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性差的原因很差,一些事情转身就忘了,但同时对事物的印象又很深,很多小时候发生的事和场景都会有很深的印象

有没有宝妈觉得怀孕后记性真的很差的?我还有在上班,唉~但客人点的东西我转身就忘记,总是被经理骂阿_百度宝宝知道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记忆的技术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从古到今,成功的人往往记忆力非凡。拿破仑以能记住部队里每个军官的名字而闻名天下;霍特尔将军凭着记忆能够复述出英法大战中的几乎每个事件;托斯卡尼尼指挥整个交响乐章可以不用乐谱;美国的前任邮政部长法利记住了成千上万个人的姓名。所以说,超凡的记忆力是一个人成功的素养之一。
那么,什么是记忆呢?所谓“记忆”,是指人们识记、保持和运用经验的过程,是选择、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记忆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地活动着,它是人的一种生理、心理活动的本质特性,人生是充满生机与创造力的,而一切生机与创造力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记忆这个源泉。
或许你会说:我的记性不好!事实上,人的记忆力是无限的,古代罗马人鲁塞斯·西比奥能够记住所有罗马人的名字;赛勒斯能叫出他军队中每个士兵的名字;而塞尼卡2000个单词只听上一遍,就能记住并且复述出来。所以并不存在诸如记性不好这样的事,只存在经过训练的和未经过训练的记忆力的区别。生活中,我们希望甚至需要记住很多的东西,并且需要让这种记忆能够更准确、更牢固、更持久。因此,不断提升记忆效果是我们每个人的必做的功课。
本书的目标不仅仅在于造就某一方面的杰出记忆力,还要使你的记忆力在整体、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在我们看来,经过训练与未经训练的记忆力的差别不一定就只表现在单词、数字、预约或公务的记忆上,而是在对所有事物的记忆上。
如果你阅读和学习这本书,你将获得一种经过训练的记忆力。在获得了训练有素的记忆力之后,你也许将有更强的注意力、更敏锐的观察力,甚至更丰富的想象力。当然,你也会有过目不忘的绝佳记忆力。
  1.什么是记忆力
记忆力是衡量一个人智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辞海》中给出的“记忆”的定义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识记即识别和记住事物特点及联系,它的生理基础为大脑皮层形成了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保持即暂时联系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于脑中;再现或再认则为暂时联系的再活跃。通过识记和保持可积累知识经验。通过再现或再认可恢复过去的知识经验。用现代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们把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编码加工,输入并储存于大脑,在必要的时候再把有关的储存信息提取出来,应用于实践活动的过程。把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将记忆的含义表述得更确切一些。所谓记忆,就是人们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应用过程,是对信息的选择、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
人类之所以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成为“万物之灵”,关键就在于人类具有卓越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依靠这些思维、记忆能力,人类才得以学习、积累和应用各种知识、经验,并不断地推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与学习中需要记忆来学习和工作,但人的记忆却因人的个体差异而不同。据说,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到罗马的圣提里教堂欣赏亚里格的演奏。因为教堂当局不准任何人取走乐谱,散会后,莫扎特回到家中,只凭记忆就一句不漏地将乐谱写了下来。
我国明朝的刘钦谟也是一位记忆天才,一次他在大街上遇到大雨,就躲到一家染衣店的账房间避雨,闲着无事,把账簿仔仔细细翻了一遍。后来这家染衣店遇到火灾,衣物账簿全部付之一炬。顾客索取衣物,掌柜的无法应付,乱成一团。这件事恰巧又叫刘钦谟看到了,他就要了笔和纸,把衣物账目毫发不差地全部默写出来,各人得到了自己的衣物,一场纠纷由此平息。可见人与人之间的记忆力差距有多么巨大。
粗略来说,记忆力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倾听别人的谈话或阅读,用耳朵来记忆的听觉性记忆;另一种是通过眼睛来看,用眼睛记忆的视觉性记忆。记忆的方法因人而异,擅长用耳朵来记忆的称为听觉型,擅长用眼睛来记忆的称为视觉型。这两者之间的差距通过记忆分类我们就更容易看清。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记忆品质的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和备用性等四个方面来衡量和评价一个人的记忆品质及记忆的优劣。
记忆的敏捷性是说一个人记忆速度的快慢,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记住的事物的数量。人们记忆的速度有相当大的差异。比如有的人背诵一首唐诗重复5次就可以记住了,但有的人却需要重复26次才能记住。这就说明了人的记忆在速度方面即敏捷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记忆是否敏捷取决于大脑皮层中条件反射形成的速度。条件反射形成得快,记忆就敏捷;条件反射形成得慢,记忆就迟钝。
记忆的持久性是指记住的事物所保持的时间的长短。仅有敏捷性还不能称之为良好的记忆。记忆的事物能在头脑中保持长久的时间才是记忆巩固程度的体现。从生理学角度来说,记忆的持久性取决于条件反射的牢固性。条件反射建立得越巩固,记忆就越持久;条件反射建立得越松散,记忆就越短暂。
记忆的正确性是指对原来记忆内容的性质的保持。如果一个人的记忆力又快又牢固,可就是经常记错。这样的记忆也是毫无用处的。所以说“正确性”是良好记忆的最重要的特点。如果记忆总是不正确,那它就是毫无用处甚至是有害的。记忆的正确性是保持人们获得正确知识的重要的心理品质。从生理上说,记忆的正确与否与条件反射有关。如果条件反射形成得准确、牢固,记忆的正确性就好,反之,如果条件反射形成得不正确、不准确、不牢固,记忆的正确性就差。因此,要想使自己的记忆具有最大限度的正确性,就要从条件反射建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上去努力。
记忆的备用性是指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从记忆中迅速而准确地提取所需要的信息的性能。记忆的备用性是决定记忆效能的主要因素,是判断记忆品质的最重要的标准。记忆的备用性也是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系统性和广阔性的体现。记忆如果没有备用性,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记忆的备用性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培养、锻炼的结果。要想使自己的记忆具有良好的备用性,首先要使记忆具有正确性、系统性和持久性;还要通过各种方法培养锻炼自己记忆的技巧,并多运用已经记忆的知识,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这样记忆也就具有较好的备用性了。
记忆的四种品质是有机联系,缺一不可的。为了使自己具有良好的记忆能力,我们就必须注意培养自己丰富、系统、精确而巩固的条件反射,以求达到优秀的记忆品质的效果。
2.记忆是人类生存进化之本
“附近最大的超市是哪一家?”如果有一天突然有人问你一个这样的问题。
你会说:“我去过,答案就在我嘴边上!可是我突然又想不起来了!”
“你把那本书放在哪里了?”家人这样问。
你会说:“好像在床头的抽屉里。”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想不起来曾经做过的事,又有过多少次在你需要什么的时候,任凭你如何拼命地想,有些东西就是想不起来。当然,这问题不只是哪一个人有的事,几乎所有的人都受到过记忆力差的困扰。这也是人类一个最常见的不幸。可以说,关于记忆力的问题,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可以说,记忆是一种极为普通的心理现象,同时又是一门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新兴学科。对每个人来说,如何提高自己的记忆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记忆力,才能够在学习和事业上取得更加出色的成就。
一切活力与创造力都离不开记忆这个源泉。失去了记忆,人的行为就必然会失去活力和创造力,甚至会失去许多属于“本能”的本领,人就很难生活下去。
至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给记忆做出一个比较让人满意的定义,目前大家公认的关于记忆的一种简单的概括,就是“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具体来说,人们认为记忆是“对经历过的事情能够记住,并能够在以后再现和回忆,或在它重新呈现的时候能够再认识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三个方面。通过识记和保持,可积累知识经验,通过再现和再认,可恢复过去的知识经验。个人记忆的快慢、准确、牢固和灵活程度,可能随其记忆的任务和目的、对记忆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而异;个人记忆的内容则随其观点、兴趣、生活经验而转移,对同一事物的记忆,个人所牢记的广度和深度也往往不同”。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赛马克在1972年对人的记忆力做了全面的研究,他认为:“记忆力研究仍然处在探讨人类借以熟记和保持信息的方法的阶段。记忆机制这个东西,我们天天都在利用它,但我们并不知道它是怎样发挥作用的,甚至不知道它是否真的存在,因而记忆机制的实质至今为止还是一个谜。”
事实也的确如此。人的记忆机制是属于人脑机能的一部分,人脑机能和宇宙空间、基采粒子是至今还未被科学界完全揭晓的三大宇宙之谜,许多国家的科研工作者至今还在探讨它们的奥秘。因此,关于记忆的概念,我们实在难以给出一个科学的解释。尽管记忆是如此神秘,我们还是依靠自己的记忆,创造了一定成就。尽管有许多人在哀叹自己的记性不好,但这又确实是可以改变的!
