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择大学专业业选择问题

大学专业选择漫谈之二:
细究大学各专业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大学专业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不能否认的是,除了一些基础理论学科之外,大学里绝大多数的应用专业都可以和社会上某个职业挂起钩来。
  有些职业吃的是青春饭,起点高,但拼的是年轻,是创新精神,是与时俱进不掉队;而另一些职业起步艰难,刚入门时什么都不是,但好在越老越值钱,在这些经验性行业里,想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唯有时间。
  青春饭和老来俏各有千秋,在即将迈入大学门槛之前,不妨想清楚,哪一种才是你想要的生活方式。因为,选择了一个专业,其实就意味着你选择了与之相关的思维习惯甚至人生走势。
  青春饭职业
  所谓青春饭,挥霍的是年龄、体力和精力,当青春不在,便要改弦更张另谋出路。这就意味着从业者要未雨绸缪。
  当然,凡事也并非那么绝对。对很多吃青春饭的人来说,提升学历、创新拓展和危机感是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只有不断拓宽知识面,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增加头脑中新的信息,不断积累自己的财力、经历、社会关系,才能不被年龄羁绊。
  所以,如果你有旺盛的精力,有随时刷新自己知识储备的开放心态,面对压力时有“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之后去睡觉”的豁达,身体还不错,能禁得住熬夜和加班,不妨可以考虑下列青春饭行业——在这些行业里,“经验”并不那么重要。
  【IT程序员】
  对应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
  记得曾经有过一种说法:Windows就意味着,一旦技术人员开发出新的操作系统,你就要把自己的电脑从窗口扔出去。
  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速度之快和淘汰之残酷,由此可见一斑。
  有资料显示,目前,大部分IT从业者的黄金年龄是在24岁~28岁,国内90%的软件开发者年龄在20岁~30岁。这个行业技术更新非常快,新技术、新概念甚至新思维日新月异,如果过了35岁再不转型,或者没能进入管理层,就只能另谋出路了——跟一帮刚刚走出校门的壮小伙儿一起赶进度、抢工期、抓bug,为了跑一个程序通宵达旦工作,真的不是件好玩儿的事情。
  【记者】
  对应专业:新闻
  通常情况下,每天凌晨1点,MSN上头像还亮着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大洋彼岸的朋友;另一种就是媒体同行。
  如果留意一下你就会发现,冲在采访一线的新闻工作者,绝大多数都是20多岁的新人。有激情有体力有冲劲儿,年轻就是当记者的资本。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后,各媒体的记者们哀鸿遍野——“脚上没有两个泡就别说跑过世博会。”“今天走破了两双袜子。”“凌晨两点才吃上晚饭。”
  如果遇到什么突发事件,领导一个电话,不管你是在看电影还是逛街,立马就得拎着行李第一时间奔赴前线。风餐露宿不说,白天撒出去满世界采访,晚上回来三五千字的文章倚马可待。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做新闻,要拼速度;做新闻王,要拼秒数。在编辑的连环夺命电话催促下疯狂敲击键盘,需要何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和抗压能力,个中滋味可想而知。
  【设计】
  对应专业:艺术、设计、广告
  这是一个永远追求新鲜的行业。对一个合格的设计人员来说,敏锐的触觉和多变的创意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资深人士”有大把的经验自不必说,但时间久了难免形成某种固定套路,再难突破。相比之下,年轻人的脑子里通常没什么条条框框,做起设计来也自然天马行空,往往有神来之笔。
  再有,从事设计行业的人通常都会在夜深人静时灵感爆发,长期过着昼夜颠倒的日子,这对身体素质也是个不小的考验。
  【公关】
  对应专业: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
  据说在公关行业里,入行两年就算得上老资格了。因为几乎整天要在各地飞来飞去,还要随时准备处理各种麻烦、搞定各式问题,因此,年轻、亲和力、精力充沛是对从业者最基本的要求。甚至,作为救火队员,还要永远保持一个好脾气。
  从制定方案到具体实施,从媒体维护到危机处理,从企业整体形象包装到公关效果监测,每一个环节都要亲历亲为。尤其是第三方公关机构,可能你上个月还在给某个照相机品牌做公关方案,下个月就要考虑怎么在洗发水大战中突出重围。
  随时转换角色,随时准备加班,随时准备应付横生的枝节,随时面对客户的挑剔,这样的工作压力几乎是超负荷的。因此,一副好身板和一颗年轻的心,应该是公关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
  老来俏职业
  与青春饭不同,有些职业需要实打实的经验积累。不管是社会认同还是经济收入,很大程度都是看从业者是不是“熬到了时候”。
  通常来说,“越老越值钱”的职业门槛不高,但职业生涯始终沿着一条向上的曲线平稳发展。它们更强调稳定、平和、踏实、积累,任何投机取巧和小聪明在这里都不被认可。这些职业的从业人员通常过着一种简单平淡的生活。
  与青春饭的职业相比,老来俏职业并不需要很强的爆发力,而是更仰仗耐力。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这方面的潜力,下列越老越吃香专业都是不错的选择。
  【医生】
  对应专业:医学、药学
  去医院看病,谁都知道要去找年龄大一些的大夫,因为他们至少看上去更让人放心。听医院的朋友讲过一件事:有病人挂了专家号,进门之后四处搜寻白头发的专家,谁知却是位30多岁的年轻大夫。病人抱怨:“怎么这么年轻?!”
