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针三年了,能不能去,骨折 骨髓炎线消失

联系电话:
当前位置:
一例犬胫腓骨骨折髓内针内固定的病例报告
发布时间:
泰迪犬,9月龄,母犬(未绝育),4
kg,因从桌面跳下致右后肢跛行。
患犬整体状态良好,右后肢蜷缩、不负重,余三肢正常站立和行走;触诊右后肢小腿部肿胀和疼痛,其余部位活动正常,无痛点;黏膜粉红,CRT 1 s,听诊心率132 bpm,心律齐,呼吸数40 次/min,呼吸音正常;PCV 43.7%,BUN 6.59 mmol/L,CREA 73.80 umol/L,TP 59.80 g/L,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也都正常;右后肢胫腓骨前后位和内外侧位X线检查示胫腓骨骨折(长斜+螺旋)。
右后肢胫腓骨骨折(长斜+螺旋)
与动物主人沟通,患犬的各项检查符合手术要求,建议内固定治疗,并说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和术后护理事项,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和《骨科手术知情同意书》。主人同意手术治疗方案。
根据AO骨折评分系统(FAS),本病例为高分(8~10分),理论上可选择 = 1 \* ROMAN I型外固定支架、骨板或髓内针+环扎钢丝等固定方法。考虑到外固定支架主人自行护理的难度,本病例主要考虑骨板和髓内针+环扎钢丝的固定方法。
【手术过程】
(1)Iso吸入麻醉,右后肢跖部至左臀部剃毛,趾部未剃毛区弹力绷带包扎。洗必泰刷洗,腰荐部碘伏消毒后行硬膜外麻醉。
(2)术部洗必泰再次刷洗,碘伏消毒。铺盖隔离巾,趾部包裹灭菌弹力绷带,铺盖创巾,进行手术。
(3)经胫骨干内侧通路切开,显露骨折断端:长斜+螺旋骨折(近端骨片被分为内外而远端骨片被分为前后)。持骨钳夹持使骨折复位,见胫骨干向前弯曲,且远端的内侧面有嵴,故选用髓内针+环扎钢丝的固定方法。
(4)采用逆向进针技术向胫骨髓腔内钻入1.5 mm克氏针(克氏针在胫骨近端的出针位置在胫骨结节生长板后内侧),再结合3个0.6 mm的钢丝全环固定,其中近端第1个钢丝环用2.0 mm的半皮质螺钉阻挡防滑脱。
(5)生理盐水冲洗断端和切口,Vicryl 4/0线结节缝合深筋膜,结节缝合浅筋膜(皮下组织),结节缝合皮肤。
(6)放射室行右后肢胫腓骨后前位和内外侧位X线检查。
(7)右后肢绷带外固定包扎。
【术后医嘱】
(1)加强苏醒期看护,保持气道通畅,未完全苏醒前不要给予食物和水(约6~8小时,视情况);
(2)注意观察脚垫是否肿胀,有异常及时到医院处理;外固定材料会因患犬活动和肢体肿胀消失而松脱,未到拆除时间而松脱者,要及时到医院处理;
(3)严格限制活动,避免患肢异常受力;术后1、2、4、8、12周常规复查,监测骨折愈合,视情况处理;
(4)外固定材料的拆除视骨折愈合情况酌定;拆线可随外固定材料拆除时间,但至少要10天;
(5)并发症: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畸形愈合、骨髓炎、植入物排异、断裂或松脱;患肢功能障碍或费用等,要遵医嘱复诊,视情况处理;
(6)随诊。
(1)髓内针+环扎钢丝固定方法的选择
骨折评分系统(Fracture Assessment Score,FAS)是对患病动物的机械因素(骨折稳定性、体型、骨折数量等)、生物因素(年龄、软组织损伤程度、致损力、手术切开破坏度等)和临床因素(主人和动物的配合度、是否需要立即负重等)的综合评分,记为0~10分,其目的是参照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0~3分是低分,固定后不能负重,需要较长的愈合时间,需要配合生物性因素提供稳定的固定,植入物要桥连骨折,此时要选择长骨板、髓内针+骨板、 = 2 \* ROMAN II型或 = 3 \* ROMAN III型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支架+髓内针、内锁式骨钉等方法。4~7分是中分,植入物与骨骼分担负重,但仍需较长时间愈合,对植入物的强度与寿命要求较高,此时可选择骨板、 = 2 \* ROMAN II型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支架+髓内针、内锁式骨钉等方法。8~10分是高分,固定后骨骼可以立即负重,预期可快速无并发症的愈合,对植入物的强度和寿命要求较低,此时选择 = 1 \* ROMAN I型外固定支架、髓内针+环扎钢丝、绷带外固定包扎等方法。
本病例是未成年的小型犬(生长板未闭合),从桌面跳下属低动能损伤,局部软组织淤血肿胀,没有严重破坏,骨折为长斜+螺旋骨折,预期可完美复位,经过术前沟通,主人理解并发症,愿意配合医生做好术后护理,故评为高分,预选择骨板或髓内针+环扎钢丝固定法。但本病例胫骨向头侧弯曲,且胫骨远端内侧面有嵴,严重影响了骨板的放置,所以最终选用了髓内针+环扎钢丝的固定方法。
(2)髓内针进针技术
髓内针进针技术分顺行和逆行两种方法。顺行技术是指髓内针从骨的一端越过骨折线穿向另一端;逆行技术是从骨折处插入从一端穿出,然后再顺行穿向另一端。顺行技术是髓内针进针的首选技术(尤其适用于未成年动物简单骨折的闭合性复位技术),但进针点不易确定;逆行技术方便,但髓内针容易进入关节,影响关节功能,一般不用于胫骨、股骨远端和桡骨的髓内针固定。
本病例先选择了顺行进针技术,从胫骨结节生长板的后内侧入针,但因为胫骨弯曲且髓腔狭窄,髓内针的尖端透过外侧骨皮质穿出,所以术中换用了逆行进针技术。本病例之所以选用逆行进针技术,主要是得益于骨折线特别靠近近端,可以通过倾斜髓内针做到髓内针不进入膝关节。当髓内针再顺行穿向骨折远端时,髓内针的钝头不易穿出皮质骨,从而到达理想的位置。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邮编:100193&&&&&咨询电话:010-
