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54岁最近总是脸瘀小孩脸上摔瘀青怎么办回事需要作那方面检查

您的位置: →
→ 脸部麻木是什么原因
脸部麻木是什么原因
近两年经常感觉面部发麻,又好像有点凉。感觉血液都不在脸上了。从未治疗过,没有遗传史及过敏现象。想想问问中医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情分析: 在发生面神经麻痹时,涎腺分泌、泪腺分泌功能障碍,前额皱纹变浅或消失,不能蹙眉是贝尔氏面神经麻痹的重要临床特征,双侧鼻唇沟变浅,口唇不能闭严,口角漏水,进食时,腮内存留食物。因此,对于面神经麻痹患者,应该以流质和半流质食物为主。意见建议:建议,个人认为,你的情况最好是尽早到当地正规医院神经内科检查一下,查明具体病因后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治疗效果会比较好的。
病情分析:你好,这个情况可能是血液循环的问题的,也有可能考虑面神经炎引起的症状,需要积极检查和服用药物。这个不需要担心。意见建议:也可能是面部神经的问题的,建议最好还是上正规的医院检查一下比较放心的,自己平常注意颈部的按摩,不要久坐电脑跟前,祝你健康!
最近这几个月,总是感觉头晕晕的,手脚麻木,面部表情比较呆滞,脸部发麻,有时候还会有肉在跳,非常奇怪,有时候感觉嘴巴都歪掉了,吃什么都没有胃口,总是做噩梦,睡眠很不好。想常见的脸部发麻是什么原因?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所说的情况来看,你的症状考虑为是由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可能性比较大,再者也不能排除脑栓塞前兆的可能性的。指导意见:建议你可以服用活血化瘀药物如维脑路通片或者是银杏叶片来治疗,最好是做下血压血脂检查和脑部ct检查再治疗。
病情分析:肌体出现麻木,大多是神经受到刺激或是局部的血液循环较差引起的供血不足。这要结合发病情况。指导意见:你可详细的描述下发病情况,发作加重的诱因,及身体的其它方面的伴随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就可明确诊断病因。
主要症状就是刚刚第一次有这总现象发病时间:日晚八点化验检查结果:没有没有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和那方面有关系
病情分析:你好,针对你这种情况,脸部发麻的原因有很多,需找到原因才可意见建议:如果你是一过性的发麻的话,可能是神经原因引起的应该没多大问题,面部发麻可见与脑梗塞,建议你去医院看下吧
病情分析:您好,如果是持续性的面部感觉麻木,需要考虑神经系统的问题.如果是一过性的可以暂观察一下,如果还有感觉麻木的发作,需要进一步检查.意见建议:面部麻木可能见于脑干梗塞,但多是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脑梗塞常见的高危因素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高粘血症,心脏病,颈动脉狭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等,如果您有上述任一一项,必须积极治疗.长期治疗药物首先是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即降压药,降血脂药,调血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以及叶酸及维生素B12等等.另一重要药物就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定期体检,查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血粘,同型半胱氨酸,血常规等项化验,以及颈部血管B超,心电图检查,以
请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面部神经麻痹?谢谢!曾经没有这样的情况想想尽快治疗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咨询考虑面神经炎引起的症状,需要积极检查和服用药物。指导意见:这个不需要担心。一般情况下服用药物全天麻胶囊或者维生素B1治疗。另外针灸按摩治疗。不能吸烟喝酒。
面部神经麻痹多数患者发病前面部受过冷风、冷水等刺激,遇冷后面神经血管发生了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而引发了面瘫。少部分患者病前有过疲劳史,免疫力相对下降。如果遇到情感的相对过大波动,如生气、害怕、紧张、压力过大等,也易患此病。
本人右脸皮,近十日内发现面部麻木,请问,是否是脑梗塞发病前预兆。还有可能是其它疾病吗
问题分析:你好,脑梗死通常小面积只是影响肢体功能,护理好的话是不会影响生命体征的,出现炎症或者脑梗复发会危及生命。意见建议:治疗主要是扩血管药物和活血药物。饮食注意低脂饮食,多吃清淡口味的食物,多吃蔬菜。
病情分析:中医诊断考虑为外感风寒引起的面瘫,风寒外感,寒凝气滞血瘀,神经紧张,经络收缩,所以面肌痉挛。指导意见:可选用中成药中药汤药牵正散配用中成药大活络丹调理,散寒活血,温经通络,服药期间禁食辛辣生冷食品。
今天下午用笔记本上了三个小时网,中间喝了一大杯咖啡,去了一次卫生间,然后一直坐着上网,上完后突然脸部有发麻的感觉,现在还有,持续了半个多小时了,是什么原因呢?之前没有过这样的现象,会不会是上网没有活动导致的供血不足呀?有点像脚麻的那种感觉,不过没有脚麻那么强烈想想知道怎么按摩或者其他什么方法可以解决
你目前这种情况不排除是否是神经方面的一些病变,例如常见的面瘫等,在一些刺激或者病毒感染以后,容易诱发面瘫的发生,这时候可以注意观察自身的变化,如果出现一些神经方面的体征,及时的进行就诊,然后给予相应的治疗。
根据你叙述的情况看,你说的这种情况有可能是面部局部神经的问题造成的,与你长时间的上网是有关系的。一个姿势,时间太长,有可能是压迫了神经。所以你这种情况应该及时的更换一下,姿势,不要长时间的久坐,也可以去医院就医,让医生实际的检查一下,排除一下面瘫的原因。
我感冒有两周,这几天有好转,8月11日晚骑摩托回家又下着雨,感觉脸被冷风吹着,第二天起来感觉右侧脸部麻木刷牙含不住水,吹口哨也没法吹响。今天去做CT脑部没问题,有颈椎病,血压正常。想请问可能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
你好!这种情况有可能是面神经炎导致的,可以到神经内科做一个肌电图的,并且进行针灸理疗,服用谷维素来改善,要注意保暖,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此病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去医院治疗。
偶尔脸部麻木是怎么回事?有时候生气着急脸部发麻,发紧,嘴也张不开,说不出话.厉害的时候(次数很少),除了上述情况外,上半身都有症状,手,胳膊,胸部.很小的时候,大概一两岁时闹过高烧惊厥,四岁以后就再也没闹过.近两年出现脸部麻木等情况.请教专家,这是怎么回事?要不要到医院作全面检查?&
病情分析:你好,最大的可能是颈椎长期的坐姿不当,睡高枕头走路姿势不对,都可能导致脊椎问题,指导意见:脊椎变形神经受压迫就导致身体某些部位发麻,发冷,反应迟钝。也就是面瘫的前奏
病情分析:建议你做个头颅CT,因为已经50岁,出现发麻情况,要考虑是不是头颅病变可能指导意见:先检查神经系统的情况,就可以明确是什么原因了
脸部麻木是什么原因相关文章推荐
脸部麻木是什么原因相关热门回答本人今年54岁绝经已一年有余,这两天又来月经是不是需...
患者信息:女
病情描述:本人今年54岁绝经已一年有余,这两天又来月经是不是需要做妇科检查?: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54444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对于绝经后再次出现阴道流血者,不论其出血量多少、持续时间多长、发生几次,都是不正常的,应该立即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确定病情对症治疗,不要盲目用药。祝你健康。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2579人
回答列表(1)
Ta帮助了2381人
病情分析:您好,首先要看您年龄的情况。如果是绝经一年后又来月经,是不正常的,建议到医院做个B超,看看是否有子宫肌瘤,或者卵巢方面的疾病。建议行宫腔镜检查+内膜定位活检或诊断性刮宫,内膜送病理检查,根据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祝健康。
回答时间:
1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我今年43岁1月12人流后来了一次,但现在都没有来。
医生建议:你好,建议服用中药辨证治疗,女子月经量的多少因人而异,一般是20~100毫升.一般每天换3~5次卫生巾或纸,就算是正常.每次月经期持续3--7天左右.月经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提前或是推迟一周内是属正常情况,如精神过度紧张,环境和气候的改变,营养不良,压力大,休息不好等影响.
小小青衣人男
1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多少时间不来月经才算绝经了
医生建议:你好!首先要看你年龄及有无其它妇科病等确定。一般更年期是指停经6月个以上来认定。祝你健康、永葆青春!