  如果说西医还有可能借助一些诊疗设备帮助诊断的话,那中医就更是完全要凭借经验了。在这个行业里,不断沉淀、不断积累,越是须发皆白,就越能给人以信任感。
  医生是个需要经验的职业,再有名的专家,都要靠实打实的病例积累出来。见多自然识广,在这一点上任何人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医生是高科技和高风险职业,人才培养周期大于其他行业,因此,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自然更受追捧。
  【教师】
  对应专业:教育学和一切师范类专业
  想想你自己上学的时候,是不是对上了年纪的老师有种莫名的敬仰和信任?
  教师也是一个以经验为导向的行业。同样的内容,讲了两年和讲了20年,不论是熟练程度还是对重点难点的把握,都会有不小差距。在这一点上,老师和医生其实是一样的。踏实、稳定、耐心和值得信任,永远是衡量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而这些品质通常更容易出现在年纪比较大的人身上。
  从收入上看,年轻教师通常只能靠学校发的工资和课时费过活;随着年龄和资历的增长,自然而然地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出现—培训、讲座、课外辅导班,层出不穷。
  【管理类职业】
  对应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没有人会轻易把管理的重担交给年轻人。一个刚毕业的管理专业大学生,即便专业成绩再优秀,到了职场上恐怕也要从打杂的岗位做起。
  管理是个要求很高的岗位,又要懂技术,不能让一线技术人员或者销售人员三言两语蒙混过关,又要懂管理,知道如何让手头的各种资源最大化运转起来。关于这个,书本上讲的都是条条框框的大道理,要想长本事,还得在职场上摸爬滚打,吃一堑才能长一智。
  听过很多学管理的年轻人抱怨,学了四年的东西却在企业中找不到用武之地;也听过一些晋升到领导岗位的技术人员抱怨,自己管自己还好,手底下突然多了一帮人,反而玩不转了。可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并非没用,而是太年轻,资历不够。
  【会计】
  对应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
  据说很多青春饭职业的从业者,都会把会计作为职业转型的突破口,跨行业跳槽。可见,这一行业入职门槛并不很高,且发展轨迹稳定。
  目前市场上财务类职位竞争异常激烈,特别是普通和初级财务人员明显供大于求,但高端财务人才却千金难觅。在未来10年我国需求的15类人才排行榜中,注册会计师位居榜首。
  对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只要涉及钱的问题,就一定要有会计。经济要发展,收支要平衡,经验老道的会计就显得越发重要。现代企业中,会计不仅要会“做账”,更要具备综合规划、风险评估以及长期财务战略开发等多种能力,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有前瞻性眼光。而这种高效管理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必定是长期的从业经验带来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原来大学专业选择有这么多套路,你都了解吗?
