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当然第一批去火星移民游戏的人,移去吗

面向全球招募志愿者移民火星的&火星一号&计划,日前公布了男女各半的100人候选名单,其中有4名华人入围。他们将和其他候选者一起经过多轮角逐,最后被选出的4个人将踏上前往火星的单程旅行。然而,一直以来,外界对&火星一号&就充满了质疑,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骗局。这个太空计划究竟靠谱吗?科幻大片般的火星&殖民&图&火星一号&计划中的时间很紧迫:2018年,向火星发射着陆器和卫星,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2022年运送人类定居所需的水、氧气、食品等物资,2024年第一批4名地球人启程前往火星,2025年登陆。生存环境是残酷的,火星表面全是沙石,寸草不生。人们生活在白色的太空舱内,每人50平方米的空间。舱体里面有休息区、工作间、洗漱区、娱乐区,还有用来栽培蔬菜的温室,如果幸运的话,还可以饲养昆虫和鱼类,自己烹制新鲜的美味佳肴。舱体外,竖立着几组面积庞大的太阳能电池板,为定居舱提供电能。偶尔,人们穿上火星服,去外面遛个弯儿。登上火星并不意味着与地球彻底决裂。他们不仅定期要向&母星&地球发送研究报告,而且要将自己的生活展示给地球人,同时负责回答诸如&在火星上行走有什么感觉&、&火星的日落美不美&等问题。第一批火星&殖民者&稳定下来之后,地球方面每隔两年会再运送几个人上火星,直到将定居点发展成为一个小村落。来自荷兰的&火星一号&基金会勾勒出科幻大片一般美丽的图景,成功唤起数万人的太空梦。大家抱着&死在火星上&的决心,报名参加宇航员海选。数万人报名缴纳上百万美元&火星一号&基金会的联合创始人之一、CEO巴斯&兰斯多普今年只有38岁。虽然怀揣太空梦多年,却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1997年,当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看着&火星探路者&机器人在火星着陆,我当时也想登上火星。此后,我一直在追求这个梦想,在与朋友和同事商讨的过程中,疑问一个个被击破。当我解决了最后一个难题时,我变卖了自己上一家公司的部分股份,在2011年3月,开始启动并全职运营&火星一号&计划。&兰斯多普这样形容自己的初衷。用&火星一号&主任苏珊妮的话说,&火星一号&秘密运行了两年,等到对技术可行性和资金筹集的方式更为确定的时候,才将其公之于众。在2013年春天,随着纽约和上海的两场新闻发布会,&火星一号&计划完成了面向大众的首秀&&10年内送第一批地球人上火星&殖民&,这个大胆的计划仍然令人吃惊。几天内,世界各个角落的人,都听说了这个荷兰非盈利机构,知道他们要全球海选宇航员,踏上有去无回的火星之旅。兰斯多普也变成了名人。5个月的时间,吸引了数万名来自全球各地的报名者。每个人的报名费不算贵,根据国别不同有所区别,比如美国人38美元,中国人11美元。如果没选上,报名费也不予退回。简单计算,&火星一号&收到的报名费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仅中国的一万多报名者就缴纳了10多万美元。预计全球的报名人大概缴纳了上百万美元。&火星一号&公关主任苏珊妮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选择宇航员有几个关键的标准:抗压能力、适应能力、好奇心、信任别人、创造力和足智多谋。日前,&火星一号&公布了第三阶段的100位人选,有4名华裔入选,包括两名中国大陆人。该计划未来将缩小至只剩下24至40位的人选,然后分成每组有两位男生及两位女生训练,最后选出男女各半的四位宇航员,于2024年启程赴火星进行单程探测任务。自启动就被认为不靠谱然而,从一开始,外界就质疑&火星一号&不靠谱,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骗局。毕竟,代表人类航空技术顶峰、曾经发射数个火星探测器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的&火星计划&也没有这么彪悍。NASA计划在2020年发射一个新的机器人漫游车,在2030年中期将宇航员送上火星。外界质疑的焦点集中在资金上。&火星一号&号称第一次送人上火星将耗资60亿美元。如何筹措这笔巨款是一个大问题。另外,技术问题也是人们担心的焦点。这场有去无回的旅程,不会演变成一场悲壮的送死吗?有专家猜测,之所以是&单程票&,很可能是由于技术限制。以目前全人类的技术水平,从地球发射大推力火箭系统一次耗资要在几千万美元以上,在火星上发射则需要从零开始建造火箭以及发射场,测控系统等,第一批&火星人&返回地球的可能性很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近出具了一份报告,称根据&火星一号&所构想的火星基地生存计划所从事的模拟实验显示,基地密封舱空气在基地开始住人运作68小时后就会出现令人窒息的情况。