58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绝经后如何保养
医生建议:女性一生应该都在保养中。绝经后的女性在容颜等各方面衰退的症状会更明显一点。有些方面我们可以慢慢地加强,但不要轻信保养卵巢这样的推销,不要随意去美容公司等地方。
不散的宴女
26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绝经了还能恢复月经吗
医生建议:绝经指一年及一年以上月经不来潮。卵巢的衰退是一个波动下降的过程,它可能是三个月来一次,四个月来一次。每个人绝经的月经表现都不完全一样。个体有个体差异性,可以观察再看
46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长期月经不正常来了或多或少
医生建议: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有两大类:1、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主要是下后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即月经病。2、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引起: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瘤及发育异常、营养不良;颅内疾患;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肾上腺皮持功能异常、糖尿病、席汉氏病等;肝脏疾患;血液疾患等。使用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内分泌制剂或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均可能发生月经不调。某些职业如长跑运动员容易出现闭经。此外,某些妊娠期异常出血也往往被误认为是月经不调。临床上诊断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性的月经病,必须要排除上述的各种器质性原因。脸老是红,有很多红血丝怎么办_百度知道
脸老是红,有很多红血丝怎么办
我有更好的答案
  1、增强皮肤锻炼,经常用冷水洗脸,增加皮肤的耐受力;  2、尽量不使用含重金属的化妆品,避免色素沉积,毒素残留表皮;  3、经常轻轻按摩红血丝部位,促进血液流动,有助于增强毛细血管弹性;  4、避免从冷的地方突然到热的地方,或者从热的地方突然到冷的地方,引起红血丝加重;  5、热型红血丝严重时可以用冷敷,以减轻脸部发热、肿胀。
脸上红血丝,是亚健康肌肤中的一种敏感性肌肤,它在医学上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皮肤病中的一种亚健康状态。那么脸上有红血丝是怎么回事呢?  形成脸上红血丝大致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区域环境因素  如高原气候刺激,且海拔高,皮肤缺氧,导致红细胞数量的增多,引起毛细血管扩张破裂。生活在寒冷地带皮肤被冻伤,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毛细血管淤血,使红血丝出现。另外在紫外线照射比较强烈的地方,长期暴晒会导致角质层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破裂充血,也会使红血丝出现。 美容护理方面  长期使用含有激素,重金属,果酸剥脱类护肤品或做过光子嫩肤等也会导致角质层严重受损,毛细血管受刺激严重扩张,而出现损伤性红血丝。自身肤质方面  有些患者先天肤质娇嫩,角质层薄,抵抗力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而导致毛细血管扩张,使红血丝出现。 全身性疾病  若身体有慢性消耗性疾病,会导致面部长期营养不良,皮肤粗糙干燥,表皮角质层脱落,而使红血丝出现。职业  如厨师,电焊工等长时间高温工作者,由于高温的长期刺激导致皮肤干燥缺水,角质层脱落,皮肤失去保护层,毛细血管在高温下严重扩张,导致红血丝的出现。  需要注意的是:避免经常去角质,容易破坏保护皮肤的表层,使表皮变薄,红血球容易渗出,形成面部红血丝;对于红血丝的治疗,治疗应注意:在治疗红血丝中一定要根据红血丝的发病机理从内到外彻底的治疗方可祛除。从内活血化瘀,清楚毛细血管的血瘀,从外修复面部角质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对于红血丝激光治疗还是蛮有效果的,治疗费用按照面积及次数计算,需就诊后才能评估费用。一般来说血丝去除后复发几率较低。除非有外界刺激因素、外用激素药膏或面部皮炎等情况,可能会出现新的血丝。
建议检查下血压和心脏 ,如果都好 可能就是单纯的微毛细血管受损 可能和天冷有关系
但是热天也这样,甚至比冷天严重
可以考虑做激光去红血丝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红血丝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人体体质辨识法
看图片认体质
失精家:桂枝加龙牡体质
尊荣人:黄芪桂枝五物汤
麻黄体质:患者体格粗壮,面色黄暗,皮肤干燥且较粗糙。恶寒喜热,易于着凉,着凉后多肌肉酸痛,无汗发热;易于鼻塞、气喘;易于浮肿,小便少,口渴而饮水不多。身体沉重,反应不敏感。咽喉多不红,舌体较胖,苔白较厚,脉浮有力。多见于体格壮实的中青年和体力劳动者。呼吸道疾病、骨关节痛、寒冷、疲劳等常是这种体质患者患病的主要诱因
大柴胡体质:整体一定要壮实,最主要的就是;国字脸,整体粗短,脖子粗短,四肢粗短,手指粗短。其次,身高一般,下巴比较宽,典型的国字脸,腹部按压感觉有抵抗感,腹部比较充实,用通俗的话就是有啤酒肚。如果把头部看做一个整体是国字型,身体也看做一个国字型,好比一个汉字,“吕”。比如江泽民,邓小平,李金斗,还有水浒的武大郎,都是典型的大柴胡体质,大柴胡体质,多肝胆,胰腺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大柴胡体质一般是复合体,合并麻黄体质,桂枝茯苓体质最多。李金斗
小柴胡体质:面黄肌瘦,瘦而黄黑者多是,皮肤有灰尘一样比较干燥,但脸型一般略方,而有尖下颏。瘦瘦的,脸上皮肤黄黑色的,几乎瘦到皮包骨的那就是小柴胡体质。面部黄黑瘦,脸上没有肉。
四逆散体质:四逆散脸,瘦国字脸,只此一个特征。韩国人多四逆散体质,国字脸,体型适中者多,韩国人四方脸多,性格含蓄,郁闷,容易气机不顺,自杀者多。如经常服用四逆散,气机顺畅,自杀者就少多了。脸型是,两下颌角突出,四方瘦,腮无肉,四逆散下一步发展有可能就是大柴胡体质了
柴胡龙骨牡蛎汤脸型,瘦长型,颈细长,整体细长。而且柴胡龙骨牡蛎体质者多长寿。总结柴胡龙骨牡蛎体质,脸型以及体型的三个字:细长瘦
半夏体质”:营养状况较好,肤色滋润或油腻,或黄暗,或有浮肿貌,但缺乏正常的光泽;形体並不羸瘦,肥胖者居多。主诉较多而怪异,多疑多虑,易于精神紧张,情感丰富而变化起伏大,易于出现恶心感、咽喉异物感、粘痰等。脉象大多正常,或滑利。舌象多数正常,或舌苔偏厚,或干腻,或滑苔粘腻,或舌边有两条由细小唾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或有齿痕舌。半夏体质是适合与较长时间或大量服用半夏及其类方的体质类型。代表方为小半夏加茯苓汤、温胆汤、半夏厚朴汤等。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痰热内壅、痰气交阻、风痰上扰、痰湿内阻等。半夏体质比较直观的观察方法,两个字
----圆脸。
桂枝体质:患者肤色白而缺乏光泽,皮肤湿润而不干燥,口唇暗淡而不鲜红,体型偏瘦者多,肌肉比较坚紧,一般无浮肿,腹部平,腹部肌肉较硬而缺乏底力,如同鼓皮,严重者腹部扁平而两腹直肌拘急。多见于循环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营养不良患者。桂枝体质是适合长期服用桂枝以及桂枝汤类方的一种患者体质类型。代表方为桂枝汤、小建中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这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心肾阳气的不足,或肝胃阴液的不足,易于表虚,易于阳越,易于气脱,易于气阴两虚。
面部白瘦,两腮无肉。比较简单的办法,有一句话,白面书生者就是。所谓面如冠玉,即面白而有油光,一般长脸比较多。全身皮肤也比较白,比较瘦,没有厚肚皮,,这种白是很健康的白绝不是苍白。比如节目主持人撒贝宁,明星,陈冠希,何润东,都是桂枝体质。陈冠希的传送门。
人参体质:很瘦弱,面部及身上皱纹很多,比较干瘦。慢性病,消耗性疾病的病人非常多见。黄师治疗肿瘤病人,消瘦多用炙甘草,麦门冬,都属于人参体质。
黄芪体质”:其人多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或黄暗,都缺乏光泽。浮肿貌,目无精彩。肌肉松软,腹壁软弱无力,犹如棉花枕头,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简单总结就病人的体质是黄,胖,软。
五苓散体质:面部不油腻,能食,容易累,易疲劳,肚子大,比较软,经常腹泻,大便不成形。大部伴有脂肪肝,痛风,高血糖。舌象:胖大,舌质淡,暗或紫,舌苔厚腻,喜欢吃肉,喜欢喝酒。本人临床观察,五苓散第一眼看上去必定肥胖,有两个字可以形容,白胖。现在以城市居民五苓散体质多见,其人多善于饮酒,喜欢吃肉,而活动量比较小,第一眼看上去是虚胖,白白胖胖的。比如沈殿霞,赵忠祥,老版红楼梦,贾府的老祖宗,都是比较典型的五苓散体质。贾母
&胖有几种情况,黄胖黄芪体质,黑胖油腻防风通圣体质等。
脸型的分类方法很多。在我国古代的绘画理论和面相书中就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法,并对脸型赋予了人格的内容。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脸型分类法:
  1.脸型形态观察法。
  波契(Boych)通过对脸型的观察将人类的脸型分为十种类型:(1)椭圆形脸型;(2)卵圆形脸型;(3)倒卵圆形脸型;(4)圆形脸型;(5)方形脸型;(6)长方形脸型;(7)菱形脸型;(8)梯形脸型;(9)倒梯形脸型;(10)五角形脸型。
  这种分类法比较简单,您可以把脸全部露出来拍张正面照,用笔在脸上的上下左右两侧对应地画些记号并连接起来,你便得到了一张自己的脸型图。
  2.脸型字形分类法。
  这是中国人根据脸型和汉字的相似之处对脸型的一种分类方法,通常分为八种:(1)田字形脸型;(2)国字形脸型;(3)由字形脸型;(4)用字形脸型;(5)目字形脸型;(6)甲字形脸型;(7)风字形脸型;(8)申字形脸型。
  3.脸型亚洲人分类法。
  根据亚洲人脸型的特点,一般可以分为八种类型:(1)三角形脸型;(2)卵圆形脸型;(3)圆形脸型;(4)方形脸型;(5)长圆形脸型;(6)杏仁形脸型;(7)菱形脸型;(8)长方形脸型
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了解自己的体质类型和生理状态,能够帮助您读懂您的身体,辨别您的体质,从生活中获取健康,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1、平和体质:平和体质是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脏腑功能状态强健壮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特征:性格随和开朗,很少生病。
2、气虚体质:气虚体质是由于元气不足,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平素语音低怯,气短懒言,肢体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面色偏黄,目光少神。
3、阳虚体质:阳虚体质是由于阳气不足,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疲劳乏力,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润,脉象沉迟而弱。
4、阴虚体质:阴虚体质是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物质亏少,以有关组织器官失养和内热为主要症状的体质状态。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少苔。
