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测量规范分割值是什么意思

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 水准仪有DS0.5、DS1、DS3等多种型号,其下标数字0.5、1、3等代表水准仪的精度,为水准测量每公里往返高差中数的中误差值,单位为:()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1.283m,44.534m
B.-3.283m,39.968m
C.3.283m,46.534m
D.-1.283m,41.968m
A.从控制到碎部
B.从碎部到控制
C.控制与碎部并存
D.测图与放样并存
A.象限与数学坐标象限编号方向一致
B.X轴为纵坐标,y轴为横坐标
C.方位角由横坐标轴逆时针量测
D.东西方向为X轴,南北方向为Y轴
A.21带,在中央子午线以东
B.36带,在中央子午线以东
C.21带,在中央子午线以西
D.36带,在中央子午线以西正在初始化报价器水平仪测量方法都有哪些?3个回答曖昧花言巧语只为性水准仪的使用
水准仪的使用包括: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五个步骤。
安置是将仪器安装在可以伸缩的三脚架上并置于两观测点之间。首先打开三脚架并使高度适中,用目估法使架头大致水平并检查脚架是否牢固,然后打开仪器箱,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器连接在三脚架上。
粗平是使仪器的视线粗略水平,利用脚螺旋置园水准气泡居于园指标圈之中。具体方法用仪器练习。在整平过程中,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大姆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瞄准是用望远镜准确地瞄准目标。首先是把望远镜对向远处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最清晰。再松开固定螺旋,旋转望远镜,使照门和准星的连接对准水准尺,拧紧固定螺旋。最后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清晰地落在十字丝平面上,再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的像靠于十字竖丝的一侧。
灰灰漠咊一、安置水准仪   打开三脚架并使高度适中,目估使架头大致水平,检查脚架腿是否安置稳固,脚架伸缩螺旋是否拧紧,然后打开仪器箱取出水准仪,置于三脚架头上用连接螺旋将仪器牢固地固连在三脚架头上。   
二、粗略整平    粗平是借助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使仪器竖轴大致铅垂,从而视准轴粗略水平。在整平的过程中,气泡的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运动的方向—致。
三、瞄准水准尺   首先进行目镜对光,即把望远镜对着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松开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用望远镜筒上的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然后从望远镜中观察;转动物镜对光螺旋进行对光,使目标清晰,再转动微动螺旋,使竖丝对准水准尺。   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目标成像的平面和十字丝平面不重合。由于视差的存在会
影响到读数的正确性,必须加以消除。消除的方法是重新仔细地进行物镜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读数不变为止。此时,从目镜端见到十字丝与目标的像都十分清晰。
四、精平与读数   眼睛通过位于目镜左方的符合气泡观察窗看水准管气泡,右手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像吻合,即表示水准仪的视准轴已精确水平。这时,即可用十字丝的中丝在尺上读数。现在的水准仪多采用倒像望远镜,因此读数时应从小往大,即从上往下读。先估读毫米数,然后报出全部读数。 精平和读数虽是两项不同的操作步骤,但在水准测量的实施过程中,却把两项操作视为一个整体;即精平后再读数,读数后还要检查管水准气泡是否完全符合。只
有这样,才能取得准确的读数。
搜狐装修大学使用水平仪测量时,应该了解水平仪读数值的正负和被测面倾斜方向之间的关系,然后选定基准线进行读数。读数值正负的确定,水平仪读数时数值正负根据气泡移动方向和水平仪移动方向来确定。如两者方向一致,读数为正值,表示被测表面向上倾斜,如两者方向相反,读数为负值,表示被测表面向下倾斜。读数基准的选择,水平仪读数基准有二:一是按绝对水平读数,它是以水平仪的零位线为基准进行读数,这时的读数值表示被测面在一定长度上对自然水平面倾斜的高度差,亦是背侧面对自然水平面所倾斜的夹角,二是按相对水平读数,这时的读数值是表示被测面所选基准线方向倾斜的夹角或在一定长度上所选基准方向倾斜的高度差。
热门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相关问答1个回答袉袐袟检讨自己,我觉得现在工人难找,好工人厂家不舍得放手,除非厂在退步那你呆着也没啥意思2个回答T9only符小姐1uA57,A732个回答lvqiangjiayou高仿鞋肯定卖得贵1个回答害的是你如果是住一层地面屋,应该是装上好。住二楼以上大可不必。花钱找麻烦1个回答白痴澡已发私信1个回答黑色雪原_qq需要家人都同意去产权单位或房管所办理变更手续3个回答opa643感觉还可以,洗后对身体很有好处1个回答酱油回粉7eM籸下面有支持的打印机型号
重要参数 编辑
设备类型:外置无线打印服务器
操作系统:Windows Novell Apple UNIX ...
传输速率:10/100Mbps ...3个回答onewhous5,17,21,25,() A35 B32 C31 D30
发现了吧,其差是等差数列12,16,20,24,28,……
...1个回答派大星睾汗5隆鼻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流行,很多鼻子形态不佳的人想要通过做隆鼻改变自己的鼻型。但是一些人对隆鼻假体过敏,或者自身心理上 排斥人工材料,这种情况就只能使用自体脂肪作为隆鼻的填充材料了,...二等水准测量中i角限值是多少?基辅分划差是多少?_百度知道
二等水准测量中i角限值是多少?基辅分划差是多少?