单靠移民者呼出的二氧化碳,也难以让基地种植的植物和农作物成活。加拿大宇航员克里斯&哈德菲尔德认为,迄今为止,&火星一号&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技术参数,比如人们穿着的&火星服&如何加压,如何冷却等。即使是一直对&火星一号&鼎力支持的诺贝尔奖得主、荷兰物理学家杰德勒&胡夫特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有很多可能因素会导致计划延期,或者预算大幅超支。对于种种质疑,&火星一号&项目组不屑一顾:&外界对&火星一号&有质疑,当年阿波罗登月计划也有反对声音,任何一个新探索多伴有反对之词。但是,失败主义从未阻止人类踏足月球,开发新世界。&■ 质疑&火星一号&公司只有一名雇员?&火星一号&基金会的目标比NASA还要远大,但是有人认为像是一个&皮包公司&。&火星一号&是一家在荷兰正式注册的非盈利机构,旗下还有一家名为&星际传媒集团&的公司负责资金运营。有媒体此前披露称,推出&火星一号&的公司在日注册,雇员仅一人,注册地址是一处民居,也就是兰斯多普的个人住址。在该公司的办公地点,并没有发现任何&火星一号&的标识。&火星一号&公关主任苏珊妮&佛林肯佛朗哥对新京报记者说,&火星一号&项目并非只有一个人在运作。他们的团队分布在荷兰、美国、加拿大和丹麦。另外,&火星一号&还有顾问团队的支持。在&火星一号&的网站上显示,除兰斯多普外,基金会还有正式员工7个人,分布于上述四个国家。基金会还有26名专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除此之外,&火星一号&还有7名所谓的&大使&,或者可以叫&代言人&,这些人身份很杂,既有教授,也有学生,还有作家。诺贝尔奖得主胡夫特是&火星一号&的支持者之一。他对新京报记者回忆说,当他第一次听说这个计划的时候,很难相信这么宏大而复杂的计划能够如此快实现,而且资金太少。经反复沟通,他现在认为计划发起者的态度严肃,但太过年轻,太过于乐观。&时间会说明一切。&他说,&我为这一计划代言,是因为我希望鼓励胸怀勇敢梦想的人。如果计划彻底失败,他们可以说&我们曾经真正尝试过&。计划存在危险性,正因为如此,我愿意倾听批评。但是很多批评之声并不真诚,讽刺和挖苦毫无根据,不信任于事情没有帮助。我们需要的是有建设性的意见。&&火星一号&如何筹到60亿美元?&火星一号&宣称60亿美元可以将第一批4名宇航员送上火星。这个数字是怎么得来的?&火星一号&公关主任苏珊妮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他们此前与潜在的供应商探讨过2025年人类登陆火星的时间表。所有厂商都明确说可以在期限内交付所需的器材。经过商讨,&火星一号&认为将首批4个人送往火星需要60亿美元,其中包括所有的硬件费用、运作支出和利润。此后的载人登陆计划,预计每次花费40亿美元。在火箭没发射前,没人说得准真正需要多少钱。诺贝尔奖得主、荷兰物理学家杰德勒&胡夫特说过,原计划10年左右实现登陆火星的时间表可能需要在10后边加个零;而预期的筹资规模后边可能也需要至少加一个零。就算60亿美元真的可行,那么这么一大笔钱,如何筹措呢?根据&火星一号&网站的介绍,其资金运作模式的前景非常诱人&&寻找企业一同经营、寻找赞助商、销售转播权,申请专利的奖金、社会众筹。兰斯多普在纽约的发布会上曾经说:&人类首次登上火星,踏出第一步。全球都想看。出卖电视转播权,利用这个模式,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都能生成40亿美元的收入,人类踏上火星第一步这一历史时刻,毫无疑问将有更好的&钱&景。&按胡夫特的想法,如果&火星一号&真能向世人证明他们可以向火星发射飞船并成功着陆,项目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需要的资金。苏珊妮说,2013年&火星一号&成功获得一次投资,最近另一个更大的投资也正在收尾阶段。此前有报道说,&火星一号&要与荷兰电视制作公司Endemol(真人秀《老大哥》的创作团队)合作,拍摄选拔宇航员的真人秀创收,但后来谈崩了。苏珊妮毫不避讳地说:&我们和Endemol结束了合作关系,因为我们没办法就合同细节达成一致。我们已经和另外一家制作公司合作,拍摄系列纪录片,目前已出了一个预告片。进展顺利,不过我们还不想透露新伙伴的名称。&不过,对于直播宇航员登陆火星,美国&探索频道&提出了一个的漏洞&&宇航员们一旦启程,就拥有了绝对的主动权,没有人能管得了他们。如果他们不愿意直播,直接将摄像头遮挡住就行了。火星生存如何保障?目前,按照计划,&火星一号&计划的技术都由供应商提供。据苏珊妮介绍,&火星一号&已与好几家主要的航空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包括洛克希德马丁和Paragon太空发展公司。