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印度原油需求经济的弱点 原油市场是否是救命稻草

上涨概率80%
上涨概率80%
上涨概率75%
股票名称: 最高涨幅:+204%入选日期:
【上榜理由】万兴科技自3月2日入选《巨丰早参》以来涨幅达204%![]
客户服务热线:举报投诉电话:010-编辑部电话:在线服务QQ: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书:ZX0057
法律顾问:
陕ICP备号-2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万众瞩目的原油期货今天上市 一文看懂首日怎么走_凤凰资讯
万众瞩目的原油期货今天上市 一文看懂首日怎么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作者:王朱莹&3月26日,原油期货将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交易。&据测算,交易一手需保证金约5万元。由于贸易摩擦催生通胀预期上升、地缘政治等原因,原油期
作者:王朱莹&3月26日,原油期货将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交易。&据测算,交易一手需保证金约5万元。由于贸易摩擦催生通胀预期上升、地缘政治等原因,原油期货上市首日有望实现开门红。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内第一个引入境外投资者的国际化期货品种,期货公司之间已经在境外投资者的拓展领域开始暗暗较劲:有的设立&国际原油部&对接境外机构,有的将工作的重心转为开发境外中介机构,一场境外资源的争夺战正悄然打响。首日有望开门红周五,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发布了上市期货合约的基准价:SC1809、SC1810、SC1811、SC1812、SC1901、SC1902、SC1903合约的挂盘基准价为416元/桶。SC1906、SC1909、SC1912、SC2003合约的挂盘基准价为388元/桶。SC2006、SC2009、SC2012、SC2103合约的挂盘基准价为375元/桶。 &根据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规定,原油期货的交割品种为中质含硫原油,交易单元为1000桶/手,以人民币计价,最小变动价位为0.1元(人民币)/桶, 交易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09:00-10:15、10:30-11:30和13:30-15:00。连续交易时间(夜盘)为每周一至周五21:00-次日02:30。法定节假日前第一个工作日(不包含周六和周日)的连续交易时间段不进行交易。&涨跌停板幅度为5%。第一个交易日的涨跌停板幅度为基准价的10%。按照规定,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7%。业内人士介绍,一般期货公司出于风控考虑,会额外加收几个百分点的保证金,如中银国际期货的原油期货保证金标准便定为合约价值的12%;东方汇金期货则表示,公司原油期货保证金收取标准为14%,上市首日为20%。若以SC1809等近月合约416元/桶的挂牌价计算,交易一手原油期货,合约价值为41.6万元/桶,保证金以12%为计算标准的话,交易一手原油期货需保证金4.99万元。&因贸易战催生通胀预期上升、地缘政治等原因,国内原油期货上市之初有望跟随国际油价保持坚挺,上市当日有望开门红。&国投安信期货分析师郑若金指出。迈科期货也认为,从历史上国内市场新合约上市后的表现看,原油在上市后首个合约价格对国际主流期货升水的概率较大。&后市也需警惕冲高回落的风险。&郑若金提醒道,亚太市场需求偏弱,中美贸易摩擦可能会对宏观经济造成一定冲击,原油需求增速进一步被抑制,并且通胀预期升温之后,市场对美联储加息4次的预期也将升温。此外,过快上涨之后,盘面对地缘政治的风险溢价过满,技术层面已有调整的需求。&INE计划在原油上市前一交易日公布原油期货合约的基准价格(也就是上市第一个交易日开盘前的交投基准价格),我们将基准价格和理论定价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到第一个交易日交易策略。&迈科期货表示。迈科期货表示,根据INE公布的可交割油种,七种油里有六种是中东地区原油,而我国目前原油进口依存度将近70%,进口的原油中,中东原油又占据了比较大的份额。六种中东原油中阿曼原油有期货交易,即DME阿曼原油期货,在市场上公开交易,并且可以实物交割,因此,中国原油期货的定价基于DME阿曼原油期货是个非常合理的选择。其次,阿曼原油期货合约的选择。一般来说,阿曼原油从装运到入库交割需要大约2个月时间,这意味着SC1809合约需要参考阿曼七月份的原油合约。&基于中东是产油区,中国是进口地区,两区之间属于互补平衡关系,上海原油期货高于阿曼到岸价格的运行更为合理。&一德期货分析师陈通表示,仅从市场结构来讲,目前是反向市场,也就是backwardation结构,对多头来说较为有利,若多头在近月合约建立头寸,合约即将到期的时候向远月移仓的话,不仅可以赚到期价上涨所带来的收益,还会获得移仓带来的&展期收益&。因为近高远低的市场结构使得远月建仓的成本更低。1994年以来,当市场处于backwardation结构时,多头移仓滚动的年回报率达14%。境外资源争夺战悄然开启&在开展原油业务的过程中,通过长期与客户沟通中发现,一方面国内大型油企、山东地炼、成品油贸易商、成品油销售公司等都对原油期货感兴趣,主要原因为其本身从事原油相关工作,具有天生的行业优势,在分析油价走势与资讯方面优势较为突出,此外,根据期货交易品种的特性,参与原油期货业务可以为其规避现货上的风险,使企业增加了对冲风险的途径;另一方面,投资公司、私募基金较为感兴趣,主要原因为原油与多种现有的化工品种是上下游关系,关联性较大,通过套利交易可以丰富产品的多样化、提高收益率、强化风险管理等。&银河期货原油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我国第一个国际化的期货品种,原油期货的上市不仅丰富了中国期货品种,还引入了境外投资者。对境外客户的挖掘成为目前期货公司争夺布局的重点之一。方正中期期货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实质性做好原油期货的客户开发与服务工作,公司设立了&国际原油部&以对接境外机构,推动原油期货业务国际化进程,目前已成功对接多家境外机构客户。与此同时,还成立了能化产业委员会,作为公司行研一体化的跨部门组织,以原油为重点品种集合业务与研发精英,将为公司拓展和服务原油产业客户提供专业支持与服务。从目前境外客户的反馈来看,银河期货原油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境外投资者比较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直接在境内期货公司开户需签订中文合同,并且遵从中国法律,而一般跨国公司签订合同以第三国法律为基准,因此,境外客户更倾向于通过境外中介机构代理开户的模式参与中国原油期货;另一方面,境外投资者办理原油开户需提前申请NRA账户,NRA账户属于在岸账户,受中国监管,境外投资者比较担心资金安全。综上,根据客户的反馈来看,更倾向于通过境外中介机构委托代理的形式参与。&因此,我们应该把工作的重心转为开发境外中介机构,给客户带来更多的选择性。&方正中期期货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期货市场主要是国内个人或企业参与,缺乏境外客户参与,不利于提升国内期货价格的权威性和影响。中国原油期货在产品设计上打破常规,引入境外投资者,并在税收管理、外汇管理、保税交割等制度上做好安排,未来可以将这些经验逐步拓展到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其他成熟的商品期货品种,进而推动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全面开放。
[责任编辑:刘玉芳 PF012]
责任编辑:刘玉芳 PF01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936
播放数:829
播放数:51985
播放数:5808920美媒:印度向银行注巨资刺激信贷 规模达历史之最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全文)_网易新闻