Copyright 201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网&&&&&All Right Reserved&&&&&与Williams髓内棒插入和植骨术相关的文献报道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百科词条: (最后修订于 0:03:41)[共3261字]摘要:
Williams髓内棒插入和植骨术用于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手术治疗。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是出生时已经存在或出生时开始出现的一种特殊的骨不连接,其发生原因尚不清楚,但罹患神经纤维瘤病,或与其有相关的一些特征者,发生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机会明显增加,提示神经纤维瘤病即使不是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病因,也与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有着密切联系。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最常累及胫骨的远端1/2(图12.26.7.1-0-1~12.26.7.1-0-3)。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较为罕见,其发病率约为1/25万,其中50%~90%伴有神经纤维瘤病的特征,包括皮肤和骨性损害。
Boyd曾将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分为6型:
Ⅰ型假关节在出生时即出现胫骨向前弯曲和胫骨缺损,也可以有其他先天性畸形,这些畸形可影响假关节的治疗。
Ⅱ型假关节2岁前常常发生自发骨折或轻微外伤后骨折,这就是所谓的高危胫骨,胫骨变细变圆和硬化,胫骨向前弯曲伴髓腔沙漏样狭窄。这种类型最常见,通常并发有神经纤维瘤病,而且预后最差。生长期间通常反复发生骨折,但随着年龄增加,骨折发生频率减少,一般来说,骨骼成熟后不再发生骨折(图12.26.7.1-0-4A)。
Ⅲ型假关节通常于胫骨中下1/3交界处发生先天性骨囊肿,胫骨向前弯曲可先于骨折或于骨折后发生。治疗后骨折的复发比Ⅱ型者少见,有仅通过一次手术其结果满意并可一直维持到成年(图12.26.7.1-0-4B)。
Ⅳ型假关节发生在典型部位的硬化节段,胫骨没有变细,髓腔部分或完全消失。在胫骨皮质骨发生“不全”骨折或“应力”骨折后,并逐渐扩展到硬化骨。如果发生完全骨折,骨折线增宽,则变成为假关节。一般来说,这一类型预后良好,尤其在“不全”骨折发展到完全骨折之前得到治疗(图12.26.7.1-0-4C)。
Ⅴ型胫骨假关节伴有腓骨发育不良,可发生腓骨假关节或胫骨假关节,或两者同时发生假关节。如果病变限于腓骨,则预后良好。如果假关节累及胫骨,预后与Ⅱ型胫骨假关节相似。
Ⅵ型假关节是骨内神经纤维瘤或许旺细胞瘤所致的一种罕见类型,其预后取决于骨内病变的侵袭程度和治疗手法。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治疗取决于病儿的年龄和假关节的类型,对真正的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单纯采用石膏固定不可能治愈。对于髓腔内有囊肿的胫骨假关节(Ⅲ型),建议采用预防性囊肿刮除和自体髂骨植骨,术后采用石膏固定,直到植骨愈合为止。然后用短腿支具保护直到骨骼成熟。
伴有胫骨向前弯曲及髓腔狭窄、硬化的胫骨假关节(Ⅱ型或高危胫骨),通常在出生后的前2年内发生骨折。发生骨折前,采用支具固定,很有益处,试图进行手术矫正是禁忌的。一旦发生骨折,则采取手术治疗。
已经明确诊断的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过去多采用骨移植或截肢手术治疗,本病的骨愈合比其他疾病更为困难,Boyd和Sage在1958年复习了英文文献,发现用23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所治疗的91例病儿中,获得初期骨愈合者约占56%;Morrissy、Risebororgh和Hall报道172次骨移植所治疗的40例中,骨愈合者不足50%;而Marray、Lovell报道36例胫骨假关节,共进行85次骨移植术,成功率只占31%;Crossett等在长期随诊研究中发现,25例经96次手术治疗,获得良、可结果者占52%。
McElvenny首次注意到假关节部位的周围有袖状组织,并推论这种组织的存在无论是对先天性或骨折后的假关节,都会减少骨的生成和愈合,无论选择哪一种手术治疗先天性假关节,都应包括完全切除这种组织。
近年来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具有代表性的手术方法为髓内棒固定技术、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技术、Ilizarov技术及电刺激器技术(图12.26.7.1-0-5),资料报道,前三者骨愈合率>90%。最常用的方法是由Anderson、Schoenecker、Sheridan和Rich所描述的髓内棒固定技术(图12.26.7.1-0-6),他们报道10例已确诊的先天性胫骨假关节中有9例愈合,1例需要附加骨移植也发生了骨愈合。Baker、Cain和Tullos报道了一组18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临床研究结果,获得最好结果(8例中有7例愈合)的是髓内棒固定、骨移植。
