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上眼睛怎么打就感觉周围都黑黑的,自己越来越渺小,然后很害怕,有点暴躁,焦虑了

容易焦虑,对结果总是做最坏设想怎么办? - 知乎760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6分享邀请回答172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20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高考前焦虑失眠压力大?99%考生认为这样排解最有效!
在高考备考的一年里,我们经常能见到这样的现象:表面看起来很积极向上的学生会被一次模拟考试彻底打垮,无法参加高考;本来很听话踏实的学生竟然在课堂上公然与老师抬杠,发生激烈冲突;眼看还有几天就要高考,平时综合素质很好的尖子生竟然离奇地失忆了……
这些看似离奇的高三事件背后有着同样的诱因即焦虑情绪,今天小编带来一篇关于高考前治疗焦虑情绪的文章,高中生们尤其是高三学生一定要看看。
你的焦虑属于哪一种?
焦虑是高三考生很常见的情绪,它不仅会表现为“焦急、烦躁、不安”的状态,还有很多不易察觉的表现形式。
表现一:“郭靖刻苦练功态”(努力学习型)
高考临近,有些考生会加班加点地学习,他们自觉地减少休息和娱乐时间,变得寡言少语,经常独自趴在书桌上奋笔疾书,很长时间都不停止,但实际上他们的复习效果却不理想,他们的眼神中充斥着惶恐和紧张。
这是焦虑情绪较常见的表现形式,但父母和老师往往理解为“孩子自己知道努力了”,反而忽略了他们背后隐藏的焦虑情绪。
表现二:“段誉风度翩翩姿”(自信满满型)
一些考生在模拟考试后不但没有好好总结反思,提高行动力去努力学习,反而比以前更显轻松自在了。当父母和老师问到他们学习的情况时,考生会“胸有成竹”地说:“放心吧,我能行,高考肯定没问题!”其实,引起这种反常的打包票行为的深层原因是考生内心的焦虑,他们以反向作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来释放内心的焦虑情绪。
表现三:“恶人岳老三嗷嗷叫”(爱发脾气型)
有些考生进入高三之后脾气越来越暴躁,随便一句话都可能影响他的心情,芝麻大的事他也会借题发挥,大吵大闹。人际交往方面,他们和同学老师的相处都出现了较多的矛盾。如果你发现自己也经常无端发脾气,很可能正在被焦虑情绪所折磨。更多文章请下载高考直通车客户端查看。
表现四:“慕容一心复大燕”(失眠多梦型)
距离高考最后的两个月,考生经常梦到在考场上突然失去记忆,曾经很熟悉的东西怎么也想不起来;梦中发现考卷上的题都是自己没学过的;考试时老师发给自己的卷子是白纸,别人的卷子都事先写满了答案;梦见自己走进高考考场,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不知所措、喘不过气来,头脑一片空白等。
当考生总是期望自己能够达到超出自己能力范畴的目标,整日都在想如何实现目标时,白天就会表现得忧心忡忡、茶饭不思,晚上自然而然就会失眠多梦,这就是典型的焦虑反应。
四个方法重新审视焦虑情绪
发现考生有焦虑情绪后,很多老师和父母过分紧张,直接去找考生谈话,希望他们能直接克服焦虑,马上高效率地投入到高考复习中,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与此同时,老师和家长不能严厉批评考生,那会使他们丧失表达焦虑的机会,承受更多心理压力。
此时,老师和家长的冷静和理解对考生才是最重要的。以下四个方法能够帮助我们重新审视焦虑情绪,排除焦虑的影响。
1、气定丹田,接受焦虑
焦虑是对自己预期中的、有重大影响的损失或失败的情绪反应。当一些对我们很有价值的东西处于危险中时,焦虑就开始了。心理学意义的“克服焦虑”,指的是能带着焦虑生活,绝不意味着要完全戒除焦虑。因为焦虑是我们内心重要的“信号灯”,它除增加人的心理压力以外,还有一个积极的作用——让我们最终认识到什么才是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事,并帮助我们找到挽救的方法。在高三,无论对于考生还是考生家长来说,接受焦虑的存在比消灭焦虑更正确。
2、更积内力,面对焦虑
有些考生在一模临近时能够感觉到内心的紧张和焦虑,但为了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他们尽量忽视这些焦躁的情绪;还有一些考生选择逃避和放弃。要知道,无论压抑还是逃避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会引发新的焦虑。
既然焦虑是内心的信号灯,考生倒是要问问自己:“我这么焦虑到底是在担心什么?
