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2()>120()>120()

||||||||||||||||||
查看: 1069|回复: 9
在线时间79 小时经验值105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40UID1653415
高中生, 积分 1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95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G币56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刷了2.2后,发现如下问题,总结如下
1、相机键还是不能使用,只能用触屏按钮。
2、恢复出厂设置功能没有实际效果。
3、三个按钮和二个触摸按钮没有感应动作了。
4、关了机,再进行冲电,机会自动开机。
用了一小时后决定刷回2.1的港版136的ROM,以下为过程,中间笔记本无电了,吓得我一身冷汗,好在之前的ROM带FASTBOOT的
1、进入recovery (按房子键不放+挂机键&&),按音量减键 下到第三项wipe dat/factory reset 按相机键确定;选择唯一带YES项的WIPE后按相机键确定。
2、按音量减键下到第四项wipe cache partition 按相机键选择唯一带YES项的WIPE后按相机键确定。
(目的是削除WIPE设置)
3、用刷机工具 test-version-upTest_EX 刷回2.1的ROM(过程大家应懂的)
& &&&就在我刷14%时笔记本没有电了,机也变砖了,好在之前是带FASTBOOT的rom。开机显示LG后黑屏,试着连接笔记本后发现新硬件(安装fastboot驱动)。
& &&&这时才发现是在fastboot模式下,只要重新写入recovery 工具就可以进入 recovery,然后再按照以上办法刷机就行了。下次一定要recovery 备份哦。
在线时间1006 小时经验值1008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70UID1791187
学士, 积分 10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G币484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我是2.1开机没画面 能进系统。。另一台2.2也是LZ你那些问题。。至于三个按钮和二个触摸按钮没有感应动作。。我是不知道了 能按就行 囧 什么叫感应动作
在线时间61 小时经验值117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40UID986958
高中生, 积分 1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3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G币91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三个按钮和二个触摸按钮没有感应动作, wat do u mean?
在线时间705 小时经验值4806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120UID1667730
导师, 积分 48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4 积分
TA的每日心情无聊 06:20签到天数: 4 天[LV.2]偶尔看看I
G币199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我的是港版的& & 2.1系统& &进不了刷机& & 求助
在线时间79 小时经验值105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40UID1653415
高中生, 积分 1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95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G币56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感应动作是振动,,,,,
在线时间79 小时经验值105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40UID1653415
高中生, 积分 1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95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G币56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 & 开机有LG LOGO吗?不知你的机带不带fastboot,如果不带就不懂了,我也是刷了几次,每次都成功。
在线时间79 小时经验值105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40UID1653415
高中生, 积分 1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95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G币56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感应动作是振动,,,,,
在线时间131 小时经验值21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50UID1418823
大学专科, 积分 2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8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G币236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是的,刷了2.2后,屏幕下方的几个按钮没有力回馈了(振动)
在线时间13 小时经验值29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20UID1732612
小学生,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G币1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我也是!刷了2.2后什么也用不了``而且也不见得它好用!然后我就刷回带fastboot的,但结果却有了问题``就是内存卡读不到``而且SIM卡里的联系人也不能读取``结果又刷了一次不带fastboot,结果砖了``电脑再也无法识别```扔在抽屉里几天``前天无聊拿出来插上电脑竟然又识别得到``蛤``马上刷回fastboot的2.1!
所以大家还是安份点用2.1吧``2.2不成熟也不怎么好用```别刷来刷去``免得出意外!
在线时间4 小时经验值31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阅读权限20UID5354424
小学生, 积分 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G币16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为什么要我的进不了recovery模式啊,刷好几个版本了还是不行
浏览过的版块
Powered by已解决问题
&1&数控X,Y,Z,C移动点编程公式是怎么排例的?
如标题提问.
浏览次数:403
用手机阿里扫一扫
最满意答案