5、痰湿体质:痰湿体质是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常见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胸闷痰多,面色黄暗,眼泡微浮,容易困倦。
6、湿热体质:湿热体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平素面垢油光,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易生痤疮粉刺,皮肤湿疹,舌质偏红苔黄腻。男易阴囊潮湿,女易带下增多,脉象多见滑数。
7、血瘀体质:瘀体质是指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或瘀血内阻的病理表现征象:平素面色晦黯,皮肤偏黯或色素沉着瘀斑、易患疼痛,口唇黯淡或紫,舌质黯有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
8、气郁体质:气郁体质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忧郁脆弱、敏感多疑、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比较差,烦闷不乐。
9、特禀体质:特禀体质是在禀赋遗传的基础上形成,在外界因子,生理机能和自我调适力低下,反应性增强,其敏感倾向对不同过敏原的亲和性和反应性呈现差异性和家族聚集性。
10、桂枝体质:形瘦肤白纹理细,肌肉较硬肌表湿,腹部扁平腹肌紧,唇淡红暗目有神,各种汗证接踵来。敏感寒冷及疼痛,易感伤风心悸动,易肌挛,易便秘,睡眠浅,或多梦。
11、麻黄体质:肌肉发达或偏松,体形略胖肤黄黑,血压不高唇暗红,体壮无汗肤燥粗,舌淡苔白口不干,寒喘鼻塞流清涕,感觉迟钝头沉重,汗出不畅易汗闭。肌肉酸重身无力。
12、柴胡体质:
体形偏瘦面暗黄,青黄青白乏泽光,皮肤干燥肉坚紧,舌老暗紫苔正常,舌不淡胖脉弦细,情绪好时饮食香.胸胁气塞满闷感,或有触痛颈肩酸,月经不调少腹痛,经前乳胀痛经。
13、大黄体质:肌肉坚紧体壮实,脸红油光面腻滞,唇厚暗红苔厚干,血脂痰唾液粘稠.血压偏高头昏晕,喜凉畏热胸中闷,食欲旺盛口干苦,腹有压痛抵抗感。皮肤易生疮痘。血脂血粘度高。
14、黄芪体质:体重溲约肢麻痹,自汗盗汗恶风袭,溃疡久不敛脓水稀。面色黄白红隐隐,目少精彩面无华。遇风冷感易过敏,鼻塞易感咳嗽喘,大便稀易浮肿,多足肿,手足麻木用之灵.。
15、阳热体质:体强健壮面潮红,或见红黑油光容,眼睛充血目多眵,口唇舌质红暗红,舌苔薄黄或黄腻,舌质坚苍腹肌紧,焦虑好动易烦躁,喜凉恶热喜冷饮,肤肿疮疖腹痞闷,口干苦失眠梦。
16、阴寒体质:形体偏胖肌肉松,精神萎靡有倦容,肤燥乏泽面黄晦,或见浮肿目无神,唇舌干枯暗胖淡,手足肢体冰冷畏风寒,常倦卧喜温暖,好静恶动便稀溏,口不干渴溲清长。
17、半夏体质: 外观特征肥胖者居多,目睛大而有光,眼神飘忽。心理易于精神紧张,
好疑多虑,易惊恐。易出现恶心呕吐、咽喉异物感;易咳喘多痰, 易心悸;易眩晕;易失眠多梦。
18、健康体质:健康体质的人形体肥瘦适中,男性肌肉健壮;女性皮下脂肪适中,不过肥,不过瘦。面色滋润,红白适中,细腻而有光泽,而且神采奕奕。胃口好,不厌食,不贪食;不易饿,不到时不饥饿;不易饱,不是稍食即有饱胀感。排便正常有规律,大便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不干不稀,成条状,畅通无阻;小便每天3~4次,色微黄而清,畅通无阻,不痛不涩,尿后无余沥不尽感。健康体质的人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能适应季节与气候。
人分九种体质&我们给不同体质的人画一个相,大家就弄一个镜子,这个相就像一个镜子,我照照看是不是这种,或者我周围的人你是哪一种。因为我们本来已经有一个体质的判断标准,这个标准大家可以打分,按照叙述的问卷要求一个一个去答,答完以后打分就出来你是哪种体质。
一、平和型 精力充沛 身心健康
  我可以在这个时间里面跟大家来描绘一下,首先我们刚才讲到平和体质,平和体质顾名思义不偏不倚,平和体质的人精力很充沛,体格的外表也不很胖也不很瘦,而且性格是比较开朗的,很少得病。拿世界卫生组织一个定义:什么叫健康,实际健康就是平衡状态,健康就是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有完满的精神状态,如果身体杠杠的,但是很容易生气、急躁或者是跟周边的人都处不来就不叫健康,不叫平和状态。所以平和状态就是,如果你的心理受到了挫折,受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你都能够应对社会、应对自然,这种人可以想象出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身心健康,这就是平和体质,所以在外表看起来平衡平和,精力很充沛,心里面素质很好。
二、气虚型 疲乏、气短、自汗
  第二个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气虚体质,气虚指的是它的能量好像比别人低落了,比如说,说话没劲,低声低气的,他说话时别人都要侧着耳朵听、说话声音很低;话说多了气虚,爬三四五层楼就开始气虚气喘,但不是哮喘病,而且这类人的耐力很差,容易出汗感冒,甚至更严重的气虚导致胃下垂、脱肛等疾病。气虚表现的状态是容易疲乏无力,上班回家躺在沙发上要先猫一个小时,要不然缓不过劲来,这种人就是气虚的典型表现。
三、阴虚型 口燥咽干 体型瘦
  阴虚的人一般性子比较急,偏于体形瘦的人,所以俗话说阴虚火旺,火旺的人他的性子比较急恨不得三天的事情一天半就把它做完了,口干舌燥,脸上老是冒火,走到哪儿都爱灌一瓶水,一个特点就是缺水,口唇干、皮肤干,大便干。口干唇干皮肤感口渴等等都是水不够了,所以阴虚了火旺。干巴巴的,缺乏滋润。
四、阳虚型 怕冷 手足不温
  第四种是阳虚,夏天怎么养生的问题,实际上这个就得讲阳虚的问题。现在在中国、日本等国家都遇到这么一个情况,很多小女孩或是老太太来找我们看病,看什么,就怕冷,到现在气温37、
38度时照样穿羽绒服,羽绒服里面再穿一个棉袄,棉袄里面再穿两件毛衣,毛衣里面再穿秋衣,刚说的这种是典型的阳虚型。通常这种体质的人,夏天一般是穿长袖长裤,里面还有一个肚兜,不能吹空调,一进空调房间里面就要拿披肩披上,遇到冷的冰箱就会拉肚子,阳气不够。而前面说的阴虚型是热太重了,阳虚型刚好相反,是阳气太少产热不足,所以表现出来冰凉、体温不够,体内产生的热能不够,因此有虚寒的表现,所以我们叫它怕冷态。中脘部、肚子冷、膝盖冷。这种体质女性偏多,现在年轻的女孩子也比较多是这种体质。
五、湿热型 长痘 口疮
  还有湿热体质,湿热体质的人脸上爱长包,比如到皮肤科看病,从年轻长痘一直到40岁还长痘,称为战痘一族。这种人体内有湿热,表现在皮肤上长痤疮,痤疮这儿犯那儿犯,女孩子爱长额头两边,男孩子爱长在胡须这一边。当吃了羊肉串、水煮鱼等上火的东西后,第二天满脸都是痘,还有的长脓包包,甚至有人除了脸上长,还有脖子也长,这是湿热。
  另外是湿疹,那也是很难治的病。湿疹的人大部分80%都是属于湿热体质的人。因此每种体质的人或者每种病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因为某一个体质给他提供了一种背景,产生某种病的背景,或者我们可以理解为土壤,不同的土壤有它适宜生长的作物,是有规律的。湿热的人容易长口疮,有人长口疮吃不下饭,刚刚治完了又犯,这是湿热。
六、痰湿型 肥胖 皮肤爱出油
  还有痰湿体质,第一个印象是肥胖,胖乎乎的,我前天看了一个人190斤,体型很胖。我给他描述了几个特点,一个是光彩照人,一进门脑门上油乎乎的,弄张纸放在脑门上一擦,油就能把纸透过来,说明油脂分泌过剩。第二,肚大腰圆。有人是胖肚子,有人胖胸,有人胖其它的地方,象四肢,但是腹形肥胖是肥胖里面最重要的一种,导致疾病的一种肥胖。光彩照人、肚大腰圆、还有如雷贯耳,就是晚上打呼噜的时候人家都不敢靠近。还有这种人舌苔很厚,四肢很沉重。肥胖了就不爱运动不动弹,这种叫痰湿体质。
七、气郁型 神情抑郁 忧虑脆弱
  还有一种气郁体质,气不顺。大家都读过《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你看她那个抑郁的眼神、忧愁的面孔、惆怅的心态,这种是属于气郁体质;这种人的容貌给人一种惆怅不是很阳光的那种,内心很郁闷的,触景生情落花流泪,对世间的很多事情都是比较低沉的。这种人我们说她是一种抑郁体质的人,而且抑郁体质的人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现在中国的抑郁症人群越来越多了,心理承受能力差了,精神压力大了,我们要特别提醒网友要注意抑郁的问题,比如有的男孩子有前列腺炎,他在网上一查前列腺炎治不好,我得了前列腺炎抬不起头,这辈子完了。其实,前列腺炎本来是可以治好的,没去治,结果弄了一个抑郁症。过去抑郁的女孩子多,现在男孩子的抑郁也不少。
八、血瘀型 血行不畅、肤色晦黯
  再就是血瘀体质,血脉不流畅,瘀了,瘀就是堵了,堵有大堵有小堵,大堵心血管堵了30%、40%,那就得上支架了。我们说的血瘀体质是大堵还没堵,但是表现出许多微细毛细血管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提醒你这个人的血脉已经不流畅了。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两个颧部有很多的小血管扩张了,相当于人民币的钞票一样,就是钞票上面的纹理,所以我们叫它钞票纹。或者你就是这一块红斑不退,或者哪儿一磕碰,别人无所谓,你一磕碰就是一块乌紫乌紫的青斑,这个叫皮下出血了,或者是牙龈出血,或者是伸出来舌下静脉是瘀紫的。女孩子有的脸色很晦暗,这些晦暗就是相当于乌云罩住了,血瘀不畅形成暗斑。这是血瘀体质,血瘀的体质顾名思义容易患一些血管堵塞的病。
九、特禀型 生理缺陷、过敏反应
  还有一个特禀体质,特禀是什么?就是过敏体质。春天花粉一飘,这类人不停地打喷嚏流眼泪。过敏体质从小就有一个先天性的原因,当然也有后天原因,所以现在有的人一打喷嚏到医生那儿一去做化验,我鱼过敏、虾过敏、桃过敏、小麦过敏、荞麦面过敏,什么也不能吃。有些东西如果不从体质角度考虑问题,就是防过敏,其实有些过敏是防不了的,有人螨虫过敏,我是不是把这个屋子的螨虫清理之后才能进我这个屋子?那不是。很多是切不断的过敏源,认识自身是过敏体质以后,你就来改变你的过敏体质而不是去阻断它的过敏源,大千世界过敏源太多了,防不胜防的。
赠与柴胡体质者&&&
其实,不管是柴胡体质和半夏体质的人,包括其它体质的人都不妨读读醒世咏,柴胡体质的人,他(她)们,往往更容易发怒,生气,想不开,容易争强好胜,尤其是妇女为多,有些人会出现胁部胀痛,嗳气等柴胡症。富士康那些自杀的人,也是由于想不开,心理压力太大。黄波就写过,东方国家多柴胡体质,柴胡体质和半夏体质的人都比较敏感,自觉症状多,情感波动大。每个人都要和别人相处,如果学学醒世咏内的想法,会减少多少矛盾啊,人们就更容易和人相处。一切看开些,不要争强斗胜,学会能吃亏,不要搬弄口舌,就更容易和睦,自己也会开心些,对一个和谐社会也是有好处的。
前段时间,我在某国的一家政府医院工作,我在两件事上把我们单位的领导得罪了:一次是他让我开些处方,去冲消掉不知他们怎样搞掉的药房的48瓶很贵重的药,他自己是医生,自己不做此事让我来做,我拒绝了,把他得罪了。还有一次,国内有个纯西医(留美的,英语很好)来考中医的行医执照,我当时是该国卫生部的中医考试委员会的成员,他们国家要考中医的行医执照必须要我的同意。我们单位的这位头,不知是怎么回事,让我给他签同意,我一问,这位中国医生压根儿就不懂中医,就拒绝了,又把他给得罪了,他扬言要搞我。但我自己立身正,和同事们相处得好,和病人关系也好,他们都去和卫生部的管我们的一位副部长反映。我们这位头对我也无可奈何,当我后来辞职离开这个单位时,不但女同事都哭了,连有些男医生也哭。这相处关系就来自于醒世咏。
明憨山大师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作事好商量。
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
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
是非不别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不无常。
吃些亏来原无碍,退让三分也无妨。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老病生死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
诌曲贪瞋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
一剂养神平胃散,两钟和气二陈汤。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留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夭穷通日日忙。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经方体质说的东西