在技术上,&火星一号&同时依赖于专家委员会,其中包括NASA前任首席技术专家马森&佩克。不过,对于&火星一号&的各种质疑,特别是技术可行性,仍然不时见诸报端。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们根据&火星一号&的生存计划,进行了一项模拟实验。结果显示,人类在火星基地上只能存活68小时。这份35页的报告认为,&火星一号&项目利用绿色植物获得氧气的想法虽然聪明,但并不可行。当第一批麦子成熟的时候,生存舱内的氧气含量将引发火灾隐患。如果宇航员想将氧气放掉一些,那就会同时损失必需的氮元素,最后导致窒息。目前还没有太空设备能够将氧气和氮气分离。对于这份报告,苏珊妮&佛林肯佛朗哥表示&完全不对&。她说,这是麻省理工学院一些大学生搞出来的,是一群本科生写的。他们对&火星一号&计划的猜测完全不对,跟&火星一号&的设计完全不同。&坦率地说,报告中的设计非常糟糕,这当然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高昂的成本。&她说,&我们的供应商Paragon太空发展公司提供的生命支持计划将在3月初公之于众。这家公司常年致力于生命支持系统,得益于他们的设计,麻省理工报告中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不会出现。&胡夫特也听说了这个报告,他认为&火星一号&如果要成功,必须消除各种疑问,否则没有人会冒着这种危险去火星。&我看过那份报告,但不同意他们的观点。在第一批&火星人&的生存期内,机器将从火星土壤和大气层中收集水、氧气、氮以及其他不可或缺的元素。当然,栖息地的大气成分要持续监控,相关的机器必须有足够的容量弥补短缺。&他说,&如果这都不能得到保障的话,没有人会去火星。&至于&火星一号&何时能将人类运送上火星并安稳生存,胡夫特表示自己&没法预测&,不要纠结于最后期限,继续努力,反而更加现实。
24小时报不停
每分钟烧6500美元,特斯拉年底就要破产
传腾讯拟29.5亿入股绝地求生开发商,或成第二大股东
以业务冲突为由,Twitter暂停剑桥分析购买广告
美国两大电信运营商合并,投资400亿美元发力5G
“一部手机游都江堰”小程序上线,扫码即获全部旅游信息
苹果将在2019年推出iOS与macOS应用跨平台功能
墨西哥央行证实金融机构支付系统遭黑客攻击,已展开调查
可穿戴厂商Fitbit宣布与谷歌合作,股价一度大涨10%
不完全调查称美国专车司机性侵犯乘客案件已超过百起
苹果秒删招聘启事:疑为自主开发芯片物色人才
传腾讯音乐邀投行投标,筹资规模预计30-40亿美元之间
YouTube原创内容负责人:Netflix速度太快追不上
WeWork租赁合约达180亿美元 债券被评“垃圾级”
增长太迅猛!今年手游营收将占到全行业半壁江山
阿里巴巴蔡崇信:贸易战将对美国工业造成最大损害
微软董事长加入光速风险投资公司, 担任风险投资人
日本金融厅拟施压,禁止交易涉及犯罪活动的加密货币
销售份额5.1% ,苹果iPhone X依然是最畅销的智能手机
盖茨拒绝出任特朗普科学顾问:不能最好利用我的时间
苹果或向股东发千亿美元“红包”,股价涨近2%
强化视频业务,Twitter与迪斯尼等内容发行商达成协议
员工利用工作权限跟踪女性,Facebook展开调查
美国法官驳回阿里巴巴对迪拜加密货币公司商标权诉讼
售假淘宝皇冠店被曝光,查获大批假冒名牌化妆品
与高管有冲突 WhatsApp联创简·库姆将离开Faceobook
比特币多头终于再次占据上风,4月份大涨36%
华为5G欧洲路演西班牙启动
抖音封杀“小猪佩奇” ,因有商家假冒仿制品攫取利益
颐和园监控启用全景鹰眼,85%园区实时动态捕捉
清华刷新量子接口纠缠数目纪录,提高世界纪录6倍
一批新规今起实施:泄露快递用户隐私最高罚10万
台媒:分析师郭明錤离职,不再专注苹果或来大陆发展
大众汽车据称在与滴滴出行商谈组建合资公司
天猫卖家称5 月1日起美国产宠粮将被下架
罗永浩发布会前新语录:系统要完胜iOS/Windows
美国旧金山出台电动平衡车限制政策,最多允许投放2500辆
PayPal新专利,佩戴智能眼镜通过VR的方式完成购物支付
京东联手海淀区人民法院:打造智慧化物流中心
苹果继续减少iPhone X生产订单:库存压力大
聚美优品公布股票回购计划,回收总价值最高1亿美元
国产手机称霸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华米OV占据半壁江山
长和与小米达成战略联盟
港交所主席:5月中赴京会见证监会,商讨CDR等议题
滴滴公布司机打人事件经过,乘客使用侮辱词致冲突升级
滴滴外卖上线10天后订单暴跌超50%,可能是战略错误
Facebook 发布的儿童聊天应用 Messenger Kids
北京地铁全网开通刷二维码乘车,手机断网也可扫码
两辆FF样车运抵北京,贾跃亭造车计划会否迎来转机?
日本政府部门为限制加班 ,下班30分钟后电脑强制关机
押注《堡垒之夜》,腾讯“吃鸡”开打内战?