美媒:印度向银行注巨资刺激信贷 规模达历史之最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全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美媒:印度向银行注巨资刺激信贷 规模达历史之最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参考消息网10月26日报道 美媒称,面对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招致的越来越强烈的批评之声,莫迪政府24日宣布出台一系列措施,以促进信贷增长和提振私人投资。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0月24日报道,财政部长阿伦&贾伊特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联邦内阁批准未来两年内向国营银行注资2.11万亿卢比(约合325亿美元),以帮助银行改善财务状况,扩大借贷规模,特别是针对私营部门的借贷。这是印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注资。贾伊特利说,计划注入的资金中包括政府拟发行的价值13.5亿卢比的债券,另外还将提供预算支持,并敦促国营银行从市场上借贷。贾伊特利说:&我们相信,在借款能力得到加强后,银行会给私营部门带来急需的大规模刺激。&印度经济二季度增速下滑到5.7%,为三年来最低,一大原因是消费者需求疲软和私人投资掣肘。重振经济的另一项关键措施是,内阁批准在今后5年内斥资6.92万亿卢比在全国范围内修建总长83677公里的道路。尽管政府开支会因修建基础设施和给银行注资而扩大,但政府仍有把握不让本财年的财政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突破3.2%的目标值。另外,经济有望从下季度开始加速增长。经济事务秘书苏巴什&钱德拉&加格说:&我们的宏观经济基本面仍很稳健。通胀和经常账户赤字下降,同时外汇储备达史上最高水平,超过4000亿美元。&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图为印度央行外景。(新华社)
【延伸阅读】美媒称印度经济“螺旋式下滑”:硬着陆或不可避免参考消息网10月8日报道 美媒称,曾一度被捧为全球亮点的印度经济如今正处于困境,这个南亚国家今年前6个月的经济增长率从7%降至5.7%,为3年来最低增幅。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10月4日报道,分析家称,印度的复苏之路艰难崎岖。印度财政部前官员、现为印度政策选择研究中心主任的莫汉&古鲁斯瓦米说:&我国经济正呈螺旋式下滑。&报道称,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2014年以压倒性优势上台,承诺将把印度经济推向新的高度,但很多改革都没有落实,已经实施的一些变革却在损害经济增长。莫迪发表演讲时为自己的表现辩护,称政府帮助了若干行业。他说:&经济增长在下降是真的,但政府在全力扭转这种趋势也是真的,我们的经济基本面很强劲。&莫迪两大新举措带来混乱报道称,印度经济仍未走出过去12个月内遭受的两次冲击:一是莫迪去年11月突然下令禁止使用该国约86%的现金货币;二是印度进行了大规模税收制度改革,目的在于把各个邦统一为一个共同市场。古鲁斯瓦米说,现金禁令&是一个巨大打击,其出台正值去年经济处于拐点且衰退开始趋于平稳之际&。莫迪的标志性改革&&今年7月实施的全国商品与服务税&&一直被广泛称赞为一项积极举措,因为长期来看,它应当会简化交易活动,但在实施中却造成了很大混乱。欧亚集团南亚问题分析家沙伊莱什&库马尔说:&我担心,如果人们不了解怎样执行这种税收制度,那他们就会停止彼此之间的交易。确实出现了一些这样的情况&&因为有些公司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政府说过它预料到经济增长会下滑,但似乎没料到会下滑得这么快。一些顶级金融机构担心印度经济短期内难以恢复增长势头。印度央行刚刚下调了本财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将其从7.3%下调至6.7%。印度储备银行行长帕特尔对记者说:&(税改)的实施似乎已使短期经济前景变得不明朗。&国有的印度国家银行更加直言不讳,该行在上月的一份报告中说,这次经济放缓&不是短期性的或暂时性的&。前财长称硬着陆不可避免报道称,分析家、商界领袖甚至是莫迪本党的成员都在质疑他的经济管理能力,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变革带来了剧烈混乱,而且还因为他没有实施一些改革。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的分析师们在最近发布的简报中写道:&当务之急是要推行一些政策,以放宽征地法规和使劳动力市场自由化。但目前没有任何明显的迹象表明,莫迪总理真的有信念去推进必要却不受欢迎的改革。&人们也一直呼吁对银行系统进行改革,根据官方资料,印度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约占12%。印度前财政部长、莫迪所属的印度人民党资深党员亚什万特&辛哈写了一篇评论文章,猛烈抨击印度经济状况&混乱不堪&。辛哈说:&硬着陆看来是不可避免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日益抬头报道称,莫迪的右翼政党煽动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日益抬头,这也在给印度经济的某些领域造成损害。今年5月,印度政府出台禁令,禁止贩卖供宰杀的牛(牛被印度教视为神圣的动物),这使肉类行业陷入混乱,尽管7月份印度最高法院判定暂缓实行禁令,但政策混乱已产生寒蝉效应。印度通常出口大量的水牛肉(水牛在印度并非神圣之物&&本网注),而据印度媒体报道,今年水牛肉出口已大幅减少。古鲁斯瓦米说,曾经为印度数以百万计的贫苦农民带来至关重要额外收入的牛,现在已然成了累赘,因为农民担心无法将它们卖给肉类和皮革供应商。他还说:&就牛而论,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已完全开始了一种恐怖统治。&印度最高法院今年4月给了该国经济又一个打击:禁止国道周边500米范围内的商店售酒,据估计,此举给餐饮业造成的损失可能达100亿美元。虽然最高法院8月份放宽了该限制,但业内很多人士称,他们已经损失了数百万美元。帝亚吉欧酒业集团称,印度这项禁令将削弱酒类销量的增长,一些印度的主要贸易伙伴也注意到了这一动向。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鲍勃&科克2日说:&随着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抬头,印度民间社会的发展空间将继续缩小。&资料图:莫迪。新华社记者吕小炜摄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1:53:52)
【延伸阅读】日刊认为印度经济无法超越中国参考消息网8月16日报道 日媒称,一直备受关注的亚洲大国印度正在发愁。印度从7月开始征收商品服务税,莫迪总理的改革实质上已经拉开帷幕,但完善基础设施和振兴工业的进程仍处于停滞状态。不仅与中国的差距越拉越大,后面还有东南亚和南亚新兴国家紧追不舍。据日本《选择》月刊8月号文章,商品服务税是否会像国大党副主席拉胡尔&甘地所说&以闹剧收场&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但税制改革再次向世界暴露了印度经济的问题所在。国内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外资流入迟缓,工业基础尚未成形。印度一直被称为&下一个大国&,这是因为其竞争对手中国正面临巨大的老龄化、少子化压力,而印度的人口结构正处于&即将进入黄金时代&的理想模式。当然,养活劳动年龄人口的前提是需要有充足的就业岗位。2014年就任的莫迪总理以&印度制造&为口号,承诺将让脆弱的印度工业焕然一新。他提出的颇具野心的目标是,&到2022年,将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份额提高到25%(截至去年是16%),新增1亿个就业岗位&。但是正如税制改革滞后一样,出台振兴工业和吸引外资的具体政策也颇费时间,一些在印度的美国外交人士认为,莫迪政府的目标已经&不可能完成&。就在莫迪政府磨磨蹭蹭之际,世界经济版图已经发生剧烈变化。&下一个&迅猛发展的不是印度,而是东南亚和南亚各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印度的工业产出今年5月仅增长1.7%,这与中国今年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相比差距很大。越南1月的增幅是7.1%,孟加拉国去年12月的增幅是7.4%,印度的亚洲邻国们呈现出一片快速增长之势。即使从长期看,中国1990年到2017年的工业平均增长率为12.37%,而印度1994年到2017年的这一数据是6.61%,根本没办法竞争。拿中国和印度作比较,总会提到这句话,&中国是世界工厂,印度是世界的后勤办公室&。相对于以制造业出口为重点的中国,印度擅长的是呼叫中心服务、信息技术(IT)和软件开发。&数字印度&是莫迪政府的另一个口号,印度在这方面也的确实力雄厚。除了拥有印孚瑟斯有限公司等世界知名的IT企业外,印度还涌现出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和谷歌首席执行官孙达尔&皮柴这样的业界顶尖人才。但IT部门的雇员人数,包括关联行业在内也才将近1000万。要想支撑13亿人口的就业,还是要靠大量生产和大量雇人的制造业。工业的缺位让印度的品牌力量也难有增长。根据调查,全球排名靠前的工业产品无一来自印度品牌。也有观点指出,莫迪政府和其周围的财阀、经济界人士对印度工业的疲弱负有重大责任。对印投资居首的是印度洋上的避税天堂毛里求斯,占到了全部投资的20%。原因在于印度财阀将公司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从而产生了这种规模巨大的迂回投资。即便是在颇让印度人自豪的IT行业也出现了&摆脱印度&的征兆。在靠给全球IT行业做外包发展起来的班加罗尔,今年以来由于IT企业纷纷将基地迁至海外,据说有近10万人将失去工作。进军印度的日本企业虽然在去年终于超过了1300家,但是与在中国的3.2万家根本没有可比性。在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排行榜上,印度只排在第130位。如果这一排名没有上升,那么将很难驳倒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称&莫迪总理的改革虚有其表&的批评言论。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印度金奈一铁路车辆厂的工人正在装配线上工作。(法新社)( 11:35:06)