我学工程测量的I角小于等于15″基辅分划高差之差是小于等于0.6mm,基辅分划读数差是小于等于0.4mm
采纳率:42%
i角小于等于15&基辅分划所得高差之差小于等于0.6mm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水准测量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水准测量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水准测量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是什么意思
我用0.3mm的电子水准仪测的高程
我们要形成成果
但是里面的有个侧段往返高差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有哪个老师给讲解一下了 谢谢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前-后-后前 两次测量所得的高差之差
采纳率:1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水准测量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下载费用:20 金币 &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滑滑坡坡、、崩崩塌塌监监测测测测量量规规范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地表测量的方法监测滑坡、崩塌的原则,施测方法和精度要求。本标准适用对滑坡、崩塌的监测。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2897—91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5314—94 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CH 2001—92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基准点:建在稳定的岩层或原土层上的经确认固定不动的点,它是监测测量工作的基准和依据。控制点:用来联测工作基点和形变监测点的相对稳定的点,基准点可以用作为控制点。工作基点:用于直接对形变监测点联测的相对稳定的控制点。形变监测点:建在能够反映滑坡(崩塌)体变形特征位置上的点,它的位置变化基本上反映了滑坡(崩塌)体的变形。滑坡:斜坡岩土体在重力、滑移摩擦力及各种应力的作用下,以某种形式向下滑动的过程和现象。崩塌:斜坡前缘的部分岩体,被脆弱结构面分割,在重力和各种应力的作用下,以突然的方式脱离母体,翻滚而下,最后堆识于坡脚而形成岩堆的过程与现象。蠕变:斜坡岩土体在坡体压力(重力为主)的长期作用下,向临空方向缓慢的持续历时比较长的变形。年移动量不超过 1 厘米的滑坡体和年移动量不超过 1 毫米的崩塌体可视为蠕变。低速变形:滑坡、崩塌体初始显露移动迹象。滑坡体年移动量不超过 2 厘米,崩塌体年相对移动量不超过 2 毫米,均可视为低速变形。等速变形:滑坡(崩塌)体有明显的移动现象,其移动方式接近于等速变形。同方向加速度甚小接近于零。滑坡体年移动量 2 厘米至 5 厘米,崩塌体年相对移动量2 毫米至 5 毫米也可以视作等速变形。加速变形:滑坡(崩塌)体有很明显的移动现象,其移动量有明显的同向加速运动反映。临滑突变:滑坡(崩塌)体发生剧变,在此阶段滑坡(崩塌)体在急剧滑落(崩塌)中整体遭破坏,滑移至低处相对稳定的位置。形变平均速率:以复测周期为单位,累计若干周期移动量绝对值之和的平均值。一般可按每年、每月、每日或每小时给出其速率值,但在依据其确定测定精度时,应化算为复测周期的速率值。4 总则4.14.1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的目的滑坡、崩塌监测测量的目的是:用常规的或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在野外滑坡、崩塌现场及其周边地区进行连续或定期重复的测量工作,准确测定监测网和形变监测点的平面坐标、高程或空间三维相对位移值,经合理的数据处理提供监测网和形变监测点水平位移、垂直位移、裂缝及滑带相对位移等动态数据,为掌握滑坡变形规律、险情预报、灾害防治、治理效果评估以及有关部门和政府决策等服务。4.24.2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的精度指标滑坡、崩塌监测网点空间位置均以相对点位中误差和相对高程中误差作为基本的精度指标。二倍中误差作为最大误差。形变监测点的点位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除特别说明外,均系相对于直接的工作基点而言。裂缝变形、滑带相对位移、基岩与覆盖层面以及重大断层结构面的错动,采用相对测量中误差作为精度指标。三倍测量中误差作为最大误差。4.34.3 滑坡、崩塌监测工作的平面坐标及高程4.3.14.3.1 平面坐标宜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3 度带(或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以滑坡、崩塌体的平均高程面(或测区平均高程面,或抵偿高程面)为投影面。一般应选用国家控制网中的一个点坐标及一条边的方位角作为平面监测控制网的起算数据。当无法满足上述条件或需要时,允许采用独立的或其他平面坐标系统。4.3.24.3.2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的高程系统,宜采用正常高系统和 1985 国家高程基准。如果实际需要也可以采用大地高或其它高程系统及基准。