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河北广平县黑社会老大北方医护的老师到底教的行不行

听说邯郸广平现在也有北方了是吗?那护理学院怎么样?_百度知道
听说邯郸广平现在也有北方了是吗?那护理学院怎么样?
听说邯郸广平现在也有北方了是吗?那护理学院怎么样?听说邯郸广平现在也有北方了是吗?那护理学院怎么样?地址在哪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是的,广平县有北方了,护理学院当然不错,师资力量雄厚,设备完善,校园环境优美
采纳率:82%
是的,国内最专业的学校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列表网公众号列表活动随时有扫我活动不错过
热门城市:
电工培训、电焊工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电工培训、电焊工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电工培训、电焊工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厨师培训、小吃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厨师培训、小吃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厨师培训、小吃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技工培训、电工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美容美发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技工培训、汽修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技工培训、汽修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美容美发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厨师培训、小吃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厨师培训、小吃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厨师培训、小吃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厨师培训、营养师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厨师培训、汽修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美容美发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美容美发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技工培训、汽修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公务员考试、人力资源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技工培训、汽修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技工培训、汽修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技工培训、汽修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电工培训、汽修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美容美发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美容美发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数控加工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美容美发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美容美发培训
微信扫一扫
快速获取电话
邯郸酒店管理学校友情提示
邯郸酒店管理学校相关推荐
邯郸酒店管理学校相关分类
&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违法信息举报电话 400-
还没关注列表网?一大波金豆等你拿!北方医护学校好不好?_百度知道
北方医护学校好不好?
我有更好的答案
北方学校与石家庄平安医学院合作开设的医护专业,另外在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设立分校
采纳率:87%
从设备到师资还是不错的
可以看看学校呀,考察一下
可以来看看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邯郸广平县名人介绍,邯郸广平县历史人物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
广平县历史人物介绍
(~)  王培育,1916年生,直隶(今河北)广平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广平县工委书记,广平县、曲周县县长,中共邓西、新野县委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南阳县委书记,南阳、商丘地委第一书记,河南省委文教部副部长,郑州大学党委书记,中共开封地委书记,河南省委科教办公室第一副主任兼省科委主任,河南省第五、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日在郑州逝世。……
  刘贵芳,女,汉族,1969年10月生,河北省广平县南阳堡镇乡村医生。刘贵芳把病人当亲人,把村里的孤寡老人、留守老人当爹娘,带给他们儿女般的贴心照料;她心怀大爱,开办医养结合养老院;她的爱跨越地域、民族界限,不远千里救助瑶族女村医……从医30多年来,刘贵芳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一个乡村女医生的大爱。刘贵芳所在村拥有3600多人口,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500位。按时为他们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作为乡村医生的刘……
(?~)  沮鹄(?~204),中国东汉末年人,生于广平(治今河北鸡泽县吴官营乡旧城营村至靳庄村一带),沮授之子,袁绍的属下。袁绍死后为袁尚守邯郸,汉献帝建安九年(204年)四月,曹操攻击沮鹄于邯郸,拔之。在《三国演义》中,沮鹄在此战斗中被曹操大将张辽射杀(曹公将张辽出马,与鹄交锋。战不三合,鹄大败,辽从后追赶。两马相离不远,辽急取弓射之,应弦落马)。……
(~)  李耀光,1913年出生在河北省广平县一个偏僻的小村庄。7岁时入私塾读书。14岁时,考入广平县立中学,在这里李耀光只读了一年多书。16岁时,家里实在无钱送他继续上学,不得不辍学在家种地。那些年的河北广平地区,连年闹旱灾、虫灾,庄稼有种无收。1933年春荒时节,李耀光随父母逃荒要饭到了山东省鲁南地区,在深山沟边搭了个草棚,开垦荒地种上庄稼,农闲外出讨饭。悲惨流浪的叫化子生活,促使他要找一条走出苦海的路……
(~)  张俊德,1912年出生于河北省广平县东王封村。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张俊德在共产党人王培育、苏明等同志的介绍下,他毁家纾难,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牛和五亩地卖了,从大地主家里买了一支枪,辞别了父母和爱妻参加游击队。同年12月4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张俊德足智多谋,勇敢善战,1941年任永肥(永年、肥乡)县大队队长。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与日伪军进行了无数次战斗。他不但在战场上善于指……
  商子秦 (1949~)河北广平人。中共党员。199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作家班。1968年赴乡村插队务农,后历任宝鸡市京剧团团员,市文化局艺术科科员及文艺创作研究室,市文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及《秦岭文学》主编,市人民印刷厂党委副书记。陕西省作协第四届理事。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这一代》、《回声》、《思念北方》、《夜行人》,散文集《钉在文学十字架上的灵魂》,诗歌……
(~)  张冀雪 ()女。河北广平人。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为西安陆军学院教员,教授。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紫色海》、《将军戈壁》,小说集《青绿之想》、《黑荞麦》、《兵士之舞》,中篇小说《新麦地》,小说《牧羊人全根老爹和他的宝贝儿子》等。小说《春天》获宁夏首届文学作品优秀奖,《我在甘草铺的时候》、《她和她的孩子……
  琚士林,又名田洪涛,1919年生于河北省广平县留女固村一个富裕的家庭。当时家中有20间房屋,80亩土地,两头牛,雇有一户佃农。其父是一位爱国人士,后来曾任县参议会参议员。兄弟3人,居长。幼读私塾,后入广平西关高小读书。1937年入广平简易师范学习。在校期间阅读进步书籍,初步接触了马列主义,经常与进步学生一起讨论救国救民的道理。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南侵,蒋介石国民党消极抗战,致使大片国土沦丧,简师处……
(?~)  吴元(?――1323年),广平县人,元大德年间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后任枢密院副使(副丞相)。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世祖召见,命待左右,授后卫经历。大德元年(1297年)任史部尚书。大德三年(1299年),宣抚燕南,-贪吏若干人。迁工部尚书。大德六年,拜-行省参知政事。至大元年(1308年)拜枢密院副使,议政于中书省,所提出的:惜人力、严选举、节财用、定律令、谨商法、建科举、课农桑、汰冗员、易……
(~)  马麟(年),字宗鲁,广平县大马庄人.由岁贡授陕西周至县知县,为官廉洁,一如贫士。常考察农事,开仓救济贫民。有争讼者,不以严刑拷讯,每晓以利害,使民争斗止。在任3年,周至县社会安定。一次,当权者派人向麟索贿,麟仰天长叹,说:“用老百姓的血汗来媚上取荣这不是忘记了我过去的誓言吗?五斗米(指薪俸)有何值得留恋的?”遂拂袖而归。府司再三慰留,周至百姓道中阻拦,麟毅然而去。到家,几间破屋难……
(~)  马子聪(年),字舜达,号漳南,广平县大马庄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进士。初任南京礼科给事中,后任北京户科给事中、工科都给事中。历任谏官17年,敢于直言进谏,-权势。南京司礼监太监蒋蛩榔饺恕⑶终脊俚亍⒐阌秸⒂闳獍傩眨哟辖0疏,列轮蒋种肿镒矗搿敖剿头ㄋ尽薄W甲啵到诮跻掠Q哺蕉荻加非段淳癫炕嵬疲嗖煊贰W哟辖桑涨嶂佟H位А
  郑金(生卒年月不详),字汝励,号良南,广平县人。明万历四年(1576年)举人,历任山西平陆县、寿阳县知县、山东充州府同知、周王府长史。在任期间,廉洁自持,不媚权要,创建书院,注重农耕,有政绩。晚年辞归,常对人说:“我在外做官不知官,只知把自己治理的一方看作和自己的家乡一样;我回家不知家,只知把家乡看作和自己的本身一样。”金慷慨捐资,为桑梓兴办公益事业。万历三十四年,于南小留村购地创建-学,内建瓦房……