现在,就在你自身内部,就蕴藏着克服由于记忆力差而产生的烦恼的能力。如果你真能利用这一能力的话,你的记忆力在几天内就能提高几十倍。
每个人的天资都不低,这天资就是你的记忆力。而你若想使这一记忆力得以充分发挥,你就必须去调动它,使用它。
古希腊人认为有一位记忆女神——摩涅莫绪涅,而且认为摩涅莫绪涅是九位科学和艺术之神缪斯的母亲。记忆女神对人们有什么贡献呢?希腊大戏剧家埃斯库罗斯通过他剧中的主人公普罗米修斯做了这样的描述:
“请听,我为凡人做了些什么?我为他们发明了数字,教会他们把字母连缀成词,给了他们记忆——凡此种种,都是缪斯的母亲所兴起。”
这当然只是古希腊的神话,而不是事实。当人们对记忆这个事物还不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认识时,就难免给它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但是,从神秘的希腊神话中可以看出,那时候的人们就已经很注意记忆这种现象及其重要作用了。
让我们回到现实中来,通过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遇到的记忆的实例,来考察和认识记忆的科学含义。
比如,您和一位老朋友好久未见,两人忽然相见立刻就能认出对方,并能叫出对方的姓名,尽管您好像早已把他忘得无影无踪了。再比如,您过去学过的成语典故、外语单词,看过的电影镜头、听过的歌剧唱段等等,一旦需要,就会很快在脑海中重现……
这样的事例可以举出很多很多,这些都是记忆的具体表现。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感知着各种事物,产生各种思想和感情,进行各种活动,都可以作为经验经过识记,在头脑中保存下来,并在以后的一定条件下得到恢复重现。这就是记忆。人的记忆能力,实质上就是向大脑储存信息以及进行反馈的能力。
人生是充满活力、创造力的,而一切活力与创造力都离不开记忆这个源泉。失去了记忆,人的行为就必然会失去活力和创造力,甚至会失去许多属于“本能”的本领,人就很难生活下去。即使勉强存活下去,实际上也不能称其为人生了。正是依靠记忆能力,人类才得以学习、积累和应用各种知识、经验,才能不断地推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总之,记忆对人类的生存、进化和社会前进都是非常重要的,记忆是人类生存进化之本。
◎记忆技术点拨:人人都有记忆力
正常的人是不可能没有记忆力的。如果不信,请试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下从孩提时代到现在你所记得的10个人的名字(你的家庭成员除外)。
(2)试唱(或背)一首孩提时代的儿歌或童谣。
(3)请尽可能把最初所学的英语(或其他外语)单词回想出来。
(4)试写出一至两个小学时代的老师或校长的姓,当然最好写出姓名。
(5)试把你过去游览过的地点及有关事情叙述出来。
(6)试把你两年来读过的某本书的书名及作者姓名写出来。
(7)5年前你可曾出席过什么盛会,请尽可能详尽地描述出来。
(8)写出3个5年以来未见面的校友或朋友的姓名。
(9)你能回想出多少个两年来未用过的电话号码或地址。
(10)试复述一年之前所听过的笑话。
(11)试说出5个现在朋友的姓名,回想起你与他们见面的时间、地点及会面情况。
(12)列出过去你养的或邻居养的猫或狗的名字。
怎么样?当你回答过上述问题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比你原来所意料的好得多。
3.没有记忆生命就没有意义
记忆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记忆,那么人类的生命也就毫无意义了。具体来说,记忆对于人类的作用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记忆是人类提高认识能力的基础。我们都知道,现在人类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已经将自已的探索空间扩展到了地球以外的星球,许多以前只出现在人们想象中的事情——例如嫦娥奔月,如今已成为现实。在微观世界,科学家们已经洞察到了基本粒子的奥妙。然而,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一个前提条件:记忆。
所以,俄国伟大的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在探讨人类的记忆时,说“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他认为人类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所以社会才得以发展。实验表明,人类的记忆可以为感知提供经验,如果没有了记忆,任何知觉就难以实现。记忆是从感知到思维的桥梁,是人的想象力得以发挥驰骋的基础,没有记忆,就不会有人类的思维。
正是因为有了记忆,人们才能够在不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地积累经验、运用经验。也就是说,正是因为有了记忆,人们才能够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反思,从而保证了对外界的更进一步认识和研究。通过记忆,人们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认识能力,这也正是记忆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之一。
第二,记忆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在前几年,我们经常从有关的报纸、广播和杂志上看到一些关于“狼孩”“狗孩”“猪孩”的报道,其实这些所谓的“狼孩”“狗孩”“猪孩”,正是由于失去了人的生存环境,同时也失去了人类具备的最基本的生理能力——记忆力,使得他们和动物没有任何区别。由于长期和动物生活在一起,严重地妨碍了他们大脑的正常发育,也严重地抑制了他们的记忆能力,他们虽然回到人类社会中来,但是他们也很难像正常人那样进行思维了。
由此可见,人如果失去了记忆,就和野兽没有什么两样。人类之所以能够摆脱野蛮和愚昧,逐渐进入文明社会,其中记忆的功劳不可抹杀。
  对于记忆的这一重要作用,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曾说过:“如果没有记忆,我们便会成为转眼即逝的东西。从将来看过去,所看到的便是一片死寂而已。而所谓现在,随着它一分一秒地流逝,也会一去不复返地消逝在过去之中。基于过去所产生的知识和技能都不可能存在,与个人意识汇成一体的心理活动也不可能存在,就连我们在一生中实际上持续不断地进行的,并且使我们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的学习活动也不可能存在。”
第三,记忆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在经过上百万年的发展之后,人类社会才有了现在的文明和进步。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的生命的记忆和人类历史的长河相比,犹如沧海一粟。人类正是依靠自己大脑的记忆功能,将祖祖辈辈积累的经验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使得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社会、对历史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人类社会也才由此得到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正因为有了记忆功能,人类才创造出了语言、文字、书籍以及我们今天的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英国科学家约翰·卢保克就说过:“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述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史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著名作家高尔基也曾经指出:“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可以说,自古以来,凡是在政治、经济、文学、科学、教育等各个领域有所建树的人,不是记忆超群、天资聪颖就是勤奋刻苦、记忆得法。他们的成功与他们出色的记忆密不可分。因此,谁要想成才,成就一番事业,就非得提高自己的记忆不可。
第四,记忆是人类学习知识的重要工具。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
17世纪著名的教育家、捷克人夸美纽斯也曾经指出:“假如我们能够记得曾读到、听到和我们所曾欣赏过的一切事物,并随时可以应用,那时我们便会显得何等有学问啊!”
在这里,培根和夸美纽斯所强调的正是记忆对于人类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很难想象,一个人如果没有记忆,或者记忆力很差,他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到了明天就会忘记;而他们明天学的知识,到了后天又会忘记,他们总是感叹自己记不住任何东西,抱怨自己的记性差,甚至哀叹自己不是学习的料。相反,另外一些记性好的人,他们对所学过的知识能够印象深刻,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随时调出来,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
事实上,那些记性好的人和记性不好的人相比,更容易走向成功。因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快地记住、吸收了自己所学的知识,因而也更容易学习新的知识,并进一步探讨更加复杂的问题,从而不断推进自己的思维发展,使自己脱颖而出,逐渐走向成功。
4.认识记忆的几种类型
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分析,我们得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记忆类型,这些记类型具体包括: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记忆类型,一旦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记忆类型,用来帮助自己进行记忆,会让我们在记忆的时候,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让我们认识一下记忆的这几种类型。
(1)视觉型
视觉型是借助视觉效果来达到帮助记忆事物的类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对颜色非常敏感,他们对于自己所看到过的颜色印象非常深刻;而有的人却对形状非常敏感,能够对自己所看到过的各种事物的形状记忆犹新。在这里,人们就是借助自己的视觉功能来实现对事物的记忆。
人们在看视频的时候,会对各种精彩的广告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其中除了广告的内容比较新颖、别致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广告中的商品对人们的视觉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例如有的商品在包装颜色上非常讲究,有的商品在外形结构上能够吸引观众,有的商品利用视屏画面的变换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其实,不论这些广告如何花样百出,它们能够吸引观众注意的关键点就在于充分利用了观众的视觉型记忆功能。
一般来说,人的记忆以视觉型居多。据有关科学家的研究统计,我们可以得知人类的记忆信息中,有70%~80%是视觉型的。尤其是对一些特殊行业的人来说,他们对视觉型记忆的依赖尤为明显,例如画家、服装设计师、美容师、设计人员等,他们的视觉记忆能力特别强。因此,对于这一类型的人来说,将记忆的信息视觉化,对他们进行记忆最为合适。
在婴幼儿的教育当中,也有人发现利用视觉功能帮助孩子进行记忆非常有效,因为孩子对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对自己所看到过的东西能够在脑海中留下一定的印象,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绝大部分的婴幼儿教学中采用彩色挂图教育的原因。
