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病专项救治享救治

山西将集中救治4000余名农村贫困大病患者
图片来源:网络
记者日前从山西省卫生计生委获悉,为进一步推动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山西省卫生计生委将于2018年7——8月集中开展主题为“提质控费,关爱健康”的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服务月活动,预计集中救治4000余名罹患24种重大疾病的农村贫困大病患者。
据悉,该活动作为本年度健康扶贫的重要任务,将在常态化救治的基础上,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救治一批罹患24种重大疾病农村贫困大病患者。按照“基层筛查、县级转诊、定点救治”的要求,建立并巩固便捷、畅通的转诊渠道;定点医院进行集中管理、统筹安排,按病种实施集中收治,实行单病种付费,并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保障作用,最大限度减轻医疗费用负担。
该省要求,各地要在“协议化”管理的基础上,推行定点医院“一站式”结算,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减轻贫困患者就医经济负担。对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参保贫困患者,要按照省卫生计生委、人社厅、扶贫办、民政厅联合印发的《山西省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方案》,实行“先诊疗,后付费”,贫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时支付自付医疗费用。针对定点医院多为三级医院、基层贫困群众就医不便的问题,全面梳理县级医院和上级定点医院分工协作情况。对仍未建立转诊渠道的,要依托医疗联合体、对口帮扶等纵向协作关系,积极协调、推动签订双向转诊协议,落实连续性医疗服务。省、市定点医院要结合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做好和县级医院、属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对接工作,为救治对象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实现便捷、有序转诊。
此外,还要求各定点医院设置相对固定的“扶贫专用病房”,配备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开通就医绿色通道,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积极、有序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定点医院要优先选择基本医保目录内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诊疗技术和药品、耗材等,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服务月”活动结束后,要按照已建立的大病救治机制继续实施推进,保证“工作不断线”。
(文稿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大同市将对农村贫困大病患者开展集中救治活动
日前从大同市卫计委获悉,将于7月到8月间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服务月活动,预计将集中救治860余名身患重大疾病的农村贫困患者。
据了解,去年大同市出台了大病集中救治实施方案,在国定9种大病的基础上,新增15个病种纳入大病集中救治范围。这24种重大疾病包括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重性精神疾病、乳腺癌、宫颈癌、终末期肾病、结肠癌、直肠癌、食道癌、胃癌、肺癌、急性心肌梗塞、I型糖尿病、甲亢、脑梗死、唇腭裂、血友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耐多药肺结核、儿童苯丙酮尿症、儿童尿道下裂、儿童先天性巨结肠、儿童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为了最大限度减轻贫困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大同市出台市级临床诊疗路径和单病种付费方案,贫困人口大病起付线由1万元降低到5000元,支付比例提高3%,医保报销最高支付限额调高到47万元。同时,乡、村两级为患者全部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市、县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建立大病救治绿色通道,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有效落实,确保大病患者应治尽治。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贫困人口大病兜底工作是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据媒体报道,个别并不充分具备条件的地方,“超能力”实施救助政策,过度兜底导致怪相频出,如贫困患者住院“赖床”不走、小病大治,儿女想办法与父母脱离关系,甩包袱给政府,等等。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健康扶贫工作,不断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各地有效拓展了大病集中救治病种范围,提高了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水平,降低了贫困人口的看病负担,很多贫困患者从中受益。但从记者的调研发现,现实情况并不尽如政策设计时的初衷,须引起重视。
在少数地方,基层对大病病种没有统一的认定,大幅增加大病兜底病种实施救助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病兜底没了底线,会引发一定程度的“福利风险”,和健康扶贫政策有所违背。
个别地方的兜底政策“过度”,已经暴露出问题。如去年,某地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患者启动了“住院补贴制度”,贫困户根据住院等级不同,享受每天50元—200元不等的补贴。政府用心良苦,极少数贫困户一算账住院不花钱,能省下电费、煤气费,还管吃的,导致住进去拖延不走。这种“大病兜底”政策可能需被重新审视。政策执行走样变形,有违初衷,不仅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公序良俗,还会让其他非建档立卡的住院患者有看法。
所谓“精准脱贫”就是因人因地施策,这是提高脱贫效率、节约脱贫成本的好办法。然而作为精准脱贫重要组成部分的健康扶贫工程,大病兜底却没有做到精准设计,所以出现了过度兜底带来的怪相频出。对此,国家层面不妨出台专门政策,统一指导和规范地方大病兜底工作,让大病兜底少些肆意浪费多些精准关爱。
更关键的问题是,过度兜底有可能导致医保基金面临风险,让本来财政就很困难的贫困县“压力山大”,且这碗“福利饭”不可持续。
兜底,而不是全包,贫困患者看病就医,政府要做好“精算”工作,除了用好医保资金、民政救助资金等外,还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进行帮扶,让贫困患者生病不慌,有所依靠,才能减少“福利风险”。大病兜底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不仅需要尽力而为,更需要量力而行。不然,好心也会办坏事。要积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尽快研究形成符合实际、可操作、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切实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作者:南方日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遇重大疾病无钱医治 可通过这些途径申请救济
一个家庭,如果突然面临数十万甚至逾百万的医疗费用,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申请救济?
