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生宿舍舍友关系我们为什么爱和舍友,同学对作业进行撕逼

关于大学室友对自己的影响之感悟 - 简书
关于大学室友对自己的影响之感悟
如果足够幸运,大学室友都是和自己志同道合,或是人比较好且每个人在不同方面都有优秀的地方的话,给自己带来正面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如果是负面情况,对于一个有着很强的自律能力的人而言,即使宿舍环境不怎么好,受到的负面影响也能降低到最少!宿舍其他人都打游戏,也许你也会禁不住去打游戏,但对于我而言,我不会因为这样而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跟着打游戏,也许有人会想这样如何和室友相处。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只想说靠游戏维持关系的友谊并不牢固。而且为了别人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只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和独自一人时的自责。我们不需通过游戏来维持与室友的关系,如果你不知道靠其他方法去拉近关系的话,就去看一些与人相处的书来提高自己而不是屈服随大流。我不是一个喜欢打游戏的人,但我和我们班的同学相处的还是比较好的,他们基本都打游戏,在这方面我们没有共同点,当他们谈游戏时我就静静的听着并不插话。但我发现了我们另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喜欢健身,这样我们又有联系的纽带了。所以,不需要在一个事情上屈服而委屈自己,我们要做的就是开拓其他共同点。保持自己的棱角,外圆内方,学会变通,学会与人相处,这才是我们需要提高的。我们宿舍的人相比于身边其他人而言比较成熟,相处方式也有所差异。面对不同的人本应该就有不同的相处方式。每一个室友都比较优秀,虽然宿舍整体成绩并不算好。不过我感谢室友们陪伴我度过珍贵的大学时光,给我带来了很多改变,让我变得越来越好!对于成绩,舍友确实对自己的成绩有一定影响,但是并不是最重要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自己,自己有足够强的自律力和执行能力,那就能最大限度降低他人的影响。说说我们宿舍的情况吧。我现就读与帝都的一所211,专业是通信工程,现大三,准备考研。我的一个室友A,内蒙古的,从大一到现在每天六点半起床(大一刚开始时不到六点起床),虽然中间断过一段时间,但现在大三了仍然每天六点半起床,晚上十一点半准时睡觉,生活十分规律;但是他的成绩并不好,因为他从大一开始就并不喜欢学习,其实他是十分聪明的,很多东西一点就通,但是由于我们专业的课本来就很难,他由于长期不认真学习,现在在学习方面也就比较靠后,挂过科。他在学生工作上做的就比较出色,学院里的各种宣传视频,海报都是他做的,被称为邹导。在电脑方面他也很厉害,高中时曾自己组装过电脑,最初宿舍里的路由就是他配置的。一个成绩不好但也比较优秀的人。室友B,A的上铺,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吉林人,从小弹吉他,自己创作,组建了一支乐队,现为学校最厉害的乐队,经常参加各种演出,曾参加过索尼举办的全国高校乐队弹唱大赛,拿了两个奖项。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高考考了六百三十多(没加民族分,全国卷),这要是在我们省,加上20分民族分后就可以进清华了!当时我们班的第一名也就比他这成绩高了几分(裸分),地区第一,现在在五道口大学。在他的影响下,我的另一室友走上了吉他之路,我也在音乐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陶冶,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虽然忙于各种事情,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比较少,但成绩也不算很差,我经常自习,中规中矩学习也就和他差不多。我俩成绩在院里差不多在50%左右。他是一个有才华有风格的人。室友C,兰州人,现为上海人。和我同姓,虽然已经快出国一年了,只有两年的相处时间,但他对我的影响全是最大的。