(2)听觉型
这种记忆类型主要是依靠人的听觉功能来实现对事物的记忆。在现实当中,有许多利用听觉帮助记忆的现象。例如,许多人从小时候就喜欢音乐,他们总是在身边带一个录音机或随身听,一有空就听音乐和歌曲,久而久之,自己也对这些音乐和歌曲非常熟悉,甚至自己也会弹唱。还有人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听外语磁带,加深对所学的外语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
听觉记忆功能可以通过训练产生。例如,电话接线员能够分清很多不同人的声音;在工厂工作的机械工人能够借助工具的敲打声来判断机器有没有故障;人们学习外语时经常收听外语广播节目,以提高自己的外语听力水平等。显然,这些能力并不是天生的,通过努力(听觉记忆),我们可以提高自己在许多方面的能力。
(3)运动型
这种记忆类型主要是依靠动作来达到对事物的记忆。例如,我们常常见到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做一些游戏,这些游戏大多和他们所学的课文知识有关。如在学习《雷雨》这篇课文时,教师组织大家进行舞台表演,让同学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利用这种方式来加强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这种方式,大大加深了同学们的印象,也增加了大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运动型记忆的特点,就是通过整个身体运动器官的活动,来达到对事物的记忆。由于这种记忆不是纯粹的机械记忆,因此一旦记住就很难遗忘。这是运动型记忆和其他记忆类型明显不同的地方。
体育运动就是依赖运动型记忆的典型例子。例如人们一旦学会了骑自行车、打乒乓球、打网球之后,就终生难忘。
(4)混合型
混合型记忆是指视觉型记忆、听觉型记忆、运动型记忆这三种类型的混合体。当然,在这种记忆类型中,并不是所有的记忆类型都具有同等的地位。例如对有的人来说,可能视觉型记忆更多些,而其他两种记忆则相对要少些;而有的人则运动型记忆要多些,另外两种记忆要少些。
也就是说,混合型记忆是不平衡的,大都偏向于某一种类型。但是即使是视觉型记忆较强的人,同时也要依靠听觉记忆、运动记忆来记忆事物。
记忆,看似是脑袋的事,其实不是。从记忆的类型看,脑袋还需要很多辅助才能完成记忆。总的来说,如果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记忆类型,并且能够将各种记忆类型综合起来,那么在记忆东西的时候也许会更加有效。
5.人的大脑为什么会遗忘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往往在你说过一句话之后,自己回想一下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说的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会遗忘?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记忆力是我们储存及抽取资讯的能力,学习一些记忆的技巧,则更有助于增强你的记忆力,以便于你更容易记住你所观察的事物,并在你的脑海中长时间地保持。
首先,你可以先了解一下记忆的三大系统:
(1)感官记忆
感官记忆指保留住你从感官立即接收到的资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会将讯息传至大脑。感官记忆是稍纵即逝的,前一个印象在几秒种之后很快就被新的印象所取代。
(2)短期记忆
短期记忆,指暂时保留资讯,为时约20分钟到30分钟,除非你继续练习,否则你无法长久保存资讯,有些短期记忆的项目会传达到长期记忆中。
(3)长期记忆
长期记忆,是保留进一步处理过的资讯,且能储存大量的资讯,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资讯可维持数年,甚至终生不忘。
人们为什么会遗忘?遗忘是如何形成的?经过专家们研究讨论已找出了相关的答案,他们认为,虽然许多记忆存放在长期记忆中,但它们并不是随时可取得的,如果你把资讯误存到资料库,你便无法立即取出来。在放置资讯的时候,应该找到一些线索,让你意识到它的存在,假如你使用文字处理机,若不输入文档名,便无法抽取资讯,在你的记忆中也会仿佛有很多东西都消失掉了。如果你能找到相关的线索,也许就可以把这些资讯抓回来。
专家们对遗忘的另一解释是,消退理论,也就是不用则退的道理。就像你多次走过的草地所形成的小路,当人不再走这条小路时杂草就会慢慢长起来,以至埋没它。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背了很多诗词、公式以及外语单词,如果你很久都不去使用它们,那么它们就会与你擦肩而过,好像永远消失了一般。然而,你可能会感到很诧异,假如你再重新回到学校再学一次的话,很快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记住了好几年都没有练习的内容。当你感到当前的新资讯与旧资讯纠缠不清时,也会严重影响你的记忆力,除非你能将它们区分开来,否则它们可能会相互干扰。
一则现代的格言指出,人们能记住20%他们所听到的,75%他们所看到的,而能记住90%他们做过的。这个说法似乎暗示着听觉型的学习者处于劣势,其实不然,这则格言隐藏的真正含义应该是参与的器官越多,记忆力就会越强。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去学习,就应该尽可能地尝试利用各种感官的学习模式。假如你将自己的学习限制在仅仅听课而已,那忘记的机会就是很大的。相比之下,如果你抱着主动的态度倾听,并将你理解的内容用你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那么你在学习和记忆方面的胜算便会大幅度增加。换言之,如果能结合听、看、做这三种方式,你可能会学得更好。举例来说吧,书写和朗诵有助于记忆,将资讯用图示表示出来,也是不错的方法,若再加上一些颜色,使重要的部分凸显出来,则更有助于记忆了。
读过这些理论之后,你有何感想?其实这些理论的主旨就是,记忆尤如学习一般,是一种主动而非被动的过程,你对自己的记忆握有大部分的主导权,而且可以训练自己记住更多所观察和学习到的事物,根据自身情况,可以拟订出特别的策略来增进你的记忆力。
6.了解大脑的秘密
英国作家、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布赞简明地指出:“你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是由千万亿个脑细胞构成的,每个脑细胞就其形状而言就像最复杂的小章鱼。它有中心,有许多分支,每一分支都有许多连接点。几十亿脑细胞中的每一个脑细胞都比今天地球上大多数的电脑强大和复杂许多倍。每一个脑细胞与几万至几十万个脑细胞连接。它们来回不断地传送着信息。这被称为迷人的织造术,其复杂和美丽的程度在世间万物中无与伦比。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
从顶部到脑干,你的大脑包括3个截然不同的部分:大脑、小脑、脑干。其次,你的大脑有左右两部分。两部分控制不同功能并以不同的方式工作。两部分通过一个奇妙的电子化学胼胝体连接,其本身有3亿个活跃的神经细胞。它像一部电话自动交换机那样瞬时将信息传递开去。
人的脑量有1400毫升,重量只有约3.5磅,然而它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
人的大脑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每个神经细胞的边缘又都有若干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称作树突和轴突。在轴突的末端有个膨大的突起,叫做突触小体。每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跟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轴突接触。这种结构叫作“突触”。神经元通过“突触”跟其他神经元发生联系,并且接受许许多多其他神经元的信息。神经元传递和接受信息的功能,正是大脑具有记忆的生理基础。每个神经元上有多少个突触呢?有人估计,在人们大脑皮层每个神经元上平均有3万个突触。而人脑的神经元大约有140亿个。这样的结构特点,就使大脑成为一个庞大的信息储存库。一个人脑的网络系统远比当今的英特网还复杂。
人类对大脑了解得越多,越发现人脑的容量和潜能远远超过早期的预料。脑的储量足以记录每秒1000个新的信息单位(从出生到死亡)而绰绰有余。最近的实验指出,事实上我们能记住发生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件事。
  脑的运算速度之快是令人咋舌的,几百分之一秒内接收一个人脸的视觉映象;在1/4秒内分析它的许多详细情况,并将全部信息综合成一整体在大脑中产生一个明确的、三维的面容。即使从未在这个地点见过这个面容及其表情,人脑仍能从其庞大的记忆中的数张其他面容中识别这一面容,能想起关于这个人的许多印象。全部过程仅需要1秒钟。上述情况发生时,脑分析和整理视觉信息及其他感觉信息,用声音和气味来协助鉴别这面容。脑能控制和调整身体的位置,保持其平衡或平稳运动,并连续地控制体内数百个参数,校正任何偏离正常的地方,以维持身体的最佳功能状态。在我们一生中的每时每刻,大脑以这种方式时刻不断地觉察、记忆、控制和综合无数不同的功能。
人们常说,我们只用了我们全部智力潜能的10%。但现在看来,这个估计是过高了。我们用的连3%都不到,有可能是0.1%或更少。
就人脑的复杂性和多功能性而论,它远远超过地球上的任何复杂计算机。它的数学运算和循序渐进的逻辑分析过程是非常迅速的,然而这些能力仅仅代表人脑许多能力的微小部分。
人脑和计算机之间的最重要区别在于人脑不只是直线似地按逻辑工作,而且能同时对信息进行加工和综合,从中提出普遍性的内容。人脑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内就能识别一张面孔,世界上却没有一台计算机能做到这一点。计算机发展到今天,能做到从10个左右的物体中识别一个像杯子这样的简单物体,但就是做到这一点对大脑而言是“小儿科”的问题也要花费几分钟时间。而且只能区别物体的大体类别,而不能识别特殊物体。
我们现在对人脑所了解的这些,是在最近的25年中才了解到的,这些知识大多不能在学校学到,但能够改变我们生活学习的方法、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方式。
7.掌握大脑的知识遗忘规律
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刚学过的内容,看过的书,很快就不记得了。我们总是这样抱怨自己“我的记性真差,怎么总是记不住”……种种现象都说明了一点:自己的记忆效果并不好。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真的是我们的记性差吗?难道这真的不能弥补吗?当然不是。只要我们掌握了遗忘规律,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记忆效果。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和遗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发现了著名的遗忘规律,即遗忘曲线。
通过对无意义音节的研究,艾宾浩斯发现遗忘在识记的初期最快,以后逐渐减慢,到了一定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保持量趋于恒定,即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不均衡变化。
为了避免遗忘,我们要及时“复习”需要记住的内容,以达到最好的记忆效果。
俄国教育学家谢切诺夫说:“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是一个记忆与理解的过程,没有记忆就不可能学到知识。
有实验表明,英语单词一旦记住,时隔一天可以保持90%;学过以后3天不去复习,就会忘掉60%~70%;3周时间不复习,记住的单词就所剩无几了。
不只是英语,大脑对其他学科的记忆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在学习结束后的短时期内,大脑遗忘的速度较快,遗忘的数量较多。经过一定时期后,就会逐渐平稳,遗忘速度就会减慢,遗忘的数量也会减少。