4.44.4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工作的复测周期4.4.14.4.1 基准控制网(包含基准点)的复测周期宜安排一年或半年复测一次,当复测中发现基准控制网点有显著的位移时,应找出有问题的点位,重新选点并相应缩短复测周期:当三次及以上的复测证明控制网点无显著位移时,可适当延长复测周期。4.4.24.4.2 地表形变监测点的复测周期4.4.2.14.4.2.1 蠕变和低速变形阶段,地表形变监测点宜安排一年或半年复测一次。4.4.2.24.4.2.2 等速变形阶段,地表形变监测点宜安排三个月或一个月复测一次。4.4.2.34.4.2.3 加速变形阶段,形变监测点的复测周期应视情况监测,两天~两周复测一次。4.4.2.44.4.2.4 临滑突变阶段,地表形变监测点的复测周期宜视情况随时安排监测,每天至少一次,4.4.34.4.3 装有自动记录或遥测装置的形变监测点,应根据仪器的性能和实际的需要确定是连续监测或周期监测。4.4.44.4.4 为避免观测数据丢失,对装有自动记录或遥测装置的监测点,应按 4.5.2的周期要求进行人工抄录有关数据。如能确保数据不会丢失,也可以不抄录。4.54.5 基准控制网和地表形变监测点的复测复测时,宜满足下列条件:a.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b.固定观测人员;c. 采用相同的图形(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4.64.6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工作前,应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和校正。4.74.7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工作应制定优化的监测设计方案。监测设计方案宜根据如下方案选用:a.设计方案宜采用电子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的方法;b.主要针对监测网的图形设计、路线设计、观测方案设计及旧网改造的设计等进行优化;c. 优化的原则是必须满足规范的精度要求,兼顾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敏度等要求;d.应对形变监测点的最终精度进行评估,必须满足本标准的要求。4.84.8 在整个滑坡、崩塌监测期间,应经常对滑坡区域的基准点、控制点、工作基点、形变监测点和监测区域的地形地貌变化进行巡视检查,发现异常应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或对策。5 监测控制网的测量5.15.1 选点5.1.15.1.1 基准点选点要求:a.应选在离滑坡、崩塌体 30 米以外的稳定岩层或稳定原土层上;b.一般监测区域应布设不少于 3 个的基准点(平面和高程基准分别要求, 但点位可以合并);重要地区应再增设 1~2 个基准点:c.基准点应选在视线开阔地区,便于发展和联测。5.1.25.1.2 控制点和工作基点选点要求:a.宜选在稳定岩层或稳定原土层上;b.应与基准点构成合理的网形,以保证监测网点的精度;c. 应便于联测形变监测点。5.1.35.1.3 基准点、控制点和工作基点应填写点之记。5.25.2 埋石5.2.15.2.1 平面坐标基准点和首级控制网点宜设置观测墩,观测墩结构可参照附录 A之 A2。不设置观测墩的应按三角点(导线点)的形式埋设两层标志,两层标志中心垂直投影偏差不得大于 3 毫米。如附录 A 之 A3 所示。5.2.25.2.2 其它平面控制网点可设立观测墩或者是埋设单标志的三角(导线)点标石。5.2.35.2.3 高程基准点埋石可参照 GB 12897—9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附录 A之 A2、A3、A4、A5 执行。5.2.45.2.4 高程控制点和高程工作基点的标石可参照附录 A 之 A3 埋设,亦可埋设在观测墩上。5.2.35.2.3 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以下简称平面监测网)及其施测。5.3.15.3.1 平面监测网的主要精度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 1等 级相邻点位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 (″)相邻边相对中误差备 注一二三四0.71.53.06.0±0.7±1.0±1.8±2.51/1/1/1/相邻点位中误差必 需保证,其它两项 宜满足。5.3.25.3.2 平面监测网的等级一般不具有上级网控制下级网的意义,主要是保证形变监测点的直接测量精度要求。在特殊情况下,也允许逐级发展。5.3.35.3.3 平面监测网一般由基准线、三角形、大地四边形及中点多边形等基本图形构成,根据测区情况布设成基准线、三角网、测边网、边角网或 GPS 控制网。对网形(包括边长和角度)不作具体要求,但设计时估算其最终精度应满足本规范的要求。5.3.45.3.4 平面监测网点宜采用带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照准标志宜采用强制对中装置的觇牌,强制归心时对中中误差不得大于±0.2mm。5.3.55.3.5 平面监测网水平角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5.3.5.15.3.5.1 水平角观测可采用方向观测法,全组合测角法或其它能满足精度要求的方法。采用方向观测时若方向数不超过三个可以不归零。5.3.5.25.3.5.2 方向观测法一测回的操作程序如下:a.将仪器照准零方向标的,按观测度盘表对好度盘和测微器;b. 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 1~2 周后精确照准零方向标的,进行水平度盘测微器读数(对径分划线重合二次);c. 