1、零件程序是由数控装置专用编程语言书写的一系列指令组成的。&2、数控装置将零件程序转化为对机床的控制动作。&3、最常使用的程序存储介质是磁盘和网络。&4、为简化编程和保证程序的通用性,规定直线进给坐标轴用X,Y,Z&表示,常称基本坐标轴。X,Y,Z&坐标轴的相互关系用右手定则决定。&5、规定大姆指的指向为X&轴的正方向,食指指向为Y轴的正方向,中指指向为Z&轴的正方向。围绕X,Y,Z&轴旋转的圆周进给坐标轴分别用A,B,C&表示,&6、数控机床的进给运动,有的由主轴带动刀具运动来实现,有的由工作台带着工件运动来实现。&7、坐标轴正方向,是假定工件不动,刀具相对于工件做进给运动的方向。如果是工件移动则用加&&&的字母表示,按相对运动的关系,工件运动的正方向恰好与刀具运动的正方向相反,即有:&+X&=-X&,&+Y&=-Y&,&+Z&=-Z&&+A&=-A&,&+B&=-B&,&+C&=-C&&同样两者运动的负方向也彼此相反。&8、机床坐标轴的方向取决于机床的类型和各组成部分的布局,对车床而言:&&&Z&轴与主轴轴线重合,沿着Z&轴正方向移动将增大零件和刀具间的距离;&&&X&轴垂直于Z&轴,对应于转塔刀架的径向移动,沿着X轴正方向移动将增大零件和刀具间的距离;&&&Y&轴(通常是虚设的)与X&轴和Z&轴一起构成遵循右手定则的坐标系统。&9、机床坐标系是机床固有的坐标系,机床坐标系的原点称为机床原点或机床零点。在机床经过设计、制造和调整后,这个原点便被确定下来,它是固定的点。&10、为什么数控车床开机后要回参考点?&答:数控装置上电时并不知道机床零点,为了正确地在机床工作时建立机床坐标系,通常在每个坐标轴的移动范围内设置一个机床参考点(测量起点),机床起动时,通常要进行机动或手动回参考点,以建立机床坐标系。机床回到了参考点位置,也就知道了该坐标轴的零点位置,找到所有坐标轴的参考点,CNC&就建立起了机床坐标系。&11、机床参考点可以与机床零点重合,也可以不重合,通过参数指定机床参考点到机床零点的距离。&12、机床坐标轴的机械行程是由最大和最小限位开关来限定的。机床坐标轴的有效行程范围是由软件限位来界定的,其值由制造商定义。&13、工件坐标系是编程人员在编程时使用的,编程人员选择工件上的某一已知点为原点(也称程序原点),建立一个新的坐标系,称为工件坐标系。工件坐标系一旦建立便一直有效,直到被新的工件坐标系所取代。&14、程序原点选择原则?&答:工件坐标系的原点选择要尽量满足编程简单,尺寸换算少,引起的加工误差小等条件。一般情况下,程序原点应选在尺寸标注的基准或定位基准上。对车床编程而言,工件坐标系原点一般选在,工件轴线与工件的前端面、后端面、卡爪前端面的交点上。&15、什么是对刀点?对刀的目的是什么?&答:对刀点是零件程序加工的起始点。&对刀的目的是确定程序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对刀点可与程序原点重合,也可在任何便于对刀之处,但该点与程序原点之间必须有确定的坐标联系。可以通过CNC&将相对于程序原点的任意点的坐标转换为相对于机床零点的坐标。&16、加工开始时要设置工件坐标系,用G92&指令可建立工件坐标系;用G54~G59&及刀具指令可选择工件坐标系。&17、一个零件程序是一组被传送到数控装置中去的指令和数据。&18、一个零件程序是由遵循一定结构、句法和格式规则的若干个程序段组成的,而每个程序段是由若干个指令字组成的。&19、一个指令字是由地址符(指令字符)和带符号(如定义尺寸的字)或不带符号(如准备功能字G&代码)的数字数据组成的。&20、一个程序段定义一个将由数控装置执行的指令行。&21、一个零件程序必须包括起始符和结束符。&22、一个零件程序是按程序段的输入顺序执行的,而不是按程序段号的顺序执行的,但书写程序时,建议按升序书写程序段号。&26、CNC&装置可以装入许多程序文件,以磁盘文件的方式读写。&27、华中数控车系统通过调用文件名来调用程序,进行加工或编辑。&28、辅助功能由地址字M&和其后的一或两位数字组成,主要用于控制零件程序的走向,以及机床各种辅助功能的开关动作。&29、M&功能有非模态M&功能和模态M&功能两种形式。&30、非模态M&功能&(当段有效代码)&:只在书写了该代码的程序段中有效。&31、模态M&功能(续效代码):一组可相互注销的M&功能,这些功能在被同一组的另一个功能注销前一直有效。&32、M&功能还可分为前作用M&功能和后作用M&功能两类。&33、前作用M&功能:在程序段编制的轴运动之前执行;&34、后作用M&功能:在程序段编制的轴运动之后执行。&35、M00、M02、M30、M98、M99&用于控制零件程序的走向,是CNC&内定的辅助功能,不由机床制造商设计决定,也就是说,与PLC&程序无关;&36、其余M&代码用于机床各种辅助功能的开关动作,其功能不由CNC&内定,而是由PLC&程序指定,所以有可能因机床制造厂不同而有差异(表内为标准PLC&指定的功能)。&37、程序暂停M00&38、当CNC&执行到M00&指令时,将暂停执行当前程序,以方便操作者进行刀具和工件的尺寸测量、工件调头、手动变速等操作。&39、暂停时,机床的进给停止,而全部现存的模态信息保持不变,欲继续执行后续程序,重按操作面板上的&循环启动&键。&40、M00&为非模态后作用M&功能。&41、程序结束M02&42、M02&一般放在主程序的最后一个程序段中。&43、当CNC&执行到M02&指令时,机床的主轴、进给、冷却液全部停止,加工结束。&44、使用M02&的程序结束后,若要重新执行该程序,就得重新调用该程序。&45、M02&为非模态后作用M&功能。。&46、、程序结束并返回到零件程序头M30&47、M30&和M02&功能基本相同,只是M30&指令还兼有控制返回到零件程序头(%)的作用。&48、使用M30&的程序结束后,若要重新执行该程序,只需再次按操作面板上的&循环启动&键。&49、、子程序调用M98&及从子程序返回M99&50、M98&用来调用子程序。&51、M99&表示子程序结束,执行M99&使控制返回到主程序。&52、在子程序开头,必须规定子程序号,以作为调用入口地址。&53、在子程序的结尾用M99,以控制执行完该子程序后返回主程序。&54、可以带参数调用子程序。G65&指令的功能和参数与M98&相同。&55、PLC&设定的辅助功能:M03、M04、M05、M07、M09&56、主轴控制指令M03、M04、M05&57、M03&启动主轴以程序中编制的主轴速度顺时针方向(从Z&轴正向朝Z&轴负向看)旋转。&58、M04&启动主轴以程序中编制的主轴速度逆时针方向旋转。&59、M05&使主轴停止旋转。&60、M03、M04&为模态前作用M&功能;M05&为模态后作用M&功能,&61、M05&为缺省功能。&62、M03、M04、M05&可相互注销。&63、M07&指令将打开冷却液管道。&64、M09&指令将关闭冷却液管道。&65、M07&为模态前作用M&功能;M09&为模态后作用M&功能,M09为缺省功能。&66、主轴功能S控制主轴转速,其后的数值表示主轴速度,单位为:转/每分钟(r/min)。&67、恒线速度功能时S&指定切削线速度,其后的数值单位为:米/每分钟(m/min)。&68、G96&恒线速度有效、G97&取消恒线速度。&69、S&是模态指令,S&功能只有在主轴速度可调节时有效。&70、S所编程的主轴转速可以借助机床控制面板上的主轴倍率开关进行修调。&71、进给速度F指令表示工件被加工时刀具相对于工件的合成进给速度。&72、F的单位取决于G94(每分钟进给量mm/min)或G95(主轴每转一转刀具的进给量mm/r)。&73、工作在G01,G02&或G03&方式下,编程的F&一直有效,直到被新的F&值所取代。&74、工作在G00&方式下,快速定位的速度是各轴的最高速度,与所编F&无关。&75、借助机床控制面板上的倍率按键,F&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倍率修调。&76、执行攻丝循环G76、G82,螺纹切削G32&时,倍率开关失效,进给倍率固定在100%。&77、当使用每转进给量方式时,必须在主轴上安装一个位置编码器。&78、直径编程时,X&轴方向的进给速度为:半径的变化量/分、半径的变化量/转。&79、刀具功能(T&机能)T&代码用于选刀,其后的4&位数字分别表示选择的刀具号和刀具补偿号。&80、T&代码与刀具的关系是由机床制造厂规定的。&81、执行T&指令,转动转塔刀架,选用指定的刀具。&82、当一个程序段同时包含T&代码与刀具移动指令时:先执行T代码指令,而后执行刀具移动指令。&83、T&指令同时调入刀补寄存器中的补偿值。&84、准备功能G&指令由G&后一或二位数值组成,它用来规定刀具和工件的相对运动轨迹、机床坐标系、坐标平面、刀具补偿、坐标偏置等多种加工操作。&85、G&功能根据功能的不同分成若干组,其中00&组的G&功能称非模态G&功能,其余组的称模态G&功能。&86、非模态G&功能:只在所规定的程序段中有效,程序段结束时被注销;&87、模态G&功能:一组可相互注销的G&功能,这些功能一旦被执行,则一直有效,直到被同一组的G&功能注销为止。&88、模态G&功能组中包含一个缺省G&功能,上电时将被初始化为该功能。