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家中老人喝鸿茅药酒的配方,我为什么没有劝阻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正文
热点题材基金榜
别了,“有毒”的鸿茅药酒!
来源:财经三分钟
关注中金在线: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每年20亿广告狂轰滥炸,不温不火。一言不合,千里抓人,却火爆全国,闹得骂声一片,鸿茅药酒用实力演绎了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传奇。
  1、一言不合,千里抓捕,鸿茅药酒“有毒”
  犯鸿茅药酒者,虽远必诛!
  三个月前,广州一名叫谭秦东的医生,在网上发文称:
  鸿茅药酒是来自天堂的毒药,并从个人专业角度,对心肌、心脏传导系统、心瓣膜等器官变化进行分析,认为鸿茅药酒不适合老人饮用,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老人更不适合,并质疑其药酒疗效。
  然而,人微言轻的谭秦东,发文之后并未引起太多关注,三个月之久阅读量总共也不过三四千,转发不到10次。
  本以为一切都已雨打风吹去,然而最近谭秦东却摊上了大麻烦。
  这样一篇没有多少人关注的文章,不知怎么竟被鸿茅药酒发现了,声称文章损害了其商誉,造成了2家医药公司、7名市民300多万的退货,损失140多万,并迅速向内蒙古凉城警方报案。
  凉城警方迅速出警,将谭秦东抓获归案。只是一次网上吐槽,竟引来牢狱之灾,不仅医生本人惊呆了,就连全国无数网友都惊呆了。
  消息一经传出,舆论一片哗然,甚至连人民日报都忍不住怒怼:鸿茅药酒底气到底何在?
  一时雷声滚滚,质疑声不断,有人质疑鸿茅药酒绑架地方,乱用行政权力。有人更扒出了鸿茅药酒众多黑历史,恨不得将其掀翻在地。
  市场一时风声鹤唳,鸿茅药酒几乎处于濒死的边缘。
  2、不作死就不会死?
  纸包不住火。
  自以为不声不响,迅速扑灭了火源,并教训了质疑者的鸿茅药酒,怎么也不会想到,其霸道的行为竟引起了全国的反感,造成了舆论一边倒的争议。
  无数医生、媒体人纷纷开始行动起来,痛斥鸿茅药酒“有毒”。方舟子更是直言,其使用多种独行药材,就是一种毒酒。更有人质疑其药酒中采用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和雪豹的豹骨来源。
  对此,有人替鸿茅药酒愤怒的回怼:一切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但其明明是药酒,却披着保健品的外衣,四处砸广告圈钱,却无法抵赖。
  要知道,药酒不同于保健酒,药酒用于治病,保健酒用于亚健康人养生,完全不能混用。
  而鸿茅药酒却在广告中大肆宣称其是保健酒,并号称包治百病,什么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及妇女气虚血亏,统统不在话下。
  无数人惊讶的发现,过去,鸿茅药酒违法广告竟被通报达2000多次。
  墙倒众人推,就在这一片质疑声中,无数消费者也开始纷纷站出来,声称喝了鸿茅药酒并无减轻病情,甚至还有加重了的迹象。
  不知不觉间,鸿茅药酒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纵然其实控人鲍洪升3天前刚刚获得2017内蒙古十大经济人物,也无法阻挡如潮的骂声。
  有人说,鸿茅药酒不作死就不会死,如果不是过于嚣张,怎么会有今天的局面?