而且,遗忘现象不是存在于某个人或某些人身上,而是人类在认识事物中每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现象。当学生们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必然会干扰旧的知识,学到的知识如果得不到巩固,则保持在大脑中的痕迹必然会逐渐减弱以致消失。
针对大脑这种遗忘的规律,我们应该通过及时“复习”来防止遗忘。这里的及时是指,在遗忘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去温习学过的知识或回忆做过的事,这样就会延迟遗忘。
在根据遗忘规律帮助我们记忆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回忆和温习要趁热打铁
遗忘是立刻发生的,而且刚学过的知识遗忘率最高。所以我们要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也就是要趁热打铁。
(2)避免机械记忆
许多实验都证明,对于无意义的机械记忆内容,及时复习往往胜于集中学习。比如,背英语单词,平时经常性地记一记比集中起来记忆效果要好。
但在有意义的概念形成的学习中,以及在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并形成规律的学习中,集中练习的效果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遗忘是一种正常的普遍现象,无人例外。应去除认为自己“记性差”的消积心理,这也是提高我们记忆效果的关键。
记不住,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根据遗忘规律帮自己记忆。在学习知识的时候,防止遗忘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是及时复习与经常复习相结合,复习的次数先密后疏,先多后少,即在遗忘速度最快的初学阶段,复习次数应尽可能地多些;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延长。
只有遵循遗忘规律,才能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记住所学的知识,使我们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8.我们是如何记忆的
记忆的最初是利用形象记住事物。就是说,在大脑中好像有个电影银幕,当看到文字或听到话语的时候,要立刻在这个银幕上描绘出形象来。只要经常练习,养成这种习惯,那么看到或听到的事物的形象,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映现在头脑中,因而就容易留下记忆。
当脑海中浮现形象的时候,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尽可能把它们换成具体的物品。例如,从香烟这个词想象出自己常吸的某品牌香烟的形象;要是领带,就想象出一条有着时兴花样的领带的形象;如果是围巾,就想象出你所喜爱的经常戴着的围巾的形象。
如果只浮现出一般的物品,则印象平淡,不容易记住;反之,若换以自己最熟悉的身边物品来描绘形象,就容易记住。
另一个要领是,要特别夸大形象。在头脑中描绘一支圆珠笔时,如果形象只有实物那样大小,印象就不深。要把圆珠笔的大小扩大到头脑中的银幕那么大。若描绘花,就不要描绘一朵,而要描绘一大片花圃,那样记忆的效果就会更好。
在各种会议上,与其做这样那样的详细文字材料的报告或工作说明,还不如用图表说明更容易理解。因为,这样做能在大脑中直接留下整体事物的形象。
许多名人之所以有超乎常人的记忆力也就是善于利用图像记忆来记忆自己所需的知识。举一个例子来说吧。
任伯年是清末著名绘画大师,擅长花鸟、山水及人物画,尤以人物肖像画最为擅长。任伯年10岁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出门去办事,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正赶上父亲的一位朋友前来拜访。当来访者得知他父亲不在家后,也没留下姓名和口信就转身走了。任伯年的父亲很晚才回家,听儿子说有人来找过他,便问:“来的那个人是谁啊?”任伯年当时没有问,来访者也没有说,因此回答不上来。后来,任伯年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来访者的模样画在一张纸上,因为画得非常像,所以父亲一看就知道来访者是谁了。
任伯年能把来访者画下来,固然和他的绘画能力好有很大关系,也和他卓越的记忆能力分不开。任伯年所运用的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图像记忆法。仔细想一想,我们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想记住一些东西而又总是无法记住的时候,只要把这些东西转换成图像,便能加速记忆。由此可见,图像记忆对提高人的记忆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如果你希望自己也拥有图像记忆的超群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经常练习。俗话说:“熟能生巧”,要想增强自己的图像记忆能力,就一定要加强练习。例如,我们在听别人讲故事的时候,不要只是被动地听,而应该调动自己的思维,在脑海中呈现出生动的情节;如果是阅读图书,在读到绿油油的小草的时候,眼前就应该想象出一片绿意盎然的小草;读到皎洁的月光的时候,眼前就出现一轮明月……只要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我们的图像记忆能力就会迅速提高。
其次,锻炼自己的想象能力。我们所接触的词语或概念并不总是形象的,在对抽象概念如好坏、上下、左右、大小、多少等进行理解记忆时,单纯的联想是不能奏效的,只有想象力能帮助我们把这些抽象概念赋予一定的形象,从而更好地完成记忆任务。例如,你想识别“好坏”,不妨在纸上画一个好苹果和一个腐烂的苹果;如果想识别“上下”,可以画一条水平线,线的上面就是“上”,下面自然也就是“下”了。
图像记忆法只是记忆法中的一种,但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它与想象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帮助记忆。在实际学习中,并不是所有的记忆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灵活运用你大脑中储有的一切信息。调动所有可用的思维方式帮助记忆的实现。
记忆的最初源于形象,这与人体的构造是分不开的。因为人总是最先以眼睛去感受外物。刺激大脑形成可供记忆的形象。又根椐外物的特征去唤醒大脑深处的记忆。所以,人总是善于用形象记忆法获取记忆的最佳效果。在学习中,我们不妨学一学任伯年的记忆法。也许,可以发现我们的记忆力也大有长进。
9.你也可以提高记忆力
记忆力这部机器越是开动得多,就越有力量,只要你信赖它,它就有能量。
我国宋代福州地区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刚开始求学时,每拿到一本书,总是迫不及待、匆匆忙忙地读下去,很快就读完了,但是印象却很模糊,收效甚微。为此他经常哀叹自己的记忆力不好,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时常为此感到苦恼。
后来,陈正之遇到了理学大师朱熹,他将自己的苦恼告诉了朱熹,朱熹对他说:“年轻人,你以后读书时,每次只读50个字,并且接连读两三百遍,看看能不能记住。”
陈正之回家后,按照朱熹教给他的方法,每次读书时只读50个字,务求读懂读透,并且努力记住,然后再往下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陈正之果然做到读过的书经久不忘。
后来,陈正之的学问大长,成了一位真正学问高深的人。
可见,记忆也要讲究方法。一个人要想记住某些东西,就要运用适当的记忆方法,而不能认为任何东西随随便便就可以记住、记牢。
对数字感到厌烦的人,如果喜欢打麻将,可能很快就能学会算番。对人名没有任何概念的人,却往往能脱口说出很多明星的名字。许多学生讨厌记英语单词,但是他们却能够很流利地唱出英语流行歌曲。
我们对于自己所关心的事物,往往能毫无困难地记住。因此,小学生能够将上学途中所见到的玩具店名记得一清二楚,除了因为儿童的脑部活动比较活泼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相反的,一个每天坐公共汽车上下班的人,对于窗外的街景却没有丝毫的印象,这就是因为他没有抱着感兴趣的心情去欣赏。
因此,记忆的先决条件就在于对所要记忆的东西要有浓厚的兴趣。
  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种开放式的小学,它们取消了学年制,并把教室的墙壁改装成能够自由移动的装置。有些地方,甚至连课桌也不用,完全让儿童依照自己的想法去计划读书课程。实行这种方法的结果,是儿童在理解和记忆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很多。
兴趣固然是记忆的源泉,但是,要一个人对他所讨厌的科目发生兴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遇到这种情形,可以和担任该科目的老师,或和该科目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们谈谈,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若干年的研究心得,必定对该科目有着很浓厚的兴趣。
从彼此的交谈中,你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对于该科目疏忽的地方,甚至可引发自己对该科目的兴趣。虽然这仅是一点点的兴趣,但是它就像滚雪球一般,能使你的求知欲不断增加,进而帮助你大量地吸收知识,提高记忆力。
记忆在脑部的功能中,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脑部有所谓的旧皮质与新皮质。从发生学上来说,旧皮质是先形成的,它担任了睡眠等维持生命所不可欠缺的机能;而新皮质则担任比较理性的思考等意识活动。
具有震撼力的记忆是最不容易忘记的,因为它突破了旧皮质而达到新皮质,和生命的本能连接在一起,再经过长时间地附着,因此在一般的记忆消失之后,它仍然能留存在脑海里。
我们对于自己看过的歌剧,常常会忘掉它的故事情节,但是,剧中某一幕的印象,却往往会记忆在脑海深处。例如我们小时候看过的《十诫》,其中摩西扬手把海水分开成为一条狭道,然后率领子民渡过的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虽然全剧的情节已记不清了,然而,这个画面却能一直清晰地烙印在脑海里。这种记忆很可能是由于第一次见到如此壮观的场面造成的吧!
因此,把你所要记忆的事物,造成一种对自己能产生震撼的效果,也是形成记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德国大音乐家门德尔松在他17岁那年,曾经去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首次公演。等音乐会结束,回到家里以后,他立刻写出了全曲的乐谱。这件事震惊了当时的音乐界。虽然我们现在对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早已耳熟能详,可是在当时,首次聆听之后,就能记忆全曲的乐谱,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在门德尔松的脑海里,必定有个排列整齐的资料柜,并且将一个一个的音符,严密地分别放入各个抽屉里。如果将他和那些同时聆听却未能把音符按规律放入抽屉里的人相比较,门德尔松自然能够正确地记忆这些音符了。
记忆力好的人,他的资料柜一定摆放得井然有序。记忆力不好的人,则往往不加分类地把事物乱堆在一起。如果我们能时时留意,把想记忆的事物一一分类整理,在装入或取出资料的时候,就比较省事了。
你也许常常抱怨自己会忘记某些事情,不过这其实不一定是什么坏事。真正的“过目成诵”者是很少的。假如对所有见过的东西都过目不忘,那不是真正的聪明,倒可以说有点儿可悲了。
例如有些人学习英文,将一本英文词典,从A起一页一页地默记下去。有的人为了锻炼记忆力,竟然逐页背诵电话号码簿。这都是很愚蠢的办法。将词典里的单词硬压进大脑里,到了应用时就会茫无头绪,反而造成混乱。
再比如,你只需要记住某个开车时刻,却把整个列车运行表都背了下来。这不但加重了大脑的负担,时间长了还会变得神经衰弱。
你一定要记住如下秘诀:没必要记住的东西就彻底忘掉好了。可以说,每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同时也是一个知识贫乏的人,因为他的注意力是集中在某些最有用的知识上,而对其他一些他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却一点也不注意,即到了所谓“视而不见”的地步。
