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 “麦” “寺” 三个字的结构相同吗?

难题来了,谁可以组这些词!组成一句话不得重复用词!组的最多的悬赏50分
难题来了,谁可以组这些词!组成一句话不得重复用词!组的最多的悬赏50分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翡翠,榛子 ,栗子,爆竹,风筝,预备.彩排,鞭炮,截然,寺院,彩绘,杂拌了,麦芽糖,逛庙会,走马灯,零七八碎,万象跟新,张灯结彩,剧种,面具,激流,发誓,旷野,布施,鼻祖,柔顺,压抑,敦厚,夸张,描述,演绎,布局,和睦,酷热,激昂,抽象,韵味哄堂大笑,能歌善舞,别无所求,蜂拥而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用以上的词组一个句子,用的词越多越好(不能重复用词)组的句子要合理.用词最多的悬赏50分!有劳聪明人了.(我试过了,最多组20几个)加油啊!
腊月的雪已经远去,带着春的气息,我们走进了初旬的春.初春时美好的欢乐的日子,各家各户像开展览管似的,到处铺陈这雪白的蒜瓣.用蒜瓣除去冬日的寒冷,用饺子温暖寒冬的心.冬去春来,到处铺陈着翡翠般的绿.各种可口的水果在餐盘上堆积.榛子、栗子当然少不了.到处充满着节日的气息.爆竹声声悦耳,我们心在喜庆的春节也翩然心动.春进入了深谷,我们来到了风和日丽的阳春三月.风筝一种古老的活动在此刻绽放.时不时还传来了鞭炮的乐声,那是趁着出暖花开享受美满婚姻的新人门.再急切的预备中踏入他们人生得殿堂,为了衬托人生得喜庆,鞭炮也悄然于耳.在这个美好的世界,我们体会到了截然不同的快乐,那便是逛庙会.一排排古老大的寺院伫立在幽怨的山林.各式各样的佛像布满了形形色色的彩绘,美不胜收.我们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杰出创作.一声声的叫喝入耳.那是卖麦芽糖的老人在辛勤的叫卖,杂拌了麦子的香气传入鼻中,给我们一种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品的感觉.人川流不息的逛庙会,庙会的节目也精彩纷呈,传统的节目映入眼帘,走马灯,舞狮子,我们不得不赞赏我们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七零八碎的小摊贩也跟随着人流游走着叫卖童年的小吃.因为新年的到来,到处张灯结彩万象更新因为那开始了一年一度的京剧演出.剧种多种多样,有戴面具的老生,也有乔装打扮的丑角,也有唇红齿白的花旦.他们上演着传承的故事,带给大家无比的欢乐.夏季的到来让小溪也变得不那么的温顺,各处激流不时的打着旋,宣誓着他的强壮,再也不是春天的柔弱.它们心里有着一个誓言,那便是发誓回归大海.从陡峭的山峦到平原的旷野,它们用行动表示着.它们就像布施者,用自己弱小的身体来壮大母亲的身躯,它们也是母亲的鼻祖,因为有它们的奉献,才有大海的深沉.在夏天压抑的环境中,杨柳叶少了春天的柔顺.它们拜托了春天随风摆柳的压抑.用翠绿的纸条展示它们敦厚的身心.虽然诗人把他们夸张的描述着,但是他们也演绎着它们不平凡的人生.绿树在山林中布局,它们网络这属于它们的昆虫.昆虫之间和谐的叫声预示着酷热的夏天已经来临.河水激昂着,画着它们抽象的画,那韵味,简直比杰出的画家更加深入人心.在课堂里,因为夏天的热情,同学们也放开了严冬的心,他们哄堂大笑,释放者内心的喜悦,它们在老师的教导下能歌善舞,宣泄着它们热情的表演,他们别不所求,只想换来同学们蜂拥而至的围观还有那铺天盖地的赞赏.对于那些为了儿童节表演的同学,他们也肃然起敬,向他们美不胜收的表演致敬.夏去秋来,落叶纷飞.树木展示着它们自春以来奋斗所获得的果实,为农民的辛勤劳动做出它们最好的回报.秋风瑟瑟,果实已经收获,它们将会为他们的来年存储着能量让来年有着更好的收获.秋风带走一片又一片的树叶跳只属于它们自己的舞蹈.不知不觉寒冬以至,它们给各种生物带来年末的警示,动物纷纷在寒冬之中入睡,用年来的能量维持它们冬季的消耗,满山遍地银装素裹,像漂浮天空洁白的云.一年又到头了...看在我写了那么久的情况下,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难题来了,谁可以组这些词!组成一句话不得重复用词!组的最多的悬赏50分》相关的作业问题
蜈蚣、蜈岛
读《命运》有感 前阵子在书城买了本书,叫《滴水藏海》,里边有300个经典的哲理故事.现在我来品味一篇小故事,叫《命运》. 《命运》讲的是连个孩子的命运,一个被高僧占卜为“状元”,另一个为“乞丐”.二十年后,当初的“状元”成了乞丐,而“乞丐”却成了“状元”. 上帝说:“我赋予每个人的天分之占他命运的三分之一,其余的在于他
没区别吧,硬要说有区别的话就是教导主要是指引方向,教育是灌输思想
描写北方地区,最主要也是最突出的景物就是雪,我给你整理了一下,都是描写北方的雪的.边塞诗人的诗都是描写北方风景的,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欣、王翰,这些人的诗都行~~~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5.柴门闻
如果每组都确定了数字,那么,最多有4^6种.同理,分类讨论,每组有若干重复数字……
落 luo四声 组词是什么?——◎ 落榜 luòbǎng◎ 落笔 luòbǐ◎ 落膘 luòbiāo◎ 落泊 luòbó◎ 落不是 luòbúshì◎ 落草 luòcǎo落 luo一声 组词是什么?——◎大大落落 dàda-luōluō落 lao四声 组词是什么?——◎ 落儿 làor有落儿(富足)没落儿(穷困)◎ 落
用激字组词红军的精神永远( )着我们,我们( )的看着烈士纪念碑.小红很( ),这句话( )了我内心深处的感恩心.这里有个( )穿耳店,我很( ).这个网页还得( )激活.
heng二声 横竖heng三声 蛮横
抚摸殄 tiǎn 尽,绝:殄灭.殄歼.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乐趣 乐陶陶 乐不思蜀
薪 薪〈名〉同本义 [hay]薪,荛也.――《说文》收秩薪柴.――《礼记·月令》.注:“大者可析谓之薪.”薪蒸材木.――《周礼·委人》.注:“粗者曰薪,细者曰蒸.”以薪以蒸.――《诗·小雅·无羊》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荛.――《管子·轻重甲》某有负薪之忧.――《礼记·曲礼》毁伤其薪木.――《孟子》顾野有麦场,场
柽 chēng 柽柳 蛏 chēng 蛏子
及宾有鱼[拼音]:jí bīn yoǔ yú[解释]:用别人的鱼请客.比喻借机培植私人势力.[来源]:《周易·姤》:“包有鱼,义不及宾也.”孔颖达疏:“言有他人之物,于义不可及宾也.” 2、及第成名 [拼音]:jí dì chéng míng[解释]: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来源]:元·戴善夫《风
场 cháng:场院、一场雨、赶场.
禾谷、禾苗、禾虫、禾本植物、禾本科只到这些了
第四声的话,组的词都没有褒义词,有劳累、拖累、连累等词要是三声的话,有积累等..旬 熬 蒜 醋 饺 翡 拌 榛 栗 筝 鞭 麦 寺 逛 组词 每个三个
旬 熬 蒜 醋 饺 翡 拌 榛 栗 筝 鞭 麦 寺 逛 组词 每个三个
蒜粗旬 熬 蒜 醋 饺 翡 拌 榛 栗 筝 鞭 麦 寺 逛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旬 熬 蒜 醋 饺 翡 拌 榛 栗 筝 鞭 麦 寺 逛 组词 每个三个》相关的作业问题
答:部首分别是:日,灬,艹,酉,饣,非(羽),扌,木,西(木),竹,革,夂,土(寸),辶.
熬&[āo]& & 烹调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白菜.& & & 熬&[áo]& 1& 久煮:粥.药.& & & & & & &2& 忍受,耐苦支持
挪(椰哪帮)
熬拌醋翡逛饺栗麦蒜旬榛
醋意横生,不寒而栗,
榛:zhēn 榛子、榛莽、草木榛榛 上旬、下旬、中旬 煎熬、熬夜、熬(āo菜) 大蒜 米醋、吃醋、 水饺、饺子 翡翠 搅拌、拌嘴 不寒而栗、栗子、战栗、颤栗 风筝、古筝 鞭打、皮鞭、教鞭、鞭策、鞭炮、马鞭 麦穗、麦田、小麦、麦秋、麦收、麦浪 佛寺、寺庙、清真寺、大理寺、灵隐寺 逛街、游逛 我是这样想的!
挪:(挪动)(挪移)(挪用) 蒸:(蒸米)(蒸饭)(蒸面)秧:(秧苗)(插秧)(秧歌) 萎:(枯萎)(萎缩)(萎谢)番:(番薯)(番茄)(番邦) 锻:(锻炼)(锻造)(锻压)雅:(文雅)(雅致)(典雅) 勃:(蓬勃)(勃勃)(勃发)旬:(七旬)(旬刊)(旬日) 熬:(难熬)(熬夜)(煎熬)蒜:(大蒜)(蒜毫)(蒜苗)
蒸秧萎番锻雅勃旬熬蒜醋饺翡拌 原答案: 【哀梨蒸食】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风靡云蒸】靡:倒向;蒸:向上.比喻事物迅猛而普遍出现. 【风起云蒸】大风刮起,乌云蒸腾.比喻事物迅速兴起,声势浩大. 【风兴云蒸】蒸:上升.大风刮起,乌云蒸腾.比喻事物迅速兴起,声势浩大. 【虎变龙蒸】指乘时变化而飞
熬.饺.翡.榛.逛.蒜
饺子 水饺 蒸饺 煎饺翡翠 翡帱 翡帷 金翡翠榛子 榛果 榛仁 榛木 榛林 榛莽古筝 风筝 瑶筝 云筝 锦筝鞭子 马鞭 教鞭 鞭打 鞭笞 鞭策 鞭炮 鞭长莫及 快马加鞭
亲:槐树、肩膀、挎包、摆动、顿时、搅拌、咸鱼、炒菜、芝麻.随便你挑三个 再问: 一个词组二个 再答: 槐树、刺槐 肩膀、肩负 挎包、挎兜 摆动、摆脱 劳顿、停顿 搅拌、拌嘴 咸味、咸阳 蒜黄、蒜苗 炒面、炒菜 芝兰、芝麻 不容易啊,楼主要采纳啊 !