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精确照准 2 方向标的,按 b)方法进行读数: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依次进行 3、4、……、n 方向的观测,最后闭合至零方向;d.纵转望远镜(有跨乘水准器的经纬仪可不纵转,但一个时间段用盘左和盘右观测的测回数应大致相等),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 1—2 周后,精确照准零方向,按 b)方法进行读数;e.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按上半测回观测的相反次序依次观测至零方向。以上操作为一测回。5.3.5.35.3.5.3 全组合一测回的操作程序如下:a.使用 J07 型仪器观测:(1)将仪器照准左方目标按观测度盘表对好度盘和测微器;(2)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一周,重新照准左方目标,首先进行水平度盘测微器读数(对径分划重合两次),然后再用主望远镜目镜测微器精确照准目标三次并读数;(3)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照准右方目标,首先用主望远镜目镜测微器精确照准目标三次并读数,然后进行水平度盘测微器读数;(4)纵转望远镜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一周,重新照准右方目标,按(2)款规定顺序进行照准和读数;(5)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至左方目标,按(3)的规定顺序进行照准和读数。以上操作为一测回,当使用有跨乘水准器的仪器观测时,在上下半测回间不纵转望远镜,但在每个观测时间段内测至半数测回时,须纵转远望镜,同时改变照准部的旋转方向。整份成果和各单角用盘左和盘右观测的测回数应大致相等。b. 使用 J1 型仪器观测:(1)将仪器照准左方目标,按观测度盘表对好度盘和测微器;(2)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一周,精确照准左方目标进行水平度盘测微器读数一次,然后转动照准部水平微动螺旋,再精确照准目标一次,并进行测微器读数一次(即照准目标 2 次,读数 2 次);(3)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至右方目标,精确照准目标两次并读数(方法同 2);(4)纵转望远镜:(5)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至右方目标,精确照准目标二次并读数;(6)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至左方目标,精确照准目标二次并读数。以上操作为一测回。在每一观测时间段内测至半数测回时,应改变照准部的旋转方向,或采用测回间改变照准部的旋转方向,交替进行。5.3.5.45.3.5.4 水平角观测限差a. 方向观测法各项误差不得超过表2的规定表2 2经纬仪类型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 电子经纬仪两次照准读数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 2C 互差各测回互差J96J238139b. 全组合测角法各项误差不得超过表 3的规定表3 3经纬仪类型二次照准目标法读数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各测回角值互差JJ. .3 3. .5 5. .5 5 各级平面监测网水平角观测宜执行表4 的规定:表 4 4等级方向观测法测回数全组合测角法方向权 P三角形闭合差 (″)J07J1J2J07J1J2一二.5三±7四注:1、P=m×n,m 为测回数,n 为方向数; 2、三角形闭合差要求必须执行。 5 5. .3 3. .5 5. .6 6内业计算数字取位应执行表 5的规定:表5 5等级观测方向值及各项 修正数(″)边长观测值及各项 修正数(m)边长与坐标(m)方位角(″)一、二0.010..01三0.010.四0.10..3.5.75.3.5.7 平面监测网水平角观测成果的重测与取舍应按 GBFFl5314—94 第 7.3.9条执行。5.3.65.3.6 平面监测网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5.3.6.15.3.6.1 24 米铟瓦线尺测距应按 GB/T15314—94 第 8.9.4 条执行。5.3.6.25.3.6.2 电磁波及红外测距仪应按 GB/T15314—94 第 8.9.5 条执行。5.3.6.35.3.6.3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宜执行表 6 的规定。表 6 6测 回 数 等 级J07J1J2方位角闭合差 (″)备 注二1215n4 . 1?三6912n6 . 3?n 为测站数四469n0 . 5?5.3.75.3.7 平面监测网 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5.3.7.15.3.7.1 GPS 接收机的选用,应符合表 7 的规定。5.3.7.25.3.7.2 GPS 测量作业参照 GB/T15314—94 附录 L 的有关条款执行。5.3.85.3.8 当基本的平面监测网不能满足形变监测点连测需要时,三、四级网允许采用单插点或双插点的形式加密控制网。插点均要求有足够的多余条件,并采用严密表 7 7等 级单频/双频标称精度测量量同步接收机数二双频≤5mm+lppm栽波相位≥4三双频≤5mm+2ppm栽波相位≥3四双频或单频≤5mm+3ppm栽波相位≥3平差的方法对插点进行精度词进行精度评定。插点应满足下列条件:a.采用单插点,应有不少于 5 个内外交会方向,当图形欠佳时其中至少应有外交会方向:双插点的交会方向数为单插点的二倍,但其中不应包括两待定点间的双向观测方向。当采用边角联合交会时,多余观测数必须与上述插点规定相同。