&89、没有共同地址符的不同组G&代码可以放在同一程序段中,而且与顺序无关。例如,G90、G17&可与G01&放在同一程序段。&90、华中世纪星HNC-21T&数控装置G&功能指令见下表。&&注意:&[1]&00&组中的G&代码是非模态的,其他组的G&代码是模态的;[2]&标记者为缺省值。&91、尺寸单位选择:说明:G20:英制输入制式;G21:公制输入制式;&92、G20、G21&为模态功能,可相互注销,G21&为缺省值。&93、进给速度单位的设定:说明:G94:每分钟进给;G95:每转进给。&94、G94&为每分钟进给。对于线性轴,F&的单位依G20/G21&的设定而为mm/min&或in/min;对于旋转轴,F&的单位为度/min。&95、G95&为每转进给,即主轴转一周时刀具的进给量。F&的单位依G20/G21&的设定而为mm/r&或in/r。这个功能只在主轴装有编码器时才能使用。&96、G94、G95&为模态功能,可相互注销,G94&为缺省值。&97、&绝对值编程G90&与相对值编程G91&98、G90:绝对值编程,每个编程坐标轴上的编程值是相对于程序原点的。&99、G91:相对值编程,每个编程坐标轴上的编程值是相对于前一位置而言的,该值等于沿轴移动的距离。&100、绝对编程时,用G90&指令后面的X、Z&表示X&轴、Z&轴的坐标值;&101、增量编程时,&用U、W&或G91&指令后面的X、Z&表示X&轴、Z&轴的增量值。&102、表示增量的字符U、W&不能用于循环指令G80、G81、G82、G71、G72、G73、G76&程序段中。&103表示增量的字符U、W可用于定义精加工轮廓的程序中。&104、G90、G91&为模态功能,可相互注销,G90&为缺省值。&105、选择合适的编程方式可使编程简化。&106、当图纸尺寸由一个固定基准给定时,采用绝对方式编程较为方便。&107、当图纸尺寸是以轮廓顶点之间的间距给出时,采用相对方式编程较为方便。&108、G90、G91&可用于同一程序段中,但要注意其顺序所造成的差异。&109、坐标系设定G92:说明:X、Z:对刀点到工件坐标系原点的有向距离。&110、当执行G92&X&&Z&&指令后,系统内部即对(&&,&&)进行记忆,并建立一个使刀具当前点坐标值为(&&,&&)的坐标系,系统控制刀具在此坐标系中按程序进行加工。&执行G92&X&&Z&&指令后只建立一个坐标系,刀具并不产生运动。&111、G92&指令为非模态指令。&112、执行G92&X&&Z&&指令时,若刀具当前点恰好在工件坐标系的&&和&&坐标值上,既刀具当前点在对刀点位置上,此时建立的坐标系即为工件坐标系,加工原点与程序原点重合。&113、执行G92&X&&Z&&指令时,若刀具当前点不在工件坐标系的&&和&&坐标值上,则加工原点与程序原点不一致,加工出的产品就有误差或报废,甚至出现危险。&114、执行G92&X&&Z&&指令时,刀具当前点必须恰好在对刀点上即工件坐标系的&&和&&坐标值上,由上可知要正确加工,加工原点与程序原点必须一致,故编程时加工原点与程序原点考虑为同一点。&115、执行G92&X&&Z&&指令实际操作时怎样使两点一致,由操作时对刀完成。&116、执行G92&X&&Z&&指令时,当&&、&&不同,或改变刀具位置时,既刀具当前点不在对刀点位置上,则加工原点与程序原点不一致。&117、在执行程序段G92&X&&Z&&前,必须先对刀确定对刀点在工件坐标系下的坐标值。&118、坐标系设定G92选择的一般原则为:&1)、方便数学计算和简化编程;2)、容易找正对刀;3)、便于加工检查;&4)、引起的加工误差小;5)、不要与机床、工件发生碰撞;6)、方便拆卸工件;&7)、空行程不要太长;&119、坐标系选择G54~G59是系统预定的6&个坐标系,可根据需要任意选用。&120、加工时其坐标系的原点,必须设为工件坐标系的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否则加工出的产品就有误差或报废,甚至出现危险。&121、坐标系选择G54~G59这6&个预定工件坐标系的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值(工件零点偏置值)可用MDI&方式输入,系统自动记忆。&122、工件坐标系一旦选定,后续程序段中绝对值编程时的指令值均为相对此工件坐标系原点的值。&123、G54~G59为模态功能,可相互注销,G54&为缺省值。&124、使用G54~G59指令前,先用MDI&方式输入各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值。&125、使用G54~G59指令前,必须先回参考点&126、直接机床坐标系编程G53是机床坐标系编程,在含有G53的程序段中,绝对值编程时的指令值是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值。&127、G53其为非模态指令。&128、G36&直径编程、G37&半径编程&129、数控车床的工件外形通常是旋转体,其X&轴尺寸可以用两种方式加以指定:直径方式和半径方式。&130、G36&为缺省值,机床出厂一般设为直径编程。&131、使用直径、半径编程时,系统参数设置要求与之对应&132、快速定位G00说明:X、Z:为绝对编程时,快速定位终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U、W:为增量编程时,快速定位终点相对于起点的位移量;&133、G00&指令刀具相对于工件以各轴预先设定的速度,从当前位置快速移动到程序段指令的定位目标点。&134、G00&指令中的快移速度由机床参数&快移进给速度&对各轴分别设定,不能用F&规定。&135、G00&一般用于加工前快速定位或加工后快速退刀。&136、快移速度可由面板上的快速修调按钮修正。&137、G00&为模态功能,可由G01、G02、G03&或G32&功能注销。&138、在执行G00&指令时,由于各轴以各自速度移动,不能保证各轴同时到达终点,因而联动直线轴的合成轨迹不一定是直线。&139、执行G00&指令时,常见的做法是将X&轴移动到安全位置,再放心地执行G00&指令。&140、线性进给及倒角G01&141、G01&X(U)_&Z(W)&_&F_&;说明:X、Z:为绝对编程时终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U、W:为增量编程时终点相对于起点的位移量;F_:合成进给速度。&142、G01&指令刀具以联动的方式,按F&规定的合成进给速度,从当前位置按线性路线(联动直线轴的合成轨迹为直线)移动到程序段指令的终点。&143、G01&是模态代码,可由G00、G02、G03&或G32&功能注销。&144、★倒直角&1)格式:G01&X(U)____&Z(W)____C____;&2)说明:直线倒角G01,指令刀具从A&点到B&点,然后到C&点。&3)X、Z:&为绝对编程时,未倒角前两相邻轨迹程序段的交点G&的坐标值;&4)U、W:为增量编程时,G&点相对于起始直线轨迹的始点A点的移动距离。&5)C:是相邻两直线的交点G,相对于倒角始点B&的距离。&145、★倒圆角&1)格式:G01&X(U)____&Z(W)____R____;&2)说明:直线倒角G01,指令刀具从A&点到B&点,然后到C&点。&3)X、Z:&为绝对编程时,未倒角前两相邻轨迹程序段的交点G&的坐标值;&4)U、W:为增量编程时,G&点相对于起始直线轨迹的始点A点的移动距离。&5)R:是倒角圆弧的半径值。&146、在螺纹切削程序段中不得出现倒角控制指令;&147、X,Z轴指定的移动量比指定的R或C小时,系统将报警,即GA长度必须大于GB长度。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正在进行的活动
生意经不允许发广告,违者直接删除
复制问题或回答,一经发现,拉黑7天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
扫一扫用手机阿里看生意经
问题排行榜
当前问题的答案已经被保护,只有知县(三级)以上的用户可以编辑!写下您的建议,管理员会及时与您联络!
server is ok前面两天或两天以上大于120日均量线,今日小于120日(VOL)均量线选股公式。谢谢_百度知道
前面两天或两天以上大于120日均量线,今日小于120日(VOL)均量线选股公式。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A:=EVERY(V&MA(V,120),2);XG:REF(A,1)=1 AND V&MA(V,120);{希望帮到你}
EVERY显示函数不对?