解题思路: 很高兴为你解答,如果对老师的解答不满意,请在讨论区给老师说明,老师一定会尽全力帮你解答!祝你健康快乐! 学习进步!解题过程: 鞭:部首,革。 麦:部首,麦 寺:部首,寸 旬:部首,日 熬:部首,灬 醋:部首,酉 翡:部首,羽 栗:部首,木最终答案:略
熬灬(火)形敖声,本义指煮烂或煮干,如熬粥、熬干.引申指承受艰难困苦,如熬饥、熬夜.形近字:傲、嗷、遨、獒等.蒜艹形祘声,指大蒜.同音字:算.醋,酉表意,本义指酸醋.酸醋是用酒或酒糟发酵而成.形近组:借、错、措、蜡、腊、鹊等.饺,饣形交声,指有馅的麦食,素称饺子.形近字:较、胶、绞、校、狡、郊、效等.翡,羽形非声,翡翠
挪动 挪移蒸发 蒸汽遭殃 殃及枯萎 萎缩番茄 番邦 锻炼 锻铁 优雅 雅致勃然 蓬勃旬日 七旬熬夜 煎熬大蒜 蒜泥白醋 吃醋水饺 饺子翡翠凉拌 搅拌榛子 榛仁栗子 板栗竹笋 春笋鞭炮 皮鞭麦田 小麦寺庙 寺院逛街 闲逛书籍 典籍抽屉 屉柜柨……啾啁 啾唧 魔鬼 恶魔肥胖 胖子死刑 绞刑哼声 哼唱严峻 峻峭残疾 残废土匪
2、挪 蒸3、秧 萎 番 锻 雅 勃6、旬 熬 蒜 醋 饺 翡 拌 榛 栗 筝 鞭 麦 寺 逛10 籍 屉 怖 瞅 魔 胖 刑 哼 峻 残 匪 窝 啃舅12 鸿 鼎 旺 饮 14 乖 裙 兜 币 哎 橱15 绣 摩 揉 玛 蘸 毒 撇 噎 搓 匣 喳 吭 娜 伊 搅18 埃 伦 藤 析 碱 顽 卓 效 蚀 乏 誉 衔
辗转腾挪 挪窝 蒸蒸日上 蒸发 百锻成字 锻炼 秧歌舞曲 秧苗 雅俗共赏 雅兴萎靡不振 萎缩生机勃勃 勃发 寸旬寸金 上旬 熬更守夜 熬粥 啄米捣蒜 蒜泥 醋意大发 醋劲 以饺为饵 水饺 翡帷翠帐 翡翠 搅拌调匀 拌蒜 榛木丛丛 榛子 火中取栗 栗子 断线之筝 古筝 鞭长莫及 鞭策 麦饭豆羹 麦田 三府九寺 寺庙 东游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表生字表2、 挪 蒸3、 秧 萎 番 锻 雅 勃6旬 熬 蒜 醋 饺 翡 拌 榛 栗 筝 鞭 麦 寺 逛10籍 屉 怖 瞅 魔 胖 刑 哼 峻 残 匪 窝 啃 舅12、鸿 鼎 旺 炊14、乖 裙 兜 币 哎 橱15、锈 摩 揉 玛 蘸 毒 撇 噎 搓 匣 喳 吭 娜 伊 搅18、埃 伦 藤
上册 1、邀 俯 瀑 峭 躯 津 蕴 侠2、谧 巷 俏 逗 庞 烘 烤 韵 勤 勉 吻3、施 挠 庸 艰 毅 铲 劣 惹 讥 浆 岔4、挚 寝 频 朦 胧 凄 斑 篇5、搁 填 怨 掀 唉 裹 魁 梧 淋 撕 霉 虑6、悠 仪 歉 溜 嘿 割7、晶 莹 蔼 资 矿 赐 竭 滥 胁 睹8、嗡 鹿 骏 鹰 潺 脂 婴 眷9
趵(趵突泉) 综(综合) 拐(拐弯) 辛(辛苦) 腔(腔调) 豹(西门豹) 踪(踪影) 别(分别) 幸(幸福) 膛(胸膛) 钓(钓鱼) 崇(崇高) 俺(俺们) 嗅(嗅觉) 耍(玩耍) 钩(铁钩) 峻(险峻) 淹(淹没) 臭(臭味) 要(需要) 构(构成) 俊(英俊) 掩(掩护) 撼(撼摇) 摔(摔跤) 狗(小狗) 骏(本周排名:
周边地区推荐:
杨氏寻根溯源
日 11:22:32
& &杨姓之根在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桥山、姬水间。杨氏的初祖就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黄帝轩辕。历经夏商至周初,由姬姓衍生而成的杨姓,几千年来,繁荣昌盛,瓜瓞绵绵。几乎象所有的姓氏一样,杨姓的始祖也可溯源到黄帝。& “人文初祖”的黄帝,又是姬姓的始祖,杨姓由玄嚣这一支派繁衍而来,而玄嚣正是继承了黄帝的本姓 ——姬,才成为杨姓的第二世。姬姓至周朝发展到了鼎盛地步,杨姓开始崭露头角。&&(公元前724年~?),侨亦作桥、乔,又名文实。诡诸之弟,次子。时任中大夫。(姬郑)五年(公元前647年) ,王念其先人功勋,敕封于杨(国名,今山西洪洞县东南),称杨侯,敕命杨侯太祖。其六世孙杨道为避难始以祖地杨(邑)为氏,被后世尊为“杨氏授姓”始祖,史称杨氏正宗,是为天下“杨氏”始祖杨伯桥。卒谥贤敬。秦汉望族与其他姓不同,杨姓在秦汉时期就形成了望族——弘农杨氏,这表明杨姓聚族时间非常久远;汉代名臣杨震“清白传家”成为杨姓的优良传统。杨氏后裔权高位显,成为秦汉时期的弘农望族。弘农杨震家族“四世太尉,德业相继”,是后汉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杨震廉洁奉公传为千古佳话。“不惑酒,不惑色,不惑财”,杨秉成为官场中的君子。杨氏亦以“四知”为荣,并以“四知”为堂,以“清白传家”为额。魏晋南北朝的勋贵魏晋南北朝是杨姓风华正茂之时,杨姓子弟播撒在华夏大地各个角落,尤其是氐族杨氏先后建立起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其昌盛与大隋杨氏并驾齐驱。“西晋三杨”分权武帝司马炎,势倾天下。一门之内,功名满堂,杨播一家成为北魏政权中的显贵。氐族天水杨氏一度与弘农杨氏并称,成为西北显姓。杨坚统一中国成立隋王朝一统中华,兴科举,开凿大运河,这些业绩成为隋朝杨氏的标志;隋朝虽然仅仅维持了两代,但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溅起了绚丽的浪花。唐代的杨姓十一相从辉煌的帝王家族转变为平民百姓,杨姓很快适应了这一转化,他们在唐王朝时迅速喷发出自己的才智。在唐朝,杨姓曾出过十一个宰相,名将、名臣不计其数。特别是在唐中叶玄宗时期,杨姓及杨家更是仅次于皇族的天下第二大家族,贵妃杨玉环、宰辅杨国忠两同族兄妹,对唐朝的影响更为他姓所不及。宋朝满门忠烈杨家将 满门皆忠烈,丹心照汗青,写就了杨家将彪炳史册的功绩;千百年来,在小说、戏曲、诗、词、绘画里,杨令公、佘太君的形象永远是堂堂正正;而杨家府内英雄女将更是有口皆碑。这个英雄群体,不仅在宋史上有碑有传,而且在杨氏族谱中也有他们的来龙去脉和生卒年月。鼎盛江南杨姓在宋元之前,基本上是北方的显姓望族,但是,在宋元明时期,杨姓开始大量南迁,在江南各省迅速繁衍,并且,人才辈出,英华毕具,为江南的繁荣立下汗马功劳。北宋末年,由于金兵数次大举入侵,宋政权南逃,河北、河南大量的官僚富豪阶层及平民随同渡江南迁。杨姓也就在江南地区鼎盛起来。“宋室南渡”后,杨氏纷纷迁入江西,吉水杨辂一家独领江西杨氏风骚。其族源及发展情况,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曾撰文提及。福建杨氏杨姓人究竟是何时来到福建的呢?据台湾史学家李济博士考证:"杨氏在西晋末(316年前的几年间),已有部分迁于闽、越,亦有于唐末避黄巢之乱人闽者, 自宋代起,福建始成为杨氏播迁之中心。"也就是说,杨姓人在福建,鼎盛起来,是在宋明时期。但由于年代久远,文献湮没等原因,如今很难考证出最早入闽之始祖究竟为谁?是何时从何地迁入该省何区域的?不过有漳州和镛州两支比较大的杨氏家族还能找得出他们来福建的来龙去脉。漳州杨氏到福建的时间和始祖,据清乾隆二十七年杨邦瑞写的《开漳始祖世系图族谱序》的记载:人闽时间为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始祖为杨君胄或杨伯岳。这一支族,发展到元末明初的东坑开基祖杨丙三,已历27代,子孙较为集中地分布在福建的墨场和漳浦两大区域。在播迁福建的杨氏族人中以漳州杨氏71世的杨时最负盛名。杨时为宋代学者,世称龟山先生,朱熹等“东南三贤”即出其门下。师承程颢、程颐是程门四大弟子之一。留下了“程门立雪”、“洛学心传”等千古佳话。福建省将乐县于日举办了“纪念杨时诞辰940周年学术研计暨经贸旅游恳亲会”的盛大活动。广东梅州杨氏客家由64世杨云岫开基。杨云岫于881年生于浙江,由进士官拜都御史出刺潮阳,于梅州水南里筑室建轩而家,在任仙游,享寿92岁。其子孙遍居海内外,人丁以数十万计。每年8月20日,其万千子孙前来祭扫祖墓。湖南杨姓大量出现是在明代洪武以后,人称“洪武落业”。元末明初,朱洪武“血洗湖南”的战争中,湖南土著遭受了空前的浩劫,特别是长沙、常德、益阳、湘潭等地成为一片废墟。朱元璋建国后,采取了“江西填湖广”的政策,因而大批的江西、浙江等地的杨姓宗族,纷纷踏上了西拓湖南的征途,这就成了今天湘东、湘中、湘北大半个湖南杨姓的来源。其中常德汉寿的花园杨氏与长沙望城的卯田杨氏是其典型代表之一。花园杨氏的明迁始祖是杨敬昌。卯田杨氏明迁始祖为杨癸三。这两支杨氏都是“功名显达,代有其人,丁口以万千计”。安徽杨氏"鼎甲江南",安徽杨氏助一臂之力。据明崇祯甲戌(1634年)《皖桐杨氏宗谱·续修谱序》云:"至关西夫子震公,历汉唐宋来,人文济美,居罗周天,则派肇弘农,而之华阴、江、浙、郢、洛等处,以及休、歙、婺、宣、南泾、太、宁、旌、贵池、青阳、铜陵、湖阳、芜湖,繁昌、桐城、怀宁、潜山、无为、广德,及苏、松、常、镇、庐、凤、淮、扬、湖广、江西、湖南等处,则人文焕发。于晋魏齐梁唐宋以来,代显文武之烈,屡著功忠之懿,卓卓杨氏,甲江南北族矣。"由此可看出,杨姓在明崇祯时,就已遍居江苏、浙扛、湖北、安徽、江西、湖南、广东诸省,"鼎甲江南"。而安徽则尤以皖桐一带为盛。(1)皖桐杨氏即居住在今安徽桐城一带的杨姓子孙。他们自称其出自关西华阴杨氏。在元末明初之际,这一支的直系祖先因曾担任元代的地方官,从江西吉安迁往安庆。元朝灭亡后,便自任所安庆迁居桐城。迁居桐城后的杨亨一、杨茂一两家,"里居匪遥,祠宇相望,二支之子孙往来无间,喜庆相闻,叙昭穆,捍外侮,历数百年之久而情益亲",康熙年间,两支人士杨超宗,杨瑞甫等人组织合修了通谱。(2)合肥杨氏。合肥在唐末五代时就有了杨姓人的活动。五代吴王杨行密一家父子4人,就是合肥人。然而这一家灭国后,被南唐尽杀其族。但到了明代,这里又出现了杨察、杨寞兄弟闻名于世。杨察,字隐甫,景祐进士出身。凡论事无所规避,曾数忤宰相执中,每以理激争,无所畏惧。累官至御使中丞,后迁户部侍郎,而充三司使,卒于任内。其弟杨寞,字审贤,庆历进士出身。经国子监、礼部考试,皆得第一。又试崇政殿,宋仁宗临轩启封,见名喜动于色,谓辅臣说:"杨寘也!"遂擢为第一名。在清代,更有合肥寿星杨兆鸾,字鸣皋,乾隆元年(1736年)生,赋性极冲淡,不慕荣利。道光四年(1824年),90岁,主司戴咸宜题额曰"礼隆珍从";至十四年(1834年),寿登百岁,邑绅同赠额曰"熙朝人瑞",其时以诗祝寿者甚众。卒年百有三岁,居四顶山阳,子白孙颁,五世同堂,凝庥积瑞,甚盛事也。(3)巢县杨氏。唐武德七年(624年)改襄安县置巢县,治所在今安徽巢县。杨氏世居巢县石皋镇之太平坊,清嘉庆间有名杨英者,由岁贡官广西灌阳县知县,以清慎著称。他的一家,中科第者不少,据《续修庐州府志》卷58载,举进士和赠文林郎的就有杨仪瑞、杨埙、杨欲仁、杨欲兴、杨椅繁、杨葳繁、杨椿繁、杨锖繁、杨昌运、杨昌期、杨昌言等11人。可称书香门第与仕宦人家。还有清代巢县人杨太和享寿95岁、子宾90岁、孙大昕93岁,一门三寿,人以为难得,故朝廷恩赐八品。(4)怀宁杨氏。怀宁,即今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人杨汝谷,字令诒(年),康熙进土出身,累官至左都御史。在朝为官,始终一辙,公私分明,持身廉正。御史任内,上书言事,凡数十次之多。自参赞中枢,至历任副相,遇事必言,未所阴僻,卒后赐谥曰"勤属"。(5)寿州杨氏。寿州,即今安徽省寿县。寿县人杨岐珍,字西周,身长如鹤立,威仪甚整,其性坦直,富正义,生平未尝欺人。官终福建提督,任内病逝。江苏,上海一带杨氏江苏杨氏也很发达,几乎遍及江苏全省。