乐为金融P2P备案难:估值缩水过半,将被乐视拿去抵债
京东商城在售食品不合格被通报,律师:平台应承担责任
前CEO王晓峰离开摩拜的下午:没有欢送安静离开
腾讯喜提fuckqq.com,科技公司对域名一直很上心
Sprint和T-Mobile接近达成协议,交易价值265亿美元
Google I/O 2018,作为一个中国大陆网民你该期待些什么?
巴菲特:买比特币是赌博,只是希望有人付更多钱接盘
融资19亿美元负债412亿 百度金融分拆铺路国内上市?
外媒:小米巨额IPO将至,香港或需为资金紧张做好准备
贝佐斯:蓝色起源是我当前最重要工作,超过亚马逊
滴滴被打乘客深夜发声:一夜没合眼 将用素材还原真相
小米最快本周提交上市申请,争取1000亿美元估值上市火星移民主办方回应质疑:能送往无返回技术_新浪教育_新浪网
火星移民主办方回应质疑:能送往无返回技术
  荷兰主办公司CEO向南都记者回应“骗局”质疑,称能把人送上火星并活下来但无返回技术,中国航空学家对此反驳说“最大问题在于登陆,而不是返回”
  这张美国航天局日公布的图像显示的是“好奇”号火星车自拍的照片。美国东部时间日“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盖尔陨坑中心山脉的山脚下成功着陆,旨在探索火星过去及现在是否适合生命存活。新华社发
  2月16日,两名中国人入选了荷兰的一项火星移民计划。这项计划的可靠性遭到广泛质疑,但报名者们并不在乎。这些年轻人坚信人类一定会登上火星,他们也能突破自己平庸的生活。
  “有一个免费的机会,能实现小时候的梦想,为什么不把握住它呢?”一位报名者说。
  想去火星
  办公室科员李大鹏准备去火星了。
  两年前,他开始餐后刷牙,一天三次,防止牙齿发炎,因为“宇航员的身体不能有一切炎症”。把自己的车停在单位几百米外,以便下班去幼儿园接儿子前可以小跑一会,锻炼身体。他每天在网上搜索几遍关键词“火星”,密切关注这个距他至少5000万公里的遥远星球。
  2013年2月,一个名叫MarsOne的荷兰公司宣布,将面向全球招募4名志愿者,作为第一批地球移民,前往火星,只去不回。
  这似乎是个异想天开的想法,目前人类的足迹最远只抵达月球,多数人认为这是个玩笑―――但李大鹏真的报名了。报名费是11美元,他没有国际信用卡,通过淘宝花了70元找人代付。
  经历两轮筛选,日,这家公司宣布,全世界有100人入围候选者名单,其中两名中国人,来自河北邯郸市林业局的李大鹏是其中之一。
  消息辗转出现在国内媒体上,一家电视台采访了李大鹏。在他生活的小城邯郸,他大小也成了个名人。
  节目播出后第二天上午9点半,妻子任职的中学校长捧着一束花,带着3名副校长和一名摄影师登门祝贺,与李大鹏合影留念。
  校长先夸奖了李妻的工作,然后热情鼓励李大鹏:“你要去火星,我们会在背后支持你的工作”。
  单位里,李大鹏的领导跟他开玩笑:“火星人,给张签名照。”一个已经退休的女同事特意发微信询问:“听说大鹏当宇航员,是真的吗?”还有同事的朋友,辗转联系他,想约他吃饭。
  “重在参与,公司只有100万美元,但项目需要100亿”,窝在客厅一角的电脑前,33岁的李大鹏回复对方。
  客厅里杂乱地摆着童车、玩具马和火车道模型,墙上贴着儿童识字挂图和一张太阳系的图片。在这张图里,他6岁的儿子浩宇能一眼找到火星的位置。
  “火星太高了”,他嘟囔着。
  在这个火星移民计划的报名资料里,李大鹏解释儿子的名字是“浩瀚宇宙”的意思。
  相比身边的声音,外界的评论要激烈、复杂得多。“炒作!现在没那个技术”,一名在网上看到新闻的邯郸市民说,“要去也带几个科学家,带他干啥?”一篇被许多媒体转载的报道认为,这个计划就是一场骗局。
  对于外界的突然关注,让李大鹏的母亲、63岁的程敬存忧心忡忡。亲戚们已经轮番向她打听消息。“你别迷糊,现在他有饭吃,有工作。缺钱吗?”李大鹏的叔叔问。
  程敬存两年前就知道儿子有去火星的想法,当时认为他“说梦话”。现在听到别人的议论,程敬存认为,她真有可能失去儿子。
  别人只好安慰她,“过几十年,科技发达了,去了火星还能回来。”
  家里唯一支持李大鹏的,是他的三舅。看到李大鹏上电视后,三舅从坚定的反对者变成了他的支持者,慷慨地借给他一个富士相机,供他拍摄素材,还鼓励他“为国家做贡献”。
  一批批记者旋风般地来到李大鹏家的客厅,问题总会绕到最关键的话题:这事靠谱吗?