你用的是什么行情软件呢,这是通达信的选股函数大智慧和同花顺可兼用
益盟操盘手
采纳率:6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均量线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拨开迷雾见真相!11款120/128G SSD横评
来源:pconline 原创&
责任编辑:chenzhangwu&
1为什么要选择120/128G横评?  【PConline 横评】近几年来,不管是CPU、内存还是主板、显卡的性能都在不断地提升,但机械硬盘基本原地踏步,成为PC性能&限速者&。直到SSD的出现才扭转了硬盘所处于尴尬局面。其强悍的随机读写性能,极短延迟时间,低功耗无噪音等优点让它迅速抢占HDD几十年来统治的地盘,一跃成为无数用户关注的焦点,但曾经高昂的售价又让人望而却步。  进入2012年,随着闪存价格的回落及生产工艺的改进,SSD迎来发展的春天,价格上回归合理,普及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入行门槛低,SSD正处于&战国群雄争霸&阶段,仅品牌都有几十个,主控、闪存搭配各不一样,让用户选购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今天就为大家送上目前市场11款主流120G/128G SSD的大横评,到底哪一款值得您选购呢?让我们一起拨开迷雾寻找真相!&拨开迷雾见真相!120/128G 主流SSD横评为何要选择120G/128G做横评?  目前消费级市场SSD的容量包括:30/32G,60G/64G,120/128G,240/256G,480/512G。其中120G/128G容量应该是最受主流用户欢迎的。主要以下原因:●容价比高  30/32G的SSD基本被市场淘汰掉了,而60/64G的容量太小,装下系统后就倍感压力,用户想装些应用软件或游戏都难,体验差且容价比并不具备优势!而240G/256G或以上容量价格太贵现阶段非普通用户能承受。120/128G才是主流市场新宠,关键还在于售价,目前大部分低于700元,有些品牌型号更是低至599元,容价比更势于合理。不同容量的价格对比容量美光M4 64GB美光M4 128GB美光M4 256GB美光M4 512GB价格425元699元1520元3100元容价比6.6元/GB5.46元/GB5.9元/GB6.05元/GB  从上述的表格中可以看出,120G/128G的容价比是最高的,比起60G/64G,差价高于1元。而256G的1520元的售价还是让不少用户望而却步,更别谈512G。●性能很不错128G性能与容量达到很好的平衡  以三星830系列64G/128G/256G为例,64G和128G性能差距明显,而128G性能接近256G。其主要原因在于闪存颗粒(这里所讨论的是同一型号闪存差异)与通道数。所以综合来说,120G/128G在容量、性能与价格上达到很好的平衡。横评产品规格参数一览:横评产品规格参数一览品牌容量主控闪存颗粒缓存售价(元)三星830系列128G&S4LJ204X01-Y040三星 & 有&&&&&708Intel 520120G&SF-2281VB1-SDCIntel 同步& 无&&&&&899&浦科特M3P128GMarvell 88SS9174东芝 & 有&&&&&988OCZ Vertex4128GIndilinx Evertest2Intel 同步& 有&&&&695&美光M4128G&Marvell 88SS9174美光 同步& 有&&&&699&金士顿HyperX 3K120GSF-2281VB1-SDC&Intel 同步& 无&&&&885&威刚 SX910128GSF-2281VB1-SDC&&Intel 同步&& 无&&&&新品影驰Laser GT120GSF-2281VB1-SDC&&Intel 同步&& 无&&&&720金胜M5000s&120GSF-2281VB1-SDC&&Intel 同步& 无&&&&新品Comay Venus Pro 3120GSF-2281VB1-SDC&&Intel 同步&& 无&&&&1029金泰克S500120GSF-2281VB1-SDCIntel 异步& 无&&&&588  参与横评的产品包括SandForce,Marvell,三星,Indilinx四大主控;东芝,美光,Intel三大闪存颗粒;缓存方面因SandForce主控提供缓存技术,产品均无额外配备缓存,容量以120G/128G为主。注:价格均参考网上售价,不排除价格有所浮动。-------------------------------------------------------------------------------  9月25日修正:在横评过程中,因主板/线材/SSD的兼容性问题,导致金胜M5000s(采用SLC)的成绩偏低,本着严谨、公正的态度,我们发现问题后,马上对其测试数据进行了修正。2120G/128G相差的8G去了哪里?为什么120G与128G相差的8G?为什么120G与128G相差的8G?  选购SSD时是,大家很容易就发现怎么有些品牌标着128G,有些品牌标着120G呢?那8G的容量差跑哪去了?为什么系统显示的硬盘容量仅为119G?其实这与SSD中OP(Over-provisioning)预留空间有关。OP(Over-provisioning)预留空间:  SSD上的OP是指用户不可操作的容量,大小为实际容量减去用户可用容量,OP区域一般用于优化操作:比如WL(磨损平衡),GC(垃圾回收)和坏块映射等。OP一般分三层!  第一层:容量固定为SSD标称容量的7.37%,这是因为标称容量采用千进制为单位,而NAND颗粒容量单位为1024进制,两者正好相差约7.37%。这部分空间被默认用于作OP。&  第二层:OP是否存在及容量大小取决于厂商设置。通常为0%,7%和28%等等。SSD制造商会根据自己的闪存颗粒品质,质保年限,或者是针对市场定位进行设置。采用SandForce主控的厂商容量一般实标为120G,而其他主控一般实标为128G。  第三层:OP是用户在日常使用中可以分配的。一般用户可以在初次分区的时候,不把所有的SSD容量都分满来达到目的,留下一部分做OP。此处有一点要注意,若非首次分区就留出空间,必须要先进行全盘擦除,否则没有效果。  OP预留空间虽然让SSD的可用容量小了,但是可以减少写入放大,提高耐久和可靠性,提高SSD的读写性能。3评测平台说明、理论测试:CDM性能测试评测平台介绍与说明:硬件平台CPUIntel Core i5 3450主板技嘉GA-Z77X-UP5 TH内存DDR3 1600 4G x 2(8-8-8-24)显卡NVIDIA GTX660Ti硬盘系统盘:三星830系列 256G (固件版本:CXM03B1Q)副盘:三星830系列&128G (固件版本:CXM03B1Q)&Intel 520 120G (固件版本:400i)浦科特M3P 128G(固件版本:1.00)OCZ Vertex4 128G (固件版本:1.5)美光M4 128G (固件版本:0309)金士顿HyperX 3K 120G (固件版本:501ABBF0)威刚 SX910 128G (固件版本:5.0.1)影驰Laser GT 120G (固件版本:5.0.2)金胜MG (固件版本:5.0.3)Comay Venus Pro 3 120G (固件版本:2.52)金泰克S500 120G (固件版本:FW5.0.2)希捷单碟TB (固件版本:CC4B)软件平台系统软件Windows 7 64位旗舰版+DirectX 11驱动程序NVIDIA显卡驱动程序305.53评测软件理论性能测试:AS SSD BenchmarkCrystalDiskMarkHD Tune ProHD TachPCMark 7ATTO DisK Benchmark实际应用测试:FastcopyWindows 7使命召唤 8Adobe Photoshop CS6&&&&&  本次参与横评的有11款120G/128G的SSD,为了更直观对比各款SSD性能我们加入机械硬盘希捷单碟1TB作参考。