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牛津大学简介读书是番怎样的体验

微信扫码,快速登录
二维码失效
您已成功扫描,
请在微信上确认登录
扫一扫下载
专注互联网留学 · 国际财团5000万美金投资
在牛津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体验?
阅读:6762
牛津大学是英国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大学之一,所以小编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在牛津大学就读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
作为世界顶级大学,牛津无疑是N多童鞋心中的梦。有人能圆梦,有人只能一直把它当梦。那就读(University of Oxford)究竟是怎样的体验?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几个朋友切身体会的感受。
@Yi Zhou:
虽然我们是并称Ox-Bridge,但我们翻译成牛剑,当我们自称牛人的时候,总是称他们剑人。
学院制度:牛津剑桥哈佛都是学院制的,你除了院系里有导师,在学院也有导师,一般大家也会住在学院,所以学院提供了一个生活、学术与社交的重要场所。在申请工作的时候,我印象中大投行和咨询公司的网申环节里如果是牛津毕业生,需要进一步告知所属的学院,可见学院作用也是相当大的。这一点是与一般大学不一样的地方。
学习:在牛津学习压力很大,一般这种压力是因为老师太牛、同学太牛、自我要求比较高造成的。你走路上,迎面而来的大叔很可能就是某个领域最牛的专家,你买东西排在你前面的可能就是所谓徒手开立方,一年十二篇论文的学霸,我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自卑之后,自觉主动进入每天休息四小时的拼命状态。
生活方式:牛津的生活成本在英国应该算是数一数二了,生活方式相对比较单纯。学习之外去学院的common room大家一起玩玩桌游或者wii,去酒吧喝喝聊聊,接待各种来牛津的朋友当导游划船,搞搞自己爱好的运动(牛津中国人就有个篮球队,还有经常远足啊,摘个草莓什么的)。很多人都爱好去各个学院吃吃formal dinner,我可能只吃了不到一半的学院,最难吃的是我们学院,最好吃的没有印象了,英国人弄不出什么好食物的。
中国人:牛津中国人在那儿有很多不同圈子,圈子间也重叠交叉。大体上,本科生是家庭条件最好、平均素质相当不错的,毕竟从A level读到大学是开销挺大的,而要能在本科就进牛津,综合素质绝对杠杠的,而且大多能玩会学。手机回答码字太累,就不举例了。只说一个绝对会被问的:你见过瓜瓜吗?答案是没有,瓜瓜基本上不住宿舍(据说酒店常年包间),基本上不跟中国人的圈子打交道(非常理解),但据说人很有礼貌。
博士生现在很多都是国内读完过去的,基本上是真心热爱学术的,我当时心里没有下定决心是否读博,于是问一个师兄他为什么喜欢研究,他说,他喜欢当他发现了一件事,只有他知道的那种欣喜与孤独。我就明白我只能转行了。除了我这种从PRS transfer到master的极个别学术叛逃分子,master的主流是学制一年的by taught course,来了先适应一个学期,然后一个学期学习考试,一个学期社交论文,基本上属于深度牛津游而已。
码字好累,看大家关心什么再补充。
1、图书馆。嗯,一般有学校图书馆、院系图书馆和学院图书馆,我当时还可以让导师买书,所以不至于书籍陈旧,何况做研究还是看paper为主啊。
2、着装,除了正式典礼、formal dinner、考试,要穿gown,其他时候就是穿普通衣服啊
3、和剑桥的竞争关系,除了划船不会特别把剑桥当对手,他们也一样。大家都在与无知斗争,谁成功都好。他们学校好漂亮啊,我喜欢。
4、哈利波特的餐厅借用的是Christ Church的食堂,据说本来想借Keble的,但Keble不同意把挂在食堂的历代牛人画像取下来。Christ Church的食堂好小的,效果是做出来的。
5、与其说牛津有魔幻感,不如说冬天那个阴冷压抑的感觉特别适合拍谋杀案。剑桥就明朗很多了。
@laissez:
7年前第一次到访牛津,6年前住在大学的边缘地带,3年前幸运的以学生的身份回到这里,对牛津城和这所大学的情感也一点点的累积,所以试着将这个作为在知乎上回答的第一个问题。
牛津大学的概况不必赘述了,google,wiki等都很容易找到,但一般能找到的内容无非是有多少位诺贝尔奖,大主教,国王首相外国首脑等等,但体验是一种感性的反馈而非客观的数据,所以在此作一番展开。
牛津的意义:
牛津大学是世界目前现存的第二古老的大学(也有做第三古老,因为巴黎大学在学运中被分解),也是英语世界的第一所大学。特别的是至今无人确切知道大学成立的年份,和绝大多数大学不同,没有人创造了牛津大学,甚至提出大学的概念,她是社会自然演化的一个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牛津大学的建立创造了一种叫做大学的社会组织形态,并且不可思议的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存在并发展了上千年。