大学教育与中学不同,考生填报志愿不仅是选择学校,还要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
同一批次志愿填报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如何填报学校;二是如何填报专业
在选择一所好学校与选择一个好专业之间,到底哪个更重要,一直都是个争议不休的话题。
错误一、按名称认识专业
就是说:从专业的字面意思揣测专业,望文生义。
以往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因为不了解专业内涵、混淆专业名称而报错志愿的情况屡有发生。一些考生喜欢选择那些名称好听、时髦的专业,升入大学后,却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事实上,不少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反映出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相关的职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两个专业的名称很相似,但是一个是属于工学计算机类,一个是属于理学数学类。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领域都有较大区别。
错误二、优先录取分数高的专业
认为某个专业的录取分数高,那么这个专业一定是好专业。
录取分数高有可能是因为该专业当下比较热门而导致报考人数多形成的,其次还有的专业录取分数高可能是因为前一年该专业由于录取分数低而使当年报考人数较多形成的。并且就算这个专业是该校的王牌专业,但也并不一定就是适合孩子的专业。
错误三、片面根据就业选择专业
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也有大体的就业方向。
学生如果想毕业后进入某些行业,从事相关职业,那么大学期间就读与之相关的专业,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就业就会相对要容易得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会提出对毕业生所学专业的要求,尤其是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业和行业。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
有的行业对口专业很多,例如银行业,需要金融、财会等经济类、管理类相关专业人才,但是也需要计算机、信息安全等信息技术类相关专业人才。
而有的行业对于专业来讲要求比较严格,例如电力系统,有一个需求专业目录,考生可以首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之类的专业。
所以如果考生有明确的行业兴趣,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与该行业相关的对口专业进行报考,这样毕业生进入该行业的难度就小得多;但是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未能考取相关专业,也可以通过辅修、考研等其他方式学习相关专业,从而达到进入该行业工作的目的。
错误四、专业相同,在任何大学都一样
虽然专业名称相同,但是由于每所高校在办学特色、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差异,相同专业之间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都有设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学习电子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制造工艺和测试技术等,专业方向为光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等;
而北京邮电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以微电子、信息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和集成以及计算机应用的融合为专业特色。
两校的专业各有侧重。如果考生对某个专业感兴趣,还要去了解拟选择高校的该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是否也与自己预期一致。
错误五、热门专业,就业率高
事实上,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一项调查显示,近几年本科大学生就业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为:
1、能源动力类
4、化工与制药类
6、电气信息类
7、工程力学类
8、材料科学类
9、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10、工商管理类
这十类就业率高的专业,有的为报考时的冷门专业,甚至在一些专业中,90%以上为调剂生。而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就业时却遭遇尴尬,比如法学、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
在选择时,紧盯热门不如参考由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就业状况、社会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专业所在高校的就业情况、专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招聘网站的供求情况等。
但同时,也要注意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并不平衡,这些专业的供求状况,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表现不一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那么,考生和家长就要对某专业社会需求情况有一个前瞻性的了解,还要着重了解欲报考院校某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鲲鹏自主招生教育是一家专注做自主招生信息服务机构,10年教育资源,10年教育品牌
凡中秋节自主招生签约者,费用直降3000,论文发表于国刊,赠送志愿填报卡一张
今日搜狐热点用户等级:分站管理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706 小时
元宝:1555
金币:21074
<em id="authorposton14-8-4 14:30
查看: 13046
相信刚进入高三的爸爸妈妈还有同学们一定就开始为大学要学什么专业纠结了吧?
高考完的大家是不是有很多心得体会呢?
◆对于男孩来说,学理科?学工科?搞IT?
◆对于女孩来说,学金融?学语言?学新闻?
可能都是我们头疼的问题,有些同学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后想干什么可能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专业了,但是对于现在还没有思路的娃们到底以后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呢?当年最热门的?or 最有潜力的?爸爸妈妈们又觉得应该如何选择呢?
我们一起来聊聊大学专业的那点事儿吧~一起说说哪些专业比较好?我们是如何想的呢?
内什么,我懂你
对于男孩来说,学工科前景好一些。
工科类专业相对来说更好就业,就业面也比较宽。
男生女生适合学什么真不好说,就工科来说,性别歧视的问题还比较常见,女生就业明显难于男生,但在学校学习期间女生的成绩却往往优于男生。
现在没有很硬性的定论说谁适合学什么,真想学什么都能学好,出去以后不管你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都是看本事的。
我觉得选专业最好别选自己很不喜欢的,哪怕它很热门,也最好不选非常非常感兴趣的,兴趣最好永远当兴趣而非职业(早就计划转行 ...
法语国家主要在非洲,法语就业表面还行,外交部商务部中石油中石化中铁等都招法语毕业生,但您如果认为学法语将来外派到法国就大错特错了,后台超硬的有去法国的可能,但绝大多数是派到非洲,中国在非洲的外派机构太多了,中企遍布非洲,挣的确实较多,有一万多,但一派几年,耽误了爱情和家庭,得不偿失呀!
