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维修4s店提车验车注意事项做四轮定位吗

去修车别被忽悠了!给你科普什么是四轮定位,四轮定位有什么用去修车别被忽悠了!给你科普什么是四轮定位,四轮定位有什么用段月月百家号曾经一位卖车的朋友和我说起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有一天他的一个客户去提车,带了一个号称非常懂车的朋友,交钱之前先带着他们去验车。来到车跟前,那位号称非常懂车的朋友随手掏出一个瓦匠用的线锤(盖房子时用于测量垂直度的工具),然后看看汽车轮胎是不是垂直着立在地面上的。之后我那朋友和他的同事们差点笑成傻子,然后给客户解释了好半天,最后客户终于明白轮胎相对于地面不是垂直的,而是有一定角度的。相信好多不懂车的小白也会天真的以为轮胎是垂直于地面的吧?肯定不是垂直的,不光不垂直,而且轮胎相对于汽车纵向也不是平行的,是呈一定角度向内或者向外倾斜。这些角度如果发生了错误,就会导致汽车轮胎的异常磨损(就是俗称吃胎)、汽车跑偏等等不利影响。汽车在日常过程中,底盘零部件所处的环境是非常恶劣的,所以底盘部件如果发生撞击,或者更换悬架关键零件,都会导致这些悬架角度超过标准值。想要矫正这些角度就需要专业的设备进行四轮定位,我们去换轮胎或者去4S店修车的时候,也经常「被推荐」去做四轮定位,四轮定位到底有没有用呢?你的车什么时候才要去做四轮定位呢?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四轮定位不是每辆车都一样的,先了解一下你的车是「两轮定位」还是「四轮定位」现在马路上跑的每辆车的悬架类型都不一样,假如你的车后桥是非独立悬架、半独立悬架(扭力梁式悬架)或者是硬派越野的整体桥式后悬挂,后桥是没有办法定位的。如果后轮出现了吃胎等问题,那一定是后桥某个零件变形了,更换即可。假如你的车前后都是独立悬架,前桥或后桥出现了角度不对等问题,是可以通过四轮定位解决掉的。所以,如果以后你看到一个汽修师傅在给非独立悬架做定位,你可以为了正义为了世界和平去拆穿他。▲到底什么情况才需要做四轮定位?4S店或维修厂说四轮定位多做做有好处呢!好多朋友在更换完新轮胎以后,做轮胎动平衡是必须要的。但也经常听到修理厂或者4S店会告诉你:换完新轮胎你的地盘角度就不一样了!需要做四轮定位! 好多消费者傻傻搞不清楚,白白多花钱。其实不是4S店或者汽修厂不专业,而是他们想多赚钱而已。给车辆装上仪器,本来角度都是正确的,象征性的拧几下就能赚几百块甚至上千块,何乐而不为?那什么情况下才需要做四轮定位呢?1,更换悬架部件,比如有根摆臂或者拉杆被撞歪了,或者更换减震器也需要做。2,车辆方向跑偏。3,轮胎吃胎、偏磨或者由角度问题引起的底盘异常抖动不要随便去做四轮定位!即便是4S店搞活动送你一次四轮定位也要谨慎一些。本来很正确的角度被一些不专业修理工或者不专业的设备把角度给调成错误的,每一辆车的悬架角度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修理工按照错误的调整标准去定位,那么最后调出来的角度一定是错误的。所以这些正确的角度厂家都会发给4S店,4S店的角度基本都是正确的。有良心的汽修师傅看到你的车角度如果本来就正确的话也不会轻易的去调整。▲特殊车辆需要特殊对待!有一些底盘功能和结构特别复杂的车辆,最好还是去4S店做四轮定位。比如宝马M760Li,带后轮转向系统,而且悬架机构非常复杂。外面一些修理厂甚至都没有定位的数据,也需要专用工具和特殊设备。一些资历很老的修车师傅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也可能完不成这项工作,更不用说带魔术车身的奔驰S级之类的。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段月月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每天十分钟的糗事时间给你带来一天的换乐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提车时可以要求做四轮定位吗,还应该检_百度知道
提车时可以要求做四轮定位吗,还应该检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般来说 新车是没有必要做四轮定位的 提新车的时候仔细检查外观内饰还有配置看看形式里程等级就可以了
方有节 圆致远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汽修工:你做错了吗?真正的“四轮定位”是这样做
四轮定位仪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指导维修技师对底盘进行调整的呢?从这个大家伙的外观来看,似乎跟在学校里见过的那个教具不是一回事。(事后了解到,虽然外观迥异,但原理却相近,只不过,进化后的四轮定位仪操作起来更简便)
四轮定位仪设备
什么情况下要做四轮定位?