【延伸阅读】美媒称废钞行动拖累印度经济:增速减至两年来最低点参考消息网3月2日报道 美媒称,由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旨在打击犯罪的废钞行动抑制了消费者和企业的需求,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去年底减缓至两年来的最低点。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月28日报道,根据公布的政府数据,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去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7%,高于预期。这个数字低于前一季度的7.4%,是2014年底以来的最低增速。在莫迪去年11月突然废除市场上流通的86%的卢比、抑制了从胡萝卜到轿车在内的所有商品的消费以后,本报调查的经济学家们曾预测第四季度增速会低于6.5%。住房开发金融公司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阿布希克&巴鲁阿说:&(这个数字发出的)信息是,废钞的确产生了影响,但是并不像一些人担心的那样导致了经济崩溃。经济遭到这样的冲击,仍能取得这样(强劲的GDP)数字,相当引人注目。&尽管失去势头,印度仍保持了世界增速最快的大型经济体的地位。印度的这一地位已保持了近两年。去年第四季度中国的增速为6.8%。去年11月8日,印度政府宣布市场上流通的500卢比和1000卢比(分别相当于7.5美元和15美元)面值纸币不再是合法纸币。此举旨在打击腐败、挫败造假币者并挖掘地下经济隐藏的巨额现金。但此举也引起了其他连锁反应。数亿人不得不推迟购物,并在银行排队等着兑换纸币。在建筑业以及一些服务业可以看到废钞行动带来的影响。建筑业的增速从第三季度的3.4%降至2.7%,房地产和专业服务提供商的产出增长3.1%,而前一季度增速达7.6%。其他部门表现较好,尽管许多公司抱怨需求出现大幅下滑。农业生产从3.8%加快至6%,矿业在第三季度收缩1.3%以后扩大了7.5%。制造业增速从6.9%提高到8.3%,服务业增速从6.9%增至7.2%。虽然印度一直在以创纪录的速度印制纸币,但未来数月现金的持续短缺仍可能抑制需求,因为消费者正等待更多的新纸币,而且他们向非现金交易&&包括手机应用程序和信用卡&&的转变速度较慢。政府预测,在截至3月31日的整个财政年度,增速将从上一财年的7.9%降至7.1%。这将是印度3年来的最低增速。新德里乐观地认为,这场针对现金的行动最终将有助于让更多人进入银行系统并进入缴税名单,使银行有更多资金向公司提供贷款、政府有更多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学家们没有如此肯定。他们说,印度经济里的闲置部门已经太多,没有足够的产能可接受涌入银行系统的新现金。根据印度央行最新的估计,印度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约为72%,表明闲置产能相当多。印度凯尔评级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丹&萨布纳维斯说,除非这个数字达到80%左右,否则企业不会因预期需求增加而倾向于投资扩张计划。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资料图:银行门口排队换钱的印度人。( 12:51:38)
【延伸阅读】印度经济增速将首超中国 德媒:仍存致命弱点参考消息网9月5日报道 外媒称,班加罗尔的街头拥挤,炎热,尘土飞扬。空气中飘着咖喱和汽油的味道,典型的&印度混合型气味&。在德国人看来,这个有数百万人口的印度大都市的街头混乱不堪。但恰恰这个印度&硅谷&和次大陆的其它大城市也对德国的经济繁荣有决定性的影响。目前,许多投资者都满怀希望地放眼印度。因为中国拉动出口国德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减弱了,所以人们寄希望于全球第二个人口超过十亿的国家。据德国《世界报》网站9月1日报道,8月28日公布的最新经济数据表明,次大陆一度长久停滞的经济正在追赶中国:印度经济今年第二季度增长了7%,虽然低于经济学家的预期,但势头很好。现在基本可以确定的是,今年印度的经济增速将首次超越中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次大陆经济今年将增长7.5%。报道称,德国不来梅州立银行的首席国民经济学家弗尔克&黑尔迈尔说:&从中期看,印度可能发挥出比中国还强的经济活力。&2014年5月,纳伦德拉&莫迪当选总理。这位有魅力的政治家所领导的政府为这个巨大的国家制定了改革计划。&就经济增长而言,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经济火车头。&维也纳赖夫艾森资产管理公司的新兴工业国团队基金经理于尔根&迈尔说。黑尔迈尔也寄希望于莫迪。他说:&这位总理想在今后几年大幅扩建基础设施,迄今在经济上与社会脱节的大部分民众届时将被整合到整个经济体系当中。 &但世界经济迫切需要有某个经济体来取代中国充当增长发动机。美国投资银行高盛公司刚刚下调了对中国的经济增长预期,这家公司的分析师常常一有风吹草动就作出判断,尤其是在新兴工业国。但其它分析师甚至更悲观,描绘起了中国经济衰退的景象。中国大陆股市的暴跌在许多人看来是不祥之兆。沪市股指已从6月中旬的年度高点跌了37%,深市股指甚至跌了43%。报道称,严重依赖出口的德国股票价格指数也落入了由中国股市暴跌引发的漩涡,跌了近10%。值得注意的是,印度Nifty股指目前甚至比6月初还高。新德里的投资者没有染上&中国恐慌&。印度参与世界贸易的程度没有东亚的大多数国民经济体那么深。农业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18%,比例仍然很高。这使得次大陆没有受到中国经济降温的影响,但这也有不利的一方面。在不当的时节降雨就会打压印度消费者的购物情绪。而且印度经济还有其他致命弱点:印度人口快速增长。到本世纪中叶,印度人口将从现在的13亿增至17亿。这意味着,再有超过一代人的时间,印度人口的增量就会与西欧的总人口相当。消费者数量增加乍听起来是好消息,但只有当印度政府能成功令许多青年人接受良好的教育时,这才真是好消息。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远高于印度人,这也是因为北京坚定地限制人口增长,并花大力气解决亿万青年人的就业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中国今年的人均年收入为8200美元,而印度的人均年收入为1800美元。在面积为330万平方公里且有100多种不同语言的印度,改变传统的收入情况并不容易。莫迪刚刚因为遭到大规模抗议而停止了土地改革。与中国不同,印度是联邦制国家。29个邦在不少领域有很大的自治权。因此,一些印度问题专家不大相信印度的现代化能像莫迪吸引投资者时所说的那样顺利展开。报道称,&印度有很多人极端贫困,而且这种情况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改变。&著名的发展领域经济学家赫尔穆特&赖森说。有种观点认为,良好的人口年龄结构会令印度成为中产阶层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赖森看来,这是&盲目乐观&。此外,他说,要是中国经济发展得不好,印度也很难富起来。&次大陆的经济增长有不小的部分是由中国推动的。&基金经理迈尔也同样持怀疑态度。他说:&就算印度不久后取代中国成为经济增长火车头&&但单凭印度也抵销不了中国经济走弱带来的影响。&(编译/王勍)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印度有很多人极端贫困,而且这种情况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改变。(资料图片)( 00:13:01)