是担心学科知识的遗漏还是担心临场发挥失常?我所担心的是人力可控的还是完全不可控的?”只有找到焦虑的源头,才能更有效地规划接下来的复习。
家长老师也可以帮助考生分析上面的问题,让考生说说自己最心忧的事情。考生的很多想法是有误区的,老师和家长可以在谈话时讲出自己的看法,但不要急于说服孩子。
因为你们的倾听可以帮考生缓解焦虑,考生在倾诉时也能更客观、理性地思考自己的困惑。考生逐渐冷静下来之后,会反思老师、家长的态度和观点,从而更好地摆脱焦虑。
3、遵循卦象,踏遍周天
很多考生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们总想找到一种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提高成绩。改善这种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找到安全感。
在复习阶段,不要盲目地找各种练习题来做,可以找一个自己相信的人,可以是老师、父母或有能力帮助你的人,一起分析自己的现状:哪个学科是你的弱项,哪些科目有提升空间,该做什么类型的题目,该如何制订复习计划,该如何改善应试技巧等。弄清这些关键问题之后,考生会平静很多,把焦虑值降到最低点,从而才能进入备考状态。
4、踏雪无痕,随心所欲
放松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为了更好地投入学习。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缓解焦虑,劳逸结合才是长久之道。以下几个小练习可以在学习间隙帮助考生自我放松。
(1)闭上眼睛做几次深呼吸,想象自己吸入的是清新的空气和能量,呼出的是心里的压力和负担。
(2)打开音乐,想象自己身处一个舒适的环境,正在享受那种放松和愉悦的时光,并想象那种放松、愉悦的心情会一直陪伴自己。
(3)在椅子上坐好,使全身(面部、颈部、肩膀、躯干及四肢)的所有肌肉都绷紧,坚持一会儿,瞬间放松下来,重复几次可以缓解疲劳。
当考生在考场出现紧张和焦虑情绪时,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帮助自己找回放松状态。
排解焦虑的30个建议
关于科学预防考试焦虑
建议1:适度平静
平时个性张扬的学生,在张扬的前提下,可稍平静一些;平时内向的学生,在平静中可略张扬一些。当然,都不要刻意追求,自然为好。一定压力下的平静是高考超水平发挥的必要条件。
建议2:适度自信
大考临近,我常对考生说:“这里必须拒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弱都无济于事。”自信,是成功的起点;失去信心,必然导致失败。当然,平时考得好的学生,也不能过于自信,凭自己有点实力,就自以为是、盲目乐观。
建议3:适度动机
动机过强和动机过弱,都不利于高考;适度动机,效率最高。尤其是期望值过高,容易导致考生紧张、忧郁、恐惧等情绪,进而造成考试的失败。这就是说,期望要合理。
建议4:适度运动
高三学生大都不爱运动,主要是学习紧张没时间运动。但我还是希望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度运动运动,比如散散步、跑跑步、小打一会儿球,或跳几分钟绳,或在阳台上做会儿操,等等。这样,可以缓解紧张的神经,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考试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清醒的大脑。
建议5:适度交流
同龄人一起迎考,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同学间适度交流,进行感情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同学之情对增强信心、减缓压力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考前时间宝贵,切不可“长谈”。除了和同学交流外,还可与家长、亲友交流。
建议6:充分准备
认真做好考前的复习和准备工作,注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做到胸有成竹,心中不慌,从而预防考试焦虑的产生。
建议7:处变不惊
训练自己在面对变化的问题或学习的困难时,能冷静地进行分析、判断,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比如,面对试题的难易,要有“人难我难,我不怕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之心态。
建议8:防止过劳
高考临近,切忌搞疲劳战术,过度疲劳,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不适感,不利于考试时水平的发挥。
关于考试焦虑的消除
建议9:矫正担忧
考生把担忧逐一列出,会发现这些担忧往往具有夸大、缩小和不现实等错误,如认为自己不行,过分夸大缺点,看不到优点等。学会正确辨析,对担忧做出合理的、积极的分析,以良好的心态参加考试。
建议10:自我暗示
利用暗示语句的强化作用,进行心理调节。暗示语要具体、简短和肯定。比如“说我行,我就行,不行也行”,“我早就准备好了,就等这一天了!”这样可以让大脑形成一个兴奋中心,可以抑制紧张情绪。
建议11:焦点转移
考前聚焦点集中在高考上,可以适当转移到与高考无关的事情上去。如,欣赏音乐、散步、与人交谈,也可以做深呼吸或大声唱歌、朗诵等。