  实际上,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谭秦东事件不过是个导火索,真正的根源还是鸿茅药酒自身虚假宣传,过度圈钱,对消费者不负责任,出问题只是时间问题。
  3、中西医之争再起,市场早已被日本占领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鸿茅药酒失火,却再次燃起了无数人对中医的质疑,甚至连传统名药“六味地黄丸”、“板蓝根”都未能幸免。
  不得不说,鸿茅药酒是真的“有毒”,毒的不仅仅是无数公众的神经,更是整个中医界。
  然而,就在国人对中西医孰优孰劣的一片争议声中,日本却已占领了全球90%的中药市场份额。中国大陆市场份额不到2%。
  想当初,日本明治维新后,积极学习西医,抛弃中医,但随着其经济快速发展,各种慢性病、过敏病层出不穷,以及老龄化社会到来。
  日本人开始重新拾起中医,疯狂偷师中国,甚至在东汉《伤寒杂病论》中偷取了200多个处方药。
  最终日本在不断的偷师、严格的质量管控,不断创新、传承,并在地方的支持下,迅速成为世界中草药第一大国,行销世界各地,并返销中国,成为中国中药的最大竞争对手。
  在日本的带领下,世界开始越来越重视中医,甚至连美国都开始研究中医。
  只可惜这一切,却都与中国无关。
  4、中医何去何从
  起源于中国的中医却被日本占领。
  很多人感到愤慨,中国人却还在为中西医孰优孰劣二争论不休,甚至不禁大声疾呼留住鸿茅药酒,保住中医药企业。
  甚至有人大喊没有绝对的证据,绝对的数据,就不应该盲目质疑中药。
  实际上,且不说,无论鸿茅药酒是生是死,是兴是衰,都不能代表中医。甚至鸿茅药酒死了还能对整个市场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单就说,什么行业不是在无数的质疑声中慢慢发展起来的。
  真金不怕火炼,如果连公众的质疑都经不起,中医恐怕永远也发展不起来,更何况,很多时候,公众质疑的不是中医,而是无数打着中医的幌子,骗钱骗同情的可耻骗子。
  发展中医,绝不是盲目的喊口号、仁慈、姑息放纵,更不是无脑的支持,而应该以更严厉、更规范的手段整肃市场。只有市场规范了,产品质量保证了,人们才有足够的理由去相信去购买。
  不要总怪人民不信任,不要总怪国人窝里斗。
  想要人信任,自己就必须脚踏实地,杜绝虚假宣传,不怕质疑。
  中医的发展,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起来的,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足够诚意才能真正赢得国人的信任。
  否则,那些无脑圈钱,缺乏诚信,打着中医幌子的伪中医药企业,只会被中国人一个个抛弃。认同请点下方大拇指?(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来源:财经三分钟(qgq1818),作者杨瑞)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登录 | 注册
没有账号?
下次自动登录
喝鸿茅药酒,缴智商税
28718次播放
00:00/09:46
赞该声音的人(20)今日财经头条
内蒙古食药监:要求鸿茅公开解释近5年虚假广告情况
时间: 16:07:40&&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内容摘要:【内蒙古食药监:要求鸿茅公开解释近5年虚假广告情况】4月19日,内蒙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回应“鸿茅药酒”事件称,已组成检查组赴企业,责成企业将近五年来被各地监管部门对其处罚的虚假广告情况及产生原因、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向社会作出解释和公开;督促企业对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作出解释。...
【内蒙古食药监:要求鸿茅公开解释近5年虚假广告情况】4月19日,内蒙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回应“鸿茅药酒”事件称,已组成检查组赴企业,责成企业将近五年来被各地监管部门对其处罚的虚假广告情况及产生原因、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向社会作出解释和公开;督促企业对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作出解释。进一步核查企业是否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对已审批的“鸿茅药酒”药品广告进行复核;监督企业落实药品安全主体责任。(证券时报网)4月19日,内蒙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回应“鸿茅药酒”事件称,开解释近5年虚假广告情况已组成检查组赴企业,责成企业将近五年来被各地监管部门对其处罚的虚假广告情况及产生原因、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向社会作出解释和公开;督促企业对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作出解释。进一步核查企业是否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对已审批的“鸿茅药酒”药品广告进行复核;监督企业落实药品安全主体责任。4月17-18日,鸿茅药酒仍在销售中,主要为四瓶礼盒装售价999元,单瓶298元。