更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个千年中,这所大学从经院哲学到经验哲学再到自然哲学的发展其实也是带领和见证了人类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再到启蒙运动和最终进入现代社会的全过程。暂时撇开历史,现代社会中牛津大学的意义不止在于创造一种技术方法,发明一样工程设备,牛津的意义在于它代表了西方文明中一些基石性的内容。牛津的环境给人更多探索文明本质的冲动。
牛津的固执和改变:
固执的牛津:
固执是很多人对牛津和英国的刻板印象,这是一个非常typical的yes and no answer. 其实英国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国家,绅士文化和足球流氓共存,现代主义的小黄瓜大楼边上正是千年历史的伦敦塔,二战后首先建立了福利国家而撒切尔时代又首先将它毁掉。而牛津也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固执和改变。首先说固执,大学的内核跟中世纪没有什么不同,古希腊的七艺(septem artes liberales)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以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依旧蓬勃发展,只不过名字改成了语言,文学,神学,哲学,历史学,数学,物理等等而已。随着学问体系的扩大,基础性的学问范围也在扩大,化学,生物,医学(牛津的医学研究十分强大),经济学也在大学内蓬勃发展,但至今大学的学术优势和资源还是固执的focus在这些代表着西方文明基石的知识上。
一次在Oxford Union里听到霍金的好基友,提出Spinor理论的Sir Roger Penrose说要思考物理和哲学的联系的话,全世界没有比牛津更好的地方了。正是这些发不了paper,帮不了ranking,挣不了funding但极为重要的知识领域代表了牛津的意义。牛津的优势不在于实用技术领域,或者在财会等商科领域(e.g.本科也不提供会计等商科教学)。但很可惜,可能是由于文化的关系,很多代表西方文明根本的学科并不像应用性学科受到国人欢迎,即使在牛津读哲学是独一无二的经历。
改变的牛津:
大学在不变的外表下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宗教不再在大学中拥有统治地位,入学时不再需要会拉丁文和希腊文,获得degree也不再需要国教信仰。特别是近五六十年来工程系,商学院都陆续建立了起来,最近连中国研究也单独成立研究中心。从红砖到平板玻璃的新学院围绕着动辄五六百年的古老学院拔地而起;从19世纪后期第一间女子学院的建立到10年前最后一间女子学院变成男女混合学院等等等等。
本科的录取变得更规范而不像以前一样随意了,研究生也愈来愈国际化,大学也日益关注和金融机构以及产业界的联系,也容许了哈利波特来此取景,这些变化深刻的改变着牛津,虽然它的外表看起来如同是Magdelen College的钟楼,Merton College的Quad一样永远不会变化。
牛津的学习生活:
总的来说牛津的学期很短,一个学期仅八周,一年三个学期。本科课时非常少,专业性非常强。和其他大学不同,牛津的Lecture是不受学生对老师打分影响的。也就是说,Lecturer可以完全按照学术上最佳的方式上课,而不会迎合学生。这样做优点是对于小部分非常有天赋的学生,他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学习最多的知识,教授可以抛开syllabus谈论很多额外的知识。
缺点是对于一般的学生,教授不会受到你关于课程太难而抱怨的压力。但牛津本科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是tutorial,是一对一或是一对二的教学(听起来很恐怖有木有!其实真的是很恐怖!)这种教育手段极其昂贵,也消耗了牛津很多很多的资源。优缺点一样,极有天分的学生能最大程度的享受牛津的教育,对一般的学生一对一教也没什么太大帮助T.T 正是这种tutorial被视为牛津教育成功的关键,也是除了&那所学校&以外独一无二的。
牛津总共有104个图书馆,大学,下属各个college,以及学术系都有自己的图书馆。college图书馆主要供本科教学使用,department和大学的研究生使用居多。牛津有很多&老旧&的书,duke humphery's library里的书最新的大概是15世纪的,都是千金难求的孤本善本,所以每本书都绑了警报器(跑远了~)。
同时大学每周都有好几卡车的新书运到,只是他们可能分布在104个图书馆中的一个或几个里面,需要时需要通过博德利图书馆的中央索引系统找到,所以来访者不一定能发现。作为版权图书馆,图书馆可以要求任何一本英国和爱尔兰出版的图书免费呈交一册收藏,鉴于英国每年的新书出版量和美中相近都为12万册以上,所以呈交量十分可观。另外,如果学院图书馆没有所需要的书而你又不想跑去很远的图书馆借的话,可以要求学院单独给你购买(这个果断是最爱)。总之700万册的藏书量+买书服务可以满足任何需求。
