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里有没有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半年忽然白细胞和血小板都低偏

肿瘤病友社区
消化系统区 乳腺区 内分泌系统区
呼吸系统区 泌尿和生殖系统区 脑部区
糖尿病病友社区
糖尿病病友讨论区
糖尿病并发症区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如何治疗?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如何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
&&&&至今惟一能治愈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措施是做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愈率达60%~70%。效果最好的是在发病后第一年,即在慢性期的早期进行。首先争取有血缘关系的人白细胞抗原(HLA)配型一致的供者,非血缘关系的HLA相合供者,包括脐血移植为第二选择,最后也可选择有血缘关系的HLA半相合供者。本病的其他治疗有化疗、干扰素及靶向治疗。下面分别介绍主要用于慢性期的几种方法。(1)化疗。治疗本病的化疗药物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传统药物有羟基脲及白消安。1)羟基脲:是一种较温和的细胞毒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白血病细胞增殖的DNA合成期(S期)。其特点为起效快,但维持疗效时间短,停药后易反复。通常足够剂量治疗3~4天后血白细胞数即开始下降,多数病例在3~4周内达正常范围。为避免反复,一是在白细胞明显下降后逐渐减量,二是在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后仍用小剂量维持治疗,除非白细胞降至正常以下,否则不宜全部停用。羟基脲的具体合适剂量个体差异很大,应个体化给药。本药不良反应轻,少数患者有轻度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腹部不适,大多无需停药,对生活影响不大。治疗前血白细胞数>50×109/L者,为避免用药后白细胞快速下降造成代谢产物尿酸的明显升高,导致肾功能损伤(即为肿瘤溶解综合征),应在化疗同时口服别嘌呤醇,这是一种减慢嘌呤代谢的药物,控制血尿酸水平缓慢升高或基本维持正常。当血白细胞数降至正常后应停服别嘌呤醇。2)白消安:又名马利兰,其标准药物名为甲磺酸氮芥,是一种烷化剂类药物,有较强的细胞毒性,作用于白血病细胞增殖周期的各个阶段。本药的特点为起效慢,但后效应长,停药后数周至数月仍能控制血白细胞在正常范围,或降至正常以下,少数患者甚至在停药1~2年后血白细胞仍维持正常。白消安的不良反应远多于羟基脲,包括:①骨髓抑制。在减少白细胞的同时,血小板也常减少,有时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也下降而发生贫血。血小板过度减少也可发生出血。严重者血白细胞、血小板及红细胞同时明显减少,即发生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呈增生低下状态,犹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实际上是一种药物所致的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绝大部分病例及时停药后血象均可逐渐恢复,少数需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在此期间患者无需化疗,白血病处于稳定状态,在遭受不良反应的同时也就得到了较长的相对缓解期。②皮肤色素沉着。多数长期应用白消安的患者均有全身皮肤普遍较黑的特征,乳晕、脐部及掌纹更明显变黑,有时指甲下也有色素沉着。③女性病人常闭经,有时停药后也不恢复。④肺纤维化。造成肺的弹性大大减低,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引起气短及呼吸困难,称为“马利兰肺”,是一种不可逆的肺损伤。⑤少数病人对白消安过敏,出现全身散在分布的斑丘疹,有时伴瘙痒。部分患者继续用药时逐渐消退,但另一部分患者需被迫停药。此外,和羟基脲一样,血白细胞>50×109/L的病例需同时服别嘌呤醇。羟基脲、白消安治疗后4~6周,绝大多数病人的血白细胞数可被控制在10×109/L以内,血涂片中幼稚的中性粒细胞可基本消失,肿大的脾脏有不同程度的明显回缩,部分病人在查体时已不能触及。此外,患者代谢增高的症状也会逐渐消退。达到上述疗效后,多数病人仍需较长期服用维持剂量,具体用药剂量也因人而异,可根据定期门诊复查的结果加以调整。此时如具备条件,即应着手准备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因为化疗无法改变患者的分子遗传学异常,所以无法根治,只能改善生活质量及稍延长病人的生存期。