我在很多方面的知识都是他灌输给我的,当然也包括两性知识。我和他一同去过很多地方,大一清明天津之行的大醉,大二暑假我利用大半个暑假时间做兼职,然后利用赚到的钱去了一趟西北,兰州是第一站,也就是去投奔他,三天时间里玩的很开心,兰州美食真是多,一天最多的吃了十几样,把肚子差点吃坏了。重磅推荐兰州牛肉面,羊杂碎,羊肉泡馍,还有很多美食记不清了。。跑题了。。。他的兄弟有好几个我都认识,人也很好。他本人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喜欢哲学,我俩曾在大一跨年夜在宿舍喝了十几瓶啤酒后跑到教学楼前国旗下面望着月光谈着哲学。他也是极少数一个我和一个人交流达到达到了很高的层面,褪掉了外壳,只有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在大学里的每一次喝飘他都在我身边,也只有他在身边我才喝飘。他的成绩也是宿舍里最好的一个,绩点上4(满为5),英语也很好,四六级都高分飘过。现在美国留学。为人处事为很好,宿舍里也就他人气最高,为人洒脱,慷慨大方,每次聚餐基本都是他先付钱,然后我们再给他。家境也比较好。因为他的存在,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有趣了很多,我也改变了很多。一个有思想且优秀的人!室友D,我的上铺,北京人,绰号雷百科,上下五千年,天文地理,真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哈哈,这儿有点夸张)。初中高中的各种诗词古文顺手拈来,像《滕王阁序》、《阿房宫赋》之类的文章倒背如流,我们看着文章读都没有他顺溜(此处不夸张,亲自试过)。曾在上人文历史课时当场指出老师的错误,和老师撕逼老师都只能甘拜下风。一个二次元重度患者,大一时每天晚上在宿舍爆发出爽朗的哈哈大笑,俨然一个没有烦恼的小孩。如今也比较忙,很少再听到他那销魂般的笑声。最近还有了女朋友,我们都表示很好奇他是如何和他女朋友相处的。高中就读于清华附中,高考时分数也很高,只是北京填志愿的体制不太好,是考前填志愿,当时他为了保险起见,所以成了我的上铺。他高考的成绩除了北大清华人大其他学校都能去,高考语文分数是全北京市前几名,生物满分。 大二时就已经是学校诗词社的会长了(一般只有大三才能当上会长)。在清华学习空手道,最近在考黑带。英语也很溜,比别人说汉语还快。正在准备出国。大学期间成绩不算好,重心没放在学习上,挂过科(宿舍里目前就他和A挂过科)。但他在某些科目上很厉害,有独到见解。一个极具人文气质的人。室友E,成都人,大二时才搬进我们宿舍的,不算原始居民。人称交际花,交际方面十分厉害,也是一个很有生活品味的人,懂得生活。整个宿舍就我俩是原始的南方人,我俩都是西南人。他也准备出国,但由于各种原因,至今还未如愿。大一时曾在学院及学校团委工作,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不过他也不怎么爱学习,专业课啥的基础并不牢,但是考试分数却比较高,俗称路子广。在学语言方面很努力,英语很好,法语也不错。也是一个很优秀的人。这就是我舍友们的基本情况,一个个都帅帅的。再说说我自己,我是一个来自大山里的孩子,从小在山城里长大,各方面都不突出。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走进了大学,在开启大学生活之前,我的见识很少,知识面很窄,时间都用于准备高考去了。再说在大山里信息没有大城市发达,基础设施也很缺乏。高考后买了第一部智能手机,然后才知道wifi是什么东西。在遇到我的室友们之前没怎么接触过音乐。可以说那时我的生活就像一潭死水一样毫无波澜。直至我正确的选择了来帝都,很幸运的来到了现在的学校。这里是我开启人生另一条道路的起点,这里有我青春最珍贵的记忆!自我评价,我是一个比较有自制力的人,从大一到现在快三年了,上课期间平均六点半左右起床,虽然起来后并没有做成什么事,但我至少能每天都很愉快的吃早餐。之前曾记过日记,记满了一个笔记本,上面基本上都是一个少年暗恋一个女生的记忆以及纯真幼稚的想法,哈哈。现在想想都还起鸡皮疙瘩。。曾想过如何写日记,记流水账?没意思,感悟价值。记生活感悟?好像又少了些什么,今后看日记也不知道曾经做过些啥。最终确定记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以及自己的生活感悟。并且不再是用纸记,而是在手机app上记,既方便又快捷。而且还解决了因为字不好看以及排版不佳导致不想再看的问题。