b.插点的水平角观测、导线边(交会边)观测和相邻点位中误差的要求均同于同级网点。5.45.4 垂直位移监测控制网(以下简称高程监测网)5.4.15.4.1 高程监测网的精度,应符合表 8 的规定:表 8 8等级相邻基准点、控制点、工作 基点高差中误差往返较差、附合或 环线闭合差限差检测己测高差 较差限差一≤±0.5n3 . 0n5 . 0二≤±1.0n6 . 0n0 . 1三≤±2.0n4 . 1n0 . 2四≤±3.0n0 . 2n0 . 3注:表中 n 为测站数。5.4.25.4.2 高程监测网宜布设成闭合环、结点网或附合路线等形式。5.4.35.4.3 几何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5.4.3.15.4.3.1 高程监测一等水准网的施测按 GBl2897—91 之 7 对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5.4.3.25.4.3.2 高程监测二等水准网的施测按 GBl2897—91 之 7 对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5.4.3.35.4.3.3 高程监测三、四等水准网的施测按 GBl2898—91 之 6 对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5.4.3.45.4.3.4 当几何水准跨越江河(或湖塘、宽沟、洼地、山谷等)时可以采用跨河水准测量。一、二等精度按 GBl2897—91 之 8 的规定执行;三、四等精度按GBl2898—91 之 7 的规定执行。5.4.3.55.4.3.5 各等级高程监测网宜采用的仪器及相应的技术要求见表 9。表 9 9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或黑红面等级水准仪型号视线长度 (m)前后视较差 (m)前后视累 积差 (m)视线离地 面高度 (m)读数较差 (mm)高差较差 (m)一DS05 DSl.50.7二DSl1.01.5三DSl DS.23.05.0四DS.25.07.05.4.3.65.4.3.6 观测记录和计算取位应符合表 10 的规定:表 1010等级中丝读数测站距离 (m)测段距离 (m)测站高差 (mm)测段高差 (mm)精度计算 (mm)水准点高程 (mm)一测微器量小 分划 1/100.110.010.010.010.01二测微器最小分划0..01.0.1三0..10.1四0..115.4.45.4.4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5.4.4.15.4.4.1 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无法进行几何水准作业时,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施测三、四等高程监测网。同等级的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导线和几何水准可以混合布设。5.4.4.25.4.4.2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导线应遵循如下的规定:(1)高程导线视线长度宜控制在 700m 以内,个别最长不得超过 1000m,视线高度离地面不得小于 1.2m。高程导线可以是每点设站对向观测的路线,也可以是隔点设站单程双测法的路线。(2)应在成像清晰和信号稳定时进行垂直角和斜距的观测。斜距观测两测回(每测回读数四次),各读数较差和测回中数较差均不得超过 10mm,每站应量取气温、气压值。垂直角采用中丝法观测四个测回,测回差和指标差互差均不得大于 5″,仪器高、觇牌高应在测前测后用经过检验的量标各量测一次,两次互差不得大于 1mm。(3)观测读数和计算取位宜按表 11 执行。表 1111项目斜距 (m)垂直角 (″)仪器高觇牌高 (mm)气温 (℃)气压 (Pa)测站高差 (mm)测段调养 (mm)观测值0..250——三等 0.10.1 计算值0.—— 四等 11(4)由高程导线测定的固定点高差,应加入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计算方法同水准测量。5.55.5 野外观测成果的记录与整理5.5.15.5.1 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录事项均要在现场直接记录于手簿(电子手簿或人工记录手簿),每天观测开始和结束均需记录观测日期、时间、温度、天气、呈象情况、仪器型号、作业者、记录者等。 5.5.25.5.2 观测手簿中任何原始记录均不许擦去和任意涂改。角度测量记录的度,几何水准测量 1/10m 以上的读数和说明性文字有误时,应以单线划去,在其上方写出正确的数字与文字,并注明原因。作废的观测成果应以单线划去,并说明原因及重测成果记录于何处。重测记录需加注“重测”二字,并注明原作废成果记录于何处。5.5.35.5.3 电子手簿中所有原始记录均不能修改,错误成果只能注明原因和重测数据位于何处。5.65.6 观测数据预处理5.6.15.6.1 电磁波测距成果的归算5.6.1.15.6.1.1 倾斜边长的计算:a.气象改正值计算应按所用仪器给定的图表或公式进行;b. 频率改正值计算:(1) 00)( fffSf???测式中:—测距仪标称测距频率,(Hz);0f—频率计测定的测距频率,(Hz);测fS—观测距离,(m)。c.仪器加常数、乘常数的改正值应根据仪器检测结果计算;d.周期误差的改正值:(2)??? ???????3602sin???SAS式中:A—周期误差振幅,(m);φ—周期误差的初相角,(°);λ—测距仪精测调制波长,(m);S—观测边长,(m)。5.6.1.25.6.1.2 测距仪与反光镜的平均高程面上水平距离计算(3)22hSDP??式中:DP—水平距离,(m);S—经改正后的斜距,(m);h—仪器与反光器之间的高差,(m)。5.6.1.35.6.1.3 测距长度的归化投影计算:a. 