  李大鹏对于这个问题毫不意外,他不会对任何冒犯的提问发脾气,而用藏在黑框眼镜后的小眼睛盯着对方,温和地微笑回答:“人类迟早会登上火星的。”
  李大鹏手中拿着“火星移民”计划选拔面试的复习资料。身后的书柜中,是他花半个月工资买的关于火星的书籍。 南都记者 张少杰 摄
  小城青年
  “Just be different。”
  轻度污染的小城邯郸街头,李大鹏开着一辆2004年款的蓝色奥拓汽车,驶过一个个路口。他思考了一会,用带着北方口音的英语,解释当时报名的动机。
  他体重只有55公斤,身材和这辆车一样瘦小。他喜欢看美国大片《彗星撞地球》,喜欢能拯救世界的主人公。上高中时他一度迷上《黑客帝国》,晚自习课间,在教室外的空地上模仿基努?里维斯后仰弯腰的经典动作。
  2005年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他不甘于回到老家,想留在北京工作,但遭到母亲的反对。
  “大城市压力太大了”,李大鹏为自己当年的妥协庆幸。他去了河北某县的林业局,后来调到邯郸市林业局林业技术推广站,拥有稳定的事业单位编制,一套100平方米无贷款的房子,和两辆汽车。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个小城青年的生活,都足够安逸。但他显然并不甘于此。
  单位里,有资历的前辈多,工作十年,他仍是新人,日常工作是组织面向农民的知识讲堂,撰写文字材料。
  常年单调的生活已经形成规律:早上去单位吃早餐,饭前必先打开办公室的电脑,吃完饭就能立即上网。中午准点午睡,下午接儿子回家。和同事们一样,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
  他话不多,喜欢琢磨、看书。思考人类命运这样的宏大命题。未来的地球,他认为最大的威胁有两个:小行星撞击和核战争。解决方案就是移民火星。
  “做多了这个工作,也想换个职业,当当宇航员”,他停顿了几秒,仿佛在想象着当宇航员的滋味,“当然要是干多了可能也烦。”
  “人生如戏,大家都按剧本演”,李大鹏说,“我想做自己的导演和主演。”
  他还真做过一次导演。报名火星之后,朋友怂恿他给自己拍一段宣传片。一段沉闷、枯燥的电子倒计时后,黑色画面出现七个红字:火星一号宇航员。
  画面淡出,李大鹏坐在自己卧室的床上,语气严肃、干冷:“我的人生信条是敢为天下先,而火星一号,是能创造很多世界第一的机遇。遗憾的这是一个单程的项目,去了回不来。”
  视频末尾,他展示了自己的身体素质:单手俯卧撑,爬树,一口气冲上小区里一块一米多高的石头。
  争议之旅
  李大鹏的战友们分散在全世界各地,他们聚集在一个QQ群里,网名“老李秘书”的李大鹏发言活跃,上传各种中英文参考资料。事后看来,他能入选100人候选名单,并不意外。
  为了这次面试,他打印了40页的英文资料。这份40页的A4纸已经被磨得卷角,有的生词不会念,他用铅笔标注着音标。李大鹏认为,考虑到美国航天技术发达,未来的火星宇航员们来自各个国家,英语是去火星的必备技能。虽然这对他并不容易,大学里,他考了两次六级,都没有通过。
  面试当天,他精心准备,买了两个LED灯补光。他把自家米色窗帘扯下来,遮住杂乱的书柜上,以作背景。摄像头尽量贴近屏幕上面试官的脸部,以便直视对方的眼睛。
  面试官问了他7个问题,包括“家人怎么看待你移民火星?”“如果在火星定居3年后,有机会回地球,你会不会回来?”“飞往火星的飞船结构能够提供多大的辐射保护?”