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或髂嵴骨块移植(图12.26.7.1-0-7),需要有显微血管技术和经验,但术后仍有发生不愈合的情况。
有文献报道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假关节,获得了满意的初期结果,但存在的问题包括推移胫骨近端较困难、短尾样力线异常(docking malalignment)和再生骨的质量差,最终导致再骨折。
对多数已确定诊断的假关节,初期治疗应选择髓内棒和骨移植,对于假关节间隙超过3cm以及多次手术失败者,则有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的手术指征,而Boyd双侧表面骨移植术只适应于Ⅳ型假关节。
Williams器械由一根髓内棒和一根插入棒组成,髓内棒表面光滑,呈圆柱状,直径大小不一,其近端被加工成钻石样的锥形,平钝的远端内有约15mm长的内螺纹,以使外径相同的插入棒与其暂时连接。插入棒的近端被机械加工成外螺纹,可拧入髓内棒远端的内螺纹,插入棒远端也加工成钻石样的锥形(图12.26.7.1-1)。为了确定所需棒的长度,拍摄一张侧位X线片,以估计受累骨和软组织切除、成角畸形矫正后小腿的长度。
相关文献:【摘要】目的讨论髓内扩张自锁钉在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各型股骨干骨折41例,与去年同期进行的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含股骨髁上钉,γ-钉)37例在骨折范围、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内固定效果、骨折愈合等方面进行回顾比较分析。结果所有髓内扩张自锁钉病例及带锁髓内钉病例均进行随访,髓内扩张自锁钉在内固定效果及术后负重方面与带锁髓内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在手术操作时【摘要】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闭合复位穿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5例胫骨骨折应用闭合复位,113例行扩髓穿钉,12例未行扩髓穿钉,术后未使用任何形式的外固定支持,术后第1天,应用CPM进行关节功能锻炼,1周后进行关节主动锻炼。结果125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0个月(6~30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2周(6~16周),最终功能按Johner-wruch标准:优115例,良10例,无断钉、骨【摘要】目的总结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经验。方法2002年1月~2005年2月,我科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共36例,全部选用国内生产的带锁髓内钉,闭合穿针9例,全部采用静力型固定,8周后动力型固定15例。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病人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患肢功能优良率为94.4%。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关键词】胫骨带锁髓内钉;胫骨【摘要】目的探讨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0年3月~2004年6月应用扩髓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35侧(34例),其中开放性骨折8侧,闭合性骨折27侧;陈旧性骨折8侧;一侧股骨干横形骨折14例,斜形骨折9例,粉碎性骨折9例;双侧股骨干斜形与粉碎性骨折各1例,一侧股骨干横形合并对侧胫腓骨干粉碎性骨折1例。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年,骨性愈合且已取出内固定27例(76【摘要】探讨应用普通带锁髓内钉(GIIN)内固定治疗低位股骨粗隆下骨折(LSFF)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2000年3月~2006年1月应用有限切开GIIN内固定治疗LSFF47例,男38例,女9例;年龄25~78岁,平均41.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9例,坠落伤7例,重物砸伤6例,步行跌伤5例。参照Seinsheimer分型:ⅡA型11例,ⅡB型10例,ⅢB型19例,Ⅳ型7例。其中8例合并其它骨绪论一、名词解释1、人体解剖学2、解剖学姿势3、矢状面4、冠状轴二、填空题1、人体解剖学方位术语中,内和外是指而言;近侧和远侧是描述时采用的术语。前臂的内侧也叫外侧也叫。2、以解剖学姿势为准,近颅者为,近足者为;近腹面者,近背面者为。3、沿器官长轴所作的切面为,与器官长轴垂直的切面为。4、人体中设置了三个相互垂直的轴。其中呈前后方向的水平轴称,上下方向垂直于水平面的轴称。三、单项选择题1、于前后方合,最长的12个月后骨折现完全消失。  3讨论  3.1交锁髓内钉的适应证交锁髓内钉的最佳适应证是胫骨中1/3和中下1/3交界的横形、螺旋形、短斜形骨折。