当听说记者要购买主治风湿的药时,一家药店工作人员立即拿出了曹清华胶囊和鸿茅药酒,表示这是卖得最好的两款药,“这都卖了好几年了,一直卖得很好的。”该工作人员还表示,“每次喝一点点就好了呀,十几毫升就可以了。”但也有药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鸿茅药酒并不是主治风湿等症,主要作用是舒筋活血,“效果嘛一般,我们都知道的。最近不是被曝光了嘛。”鸿茅药酒由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说明书中写明,鸿茅药酒的功能主治为“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以及妇女气虚血亏。”有多家药店告诉记者,目前并未接到下架鸿茅药酒的通知,“药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要有问题当初也不能卖的。问题就出在有的宣传说可以随便喝,这当然是不对的嘛,这是药啊,药当然不能乱喝。”有多家药店给出的数据是,鸿茅药酒的销量在每个月几瓶到几十瓶不等,过年期间卖得比较多。有药店透露,“出了这个事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人来买了,今天还有一个老太太来问。”因为宣传药效多、高曝光率和违法广告多的问题,鸿茅药酒近年来一直饱受争议。近日来,由于跨省抓人事件,鸿茅药酒再成舆论焦点。4月17日,中新经纬客户端记者以顾客身份走访北京地区线下药店时发现,这一事件发生后,线下药房仍然正常销售鸿茅药酒,部分药房还有优惠促销活动,在一些药房的醒目位置,仍然张贴着鸿茅药酒的广告:每天两口、健康长寿。一名药店工作人员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近期该药房针对鸿茅药酒进行了促销活动,四瓶装的礼品盒原价999元,现在只需要898元,购买四瓶还可以送一瓶食用油。在上海工作的冯女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其两年前大年三十赶回浙江老家时,其母亲对她带回去的一切礼物都不满意,直接说:“村里孩子孝顺的老人都在喝鸿茅药酒,你要是真孝顺,也给我去买。”就这样,冯女士“被迫尽孝”。来自广东的李女士介绍,她的父亲也喝过鸿茅药酒,内蒙古食药监:要求鸿茅公“这个鸿茅药酒,每天中午在广东卫视、珠江电视台的广告时段洗脑播出,吃一遍下来起码听个十次。通常中午时段的广告都是围绕着,老人家心脏病(香丹清)、老人家风湿(曹清华)、老人家白内障(莎普爱思)、老人家保健(鸿茅药酒)。每次吃饭都看到他们的广告。”贵州的欧先生透露,他在几年前喝过鸿茅药酒,“当时看到药店在搞促销,买二送一,宣传出来好像有舒筋活血的效果,且含了几十味中药,所以就买了。”“每天就喝一小杯,但是喝了没觉得有什么好,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喝完这三瓶就没有再喝了。”欧先生透露,今天还在电视台看到鸿茅药酒的广告。不过,4月17日有消息称,鸿茅药酒在北京市顺义区的一家酒店召开了全国代理商大会。当天中午,澎湃新闻记者在该酒店会议厅外看到,参会人员均统一穿着印有鸿茅药酒公司标志的服装。有网络消息称,鸿茅药酒方面此举是为了安抚经销商。但多名工作人员将记者拦在外面。当天13时会议结束,澎湃新闻记者向多个散会走出会议室的人员询问会议情况,这些参会人员均闭口不谈。(来源:澎湃新闻)。编辑整理:日 16时7分38秒,内蒙古食药监:要求鸿茅公开解释近5年虚假广告情况。
&温馨提示: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如有侵权行为请来信告知,信箱:.
上一篇:没有了
   中国财经头条© 2012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技术支持:前有莎普爱思,后有鸿茅药酒:“神药”灰色生存_第一财经
前有莎普爱思,后有鸿茅药酒:“神药”灰色生存
第一财经APP林志吟 21:14
如果不是外界质疑风波再三而起,或许多数消费者还被蒙在鼓里,以为熟悉的鸿茅药酒或仅仅是保健酒。然而,它的真实身份是&药&而非&酒&。既然是药的话,宣称由67味中药配制而成的鸿茅药酒,到底安全性如何?至今仍显得扑朔迷离。
前有莎普爱思,后有鸿茅药酒,&神药&宣传是非不断,这也同时考验监管底线。
是药而非酒
一位名为谭秦东的作者,因为写了一篇《中国神酒&鸿茅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遭到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公安局的跨省追捕。凉城县公安局的最新案情通报是,接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报警,经查,谭秦东称鸿茅药酒是&毒药&,&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日,谭秦东被检方批准逮捕。目前,案件已依法移送审查起诉。
鸿茅药酒的品牌方所有者和生产方,是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暂且不论谭秦东是否涉嫌损害商业信誉,但事件中的另一主角鸿茅药酒,自身在广告宣传上迷雾重重。
据鸿茅药酒官网介绍,鸿茅药酒是一款有着国药准字的OTC药品,适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肾亏腰酸、脾胃虚寒、妇女气虚血亏症状。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信息显示,鸿茅药酒是属于酒剂类非处方药,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