我感觉高考选专业不能像农民种白菜一样,去年卖个好价钱,就一窝蜂去种。
主要还是要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个人天赋,家庭背景,就业去向等考虑。
没有绝对的热门和冷门。
我想选专业应该是兴趣优先,然后再结合孩子的实力,尽量选孩子的优势科目,这样学习起来就可能会更好一些吧!
综合说一下在法语"钱途"上的几点认识
1) 大多数用法语工作的人只是精神上的白领,工作比较体面,在物质上并不富裕
2)法语水平的高低影响的是择业方向,跟赚钱多少的关系不大;就法语专业的而言,工作地点、性别和所从事的行业对收入的影响最大,女生的平均法语水平优于男生,男生的平均收入高于女生。
3)月薪3000跟月薪5000在生活方式上没什么差别,在国内,对吃工资的人而言,大部分人所从事的工作都对得起他拿的那份薪水,在 ...
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女孩绝不能学法语,我的女儿也对语言特别是法语感兴趣,经我调查和徐师的一样,表面光鲜,实质可怕,法语毕业生主要去想向是中国驻非洲的机构和企业,法国只有一个,但非洲的法语国家太多了,我可舍不得我女儿去黑非洲,孩子知道什么?在于咱们家长引导。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151 小时
元宝:1331
金币:34693
<em id="authorposton14-9-2 23:30
dzjxwangqing 发表于
小西你好,感谢你一直以来对大家的帮助哦!我想请你说说,女孩想学法语,将来想做翻译工作,好就业吗?谢谢
法国是很浪漫的国家,但法语真不是浪漫的语言!
我曾带孩子去北外参观,学校讲解的就是法语专业的学生,她对我们的回答是:学习法语,要准备去世界上最艰苦的地方,因为法语殖民地都很艰苦。
法语毕业的学生好找工作,但不论是进外交部,还是进需要法语的国企或外企,都会被外派到讲法语的原殖民地,直接能去法国的从没有过,且需要相当的背景。
不知道我的解释到位了么?
确实是,看到好多家长都在说学法语很可能会派去非洲
用户等级:高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50 小时
金币:4343
<em id="authorposton14-9-2 23:34
法语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法国很遥远,非洲在眼前
哈哈,总结的到位
用户等级:大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583 小时
金币:22175
<em id="authorposton14-9-3 08:44
本帖最后由 北京徐师 于
10:09 编辑
玉簟秋ycx 发表于
您好,我女儿明年高考,非常喜欢学语言类的专业,想报二外之类的外语类学校。我想问问您,学什么语言比较
o 意大利语,讲的就意大利一个国家,国内学这个除了外交体系,不是很多,有缺口但需求不大,就业面窄,温州那边做服装要意大利语人才,待遇高。
o德语,就原的几个国家,德国,匈牙利等讲,中德主要是搞机械的,学德语一般是,机床要的...单一的德语翻译不怎么好
o阿拉伯语,主要是去阿拉伯国家搞石油,现在去搞地产金融也多,阿拉伯语难学,要掂量掂量。
o西班牙语,整个拉美,就讲葡语,少数几个小国讲英语,其他都是西班牙语,拉美市场是新兴市场,潜力大。
o葡语国家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有5个。其实巴西可能是目前就业的一个主要战场。国内葡语人才相对较少!
o总的来说.....西语、葡语和阿拉伯语就业较好.但是西班牙语最近几年学的人有点多了,阿拉伯语比较难学而且女生去阿拉伯国家比较受限制!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68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8-4 14:32
这个版块明显的人少
估计已经录取完啦,出去玩了都~临近开学大家就都回来啦 嘿嘿
用户等级:分站管理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706 小时
元宝:1555
金币:21074
<em id="authorposton14-8-4 15:20
小巫_ 发表于
这个版块明显的人少估计已经录取完啦,出去玩了都~临近开学大家就都回来啦 嘿嘿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8-4 15:23
会跟孩子一起商量选择,毕竟以后工作是孩子的事儿,不能做家长的都一下给决定了
恩恩,而且我觉得娃们是不是大部分还是比较知道自己以后想干什么的呢?
用户等级:研究生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062 小时
元宝:2689
金币:34262
<em id="authorposton14-8-4 15:49
对于男孩来说,学工科前景好一些。
真滴吗?比如啥类型的工作呢?