但他们又是何时涉足江苏的呢?据史料和谱牒记载,多数杨姓是在宋代和宋高宗南渡以后迁来江苏时,其中尤以上海、无锡、常州、京江、毗陵、六合等地的杨姓居多,也最为显赫。(1)上海杨氏。上海在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才置县,治所即今上海市旧城区。初来上海的杨姓是北宋末隐居嘉定外冈的杨敏求。敏求,祖籍关西,宋徽宗时官居朝散大夫,因得罪奸相蔡京,罢职南迁至上海杨甸角(今望新乡杨甸村),其曾孙杨滋,任两淮安抚制置使,抗击金兵,战功卓著。他的妹妹九莲,号称杨九娘,据族谱记载,"有勇略,与元太祖女将耶律氏战,得胜"。洪武五年(1372年)被迫封为女灵侯。此支聚族而居,至今已届34世,历970年,其所存族谱世系分明。尔后,有几支杨氏迁入上海地区:南宋初有大商人杨垢,随康王南渡,自河南定居宝山白沙,"潜心经商,诚一无伪,商民共信,聚集成市";宋末,杨荣从上虞迁上海;另支杨氏,与钟、王、李三姓被流配到奉贤滨海地区;元代,渤海滨州人杨乘、嘉靖进士杨道亨的先人,相继自杭州和河南迁入青浦;元末,钱塘杨瑀迁南汇下沙;著名诗人诸暨杨维桢避乱华亭天马山。至此,杨姓已遍及上海地区。明清以后,入迁的就更多了。以杨姓而命名的地方也遍及上海,如杨甸角、杨行镇(杨垢经商地)、杨王镇(奉贤杨氏垦殖区,今光明乡杨王村),及青浦的杨扇、杨舍、杨垛、杨园、杨新,浦东的杨思,市区西北的杨家桥,市南的杨家渡等等。如今杨姓人口已居上海姓氏人口中的第1位。(2)无锡安阳杨氏。这支杨姓人是元代迁入无锡的。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杨翼凤在《无锡安阳杨氏族谱·序言》中称:"尝溯吾杨之在锡也,世远靡据。惟是12世祖讳(杨)拯,当元之时择安阳之麓家焉。……6世而少司徒(杨)宜间公昆季相率登科第、居清要。……厥有千余指,实足为杨氏先声。今也支庶繁衍,徙两京、维扬、湘楚者,固相见不相识,即迁居邻近者,于尊卑长幼睹面亦视若途人。"这说明,这支出自关西,迁居安阳,又向南京、北京、苏皖、湘楚移徙的杨姓人,到明代中后期已发展到相当多的人口了。(3)京江杨氏。京江,即今江苏镇江市北长江河段。这支杨姓人的来源,在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的《京江杨氏族谱序》中说:"吾杨氏世居真州(今江苏仪征县),宋高宗南渡,白干钟公遂定家丹徒(今江苏镇江市)。逮今子孙繁衍,而谱牒未作,无以永孝思而联宗族。"(4)毗陵杨氏。西汉置毗陵县,治所即今常州市。这里的杨姓,出自宋代学者杨时之后裔。(5)六合杨氏六合,即今江苏省仪征县。这里有杨洪一家最为有名。杨洪,字宗造,自明永乐至天顺年间(年),累官至宣府总兵。他治军很严肃,士马精壮,诸将士皆敬畏他,呼为"杨王",但他未曾擅杀一人。卒于任内,赐谥日"武襄"。他有三个儿子:能、信、俊,皆为名将。如杨能,字文敬,曾从父屡建军功,授开平指挥使。景泰初(年),官总兵,镇军宣府。天顺年间(年),升为都督,仍镇宣府,封"武强伯",任内病逝。&浙江杨氏&杨姓虽在宋明时期才鼎盛江南,但在宋明以前,江南也有了杨姓人的足迹。最早见诸史籍的有浙江会稽杨氏的杨乔和杨璇。杨乔,字圣远,东汉桓帝(147-167年在位)时人,任尚书。其人体态俊伟,又好修仪容,为桓帝所喜爱,每次上书谈论政事,又多被采纳。因而桓帝想把公主嫁给他,但乔固辞不敢受,桓帝催之甚急,于是绝食而卒。杨璇,字机平,东汉灵帝(168-189年在位)时人,任零陵太守。因发明战车镇压了当地少数民族的造反而连升三级。后任渤海太守时卓有政绩,得到了灵帝的信任,凡各地方有难政,都委派他去解决,最后晋升为尚书仆射。因病乞归,卒于家。除此,还有如下杨氏支系:&(1)浦江杨氏。 五代吴越天宝三年(910年)以浦阳县改名浦江县,治所在今浙江浦江县浦阳镇,浦江人杨扶,字圣仪,晚唐时人。初为武源令,有政绩,以功升迁交州刺史。所至之处,热心吏治,爱民如子,吏民皆敬爱之。因此州人有谣曰:"杨圣仪,政多奇!"至明清时代,浦扛杨氏已成当地巨族,他们曾修有几次《浙江浦阳人峰杨氏家乘》。清道光二十一年杨德华等重修的家乘,至今还珍藏在台湾国学文献馆。他们认为其始祖是华阴杨氏的回图府君逊。&(2)吴兴杨氏 。吴兴,即今浙江省吴兴县。有吴兴人杨冲,晚唐时人,进士出身,颇能文善诗,累官至大理评事,但无意仕途。冲与符群、宋济等为好友,每以诗唱为乐。他们同隐居于江西庐山不出,号为"中山四友"。&(3)慈溪杨氏。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置慈溪县,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北慈城镇。有南宋理学家杨简世居于此,是为望族。其父杨廷显,字时发,号称"四明士",为人持身平正敦厚,处事稳健严肃,是为正人君子,陆九渊志其《墓志铭》有云:"以处士为后进师,与物最恕,省过最严。"杨家族人皆以廷显为第一人。杨简之孙杨芮,字大章,好学有教养,性坦易儒雅,为人热忱,善交游好施与。爱好书籍,搜集古书甚多,但无意做官,在家吟诗著书。时与同好吟诗唱和,与学士危素等交情甚笃。&(4)诸暨杨氏 。秦置诸暨县,治所在今浙江诸暨县。该县有杨维翰、维桢兄弟名显于世。维翰,字子固,号方塘,元末明初人。初官为郡文学,旋迁慈溪校官,后以饶州双溪书院山长终世。维桢,系元泰进士出身,曾受命编修辽、金、宋三朝史。他们兄弟舶成名,在于其父杨宏的督促有关。杨宏曾筑楼于铁岩山,周植梅树百株,聚书数万卷,除去楼梯,让维桢专心读书楼上达5年之久。因此维桢自号为"铁岩",传为佳话。&(5)临海杨氏 。临海,即今浙江临海县。该县有杨敬惪,字仲礼,元代人,世居于此。他好诗词,精《易经》,善章句,为翰林多年,未调他职,仅于泰定年间(年)选授浙江儒学提举,后又回归翰林。著有《仲礼集》传世。&(6)余姚杨氏 余姚,即今浙江余姚县。该县有杨磋,字元度,元代人。他好学文,尤长口才,曾师事柳贯,为高弟。常与海内博学者辩论时事。初以乡贡出任宁海教谕,后晋升为缙云及本县学官。著有《诗传名物类考注解》传世。&(7)宁波杨氏。 宁波,五代以后旧名鄞县。这里有杨守陈一家5进士以名世,故又称鄞县杨氏。守陈,字维新(年),景泰进士出身。世代书礼传家,祖父杨范有学行,教以精思、实践之学。初为庶吉士,改任编修,明孝宗嗣位,升吏部右侍郎,谥"文懿"。其弟守阯(年)及从弟守随、守隅和子茂元,皆成化进士出身。守阯累官至翰林侍读学士、南京吏部右侍郎,曾掌管两京翰林院,人皆艳慕。守随累官至御史,巡按江西,所至以风采见称。弘治年间,历任工部尚书,掌大理寺,为人刚正,处:事持法不挠,谥曰"康简"。守隅官至江西参政和广西布政使,任内有政绩。茂元初官刑部郎中,后任湖广、山东副使,长沙同知,广西参政,终刑部侍郎,为官清正。还有明正德进士、湖广参议杨言,亦鄞县人,为官名声显著,为明人所称颂,每到一处,老百姓皆建祠祀之。&(8)奉化杨氏 尊鄙人之父为一世祖,鄙人为二世。世祖极聪慧,无奈幼时苦,迁北方,弱冠即为官后又以经营济世,于不惑成大就。自二世始大兴,直至举国之盛,乃为名门望族。&四川杨氏四川也是杨姓最早发迹的地方和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东汉时期,就修纂了杨氏族谱,即《扬雄家牒》。《杨子云集序》中有一段文字,肯定来自《扬雄家牒》,可惜这家牒早已散失不传了。但据清人段玉裁研究,扬雄亦即杨雄。这样一来,却给杨姓的第二故乡留下了一桩疑案。杨侯灭国后,他的子孙不是逃往了弘农华阴,而是逃到四川的巫山了。或是杨侯的另一支系逃到了四川。大约到了汉代,四川这一支杨姓逐渐兴旺发达起来。(1)成都杨氏。最早有成都人杨由,字哀仆,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易理学家。他自少爱好易理之书,及长,应召为郡文学椽(秘书之类),未几辞归,在乡教授门徒至百余人,后在家闭门研易理,数年未出家门,著有易理论文10余篇,名曰《其平》。到了东汉更有天文学家杨厚(72-153年),继承父学,传授天文地理,每有灾异之变,多能预知,先作预防,皆有灵验,时人皆奇之,顺帝特遣使征召赴京授侍中之职。东汉时还有成都人杨春卿一家,尤为显赫。春卿少承其先人传授的图学,对造城垣、筑城池,颇有心得,曾为公孙述部将,为其建筑城郭多所。汉军平蜀之时,春卿战败自杀。临终时戒其子统曰:"我绨裘中,藏有先祖所留秘记,你宜好为收藏之,可后为汉家所用。"统,字仲通(113-168年),感其父遗言,自此勤研术数,并自习天文地理,对河图洛书及天文推步星术,更深知其奥妙,时人无出其右者。后朝廷闻之,征召为彭城(今江苏铜山)令,累官至光禄大夫,掌管议论及顾问应对诏命等事宜。病卒于任内,为国之"三老"。统曾作《家法章句》及《内城解说》2卷,留作其后之戒。(2)绵州杨氏。隋开皇五年(585年)置绵州,治所在巴西县,即今四川绵阳县东,宋移置今绵阳县。绵阳人杨允恭,自少孝友,待人以诚,及长,倜傥任侠。于宋太宗时为广连都巡检使。任内海盗剿捕殆尽。后改任督理江南水运,绿林江盗悉被扫清,以功升发运使,曾数次建言利弊,咸平年间(998-1003年),擢升荆、湖、江、浙都巡检使,任内病逝。还有杨绘,字元素(年),进士出身。初授开封推官,旋升知兴元府,皆有政声。宋神宗即位(1068年),授命铨修起居注,为帝所嘉,旋迁知谏院,后改任侍读。绘以谏官不得尽其言,则求去。后官至翰林学士。元祜初(年),改以天章阁待制知杭州,任上病逝。(3)眉州杨氏。西魏废帝三年(554年)以青州改为眉州,治所在今四川眉山县。眉州人杨孟容,北宋时人,累官至知怀安军,因与当权者意见相左而辞职。宋哲宗特书"清节"二字赐之。还有杨椿(109-1167年),曾得省试第一,累任宪节,颇有政声,后因不附秦桧之故,遂罢官家居。绍兴年间(年),复再征召,授兵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卒赐谥曰"文安"。再有,杨文仲,字时发,宝祐进士出身。曾为崇政说书,德祜年间(年),元兵渡江,在朝士卒弃职而去,侍从仅有文仲一人。卒于南宋幼帝祥兴二年(1279年),即宋最后灭亡的一年。著有《见山集》。(4)丹棱杨氏。隋开皇十三年(593年)以洪雅县改名为丹棱县,治所即今四川丹棱县。丹棱人杨恂,字信仲,元丰进士出身。北宋元符年间(年),授广都知县,为官清正廉明,富有正义感,政声显著,为县民所敬颂。凡上书言事,切直实际,为宋哲宗纳用。后竟人元柘党籍,从此不出,卒于乡里。(5)涪陵杨氏。隋开皇十三年(593年)以汉平县改名为涪陵县,治所即今四川涪陵县。涪陵人杨载,南宋时人,以功名自负。当时金人立刘豫为帝,载在宰相张浚前自告奋勇去劫杀刘豫。他率10勇士至金,伪降在金做官,而行反间之计,因之刘豫果然被废。浚以载有功,特赐为从事,授知达州永睦县,卒于任内。(6)达州杨氏。北宋乾德二年(964年)以通州改名为达州,治所在今四川达县。达外1人杨晨,宣和进士出身。初授荆南府教授。丞相赵鼎知其才,推举任秘书省正字,后迁兵部郎中。南宋高宗遣往抚谕西蜀,至即兴利除弊,为高宗所赞颂。朝廷有大议不能决者,必请其裁决。后官至礼部侍郎,卒于任内。(7)遂宁杨氏。唐景龙元年(707年)置遂宁县,治所在今四川潼南县附近。遂宁人杨辅,字嗣勋,乾道进士出身,有预见性。初官利西安抚使,后累官至宝谟阁学士,四川制置使,后授兵部尚书,知建康府兼江淮制置使。任内病逝,卒赐谥曰"庄惠"。(8)渠县杨氏。在渠县涌兴区平安乡的杨家湾有一支杨姓人。