【延伸阅读】美媒:印度经济逆势上扬 成增长最快经济体之一参考消息网9月2日报道 外媒称,印度经济4-6月扩张7%,在发达国家和亚洲其他新兴经济体表现疲弱之际,印度逆势而行,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成为全球增长最迅速的经济体之一。据美国《华尔街日报》9月1日报道,印度经济表现继续不同于邻国,这还表现在推动印度经济增长的不是投资或出口而是消费支出。据8月31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印度4-6月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4%。尽管其他大型经济体需求日益走软,但印度人仍在消费支出。其他大型经济体需求走软使全球贸易和生产增长受到打击。印度是亚洲第三大经济体。报道称,印度政府注意到了这一点。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印度官员纷纷提到应把握机会凸显印度经济的弹性和巨大潜力。不过,并非所有人都从表面看印度最近的乐观产量数据。今年早些时候,政府调整了估算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方法,使官方经济增长数据大幅上升。包括汽车销售和工业产值在内的其他指标的表现仍不及GDP数据强劲。报道称,从官方数据看,经济增长似乎趋平。鉴于印度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为7.5%,最新一季的经济增幅意味着增长较上一季度放缓。中国经济今年前两个季度均增长了7%。GDP数据的表现并不足以让印度在最近的新兴市场下跌潮中幸免于难。8月份印度卢比与许多其他亚洲货币一样大幅下跌。印度基准股指当月跌幅达到6.5%。报道称,经纪商Kotak Institutional Equities高级执行总监普拉萨德(Sanjeev Prasad)说,在极度的恐慌和焦虑之下,投资者不会特别在意某一个新兴市场的具体状况。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资料图:人们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一家超市内购物。新华社记者李毅刚摄
( 00:15:02)
凡注明“来源:参考消息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原标题:美媒:印度向银行注巨资刺激信贷 规模达历史之最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本文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解读】一文看懂未来石油供给大格局
我的图书馆
【解读】一文看懂未来石油供给大格局
读石油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不仅是现代经济的命脉,更是一种军事、外交资源。石油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不仅是现代经济的命脉,更是一种军事、外交资源。它直接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对总需求波动、价格水平的影响甚为深刻、复杂,鉴于此,我们试图以专题系列报告的形式对其进行系统、详尽的梳理,为各类投资者揭示石油的经济金融意义。一、石油的战略重要性在长期不易改变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能源,以石油为中心可以延展出庞大而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具体来看,上游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及与之配套的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制造及与石油勘探和开采相关的服务业;中游围绕原油转化和利用,形成以汽油和燃料加工为转化方向的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加工业,和以石油化工原料加工为转化方向的基础化工原料生产业,及对基础化工原料进行深加工的化工行业,主要为合成材料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以及与之配套的炼油和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业;下游产业链环节以成品油、燃料和化工产品的贸易分销和进出口为主。除此之外,石油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不可再生能源,对交通运输、纺织服装、轻工食品以及汽车零售业等行业均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可以说,从生产到生活,现代社会中全人类活动几乎都与石油息息相关。石油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如此重要,而想要找到它的替代品却并非易事。尽管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突飞猛进,但是受技术、资金和其他因素制约,其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过程不可能是一撮而就的,道路曲折而漫长,并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首先,新能源开发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以光伏产业为例,虽然通过太阳能获取电能看上去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资源,但是,在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多晶硅在制造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很大的能量,而且会产生严重的污染。其次,新能源转换效率仍然不高,储能时间有限,比如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装臵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最长的设计寿命只有20年,且会由于环境变化对发电设备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减少使用寿命。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1》显示,在未来20年时间内,石油仍然是最重要的单种燃料。即便是在可选择政策情境分析(AlternativePolicyScenario,世界各国政府目前正在考虑的所有政策都能付诸实施)中,化石能源的需求仍将大幅度增加。到2035年,化石能源将占到一次能源需求的75%。由此,新能源将长期作为化石能源的补充角色而存在。从全球范围来看,化石燃料仍将在能源构成中居主导地位。这说明,石油作为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其地位在长期内都不易改变。二、国际石油探明储量概况作为一种经过数亿年计的地质年代演变而形成的矿产资源,石油的储量和分布具有显著的特点:其一,由于勘探的复杂性和技术的局限性,几乎不可能准确测知全世界存在的石油资源量和最终可采量。其二,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而且远离消费区,加大了供需之间的矛盾。石油的不可再生性使得其储量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其稀缺程度关系到未来继续支持人类活动的能力,乃至其在世界能源体系中的地位。本文涉及到的储量即“探明储量”(provedreserve),是指在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够开采出来的石油储量,这一储量与石油生产关系最为密切。截至2010年底,全球原油已探明储量为1354.18亿桶,较上年增加12.61亿桶,新增的探明储量几乎全部来自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201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已探明原油为1193亿桶,占世界总量的81.3%。从全球各地区石油已探明储量来看,中东地区已探明储量占到全球总量的56%,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北美洲以15%居于第二;非洲、欧亚大陆及中南美洲地区石油储量也较为丰富,分别占全球总量的9%,7%,9%;亚洲、大洋洲及欧洲储量相对稀少,加起来不足总量的5%,说明全球石油储量呈现强烈的区域性特征,各地占比严重不均。从世界各国石油已探明储量来看,当前世界储油大国主要集中在中东的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美洲的加拿大、委内瑞拉以及欧亚大陆的俄罗斯等国家。非洲部分国家如尼日利亚、利比亚等也在世界石油储量中占有一定份额,但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中东各国仍是全球石油储备的主要力量。