测试部分主要分为理论性能与实际性能测试。理论性能测试软件包括CrystalDiskMark、ATTO Disk Benchmark 、HD Tune Pro、HD Tach、PCMark 7、AS SSD Benchmark。实际应用测试包括:Fastcopy、Win7开机、COD8游戏加载、Adobe Photoshop CS6图片加载测试。  测试前,在BIOS中开启AHCI和主板节能模式,确保打开Trim指令,硬盘保证进行4K分区对齐,模拟用户的真实使用情况。●理论性能测试:项目一:CrystalDiskMark软件性能测试  CrystalDiskMark软件是一个测试你的硬盘或者存储设备的小巧工具,简单易于操作的界面让您随时可以测试存储设备,测试存储设备大小和测试数字都可以选择。CrystalDiskMark默认运行5次,每次1000MB的数据量,取的是最好成绩。CrystalDiskMark测试成绩  测试小结:在CDM测试中,持续读取上11款SSD都展示出强悍实力,尤其是三星830系列,以508MB/s的成绩摘得头名,得益于三星自家的三核心主控搭配27nm三星闪存颗粒所发挥出威力。  持续写入上,美光M4与Intel 520的表现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处于中流水平。国产SSD除了金胜给力外,其他品牌表现就差一节了,还需努力。而表现最突出的当属三星830系列,OCZ Vertex4及浦科特M3P,三者在读写上都很平均,实力不俗。4理论测试:AS SSD Benchmark性能测试项目二:AS SSD Benchmark数据传输测试  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专门的固态硬盘基准性能测试,它的测试内容很全面,包括了4个方面的测试(顺序读写、4K随机读写、64线程4K读写、寻道时间)。在测试中,测试文件的大小为1G Byte。通过AS SSD Benchmark的测试,可以很全面的了解一款SSD的性能。AS SSD 4K随机读写性能测试  测试小结:4K随机读写可以说是衡量一款SSD性能重要指标,日常应用中网页缓存的写入、系统文件更新,包括程序、游戏的加载、响应等等都与随机4K读写性能息息相关。从上述的测试成绩看,11款SSD都表现出色差距并无十分明显,其中SandForce主控阵营在此项测试中并不输给其他主控。IOPS随机读写性能测试测试总得分  测试小结:AS SSD BenchMark测试中,IOPS成绩与总分方面就很好说明问题。  IOPS测试中,OCZ Vertex 4的测试成绩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以IOPS读84049,写77962的成绩傲立群雄。而浦科特M3P也不甘落后,以IOPS读70736,写62525紧跟其后,三星830与美光M4在IOPS读取上同样表现不俗,但写入上就稍逊一筹。主流的Intel 520,威刚SX910,金士顿 Hyperx 3K的测试成绩只能算是中等水准。  总分方面,OCZ Vertex4以1008分唯一突破千分的成绩高居榜首,而采用Marvell主控的美光M4与浦科特M3P同样给力,分别以758分与860分名列前茅。但SandForce主控阵营再次沦陷,连大名鼎鼎的Intel 520在这总分评比中都不能让人满意。5理论测试:ATTO、PCMark7性能测试项目三:ATTO Disk Benchmark性能测试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磁盘传输速率检测软件,可以用来检测硬盘、U盘、存储卡及其它可移动磁盘的读取及写入速率。该软件使用了不同大小的数据测试包,数据包按0.5K、1.0K、 2.0K直到到8192.0KB进行分别读写测试,测试完成后数据用柱状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很好的说明了文件大小比例不同对磁盘速度的影响。ATTO 性能测试  测试小结:大家应该都知道,采用SandForce主控的SSD在ATTO测试中具备优势,测试成绩也证明了这一点。采用了SandForce主控的SSD持续读写成绩均突破500MB/s,令人吃惊的成绩。这与SandForce主控独一无二的压缩算法有关。而采用非压缩算法主控的OCZ Vertex4,三星830,美光M4,浦科特M3P表现均不如SandForce主控阵营,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ATTO只为SandForce而生,测出来的数据说服力不够。项目四:PCMark 7性能测试  本环节采用PC Mark 7中的Storage存储测项目项单独测试PC的存储子系统性能,并给出得分。PC Mark 7在存储测试环节针对了SSD进行优化,能很好反应SSD实际性能。测试项目:杀毒软件测试;图片导入;视频编辑;.Windows Media Center;添加音乐;游戏启动程序。PCMark 7性能测试  测试小结:从测试成绩看,最高的金胜M分与最少的金泰克S500 4894分相差仅627分,差距并不十分明显。而其他SSD之间的差距也不明显,说明了PCMark 7对SSD的优化还有待提升。反倒是号称机械硬盘最强音的希捷单碟1TB仅2239分,差距超一倍以上,可以看出SSD与HDD效能差有多大!6理论测试:HD Tune、HD Tach性能测试项目五:HD Tune Pro测试  HD Tune是一款较常用的硬盘工具软件,能检测出硬盘的固件版本、序列号、容量、缓存大小以及当前的Ultra DMA模式等基本信息,另外硬盘传输速率测试、健康状态检测、温度检测及磁盘表面扫描等功能。其中硬盘传输速率测试常被用户用于检测硬盘的性能。HD Tune原本是用于机械硬盘测试,这里用来测试SSD并不具代表性,数据仅供参考之用。HD Tune性能测试  测试小结:HD Tune底层测试中,11款SSD的横向对比看,三星830与浦科特M3P在读写方面很平均,读写过程展现出不错的稳定性。国产的SSD品牌在这项测试同样是表现惊艳。不过这个软件针对机械硬盘的测试会多些,对SSD测试仅作数据上的参考。项目六:HD Tach 3.0.1.0测试(Long bench)  HD Tach是各种硬盘评测中常用的工具软件,其评测结果能较好地反应出磁盘性能,具有相当的权威性。软件自带一个硬盘性能资料库,方便用户与测试的磁盘作对比,从而可知所测的磁盘性能处于什么水平。HD Tach 性能测试  测试小结:HD Tach测试中,平均读取与突发传输上,美光M4都领先于其他品牌,无愧最受欢迎的SSD。而定位于主流用户的威刚SX910与金士顿 Hyperx 3K也在该项测试中榜上有名。7实际应用测试:复制、Win7开机测试●实际应用测试:项目一:Fastcopy传输性能测试  Fastcopy,是一个以优秀的文件复制工具,其复制速度比Windows自带的复制功能要快得多,因此该软件也被喻为最快的文件复制工具。我们用它进行文件复制测试,毕竟复制操作是用户平时用得最多的写入操作之一,测试结果能较真实反应出磁盘在复制操作中的性能差距。  