日记也不必每天都记。我也自认为是一个时刻不忘学习的人,不管做了什么事,我都想从中学到什么,而不只是为了做事而做事。一直在思考该如何学习才能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而不只是零散的一团糟。我想到的是主题学习法,比如我想在哲学上有系统的理解,那么我就在这一时期专门看哲学方面的书籍,先可以找一本比较好的哲学简史看看,对哲学的历史有初步的认识,然后从中找出一个或两个自己感兴趣的哲学大师,去读他的原著,一定要是原著!就这样,这种方法仍然适用于其他主题学习,如摄影,音乐,心理学等等。我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我不喜欢生活一潭死水,我想让自己变得有趣,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在运动方面,很多项目都玩,像攀岩、游泳、骑行等等,但专攻羽毛球。参加过几次爬山徒步活动,曾自己一个人领略过杭州西湖的美!热爱健身,正在往肌肉男这个标签靠近。昨晚刚跑了10km,感觉很不错。五一计划去沙漠露营。在室友的熏陶下,想学吉他,由于现在太忙只能暂时放下。学过吹笛子,不过中途夭折了。我的室友们也都不迷恋游戏,这在男生宿舍里也是比较少见的。当然他们也有缺点,我的缺点也就更多了,是人都有缺点。只要不把聚焦点放在这上面就好了。我的学习成绩也不好,在这个号称学校最好的专业里藏龙卧虎的人很多,就算我努力追赶也难以追上他们的步伐。但我并没有放弃,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往前走,就算缩短不了与他们的距离,至少也不能被甩的太远。大一大二待在社联,这个集体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对了,坚持了快三年的记账,虽然每天也就记记生活费啥的,但我清楚大学期间我主要在哪些方面用的钱较多,心中清楚钱都花到哪儿去了。还有就是记笔记,有道云笔记和印象笔记都差不多,我一直用的是有道云笔记,非常好!现在功能也越来越多了,可以保存自己喜欢的文章和不错的资源。有些人持着大学无用论的观点,对此我只想说要么是你没上过大学,要么是你被大学上了四年!希望还在上中学的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也希望正在上大学的同行们不要浪费了自己四年最美好的时光!我并不是一个优秀的人,但我一直没有忘记让自己变得优秀!
记录,一生的修行
1.容易影响心情。因为西藏行,有点精神恍惚,而且真的有点追求完美,不做完就不想放下,即使明天有很多事要做。
1.室友丢钱,急于摆脱自己的嫌疑,反而显得很有嫌疑。 2.情绪化。精神恍惚,影响打工,影响学习,影响工作。 3.要想成为朋...
西方哲学史笔记【完整版(中)】
夫莽 哲学与艺术 哲学与艺术 穿越生活迷雾, 每周五晚更新。 关注 注:因篇幅过大,故笔记分为上、中、下、续四个部分,分四期连载。笔记由北京大学哲学系赵敦华教授整理。 第七章 早期基督教哲学 一、基督教的历史(早期): ...
序言: 熟悉我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在半年前完全是没有文学习作的任何习惯,看小说和写文章根本和我是牛马不相及的两件事情。我所看的电影电视都是那种插科打诨的闹剧,就像平时看到的垃圾食品一样没有任何的营养。所以当我和别人说我要开始写长篇小说时,用一个月的时间写50000字的小说。得到...
自序 这些年我做过很多场演讲,去过很多地方,遇见了很多人。 曾经听到过很多故事,回想起来,每一个都历历在目。一年前一直想拍一部纪录片,让人们了解到社会最底层人的生活,可是由于特殊的原因,想法并没有实现。于是我记录了很多我身边朋友的故事,写成了这本书,希望将来有一天自己能把它...
想法那么多,一定要先明白这么想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比如,我想游戏让人太累,太堕落,恩。你要想自己这样想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就是不想让我自己玩游戏浪费时间了白。那就不需要费那么多话,不玩就是了。 只有不断地从这个世界学习,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永远记得,被别人超越的不爽。一句话,...