(~)  王世扬(年),字孝甫,号怀棘,广平县李白营村人。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初任行人司行人,后擢湖广道监察御史。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世扬任都察院右金都御史,巡抚宣府等处赞理军务。当时,朝中议定安抚蒙古部落史、车二部,安兔(蒙部落首领)勾结史部首领屡屡扰害边关。世扬联合西部蒙古首领将史部首领绑来。众人都说杀死祭庙,世扬说:“这是我的下属呀,怎能杀害他?”,史部人感激地说:“……
[] 东汉末年谋士 (?~)  沮授(?-200年),广平人,东汉末年袁绍帐下谋士。史载他“少有大志,擅于谋略”。曾为冀州别驾,举茂才,并当过两次县令。后来又当韩馥别驾,被韩馥表为骑都尉。袁绍占据冀州后任用沮授为从事。经常对袁绍提出良策,但很多时候袁绍并不听从。官渡之战时袁绍大败,沮授未及逃走,被曹操所获,因拒降被曹操处死。人物生平献策袁绍汉灵帝年间,沮授仕州别驾,举茂才,历二县令,少有大志,长于谋略。公元189年(中平六年),……
[] 大历十才子 (~)  司空曙(720?~790?)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字文明,一说字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一说今北京附近)人。登进士第。曾官主簿。永泰元年至大历二年,为左拾遗,在长安与卢纶、独孤及和钱起吟咏唱和。后贬为长林丞。贞元初,以水部郎中衔在剑南四川节度使韦皋幕中任职。官至虞部郎中。司空曙的诗歌大部分属于酬赠之作,由于仕途蹭蹬,又长期迁谪,所以他对遭遇不幸的友人常常表现出深切的关心。《送郑明府贬岭南》、……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我喜欢北方的冬天 - 简书
我喜欢北方的冬天
字数 57020
我喜欢北方的冬天
赵金海散文、随笔集(二)
说实话,能让我赞扬的人很少,对记者赵金海却极为崇敬。除了他的为人纯朴真诚厚道外,读其文才知道什么是朴实无华。
金海的文章句句入理。深厚的文字功底,反而不用华丽词藻,而是如听他面对面,在用极简洁、极普通、极土味的话,讲故事,明是非,说老理儿。《劳作人长寿》,老婶子如在眼前;《两棵丝瓜》,好象在他家小住;《想起夜不闭户时代》,让人不由得追忆时光;《由奢侈到犯罪》,说到咱老庄户人心里。刚又读他《叫咱老百姓说你个啥》,把一个毒害老百姓喊冤上访的小贪官,骂的入木三分,解恨!接地气的为文之道,让金海的作品文真如金。
金海的为人正直真诚。多少年来,传媒和新闻业口碑并不好。原因之一就是好多记者操守不佳,一个老鼠坏了一锅汤!有偿新闻、敲诈企业、虚假报道、还有官样文风,造成了媒体在全社会渐渐失信的恶果。而与金海接触多年,也是好友,从没听其靠新闻报道挣钱,靠舆论监督捞钱,靠记者身份骗钱!所有认识他的人,只要提起金海,都内心赞叹……金海好人!好在什么地方?还是那句话:不忘初心,不忘记者本分。
好人还是多,正因为我们身边还有金海这样的好人、好记者,社会仍然在进步,而且希望还在……
(作者: 马朝阳,临漳县人,在临漳报道组搞过新闻,写了不少好稿。后到地区经济协作办公室,市旅游局,县级干部。他文章写得好,照片拍得好,美术也很好,出版多部专著)
目录“一把手”“一把手”真的不能多说话“一溜村”割舍不断“城里桥”俺也说说媳妇办公家具能用多少年?北瓜的记忆笔耕不辍的杨志君别拽了,不喝了不妨学学老佛爷不忘初心的老秘书不忘滴水恩埋怨没用吃不够的黄芽菜蹬空气多年的邻居象亲戚耳火耳火冯小刚说得对赶工期不说重视也是重视公厕标识的断想好记的地名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核心鸡年说说鸡和蛋鸡年说说鸡泽县记者节感言家乡的血糕贾平凹谈恋爱狼,也是狠着的牢骚太盛防肠断
看看光棍老哥俩老伴离不开缝纫机老领导行士文犁耧两个“官油”领导念个错别字很正常令人太忧虑刘邓与猫论没了信仰真可怕棉布袋难忘的情义难忘曲周大桥头这还不行吗?你又说对了黏糕聂案背后是不是还有罪恶的阴谋?聂母告央视徐海东三问勤快传家勤快的老伴人心不足别吞象认知散文如果她还是一位教师啥叫民生?啥是为民?舍不得乡土的李日山实事求是的“宋家爸”可否这样假设?手机与礼仪水电学院教学楼说检查工作说肯定说说老伴说说矿清贪官犯糊涂
不如土财主我的笔记本我的手机我的媳妇会养鸡我们每个党员都要反思我的母亲董哲学我喜欢北方的冬天五十亩地人间仙境雾霾也能励志?徐海东三问盐土疙瘩也说婚礼随份子一大进步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微信群遮的是丑,还是绿色和自然?职业官员做官要半糊涂来半清醒由奢侈到犯罪这样的女孩子剩到家里也不可惜!紫阳秘书忆紫阳有喜有悲的一六年咋就不能补办?这盏煤油灯是从俺家掂来的最高指示一个农村孩子眼中“文革”时期的干部买官行情老主任高宝玺王三官坟的民间传说娘走了,家在哪儿?老杨仙县委书记熬粥喝规定不重要,办到才算好!王矿清的初恋小城正月酒想起在鸡泽采访过的人那时的干群关系就是好仨局长迷路好人才能当个好记者曲周好牌坊贾老师你还想咋着?东柳划大方一帆风顺年年好鸡年说鸡转椿树蓖麻子捣辣椒西红柿长得象棵树老房东和他的老母鸡你叫老百姓说你个啥?小官挡道小事不小不忘初心的“爬格”人“爬格”出人才有情有义说高官都说“强”的人
“一把手”我会做饭,会洗衣服,做家务不是很好,但也愿意做。在老家伺候老娘,吃什么饭,做什么菜,我自己盘算, 心里有数,一步一步,先做啥后做啥,有条有理,手脚不闲。回到邯郸的家,老伴很勤快,好多家务就不用我想了,也不用我做了。今天上午,家里事多,老伴一大早起来,忙前忙后, 不停的干活儿。老伴看我有些闲,不帮忙 ,她说:“我忙得不行,你咋看不着活儿呀”? 我说:“要不每一个单位都有一个‘一把手’啊?一把手就得多操心,多干事,你是咱家‘一把手’,我不想那么多,也不知道该做啥”!她尽管很累, 当了“一把手”,心里很高兴。
日日《长城网》阅读与思考:“一把手”真的不能多说话读一笑话。说爸爸当上领导后,从来不敢多说话,生怕给别人带来压力。上个月,爸爸的下属小李叔叔到我家来玩,爸爸随口说了句:“家里没空调,比较热,见笑了。” 第二天,小李叔叔带着师傅给我家安装了一个大空调。怎么也不肯收钱。  记得多年前地委机关的一位干部到一个单位当了“一把手”。那时候,交通条件还差,单位有一辆老上海牌轿车。一次,他坐车外出,天有些热,他无意中说了句:“咱这车也没个空调啊”。过了几天,他坐车外出,车上凉快多了。他说 :“师傅,咱车上安空调了”?师傅说:“我跟财务说,你说车上热了, 财务说,
快安空调”。这是一个真事儿。事后,这位领导说,当“一把手”真不能多说话!日
“一溜村”割舍不断“城里桥”
近读一文, 说曲周是一个古县,也是一座水城,滏阳河、古漳河穿境而过,县城位于滏河湾。有河、有水,就有桥,河多、水多、桥就多,人们进城出城,离不开桥。城外人进城,说是去“上桥”; 住在城里的,说在桥上住,家是“城里桥”。
我家“一溜村”,行政上隶属鸡泽县,但自然位置却在曲周城边,和曲周三关三街地连地、亲连亲,风俗相同,口音相近。过去说,到曲周3里地, 现在,曲周县城大多了,楼房盖到了“一溜村”边,人们出门走不远,就到了曲周城。
“一溜村”和曲周城地域相近,走动方便,人们赶集上会,粜粮购物,自然就要到曲周城。直到现在,人们见面问,去赶集不去?就知道是去曲周赶集。直到现在,上些年纪的老人们,还习惯把去曲周,说是“上桥”,或去“城里桥”。这一由来已久的历史现象,是世代“一溜村”人对相距很近的曲周城割舍不断的地缘情感和文化认同。正是这种地缘情感和文化认同,改革开放以来,不少“一溜村”人“洗脚上桥”,融入城镇, 在这里务工经商, 买房置业,繁荣“城里桥”,富裕“一溜村”。
俺也说说媳妇
看了曹勤学写的《全能媳妇》,俺也说说俺媳妇。
俗话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我说俺媳妇能把全天顶起来。在农村,修房盖屋是大事,在市里,买房装修也是大事吧?俺家,买房装修这样的大事,不用我操心。买多大的房子,买什么位置的,装修什么样,全是我媳妇来操办。不是怕老婆,是我什么也不懂,工作忙,写稿累,精力有限,正好媳妇有置业的热情,人勤快, 不怕累,爱操心,我顺水推舟,这事就全由她办了。记得多年前装修房子时,有一次我媳妇没在场,师傅问我一个地方怎么做,我说,我真不知道怎么做,等我媳妇来了再说吧。还有一次给孩子准备房子,他利用节假日忙了几个月,装修好了,让我去看看行不行。再早些时候,我家的房子墙壁不好了,我说是不是找人给粉刷一下,我媳妇说,不用花这个钱,我自己粉刷。
我媳妇看起来有些瘦弱,但吃得苦,干活不惜力气。我来邯郸工作的最初几年,家还在鸡泽。那时候做饭、取暖都得自己做蜂窝煤,有一次家里没有煤了,我也回不去,我媳妇从南关煤厂买了3000多斤煤,自己用排子车拉到了城里,把煤块儿砸碎,掺上粘土,用煤拓一块一块拓成了蜂窝煤。在鸡泽的时候,她还请木工做了不少家具,买木头,锯木板,都是她自己拉着排子车跑来跑去。
办公家具能用多少年?
1984年,河北电台记者站还叫记者组。一天,我到记者组报到,组长杨志君说: “你来了,这张桌子,这把凳子就给你用吧。你别看咱们的办公家具旧一些,但都是实在东西,好木头、很结实,这是五十年代初,省台往地方派驻记者的时候,地委机关给咱们配备的,现在用了30多年了,有张桌子,有把凳子,能写稿就行了”。
一转眼,我在记者站干了30多年,办公家具始终没有更新过,60多年的家具还在用。多年来,我先后去过其它几个记者站,也都用的是几十年的旧办公家具。有时我和同事谈起这个问题,大多的同事说,写不写好稿,跟办公家具好坏没关系,桌子、凳子能用就行了。记者们在一起开会的时候,议的是如何抓题目,谈的是如何写好稿,没有人去提改善办公条件。记者站虽然办公家具旧一些,但是,台里为记者采制新闻、传输稿件提供最先进的装备是不惜代价的。比如,我们比其它的新闻单位较早的配备了传真机、手提电脑,录音机始终跟着前沿,多次更新。上世纪八十年代配备的松下牌传真机,日本进口原装,比当时地委机要部门使用的传真机还先进。2002年台里给记者购置的原装戴尔笔记本电脑,每台13000多元,这种笔记本当时电子市场很少看到。
说到办公家具,办公条件,我想起了当年邯钢的刘汉章。建国后,国务院在全国树过两个工业典型,一个是大庆,一个是邯钢。邯钢是特大型企业,全国有名,但是刘汉章始终在一个部队留下来的,仅有14平方米的房间里办公。刘汉章说,办公室大了没用,豪华了没用,把钱投到生产上最管用,再好的办公室也炼不出钢来!
再好的办公室也炼不出钢来,这句话成为当时全国学邯钢的一个热词。
日(此文收到了众多评论。有的说,一个单位,一定要知道你的业务是做什么的,钱该花到哪里。比如,河北电台的领导不惜代价给记者配备前沿装备,很了不起。有的说,中央有了办公设备的使用规定,很好!不然,你看有钱的,有权的单位,办公家具不停地换。比如,换了领导,就得换办公家具; 换了领导,就得换车,花纳税人的钱不心疼,花公家的钱不吝惜,豪华奢侈,攀比成风,老板桌、老板椅,坐沉了屁股,远离了群众!刘汉章说,再好的办公室也炼不出钢来,这句话富有哲理,意义深远!)
北瓜的记忆
我最早对北瓜的记忆,是用北瓜换煤。这大约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时候,农村缺少煤炭。我们村有一个在邯郸工作的乡邻和运输公司熟悉,说俺村种了不少北瓜,可以拉些煤过去,物物交换,用煤换瓜。我们家在村边的自留地种了有二、三分地的北瓜,结了不少,用瓜换的煤够一个冬天烧火用了。
北瓜耐碱、耐旱,正好适合我们这个土地盐碱的地方种,人们每年都要在边边角角的零散地种上一些。你别说,在生活困难的“瓜菜代”时期,北瓜还真顶了大用。粮食短缺的年代, 毛主席还说过,“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号召人们吃些瓜菜,省些粮食。我的记得, 每到冬天,不干活儿了,母亲做粥,熬米汤,都要放些北瓜。天天吃北瓜,吃多了,就不愿意吃了。真有些老人们吃北瓜吃伤了胃口,至今也不觉得北瓜有多好,不想吃北瓜。以前人们想的是吃啥能吃饱,现在人们想的是吃啥能健康。医生说,北瓜含糖少,有补血、美容、杀虫的功效。乡下人不咋讲这个,城里注重养生的人多,医生这一说, 北瓜又成了有利于保健的好食材。我把在老家空闲地上种的北瓜拿到市里,送给左邻右舍,都说这个好。拿着北瓜看亲朋好友,都挺喜欢!
