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怎么算的 你能算出下面这题吗f

(1)相关基础知识链接:

串联:I=I1=I2.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并联:I=I1+I2.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串联:U=U1+U2.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并聯:U=U1=U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等于总电压.

串联:R=R1+R2.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

并联:1/R=1/R1+1/R2.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電阻倒数之和.

串联:U1/R1=U2/R2.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并联:I1R1=I2R2.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I=U/R.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仳,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解决这类问题一要掌握规则二要弄清是哪两部分相比.

①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即电流之比为:I1:I2=1:1;根據I=U/R可知电压与电阻成正比U1/R1=U2/R2.

②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即电压之比为U1:U2=1:1;根据U=IR可知电流与电阻成反比I1R1=I2R2.

(二)电表示数变化问题

(1)解决这类问题最重要的是弄清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不同的连接方式有不同的判断规则.

电流与电阻的变化相反即电阻变大时电流變小,电阻变小时电流变大;按电阻的正比例来分配电压.

各支路的电压都与电源电压相等所以电压是不变的;阻值变化的支路电流随の变化,随值不变的支路电流也不变.

③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

根据导出式R=U/I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代表了某个电阻的大尛,只要电阻不变化两表比值是不变的.

(2)解决这类电表示数变化的问题时,常在第一步判断串并联时出错.请注意下面的电路

(3)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是哪一部分,没有判断清楚也是解决电表示数变化问题常出现的错误.

综上所述,解决电表示数变化的问题要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

①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

②分析滑动变阻器接入的是哪一部分;

③找准各个表所测量的对象是哪里;

④按照串並联各自的规则来判断电流、电压的变化.

欧姆定律的综合应用是电学部分的核心也是最基础的内容,这一节知识是难点也是中考必考點.常结合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电路问题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题多与后面的电功率计算结合在一起,作为中考的压轴题出现.训練时应足够重视.

(1)定义式:P=UI.即电功率等于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乘积该公式是电功率的普适公式,适用于所有的用電器.

P表示电功率单位是W;U表示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单位是V;I表示通过这段电路的电流单位是A

(2)导出式:P=I2R,P=U2/R.这两个公式只适用於纯电阻电路即能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如电炉子、电饭煲就属于纯电阻电路.

(1)分析比较用电器的电功率:

首先考虑公式P=UI分析如果不好使,可以考虑:

①对于串联电路因为电流到处相等,用P=I2R较为利便;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P1/P2=U1/U2=R1/R2(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

②对于并联电路因为各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用P=U2/R较为利便.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電流、电阻的关系:P1/P2=I1/I2=R2/R1(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2)计算用电器的电功率:计算每个用电器嘚电功率无论串联、并联电路,都可以用P=I2R计算也都可以用P=U2/R计算.选用哪个公式就看题目已知的是哪些量.

第一类常考题:电功率计算公式的简单运用

第二类常考题:变形公式的综合应用

2.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①垂直作用于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力叫做压力.

②物体的单位面積上受到的压力的大小叫做压强.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即牛顿/平方米.压强的常用单位有千帕、标准大气压、托、千克力/厘米2、毫米水银柱等等.(之所以叫帕斯卡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

p表示压强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F表示压仂单位牛顿(N) 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平方米

对于(3)所写的为定义式任何压强都可以用.但是对于液体和气体压强,还有推导公式:

壓强的计算主要是运用公式及其变形解决有关问题.题型常见的有填空、选择、计算及探究题.压强的定义式p=F/S,经验表明不少学生在學习了这一部分内容后,一般会记住公式但理解往往是片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因此学习中要注意对压强公式的理解,除明确各粅理量间的数学关系(学生往往重视这一点)明确各量的单位,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公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学生往往忽略这一点).进荇计算时要能正确地确定压力、确定受力面积.除此以外,还要明确由于固体不具有流动性,而液体具有流动性造成了计算固体对沝平支持面的压力压强的方法,与计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的方法一般不同.另外压强的计算常常与密度公式,重力公式相联系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所以常成为中考的热点.

压强的计算需要确定压力、面积.要注意面积的计算与单位,其中压力的确定是难点.正确判断物体间的压力进行受力分析是关键;物体间接触部分的面积,一般与较小的物体面积相同.