所谓“药人”,就是适合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及其类方的体质类型。这种体质,服用这种药及其类方,往往起效快,而且相对安全。我在《中医十大类方》中提出了五种“药人”,即“桂枝体质”“麻黄体质”“柴胡体质”“黄芪体质”“大黄体质”。后来,在临床上又发现了“半夏体质”等“药人”。遵循药人的经验识别,可以大致了解该体质患者可以考虑哪一类方。这些“药人”,虽然以单味的药名命名,但就其内涵来说,应该冠之以“某某类方体质”可能更合适。不过,就如《伤寒论》中有“桂枝证”“柴胡证”的提法一样,这种简约的提法,可能更便于记忆。下面,是我在临床常见的几种药人。
“桂枝体质”:患者肤色白而缺乏光泽,皮肤湿润而不干燥,口唇暗淡而不鲜红,体型偏瘦者多,肌肉比较坚紧,一般无浮肿,腹部平,腹部肌肉较硬而缺乏底力,如同鼓皮,严重者腹部扁平而两腹直肌拘急。多见于循环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营养不良患者。桂枝体质是适合长期服用桂枝以及桂枝汤类方的一种患者体质类型。代表方为桂枝汤、小建中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这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心肾阳气的不足,或肝胃阴液的不足,易于表虚,易于阳越,易于气脱,易于气阴两虚。
“柴胡体质”:患者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微暗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泽。肌肉比较坚紧,舌苔正常或偏干。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对气温变化反应敏感,情绪波动较大,食欲易受情绪的影响,四肢冷。女性月经周期不准,经前多见胸闷乳房胀痛结块等。多见于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胆道疾病患者。柴胡体质是适合长期服用柴胡以及柴胡类方的一种体质类型。代表方为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等。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气机的郁滞或逆乱,或外邪郁于半表半里不易透发,或肝胆胃的气机易于逆乱,或气滞,或血瘀。
“麻黄体质”,患者体格粗壮,面色黄暗,皮肤干燥且较粗糙。恶寒喜热,易于着凉,着凉后多肌肉酸痛,无汗发热;易于鼻塞、气喘;易于浮肿,小便少,口渴而饮水不多。身体沉重,反应不敏感。咽喉多不红,舌体较胖,苔白较厚,脉浮有力。多见于体格壮实的中青年和体力劳动者。呼吸道疾病、骨关节痛、寒冷、疲劳等常是这种体质患者患病的主要诱因。麻黄体质是适合较大剂量服用麻黄以及安全使用麻黄以及麻黄类方的一种体质类型。代表方为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葛根汤等。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寒气郁表,或肺气郁闭,或寒湿滞留经络之间,或表里俱实。
“大黄体质”:体格健壮,肌肉丰满,食欲旺盛,但容易腹胀,或大便秘结,口唇红或暗红,舌苔多厚。皮肤易生疮痘。血压偏高,或血脂偏高,或血粘度偏高。精神状态饱满,易烦躁,易激动。消化系统疾病、代谢病、感染性疾病等多见这种体质。这种患者长期使用大黄比较有效而且安全。大黄体质多见于中老年人。代表方为大柴胡汤、三黄泻心汤、桃核承气汤、黄连上清丸、防风通圣散等。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积滞伤食,或腑气不通,或瘀热于内,或积热上冲,或积热逆于营卫之间。
“黄芪体质”:其人多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或黄暗,都缺乏光泽。浮肿貌,目无精彩。肌肉松软,腹壁软弱无力,犹如棉花枕头,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平时易于出汗,畏风,遇风冷易于过敏,或鼻塞,或咳喘,或感冒。易于浮肿,特别是下肢肿,手足易麻木。咽喉多不红,舌质淡胖,舌苔润。这种体质的形成,除与遗传有关外,尚与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疾病、衰老等有关。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的中老年人多见黄芪体质。黄芪体质是适用长期服用黄芪及其类方的体质类型。代表方如黄芪桂枝五物汤、防己黄芪汤、黄芪建中汤、玉屏风散等。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肺脾气虚,或表气不固,或气虚血瘀,或气虚湿阻,或中虚等。
“半夏体质”:营养状况较好,肤色滋润或油腻,或黄暗,或有浮肿貌,但缺乏正常的光泽;形体並不羸瘦,肥胖者居多。主诉较多而怪异,多疑多虑,易于精神紧张,情感丰富而变化起伏大,易于出现恶心感、咽喉异物感、粘痰等。脉象大多正常,或滑利。舌象多数正常,或舌苔偏厚,或干腻,或滑苔粘腻,或舌边有两条由细小唾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或有齿痕舌。半夏体质是适合与较长时间或大量服用半夏及其类方的体质类型。代表方为小半夏加茯苓汤、温胆汤、半夏厚朴汤等。此类患者在疾病状态中多表现为痰热内壅、痰气交阻、风痰上扰、痰湿内阻等
此外,还有见人参体质、当归体质、芍药体质等。
我所认识的“方人”
“方人”,是近年来本人在药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2003年来,我在给南京中医药大学开设《经方应用》中,为使大学生能更快捷地使用经方,而将本人应用经验作一总结,特别提出适合使用本方的患者在体型体貌、心理行为特征、发病趋势等方面上的特征,并以此方命名此类患者,简称“方人”。也就是说,所谓“方人”,即对本方有效而且适合用长期服用此方的体质类型。比如我对那些服用温经汤有效,而且长期服用也比较安全的患者,常常称之为温经汤体质。所以,常常病人一来,大致就晓得该用何方。比起药人来说,方人更具体,范围更明确,往往与某些疾病或某类疾病相关,可以说,方人是体质与疾病的结合体。下面,也是我临床常见的几种方人。
“温经汤体质”:羸瘦,肌肉松弛,腹壁薄而无力。口唇干燥而不红润,皮肤干枯发黄发暗,缺乏光泽,或潮红,或暗红,或黄褐斑。有些患者的手掌脚掌出现裂口,疼痛或发热感。指甲变薄变脆,缺乏光泽。还有的女性可以出现阴道炎、阴道干枯瘙痒,毛发出现脱落、干枯、发黄,易于折断。许多妇科疾病,特别是卵巢功能性疾病患者多见这种体质类型。
“三黄泻心汤体质”:营养状态比较好,无明显虚弱表现,面部暗红,腹部充实有力,食欲较好,大便干结或便秘,多有出血倾向。咽喉多充血,唇色或舌质红或暗红,脉象滑数。体检血压、血脂、血液粘度、血尿素氮较高者。目前最多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以及出血性疾病。
“炙甘草汤体质”:羸瘦,面色憔悴,皮肤干枯,贫血貌。这种体质状态,多见于大病以后,或大出血以后,或营养不良者,或极度疲劳者,或肿瘤患者经过化疗以后。患者精神萎靡,有明显的动悸感,并可伴有早搏或心房心室颤动等心律失常。消耗性疾病、呼吸道疾病,或循环系统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等的患者多见这种体质类型。目前在临床上多见于肿瘤患者及老年病患者。
“黄芪桂枝五物汤体质”:其人多肌肉松弛,皮肤缺乏弹性,平时缺少运动,食欲虽好,但经常疲乏,头晕,气短,尤其是在运动时更感力不从心,甚至出现胸闷胸痛,或头晕眼花。运动心电图常提示心肌缺血。面色黄暗,也有见暗红者,其舌质多淡红。头痛、胸痛、身痛、肢麻的中老年人多见这种体质类型。
“桂枝茯苓丸体质”:患者体质比较强壮,面色多红或暗红、皮肤干燥或起鳞屑,唇色暗红、舌质暗紫等。腹部大体充实。脐两侧尤以左侧下腹更为充实,触之有抵抗,主诉大多伴有压痛。多有头痛、便秘、腹痛腰痛、心悸等症状。妇科病、男性的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病、周围血管病变以及五官科疾病等的患者多见这种体质。
此外,还有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体质、大柴胡汤体质、四逆散体质、当归芍药散体质、防己黄芪汤体质、防风通圣散体质等。
医管家再现王唯工《气的乐章》学术研究:从脉象频谱分析十二经脉
黄煌经方言论
舌苔不必过于在意。在杂病中,舌质比舌苔重要;体型体貌比脉象重要;精神状态比主诉重要。
本人研究经方的着眼点,可能更重视整体,重视‘人’的感受.
经方是中医学的一支流派,是一支重实证、重实效、重临床、具有鲜明学术个性的流派。
中医非常重视保护和利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因势利导,这个势,就是抗病的趋向,或汗,或吐,或下,或进食,或睡眠,等等。如果压制或替代机体的抗病能力,逆向而治,就是误治。
光读书不实践,光临床而不观察总结,对中医均无济于事。学中医的过程,是研究的过程,是总结经验积累经验的过程,所以,要有科研的头脑,每个案例都是科研课题。
学真正的中医其实不难,难在选择,难在鉴别。换句话说,学中医关键是学眼光,学思路,学方法。没有挑剔的目光,没有科学的方法,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学不到真正的中医的。用学文的方法,用信教的态度,用经商的手段,用理政的标准,均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能看病的中医。
古方助我此病安康度晚年&&&
钱汝益& (孤立肾病案)
面容清癯,比较消瘦,脸色黄暗,皮肤也很干燥,腰腿痛,步履乏力,就判定钱老是四味健步汤证和黄芪桂枝五物汤证。肾病一般不用甘草的。桂枝加黄芪汤与黄芪桂枝五物汤两方的区别,就在甘草有无上。从体质上来说,患者可以不用黄芪,但考虑他患有肾病、糖尿病,同时皮肤黄暗较松,经常疲惫感,已有黄芪证出现的趋向,故用了少量黄芪。
现在有些人经方用量过大,麻黄有用40克者,但从临床看,根本不需要如此大量。有5克,就有作用了。用经方,关键是找准靶点,对证了,四两能拨千斤。
小青龙汤起效是很快的。其证是水样的鼻涕水样的痰。许多患者床前有大量插鼻涕的卫生纸,有的吐出的痰液入地即化。还有,患者多怕冷,面色发青。
&& 10 白芍对腹痛便秘者,或大便干结如栗者才有效。
肿瘤是喜欢吃荤的。你不吃肉,它就吃你的肉;你不加强营养,它就吸你的血!我的临床经验也提示,对于肿瘤患者必须鼓励其大胆地吃!吃猪蹄,吃牛筋,吃……。
关于经方应用中的加减度和关注点的问题是值得重视的:一个方要不要加减,如何加减,要说清楚确实比较困难,这里面有太多的经验性的东西在里面。以前,我是认为每方必须加减,否则不能体现辨证论治的精神。后来,临床渐多,才发现有很多情况下是不要加减的。原方的效果更好。就是加减,也只摸索到仅有的几种套路。
比如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我必用三黄泻心汤。但体质不同,可以配合阿胶、生地;也可以配合附子、干姜。又比如对大柴胡汤证患者,我多用大柴胡汤,但其中类型很多,如是支气管哮喘,我要加桂枝茯苓丸,如痰粘,还要加桔梗;如是胰胆感染,见舌红、脉滑,我要加黄连;如是乳腺疾病,要加青皮、陈皮;如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见面潮红、便秘者,要加桂枝茯苓丸。
经方中,有的是对病的方,只要病对,就用是方,但根据体质的不同,适当加减。有的经方,是对人的方,也就是调理体质的方,只要是这种体质,就用这张经方,根据疾病的不同,适当加减。所以,弄清经方的方证,特别是弄清该方方证是哪一种疾病或哪一类疾病?还是哪一种体质状态,十分关键。
由于中药配伍的内在机制十分复杂,我们无法弄清其加减后的药理药效变化,所以,简单地根据单味中药药理来加减也有很大的盲目性。惟一可以作为依据的是前人的实践经验,比如经方原有的配伍规则就很重要,比如黄连配黄芩,大黄配桂枝,白术配茯苓等等,这就需要从张仲景原文中去探寻;也可以借鉴前人经方应用的经验,然后再在实践中检验。
& 总的一句话,经方加减难,用经方要慎加减。
13、有毒药物的使用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凡名中医,均能用好毒药,也就是说,名中医是在安全有效地使用有毒药物上具有独特经验的医生。张仲景就是使用麻黄附子乌头甘遂的高手。如果只能用点菊花枸杞太子参麦芽山楂鸡内金,如何去应对临床大病重症?