笔耕不辍杨志君
杨志君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读书时学业优秀。他当过河北电台邯郸记者站记者、站长,邯郸广播局局长,邯郸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他当记者是一位好记者,从政是一个好官员。近日,我去看望老领导,他送我他退休后潜心创作的近30万字长篇小说《兰亭梦》。志君老领导今年已年过七旬,耳朵也有些背了,但仍不忘读书写作。(小笑话,发生在酒乡鸡泽)
别拽了,不喝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鸡泽一个公社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干部好喝酒。一天晚上,月黑头,他来到一个朋友家喝酒。喝了一阵子,他感觉头重脚轻,有点儿微醉。农村院子大,他内急了,来到院子,靠在一棵胳膊粗的小树上解手。撒完尿,顺手把腰带套住了小树。他想走,走不掉,嘴里说:“不喝了,别拽了,不喝了,别拽了!”朋友估摸他出去方便,该回来了,就来到院子找他。只见他还在不停地说:“不喝了, 别拽了;不喝了,别拽了!”
不妨学学老佛爷
清末杨乃武、小白菜案, 七审七决,官官相护。最终在老佛爷慈禧干预下,案情大白于天下。
尽管杨乃武、小白菜没有人头落地, 但玩忽职守, 贪赃枉法的官场积弊, 激怒了老佛爷。 那时候, 不一定有现在这么多、这么细的追责、问责制度和条例,但老佛爷一怒之下,100多名涉案官员被革职查办,永不录用!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如今的聂案比当年的杨乃武冤案冤情更大,当事官员制造冤案的手段和细节更令人发指,令国人愤怒。有人说,聂案的直接办案人你有一千条理由,一万条理由,也逃脱不了干系, 也推不掉责任,只有老实向聂家谢罪,向人民谢罪!我们的当权者,不仿学一学老佛爷,对制造聂树斌冤案的官员,严厉追责,正本清源,杜绝冤案!
日【曲博·杂谈】刊发
不忘初心的老秘书
我说的这个老秘书是一位老干部,他今年八十几岁, 身体硬朗, 动作灵活, 思维清晰,记忆力很好。
这位老干部“文革”前是一个公社的领导干部 ,“文革”后担任公社书记。在公社书记任上,他调到了地委的一个重要部门,随后,有机会担任了地区一位主要领导的秘书。按仕途规律,这应该是他人生路上的一个难得的机遇和重要的转折点。
这位老同志告诉我:“文革”过后的一个时期,虚假、浮夸风有些抬头,农业学大寨,粮食过黄河、跨长江,喊口号、高指标,魏县就因为假“大寨县”,受到中央通报。对下边的浮夸风,有的领导不但不批评,反而还鼓励、表扬。有一次,我和领导到东部的一个县检查工作,在田间,县领导说我们玉米产量每亩可达到多少斤,红薯产量每亩可达到多少斤。我在农村工作多年,庄稼长得如何,产量能打多少,我能看个差不多。
下边说大话不脸红,领导听了还点头儿。事后我对领导说,这个干部在吹牛,产量没有那么高。在工作中,我多次对下边报上来的一些虚假、浮夸,不切实际的材料,给领导提出来。后来,我渐渐发现,这位领导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喜欢听好话的人,下边吹大了,他还挺高兴, 对我说的一些真话、实话,听不进去,有些反感。我想,我还是到部门做点儿具体工作吧,主动要求离开秘书岗位。
我说,你从基层来的时候就是正科级干部,在地、市委机关工作到退休,还当过秘书,最后是个什么级别啊? 他说, 科级。我不说假话,不昧良心,不忘初心, 给个科级也挺好!
不忘滴水恩
赵关印,1955年出生, 魏县野胡拐乡岸上村人。他的女儿和我家姑娘是河北大学研究生同学。
赵关印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媳妇45岁的时候因病去世。赵关印上过中学,当过兵,复员回乡当过村干部。像众多的魏县人一样,改革开放后外出闯荡,做过卖卖, 搞过建筑,人厚道,受了骗,经济陷入困境。两个孩子很争气,都考上了大学。 女儿大学还没有毕业,赵关印得了中风,失去了劳动能力。女儿把他带在身边,靠做家教的收入,边读书,边照顾父亲,并考上研究生。
我姑娘回家,常常说到这位同学的情况。有一次在市里开会,我遇见了当时的魏县县长齐景海。 景海,我很了解, 他出身农家,寒门学子,做官后爱憎分明,体恤民情,走到哪里,都深得百姓拥护。我对景海说了赵关印家的困难,景海对这个女孩子带父求学的举动很感动。他说,让她写个申请找我,我看民政部门能不能救助一下。事后不久,赵关印女儿给我打电话,说县民政局给了她4000元救助。
现 在,赵关印的儿女都事业有成。儿子在苏州办了一个模具厂,效益不错。女儿在南京一个大学当老师,待遇很好。赵关印随女儿在南京居住。赵关印学历不高,但喜欢写诗作文。近日,
他把他写的回忆文章发给我看,文中念念不忘他在困难的时候,齐景海县长伸出援手,雪中送炭。他说:“现在儿女都有事业,有收入,几千块钱不算事,但在困难的时候,那点救济可真中了大用。滴水之恩当泉水涌报。我的孩子,我的孙辈,都忘不了人民的好县长齐景海”!
夜,霾很重。街头,牢骚声多,埋怨声多。我边走边想,溜了几句话:
空气不好了,政府有啥法。
不要多埋怨,不要发牢骚。
有了西北风,雾霾就没了。
维护好环境,人人有责任。
吃不够的黄芽菜
黄芽,是我们老家一带对大白菜的别称。滏阳河流经曲周,依滏水之利,滏河两岸特产黄芽、大白菜。
过去,我老家是盐碱窝,水苦水咸,种不成大白菜,每年小雪前要出菜了,只得到不远的滏河边的园地里买些大白菜。一家买不了多少,平时不舍得吃, 来了亲戚,
或过年、过节,才吃一顿炒白菜,或熬白菜。
上世纪六十年代,开挖了“文革渠”,引来了滏河水,人们也开始在自留地里栽种大白菜。自己种菜,多少种一点儿, 也比买的多。那时候虽然吃的是高粱窝头,但每天可以吃上大白菜,人们觉着很满足。再后来,兴了大包干,自己种地,小麦产量高了,能吃上白面馒头了,奢望不高的乡亲们更感觉这日子过到天上了:“白面大馒头,就着黄芽菜,还想咋着呀”!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说:“就吃黄芽菜是个正经味儿, 一天三顿吃不够”!
说起空气,讲个笑话。我在鸡泽工作时,有个干部怕老婆,老婆嚷他,他不敢吭声。嚷的他急了眼,就抬起腿不停地蹬来蹬去,老婆不敢蹬,家具不敢蹬,只能蹬来蹬去蹬空气。熟人见了他开玩笑,说他惹不起老婆蹬空气,他说,蹬空气, 等于出气、解气,换上你,也得蹬!
多年的邻居像亲戚
30年前,我家从县里搬到邯郸,和素不相识的几家人住到了一个单元。大约在一起住了10多年的时间,孩子们都大了,房子显得有些小了,几家邻居都想着买大一些的房子。一说买房子,要搬新家,相处很好的上下楼的邻居都感觉挺高兴,但心里又感觉不合适。我们几家,大人、孩子年龄差不多,男孩子像哥弟,女孩子像姐妹,大人之间也都感情很好。
门盼个好天气,在家有个好邻居。“在这儿住一块儿,买房还得在一块儿。”10多年的邻居舍不得分开,大家一块儿商量,把房子买到了一个小区。
大约又过了10多年,孩子们也到了成家的年龄,往后还要有下一代,房子又显得有些小了。这时,老邻居们在一块儿住的有20多年了,大人、孩子感情更加深厚。我们几家虽然不是亲戚,但平时的礼尚往来,都像亲戚一样对待。“再搬家咱还得住一块儿”。为了走动方便,互相照应,大家又把房子买到了一栋楼上,有的住对门,有的上下楼。
老邻居一住30年,谁的脾气、性格都熟悉,谁有啥心里话,有啥事想不开,在一起说一说,聊一聊。谁家有了困难,大家帮一帮。有几家多年的老邻居真好,老邻居友谊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日(小笑话,真事,发生在邯郸东部一个县,但不是鸡泽)耳火耳火说起省长读错字,我说一个真实的小故事。早些时候,给县领导写讲话稿还是用钢笔手写,稿纸不是方格纸,是那种横格纸,有时,一些字的字体结构可能写的不太工整,不太紧凑。有一次开会,领导讲到:大家对“文革”中的恩恩怨怨,不要再耳耳火火于怀。原来,领导不熟悉耿耿于怀这个成语,耿字的耳和火写得也不是很工整,离的远一点儿,结果,就把一个字,分成了两个字念。日
冯小刚说得对!
冯小刚说,《我不是潘金莲》里讲了一个道理,官员不担当就是腐败。电影里这些官员哪怕有一个认真对待李雪莲这事,都不至于走到这一步,但每个人都想推诿,每个人都想怎么临时去把这事堵一下,出现问题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事对我的乌纱帽有有没有影响”。
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一些官员在办事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会不会受到责难,就是我们说的胆小怕事,其实说到底这种干部就是没担当。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有的干部为了求自保就宁左勿右、宁严勿松,而我认为这是最大的腐败,比贪污还厉害。最大的腐败就是不负责任,而且是用负责任的面目出现的,它的本质是只对自己负责,对党和国家的事业是不负责的。我觉得很多领导干部看完这个电影后会有触动、有思考、有启示,担当对于一个干部的重要性,这是这个电影的重要意义。
赶工期一电厂事故死了74人,成安一个村死了10人。有报道说存在赶工期问题。工期是个科学概念,有它自身的规律,有数据控制,有严格的公式计算。赶工期,常常是一些领导随意提出的,他可能为了面子,为了政绩,不顾科学,不尊重规律,不讲安全,乱提口号。比如,一年任务半年完,十一前,年底前,向什么献礼,某领导有要求、很重视,等等。不尊重科学的代价多大啊?记得多年前一位领导私下说,他有一次去一个单位检查工作,随意提了一个要求,没想到下边很当回事,按我说的办。后来实践说明,我说的不太符合实际。自此,我知道了,当领导的可不能多说话,没有把握的话万万不能说!这位领导的反思有没有道理?
不说重视,也是重视
今天看一火灾报道,说:“火灾发生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不仅立即批示要求全力救治烧伤人员,妥善进行处置,还连夜赶往医院查看伤员伤情。同时,安排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做好火灾现场秩序维护工作,召开紧急会议,成立火灾事故处置领导小组。为深刻汲取此次火灾事故教训,区政府当日7时又组织召开了全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会”。
高度、 重视、 亲自,这些词都是好词,但是用多了,用烂了,就八股味了,不好了。比如,我们不用高度重视这几个字,就说灾情发生后,领导做了什么具体的事,这不就是很人性、很尽职、很重视吗?
近日江西一家电厂特大事故发生后,中央多位领导作了批示。中央台的报道就没用高度啊,重视啊,直接就说那位领导作了什么批示,提了什么要求,这不就是很重视了吗?