这是当代台湾凤山市实业家《四川轿夫》的作者杨义富的老家。他的父亲杨森华、母亲魏元清,是忠厚善良的劳动者,义富生于日,夫人林夙,子力川、女小樱、茹涵,婿陈正荣。他在台湾富裕之后,仍不改当年工人本色,与社会各阶层人士交往,总是平平凡凡,泰然自若,并以毕生辛勤所得,慷慨参与社会各类公益活动,举凡再创高雄四川同乡会、设置海峡两岸川籍青年奖(助)学金、照顾贫苦老人及孤儿、爱国捐献……等默默行善,乐为虔诚,基督徒的表率者。& 贵州杨氏& &播州杨氏& &播州(今贵州遵义地区)杨氏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在贵州东北及黔蜀渝湖交界地区一个存在长达700多年传承29世的藩镇割据政权。& &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太原阳曲县人杨端应募率军击败占据播州的南诏,自立为主,成为一个世袭刺史(或地方豪帅)的家族政权。& & 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继任者杨实献其地归附宋朝,宋朝在其地分别置播州和遵义军,仍以杨氏为其渠帅。传至杨昭无子,以族子杨贵迁为养子。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一度废播州、遵义军。但杨氏权力空间一直存在。南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复设播州安抚司。南宋末年,播州军为抗元主力之一。元朝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下诏招抚播州。至元十四年(1277年),杨邦宪降,元于其地仍置播州安抚司,以杨邦宪为安抚使。不久,杨邦宪卒,子杨汉英袭。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升为播州宣抚司,统辖十九个长官司和诸苗族峒寨,范围遍及今贵州东北部和重庆綦江。元武宗大德七年(1301年),杨汉英为元平叛有功,进封资德大夫。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杨氏附反元起义军明玉珍部。& &明朝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杨氏降明,此后被视为苗疆土司。& &到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杨氏政权最后一任藩镇首领杨应龙继承宣慰司。杨应龙处多事之秋,随明军数从征伐,居功自傲,颇轻视明军,其人性猜狠,嗜杀,遂于万历十八年叛。杨氏政权经过几百年发展,至此时其所辖的五司七姓全部叛,明政府权衡再三,决议先行会勘,而不是直接翦灭。未及会堪,万历二十年宁夏博拜(西域部族)叛,二十年时丰臣秀吉派兵杀入朝鲜,明政府不得已而为之出兵抗日援朝。直到万历二十二年,朝鲜事稍缓,才决议讨伐杨应龙,然应用玩弄征讨者,最终到朝鲜事彻底完结,至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发兵32万多,再次征讨时,明朝才彻底灭了杨氏政权。& 台湾杨氏& 福建杨氏迁居台湾,斩不断两岸渊源。台湾自古称夷洲,秦汉以来就与大陆交往频繁,南宋时澎湖隶属福建路晋江县。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尔后曾一度被荷兰与日本侵占。1683年清置台湾府,属福建省。1885年改建台湾省。故开基始祖多系福建杨氏。然而他们是何人、何时、从何地入台的呢?因代远年湮,查证维艰。据考证,今有三说:一是台湾文献研究会考证的开基始祖为漳州龙溪人杨巷摘,他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携家小渡海到台湾垦荒的;二是戎济方先生《旅琉球(即台湾)华侨杨明州谱系考》一文中所说的开基始祖为杨明州,其人生于明万历十八年庚寅(1590年),他在出海时"忽遇飓风,飘于外洋",在海上经历了极为艰难的28天的飘流,最后在琉球岛上岸并定居下来,娶妻生子;三是杨见温在《杨氏历代先贤列传》中说的开基始祖为闽人杨文科,于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率族人随同郑成功渡海来台垦殖,迄今已300余年,其后陆续前来者甚众,台湾遂成为闽粤延长,而杨氏族人已达50余万之多,列台湾十大姓氏之一。杨见温还就年代先后及落籍处所,执简驭繁地罗列了杨氏入台的年代:一是明永历十五年,即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福建海澄人杨文科率族人随郑成功渡海入台,落籍台南佳里。二是清康熙二年(1664年),福建龙溪人杨巷住嘉义六脚。长泰人杨如风住台南归仁。同安人杨志申住台北。南安人杨凤及杨子爵住台中清水。康熙三十年,晋江人杨古垦荒于云林北港。康熙末年,同安人杨国扬入垦彰化。三是雍正初年,福建龙溪人杨顺盈择居台南大内,杨庆住台北士林,杨寝住台中。同安人杨德惠住苗栗,旋迁宜兰。又广东镇平人杨于崇居嘉义。雍正十二年,杨肇画、杨明教参加文科垦荒。雍正末年,福建平和人杨舜居台中乌日。四是乾隆初年,杨肇珍一行6人,杨应蚕一行13人入台南佳里。广东镇平人杨朝建入垦屏东。福建同安人杨恭成居高雄美浓。乾隆十七八年间,福建平和人杨国策、杨君略人垦台北士林。同乐人杨缵入居桃园八德。广东陆丰人杨尚建入桃园中坜。福建同安人杨咸仙一行5人居台中清水。杨长成居台北士林。乾隆四十二年间,诏安人杨江率子2人住嘉义民雄。及至乾隆末年漳浦人杨炳人屏东新园。南安人杨士琬率族人人垦彰化溪湖。五是嘉庆初年,广东梅县杨凤廷入苗栗。福建杨兴居南投集。嘉庆七年,福建杨中居宜兰。嘉庆末年,福建人杨盈怀等3人入垦彰化鹿港。此外,台湾光复时,山胞改为杨姓者不少。如今著显台湾者,则有如下杨氏:(1)台南佳里杨氏。台南,即今台南市,是台湾省西南部的历史名城,1661年至1886年间为台湾政治、、经济中心。市里有郑成功祠为著名古迹。随郑成功人台的杨文科就落籍在台南佳里,成为望族。其后有杨文魁,字子伟,号逸齐,奉天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以都督佥事调任台湾镇总兵,到任即分布营汎,讲求军务,又立义塾,延聘内地名儒为师,设置学田资膏火,因之大陆去台者甚多,对开发台湾起了极大的作用。有一次蓝理入朝时,康熙问台湾总兵如何?蓝理对曰:"练兵马,兴学校,洁己奉公,兵民相安无事。自己每日所食惟腐菜。"第二天康熙对荐举文魁的巴泰说:"杨文魁身为封疆大臣,惟食腐菜,可谓廉矣!"当时蓝理奏言台湾实行兵屯,文魁亦疏言以为不可,谓台湾之田皆为民业,若夺为兵田万不可以,况兵皆由内地调来,父母妻子隔洋相望,准肯举家渡海以事屯田乎?康熙从其言,兵民皆喜。及举军政,被劾者皆无怨言,而所拔将弁,多至镇帅皆有声。故兵民念其德,绘像立祠以祀之。&(2)台北半线杨氏。康熙三年,入居台北的杨志申,字燕夫,祖籍福建。为拓建学宫,其父墓另择穴于魁年山麓,平坦如掌,约2.3亩,邑人说此地为"金盘摇珠"。墓既结后告之曰:"子素行孝义,子孙必昌,但子当远徙,十稔之后可致巨富。"正是那个时候,半线初启,草莱未垦,志申遂往之,居于柴坑子庄,货番田而耕之,督率诸弟(有6兄弟,志申居二),尽力农耕,数年家渐富,辟田亦愈广。遂凿二八圳,引猫罗之水灌溉,润田数百甲,岁人谷万石。又凿福马及深圳,因之线东西堡之田,皆为杨氏所有。又以余力开垦淡水、佳腊埔及金包里,岁亦人谷数千石,家畜亦多,佃农数千人,锄耕并进,半线景象是以日兴。雍正元年(1723年),台北建县治,志申移居东门街。他好行慈善事业,后循众议,祀台邑孝悌祠。以长子振文,追封为中宪大夫。振文能识大体,人郡痒,捐资为知府街,赏戴花翎。孙应选,亦有盛名。(3)台中杨氏。台中县开基祖为杨琏,字至器,号华堂。祖居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金门金沙镇官澳村下八巷。兄弟两人,至器居第二,乃父杨鸿畔之嫡出。自幼抱有大志,嘉庆年间渡台。初时,身中仅有18铜钱,人地生疏,举目无亲,不得已挑水度日,后改作厨司。每日克勤克俭,兼作生理,渐有积蓄,即开办船头行,即现时称贸易商。他与内地各行店,交接生理,店号杨合顺,不但信用可靠,兼对贫民甚援助,对政府亦多贡献,数十年间置田园数千甲,发大财。当时娶一妻两妾,育8个儿子,即现时8祧房亲,享年63岁。而次子润卿,进秀才及廪生;第三子连卿,进秀才及廪生,至考中恩科进士,由吏部任官福建省儒学正堂;五子瑶卿,日本人人侵时为参事。其余各房子孙,皆勤俭,再购买田园数百甲,亦皆昌盛。(4)台中沙鹿镇杨氏。沙鹿镇人杨清钦,生于日,幼承庭训,受父亲经商影响,长大后,和昆仲合开味精工厂,由小而大,逐渐扩展到今日之味丹集团,员工近五千人,工厂动力达三万匹马力,关系企业计二十余家。事业有成之余,仍不忘参与社会慈善活动,包括捐资兴学,救困济贫,协助地方建设,积极回馈社会。除此,还有高雄杨氏、宜兰杨氏、基隆杨氏、桃园杨氏、新竹杨氏、屏东杨氏及云林北港杨氏等。这些杨氏,几百年来,对开发和建设台湾,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北方杨氏山西杨氏在山西杨氏的主要支系有:(1)洪洞杨氏 。杨姓始祖封在杨国,其都城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范村东,至今还留有古城遗址,相传为春秋杨肸(叔向)所筑。春秋时,杨国为晋所灭,置杨氏县于此。西汉时改名杨县。三国魏改杨县为侯国。西晋复为杨县。隋末改为洪洞县,相沿至今。在洪洞县城西北2公里许的广济寺遗址左旁有大槐树一株,名之曰"洪洞大槐树",相传为汉植,现古槐已枯,又栽新槐,高约12米。据碑文记载,从明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四年(1416年),曾先后7次在槐树下办理移民的"签证"手续,今冀、鲁、豫、苏、皖等地的民间杨姓老人中有"我们祖先是大槐树迁来"的传说。1911年建有碑亭,题曰"古大槐树处"。(2)太原杨氏。这里早在汉代时就有了杨姓人的遗迹。其代表人物有杨奉。汉献帝时,杨奉护驾有功,累官至兴义将军。后曹操迫迁献帝于许都(今河南许昌西南),就近控制朝廷。奉闻知,即自梁起兵,欲夺回献帝,但为时已晚,兵败南奔,归依袁术。宋时,这里又出现了杨家将一家,最为显赫。(3)河东杨氏。河东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其代表人物有杨立,五代时人,曾为军部曲,后为潞州(今山西省长冶县)军少校。(4)河中杨氏。河中在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镇。其代表人物有杨崇本,五代时人。崇本幼时被后梁李茂贞收为养子,及长,表为靖难节度使。宋太祖进攻邠州时,崇本迎降,太祖迁其家于河中,作为人质。(5)文水杨氏。文水在今山西汾阳县。文水人杨美,任侠好施,从周广顺征淮南,屡建奇功,以功擢升铁骑都指挥使,旋授北海军使,任内颇有政绩,为宋代君主所重用,后官至保靖(今湖南省境)节度使。(6)西河杨氏西河在今山西临汾县。西河人杨琼,在宋太宗时,平蜀有功,授单州刺史,历任河外都巡检使,又疏导黄河有功,灌溉民田数千顷。