14、李东垣“阴火”的原型可能是燥热、口疮等症状或症候群,虚者有之,实者也有之,所以,其治疗也不仅仅是补中益气汤。后世将其作为一个特有的病机来看待,便可能脱离临床实际。
15、临床疗效的评价确实需要中西医结合,不能仅仅用西医的标准来评价中医的疗效。不少疾病,中医比较强调生活质量,强调食欲睡眠,这非常实用,不能忽略。西医以诊病治病胜出,中医则识人治人见长,两者都有优势和特色,所以,当今为医者,不能拘泥于中西论争,更应取两者之长,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医疗体系。
16、中医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方式的组合。
&& 17、从许多教科书看,舌象的诊断价值被夸大了!
18、有瘀血,也有阳虚,(桂枝茯苓丸外)葛根汤证、真武汤证都可以见下肢皮肤干燥。
19、长期服用黄连、山栀、黄柏等苦寒药,常常导致面色发青。一般服用2月以上可以出现眼圈发青。
20、除烦汤其实是栀子厚朴汤的加味方。栀子、厚朴、枳实、黄芩、连翘、半夏、茯苓、苏梗,基本药物仅八味,所以又名八味除烦汤。对消除焦虑,改善睡眠,特别是治疗春天的夜汗身热最有效果。如果有尿黄尿痛者,加入六一散。如果有心下痞痛者,加黄连。栀子厚朴汤是经典除烦方,《伤寒论》用于治疗“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许多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常常有胸闷腹胀等躯体症状,用此方能宽胸膈,除腹胀,常常让患者神情气顺。
21、黄连温胆汤多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应激障碍、惊恐障碍、癫痫、抽动秽语综合征等,而除烦汤多用于神经症、焦虑症、抑郁症、哮喘、胃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特别是发热性疾病过程中的烦躁失眠最有效果。也就是说,两方在主治疾病谱上有所不同。
22、芍药可以通大便。我用大剂量芍药时,常常询问患者的大便是否干结。芍药对大便干结如栗者,最为适合。
&& 23、半夏重用可安眠。臀部疖肿可以加赤芍20克。
24、关于竹叶石膏汤:津伤气逆的气逆,就是咳嗽;麦门冬汤所治疗的大气上逆,也包括咳嗽。日本汉方提到了疾病,但其人的体质特点和整体状况谈得不多。依我经验,患者消瘦、汗出、食欲不振、脉虚数等是着眼点。
25、葛根汤治疗感冒甚灵验,此方也是日本人常用的感冒药,可谓妇孺皆晓。葛根汤对发热无汗、皮肤干燥、身体困重、肌肉酸痛者大多可一汗而愈。其人多壮实,用之很安全。可惜,国人已经将前人这张好方束之高阁,一有伤风感冒,即大惊小怪,不是挂水,就是抗生素叠进,非得花数百上千方心安。倘若仲景天上有灵,见当今中国此现象不知会作何感想?
26、只有经过黑暗摸索的人才知道光明的可贵,只有在学习中医过程中苦闷的人才能感受经方医学的清新与简洁!学中医如同当年红军过草地,稍有不慎即会陷入泥沼而难以自拔。
27、王晓军八味除烦汤立愈吞咽困难案黄教授评议:“好案!此方对干咳、呛咳、声嘶、喑哑、咽痛等均有效果。”
28黄老师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遗尿案”:此案好!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以治疗遗尿、阳痿,也可以治疗脱发。千古良方!(本案中)其人体格壮实、精神苦恼是着眼点。
29、有是证,用是药!寒热夹杂证,就用寒热互用方。我临床遇寒热夹杂的胃病,四逆汤合三黄泻心汤是常用方;遇寒热夹杂的关节炎,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黄连解毒汤是常用方。
30、麻黄体质日的提法挺新鲜!确实,入冬以来麻黄证增多,或配葛根桂枝,或配石膏杏仁,或配山栀子、连翘,或配大黄厚朴,效果很好!前不久,网上有一西医为其幼儿咳喘急求中药方,我用麻黄、石膏、甘草与莱阳梨同煎,据说一剂而愈。据说美国、澳洲禁止使用麻黄,我不禁窃笑,笑其管理部门之无知;也为之叹息,叹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衰微!
31、我们用麻黄时配伍石膏、黄连、甘草等,也能防止心悸、不眠的副反应。
32、个案的总结是训练中医临床家的基本功。治疗的过程、识证的要点、用方的思路要清楚。按语或讨论是分析,是总结,是探索,需要多花笔墨。
33、中药的用量问题最为复杂,涉及到的因素很多。用仲景方,用量可按一两等于5克的标准换算。
34、半夏体质的病情易于反复,调理的原则一是靠修养,二是靠体育锻炼,三是服药。药方不能变化太大,只要酌情增减药量即可,可隔天服用,也可隔两天服用,还有有症状就服用,症状消失或减轻即可不服。你的感觉灵敏,一般口感会告诉你的。有病时药挺适口,而病好了就苦涩难以下咽了。
35、芜湖的朋友江厚万医师来访,两人大谈临床。他这几年治疗肝病较多,在讲到退黄好药时,我们都提到芍药。大量的赤芍对黄疸不消者常常有惊人的疗效。此经验,我最早是从北京汪承柏先生那里得到的,我曾用多例,效果不错。有位患有胆汁淤积型肝炎肝硬化的女患者,用赤芍白芍甘草,寥寥三味药,竟然使黄疸大退,肝功能好转。江厚万医师也有类似经验,但他用量甚大,达250克!值得重视。
36、经典中的一个症就是一种病或一种体质,如烦、痞、利、汗、渴等,如黄肿、但欲寐、口不渴,如身重、不得卧、少腹急结等。那种将方证相应理解为对症状用药的想法是不利于经方今用的。
37、排痰散中用的是白芍,哮喘病人的胸闷是可以用白芍的。小青龙汤中也有芍药。后世有用芍药甘草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报道。
38、舌淡,不一定是虚寒,瘀血、阳郁均有可能,桂枝茯苓丸证多见。
39、关节痛不一定就是风寒湿,热痹很多。有时我用黄连解毒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止痛效果明显。
40、黄师议loushaokun“方证辨证中怎样抓主症”贴中痰瘀湿热凝滞经络肩周炎案:患者可能是大黄体质。对于体质壮实、大便不通、腹部按之硬满或少腹急结的肩颈痛,大柴胡汤加黄连、葛根芩连汤加大黄、葛根汤合三黄泻心汤,或者如本案的桃核承气汤加味等俱有可能治愈。
41、每个人的经历是无法复制的,旁人也无法模仿,初学中医也未必要重走我的路。回过头看,我的路并不是笔直的,弯路还不少。不过,走弯路也未必是坏事,因为中医的东西如果没有比较是不容是认识的。
还有,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其出发点是为了临床,终结点也在临床。而这个临床就是用中药治病。中医世界很大,入口出口很多,因此,有关的发展的思路不少。我的思路仅仅是其中之一。
42、教科书好比导游图,纸上的图案与湖光山色是两码事,读导游图与自己实地赏景的感觉是绝然不同的。所以,如果以为教科书就是中医的全部,读教科书就能掌握中医临床技术的想法是幼稚的。特别是有些教科书还编得太差,就如劣质的导游图,景点的比例方位都不准!如果按图旅游,说不定还会迷路。学中医,好比旅游,有一张正确的导游图是必要的,但还是要亲临实地,不惜劳苦,才能看到真正的风景,才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43、构建经方医学体系是我们经方团队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其中经方各家学说的整理和研究是基础性工作之一。小土豆提出的关于经方各家学说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思路是可行的!希望大家多多提出宝贵意见以及提供线索和资料!
44、温经汤可以取20或30剂药,加上桂圆肉、冰糖等熬膏服用更方便。
45、个案的总结是训练中医临床家的基本功。治疗的过程、识证的要点、用方的思路要清楚。按语或讨论是分析,是总结,是探索,需要多花笔墨。
46、黄师答大柴胡汤原方抑或加减:“还是要看疾病,如有胰腺胆道病、哮喘、高血压者,用大柴胡汤原方即可;如是神经症,可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牡蛎一般用生牡蛎。”
47、方证的识别需要更多客观性强的指征,眼睛与全身息息相关,与方证之间肯定有许多联系。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多观察,多记录,反复比较,一定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录元好问诗一首: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终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48、黄师答网上咨询案:一股郁热。用栀子15克、厚朴15克、枳壳15克。
49、郭秀梅老师对传播森立之先生的学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深表敬意!她孤身一人在日本,甘于寂寞,其精神可嘉!
日本不仅在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上先我们一步,也不仅在经方的研究上别有心法,就是在中医文献的研究上也远远胜于我国,其严谨细致的程度让人赞叹!我国历史上在中医文献研究上超过森立之的学者恐怕不多。当今我国中医界不能成为“夜郎国”啊!
50、许多中医都是在经方应用中找到中医的感觉的,在摸索的中医也是在经方应用中看到光明的
51、在人体经络图上绘出的经方腹证示意图,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图式诊断这一方法有利于医生的眼光注重患者实体,是方证客观化的重要途径。
52、大师在基层很多,中医的顶级人才应该在临床第一线,寻找大师的视线不能总是盯着那几个地方。江山代有人才出。我认识的许多年轻的基层中医,其中医的理论功底和临床水平,绝对不输于那些教授、专家!国家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中医的振兴才有希望!