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险”
株洲市农合办副主任佘建华解释,目前广泛推行的新农合包含基本医疗和重大疾病救治两大块,但新农合主要解决的是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实行分级诊疗原则:小病在基层治疗,一般疾病在县级医院治疗,大病才到市级或省级综合性医院治疗。患者必须考虑自身支付能力,并遵循分级诊疗原则治病,如未经正常转诊赴外就医,会影响报销比例。
2015年,新农合个人缴费基数为90元/人,报销封顶数额为15万元。
佘建华介绍,新农合即将推出重大疾病保险项目,该项目的推出对于解决“大病致贫”问题将有积极意义。
患重大疾病,还可通过这些途径申请救济
记者了解到,农村人口主要的医疗保险就是新农合,对于城镇居民,除了职工医疗外,就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除开这三种众所周知的救济途径外,是否还有其他救济途径?连日来,记者多方走访,总结如下:
1.株洲市民政局
救助对象:因患病造成实际用于日常基本生活消费的支出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家庭。
救助金额:元
申请程序:救助对象需要具有本地户口,参加城镇(职工、居民)医保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在指定医疗机构就医,且经过医疗保险报销的。申请人可在县市区民政部门提出申请。
2.市红十字会
救助对象:株洲地区患者自负部分超过5万的贫困家庭。
救助金额:若医疗费在5万到6万之间(含5万),给2000元大病救助金;在5万的基础上,每超过1万,再加200元,以此类推,最高限额5000元。
申请程序:患者需提供身份证、户口本、病历资料及医疗费发票;提供村委会(居委会)证明(证明患者属于贫困家庭);写申请报告提交到红十字会。
3.小天使基金
救助对象:14周岁以下、患白血病的儿童。
救助金额:可以申请3万元救助金;如果进行骨髓移植,可以申请5万元。
申报程序:基本同2(红十字会受理)。
4.株洲市总工会
救助对象:我市困难企业职工及困难企业职工小孩。
救助金额:生活困难补助600-1000元;大病救助金元。
申请程序:持病例发票、身份证、病历等到市总工会职工维权帮扶中心申请。
救助对象:株洲市户口,且自2012年以来,经县级以上医院确诊,患宫颈癌ⅡB以上或乳腺浸润性癌的贫困患者,救助人数为1100人。原已享受市级以上(含市级)妇联救助的患者不再重复救助。
救助金额:人均1000元。
申请程序:
各县市区“两癌”贫困患者直接向所在县市区妇联提出申请;
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会员“两癌”贫困患者直接向所在单位妇委会提出申请,提供以下资料:“两癌”贫困妇女救助申请表(可去妇联领表);申请人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医院诊断证明(由县及以上医院出具)原件及复印件;被救助人在农村信用社的存折或银行卡复印件。
6.商业保险
不少保险公司有大病保险项目,市民可根据自身需求和条件选择。
7.e互助平台
只要出资9元,就可加入该平台成为会员,18岁—60岁会员若患癌,可申报最少10万、最高60万元的互助金额。我市已有人享受该平台支付的互助金。该平台系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的互助机构,目前缺乏监控,市民如有意加入,需自行慎重考虑并作出决定。市民可查阅本报日A17版刊登的报道,或登录http://www.zhuzhouwang.com/3019.shtml查阅。如想了解该项目,可以登录http://www.ehuzhu.com/ehuzhu2/choujianghongbao/common.do?vm=plan/plan-web-view-about查阅。
(记者 徐滔 实习生 匡小凤)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关注】山西将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服务月活动
山西日报记者秦洋报道 记者6月8日从省卫生计生委获悉,该委将于7月至8月集中开展主题为“提质控费,关爱健康”的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服务月活动,预计集中救治4000余名罹患24种重大疾病的农村贫困大病患者。
该活动将在常态化救治的基础上,作为本年度健康扶贫的重要任务,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救治一批罹患24种重大疾病农村贫困大病患者。按照“基层筛查、县级转诊、定点救治”的要求,建立并巩固便捷、畅通的转诊渠道,保证连续性医疗服务;定点医院进行集中管理、统筹安排,按病种实施集中收治,实行单病种付费,并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保障作用,最大限度减轻医疗费用负担。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和农村贫困人口的知晓度,营造健康扶贫良好氛围,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据了解,我省2016年11月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以来,对提高贫困大病患者医疗保障水平,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起到了积极作用。
(编辑:刘聪)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病集中救治工作总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