用户等级:大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571 小时
金币:107275
<em id="authorposton14-8-4 15:55
现在聊专业有点晚了,该录取的都录取的,专业不好的等着考研了,除非给新高三的看,貌似关注度还不高
嘿嘿,主要是希望2014届的前辈们能给分享分享当年选专业时候的心得,正好2015高考的爸爸妈妈们也该考虑考虑啦~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62 小时
金币:2240
<em id="authorposton14-8-4 15:58
那女孩呢,学什么专业将来好就业呢?
我的孩子女孩学的工科
感觉金融、幼教、语言类的都还不错呀~外语一定要好好学~~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20 小时
金币:3149
<em id="authorposton14-8-4 16:04
为了新的高考做准备&&很想知道大家的想法
嘿嘿 这么早就开始考虑了吗?不过我觉得家长心里都有一个大概方向了,就是不知道娃们是不是想好了呢
用户等级:分站管理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706 小时
元宝:1555
金币:21074
<em id="authorposton14-8-4 16:09
泥螺 发表于
对于男孩来说,学工科前景好一些。真滴吗?比如啥类型的工作呢?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66 小时
金币:2895
<em id="authorposton14-8-4 16:14
我想老师们聊聊高考语文的学习,孩子都有点厌烦语文了,忽高忽低,没有规律,纯粹瞎蒙,真让人头疼。
新高三吗?娃是不喜欢背东西还是因为什么呢?
用户等级:分站管理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706 小时
元宝:1555
金币:21074
<em id="authorposton14-8-4 16:15
郑继红 发表于
会跟孩子一起商量选择,毕竟以后工作是孩子的事儿,不能做家长的都一下给决定了恩恩,而且我觉得娃们是不是大部分还是比较知道自己以后想干什么的呢?
用户等级:分站管理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706 小时
元宝:1555
金币:21074
<em id="authorposton14-8-4 16:16
小闲 发表于
现在聊专业有点晚了,该录取的都录取的,专业不好的等着考研了,除非给新高三的看,貌似关注度还不高嘿嘿,主要是希望2014届的前辈们能给分享分享当年选专业时候的心得,正好2015高考的爸爸妈妈们也该考虑考虑啦~
用户等级:分站管理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706 小时
元宝:1555
金币:21074
<em id="authorposton14-8-4 16:17
dzjxwangqing 发表于
那女孩呢,学什么专业将来好就业呢?感觉金融、幼教、语言类的都还不错呀~外语一定要好好学~~
小西你好,感谢你一直以来对大家的帮助哦!我想请你说说,女孩想学法语,将来想做翻译工作,好就业吗?谢谢啦!
用户等级:分站管理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706 小时
元宝:1555
金币:21074
<em id="authorposton14-8-4 16:17
bingbing1999 发表于
为了新的高考做准备&&很想知道大家的想法嘿嘿 这么早就开始考虑了吗?不过我觉得家长心里都有一个大概方向了,就是不知道娃们是不是想好了呢
用户等级:分站管理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706 小时
元宝:1555
金币:21074
<em id="authorposton14-8-4 16:18
cggvti 发表于
我想老师们聊聊高考语文的学习,孩子都有点厌烦语文了,忽高忽低,没有规律,纯粹瞎蒙,真让人头疼。新高三吗?娃是不喜欢背东西还是因为什么呢?