53、《经方100首》是一本资料性较强的经方学习用书。经方流传数千年,其间不断有许多医家的发展补充和解释,了解这些,对经方的学习研究是有帮助的。所以,书中附录了各家的方论注解。我想这没有什么不妥,更不会影响我们研究经方。凡是纯而精的东西,都是从粗杂中提炼出来的,不经过广搜博览的过程,就不可能发现经方这块医学瑰宝。我希望广大的经方爱好者,所读的书要多一些,知识面要宽一些。张仲景的书要精读,后世各家的书也要浏览,经方美,时方中也有绚丽者。
54、体质是经方医学的基本理论,也是中医学的根本特色。
55、经方与截拳道在思想方法上有相似之处。实用、简洁、快捷、开放、兼容、不追求形式,以无法为有法,平淡中显神奇。
56、吴咸中先生说的太好了!如果中医的东西,说出来都是让现代人听不懂,那如何能与时俱进?
57、中医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方式的组合。
58、“学术无国界,治病在疗效”,这是我的启蒙老师叶秉仁先生的行医格言。
59、中医的证,就是用药用方的证据,而这个证据,不是症状,而是病名与体质。就病名来说,中医固有的病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吸收利用现代的诊断,这是没有异议的。
60、方证的表述有古今两种。古代的表述是不完全性的表述,一般使用自然语言,包括古代的方言等,并带有医家主观性的,如伤寒论就是这种表述方式。大家都应该明白,方证的表述如果仅仅停留在古代这个层次是不够的,所以,后世的医家也不断在完善、更新古代的表述。我们也在摸索方证的现代表述方式。我认为方证的现代表述方式,是力求完整的、用规范语言的,尽量要客观而有证据的那种表述方式。基于以上的考虑,所以,古代的文献特别是经典文献是我们研究方证的基础和前提,但不能成为我们研究方证的终结。
61、经方的研究目前惟有立足临床,可惜现在经方的临床基地太少太少!经方研究一定要与专科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弄清经方的主治疾病谱以及经方疗效评价的标准。
62、宋元以来,许多医家对《伤寒杂病论》进行了艰苦的理论阐释,经络、六经等等是其中常用的理论,这些理论对理解和应用经方是有用的,特别对扩大经方的应用范围有一定作用。但是,由于各家的学说常常受到时代地域宗传的影响,其概念往往不一,导致各家有各家的伤寒,一家又一家的仲景。后人要通过各家的学说去破译各家的用方心得是比较费力的,不经过较长时间的读书和临证,要弄懂是几乎不可能的。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对当今的青年中医来说,更是件难事。所以,我们在讨论经方时,要寻找一种更快捷的方法,同时,也要在中医提倡一种更直白的、更规范的、更实证的表述方法及现代中医语言,要让青年们一听就懂,一用就会,对错一试就明,而且能不断充实,不断发展,不断修正。
63、老人便秘,可以先用些麻仁丸,有成药。如果不行,也可以用芍药甘草牛膝石斛丹参等。
64、临床疗效的评价确实需要中西医结合,不能仅仅用西医的标准来评价中医的疗效。不少疾病,中医比较强调生活质量,强调食欲睡眠,这非常实用,不能忽略。西医以诊病治病胜出,中医则识人治人见长,两者都有优势和特色,所以,当今为医者,不能拘泥于中西论争,更应取两者之长,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医疗体系。
65、三黄(泻心汤)也能治疗心下痞,特别是有高血压、有胃出血、有便秘的胃病患者,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加少量制大黄,效果更好。
66、中医是中国人传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方式,与现代科学意义的医学还有很大的差别。两者之间进行的辩论与决斗是没有多少意义的,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才是正确的选择。从史学的角度看,中医学的科学研究还仅仅是开始。有些知名人士不理解这一点,而对中医妄加指责,欲置中医于死地,这不得不让人感到痛心和愤慨。
67、经方研究最缺乏的就是资料。辅行诀无所谓是否为古经方的分枝,它展示了古代经方的另一角。
68、在市场经济中,观念就是金钱;在医学领域里,观念就是疗效。
69、体质的确定是用方的重要参照系,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的性质可能完全相反。
一眼望出的体质,是强调将识体的经验高度凝练,并以十分通俗的表述方式让人明白,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工作,当然,难度也很大。
体质的望诊,关键是特征,体型体貌的特征以及行为心理的特征。
70、“小金方”谈出了经方临床研究的苦与乐。这苦是在困惑中的苦,是乐之前奏。对与经方家来说,每个病人都是一个新的课题,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等这具体分析有时真不容易,好像以前的经验在这里没有用了,这说明这个病人有新的情况,我们还应该再细细观察和分析。有时,需要琢磨几天,或几个月!等到方证相应了,效果出来了,就能尝到乐的味道。这时,学问又上了一个台阶,我们的经验又积累了一分。搞经方就是这样在苦与乐的交替中不断前进着的。祝你不断进步!
71、现在有些人经方用量过大,麻黄有用40克者,但从临床看,根本不需要如此大量。有5克,就有作用了。用经方,关键是找准靶点,对证了,四两能拨千斤!
72、对方证药证的观察,就是要有客观具体的指征;对经方的应用,就是需要切切实实的证据。
73、中医到今天如此地步,也不是几个老中医的事情。中医问题十分复杂,要解决不是靠驱赶几个老人就能解决的。本论坛提倡心平气和的心态,提倡实事求是的态度,提倡百家争鸣的氛围,立足临床,着眼未来,紧扣经方现代应用主题,为的是推广经方学术,为的是影响更多的年轻学子,也为的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精华不被淹没。
74、桔梗汤、半夏泻心汤就是对病之方,只要是咽痛,只要是热痞,就可以用。但有些方就要讲求体质,比如炙甘草汤、桂枝茯苓丸等。
75、神农派的精神可嘉!我们有不少的中医大学生,临毕业了,自己竟然从来没有服用过中药,也没有煎煮过汤药!这未免让我抽口凉气。作中医,必须多实践,而且在实践中要不断体会,不断总结。如果仅仅是在课堂里听讲中医,那是无论如何也成不了好中医的。
神农派通过自身的实践体会,得出了中医的治法是尽量将身体受到的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的结论,这也是对的,但不全面,应该说,中医非常重视保护和利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因势利导,这个势,就是抗病的趋向,或汗,或吐,或下,或进食,或睡眠,等等。如果压制或替代机体的抗病能力,逆向而治,就是误治。
76、我今天又看了以上的帖子,为神农派、秋千妈等人敢于实践的精神所感动,也为他们细致观察实事求是的态度所击掌,历代名中医就是这样过来的。光读书不实践,光临床而不观察总结,对中医均无济于事。学中医的过程,是研究的过程,是总结经验积累经验的过程,所以,要有科研的头脑,每个案例都是科研课题。但是,现在的临床上,中药西药一起上,成药汤药共下肚,即便是用汤药,也加减变化让人眼花潦乱,这样的临床,最大的困难是无法总结经验,由此导致临床信心缺失,医生的成就感缺失,学术的规范缺失,最终导致中医学术的萎缩!所以,我说,目前的市场化给中医带来的冲击,可能是致命的。
77、推想当年仲景用此方救治那些经过剧烈吐下以后的休克病人,脱水、缺氧,全身重要脏器处在衰竭状态,能救人危急存亡之际者,唯有四逆加人参汤。如今,霍乱病人虽不多见,但这种状态者,依然可以在ICU病房见到。可惜,现代医学对此古法已经不感兴趣了。
78、八味除烦汤最初是有半夏、茯苓、厚朴、苏梗、黄芩、连翘、山栀子、甘草组成,后来有了变化,甘草改为枳壳。效果更好。
79、能用于出血的中药很多,皆各有所主。如阿胶、生地止子宫出血、便血和咳血,色多鲜红或淡红,其人色白神疲,舌淡红;黄连、黄芩、大黄是止吐血、衄血,大部分是上部的出血,其人必烦热、舌红、心下痞;石膏能止血,其人必烦渴而多汗;附子能止血,但其人必声低气馁,脉微畏寒;龙骨、牡蛎能止血,但其人必胸腹动悸、多汗失寐且脉浮大。从经方中很多止血药方,不仅仅是见血治血,而是因病因人而治。
如果说是比较纯的止血药,当推阿胶。阿胶与黄连黄芩芍药配,治疗心烦不寐的便血子宫出血;阿胶与当归艾叶芍药川芎地黄配,治疗崩漏;阿胶与附子白术黄芩配,治疗便血;阿胶与滑石茯苓猪苓泽泻配,可治疗尿血;阿胶与地黄人参麦冬甘草桂枝配,治疗出血过多心动悸脉结代;阿胶与当归芍药丹皮桂枝吴茱萸川芎等配,治疗女性月经过期不来或漏下不止。
从经方用药规律看,芍药确实可以用于出血,而且以子宫出血、便血为多。不过还有几个问题需要继续观察。第一,芍药有赤白之分。芍药用于止血究竟哪种芍药比较好?据传统用法,赤芍用于血证较多,白芍用于腹痛挛急较多。第二,白芍所用的出血到底是何种出血?特别是现代哪种疾病?第三,用芍药止血,是否要看整体情况,患者的体质状态如何?有何参照指标?第四,芍药止血的量效关系。
80、中医的很多配方对剂型是有严格要求的,特别是经方。小青龙汤是汤剂,如用丸散则要慎重。
81、对graydragon深厚的史学功底以及优良的思维品质深表敬意!经方的研究,需要从各个角度去深入。经方的历史渊源、经方的哲学、经方与医经的关系等等均需要讨论。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更坚定,研究的眼光更敏锐,在当今纷繁的中医世界才能清醒地走好自己的路。让我们振奋的,不仅仅是《伤寒杂病论前东汉医学透视》这篇文章中所洋溢出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别开生面的观点,还有graydragon
先生的那种不盲从,不守旧,敢于求证,敢于否定的学风!搞经方需要那份自信和从容,需要不断地怀疑和创新。
82、李东垣“阴火”的原型可能是燥热、口疮等症状或症候群,虚者有之,实者也有之,所以,其治疗也不仅仅是补中益气汤。后世将其作为一个特有的病机来看待,便可能脱离临床实际。
83、治病必求其本,你那些杂七杂八的不适感属于枝节问题,是不能纠缠在里面的。而且,中医治病也不能纠缠原因,其实很多疾病的原因是不容易搞清楚的,但搞不清楚原因并不意味着不能治疗,中国的传统医学就有这个本领,虽不清楚病因,但可以治疗疾病,能够改善体质。
病人最希望的是什么?不是与医生一样去找原因,而是希望痛苦不再缠身,而有些病人希望搞清自己的原因在哪里,结果由于搞不清楚,反而陷入更大的痛苦之中。所以,我希望这样的病人不要角色错位,你不必当医生,还是专注你的工作和生活为好。这样才有利于健康。
84、我用桂枝肉桂,要看人的唇舌,其色暗淡者,最有效,最安全。
85、我非常赞同xiaozheng文中所透出的观点:创新。中医学之所以能发展至今而不绝,是因为历代的医家努力创新;而中医学之所以陷入当今窘境,原因当然非常多,但从学术层面看,还是中医学术创新不足。
86、学真正的中医其实不难,难在选择,难在鉴别。换句话说,学中医关键是学眼光,学思路,学方法。没有挑剔的目光,没有科学的方法,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学不到真正的中医的。用学文的方法,用信教的态度,用经商的手段,用理政的标准,均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能看病的中医。
学中医关键是学思路,学方法,学眼光。中医内容太多,如果什么都要弄懂弄通,几乎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我所关心的,就是经方如何在现代临床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我看中医,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87、我也没有弄清当归四逆汤中的通草为何物,目前我是不用通草的。
张仲景方中枳实均可以用枳壳替代,大柴胡汤、大承气汤也是如此。大承气汤我用的不多,但我经常使用的大柴胡汤常用枳壳20克,或枳实枳壳同用,效果很好。
88、毋意,就是不凭空揣测;毋必,就是不必过高期望;毋固,就是不固执己见,看问题要有变化发展的观点;毋我,就是不要自以为是,要学会换位思考。
89、小青龙汤证的脸色发青发白,无红光,有全身的恶寒感,无渴感。痰涕如水;小柴胡汤证的脸色发黄或发红,口苦咽干,胸胁苦满,痰涕多粘也有初如水继而黏黄者;小青龙汤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应用最多,小柴胡汤对变态反应性鼻炎、鼻窦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应用较多。前者的体质状态较差,老年人多见;后者的体质状态较好,青年人多见。
90、如何转方,是要结合具体的疾病以及体质才能定。我非常希望能尽快建立起经方应用的临床规范或指南之类的东西,但涉及面很广,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基础又十分薄弱,我们团队的力量也十分有限。这种工作,没有Zhengfu的支持或学会的参与,是比较困难的。
91、答“四逆散和当归四逆汤证都有手足冷该如何鉴别?”:前者是心理压力大紧张导致的四逆,后者是血管舒缩功能出现病变的四逆;前者冷而不痛,后者又冷又痛。
92、只有经过黑暗摸索的人才知道光明的可贵,只有在学习中医过程中苦闷的人才能感受经方医学的清新与简洁!学中医如同当年红军过草地,稍有不慎即会陷入泥沼而难以自拔。
93、学中医就是要看病,给自己看,给家人亲戚看,给同学朋友看。在看病中积累经验,增长见识,提高信心。
月经衍期,用葛根汤、桂枝茯苓丸等是有效的,你还可以继续观察。其实用麻黄效果更好。
风湿免疫科疾病非常难治,也不是小柴胡汤加味就能包打天下。有用黄连解毒汤的,有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的,有用小柴胡汤加当归芍药散的,有用黄连阿胶汤并加生地的,也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比较复杂,要据人而定。
94、我细细阅读了《也谈经方与时方》一文,很受启迪。graydragon先生的论证是相当严密的,他揭示的经方1,2,3复方变化规律很能说明问题,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经方来源于前人长期的临床实践,是从反复的配方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方虽不多,但含金量之大,是时方无法相比的。更重要的,经方给人以方法,药证相应,量证变化等等,均有科学的规律可循。当今中医的学术发展,非立足经方不可!