近数十年来曾不断将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联合化疗方案应用于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期,虽也能达到上述疗效,但并不能防止患者发展为加速期及急性变,也不能延长生存期,相反却增加了不良反应,影响了生活质量,目前已基本弃用。由于单药化疗只对处于慢性期的病人有效,已发展至加速期,尤其是急变期的患者仍应采用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联合化疗方案,通常有短期效果,不能根本改变疾病的进程。如将标准的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联合化疗方案用于急变期患者,缓解率仅20%左右,且缓解期很短,通常均小于3个月。(2)干扰素。近10余年来将干扰素α应用于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将中数生存期延长至6年。同时,干扰素α的应用替代了化疗,或减少了化疗药的剂量,从而消除或减轻了化疗的不良反应。此外,干扰素不仅能使患者的血象、骨髓象恢复正常,而且还能使5%~30%病人的分子遗传学异常得以改善,如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及蛋白消失或部分消失,是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史上的一大进步。由于上述的分子遗传学异常尚难以永久消失,故其不能根治本病。加速期及急变期应用干扰素则无效。干扰素α有三大作用:①杀灭病毒。②抑制细胞增殖。③免疫调节。其用于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主要利用第二个作用,可能第3个作用也发挥了部分效应。干扰素α起效较慢,通常2~3个月才有反应,故开始治疗时宜和化疗药物同时应用,化疗药物起效较快,先将部分白血病细胞杀灭,减少体内白血病细胞的负荷,缓解病情,2~3个月后干扰素α起效后化疗药物逐渐减量或停用,最后单用干扰素α就能维持疗效。如控制病情后不进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则需应用多年,直至白血病复发。干扰素α需皮下注射,通常每周注射3次,有时可增至每周5次。每次剂量国内常为300万单位,国外则为500万单位,甚至高达1000万单位。开始应用时,大多数病人注射后出现发热、全身酸痛等流行性感冒样症状,常持续数小时至1天即自行消退,给予解热镇痛药对症处理即康复。目前采用注射干扰素前半小时口服一片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预防,可防止或减轻流感样反应。(3)靶向治疗。所谓靶向治疗,就是药物直接作用于疾病发病的关键环节或关键点,从而阻断疾病的进程。世界上第一个治疗白血病的靶向药物是伊马替尼(商品名为格列卫),其适应证恰巧是慢性髓细胞白血病,自1998年上市后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伊马替尼是一种苯胺类衍生物,能特异性地和BCR-ABL融合蛋白的酪氨酸激酶区结合,阻断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致使此融合蛋白无活性。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之所以发病是由于BCR-ABL融合蛋白激活后促使骨髓粒细胞持续增殖,应用伊马替尼后大大抑制了这种增殖。最终恢复正常造血。伊马替尼用于慢性期患者后,其血象、骨髓象完全恢复正常,称血液学完全缓解的比例高达96%,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骨髓中Ph染色体阳性的细胞≤35%)也达64%。伊马替尼用于加速期、急变期病人也有一定疗效,但效果远差于慢性期,血液学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5%和10%,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分别为33%和18%。治疗后2年疾病无进展率(即治疗2年时疾病仍处于缓解状态的病人比例),慢性期病人为87%,加速期病人为49%,急变期病人为12%。伊马替尼的远期疗效受上市时间所限,目前尚不明确,仅根据上市后大宗病例长期疗效的总结,推测长期生存可达16年,但能否根治仍不得而知。伊马替尼虽显示了其独突的优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①已出现不少耐药病例。慢性期病人中约5%治疗无效,即属原发耐药。另一种情况是初治有效,但持续用药过程中出现耐药,即继发耐药,约占25%。加速期、急变期的继发耐药者更高达70%及90%以上。