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就是这样。作者说他“知识贫乏的一面,正如他知识丰富的一面同样惊人”。关于文学、哲学和政治方面,他“几乎一无所知”,甚至“连哥白尼学说及太阳系的构成,也全然不知”。
对此,福尔摩斯反而感到是理所当然,他认为,即使懂得这些,也要尽力把它忘掉。他说:“我认为人的脑子本来像一间空空的小阁楼,应该有选择地把一些有用的家具装进去。只有傻瓜才会把他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破烂杂碎一股脑儿地装进去。这样一来,那些对他有用的知识反而被挤了出来;或者,最多不过是和许多其他的东西掺杂在一起。因此,在取用的时候也就感到困难了。所以一个会工作的人,在选择要把一些东西装进他那间小阁楼似的头脑中去的时候,他确实是非常仔细小心的。除了工作中有用的工具以外,他什么也不带进去,而装进去的那些工具又样样具备,有条有理。如果认为这间小阁楼的墙壁富有弹性,可以任意伸缩,那就错了。总有一天,当你增加新知识的时候,你就会把以前所熟悉的东西忘了。所以最要紧的是,不要让一些无用的知识把有用的挤了出去。”
福尔摩斯这些话虽然有失偏颇(例如他不应把各科的知识完全割裂开来等),但他认为“应当记忆有用的知识”这种观点却是正确的。
因此,我们在锻炼自己的记忆力时,必须要知道什么东西具有记忆的价值,然后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记住它们。从某个方面看,记忆术其实也是“善忘术”,关键是你要选择好记住什么,忘记什么。
◎蔡加尼克效应
蔡加尼克效应是格式塔学派心理学家勒温的弟子蔡加尼克于1927年发现的一种记忆现象。在一次实验中,蔡加尼克让被试者连续去做22种工作,其中有些工作让被试者完成,而另一些工作则令被试者中途停止,接着去做别的工作。就全部实验来说,每种工作被完成或被中止的次数完全相等;就每个被试者来说,完成的工作和被中止的工作各占一半。当每一被试者完成一次实验后,他就立刻让被试者去回忆所做过的工作的名称。结果发现,绝大多数被试者首先回忆到的是那些被中止而未完成的工作名称,对此,被试者不仅回忆得快,而且也回忆得又多又准确。被试者对未完成工作的回忆量平均为68%,而对已完成工作的回忆量平均为43%。这就是心理学史上著名的“蔡加尼克效应”。1927年蔡加尼克在德国《心理学研究》上,发表了她的实验报告,她自己对该实验的解释是:“当被试者接受一项工作时,内心便产生一种完成这项工作的准需求,完成工作便意味着解除心理紧张,或使准需求得到满足;如果未完成工作,紧张状态继续存在,准需求有待实现。中途受阻未完成工作的被试者,之所以在回忆工作时占优势,一定与这些继续存在的准需求有关……所以,回忆便可作为鉴定紧张系统存在的一种指标。”这种记忆现象被称之为蔡加尼克效应。
10.你可以记得更快、更牢
锻炼记忆力是有技巧的,锻炼记忆力也是一种艺术,而且必须从头学起。一旦你掌握了基本的技巧,你就会马上意识到这些技巧有多么实用,多么神奇。
首先,你要了解惊人记忆力的秘诀在于强大的“最初记忆力”,这一点很重要。倘若有人说自己忘记了做什么事,这说明他最初根本就没有记住。而最初没有记住的事情,就谈不上会“忘记”了。你大脑中任何第一时间就能记住的事情都会很容易回忆起来,也不可能会忘记。
这就是所说的“最初记忆力”的意思。锻炼“最初记忆力”就是迫使你大脑中接收的信息第一时间就能在脑海中扎根,你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记住听到、看到或读到的信息。
对于所有人来说,无论大脑接收过记忆训练还是没有接受过,有一条规则都同样适用,那就是:如果想要记住任何新信息,就必须使这条信息与你已经知道或记住的信息联系起来。联系与记忆紧密相关,指的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捆绑在一起,或者在它们之间建立起关系。
这条规则便是记忆的关键所在,是记忆力的基础。其实人的一生都在使用联系这个方法去记忆,记忆才会存在。你记住的每一件事,其实都已经将它与其他一些事物进行了联系。例如:“意大利与靴子”“高音谱号与‘好男孩都乖’的口诀”。如果你听到或看到一些事物后会情不自禁地说出“哦,这件事让我想起来”……之类的话时,你就正在使用联系的方法。每一件事都与另一件事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这就是为什么它会让你“想起来”的原因。
不过问题是,你的大脑进行联系的整个过程都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都没有想到或意识到它,更不用说去控制它。不过从现在开始,你的目标就是要有意识地将你想要记住的信息与其他能够提醒你想起它的信息联系起来。整个过程都要有意识地去联想,要有自己的控制力,争取可以自主控制整个联想的过程。而“链接与固定”记忆法就能帮助你实现这个目标。
一般说来,与含义比较具体的信息相比,抽象、模糊、意思不具体的信息记忆起来要难得多。而“词语代替”记忆法就会使你大脑中的这些抽象信息变得有棱有角,含义变得具体,形象也会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这样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链接与固定”法、“词语代替”法等都是你日后会用到的有效记忆法。使用这些方法,你肯定会轻而易举地记住课本上的内容。与你以前死记硬背的方法相比,你会飞速般完成自己的作业或工作,体验展翅翱翔般的感觉。
要想学会“聪明”地记忆,你必须首先学会“链接与固定”记忆法。我们会教你一些“小窍门”来掌握这个记忆法,在你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你将会知道怎样将这个方法应用到学习当中去,只是应用之前要先学会一些基础方法和技巧,然后再加以实践,我们保证你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这一切。
学习过基础方法和技巧后,你可能会迫切地想向家人和朋友们展示你的学习成果。这样做没有什么不妥,你可以尽情地展示,展示的过程也是一种很好的练习。把这个过程当作一种游戏吧,看看你学习这些技巧方法后到底能记住多少知识和信息。以一种轻松和愉悦的心态去学习,因为这个过程的确非常有趣!
根据一些参考书上的记载,日本富士山的高度为12365英尺。为了记住这个数字,可以把富士山想象成由数以万计的日历牌组成,因为日历牌会提醒你一年有12个月,一共有365天,这样你就想起了12365这个数字。
上面这样的记忆法的确会对你有所帮助,但应用起来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们只适用于或只能应用于特定的事物,我们的目的是让你能够联想起、记住任何学到的知识和信息。下面你会学到一些在内容和范围上都没有局限的记忆法,它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应用于记忆任何种类的信息。
◎多咀嚼能增记忆力
科学证明:人的咀嚼是能有效防止记忆衰退的方法之一。有人认为,其原因在于咀嚼能使人放松,如果老人咀嚼得少,其血液中的荷尔蒙就相当高,足以造成短期记忆力衰退。如我们在观察人群时就会发现,经常咀嚼的人牙齿好,吃饭更香,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也随之增强。又如,美国人最爱咀嚼口香糖就是例证。
  1.动机是影响记忆的一个重要因素
动机是记忆的动力。无论事情大小,只要有记忆的动机,注意力就会格外集中,记忆就会长久。也就是说,人的记忆的目的和记忆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记忆的效果就越好。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之父弗洛伊德坚持这样的观点:要想记住一件事,必须是个有心人。他认为,人们所记忆的事物,应该是自己要记住的;人们所遗忘的事物,应该是自己要遗忘的。他说:“动机是所有记忆和忘却的基础。”
弗洛伊德自己也曾有过一段这样的经历:有好长一段时间,他一直记不起一位女患者的名字。后来,他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这位女患者曾患有恶性胃溃疡,而弗洛伊德却错诊为神精失常。这次误诊大大挫伤了弗洛伊德的自尊心,使得他在潜意识当中想忘掉这不光彩的一页,于是就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这位女患者的名字。
可见,动机不同,记忆的效果也会大不相同。例如在平时,我们被介绍与某人的两三位朋友认识,往往不到几分钟,就已把他们的姓名忘得一干二净。这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没有记忆的动机。如果你的确需要记忆,当没有听清楚别人介绍姓名时,应该非问明白不可。这时,对方往往会因为你这样注意他,而感到格外高兴地回答你,同时你也可以因为集中注意力而记住他的姓名,得到了确切的印象。
因此,在记忆之前,明确记忆的动机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你事先不想记住某件事,就不可能对这件事产生足够的注意力。这就像有些事物你虽然看到过,但没想到以后还要提到它,所以你就不容易回想起来。例如你每天回家时都要上楼去,但你能说出一共有多少级楼梯吗?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你记不住,并不能证明你的记忆力不佳,这主要是你没有记忆的动机。你借了5元钱给别人,可能很快便忘记了;但你借了500元钱给别人时,恐怕你就不会那么容易忘记。这是因为你有了记住这件事的动机。
记忆的动机出于各种不同的需要,也出于各种不同的兴趣。有这样的人,他可能忘记了约会,忘记了孩子,忘记生活中的许多琐事,但对于他本行的公式、定律、数据却记得一清二楚。
我们来看一下爱迪生的例子:1871年的圣诞节,爱迪生刚参加完自己的婚礼,突然想出个解决当时还没有试验成功的自动电报机问题症结的点子,便悄声地对新娘玛丽说:“亲爱的,我有点要紧事到厂里去一趟,我今晚一定回来陪你吃饭。”
新娘一听,心里不大乐意,但一看到他那副紧张的样子,只得无可奈何地把头点了点。他这一去,一直到晚上也不见人影。
直到将近半夜时分,有人去找爱迪生,见厂里点着灯,隐隐约约有人影在晃动着。进去一看,爱迪生正在那儿聚精会神地干活。
来人不禁脱口而出:“你这个新郎,原来躲在这儿,害得我们找得好苦呀!”
爱迪生忧如大梦初醒,忙问:“什么时间了?”“有12点啦!”
爱迪生大吃一惊,立即飞也似地直奔回家,一路上边跑边叫:“糟糕!我忘记了!今晚要陪玛丽吃晚饭哩。”
爱迪生为什么会把如此重要的事情都忘了呢?问题就出现在“重现”这个阶段上。尽管他有记忆的动机,但由于对某一部分接受过强,而对另一部分就相对减弱了,以致忘记了自己的新婚之夜。
有意识的记忆可以使记忆的时间保持得长一些。初次见面的人及其服饰、在电话簿上查到的电话号码等,一般说来人们是很少有意识地去记的,因此就是当时记住了,过后也就遗忘了。
像这样的记忆叫做短暂记忆。这种记忆当然与自己的意识有关。与此相反,如过了很长时间仍能取出来的记忆,就叫长期记忆。
心理学家英斯帕令曾对短暂记忆究竟能保持多长时间做过试验。他把无意义的12个数字,让试验者看半秒,然后请试验者说出来,结果试验者只说出了4个。他又把数字增加到十四五个,结果试验者还是只记住4个。把数字减到10个,然后是8个,试验结果仍然相同。
这说明,不管在半秒之内,被试验者的头脑多么敏捷,也许他能把全部数字在那一瞬间都记住了,但一下子又忘得只剩4个了。
心理学家彼得逊教授还做过这样的试验:他选了两班学生,把一件事情同时告诉学生,并要他们记忆。他对第一个班的学生说:两小时以后要来一个测验;对第二个班则说测验放在两周以后。
两个小时后,他让两个班一同参加测验,结果第二个班的成绩不及第一个班。两周以后再测一次,这回第一个班又不如第二个班了。
可见,时间对记忆力有影响。这启发了我们:不要随便更改计划,把一件事提前或推后进行,这样效果很可能就不及按原定计划的时间去做好。总之,你要记住:无论事情大小,只要有记忆的动机,注意力就会格外集中,记忆就会长久。
2.有兴趣才会有好的记忆力
对于一个急需提高记忆力的人来说,如何培养和提高记忆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著名文学家歌德就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在他的自传中回忆自己学习小提琴的经历时说:“我渴望着把异常优美的乐曲表达出来,就逼着自己提高演奏的技巧,对于那些枯燥的乐谱也就容易记住了。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
那么,究竟什么是兴趣?为什么兴趣会对人的成功记忆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呢?
