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了头孢噻肟钠.左氧氟沙星输液不消肿怎么回事

  [摘要] 目的 观察头孢噻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下呼吸道"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头孢噻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头孢噻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42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1例,实验组应用头孢噻肟钠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头孢曲松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所需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头孢噻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但治疗成本高于头孢曲松,在临床应用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选择。 中国论文网 /6/view-4882929.htm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9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4)02(a)-0081-03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与致死率,其致病病原体较多且广泛,很难对其进行确定,通常多根据临床经验进行治疗,因此在临床治疗的选药上,需要以高效、广谱、低毒副作用、低过敏率为基础,均衡地考虑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等各个方面[1]。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效果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其中头孢噻肟钠与头孢曲松常被应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其临床治疗效果与其他同类抗生素相比更为突出[2]。本文探讨头孢噻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4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1例。实验组中男39例,女32例,年龄21~68岁,平均(43.57±7.21)岁;对照组中男41例,女30例,年龄23~66岁,平均(44.13±6.9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经临床检查具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肺炎(表现为咳嗽咳痰,伴有发热,听诊可闻及干湿啰音,胸片可见炎症阴影),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浓痰量在10 d内出现明显增加,可伴呼吸困难)等,年龄18~70岁,体温>37.5℃。排除标准:既往相关药物过敏史或近期应用史患者,入院时已经意识模糊、出现发绀、脉搏>120/min、双侧肺部均可查及感染扩散>50%等严重感染患者,伴有免疫缺陷以及需实施免疫抑制治疗患者,肾功能严重衰竭或昏迷、垂死患者,妊娠、哺乳期妇女等[3]。   1.3 方法   实验组患者应用头孢噻肟钠进行治疗,每次将头孢噻肟钠3 g溶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应用头孢曲松进行治疗,每次将头孢曲松2 g溶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在给药过程中加强监护,对其生命体征、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等情况予以密切观察,并对出现的情况及时实施相应处理措施。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统计其临床治疗成本(包括常规治疗、检查、药品及住院成本,分别统计后对其总成本进行合算),并随访3个月观察其复发情况,对所得数据实施统计学对比分析。   1.5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痰培养检查表明病原菌得到彻底清除,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基本正常;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明显改善,痰培养检查表明病原菌基本得到清除,大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基本正常;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未出现好转,甚至加重[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成本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所需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在临床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尤为常见,患者多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临床上主要进行药物保守治疗,而所用药物以抗生素居多,但近年来由于临床抗生素应用广泛,甚至滥用现象的出现,导致其耐药菌种呈逐年增多趋势,对该病的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5]。   在对下呼吸道感染进行临床治疗选用药物时需要以高效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作为考虑原则,而尽量挑选高效、广谱、低毒副作用、低过敏率的药物。头孢噻肟钠与头孢曲松同为第三代的头孢类抗生素药物,因其抗菌谱较为广泛而在临床上大量应用,能够有效抵抗、抑制革兰氏阴性、阳性菌的活性,对下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对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链球菌与肺炎球菌的抑菌效果尤为突出,可以有效抵抗这些菌种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6]。由本研究结果可知,头孢噻肟钠相对头孢曲松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其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头孢曲松治疗组,且不易复发,复发率低于头孢曲松治疗。   近年来随着药物研发能力的快速升高以及临床需求量的增多,新型药物与技术不断地在临床上出现并普及应用,但其医疗费用也随之出现上涨趋势,药物治疗的经济性也逐渐受到医患双方的关注。因此在对患者进行临床用药时,医师有责任根据患者的自身具体情况,综合性地考虑用药方案,尽可能在患者承受范围内选择能够达到最佳疗效的药物[7]。在此社会环境下,药物经济学随之诞生,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成本为患者所带来的效益为目标,使药物资源在有限的范畴内得到充分利用与配置优化[8],增强社会全体健康状况;并且其在提高利用效率、优化治疗方法等方面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性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头孢噻肟钠临床治疗费用高于头孢曲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临床选择时不能因药物价格高则效果好的错误认识,或单纯考虑药物效果,而忽视药物价格对患者的负担,一味选择高疗效高价格的药物进行治疗[9]。