既然是药的话,为何鸿茅药酒长期外界营造的是保健品形象呢?作为广告大户之一,鸿茅药酒近年来活跃于各大屏幕上。类似于&每天喝两口,健康长寿&、&逢节气注意养生&等这样的广告宣传语深入人心。甚至在一些电视剧上,鸿茅药酒也被植入其中,常常和食品一起被摆在餐桌上。对于不熟悉鸿茅药酒的人而言,或会简单认为这是类似于保健酒的药酒。
鸿茅药酒在广告违规宣传上,似乎早有前科。如在2008年5月到2018年12月,鸿茅药酒广告因&以专家和患者名义为产品做功效宣传&等,连续多月被辽宁和江苏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次数超过59次。
再如在2015年,新《广告法》实施当年,规定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利用广告代言人做宣传。鸿茅药酒却成为上海被查处的违反新《广告法》第一案。
据《健康时报》报道,记者通过研究近十年的公告文件,不完全统计的结果显示,鸿茅药酒曾被江苏、辽宁、山西、湖北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暂停销售次数十次。
安全性存疑
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证券法律事务部副主任舒长林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内蒙古鸿茅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鸿茅药酒&本质上属于药品,不是一般的酒和保健品。其广告行为必须符合《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和《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的规定。&
&按照《广告法》第3、4、8、9条和《药品管理法》第60条之规定:必须客观真实地介绍&鸿茅药酒&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诺等基本信息,且必须与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一致,并应当显著标明禁忌、不良反应。不得通过欺骗等手段误导消费者。非处方药广告应当显著标明&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如果&鸿茅药酒&存在上述任一行为,涉嫌违法。&
除了广告宣传是否违规外,身为药物的鸿茅药酒,药材安全性目前也饱受外界质疑。据公司官网介绍,鸿茅药酒有着279年的传承历史,由67味中药配置而成。细数名单中的中药成分,不乏何首乌、附子、乌药、半夏等常见含毒性的中药材。
这些中药材的安全性如何?另外,关于鸿茅药酒宣传的适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肾亏腰酸、脾胃虚寒、妇女气虚血亏症状,是否有真正的临床数据支撑,第一财经记者也向鸿茅药酒发布了采访函,但截至发稿之际,迟迟不见回复。
从事保健酒行业多年的李姓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像鸿茅药酒本身不是保健酒,却当做保健酒或酒来卖的做法,其实在行业内一直争议很大。
&鸿茅药酒配方上的药材成分之多,安全性到底如何?公司到底有没有相关的数据支撑。因为每个药材的化学成分都不一样,在浸泡的过程中会不会产生负面作用,这都需要警惕的,何况鸿茅药酒的配方上含有动物以及植物成分。就像我们自身的保健酒,虽然是国家审批的保健酒,但在安全性问题上,我们还是花了几年的时间进行临床研究,同时在宣传的过程中,也会提醒消费者如何恰当饮用。&上述李姓人士表示。
&神药&风波不断
鸿茅药酒已不是第一款引发市场风波的&神药&。在此之前,另外一款非处方药&莎普爱思滴眼液&,无论是药品有效性,还是广告合规性也陷入巨大的信任危机。此后,引来监管层介入。
不管是鸿茅药酒,还是莎普爱思,在宣传上,都掷出过不菲的广告金额。
落到鸿茅药酒自身,本身也折射出中药现在的发展困境。第三方医药服务平台麦斯康创始人史立臣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中药临床疗效的证据级别较低,大部分中成药缺乏充分的临床试验研究,尤其是高级证据级别的临床研究。
在史立臣看来,缺乏相关的临床数据支撑,某种程度助长了中药企业夸大宣传之风, &中医药式微,而西药见效快,疗效明确,患者更倾向于使用西医和西药治疗,尤其是目前很多三甲医院的医生基本都是西医院校毕业,对中医的用药原理并不清楚,所以基本不用中药治疗病患。对于中药,因为缺乏教育和引导,病患患病后基本不先做考量,这导致中药,尤其是中成药销量难以拉升。&
&为了提升中成药业绩,很多药企基本是通过广告模式拉动,但因为批准的中成药有明确的治疗范围,经营者认为这阻碍了销量的提升,就通过扩大治疗范围或者夸大疗效的方法做广告宣传,这种模式一直延续至今。&史立臣表示。
但不管如何,面对接连不断的神药风波,已给业界敲响了警钟,必须重新审视非处方的广告宣传监管问题。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1-;。
编辑:彭海斌
还没有账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鸿茅药酒到底好不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