建议12:做操练习
做广播操或其他简易运动,让肌肉放松,可以缓解身心疲劳,缓解身心紧张,抑制焦虑程度。
建议13:科学补氧
通过口服补氧类保健品或氧吧补氧,使脑细胞和机体得到充足的氧供应,消除焦虑。当然,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关于临考前的复习
建议14:每日做题
考前要养精蓄锐,并不是说整天休息。相反,我以为每日还是要做些题的,不要让自己手生,要让自己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形成模式识别能力。当然,做题的数量不能多,难度不能大。
建议15:一次成功
面对一道题(最好选陌生的中档题),用心去做,看看能否一下就理出思路,一做就成功。一份试卷,若没能一次成功地解决几道题,就往往会因考试时间不够而造成“隐性失分”。
建议16:讲求规范
每年高考,都会有不少考生因答题不规范而丢分,非常可惜。建议考生,找几道有评分标准的考题,认真做完整,再对照评分标准,看看是否答题严密、规范、恰倒好处。
建议17:回到基础
一般说来,考前不宜攻难题,既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也没有必要。要回到基础,把基础夯的扎扎实实的,这样在考试时才能做到“基础分,一分不丢”。
建议18:限时训练
可以找一组题(比如10道选择题),争取限定一个时间完成;也可以找1道大题,限时完成,等等。这样,主要是想创设一种考试情境,检验自己在紧张状态下的思维水平。
建议19:激活思维
可以找一些题,只想思路,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不必具体详解,再对照解答,检验自己的思路。这样做,有利于在短时间里获得更多的具有策略意义的解题方向,训练思维品质。
建议20:翻看错题本
错题本应经常翻看,对一些已经掌握了的不再错的题目要加以删除,考试前复习时只要看看错题本就可以了。
关于科学应考
建议21:填写信息,稳定情绪
试卷一发下来,立即忙于答题是不科学的,应先填写信息,如在答题卡上涂清“试卷类型”,写清姓名和准考证号等等,这样做不仅是考试的要求,更是一剂稳定情绪的“良药”。
建议22:总览全卷,区别难易
打开试卷,看看哪些是基础题,哪些是中档题,哪些是难题或压轴题,按先易后难的原则,确定解题顺序,逐题进行解答。力争做到“巧做低档,题全做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高档题,做错也无悔。”
建议23:认真审题,灵活答题
审题要做到:一不漏掉题,二不看错题,三要审准题,四要看全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审题中还要灵活运用知识,发现和寻找简捷的解题方法。
建议24:过程清晰,稳中求快
一要书写清晰,速度略快;二要一次成功;三要提高答题速度;四要科学使用草稿纸;五要力求准确,防止欲速不达。
建议25:心理状态,注意调节
考试中,要克服满不在乎的自负心理,要抛弃“在此一举”的负重心理,要克服畏首畏尾的胆怯心理。面对难、中、易的试卷,调节好心理,积极应对。
建议26:尽量多做,分分必争
高考评分,理科是按步骤、按知识点给分;文科是按要点给分。因此,考生在答题时,就要会多少,答多少,哪怕是一条辅助线,一个符号,一小段文字,都可写上,没有把握也要敢于写,千万不要将不能完全做出或答案算不出的题放弃不做。
建议27:抓住“题眼”,构建“桥梁”
一般难题都有个关键点(称之为“题眼”),抓住了“题眼”,问题就易于解决了。此外,还要利用相关的知识、规律、信息进行多方联系,构建“桥梁”,找出问题的内在联系,从而构思解题方案,准确、快捷地解决问题。
建议28:遇到易题,格外小心
易题,容易使人轻视,不注意题目的细微变化,不费思索顺手写来,可能铸成大错。所以有“容易题,容易错”的说法。要知道,题目对你容易,对别人也容易。在易题上得分与失分往往在于仔细与不仔细。
建议29:思路暂塞,学会变通
考试时,熟知的知识、方法突然想不起来,该怎么办呢?这时要学会变通,一是换个角度或思路,从与题目有关的项目开始回想;二是利用本卷中其他题目中的信息;三是暂时放弃,换另一道题做,等情绪稍稳定,思路慢慢清晰时,再回过头来做,可能有意外的收获。
建议30:注意检查,减少失误
争取有一定的时间检查答卷,主要是检查题目是否遗漏,是否弄错了题意,是否抄错了什么,尽量减少失误。对一些“疑似”答案,尤其要注意检查。可以对思路检查,对步骤检查,对结果检查,对试题要求检查等。
家长应该如何帮孩子排解焦虑?
家长能否帮助孩子平安度过备考期,家长首先不要将自身的压力转嫁给孩子,此外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⑴、停止在孩子面前反复讲你们自己所谓的价值观、期望值之类的废话;
⑵、停止过度关心;
⑶、停止无休止的唠叨和自卑自怜的行为;
⑷、停止你们自己的焦虑投射在孩子的身上;
⑸、容许孩子有自己的休息放松的方式;
⑹、容许孩子的情绪表达、而停止自己的反击;
⑺、当孩子想要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时候,停止你的说教而成为一名专心的听众;
⑻、提供孩子适当的营养和安静的环境是家长应尽的义务;
⑼、提供给孩子每天有一个共同聊天的时间,内容与考试无关的;
⑽、关注孩子的身心状态的改变,以能及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老是忍不住去想最坏的可能,越想越焦虑怎么办?
容易焦虑,对结果总是做最坏设想怎么办?