  对下呼吸道患者应用头孢噻肟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但治疗成本高于头孢曲松,在临床应用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选择。临床应用抗生素与治疗方案选择时需要注意,确诊患者所受下呼吸道感染由病毒所致时,在治疗中避免应用广谱抗生素[10];如患者尚未出现感染所特有的临床指征与相关临床症状时不要盲目应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类药物不可在临床上用来预防应用;纠正以往临床上医患对于抗生素的错误认识等[11]。   [参考文献]   [1] 居雅兰.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与头孢噻肟钠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15.   [2] 潘彩霞.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与头孢噻肟钠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98-299.   [3] 王宗新,王菊英.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36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15.   [4] 陈瑛,周宇清,梁丹红,等.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9-30.   [5] 王惠敏,王永生.头孢噻肟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110.   [6] 栾俊强.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110-111.   [7] 王宗玉.头孢呋辛钠与头孢噻肟钠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120例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846-847.   [8] 游春萍.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用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09, 4(18):77-78.   [9] 张晓玲,付善萍.头孢噻肟钠联合阿奇霉素或左氧氟沙星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10] 廖承广.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816-818.   [11] 叶亭.头孢噻肟钠术前或术后在胃肠道手术中的预防效果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52.   (收稿日期: 本文编辑:郭静娟)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警惕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和双黄连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当前位置: &#62;&#62; &#62;&#62;
警惕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和双黄连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日   来源: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
【E-mail推荐
&#160;&#160;&#160;&#160;日前,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了第二十二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应警惕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时和双黄连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22期)
&#160;&#160;&#160;&#160;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是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而采取的一项举措。《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以来,对推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认知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用药的品种、剂量、疗程及特殊人群用药,更加积极地开展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工作。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也由此增强了对防范药品安全性隐患的高度责任意识,一些企业不仅注意收集被通报药品的不良反应病例,而且正着手开展药品上市后的安全性评价工作。
&#160;&#160;&#160;&#160;药品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具有治疗作用的同时,必然存在不良反应。因此,被通报了不良反应的药品并不表明是不合格的药品,也不应与“毒药”、“假药”、“劣药”、“不能使用”相提并论。《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内容属告知性质,旨在提醒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及广大公众注意药品存在的安全性隐患,尽量避免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从而为保障社会公众用药的安全筑起一道有效屏障。
警惕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160;&#160;&#160;&#160;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本品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对厌氧菌和肠球菌的作用较差。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包括左氧氟沙星及其乳酸盐、甲磺酸盐、盐酸盐注射制剂,剂型包括粉针剂、小容量注射液、大容量注射液。
&#160;&#160;&#160;&#160;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与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相关的严重病例报告在喹诺酮类品种中较为突出。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以全身性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胃肠系统损害为主,其中过敏反应问题较为典型。
&#160;&#160;&#160;&#160;一、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
&#160;&#160;&#160;&#160;各系统不良反应/事件表现如下: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寒战、高热等,其中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分别占严重病例的27.8%、12.7%;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抽搐、癫痫大发作、意识模糊、精神异常、谵妄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表现为皮疹、多形性红斑型药疹等;呼吸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喉水肿、呼吸抑制等;其他损害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占严重病例的4.4%)、肾功能异常、血尿、紫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糖异常、呕吐、腹泻等。
&#160;&#160;&#160;&#160;典型病例1:患者,男,61岁,因前列腺炎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克、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约30分钟左右病人出现精神异常、兴奋多语、坐立不安、两手向空中抓挠。立即停药,改用头孢曲松钠,1.5天后恢复正常。
&#160;&#160;&#160;&#160;典型病例2:患者,男,76岁,因肺部感染给予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00ml,每日一次。第四天,患者出现左上腹疼痛,伴恶心纳差,乏力,尿黄,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停用该药,改用其他抗生素,并用保肝降酶药,一周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160;&#160;&#160;&#160;二、过敏反应情况