9.14 玉龙雪山-蓝月谷 早上8点准时收到了手台(车队每人配有一手台以随时联系队友)起床的信号,惺忪着眼依稀看到窗外阳光甚好。还不舍得起床。同屋的呦呦姐说今天玉龙雪山并不太想去,我也是内心犹豫着,觉着或许和之前苍山一样,未必有什么特别的风景。转念,既然已经到了这儿,还是去...
在出了这件事之前,我都一直坚定地相信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一定真心地对你。却从来不曾想过,人心险恶,人情寡薄。
他是我的高中同学,以前并无来往,陌生到甚至不曾认识过。高考结束,我选择复读,他选择大专。再然后,我升入大学,他去当兵,这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大二突然接到他的电...
她叫依,出生在四川的一个偏远山村,母亲在生她的时候难产死掉了,父亲在母亲死掉后便外出打工,几乎没有回过家。从此她便跟着奶奶,和奶奶相依为命。 依的家里很穷,父亲只会隔很长一段时间才向家里打一点钱,根本不够生计。奶奶年纪已大,但为了让依生活得更好。依然辛苦的劳动,她每日佝偻地...
今天小编的心情平静,信手在网上找到一些大师们的多肉作品,拿来给伙伴们分享,多肉是我的治愈系,而大师们的多肉盆景作品,更是难得的赏心悦目。 这是一品多肉家的多肉作品。这些多肉拼盘不是简单的拼凑,而体现着一种古朴而庄严的美,让多肉植物不仅只有“可爱”这个字眼来形容,还可以有这样...
要说到滑雪,我们肯定会第一时间想到那些大型的滑雪场,比如新疆的,东北的,内蒙古的,这些滑雪场因为地势比较好,雪道动不动就是几公里长。 不过这些地方似乎离我们咸阳的人比较远,如果专门乘车过去玩几次,然后再回来,感觉也不是那么的划算。其实滑雪你不用去那么远,周边就有一些滑雪场供...发现信息价值
住在集体宿舍里,我快被室友逼疯了
00:00 转帖发表在
大学生活里最刻骨铭心的记忆,宿舍肯定算一个。不管是跟室友情同手足,还是天天上演撕逼大战,根本原因都不在于任何人。中国高校的集体宿舍,本身就是一个反人类的设计。 很多人以为来到了大学就不用找气受了,但等待他们的往往是更多的憋屈,比如集体宿舍。集体宿舍已经成了今天中国年轻人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轻。 打开网络,随处可见对宿舍的抱怨和对舍友的吐槽。校园之中,寝室中的小矛盾酿成命案的也不在少数。虽然大多数人享受到室友的不杀之恩,但经过集体宿舍的四年磨炼,很多人患上了或轻或重的心理疾病。 种种痛苦的滥觞皆为集体宿舍这个万恶之源,把每个人的私人空间强制共享给陌生人的制度,本身就是不该存在的恶法。
日,河南。夜晚学校寝室熄灯后,还有学生借着充电台灯的光亮学习。/ 视觉中国 苏联来的筒子楼 从古至今,集体宿舍都是中国办学制度中重要的一环。 汉代兴太学,斋舍就是太学的集体宿舍,一万多名学生在这里读书、背诵和写作。考虑到古代文人“慎独”的需求,斋舍没有修成大通铺,学生们有着相对独立的空间。 宋代,太学的集体宿舍条件更上一层楼。每个斋舍为独立的小三合院,内有主房和东西偏房,间或有小亭一盏。主房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楼,供学子居住研读;下层为厅,用于会客访友。 即使到了近代,集体宿舍的条件也并不恶劣。1902年颁布的《钦定大学堂章程》中规定,集体宿舍的学生应人均有576立方尺至710立方尺的生活空间。每25人就要有大型浴室和厕所各一间。
民国时期的燕京大学女宿舍。/ iFuun 如今中国高校的集体宿舍,出现在新中国建国后。除了秉承历史传统,中国坚定不移地采用集体宿舍,大多受到“老大哥”苏联的影响。 苏联的学校牢牢贯彻集体主义概念,学校内的一栋宿舍通常能住数百至上千人。在阴暗狭长的走廊两侧,一间间宿舍整齐排布,每个四人规格的房间能塞进6-8人。走廊的尽头是公用的厨房,另一侧则是洗漱室和洗衣房。 建国后,中国开始了与苏联近十年的蜜月期,全面向苏联学习。高校是中国取经的重点,因为以阿尔辛杰夫为代表的861个苏联专家一口咬定中国的大学体现出半殖民地的依赖性,要彻底改革。 在年全国性院系调整的浪潮中,大学全盘苏化。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调整就是将原本分散的各个学校搬迁合并,确保一个行政区域中有至少一所大学。因此,大量师生涌到了原本规模较小的校园。为了缓解住房紧张的问题,集体宿舍势在必行,中国的宿舍也从此向着阴暗拥挤的苏联筒子楼演进。