牛津的考试一年只有一次,有些专业两年只有一次,平时既可以随心所欲的学也可以随心所欲的玩,完全不必受到课程设置的影响。但是对于没有好好学的最后的考试也绝对是judgement day。将整个学科揉进一张考卷,考试就需要对学科的完全理解。70+是1st,60-70是2.1,50-60是2.2,有些学科40分有些是30分pass。能考70+都是大学霸,80+大概可称之为学神了罢。霍金在牛津物理系考了69分T.T 当然前几年也有个波兰裔大神连续三年考出90+神一样的分数,毫无疑问他现在留校做关于superstring theory的D.Phil。
牛津不只是一所大学,更是一种文化:
文化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非常虚幻的概念,大家都在谈文化,但如果将文化看作是生活方式的延续的话,那作为学生感受到的牛津的文化是特别的。入学典礼,吃饭,考试需要系上白领结,深色西装,黑皮鞋和学袍。晚宴时,烛光摇曳在几百年历史的Formal Hall中,墙上挂着几百年来和学院有关的最有成就的人的画像(e.g. Jesus College正中挂着的正是伊丽莎白一世最著名的那幅肖像)。
开心时或许多饮几支香槟,抑郁时也会灌下几瓶红酒,晚宴完毕,或是去pub再寻醉一番,或是回到宿舍赶完半夜12点的deadline,这些都不失是人生不可多得体验。大学并不追求情调,但生活在这里又避不开它。曾经一个美妙的星期天下午,手边泡着一杯twinnings的伯爵茶和几片消化饼,看到古老的庭院里的樱花树盛开,复习着有趣而无用的Cosmology的Notes,可能人生最奢侈的事情也就不过如此了罢。
当然这里除了是适合静心思考的地方,也可能是最适合彻夜寻醉的地方。牛津的文化还蕴藏在St Gile大街边不起眼的pub中托尔金写就的魔戒中,科学史博物馆的地下室中挂着爱因斯坦在牛津推导宇宙尺寸的小黑板上,Christ Church里有着爱丽丝漫游仙境里经常出现的小绿门里。牛津代表的文化里,严谨和魔幻,古典和现代,保守和癫狂就如同这里古老教堂钟楼的钟声和晚上街边Disco的音乐奇妙的共存着,就如同这里的学神学霸和我们也奇妙的共存着。这就是牛津的世界。
如果你来牛津,congratulations!这会是一段难忘甚至可说是独一无二的经历。当然如果你考取的是剑桥,千万不要灰心!王尔德曾经也告诉他一个去剑桥就学的朋友:恭喜你!剑桥正是我知道的全世界最好的牛津预备学校。
51offer编辑:cc
8932 18:00
9653 18:00
6419 09:03
请选择出国时间
请选择出国时间
请选择就读年级
已有92577人获得方案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就读牛津大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听听在校生怎么说
就读牛津大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听听在校生怎么说
英国作为传统的教育强国,每年申请的人都不在少数,英国高校云集。其中英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西方最古老的大学,全球顶尖名校——这些都可以定义牛津大学,然而盛名之下的它也是全球最难录取的学校之一。那就读牛津大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看看在校生是怎么说的。
大家喜欢的顾问
热门留学案例
上海:黄浦区太仓路223号新茂大厦15层07室
联系电话:400-104-9966
成都:锦江区红星路三段1号IFS国际金融中心1号办公楼1901室
联系电话:400-104-9966
西安:高新区科技路33号高新国际商务中心2903
联系电话:400-104-9966
汉口:硚口区解放大道新世界中心A座
联系电话:400-104-9966
武昌:武昌区中北路楚河汉街总部国际C座3层
联系电话:400-104-9966
长沙:长沙市五一广场平和堂商务楼20层
联系电话:400-104-9966
南京: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2号紫峰大厦主楼1704
联系电话:400-104-9966
深圳: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98号卓越大厦17楼1706B
联系电话:400-104-9966
专业留学服务品牌
美国纽交所主板代码TAL
周一至周日 9:00-21:00
(仅收市话费)
免费一对一留学规划
* 请选择申请国家
* 请选择申请项目
* 请选择目前学历
初中及以下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 请输入手机号码
免费申请留学规划
留学顾问会在24小时内与你联系
讲解你的留学规划 请保持手机畅通
急,在线咨询
*清选择申请国家
*清选择申请项目
初中及以下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清选择目前学历
*手机号码输入有误
免费获得留学评估
*请选择考试类别
*请选择目标分数
期望留学时间
2020年及以后
*清选择期望留学时间
*手机号码输入有误
免费体验全真模考
留学顾问会在24小时内与你联系
讲解你的留学方案,请保持手机畅通
填写基本信息,我们会安排顾问在12小时内回访
手机号码输入有误!