公厕标识的断想
近日,我在外地的一个城市看到街头有一些这样的公厕标识。我拍下来的这个公厕标识,是在一个新建的小区大门口附近,厕所有人管理,很干净。
在小区大门附近建公厕,可以看出这个城市的建设者的匠心,可以看出这个城市管理的科学和精细。 一个有规模的小区住着几百户人家,如果连一个公厕也没有,来小区办事的,来小区做活儿的外来人,他内急了如何办?有一次,我在家,有一个熟人打电话,他说他走到我住的小区门口,想方便,附近看不到厕所,看我在家不在家。我说我在家,你快上来吧。我住的小区没有公厕,在小区内的树丛中,小区的旮旮旯旯,常可看到一摊一摊的大便堆,夏天臭哄哄。就是小区外边的隐蔽处,也可以看到臭哄哄的大便。
走在这个外地城市的大街小巷,也可以隔不多远看到公厕标识。由此我想到,城市是什么地方?城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这里既有常住人口,也有外来人口;有熟悉这里地理环境的,有不熟悉的;有年少的,也有年老的;有方便次数少的,也有方便次数多的。走在大街上,内急了,找不到方便的地方,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方便是小事,关乎着民生,关乎着精神文明;设一块标识事不大,但能看出这个城市科学管理、精细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
好记的地名
近些年,邯郸城区扩大了不少,新开的街道也多,你发现没有,邯郸新街、新路的名字很好记。为啥好记?它的名字大多都沿用了这个区域的老地名,或老的地标名。 比如,苹果园路,是这条路通过了一个邯郸人都知道的知名地方苹果园,这个苹果园里边有当年毛主席专列的停车点儿。比如,北仓路,通过一处年代较久的北仓库区;东柳大街穿过东柳林村;广泰路经过建设较早的广泰小区;滏西路在滏阳河以西,滏东路在滏阳河以东。
沿袭,易记,是地名的特性。有些名字不是谁有意给起的,是在社会进程中,口口相传,街名、路名,其实是本地人用的,短暂来一个地方的外来人,需要地名、街名,那是暂时的,本地人是常用的。比如,邯郸的展览路,过展览馆;展后路,在展览馆后边;比如,还有丛台路,联纺路,军营路,邯钢路,等。名字悬了,远了,书面语了,反而不好记。约定俗成的。我今天和老伴去老地区的五十亩地家属院看望一个朋友,尽管现在这个院有一个新的社区名字,但人们还习惯叫它五十亩地院。老伴问我,为啥叫五十亩地,我说,八十年代的时候,地、市分设,地区想给干部盖房没有地皮,就把地区所属的展览馆(现在的博物馆)给了市里,市里在这个地方划了五十亩地给了地区,地区才在这里盖了几栋楼房。 五十亩地就这样叫了起来。
邯郸街名、路名很好记,你一说名字,常住邯郸人就大概知道在啥位置。比如,渚河路,过渚河;学院路,过大学;陵园路,过陵园;军营路,有驻军;浴西路,是早时候有个浴新池溏很有名;农林路,是因为有农校、农场。等等,很多,很好!
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
啥叫官场?啥叫政治?人,为什么有时不是人?猪,为什么永远是猪?看看下面这封信,也许就明白一些!
2010年,北京大学法学教授贺**,给当时的**省高院一位领导写信,说聂树斌母亲为儿子的冤案,已奔走呼号五年了,我为这起案件也多次呼吁。**省高院是聂案的终审与复核机关,如聂树斌确系冤杀,那么贵院就是冤案责任的直接承担者,是无法推诿的。
2011年9月,这位领导给贺**教授回信。贺**教授:
你给我的信早已收到,政务繁忙,未及时回复, 请理解。你也算国内有名的法学教授,但我看信后深感对你的同情,你知道我年纪与你差不多,为什么我能做到院长,而你始终只能做个教授吗?你太不懂政治了!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是稳定,稳定压倒一切!我们需要的政权,政权压倒一切!法律必须为稳定服务,为共产党服务,为政权服务,否则我们和西方那套有什么区别?你所讲的聂树斌案我们早已知道,但怎么处理是个政治问题,怎样让老百姓服从法院就应当怎样处理,怎样有利法院威信就怎样处理,怎样稳定就怎样处理!
我已经手下留情,没有急于批评你们,过几年我离任后,相信后来人比我们智慧。自古以来,一将成名万骨枯,这个道理你懂吗?一个聂树斌算什么?我们从红军打AB团开始,到文化革命死了几千万,连国家主席都死了,都要认真去平反,我们还能执政吗?再说了,人都杀了15年了,现在纠正有什么意义啊?只会激起人民对我们不信任,只会破坏稳定,只会给西方那些人口舌!这样的道理你都不懂吗?枉为教授!
你就只管教你的书罢了,不要掺和这些事,否则是危险的!你的思想已经滑到西方资产阶级的一边去啦!希望你好自为之,并劝劝张思之他们,一把年纪了,要保护自己啊!
我写过一篇小文《一把手》,“一把手”就是核心。党有核心,家也有核心。
党的核心,不是自封的,是全党公认的,是全党的意志体现。比如,以习近平为核心,是十八届六中全会确认的。历史上,毛主席的核心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全党自觉认同、确立的。
我家的“一把手”,我家的核心,也是在家庭生活的实际过程中慢慢形成的。记得我家孩子十几岁的时候,懂些事了,可能是觉得他娘在家干活多,做事多,起主要作用,就在一次吃饭时说:“咱家,俺娘是支部书记,你就是个支委”!
我一听,很高兴,有了“一把手”,我就省心了。比如, 家里买房、装修,或其它的大一些的事项,就由“一把手”孩子娘说了算。家里省心了,我倒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做好工作。多年来, 我没有休过星期天、节假日,白天采访,夜里写稿。投入就有回报。2000年的时候,领导说,你写稿多,获奖多,论文多,可报高级职称了。我说,前边还有老同志没评上正高,我再停一停,等一等, 让老同志先评吧,我不争这个。领导说,条件够了,就报吧。河北电台1952年在全省各地设立的记者站(组),几十年来,各地记者站还没有一个正高级记者。这一年,我评上了正高职,成为驻站记者中第一个正高职。台里还在一期通报中给予表彰。家里不做“一把手”,当个助手也很好!日
鸡年说说鸡和蛋
鸡年了,想起了养鸡, 想起了鸡蛋。在我的记忆中,农家过日子,离不开猪,离不开鸡。 谁家都有个猪圈,谁家也有个鸡窝。我记得,每到春天暖和了,街上有了卖小鸡的,我母亲都要买上几只毛绒绒的小鸡苗养着。有的年头哪个成年母鸡抱窝了,也会让它孵化一窝小鸡。“鸡、鸡, 二十一” 。21天,就能暖出一窝小鸡,自己家的母鸡孵化的小鸡,由老母鸡带着, 成活的好,长得快。自己家养鸡,就在院子里散养,也养不多,平常也就保持五、六只,七、八只,超不过10只。那时候鸡病少, 黄鼠狼多,对鸡伤害多。为防止黄鼠狼咬鸡,一到天黑,就得把鸡赶到鸡窝里头,用砖和石头把鸡窝口牢牢堵上。除了黄鼠狼伤鸡,有时鸡跑出家门,来到村头空旷的地方,也常常遭到老鹰的袭击。一旦老鹰瞄准了那只鸡,会很快从空中俯冲下来,把鸡叼走。鸡是驯化的家禽,它多少也有着灵性。谁家从小养的鸡,尽管散养,它跑出去了,主人打个招呼,喊一喊,或撒一把高粱籽,它就会跟着主人跑回家。如果明天是个好天气,天还不黑,鸡就会上窝。如果明天阴天下雨,天气不好,天黑了,鸡还是迟迟不上窝。母鸡下蛋,“咯咯哒、咯咯哒”。在我家房屋的窗台上,有一个用砖和小木棍搭成的小窝,里边放把麦桔,这是鸡下蛋的地方。我记得年幼的时候,一听到母鸡咯咯哒、 咯咯哒的叫,母亲就说:“快去拾鸡蛋,热热眼”。民间的说法,刚下的鸡蛋,趁热乎在眼上热一热,按摩按摩,舒服、清火、养眼、防眼病。现在吃个鸡蛋很平常,在过去经济困难的年代,就是家里养着鸡,想吃个鸡蛋也不是容易的。在农村,街坊邻居,谁家生孩子,礼尚往来,都要掂一兜鸡蛋送去。 走亲戚,看病人,也要掂上几斤鸡蛋。家里的零花钱,也靠卖鸡蛋。有时家里来了亲戚,没有啥好吃的, 就切点儿咸菜条,做个鸡蛋炒咸菜,算是好饭。我记得有一次去大言寨供销社卖鸡蛋,用土布毛巾掂着,不小心打坏了几个,掂回来后,吃了一顿炒鸡蛋,这一顿炒鸡蛋,至今我还记着。鸡年说说鸡泽县知道鸡泽的名字,在我的记忆中大约是1962年的时候,鸡泽县从曲周大县分出来,村里人说,咱村不归曲周管了,归鸡泽了。原来,鸡泽县在1958年合并到了曲周县,我们村归曲周城关公社,鸡泽恢复建制后,划归了大言寨公社。我们这儿离曲周近,小孩们知道曲周,对鸡泽陌生。小孩们问:“鸡泽在哪儿呀”?老人们说:“咱这儿到小寨12里地,过了小寨还有18里,远着呢”。“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有的老人成辈子在家种地,不做买、不做卖,出门少,对小孩们说:“光听说北边有个鸡泽,没去过”!我第一次去鸡泽城,是1966年。当时,我正上高小,这一年的8月,中央发出“十六条”,就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文革”全面开始。一天,县里开万人大会,学校让我们学生参加。那个年代,提倡革命化,去县城开会,不管是公社干部,还是村干部、群众代表、学生,都要步行。我们半夜起床,带上干粮,天明就走到了县城。原来,县一中叫南关中学,“文革”开始,叫红专中学。南关中学校园很大,四周是土围墙,大会会场设在宽阔的学校广场上。大会宣读完“十六条”,就是大游行。长长的人流,红旗招展,从南关,到城里,人们高呼“拥护中央决定,把“文革”进行到底,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等口号。上世纪六十年代,鸡泽的经济社会还比较落后,穿过鸡泽南北的沙曹公路叫机耕路,是当年为了拖拉机耕地方便而修建的一条土路。“文革”开始后,响应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的号召,开挖了“文革渠”,现在叫中分干渠。机耕路是“大跃进”的成果,“文革渠”是向“文革”的“献礼”。南北几十里的“文革渠”,引来了滏河水,灌溉了半个县。“文革渠”通水后的前几年里,水源充足,两岸种植了不少水稻,收成也不错。我记得“文革”时的一些宣传单上说:“十三万人民多奇志, ‘文革渠’两岸尽朝晖”,可见“文革渠”这个全县最大的水利工程当时在鸡泽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人们心中的份量有多么重要。时光流逝,沧桑巨变。如今的鸡泽,已由过去的农业经济向工业化、城镇化跨进了一大步。机耕路已变成了一条宽阔的省道,为鸡泽造福几十年的“文革渠”尽管仍在默默地发挥着它的灌排作用,但人们对它维护的好像不是很好,堤岸、渠曹不是很规整。农业离不开水,高产离不开灌溉,丰收离不开排涝,渠道两岸的人们不要忘了让我们富足起来的“文革渠”。日