世界石油探明可采储量最大的10个国家分别是沙特、加拿大、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委内瑞拉、阿联酋、俄罗斯、利比亚和尼日利亚。截至2010年底,这10个国家的储量合计11328.8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83.66%。其中,石油储量分布较为集中的国家以中东国家及非洲发展中国家为主。由于石油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极度不平均,又因为需求分布与生产分布的不匹配,使得石油贸易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显得异常活跃,了解处于石油供需两端的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综合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三、国际石油供应格局及其发展趋势当前,世界石油产业进入全球化格局。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中东各国石油生产能力稳定提高,在世界石油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随着俄罗斯与前苏联地区重新进入世界石油市场,环里海地区成为世界石油市场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北非马格里布地区与几内亚湾地区的石油开发也趋于活跃。由马格里布地带经波斯湾、环里海地带到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所构成的巨大地理带构成了当今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的“心脏地带”,其中中东波斯湾地区是这一心脏地带的核心,而环里海地带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是未来几年世界石油开发的热点,也是各个利益集团争夺的焦点。1.国际石油产量稳步增长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公布的石油市场月度报告,2012年4月份全球石油供应增加60万桶/天,至9100万桶/天,其中欧佩克新增石油供应量占约70%。伊拉克、尼日利亚和利比亚石油产量增加令4月份欧佩克石油产量增加41万桶/天,至3185万桶/天,而伊朗仍然维持330万桶/天产量不变。IEA估计,今年第三季度,欧佩克可持续原油生产能力将增加33万桶/天,至3530万桶/天。作为对世界石油领域的重要国际组织,欧佩克对世界石油供给的影响力不容小觑。石油输出国组织,即OPEC—OrganizationofPetroleumExportingCountries,中文音译为欧佩克。成立于日,日欧佩克在联合国秘书处备案,成为正式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各自的和共同的利益。现有的12个成员国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欧佩克旨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欧佩克自成立至今,对国际石油供需及其价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力。2011年,欧佩克12个成员国石油产量共占到全球总量的65%,其中沙特阿拉伯占到所有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的31%,在欧佩克组织中占到绝对的主导地位;此外,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均是中东地区石油出产的中坚力量,而尼日利亚与委内瑞拉则分别代表非洲与南美洲的主要石油出产能力,以上各国均在世界石油出产份额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全球石油产出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首先,世界石油产量地区分布不均衡。目前世界主要石油产出国主要集中在由马格里布经波斯湾、环里海地带到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巨大地理带所构成的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的“心脏地带”。其中,中东地区占到世界总量的3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产地;此外,北美洲、欧亚大陆、非洲、亚洲及大洋洲、中南美洲地区的石油产量均占到世界总量的10%左右,欧洲地区产量最少,仅占世界总量的4.9%。全球石油产出的第二个特点是国家间分布不均衡。2011年全球石油产量最多的11个国家中,有五个为欧佩克成员国,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27.2%,欧佩克组织在世界石油生产领域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此外,非欧佩克成员国中,美国、俄罗斯、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产油量也十分丰富,总共占到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9%,由此可见,非欧佩克国家在石油供应端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小觑。综合上述分析,当前世界石油生产国按2011年石油产量占世界总量比重大小排序依次为: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美国、中国、伊朗、加拿大、阿联酋、墨西哥、科威特、巴西、伊拉克。计算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2010年石油出口量与产量的比例可以看出,除了美国与中国之外,全球产油大国基本上都是石油供应大国,美中两国的石油出口比例不到1%,基本上生产是为了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属于自给型的石油生产国。而以伊拉克为首的其他12国石油出口比例达到30%以上,是世界石油消费的主要供给力量,特别是伊拉克、阿联酋、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及利比亚的石油出口比例达到60%以上,其石油生产基本是为了满足外部需求,是世界石油的主要供应源。2.国际石油储量与产量间的联系要全面考察世界石油供给情况,仅仅关注当前阶段的石油供应情况对于判断世界经济的走向是远远不够的,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对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力必须从长远角度入手,关注储量与产量之间的辩证关系,而将这二者紧密联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储产比。储量/产量(R/P)比率,假设将来的产量继续保持在某年度的水平,那么,用该年年底的储量除以该年度的产量所得出的计算结果就是剩余储量的可开采年限。基于数据库资源与权威机构报告,我们对世界石油生产国的储量、产量相关情况进行了统计。其中,储产比数据根据《2011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整理得到。鉴于储产比数据是根据一定计算方法估计得到,只能大致上刻画一国的未来石油生产潜力,我们特别添加相对储产比这一指标,使用一国储量在全球范围内占比/该国产量在全球范围内占比这一数字来刻画一国石油生产的潜力与重要性,该项指标越高,说明一国未来石油生产潜力越大。本文将以上指标按欧佩克成员国与非欧佩克主要石油生产国分别列出,并根据该国石油探明储量在世界总量中所占份额进行排序,以期对当前世界各国石油开采情况及开采潜力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结果中不难发现,欧佩克成员国不仅在储量上,还是在开采潜力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伊拉克、阿联酋等国家石油储量大,出产量也长期稳定,一直是石油的主要生产力量,从储产比上看继续开采的能力较强,预计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会是主要的石油供应国。而安哥拉、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储产比已相对较低,且石油储量有限,估计如果继续当前的开采速度,很难在长期内维持石油净出口国的身份。值得注意的是,委内瑞拉不仅石油储量丰富,并且储产比很高,但当前石油产量相对其储量来看未能完全释放,继续开采的潜力巨大,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石油生产中坚力量。