知乎用户,有猫,学过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工作微信 ID dingruoshuimiao
以下内容,来源于一本叫 Reinventing Your Life 的心理自助书,它介绍了一种叫「图式治疗」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对于 11 种「图式」(你可以先简单理解为人格障碍)有显著疗效。书中很大一部分方法,是我们可以自行操作和练习的。目前,我的老师 @王怡蕊 正在翻译中文版。
那咱们就进入正题。前阵儿看到一个有意思的论调:凡事总往最坏的地方想的人,他们获得了「不必控制冲动暴躁」的福音。
他们在拥挤的高速上不会暴发路怒症,而是会告诉自己:速度降下来了,不容易发生可怕的交通事故;
他们在伴侣出轨时不会情绪崩溃,而是坦然接受:啊,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我就知道会这样啊;
他们在遭受不公平待遇时不会揭竿而起,而是告诉自己: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逆来顺受……
其实这算是黑色幽默吧,凡事总往最坏处想的悲观主义哪里有「福音」了:
开车速度快起来他们可能就会被「要出车祸」的可怕念头挟住、甚至无法正常驾驶;
伴侣出轨前他们可能一直神经质地疑神疑鬼,导致感情质量非常低;
悲观主义带来的习得性无助让他们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屡退屡败。
所以,遇到事情容易想「会发生什么」,并且总是逃不开「最坏的可能」,这的确不利于健康、快乐的生活,需要想想办法克服这种思考习惯,让理性占据上峰。
在说「怎么做」之前,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改变很难,但它值得。
现在的我们,是过去所有经验的累积,之所以我们会有某些行为特点,很大原因是它曾经「非常有用」。
而我们之所以要改变,是因为环境变化了、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权力变化了,原来的一些行为特点变得不再那么适宜,甚至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我在这里告诉大家「怎么办」很容易,但真的要处理好心里难受的感觉、坚持行为上的改变,这很不容易。也许可以更容易成功一些的做法是,求助一名具有足够专业资质的认知行为流派的心理咨询师 / 治疗师,在咨询师 / 治疗师的接纳和推动下,经过至少一年的时间,一点点实现改变。
(为什么是认知行为流派?因为可以在保证实现改变的前提下,进展更快一些……)
接下来,说说「怎么办」。
1. 我为什么老都忍不住去想最坏的可能?
在我还在精神科实习的时候,面对总是过度担心的焦虑患者,我几乎每次都听到这个问题。那时候,我的处理方式是:这也是你症状的一部分,你又在想了。不要去想,去做事。
可现在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是一个「锚」,它能缓解一部分焦虑。
图式治疗师认为,我们之所以会被「前面有毁灭性打击」的恐惧感支配,可能是因为童年有下面这样的经历:
父母因为自己的各种经历而表现出过度担心,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模仿而成;
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认为环境中到处充满危险、孩子一不小心就会生病,反复警告孩子这个那个,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保护好自己;
父母没能很好地为孩子提供情感 / 身体 / 物质或经济能力的安全环境,孩子自小意识到「这是个危险的世界」;
小时候生过重病或者经历过重大事故,自小觉得「生命脆弱」「灾难说来就来」;
双亲之一经历过重大事故,可能去世了,让孩子自小觉得「这个世界很危险」。
带来问题的固有认识可能来源于小时候,但是这不代表问题不可解决、固有认识不可改变。我们可以通过「现在」的一些努力,让自己成长。
2. 你都怕些什么?列个单子吧
那些让你担心、害怕,或让你感到无法行动的「最坏的可能性」,它们都是什么呢?是黑暗?是你可能突然失控、做起任何事的恐惧?还是害怕走在路上遭遇横祸?不如把它们写下来,然后对每个项目做下面四项登记:
从 0(完全不怕)到 100(怕得没法睁眼),你对它有多恐惧?
从 0(完全不怕)到 100(怕得没法睁眼),你有多希望避开它?
面对它,你做了什么来过度保护自己?(比如「怕黑」——把家里所有灯通宵打开、保持清醒一整夜)
面对它,家人是怎么配合你过度保护自己的?(比如「怕黑」——不在我身边的时候,彻夜随时接听我的电话)
把你最害怕的具体的事情都这样写下来,这个举动本身就能让你更理性地面对害怕的事。
3. 给每样害怕的事分出层级
「怕黑」是非常笼统的一个描述,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它带来的恐惧感肯定不一样。比如,在黑暗的自己房间里,它带来的焦虑感有多重?在宾馆房间呢?和同伴待在黑暗的旷野中,又有多重?一个人在黑暗的旷野中,又有多重?
把上一条建议中每样害怕的东西按照害怕的程度由低到高排序,然后分别给它们赋予条件,写下不同条件下焦虑感的 0~100 分值,按照不同条件带来的焦虑感的严重程度由低到高排序。
注意:2、3 条中,列出具体明确、可操作的描述非常非常重要,在心理咨询师 / 治疗师指导下进行,可能更合适。
4. 请周围的亲人、朋友提供支持
我们体会到的无力感和失控感,很大程度上,是借由身边亲友的过度保护或照顾迁就来得到保持的。
因此,在决定改变之后,我们可能需要主动地跟一直关怀、照顾我们的亲友告知我们要「改变」的决定,请他们接下来停止迁就我们寻求反复确认或者陪伴、帮助的要求。
受到这样要求的对象有可能如释重负,也有可能觉得这很「无理」,可能一开始仍忍不住要保护我们、帮助我们、警告我们,但「我要靠自己」的姿态需要树立,需要坚持。我们的坚持,能够影响身边的人。
5. 你担心的事情发生的概率到底有多大?
其实特理解「万一……那就……好可怕啊」想法的人,因为我自己有时也忍不住会这么想,然后就觉得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不行不行,不能那么做!