宋真宗时,又以功授郎州观察使及贺州团练便,卒于任内。(7)崞县杨氏。崞县在今山西原平县。其代表人物有杨存中(年),为北宋名将杨业八代孙,临事警敏,膂力过人,深研孙吴兵法,有谋略,以功由忠翊郎授检校少保,兼领殿前都指挥使。乾道年间,以太师任内致仕,卒后追封和王,赐谱曰"武恭",一生经历大小200余战,身被50创,宿卫出入40余年,最少过失,因此南宋高宗以名相郭子仪相比拟。(8)代郡杨氏。代郡即今山西省朔县。其代表人物有杨伯曲,字彦思,号永齐。南宋淳祐年间,以工部郎镇守卫州。他生平攻读甚勤,科研成果较多,有《九经补韵》、《孝经据义》、《六帖补》及《宋代遗文逸事》等,颇有见地,精确者甚多。陕西杨氏"四知堂"下团结着杨震的华阴族裔.陕西华阴是杨姓的再生地,有杨姓子孙逃往华山仙谷避难的传说,在汉代时华阴杨姓为望族。华阴县地处陕西、河南交界处,与潼关、灵宝、苏城、永济、大荔几县相邻,是秦汉以来杨姓聚居之所,也是杨姓人的早期故乡,全球以"四知堂"命名而自豪的杨姓家族多出于此。他们用"四知堂"这一堂号来纪念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的先祖杨震。因为杨震一家的祖籍就在华阴。华阴县为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以宁秦邑改置,治所在今陕西华阴县东南。华阴县在西汉元鼎以后曾属弘农郡管辖,故有的史书或杨氏家谱中常联用为"弘农华阴人",并把杨姓郡望称之为"弘农郡"或"弘农堂"。除了华阴杨氏而外,陕西还有如下主要杨氏支系:(1)冯翊杨氏。冯翊即今陕西大荔县,三国魏时设冯翊郡。时有杨沛,字孔渠,汉献帝初平年间(190-193年)为公府令史,后调任新郑县令,为曹操所赏识,历迁九江、东莱、乐安等郡太守及京兆尹,后改任议郎。他前后为令守多年,皆不以自身生计谋,引退之后,家境穷困,在家治病,竟无佣人。妻子受冻挨饿,死后贫不能葬,由亲友故吏为之治丧。(2)凤翔杨氏。凤翔为唐五代时方镇,唐贞元后置,治所在今陕西凤翔县。凤翔人杨播,进士出身,自少好学,尤善诗词,但无意仕途,因之退居于家,每日以诗书为伴。唐玄宗时,特征召至京,授谏议大夫,不多久辞职归里,仍隐居于家。唐肃宗即位,再遣使征召,授散骑常侍,不多久又弃官归里。自此不复征召, 自号"玄静先生"至终。有子杨炎(729-781年),为唐玄宗时名相,卓越的理财专家。(3)新平杨氏。东汉兴平元年(194年)置新平郡,治所在今陕西彬(邻)县。新平人杨思权,系五代时人,初事梁,官至控鹤军使(禁卫官),后唐灭梁,归后唐授都指挥使。当时潞王从珂,反攻凤翔,思权首先投降,由是诸镇皆溃,以功授左卫将军,任内病逝。(4)三原杨氏。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置三原县,治所在今陕西淳化县东嵯峨山之北。三原人杨达夫,字晋卿,金泰扣进士,初为雩县主簿,旋为令。为人清正廉明,为吏民所敬服。治政简易便民,持身简朴无所好,惟爱山水胜境,家居择靠山临水之处,自得其乐。(5)奉元杨氏。元皇庆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置奉元路,治所在长安、咸宁二县,即今陕西西安市。奉元人杨恭懿,字元甫,自少勤奋好学,善词赋,工文字,尤精《易》、《礼》、《春秋》、元至元年间(年),与许衡俱被征召,不赴任。数年之后,太子元成宗铁穆耳下教中书,俾如汉惠帝,聘四皓者以聘之。恭懿感元世祖意诚,于是赴京受任,对当时天下形势提出了很多好的看法,人们称之为"元中四皓"。(6)咸宁杨氏。唐天宝七年(748年)以万年县改名为咸宁县,与长安县同城而治,即今陕西西安市。咸宁人杨鼎,字宗器,家境清贫,勤敏好学,力求上进,乡试得第一名,廷试第二名,授编修之职。明成化年间(年),累官至户部尚书。在户部任内,持身廉正,然性颇居滞。卒于任内,赐谥曰"庄敏"。甘肃杨氏甘肃省杨姓的出现,仅次于山西、陕西、河南、四川四省。早在东汉时就有相马大师杨子阿居成纪。成纪为西汉时置县,治所在今甘肃静宁县西南。子阿自少好马善骑,因爱马而善饲马,并精研相马之术。当时马援将军亦好马,曾拜师子阿,及征交趾(越南北部)时,援得其益甚大。其后有仇池杨氏政权的建立。除此,甘肃还有其他地县有较为显著的杨氏支系:(1)天水杨氏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置天水郡,治所在乎襄县,即今甘肃通渭西。天水人杨阜,字义山,东汉末年举孝廉,初为州刺史从事,后为曹操所赏识,征召在丞相府参赞军事。曾从军讨伐马超,颇建奇功,赐爵为关内侯。累官至益州刺史、金洞太守、武都太守,最后官至大匠(如总工程师)。每朝议,阜视天下为己任,然屡谏不听,知事不可为,乃辞官归隐。死后家无余财,是见为官之清廉。(2)武都杨氏生活在今甘肃武都县。后魏时有杨令宝,善骑射,有谋略,攻城夺地,为敌人所畏惧。初从肃鸾为将,屡立战功,升谯郡太守。景明初(500-503年),授南衮刺史,诏命镇守淮南,累捷有功,政绩亦佳,升京畿内使,病逝任内。(3)临泾杨氏临泾即今甘肃镇原县。临泾人杨政,字直夫,南宋建炎年间(年),从吴珍击金兵,以功授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后转经略安抚泾原,兼帅环庆利路,再迁知临f刊、利州,后拜授太尉。卒赐谥曰"襄毅"。河南杨氏河南是杨姓密集的省份,也是杨姓的主要发源地,有"天下杨氏出弘农‘‘之说。郡,本是古代行政区划名,辖境历代不同。秦以前郡辖于县,至秦则县辖于郡,汉因袭之。而作为姓氏的"郡望"来说,是指世代居住某地的显贵家族,为当地所仰望。杨姓中的弘农郡望在两汉时开始著名,有杨震一家"四世三公",到北魏有"三杨"和杨播一家,到唐代则成为宰相世家,尤称极盛。《太平寰宇记》载唐末诸郡世族郡望日:"虢州弘农郡五姓,杨姓居其首"。弘农郡,为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年)置,治所在弘农县,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故函谷关城。唐以前的弘农杨氏就散居在这片土地上。除此,河南还有如下主要杨氏支系:(1)陈留杨氏西汉元狩元年(前122年)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县,即今河南开封市东南陈留城。陈留人杨匡,字叔康,又名章,东汉顺帝和桓帝(126-167年)时人。好学善文,及长,在乡里教授门徒,后补官为靳县令,任内有治绩,升为平原(今山东平原县)令。时中常侍徐璜之兄,曾为平原相国,匡耻与其共事,故托病在家,无意赴任。汉桓帝时,匡曾为当时太尉杜乔之部属,乔营私被处死后,重义护尸,择穴埋葬。事毕,从此杜绝仕途,隐居不出。(2)宜阳杨氏。战国韩置宜阳县,治所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宜阳人杨仆,东汉武帝时人,自少勤习武艺,曾为军部曲从军,后以千夫为吏。河南太守以仆有贤能荐举于朝,授为御史。后以剿贼有功,迁主爵都尉(主掌封爵事务),位列九卿之内,值南越反,武帝以仆有能,授为楼船将军(海军司令),得胜后封将梁侯。在征朝鲜之役中,与左将军荀彘意见相反而遭诬陷,废为庶人,卒于家。(3)获嘉杨氏。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获嘉县,治所在今河南新乡西南。获嘉人杨俊,字秀才,东汉末年时人,自少好书,颇有文才,但无意仕途。东汉末年扶持老幼,去京密山间避乱,同行者百余家,俊将私财赈济贫乏,有财共通。有宗族乡亲之中,被人所掠去作奴隶者6家,皆倾赎回。乱平后仕魏,官至南阳太守。魏文帝曹丕因俊常赞美曹植不高兴,因而恨俊,借故把俊关了起来,竟使其在狱中自杀,众皆为之冤枉,痛惜流涕。(4)汴州杨氏。北周宣帝改梁州置汴州,治所在浚仪县,即今河南开封市西北。汴州人杨彦询,字成章,好书善文,富有才华,后晋高祖镇兵太原时,授为太原节度使,任内颇有政绩,吏民都很爱戴他,因之境内大治。后因病乞归,但高祖不肯放,于是改授金吾卫大将军,病逝于任内。(5)郑州杨氏。东魏武定七年(549年)置郑州,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唐贞观七年(633年),移治管城县,即今河南郑州市。郑州人杨朴,字契元。勤敏好学,曾与毕士安游,由士安荐与宋太宗,以有召见之。朴因爱诗赋,不想当官,因之辞归。朴性怪僻,常骑驴往来都城,每次想作诗,即伏草埔间冥想,得佳句即跃出,常使过路相遇者受惊。著有《东里集》。(6)洛阳杨氏。秦代置洛阳县,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隋大业元年(605年)移治今洛阳市。洛阳人杨守一,字象先,生于五代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卒于北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享年64岁。为人好学善书,精通《周易》及《左氏春秋》。曾事宋太宗于晋邸,官至宣徽北院使,佥署枢密院事。又因性直勤谨,久事王公,因之历任要职而至显要。还有洛阳人杨畏,字子安,北宋时人,进士出身,幼年失父,事母至孝,勤勉好学不远游,刻意经术。后携所著之书晋谒王安石、吕惠卿,为王、吕所荐,授郓州教授,自此尊安石之学,累官至提刑狱。(7)开封杨氏。秦代时置开封县,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升汴州置开封府,东魏天平元年(534年)置开封郡,其治所都居今河南开封市。这里杨姓人较多,显耀者亦不少。宋代杨燧,曾从征贝州,记功第一,又从征侬智高,建立奇功。英宗时(年),以累功授宁远军节度使,旋授殿前指挥使,任内病逝;又有杨由义,字宜之,初任僻地盐官,因与漕运相处不洽,隆兴间(年),以阁门祗侯使金,不为所屈而还,南宋孝宗嘉奖之,后累迁至太府卿兼刑部侍郎,朱熹曾受业其门下。(8)中牟杨氏。西汉始置中牟县,治所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中牟人杨本,初为太学生,明建文年间(年)应募,授锦衣镇抚。从李景隆讨燕立功,景隆忌之,不以功上报。不多久,以孤军出战,景隆不派军援救,遂被擒,系于北平监狱被害。(9)商丘杨氏。商丘为夏后相所都,一说应作帝丘,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明末清初,有杨镐,世居于此。累官至右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倭将行长加藤清正,屯军蔚山,镐进兵攻之,不能下。行长救兵亦至,镐竟大惧先奔,丧兵二万有余,被罢官。后清兵击破抚顺,复启用,为兵部右侍郎,驰往经略,但兵不能前,师期又泄,遂被下狱伏诛。(10)商城杨氏。北宋建隆初改殷城县置商城县,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西。商城人杨所修,字启修(年),明万历进士出身。初属魏忠贤党,历任左副都御史,后因人逆案,撤职为民,回归商城。时张献忠隐商城,被捉不降,遇害。天津杨氏瀛西杨氏& &杨家将的历史,是一段光辉灿烂的历史,大凡中国人乃至海外的炎黄子孙,对以杨业为代表的杨家将的故事,没有人不知道。