但胫骨结节以下至内踝上方5cm处的骨折均可使用,对于近1/3段或远端骨折因髓腔宽大、骨质疏松、皮质薄,髓内钉不能与骨皮质完全贴合,插入髓内钉后,易发生骨折断端移位或重叠成角。故术中复位后迅速安装交锁螺钉固定,骨折移位不会太大,对骨折的愈合无影响线靠近股骨远端者,否则控制旋转和缩短能力明显减弱。青少年骨骺未闭合者最好不用带锁髓内针内固定。对于粉碎性的,特别是波及远近端干骺部骨折及严重污染的开放骨折建议采用他法[7]。范卫民[8]等认为:对慢性肺功能障碍合并多发性骨折的患者慎用髓内针内固定。  3关于扩髓的问题  (1)扩髓可增加骨—钉的接触面积,同时骨—钉的摩擦系数增大,固定的稳定性增加。(2)扩髓后可插入直径更大的、强度更大的髓内针。股骨干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在全身骨折中占6%,股骨干骨折治疗方法很多如外固定架、钢板、髓内钉,但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交锁髓内钉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自2001年1月~2004年1月我院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66例。就其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6例,年龄16~69岁,平均46岁,致伤原因:车祸48例,高处坠落伤12例,重物砸伤6例胫骨骨折是一种很常见的骨折,在下肢骨折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人们对这种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材料进行了长期的摸索和研究,从普通接骨板、AO钢板到髓内钉直至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方法可谓多种多样。但总体来说,骨折的治疗,应该力求肢体功能的早日完全康复。所以,在适当的解剖形态下的坚固愈合则是根本目的[1]。内固定的选择应遵循这个原则,一方面要注意骨折固定的坚强与稳定,以便肢体的早期活动;另一方面要注意减少内固定物对插入时注意事项。方法对我科1例脑血栓患者胃管插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由于口腔及呼吸道内大量的分泌物,致使胃管插入至咽喉部时,其顶端的侧孔被堵塞,胃管插入后,鼻饲液注入困难。结论护士在为长期卧床病人、昏迷病人、脑梗死病人插管时,应先用吸痰管吸掉病人呼吸道内大量的分泌物,认真清洁鼻腔后,再行胃管插入。【关键词】脑血栓;胃管插入;假球性麻痹胃管插入适用于不能或不易经口进食,拒绝进食以及早产儿和esinTCM.[Keywords]brain-marrowtheory;neurologicaldisease;TCM;brainandkidney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脑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疾病。中医学对脑的认识源远流长,历代文献对脑的重要性的论述也颇见真谛,特别是明清时期及建国以后,中医脑髓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挖掘和整理中医脑髓理论,对丰富中医脑髓学理论和指导临床无疑有着十【关键词】骨折固定术;髓内我院自2005年7月~2008年9月,采用扩髓型交锁髓内针治疗胫骨干骨折100例,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患者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19~64岁,平均37岁。交通事故伤53例,重物砸伤挤压伤21例,高处坠落伤、摔伤26例(闭合骨折76例,开放骨折24例),根据AO分型[1]:42A型43例;42B型36例;42C型21例。标准中的“应”(shall)表示要求,“应当”(should)仅起指导作用。本标准对GB/T4作了技术性修订,本标准发布时,取代GB/T4。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151)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负责起草。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上海质【摘要】[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固定后胫骨骨折骨不连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348例带锁髓内钉固定胫骨骨折中发生骨不连36例。采用冲击波治疗10例;髓内钉动力化8例;髓内钉动力化加自体植骨6例;单纯自体植骨5例;改钢板固定加自体植骨3例;肥大型骨不连更换髓内钉4例。[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28个月。6个月内再手术者较6个月后再手术者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冲击波治疗10例中1例不愈【摘要】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掌握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68例股骨干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作静力型固定,顺行穿钉。