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为浮肿及胸、腹水,是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水分渗至组织间隙,称渗漏综合征。其次为恶心、呕吐及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但大多不严重,不影响继续用药。骨髓抑制导致的血细胞减少,包括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红细胞减少,有时二种血细胞,甚至三种血细胞同时减少,减量或停药后大多可恢复。部分病人发生肌肉和骨关节疼痛,甚至肌肉痉挛,大多程度不重,且为可逆性。少数病人可伴肝功能异常,其中某些患者肝功明显异常而不得不中止治疗。伊马替尼虽然存在上述诸多不良反应,但和化疗药物相比,尤其和联合化疗相比,发生的比例及严重程度仍较低及较轻,真正因不良反应影响继续用药者甚少。③价格昂贵,因必须持续用药,每年的药费高达数十万元。
北京协和医院
+&&糖尿病病友社区2390人
+&&疑难案例11人
+&&肿瘤病友社区3353人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整个过程是怎样的? - 知乎298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4,444分享邀请回答baike.baidu.com/view/2201616.htm#1
由于这本书我一直没有找到电子版,所以还没有能够阅读到,很遗憾。
好了,下面正式开始回答这个问题。
移植前的治疗,不同型号的白血病治疗方式与使用的药物都有区别,这里就不说了。直接进入到走进层流病房,接受移植的那一篇。
医生可以告诉你在层流病房内要接受怎样的治疗,但无法告诉你那种治疗是怎样的体验。而我可以。
进入层流病房后
其实就是洗澡,只不过水里面加了药品的成份。洗完澡后,就会安排病人进入病房了,每间病房都是一个单独的小房间。
锁骨下静脉穿刺
这是一个外科穿刺的小手术,需要局部麻醉,将PICC软管,通过锁骨下的软组织区域差劲身体的静脉内。一般来说,都插在身体左侧的锁骨下,PICC软管插入后,那侧的手臂会很痛,好几天都无法正常活动。一星期左右变可以完全恢复手臂的活动。多数人主要用右手活动,所以一般插在左侧。当然也有插在右侧的,,例如,习惯用左手活动的人。左侧未能插入PICC软管的人,比如我。
PICC软管一头插入身体的静脉内,一头在外,在外的那边分出两个可连接输液管的头
为什么要插PICC软管?插这个软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之后的输液。由于之后的输液量非常大,单靠手上的静脉输液,很难完成庞大的输液量。
锁骨下静脉穿刺完成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的治疗
药物预处理
这一步会使用大量的药物来摧毁身体现有的免疫系统。不同型号的白血病在预处理药物上的选择也会有些不同。个人用药没有任何参考性,不多描述。
输注干细胞
在用大剂量药物摧毁掉身体现有的免疫系统后,就需要往患者体内输注干细胞了。整个过程与普通输液没有太大区别。大家应该都见过输血的,嗯,差不多就是那样。
等待细胞增长
之前的大剂量化疗已经把身体的各种细胞消灭的差不多了,干细胞输注到病人体内后,就需要等待新输注的干细胞在患者身体里面慢慢增长。
这时候会用到刺激因子这类药物,以刺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增长。刺激这三种细胞增长的药物是不同的。
输注干细胞后,也会让患者服用免疫抑制剂,防止排斥,具体用药方法,得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由主治医生决定。
出层流病房
等到新的干细胞在患者体内建起了新的免疫系统,即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基本达到了正常值,无特殊情况,,医生便会安排患者出层流病房。
(声明:这几部是我自己总结的。)
简单描述一下过程
8 月 31 日下午两点多一点进的层流病房,进去后就是洗药浴,这一步本来没什么好说的,但洗澡的时候有护士在场。/尴尬/害羞/囧 ……
洗完澡就被护士带到了病房,病房不是很大,但也不会觉得拥挤。
下午四点左右,我的主治医生到了病房,还带来了一个身穿白大褂,戴着口罩的医生,嗯,那个医生就是来给我做(锁骨下静脉穿刺)的。
穿刺选择穿在了左侧锁骨下。然后就是打麻药,打完麻药后,就开始这个外壳手术了。一次没成功、第二次还是没成功、第三次依然没成功、第四次怎么还没成功。医生头上开始冒汗了。接下来是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全部没成功。
医生说:“左侧血管不够理想,换右侧。”好吧,这就换右侧了。打麻药,然后继续穿,第一次没成功、第二次没成功、第三次,终于成功了。/伤心/流泪/痛苦/大哭/怒骂 ……
(注* 绝大多数病人都是一两次就陈功的,我属于特例,不可参考。)
个人猜测,因为那天是星期天,所以有可能是经验不够丰富的值班医生。好吧,我承认在穿刺完成后我骂了那个医生。(***************……)骂人的话不变公布,反正很难听。