1、 车辆的行驶性能受到了影响(驾驶者感受最为直接的是跑偏,打方向不自动回轮也算一个)
2、 因事故造成底盘及悬架的损伤
3、 轮胎出现磨损异常(但也要考虑到是否是因胎压不正常才导致了异常磨损,一般情况下,胎压过高会加剧胎面中央的磨损,而胎压过低会加剧胎面两侧的磨损;如果一侧出现偏磨,则有可能是外倾角出现偏差;因前束导致的异常磨损在下面会提及)
4、 车桥以及悬架的零件被拆下过
究竟为什么要进行四轮定位的调整,相信你一定能说出个把原因来,车辆在行驶中跑偏了,大家都知道要去做四轮定位,因为这影响了你的驾驶感受。不跑偏就代表没问题吗?无论答案是与否,都多少有些片面,底盘的数据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则一定会改变行驶特性,只不过跑偏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可以被大多数人感知到。
对于那些隐性的变化则需要你有着更为细腻的心思才能察觉到,但似乎大多数人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轮胎的磨损情况可以较为真实的反应出一些细微的变化,例如,单一轮胎内外侧磨损不均则有可能是外倾值出现异常变化所致(当然,日常驾驶习惯也要被考虑其中)。
而如果胎面出现了有规则的起伏状(锯齿形磨损),这种情况多半会伴有不正常的胎噪产生,则可认定为前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偏差,需要尽快到4S店检修,至于轮胎是否需要更换,那可要视磨损情况而定了,如果轮胎磨损过于严重,四轮定位做出的数据也会不准确,在后面定位前轮胎的检查部分我们会说到。
作为正常的损耗部件,悬架部分的修理在所难免,缓冲胶套的老化所产生的异响比较常见,在更换相关部件后,原则上,也是需要做四轮定位的,这样的说法可能会引起来自八方的反对声音,的确,这并不符合大多数人的观念,几乎没有人因为更换悬架零件就嚷嚷着要做四轮定位的,这样的做法也不会得到理解,为什么我换了个控制臂就需要做定位?
原因是,在我们进行悬架的拆装时,相对的安装位置多少都会发生变化,就是这无法被估量的安装误差,就有可能导致定位数据出现异常,所以为了扼杀一切,原则上是需要做定位的。不过,在安装的过程中,维修技师基本都会将螺丝紧固在原先的印记上(螺丝被拆下时会留有印记),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因拆装造成定位数据的变化。
拆装哪些部件后需要进行四轮定位的调整前悬挂后悬挂(独立悬挂)车轮轴承座车轮轴承座转向横拉杆上摆臂转向机下摆臂(下三角臂或梯形臂)副车架副车架。
值得一提的是,新车是不适宜做四轮定位的,因为底盘有个沉降的过程,就好像发动机需要磨合一样,底盘的“磨合期”约为2000公里。
在进行这次四轮定位的演示前,我还有幸参与到了实路试车环节,这可与平常我们的试车评测不是一回事。车主在送修时会把他的感受反馈给维修技师,在确定要做四轮定位前,试车人员要对车辆进行实路试车以确定接下来的修理方向。“方向盘很‘拽手’,要是不拉住方向,车轮就向右偏了,这车的前束一定有问题”,试车的唐师傅对我们说。
四轮定位前的检查
1、轮胎(花纹深度和胎压)
四轮定位的数据是建立在一个相对标准的条件下形成的,所以在进行四轮定位的校准时也要遵循原先的校准条件。为了保证前后轴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在轮胎方面要很讲究,首先,四个车轮的尺寸要一样;此外,细微的差异也要顾及,例如胎压,根据标准将轮胎胎压调整到位(胎压标准详见油箱盖内侧);还有更细微的检查,胎面的花纹深度需要进行测量,同轴上的轮胎花纹深度最大偏差不能超过2mm,如果不符合条件,需视情况更换相关轮胎。
新一代的四轮定位系统会更聪明,维修技师通过将这些测量的数据录入系统,它便可根据相应的数值进行计算以补偿这些外因造成的误差。
2、悬挂(目测悬挂状态)
车轮的良好状态并不代表着一个完美的四轮定位调校的开始,你还要确保底盘也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这更多的是在说事故车,有些时候,车辆在撞击后,底盘难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甚至出现变形、折断的情况,更换的底盘部件不会产生有太多问题,反而是那些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端倪的部件最容易导致四轮定位出现偏差,所以,带领我完成这个任务的陈师傅总把“能看出来的都不算是毛病”这句话挂在嘴边。