结果经6~19个月随访,愈合时间平均6.5个月,优良率97.06%,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固定牢靠,不存在应力遮挡,骨痂质量高、愈合快,值得推广应用。  1940年Kuntscher介绍髓内钉技术,创立了髓内夹板的生物力学原则,并逐渐发脊髓髓内肿瘤的诊断治疗目前仍是国际上尚未解决的医学难题,在肿瘤生长方式,术前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等多方面仍存在争议。我们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和基础实验研究,在这些方面提出了崭新的观点。  通过研究,我们改变了以往脊髓髓内肿瘤只能施行“椎板减压”姑息治疗及手术会造成严重瘫痪的传统观念。本组120例髓内肿瘤,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没有手术造成瘫痪,亦无手术死亡。通过对脊髓髓内肿瘤生长方式及肿瘤大小与的主要任务是解读基因的功能,而基因捕获和插入突变是揭示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斑马鱼具有易于饲养、繁育周期短、产卵量大、体外受精与发育等优点,已成为发育和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模式动物,但尚缺乏胚胎干细胞和基于胚胎干细胞的基因敲除技术。转座子介导的基因捕获和突变研究为大规模筛选斑马鱼突变体和阐明相关基因的功能提供了新途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崔宗斌研究员学科组在深入研究“睡美人”(SleepingBea【摘要】目的观察髓内扩张自锁钉(IESN)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及再骨折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本组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及再骨折45例,其中30例为其它内固定疲劳断裂后形成骨不连,15例为取出内固定后的再骨折。45例均采用开放置入髓内扩张自锁钉固定治疗。其中36例植自体髂骨。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7个月,患肢功能良好,按Klemm功能分级标准,优良率为9【概述】椎管内肿瘤指生长于脊髓本身及椎管内与脊髓相邻近的组织结构(如神经根、硬脊膜、椎管内脂肪组织、血管等)的原发性肿瘤及转移性肿瘤的统称。临床上根据肿瘤与脊髓、硬脊膜的位置关系,一般将椎管内肿瘤分为髓内、髓外硬膜内和硬膜外三类。髓外硬膜内肿瘤最多见,其次是硬脊膜外肿瘤,最少见为脊髓内肿瘤。髓内肿瘤占9%~18%,髓外硬膜内肿瘤占55%左右,硬膜外肿瘤占25%左右,哑铃形椎管内肿瘤约占8.5%。肌痉挛性收缩,插尿管时病例会出现尿道括约肌痉挛,使尿管插入困难,本组有16例病例(均为男性)发生此类现象。此时在征得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应用保护性制动措施。将导尿管插入尿道内口时用无菌石蜡油3~5ml和2%利多卡因5ml同时注入导尿管内,稍待1min将导尿管插入膀胱内。本组16例病例应用此法均获成功。4老年男性插尿管法老年男性病人多因前列腺增生、肥大而使尿管狭窄造成导尿管插入困难,本组有8例老年男[摘要]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股骨、胫骨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结果本组共治疗71例,优60例,良11例,无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及深部感染发生,亦未发生锁钉断裂或髓内钉折断、弯曲现象。结论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骨折具有准确复位,固定牢靠,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有利于骨折愈合,可早期负重,进行功能锻炼的优点。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股骨骨折;胫骨骨折  200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梅花针,术中在直视下将梅花针于近端骨折端髓腔先逆行后顺行,骨折复位后击入骨折远端髓腔内,碎骨片复位后可用软钢丝绑扎固定。2.3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可广泛适用于股骨骨折,股骨干骨折包括节段性或严重粉碎性骨折均可采用。术前根据X线片选择所需髓内钉的直径及长度(交锁髓内钉直径有9、10、11、12和13mm)。术中于大粗隆窝用弯曲尖锥直接开孔穿通股骨髓腔,用髓腔扩大器扩髓腔至所要固定的髓1.2治疗方法均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插钉法。一般先固定稳定性骨折。患儿仰卧,取胫骨结节内外侧下方0.5cm处作两小切口,保证两侧位于同一水平。分离至骨膜,C型臂X线机透视证实在距胫骨近端骺板远侧1~2cm处,垂直骨皮质用开口器扩口,逐渐倾斜45&穿透皮质。选取2根直径相同的钛制弹性髓内钉,直径为胫骨干最狭窄部位的30%~40%,插入前塑形为长弧形,拱高约为骨髓腔的3倍,弧的顶点【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218例。