所谓兴趣,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特殊喜好,它能够引导人们去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它和人们的需要密切相关。可以说,兴趣是记忆活动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凡是能够引起人们兴趣的事物,就容易被人们记住,而且能够保持很长的时间。相反,凡是人们厌烦的事情、讨厌的东西,就不容易保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做过一次实验,他让100名儿童回忆他们听说过的有趣的故事和无趣的故事,结果,这些儿童绝大多数都能够记住有趣的故事,而无趣的故事大多数都忘记了。
这也许和我们每个人的体验相类似,例如我们对于自己成功的体验往往记忆非常深刻,而对那些令自己不快的感觉在内心当中总是不自觉地希望将其忘记。
针对兴趣的这一特征,一位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有助于在学生的记忆中巩固教材的一些条件中,占有一定地位的是对所掌握的知识发生兴趣。教育心理学教师的观察证明了,如果对课程的内容发生兴趣,只要付出很小的努力,那么材料巩固得就比材料没有触动学生、使其无动于衷的时候,要持久得多。”
怎样培养你的“兴趣”呢?以下为你提供了几种方法:
(1)让无意义的记忆材料变得有趣起来
对于那些没有多大兴趣的记忆事物,应该尽量使其趣味化。让记忆对象有趣起来的最佳手段莫过于进行巧妙的联想与有创见的想象。
(2)将需要记忆的内容编入感兴趣的事情之中
结合着感兴趣的事情,原本很生疏的词语会一下子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在人的记忆中也能保持长久。例如,儿歌因其押韵、朗朗上口,很容易记忆。教小孩在学习英语单词时,可以把它们编成儿歌,增强孩子的记忆兴趣。例如,“自行车是bike,前加motor变摩托,car和bus,乘客坐,truck专门来运货。”他们一边玩一边念儿歌,反复几次,就把自行车、摩托车、轿车、公共汽车和卡车5个英语单词记住了。
实践表明,量少的材料便于整体记忆,量多的材料分段记忆效果较好。如果对数量少的材料采用形象化、色彩化、动态化的手段,使其变抽象为直观,变呆板为形象,便会大大提升记忆效果。例如用谐音、方言等记忆方式,可以使记忆材料趣味化,从而提高记忆的效果。另外将学习中要记忆的内容变换形式,例如采用交谈、讨论、辩论、竞赛等方式,就可以使原本枯燥的记忆内容变得令人感兴趣。
(3)将记忆内容寓于美妙的音乐之中
据研究,音乐播放的声波能够改变人的脑波运动。一旦人体的自我律动与乐曲合拍产生共鸣时,就能激活大脑储存的多种信息。在这种舒畅和谐的美感中,人的记忆会得到深化和超越。人的大脑最容易吸收美好的旋律。
所以,对于记忆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你能够充分发挥兴趣的巨大潜力,那么你也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记忆能手。
3.提高注意力才能提高记忆效果
注意力是一个唯一的门户,只有经过这个门户,外在世界的印象,才能在心里引起感觉。只有关注正在发生的一切,我们才能清楚地认识我们现在这个世界。
通常,我们对眼前的事情注意得不那么密切。其实,真正的记忆术就是“注意术”,因此有人把这看成万世不变的记忆法则,这是有道理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注意和记忆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没有注意就没有记忆。
所谓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或者是集中精神注意事物和行为,把它们固定于意识之中。因此注意力越强,印象便越深刻。我们之所以会很快地把见到的、听到的、感到的东西忘掉,就是因为没有对它们给予必要的注意。
心理学认为,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它是一切心理过程都必须具有的一种特征。许多心理学家在谈到“注意”这个问题时,总是会引用下面这段话:“注意是一个唯一的门户,只有经过这个门户,外在世界的印象,或者较为挨近的神经肌体的状况,才能在心里引起感觉来。如果印象不把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它身上,那么,虽然它也可能影响我们的肌体,但是我们是不会注意到这些影响的。”可见,注意和记忆之间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和神经学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
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在同一时间处理两个或两个以上问题,比如一边做数学运算一边辨认图形。
结果发现,大脑在两项任务间转换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从事两项工作所用时间比做完一件再做下一件所用的时间多出50%。
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一边让志愿者听复杂的句子,一边让他们辨认几何图形。而这两项任务由大脑的不同部位处理。
研究人员发现,在同时处理两项任务时,大脑的两个部位都不能进入最佳状态。
这说明,人的大脑只有在持续不间断地处理一件事务的时候才能发挥最佳功能,也就是说只有在“专心致志”的时候,做事效率才是最高的。
当然,大脑的这种工作模式并不意味着人们不具备同时处理多项工作的能力,只是当人们这么做时,效率和准确率都会下降。
而且有时候,一心二用还会带来危险。比如,开车时,无论喝水、听音乐、梳头还是打电话都会带来危险。
一个人是否能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对学习、工作、生活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一个人一生必备的良好习惯。
培养记忆力,就要求我们应该学会通过各种方法来培养自己专心致志的注意力习惯。我们总结出以下培养“专心致志的注意力”的几点规律和要求:
(1)消除学习中的干扰因素
虽然有意注意的产生和保持,即使在有干扰的情况下也是可能的,但干扰毕竟不利于注意力的坚持。
对注意的干扰可能是外界的刺激物,如分散注意的无关声音和光线等;也可能是肌体的某些状态,如疾病、疲倦等;或者是一些无关的思想和情绪等。
为了坚持对某一对象的注意,应设法采取措施,消除与学习或其他任务无关的干优。例如,学习的场所应固定,并将学习用具配备齐全,同时将那些无关的刺激物去掉,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保持环境的安静,降低干扰声音的强度;提醒注意学习和工作的姿势,遵守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和旺盛的精力。
(2)加深对学习任务的理解,用责任心约束注意力
注意力是服从于学习任务的。我们如果对于任务的重大意义理解得越清楚、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就越强烈,那么为完成任务所必需的一切就越能引起有意注意。
(3)引发学习兴趣,特别是稳定的间接兴趣的作用
在有意注意中,注意和兴趣的关系往往是间接的,人对于活动的直接结果可能没有兴趣,但对于活动的最后结果却有很大的兴趣。
这种间接的兴趣,即关于结果的兴趣,几乎存在于自觉进行的每一种活动中。这种间接兴趣越稳定,就越能对活动的对象产生有意注意。
(4)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
如果养成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那么我们在学习时就能集中注意于学习的对象上;相反,一个人如果总是马马虎虎、粗心大意,那么他在学习中就不能集中注意力,往往是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或者稀里糊涂、敷衍塞责。
(5)培养多种熟练的技能和技巧
有了多种技能和技巧,学习起来就能应付自如、心情舒畅,尝到成功的喜悦,注意力自然集中起来;相反,没有熟练的技能和技巧,学习起来就困难重重,尝不到成功的喜悦,便容易自暴自弃、更换目标,注意力也就无法集中。
因此,要想提高注意力,必须培养多种熟练的技能和技巧。
4.发挥想象力就能增长记忆力
在记忆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由于某样要记的东西没有任何实际的内容,既谈不上理解,也没有什么兴趣,那就只有靠死记硬背了,如电话号码、某个难读的地名译音。而死记硬背的效果是有限的。这时,你不妨运用一下联想。
  想象力无须合乎情理与逻辑,哪怕是牵强附会,对你的记忆只要有作用,都可以进行。比如你要记住你所遇到的某人的名字,就可用此法。
爱迪生的朋友在电话中告诉他电话号码是24361,爱迪生立刻说:记住了。原来他发现这是由2打加192组成的,所以一下子就记住了。当然这种联想要有广博的知识作为基础。
想象力是根据空间或时间上的相近事物,容易在人们的经验中形成联想来进行的。有时也利用同音、近音、同义、近义等语言的特点来进行。
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那么你在记忆的时候就会收到极大的功效。具体来说,想象力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首先,想象力是促进人的心理活动更加丰富和深刻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广阔地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更有效地改造世界。
其次,想象力可以促进人们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为人们创造新的世界打下必要的基础。
此外,想象力对人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积极的想象力可以使人化压力为动力,而消极的想象力只会使人更加悲观失望。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发挥积极的想象力的作用。
如果记忆的对象比较抽象,你不妨多花些工夫,先把它们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例如要记工业种类,其中有冶金业、锌和铅工业、陶器工业、玻璃制造业……你先把冶金业想象成一座火炉,锌自然是一个电池了,铅则可想象成一个运动员用的铅球,然后是陶坛(陶器工业)、杯子(玻璃制造业)等。接着你便可以开始让你的想象驰骋了:高炉产生了一个个电池,装在手电筒中照着一个人推铅球,铅球一掷,击碎了前面两个陶坛及杯子……
不要怕建立大胆的、甚至是愚蠢的联想,更不要怕有人因此会感到惊讶,重要的是这些形象在脑中要清清楚楚。尽力把动的图像与不同的事物联结起来。如果能经常这样运用,你就会大大增强记忆力的。
比联想更进一步的,是发展想象力。想象力不但可以使我们记忆的知识充分调动起来,进行融会、综合,产生新的思维活动,而且可以反过来使原来的知识记忆得更牢固。
那么,怎样提高想象力呢?