归算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的测距边长(4)?????????ARHmHPDPD1式中: D—测区平均高程面的测距边长,(m);HP—测区平均(或补偿面)高程,(m);Hm—测距两端的平均高程,(m);RA—参考椭球体在测距方向法载弧的曲率半径,(m)。b. 归算到参考椭球体面上的测距边长:(5)?????? ?????mmAmm hHRhHDPD11式中: D1—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的测距边长,(m);hm—测区大地水准面高出参考椭球面的高差,(m);c. 归算到高斯投影面上的边长:(6)?? ?? ?? ??????mmm RY RYDD式中: D2—测距边在高斯投影面上的长度,(m);Ym—测距边两端点横坐档的平均值,(m);Rm—测距边中点的平均曲率半径,(m);△Y—测距边两端点近似横坐标的增量,(m)。5.6.25.6.2 平差前单位权中误差的计算5.6.2.15.6.2.1 水平角测角中误差的计算a.三角网、边角网测角中误差(7)?? nwwm31??式中: m1—测角中误差,(″);[ ]—累计和符号;w—三角形闭合差;(″);n—三角形个数。b. 导线(网)测角中误差:(8)??? ?????nff Nmaa1 2式中:m2—测角中误差,(”);fa—附合导线或闭合环的方位角闭合差,n—计算 f 时的测站数;N—附合导线及闭合环总的个数。5.6.2.25.6.2.2 测距边单位权中误差的计算:a.单位权中误差(9)?? npddmd20??式中: md0——单位权中误差,(m);d——往、返测各边的较差,(mm):P——各边距离测量先验权,取值,σ 为测距先验中误差,可按2/1?标称精度计算;n——往返测测距边数。b. 平均测距中误差当网中的边长相差不大时,可按下式计算平均测距中误差:(10)? ? nddmd21??式中: mdl——平均测距中误差,(mm)。5.6.2.35.6.2.3 高差中误差的计算a.每条水准若分测段进行施测时,应按水准路线往返测段高差较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偶然中误差(n≤20 时可不计算):(11)??? ??????Ldd nm41式中: m△——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mm/km);d——水准路线测段往返高差较差,(mm);L——水准测段长度,(km):n——往返测水准路线测段数。b. 水准网应按附合路线和环行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N≤20 时可不计算):(12)??? ?????Lww Nmw1式中: mw——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km);w——闭合差,(mm);L——计算 w 时相应的路线长度,(km)N——附合路线和闭合环的总数。c. 测站高差中误差:(13)??? ?????nff Nmhh z1式中: mz——站高差中误差,(mm):fh——站间往返测高差较差,(mm)n——附合路线或闭合环内测站个数;N——附合路线和闭合环的总数。5.75.7 数据处理5.7.15.7.1 应经常注意观测成果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和可疑的问题,综合分析各种干扰因素,用几何的或物理的方法来消除观测值中的错误和易发现的系统误差和粗差。5.7.25.7.2 监测控制网的平差5.7.2.15.7.2.1 首次建立的(或经检验点位稳定的)·监测控制网,宜采用固定基准下的参数平差法(包括带有限制条件的参数平差法)。5.7.2.25.7.2.2 对于个别点位不稳定的监测控制网,宜采用秩亏自由网平差,平差中各期资料应采用同一坐标系统,并选择一个适当的稳定的起算基准。5.7.2.35.7.2.3 用于平差的计算机软件应具备的输出和存贮功能:a. 参与平差计算的观测值;b. 平差值和改正数;c. 单位权中误差; d. 最弱点点位中误差(及高程中误差)和最弱边的边长相对中误差;e. 最弱相邻点点位中误差;f. 平差结果的方差一协方差阵;g. 平差结果的相关系数阵。5.7.2.45.7.2.4 用于平差的计算机软件宜具备的输出和存贮功能:a. 粗差探测与定位;b. 全部点位中误差、高程中误差;c. 相对边长中误差;d. 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及误差椭园参数。5.7.35.7.3 监测控制网的稳定性检验5.7.3.15.7.3.1 采用经典最小二乘严密平差时,复测后两次平差值的较差满足如下要求:(14)Qm083. 2??式中: △——两次平差值较差,(″)m0——单位权中权差,(″)Q——权系数。则可以认为监测控制网稳定,平差成果可以使用。5.7.3.25.7.3.2 采用自由网平差时,对两期平差值宜先采用 F 检验(平均间隙法)对监测控制网点进行整体检验,若多余观测数很少;则宜用 X2检验法代替 F 检验。若检验结果为监测控制网存在显著位移,则应作 t 检验(点估计法或区间估计法),依较差由大到小逐点检验。直到第一个位移不显著点出现为止。5.7.3.35.7.3.3 允许采用新的更先进的或等效的其它检验方法,但必须经主管部门批准或委托部门同意。5.7.3.45.7.3.4 对于不稳定的监测控制网点,应分析原因,采取更换点位或其它补救措施完善监测控制网。5.7.45.7.4 GPS 监测控制网5.7.4.15.7.4.1 GPS 监测宜将监测控制网点和形变监测点连成一个整体进行处理,或者配合其它观测技术建立监测控制网。5.7.4.25.7.4.2 GPS 观测数据的处理原则。a.每个时段同步边,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应小于 10%。b. 同一条边任意两个时段的成果互差,应小于仪器标称精度的 2.8 倍。c.独立观测边组成闭合环,各坐标差分量闭合差应符合下式规定:?nWx2?(15)?nWy2??nWz2?