反观非欧佩克成员国的情况,挪威作为北海的石油出产基地,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曾经作为支撑欧洲石油供给的主要力量。当由于其石油储量有限且开发已基本完成,难以在未来有太大作为。俄罗斯作为老牌的能源大国在近几年中能源行业复苏,在世界石油格局中的地位不断加强,目前其能源产业,特别是石油开采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2010年其可探明储量为4.43%,而产量却占到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1.56%,有超负荷运转的风险,如若未来继续以此速度发展,恐将由于过度开采而持久力不足。结合储量与储产比两项因素,我们认为未来的石油生产应主要关注储量高且开发潜力大的加拿大和哈萨克斯坦两国。哈萨克斯坦作为新兴的石油生产力量,发展潜力较大,但由于里海地区的前苏联国家众多,政治问题复杂,各国之间对于石油资源的争夺复杂性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最大障碍。而另一个关注点加拿大凭借其丰富的油砂资源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石油供给的重要力量。加拿大作为老牌的能源大国,一直是美国第一大石油供应商,其绝大部分的石油出口都是流向美国,随着传统石油资源的减少,油砂这一非传统石油开采方式有望成为世界重要的能源来源。目前世界上所探明的油砂资源中,95%集中在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加拿大已经探明的油砂和重油资源达4000亿立方米(合2.5万亿桶),这使得加拿大的石油储量跃升为全球第二,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当前,加拿大油砂资源已成为全球新增石油产量的主要来源,几乎所有的世界主要石油公司都已投入或计划投入油砂开发。埃克森美孚、壳牌和英国石油等大企业早已加入了开采大军。埃克森美孚、壳牌等在加拿大开发油砂已初具规模;道达尔从2006年起,每年增加10亿美元的投资预算,用于阿尔伯达省油砂勘探开发项目。3.国际石油品质与开采难度除了从数量上判断一国未来石油生产潜力,原油质地及开采技术及开采可能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评判标准。原油品质差异会直接导致原油价格差异。因为原油品质决定了加工处理过程的难易程度,以及产出组合的构成。具体来看,与低硫(低酸)原油相比,高硫(高酸)原油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增加额外的脱硫(脱酸)装臵,加工程序更复杂,而且还会对冶炼设备和材料造成腐蚀。因此,从理论上讲,高品质原油应该比低品质原油市场价格高;特别在当前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力度加大,《京都议定书》等协定使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更加提倡节能减排,对低硫石油的偏好进一步增强。因此未来对于轻质低硫石油的需求必将进一步上升。根据美国NPRA年会资料,世界原油依据比重(API度)分为轻质原油(>31)、中质原油(24.1-30.9)、重质原油(<24)三大类型;依据含硫量分为低硫油(<0.99%)、高硫油(>7.0%)两大类型。统计显示,世界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中以重质和中质油居多,原油产量中以轻质和中质居多。从2010年世界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和产量估算情况看,虽然轻质低硫原油的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7.8%,但其储量却仅占世界总储量的19.0%;而中质低硫/高硫和重质低硫/高硫原油的储量占世界原油总储量的51.0%。因此,未来新增原油供应将以中质和重质油为主,原油资源的重质化、劣质化趋势明显。这种石油供给与需求的相反态势使得石油供需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大。除原油品质之外,原油开采难度及设备先进程度也是对石油开发有重要影响的客观因素。在过去五十年里阿拉伯半岛用石油为全球提供燃料,沙特通过利用其储量丰富、容易开采、高质量的轻质油而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然而,随着能源需求不断攀升,全球范围内易开采的油田正在走向枯竭,以沙特为首的中东产油国也不得不开始转向一个储量大而开采难度更大的石油来源—蕴藏在沙漠之下的重油。据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U.S.GeologicalSurvey)估计,全球重油储量约为3万亿桶,以目前的全球消费速度来说,将可以维持约100年。但利用现有技术只有其中约4000亿桶的一小部分可以加以开采。重油的粘度大,使开采难度变大,而且相比轻油,重油精炼成汽油的成本要大得多,这些都导致现有老油田和新油田的石油开采成本正在变得日益昂贵,而高技术含量先进开采设备的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世界主要产油国均已完成或致力于完成石油资源国有化。通过三次国有化浪潮,墨西哥、以沙特为代表的中东各国、以委内瑞拉为代表的拉美国家等均通过支持国有石油公司开采本国石油,并拒绝西方石油公司参与注资等方式,打破西方石油公司以压榨石油产地人力与物质资源赚取巨额暴利的传统。但同时,由于石油生产大国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其开采设备与冶炼水平等都相对落后,技术含量低,无法应对不断加大的开采难度与冶炼标准的要求。拒绝西方石油公司注资虽能有效保护其自身利益不受侵害,但长此以往,对于其石油产量和品质的保持不利。目前,随着石油开采难度的不断加大,不少石油生产国已渐渐放弃完全的石油国有化体制,转而寻求西方石油公司的帮助。沙特阿拉伯与美国雪佛龙公司(ChevronCorp.)联合开采沃夫拉重油。巴林在美国加州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PetroleumCorp.)的帮助下在阿瓦利(Awali)油田开采重油;阿联酋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普莱克斯公司(PraxairInc.)2009年携手推出了一个试点项目,以增加扎库姆(Zakum)油田的重油产量。阿曼对本国的重油项目一直显得尤为雄心勃勃,希望借此来弥补轻质油产量的大幅下跌。2007年,西方石油公司在阿曼的穆海兹纳(Mukhaizna)油田展开蒸汽注入项目,该油田产量与该公司2005年接管它时相比增加了15倍。去年,阿曼国家石油公司与荷兰皇家壳牌有限公司(RoyalDutchShellPLC)及其它公司合作推出了一个20亿美元的项目,旨在用另一种类似技术来提高迈尔穆勒(Marmul)油田的产量。此外,正如先前分析中提到,在石油储量及品质不断下降的同时,油砂资源成为全球新增石油产量的主要来源,除加拿大外,大型石油公司也将目光瞄准所有可能的油砂生产地区。雪佛龙正在执行的勘探开发项目中,有五分之三分布在墨西哥湾、安哥拉、尼日利亚深海区。壳牌在尼日尔三角洲已经开始在超深水区作业,并着手执行勘探和开发北冰洋大陆架油气资源的计划,向距离阿拉斯加州海岸30海里的波弗特海进军。油砂(Oilsand)亦称“焦油砂”、“重油砂”或“沥青砂”。外观似黑色糖蜜,其开采方法与传统石油开采截然不同。简单地说,油砂开采是“挖掘”石油,而不是“抽取”石油。作为一种非常规石油资源,其储量较大,与传统石油能源相比其开采成本较高。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走高,石油资源争夺日益激烈,油砂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开采油砂所面临的问题除了技术之外,所带来的环境后果也必须认真考虑。由于原油与沥青分离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和能量,并会产生声名狼藉的“尾矿”,这些尾矿由剩下来的砂子、残存的沥青、水、黏土颗粒和污染物组成,对当地生态环境会造成极大的破坏。油砂储量大国加拿大政府正通过各种努力在开采油砂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目前最可行的方法是谁开发谁保护,通过提高工艺水平尽量减小对环境的破坏。但具体实施程度还有待观望。4.未来可能的供应端预测综合以上对于储产比、原油品质、开采难度的分析,我们认为未来世界石油的可能供给端主要集中在两类国家。其一,是当前世界主要石油净供给国中储量比较高,未来生产潜力仍旧较大的国家。由于石油生产存在惯性,且其开采技术、设备与配套基础设施等状况不易改变,因此未来中期内供给结构不会被轻易打破。因此,要判断其在未来长期内的发展态势,必须要衡量其持续快速增长的能力。据此,再将此类国家细分为两种。