还好,我自己是心理咨询师,我知道这是「灾难性想法」,我知道这是一种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只要我能够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带着理性去评估一下,「万一」发生的可能性有多高、就算「万一」要发生了我其实有哪些可用的对策,「万一」就不再那么可怕了,该做的事就能够做下去了。(说起来好像很容易吼?有这种经历才会知道,「做下去」得花多大的力气来挣扎~)
假如一想到「万一」就一下子失去行动能力,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询问他人等方式来获得「万一」发生的精确概率。这个概率越精确,「万一」带来的焦虑感可以越小。
为了保持这种「概率」带来的确定感,我们可以把每个「万一」写下来,然后分别登记:
你觉得自己面临相应情境时,这个「万一」会发生的可能性(比如 100%??);
更客观一点去想,在相应情境中这个「万一」会发生的可能性(比如 20%?)。
写下来,有了对比、有了客观的确认,「万一」就更接近它「万分之一」的本来面目了。
6. 担心 / 害怕一件事的时候,你会对自己说些什么?
担心、害怕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一下子慌了神,感到孤立无援、惊慌失措。但实际上,到这一步,咱们已经获得了一些能够帮助平静下来的「工具」,比如客观地评估「害怕 / 担心的最糟糕的事发生的可能性」。
可当时想不到是不是?没关系,我们可以提前准备,在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或者手机备忘录上写下安慰自己的话,这样,等到真的进入「可怕」的场景,你就拥有自己给自己的支持。
我知道,我害怕一个人呆在黑暗的房间里。我害怕看不清的地方会冒出鬼怪或者别的什么可怕的东西,它们可能会扑向我,把我吃了或者把我弄死。周围太黑了,我觉得那些不可名状的恐怖东西就在我附近,随时都有可能扑向我。
但是事实上,我呆在很安全的环境。之所以这么害怕,是因为小时候的经历让我有了这种念头,而我从来都没有真正去面对它,所以那种恐惧的感觉自己越长越大。其实,这种恐惧的感觉是我自己生出来的,而不是周围的什么恐怖的东西带给我的。我现在需要开始做深呼吸,让心跳逐渐慢下来,静静呆在黑暗里,看看那些恐怖的东西到底会不会突然扑上来。
我知道,我现在非常想给朋友 / 家人打电话,请他们过来陪我,只要不要让我一个人待着。我知道,哪怕他们没有过来,只要和他们通着电话,我就会感到安全些。但是,我并不是必须打电话给他们,我现在呆在房间里,已经足够安全。打电话给他们,是我的迷信。我不能总是给他们打电话,这已经对我和周围的人造成了困扰,我希望自己能够克服这重障碍。
7. 找找你心里住的那个小孩子,陪伴 TA 成长
在这个练习中,我们需要静下心来、仔细回想自己小时候感到脆弱、无助的那个场景;然后,想象作为大人的你进入那个场景,带着童年的那个自己来到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用你自己的方式安慰 TA,让 TA 知道:你现在是安全的,你担心的事情并不会发生,我会陪着你做你想做的事情,假如发生任何可怕的事情,我会保护你、会帮助你渡过难关。
要知道,每当我们「忍不住想到最坏的结果」,那个恐惧的孩子就需要得到安慰和保护了。这时候,那个温暖的大人就需要找到恐惧的小朋友,陪伴 TA、安慰 TA,让 TA 慢慢安心。
同样地,我们自己也会安心很多。
8. 练习自我放松的技巧
放松练习有很多,这里只介绍深呼吸的方法,非常简单、有用。
呼吸方式:控制胸廓,仅仅依靠肚子的起伏,缓缓换气;
呼吸频率:每分钟呼吸次数控制在 8 次以下,这意味着,吸气和呼气的过程都需要持续至少 4 秒;
呼吸姿势:随你喜欢,当然,最好能采取身体比较舒服、不需要花力气维持的姿势。
前面这么多准备和练习,都在为面对自己害怕的事或物进行准备。
当我们练习足够熟练,就能把它们作为「工具」,进行实地演练了——当然,在真的开始前,假想的面对非常必要。
9. 闭上眼睛,假装自己在面对害怕的事物
我们多数人对于自己害怕的事物或者场景,有着非常鲜明的画面,就好像它是真的似的——其实,这种特点可以加以利用。
可能,过去一旦脑海中浮现出那些画面,我们就不由得退缩了;现在,我们需要鼓起勇气,直面这些画面,然后利用我们已经掌握的「工具」,在想象中走向正面的结局。
循序渐进当然很重要。在第二、三步列出的表单和分出的层级这时候就派上用场了——从焦虑评分最低的项目开始,一点点消化它们。
类似那两步,这部分练习最好在咨询师 / 治疗师的协助和引导下逐步进行。老实说,我会有一点点点担心你自己尝试的话变得更害怕一些事情或者情境……
10. 鼓起勇气,直面自己害怕的事物
当那些鲜明生动的画面不再轻易地吓到我们,我们就可以进入真实的场景,在行为上制造具有纪念价值的改变啦。
同样,循序渐进很重要;
假如对一项尝试感到特别焦虑,那就不要急,先选择同一层级的其它项目来尝试;
每项尝试,都需要在你感到心理上完全舒适后,再结束;
别忘了,你有很多「工具」:概率估计,预先写好的自我鼓励,找到心里那个惊恐的小朋友,通过深呼吸让身体放松;
每成功挑战一项尝试,就自我表扬、自我满足一下吧,这是勇敢的你应得的!