灌水类文章达5篇以上者可申请
济南特色勋章
描述:济南地区用户专用勋章
Powered by大学专业选择:职业选择的第一步
我的图书馆
大学专业选择:职业选择的第一步
人小的时候,可以口气坚定地说出“我将来要当科学家、政治家”这样宏大的志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对怎么达到这个目标感到迷茫。那些大目标虚无缥缈,让人毫无方向感,不知道该如何一步步到达目的地。曾经,我想学有关政治方面的专业,然后去当政治家。但是不可能一步登天,看着政治界的高层人士是如何一步步走到最高点的,不得不感慨太不容易了,想到自己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到达那个地方,我就觉得这个理想不靠谱。相信很多人有同感,年龄越大,迷茫越多。所以对一个孩子来说,选准一个大学专业才是最切实际的。
专业选择,是高三学生的一件大事。有这样一种说法,高考成功有两个方面,一是考得好,二是志愿报得好。因此,高三家长们不能放松,要花费精力研究各个高校和各个专业,尤其是专业。而究竟是选专业还是选大学,是选好大学的差专业还是选次大学的好专业,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还是根据社会潮流,这些都足以让家长和孩子头疼好久。
在我看来,专业不是应该早就想好的吗?这种大事在高考后的短短十多天里决定,是不是有些草率了?不得不说,现在很多家长在高考前一味关注提高孩子的成绩,让孩子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而忽略了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忽略了选专业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我看来,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然后从中找到他喜欢的方向,作为日后的专业方向。而究竟什么专业适合孩子,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探讨。社会潮流究竟有多大的参考价值,也是父母应该提前考虑的。
可遗憾的是,为了对付应试教育,很多家长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孩子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步。
就我个人来说,大学专业的选择从小就比较明确,即使中间有过变动,但也是有明确目标的。我爱好历史、英语、政治,想过大学上历史系、英语系、国际政治系等。
现在的很多孩子喜欢的东西很模糊,只知道一个大致范围,不清楚大学里有哪些专业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逛贴吧时,我总能看到学生的如下表述:喜欢能当官的专业,喜欢能赚钱的专业,喜欢轻松有趣的专业等。这不能说他没有目标,只能说他想得太空泛、太天真。
在大学专业选择上,大家很容易受社会潮流的影响,比如金融。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专业是全国第一,很多人都想上这个专业,即使高考时没考上,进入大学后也千方百计转过去。但是想上这个专业的人群中,有几个真正知道金融是干什么的呢?又有几人是真正热爱金融事业的呢?不得不说,现在大多数孩子选择专业,是冲着好就业、将来能拿高薪去的,“有钱途”是唯一的标准。这个标准的对错暂且不论,这样被人牵着鼻子走,难道就适合自己吗?这个问题,孩子和家长应该多想想。
在我看来,选择专业有以下几个步骤需要完成。
知己,全面剖析自己
在对孩子的培养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让孩子养成分析自己的习惯。
了解自己,就要直面真实的自己。很多孩子在自我评价中,最喜欢先写一大串优点,而在缺点一项里根本不知道写些什么。更有甚者,让他说说自己的优点,他也会觉得没什么可说的,或者只能说出几个空泛的词来。
作为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然后保持好的、改正坏的,在生活中锻炼孩子的自我分析能力。当发现了孩子的缺点时不要大加批判,而应该和孩子商量如何解决。在孩子成功改掉了缺点后,要对孩子提出表扬。这样做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直面问题的习惯,告诉孩子犯错、有缺点不要紧,只要改就好,让孩子自然地面对缺点,不用想怎么逃避。每次考试之后,每完成一项任务之后,都让孩子总结一下得失。久而久之,在这种自我分析中,孩子也就了解了自己的优缺点,学会了如何面对自己的优缺点。
我和以前的学弟学妹交流时发现,他们总喜欢问:“我学习不好怎么办?”“错了这么多题怎么办?”……听得多了,我就想说:“拜托,你能不能先分析一下,这道题你为什么会出错?你清楚自己各科的问题在哪里吗?”对我来说,考试之后分析试卷是家常便饭,只有清楚自己错在哪里,学习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才能找出好的解决方法,而怨天尤人只是白费工夫。所以我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写得最多的就是:一定要认真分析,清楚问题的所在,而不是一味逃避。
对专业的选择,孩子需要分析的就是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兴趣爱好,不能作为专业选择的依据,只能当个消遣。而对于性格特点,孩子要多听他人的意见,也可以采用一些测试手段进行测评,毕竟自己是主观的,父母虽说客观一些,但难免有主观的因素,多听听朋友、老师和专家的意见。记得,我在文理分科时,老师让班上同学做了一个文理分科的测评。通过这个测评,我更加坚定了学习历史的想法。高考前,我还做过一个有关专业选择的测评,发现自己的确喜欢历史。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后来考上人大后,由其他系想法转到了历史系。