记者节感言今天是记者节,看到不少记者朋友在节日里发一些感言、言论、体会等。说热的有,说冷的有;说坚守的有,说逃跑的有;说前途光明的有,说前途渺茫的有。我觉着,新媒体的出现,这是时代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比如,电子技术的进步,产生了广播、电视,但是报纸的地位并没有被取代。有了网络媒体,就能把传统媒体取代了吗?我看,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是竞争的问题。竞争什么?我今晚看到曲周李治山写的《曲周文化名人杜囯堂》的文章,感觉不管你是什么媒体,不管你的媒体多先进,你必须得有为媒体服务的好编辑、好记者团队,能写出反映时代,为受众喜爱的新闻。能为党的政策很好的贯彻落实解疑释惑,引导舆论。就像老记者杜囯堂一样,深入实际,发现问题,深度挖掘,他写的报道思想深刻,击中时弊。人们看一篇几百字的新闻,比读长篇大论的文件,还要清醒,还要受益。记得刘荣惠在邯郸当地委书记时,常常把他下乡下厂调研时发现的好经验推荐给记者,希望记者采写典型,推动工作。记者们只要潜下心来,好好学习,丰富知识,多动脑筋,研究政策,研究社会,了解基层,反映民意,就一定能写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稿。党离不开记者,人民需要记者,记者前途光明。
家乡的血糕
血糕,是我们村的特色小吃。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每年一入冬,人们就开始做血糕、卖血糕了。 我们村是鸡泽范村,在曲周城边上,每逢集日,曲周城里卖血糕的摊点儿,大多是我们村的。据老人们说,俺村做血糕, 是因为俺村地势低洼, 夏天雨水大了,早秋庄稼常常受灾。“头伏疙瘩、 二伏芥, 三伏过来种荞麦”。荞麦生长期短,从种到收80天。节气晚了,别的大秋庄稼不能种了,只好在水淹过的地里种上荞麦,荞麦产量很低,一亩地收个一、二百斤。 荞麦是杂粮, 不能当主食用, 正好,和俺村相邻的北赵寨村,杀猪、 宰羊,屠宰业历史很久,用血方便,血糕这一人们喜爱的小吃就慢慢时兴起来。血糕的主料是荞麦面,加上猪血、羊血或牛血。 制作时,先把荞麦面打成糊状, 把冷却的生血用刀划成小块儿,放进糊状的荞麦面里,再放进花椒、茴香和适量的盐, 搅拌均匀,摊在笼上,大火蒸熟。一个笼,蒸一个血糕酡,把血糕酡再切成小块儿,就可以煎着吃了。煎血糕, 需要慢火、文火。 过去赶集上会卖血糕,带上一捆芝麻杆。芝麻杆木质多,耐燃、烟少, 放在铁鏊子下慢慢燃烧。 以前香油便宜,煎血糕用香油, 煎出来的血糕外焦里嫩,再加上荞麦面特有的香味,大冷天,赶集上会的人们吃上几块儿刚煎好的,热乎乎的血糕,满嘴喷香, 既暖身子,又饱口福。现在香油太贵了,煎血糕都用上了普通食用油,口味不如香油好。过去做血糕用纯荞麦面,现在荞麦面也比以前贵多了,就要掺一些白面,纯荞麦面的很难吃到了。发表于日《邯郸晚报》、日《精彩鸡泽》《美文赏析》
贾平凹谈恋爱
贾平凹说:我记得年轻时谈恋爱,有人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是个售货员。当时介绍人就说,这个女的条件有多好,这个女的每天要喝半斤牛奶。当时,一说这半斤牛奶就把我吓坏了,就再也不敢谈恋爱了。当时我刚毕业,一个月才领39块钱,我们那里没有牛奶也没有羊奶,只有小孩哭闹的时候才喝牛奶,她都要喝半斤牛奶,所以就没有同意。
日(真实的小笑话,发生在我们鸡泽县)
狼,也是狠着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号召“抓革命、促生产”。 一次县里开会,一位公社书记作典型发言。这位书记是工农干部,文化不高,讲话、念文件常有错别字。他的发言,大大的嗓门,说:“我们响应毛主席号召,要狼(狠)抓革命、猛促生产”。坐在一旁的一位领导听到他念了错别字,就小声提醒他说:“不是狼抓革命,是狠抓革命”。这位书记虽然识字不多,但头脑灵活,反应敏捷。他说:“狼,也是狠着的”!
牢骚太盛防肠断
看看光棍老哥俩看了著名作家王矿清拍的“光棍哥俩捡废品迎新年”的照片, 使我想到了现实社会中有的人“官不小、钱不少,吃的不错、穿得挺好,就是牢骚断不了”。 在他的心里,总觉得“领导对不住他,单位亏欠他,职务提的慢,待遇给的少”。看看这老哥俩,是不是牢骚就少了。日
老伴不离缝纫机
夜里10点多了,老伴还戴着花镜, 脚踏缝纫机,缝缝补补。
我看着运转灵活,还像新买的一样的缝纫机问老伴:“咱这台缝纫机多少年了”?老伴说:“1978年买的,38年了”。
老伴不仅省俭,而且手巧。自从有了这台缝纫机,就成了老伴的好帮手。孩子们小的时候,她把大孩子的衣服,拆洗干净,剪裁合适,让小孩子穿。孩子们大了以后,她把孩子们不穿的衣服,改一改,大人穿。
老伴离不开缝纫机,她对缝纫机也很爱惜,不仅使用时轻拿轻放,而且使用完了也不忘保养、维护,常常擦拭、上油,机器很少出故障。
日《精彩鸡泽》《美文赏析》
老领导行士文
我写的散文、随笔辑印出来,今天,送给老领导行士文看。行士文是我尊敬的老前辈、老领导。
行士文是邯郸市区柳林桥东庄人,小学文化。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到峰峰下煤窑,当矿工。他爱学习,好写写画画,抽到地面写写黑板报,做做宣传。后来就到机关写材料,当到了峰峰矿务局党委办公室主任。1963年,到河北日报当编辑、记者、记者部副主任、邯郸记者站站长。1976年转入邯郸地委副秘书长、秘书长、副专员、 副书记,邯郸市人大副主任。
从矿工到高级干部,行士文靠的是一个好笔头。
我到河北电台当记者的时候,行士文是地委的副秘书长,管文秘,写材料。他写材料,不用钢笔,不用圆珠笔,喜欢用铅笔,写错了,用橡皮擦擦。他写字慢,但一笔一画很认真,一字一句很讲究,不多用一个字,不多说一句话,语句简练,表述准确。
行士文当记者多年,善于总结经验,发现典型,被誉为“大手笔”。八十年代的时候,他深入基层,总结了永年“绿金田”,大名“千元田”,大名大包干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影响很好。平时,他常把地委领导的思路和意图提前转达或渗透给我们,和我们一起研究报道思想,明确宣传主题,主动搞好配合。每次省领导来邯郸调研、视察,事前他召集我们通报领导这次调研、视察针对的是什么问题,想达到什么目的。调研、视察完了,他还要根据领导讲了什么,关注了什么, 稿子突出写什么,甚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这一段说什么,下一段说什么, 写多少字,用啥题目, 导语怎么写, 都要交代清楚。稿子写完了,他还要一字一句认真修改。他改完了,才按规定送给领导审稿。
行老退下来后,仍放不下笔头儿。他用自己的经历、见证,写了多篇回忆文章。如,肥乡事件、地委枪击案、赵紫阳回邯郸、建设跃峰渠、开发广府城等文章,很有史料价值。行老80高龄,患病多年,但思维还算清楚。他说 :“我忘不了当记者那段经历。当记者让我养成了思考的习惯,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养成了关注大局的习惯。你近期写的散文我在报上看过,文如其人,文章和你一样,
朴实、实在。当记者远离机关,“孤军作战”, 清水衙门,挣不了大钱,照顾不了家,你不忘初心,干一行、爱一行,当记者这么长时间, 一写多少年,不容易啊”!
日犁耧“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应时”。秋分时节到了, 但是一些遭受洪水灾害的田地里,低洼的地方还有积水, 没有积水的一些地块儿也还很潮湿,不能耕翻。节令不等人。再过些时日,如果这样的受灾农田还不能耕作,怎么种上麦子呢?我们家乡一带是个低洼的地方,过去,常常遭受水灾,一些低洼的地方到了种麦子的时候不是有积水,就是湿的下不了地。我们的先人知道麦子耐寒, 有农谚说:“立冬不分股(分孽),不如土里捂”,“地不冻、只管种”。这些谚语是说,麦子种得晚一些也有收成,只要大地不封冻,就能种,咋着也不能让地再闲一季。 于是,聪明的先人就发明了犁耧。就是把犁脚做成刀型,在湿地里划出泥沟,种子播在泥沟里。 在湿地里播种,牲口陷腿走不动,只能靠人拉。 霜降前后,天气就有些冷了,人们也得光着脚,挽着裤子,深一脚、浅一脚,吃力的拉着犁耧播种。那时候小麦产量很低, 肥沃的良田一亩地也就收上个二、三百斤, 一般的地也就是一、二百斤。 因为犁耧播种的地歇了一季,积攒了养分,收成也不少。人们说,犁耧犁,刷儿刷儿刷儿,一亩地里担二三。民间说一担是300斤。人们希望犁耧播种的麦子有这样的收成就很满意了。我们这里多年没有水灾了,犁耧早就不用了,留下的只是人们心中的记忆。
两个“官油”
近日,到一个县看望老友,顺便打听两个多年前曾经打过交道的乡书记。这两个书记一个叫张三,一个叫李四,前后在一个乡当过书记。张三是前任,李四是后任。老友说,这两个书记都先后从下面回来当了局长,可惜,都因贪腐被处理了。
这个乡有一个老实的村民,姓石, 他因承包地的事遇到一个麻烦, 他吃了亏, 受了损失, 应该还他一个公道。但 因为这件事涉及个别村干部的利益,处理起来遇到不小的阻力。村里不好办,老石找乡里,乡干部不愿意得罪村干部,推着拖着办不好。
过了些时间, 乡书记调走了,来了张三。老石找张三,张三说,我刚来,不知道情况,我了解了解再说。 过些时间老石找张三,张三说,这段事儿很多,没顾上。老石找的多了,张三大概也知道啥事儿了,也知道处理起来不顺手,就耍起了滑。他石哥哥长,石哥哥短,说你的事儿我一定管,不要慌,再等等。老石家过庙会,张三来喝酒。老石孩子结婚,张三来祝贺。就这样,连哄带推,张三调走了。
张三走了,李四来了。老石找李四,李四和张三一样,先推、后拖、再用好话哄。老石说,张三耍了滑,李四也是一个滑头。老石想,我不能再上当了,他找了一个主持正义的记者,把老石的情况反应给上级领导,在领导的督办下, 问题解决了。
两个书记,两个“官油”;两个贪官,一个下场。“官油”和贪腐是不是有本质的联系呢?