感谢您的提交,顺顺的顾问将会立即制作您的留学规划方案,并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如不想等待,请直接给我们电话
竞争力结果生成中...
竞争力结果已生成!
注册后 , 立即查看结果
请补全信息!在牛津大学读统计硕士是怎样一番体验?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简称“牛津”,位于英国牛津(泰晤士河谷地的主要城市,传说是古代牛群涉水而过的地方,因而取名牛津)。一所誉满全球的世界顶级研究型书院联邦制大学,与剑桥大学并称牛剑,与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同属“G5超级精英大学”。
牛津大学最早成立于1096年,为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上现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培养了大量的艺术大师以及国家元首,包括了27位英国首相、64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数十位世界各国元首和政商界领袖。其在数学、物理、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这一次,咱们邀请到在牛津大学读书的毕达学子,和大家分享:在牛津大学读硕士是是怎样一番体验?
郭师姐,本科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专业,2015年,在毕达帮助下,成功入读牛津大学应用统计专业(Msc Applied Statistics)。申请硬件为GPA 3.8,IELTS 7.0,GRE 312。
谈到牛津大学,郭师姐说:“在牛津的这段时间里,确实为它的魅力所折服。独特的college制度,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各种仪式,还有这古老的校园,不由让人有种自豪感。”
郭师姐也分享了大家最关心的就业去向问题:“有同学进JP Morgan这类投行,也有部分同学还没有开始找工作。找了工作的大部分进投行、银行,当然,统计除了进金融行业,也有很多人会想做数据分析,大数据这方面的工作。还是有一些同学已经找到工作留下来(英国)的。如果有坚定的想要留在英国的决心,一开学9、10月份就必须开始投入找工作当中(因为金融行业招聘开始结束得都较早),大量投递简历、面试。如果能力出众、语言又没问题,还是能留下来的,我们同学中就有这样的。”
下面,小编把师姐的分享做一下提炼,方便大家的阅读:
1. 留学的意义
郭师姐:坦白说,当时考虑出国第一个原因是觉得高考没考好,单凭中南财大的本科的话,我觉得(职场)竞争力不够,我认为留学是一个很好的跳板。
其实我的职业规划是想进入金融这个行业,但为何选择统计呢?因为我本科专业是统计,课程都是偏数理的,如果在国外找工作,我个人认为更被看重的是思维而不是专业,实际上,投行、四大就会招很多理科专业(如数学,物理)。如果回国,也很多金融岗位也是会招统计背景。当时考虑的是,如果单纯学金融的话,数理能力可能会弱一点。进入金融行业却选择了统计,强化自己的逻辑思维数理能力,暂时来看,我觉得这条路是行得通的。
2. 在牛津上学感觉如何?