一种为当前石油净供给能力强,且储产比较高,在未来能够实现石油产量的加速增长,从长期看是石油供给大国,包括沙特、阿联酋、伊朗、科威特、伊拉克与加拿大在内。其中,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中东产油国石油储量大,出产量也长期稳定,一直是石油的主要生产力量,从储产比上看继续开采的能力较强,预计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会是主要的石油供应国。而加拿大则以其丰富的油砂资源成为全球新增石油产量的主要来源,在传统石油开采资源不断减少的同时,这种类型的油田有可能成为未来石油产业的新焦点。而伊朗由于国际政治原因未来石油生产能力存在极大的不确定以因素。伊朗位于波斯湾和里海两大能源中心之间,这一地理位臵在给伊朗带来巨大的能源储量的同时,也为伊朗提供了天然的地缘优势。当前,伊朗石油探明储量排在世界第三位,产量排名第五位,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与开采能力。同时,伊朗控制着波斯湾的东海岸,这使得其能够在战争时期轻易地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控制阿曼湾,阻止波斯湾能源生产国由海路将能源输往全世界。当前国际政治问题已成为伊朗石油生产的最大隐患。鉴于伊朗对于西方国家的强硬态度以及核武器问题,使得美国与欧盟纷纷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制裁,美国《达马托法》对伊朗所实施的经济制裁,欧盟也拟对其进行石油禁运。伊朗能源对西方国家的出口一直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与亚洲国家的合作成为伊朗能源战略的重点,伊朗的原油出口中有一半以上是销往亚洲的日本、中国、印度以及东盟各国。诚然,一旦伊朗的国际政治问题解决,其石油生产能力不可限量。但是,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伊朗核武器问题有缓解趋势,并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战争可能性攀升,因此,很难对伊朗未来产油能力持乐观估计。在目前储量比较高的净供给国中,第二种国家目前石油产量相较其储量来看有过度开发的趋势,在未来短期内由于其生产惯性仍能作为产油大国活跃于世界石油市场,但持续增长能力不强,如俄罗斯。目前俄罗斯国内经济对于能源产业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并依靠其丰富的能源输出重新焕发了活力。未来长期内如果出现能源供给不足的现象,对其经济复苏可能造成沉重的打击,必须引起重视。对于未来供给端讨论的第二类应放在储产比非常高,但当前净供给能力较低的国家。委内瑞拉与哈萨克斯坦两国就属于这一范畴。委内瑞拉石油生产的最大问题来自国际政治、石油品质与开采技术方面。国际政治方面,自查韦斯上台以来对西方国家的强硬态度使得其石油出口方向受到限制,而委内瑞拉主要油藏带位于东部奥里诺科河流域,且以重油为主。充分开采这一地区的原油资源需要大笔资金、过硬技术和专业人员。查韦斯上台后致力于推行石油国有化,2003年大罢工后,委内瑞拉政府开除大批石油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这使得其石油生产领域专业人才匮乏,至今不能恢复。而完全国有化政策使得委内瑞拉石油开采技术支持乏力。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面临资金、技术和人员等诸多困难。在未来,委内瑞拉如果能够缓解其与西方国家紧张关系,并开放石油领域加强国际合作,其产油能力将得到极大程度的释放。但是在当前来看,这种缓和迹象能否出现还是一个未知数。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丰富,其大部分蕴藏在哈属里海地区。目前,哈萨克斯坦共有油田223个,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约为50亿吨,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2%以上。当前,里海划分久拖不决带来的勘探风险与勘探难度是阻碍哈萨克斯坦石油生产的主要问题。哈萨克斯坦未来的石油开发主要寄希望于哈属里海地区的卡沙甘油气田、田吉兹油气田和卡拉恰干纳克油气田。但是卡沙甘油气田地质结构复杂,开发难度大;田吉兹油气田和卡拉恰干纳克油气田开采多年,石油采出程度高,含水高,开发工艺复杂,配套油气处理设施、外输管线等不完备都将影响产量增长。里海石油目前已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做到游刃有余是哈萨克斯坦未来石油产业发展的关键。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基本对世界石油供给端的未来发展走势有了一定预判,接下来对于当前石油产量较高但未能进入未来石油供给行列的拉丁美洲两个国家情况进行补充。墨西哥与巴西两国当前石油产量丰富,属于世界产油量最多的前十名国家。然而,从探明储产来看,其长期开采的潜力不足。同时必须认识到,墨西哥与巴西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速度比较快,属于第一梯队行列,未来石油消费潜力巨大,因此即使石油产量供给稳定也需要将一大部分用于内部消化,难以成为供给大国。因此在判断在世界石油供给端的时候未予考虑。以上我们对世界石油产、储量,原油品质及开采难度等进行分析,对未来世界石油供给端国家给出预判。未来世界石油主要供给力量为沙特、阿联酋、伊朗、科威特、伊拉克、俄罗斯、加拿大、委内瑞拉与哈萨克斯坦。其中,俄罗斯面临过度开采的危险,预计在未来五年内仍能保持相当的生产能力,但长期石油供给大国地位堪虞。而困扰伊朗、委内瑞拉石油生产能力的主要问题来自国际政治领域,加拿大方面则来自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一旦解决,以上各国的石油产能必然得到充分释放,对世界石油供给提供有力支持。根据以上各国石油供给能力与面临风险,参照各国的长期均衡供给水平,我们对未来10年世界石油供给格局进行预测并对各国石油产量占比进行简单匡算。经估计,未来10年内世界石油供给端国家中除俄罗斯产量占比小幅下降,其他国家石油产量占比均有一定幅度上升,其中加拿大依靠其丰富的油砂资源、稳定的国内环境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石油产量增幅最大,而伊朗则由于其较大的政治风险,石油产量增幅相对偏小。上述八国总共占到世界石油产量的60%以上,与其储量在世界总量中的占比趋近,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世界石油供给稳定,能够对各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四、国际石油需求格局及其发展趋势&1.国际石油需求日益旺盛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12年3月的石油市场月度报告,预测2011年经济增长幅度相对下降(预计2012年全球GDP增长3.3%而2011年增长3.8%)以及高油价都将抑制石油消耗增长幅度,但国际石油需求旺盛势头不减。其中发展中国家的新增需求将弥补经合组织(OECD)国家需求的下降。经合组织方面,石油需求虽增速有所下降,但所占份额依然庞大。分区域来看,北美地区石油消费量最大,占到全球总量25%以上,欧洲与太平洋(601099,股吧)地区列居其后,三个地区消费总量占全球总量的50%以上。分国家来看,经合组织各成员国之间石油消费量差异较大。其中,美国石油需求量占到世界需求总量的1/5,是世界头号石油消费国,与其世界头号发达国家的身份相符。日本紧随其后,石油需求量占世界总量5%,而其他发达国家占比相对平均,欧盟国家2010年石油消费量占全球总量16.4%,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石油消费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反观非经合组织国家,2011年石油消费量占世界总量49.1%,比2010年增长2.3%,石油消费需求增长较快,已成为世界石油消费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分区域来看,亚洲和中东国家石油消费量较高,分别占到世界总量的22%和9%,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各地区间石油消费区别较大。分国家来看,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居于发展中国家首位,占全球总量的10.6%,仅次于美国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此外,印度、俄罗斯、沙特、巴西等国家石油消费量增长迅速,是全球石油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在全球石油消费量居前列的国家中,可以按其进口石油占消费总量的比重分为三类。