  15分钟的面试结束前,他不失时机地拿出一个画着中国地图的白板,上面标注邯郸在中国的位置。
  他并不对处境忧虑,烦恼的是,在被媒体曝光之后,这个“火星移民计划”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一篇报道被大量转载,认为这个计划是一场骗局,骗取大量报名费。
  “我不认为过去三年里,严肃地加入我们项目的人会这么想”,Mars One公司创始人、CEO Bas Lansdorp对南都记者说。
  报名参加火星移民计划的中国人里,包括他在内,至少有4人是Mars One的坚定捍卫者。另一名中国籍的入选者――― 广东汕头女子林晓霞的看法是:“很多伟大的事情,一开始都会遭到质疑。”
  按照官方数据,全世界的报名者共有20万人,但并非所有报名者都支付了报名费。按照李大鹏和朋友们估计的数字,“2013年中国交报名费的只有40多人,全球只收到报名费十多万美元。”
  南都记者向Bas Lansdorp问询全球报名费的人数和资金额,后者拒绝透露。
  按照Bas Lansdorp自己的说法,他的方案将在10年内实现,“把人送上火星,让他们活下来的技术是存在的,但让他们返回地球的技术并不存在。”
  这个说法遭到了中国航空学家黄志澄的强烈反对。黄志澄在上世纪90年代曾任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他对南都记者说,火星大气层薄,载人飞船减速很难,“最大的问题在于登陆,而不是返回。”
  “是骗局、娱乐还是商业炒作,请大家自己判断”,他在微博里说。
  很少有报名者认为这是骗局。他们中的多数人,相信人类一定会登上火星,但也很少有人坚信M ars One具有绝对实力。许多人是没接触过航天领域的普通人―――当公务员的、卖衣服的、做软件的。他们愿意花费时间,报名参加火星移民计划,挑战着自己的庸常生活。
  “私人富豪进入太空也已经有先例,能有公司愿意很有驱动性地去做这么一件伟大的事,比官僚和臃肿作风有效快捷多了,所以值得支持”,一名中国的报名者、网友“Shark”说。
  另一名报名者杨诗朦的看法是,MarsOne“百分之百”没有能力独立送人上火星,它最大的能量在于整合资源,“把任务全外包出去,主要起牵头作用。”
  杨诗朦是辽宁一家钢铁厂的冶金工程师,在今年的火星志愿者选拔面试中,因为英语短板而落选。假如能去火星,他能实现“人生价值”,而眼下的工作“谈不上人生价值,养家糊口而已”。
  “穷人一样有追求自己梦想的权利”,杨诗朦反问,“有一个免费的机会,能实现小时候的梦想,为什么不把握住它呢?”
  被黄志澄认为“缺乏航空基本知识”的李大鹏,还坚信人类一定会登上火星,虽然不一定是M arsO ne与他来完成。登上火星的概率,类似买彩票中奖,“虽然不太可能中500万,但还是有人会买彩票吧。”
  当然,没有人真的期待勤恳的办公室科员李大鹏变成宇航员,登上火星一去不返。一名邻居来李大鹏家串门,和他的妻子聊起了火星计划,两名妇女笑闹了一阵,邻居正色劝告,现在距离计划中的出发时间,“还有十年,说不定等他40多岁了,那股劲就磨灭了。”(南都记者 张少)
(原标题:入围“火星移民”邯郸小伙:想做自己的导演)
  更多信息请访问: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专访马斯克:十年内第一批移民火星的将是机器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智元编译  来源:Y Combinator  译者:弗格森  【新智元导读】马斯克近期接受 Y Combinator的采访,澄清了对人工智能的看法,他认为,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关键在于人脑与数字化设备的连接,而且“带宽”需要解决。他说:AI 拥有意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会被坏人利用。此外,在这次采访中,他说每周有80%的时间都会花在Space X 和特斯拉这两个公司上,大部分时间都在参与工程设计。  9月1日 Space X 爆炸后,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一直很低调,很少出来说话。但是,在本周发布的一段采访中,我们可以就马斯克最喜爱的主题——人工智能,了解到他的更多想法。在接受Y Combinator 的董事长 Sam Altman 的采访中,马斯克谈到了一系列问题,两人谈话的身后,就是马斯克另一个未来计划——特斯拉的生产流水线。  近年来,由于在公开场合大讲“AI 威胁论”并且描绘了一些只有科幻小说中才有,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无法实现的场景,马斯克已经名声大噪,但是,在这一次的谈话中,他描述了一个与《奇点》不一样的未来。  采访者: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你对未来的看法,以及人类该如何到达这样一个未来。开始之前,你能否告诉我们,如果你现在能回到22岁,那你最想解决的5个事情是什么?  马斯克:我想如果做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事,那很好,但是,你不一定要改变世界。如果你做的事只能为一小部分人来带来少量的好处,那也是没问题的。你要做的事不一定是改变世界,只要是好事就可以了。但是,谈到最有可能影响人类未来的事,我认为短期内,AI 将是最重大的一个话题。  所以,确保AI 被用于好的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我们此前多次提到的,它有可能会朝着坏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确实需要保证 AI 的正确发展方向。我认为,目前第二紧迫的事是基因。如果你真的能解决基因疾病,能解决痴呆或者艾滋海默氏症等基因重排的问题,那是非常好的。第三,我认为是要拥有一个高带宽的脑接口。我们目前是受带宽限制的。