测试中分单个文件及文件夹传输测试,单个文件的容量为3.57G的影音文件,文件夹为13.78G的Windows系统文件(零碎文件居多),测试方法为将文件从主盘通过Fastcopy软件传输到测试盘,并计录下平均传输速度。Fastcopy性能测试  测试小结:Fastcopy传输性能测试中,我们就能很清楚对比11款SSD性能差距,单个文件传输中,三条最突出的&横条&分别是OCZ Vertex 4,浦科特M3P,三星830,而文件夹传输中三者表现同样出色。与浦科特M3P采用同样主控的美光M4并没有出彩表现,看来Marvell主控,还是浦科特玩得炉火纯青。  需指出的是,采用SandForce主控的SSD在文件夹(零碎文件)传输中更胜于单个文件。项目二:Win7开机时间测试  一套DIY配置性能强弱,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开机的速度快不快?开机所用的时间长与短给用户不同的体验,谁想慢悠悠坐等开机浪费时间呢?那这12款SSD在系统开机会有怎样表现?Win7开机页面测试成绩对比  测试小结:从开机耗时对比来看,SSD作为系统盘开机速度比传统HDD要快一倍以上,进入桌面加载程序也是一瞬间的事情。让你享受秒开秒关的感觉!各品牌的SSD耗时差距并不大,仅为两三秒只差,不像跑分那样相差巨大,即使SF-2281主控的SSD也能毫不逊色。8实际应用测试:游戏、图片加载测试项目三:游戏加载时间测试  日常应用测试当然少不了游戏。本次测试选用了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使命召唤8》,选择关卡第一幕《黑色星期二》,用秒表记录下这关卡的加载时间,看看12款是不是带给我们一样的游戏体验?COD8 游戏加载页面&测试时间对比  测试小结:本环节游戏加载测试中,因为各个SSD品牌的耗时实在相差小,基本可以忽视。反观机械硬盘的游戏加载时间让人无奈,所以买SSD不仅是用来装系统的,装些游戏体验更佳。项目四:Photoshop CS6图片加载时间测试  Photoshop是最著名的图像处理软件之一,集图像编辑修改、图像制作、广告创意、图像输入与输出于一体,深受广大平面设计人员和普通用户的喜爱。测试方法是加载61张高分分辨率的大图,共393MB,记录所用时间。photoshop CS6测试成绩对比  测试小结:用photoshop CS6同时打开61张高清照片,从测试所得出的耗时成绩来看,充分凸显了SSD极高的读写速度,远超传统机械硬盘。即使是SF2281主控也能表现出惊人的读写速度,而跑分性能更强的OCZ Vertex 4,浦科特M3P,美光M4,三星830也没占多大便宜。9PConline SSD大横评总结PConline评测室总结●主控直接决定性能:  为了给网友们更为主观的体验,我们以业界巨头Intel 520系列120G作为标准,将前面测试的所有成绩作对比,取其平均值得到下图:以Intel 520为标准的成绩对比  11款SSD中有8款是采用SandForce主控,可见SandForce主控市场占有率又多高。以Intel 520为基准横向对比中可以看出,SandForce全面落后于其他主控的SSD(除了采用SLC闪存的金胜MG)。其中采用Indilinx Evertest2主控OCZ Vertex 4以超35%的性能领跑,而采用Marvell主控的浦科特M3P、美光M4及三星主控的三星830都非常强悍。●价格也要考虑:价格对比  目前SSD 120G/128G的售价开始回归理性,一些国内品牌的SSD虽然性能比起国外品牌稍差一点,但价格方面上具备一定的优势,怎么样衡量购买,还要看你的定位如何?如果你囊中羞涩,又想体验下SSD带为速度快感,那些低价位的SSD又何妨不能考虑?  综合这次横评的性能和价格考虑的话,我们推荐选购三星830 128G、OCZ Vertex4 128G和美光M4 128G。三星830系列128GOCZ Vertex4 128G美光M4 128G●性能不是唯一的,实际体验才是王道:  虽然横评中那几款高性能的SSD跑分表现相当出色,但是细心的网友会发现它们实际应用领先的幅度远没有跑分大。要是大众用户的话,日常普通办公娱乐,主流的SandForce主控的产品也同样让你效率倍增。而且横评过程中对于SSD的稳定性,可靠性,寿命等问题因条件、时间有限并无深入研究。性能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但盲目追求也不科学,如果用户在使用过程常遇故障,那损失难以估量。  跑分性能并不是唯一的参考标准,用户实际运用中的体验才是关键,平时大家可以多关注下PConline的及&晒晒使用SSD的体验!还有就是不得不提下质保的问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购买SSD时要留意质保年限与售后服务,这也是重要的选购因素。写在最后:&  一款SSD性能强弱考究的是主控,闪存及固件算法。SandForce主控的发展至今似乎遇到不少瓶颈,被竞争对手所超越,但其成本低,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又让众多厂商依依不舍,Intel虽然同样采用SandForce的主控,但独家开发的固件算法让它的产品不至于被对手抛开很远。接下来,如何提升SandForce主控综合读写能力成为每个厂商应该思考的问题。  真心希望SF主控方案的厂商能再接再厉,推出更多&让人可信赖&、&性能实事求是&、&性价比高&的产品,一家独大不是我们的愿望,百家争鸣才是消费者的福音。10OCZ、浦科特、三星、美光简评参评11款SSD测试点评:OCZ Vertex 4 128G&&&&&&&&&主控与闪存  作为OCZ推出的新一代Indilinx Everest 2主控代表产品,Vertex 4性能表现强劲,各项跑分中均发挥出色,并且价格也友好,性价比很高,值得推荐。关于其使用寿命、稳定性上存在一些争议,在测试中无法证实,后续有待观察。浦科特M3P 128G
&主控与闪存  浦科特 PX-128M3P采用Marvell 88SS9174主控,搭配性能非常出色24nm东芝闪存颗粒,加上浦科特出色的固件开发能力,让M3P性能相当不俗。在保持了不掉速优势的同时还提供了5年质保,可见官方对这款SSD的自信。不过售价稍贵一点。三星830系列 128G&&&&&&&&&&&主控与闪存  拥有主控、缓存、闪存、固件全方位自主技术的三星830固态硬盘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加上三星的品牌效应,这样一款&重磅产品&降世在行业里引起不小的波澜。三核心主控的最大优势在于强大的数据处理效率,可以多核心同步处理大大提升了主控的数据吞吐量和运作效率。不管是价格与性能都让你无法拒绝,测试过程也证明这款产品是值得推荐的。美光M4 128G&&&&&&&&&&&主控与闪存&  美光M4推出已久,采用的Marvell主控与美光独家优质的25nm MLC同步闪存颗粒,性能出色。其稳定性、可靠性赢得市场的广泛认可,目前价格上也迎合用户的需求,128G已低至699元,是不是SSD粉来说诱惑极大呢?编辑推荐!11Intel、金士顿、科美、金胜简评Intel 520系列 120G&Intel 520系列&主控与闪存  这款520系列产品是Intel SSD的旗舰级产品,采用了SandForce提供的控制器,固件算法由Intel单方编写。顶着Intel这个巨头的光圈,520系列也得到市场广泛认可,但是在测试过程发现Intel 520并没有展出过人的实力,似乎还被SandForce主控拖累?