每完成一项挑战,就跟自己强调:本来这么担心的事情,根本不会发生!这能让我们更加明白,我们对结果的糟糕程度实在夸大得太过分了。
真的已经太长了……所以不再多说,就这样结束吧~
扫描二维码下载读读日报
发现更多新奇领域在读读日报,还有上万个主编与日报。高考前焦虑失眠压力大?99%考生认为这样排解最有效!
在高考备考的一年里,我们经常能见到这样的现象:表面看起来很积极向上的学生会被一次模拟考试彻底打垮,无法参加高考;本来很听话踏实的学生竟然在课堂上公然与老师抬杠,发生激烈冲突;眼看还有7天就要高考,平时综合素质很好的尖子生竟然离奇地失忆了……
这些看似离奇的高三事件背后有着同样的诱因即焦虑情绪,今天小数老师带来一篇关于高考前治疗焦虑情绪的文章,高中生们尤其是高三学生一定要看看。
你的焦虑属于哪一种?
焦虑是高三考生很常见的情绪,它不仅会表现为“焦急、烦躁、不安”的状态,还有很多不易察觉的表现形式。
表现一:“郭靖刻苦练功态”(努力学习型)
高考临近,有些考生会加班加点地学习,他们自觉地减少休息和娱乐时间,变得寡言少语,经常独自趴在书桌上奋笔疾书,很长时间都不停止,但实际上他们的复习效果却不理想,他们的眼神中充斥着惶恐和紧张。
这是焦虑情绪较常见的表现形式,但父母和老师往往理解为“孩子自己知道努力了”,反而忽略了他们背后隐藏的焦虑情绪。
表现二:“段誉风度翩翩姿”(自信满满型)
一些考生在模拟考试后不但没有好好总结反思,提高行动力去努力学习,反而比以前更显轻松自在了。当父母和老师问到他们学习的情况时,考生会“胸有成竹”地说:“放心吧,我能行,高考肯定没问题!”其实,引起这种反常的打包票行为的深层原因是考生内心的焦虑,他们以反向作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来释放内心的焦虑情绪。
表现三:“恶人岳老三嗷嗷叫”(爱发脾气型)
有些考生进入高三之后脾气越来越暴躁,随便一句话都可能影响他的心情,芝麻大的事他也会借题发挥,大吵大闹。人际交往方面,他们和同学老师的相处都出现了较多的矛盾。如果你发现自己也经常无端发脾气,很可能正在被焦虑情绪所折磨。更多文章请下载高考直通车客户端查看。
表现四:“慕容一心复大燕”(失眠多梦型)
距离高考最后的两个月,考生经常梦到在考场上突然失去记忆,曾经很熟悉的东西怎么也想不起来;梦中发现考卷上的题都是自己没学过的;考试时老师发给自己的卷子是白纸,别人的卷子都事先写满了答案;梦见自己走进高考考场,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不知所措、喘不过气来,头脑一片空白等。
当考生总是期望自己能够达到超出自己能力范畴的目标,整日都在想如何实现目标时,白天就会表现得忧心忡忡、茶饭不思,晚上自然而然就会失眠多梦,这就是典型的焦虑反应。
四个方法重新审视焦虑情绪
发现考生有焦虑情绪后,很多老师和父母过分紧张,直接去找考生谈话,希望他们能直接克服焦虑,马上高效率地投入到高考复习中,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与此同时,老师和家长不能严厉批评考生,那会使他们丧失表达焦虑的机会,承受更多心理压力。
此时,老师和家长的冷静和理解对考生才是最重要的。以下四个方法能够帮助我们重新审视焦虑情绪,排除焦虑的影响。
1、气定丹田,接受焦虑
焦虑是对自己预期中的、有重大影响的损失或失败的情绪反应。当一些对我们很有价值的东西处于危险中时,焦虑就开始了。心理学意义的“克服焦虑”,指的是能带着焦虑生活,绝不意味着要完全戒除焦虑。因为焦虑是我们内心重要的“信号灯”,它除增加人的心理压力以外,还有一个积极的作用——让我们最终认识到什么才是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事,并帮助我们找到挽救的方法。在高三,无论对于考生还是考生家长来说,接受焦虑的存在比消灭焦虑更正确。
2、更积内力,面对焦虑
有些考生在一模临近时能够感觉到内心的紧张和焦虑,但为了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他们尽量忽视这些焦躁的情绪;还有一些考生选择逃避和放弃。要知道,无论压抑还是逃避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会引发新的焦虑。
既然焦虑是内心的信号灯,考生倒是要问问自己:“我这么焦虑到底是在担心什么?是担心学科知识的遗漏还是担心临场发挥失常?我所担心的是人力可控的还是完全不可控的?”只有找到焦虑的源头,才能更有效地规划接下来的复习。
家长老师也可以帮助考生分析上面的问题,让考生说说自己最心忧的事情。考生的很多想法是有误区的,老师和家长可以在谈话时讲出自己的看法,但不要急于说服孩子。因为你们的倾听可以帮考生缓解焦虑,考生在倾诉时也能更客观、理性地思考自己的困惑。考生逐渐冷静下来之后,会反思老师、家长的态度和观点,从而更好地摆脱焦虑。
3、遵循卦象,踏遍周天
很多考生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们总想找到一种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提高成绩。改善这种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找到安全感。