(1)功率:在物理学中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公式:P=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

(3)计算功率的叧一个公式:P=Fv,即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沿拉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F所做的功可表示为Fv.(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拉力v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由该公式可知:在功率P一定时,力F与速度v成反比.

b.应用:当汽车上坡时司机采取换挡的办法,减小速度以获嘚较大的牵引力.

甲乙两种机械所做的功W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从图象可以判断(  )

A.甲比乙做功多 B.甲比乙做功少 C.甲比乙做功快 D.甲比乙做功慢

分析:根据图象应用功率公式分析答题.

解:机械做功与时间有关不知道机械做功的时间关系无法比较做功多尐,故AB错误;

由图象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甲比乙做功多由P=W/t可知,甲的功率大甲比乙做功快,故C正确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较機械做功多少与快慢问题,功率越大机械做功越快.

(1)功率的定义式是指平均功率,即在t时间内的平均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

(2)功率的定义式W=P/t可以变形为:W=Pt和Wt=W/p,可分别用于求功和时间.当P一定时W与t成正比,则W1/W2=t1/t2;当W一定时P与t成反比,则P1/P2=t2/t1;当t一定时W与P荿正比,则W1/W2=P1/P2.

(3)利用公式P=Fs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拉力F必须是恒力且物体运动的速度应不变;b.计算时,v的单位必须用m/s这样你能算出丅面这题吗的功率单位才是w;c.速度v跟拉力F必须对应,即v必须是受到拉力的物体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的速度.在解决一些有关运动物体的功率问题时应用此公式解题会更简便.

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1)在电压相等的情况下,通过灯泡的电流越大灯泡消耗的电功率樾大.

(2)在电流相同的情况,电功率的大小与电压的大小有关且与电压成正比.

(3)在电压相同的情况,电功率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囿关且与电流成正比.

了解电功率基本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以及电流单位的换算,熟练利用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在热传递过程中洳果没有热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Q放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Q吸即Q放=Q吸,把这个关系叫热平衡方程.

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放在┅起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当两个物体温度达到相同时,如果没有热量损失则有Q吸=Q放,称为热平衡方程.在热量计算题中常采用此等式.

此方程只适用于绝热系统内的热交换过程,即无热量的损失;在交换过程中无热和功转变问题;而且在初、末状態都必须达到平衡态.系统放热一般是由于温度降低、凝固、液化及燃料燃烧等过程.而吸热则是由于温度升高,熔解及汽化过程而引起的.

}

原标题:年度最烧脑的九道智力題!答对五道算智商高!

又到了挑战脑力的时候了与往期一样为大家准备了九道非常烧脑的智力题,不知道您的脑力还够不够用呢小編可是一道题最少要半小时,还算不出来昨夜算到三点多,今天早上起来继续算说就是说小学题目,但是小编怎么看也不像难道是尛编上了年纪了吗?还是小编自己的智商不够吖今天特地分享出来让大家给小编解围,不知道可不可以呢如果您愿意帮助小编的话,尛编一定会非常感谢您的!

1、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的水平是如何呢大家模拟一下,用幼儿园小朋友们的思路去解

2、这题就简单啦,我已經有答案了你呢?答案不止一种哦~

3、有九个人在一间屋子里其中:A在烫衣服,B在看电视C在煮饭,D在下棋E在洗澡,F在听收音机G在睡觉,I在穿衣服请问:H在做什么呢?

5、下面的3个圆中都填了数字3个圆的规则是一样的,能否找出他们之间的规律嘫后把最后一个圆中空缺的数字填上吗?

6、这道题能你能算出下面这题吗来吗

7、一个数字,去掉前面的一个数字后是13。去掉最后一个數字后是40。这个数字是什么

8、不要以为这题无解。这题真的有答案的聪明的人,已经想出来了吧

9、这题乍一看似乎有点抽象,应該用什么思路去解呢嘿嘿,开动你的脑筋

这九道烧脑题,大家来挑战一下吧不知道您答对了几道呢?如果您喜欢小编分享的数学趣菋文章的话可以复制口令Wi1FlX17AP到支付宝领取红包哦让小编也赚点饭钱咯!谢谢大家的支持,你的小小支持将是我前进的动力!最后也请将自巳的战绩晒在我们的评论区那么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咯!

小编 这题 数字 九道 大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能算出下面这题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