式中:n——闭合环中的边数;σ——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按平均边长计算);Wx,Wy,Wz——x、y、z 分量闭合差。5.7.4.35.7.4.3 同步观测环应满足的检核条件:a.三边同步环,其第三边处理结果与前面两边的代数和应满足:?35. 0?xW(16)?35. 0?yW?35. 0?zW222 zyxWWWW???式中: w——空间三维闭合差。b. 多边同步环,其所有闭合环的闭合差均应满足?nWx2 . 0?(17)?nWy2 . 0??nWz2 . 0??nWWWWzyx35. 0222????5.7.4.45.7.4.4 GPS 的数据处理软件(包括随接收机进口的商用软件),必须经国家授权部门检验和鉴定后方可用于正式的生产作业。6 6 形变监测点测量6.16.1 形变监测点应根据滑坡体和崩塌的范围、大小、形状、地形特征,施测条件而布设在能够反映滑坡、崩塌形变特征的位置上。一般按十字网、放射网、混合网及任意格网布设。形变监测点在地表面的宜设置观测墩,点位要求能够较灵敏地反映滑坡体、崩塌体的动态变化,同时兼顾连测的方便。滑带相对位移、基岩与覆盖层面的相对滑动、重大断层结构面错动的监测点宜选择在有代表性的应力带两侧。裂缝变形监测点应成对布设在裂缝两侧。对于较大的裂缝,至少应在其最宽处及裂缝末端各布设一对监测点。6.26.2 形变监测点(含监测线内的监测点,下同)的施测精度6.2.16.2.1 平面坐标施测精度6.2.1.16.2.1.1 在蠕变和低速变形阶段,形变监测点的平面坐标施测精度,应符合表 12的规定。 表 1212等级相邻点位中误差 (mm)一≤±1.5二≤±3.0三≤±6.0四≤±10.06.2.1.26.2.1.2 在等速变形、加速变形和临滑突变阶段,形变监测点的平面坐标施测精度不宜低于水平形变平均速率(以观测周期为单位)的 1/5~1/10,但最高也不宜超过表 12 的指标。6.2.26.2.2 高程施测精度6.2.2.16.2.2.1 在蠕变和低速变形阶段,形变监测点高程的施测精度应符合表 13 的规定。表 1313形变监测等级监测点高程中误差 (mm)相邻监测点高差中误差 (mm)一±1.0±0.5二±3.0±1.5三±5.0±2.5注:1. 高程中误差系对最近的高程基准点而言;2.应根据监测点的高程中误差或相邻高差中 误差确定相应的高程监测控制网等级。6.2.2.26.2.2.2 在等速变形、加速变形及临滑突变等阶段,形变监测点高程施测精度不宜低于垂直形变平均速率(以观测周期为单位)的 1/5~1/10,但最高也不宜超过表13 的指标。6.2.36.2.3 相对位移量和地面倾斜角施测精度6.2.3.16.2.3.1 布设在裂缝、滑带、软弱带上的相对位移监测点,当缝宽或带间距离小于 0.5 米时,相对三维分量△x、△y、△z 测定中误差不宜超过±0.2mm;当缝宽或带间距离大于或等于 0.5 米时,距离测定相对中误差不宜超过 1/.3.26.2.3.2 采用地面倾斜仪(计)监测地面角倾斜变化时,其倾斜角测定中误差不宜大于±1′。6.36.3 施测方法6.3.16.3.1 平面坐标的施测方法6.3.1.16.3.1.1 形变监测点的平面坐标测量,可采用测角前方交会法、边角交会法、导线测量法、极坐标法、小角法、视准线法和 GPS 定位等。各方法宜满足下列规定:a.采田测角前方交会时,宜采用三点交会,交会角应在 45°~135°之间,基线边长不大于 600 米;b.采用边角交会法、导线测量法、极坐标法时,边长不得大于 1000 米;c.采用小角法时,对经纬仪垂直轴倾斜误差应进行检验,当垂直角超过±3°时,应进行垂直角倾斜改正;d.采用视准线法时,监测点偏离基准线的距离不得大于 20mm,并应测定活动觇牌的零位差。6.3.1.26.3.1.2 在等速变形、加速变形和临滑突变阶段,允许采用无多余检核条件的施测方法,如两点前方交会、极坐标等方法,但应遵循如下规定:a.当需要在两个及以上的点位设站时,宜同时进行观测,以尽量减少观测不同步带来的误差影响。b. 应根据形变监测点的点位精度要求,预估测边、测角以及归心应达到的精度要求。实测时应约高于预估值。6.3.1.36.3.1.3 采用静态 GPS 定位方法施测形变监测点的平面坐标时,宜和 GPS 监测网统一进行平差处理,以增加监测成果的可靠性。6.3.26.3.2 高程的施测方法6.3.2.16.3.2.1 形变监测点一般宜作三维监测,也即是既测定其平面坐标及其水平位移,也测定其高程及其垂直变化。6.3.2.26.3.2.2 形变监测点的高程测量,可以采用几何水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导线、多角高程路线、独立交会和 GPS 高程测量等方法。6.3.2.36.3.2.3 高程采用正常高系统,而又用 GPS 测定高程时,一般地区宜有五个及以上的形变监测点(或控制点、工作基点、基准点)同期施测了水准和 GPS 高程。特别困难地区也应有三个及以上的这种重合点。6.3.36.3.3 GPS 动态三维监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宜建立动态 GPS 三维监测网(点),对整个滑坡、崩塌测区进行三维实时动态监测。尽量采用先进的软件和适宜的接收机,以迅速提供诸监测点的三维动态速率和累计位移变化。6.3.46.3.4 对点(标)相对位移量和地面倾斜角的施测6.3.4.16.3.4.1 对于设立了对点(标)的形变监测点(如裂缝、滑带、断层两侧),可以采用测缝法测定其二维或三维方向的相对位移量。即利用钢卷尺、游标卡尺、测缝仪(计)、位移计、位错计、伸缩计等,采用人工测、自动测、遥测其相对位移量。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应经常对自动测或遥测成果进行人工核实。6.3.4.26.3.4.2 对于倾倒和角变位的崩滑体,可以采用地面倾斜仪(计)对倾斜角变化进行监测。7 7 监测仪器的检验7.17.1 GPS 接收机及其辅助设备7.1.17.1.1 GPS 的接收设备应按国家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送国家授权部门检定,颁发合格证书后方可使用。