在复习阶段,不要盲目地找各种练习题来做,可以找一个自己相信的人,可以是老师、父母或有能力帮助你的人,一起分析自己的现状:哪个学科是你的弱项,哪些科目有提升空间,该做什么类型的题目,该如何制订复习计划,该如何改善应试技巧等。弄清这些关键问题之后,考生会平静很多,把焦虑值降到最低点,从而才能进入备考状态。
4、踏雪无痕,随心所欲
放松并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为了更好地投入学习。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缓解焦虑,劳逸结合才是长久之道。以下几个小练习可以在学习间隙帮助考生自我放松。
(1)闭上眼睛做几次深呼吸,想象自己吸入的是清新的空气和能量,呼出的是心里的压力和负担。
(2)打开音乐,想象自己身处一个舒适的环境,正在享受那种放松和愉悦的时光,并想象那种放松、愉悦的心情会一直陪伴自己。
(3)在椅子上坐好,使全身(面部、颈部、肩膀、躯干及四肢)的所有肌肉都绷紧,坚持一会儿,瞬间放松下来,重复几次可以缓解疲劳。
当考生在考场出现紧张和焦虑情绪时,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帮助自己找回放松状态。
排解焦虑的30个建议
关于科学预防考试焦虑
建议1:适度平静
平时个性张扬的学生,在张扬的前提下,可稍平静一些;平时内向的学生,在平静中可略张扬一些。当然,都不要刻意追求,自然为好。一定压力下的平静是高考超水平发挥的必要条件。
建议2:适度自信
大考临近,我常对考生说:“这里必须拒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弱都无济于事。”自信,是成功的起点;失去信心,必然导致失败。当然,平时考得好的学生,也不能过于自信,凭自己有点实力,就自以为是、盲目乐观。
建议3:适度动机
动机过强和动机过弱,都不利于高考;适度动机,效率最高。尤其是期望值过高,容易导致考生紧张、忧郁、恐惧等情绪,进而造成考试的失败。这就是说,期望要合理。
建议4:适度运动
高三学生大都不爱运动,主要是学习紧张没时间运动。但我还是希望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度运动运动,比如散散步、跑跑步、小打一会儿球,或跳几分钟绳,或在阳台上做会儿操,等等。这样,可以缓解紧张的神经,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考试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清醒的大脑。
建议5:适度交流
同龄人一起迎考,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同学间适度交流,进行感情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同学之情对增强信心、减缓压力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考前时间宝贵,切不可“长谈”。除了和同学交流外,还可与家长、亲友交流。
建议6:充分准备
认真做好考前的复习和准备工作,注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做到胸有成竹,心中不慌,从而预防考试焦虑的产生。
建议7:处变不惊
训练自己在面对变化的问题或学习的困难时,能冷静地进行分析、判断,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比如,面对试题的难易,要有“人难我难,我不怕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之心态。
建议8:防止过劳
高考临近,切忌搞疲劳战术,过度疲劳,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不适感,不利于考试时水平的发挥。
关于考试焦虑的消除
建议9:矫正担忧
考生把担忧逐一列出,会发现这些担忧往往具有夸大、缩小和不现实等错误,如认为自己不行,过分夸大缺点,看不到优点等。学会正确辨析,对担忧做出合理的、积极的分析,以良好的心态参加考试。
建议10:自我暗示
利用暗示语句的强化作用,进行心理调节。暗示语要具体、简短和肯定。比如“说我行,我就行,不行也行”,“我早就准备好了,就等这一天了!”这样可以让大脑形成一个兴奋中心,可以抑制紧张情绪。更多文章请下载高考直通车客户端查看。
建议11:焦点转移
考前聚焦点集中在高考上,可以适当转移到与高考无关的事情上去。如,欣赏音乐、散步、与人交谈,也可以做深呼吸或大声唱歌、朗诵等。
建议12:做操练习
做广播操或其他简易运动,让肌肉放松,可以缓解身心疲劳,缓解身心紧张,抑制焦虑程度。
建议13:科学补氧
通过口服补氧类保健品或氧吧补氧,使脑细胞和机体得到充足的氧供应,消除焦虑。当然,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关于临考前的复习
建议14:每日做题
考前要养精蓄锐,并不是说整天休息。相反,我以为每日还是要做些题的,不要让自己手生,要让自己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形成模式识别能力。当然,做题的数量不能多,难度不能大。