&#160;&#160;&#160;&#160;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病例报告中,过敏反应问题较为突出, 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呼吸困难、多形性红斑型药疹、喉水肿等。
&#160;&#160;&#160;&#160;典型病例:患者,女,25岁,因肺部感染给予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00ml,25滴/分,10分钟后患者自诉胃部不适,四肢麻木感,恶心无呕吐,面色苍白,冷汗。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吸氧平卧位,测量血压60/30mmHg,脉搏48次/分,呼吸24次/分。给予非那根25mg肌注,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5%葡萄糖250ml快速滴注等治疗,40分钟后患者好转。
&#160;&#160;&#160;&#160;三、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
&#160;&#160;&#160;&#160;国家中心数据库中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严重病例报告分析显示,该产品存在临床不合理使用现象,且部分不合理用药问题已成为引起严重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
&#160;&#160;&#160;&#160;1.药物相互作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说明书提示,左氧氟沙星应避免与茶碱同时使用,如确需同时应用,应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以调整其剂量。而国家中心数据库中存在多例与氨茶碱合用的病例报告,但并未监测血药浓度调整剂量。
&#160;&#160;&#160;&#160;典型病例:患者,女,42岁,因咳嗽、咳痰10天,伴头痛、咽痛、发热,在内科门诊治疗,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氨茶碱注射液0.125g,0.2%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00ml,静滴后患者出现乏力、静默、四肢抽搐,呈强直后阵挛,伴胸闷、呼吸困难、气促,无意识障碍、呕吐,无二便失禁、唇周发绀。即到抢救中心治疗,查血常规、肾功能、心肌酶、离子等未见异常,体温36.7℃,脉搏12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58/68mmHg,予吸氧并静滴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维生素C注射液3g;静推地西泮注射液10mg;肌注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20mg。后胸闷缓解,四肢仍强直,遂转入内科住院部接受进一步治疗。经治疗,患者痊愈。
&#160;&#160;&#160;&#160;2.儿童用药问题。左氧氟沙星注射剂说明书中明确提示18岁以下患者禁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注意事项中提示“18岁以下未成年患者避免使用本类药物。”但是在国家中心数据库中不乏18岁以下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且引起严重不良事件的病例报告。
&#160;&#160;&#160;&#160;典型病例:患儿,男,12岁,因腹泻就诊,入院诊断为胃肠炎,给予静脉滴注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l,用药约2分钟,患儿即出现喷嚏、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停用该药,肌注氟美松5mg,给予吸氧,肌注扑尔敏4mg,雾化吸入肾上腺素等急救措施,并转入急症科继续观察治疗,30分钟症状逐渐缓解。
&#160;&#160;&#160;&#160;3.多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出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在国家中心数据库明确标注联合用药的病例中,有15%以上病例联合应用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青霉素等广谱抗菌药物。
&#160;&#160;&#160;&#160;典型病例:患者,女,72岁,因支气管炎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2克,后滴青霉素800万U,再滴左氧氟沙星0.2克。第二瓶左氧氟沙星滴完后,出现全身皮肤瘙痒伴有斑片状皮疹,随即出现胸闷全身发抖,测血压60/40 mmHg、心率60次/分,心音弱。对症治疗,患者痊愈。
&#160;&#160;&#160;&#160;四、相关建议
&#160;&#160;&#160;&#160;1.建议临床医生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时,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药品说明书规定用药。避免配伍禁忌;确需联合使用其他抗菌药物时应合理选择。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癫痫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患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老年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应慎用或在严格监护下使用。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仔细观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尽快明确诊断,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160;&#160;&#160;&#160;2.建议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各方加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教育与宣传,充分告知医生和患者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警惕双黄连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160;&#160;&#160;&#160;双黄连注射剂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物制备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临床用于病毒及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的治疗。双黄连注射剂包括注射液和注射用无菌粉末。
&#160;&#160;&#160;&#160;2001年11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中心)首次通报了双黄连注射剂引起的过敏反应。通报发布后,国家中心仍陆续收到有关双黄连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
&#160;&#160;&#160;&#160;一、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
&#160;&#160;&#160;&#160;双黄连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以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为主。各系统不良反应/事件表现如下: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高热、寒战等,其中过敏性休克占严重病例报告总数的36%,多数患者治愈,少数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呼吸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喉水肿、支气管痉挛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表现为发疹型药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剥脱性皮炎、重症多形性红斑等;其他损害包括肝功能损害、血尿、肾功能损害、过敏性紫癜、血压下降、视觉异常、听觉异常、抽搐、惊厥、昏迷等。