95、桂枝茯苓丸是千古名方,临床应用面十分广泛。不仅单方可用,合方用得更多,比如与大柴胡汤合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阻肺;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方治疗脑血管性痴呆、脑梗塞等;与五苓散合方治疗脂肪肝;与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用治疗肾病,加大黄治疗痤疮、痔疮等等,无法尽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好药,是我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96、新年(08)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了,我愿经方从古籍中醒过来,从教授的书架上走下来,从学院的课堂上走出来,走向社会,走向大众。我们要藏方于民,还方于民!让经方这个民族的瑰宝,抹去身上的灰尘,擦去玄学的色彩,在为民治病防病的实践中焕发其永不褪色的光芒!
97、麻黄桂枝同用未必出汗,要看患者体质、疾病等因素。
98、经方是中医之本,是中医之魂。学中医,从经方入手,初若难,既则易;若从后世杂方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
&& 99、白芍对腹痛便秘者,或大便干结如栗者有效。
100、对女性的性功能障碍,用葛根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当归芍药散、真武汤、阳和汤等均有一定效果。
101、我用四逆散治疗尿频,是跟范中林先生学来的。此方确实很灵!有的患者尿频腹痛,欲尿而不能,有的必打开水龙头听流水声方能尿出。
102、我读《伤寒论》,从不死背,只是经常翻。所谓的翻,就是检索,就是按我所需研究的问题来查阅。最多的是按方检索。将许多方的条文聚集在一起,看看这张方到底如何使用?仲景当年是如何用的?再查查现代人是如何用的?再看看我的临床是如何用的?这如何用?不仅仅是方证的识别,还包括用量、煎服法、剂型等。《伤寒论》的条文是临床事实,是真实的记录,但不是全面的典型的系统的记录。需要我们透过这些片段去破译整体,通过局部去了解全局。《伤寒论》不是教科书,而是医案类的临床实录。但善读者,能够通过这些条文理解张仲景治病用药的思路和方法,也能够继承前人的用药经验。
103、慢性肾病有不少内有瘀血,可以考虑使用桂枝茯苓丸加牛膝等。
&& 104、 Re:“第一篇&
附子枉用误战机,众网友热肠助贫患”贴:
那肿瘤网友是炙甘草汤证,当用大剂量地黄阿胶麦冬!临床用药,最忌先入为主,哪有不辨寒热阴阳,先以一扶阳横于胸中,而能开出张张对证之方的?特别是现在不少年轻网友,临床不多,仅凭只言片语,就以为中医道理已经通晓,见怕冷就是阳虚,疲劳就是气虚,不知道热深厥亦深,郁久气必短!察其舌多暗红,切脉象多弦滑,且其神不靡,肤不枯,肉不萎,如此这般,何虚之有?何寒之有?据我经验,年轻人大多气血充旺,如无心肾肝等重要脏器的重证大疾,本无须大剂温补,更没有必要长期大量使用姜附等温热大剂。
105、麻黄服用以后,是会出现盗汗现象。患者有反馈,我自己也有体会。
106、答“复发性麦粒肿,反复发作该用什么经方治疗?”:桂枝茯苓丸加大黄。
107、对方证的认识,很多人都误认为是方与症状的等式。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全面的。证,是证据,是安全有效使用中药的证据。这个证据,有两部分构成,第一,是疾病,包括现代医学诊断的疾病,也包括古代中医认识的古病名,也包括尚未认识的一些症候群与综合征,甚至是一些症状。第二,是体质。其中有遗传特征,也有体质状态,但目前中医对体质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望闻问切的层次。所以说,方证的认识,要高于对病用药和对症状用药的模式。
&& 108、桂枝汤可以治疗自汗,也可以治疗清涕不止。
109、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桥本氏病,是本人经验,发现对女性的甲状腺病最有效果。
110、应该说所有苦寒药都有偏性,苦与寒,就是偏性。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如果不对症地长期服用有偏性的药物肯定对健康不利。这是历代相传的经验。
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大多表现为大家熟悉的阳虚证或气血不足证。但也有虚实寒热夹杂的,所以用方常用温药,如真武汤;也有寒温同用者,如温脾汤等。
肝肾功能不全者,表现各人不同,但大多有食欲不振、疲乏等。所以,用苦寒药时,要询问患者的食欲如何?苦寒败胃,也是古人的经验。
大柴胡汤中有生姜,由于国内许多药房不备生姜,我只得用干姜。张仲景用方,常常寒温药同用,如黄连黄芩配干姜,大柴胡中有大黄黄芩配姜枣。这种配伍,是古法,我多年临床使用未见不良反应。111、有不少颈椎病是大柴胡汤证。
112、中药的用量问题最为复杂,涉及到的因素很多。用仲景方,用量可按一两等于5克(3-6克)的标准换算。这是我的经验。
113、“学中医难,自学中医更是难上加难”,这是实话。为什么?不是因为中医深奥,而是中医不规范。多少年来,许多中医界的能人们都在为建立中医的规范而努力。张仲景是其中最杰出的,他通过《伤寒杂病论》建立起来的经方医学体系是最科学的,当然也是最实用的。数千年来,许多医家从此入门,从此发挥,从此而成大医。这是中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事实。但是,《伤寒杂病论》的原文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读,这难读,是难在简略。要攻克这个难关,不在于如何解释条文上,而在于如何应用经方上。不用经方,何读《伤寒》?只有在临床上,才能体会经方的魅力,才能掌握中医治病的真诀。经方大家曹颖甫就是这样成功的。
114、有毒药物的使用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凡名中医,均能用好毒药,也就是说,名中医是在安全有效地使用有毒药物上具有独特经验的医生。张仲景就是使用麻黄附子乌头甘遂的高手。如果只能用点菊花枸杞太子参麦芽山楂鸡内金,如何去应对临床大病重症?
115、医乃大道。道,就是一种情怀,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人生的态度。
医生这个职业,本来就是为看好病,为救人命。但后来,医生被当成挣钱的职业,但又挣不了大钱,于是,很多开方医生变成卖药的人。特别是市场化的时代,卖药人当然吃香,因为挣钱比开方人容易的多。所以,我觉得入门时,大家要想好,如为钱,应该去考商学院;如为兴趣,则去考医学院。而医学中,学中医尤其难,因为不规范,所以,花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倘没有兴趣,那趁早改换门庭。
中医看病是对人的,每个患者都是一个科研题目,如果没有研究的激情,就无法做好中医。现在的中医不是连生存都无法保证,就是被市场逼到商人的圈子。逮到一个病人,中药西药、汤药成药、内治外治一齐上,就是用汤药,也方大药多药贵,力求经济效益。这样做的结果,钱能多挣一点,但是,从学术的角度看,那是一条死路!因为,经验无法总结,学术无法传承!&&&
这种行为,无论看多少病人,都不是医学的行为,而是经商。这样的中医人数越多,对老百姓的伤害越大!国家应该扶持中医,让中医首先能够比较体面地生存,能够有进行研究的动力和环境。
历来中医的生存,主要通过诊金以及适量的药物回扣来实现。诊金的获得,必须得到社会的公认,这对青年中医来说,是十分困难的。而昧着良心的药品回扣,许多人也不愿意拿。这确实是很大的社会问题。中医不解决经济效益问题,将发展无力。我建议要将各级Zhengfu认定的名中医按公务员待遇,至少与特级教师评级。社会要设立中医发展基金,对有发展前途的青年中医予以资金扶持。
中医一定要求名,没有名的中医必然穷。当年上海滩上的名中医们,许多都是有钱人,风光体面。如丁济万先生,如徐小圃先生等等。但成名,必须要有真本领,有过人的医术,还要有过硬的行医艺术。还有,利用媒体,加强宣传,在当今社会也不可缺少。不要以为,中医一定要老才能成名,那是老皇历!思想必须解放!