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均获得牢固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周,无感染、断钉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小切口开放复位、静力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便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最好方法。【关键词】股骨干骨折;骨折内固定术,交锁髓内钉Useo【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可膨胀自锁型髓内钉固定在肱骨干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9月-2008年12月,应用可膨胀自锁型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21~75岁,平均38.3岁。骨折按AO分类:12A1型3例,12A2型5例,12A3型2例,均采用闭合复位,顺行插钉。[结果]1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2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10例患者均获得ssionofthespinalcord)  脊髓压迫症是指由各种性质的病变引起脊髓、脊神经根及其供应血管受压的一组病症。  [病因]  依病变的解剖部位可分为三类。  一、脊柱疾病:  可由椎骨骨折、脱位、椎间盘脱出、椎管狭窄症、脊椎结核、脊椎的原发肿瘤功转移瘤等引起。  二、椎管内脊髓外病变:  如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等髓外肿瘤、脊髓蛛网膜炎、脊髓血管畸形、硬脊膜外脓肿等。  三、脊髓内病变:【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髌下小切口闭合或小切口复位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7例,闭合复位18例,小切口复位9例。全部采用髌下小切口逆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CPM锻炼,均早期负重。结果随访12~26个月,平均术后6周已有明显骨痂形成,平均愈合时间12周(8~24周)。无畸形愈合和感染情况发生,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本方法具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膝关节功能恢复好交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技术日渐成熟,临床应用越来越多。我院2001年1月~2003年3月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116例,其中股骨50例,胫骨66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16例,其中股骨骨折50例(闭合性48例,开放性2例),胫骨骨折66例(闭合性骨折52例,开放性骨折14例),其中单纯横折38例,斜折56例,粉碎18例,多段折4例。闭方金丝膏治诸恶疮。清油(半斤)白胶香(赤者七钱半白者七钱半)腻粉(冬用七个夏用八个须临安者)韶粉(半两)上细研入油内。用银器文武火熬。以向南柳枝作小把搅成膏。如琥珀色。于白碗底上试不散为度。如汤荡、火烧、金疮。用鸡翎扫之。如久患恶疮。口含浆水洗净。或面圈疮口。倾药在内。痛立止。如刀斧所伤。倾药在上。定疼止血。愈无瘢痕。圣应膏治诸肿、恶疮、疽、肿毒、疼闷。槐枝(一斤)巴豆(二枚)木鳖子仁(二枚)当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有悠久的历史,并由此派生出许多种类的髓内钉,由于无法控制骨干的短缩及骨端的旋转,使其适应证受到了严格限制。随着交锁技术的出现,髓内钉固定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已成为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的标准术式。但由于技术及设备的要求,又制约了这一技术的普及。如何在有限条件下完成这一手术呢?我科于2002年起对46例股骨、胫骨干骨折行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日中华外科杂志2005Vol.43No.10P.644-64611(北京)为了总结Williams综合征合并心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研究者自1996年10月至2003年6月收治8例Williams综合征合并主动脉瓣上狭窄和肺动脉狭窄患者,7例行手术治疗,1例未手术。男6例,女2例,平均6.4岁。局限性主动脉瓣上狭窄3例,弥漫性狭窄5例;2例合并多发肺动脉狭窄。单片法修补加宽资料,对影响胃管成功插入的因素和常见插管意外及防范对策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1病人紧张,不能配合,插管难  胃管的置入过程对鼻咽、食管、胃是一个很强的刺激过程,对病人的心理、生理会造成许多不良影响,如恶心、呕吐、心理紧张及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群紧张等,甚至几经失败,更加重以上症状,致使病人恐惧插管,不能很好配合,更有甚者,可致喉肌痉挛,胃管难以插入。  