第一类国家本身为石油生产大国,属于自产自销,石油进口在其石油消费中所占比重较小,如俄罗斯、巴西、加拿大,其进口石油占消费总量的比重不足35%;第二类国家本身为产油大国,但其石油消费能力较其生产能力来说更为旺盛,代表国家为美国和中国。第三类国家即为石油净消费国,一半以上的石油消费均来自进口,对世界石油贸易的依赖性极强,如欧洲五国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和印度。2.未来世界石油消费端发展中国家成主力从全球石油消费的整体情况来看,经合组织与非经合组织国家在数量上平分秋色。从增速上看,发展中国家石油需求增长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前者2010年较2009年石油需求增速为5.5%,而后者该项指标仅为0.9%,增长速度缓慢。据IEA预测,全球四大市场——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仍将主导2012年全球石油需求。在所有产品中,新增需求最大的是柴油,主要归功于非经合组织经济体需求的快速增长。柴油(Diesel)又称油渣,是石油提炼后的一种油质的产物。由于柴油机较汽油机热效率高,功率大,燃料单耗低,比较经济,故应用日趋广泛。它主要作为拖拉机、大型汽车、内燃机车及土建、挖掘机、装载机、渔船、柴油发电机组和农用机械的动力。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的优点是柴油价格便宜,经济性好,并且它没有点火系统,所以故障较少。但柴油机由于工作压力大,要求各有关零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所以柴油机比较笨重,体积较大;柴油机的喷油泵与喷嘴制造精度要求高,所以成本较高;另外,柴油机工作粗暴,振动噪声大;柴油不易蒸发,冬季冷车时起动困难。同排量的发动机柴油车的动力更加强劲,发展中国家对于石油,特别是柴油的需求增长以及发达国家石油需求的趋于平缓说明一国石油需求的变动与该国经济发展时期有关。我们可以通过这一点对未来的石油需求端发展进行预判。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一国石油需求与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呈现两阶段的特点。首先,新兴经济体伴随着经济,特别是重工业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在一段时间内将会出现爆炸式增长。如20世纪70年代,韩开始着力促进重化工业的发展。1973年韩公布并开始实施“重化工业发展计划”,大量投资向重化工行业倾斜。这一时期是韩造船、钢铁、汽车、电子、石化等工业的萌芽期,也是韩城市化进程开始加速的时期。伴随重工业的高速发展,韩国国内对于石油,特别是柴油的需求量也迅速增长,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达到一个顶峰,之后由于国内政治变动而迅速回落,在80年代初期又开启新一轮增长。1996年韩加入OECD,标志着韩正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当前发达国家的石油需求方式已过渡到第二阶段,就是消费拉动的石油需求增长。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均已从世界制造端过渡到消费端,其石油消费量主要来源于国内对于耐用消费品如汽车燃油的需求拉动。如美国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完成了重工业阶段,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世界的消费终端。因此在过去30年间,其石油消费量就与其汽车销量呈一致变动。在国内经济形势良好的情况下,居民消费能力及预期增强,对汽车的需求量上升,导致石油,特别是汽油的需求量上升;而在国内经济形势堪忧的情况下,如2009年次贷危机阶段,居民消费能力下降及预期悲观,对汽车的需求量骤减,导致石油,特别是汽油的需求量暴跌。发达国家所经历过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中国家可能或正在经历;当前,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依靠投资拉动的重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从而使得其对于石油,特别是柴油的需求旺盛。说明当前发展中国家多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也与其全球制造端的身份相符。以巴西为例,巴西正在重复新兴经济体必经的老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出现爆炸式增长。几年前深海石油的发现使得巴西成为世界石油供给大国的预测纷纭,但是几年时间过去,由于深海石油开发时间成本过高,以及高速增长的经济和不断飙升的化石燃料需求已将巴西变成了石油净进口国,这导致巴西正逐步成为世界又一个能源消费中心市场。近三年来,巴西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工业生产对于石油,特别是柴油的需求量大幅上升,据《油气新闻》1月2日里约热内卢报道,由于巴西国内需求增加迫使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巴西国油/Petrobras)寻求替代供应,巴西国油日前与科威特该石油公司签署了一项有关在2012年购买柴油的协议。由于国内炼油能力未能跟上国内工业不断增加的需求,巴西国内的柴油短缺已迫使巴西在今后的两内年将从亚洲和中东增加柴油的进口量。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未来世界石油需求将稳步提高,主要分成两类。首先,发达国家工业化基本完成,其石油需求主要基于国内旺盛的终端消费。特别是汽车销售的拉动。其需求量将基本稳定,不会有大幅度的激增,且与国内经济形势及居民对未来经济前景的预期相一致;未来石油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在发展中国家,其石油主要为满足国内工业,特别是重工领域的快速发展,有可能出现石油需求,特别是柴油消费量的暴增,是未来世界石油需求的主要拉动力量。五、观点总结本文对世界石油储、产、销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世界石油供需端发展格局进行预测,得出的主要观点如下。供给方面,基于对世界石油产、储量,原油品质及开采难度等进行分析,未来世界石油的可能供给端主要集中在两类国家。其一,是当前世界主要石油净供给国中储量比较高,未来生产潜力仍旧较大的国家。其中基于一国石油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的能力又可细分为两种。一种为当前石油净供给能力强,且储产比较高,在未来能够实现石油产量的加速增长,从长期看是石油供给大国,包括沙特、阿联酋、伊朗、科威特、伊拉克与加拿大在内。第二种国家目前石油产量相较其储量来看有过度开发的趋势,在未来短期内由于其生产惯性仍能作为产油大国活跃于世界石油市场,但持续增长能力不强,如俄罗斯。未来供给端讨论的第二类应放在储产比非常高,但当前净供给能力较低的国家。委内瑞拉与哈萨克斯坦两国就属于这一范畴。基于对各国石油供给能力与面临风险的分析,我们对未来10年世界石油供给格局进行预测。未来世界石油主要供给力量为沙特、阿联酋、伊朗、科威特、伊拉克、俄罗斯、加拿大、委内瑞拉与哈萨克斯坦。八国总共占到世界石油产量的60%以上,与其储量在世界总量中的占比趋近,总体来看,未来世界石油供给情况稳定,能够对各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历史发展规律看来,一国石油需求与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呈现两个阶段。首先,新兴经济体伴随着经济,特别是重工业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在一段时间内将会出现爆炸式增长。其后,当一国由发展中国家过渡到发达国家后,将呈现以消费拉动的石油需求增长。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均已从世界制造端过渡到消费端,其石油消费量主要来源于国内对于耐用消费品如汽车燃油的需求拉动。未来世界石油需求将稳步提高,主要分成两类。首先,发达国家工业化基本完成,其石油需求主要基于国内旺盛的终端消费。其需求量将基本稳定,不会有大幅度的激增,且与国内经济形势及居民对未来经济前景的预期相一致;未来石油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在发展中国家,其石油主要为满足国内工业,特别是重工领域的快速发展,有可能出现石油需求,特别是柴油消费量的暴增,是未来世界石油需求的主要拉动力量。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张图看懂原油期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