麻药的作用过去后,右臂基本是瘫痪状态,左臂还能保持基本活动,但很痛。瘫痪的右臂在第三天可以基本活动,第六天则完全正常。当天晚上吃饭用疼痛的左臂拿着筷子。/别扭/难受 ……
当天没有输液,第二天就开始药物预处理了,主要输液是大剂量强化疗药物以及一些口服药片。整个药物预处理期间还算比较平稳,有过药物引起的一次高烧,一次腹泻,还有呕吐症状。这些症状还都不算严重。预处理期间,基本没有任何胃口。
每天早上都会有护士来病房,给插PICC软管的地方消毒,然后换一块新的医用贴布。在用泡了药水的棉花球擦牙,在是点眼药水,最后往鼻子里滴一种油脂类的液体。往鼻子里滴药很不舒服,遇上一般的护士,和她们说下,都会不滴,但遇上了护士长,说什么也没用!这些都是每天早上必须经历的过程。护士到病房全部是要戴医用橡胶手套的,包括来病房换药等。医生也要戴这个。还有口罩也都是必须戴着的。
病床旁有一个电铃,换药,或有什么事情需要找护士的时候就按这个电铃,护士会很快到达病房。
输注干细胞的那一天是 9 月 12 日,时间是下午三点左右,从输注开始到结束,共用时 1 小时 47 分钟。输注的整个过程很顺利,没有任何状况。
一般患者从进层流病房到输注干细胞的时间是 12 天左右,最大时间差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不超过 3 天。
在层流病房中是很无聊的,只有一台电视机,不过那台电视机上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游戏(俄罗斯方块),嗯,没有好看的电视节目的时候,我就是靠这个打发时间的。结果是,遥控器的电池被我按没电了!/坏笑/囧 …… 现在应该允许带一些移动终端设备进层流病房吧。
在层流病房里面最不舒服的就是吃的东西了,所有吃的全部要经过微波炉高温加热。一日三餐吃的东西全部要加热,喝的东西也要加热。高温加热后的东西实在是很难吃,这也导致了我到现在也不吃微波炉里加热的东西。/难吃/没胃口 …… 谁喝过微波炉加热后的碳酸饮料,可以自己测试一下哦。“味道好极了!”/偷笑 ……
在层流病房里的饮食原则是,尽量吃清淡,较软的食物,不吃有骨头的食物,比如,鸡翅、排骨、鱼类等。其实有山珍海味在里面,也很难吃下去的,输注干细胞后的十天,基本上天天呕吐。
不吃带骨头和较硬事物的原因是怕磕破口腔,引起出血和感染。
这个差点忘了,掉头发。从层流病房里走出来的全部都是光头,脱发的原因是预处理药物。所以进层流病房前患者都会去剃光头,不过在层流病房里,头发还是会长长的,长长的头发在预处理药物的作用下,又会全部掉光。移植后三个月,头发会慢慢涨起来。
重新长出的头发会带有卷曲,加上移植后的人都比较黑,所以很有混血儿的感觉。我就曾在医院被别人当成了混血儿。/尴尬 ……
输注干细胞后,就是慢慢等待细胞的增长了。这段时间是非常难熬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都会处于最低点。按照标准,血红蛋白低于6.0需要输血,血小板低于20需要输血小板,这时候的白细胞基本上是不到0.1的。/危险/惊恐 ……
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正常值12.0-16.0。血小板100-300。白细胞4-10。
还有,从进入层流病房后,每天早上都会抽血进行血常规检查。从药物预处理开始,观察患者血常规的变化。到干细胞输注后,观察雪夜细胞的增长情况。
我在层流病房的时候,血红蛋白最低的时候是6.4,没有输过血。血小板最低的时候是17,输过两袋血小板。
那天血常规检查报告显示血小板低于20的时候,,护士来病房检查身上是否有出血点,并告知要静卧,少动。
刺激白细胞和血小板增长的药物是通过手臂肌注的,打针的时候会有很强的胀痛感。刺激红细胞增长的药物是通过输液管静脉注射的。
在里面每天都会期待第二天血常规的检查结果,盼望细胞能快点涨起来,这个过程有点漫长。看着检查结果,白细胞由 0.1 涨到了 0.2 ,在这个数值上停留两天,在涨到 0.4 ,在涨到0.8 ,直到这些细胞一点一点在向正常值靠近。(血常规的检查结果是由护士来告知的。)
伴随着细胞一天一天的增长,离正常值越来越近。总是盼望着早日走出层流病房,心情愉悦的等待那一天。/期待/开心 ……
干细胞输注后,会在原有的一些口服药物的基础上在加上抗排斥药物,多数是口服(环孢素)。
医生的查房,这个差点写漏了。如果患者没有特殊情况,医生一般会来病房看看,简单的询问一下情况就走了。
在血液科,如果教授戴着一群医生围着你商量病情,那么,估计是遇到棘手的问题了,所以,最好别希望医生围着患者打转。移植部更是这样,医生越是不来,证明患者的情况越好。
10 月 3 日上午,护士长来到我的病房,告知我 我可以出层流病房了。那种情况下,没有任何事情比这个消息更令人激动了。然后护士长准备了工具,拔掉了我身上的PICC软管。这个在我身体上呆了三十多天的医疗器械终于离开了。。拔掉PICC软管后,在病床上休息了半个小时,确认拔软管的伤口没有出血。护士长带着我从层流病房走了出去。/开心/激动/兴奋 ………………
嗯,在层流病房差不多就这样了。
安全的出了层流病房,还只是完成了移植的一半,后期还有很多治疗。现在移植比较公认的完全康复期是移植后五年。