领导念个错别字很正常
某一位省领导把“滇”字念成了“镇”,一字之错,舆论很多。我说一件事,你就知道这事儿不奇怪,很正常。
我熟悉的一位老领导工作细致、认真,退下来后还很关心时事政治。有一次,他给我打电话,说昨晚省电视台报道了省里一个会议,我没有全看,你知道会议的内容是什么吗?我说,我没看电视新闻,也不知道,明天上了班,我在网上查一查,告诉您。第二天上班后,我还没来得及上网查信息,他就打来了电话。他说:“昨天开会,我在电视上看到是我认识的一个熟人讲的话,我问他,你昨天在那个会上讲的啥?他说,老领导,你还不知道,一天说不清开几个会,下边写了稿,我就念一念,讲的啥,我也忘了。他没有说清楚,你还是上网给我查一查,告诉我吧”!
试想,当领导的,跑片开会,跑片讲话,跑片应酬是常事。当领导的都忙,下边写了稿,顾不上看,不奇怪,很正常。能跑片总比“断片”好!阅读与思考:令人太忧虑78岁的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近年来对从严治党,反腐败作了不少研究,写了不少文章。近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看了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对周本顺印象太深刻。他住高级别墅,请厨师、保姆花那么多钱,那是十八大以后啊!当时,他在河北省委常委生活会上讲的那么好,背后却这么腐化,太震惊了,对我触动非常大。说明我们个别高级干部素质太差,真令人不安,令人太忧虑!周老总编说了一句素质太差,这句话用在周本顺身上恰如其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可以想象,周本顺这个人素质太差,可不是他当了高级干部才差的,过去一定是个见风使舵、投机钻营、追逐名利、贪图享受的人,一旦条件成熟,环境适应,就暴露出了他素质太差的本质。日阅读与考:
刘邓与猫论
夜读一文。据李达讲,刘伯承30年代在红军大学讲孙子兵法,讲到“兵者诡道也”,就是不管用什么手段,一定要达到目的。当时,有人问刘伯承,这句话能不能用一个更大众化的,通俗一点儿的语言来说?刘伯承就说了四川的一句俗语:“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后来,刘伯承的这个思想在全军影响很大。
邓小平1938年到129师,常听刘伯承说这句家乡的俗话,并将这句话从军事领域引入到社会领域。1962年,邓小平说,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刘伯承经常讲的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说的打仗。我们之所以能够打败蒋介石,就是不讲老规矩,不按老路子打,一切看情况,打赢算数。
没了信仰真可怕
也是党校学历的原巨鹿县委书记王**,33岁提副县,39岁当县长,48岁当书记。人心不足,官迷心窍,为了当副厅,给市委书记送了230万。 事没办成,反目成仇,他告了市委书记,双双判了刑。
除了升官还想啥,没了信仰真可怕!有一个地方的书记、市长遭了枪击,社会上有不同的声音。为什么当官的受了伤,老百姓不同情?看看王**之流干的这些事儿,怎么让老百姓敬重你?原来你们就是这样花钱当的官,还在台上讲廉政,你就不脸红?
我家的这两条棉布袋,用了多少年,我也记不清,只记得是母亲用手工纺的棉线,用自己家里的脚踏式木头织布机,一梭一线,呱嗒、呱嗒织的土棉布缝制的。
做布袋用的棉布,和纺织别的棉布工艺是一样的,只是做布袋的棉布厚一些,纺线的时候就特意纺粗一些的棉线,再合成股线,布幅窄一些。早年在生产队的时候,麦秋季分不了多少粮食,谁家有两条布袋就够用了。后来兴了大包干,自己种地,打的粮食多了,布袋不够用了,谁家也要自己织上几条布袋。我们这里还有一个风俗,麦天打场起粮的时候,要烧上香,摆上供,往场里多拿布袋,拿的布袋多,打的麦子多,宁叫布袋用不完,也不能布袋不够用。那时候,人们干活儿不惜力气,生产工具往往做的粗大、笨重,你比如这布袋做的也比较大,一条布袋大概能盛120斤。谁家打了场,邻居见了,不问打了多少斤,问打了多少布袋,就知道打了多少粮。过去农村经济落后,物质贫乏,布袋除了盛粮食外,还有别的好多用处。我记得十几岁的时候来邯郸洗选厂驮煤核,就是用的这种棉布袋。去地里收玉米棒子,装红薯等,也都用的是棉布袋。现在农村装粮食大多用的是编织袋,结实、轻便、耐用,古老的棉布袋正在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
发表于日《邯郸晚报》
难忘的情义
赵德润北大毕业后到临西县插队,后来到县委宣传部报道组,邢台日报,新华社河北分社、河南分社,在地方分社工作28年。当过新华社河南分社社长,光明日报副总编辑。现在是国务院参事室新闻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近日,看到赵德润写了的一篇文章,回忆了他在河北分社时采写《正定翻身记》的经过。其中他写道,习近平当时是正定县委书记,虽然只是一次普通的采访,但后来身居高位的习近平始终不忘他这个老朋友。赵德润说:
采访习近平那年,他31岁,我38岁。  我在河北分社10年,1985年调到河南分社,近平同志也离开了河北,他去了厦门。虽然此后再没有以记者身份采访他,但却有了观察他的另一个角度:近平同志是一个讲感情、不忘旧的人。  我不过是写了篇文章,这是做记者的本职。但近平同志一直把我当成朋友。他在福建任省长时,过年先把贺卡寄来,我赶紧回复。他到浙江当一把手,到浙江分社去走访,说我跟你们新华社有缘分,年轻时候就有一个记者朋友叫赵德润。分社的同志很高兴,赶紧打电话告诉我。  2006年8月我到杭州,习近平同志刚从温州组织抗灾救灾回来,就和我见面。西湖边他和我有一次长谈,从灾情谈到省情,谈到他的经历,从河北到福建,再到浙江,种种历练和体会。相隔20年,从县委书记到省委书记,地位变了,他谈心、交心还是那样真诚。  后来他履新上海,到上海分社讲话,仍然说有个新华社朋友赵德润。上海分社摄影部主任见到我,高兴地介绍习书记讲话的情景。  我和习近平当初是君子之交,这种友谊的开端,是在他30岁出头时。初次相交那种真诚、那种一尘不染的纯真,我一直珍藏在心里。  习近平同志成为党的领袖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应该说不是偶然的。从正定的政治起点,到他以后在福建17年的历练,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他胸怀开阔,善于团结人,团结各种不同意见的人,特别是能够宽容犯过错误、甚至伤害过自己的人,这个一般人做不到。
(1982年,赵德润采访完“肥乡事件”后,来鸡泽采访过县委书记杨九章,写了通讯《县委书记的座上客》,报道了杨九章书记密切联系群众的事迹。他采写的“肥乡事件”受到中央重视,中纪委和中组部向全党发出通报。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补充了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内容。邓小平同志曾在三次重要讲话中谈到肥乡事件)
难忘曲周大桥头
蜿蜒的滏阳河流过曲周城,在东关和河东之间的河流上有座桥,桥上人流多,桥下商铺多、 做买卖的多,桥头上下是集市,人们就习惯把这一带叫做大桥头。按现在的流行说法,它是曲周县城的一个地标,一个标志性地方。
我姥娘家住在河东,大桥头下边。我记事儿起,大桥还是木桥,过桥时,如有车辆从上面走,能明显感觉到颤动。在我最初的记忆里,滏阳河还能通航,桥北边不远处的东大堤下边,有一个煤厂,煤厂的煤就是通过滏阳河,从武安、 峰峰水运过来的。桥下,清清的河水缓缓流淌,不时有船从桥下通过,也时有划着小船,架着鱼鹰的捕鱼人在河面上捕鱼。
我小时候不断来姥娘家小住,记得姥娘常领着我来大桥头买盐、买菜。有时,姥娘也花上几分钱,给我买几块锭轱辘糖球,或冰糖葫芦。桥南西大堤下边有一家剃头铺,那时候还没有理发推子,剃头师傅使用一把很锋利的剃头刀, 大人剃光头,小孩儿不剃光,在前边留一块儿。姥娘领我来这里剃的就是这种前边留一块头发的小孩儿头。
大桥头下的百货公司,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桥头下的一处最好的建筑,也是曲周城最有名的地方。年轻男女见面、 定亲,不是大桥头上,就是桥下的百货公司。那时还没有卖现成衣服的,结婚买布料、做新衣,唯一的地方就是到大桥头下的百货公司“扯洋布”,自己缝衣服。
早年的大木桥,早已改造成了钢筋混凝土桥,老的百货公司已经出卖给个人,变成了一个一个的门市和铺面,桥下东西两侧的大街已经变成了步行街,经商的,做买卖的还是很多,很繁华。多年过去了,最让人难以忘记的是大桥头上的风味小吃煎饼菜。 煎饼菜的主料煎饼是用绿豆面摊的,吃的时候,先把一张煎饼放在碗里,再放进去白菜叶,胡椒粉,浇上小米面做的热汤,最后再滴点儿香油,放点儿醋。大冬天, 来大桥头赶集的人们,都喜欢买上几支热油条,吃一碗喷香、麻辣、
热乎乎的煎饼菜。这些年,曲周县城扩大了很多,但是,卖煎饼菜的还是只有大桥头这一家。传统的做法,不变的味道,吸引着八方来客。
这还不行吗?
看到网络上一篇使用手机的文章,说的是,手机是工具还是面子,我评了几句,有人看了,说你就这个话题再写写。我说,行,不嫌啰嗦,咱再说说。
自从时兴手机十几、二十年,我买过两个手机,一个500元,用了几年。第二个700元,用了几年。再后来这些年用的手机,都是孩子们淘汰不用的。 虽是淘汰下来的,但是很好用,智能的,能写、 能编、 能上网、能传输,有语音、有视频,可拍照、可聊天。旧的肯定没有新的快,没有贵的好,但它啥事也不误,这还不行吗?
就像我现在开的车一样,不好,能走,虽然警察衣冠取人,老查我的车,咱不喝酒、不违章,证件齐全,查他查。车,代步工具,脚手不着地,几十里路一日还。不怕冷、不怕热, 风天雨天照样走,听着歌声把路行。这还不行吗?
我有一件羽绒服,大概穿了20年。这件羽绒服很厚实, 常在寒冷数九天穿,样式旧了些,穿着很暖和。我上学时学会了自己拆被子、 补衣服,补不好,能凑合。工作后,不少年头住单身,裤衩、秋裤、袜子,这些穿在里边的衣服坏了,有窟窿了,拿出针线包,缝缝补补,穿在里边,谁知道?皮鞋底坏了,帮还好,换个底,还能穿。老伴说,怎么样? 我说,底很软,很舒服,这还不行吗?