但北宋被元灭亡后,杨家将的后裔却销声匿迹了。人们在传颂杨家将满门英烈、精忠报国的同时,发出了种种质疑:杨家将是否还有子孙传世?其后裔是否依然如此辉煌?……我们通过对史实和瀛西杨氏家谱的探索,发现在宋亡元兴八十年后,雍阳瀛西古城悄然兴起了一支杨家将的后裔,这就是以杨业十八世孙杨璟(河西务杨家始祖)为首的瀛西杨家将这个群体。他们在始祖杨璟的带领下,跟随明朝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勇起义师,南征北战,为大明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世世代代保大明,达280年之久。他们秉承精忠报国的精神,用血肉之躯续写了比宋代杨家将更加辉煌的历史篇章。杨家祖祖辈辈以武功受土封爵,经多年繁衍族大支茂,财势俱隆,遂成为雍阳望族。直至清末,在众多的儿孙中,入学府登科举、居官位者代不乏人。尤其是明代中期的杨洪、杨清(均为璟子)、杨俊(洪子)、杨能、杨信(均为洪侄)等人,他们父子兄弟在兴邦治国、领兵戍边方面,皆有令人称道的建树。其中杨洪(宣大总兵,正一品)守边四十八载,在兵部被公称“第一智将”。杨清(武英殿大学士,从一品,“随龙有功,文笔超群”世袭九千户),在宫内被誉为“第一铁笔”。杨能武强伯,杨信彰武伯……粗略统计有25名杨家儿孙,在军中供职挂印,戍守边陲,血战沙场,死保大明。直至明末,时任锦衣卫指挥使的杨崇犹,在李自成进攻京城时,奋战而亡。&& &上述这些史实有《明史》为据,有祖坟为证,有家谱可鉴,有碑石可览。遗憾的是,在武清的志书上少有记载。更令人担忧的是,有的同仁对此持有怀疑态度,这也能理解,因为是尘封多年的历史,直到现在才被发现和提出,这期间有多种原因。倘若这种见解不加以改变,瀛西杨家将六百年的历史将会被永远湮灭,珍贵的历史遗存继续尘封下去。清代张廷玉主编的《明史》卷十五传四4613页上,为杨洪、杨俊、杨能、杨信父子四人立传,称他们“父子兄弟皆佩将印,一门三侯伯,其时称名将者,首推杨氏。”在《明史》卷十一,页“功臣世表”中,把杨洪、杨能、杨信分别封为昌平侯、武强伯、彰武伯。堂堂国史,白纸黑字,岂能作假!关于祖坟,在河北省赤城县寨顶山下,有杨洪墓,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地碑刻林立,字迹可辨,记载着墓主杨洪等守卫北国边疆,筑城屯垦,建立社学,安抚边民的业绩。关于家谱,河西务大龙庄杨氏族人,原有家谱宋、元、明、清、民国共五种版本,历经几百年的传承,十年动乱中宋、元版本被焚,清朝版本谱牒名曰《雍阳瀛西杨氏族谱》,是河西务杨氏家族史的全景再现。起自始祖杨璟,开基祖杨洪、杨清,至今已历六百年、五朝、十八代,所记子孙达二百六十余人。这样一部完整的家族谱牒,年代之久远、族人之众多、叙记之详尽,均为罕见,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宝。其谱牒由六世祖杨九有纂修,后经十一世祖杨铎、十四世祖杨毓枝、十六世祖杨志安……近十代人的重修、增补,历时255年,终于成为今天见到的家谱真迹。共计四卷,按福、祚、祯、祥排序,卷首为清顺治、康熙年间,时任六部尚书等人的亲笔题序,其书文之端雅,规格之显贵,在当今可称绝无仅有。&& &除此以外,杨氏后人还历经艰辛,保存传承了众多珍贵的遗物和文存,例如杨璟全家图、杨璟墓志铭、燕王朱棣赠的封祖石、代宗祁钰帝御笔的下马碑、杨洪三兄弟亲笔的条幅、杨洪的画像、杨洪进谏图,以及杨氏族人练功的制石,皇帝赏赐的御物、印章等等不胜枚数。山东杨氏庄坞杨氏& &临沂市苍山县(今兰陵县)庄坞古镇,地处沂河,武河冲积平原,水脉相通,武水使古镇平分两岸, 东有蛟龙山(庙山),隔水相望,似云海翻腾,气势恢弘! 西有双龙山(兰山),碧禾相连,如天马行空,嘶啸长鸣! 山水相依,风景怡然,历代圣迹棋布,名人辈出,是为琅琊(古沂州)杨氏宗族的发祥地!特别是与杨氏族人有关的文化古迹,部分虽然遭到破坏,亦越来越为世人瞩目!今天,人们荡漾在历史的长河,轻轻地吹拂起那古色撩人的层层迷雾,探寻庄坞杨氏宗族古迹文史,无不闪耀着一种最瑰丽而动人的风采 。  《一》    庄坞,古属琅琊郡辖,清康熙年间,地域管辖有所更变,清雍正十二年(1734)曾划为沂州府兰山县,今属临沂市苍山县庄坞镇, 据族谱记载,始祖(讳名)得胜配夫人孙氏,江南安徽庐州府合肥县大隅首人,明永乐二年来兖郡,居梁山,二世祖(名讳)明友迁琅琊郡庄坞定居,后又延其母来此地奉养,距今六百余年了! 祖母孙氏葬于庄坞围迂子南武河堰圈,这里由于洪水年年侵袭,河水改道,堰圈成了河心孤岛,四周波澜不惊,风水宝地,绿水环绕,方圆十余亩,纵横很平坦,古树林立,枝叶繁茂,是为庄坞杨氏祖茔! 春夏季节,草丰林茂,鸟语花香;秋冬季节,银装素裹,地气升腾,身临其境,油然而生:"念天天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的丝丝悲情......共和国建立初期,文革期间,祖林中的古杨、松柏、巨冢毁于劫难,墓碑深埋,不知去向,后经多次查落,均无所果...... 虽然祖茔祖碑均遭破坏,荡然无存,但族众们时刻铭记反浦之孝,跪乳之恩! 多年来,无论远方游子还是守家孙贤,都到此寄托哀思,寻根求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旅居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族众,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年祖庭寻根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庄坞已成为十万族众心怡已久、令人向往的杨氏始祖圣地,每年都有许多远在异土他乡、浮萍漂泊的族人,不辞辛劳到这里举行隆重的寻根祭祖活动,他们按照传统的礼仪,意念真诚,认认真真地摆上丰盛的各色供品,顶礼膜拜,热香馥叆,引得乡邻乡亲驻足观望,纷纷礼赞!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杨氏族人因迁徙外地,至今仍有多通明清时期的墓碑散落于庄坞周边各地,虽然历经风雨,有的保存还相当完好!   《 二》   & & 岁月悠悠,光阴荏苒,永济古桥,功德永传! 铭刻在庄坞老石桥头上的碑文,显示着先祖的高尚情操和优良美德! 庄坞这座永济古桥,座落在武水之上,整体宏大,古朴自然,初修与明朝宏治正德年间(1608),先祖们积德为尚,情纳事善! 万历四十六年,藩公(字遇阳,痒生,乡贤大宾,八世祖)等聚贤再修,县志有传,道光二十五年,廷扬公与初公叔侄二人等再次重修,(据考,廷扬公秀才,号静轩,十四世! 初公号省吾,十五世,例授御奉政,官居五品),他们借助庄坞杨氏大家族的影响,筹集大笔善款,此次复建,工程浩大,规划长远,方圆百里之地民心凝聚,能工巧匠云集庄坞,广纳贤士之才,博采众山之石,寒来暑往,历时三年,终告竣工! 据族人相传:永济桥在三年漫长的建筑期里,武河流域从没爆发洪水,缓缓的河水经过人工开挖的导流子河,东绕堰圈顺势而下!那时,杨氏族人修桥的热情空前高涨,各地把募捐到的银两都源源不断的运来庄坞,有力的支持了工程进展,在我杨氏家族中,曾经有位老者,年已七旬,艰无后嗣,家贫如洗,他为了献上一份爱心,便让邻人在条筐里垫上麦草把他抬到庄坞,在炎炎热日之下他卧守进京要道,搭棚设摊,向南来北往的商贾路人施买茶水,换回几许铜钱,以慰心愿......因其品德优良,至今后人传颂未艾! 永济古桥,南北走向,立墩横梁,平铺搭建,每块青石巨条均有两吨余重,经人锤敲钎洗,润面加工而成,缝隙紧密,结构严谨,令人惊叹不已! 主桥长七十三米,宽三点九米,桥面双向通行,桥洞三十一孔,且匀分精确,早年河滩逢集,桥洞下面人来人往不显拘谨,桥翅之上,北立一对张口石狮,南卧一双哈嘴石兽,雕塑传神,形态各异,北立之狮,面朝正南,昂首挺身,怒目争圆, 南卧之兽,相对喜戏,表情可拘,悠闲神怡! 两狮二兽均寓意镇邪避灾之用! 六通载有历代捐资修桥的石碑,并列与南引桥(挡水墙)的西门里,南北走向,一字排开,记载了各时期的修桥义举!外地曾诈传六百(六碑)三十一孔桥,让庄坞名扬远播,也让永济古桥染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国家开展"破旧立新"运动,政府组织力量拆除了部分古迹上的青砖,石料等,对主桥增高了七十公分,加长了北引桥五十余米,同时加固北引桥右侧拦水坝三米高,一百余米长,砌起了一道气贯长虹的"迎洪坝",那六通修桥的捐资石碑也没能幸免,已经移铺到河西岸拦水坝的古槐树下面,虽然风雨侵蚀,人车碾压,仍有两块残石上的碑文清晰可见!一块上书"临沂南乡施财姓氏",下用蝇头娟秀小楷书写:"层山南官庄助钱四千,毛应展七千,张如斗二百"等之,都记载了捐资的外姓人士,另一块用柳体书写:"庄坞西楼助钱......."字样,捐款姓名仅存"杨泽口,杨省口"等,字体苍劲有力,记载了族人善迹! 目前,永济古桥已经被上游的现代化钢筋混凝土大桥所替代! 但是,几百年来,永济古桥增进了两岸民众的交流,促进了社会发展和稳定,它所起到的历史作用将不可磨灭! 今天,人们对他依然寄托了无限的情思,流传下许多动人的篇章!  《三》   & 昔日美景如画,尘埃难封辉煌! 山东临沂(沂州府)庄坞杨氏宗族,自九世祖分支后,约二百年内繁衍生息至十六世时,受封赠的明威将军,怀远将军,奉政大夫,修职郎,武信郎等五品以上朝廷命官计五十五人,科举进士,举人,恩生,贡生,监生,痒生等计三百九十余人,在周围地区可谓名门望族,大家风范! 列祖列宗们为国尽职尽忠,读书继世,忠厚传家,为官心存百姓,读书志在圣贤! 明清时代,随着文学诗词创作的繁荣昌盛,杨氏族人中的文人墨迹,佳作如林,博大精深、流派众多、异彩分,....... 如果说兴沂公(号点洲,十五世,监生)写的《盆莲赋》,对生命注重了情真意切的描述,且细腻入微,兴象生动,那么子余公(号伯友,十五世,例授登仕郎)撰写的《槐花轩诗篇》则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令人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全诗寓意于景,情景交融,同时着意气氛的烘托,具有感人肺腑的艺术魅力! 名扬公(字显庭,十四世,例赠奉政大夫,)他才思敏捷,超凡脱俗,所著的《蹈悔轩诗》悲壮慷慨,豪情满怀,讽刺了当时的社会弊端,作品力透刚正不阿的杨氏宗族气节,....... 晦公(号苍谷,十二世,布衣贫民。)他则淡薄名利,游山玩水,爱好笔墨书画,喜欢章图篆刻,传世作品精雅绝伦,他创作的百寿图、苍谷篆刻等至今仍保留在苍山县文化馆内,据后人回忆,苍谷公的另一本印谱籍,民国初年曾在政府举办的"临沂民俗展览会"上露过面,后因战乱发生,不知散落何处!云僬公夫人,十五世(宋潢之女)------宋兰华是道光年间沂州有名的女诗人,有《咏兰轩诗草》行世。她的《春霄感赋》“底事庚子人怨深,红颜忧国枉劳神。一室兰花千行泪,沙窗月落夜自沉。”表达了她强烈的爱国热忱。 杨氏宗族兴盛时期,最引人瞩目和感到自豪的事情,便是受到朝廷不断的恩典封赠,因此,"御封受赠品"不计其数,先祖把这些东西摆放中堂,以示敬仰!据世传,郯邑(今郯城县)有一县令从沂州府回衙,慕我族亮节风范,遂生拜访闲念,特绕道庄坞,我祖人出于礼貌待客,为了县令免除对"御封受赠品"的礼拜之劳,便把客人引到厢房入座,盛情款待,事后,县令回衙又托人传话,因其未能落做正堂而心生怨言,祖人遂道歉! 