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桂止疼汤郑钦安是怎么做的

桂枝加附子汤(中药)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加附子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具有温经复阳,固表驱风,复阳敛液之功效。主治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产后风虚,汗出不止,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
桂枝加附子汤歌诀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桂枝加附子汤组成
桂枝(去皮)、芍药、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擘)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桂枝加附子汤用法用量
以水7L,煮取3L,去滓,温服1L。
桂枝加附子汤功用
温经复阳,固表驱风,复阳敛液。
桂枝加附子汤主治
1.《伤寒论》: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2.《千金》:产后风虚,汗出不止,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
桂枝加附子汤方义
本证为太阳表虚夹杂少阴证,附子辛温,与桂枝组合为有力的温中、祛寒、逐湿药对,与白芍组合为有力的止痛药对。
桂枝加附子汤运用
桂枝附子汤是治疗太阳病发汗太过、汗出不止证的常用方剂,主要以四肢微急、寒疝、腹痛、身痛不仁、难以屈伸、手足厥冷等为辨证要点。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汗出畏寒、大汗亡阳、房后伤风等。
桂枝加附子汤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伤寒论》:“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博士生导师审核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百度百科科普词条项目审核专家组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附桂鸡蛋汤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附桂鸡蛋汤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附桂鸡蛋汤是由肉桂,,鸡蛋制作的一道美食。
制作方法:
将肉桂、水煎后,去渣,打人鸡蛋,熟后食蛋饮汁,每日2次。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当前位置:
桂枝加附桂汤的功效与作用/配方组成/做法/副作用
桂枝加附桂汤
【处方】桂枝3钱,3钱,(炙)2钱,附子(生)1钱,(去粗)1钱,3钱,的功效与作用2枚。【功能主治】太阳伤寒,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为阴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其证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用法用量】水煎,温服。覆取微汗。【摘录】《伤寒瘟疫条辨》卷五
下载次数:0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本站词条内容(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baicaolu.com。
合作咨询:
&&&客服邮箱:苓桂术甘汤_百度知道
苓桂术甘汤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我有更好的答案
 真武汤由附子、茯苓、白术、白芍、生姜等组成,其功效为温阳利水。方中附子温肾阳,宜用制附片,且应久煎;苓、术温脾阳;白芍阴柔以制术、附之燥,且合生姜和营卫,其中生姜务必是新鲜的,取其宣发之性,而不能用干姜代之,不然就失去用姜的意义。   《伤寒论》用本方治“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等症。其实,“太阳病过汗”这个“因”是不尽然的。临床上用真武汤者,未必都是因发汗所伤。换言之,凡阳虚水泛的病机,或水邪泛滥而四肢或通体浮肿者,或咳喘水邪停肺者,皆可以真武汤治疗。   从真武汤温阳利水的作用机理看,是很严格的。然而,从阳虚水停的病机而论,阳虚势必气虚,水泛又损伤阳气。因此,在原方中加人参、芪益气,使全方功能益气温阳利水,较之原方更为完善。临床慢性肾炎、肺心病等,用原方加参、芪益气,更有益于治疗。同时,用真武汤温阳利水,加入防己黄芪汤,增强益气利水之功,亦可在原方中加入桂枝,合成苓桂术甘汤,增强温通效益,对水泛上焦的种种病证疗效更为显著。   临床应用   ①水肿《中医杂志》():魏某某,男,59岁。于1963年7月诊治。患者初病时,因头面及下肢午后浮肿,曾服中西药两月余仍未见效,病日增重,而来就诊。现症:全身除胸腹及手心未肿之外,均浮肿,按之凹陷不起,小便稀少,饮食不进,口虽渴,但不饮,神倦体寒,着衣被而不暖,面色灰黯无华,舌苔黑而滑润,舌质红色娇艳,脉浮大无根,此乃真阳衰极,土不制水所致。拟方:炮附子60g,白术24g,白芍24g,茯苓24g,潞党参60g,玉桂6g,炙甘草24g,生姜30g,水煎3次,头煎1次顿服,2-3煎不论次数,频频饮服,1日尽1剂。上药连进3剂,浮肿已消退十之六七,查其苔己不黑,脉不浮而反沉,此乃虚焰渐衰,正气渐复之佳象,上方附片,党参、玉桂、生姜量减半,续服4剂而愈。   ②喘证《哈尔滨中医》():王某某,女,61岁,患者有慢性咳喘病史,逢寒病作。时值秋末冬初,其病发作,喘息抬肩,动则喘息更甚,伴有咳嗽,吐痰色白,痰稀量多,形瘦神惫,时而汗出。现其面有微绎,舌苔薄白,脉沉弱无力,投二陈、青龙皆不收效,后服白果定喘汤,但只能缓解,不能根除,停药病仍发,百医不效。余诊之曰:此仍肾中真阳不足,水寒射肺也。痰生于饮,治痰必驱其饮。处方:真武汤重用茯苓60g,加干姜6g,细辛24g,服1剂知,2剂病大减。复诊:咳喘已平,吐白痰仍多,纳食不佳。前方加五味子6g,白术9g,3剂而痊愈。   ③大汗亡阳《新医药杂志》():张某某,男,34岁。日就诊。素体虚弱,外感风寒,服解表药后高热退,但午后潮热不退,继服辛凉解表之剂,则发热渐高,持续不退,又投凉药泻下,则大汗不止,诸法救之无效,抬来我院诊治。症见形体消瘦,精神萎糜,汗出如雨,担架衣被浸湿,低热仍不退,筋脉拘急,眩晕不能站立,二便均无,四肢厥冷,脉沉细。此表阳不固,虚阳外越,治宜温阳固表。处方:炮附片(先煎)、白芍、白术、茯苓、生姜各30g,大剂频频饮之,汗出稍止而神气复,继服上方7剂,发热亦随之而愈。   ④痉病《伤寒解惑论》:张某某,女,47岁,日初诊。患者于产后40天,始觉两臂振颤,以后逐渐加重,发展至全身不自主震颤,已两个半月,阵发性加剧,影响睡眠及进食,病人就诊时亦不能稳坐片刻,并伴有舌颤,言语不利,憋气,以长息为快,食欲差,舌质尖部略红,左侧有瘀斑,舌苔白,两手脉俱沉滑弱。治宜温阳镇水,真武汤加味:茯苓30g,白术24g,制附子12g,白芍15g,生姜12g,桂枝9g,半夏12g,生龙牡各30g,炙甘草6g。水煎服2剂。4月30日复诊:患者自述,29日晨8时服第1剂药,至当日下午6时许,颤动基本停止,腹内鸣响,当晚又进第2剂,颤动停止,晚上睡眠明显好转,仅有时自觉头有阵阵轰鸣,上方白芍药改用30g,加钩藤12g,磁石30g,再服3剂,以巩固疗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苓桂术甘汤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茱萸附桂汤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茱萸附桂汤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茱萸附桂汤方名
茱萸附桂汤
茱萸附桂汤组成
吴萸7分,附子2钱,肉桂8分,当归3钱,白芍1钱5分,白术1钱,木香6分,乌药1钱,大枣2个,生姜3片。
茱萸附桂汤主治
中寒,肝气厥逆,胁下及腹中绞痛,下利,手足厥冷,指爪皆青。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止疼汤郑钦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