(1)培养进行违背常理的有效联想的能力
在古埃及文献《阿德·海莱谬》中曾经有过违背常理的事情容易记忆且能长期记忆的记载。文中说,对于那些每天所见到的琐碎的、司空见惯的小事,我们是记不住的,但是对那些不管是听到还是见到的稀奇的、低级趣味的、丑恶的或者惊人的事件,却能长期记忆。换句话说,那些用相同的目光所看到的平常的、司空见惯的事物很容易从我们的记忆中漏掉,而一反常态、违背常理的事情,却能让我们永远铭记不忘。
我们举个例子:当把“卡车”与“可乐”作为联想对象进行记忆时,通常大家会这样想象——满载着可乐的卡车在公路上急速地行驶。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想象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并不能让我们长久地记忆。可是,如果换成另外一种方法,设想“超级大卡车拉着可乐在飞驰”,或者“可乐瓶上装着轮胎,自己在像卡车一样飞跑”的话,效果就不一样了。尽管这样想象不合逻辑,但却产生了神奇的记忆效果。
这个例子,可以充分证明,与正常的、自然发生的事情留下的印象相比,不合乎逻辑的事,给人的印象相对较深,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
(2)卡片形象联想能力训练法
要想使违背常理、不合逻辑的联想能大量地在脑海里浮现,就必须拥有足够灵活的大脑。通常情况下,精神比较轻松的状态下,大脑显得比较灵活,想象力和创造力也非常活跃。所以,老师们应该在学生精神轻松时,对他们进行开发训练。而使用卡片进行基本的联想练习,是一种非常有效果的方法。
具体方法为:首先,预备50张卡片,在正面写上各种字词。然后,把卡片翻过来,像玩扑克牌似地打乱顺序,然后再从这些卡片中任意抽出两张,成为一组。
刚开始训练时,先抽十组就可以了。然后,把其中的一组翻过来并且在两张卡片中间进行形象联想,想好之后再扣回去。待十组全部联想完毕,看着每组中一张卡片上的字,去回忆联想另外扣着的那张卡片上的字。如果回忆正确了,就把那张卡片放在一边;如果没说正确,就重新进行联想记忆。这样,时间一长,回忆正确的卡片数量就会越来越多。
开始联想时,最好选一些比较常用的、常见的动物名称或者物品等容易构成具体形象的字词。等练习了一段时间,有了一定进步时,再联想那些抽象的想不出具体形象的词语、事物。当然,如果不经常变换卡片内容,就会只记住一小部分词,这样做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训练时,最好从课本上抽选字词,这样就能获得一箭双雕的效果。
这种练习,如果两人一起做,效果会更显著。
进行形象联想的基本训练时,最主要的是要掌握规律。这样,任何词的形象就能迅速浮现出来了。此外,联想一定要大胆,越能描绘出大胆、奇特形象的人,想象力就越丰富。
(3)培养防止健忘的联想能力
在现实中,常常会有这种情形,比如你要外出,刚上公共汽车,忽然担心家里的电视是否关上了。可是,绞尽脑汁想了半天,却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只好再次返回去看看。
其实,这种健忘的现象,不是真的健忘,而是因平时无意识的行动引起的,是因为根本就没有进行有意识地记忆。其实,防止遗忘,最好的方法就是准确认识事物。而清楚地认识和记忆事物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联想。
因为联想是有意识的,只有对事物的认真观察和认识,才能在头脑里刻上事物的最初痕迹,才能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联想而回忆起来。比如在前面我们讲的那个小例子中,离开家时,如果你想的是电视关了,可以做拔电源的联想。于是,想起电源关了,当时的情景就会回忆起来,就能确认电视已经关了。
养成这种联想习惯,不仅能提高记忆力,还有助于提高观察力、想象力、集中力甚至创造力。
有了较强的联想能力,才有可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联想”记忆法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一位小学教师在教学生“指南针”时,不是简单地问:“指南针有什么用?”因为这只需一句话就答完了。而是问:“你们知道什么人、在哪儿用指南针?”这一问,就打开了学生联想的闸门。他们从大海想到天空,从高山想到森林,从飞行员想到潜水员,从勘探队员想到旅行家。通过联想扩展了思路,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有时某些抽象的名词,如世界、国家之类的词,怎么向孩子们解释并让他们记牢呢?
著名儿童教育家菲特尔教授是这样讲的:“我从自己住的地方讲起,左右邻居一长排的房子形成街道,把许多街道合起来叫区,把许多区合起来叫县或市,把许多县或市合起来叫省,把许多省合起来叫国家,把现在各地的国家合起来叫世界。”看!他利用想象力不仅帮助学生记牢,而且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想象力为什么能起作用呢?在世界上,客观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表现为从属关系,有的表现为因果关系。把反映事物间的那种联系,把在空间或时间上接近的事物,及在性质上相似的事物和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是增强记忆的好方法。从记忆的生理机能看,联想能有效地建立脑细胞之间的触突联系,有助于记忆网络的形成,这样不但可以长期保持,也容易再现。所以,请你记住:要用想象力编织记忆之网。
5.回忆对于记忆而言必不可少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倡:“学而时习之。”人脑不像电脑,很难只学一次就能记住。我们学过的东西如果不反复练习、应用或复习,很快就会忘记。采用有效的复习策略,是提高记忆的最好办法之一。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自己为例进行实验,他本来记住了13个毫无意义的音节,1小时后,只记住了44%,遗忘了56%;两天以后,只记住了记忆材料的28%,遗忘了72%。但是,在这以后,他遗忘的内容就不多了。后来的科学家还指出:
(1)如果等记忆的内容完全忘记以后,再重新记忆,不如在记忆还没有模糊时,及时复习,加以强化。
(2)在学习记忆9小时之内,趁大脑中还有记忆痕迹时,重复练习,虽然只花10分钟的时间,却比5天以后用1小时复习效果要好得多。
(3)但是,在刚记忆不久(半小时到1小时)遗忘率尚不高时,就重复地复习,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英语课上,同学们学会并记住了20个单词,甲同学当天晚上用10分钟复习,第二天早晨又用了10分钟复习,晚上仍用5分钟复习巩固。
乙同学就不然了,他在英语课上也学会并记住了那20个单词,当堂反馈测验,他跟甲同学一样得了满分。但是,他当天晚上没来得及复习,第二天早晨、晚上,忙着做数学题了,也没顾及复习英语。第三天清早,他一下子用了25分钟复习那些单词。第五天,老师又进行测验,甲同学得分明显高于乙同学,原因是甲同学遵循了复习的及时性原则。
研究艾宾浩斯遗忘率曲线,并细心地进行多次实验,找到自己遗忘的大致曲线,然后根据不同的记忆内容,确定复习的最佳时间,是一种良好的、以回忆助记忆的方法。
有的人说,在最佳复习时间,分段认真复习8次,就成为永久性记忆了。但有些生动、形象的知识点,复习一两次就经年不忘,个别极抽象的概念,分段复习10次,半年不用,也还会忘。
关于这一点,年轻时的郑板桥给我们做了实验并证明是完全有效的。郑板桥小时候家里很穷,直到考中秀才方离开家乡兴化,到扬州学府上学。本来他对自己抱有很大的信心,谁知扬州学府的学官为人十分势利,见到有钱有势的公子就笑脸相迎,遇到穷秀才给他行礼作揖,就横着一双白眼理也不理。郑板桥很看不惯,便想了一个办法来教训他。
一天早上,学官骑着毛驴从学府东边的文昌桥过来。郑板桥见了立刻从老远的地方迎了上去,招呼道:“老师早!”说完又深深地鞠了一躬。没等学官说话,他的驴子突然后蹄打蹶,把干瘦的老学官摔在了地上。学官不好责怪郑板桥,只得爬起身来捂着屁股咒骂道:“这头该死的蠢驴!”
第二天,郑板桥又像昨天一样来迎接学官,给他行礼请安,驴子在这个时候又犯了同样的毛病,学官又被摔了个大跟头。
第三天,学官不走文昌桥了,故意绕到学府北边,想躲开郑板桥。谁知郑板桥早就在那里等他了,又是一躬身说:“老师早!”学官大喊一声:“不好!”应声从驴背上栽了下来。学官趴在地上望着郑板桥,心想:“这个人将来肯定是福大命大,要不我怎么受不起他的一拜啊?”学官爬起来后郑重宣布:“从今日起,你不必对我行礼了!”难道,郑板桥真的是“命大福大”吗?
其实不是。学官每天骑毛驴到学府后,都会把驴子拴在一棵树上。郑板桥在四周没人的时候便悄悄来到驴子面前,先给它作揖,然后到驴子身后猛踢它一脚,接着就飞快地闪到一边去。驴子被踢痛了。自然抬起后腿朝后猛踢。接连好多天,驴子慢慢养成了习惯,只要看到郑板桥在它面前作揖,没等自己的屁股挨踢,就尥起了后蹄,学官也因此吃到了苦头。
驴子一见到郑板桥作揖就会飞起后蹄,主要原因是驴子对挨踢留有印象,怕再次被踢,所以才会有尥蹶子的生理反应。这种方法就是回忆记忆法。对于提高个人的记忆能力有很大帮助。
如果你希望锻炼自己的情景记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记忆某些事物的时候,最好同时记住当时的情境。需要记忆的东西会因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遗忘,为了加深记忆,使事物不被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是怎么样的。例如,老师所讲的某一堂课的内容你可能已经遗忘了,可是你清楚地记得老师当时讲过非常有意思的笑话,那么即使过了很长时间,当你身边有人讲起那个笑话时,你还是能很容易地回忆起当时课堂上的情景。
其次,要记住最有特色的地方。不同的人和事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不仅是它们与众不同的关键因素,也是我们借由记忆区分同类事物的法宝。因此,在进行记忆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人或事物最有特色的地方。例如,在看《西游记》的时候,最容易记的形象是猪八戒,因为他的形象非常有特点,性格也很有特色。
对于记忆而言,尤其是要保持长期的记忆就必须遵循遗忘规律。结合自身的条件制定相应的对策、反复回忆,就可以让记忆永不褪色。回忆对于记忆必不可少,这就是古人告诫我们“学而时习之”的主要原因。
  6.了解3种有效的记忆法
除了最基础的形象记忆法之外,我们还可以动用积极的思维,全面调动大脑的各种优势力量,帮助记忆顺利进行。下面是3种有效的记忆法,可以帮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快速有效地记忆知识。
(1)串联记忆法
美国学者哈里·劳莱发明了串联记忆法。他举例说,有10件毫不相干的东西:地毯、纸、瓶子、床、鱼、椅子、窗子、电话、香烟、钉子,仅需要在相当短的时间里就可以把它们牢牢记住。如果一件件地硬记,那是不容易的,但在脑海里展开一幅图像,首先把你曾见过的地毯记住,然后把地毯和纸串联在一起,可以把地毯想象为纸做的,这张纸是从瓶子里倒出来的,你躺在一个巨大的瓶子上把它当成床,这时看到了一条鱼,你去钓鱼,结果偏偏钓起一把椅子,你一赌气把椅子抛到了窗外,这时电话铃响了,你一边接电话,一边想拿支烟吸,慌乱之中你拿起的不是香烟,而是一枚钉子……像这样把10件东西有趣地串联在一起,相对而言就容易记忆了。
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孤立地记一个字词、一个人物、年代、事件和物品往往难以记住,但把它和其他有关、特别是有趣的事物串联起来就比较容易记。
举例而言,如识记人名时,把要识记的姓名同已经熟记的姓名串联在一起,或者把需要识记的姓名同其职业、外貌特征、初次见面地点串联起来,或者把要识记姓名的字义相互串联起来,形成趣味性质的想象记忆,就会获得好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理解记忆法