在简单描述下出层流病房后的恢复与治疗
移植过程中,最害怕的莫过于感染了,尤其是在移植后三个月内的感染,这时候患者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恢复,一旦感染,则不容小视。不少患者因感染而失去生命。在层流病房内的感染,更是危险。
排斥反映,也是移植后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
严重的排斥反映也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例如,影响身体器官功能,对器官的损伤等。
在排斥与不排斥之间,有一个很微妙的心情,寄希望出现排斥,又希望没有排斥。
(解释* 移植后,出现排斥反映复发的几率会较小,而长时间不出现排斥反映则复发几率相对较高)
所以总是希望有排斥,也总希望不要有。
(总结* 小排怡情,大排伤身)
医生判断是否移植成功的标准有这几种
1 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明显的排斥反映
2 骨穿检查报告
3 法医鉴定,移植后一年左右,如果医生认为有必要,会安排患者与供者做基因比对。
移植后患者基本饮食原则
原则一:新鲜干净
食源性感染种类繁多。包括细菌:沙门氏菌(禽、畜肉)、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剩饭)、肉毒杆菌(发酵制品)、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杆菌(乳制品)等; 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等;寄生虫:隐孢子虫病、贾第虫病、线虫、吸虫等;霉菌等
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杆菌为例, 年我国12 个省份7 种3746份食品中的检出率为:冷饮( 1.39%)、生肉( 1.53%)、牛奶制品( 0.52%)、熟肉( 0.47%)、原奶( 0.72%) 和水制品( 0.19%)(数据来自于洪帮兴 食源性感染的研究进展)。
所以防止“病从口入”,一方面要选择新鲜的食材,另一方面要彻底加热。
原则二:营养易消化
小肠营养的50%和结肠营养的80%来自于肠内容物。
不仅如此,进食后还可促进粘膜细胞的生长,促进胃肠道激素(中含有促肠粘膜细胞生长的激素)的分泌。
长期禁食的直接后果就是肠粘膜萎缩、肠细菌异位和感染率增加。
根据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可以给予肠内营养剂或正常饮食以促进机体的恢复。
原则三:避免可与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增加药物毒性的食物
大约有60%的处方药与CYP3A4代谢有关。
西柚,柚子、石榴、黑莓等抑制CYP3A4酶活性,影响药物代谢。
抑制CYP3A4酶活性可增加免疫抑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增加药物的毒性,因此要避免同时食用柚子等水果。
(该饮食原则由一位血液科医生所写)抱歉,未能找到原文链接
不想再写了,就到这里吧。要是更详细的写起来,就没完没了了。
以上1828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粉丝量:28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知识】
下载积分:1800
内容提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知识】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4|
上传日期: 07:35:53|
文档星级:&#xe60b;&#xe60b;&#xe60b;&#xe60b;&#xe60b;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xe71b; 1800 积分
&#xe602;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知识】
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范志平大夫本人发表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想在贵医院进行细致检查和输血小板
所就诊医院科室: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治疗情况:
医院科室:
治疗过程:骨髓移植后14个月,需要输辐照血小板
用药情况:
药物名称:天晴
服用说明:每日三次每次三片
药物名称:泼尼松
服用说明:每日一次每次四粒
检查资料:
首先需明确,是否是白血病复发。平时血小板维持在什么水平?若血小板在二十以上,且没有明确的出血就不需要输注血小板。
状态:就诊前
状态:就诊前
请问南方医院可以在门诊输血小板吗?