郭师姐:首先,这个项目共12个月,分3个学期,每个学期8个星期。第一、二学期主要是授课,没有正式的考试,但每隔一、两个星期要交一篇report,一般给3天时间写,这3天基本上就是在电脑边度过的。第三学期除了有个 week long practical 占了一周时间,其他时间就是自己复习考试。然后暑假3个月写论文。考核主要有3部分,平时写 reports 占25%,final exam 占50%(一共只有2张paper,但涵盖了1年所学的十几门课,准备起来略辛苦), dissertation 占25%。
总的来说,这个项目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课时很紧,有的科目难度较大。以前本科要讲一个学期的东西,这里3-4节课就讲完了。我认为这个项目比较适合有数学、统计基础的人,不然!你!会比较累。
跟国内的有没有什么不同?我认为主要是课程设置,这个项目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很多东西可能需要自己去消化。本科一门课,例如时间序列分析,需要讲好久,但这里只讲了4个小时,哈哈。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变态的final,老师出题也比较新,很少套路可言。不过考试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的,所以自己合理规划好要学的科目,你觉得搞不定的option索性就不要去碰,这样的话可能会轻松点。但是我身边的同学都会选择去上多几个option。
3. 每个department有一个supervisor
郭师姐:每个学生在department都有一个supervisor,一个学期会跟我们见几次,有时单独见,有时几个人一起。另外,我们在自己的college里有一个college advisor,一般也都是自己专业的老师,college advisor一般不帮助你解决学术问题的,但有什么困惑去找他,他也会帮你的。到了写毕业论文,起码会有一个论文的supervisor,你未来安排什么的都可以找他或者supervisor探讨。
4. 项目都招什么样的人?
郭师姐:往年招20-30人,我们这一年有53人,中国学生30人左右,基本都是海本(包括2+2),英国本科占绝大多数。其他同学来自世界各地,英国、立陶宛、日本、韩国等。大多数同学本科学的数学、统计、financial mathematics、精算,也有读经济的。班里有几个已经工作了回来读统计的同学,不过比例较低。纯国内本科的就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有同学是厦大,有电子科大,大概1-2个是国内本科。
我觉得英国学校大多比较看重成绩(GPA)。我们学校,就我自己专业而言,语言达标后,基本要素:海本+优异的本科成绩(first class)。
5. 就业服务?
郭师姐:department 提供的就业资源较少,主要是靠学校的 career office。career office会举办很多企业的见面会的那种,自己可以选择去参加。牛津是比较学术的地方,department 提供的大多数读博的一些信息。会有修改简历和各种咨询,需要自己去申请。
文章来源:毕达留学(better-edu)微信公众号
小编建议,大家在申请前,多了解项目的质量、课程设置。一则是帮助你综合评估申请成功率,然后制定可行的留学方案;二则,根据学校招生偏好来确定文书思路。
如有留学申请疑问想咨询的,欢迎添加微信/QQ:免费咨询哦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最全TPO听力口语阅读题库
【英国留学体验大不同】在传统英校读书是怎样一番体验?
摘要:16岁的苏珊是一名高中女生,她就读的这所高中位于英格兰中部,最早是爱德华六世于1552年创立的教会学校,以“古典”教育理念著称,1868年起跻身英国公学(可以公开招生的英国私立学校)名录,成为与伊顿、哈罗、温切斯特等齐名的“九大公学”之一。
16岁的苏珊(Susan)是一名高中女生,最近她正在按照课堂上英文老师的要求研读《1984》。这是她从马来西亚一所国际学校来到英国什鲁斯伯里公学的第三周,初抵异乡的新鲜感还未完全褪尽,新的校园生活就扑面而来了。
《1984》是英国作家奥威尔于1948年写就的一部政治讽刺小说,全书通过幻想的方式描述了一个极权主义社会的存在以及极权体制下人们的低质量生存,被认为是一部带有预言性质的警世杰作。