其实,记忆的技巧归根结底还是要以理解为基础。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以12岁的3组儿童记忆30对配对词进行实验。这个实验对甲组只要求记住就可以,对乙组和丙组则要求利用中介词语把配对词联系起来识记,其中乙组的中介词由教师讲解,丙组的中介词完全由学生自行研究,设法找出来。实验的结果非常令人吃惊,当教师给出第一个词语而要求学生联想起第二个词语时,甲组平均答出50%,乙丙组竟高达95%,其中丙组比乙组还要好些。这个例子深刻地说明依靠对知识的联系与理解记忆,特别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要比机械地死记硬背效果好得多。
所谓理解就是抓住事物最本质的东西,获得规律性的认识。例如,识记78、71、64、57、50、43、36七个数字,若是一个一个地硬记很难记住,如果仔细研究一下,注意到这7个数字依降序排列,前一个数字比后一个数字多7,7个数字都是如此,即所谓等差数列,那么只要记住第一个数字或者最后一个数字,其他数字就很容易推算出来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你对问题考虑得越深入,你的记忆就越牢固。没有理解之时,不要试图去记忆,这会浪费时间。”理解就是掌握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背诵诗文首先要理解诗文的内容、用词及结构特点;对于数学公式、法则、定理、推论与定律,首先要理解它的含义,搞清楚它的来源与推导过程及其性质与意义;识记历史年代、地理位置、人名、地名、门牌与电话号码等,也需要一定的理解再加上联想把识记对象同其他有关事物联系起来,掌握特点及其规律性。总之,先求理解,再求记忆,才能获得好的记忆效果。
(3)重点记忆法
一个人在最佳学习年龄中需要记忆的知识信息相当繁杂,而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把一切都牢牢记住,这就需要有重点的记忆、挑关键的记忆。在现代社会里,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明应用了许多可靠的记忆工具与手段,如书籍档案资料、笔记、录音录像、计算机、电脑等,它们可以把人们需要记忆的知识信息详尽地记录下来,在需要时随时再现。这就使人们无需把学过的所有知识信息一字不差地背诵记忆下来,只需要重点记忆,记忆其中要点即可。
1921年春,爱因斯坦携妻子到美国为犹太族青年创办一所大学募捐。当时有美国记者来见他,向他提出了许多问题,如“您记得声音的速度是多少吗?”“太阳的时空弯曲有多大?”等等,有的干脆直截了当地问他:“你认为如何记,才能记下许多枯燥内容?”爱因斯坦知道这些人在考查自己的记忆力,于是很愉快地回答道:“你们问我声音的速度是多少?现在我很难确切地回答你们,必须查查辞典,才能回答。因为我从来不硬记辞典上已经印有的东西。我的记忆力是用来记忆书本上还没有的那些东西。”接着他说:“我还在上学的时候,对于那种填鸭式的教育就非常不满意,譬如硬要学生死记那些事件、人名、公式等,其实要想知道那些东西,从书本上是可以翻到的,根本不用上什么大学。”
不搞包罗万象的死缠乱打,只做重点记忆,这是许多学者、科学家的共同主张。巴乌斯托夫斯基有句名言:“记忆,好像是一个神话里的筛子,筛去了垃圾,却保留了金沙。”所谓“筛”,就是分清主次分清重点、难点,记忆主要的东西,记忆重要的事物,而对于次要的东西、不重要的事则不必花费时间去记忆。
这3种方法要求你具备一定的思考、想象、分析能力,是记忆法的高级形式。如果你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而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这几种能力,你就能做到快速记忆。
7.注意生活细节增加记忆力
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乙酰胆碱(Ach)对许多脑神经元突触起化学递质的作用,通过用Ach作为递质,提高神经元的活动,可以增进记忆。为促进记忆,有人曾利用注射毒扁豆碱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因为毒扁豆碱能提高神经元突触处的Ach的效用。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知道这种方法到底有多少实用价值。因而,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少有人把增进人类记忆的期望寄托在“记忆药丸”或“记忆注射”上,所以,生活中我们还是应该注意用最实用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记忆力。
现在有很多人注意食物营养的搭配和治疗作用。研究表明,用食疗的方法可以延缓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的记忆力的衰退和丧失。所以,平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食物的摄入量和搭配,这样才能够为自己的记忆质量提供保障。下面是有助于我们提高记忆的几种食物,我们不妨在生活中注意这些食物的摄入量,以达到提高记忆力的目的。
第一种是牛奶。牛奶中富含蛋白质、钙,及大脑所必需的氨基酸。而牛奶中所含的钙是最易被人吸收并且也是脑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此外,它还含有对神经细胞十分有益的维生素B1等元素。所以,睡前喝一杯热牛奶有助于缓解脑神经疲劳,帮助入睡。
第二种是鸡蛋。实验证明,当蛋黄中所含丰富的卵磷脂被酶分解后,能产生出丰富的乙酰胆碱,而乙酰胆碱的含量与大脑活动功能、记忆力强弱有着很大的关系。当乙酰胆碱进入血液后又会很快到达脑组织中,就可以增强记忆力。国外研究证实,每天吃一两个鸡蛋就可以向机体供给足够的胆碱,对保护大脑,提高记忆力大有好处。
第三种是鱼类。鱼类可以向大脑提供优质的蛋白质和钙,而且,淡水鱼所含的脂肪酸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不会引起血管硬化,对脑动脉血管无危害,相反,还能保护脑血管,对大脑细胞活动有促进作用。芬兰的科学家研究证实,沙丁鱼含有大量的脂肪酸,所以,人类每周至少应该食用两次沙丁鱼。
第四种是味精。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它在胃酸的作用下可转化为谷氨酸。谷氨酸是参加人体脑代谢的唯一氨基酸,它能够促进智力发育,维持和改进大脑机能。对改善智力不足及记忆力障碍有很好的帮助。而且,味精会使脑内乙酰胆碱增加,因而对神经衰弱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第五种是花生。花生中富含卵磷脂和脑磷脂,这些都是神经系统所需要的重要物质,它们能延缓脑功能衰退,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脑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延缓衰老,是名副其实的“长生果”。
第六种是小米。小米中所含的维生素B1和B2分别是大米的1.5倍和1倍,其蛋白质中含较多的色氨酸和蛋氨酸。吃小米有防止衰老的作用,还有益于大脑的保健。
第七种是玉米。玉米胚芽中富含亚油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保护脑血管和降血脂的作用。尤其是玉米中含水量谷氨酸较高,能帮助促进脑细胞代谢,常吃鲜玉米具有健脑作用。
第八种是黄花菜。人们常说,黄花菜是“忘忧草”,能“安神解郁”。为防止中毒,以干品和煮熟吃为好。
第九种是辣椒。辣椒是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一种蔬菜,胡萝卜素和维生素含量也很丰富。辣椒所含的辣椒碱能刺激味觉、增加食欲、促进大脑血液循环。
第十种是菠菜。菠菜虽廉价而不起眼,但它属健脑蔬菜。菠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B1和B2,是脑细胞代谢的“最佳供给者”之一。此外,它还含有大量叶绿素,这些叶绿素也具有健脑益智作用。
第十一种是菠萝。菠萝中含有很多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锰,而且热量少,常吃有生津、提神的作用,有人称它是能够提高记忆力的水果。
另外在补充营养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注意其他的增加记忆力的方法。比如按摩,用拇指和食指从上到下轻轻地按摩整个耳朵,用两只手的手指触摸位于发际和眉毛之间的两个穴位。这些方法会促进血液流动,消除记忆障碍和增强记忆力。同时还应该注意睡眠,因为,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和脑力,并且有舒缓压力、增强记忆力的功效。打呵欠和伸懒腰也有助于我们的脑细胞活泼起来并恢复清醒状态。记忆力迟钝,而且不断发生错误时,就要打呵欠和伸懒腰,这将有利于你脑力的恢复,有助于记忆力的增强。另外,经常运动并多听一听莫扎特的奏鸣曲也有利于提高记忆力。
8.远离记忆力误区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我生来记忆力就不好”“年纪大了,健忘了”。这是由于学习用功过度,还是因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接受的信息太多了呢?影响记忆能力的心理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可是,实际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具有相当了不起的记忆力,而且,如果运用得法,这种记忆力能维持到年迈。所谓的难于记忆,只是我们自身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记忆误区,导致我们的记忆难以维持。
生活中不仅各种企业资料或情报,而且包括我们平时会见的人的姓名,都是记忆的内容。即使是不善于记忆数字和人名的人,无论是青年还是老年,对股票价格、电影明星、演员及棒球选手等等,却多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当他们谈论起这些话题时,往往是滔滔不绝、绘声绘色。
当然,记忆力也是因人而异,每个人之间各有差别。A一次看到的事情可以准确无误地记住若干年;而B早晨听到的事,到晚上竟全忘光了。而且,上了年纪的人非常健忘,这是较为普遍的事实。所以,利用脑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使不同人从不同记忆力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或保持良好状态,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把整个脑器官都充分利用起来的人是没有的。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脑力,可以说只占全部脑机能的几十分之一或几百分之一。所谓“记忆法”,也只是为了把这几十分之一或几百分之一变成“之二”而已。所以只要有意识地、人为地训练大脑,保持连续性,理所当然,是可以防止脑子老化的。
日本善于有趣的魔术表演艺术的小寺幸作先生,是一位年近90岁的老人,他对具有高度记忆力的魔术表演的兴趣是从60岁开始的。现在他的拿手节目之多令人吃惊,以至一些颇有名望的魔术师也向他求教。
即使需要相当复杂的技巧表演,小寺幸作先生也能当场进行。特别是需要数学运算的节目,更是他的拿手好戏。利用熟练技术而表演的魔术,即使出现顺序差错,也可以用技术来弥补。可是在利用数量知识的魔术表演中,一个程序出现差错就根本不能继续表演了。也就是说,小寺幸作先生完整地记忆着表演节目的全部复杂程序。
可是,小寺先生并不具备天才的记忆力。其秘诀在于,他有一套独特的记忆整理技术程序并反复进行练习的方法。在各地研究会和讲演会上,他不断发表技术研究成果,因此到任何时候都能全部记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记性越来越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