3、空载状态下需要满足的条件(保持应有的空载状态)
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在哪做都一样,似乎没有人关注它。停放在举升器上的车辆应处于空载状态,备胎以及随车工具要放在属于各自的位置上,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做到。而苛刻的要求在于油箱的储油量以及玻璃水壶内的储液量也被标榜了起来,需要达到90%以上。
你要问为什么?我只能告诉你厂家也是在这种条件下进行设定的,但你要问我为什么你在买车时油箱总是空的,难道在做完调校后又被抽了出去吗?这我还真没办法回答,或许这对于新一代的四轮定位系统来说也可以完成数值的补偿吧。
车辆的停放
能做一次四轮定位真够不容易的。把车开上举升器并准确停放在相应的位置在我看来是个不太容易的事,首先,不仅车身要正,还要使前后车轮处于电子转角盘以及后滑板的中央,这看上去并不比Mini的意大利任务容易。
卡具及传感器的安装
卡具相当于是传感器固定在车轮上的转换接口,用于与车轮相固定,为了应对不同轮辋的大小,卡具固定臂可进行相应调整。卡具共有三根固定臂,每个固定臂末端都有一个卡爪来扒住轮辋边缘以确保3点确定一个平面,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无论如何调整,总会有一个卡爪无法像另外两个一样老实的贴附在轮辋边缘,这就成不了一个平面,陈师傅对我提出的这个质疑并不在乎,真不负责任~好歹也是在制作选题啊,呃~(请诸位记住这个画面,它很重要,在后面我们会提及如何解决这个误差)。
四个传感器分别固定在车轮上,通过它来测量出车轮所在的位置和角度,并通过网线传输至电脑进行分析。这是它的过人之处,但仪器毕竟是仪器,它需要让我来告诉它在监测哪个车轮。
车型信息的选择
不仅如此,我还要在系统内找到相应的车型以调取相关数据信息,这便是作为衡量这辆车底盘数据正确如否的依据,所以,车型的选择不能错。这在汽配城做定位时尤其要注意,为了应对上门的生意,它们的系统内预存了大量的不同品牌不同车型的底盘信息,找到相对应的车型年款后,做出来的效果才贴谱。那在4S店做定位,车型就不会选错吗?这同样不可避免,特别是那些合资品牌,车辆在进行投产时大多针对底盘进行过本土化的设定,而在4S店所投放的检测设备中,内置会存有海外原厂数据,这当然不能被用于经本土化调校的车型。
最易忽视的“偏位补偿”
你还记得刚才的那一幕吗?我对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发出的质疑,下面就要对此进行解决,系统内把这一程序称之为“偏位补偿”。到目前为止,这才是到了大动作的时候,也让我见识了这台举升器有多强悍。
从电脑屏幕的显示来看,直觉告诉我,红色花瓣状的四个车轮代表着不合格,正当我还在对这静止的画面进行着分析,陈师傅已经把位于举升器中央滑轨处的千斤顶(二次举升机)推到后桥附近,滑轮与滑轨间的摩擦发出了沉闷且油润的声音,听上去还挺舒服的。与我们常见的千斤顶的工作原理不同,这个千斤顶动力源来自压缩空气,别小瞧空气这个介质,2、3吨的重量在它面前如同鸿毛。
把车身后部进行举升直至后车轮抬离地面,根据电脑屏幕的指示按行驶前行方向旋转车轮,原先的红色会因角度的变化而转为绿色,由于每一次旋转都会给传感器带来震动,导致其偏离水平位置,所以,每一个花瓣由红变绿后都要对传感器进行锁定,听上去很复杂,落实到操作上仅是按下一个按键而已,待全部变绿后说明这个车轮的偏位补偿已完毕,可进行下一车轮的校正工作。
同样的方式将车身前部举升至前轮离开地面,通过旋转车轮来弥补因卡具造成的计算误差。由于检测车辆为前驱车,为了避免在旋转一侧车轮时另一侧车轮因差速器作用而带着传感器一并发生旋转造成数据的变动以及设备和车身的损伤,因此要提前将固定传感器的锁定销松开。调整完毕后,电脑屏幕上会显示偏位补偿的结果。
偏位补偿是四轮定位的一个必要项目,它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测量精度,所以一定不可跳步,但这也是经常被一些无良商家忽略不计的,这样做出来的定位你说能好吗?