择日,祖人又特邀之,县令又高兴赴宴,当其步入我杨家正堂后,抬头环顾,顿感愕然,琳琅满目的御封.圣赠,旗匾挂满厅堂!按当时朝廷诫律,县令面对这些封赠必须行君臣大礼,他慌忙拂袖舒身,打恭作辑,俯首跪拜,首拜"纸扇,掌扇,龙凤扇",再拜"沙灯,罩灯,龙风灯",又拜"赐旗,赠旗,镶黄旗,恭封,赠封,御亲封".......经过一番礼拜,县令累的身心疲惫不堪,满头是大汗,心中暗暗叫苦,他这才明白我祖人上次厢房会客的好心用意,不免叹服! 从此以后,县令对我杨氏族人更加崇拜有加!  《四》   & & 我杨氏宗族处鼎盛时期,先祖们也从不骄傲,行差做事,遵循天理;乐善好施,顺抚人心.像镇中的文家楼(又称五凤楼),就是标榜孝贤,夸官量职,张扬名份,推崇慈善的象征。 我先祖乃文家外甥,为外祖父文家所建,建于何时,何人所建,已无从考证,但其身居高官厚禄,反哺孝道之意,已属不争事实。文家楼位于庄坞古围圩正街(古街名)之上,座北朝南,砖石结构的五层楼高高地耸起,飞檐展角、朴质浑厚,楼内隔层之间,采用榆木横梁,楸木铺板,顶上选用木条椽子,陶土笆砖,鱼鳞灰瓦精工细缮!和官宅巷子(古街名)相通相连,於杨氏府邸四合大院相对成趣,浑然一体。周围院落的衬托下,更加显示出气势庞大、人文深远的古老韵味 。据说文家楼建成后,消息便很快传到京城,在朝文武官员议论纷纷,争议颇大!当时,因为这样气派的建筑在京城只有皇帝恩典敕建.虽然,先祖时为朝廷达官显贵,但也隐约意识到了文家楼规模偏高,有违朝廷条律.为防日后招惹是非,于是便派人快马加鞭,传书庄坞老家,让佣人把下面一层楼用土石囤起来,这样就变成了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的特殊建筑,由然而化险为夷!因此,在从前的峥嵘岁月中,族人们尊崇文家楼为祖遗圣地,经常有人到此请愿,来者大多是些府尹官吏,或者有身份、有威望的名人志士!他们缅怀圣祖遗迹,心中有各种各样的思绪涌动,只是人生经历不同,所思所悟也各不一样罢了.一般情况下,外姓人家是不能随便进入的,究其原因,先祖们主要是从保护文家楼的圣洁地位而规定的。清末民国,战乱频繁,文家楼曾遭受了战火洗劫.的属系部队,日本人的汗奸、伪持会,的游击队等都在这里安过办公场所和防御工事.从此,文家楼千疮百孔、面目具非,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庄坞河西楼(地域名称)旧时有栋高大"辕门",是临沂河湾(地域名称)族人官品升级后,回家为同族叔伯、兄弟所建,进出西楼围圩,走马过轿皆由此经过.当时临沂河湾天佑公(十六世)任朝廷修职郎等职,官居四品,其兄弟和儿子都就职于清廷,其中次子淑时公(十七世)在民国八年曾蒙大总统特褒,颁给贤孝乡国垂型匾额。天佑公回庄坞西楼老家,目睹家人躬耕垄亩,与世无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生活不怎么富裕,日子过的也有滋有味,但家族中却缺乏一种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豪门气势!于是,他决定在庄坞西楼老家修建一座标志性建筑,为家族争光,扬我杨氏声威! 天佑公援建的"辕门",是根据大户人家的府邸规划的,高大的门楼坐北朝南,大门两旁立有上马石、拴马桩,另外辟有停轿场地、喂马房等.大门之上悬挂一块巨大匾额(匾文失传),进的门来,两座对称的四合院落,又各有小型门楼,院内栽有石榴树、百日红等花木,是专门接待仕宦回乡的寓所.另外,在西楼围圩东北角,还建有一座家祠,属春江公支系的西楼、河湾、高台子族人公用.那时,先祖们虚荣自慕,威风张扬,其实质就是光宗耀祖,炫示门庭,褒扬祖先和睦,激励晚辈同心.既提高了官员自身声望,更体现出割舍不断的浓浓亲情.亦符合当时封建礼教中所谓"世间真谛昆季情,得志顺亲芳为仁"的治家格言。  《五》    &在众多古建筑文物中,虽然宣扬忠孝仁慈内容的比较多,但也不乏祈求上苍施舍者。马神庙就属于这类行列,其坐落在庄坞古圩围子西门里,亦称白马寺。 马神庙整座庙宇的起造时间不得而考,外观气势轩昂,内观优雅大方。两匹泥塑马一白一黄,目光炯炯有神,毛色闪亮。马蹄、马耳、马鬃、马尾、栩栩如生、神采飞扬。细微之处,连鼻孔、睫毛、须发、白牙都清楚可见,缰绳、笼套一应具全,两匹马长有丈余,高有六尺。此寺庙是先祖在与自然界的抗争中,求苍天显灵,信五谷丰登,盼六畜兴旺,念四季平安的真实写照。 先祖们在早期的农业生产中,垦耕拓荒,抗御自然,牲畜已经成为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工具,由于医兽技术落后,疫病常常流行蔓延。先祖便以诚笃之心告请天庭,力求为马神塑身修庙,祈盼牲畜平安。马神庙建成后,便发现庙前的庄稼时常遭受啃青,困惑许久不得其解,后来有人到马神庙供香,却发现两匹神马嘴角溢有青苗汁液,马蹄上还带有露水打湿的痕迹,消息传开,马神庙灵气大增,香火鼎盛。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马神庙还保护的相当完好,人们还传承着到马神庙祭拜马神的习俗。当时,庄坞围圩里有位少年叫王怀春,一次在马神庙里玩耍,他气盛心狂,看着马神塑像突发奇想,手抓马鬃,脚登鞍鞯,翻身跃上那匹白马,尽情释趣!当庙外有人厉声呵斥他非礼时,那少年在高高的马背上猛然受到惊吓,而呆若木偶。唐突之间,竟找不着脚踏的地方下马了 于是,在庄坞一带的乡邻中,至今还相传王怀春上马下不来的笑话。当然,这不过是传说而已,不足为奇!可它却创造了灿烂的民俗文化,这种民俗文化的渲染不正衬映出先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吗?  《六》    &善行继世,诚信传家,此乃先祖遗训。庄坞南村(后称瓦屋村)祝多庵庙,便是我族严矶公()施善所建,严矶公年近五旬,艰於嗣息,求神发愿,后遂生子杨通公。为感谢神灵保佑,行善划田数顷,诚信援建庵庙,聘请东海云门寺僧主持,礼待观世音菩萨。并由严矶公自撰提名“祝多庵庙”。随着时间的推移,此庙又经杨通公(字纤灵、敕赠文林郎、官居四品)等增修;到乾隆十五年,杨愈公等兄弟拾人捐资重修,命寺僧海玉监督此事,直到竣工。四代实质不移,历时近百年,人来人往,香火缭绕。柳荫万树桃花,东临武水夹岸,庵庙具有相当大规模,在当时可说上是名胜。据传,方圆几百里内,骑驴坐轿来嗣后求子着络绎不绝。这些来祝多庵庙的人,多数是婚后不育的人家,她们妯娌相陪或着婆媳相伴,庵庙主持殷勤接待。稍事休息,即被引至神像前,庵庙主持从神案上取来一根红线,一头拴着铜钱,以钱击磬,烧香磕头,祷告一番,口中念念有词:“有福的小子跟娘走,没福的小子坐庙台,姑家姨家都不去,跟着亲娘回家来”礼比毕之后,庵庙主持给未来的小孩起个吉祥的乳名,嘱咐求子之人将拴来的铜钱用红布包袱包起来,回家放到卧室里。 这种民间古老的传承习俗,无疑带有浓重的迷信色彩,可它却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即使在今天看来,我们也应该进行挖掘和整理,以利于研究和探讨先祖们善建庵庙的魅力所在。   《七》   & & 奎星阁(又魁星阁)与白马寺相比,却是先祖门的另一种精神寄托。它建在装坞古围圩子南门外,与菩萨阁相对而立,俗称南、北两阁。 南阁之上,倒坐着观世音菩萨,慈祥的面容挂满了宽宏大度、心平气和的神韵。背南面北,双手合掌,佛光蒸腾,面带慈祥,普渡众生。远远望去,阁上观世音被一堵无底影壁墙掩遮,阁下则是宽敞明亮的洞间,南来北往的路人在此冬避风雨、夏日纳凉,成为侃天说地、闲谈聚会的地方。 清朝中后期,由于帝王将相大兴庙宇,对拜佛求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黎民百姓纷纷效仿,各地都掀起了拜佛潮流。因此,我们庄坞一带的民众,就把人间的生与死、丰与歉、吉与凶、灾与福,乃至充满人情味的“慈爱”等多种事情,都归结到观音掌管,人们把神灵保佑当作坚强的精神支柱,祷念的主题无非是些“贫者愿福、疾者愿安、耕者愿收、贾者愿荣”等内容。至今,庄坞还流传着过去耐人寻味的歌谣:“人生曲折有苦有甜,行善积德路方宽,只要一生走正道,不怕邪恶乱纠缠……”发人深思,令人所悟。 北阁之顶,设魁星雕像,魁星一手执笔,一手捧斗,意为点中之人便可求取功名。族中耄耋老者记忆尚存,当地亦有“魁星点状元”之说。族人相传,先前庄坞曾有一位寒门学子,苦读经书十几载,每次乡试会考,他都名落孙山,整日郁闷在家,并对仕途倍感渺茫枉然,失去了努力学习、求取功名的信念。后来,这位学子受族人指点,来到北阁拜见魁星,焚香燃纸,烟雾缭绕。恍惚之中他出现幻觉,隐隐约约感觉到魁星微微含笑,手中之笔频频点评。该学子受宠若惊,回家后发奋图强,熟读“四书、五经”,练就锦绣文章。后来,不但顺利通过了各级会考,金榜题名,终取功名,而且授御奉政,官居五品。 在科举时代,学子们对这座魁星像毕恭毕敬,每当秋围开考,阁前拜谒者络绎不绝,熙熙攘攘,名震一时,倍受族人尊尚。   《八》   “古松翠竹绕殿堂,风雨百年历沧桑,盛世怀古凌云志,重修家祠节孝坊”。这是离乡游子回家祭祖时所题,折射出宗族盛世,肝胆相照的赤诚之心。据族谱略记,庄坞节孝牌坊,系为十二世祖杨绩公的续妻刘氏树,杨绩公病故后,刘氏寡居贞洁,为褒扬其高尚情操,嘉庆帝宣诏(嘉庆九年1804),我族奉旨行事,按帝意建树此坊(县志文中记载刘氏割肱有误,族谱实载为婆母王氏所为。谨以更正视听。) 刘氏的孝贤美德主要是受其婆母王氏“舍身割肉,恪尽妇道”的影响,刘氏的公爹作求公(十一世),曾历任城县训导,敕赠武信郎、例赠武德郎等职。后来病拜求游医,开出的药方须经人肉作药引才有效。刘氏的婆母王氏(作求公偏房)割肱拌药,为作求公治病,受到郡县及亲友的赞扬。刘氏出自仁慈礼教的杨氏大家,沿袭了婆母的女的品质。守节几十载,受到帝意表彰,在当时那种封建社会,应该实属必然。节孝牌坊位于庄坞镇河西村北楼(地域名),建于家祠正南门,高九点六米,宽七点五米,上下共六层横梁,青色精品石料雕凿,石石卯构组严密,搭建精确,独具匠心,并且具有现代力学结构的原理。两边正门柱是立体石条直通端顶,外刻“三美全收卓矣大家风范;一清独抱蔚然女士之宗”的楹联,内刻:“道蕴风高闻者心行俱服;宣文富兼以慈孝同传”。文美字珍、人人叹绝。意褒刘氏安贞守德,冰清玉洁,妇道之范,永传后世的烈节美德。另有高约2。6米(包括基座)的四尊卫士雕像,傍门而立,神情肃然。分别是是:秦琼、敬德、关平。正门两侧各有偏门,偏门柱正面精刻楹联:“冰霜著节垂千古;松柏为心贯四时”。佳联妙书,荟萃一石,实属绝品。偏门旁内外两侧立有四尊圣母,手持圣物,座骑不一,皆与卫士并列齐高。分别是:金刀圣母、桃花圣母、历山圣母、火灵圣母。 整座牌坊共分六层,从上到下,依次有序。第一层二龙戏珠,两条神龙面慈祥和,大有两相戏斗之势,云海之中,宝珠熠熠生辉,光彩炫目,两条龙翻飞腾空,形象逼真。第二层刻有清代进士吏部主事宋潢题字“敕建例授儒林郎侯选州同杨绩续例封安人刘氏节孝坊”二十三个字。题序已年久风化,依稀尚存。上书:“太子少保、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等处地方督理营田、兼理军务加三级、铁保、钦命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提督、山东全省学政加三级——刘凤诰。山东处承,宣布政使,司部政吏加三级——陈钟琛。