刷子反复刷洗数次,在清水中洗干净,晾晒3-7天后,可重复使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应有一套备用纳米氧管。
4、纳米氧管的寿命一般为2年,若2年后曝气效果不理想,应予更换。
8、水质测试剂有什么用途?
水质测试剂,包括PH值测试剂、溶解氧测试剂、氨氮测试剂、亚硝酸盐测试剂、硫化氢测试剂、余氯测试剂等,是水产养殖的必备工具。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是水生动物在水中生存状况的晴雨表。藻类、微生物、致病菌、有机质的多寡盛衰及发展趋势,都可通过这些水质指标体现出来。勤检测这些指标,继而将其控制在安全范围,可极大程度地避免水生动物死亡(调控方法前面已有介绍)。所谓上医治未发之病,我们就是要在水生动物初显死亡症状时,通过水质调控,将疾病控制住。
所以水质测试剂可以科学、有效、量化、有的放矢地暂养水产品。电子式数显水质分析仪高达数千元,水产人一般难以承受,30元一个类别的瓶装测试剂即可,操作简便,5分钟即可检测出结果。水产人应能熟练测量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常用水质指标。
9、保活剂对水生动物有害吗,人食用有害吗?
没有。第一,我们配备的渔药原料,都是国家正规部门批准生产的,除生态消毒剂外,其它都不属于药品,而是饲料添加剂,食品级别。我们曾做过使用量加大20倍的试验,水生动物生存并未受到影响。第二,非但无害,使用渔药数天后,还可解毒、解药残,去除土腥味、柴油味,口感更好。
10、使用保活剂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么?
我们说,使用保活剂可以提高成活率,是因为它可以改善水环境、抑制致病菌、提高免疫力,但这些都建立在水体大环境良好的基础上,如溶解氧充分且气泡细腻,水循环量大且滤料的滤水效果好或者及时换水,底质好、排污得力,消毒措施到位、放养密度合理。所以水产人在使用了保活剂后,更应有严谨、精细化的操作,让水体大环境与保活剂相得益彰,以提高成活率。
11、保活剂泼洒于水体后水色发黄怎么回事?
这是黄颜色的营养补充剂造成的,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12、水中泡沫多且捞不净、水面见油膜、泡沫出现黄色、水发粘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说明水中有机质过多。这与水生动物排泄物、死亡藻类和微生物、有机碎屑过多有关。
有机质过多,说明水质已经开始变坏,应予解决。
症状较轻时,可用0.5克/吨水的水环境变化调节剂+1克/吨水的净水解毒剂解决。
症状较重的,可用0.3克/吨水的水体消毒剂解决。但2天后应施加水质稳定剂稳水。
13、水生动物死亡时身体发硬、身体扭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水生动物死亡时身体发硬,有时还伴有身体扭曲,一般由三种原因造成:
1、盐度太低。水体盐度明显低于水生动物适宜生长的盐度时,水生动物会大量吸水,致使身体僵硬。
2、缺氧。溶解氧不足,水生动物死亡会僵硬并弯体。
3、应激。水环境(如温度、盐度、溶解氧、PH值)变化太剧烈,或暂养密度过大,或水生动物受到惊吓,总之受到强烈的外部刺激,也会出现僵硬并弯体的情况。
核实属于哪种原因造成的,便可解决。
14、淡水鱼身上的絮状物(像细针)是什么病?
这是水霉病。往往是鱼体受伤感染所致。海水动物一般很少得水霉病。事先在淡水中添加少量食盐或海水晶可预防此病。治疗时可用浓度3%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
15、挂网虾可以长期暂养吗?
不可以,但用保活剂可延缓死亡时间。
我们不建议将挂网虾长期暂养。为此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挂网作业:渔民开渔船至海中,下那种带浮球的渔网,在海中固定后,开船离开。这种网网衣很细,网目很小,鱼虾撞到网上即被粘住,难以逃脱。这种网衣在海中短则一两天,十数天,长则一两个月,虾在水中被网衣挂住,饥饿,又受海浪拍打,渔民起网时被挤压,长时间干露,尤其摘虾时,很少有人有时间有耐心剥解网衣,往往是生拉硬拽使之脱网,虾因此受伤最大,断足断须断头很常见,即便肢体齐全的身体也难免有伤。这样的虾,体质弱、免疫力低下,极易感染致病菌,会陆续死亡。
故建议水产人不要长期暂养,货到后尽快脱手。当然这种虾很好识别,虾体上常带有白色细丝,那是摘虾女工拽虾或剪网衣造成的。
16、铺底沙养蟹,底黑是怎么回事?
投饵时残饵腐败,蟹排泄物积聚,死亡的藻类及微生物尸体分解,死亡的蟹或蟹的残肢未及时捞出腐败变质,有机碎屑腐败,这些原因共同导致黑底。黑底是底质变坏的表现,里面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氨氮、硫化氢的量很高,还有臭味。非但如此,变坏的底质还会引发寄生虫、细菌大量繁殖,感染蟹体,加速蟹死亡。这时必须首先改善底质。首次可用4-8克/吨水的底质改良剂,1-2天再观察,应该能马上见效,隔1-2天观察一次,每次施加底质改良剂3-4克/吨水,待底质变好后,每3-4天,使用底质改良剂1-1.5克/吨水即可。
17、水生动物发生疾病怎么办?
水生动物发病,如果一时不能售出,就需要治疗,否则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由于疾病治疗是个非常庞大的问题,不是这本小册子能说清楚的。故发生疾病后,可与中心联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事特办。
水产人应每天至少巡查2次,争取在水生动物发病的初期发现,早发现、早治疗、早解决。
疾病大致有5种: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营养性疾病、操作性疾病。水生动物感染病毒性疾病,就像人得了癌症一样,很难治愈。但其它类型的疾病,只要不很严重,一般都可治愈。
我们反对一条鱼得病了,就对所有鱼用药的简单、粗糙的做法。
故疾病治疗,应有专门的容器,即水体应独立。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贝类养殖周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