调整完毕后将二次举升器落下,举升机也降回到低位,为了使悬架恢复到正常的位置,需要按压车身前后位置。此外,为了正确地、安全地进行后续工作,需要拉紧手刹并安装刹车锁。
调整前检测
过了这么久,进行了这么多的工作,下面进行调整前的检测,真是应了“三分调七分准备”这句话,本质上,还是准备工作,还是为了更为精准地对车轮的状态进行确定。
看到这个画面我一下想起了《宝贝计划》中最后包租公开锁的一幕(使车轮对正,信号来自安装在前轮的传感器),随后,我饶有兴致地放下手中的相机来实地感受了一把,最大的感觉是“这是个细活儿”。手臂的动作幅度会敏感的反应在屏幕中那个白色的箭头上,而绿色的范围又相对较小,就这么个小动作,我全身都在跟着较劲。
这只是热身,后面还有更高难度的,“向左20度转向”,看着这个要求,顿时我就化了。有了原先的经验,每动一下胳膊都会很谨慎,就在神经紧绷的时候,屏幕突然显示“1、3号传感器断开”。设备被我玩坏了!无辜的眼神游离于陈师傅、屏幕和传感器之间。
相比之下,陈师傅倒是很淡定,他指了指我那扭曲得已不成形的腿说:“把腿挪开点,挡信号了。”之后还要“向右20度转向”,我已趋于崩溃。之后还有一个类似幅度的打轮操作,按照屏幕提示,将方向盘打到指定位置,这次系统要得到等值单独前束位置。
在各种打轮之后,事情还没完,在显示出等值单独前束值后确定方向盘处于正中位置,之后要做的还是打轮,这一次,那个略有些神经质(总无缘故出现传感器断开的,瞬间又恢复正常)的检测系统要确定转向中心和最大总转角。
不同的是,因为在车轮出现大幅度偏转时传感器会与车身相互干涉,所以,要先取下前轮的两个传感器,把信号的测量工作交给下方的转角盘,在传感器和转角盘之间有数据线连接,数据通过传感器与系统之间的线路进行传递。繁冗的程序不仅没有让打轮变得更有难度,反而简单了不少,因为我只要将方向分别向两侧打死并停留片刻,系统便可进行识别。但随后的对正方向盘依旧够纠结的,在完成最后一步打方向后,需要对方向盘进行固定。
『关于如何去看懂这份检测报告,我们在第五页会有详细的说明』
点击进行下一步,一份检测报告弹了出来,这就是之前一系列繁冗操作的结果,看着真叫人欣慰。不用说,上面红绿相间的数字表示各自数值的现状,红色是合格的,绿色的数值表示在公差范围之内不需要调整,而红色则代表目前数值处于公差之外需要进行相应的定位调整。型。调整定位有顺序吗?
我们都知道前束值对于车身行驶方向的影响,前束出现偏差,车辆会跑偏,但如果仅将前轮的前束调整到位而不去管后轮的偏差(很多人都觉得只要把转向轮调到标准就可以了),完全可以改善跑偏的现状,以达到车主的满意,但对于整个车身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后轮前束的不正确会致使车身处于较劲的状态,这些力会从轮胎与地面的摩擦中释放出去,长此以往,则加剧了轮胎的磨损。
驾驶者对此会有感觉吗?在正常驾驶的状态下或许很难察觉,而一旦采用较为激进的方式驾驶尤其是途经弯路时,车身的行驶轨迹有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使过弯极限变低,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如果后轮的数值也不正常,那么应先从后轮进行调整。
为什么外倾角在很多地方都不调?