防范措施:(1第一类内含子可动现象的发现和研究第一类内含子可动的可能机制第一类内含子可动现象的作用和生物学意义  一类新的可动因子即第一类内含子(groupIintron)已被发现,它们广泛在于各种生物的线粒体、叶绿体及基因组内,内含子移动分内含子回归(intronloss)和内含子转座(imtrontransposition),前者已为实验证实,后者则尚未被证实。  一、第一类内含子可动现象的发现和研究  1【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6例采用小切口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全部骨性愈合。临床愈合时间:3~11个月。无髓内钉钉体和锁钉松动、断裂,无骨感染、畸形愈合和不愈合,无皮肤坏死及骨外露,无骨筋膜室综合征、脂肪栓塞及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小切口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手术创伤小,有利于骨折愈合。【关键词】胫骨骨第八节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nervoussystem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  一、神经系的基本结构  神经系统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所组成。  1.神经元  神经元neuron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无求之虚实责之言悉由也○愚谓诸病皆由于有无虚盛也夫如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热来复去昼见夜伏夜发昼止时节而动是无火也当助其心又如大热而甚寒之不寒是无水也热动复止倏忽往来时动时止是无水也当助其肾内格呕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病呕而吐食入反出是无火也暴逆注下食不及化是无水也溏泄而久止发无常是无水也故心盛则生热肾盛则生寒肾虚则寒动于中心虚则热收于内又热不得寒是无火也寒不得热是无水也夫寒之不得寒责其无水热之不得三、淋巴器官  淋巴器官是以淋巴组织为主构成的器官,依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①中枢淋巴器官(centrallymphoidorgan):包括胸腺和骨髓,它们是淋巴细胞早期分化的场所。淋巴干细胞在中枢淋巴器官内分裂分化,成为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的细胞。中枢淋巴器官发生较早,出生前已发育完善,能连续不断地向周围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输送处女型淋巴细胞。中枢淋巴器官不受抗原刺激的直接影响。②周围淋巴器【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后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变化与脊髓功能恢复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32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脑脊液(CSF)中天门冬氨基酸(Asp)和谷氨酸(Glu)在损伤后不同时段的含量变化。结果天门冬氨基酸(Asp)和谷氨酸(Glu)在损伤后16h达到高峰,24h后开始逐渐下降;兴奋性氨基酸在损伤后高峰越早,升高得越多,脊髓损伤越严重;CSF中兴奋性氨基者采用交锁髓内针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股骨干骨折35例,男32例,女3例,年龄20~53岁。交通伤26例,坠落伤7例,砸伤2例。骨折位于中段的有24例,位于上1/3段的有6例,位于上1/3段的有5例。横形骨折12例,粉碎性骨折及斜形骨折23例。  1.2手术方法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保持患者为仰卧位或者侧卧位,取股骨前外侧手术入路切口,显(3.0以下g/dl)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  贫血的病理生理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正常血液一克血红蛋白能携带1.34ml氧,贫血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血液携氧能力减低,组织缺氧。机体对缺氧进行代偿和适应机制如下:  一、心脏搏出量增加   贫血患者因红细胞减少,血液粘度减低和和选择性的周围血管扩张,周围血管阻力减低,心率加速,循环速度加快,为防止对机体供氧量减少,心脏排血量增加。  二、增加组用三叉持骨器固定,捶入髓针时阻力大,一味用力捶击,使髓针变形而造成远端瞄准器不准确。(3)股骨下段骨折时,由于髓针相对较细,远端髓腔大,骨折远端可以在髓针上晃动,使锁钉不能对准锁孔。(4)锁钉时,套筒与股骨间留有距离,其间有软组织嵌插,拧钉时螺纹缠绞软组织,产生阻力,惟恐拧滑丝,误认为已锁好,结果螺纹未进入骨皮质锁钉呈松动状态。