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小儿助听器验配中心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助听器验配的因素有哪些?_百度知道
影响助听器验配的因素有哪些?
我有更好的答案
1,听力损失者个人情况:性质、程度、听力图坡度、言语识别率、年龄、病因、耳鸣否以及损失后对自己的影响等;2,检查、测听的准确度和手段的齐全;3,验配师的经验和调试,与验配师之间的交流程度,沟通效果以及试听感受;4,听力损失者对听损认知和态度,形象、个性、对外观的要求以及担心和疑惑;5,佩戴助听器后的聆听需求;6,本人和家人的期望值;7,经济承受能力,消费观。
采纳率:40%
来自团队:
听损的程度听损的性质言语的分辨率有无听觉通路的障碍验配师的调试经验调试水平
听损的程度听损的性质言语的分辨率有无听觉通路的障碍
1言语分辨差
对助听器的期望值不切合实际
没有正确的了解选配助听器(
助听器必须到专业机构进行正确选配,这样才能使助听器发挥最大的作用)。
有很多啊比如:患者的听损水平,患者的言语分辨能力,环境因素,验配师的调试经验调试水平,助听器的效果评估等。If you need more help, you can baidu search ----listentown。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助听器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影响小儿助听器验配的因素有哪些??_百度知道
影响小儿助听器验配的因素有哪些??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是婴幼儿听力状况的鉴定。虽然行为测听结果准确,但是对于年龄在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只有使用电生理测听方法。通常我们使用短声ABR(click ABR)、短纯音ABR(toneburst ABR)和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等方法。正确使用这些方法均能获得婴幼儿比较准确的听力阈值。中国听力学网专家解释,在换算电生理反应阈值和听力阈值时,最重要的是理解校正系数的应用。所谓校正系数指从ABR反应阈值,变成行为测听阈值所需要减去的分贝数。一般讲,电生理反应阈值比行为测听阈值高出5-20dB不等。低频500Hz需要减去20dB,而高频4000Hz仅需减去5dB即可。比如,用短纯音在500Hz获得ABR阈值是60dBnHL,换算成行为听力阈值便是40dBHL (60-20=40dB)。按这种方法,一般能获得婴幼儿的听力阈值,成为助听器验配的基础。二是必须充分考虑婴幼儿耳道独特的声学特点。我们知道耳道越小,同等声音强度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共鸣,也就是,如果我们按照厂家提供的助听器2cc指标来验配的话,90%的情况会导致过分放大,是的婴幼儿不舒服,不愿意带助听器,甚至对小儿的听力有影响。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测试婴幼儿的真耳耦合腔差(RECD)。中国听力学网认为,测试RECD非常重要,是保证助听器验配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获得了婴幼儿的RECD值后,第三个因素是对助听器验配后的效果评估。一般在评估中,我们可以使用助听器分析仪,利用探头麦克风来进行真耳测试。评估的目的有几点,首先是保证婴幼儿戴上助听器后,各项指标能基本满足,譬如增益、最大输出等;然后看是否助听器能最有效地放大言语声音,助听器听的舒适并不等于能挺清楚言语,这些都是需要不断评估和调试,最后,需要判断是否助听器的功能适合小儿的使用,比如方向性麦克风、多记忆助听器、风声降噪功能等。这些功能并非对所有婴幼儿有用,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才行。
1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婴幼儿助听器验配_图文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婴幼儿助听器验配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2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助听器验配师期末测试题答案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助听器验配师期末测试题答案
&&听觉系统基础知识及助听器验配。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3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助听器验配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