&#160;&#160;&#160;&#160;双黄连注射剂死亡病例报告分析显示,80%的患者有合并用药,多数合并使用了1-4种的注射剂,主要为利巴韦林、青霉素、地塞米松、头孢曲松、清开灵、头孢噻肟钠等。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过敏性休克和过敏样反应,不排除原患疾病进展、合并用药、混合配伍、过敏体质、救治不及时或不当等。典型病例1:患者,女,57岁,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入注射用双黄连3.6g静脉滴注。约输入150ml时,患者出现耳后皮肤瘙痒,停止输液5分钟后,全身出现红色皮疹、呼吸困难、大汗、血压75/50mmHg,经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皮下注射肾上腺素,3小时后症状逐渐消失。
&#160;&#160;&#160;&#160;典型病例2:患者,女,43岁。因发烧、哮喘就诊给予双黄连注射液6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用药两分钟后,患者出现喉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肌注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10mg加0.9%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扑尔敏20mg肌注。患者症状加剧,立即送往医院抢救,约30分钟后抢救无效死亡。
&#160;&#160;&#160;&#160;二、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
&#160;&#160;&#160;&#160;国家中心收到的双黄连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显示,该产品存在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并且部分不合理用药问题已经引起严重不良事件。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表现如下:配伍禁忌用药,将多种药物混合配伍或存在配伍禁忌的药品先后使用同一输液器滴注,没有其他液体间隔;儿童超剂量用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儿童患者中,27%存在不同程度的超剂量用药现象;过敏体质患者用药,部分患者存在过敏体质,或既往有药物过敏史,使用双黄连注射剂后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超适应症用药,4%的病例存在超适应症用药现象,如用于风寒感冒或肺气肿。
&#160;&#160;&#160;&#160;典型病例1:患者,男,38岁,因头晕、发热至诊所就诊,查体温38.5度,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双黄连注射液20ml、林可霉素注射液3g、利巴韦林注射液0.5g、地塞米松5mg置同一瓶中静脉滴注,当日使用未出现不适症状。第二天,重复使用上述药品,用药后5-10分钟后自感胸闷、气喘,立即停药,症状加重,牙关紧闭,随后呼吸、脉搏、心跳消失,5分钟后送至镇卫生院,抢救无效死亡。
&#160;&#160;&#160;&#160;典型病例2:患儿,女,10岁,体重25公斤。因咳嗽就诊,给予双黄连注射液50ml(正常剂量为25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20分钟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面部发热,立即停药,测血压、脉搏正常,给予抗组胺药对症治疗,20分钟后好转。
&#160;&#160;&#160;&#160;三、建议
&#160;&#160;&#160;&#160;1.建议医护人员充分了解双黄连注射剂的功能主治,严格掌握其适应症,权衡患者的治疗利弊,谨慎用药。除临床必须使用静脉输液外,尽量选择相对安全的口服双黄连制剂,或采用肌注方式给药。
&#160;&#160;&#160;&#160;2.医护人员在用药前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使用该产品曾发生过不良反应的患者、过敏体质的患者(包括对其他药品易产生过敏反应的患者),不宜使用该产品治疗。有咳喘病、心肺功能疾病、血管神经性水肿、静脉炎的患者避免使用该产品。
&#160;&#160;&#160;&#160;3.建议双黄连注射剂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其他药品时,医护人员应谨慎考虑与双黄连注射剂的时间间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
&#160;&#160;&#160;&#160;4.严格按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不得超剂量、高浓度应用。用药期间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停用双黄连注射剂,并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160;&#160;&#160;&#160;5.对于无完善的急救药品和设备的医疗机构,慎用双黄连注射剂。
&#160;&#160;&#160;&#160;6.建议生产企业开展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机制、配伍禁忌、相互作用等的深入研究,全面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从原辅料、生产工艺、制剂质量检验等环节严把产品质量关。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相关链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责任编辑: 安涛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免费咨询10分钟内回复
我今天检查出来我得了淋病输了液感觉不怎么良好
问:我今天检查出来我得了淋病输了液感觉不怎么良好
病情描述:
我今天检查出来我得了淋病,输了液感觉不怎么良好今天我输液了效果不是很明显今天用了两瓶两克的头孢噻肟钠就两瓶头孢加到氯化钠注射液里面我就今天输了一次,医生叫我明天再去输三四瓶吧!我也不是很清楚可以治愈的吗?行,谢谢你哦叶医生
患者资料:
其他相关标签:
皮肤性病科 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本人擅长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梅毒、女性泌尿生殖系感染、男性包皮龟头炎、性病性前列腺炎、性病神经症和银屑病、红斑狼疮、血管炎、白癜风和扁平疣等病毒疣的诊断和治疗
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你好,淋病男性主要表现为急性尿道炎,潜伏期3到5天,现在你有症状会有流脓,现在急性期正是治疗的关键
那怎么治疗
主要是输液抗炎治疗
治疗一到两周复查
今天我输液了效果不是很明显
弟一天药物浓度都还不够
今天用了两瓶两克的头孢噻肟钠
2代头孢可以的
没有加左氧氟沙星吗
没有,要加吗
医生中间加液体了嘛
有其他药物的
就两瓶头孢加到氯化钠注射液里面
分开几次输液的嘛,没事按照他们治疗嘛
我就今天输了一次,医生叫我明天再去输
嗯嗯,我说一次输液要输几瓶的
我就输了一瓶
哦,可以输几瓶
三四瓶吧!我也不是很清楚
可以治愈的吗?
行,谢谢你哦叶医生
不客气,祝您早日康复!
其他相关问题
查看更多关于的医生回答
杨晋 于发表
邓少兰 于发表
邓少兰 于发表
杨晋 于发表
王杰 于发表
李进 于发表
在问题中的回复被用户给了好评
评价内容:谢谢您的追问,您很负责
在问题中的回复被用户给了好评
评价内容:用热毛巾敷一下颈部
在问题中的回复被用户给了好评
评价内容:很专业
在线医生免费问诊
科室:皮肤性病科
擅长:对常见疾病可以单独处理。对于,支气管炎,肺炎,高血压,银屑...
副主任医师
科室:皮肤性病科
擅长: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
科室:皮肤性病科
擅长:1,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尿道炎、梅毒、淋病等性病。2,湿疹...
立即向万名医生免费提问
填写症状,描述信息。例如:最近总是头疼、发烧怎么办?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你输入的描述长度不正确,请确认
你输入的年龄不正确,请确认
你输入的年龄不正确,请确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头孢噻肟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