手术操作不熟练无经验者最易发生。(5)髓内针插入髓腔远端第一枚锁孔钻一、生理学  (一)绪论  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第五节 耳的解剖及生理  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图1-29)。图1-29耳的解剖  一、外耳(externalear)  (一)耳廓(auricle)  耳廓除耳垂由脂肪和结缔组织构成外,其余由弹性软骨组成,外覆软骨膜和皮肤。耳廓藉韧带和肌肉附丽于头颅和颞骨。耳廓分前、后两面,后面较平面微凸,前面凹凸不平形成耳轮(helix)、对耳轮(antihelix),耳轮脚(crusofhelix)、苏州215007);傅晋翔(苏州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免疫研究室,苏州215007)  张学光,男,1951年生。1986年留学法国,1990年获法国分子生物学国家博士后回国,在苏州医学院创办免疫研究室和生物技术研究所,从事肿瘤免疫和血液免疫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在生物因子及其受体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的生长和调节作用机制,B淋巴细胞恶性肿瘤免疫治疗和急性辐射损伤骨髓功能抑制救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依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6号),为统一规范境内第一类和第二类医疗器械的注册审批工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订了《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操作规范(试行)》和《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操作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国男性尿道的解剖特点是尿道细长,存在2个弯曲和3个狭窄。老年男性患者,常伴有前列腺肥大,肥大的前列腺压迫尿道,使之更加狭窄,常规导尿时,导尿管插入尿道,会造成尿道粘膜损伤,增加患者痛苦,有时甚至会插管失败,影响治疗。在尿管插入前,尿道内注入利多卡因,有利于提高插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1年8月~2003年3月我科留置导尿的男性患者84例,年龄【摘要】  [目的]研究股骨骨折早期开放式髓内钉固定术中髓内压的变化及其与脂肪入侵的关系。[方法]50例新鲜股骨骨折患者伤后早期行开放式髓内钉固定术。手术前在股骨上安置通入髓腔的中空螺纹探针并与压力传感器相连,监测整个手术过程中髓内压的变化情况并将患者分为髓内压升高组和无髓内压升高组。手术前及髓内钉刚推入后分别自患侧股静脉采血5ml,将血凝块行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镜检游离脂肪滴。将髓内压升高组及对脊髓动脉最早的描述来自于Adamkiencz(1882)和Kadyi(1889)等,即脊髓的动脉是由多来源的节段动脉吻合成的动脉链[1]。随着研究手段的进步,人们对脊髓动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Corbin和Turnball等应用灌注和微血管造影术对脊髓的小动脉进行了形态观察和初步的定量研究[2]。金保纯、周怀伟等观察了国人的脊髓动脉来源、配布及分支、分布,并对脊髓横截面的毛细血管面积进行了定量分析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其功能是将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毒物通过尿的形式排出体外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肾是尿生成的重要器官。不仅可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物排出体外,并且对调节体内水与电解质和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此外,肾还具有内分泌作用,可分泌重要的激素,如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前列腺素、1,25-二羟胆钙化醇(Vit·D),参与调节血压肝炎的发病是乙型肝炎病毒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研究证明,乙型肝炎病毒并非直接引起肝细胞的损伤,而是由于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应答。因此,人们认为机体免疫应答是引起肝细胞损害的重要原因。乙型肝炎病毒侵入机体后,在肝细胞内进行复制繁殖。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DNA在肝细胞核内进行复制,转录,在合成核心颗粒后,被转运到肝细胞浆内,在通过内质网和细胞膜时合成其外壳部分,并以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折 骨髓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