我们已经有了数字化的“第三自我”,其形式就是我们的邮件功能、我们的计算机、手机和应用。但是,现在组成你的“第三自我”的这些数字形式以及你的大脑皮层间的接口却是极为受限的。我认为,解决这些带宽的限制在未来是非常重要的。  采访者:在那些充满斗志的年轻人中,我听到最多的问题是,“我希望成为下一个埃隆·马斯克,该怎么做?”显然,下一个埃隆·马斯克肯定会做一些与你此前所做的非常不一样的事。那么,你认为,你年轻时都做了什么,才造就了你现在巨大影响力?  马斯克:首先,我要说的是,我并没想过我会参与到所有的这一切中来。所以,我现在能想起来,在大学时,也就是25年前我希望做的5件事有:让人类可以在多个行星上生活、加速可持续能源的普及,互联网被广泛谈及,还有就是基因和 AI。  实际上,在大学时,我从某种程度上认为汽车的电子化是一个不错的开始。我实习时,选择的也是电池相关的工作,希望能看到汽车能源上的突破。随后,我进入了斯坦福,主要研究电动汽车中的先进能源存储技术。再然后,就是1995年,我中止学业,创办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因为当时看起来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技术正处在发展曲线的顶点。  当时我的想法是,我不能在斯坦福读博士,眼睁睁地看着这股浪潮发生。我也不是非常确信我在研究的技术会成功。当然,你可以在许多最终不会为世界带来什么影响的事情上获得博士学位。但是,我希望自己变得有用。  未来AI与人的融合是实现关键  采访者:说到真正重要的问题——AI。你曾经在坦率地谈到AI 的威胁,能不能谈谈AI积极的一面,还有,我们该如何实现?  马斯克:我希望强调的是,这并不是我提倡的事,也没有什么规定。这是很容易预见的。因为你可以听到很多人说,这是我希望发生的事,而不是说,这是我认为最好的选择。我能想到的最佳选择,就是能实现AI技术的民主化,也就是说,不能让一个公司或者一小群人来控制先进的AI 技术。我认为那是非常危险的。AI 技术也可能会被一些坏人窃取,比如一些邪恶的独裁者或国家,可能会派特工来窃取(AI技术)。我认为,如果你真的实现了一些强大到令人难以置信的AI,就会产生一种非常不稳定的状态。因为你不知道谁会控制它。  所以,我认为,危险的不是AI 会立刻发展出自己的意志或者权利。我想,应该担心的是,有人会把AI用在坏事上。即便开发的人不会使坏心眼,但也难保成果会被其他人窃用。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危险。  所以,我们必须把AI技术民主化,让更多的人可以使用它。这也是你、我以及OpenAI 团队的所有成员在不断推广AI 技术的原因,我们要避免它被掌握少数人手中。但是,当然,这需要人和AI 的融合,解决大脑皮层的接口宽带问题。  采访者:人类是很慢的。  马斯克:人类很慢,是的。但是,目前我们已经了解到人类的大脑中有皮层和边缘系统&&边缘系统指的是原始的脑部区域。这有点像人的天性,但又不全是。皮层是人脑上部分的思考。二者看起来合作得很好。  采访者:一般来说,他们运行得都很好。  马斯克:一般来说很好,并且我还没看到有哪个人想摆脱大脑皮层或者原脑系统。  采访者:非常正确。  马斯克:对,这很少见。所以,我认为可以通过改进大脑皮层和数字设备之间的神经元连接,来有效地把AI 与人融合在一起;正如我说过的,这已经存在了,现在只是接口带宽的问题。如果有效的话,在这之后,你将成为“AI-人类”混合体。此外,如果这种形式可以得到普及的话,我们就不用担心一些邪恶的AI 独裁者了,因为我们就是AI 的集合。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  只有聪明的人像疯子一样推动,技术才会变得更好  采访者:你认为今天如果要对社会有用的话,需要拿到博士学位吗?  马斯克:绝大部分不用。  采访者:成功的办法是什么?  马斯克:部分同意,但大多数时间持否定态度。  采访者:一个人要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最有用的?  马斯克:我觉得你要做一些评估,这件事是不是你要创造的?跟当下最好的相比,实用性在哪?你会影响多少人。所以,我认为,做一些很有变革性但只影响一小部分的人是很好的,同时,做一些变革性不是那么强但影响人数很多的事也是很好的。比如,在技术曲线下方的那些事。  采访者:是的,技术曲线下方。  马斯克:是的。我的意思是,技术曲线下方的事几乎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两种。所以,实际上,就是关于试着变得有用和重要。  采访者:当你试着去评估成功的可能性,这些问题可能会非常有用。比如,在Space X 中,当你在下定决心要做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在做了,这在当时会有些疯狂吧。  马斯克:当然。非常疯狂,我并不羞于承认这一点。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目标是获得最佳的风险回报,那么开一家公司才叫疯狂。但那并不是我的目标。  我很快就得到结论,如果不做些什么来改进火箭技术的话,我们可能就被永远地困在地球上了。但是,最大的航空航天公司又对变革性的创新毫无兴趣。他们想做的只是逐年小幅地改进旧技术。事实上,有时候这些技术可能会变得更糟。特别是在火箭上,现在的技术非常糟糕。在1969年,我们就能使用 Saturn 5 登上月球了,随后,该航天飞机竟只能把人带到近地轨道,再然后,就退休了。  人们常常会认为,技术每年都会自动进步,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只有聪明的人像疯子一样在推动,技术才会变得更好。这才是技术真正发展的方式。但是科技本身如果没有人的推动的话,实际上是会衰退的。看看人类文明的历史:看看古埃及,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建造金字塔,但又把这种技术遗忘了。甚至是象形文字,他们已经忘了怎么读象形文字。或者看看罗马,他们此前建立了多少难以置信的道路、沟渠和室内水管,现在他们也忘了。