让中医能体面地、有尊严地从事医疗活动,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116、郝老师讲得很通俗,把张仲景治病的原则给讲得浅显易懂,中医界需要很多郝老师这样的人!大道至简,中医很多理论和观念完全可以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去解释。
117、温胆汤是传统的壮胆安神药,适用于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震灾以后,许多人经历了强烈的精神刺激下,往往出现失眠、噩梦、胸闷、心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精神抑郁等等。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心虚胆怯”。这种情况,最适宜使用的方是温胆汤。
118、服药期间旧病的症状变严重的情况是有的,不要紧张,不是药物的问题,是机体抗病能力调整中的正常反应,继续服用,病情就能控制了。感觉麻辣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药物中干姜、桂枝以及柴胡的,但也有是患者舌觉过敏有关的。
119、石膏方的使用,必须坚持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温病条辨》提出的白虎汤“四禁”可供参考。“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这为正确使用白虎汤指出了重要的客观依据。
120、当代中医的学术生命,不是在痛苦的现实中脱胎换骨,就是在痛苦的现实中灰飞烟灭。
黄煌教授经方著述汇集
大概很多朋友都阅读过黄师《中医十大类方》《药证与经方》《仲景50味药证》《经方使用手册》《经方的魅力》等书,本汇集将以临床常用中药为载体,摘选黄师不同时期的著述及平日教学、交流等文字,进行整理、汇集,以方-病-人为立体描绘,以方证为导向,旨在向各位同道及友人呈现更全面的黄师学术。
黄师常说:不求其全,但求其真。世界大千,人类所知不及万一。以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研究,若能精于某,专于某,求真于某,方有建树。
汇集纲要:
一、经方常用中药
1、经方常用中药及其简述
二、立体描绘-方病人
1、常用经方
2、对应现代疾病谱
3、人(体质)
三、方证一窥
四、经方临床
概述(一)
在进入每种药物/经方的详细解说之前,我们有必要提出几个问题,并加以阐明。
什么是经方?什么是药证?什么是方证?什么是病(疾病)?什么是方-病-人的三角关系?
一、什么是经方?
--经方,是经典方、古代经验方的一种略称,也可以解释为经常用的配方,也称为古方。现在所说的经方,主要是指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里的方。
--经方不是药物的随意组合,而是有主治、有使用方法的药物特定组合。经方的主治,称之为方证,方证是经方的灵魂。有证才能成方。
--经方是数千年先人亲身尝试而得出的天然药物应用经验的结晶。
二、什么是药证?
--药证是中医临床用药的指征和证据,也称药物主治。
--药证不是来自理论的推测,也不是来自动物实验的数据,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更确切地说,是五书的先人用自己的身体常识药物得出的结论。
--药证是以人为背景的。如果说,西医是治“人的病”,那么,中医是治“病的人”,药证是以“病的人”为背景的。
--药证是客观的,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药证可以证伪,可以通过实践进行验证其正确与否。临床上是有是证必用是药,用是药必见是效。
--药证是具体的,也是朴素的。没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而是老老实实从病人身上寻找用药的根据。
--药证是综合的。药证是用药经验的概括与提炼。有的药证,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某种病名,有的则是某种症候群,有的干脆是某个症状,而有的是某种体质状态。
--药证是稳定的。古今以来疾病谱已经发生多次变化,一些疾病被控制了,另一些心得疾病又发生了。但是,人的机体在疾病中的反应方式几乎是不变的,发热、咳嗽、昏迷、出血......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症状和体征,古人和今人也没有多少区别。
--药证是严谨的。有是证,用是药;无是证,则无是药。加药和减药,都以临床见证的变化而变化,绝不能想当然地随意加减。
--药证是科学的。药证来源于大量临床的事实,历经了无数医家的时间检验,反映了药物与疾病之间的必然联系,具有极强的可重复性,有极强的科学性,是中医学极具魅力的东西。
--药与证本是一体的。一味中药一个证,药证之间具有很强的特异性与针对性,如形影相伴时刻不离。严格地讲,每一味经典药都应该有与它想对应的运用指征。
--以药名证的方法,源于汉代名医张仲景。《伤寒论》中有“桂枝证”“柴胡证”的提法,《金匮要略》中有“百合病”的名称,这就是药证。每味药,均有其严格的适应证,每张方,也有其特定的药物组合。正如邹澍所说:“不知一病有一病之方,一方有一方之药,一药有一药之效,不能审药,何以定方?不能定方,何以治病?”(《本经疏证·序》)
三、什么是方证?
--经方的主治,称之为方证,方证是经方的灵魂。有证才能成方。
--方证是放大了的药证,药证是构成方证的基础。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单味药证与方证是有区别的。方证不是几味药证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复杂的组合,它们是心得整体,所以必须将方证看作是一味药证。
四、什么是病(疾病)?
所谓病,就是疾病,是一种在一定原因作用下,机体自稳功能失调导致的异常的生命活动过程。疾病的命名形式是病以及综合征。病和综合征是标准化与规范化的临床诊断单元,如流行性乙型脑炎、高血压病、冠心病、肠易激综合征、干燥综合症等。
中医也重视识病,如古代的狐惑、脏躁、消渴、胸痹、痰饮、风水、淋、痿、痹、痞、咳喘、烦悸是病,后世的风温、湿温、大头瘟、夹阴伤寒、乳癌、阴疽也是病,但这些疾病名尚未纳入现代医学诊疗体系,也不能得到现代法律体系以及医疗保障体系的支撑和保护,所以,其诊断尚停留在文献研究层次。
现行的中医病机是应用现代中医理论对疾病过程作的一种解释,由于理论概念的不确定性,临床容易产生歧义,一般不作为诊断的单元。个别有明显特征的病机可以看作是一个症候群,可以视为疾病,如脾虚、湿热、腑实证、气血两燔等。
概述(二)
上章对什么是经方、什么是药证?什么是方证?什么是病(疾病)作出了阐述,本章将继续什么是人(体质)?什么是方-病-人的三角关系进行说明。
五、什么是人(体质)?
这里所谓的人,也称为体质,是一种治疗性的体质,是为便于辨识方证指导方药应用的临床参照系,也称之为某某方人或某某药人。体质由患者的体型体貌、精神状态、行为心理、既往病与家族病、发病趋向等构成。体质的形成与遗传、年龄、环境、饮食、疾病等因素有关。体质是可变的。
体质可以分成方、药、体质状态特征进行划分。
--按方分(方人体质):即对本方有效而且适合用长期服用此方的体质类型,如大柴胡汤体质、温经汤体质等;
--按药分(药人体质):即是适合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及其类方的体质类型,如桂枝体质,大黄体质;
--按体质状态特征分:古往今来,有关体质状态的分类方法很多,有阴阳分类,有五行分类,按脏腑气血分类等等。
这里所提出的“药人”“方人”体质,应该是药证与方证的延伸,尤其是突出药证方证中“人”的部分,也就是突出了患者的体型体貌以及发病趋势的特征,从而突出了药证方证的客观性和整体性。这样,可以使人更易于把握方证与药证,更容易从整体的角度看问题。换句话说,方人药人的提出,与其说是经验的传授,倒不如说是思维方式的强调。从本人的教学实践看,讲方人药人,可以让当今的中医大学生们的思路发生很大转变,一方面,让他们从纷繁的理论中摆脱出来,转向朴实无华的临床技术;另一方面,让他们从“对病用药”以及“对症状用药”的思路中解放出来,转向整体的用药思路。所以,药人方人说的提出,是一种中医临床思维方式的技术调整。
重视患者的体质特征,是古典中医学的基本思想。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中,有许多有关患者体貌体态特征及疾病的易趋性的记载,如尊荣人、失精家、亡血家、支饮家、中寒家、湿家、喘家、呕家、冒家、淋家、黄家、疮家、衄家、汗家、盛人、强人、瘦人等。这些病人的个体特征,为张仲景的处方用药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照及依据。本人的“药人”“方人”,很多都能从张仲景所说的那些“人”、那些“家”中找到影子,比如黄芪体质与尊荣人相似,桂枝体质与失精家相似,麻黄体质与湿家相似。
六、病-人-方的三角关系
1)方病相应
方病相应,是经方取效的原则之一。就如《伤寒论》所说,“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每张经方,均有其主治的疾病,但是,经方主治病种不仅仅是一种,可能是几种,或者是一大类疾病。寻找完善经方主治疾病谱,特别是经方与现代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当今关键。
古方是否可以治今病?回答是肯定的。其理由是,第一,古今有不少疾病是相同的;第二,古今人类疾病的反应方式相同;第三,某些方证就是前东方人发现的某种疾病,也可以称之为东方的综合征。
方病关系尚存在许多空白点,填补空白的主要途径是临床观察。
2)方人相应
方人相应,也是经方取效的原则之一。其目的是照顾个体差异,确保经方应用的安全与有效。在慢性病的治疗原则中尤为必要。
方人相应是典型的东方式治疗思想,是中医最具有魅力的部分。在没有西医病名的时代,经方医家主要通过体质类型的识别以帮助经方的正确应用。比如,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可以看作是六种体质;舒驰远提出的阴阳十六字的辨证总纲。即:阴证目暝嗜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恶寒;阳证张目不眠、声音响亮、口臭气粗、身轻恶热。就是体质的阴阳分类,临床上在此基础上再辨识具体的方证。方人相应体现一种宏观的、整体的、综合的临床思维。
方人关系的线索,大多隐含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后世的医著和医案中。经典的表述比较简略,而后世这方面的内容也比较隐晦。获取的方法,一般可以根据方证中对患者脉象、舌象、面色、腹证、形体、神气的描述去再现,也可以根据患者寒热有无、汗出与否、渴与不渴、二便、睡眠等基本生理状态的记录去分析去推测。
方人关系建立后,可以直接将与某方对应的体质称之为某方体质,如温经汤体质、大柴胡汤体质等。
3)病人相应
疾病具有易趋性,与特定的体质相关。什么样的人容易患什么疾病?什么疾病多见于什么样的人?
也是经方应用时应该考虑的问题,这为我们进一步寻找合适对应的方提供前提。
关于方证相应
最后,我们不得不重点提及方证相应。方证相应,是经方医学基本理论概念之一。方证的证,是证据的意思,是指导临床医生用药用方的证据和指征。这个证据,是疾病与体质。也就是说,方病相应加上方人相应,就是方证相应。
方证有经典方证与现代方证之分。经典方证的表述比较简单粗略,可以说是一种不全性表述,即有的是某种症状或体征,也有的仅仅是某种疾病的某个症状,或是某类疾病的共同表现,或是某种疾病的某个阶段的某种表现,还有的是某种体质状态的大致表述。正是由于这种不全性的表述,再加上用辞多为古代的自然语辞,从而导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脸摔伤后怎么消肿化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