你又说对了
今天中午,老伴说:“吃啥饭”。我说:“你是一把手,你说吧”。老伴说:“吃面条吧”?我说:“你又说对了,好,吃面条”!
你说对了;你说的很对;好,按你说的办!这句听起来很随和的一句话,不是无原则的哼哼哈哈,而是人与人交往中的说话艺术。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多少大事,也没有多少原则问题,而更多的日常琐碎的小事儿。比如,吃啥饭了,买啥日常用品了,谁去接送孩子的了,商商量量就能办,不用你争我强,吵吵嚷嚷。
在实际工作中,大凡有水平的领导干部,他和同事和下级谈工作,也常会听到“你说的意见很好”,“就按你说的办”等尊重同事,尊重下级的话语。有时,即便要修改你的意见,或否定你的意见,他也会很婉转地说,“你的意见很好,是不是这样更好啊”?他也不会直接把你的意见推翻,或否定。
快过年了,想起了吃黏糕。过年吃黏糕,图个吉利,黏高,年年高。
黏糕是用黍子面做的。黍子,我们这里也叫黄米。黍子面,也叫黄米面。 黍子是小杂粮,产量不高,一亩地收个二、三百斤就不少了。黍子不当粮,人们也不多种,有了闲地,种上几分地,过年蒸年糕,吃个改样儿。黍子和谷子一样,可春播也可夏播。我家老母亲会做黏糕,总不忘提醒父亲,留点儿地,种点儿黍子,过年蒸年糕。
说是过年吃黏糕,实际上在正月十五和二月二才做黏糕吃。我不会做黏糕,常见老母亲做黏糕时,先把黄米面蒸成窝头,等窝头不烫手了,趁热掺些白面揉到一块儿,用笼布蒙上,放在火炉旁。老母亲说是丝一丝,就是发发酵。吃的时候,再做成小圆饼,里边放点儿糖,煎一煎,外焦内软, 粘、香、甜,很好吃。有时候,把黄米面掺上枣,蒸成黏枣窝头,也好吃。黏糕好吃,但不能多吃。老母亲说,黏糕沉,不好消化,少吃点儿。
在我最早的儿时记忆里,我家也用米谷菜籽磨的面做黏糕。原来,我家有两片闲宅基,我刚拿动铁锨,爷爷就带着我翻地,拣出砖头瓦块,整成一个一个小畦子。下雨了,就撒上米谷菜籽。米谷菜的嫩叶可以做菜,老叶子可以晒成干菜。米谷菜籽磨成面,比黍子面粘性大,更好吃。那时候,遇上风调雨顺,我家也收上个二十斤、三十斤的米谷菜籽。米谷菜是一种古老的植物,它耐碱、耐旱、适应性很强,现在很少看到这种作物了。日
聂案背后是不是还有罪恶的阴谋被判处死刑的聂树斌案21年后宣布无罪,新闻报道中有一个重要看点,说原河北的张越阻止案件的复查,使案件推托了多年。我们可以想象,张越来到河北,案件已过去了10多年,是一个旧案,当年谁办的案,跟他应该没有什么关系。既然出现了“一案两凶”的疑点,作为省政法领导,按常理是应该无牵无挂, 积极推动复查,弄清事实真相,以显政绩。实际上,张越不但不主张复查,还不惜代价, 坐阵指挥,阻止复查。张越是省级干部,权倾一方,谁能影响他的意识?谁能轰起他的屁股?谁能撼动他的权力?按现在的流行词说, 是否有人和他有利益输送?或有比他权力更大的人站在他的背后当推手,他不得已而为之?
聂母告央视
聂母要起诉央视。我看,当时开听证会,不是结论。为什么开听证会?法官也在从外围分析案件,是个啥结果,法官心里也不一定有底。就如“十月怀胎”一样,法官也很苦、很累。论证会,各路观点都可谈,但是, 作为国家主流媒体,央视该如何报道,值得研究,不能轻率, 尽量不要做深度报道。比如,新闻发一点儿, 肯定的,否定的,各方观点不谈,只说有这件事,因为社会关注,报个消息, 让社会知道,开听证会了,案件有进展了,就行了。当时报道有深度,说多了,现在结果有了,否定的意见就显得有些被动。至于这个报道背后有什么,我们不知道,也不去评论。
现在,聂案有了结果。 这个案件是我国法治史上的重要案件, 会写入法律课本。 这时,央视,或其它主流媒体应该不惜成本,在深度和广度上做好报道,让法官惊醒,让法律普及,少些冤案。
昨天晚上,我老伴问孩子,早起吃啥饭啊?孩子说 :“想吃水饺了。”老伴说:“好,那就吃水饺”。
老伴虽然干活儿干净、利索,但要一大早就让孩子吃上热气腾腾的水饺,还是需要早点儿起床的。 不到5点,老伴就起来了,摘菜、洗菜、调馅、和面,7点以前孩子起床了,水饺就包好了。
起早,是老伴的习惯。不管春夏秋冬,老伴每天准时5点钟起床,洗衣服,做早餐,收拾房间,家具、床铺,旮旮旯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记得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只要孩子说,明天一早想吃什么,她准能让孩子吃上。有时,孩子说,想吃水饺,她早点儿起来,准误不了孩子吃饺子。
我老母亲就是个勤快人。过去,一家老小穿戴,都靠老母亲一针一线的缝补;一家老小吃饭,靠老母亲忙前忙后的操持。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睡得晚,起得早,一天到晚没个闲。 她常说:“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人勤地不懒”。老母亲,做在前,吃在后,剩菜剩饭不舍得扔,就是发馊变味了,她也要吃了。如今,我老伴和老母亲一样,苦累在前,享受在后,好的先让别人吃,残羹剩饭她收拾。
勤快传家,每当看到老伴天不明起床,一天天忙碌不停,我就看到了当年老母亲的影子。
勤快的老伴
寒流正在路上,今天晚上,风不大, 天不冷,小区内外,有散步的,有跳广场舞的。我家老伴不散步、不跳舞,蒸馒头,包菜包,拾掇打扫不下楼。
老伴从来不锻炼,
身体照样很健康。
洗衣做饭活筋骨,
赛过散步广场舞。
日阅读与思考:人心不足别吞象看一报道,一位干部少年得志,30多岁就当了副县长。但他人心不足,想当更大的官。碰巧,一个女骗子“叮”上了他这个有缝的蛋。女骗子谎称她和北京某高官有关系,可以帮他升官。骗子的骗术不算高明,这位干部的智商也不算低,但他官瘾太大,把骗子当贵人,把“黄袍加身”的梦想寄托在了骗子身上。骗子骗他的钱,他向下边要。骗子的“坑”填不满,他贪污索贿没个完。结果,东窗事发进班房。知足常乐,有道理。但是,一个人沉浸于知足常乐,就少了努力,少了奋发,少了干大事的雄心壮志。从这个意义上说,光知足也不好,还应该不知足、不满足,有梦想、有目标,朝着目标努力,朝着目标前进。但是,你订的这个目标要切合实际,前进的路要走对。心气再大,心再不足,也不要蛇吞象。否则, 你吞不了大象,反叫大象把你甩出去,闹不好丢了性命!日阅读与思考:
看了作家曹勤学写的散文《熬菜》,正好读了报刊上一篇《呼唤学者散文》的文章,感觉勤学的《熬菜》,是否可用这篇文章结尾处的原文来评价。
“从中外文学史最早的散文经典不难看出,散文写作最初的宗旨,就是认识、认知。简而言之,就是“言之有物”,而不是言之无物。这物该是实而不虚、真而不假、厚而不浅、力而不弱、是感受的结晶,是认知的精髓,是人生的积淀,是客观世界、历史过程、社会生活的至理。”
勤学说,写 《熬菜》,不是特意写,是吃着写,一边吃熬菜,一边在手机上写,在吃中感受,在吃中想象,真情在笔下自然流露。
由《呼唤学者散文》,到勤学的《熬菜》,又想到前些天读的《温家宝地质笔记》一书,对学者或领导写文章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感觉 《温家宝地质笔记》,是一位学者,一位领导,用他的生活、实践和情感、感悟,在写理想、写人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温家宝这位新中国的知识分子纯真的报国情怀,求实的科学精神,不畏困难的生活勇气。正如他自己说的:“这本书是我用双脚走出来的。”
如果她还是一位教师?
近看一文,说湖南一位70后美女厅长又履新职,由文化厅长调任省辖市市委书记。
17岁师范学校毕业当老师,19岁从政, 22岁正科, 25岁副处, 27岁正处,30岁副厅,37岁正厅。 经过这么多的岗位历练,她一定会在市委书记任内干得很好,发展空间会更大、更好!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读师范,不仅能打下丰厚的知识基础,而且会受到良好的师德师风教育,为人师表,素质都很高。多少年来,不少教师转岗从政,基础好、
发展快,多成栋梁。但同样的师范毕业生,忠诚教育,不忘初心,舍不得三尺讲台。几十年过去了,他们虽然两鬓斑白, 还是一名教师,还拿着微薄的收入。
社会管理,需要高素质、高学识的人。教师从政, 管理社会, 也是个好事。但是,对教师从政做官宣传多了,对坚守岗位的老师是一个诱惑。“你看,人家不当教师才几年,就升官发财了,咱还守着讲台,拿着这一点儿死工资”!
就像这位女厅长、女书记一样,他离开学校,一路高升。假设一下,如果她还是一个老师,还站在讲台上, 她的官职,她的收入,她的车子,她的房子是个什么样子啊?
教师做了官,特别是做了高级别的官员,有了成就,值得庆贺,但是,最好不要宣传,以平衡教师心理,稳定教师队伍。
啥叫民生?
有一老友,结婚几十年,结婚证丢失,因办事,需要补办一个结婚证。他拿着户口簿、身份证来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说,需要到居委会来一个你们是夫妻的证明。老友说,户口簿上有家庭成员关系栏目记载,可以显示我们是夫妻关系。工作人员说,我们需要,这是规定。
人家有规定,得按规定办。老友跑到居委会。居委会工作人员指着墙的上通知说,你看,写得清清楚楚,家庭成员关系的证明一律不开。
一个说需要开,一个说不能开,可难坏了这位老友。
好在这位老友上了一些年岁,在这个社区也住了好多年,居委会的人员都知道,看着老友实在为了难,居委会的同志说,破例给你开一个吧!
证明开了,事办了。老友说,事不大,该开不该开,单位之间是不是统一一下。你要开,他不开,老百姓有啥法儿?
关于乱要证明的问题,李克强总理批评过,国务院发过文件,下边应该知道啊!啥叫民生,啥叫权为民所用?解决好群众办事的难处,就是最具体的民生!
啥是为民?看了这个小面包车装了26个孩子的视频。我想,啥是民生?啥是为民?在农村,几岁的小孩儿就得出村上学,司机超员有错,这不是事物的本质。听说话口音,像是邯郸东部某县的,大概是平原地区。前几年我在邯郸西部山区做过调查,那里的孩子上学走山路,更远,更困难。有一个村没了小学,孩子上学难,家长一说这事就哭。搞美丽乡村建设,花里胡哨,表面好看,不如为农村孩子上学方便办点儿实事,虽然明面上看得不显眼,但确是老百姓欢迎的!