在分析兴趣爱好时,一定要明确自己是一时兴起,还是想把这个当成事业,毕竟事业和喜好不一样。在我转专业时,曾非常纠结一个问题:如果我不转专业,是不是就证明我根本就不热爱历史?如果我转了专业,即便父母说我不适合学,是不是也证明了我真的热爱历史?在痛苦了两个月后,我觉得,转了也许会不如意,但是总比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好,至少自己有兴趣,就可以克服那些所谓的困难。最后,我还是做了决定——学历史。
知彼,四处搜集信息
高考前,学校会发一本厚厚的选专业指南。成千上万的家长抱着书发愁,那么多专业,怎么给孩子选择呢?这么厚的书,家长懒得一张张去看,大都会凭着感觉和喜好给孩子挑选一个专业。而孩子对专业的了解也很欠缺,也会摇摆不定,一会儿觉得这个好,一会儿觉得那个好。
在给考生做咨询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很多考生问,自己报的专业好不好?到底是做什么的?我不能不为他们遗憾,自己的专业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居然填报了。很多孩子把原因归结于忙于高考,没时间研究这些。但是专业这个东西,如果不经自己研究考虑,将来难免会后悔。这就提醒我们,对大学专业的了解,要提早一些。
大学里专业很多,如果一个个都去了解,肯定不现实。这就需要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基础上,选择最感兴趣的专业了解。了解不能空泛,要清楚这个专业学什么,专业水平如何,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怎样。与此同时,家长也应该以自己或身边从事这些职业的朋友的经历,告诉孩子这个专业在社会中的真实状况。经过这样的了解,再决定选择什么专业,就会比较周全了。
有些聪明孩子对自己要上的专业早就开始研究了,很早就查过相关资料,甚至在高二、高三时就已经和这个专业的学长建立了联系,不时地打探信息。我觉得这个做法很可取。现在交流这么便利,想找相关人士了解情况,已经比以前容易多了。如果经过自己的了解,依然很感兴趣的话,就可以考虑将这个专业作为目标去努力了。
总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这里,“己”指的是自己,而“彼”指的就是专业了。
走好理想和现实的平衡木
选择专业时,不能不提到社会、不提到父母。大学学什么专业,并不是孩子想选什么就可以做出选择的,除非你生在一个非常开明、不用考虑“钱途”的家庭,家长可以任由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否则或多或少还是会发生一些冲突的。
那么,应该怎么看待这些因素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呢?
首先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要做出选择。
最好的情况,莫过于自己喜欢的就是现实中那些口碑好、就业好的专业,将来前途也不错。这种情况当然要义无反顾地去选择。次一点的情况,就是理想的专业在现实中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但可以根据现实情况做些调整。最不好的,就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在现实中出路很差,这种情况,就看理想和现实,谁更强势了。
现实因素,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很多人说金融、经济这些专业好赚钱,说管理空泛,小语种泛滥成灾,说文史哲出来没饭吃,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说法了。但是社会在不断变化,观念在不断改变,而且社会很大,需要的人才也是多方面的。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无论学什么专业,都会站在高处。我了解到的就有小语种专业毕业后进入德意志联邦银行工作的,文史哲研究深入了,有一己之见,照样可以留名于世。既然我们想选择自己所爱的专业,就要用坚定的态度去说服他人,就像我在人大自主招生考试面试时说过的那样:无论什么专业,只要学得够好够精,一定会有好的未来。
其次,就是在父母和自己之间,要做出选择。
父母更有阅历,了解的东西要比我们多很多,无论父母同意或不同意你的选择,你总会受他们意见的影响。
我有个学妹热爱新闻,而父母想让她学金融经济类专业,这个女孩子最后还是选择了新闻。她在和父母的斗争中,告诉父母,如果学她不感兴趣的,她恐怕都考不及格,毕不了业。而且她把自己了解的新闻专业的情况告诉父母,这个专业一样可以让她将来生活得很好。虽然父母不愿意让步,但还是尊重了女儿的选择。现在,这个女孩在新闻界做得很好。
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榜样。孩子要多和父母沟通,选专业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必然要牵扯到父母,牵扯到家庭的未来,所以在选择上,家庭成员要经常沟通、讨论。发生冲突时,不能一味地坚持,而要找到能够坚定自己信心,并且说服父母的理由,让父母认同自己的看法。如果你觉得父母说的话有道理,也要静下心来,撇开自己的面子,好好想想究竟哪个专业更适合你。只有在和父母不断交流后,选择的专业才会是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专业。
大学里学习什么专业,关系到大学四年如何度过。我见过很多因为坚持了自己的想法而过得很幸福的学生,也见过很多因为对专业不满而过得异常痛苦的学生。总而言之,选择专业是一个浩大工程,不是短短几天就能决定的,这需要学生和家长早做准备。充足的时间,充分的自我了解和对专业的了解,适当地去解决现实和理想、自己和家人的矛盾,是选择专业前应该做的准备工作。
最后,我想说,能选择自己热爱的专业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专业选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