以苏珊的年纪来说,要读懂小说背后奥威尔的心思,可能稍显吃力。她的笔记本上满满都是对原文逐字逐句的注解。“这是我的作业之一,这周已写了8页笔记。”
苏珊就读的这所高中位于英格兰中部,最早是爱德华六世于1552年创立的教会学校,以“古典”教育理念著称,1868年起跻身英国公学(可以公开招生的英国私立学校)名录,成为与伊顿、哈罗、温切斯特等齐名的“九大公学”之一。
190年前,提出生物进化论的查尔斯·达尔文就从这里毕业,校园里紧邻校长办公室的位置如今立着一座他的全身铜像,有近3米高。1952年,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在她加冕前一年,也在这里完成了人生第一次行政访问。
什鲁斯伯里公学近年吸引了全英乃至全世界望子成龙家庭的关注。毕业于杜伦大学的贝尔(Bell)先生在这里任教了25个年头,他告诉《博客天下》,今年他们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190封高中入学申请书,经过多轮考核后,最终有68名学生拿到了入学通知函。
什鲁斯伯里中学鼓励学生参与戏剧创作与排演,近年一部原创音乐剧在爱丁堡边缘艺术节中获奖
英国推行公立、私立并行的双轨制中学教育。目前,全英注册的公学有800多所,私立学校约有2500所。公立学校依靠政府拨款提供免费大众教育,私立学校由家长买单开展精英式培养。
“英国父母,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允许,都愿意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英国私校教育咨询机构加比达斯中国区总裁廖晓慧向《博客天下》表示,“私立学校能为学生的学术研究与个性化发展提供最好最丰富的资源支持。”
据媒体统计,全英每年大约有7%的适龄学子进入私立中学接受精英教育,他们将是毕业时拿到牛津、剑桥两所顶级大学录取书的那50%,以及踏入社会后从事精英职业、担任重要职位的那80%。
在这样的一个教育体系中,什鲁斯伯里公学扮演着重要角色。光凭师资就能看出这所学校的规格。“我们一共有127名教师,31名来自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其余都是罗素大学联盟毕业生。”贝尔用一口纯正的英伦腔介绍道。1994年,英国24所一流研究型大学组成“罗素联盟”,堪称英国版“常春藤联盟”。
“我们喜欢参与式教学”
对学校历史建筑如数家珍、叫得出每位路遇学生名字的贝尔,在校园里人气极高,也是苏珊特别喜欢的一个老师。这学期,她选修了贝尔的哲学课。
什鲁斯伯里公学为高一学生提供了26门学术课程,鼓励他们以个人兴趣及未来规划自主选择。苏珊根据自己的情况,敲定了哲学、英文、数学和经济作为自己的必修课。
英国中学要求面向lower sixth
form(相当于中国高一)学生开设的课程,每班人数不超过12人。“小班化是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老师能深入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由此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贝尔说。
苏珊被贝尔哲学课上自由开放的讨论氛围深深吸引。上节课,贝尔抛出一个“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留出半小时让学生自由发挥。七八个学生观点各异,争得面红耳赤,贝尔在一旁耐心倾听,从不轻易打断;如果出现冷场,他就及时出来引导。
“为强化自己的观点,同学们都努力引用此前预习过的有神论或无神论知识,我还结合民族学理论来说服大家呢。”苏珊嘴角噙着笑,镜片后的大眼睛不停闪动。
9月11日这天是周五,中午什鲁斯伯里公学特地为高一新生们安排了一堂“延展项目课程”(Extend Project
Qualification,简写为“EPQ”)的介绍课。EPQ鼓励学生围绕某个课题独立开展学术研究或策划文化项目,并以学术论文的形式提交成果——申请大学时可折算成0.5个A-level(英国高考课程)学分,这是英国顶级大学衡量申请者是否为尖子生的重要指标。
在这堂30人的大课上,老师每抛出一个问题,都会引来学生的积极反馈。“你认为EPQ能够带给你什么?”老师话音刚落,就有一个金色头发的男生抢白:“能教我写出论文!”