日,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仙溪校区学生宿舍。/ 视觉中国 在苏联的指导下,集体宿舍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制度,形成了宿舍成员-寝室长-管理员-校方的科层结构。经过苏联的"改造“,随机分配、小空间多人口的集体宿舍传统由此进一步夯实,沿用至今。 除了制度上的影响外,苏联还主动将建筑专家和图纸送往中国,帮助中国高校建设校园。如今,这些苏联式建筑依然执行着自己的使命:北方某大学的富拉尔基老校区中,苏联人一手建起来的老宿舍还在使用;某中部地区农业大学的8号楼也是五十多年前由苏联人修的。 集体宿舍的N宗罪 中国的集体宿舍从各方面来说,都满足不了人类室内生存的基本要求。很多宿舍不仅缺乏最基本制冷、供暖设备,热水器和独立卫生间更是可望而不可即。更重要的是,集体宿舍中生活空间严重不足。 早在1999年,中国就制订了421目标,要求本科生最多4人共享一间,硕士生2人住一间,博士生独占一间。然而,截止到2017年,中国学生依然主要住4人间,南北比例分别是59.46%和63.40%。而且,还有11.9%的北方高校宿舍和5.47%的南方大学宿舍为6人间。
日,陕西咸阳,一个20人间大学宿舍陆续有同学搬入。/ 视觉中国 “穷山恶水出刁民”,生活在条件简陋、空间不足的宿舍中,人倾向于斤斤计较,因为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竞争的激烈度。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伦纳德·比克曼(Leonard Bickman)发现,过于拥挤的宿舍环境是会对人的心理和社会交际能力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的。在密度越高的寝室里,住户对室友的评价也越低。 再加之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疾风怒涛”时代,自身就容易激动和焦虑。集体宿舍里的共同生活,成了相互折磨的刑具。山西大学的研究者总结出引发宿舍矛盾的56宗罪,包括:不尊重他人隐私、作息不统一、爱占便宜、三观不合…等等。几乎每条“原罪”都背负着命案新闻。 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早已给人们敲过一次警钟:一名云南大学的大学生因为打牌争执,用铁锤杀死了同寝室和隔壁寝室的四名同学。 此后,宿舍命案并未停止。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森浩给室友黄洋投毒,致其死亡;2016年,四川师范大学大一学生芦海清因为在寝室唱歌被室友杀害,死时尸首分离,全身50多处刀伤;2017年,南方医科大学刘某因寝室矛盾,拿刀捅伤室友及隔壁同学,其中一人重伤不治死亡。 连年不断的寝室杀人事件,导致网络上一度有流行语自嘲“感谢室友不杀之恩”。