建议15:一次成功
面对一道题(最好选陌生的中档题),用心去做,看看能否一下就理出思路,一做就成功。一份试卷,若没能一次成功地解决几道题,就往往会因考试时间不够而造成“隐性失分”。
建议16:讲求规范
每年高考,都会有不少考生因答题不规范而丢分,非常可惜。建议考生,找几道有评分标准的考题,认真做完整,再对照评分标准,看看是否答题严密、规范、恰倒好处。
建议17:回到基础
一般说来,考前不宜攻难题,既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也没有必要。要回到基础,把基础夯的扎扎实实的,这样在考试时才能做到“基础分,一分不丢”。
建议18:限时训练
可以找一组题(比如10道选择题),争取限定一个时间完成;也可以找1道大题,限时完成,等等。这样,主要是想创设一种考试情境,检验自己在紧张状态下的思维水平。
建议19:激活思维
可以找一些题,只想思路,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不必具体详解,再对照解答,检验自己的思路。这样做,有利于在短时间里获得更多的具有策略意义的解题方向,训练思维品质。
建议20:翻看错题本
错题本应经常翻看,对一些已经掌握了的不再错的题目要加以删除,考试前复习时只要看看错题本就可以了。
关于科学应考
建议21:填写信息,稳定情绪
试卷一发下来,立即忙于答题是不科学的,应先填写信息,如在答题卡上涂清“试卷类型”,写清姓名和准考证号等等,这样做不仅是考试的要求,更是一剂稳定情绪的“良药”。
建议22:总览全卷,区别难易
打开试卷,看看哪些是基础题,哪些是中档题,哪些是难题或压轴题,按先易后难的原则,确定解题顺序,逐题进行解答。力争做到“巧做低档,题全做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高档题,做错也无悔。”
建议23:认真审题,灵活答题
审题要做到:一不漏掉题,二不看错题,三要审准题,四要看全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审题中还要灵活运用知识,发现和寻找简捷的解题方法。
建议24:过程清晰,稳中求快
一要书写清晰,速度略快;二要一次成功;三要提高答题速度;四要科学使用草稿纸;五要力求准确,防止欲速不达。
建议25:心理状态,注意调节
考试中,要克服满不在乎的自负心理,要抛弃“在此一举”的负重心理,要克服畏首畏尾的胆怯心理。面对难、中、易的试卷,调节好心理,积极应对。
建议26:尽量多做,分分必争
高考评分,理科是按步骤、按知识点给分;文科是按要点给分。因此,考生在答题时,就要会多少,答多少,哪怕是一条辅助线,一个符号,一小段文字,都可写上,没有把握也要敢于写,千万不要将不能完全做出或答案算不出的题放弃不做。
建议27:抓住“题眼”,构建“桥梁”
一般难题都有个关键点(称之为“题眼”),抓住了“题眼”,问题就易于解决了。此外,还要利用相关的知识、规律、信息进行多方联系,构建“桥梁”,找出问题的内在联系,从而构思解题方案,准确、快捷地解决问题。
建议28:遇到易题,格外小心
易题,容易使人轻视,不注意题目的细微变化,不费思索顺手写来,可能铸成大错。所以有“容易题,容易错”的说法。要知道,题目对你容易,对别人也容易。在易题上得分与失分往往在于仔细与不仔细。
建议29:思路暂塞,学会变通
考试时,熟知的知识、方法突然想不起来,该怎么办呢?这时要学会变通,一是换个角度或思路,从与题目有关的项目开始回想;二是利用本卷中其他题目中的信息;三是暂时放弃,换另一道题做,等情绪稍稳定,思路慢慢清晰时,再回过头来做,可能有意外的收获。
建议30:注意检查,减少失误
争取有一定的时间检查答卷,主要是检查题目是否遗漏,是否弄错了题意,是否抄错了什么,尽量减少失误。对一些“疑似”答案,尤其要注意检查。可以对思路检查,对步骤检查,对结果检查,对试题要求检查等。
家长应该如何帮孩子排解焦虑?
家长能否帮助孩子平安度过备考期,家长首先不要将自身的压力转嫁给孩子,此外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⑴、停止在孩子面前反复讲你们自己所谓的价值观、期望值之类的废话;
⑵、停止过度关心;
⑶、停止无休止的唠叨和自卑自怜的行为;
⑷、停止你们自己的焦虑投射在孩子的身上;
⑸、容许孩子有自己的休息放松的方式;
⑹、容许孩子的情绪表达、而停止自己的反击;
⑺、当孩子想要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时候,停止你的说教而成为一名专心的听众;
⑻、提供孩子适当的营养和安静的环境是家长应尽的义务;
⑼、提供给孩子每天有一个共同聊天的时间,内容与考试无关的;
⑽、关注孩子的身心状态的改变,以能及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来源丨高中学习资料库
编辑丨小数老师
如有侵权,请尽快联系小数老师删除。
关于高中数学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闭上眼睛感觉天旋地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