金士顿 Hyperx 3K 120G&&&&&&&&&主控与闪存  金士顿 HyperX 3K 采用常见的SandForce主控SF-2281,并搭配了Intel 编号为29F64G08ACME3同步闪存,这是很多厂商旗舰存储产品的首选颗粒。这款SSD在测试中读取能力相当出众,写入上就不敢恭维了。科美 Venus Pro 3 120G&&&&&&&&&主控与闪存  相信很多网友对Comay这个品牌的SSD不是很了解,科美是国内一家聚焦于固态硬盘产品的生产与研发的新兴企业。测试成绩上看,旗舰型号Venus Pro3 除了拥有不俗的性能表现之外,还提供了其他消费级产品很少见到的断电保护功能。金胜 MG&&&&&&&&&主控与闪存  金胜小容量SSD在淘宝深受欢迎,销量不俗。本次送测的M属于新品,国内SSD品牌首次采用7mm超薄超轻设计,做工和用料都不错。搭配了Intel SLC闪存颗粒后,性能极为强悍,至于价格上,不知道金胜如何定位。12金泰克、威刚、影驰简评金泰克 S500 120G&&&&&&&&&主控与闪存  金泰克S500系列SSD同样属于SandForce主控阵营,配备性能稳定的Intel闪存颗粒,性能方面从测试成绩大家可以了解一二,不出色但实在,学生用户如果预算有限,买不起大品牌,不妨考虑下。威刚SX910 128G威刚SX910&主控与闪存  SX910是威刚新推出旗舰级产品,同样采用了SandForce第二代主控,并搭配Intel以&ME3&结尾的高端同步闪存颗粒,质保期限也从SX900的三年提升到五年,可见威刚对这款的SSD重视程度。影驰 GT 120G&&&&&&&&&主控与闪存  相比一线SSD品牌的SSD,就只能算是SF二代主控中的中端水准,中规中矩。当然还是会比低端的异步颗粒SSD性能更优。13扩展阅读:SSD主控大抄底SSD大脑:主控介绍  在SSD领域,有人曾说得主控者得天下。可见主控对于一款SSD来说,是多么重要。SSD速度性能,稳定性,可靠性及寿命都取决于主控。不同的主控之间能力相差非常大,主要体现在数据处理能力,算法,对闪存的读取写入控制上。-------------------------------------------------------------------------------主控的作用:(1)合理调配数据在各个闪存芯片上的负荷;(2)承担了整个数据中转,连接闪存芯片和外部SATA接口。-------------------------------------------------------------------------------  SSD的主控多达八种:Intel、SandForce、JMicron、三星、Indilinx、东芝、群联、Marvell,其性能和价格差距悬殊。目前比较主流的主控有四款,分别是SandForce,Marvell,三星与Indilinx(已被OCZ收购),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四款主控具体型号。●市场占有率最高:SandForce 主控SandForce巅峰代表作:SF-2281&  SandForce的主控市场占有率第一,客户包括英特尔,金士顿,威刚等一线SSD品牌。SandForce凭借其唯一无二的压缩算法并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包括PCB设计和固件算法,受到众多厂商的欢迎,尤其是国内的SSD品牌,绝大部分都采用SandForce主控。  优点:支持SATA 3.0接口;持续读写能力强;兼容各种类型的闪存;依靠独特的DuraWrite技术与智能限速功能延长SSD寿命。  缺点;稳定性差,时有发生因颗粒,固件,SATA3.0接口兼容性问题而引起各种怪问题;使用时间久后易掉速,可靠性欠佳。●市场认可度最高:Marvell主控市场认可度最高:Marvell主控  Marvell主控是一款非常成熟的主控方案,采用非压缩算法,目前市场占有率仅居于SandForce之后,但采用Marvell主控的SSD销量遥遥领先,代表品牌有美光与浦科特。其中美光M4已经得到用户广泛认可,但因固件的保留与对闪存颗粒的挑剔性,镁光继M4后再没出过新品,反倒是浦科特将Marvell主控玩的炉火纯青,依靠其母厂建兴的强大固件优势,短短一年时间推出三代产品,硬是将Marvell的短板读写性能提升到新的高度,新一代M5P采用第三代Marvell主控其强悍程度空前,让SandForce主控阵营吃尽苦头。  优点:支持SATA3.0接口;综合读写性能极强;稳定性绝佳;用久不易掉速  缺点:固件保留与颗粒的挑剔性不得不担心它的未来。●首款三核心主控:三星主控  三星旗下的S4LJ204X01-Y040主控芯片采用非压缩算法,三星自主研发,主要应用于自产的830系列固态硬盘。S4LJ204X01-Y040主控是首款拥有三颗物理核心的处理器,可以同时多任务处理,大大提升了主控的数据吞吐量和运作效率。再搭配独家的固件算法,闪存颗粒与缓存,这款主控展现出惊人的实力。  优点:业内首款三核心主控,4K多线效能优秀,稳定性能不错。  缺点:固件上尚有待改进空间●初生牛犊不怕虎:OCZ Indilinx主控  OCZ自2008年涉足SSD领域以来,深知主控对于SSD的重要性,不想以后受制于人就必须拥有自家的主控,收购Indilinx后,OCZ动作就不断,立马推出了采用Indilinx Everest 2主控的Vertex 4,这款主控的架构与Marvell非常相似,加上OCZ独家提供的固件,这款主控具有出众的随机读写能力(IOPS),令其他阵营的主控为之侧目。  优点:拥有非常强悍综合读写性能!  缺点:过分依赖固件算法来提速,稳定性与寿命方面有待检验!14扩展阅读:SSD闪存颗粒全面介绍SSD闪存颗粒介绍:  SSD的性能不单取决于主控,闪存颗粒也会影响SSD的实际性能。很多山寨的SSD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的闪存颗粒,俗称的&黑白片&,造成SSD性能直线下降,引发不稳定、用户数据易丢失等问题。用户购买SSD时,商家总不能将其拆开给你认证闪存的好坏,所以有必须深入了解下SSD的闪存颗粒。●了解闪存中&黑白片&:黑白片横行SSD市场-------------------------------------------------------------------------------黑白片:  简单点说,黑片就是指芯片工厂选出的淘汰的次品,没有打上工厂标签和产品型号的芯片。而白片就是挑选比黑片好一点质量的,人为地给打上各种标,但不是原芯片工厂的标签。 -------------------------------------------------------------------------------  不良的Flash闪存有些是容量不足,有些是寿命不能达到要求,有些是测试不能通过。固态硬盘的闪存芯片有4-16颗不等,要是在其中混一个黑白片,装在SSD里性能绝对大打折扣。  &黑白片&带来的坏处显而易见,就像机械硬盘组RAID0一样,一块硬盘崩溃将造成所有数据不可逆性的损失。虽然固态硬盘内部阵列与RAID0还是有些差别,一个NAND芯片的损坏不至于全盘皆灭,但如果恰好这个位置储存了重要资料,请节哀。●闪存芯片类型及读写寿命:现在大多数固态硬盘使用MLC闪存芯片  目前消费级SSD全部采用MLC NAND类型闪存。MLC是Intel最先开发成功的,其作用是将两个位的信息存入一个浮动栅,然后利用不同电位(Level)的电荷,透过内存储存格的电压控制精准读写。