日凌晨2时,杀人嫌疑犯马加爵被押回昆明。马加爵所在宿舍楼已经恢复平静,但“317寝室”仍让人望而却步。/ 视觉中国 强制让几个互看不顺眼的人生活四年,是集体宿舍摧残人性的根源,对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国家教委调查发现:20%-23%的大学生患有心理疾病;陈青萍教授进一步指出,造成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原因中,35%与宿舍条件和舍友关系相关,且后者独占30%。 也许有人认为生活在集体中热闹,心理疾病更少,但考虑到不融洽的舍友关系,拥挤的宿舍反而给人带来了更多烦恼。西南交通大学调查发现:68%的学生认为室友间漠不关心,66%的学生认为宿舍中人际关系并不融洽,57%的学生表示宿舍中有个“一生之敌”。 在宿舍呆的时间越长,心理问题越严重。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在宿舍时间超过3小时的人抑郁指数大于2小时以下者;心理健康水平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降低。每天在宿舍内呆6个小时以上者,问题值达到了141,行走在奔溃的边缘。
日,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农业大学寝室。/ 视觉中国 抛开心理疾病的因素不考虑,在宿舍花费的时间越久,你就越容易被室友同化,偏离自己的发展道路。每天与舍友相处3-6小时以上的,在群体认知、言语沟通和共享行为这三个维度上的拟合水平,明显高于1-3小时的。和舍友的关系越紧密,同化效应越明显。 所以,如果室友都是学霸,你也有可能会拿国奖去保研;如果室友都不求上进,你也很容易变成学渣。2005年,Ralph Stinebrickner发现室友过于热衷电子游戏,会影响同寝室学生的成绩。 次年, Ralph Stinebrickner又在美国顶尖的伯利亚文理学院对学生们第一学期的GPA展开调查,发现学生们在高中时期的成绩各不相同,但在宿舍中生活半年后,大学里的成绩近乎完全拟合。
日,贵州贵阳,在贵阳市几所大学拍摄的学生寝室文化。/ 视觉中国 萨特在《禁闭》中营造了相互猜忌、敌视又渴望交心的氛围,没什么能比硬件软件双不达标的集体宿舍更适合演绎这部名剧。经过四年的相互熬煎,饱经折磨的灵魂终于释放。有些痛苦没等到毕业就终结,但拉幕的却是凶杀和投毒。 集体宿舍永留存 就在国内学子在集体宿舍中惨叫连连时,国外的学生正在公寓式宿舍中的独立房间怡然自得。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宿舍都是单人间,面积虽然不大,但一个人绝对够用。空调、床、桌子、书架等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家具一应俱全。房间之外,是六人共享的卫生间。每栋楼中有一个大厅,其中设施完备,方便学生在其中娱乐和自习。 欧美国家的宿舍则大多是都双人间和单人间,数个房间组成一个大套间。按照套间的规模分配厨房、卫生间以及起居室等生活空间。中国人所熟知的哈佛、剑桥等名校中皆是如此,很少见到四人甚至四人以上的混居房间。
哈佛大学新生宿舍。/ blogs.harvard.edu 即便住不到单人间,也不用太担心室友不合。申请宿舍前,学生可以上报自己的爱好和生活习惯,校方会分配差异不大的学生来。比如说,夜猫子一般不会和早睡早起的人安排到一个双人间中。 但尽管中国的集体宿舍被绝大多数住过的人唾骂,可以肯定,摧残人性的集体宿舍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不会消失。 首先,学校的经费注定了集体宿舍的全面倒掉并不现实。 中国的教育经费分配极不平衡,大多数学校没钱彻底修整集体宿舍。目前全国有2246所高等院校,在这五年间,共拨款2647亿元,其中数量上占5%的211+985高校获得了72%的经费。而在这些被政府偏爱的大学中,经费划拨也有厚此薄彼之嫌。2016年,教育部为清华大学批准了182.17亿元的经费,中国政法大学却只有9.91亿元,重点之外的大学拨款更是寥寥。 有限的经费要投入到科研、工资、设备等项目上,等轮到学生宿舍时,已经所剩无几。有时候,校方为了“把钢用在刀刃上”,还会主动把用于住宿的经费挪用到其他方面。如此一来,中国学生还怎么奢望摆脱集体宿舍?