都是嫌麻烦!外倾角度的偏差如果不是非常大,则一般不会造成跑偏的现象,即便在数值不正常的情况下不予调整,车主也不会发现其中的蹊跷,只能等到发现轮胎有偏磨的现象后再说了,由于这个发现的周期较长,所以你根本没机会跟商家去理论,因为,那早已超出质保的期限了。
下面我们将从后轮开始依次对前束和外倾进行调整,在具体实施的介绍上,我将以图说的为主要方式,不论是你看还是我做,都会轻松些。
后轮外倾调整
对于扭力梁式的后桥来说,受结构所限基本涉及不到外倾角的调整,这个问题在后面我们会讨论。
后轮前束调整
前轮外倾角调整
调整外倾角需要将底盘的副车架的固定螺栓松开,用撬棍使得副车架的位置发生变化进而带动悬架的变化以改变外倾值。在这里还是要用到二次举升器将两前轮抬离地面,但如果你完整的看过之前的介绍,在这里你会提出疑问,“车轮落地和被举升时的底盘数值难道不会发生变化吗?”当然会变,而且变量还很大。四轮定位系统当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在举升前要将目前的定位数据进行锁定,这样,在车轮被举升后,无论如何调整也不会在落地后出现偏差。
前轮前束调整
调整后检测
调整后还需要让系统进行检测,这与调整前的检测步骤相同,系统通过车轮方向的转动来确定位置以及进行数据上的核算,之后出具一份检测报告,报告中有调整前后的数据对比,绿色依旧为合格,红色则为不合格。
通过校对方向盘的角度来弥补定位数据的偏差或许会带来安全隐患
最后要说的是,如果你发现你的车在做完四轮定位后方向盘是歪的(方向盘在正中时,车辆前行时,车身偏向一边,这与跑偏不是一回事),而“砖家”却在拆你的方向盘通过从转向柱和方向盘接口处的花键来往回找补,这时,我劝你还是及时的上前制止这一行为,我知道,这多少有些不礼貌,毕竟隔行如隔山,作为门外汉的我们很难拿出有理的说法来挑战“权威”,但这的确不是正规的操作。
这种情况说明在调整底盘数据时,方向盘没有被很好的固定(有些时候根本不会去固定),所以,最好重新进行调整。调方向盘会出现什么问题吗?首先,虽然方向盘调正了,底盘数据虽已达到平衡,但依然存在不和谐的地方;其次,在“车身稳定系统”中,有一个来自方向盘转向角度的信号会被收集到系统中并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如果监测出的角度变化与方向盘的实际转动角度不符,轻则导致系统报警,或许在紧急情况下,还会使“车身稳定系统”发出不恰当的指令。由此看来,此事非同小可。
非独立悬架基本不具备可调整的余地
不是所有车的后轮定位数值都能调,这就要把大家此前一直争论过的话题翻出来了——“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的性能优劣,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讨论由此所引发的舒适性和操控性上的差异。受悬挂结构所限,非独立悬挂的可塑性确实不强,以至于几乎没有可调整的余地,所以采用了非独立悬挂的车也就基本告别了后轮定位数据的调整了。
但它的好处也是很直观的,因占用体积较小,它可以把更多的空间贡献给车内。事事无绝对,在去年的上海车展上,我们见到了这样的一副非独立悬架,它们的做法是在扭力梁和轴承座之间建立了更灵活的连接关系,但目前这样的设计结构似乎还没能运用到量产车上。
编辑总结:
以上所提到的每一环节都能直接左右着四轮定位的最终效果,它们都是四轮定位的价值所在,所以,从设备的使用以及工时来看,千元的施工费用并不为过,只不过,人家不给你好好做罢了。
容易被忽略的四轮定位工序及执行情况容易被忽略的工序惯用伎俩和问题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以确定维修方向对于不负责的“砖家”来说,他们更喜欢听你的描述,而不会动手检查调取相对应的车型信息很多都不是标准的车型数据,从最后打印的报告就能看出来,你的“辉腾”也许用的是“帕萨特”的原厂数据偏位补偿经常被忽略,而且是被忽略概率最高的一项车轮方向校准。