需要互助献才行
范志平大夫通知通知:祝各位病友,新年快乐,幸福安康。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疾病名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希望得到的帮助:环保每天100毫升,血象这么低正常吗?
病情描述:王医生,我爸周一和周四做了两次血常规,细胞都降了!还有肾功也做了两次,您看下,环保浓度是122.30
疾病名称:白血病移植后两个月全面复发&&
希望得到的帮助:路医生,我需要您提供一些可以减轻他痛苦的办法,如果生命的尽头真近在咫尺,我想让他...
病情描述:路医生,我爱人白血病(费阳急淋)移植刚两个月,前天骨穿全面复发,昨晚由于癌细胞的疯狂扩增,腰部骨疼的一夜无法入睡,早上疼得已经无法站立,疼得已经连小便都无法控制。移植以前出现过类似...
疾病名称:地贫,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手指晃动&&
希望得到的帮助:手晃动是不是因为伤到神经了还是营养不够?出院时能坐,现在坐不稳,不能走路,该怎么...
病情描述:目前大便稀糊-干,每天吃小百肽400-500毫升,饭和面400-00毫克,右手拈东西没有定准,手指无故晃动,坐不稳,站不住,语言吃力。
这是4月19日的血常规化验单
疾病名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上个月送武汉的残留有的异常,WT1基因定量是低表达,其它的检查结果正常。现在这次结果...
病情描述:现在就是站久或走路久点空易累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罕见型),2O17年11月28日进行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是妹妹(全合)。环孢素早2粒,晚1粒。阿昔洛韦早晚各2粒,美能早、中、晚各2粒...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范志平大夫的信息
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淋巴瘤、血友病、各种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的诊治。
范志平,男,主治医师,讲师,博士研究生。2000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
范志平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血液科可通话专家
北京协和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副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肿瘤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武汉同济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后25天白细胞未明显升高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25天白细胞未明显升高
发病时间:不清楚
大夫您好:我老婆12月9日夜里12点输入的非亲源的异体造血干细胞,到昨天24天了,但白细胞仍然为0.6-0.8之间,血小板1万,血红蛋白7克左右!从移植前的化疗放疗结束后到现在一直恶心呕吐,基本吃不进东西,到现在血象还没升高,着急啊!!请问是否移植没有成功啊?我们该怎么办?希望能得到您的解答,谢谢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向医生提问
恶心(nausea)是一种可以引起呕吐冲动的胃内不适感,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但也可单独出现,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搏缓慢、血压降低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
症状起因:一、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病毒性肝炎;二、内脏疼痛性疾病:急性肠梗阻、胰腺炎、胆囊炎、腹膜炎;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炎、脑膜炎、高血压脑病;四、药物引起:化疗药物、洋地黄类药物、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五、晕动症:晕车晕船的人发作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六、神经性呕吐:有些人从儿童期或学生时代就开始发病,可有家庭史,女性多见;七、其他:急性青光眼、美尼尔氏症,妊娠呕吐、消化不良等。
可能疾病:&&&&&&&&&&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内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