日,中央民族大学的入学新生正在整理床铺。/ 视觉中国 其次,中国的大学是学生住宿市场中的托拉斯,有着绝对的垄断地位。这一点与西方的大学与周边租房市场形成竞争的局面完全不同。 早在2004年,政府就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明令禁止高校学生在校外租房居住。后来虽然教育部放宽了一刀切的禁令,也依然对在外租房做出了诸多限制——想要出去住?没问题,先找领导ABCD把这堆文件签了。 不过,学校住宿也有便宜这一优点:93.23%的宿舍年房租小于1500元。学生们想到用一个月的房租就能在学校凑合一年时,打破学校垄断的决心就弱了不少。
日,北京,进入暑期,随着大部分学生离校,各高校纷纷唱起了“空城计”,这也让一些空置的学生宿舍成了“香饽饽”。许多高校的学生在暑期都做起了出租床位的生意,其要价大体在月租750元至1000元不等。有人租,也有大把的人租,为了省点钱,有许多考研党、职场新人抢租宿舍。同样,这样的床位也受到了一些9月即将入学学生的欢迎。/ 视觉中国 最后,一大批管理者和有能力改变现状的人秉持学生就该多吃苦的态度,拒绝为推倒集体宿舍添一份力,反而为高墙添一块砖。 每年的六至九月,媒体上都会雷打不动地出现一场意义为零的辩论:高校宿舍该不该装空调。类似的问题还有该不该开放单人宿舍,该不该装热水器,该不该取消军训……任何当代人的回答都会是该该该,但很多经历过建国初三十年的老一辈们——正好坐到了教育体系的管理层——抱着自己遭受过的苦难不放,执意要让出生在正常环境中的年轻人再次体味,还美其名曰“忆苦思甜”、“锻炼吃苦精神”。 不过,这种锻炼也不能说是没有用的,毕竟只有经过集体宿舍的洗礼,大学生毕业后才能安心搬进群租房里。 参考资料: [1]Stinebrickner, R., & Stinebrickner, T. R. (2006). What can be learned about peer effects using college roommates? Evidence from new survey data and students from disadvantaged background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90(8), . [2]Perosa, L. M., Perosa, S. L., & Tam, H. P. (2002). Intergenerational systems theory and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young adult women.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17(3), 235-259. [3]Sandhu, D., & Tung, S. (2007). Psycho-social predictors of identity formation in adolescence. Yale Law Journal, 22(1), 105-105. [4]Joiner, T. E. (2003). Contagion of suicidal symptoms as a function of assortative relating and shared relationship stress in college roommate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6(4), 495-504. [5]刘小珍, 李奕慧, & 饶奇峰. (2014). 医学生“群居孤独感”的现状调查研究及原因分析. 湘南学院学报(1), 111-113. [6]杨荣. (2005). 师专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及干预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上海师范大学). [7]刘京京. (2015). 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华中师范大学). [8]蒋丹. (2011). 大学生自我认同与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沈阳师范大学). [9]马丽萍. (2007).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及干预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山西大学). [10]吴连海. (2007).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适应问题的实证研究——以厦门地区部分高校为例. (Doctoral dissertation, 厦门大学). [11]美媒:中国供暖分界线被视为“时代错误”. (2017). News.sohu.com. Retrieved 26 September 2017. [12]北京 八月天气2017 - 中国 北京市AccuWeather天气预报 (ZH-CN). (2017). AccuWeather. Retrieved 26 September 2017. [13]这份问卷告诉你,有多少研究生对宿舍条件“不满意”_文化课_澎湃新闻-The Paper. (2017). Thepaper.cn. Retrieved 26 September 2017.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_教育部门户网站_MOE.GOV.CN. (2017). Moe.gov.cn. Retrieved 27 September 2017. [15]北京大学档案馆. (2017). Dag.pku.edu.cn. Retrieved 27 September 2017. [16]211、985高校拿走全国七成政府科研经费. (2017). News.ifeng.com. Retrieved 27 September 2017. 来源:湾流 作者:武权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大家都在看
剑门碧玉的其他帖文
更多好看内容
不过瘾?!打开凯迪看更多精彩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和我的大学舍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