舍不得乡土的李日山
李日山是河北日报邯郸记者站老记者、老站长,今年76岁。
李日山是一位从田垄走出来的高级记者。他老家是成安县西向阳村。李日山老实、 厚道,悟性高。他当过生产队会计、村团支部书记。后来,公社办广播站,选他到郎堡公社广播站,他既是编辑,也是播音员。听说郎堡广播站的李日山广播稿写得好,县里把他选调到了县委宣传部当新闻干事,专业写报道。
成安县有个村叫何横城。六十年代的时候,在支部书记李合贵的带领下,平沙丘、兴水利,间作套种,科学种田,粮棉创高产,周总理说何横城是“河北大寨”。李日山在县里写新闻,自然就常常采写何横城的经验,而且写得很不错。这时,河北日报的编辑、记者,知道成安有个李日山,人品好、文章好,报社重视人才,就把李日山调到了河北日报邯郸记者站。
报社慧眼识才,日山不负众望。靠着勤奋、才气和敏感,他写的报道常常在河北日报的重要版面刊登,特别是头条刊登很多,被誉为“李头条”。他写的多篇新闻获得国家和省的好新闻奖。他写的全国好新闻《留得清白在人间》,报道的是已故磁县县长杨惠民家属退还赠款的事,很感人,至今我还记得这篇报道。日山从基层走来,从农村走来,他写的稿子和他这个人一样,朴实无华,可读、可信。
我1984年调到河北电台邯郸记者站后,李日山家还在成安乡下。他家到邯郸有四、五十里路,遇星期天、节假日,他骑着自行车来回跑。下乡采访,常坐公共汽车。有一次,他要去永年县采访。到车站买票,他说:“去永年城”。 售票员可能没听清, 当成了老永年广府城,给了他一张开往老永年广府城的车票。 到站了, 日山一看不对, 怎么到了广府老城。李日山好喝酒,划得一手好拳。那时, 我也住单身,晚上没事了,他就找我喝酒,没有菜,干喝酒,喝着酒, 也忘不了说写稿,忘不了谈题目,忘不了 找角度。和他一起喝酒,等于听一堂新闻课,言传身教,受益不少。听他“酒后真言”,从他走在邯郸大地上的坚实足迹,从他一篇篇人们喜爱的新闻报道,让我体会到了他对新闻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不懈的探索,让我知道了他为什么能从田垄走到河北日报的就“大殿堂”,为什么能成为一名很有成就的高级记者和领导干部,为什么能受到邯郸社会各界的尊敬和爱戴!日山从农村走来,根在农村, 离不开农村,舍不得乡土。年岁大了,他把老家的房子收拾了收拾,安了土暖气,和老伴住在乡下,安度晚年。久了未见, 今天,我给日山打电话,祝他健康、快乐!日阅读与思考:
实事求是的“宋家爸”
年近百岁的原政治局常委宋平曾任甘肃省委书记。1973年,甘肃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情况很严重,可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很多人还向上汇报“形势一片大好”。宋平当过周总理的政治秘书,一次, 到中央开会,向周总理如实反映了情况。总理听后很难过,在大会上作检讨:“我作为国务院总理,工作是失职的,对不起甘肃人民。”会后,国务院派出工作组到甘肃救灾。老百姓说 :“要不是他宋家爸(当地对宋平的尊称),咱农民可要遭大难了。”
救灾只是治标,帮助农民脱贫才是治本。宋平多次到农村蹲点、调研,支持农民搞“责任田”, 实际也是人们避讳的“包产到户”,这在当时是有很大风险的。宋平说 :“我们只做不说,不登报,不宣传 ,有人议论、 指责,不争辩、不回应”。
可否这样假设?
有信息说,聂树斌当时被杀,有一个省级官员是推手。有人问,一个奸杀案,用得着省级官员知道吗?有人答,北京有更高的官员要用聂的肾。
如此看来,是不是可以这样假设?比如,有一个高官在寻找合适的肾,委托了省里的高官,正好有了肾源。
九十年代,法律尽管没有现在健全,但已经很进步了。案件经过公、检、法 等多道法定程序, 刑侦、检察、审判人员都是训练有素的专家,不可能没有一个人看不出这是一个假案,不可能没有一个人看不出这是草菅人命,但为什么没人提出不同意见?
还有的说,当时的省高院院长没有在判决上签字,是一个副院长签的。不管啥原因,院长是个高人。另外,还有其它多处明显的造假痕迹。
真是无巧不成书。出了个王书金,“一案两凶”,河北的的高官和原来的主张杀聂的高官正好一狼一狈,案件昭雪又推了10多年。
至此,我们可否假设,这个案件一开始就是假的。上边高官有需求,下边有这个案,有合适肾源,高官一说话,下边都不吭了,一个鲜活的生命结束了!
手机与礼仪
说到手机,想起了手机与礼仪,手机与修养的话题。
手机,大家都在用。走在街上,公交车上,商场里,饭桌上,随处可见玩手机的,打电话的。手机,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方便,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这是科技给我们的恩惠。
但是,手机的普及,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比如,在公交车上,在电梯上,在办事窗口人多的地方,常有人旁若无人的大声打电话;在餐桌上,有人不顾别人的感觉,不仅说话声音大,而且通起话来没完为了;办公室里, 低头看手机,有人来访,
头也不抬,有人问话,他懒得回答,照玩不误;两个人谈事,电话来了,你不说一声对不起,自顾自接起电话,啰哩啰嗦没个完。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记者与手机》的文章,说记者对采访对象一定要十分尊重,采访对象给你介绍情况,你要认真听,认真记,眼不能走神,坐的要端端正正, 不能歪歪斜斜,不能对他说的你不需要的话显得不耐烦,随意打断。后来有了手机,记者采访时,断不了有电话响起,这时,记者可以看看来电,如果不是非接不可的,就不要接听,如果非常重要来电,非接不可,一定要对采访对象说一声,对不起,我接一下电话。即使接了电话,也尽可能要简短通话,或告诉对方现在有事,一会儿回电话,不要让采访对象等待时间太长,显得对采访对象不尊重、不礼貌。
我还听说,一位老人过生日,晚辈们来了不少。吃饭时,年轻人都头也不抬玩手机,谁也顾不上陪老人说话,老人感到很孤独、很冷清,没有吃完饭,就说你们玩吧,我走了。
用手机,看似是个礼仪和修养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个政治问题,带有政治色彩。记得几年前参加省委宣传部的一个学习班,一位宣传部领导在台上讲话,下面有人接电话,这位领导对打电话的同志说,我十分反感开会有人玩手机、 打电话,我不讲了,你来讲吧!我还听说前几年有一个县里开会,会场有个局长接手机,这位县委书记放下讲稿,走到这位局长跟前要了他的手机,当场把手机摔在地下!
水电学院教学楼
我的母校水电学院从建校至今已经历了四个时期:北京时期、岳城时期、邯郸时期、郑州时期。现在是华北水利水电学大学,校址在郑州。
另外,水电学院总部搬迁到郑州后,在邯郸还有留守,后来邯郸留守的这部分叫河北水利水电学院,我们上一届的校友刘占周任过党委书记。其他留校的校友大多当了教授和中层干部。前几年,大学整合,河北水利水电学院和邯郸煤矿建筑学院合并,改名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成为工程大学的一个学院。
同学志合拍了岳城学校的照片,你看教学楼,有些破旧,校园也有些荒凉。但是,就在这个偏僻的地方,我们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学了知识,学会了做人,是我们人生路上难得的、宝贵的一段时光。还有,我们的几位学兄、学弟,学姐、学妹,在学园里,在这个教学楼上,相知相爱,收获了爱情。记得有位学兄爱上了一位学姐,爱得好深,爱得好真,爱得好痴痴痴迷迷,神魂颠倒。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位学兄好幸福!
说检查工作
检查工作这句话,常用于领导下基层考察、调研等活动。这句话很好,词义、词面都很好。
记得30多年前我读过一篇中篇小说,题目是《三个秘书》。八十年代初,文学创作开始繁荣,这篇小说击中了当时的官场生态和一些积弊。我记得这篇小说说到这样一个情节。一位专员是个“文革”前过来的老干部,经验丰富,拿得起、放得下,干工作游刃有余。官场多年,这位领导喜美酒,喜美食。有时机关事不多了,嘴馋了,就给说得来的某县书记打个电话,老弟啊,老兄想你了,想去你的一亩三分地看看呀。书记说, 欢迎,欢迎,老兄想看啥呀?专员说,老弟啊, 我还不知道你呀,那项工作都很好,你叫我看啥我看啥, 到了你的地盘听你的。书记是专员的老部下,自然知道老领导爱吃啥,爱喝啥。下面转了一圈,酒桌上再碰上几圈, 开会了再肯定几句,一二三讲上几点儿,大家都嘻嘻哈哈,高高兴兴,检查工作,圆满结束!
肯定这个词,常见于领导到一个地方或单位检查工作,都要对这个地方或单位的工作给予肯定,这好像是个惯例,也是官场的一个潜规则。
近日,和一位退下来的老领导聊天,他说,在官场,在工作上,其实没有多少有用的话要说,没用的话、官话、套话,反而得多说、必须说。比如说,到一个地方或单位去检查工作,下边的辛辛苦苦准备,陪你看、陪你吃,你不肯定、不表扬,情理上说不过去。有时候,也确实在下边发现了一些问题,也该指出来,但碍于情面, 还是好话多说,肯定的话多说,大家心知肚明,哈哈一笑。
说说老伴我家老伴爱干净,从早到晚手不停。洗衣做饭抹地板,床铺整洁像宾馆。我说了这几句顺口溜,广平县作家、文联主席宋金全看到后,随口编了几句回复给我:嫂子忙了多半晌,吓得哥哥不敢躺。弄乱床铺是小事,只怕头上挨巴掌。
涉县西戌镇文化站长王矿清,热爱文化事业,爱读书、爱写作。今天,(日)从微信上看到王矿清在火车上读书的照片,随口说了下面几句话:涉县西戌王矿清,文化站长有美名。学历不高很勤奋,读书创作出精品。性情憨厚说话少,常常咧着大嘴笑。文章朴实语言美,地地道道涉县话。不讲吃、不讲穿,不喝酒、不吸烟。看着穿戴很土气,肚里装着好才气。爱读书、爱写作,坐着火车看小说。日
贪官犯糊涂
不如土财主
王爱民,当过厅长、市长、市委书记,学历、智商不算低。 他知道“喝凉水、 花赃钱,早晚是块儿病”,受了贿,心不安。一次,他给了妹夫3个装着银行卡和外币的信封,说“这些东西你保存起来,别放在家里”。他妹夫心领神会,知道这些东西来路不明,埋到了地里。
把钱埋到地下,不是王爱民的发明。旧社会,兵荒马乱,土匪多,好多财主把银元装在罐子里,埋在地下。银元埋在地下,不锈不腐,可以长久保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邯郸市广平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