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entropy(一种无序状态)并不站在人类一边。  采访者:我最喜欢你的无畏的精神,不管别人告诉你事情有多么疯狂,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你就会去做。我认识许多疯狂的人,但你依然是可以排在前列的。你对别人的意见怎么看?你是如何做到内心如此强大的?  马斯克:事实上,与你们认为的不同,我并不是不害怕,我非常强烈地感受到害怕。只是很多次,要做的事足够重要,我也足够相信,才会抛开害怕去做。  采访者:那么,什么才是重要的事?  马斯克:这就好像,人们不该认为“我觉得这很可怕,所以我不去做”。感到害怕很正常的,如果你没有感到过害怕,你心理肯定是有问题的。  采访者:所以,你也感到害怕,只不过是让事情的重要性推动你去做这些事?  马斯克:是的。你知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宿命论也是有用的。如果你仅仅是接受概率性,那么也会减少你的害怕。在开始Space X 的时候,我认为成功率低于10%,它可能会让我一无所有,我单纯地接受了这个概率。但是,它也有可能会获得一些进步。如果我们能向前推动一步,即便是失败了,也许其他公司也可以顺着道路继续前进,那样我们也算做了一些贡献。在特斯拉上也是如此。创造一家车企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   当地时间9月1日早晨9时,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的第40号发射台, 正在准备进行静态点火测试的SpaceX公司猎鹰9号火箭突然爆炸。  移民火星:10年内可以实现,但是第一批会是机器人  采访者:你怎么看当下的火星移民计划?  马斯克:我真的认为他们做得很好。  采访者:我什么时候可以去火星?如果我可以回来,我想回来。  马斯克:我不想自欺欺人。这么说吧:现在,我很相信有办法可以去火星。建立可持续的火星移民也是一种可能性。但是,至少在几年之内,我不确定能否成功,甚至成功概率都不一定存在。至于让很多人去到火星,我认为可以在10年实现。也许更快,也许是9年。在此期间,我需要保证Space X不会消失,我也不会死。或者我死了,但是有人继续做这件事。  采访者:你不会是第一批移民火星的人  马斯克:是的。完全正确。第一批会是机器人。  采访者:我想去,除非那边网络不好。  马斯克:是的。那边网络延迟很厉害。火星离太阳12光分远,地球则是8光分。所以,要到达火星最近的距离也要4光分,最远则是20。实际可能更远,因为你无法直接穿过太阳。  80% 的时间都花在工程上的创始人  采访者: OpenAI 创建到现在只有6个月,你怎么看待这家公司?  马斯克:我想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我认为我们确实找到了一些真正的天才。这是一支有才的团队,而且他们也十分努力。OpenAI 的组织形式是一家非盈利机构(501(c)(3))。但是,很多非盈利机构并没有紧迫性的意识。这也能接受,因为一些组织确实不需要很紧迫,但是OpenAI需要,因为我认为公司里的人是真的相信自己的使命的。我认为这很重要。这家公司的使命,是将未来的 AI 风险最小化。所以,我认为公司发展得很好。我对他们所做的极具天赋的事情印象很深刻,显然,我们也正在寻找一些伟大的人来加入到团队中。  采访者:OpenAI现在有接近40人,算是很多了。最后几个问题,你现在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你怎么分配自己的时间。  马斯克: 大部分时间都花在Space X 和特斯拉上,每周有大约半天的时间会花在OpenAI。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我在Space X 和特斯拉肯定有很多时间是花在媒体和生意的事情上。其实不是,我有80%的时间花在工程和设计上。  采访者:你可能不记得了。多年前,你曾带我参观过Space X,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你知道火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串代码。我认为没有多少人会比你更了解Space X了。  马斯克:是的。我认为很多人都会觉得我是一个商人,这也可以接受。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比如在Space X,Gwynne Shotwell 是首席运营官(COO),她负责法律、财政、销售和其他商业活动。所以我的时间几乎全部都花在工程团队上,比如改进Falcon 9 和我们的Dragon的太空飞船和开发Mars Colonial架构。  特斯拉正在开发Model 3,我就在设计工作室里工作,每周有一天半的时间,会花在处理美学和寻找灵感上。每周余下的时间,我会检查汽车工程和工厂的工程。  因为我这些年来最大的感悟就是:真正的重要的是建造机器的机器本身,也就是工厂。而这至少要比汽车难两个维度。  采访者:看到这些机器人在这造车,这种感觉很奇妙。  马斯克:是的。但是与Gigafactory (电池厂)和特斯拉 Model 3 即将拥有的设备来说,这里的自动化水平还是相对较低的了。  采访者:现在造车流水线的速度是多少?  马斯克:实际上非常慢,慢到难以想象。包括X和S,可能是五厘米每秒。  采访者:你认为最后能达到多少?  马斯克:我相信,我们能达到至少每秒1米,也就是,20倍的提升。  采访者:那是相当快。  马斯克:是的。至少,我认为每秒一米只能算是一个较慢的或者中等的速度。快的话,应该可以达到每秒1.5 米。跑得最快的人速度也就在每秒10米。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批火星移民多久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