7.1.27.1.2 出测前应对 GPS 接收设备进行一般检视,其项目有:a.接收机及天线的外观是否良好;b. 各种部件及其附件是否齐全、完好;c. 需紧固的部件是否有松动和脱落;d. 设备的使用手册等是否齐全。7.1.37.1.3 辅助设备a. 通风干湿表和空盒气压表每三年应送气象部门检验一次;b. 天线的园水准泡和光学对中器每年应检验一次并校正;c. 天线电缆每半年(野外使用时)测试一次,以检查是否正常;d. 气象仪表的主要技术要求见附录 E。7.27.2 电磁波测距仪及其辅助设备7.2.17.2.1 新购置或经过修理后的测距仪,需作如下的检验:a. 发射、接收、照准三轴关系正确性检验;b. 发光管光相位不均匀性的检验;c. 幅相误差检验;d. 周期误差检验;e. 加常数和乘常数检验;f. 棱镜常数检验;g. 测程检验;h. 内部符合精度检验;i. 检定综合精度的评定;j. 粗测频率的检验。7.2.27.2.2 已用于生产的测距仪,每年应检验 d、e 两项一次。7.2.37.2.3 气象仪表主要技术要求见附录 E7.37.3 经纬仪及其辅助设备7.3.17.3.1 对于新购置的经纬仪,首先应检查各部件的完整和效能情况,调整仪器的三轴关系,对以下项目进行检验:a. 望远镜光学性能的检验;b. 照准部旋转是否正确的检验;c. 照准都偏心差的检验;d. 水平度盘偏心差的检验;e. 照准都水准器格值的测定;f. 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正确性的检验;g. 照准部旋转时仪器底座位移而产生的系统误差的检验;h. 水准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的测定;i. 按相应等级的观测方法、测回数和限差要求,试测一份四个以上方向的水平角成果。除以上检验外,对于精密光学经纬仪还应进行如下的检验:j. 水平度盘分划误差的检验;k. 光学测微器隙动差的检验;l. 光学测微器行差的测定;m. 水平度盘光学测微器对经分划重合一次中误差的测定;n. 光学测微器分划误差的检验。对于精密电子经纬仪,则应进行如下的检验:j. 置零键中误差的测定;k. 水平度盘直径误差的测定;l. 电子细分的测定;m.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的测定。对于 J2 型及以下经纬仪,可不进行 c、d 两项的检验。7.3.27.3.2 每期监测任务开始前,对光学经纬仪应检验 7.3.1 中的a、b、f、g、h、i、j、m。每三年应检验 7.3.1 中的 c、d、e 一次。7.3.37.3.3 每期监测任务开始前,对电子经纬仪应检验 7.3.1 中的a、b、f、g、h、j、k。每三年应检验 7.3.1 中的 c、d、e 一次。7.3.47.3.4 光学对中器每期出测前检验一次,对中误差宜控制在±0.2mm 以内。7.47.4 全站式速测仪7.4.17.4.1 全站式速测仪测距部分的检验要求同 7.2。7.4.27.4.2 全站式速测仪测角部分的检验要求同 7.3 中的电子经纬仪部分。7.4.37.4.3 全站式速测仪还应根据说明书,在每期出测前对仪器内部的数据存贮、坐标及要素的解算以及外部的数据通讯等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方能作业。7.57.5 水准仪7.5.17.5.1 DS05 和 DSI 型水准仪的检验按 GBl2897—91 之 6.2 执行;DS05 和 DSl 型水准仪的技术指标分别同 GBl2897—91 之 6.3 中的一等和二等的规定。7.5.2 DS3 型水准仪的检验按 GBl2898—91 之 5.2 执行;DS3 型水准仪技术指标同该规范之 5.3 规定。8 8 监测报告的编写与监测资料的上交8.18.1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报告的编写与审核 8.1.18.1.1 每个周期监测测量工作结束后,都应该编制“监测测量阶段报告” ,其内容应包括:a.监测工作概况:包括任务来源,工作时间,测区概况,监测控制网及形变监测点的布设情况,施测方法,测量仪器设备及施工人员的构成,完成的工作量等;b. 补充情况的说明:包括增补的控制网点及形变监测点的情况,工作中的复测、补测和加测的情况等;c.监测测量资料的分析,有关的结论以及建议等;d.监测测量的有关图件:——滑坡、崩塌监测控制网平面布置图——滑坡、崩塌形变监测点点位平
文档加载中……请稍候!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金币 &&0人已下载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a href="UserManage/CopyrightAppeal.aspx?bid=8403591" title="版权申诉" class="fLeft works-manage-item works-manage-report" target="_blank"
关&键&词: DZ T 滑坡 崩塌 监测 测量 规范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专业 大学 大专 本科 格式 范文 免费 下载
& 天天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dz/t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规范 链接地址:
当前资源信息
类型: 共享资源
格式: DOC
大小: 1.86MB
上传时间:
&& 广告或垃圾信息
&& 色情、淫秽、低俗信息
&& 反政府、反人类、反社会等反动信息
&& 散布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等信息
&& 侮辱、诽谤等人身攻击信息
&& 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等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