假设以4种电压控制、1个晶体管可存取2 bits 的数据,若是控制8种电压就可以存取3 bits 的数据,使Flash 的容量大幅提升,类似Rambus的QRSL技术,通过精确控制浮动栅上的电荷数量,使其呈现出4种不同的存储状态,每种状态代表两个二进制数值(从00到11)。-------------------------------------------------------------------------------什么是P/E?  闪存完全擦写一次叫做1次P/E,因此闪存的寿命就以P/E作单位,像常见的32nm MLC闪存芯片的寿命就为P/E。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P/E与我们常说的读取写入的概念不同,闪存完全写满再清除才算一个P/E。 ------------------------------------------------------------------------------  固态硬盘虽说没有传统硬盘那样的机械结构,不存在磁头老化、磁盘坏道等问题,但由于采用了闪存(NAND Flash)作为存储介质,其有限的擦写次数(P/E)是一大硬伤。常见的MLC闪存颗粒理论擦写寿命约为次。●同步异步闪存有何不同?  影响SSD性能除了闪存颗粒的不同,还分有厂家同步异步闪存不同(三星与东芝的闪存因Toggle DDR标准均采用异步设计)。Intel同步、镁光同步就比Intel异步、镁光异步性能要好。下面简单介绍下如何区分同步、异步颗粒。同步异步闪存颗粒  同步和异步闪存颗粒都是同一家生产线上下来的,颗粒的品质优劣才有了同步和异步的区分。简单来说,异步颗粒是在原厂检测中,无法通过所有最严格的测试,在性能降低后,只能跑异步模式,不能再跑同步模式,而其他方面的质量测试都能通过,原厂依然判定其为合格产品,这就是异步颗粒。  同步闪存的简单解释是ONFI 2.0闪存标准在NAND中加入了同步时钟发生器,主控可以通过发送同步指令激活闪存上的同步时钟信号,使闪存工作在同步模式 ,此时闪存的数据传输速率会大幅度提升。-------------------------------------------------------------------------------何为ONFI 标准?  ONFI(Open NAND Flash Interface)标准是由英特尔,镁光,海力士,台湾群联电子,SanDisk, 索尼,飞索半导体为首宣布统一制定的连接NAND闪存和控制芯片的接口标准。支持同步异步模式。何为Toggle DDR标准?   Toggle DDR是由三星和东芝(Toshiba)两大NAND Flash巨擘,以DDR(Double Data Rate)的接口技术为基础所共同制订的闪存标准,只支持异步闪存模式。-------------------------------------------------------------------------------●如何区分同步异步闪存:&Intel同步与美光同步  同步:英特尔生产的后三位是ME1(11年后生产的)、ME2/ME3的MLC颗粒、美光生产的后五位是CBAAB的MLC颗粒(支持同步和异步)。  异步:英特尔生产的后三位是ME1(10年生产的)的MLC颗粒、美光生产的后五位是CBAAA的MLC颗粒。15扩展阅读:跑分该如何看?测试成绩应该如何看?  不知道您曾经选购SSD时看中的是不是硬盘标签上标识在显著位置的读写速度?&某固态硬盘读写速度高达500MB/s以上&&500MB/s速度秒杀全场?&小白看到这样宣传标语惊喜不已,而实际软件测试中确是如此,所谓500MB/s以上速度应该是指SSD的持续读写速度(绝大部分都是ATTO测试出来的)。这样速度有没有意义呢?SSD强弱衡量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如何去看待软件跑分?●ATTO测试成绩参考价值不大(并不代表没有):持续读取速度突破500MB/s  ATTO测试是极限情况下的磁盘持续读写性能,采用的测试模型具有很高的可压缩性。而恰恰是SandForce主控采用可压缩算法设计,ATTO测试中采用SF主控的SSD具备巨大优势。但事实上几乎没有任何程序的启动和执行过程是连续读写的。ATTO默认测试全0或1的数据,支持压缩或主控直接响应,不管实际速度有多慢,测出来必然是最大速度。  实际使用中只有进行非同盘的复制粘贴操作时,数据的源盘会进行持续读写工作。也就是说把一个文件从D盘复制粘贴到E盘时,D盘就在进行持续读的工作。谁整天没事看着文件复制速度发呆?因此这一指标绝非衡量固态硬盘性能好坏的决定性因素。看着厂商用ATTO的成绩宣传的SSD速度有500MB/s以上时,需综合考虑SSD的其他性能。&●CrystalDiskMark测试成绩有时也会骗人:&All&0xFF,&0Fill&模式的测试是很隐蔽的坑爹手段  CrystalDiskMark是一款优秀SSD性能测试软件,但CDM有时也会骗人。如果设置选项中选择了&All&0x00,&0Fill&或&All&1x11,&1Fill&,测试成绩大不一样。其实就是把数据模型改为全部是可压缩连续数据,这跟ATTO测试原理一样,测试出来成绩相当不错,但没有实际意义。修改数据模型后有一个明显的特征,CDM的标题栏上会直接标注出来。&●4K随机读写和IOPS参考价值较大:&&AS SSD较为客观地反应出两款SSD的性能差异  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专门的固态硬盘基准性能测试,它的测试内容很全面,包括了4个方面的测试(顺序读写、4K随机读写、64线程4K读写、寻道时间)。AS SSD默认是不可压缩数据,测出来的是SSD在目前状态下的最低性能,或者说保底性能。虽然有些过分严格,但参考价值很高。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测试项目:&●持续测试(Seq):  先以16MB的尺寸为单位,持续向受测分区写入生成1个达到1GB大小的文件,然后再以同样的单位尺寸读取这个,最后计算平均成绩给出结果,测试完毕,测试文件会立刻被删除。&●随机单队列深度测试(4K):  测试软件会以512KB的单位尺寸生成1GB大小的测试文件,然后在其地址范围(LBA)内进行随机4KB单位尺寸进行写入及读取测试,直到跑遍这个范围为止,最后同样计算平均成绩给出结果。本次测试对硬盘会产生一共2GB的数据写入量。&●随机64队列深度测试(4K-64Thrd):  软件会生成64个16MB大小的测试文件(共计1GB),然后同时以4KB的单位尺寸,同时在这64个文件中进行写入和读取测试,最后依然以平均成绩为结果。同样产生2GB的数据写入量。&●数据存取时间(Acc.Time):  软件会以4KB为单位尺寸,随机读取全盘地址范围(LBA),写入则以512B为单位尺寸,随机写入保留的1GB地址范围内,最后以平均成绩给出结果。&●总分:  获得以上成绩后,AS SSD还会根据其公式计算给出总分。  其中4K随机读写性能代表了硬盘的数据吞吐能力(单位为iops),与持续读写性能相对。在日常应用中网页缓存的写入、系统文件更新,包括程序、游戏的加载、响应等等都与随机4K读写性能息息相关。可以说,4K读写的快慢决定了系统的操作体验。购买SSD时应参考其4K随机读写成绩与IOPS!&&&&&&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t240显卡点不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