沂州府知府加一级——克什纳。署兰山县知县加一级——张廷楠。兰山复设训导——李锕。嘉庆九年十二月十四题奏”。落款残存:“嘉庆十八年八月吉日起工,十一年四月告成。赐进士出身,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加三级、记录三次——宋潢书……族长:杨浈(十二世)。石工:杨文选、刘保得。”第三层为荣光横匾。上书“光扬彤史”。宣扬了至孝维家的伦理和“立教之初、发端之始”的优秀品德,暗喻刘氏坚守贞操,宏扬天下的美名。第四层整幅为凯旋图。征战将士,气宇昂扬,旌旗招展,浩浩荡荡,车辚辚,马萧萧,城池、官辇、将士人物精雕细琢,造型逼真。背面与众不同,上刻“仙人戏游图”。各路神仙动态不一,手持拂尘,云扇等物,飘然于祥云之上。第五层为双凤戏牡丹。喜庆气息浓厚,荣华富贵吉祥。第六层为“圣旨”高悬的立匾。抬头昂望,凝重大方。最上为古楼式盖顶,散发出浓郁的传统古建筑情趣。此坊距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除部分雕像在“文革浩劫”期间受损外,其余部分基本完好。   《九》    & 杨氏家祠与牌坊处在同一条轴线上,系乾隆帝御赐,比牌坊早建三十余年,总占地面积四千五百平方米(折合6、75亩),始建于乾隆四十年(1775),春江公支系十三世祖永法公(字世行、监生)、永祺公(字价福、监生)、永馨公(字瑶香复、监生)等十人,聚贤集资修建,祠堂之中立有石碑略记。昔日正殿五间,左右偏耳殿六间,东厢殿、西厢殿各五间,青砖灰瓦,精雕细作,建筑古朴,规模宏大,充分体现出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名门望族的杨氏大家气魄! 祠堂在初建时是参照历史上的宫殿的规划方案,按明朝《周礼》所载“正堂祖宗、下聚贤孙;左经典、右集社”的原则建造的。中轴线南北取直,左右对称,正殿长17、00米、宽10、80米、高9、20米。石阶之上,圆木立柱雄伟,丹色粉染房檐;回纹彩绘,肃穆庄严;殿内雕梁画枋,妙笔生花;圣匾墨迹,情趣高雅;朱漆香炉、香案、神龛立于正殿中间,先祖牌位,秩序井然。仰望厅堂正壁,列宗画像悬挂墙上,正襟端坐,和蔼慈祥;祖系分支,祖茔分布,分别用彩图进行表述。根据礼仪惯例,每年清明时节和农历新年,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祖典礼。 偏殿紧与正殿濒临,可分为东耳殿三间,西耳殿三间。东耳殿内陈设着宗族谱牒,世德儒学等典籍。西耳殿用于族众会聚,事务商谈等事宜,各种庆典祭祀活动都是在这充分酝酿,拍板敲定的。 傍墙而建的东厢殿(五间),是为庆典、祭祀等活动做准备的地方,用来存放香炉、香案、供品等器物。依墙而落的西厢殿(五间),是祭祀活动后族人用餐的地方。围着低矮的圆桌,所有族人席地而坐,酒篡之间,和睦相谈。其乐融融。置身其中,杨氏大家族所具有的缕缕暖意,浓浓亲情,泌人肺腑! 目前,家祠和节孝牌坊已被临沂市政府有关部门划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无论对德治方略的精神文明建设,还是古为今用的民俗文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十》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始,庄坞杨氏宗族中苍山县城的有识之士俊岗、纪群、明军、文兴、家宗等人,联络周边地区宗玉、家启、希明、思民不及庄坞老家名望高、威信大的族人,由三十余人组成了“修谱”、“修祠”的两个领导班子,胸怀若谷,励精图治,两次聚贤捐资,筹措资金物料折款大约近20万元,同时,有於二十一世纪初对《庄坞杨氏家谱》进行了“第六次接续复修”,主要古迹也初步的到了修缮,重振了杨氏宗族的声望,而且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了我族精忠报国、尽心为民、尊老爱幼、勤劳俭朴的高尚美德! 杨氏宗族古迹,文史渊源流长、几多兴盛!过去的辉煌一去难返,名芳族史已时过境迁,逝去的无发弥补,留下的应倍加珍惜,这是因为它渗透着先祖们的智慧和血汗。杨氏古迹的建设和每次修葺,都是一曲慷慨激昂、催人奋进的乐章,显露出杨氏家族精诚团结、无私奉献的巨大力量。这悠久的古迹文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平凡中涵盖了伟大的哲理,浅薄中释注了深奥的寓意!它让我们有多少思索感悟去咀嚼,有多少旧事故典去追寻……  庄坞杨氏宗族的文物古迹,将与日月同辉,天地永存! 庄坞杨氏宗族的古迹文史,将远播四海,蜚声万里!  & (执笔撰写: 庄坞河西村西楼 杨佳海)沂州杨氏& 临沂市兰山区兰山街道办事处庙上村有一处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墓地,墓地内有四座隆起的土坟,另建有石羊、石马、石人、石牌坊等,其间稀疏栽植有青松。夏季杂草丛生,冬季枯草遍地,只有每年的清明节、春节,这里才热闹起来,墓主人后代子孙争先过来祭奠、朝拜。  墓地内埋葬的是杨氏家族中的显贵成员,分别是:杨氏始迁祖杨瑄、八世杨韬、九世杨应祥、十世杨肇基。此墓地因明太傅太师杨肇基御葬于此而得名,称御葬陵。从杨瑄迁至临沂后,在临沂繁衍生息,形成了明清两代临沂四大家族宋、王、杨、赵中的大姓杨氏家族。以前的御葬陵有着怎样的面貌?杨氏缘何到临沂扎根、繁衍?现在的临沂又遗存有哪些有关杨氏的遗址、记忆?本文通过走访杨氏后人,尽可能地还原一段家族历史。  1967年以前,位于庙上村村东的杨氏御葬陵依然基本保持着原有的历史风貌。杨氏墓群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由南向北进入墓群,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青石雕刻的华表,华表高约10米,表身均雕刻有栩栩如生的盘龙,顶端雕刻着望天石猴,名曰“石猴观海”。向北,龟驼碑迎面竖立,碑基约有1.2米高,碑身高约3米,碑文目前不详。龟驼碑北侧紧挨着东西各竖立有一尊石羊,均有青石底座。石羊北侧同样东西两侧各有一尊石马,体态雄壮、威武。石马旁边有一尊石人,石人高约2.3米,东侧为文丞相,西侧为武将军,文官手持笏板,武官佩带宝剑,有文武大臣候请、守护之意。  石人北侧有一座青石牌坊,牌坊高约10米,民间相传牌坊横额上雕刻有“功高社稷”四个大字,也有传说雕刻的文字为“钦赐御葬”四个字,确切文字已不可考。  石羊、石马、石人塑像规格均略高于实际人畜规格,以彰显墓葬主人的尊贵。供桌北侧的墓葬就是杨肇基所葬之墓。   关于御葬陵,《杨氏家谱》中有记载:“庙上祖陵始建于1597年,因此地风水极好,年仅36岁的九世祖杨公讳应祥阵诨中,随葬此处。1612年,八世祖杨公讳韬逝世后葬此地。1631年史称明太傅的十世杨公讳肇基病逝蓟州军中,受皇封钦赐御葬于祖林,曰御葬陵。”  在杨肇基御葬于庙上村这处陵墓之前,此墓地仅仅是杨氏一处普普通通的家族墓葬。1631年之后,杨肇基御葬此处后升为御葬陵,建华表、龟驼碑、石羊、石马、石人、供桌等,以此祭拜杨氏祖先陵。  御葬陵内栽植有大量松柏,至1967年,松柏约有数百棵,直径均有七八十厘米,松柏的外围栽种的都是杨树,杨树林起到防护林的作用。参天的大树笔直耸立在御葬陵内,夏天遮阴蔽日,庙上村附近的村庄农户下地干活途经此处大都喜欢在林边休息纳凉。顽皮的孩子们喜欢到御葬陵内捉迷藏、掏鸟窝。高规格的御葬陵直至1967年,方圆百里罕见。只要说起杨肇基,无人不竖起大拇指头盛赞其生平建功的事迹,作为杨氏后人同样乐此不疲地向外姓人讲述杨氏族人的过往历史。  杨氏生者将御葬陵当做死后安乐的去处,随着时间的推移,截止到建国后,御葬陵内埋葬有大量杨氏后人。  文革期间,破四旧立四新,御葬陵内参天的杨树、松柏相继被砍伐。御葬时所雕刻建造的华表、龟驼碑、石人畜等或被捣毁破坏或被搬走丢弃,大量土坟墓被移平。在杨肇基墓葬中挖出一块墓志铭,几经辗转,现存于博物馆。如今,原有石刻仅剩下两座龟驼碑底座,孤零零地立在原址,无声地向过往行人叙述着当年御葬陵的现实存在和雄伟庄严。  目前,杨氏后人集中分布在兰山区兰山街道办事处,罗庄区傅庄街道办事处,河东区九曲街道办事处、太平街道办事处,苍山县神山镇、卞庄街道办事处等地。历史不容被忘记,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杨氏后人开始筹划原址修复祖先的御葬陵。杨氏后人翻阅大量史料,同时根据口传的记忆绘制出一幅未破坏之前的杨氏御葬陵原貌图。& &因当年占地10万平方米的御葬陵现如今大部分土地被占做他用,杨氏后人只能在占地2000平方米的墓地内根据原貌,筹资重建当年的石羊、石马、石人等雕塑。因历史久远,原御葬陵内的众多墓葬无法具体确认其原址,杨氏后人仅在2000平方米内的墓地中重新确认并修复了杨氏始迁祖杨瑄、八世杨韬、九世杨应祥、十世杨肇基等四座坟墓,以供后人祭拜。& 1、杨氏迁入沂州  明朝初年,朱元璋下令,从山西向山东移民。百姓当时不愿意离开繁衍生息的故乡到外地。明朝统治者以强制性的手段把百姓集中到洪洞县一个叫喜鹊窝八间屋的地方分期分批迁移。如何安排这些移民的衣食住行以及迁移后的安置问题便成了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  宣德九年(1434),明朝政府钦调杨瑄至沂州。杨瑄到达沂州后看到地方百姓虽然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百姓的生活仍然很穷苦,大部分移民仍然对沂州本地的饮食不习惯。杨瑄经过仔细考察发现,沂州的气候、土壤和江南地区非常接近,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比较适宜种植水稻,随即安排人将南方的水稻种子带到沂州来,在沂西试种成功并大力推广,开始了沂州生产水稻的历史。  由明代右都御史王璟所撰文章对此事做了详细记载,并雕刻在石碑上,原存于罗庄区傅庄街道办事处城子村杨氏祠堂内,后来被毁坏。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氏后人在临沂安居乐业,生息繁衍,逐渐增加,又系官宦人家,所居住的地方就被后人称之为杨家巷。至十世杨肇基殄祀于旧城西门重门里的琅琊“五贤生祠”内,家族声望达到顶峰。  生祠是为活着的人修建的祠堂,用以彰显和纪念祠堂内所祀人物的功德。旧临沂城西门里的五贤生祠也叫琅琊生祠,始建于明朝。祠堂内祀大中丞赵彦、观察使徐从治、太守垄公、邑侯晋公和大将军杨肇基五人。五贤生祠的建立从一定意义上反映出杨肇基其人在临沂深受爱戴。  除了五贤生祠外,现今兰山路中段即旧城东西大街中部路北的石牌坊巷,因杨肇基与其子杨御蕃两代战功,在家乡建惠民石牌坊而得名。《杨氏家谱》记载:“杨肇基于天启五年(1625年)建惠民石牌坊一座于沂州城。”  2、傅庄杨肇基宅  1916年版《临沂县志》中有载:“将军里,治南四十里城子村。明太傅杨肇基古宅。”县志中所指的城子村即今天的罗庄区傅庄街道办事处城子村。  《杨氏家谱》中同样有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麦子古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