“应该是督促你写论文。”老师纠正他。一阵哄笑后,老师板起脸:“一旦选择这门课,就必须明白一切需要独立完成。”
40分钟内,类似的互动频繁发生,随意活泼的交流气氛弥漫全场。
&--key-pagebreak--&
“我们喜欢参与式教学。”物理系和天文系老师马克·艾略特(Mark
Elliot)博士言简意赅,这样向《博客天下》诠释英国精英教育的精粹。身材修长、佩戴深红色领结的马克像极了英国历史剧中的传统绅士,说起话来却有种《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的味道。
他带领记者进入物理楼,在一间摆满各种物理实验仪器,四周墙上贴满天文、星系海报的教室里,向记者模拟学生的日常上课情景:接收某个理论知识点后,学生们利用30分钟的实验环节来思考、消化、吸收他们听到的内容。
“我认为物理、天文类学科,必须通过亲手参与来培养学生们的兴趣,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马克说。
周六下午,苏珊和室友林恩(Lynn)完成最后一节学术课程后,回宿舍换上了深蓝色运动装,开始为羽毛球课做热身准备。
高一新生入学后将通过3周的体验式练习,最终从曲棍球、壁球、足球、赛艇、击剑等26种运动类别中选定1-2项作为此后的体育项目,即使是备考A-Level的第二年,学生每天仍有1小时运动时间。
和多数亚裔学生一样,苏珊选择了羽毛球,还计划报赛艇。她的白人同学则热衷击剑,一项考察反应速度与优雅仪态的广受西方上流社会认可的运动。
什鲁斯伯里公学对体育的重视是英国私校“全人教育”理念的一部分。在廖晓慧眼中,全人教育意味着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和“建立不唯学术成绩是论的多元评价体系”。一年一度的奖学金评选,那些拥有体育、音乐或绘画专长的学生,可能学术成绩平庸,但不影响他们与成绩优胜者一同站上领奖台。
为了给学生更好的学习和个性施展空间,什鲁斯伯里公学配备的硬件设施可媲美中国一流大学,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建筑楼群:音乐教学楼呈椭圆环形,四周的琴房和老师办公室如星拱月般围绕着中心音乐厅;三层高的美术教学楼包括原材料储藏室、作品陈列室、陶艺工作室以及学生独立工作室;生物教学楼里有一个精心搭建的迷你海洋生态系统,此外还每年组织学生赴印尼、马达加斯加、圭亚那等地考察;科学院是天文学爱好者的福地,一间透明储藏室内置3台规格不一的天文望远镜,另一栋建筑顶楼设有供学生观测星象的小型天文台。
贝尔认为这是学校备受家长青睐的一大原因,“这里的孩子随时可以接触各类兴趣活动,但公立学校的孩子只能放学后赶到不同场所练习,是时间、精力与花销上的三重浪费”。
有别于美国“周寄宿制”,英国私立学校奉行一套古老而独特的寄宿传统,要求大部分学生整学期寄宿,三学期之间的长假以及每学期期中的短假方可回家,周末时学生可到校外镇子休闲放松,就像哈利波特的霍格沃茨。什鲁斯伯里公学共有13栋寄宿公寓,每栋公寓住60余个学生,寄宿与走读的学生比例大约为10比3。
苏珊住在玛丽悉尼女生公寓,棕色大泰迪熊玩具充当门童,入口右侧公共休息室的白墙上挂满了学生照片。二、三楼都设有一处休闲场所,一台电视悬挂在宽敞沙发边上,平日女孩们聚在这里翻书、交换八卦、收看电视节目,从陌生到熟悉,不大的空间见证彼此友谊的增进。
不回家的周日,宿管老师会组织一些体育、辩论与表演竞赛,增添寄宿生活乐趣的同时也加强宿舍群体内部荣誉感与外部竞争力。
学校每一栋寄宿公寓都配有一个舍监老师、一个医生、一位当地阿姨以及四到五个德育导师。安妮(Annie)女士是玛丽悉尼女生公寓的最高负责人,她总是坐在一楼办公室里,是林恩心中“至今遇到的最好的老师”,见谁都笑容满面,还常常为女孩们开解心情、加油鼓劲。
他们中每一个人都是激励学生的高手。刚入学不久的成都女生凯茜(Cathy),乍看到记者时躲到微胖女医生身后,只斜露出戴着黑框眼镜的半张脸。当医生得知《博客天下》是一本中国杂志后,转过身去揽住凯茜的肩膀,轻声说:“凯茜,你们都说中文,可以先过去跟记者聊聊天,再翻译给我听吗?”
凯茜踟蹰一会儿,走上前与记者交流,医生紧跟其后,等待这位略微害羞的“翻译官”。翻译了几个回合后,凯茜的声调开始提高,肢体语言愈加丰富,整个人显得自信开朗。翻译结束,蓄着齐耳金色短发的医生拥抱了凯茜,并用真诚的语气表达感谢:“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来采访了,谢谢你凯茜。”
在什鲁斯伯里中学,低年级学生受宿管老师照顾外,还和3-4个同学共享一位学业导师,升到高年级后,还会有单独提供学习建议与生活支持的个人导师。在学生中人气极高的贝尔先生,是苏珊理想的学业导师人选,不过她还没有做好决定。“我还有其他4位候选老师,不是吗?”