(通过多次打轮以让系统识别车轮的转向角度)步骤很麻烦,所以“砖家”就不停的用鼠标点击“NEXT”跳过,这是投机行为--校准等于没做,定位何来准确一说?后轮定位数据的调整
(对于后轮可调的车型,当后轮存在偏差时应当首先调节后轮)即便对于后轮可调的车型,也仅仅只保证前轮定位数据准确而无视后轮的存在。前轮外倾角的调整
(倾角不正常会造成轮胎非正常磨损)由于外倾角的调整更麻烦,所以也常常被“忽略”,很多人会说它对车辆的行驶轨迹并没有大影响,但却不告诉你这会造成轮胎的偏磨。用方向盘和转向机的角度来弥补四轮定位调整上的不足在正常情况下,正确的底盘数据不会导致方向盘偏向一边。所以,方向盘不正也可被认为是四轮定位依旧存在偏差,如果你看到“砖家”在做完定位后拆装你的方向盘,问清情况后需制止。
从整个篇幅的布局来看,你可以清楚地发现做一次四轮定位是怎样的一个时间分布,是的,在正常情况下,维修技师会用大半的时间来对仪器以及车辆的现状进行校准和确认,在这一环节上是与那些无良商家最大的不同,特别是偏位补偿,有些给你做定位的“砖家”都不知道有这么回事,所以他们做一次四轮定位基本都是糊弄,相比4S店动辄上千元的费用收个几十块钱车主还觉得占了大便宜。你的质疑声又来了,“我在4S店做四轮定位就不会被糊弄吗?”我只能说“事在人为”。如果你摊上的是个极度负责任的师傅,我相信无论在哪,你的车都会得到最全面的关照。这下你知道为什么你做一次四轮定位还没到半个小时服务顾问就通知你提车了吧!
至此,我们完整的体验过了一次正确的四轮定位工序,但同样都是四轮定位,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一样的定价,这些问题同样值得探究。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拖动验证码到相应位置四轮定位要不要做?一个简单的测试,只要几分钟
轮胎偏磨的规范说法叫做单边磨损。轮胎偏磨以后,车辆行驶中出现异常震动、方向盘抖动、跑偏,不仅影响汽车的操控性能,而且胎噪明显变大。如果不及时进行校正,偏磨的轮胎很快就会因为局部的严重磨损而报废,甚至在高速行驶中暴胎,性命攸关。
轮胎偏磨的原因有很多,本质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车架变形: 汽车在长期行驶过程中,受到不同路况的颠簸、冲撞,还有机件磨损、更换部件或肇事碰撞等因素,导致车轮定位角度发生变化。反过来,这个偏磨也会加速车架变形。轮毂变形和轮胎失圆。所以出现行驶中抖动,胎噪异常时,需要及时到4S检查校正,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四轮定位和做动平衡。上了高速,轮胎就是我们的生命。症状还不那么明显的情况下,怎么知道轮胎出现了偏磨呢?除了经验和感觉,其实,手机也可以帮我们检测出来。只需手机,0外设,使用很简单:1.下载友趣安驾APP;2.把手机放在中控附近平稳的地方(注意手机要放稳,不能滑动);3.点击APP的开始,正常行驶,最好有时速五六十以上的路段。到目的地停车后可以看结果,如下图:
点击行驶车况看详细数据。以菱智的“行驶车况”为例:7年8万公里,高速行驶中感觉胎噪大,抖动大。用友趣安驾检测的结果,抖动超出6000上限,63%的概率是轮胎导致,建议先做动平衡或四轮定位。该车原来已经做过动平衡,所以做四轮定位。以下是做四轮定位前后的对比:
做完四轮定位后,行驶中胎噪减小,抖动回到3000以下的正常范围。很神奇有趣吧?跑高速的时候,顺便打开手机测一下,看看效果吧。友趣安驾还可以检测更多汽车故障,请关注我,了解更多。
06-28 15:55
06-28 15:12
06-28 15:54
06-02 09:31
06-28 15:55
恭喜抢到车家号评论沙发,获得70里程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车四轮定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