奖学金难掩阶层鸿沟
苏珊来自马来西亚一个富有家庭,几年前,她的哥哥也是这所学校毕业,之后顺利进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深造。哥哥的成功让她的父母相信,什鲁斯伯里公学一样可以给女儿优质教育。
将孩子送到国外接受精英中学教育,也是不少马来西亚富裕家庭的选择。苏珊之前在马来西亚国际学校念初中时的班上,有13个同学跟她一样现在英国上私立高中。
尽管只选了4门课程,但苏珊的课业并不轻松——每周6天课,早上8点起床,9点准时到达教室,平均一天5-6个课时,除1小时午休与下午2小时运动,其余时间她把精力都集中于学业上。
英国高中学制为两年,第一年叫lower sixth form,第二年叫upper sixth
form,这意味着两年后苏珊所选4门课程的A-level成绩将成为她打开大学校门的重要砝码——对于英国本地学生来讲,选择这样的私立高中就读,多半也是为了上一个好的大学。
然而,什鲁斯伯里公学的高门槛注定了能进入这所学校仅仅是少数人的幸运:除了多重考核,还需一定的财力支撑。以什鲁斯伯里公学的寄宿生为例,一个学期的学费为10545镑,折合人民币约为10万元,一学年三学期就是30万人民币,即便走读生,每年也需20余万元。贝尔坦言,高昂学费决定大多数孩子来自于中上阶层家庭。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工薪阶层节衣缩食也要把孩子送到高端私校。据英国媒体报道,2014年一个家住东萨塞克斯郡黑斯廷斯镇的出租车司机,因“相信私立学校提供的教育无与伦比”,不惜出售唯一房产为儿子筹学费,并计划削减一半日常开支,甚至还在网上发动众筹活动。
有种观念认为,精英教育是为特定社会阶层群体塑造出来的模式,加剧了阶层的划分。伊顿公学前东方语言系主任柯韩立接受《博客天下》采访时,列举了两个数据:伊顿、哈罗、威斯敏斯特等知名公学聚集了全英国7%的学生,而牛津、剑桥每年录取的50%本科新生都毕业于此。另外,据一份来自苏通信托基金会的调查显示,接受私立中学教育的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平均年薪约24066英镑,比公立中校同龄人高出1331英镑,毕业3年后两者的差距拉至4450英镑。这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精英教育固化现有社会阶级的说法。
贝尔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他以什鲁斯伯里公学的招生简章为例,表示什鲁斯伯里公学欢迎任何类型的学生,而且学校也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更多有才能的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
予以佐证的是,什鲁斯伯里公学正通过奖学金的方式,为有天赋的优秀学生降低经济门槛。每年的奖学金获得人数与额度掌握在校长马克·特纳(Mark
Turner)手里。通常他会在各个领域挑选拔尖学生作为奖学金获得者,为其减免20%-30%学费。对于在物理、体育方向尤有天赋或学术成绩特别卓越的学生,马克先生不吝给予全额奖学金,相当于抵消一年学费。
选修曲棍球的女生们,学校提供26种运动项目,学生须保证每天至少一小时运动强度
今年,爱丽丝(Alice)以13门A+的GSCE课程成绩拿到学校的学术奖学金,成为什鲁斯伯里公学的一名高一新生。她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留着一头长发,肤色偏红,无论坐姿还是走路,后背始终挺得笔直。另一位学术奖学金获得者芭比(Barbie)是本地走读学生,记者在小镇的周六集市上遇见了她的妈妈——一位身材结实、嗓门却很纤细的中年妇人。芭比妈妈说,走读费用虽然便宜不少,但一年2万英镑出头的学费对于他们这个家庭来说仍是不小压力,“孩子今年拿了奖学金,对我们是件开心事”。
什鲁斯伯里公校官网显示,全校每年平均有30-40名学生获得奖学金,占全校778名学生的4%-5%。
“分发奖学金是知名私立学校的传统,他们希望以此鼓励学生朝更优秀的方向发展,并维持学校优良声誉。”有10年私校教育咨询经验的廖晓慧说,“富裕家庭和普通家庭的孩子都可以获得,只要你足够优秀。”
不过,她认为私立学校的奖学金仅面向极少数人,根本无力消弭英国现存的社会分层鸿沟。本质上,英国私立学校依然是那张不断分化精英家庭与平民家庭的筛子。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学生均为化名,李骄阳、罗薇杨、平可对此文亦有贡献。)
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请长按下方链接,复制粘贴到微信进行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牛津大学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